CN107430544A - 信息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430544A CN107430544A CN201580077517.3A CN201580077517A CN107430544A CN 107430544 A CN107430544 A CN 107430544A CN 201580077517 A CN201580077517 A CN 201580077517A CN 107430544 A CN107430544 A CN 10743054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munication
- information
- enforcement division
- application
- 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4—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computer activity, e.g. of down time, of input/output operation ; 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user activity, e.g. usability assessment
- G06F11/3409—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computer activity, e.g. of down time, of input/output operation ; 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user activity, e.g. usability assessment for performance assessment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4—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computer activity, e.g. of down time, of input/output operation ; 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user activity, e.g. usability assessment
- G06F11/3466—Performance evaluation by tracing or monitoring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4—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computer activity, e.g. of down time, of input/output operation ; 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user activity, e.g. usability assessment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4—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computer activity, e.g. of down time, of input/output operation ; 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user activity, e.g. usability assessment
- G06F11/3452—Performance evaluation by statistical analysi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4—Interprogram commun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Evolutionary Biology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该信息处理装置无需使用特定的通信协议就能够容易地进行性能评价。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装置(1)具备多个应用执行部(2、3、4)和多个通信库执行部(5、6、7),通信库执行部(5)具备:通信监视部(8),监视一个应用执行部(2)与其它应用执行部(3、4)的数据通信,关于该监视的所有的数据通信,生成包含API类别的通信信息,该API类别表示在数据通信时在一个应用执行部(2)中使用的API的类别;通信信息存储部(9),存储由通信监视部(8)生成的通信信息;及通信信息解析部(10),根据存储于通信信息存储部(9)的通信信息,推测在数据通信时在一个应用执行部(2)中使用的API类别的配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个应用通过通信协作地动作的信息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有搭载有微型计算机或者处理器等的信息处理装置。在信息处理装置中,安装有使特定的功能执行的应用,应用一般按功能安装于信息处理装置。另外,有时在单一的信息处理装置中,多个应用(应用群)使用用作应用间的数据通信的媒介的通信库来通过通信协作地动作,从而将更复杂的功能提供给使用者。进而,还存在一种信息处理装置,该信息处理装置具有如下结构:例如经由串行通信缆线、局域网或者因特网等通信单元相互连接多个信息处理装置,在各信息处理装置间进行通信,从而能够相互提供在各信息处理装置中动作的应用(应用协作地动作)。
根据在多个应用通过通信协作地动作的观点,在上述单一的信息处理装置中使多个应用协作地动作的情况和在多个信息处理装置间使多个应用协作地动作的情况都是相同的。这样,将在至少一个以上的信息处理装置中进行动作的多个应用使用通信库或者通信单元协作地动作的结构称为信息处理分散系统。
作为信息处理分散系统的性能之一,可举出处理速度。处理速度有时作为如下指标来使用:例如确认是否满足在信息处理分散系统的规格中规定的处理速度、或者为了使使用者得到良好的使用感而选择处理速度高的信息处理装置或者应用。
以往,公开了与处理速度的评价方法以及基于该评价的信息处理装置的选择有关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技术:例如对信息处理装置设置测量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或者存储器等计算机资源的状态的监视部,该监视部测量处理速度,根据监视部测量出的处理速度来选择进行通信的信息处理装置。
另一方面,关于处理速度的评价方法,公开了将往返(RT:Round Trip)时间用作指标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往返时间是指某个应用例如利用调用适当的API等方法调出其它应用的功能并通过调用接收用的API等来接收调出的其它应用的功能为止所需的时间。为了精度良好地进行RT时间的评价,需要取得发送时的通信与接收到针对该发送的响应时的通信之间的对应。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如下技术:对于采用了PCT/IP作为应用间的通信协议的信息处理分散系统,使用TCP包的头信息来决定监视的通信,评价RT时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4-22354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222692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专利文献1、2的技术在应用于一般的信息处理分散系统方面,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第1,在一般的信息处理分散系统中,构成该信息处理分散系统的各信息处理装置未必具备进行计算机资源的监视的功能部。因此,能够应用专利文献1的技术的信息处理分散系统受限。另外,在将专利文献1的技术应用于未具备监视计算机资源的功能部的信息处理分散系统的情况下,需要针对信息处理装置进行硬件的改造或者软件的改写,存在耗费工夫的问题。
第2,在一般的信息处理分散系统中使用的通信单元以及通信库存在多个种类。因此,能够应用以TCP/IP的使用为前提的专利文献2的技术的信息处理分散系统受限。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无需使用特定的通信协议就能够容易地进行性能评价。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装置具备:多个应用执行部,执行实现预先决定的功能的应用;以及多个通信库执行部,与各应用执行部对应地设置,管理各应用执行部间的数据通信,通信库执行部具备:通信监视部,监视与通信库执行部对应地设置的一个应用执行部和其它应用执行部的数据通信,关于该监视的所有的数据通信,生成包含API类别的通信信息,该API类别表示在数据通信时在一个应用执行部中使用的API的类别;通信信息存储部,存储由通信监视部生成的通信信息;以及通信信息解析部,根据存储于通信信息存储部的通信信息,推测在数据通信时在一个应用执行部中使用的API类别的配对。
根据本发明,由于信息处理装置具备:多个应用执行部,执行实现预先决定的功能的应用;以及多个通信库执行部,与各应用执行部对应地设置,管理各应用执行部间的数据通信,通信库执行部具备:通信监视部,监视与通信库执行部对应地设置的一个应用执行部和其它应用执行部的数据通信,关于该监视的所有的数据通信,生成包含API类别的通信信息,该API类别表示在数据通信时在一个应用执行部中使用的API的类别;通信信息存储部,存储由通信监视部生成的通信信息;以及通信信息解析部,根据存储于通信信息存储部的通信信息,推测在数据通信时在一个应用执行部中使用的API类别的配对,所以无需使用特定的通信协议就能够容易地进行性能评价。
本发明的目的、特征、样式以及优点通过以下的详细说明和附图变得更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信息处理装置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框图。
图2是示出由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通信监视部生成的通信信息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信息处理装置中的与软件功能对应的硬件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通信信息解析部的动作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5是用于说明计算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时间差的集合的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时间差的频度分布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时间差的频度分布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信息处理装置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框图。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信息处理装置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框图。
图10是用于说明计算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性能变化趋势的图。
图11是用于说明评价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性能变化趋势的图。
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信息处理装置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框图。
图1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信息处理装置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框图。
图14是示出由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通信监视部生成的通信信息所包含的项目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通信信息解析部的动作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符号说明
1:信息处理装置;2、3、4:应用执行部;5、6、7:通信库执行部;8:通信监视部;9:通信信息存储部;10:通信信息解析部;11、12、13:通信发送接收部;14:应用间通信部;15:处理器;16:存储器;17:通信信息选择部;18:输入装置;19:趋势计算部;20:评价部;21、22:性能变化趋势;23:信息处理装置;24:装置间通信装置;25、26:信息处理装置;27:通信单元选择部;28、29:通信发送接收部;30、31:装置间通信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附图,在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首先,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信息处理装置的结构。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1的信息处理装置1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框图。此外,在本实施方式1中,说明由单一的信息处理装置1实现信息处理分散系统的情况。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1的信息处理装置1具备应用执行部2、3、4、通信库执行部5、6、7以及应用间通信部14。
应用执行部2是用于使用在信息处理装置1中动作的操作系统或者监视器程序等的功能来执行应用的动作的软件以及硬件。在此,应用是指,由应用执行部2执行的实现特定的功能的软件。此外,以下设为应用执行部2执行应用A。
应用执行部3、4具有与应用执行部2同样的功能。此外,以下,设为应用执行部3执行应用B,应用执行部4执行应用C。
通信库执行部5与应用执行部2对应地设置,对应用执行部2与应用执行部3、4之间的数据通信进行管理。通信库执行部5具备通信监视部8、通信信息存储部9、通信信息解析部10以及通信发送接收部11。此外,通信监视部8、通信信息存储部9以及通信信息解析部10具有进行应用执行部2的性能评价的功能。
通信监视部8监视应用执行部2与其它应用执行部3、4之间的数据通信,关于该监视的所有数据通信生成通信信息。具体而言,当被输入从应用执行部2发出的与数据通信相关的数据、或者经由通信发送接收部11被输入从其它应用执行部3、4发出的与数据通信相关的数据时,关于该数据通信生成通信信息。
图2是示出由通信监视部8生成的通信信息的一个例子的图。
如图2所示,通信信息包含:API类别,表示在数据通信时在应用执行部2中使用的API的类别;目的地应用类别,表示成为数据通信的目的地的应用执行部(应用执行部2、3、4中的任意应用执行部)执行的应用的类别;发送源应用类别,表示成为数据通信的发送源的应用执行部(应用执行部2、3、4中的任意应用执行部)执行的应用的类别;以及输入时刻,表示与数据通信相关的数据被输入到通信监视部8的时刻。
作为API类别,生成唯一表示该API类别的名称或者ID编号(在图2的例子中,“#1”)。作为目的地应用类别,生成唯一表示成为目的地的应用执行部执行的应用的名称或者ID编号(在图2的例子中,应用执行部3执行的“应用B”)。作为发送源应用类别,生成唯一表示成为发送源的应用执行部执行的应用的名称或者ID编号(在图2的例子中,应用执行部2执行的“应用A”)。作为输入时刻,生成与数据通信相关的数据被输入到通信监视部8的时刻(在图2的例子中,“1970-01-01T00:00:00.0”)。
返回到图1,通信信息存储部9存储由通信监视部8生成的通信信息。
通信信息解析部10根据存储于通信信息存储部9的通信信息,推测在数据通信时在应用执行部2中使用的API类别的配对。此外,通信信息解析部10在从通信信息存储部9获取通信信息时,能够按照API类别、按照目的地应用类别或者按照发送源应用类别进行选择而获取。
通信发送接收部11将经由通信监视部8从应用执行部2输入的与数据通信相关的数据发送到应用执行部2或者应用执行部3。另外,通信发送接收部11接收从应用执行部2或者应用执行部3发送的与数据通信相关的数据。
通信库执行部6与应用执行部3对应地设置,对应用执行部3与应用执行部2、4之间的数据通信进行管理。通信库执行部6具备通信发送接收部12。
通信发送接收部12将从应用执行部3输入的与数据通信相关的数据发送到应用执行部2或者应用执行部4。另外,通信发送接收部12接收从应用执行部2或者应用执行部4发送的与数据通信相关的数据。
通信库执行部7与应用执行部4对应地设置,管理应用执行部4与应用执行部2、3之间的数据通信。通信库执行部7具备通信发送接收部13。
通信发送接收部13将从应用执行部4输入的与数据通信相关的数据发送到应用执行部2或者应用执行部3。另外,通信发送接收部13接收从应用执行部2或者应用执行部3发送的与数据通信相关的数据。
应用间通信部14用作各应用执行部2、3、4间的数据通信的媒介。作为应用间通信部14例如通过使用共用存储器或者插口等来实现。
图3是示出信息处理装置1中的与软件功能对应的硬件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在图1所示的信息处理装置1中,应用执行部2、3、4、通信库执行部5、6、7、通信监视部8、通信信息存储部9、通信信息解析部10、通信发送接收部11、12、13以及应用间通信部14例如通过图3的处理器15执行存储于存储器16等的程序,作为该处理器15的功能来实现。但是,例如也可以是多个处理器15协作地实现它们。
接下来,说明信息处理装置1的动作。
图4是示出通信信息解析部10的动作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在步骤S101中,通信信息解析部10在解析所需的数量的通信信息被积蓄到通信信息存储部9之前,等待积分时间tint的期间。在此,积分时间tint是能够根据针对应用执行部2的性能评价的内容而变化的参数。例如,如果缩短积分时间tint,则能够提高时间分辨率,能够每隔短时间评价针对应用执行部2的性能。但是,用于解析的通信信息的数量少,所以统计上的不确定性变高。另一方面,如果增长积分时间tint,则易于得到在统计上有优势的性能评价结果。但是,难以进行对应用执行部2的时间变动追踪的评价。这样,进行性能评价的使用者变更积分时间tint的值,从而能够进行所期望的性能评价。
在步骤S102中,通信信息解析部10将可能成为目的地的一个应用选择为解析对象应用。在图1的例子中,选择可能成为目的地的应用B(应用执行部3)或者应用C(应用执行部4)。
为了精度良好地进行在之后的处理中进行的API类别的配对的推测,需要步骤S102的处理。例如,有时在不同的应用中,存在具有相同的名称以及署名的API。当按照后述解析方法对这样的不同的应用一次性地进行处理时,有可能虽然是明显没有因果关系的应用但由于API的名称相同所以导致一起被解析。为了消除这样的问题,在本实施方式1中,选择(确定)成为解析对象的应用。
在步骤S103中,通信信息解析部10从通信信息存储部9获取将在步骤S102中选择出的解析对象应用作为目的地的通信信息。通过步骤S103的处理,获取与向解析对象应用发送对应的量的通信信息。
在步骤S104中,通信信息解析部10从通信信息存储部9获取将在步骤S102中选择出的解析对象应用作为发送源的通信信息。通过步骤S104的处理,获取与从解析对象应用接收对应的量的通信信息。
在步骤S105中,通信信息解析部10从在步骤S103中获取到的通信信息选择一个API类别。
在步骤S106中,通信信息解析部10根据包含在步骤S105中选择出的API类别的通信信息,计算时间差的集合。
图5是用于说明计算时间差的集合的图。
在图5中,将包含在步骤S105中选择出的API类别的通信信息设为X。此外,设为在步骤S103中获取到的通信信息中包含有n个通信信息X,将n个通信信息X分别区分为通信信息X1、X2、X3、…、Xn。
另外,在图5中,为了易于说明,设为在步骤S104中获取到的通信信息所包含的API类别存在两个种类。该各API类别设为通信信息Y、Z。此外,设为在步骤S104中获取到的通信信息中包含有n个通信信息Y、Z,将n个通信信息Y分别区分为通信信息Y1、Y2、Y3、…、Yn,将n个通信信息Z分别区分为通信信息Z1、Z2、Z3、…、Zn。另外,一般而言,有时在步骤S104中获取到的通信信息存在两个种类以上的API类别,但以下说明的时间差分布的计算方法在存在任意数量的API类别的情况下都成立。
首先,分别计算通信信息X1与通信信息Y1~Yn的输入时刻的时间差、以及通信信息X1与通信信息Z1~Zn的输入时刻的时间差。此时,将计算出的时间差为正且最短的时间差的值作为代表值。在图5的例子中,计算出通信信息X1与Y1~Yn的n个时间差,这些时间差中的通信信息X1与通信信息Y1的时间差ΔtY1-X1成为代表值。代表值的计算是从时刻早的信息通信(图5的各通信信息X、Y、Z的下标数字小的通信信息)起依次进行计算的。
另外,在计算时间差时,不使用已经用于代表值的计算的通信信息。例如,与通信信息X3的时间差最短的通信信息Z为通信信息Z2,但由于通信信息Z2用于与通信信息X2的时间差的代表值的计算,所以通信信息Z2无法用于与通信信息X3的时间差的代表值的计算。在该情况下,接着通信信息Z2,与通信信息X3的时间差短的通信信息Z3用于与通信信息X3的时间差的代表值的计算。
通过对通信信息X1~Xn依次进行上述处理,计算通信信息Y、Z相对包含在步骤S105中选择出的API类别的通信信息X的时间差的集合。
此外,在步骤S106中计算出的时间差的集合并不限于上述计算方法。例如,也可以是对输入时刻的集合应用了傅里叶变换或者小波解析等频率解析算法的计算方法。
返回到图4,在步骤S107中,通信信息解析部10关于在步骤S103中获取到的通信信息所包含的所有的API类别进行是否进行了步骤S106的处理的判断。在关于在步骤S103中获取到的通信信息所包含的所有的API类别进行了步骤S106的处理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108。另一方面,在未关于在步骤S103中获取到的通信信息所包含的所有的API类别进行步骤S106的处理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105。
在步骤S108中,通信信息解析部10根据在步骤S106中得到的时间差的集合,推测存在因果关系的API类别的配对。
首先,通信信息解析部10关于所有的时间差的集合,制作时间差的频度分布。在图5的例子中,制作通信信息X以及通信信息Y的配对、和通信信息X以及通信信息Z的配对中的时间差的频度分布。
图6、7是示出图5的例子中的时间差的频度分布的一个例子的图。
在图5的例子中,通信信息Y相对于通信信息X是周期性的时间差的分布。因此,通信信息X以及通信信息Y的配对中的时间差的频度分布成为如图6所示的以最频值<ΔtY-X>为中心的峰值高且分散少的分布。
另一方面,在图5的例子中,通信信息Z相对于通信信息X是非周期性的时间差的分布。因此,通信信息X以及通信信息Z的配对中的时间差的频度分布成为如图7所示的最频值<ΔtY-Z>的峰值低且分散广的分布。
通信信息解析部10利用上述性质针对所得到的时间差的频度分布检测峰值,将得到有效的峰值的API类别的配对推测为是存在因果关系的API类别的配对。在图5的例子中,通信信息X所包含的API类别与通信信息Y所包含的API类别的配对被推测为是存在因果关系的API类别的配对。
此外,关于峰值的检测,能够通过使用西格玛裁剪(Sigma clipping)法、函数拟合法、微分滤波法等已知的技术容易地求出。例如,在使用函数拟合法的情况下,能够求出与峰值的宽度的分散(即时间差分散)关联的量,所以也可以为了判断峰值的有效性而使用时间差分散来求出。
最后,通信信息解析部10从被推测为是存在因果关系的API类别的配对的各通信信息(在图5的例子中,通信信息X、Y)中的时间差的频度分布求出峰值位置(图6的最频值<ΔtY-X>),将该峰值位置处的时间差推测为RT时间。例如,在图4的步骤S102中,在将应用B选择为解析对象应用的情况下,推测执行应用A的应用执行部2与执行应用B的应用执行部3之间的RT时间。
返回到图4,在步骤S109中,通信信息解析部10进行是否将可能成为目的地的所有的应用选择为解析对象应用的判断。在将可能成为目的地的所有的应用选择为解析对象应用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101。另一方面,在未将可能成为目的地的所有的应用选择为解析对象应用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102。
基于以上的记载,根据本实施方式1,在将进行性能评价的功能导入到信息处理分散系统时,无需进行应用的改写,仅进行通信库执行部的变更就可以。另外,根据包含API类别、发送源应用类别、目的地应用类别以及输入时刻的通信信息推测进行了发送接收的API类别的配对,所以在采用任意的通信协议的信息处理分散系统中,无需事先知道作为应用固有的信息的API间的关联性,仅通过进行通信的监视就能够推测API类别的配对。由此,能够确保应用、与进行性能评价的功能(通信监视部8、通信信息存储部9、通信信息解析部10)之间的功能的独立性。即,无需使用特定的通信协议就能够容易地进行性能评价。
此外,信息处理装置1也可以具有直接使用API类别的配对的推测结果的功能。例如,存在虽然由应用执行部2执行的应用A为本公司制,但由应用执行部3执行的应用B为其它公司制的情况。其它公司制的应用有时由于防止使内含的技术透漏等目的,不提供源代码,而仅提供二进制执行文件。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从外部判断其它公司制的应用的动作,需要调查发送何种数据会有何种响应(回信)。为了响应该请求,信息处理装置1也可以构成能够通过使用由通信信息解析部10计算出的API类别的配对的推测结果而自动地实施所述调查的应用调查工具。
在图1中,示出了在通信库执行部5中具备通信监视部8、通信信息存储部9以及通信信息解析部10的情况,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在对于应用执行部3、4中的至少一方也需要进行性能评价的情况下,可以在需要该性能评价的应用执行部3、4中的至少一方中也具备通信监视部8、通信信息存储部9以及通信信息解析部10。
虽然图1所示的信息处理装置1示出了具备3个应用执行部(应用执行部2、3、4)的情况,但只要具备多个应用执行部即可。
<实施方式2>
在实施方式1中,通信信息解析部10通过对存储(积蓄)于通信信息存储部9的所有的通信信息进行解析,进行了存在因果关系的API类别的配对以及RT时间的推测。但是,在信息处理分散系统由大量的应用群构成的情况、或者在信息处理分散系统中存在大量的API类别的配对的情况下,由通信信息解析部10推测的API类别的配对以及RT时间的数量变得非常多。因此,例如,难以进行发现RT时间的异常的动作等性能评价。
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利用通信信息解析部10对大量的通信信息进行处理,所以对通信信息解析部10施加非常大的计算负荷,有时该计算负荷对通信信息分散系统功能整体造成影响。进而,在信息处理装置为未充分地确保有存储器区域的嵌入设备等装置的情况下,难以确保用于存储大量的通信信息的区域,有可能产生在性能评价时不会成为对象的通信信息。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其特征在于选择(限定)解析对象应用以及API类别中的至少一个,根据选择出的解析对象应用或者API类别来推测RT时间。以下,详细地说明本实施方式2的信息处理分散系统。
图8是示出本实施方式2的信息处理装置1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框图。此外,在本实施方式2中,说明利用单一的信息处理装置1实现信息处理分散系统的情况。
如图8所示,本实施方式2的信息处理装置1的特征在于具备通信信息选择部17。通信信息选择部17连接于输入装置18。其它结构以及动作与实施方式1相同,所以在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输入装置18受理由使用者进行的API类别、目的地应用类别、发送源应用类别的输入。在此,作为输入装置18,例如也可以是键盘或者触摸面板等使用者能够操作的输入设备。另外,输入装置18例如也可以是从外部读出预先设定于设定文件的API类别、目的地应用类别以及发送源应用类别并输入到通信信息选择部17的装置。
由通信监视部8生成的通信信息被输入到通信信息选择部17。通信信息选择部17对从通信监视部8输入的通信信息所包含的API类别、目的地应用类别以及发送源应用类别、和从输入装置18输入的API类别、目的地应用类别以及发送源应用类别进行比较。然后,通信信息选择部17在解析对象应用与API类别中的至少一个一致的情况下,将从通信监视部8输入的通信信息存储于通信信息存储部9。另一方面,通信信息选择部17在解析对象应用与API类别都不一致的情况下,废弃(消去)从通信监视部8输入的通信信息。即,通信信息选择部17根据预先决定的API类别、目的地应用类别以及发送源应用类别中的至少一个类别,选择由通信监视部8生成的通信信息。
此外,通信信息选择部17例如通过图3的处理器15执行存储于存储器16等的程序,作为该处理器15的功能而实现。不过,例如也可以多个处理器15协作地实现通信信息选择部17。
使用者能够使用输入装置18来设定是根据解析对象应用以及API类别中的一方来选择通信信息,还是根据解析对象应用以及API类别这两方来选择通信信息。另外,通信监视部8也可以保持从输入装置18输入的API类别、目的地应用类别以及发送源应用类别。
基于以上的记载,根据本实施方式2,无需对大量的通信信息进行处理就能够进行性能评价,降低通信信息解析部10中的计算负荷。另外,即使在无法充分确保存储通信信息的区域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性能评价。
<实施方式3>
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了针对每个积分时间tint(每隔短时间)进行信息处理分散系统的性能评价的情况。另一方面,信息处理分散系统的性能存在经过更长的时间才变化的情况。经过长时间的经时性的性能变化的趋势(以下,称为性能变化趋势)因应用的计算负荷的变动、或者用作各应用执行部间的通信的媒介的装置(在图1的例子中应用间通信部14)中的通信量的阻塞状态的变化而产生。因此,通过确认经过长时间的性能变化趋势,能够得到掌握在信息处理分散系统的管理中或者在信息处理分散系统中产生的问题等如在每隔短时间的性能评价中不知道的信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是实现这样的功能的实施方式,以下详细地进行说明。
图9是示出本实施方式3的信息处理装置1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框图。此外,在本实施方式3中,说明利用单一的信息处理装置1实现信息处理分散系统的情况。
如图9所示,本实施方式3的信息处理装置1的特征在于具备趋势计算部19以及评价部20。其它结构以及动作与实施方式1相同,所以在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通信信息解析部10将针对每个应用以及每个API类别计算出的时间差的分布输入到趋势计算部19。即,通信信息解析部10针对每个应用以及每个API类别计算表示一个应用执行部与其它应用执行部之间的数据通信所需的时间的分布的时间分布。
趋势计算部19首先在内部保持从通信信息解析部10每时每刻输入的时间差的分布。接下来,趋势计算部19根据所保持的时间差的分布来计算性能变化趋势,将计算出的性能变化趋势输入到评价部20。
图10是用于说明计算性能变化趋势的图。
如图10所示,趋势计算部19根据各时间差的分布的峰值位置来计算RT时间,计算该RT时间的时间变化(经时性变化)作为性能变化趋势(图10的虚线箭头所示的曲线)。此外,趋势计算部19也可以使用计算基于各时间差的分布的峰值宽度的时间变化并将该时间变化作为与RT时间的变动(即,信息处理分散系统的性能的偏差)有关的性能变化趋势等其它方法来计算性能变化趋势。
返回到图9,评价部20首先针对每个API类别配对以及每个应用对从趋势计算部19输入的性能变化趋势进行分类并保持。接下来,比较保持的性能变化趋势来进行所期望的评价。
图11是用于说明性能变化趋势的评价的图。
在图11中,性能变化趋势21是表示执行某个应用(在此设为应用A)的应用执行部(在此设为应用执行部2)、与执行其它应用(在此设为应用B)的应用执行部(在此设为应用执行部3)之间的RT时间的趋势的曲线。另外,性能变化趋势22是表示执行应用A的应用执行部2、与执行其它应用(在此设为应用C)的应用执行部(在此应用执行部4)之间的RT时间的趋势的曲线。此外,在图11中,为了使性能变化趋势21与性能变化趋势22的比较变容易,对性能变化趋势22加上一定的时刻偏移而表示成不与性能变化趋势21重叠。
如图11所示,性能变化趋势21以及性能变化趋势22示出了大致相同的动作(趋势)。这意味着:从应用执行部2向应用执行部3的通信负荷以及应用执行部3中的处理负荷、与从应用执行部2向应用执行部4的通信负荷以及应用执行部4中的处理负荷大致相同。
另一方面,在图11的a所示的时间上受限的部位,在性能变化趋势22中发现在性能变化趋势21中没有的隆起。在此,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方式3的信息处理装置1中,应用执行部2与应用执行部3之间的路径、和应用执行部2与应用执行部4之间的路径经由共同的应用间通信部14进行通信,所以可以认为从应用执行部2向应用执行部3的通信负荷、与从应用执行部2向应用执行部3的通信负荷相同。因此,图11的a所示的部位处的性能变化趋势22的隆起能够理解为表示应用执行部3中的处理负荷局部地增大。
另外,除了上述方法之外,也可以按照下面的方法来评价性能变化趋势。在图11的时刻b,性能变化趋势21以及性能变化趋势22的RT时间都增大。在该时刻b周围的时间段,取得与由通信信息解析部10推测的API类别的配对的对应,从而能够确定成为增大信息处理分散系统整体的处理负荷的主要原因的功能。
此外,评价部20不限于上述各方法,也可以通过以比较多个性能变化趋势为基础并为了进行评价者请求的信息处理分散系统整体的性能的分析而优选的方法来进行。
在图9中,趋势计算部19以及评价部20例如通过图3的处理器15执行存储于存储器16等的程序从而作为该处理器15的功能而实现。但是,例如也可以多个处理器15协作地实现它们。
基于以上的记载,根据本实施方式3,关于信息处理分散系统的性能,能够得到经过长时间的性能变化趋势。因此,能够掌握在短时间的性能评价中无法发现的信息处理分散系统的状态或者问题的产生等。
<实施方式4>
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了在成为性能评价的对象的信息处理装置1中具备通信信息解析部10的情况。例如,在实施方式1的信息处理装置1为具备输出信息的显示器等的计算机终端的情况下,易于确认由通信信息解析部10解析出的性能评价。但是,在将实施方式1的信息处理装置1应用于嵌入设备等输入输出单元受限的信息处理分散系统的情况下,难以确认由通信信息解析部解析出的性能评价。另外,在信息分散处理系统为嵌入设备的情况下,存在信息处理资源受限的情况,存在同时执行除了该嵌入设备提供的功能以外的其它功能(对性能评价进行显示等处理)并非优选的情况。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中,其特征在于将通信信息解析部设置于与成为性能评价的对象的信息处理装置独立的其它信息处理装置,利用该其它信息处理装置进行解析处理以及性能评价的显示等。以下,详细地说明本实施方式4的信息处理分散系统。
图1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4的信息处理装置1、23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框图。此外,在本实施方式4中,说明利用单一的信息处理装置1实现信息处理分散系统并利用信息处理装置1、23实现进行性能评价的功能的情况。
如图1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4中,设置有与信息处理装置1独立的信息处理装置23。信息处理装置23具备通信信息解析部10。另外,信息处理装置1与信息处理装置23经由装置间通信装置24能够相互通信地连接。其它结构以及动作与实施方式1相同,所以在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通信信息存储部9具有用于与装置间通信装置24能够通信地连接的接口或者功能、和经由装置间通信装置24将存储的通信信息发送到通信信息解析部10的功能。此外,例如也可以通过使用在搭载于信息处理装置1的存储器上被确保的区域来实现通信信息存储部9。另外,例如在信息处理装置1具备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端口或者SD卡端口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使用与这些端口连接的USB存储器装置或者SD卡(注册商标)的保存区域来实现通信信息存储部9。这样,通信信息存储部9在相对于信息处理装置1能够装卸且相对于其它信息处理装置(在图12的例子中为信息处理装置23)也能够装卸的情况下,也可以不具有与装置间通信装置24连接的功能。
通信信息解析部10具有用于与装置间通信装置24能够通信地连接的接口或者功能、和经由装置间通信装置24接收从通信信息存储部9发送的通信信息的功能。此外,在通信信息存储部9由USB存储器装置或者SD卡实现的情况下,通信信息解析部10也可以具备读出存储于USB存储器装置或者SD卡的信息的功能来代替具备用于与装置间通信装置24连接的接口等。
装置间通信装置24用作信息处理装置1与信息处理装置23之间的通信的媒介。装置间通信装置24例如也可以是串行通信装置、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装置或者执行经由因特网的通信的装置。
此外,在图12中,信息处理装置23中的通信信息解析部10例如通过图3的处理器15执行存储于存储器16等的程序,从而作为该处理器15的功能来实现。但是,例如也可以多个处理器15协作地实现它们。
接下来,说明信息处理装置1、23的动作。
在实施方式1中,通信信息解析部10在任意的定时从通信信息存储部9获取通信信息来进行解析。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4中,在信息处理装置1执行作为信息处理分散系统的功能的期间,通信信息存储部9持续积蓄由通信监视部8生成的通信信息。此时,通信信息解析部10不从通信信息存储部9获取通信信息。然后,当信息处理装置1使作为信息处理分散系统的功能停止时,在信息处理装置23中执行与性能评价相关的处理。当执行该处理时,通信信息解析部10通过经由装置间通信装置24对通信信息存储部9请求通信信息,从而从通信信息存储部9获取通信信息。此外,通信信息解析部10中的解析与实施方式1相同。
基于以上的记载,根据本实施方式4,能够使与性能评价相关的处理由与该成为性能评价的对象的信息处理装置独立的其它信息处理装置执行。因此,即使在信息处理分散系统由不具备足够的输入输出单元的嵌入设备构成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利用性能评价的结果。另外,信息处理分散系统能够不施加用于执行与性能评价相关的处理的处理负荷而进行动作。
<实施方式5>
在实施方式1~4中,说明了利用单一的信息处理装置实现信息处理分散系统的情况。但是,一般而言存在将多个信息处理装置以相互能够通信的方式连接而实现信息处理分散系统的情况。
作为能够通信地连接多个信息处理装置的单元,例如能够举出USB或者IEEE1394等串行总线、NFC(近场无线通信)、有线连接LAN或者无线连接LAN、因特网等。但是,例如关于使用USB进行连接的信息处理装置,使用者有可能在任意的定时对连接器进行插拔。另外,在使用无线通信或者因特网来连接的方法中,存在通信的质量因周边的电磁环境或者网络的状态而变化的情况。因此,一般而言,在由多个信息处理装置实现的信息处理分散系统中,有可能在动作过程中发生通信速度的降低、或者通信连接的切断以及复原等。
为了在这样的状况下仍稳定地持续执行作为信息处理分散系统的功能,需要检测通信状况的变化、或者能够实现作为信息处理分散系统的功能的信息处理装置的数量的变化,选择适当的通信单元以及信息处理装置。因此,在由多个信息处理装置实现的信息处理分散系统中,也要求进行性能评价。
为了进行由多个信息处理装置实现的信息处理分散系统中的性能评价,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中,其特征在于:监视各信息处理装置间的通信,针对进行与各信息处理装置的通信的每个通信单元推测存在因果关系的API类别的配对。以下,详细地说明本实施方式5的信息处理分散系统。
图13是示出本实施方式5的信息处理装置1、25、26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框图。此外,在本实施方式5中,说明利用多个信息处理装置1、25、26实现信息处理分散系统的情况。
如图13所示,信息处理装置1的特征在于,具备通信单元选择部27以及通信发送接收部28、29。信息处理装置25具备应用执行部3以及通信库执行部6。信息处理装置26具备应用执行部4以及通信库执行部7。另外,通信库执行部5的通信发送接收部28与通信库执行部6的通信发送接收部12经由装置间通信装置30能够通信地连接。通信库执行部5的通信发送接收部29与通信库执行部7的通信发送接收部13经由装置间通信装置31能够通信地连接。其它结构以及动作与实施方式1相同,所以在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信息处理装置25既可以由与信息处理装置1相同的硬件以及操作系统构成,也可以由与信息处理装置1不同的硬件以及操作系统构成。通信发送接收部12具有如下功能:用于使应用执行部3利用装置间通信装置30的功能。
信息处理装置26既可以由与信息处理装置1相同的硬件以及操作系统构成,也可以由与信息处理装置1不同的硬件以及操作系统构成。通信发送接收部13具有如下功能:用于使应用执行部4利用装置间通信装置31的功能。
装置间通信装置30、31利用相同的通信单元或者互不相同的通信单元实现了各信息处理装置1、25、26间的通信。此外,通信单元例如也可以是串行通信装置、LAN装置或者执行经由因特网的通信的装置。另外,通信单元也可以是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控制器局域网)或者MOST(Media Oriented System Transport,媒体导向系统传输)这样的车内LAN等、或者被特定于嵌入用途的通信装置。
通信单元选择部27具有如下功能:当被输入基于通信信息解析部10的解析结果、即存在因果关系的API类别的配对、和基于该API类别的配对的RT时间时,根据这些信息,选择进行使用了某个API的数据通信的信息处理装置(在图13的例子中为信息处理装置25、26中的任意信息处理装置)以及通信发送接收部(在图13的例子中为通信发送接收部28、29中的任意通信发送接收部),将从通信监视部8输入的与数据通信相关的数据分配给通信发送接收部28、29中的任意通信发送接收部。
此外,在图13中,信息处理装置1中的通信单元选择部27以及通信发送接收部28、29例如通过图3的处理器15执行存储于存储器16等的程序,从而作为该处理器15的功能而实现。但是,例如也可以多个处理器15协作地实现它们。
另外,信息处理装置25中的应用执行部3、通信库执行部6以及通信发送接收部12例如通过图3的处理器15执行存储于存储器16等的程序,从而作为该处理器15的功能而实现。但是,例如也可以多个处理器15协作地实现它们。
另外,信息处理装置26中的应用执行部4、通信库执行部7以及通信发送接收部13例如通过图3的处理器15执行存储于存储器16等的程序,从而作为该处理器15的功能而实现。但是,例如也可以多个处理器15协作地实现它们。
接下来,说明信息处理装置1的动作。
对应用执行部2进行输入输出的数据通信由通信监视部8监视。通信监视部8关于与该数据通信相关的数据生成通信信息。
图14是示出由通信监视部8生成的通信信息的一个例子的图。
如图14所示,本实施方式5的通信监视部8与实施方式1的通信监视部8生成的通信信息(参照图2)相比,生成有还包含表示通信单元(通信发送接收部28、29中的任意通信发送接收部)的类别的通信单元类别的通信信息。作为通信单元类别,生成唯一表示通信单元的名称或者ID编号(在图14的例子中为“#1”)。
通信信息存储部9存储由通信监视部8生成的通信信息。此外,在本实施方式5的通信信息存储部9中,存储容量或者进行存储处理的API的原型声明等与本实施方式1的通信信息存储部9不同。
通信信息解析部10除了进行在实施方式中说明的解析处理(参照图4)之外,还针对每个通信单元类别进行解析处理。
图15是示出通信信息解析部10的动作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在步骤S201~步骤S204中,进行与图4的步骤S101~步骤S104同样的处理,所以在此省略说明。
在步骤S205中,将从在步骤S203以及步骤S204中获取到的通信信息中选择出的包括一个通信单元的通信信息的分组作为解析对象通信信息分组。
在步骤S206~步骤S209中,针对解析对象通信信息分组进行与图4的步骤S105~步骤S108同样的处理,在使用了选择出的通信单元的情况下分别推测存在因果关系的API类别的配对和RT时间。在步骤S209中,针对每个应用、每个通信单元以及每个API类别推测出的RT时间的信息被输入到通信单元选择部27。
在步骤S210中,关于解析对象通信信息分组的通信信息所包含的所有的通信单元,进行是否进行了步骤S206~步骤S209的处理的判断。在关于解析对象通信信息分组的通信信息所包含的所有的通信单元进行了步骤S206~步骤S209的处理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211。另一方面,在关于解析对象通信信息分组的通信信息所包含的所有的通信单元未进行步骤S206~步骤S209的处理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205。
在步骤S211中,进行与图4的步骤S109同样的处理,所以在此省略说明。
通信单元选择部27根据从通信信息解析部10输入的针对每个应用、每个通信单元以及每个API类别推测出的RT时间,对某个应用的某个API类别选择优先使用的通信发送接收部28、29中的任意通信发送接收部。然后,将从通信监视部8输入的与数据通信相关的数据输入到选择出的通信发送接收部28、29中的任意通信发送接收部。
此外,通信单元选择部27作为使用RT时间来选择通信发送接收部28、29中的任意通信发送接收部的方法,例如只要采用选择RT时间最短的通信发送接收部28、29中的任意通信发送接收部的方法、或者选择RT时间的分散最小的即表示稳定的性能的通信发送接收部28、29中的任意通信发送接收部的方法等为了实现所需的动作而优选的方法即可。
基于以上的记载,根据本实施方式5,能够针对每个通信单元进行RT时间的推测。因此,在同时使用多个通信单元的信息处理分散系统中,无需改写应用就能够仅通过通信库执行部的变更来进行性能评价。另外,能够优先使用通信状况良好的通信单元,能够实现信息处理分散系统整体的性能的提高以及最佳化。
此外,在图1、8,9、12、13中,应用执行部2、3、4、通信库执行部5、6、7、通信监视部8、通信信息解析部10、通信发送接收部11、12、13、应用间通信部14、通信信息选择部17、趋势计算部19、评价部20、通信单元选择部27以及通信发送接收部28、29的每一个通过图3的处理器15依照存储于存储器16的软件程序进行动作而被实现。但是,也可以代替这种方式,应用执行部2、3、4、通信库执行部5、6、7、通信监视部8、通信信息解析部10、通信发送接收部11、12、13、应用间通信部14、通信信息选择部17、趋势计算部19、评价部20、通信单元选择部27以及通信发送接收部28、29的每一个作为硬件(例如,构成为针对电信号进行特定的运算或者处理的运算/处理电路等)来构成。另外,也可以使上述两者混合存在。
另外,作为将软件的应用执行部2、3、4、通信库执行部5、6、7、通信监视部8、通信信息解析部10、通信发送接收部11、12、13、应用间通信部14、通信信息选择部17、趋势计算部19、评价部20、通信单元选择部27以及通信发送接收部28、29的每一个与硬件的应用执行部2、3、4、通信库执行部5、6、7、通信监视部8、通信信息解析部10、通信发送接收部11、12、13、应用间通信部14、通信信息选择部17、趋势计算部19、评价部20、通信单元选择部27以及通信发送接收部28、29的每一个进行组合的概念,还能够使用“处理电路”这样的用语来代替“部”这样的用语。
此外,本发明能够在其发明的范围内,对各实施方式自由地进行组合、或者对各实施方式适当地进行变形、省略。
详细地说明了本发明,但上述说明在所有的方案中是例示的,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未例示的无数的变形例被解释为是能够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地设想的内容。
Claims (8)
1.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具备:
多个应用执行部(2、3、4),执行实现预先决定的功能的应用;以及
多个通信库执行部(5、6、7),与各所述应用执行部(2、3、4)对应地设置,管理各所述应用执行部(2、3、4)间的数据通信,
所述通信库执行部(5)具备:
通信监视部(8),监视与所述通信库执行部(5)对应地设置的一个所述应用执行部(2)和其它所述应用执行部(3、4)的所述数据通信,关于该监视的所有的所述数据通信,生成包含API类别的通信信息,该API类别表示在所述数据通信时在一个所述应用执行部(2)中使用的API的类别;
通信信息存储部(9),存储由所述通信监视部(8)生成的所述通信信息;以及
通信信息解析部(10),根据存储于所述通信信息存储部(9)的所述通信信息,推测在所述数据通信时在一个所述应用执行部(2)中使用的所述API类别的配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信息还包含:目的地应用类别,表示成为所述数据通信的目的地的所述应用执行部(2、3、4)执行的所述应用的类别;发送源应用类别,表示成为所述数据通信的发送源的所述应用执行部(2、3、4)执行的所述应用的类别;以及输入时刻,表示与所述数据通信相关的数据被输入到所述通信监视部(8)的时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信息解析部(10)根据包含推测出的所述API类别的配对中的任意配对的所述通信信息所包含的所述输入时刻,计算各所述应用执行部(2、3、4)间的往返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通信信息选择部(17),该通信信息选择部(17)根据预先决定的所述API类别、所述目的地应用类别以及所述发送源应用类别中的至少一个类别,选择由所述通信监视部(8)生成的所述通信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信息解析部(10)按所述应用以及所述API类别计算时间分布,该时间分布表示一个所述应用执行部与其它所述应用执行部之间的所述数据通信所需的时间的分布,
所述通信库执行部(5)还具备:
趋势计算部(19),根据由所述通信信息解析部(10)解析出的所述时间分布,计算所述时间的经时性变化的趋势;以及
评价部(20),根据由所述趋势计算部(19)计算出的所述趋势,进行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评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信息解析部(10)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1)分开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信息存储部(9)能够装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1)独立的至少一个以上的其它信息处理装置(25、26)中具备各所述应用执行部(2、3、4)中的多个所述应用执行部(3、4)和各所述通信库执行部(5、6、7)中的多个所述通信库执行部(6、7),
所述通信库执行部(5)还具备:
多个通信发送接收部(28、29),在各所述应用执行部(2、3、4)间,各进行与所述数据通信相关的数据的发送接收;以及
通信单元选择部(27),选择进行所述数据通信的一个所述通信发送接收部(28、29),
所述通信监视部(8)生成包含通信单元类别的所述通信信息,该通信单元类别表示用于所述数据通信的所述通信发送接收部(28、29)的类别,
所述通信信息解析部(10)按所述通信单元类别推测所述API类别的配对,
所述通信单元选择部(27)根据由所述通信信息解析部(10)推测出的所述API类别的配对,选择一个所述通信发送接收部(28、29)。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JP2015/056803 WO2016143026A1 (ja) | 2015-03-09 | 2015-03-09 | 情報処理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430544A true CN107430544A (zh) | 2017-12-01 |
CN107430544B CN107430544B (zh) | 2020-06-26 |
Family
ID=553469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80077517.3A Active CN107430544B (zh) | 2015-03-09 | 2015-03-09 | 信息处理装置以及信息处理系统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509714B2 (zh) |
JP (1) | JP5864039B1 (zh) |
CN (1) | CN107430544B (zh) |
DE (1) | DE112015006287B4 (zh) |
WO (1) | WO2016143026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864039B1 (ja) * | 2015-03-09 | 2016-02-17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
US10785017B2 (en) * | 2018-04-24 | 2020-09-22 |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 Mitigating timing attacks via dynamically scaled time dilation |
US11017078B2 (en) | 2018-04-24 | 2021-05-25 |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 Environmentally-trained time dilation |
US10965444B2 (en) | 2018-04-24 | 2021-03-30 |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 Mitigating timing attacks via dynamically triggered time dilation |
Citation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561732A (ja) * | 1991-08-30 | 1993-03-12 | Sony Corp | ソケツト通信ログ蓄積装置 |
US6381628B1 (en) * | 1998-10-02 | 2002-04-30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Summarized application profiling and quick network profiling |
US20020165838A1 (en) * | 2001-05-01 | 2002-11-07 |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distributed applications using automatic classification of communication inefficiencies |
US20050018611A1 (en) * | 1999-12-01 | 2005-01-27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performance, analyzing capacity and utilization, and planning capacity for networks and intelligent, network connected processes |
US20070260589A1 (en) * | 2006-05-08 | 2007-11-08 | Fujitsu Limited | Computer product, request grouping apparatus, and request grouping method |
WO2008019893A1 (en) * | 2006-08-17 | 2008-02-21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An apparatus for managing outputs of applications |
WO2008135834A1 (en) * | 2007-05-02 | 2008-11-13 | Elevate Technologies Pty Ltd. | Application-independent service delivery |
CN101505544A (zh) * | 2008-02-05 | 2009-08-12 | 索尼株式会社 |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记录介质 |
CN102063460A (zh) * | 2010-10-19 | 2011-05-18 | 蔡亮华 | 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
US20120291047A1 (en) * | 2004-12-08 | 2012-11-15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Discovering object definition information in an integrated application environment |
JP2013171542A (ja) * | 2012-02-22 | 2013-09-02 |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 性能分析装置、性能分析方法及び性能分析プログラム |
US8615589B1 (en) * | 2011-06-27 | 2013-12-24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Resource optimization recommendations |
US8630204B1 (en) * | 2012-10-03 | 2014-01-14 | LiveQo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TCP mapper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4223547A (ja) | 1990-12-25 | 1992-08-13 | Kawasaki Steel Corp | 分散処理装置 |
JPH07129439A (ja) | 1993-11-02 | 1995-05-19 | Nec Corp | 応答時間測定方式 |
JP2012222692A (ja) | 2011-04-12 | 2012-11-12 |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 監視点設定方法及び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
US9003432B1 (en) * | 2012-06-28 | 2015-04-07 | Emc Corporation | Efficient management of kernel driver performance data |
US9398081B2 (en) * | 2014-08-20 | 2016-07-19 |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 Automating client development for network APIs |
JP5864039B1 (ja) * | 2015-03-09 | 2016-02-17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
US10666534B2 (en) * | 2015-06-29 | 2020-05-26 | Citrix Systems,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easuring round trip time in network devices between the device and an endpoint |
-
2015
- 2015-03-09 JP JP2015536703A patent/JP5864039B1/ja active Active
- 2015-03-09 WO PCT/JP2015/056803 patent/WO2016143026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5-03-09 DE DE112015006287.4T patent/DE112015006287B4/de active Active
- 2015-03-09 US US15/549,532 patent/US10509714B2/en active Active
- 2015-03-09 CN CN201580077517.3A patent/CN10743054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561732A (ja) * | 1991-08-30 | 1993-03-12 | Sony Corp | ソケツト通信ログ蓄積装置 |
US6381628B1 (en) * | 1998-10-02 | 2002-04-30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Summarized application profiling and quick network profiling |
US20050018611A1 (en) * | 1999-12-01 | 2005-01-27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performance, analyzing capacity and utilization, and planning capacity for networks and intelligent, network connected processes |
US20020165838A1 (en) * | 2001-05-01 | 2002-11-07 |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distributed applications using automatic classification of communication inefficiencies |
US20120291047A1 (en) * | 2004-12-08 | 2012-11-15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Discovering object definition information in an integrated application environment |
US20070260589A1 (en) * | 2006-05-08 | 2007-11-08 | Fujitsu Limited | Computer product, request grouping apparatus, and request grouping method |
WO2008019893A1 (en) * | 2006-08-17 | 2008-02-21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An apparatus for managing outputs of applications |
WO2008135834A1 (en) * | 2007-05-02 | 2008-11-13 | Elevate Technologies Pty Ltd. | Application-independent service delivery |
CN101505544A (zh) * | 2008-02-05 | 2009-08-12 | 索尼株式会社 |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记录介质 |
CN102063460A (zh) * | 2010-10-19 | 2011-05-18 | 蔡亮华 | 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
US8615589B1 (en) * | 2011-06-27 | 2013-12-24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Resource optimization recommendations |
JP2013171542A (ja) * | 2012-02-22 | 2013-09-02 |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 性能分析装置、性能分析方法及び性能分析プログラム |
US8630204B1 (en) * | 2012-10-03 | 2014-01-14 | LiveQo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TCP mapper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80024906A1 (en) | 2018-01-25 |
US10509714B2 (en) | 2019-12-17 |
DE112015006287B4 (de) | 2022-08-18 |
WO2016143026A1 (ja) | 2016-09-15 |
CN107430544B (zh) | 2020-06-26 |
JPWO2016143026A1 (ja) | 2017-04-27 |
JP5864039B1 (ja) | 2016-02-17 |
DE112015006287T5 (de) | 2018-01-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787859A (zh) | 基于网络拥塞探测的智能限速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07430544A (zh) | 信息处理装置 | |
US20190116191A9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mote Malware Monitoring | |
CN109167812A (zh) | 评估服务质量、确定调整策略的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 |
US11546413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identifying capabilities and limitations of an orchestration based application integration | |
CN104836696B (zh) | 一种ip地址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 |
CN107395783A (zh) | 一种ip地址处理方法、系统、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04202334A (zh) | 一种建立网络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8540468A (zh) | 请求的控制与路由方法及其系统、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 |
CN108388512A (zh) | 数据处理方法和服务器 | |
CN109547426A (zh) | 业务响应方法及服务器 | |
CN109196807A (zh) | 网络节点以及操作网络节点以进行资源分发的方法 | |
CN108737204A (zh) | 一种网络性能信息的采集方法及通信终端 | |
JP5268589B2 (ja) |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装置の運用方法 | |
CN108156024A (zh) | 一种基于分布式网站可用性探测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 |
CN103024056B (zh) | 数据处理方法、负载均衡器及云系统 | |
CN113923028A (zh) | 一种网络微隔离策略自生成方法及系统 | |
CN110324384A (zh) | 数据推送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6933694B (zh) | 应用程序错误定位方法及装置 | |
CN106533891A (zh) | 一种基于群组的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 |
Gaj et al. |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issues in hybrid wired and wireless industrial networks | |
CN114650218B (zh) | 一种数据获取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 |
CN104753738A (zh) | 一种流量检测方法及装置 | |
JP2007281783A (ja) | 通信制御方法及び通信制御装置 | |
CN111447282A (zh) | 用于确定传输路径的方法和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