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22926A - 一种输入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输入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22926A
CN107422926A CN201710648951.3A CN201710648951A CN107422926A CN 107422926 A CN107422926 A CN 107422926A CN 201710648951 A CN201710648951 A CN 201710648951A CN 107422926 A CN107422926 A CN 1074229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input
visible ray
color
reflected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4895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22926B (zh
Inventor
伍致荣
高笙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yingyida Medical Instrument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Inventec Appliances Shanghai Corp
Inventec Appliances Pudong Corp
Inventec Appliance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entec Appliances Shanghai Corp, Inventec Appliances Pudong Corp, Inventec Appliances Corp filed Critical Inventec Appliances Shanghai Corp
Priority to CN20171064895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22926B/zh
Priority to TW106136861A priority patent/TWI660303B/zh
Publication of CN1074229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229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229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229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2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opto-electronic means
    • G06F3/042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opto-electronic means using a single imaging device like a video camera for tracking the absolute position of a single or a plurality of objects with respect to an imaged reference surface, e.g. video camera imaging a display or a projection screen, a table or a wall surface, on which a computer generated image is displayed or projected
    • G06F3/042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opto-electronic means using a single imaging device like a video camera for tracking the absolute position of a single or a plurality of objects with respect to an imaged reference surface, e.g. video camera imaging a display or a projection screen, a table or a wall surface, on which a computer generated image is displayed or projected tracking fingers with respect to a virtual keyboard projected or printed on the surfa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2Input arrangements using manually operated switches, e.g. using keyboards or dials
    • G06F3/02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discrete items of information into a coded form, e.g. arrangements for interpreting keyboard generated codes as alphanumeric codes, operand codes or instruction codes
    • G06F3/0231Cordless keyboar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Switches Operated By Changes In Physical Cond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输入方法及装置,其装置包含一发光模块、一光接收模块、一光识别模块及一微控制器。方法步骤包含:发光模块投射可见光至一投射面,以光接收模块接收用户操作形成的反射光,透过光识别模块的辨识,确认反射光为有效输入或无效输入,将所有输入结果组合成一编码后,再从编码对照表中找出对应符号,并予以输出。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解决智能型装置受限于操作接口尺寸,造成输入不便的问题,且操作直观,无须复杂光源定位的技术。

Description

一种输入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入方法及装置,特别是一种藉由投射可见光与接收可见光的反射光,并将其转成编码的输入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大部分消费性电子产品,尤其是可携式电子输入装置的发展有精简化和缩减体积的趋势,太大的输入装置不便携带,但碍于人体工学与视觉限制,过小的输入装置也会降低使用者的舒适程度,因此如何在携带方便与操作体验之间取得双赢,是目前亟欲解决的问题。
以市面上常见的智能手机为例,一般于液晶屏幕中显示键盘,使用时须触摸触控屏幕键盘相对应的按键位置,按键越多则其键盘所占的屏幕面积越大,相对限缩了屏幕中其他内容的显示面积,以输入装置面积大小相对于其输入内容来看,此输入方法并非最高利用率的方法。
在前案CN102591464B中,提出了一种激光虚拟键盘做为输入装置,其从电子产品显示屏幕上设置的投射模块投射虚拟键盘到一平面上,当用户在所述虚拟键盘上敲击按键投影位置时,会有两个不同位置的电激光器发射光束到使用者手指,反射激光被光传感器接受后透过三角定位法,回推敲击的按键,藉以输入相对应的讯息。此案解决了以往实体键盘的体积限制,但也延伸出两个新的问题,其一是所述输入装置必须事先安装在一稳定接口上,其二为所述输入装置仍需一符合人体工学的适当大小平面,在讲求效率与灵活度的科技发展趋势中,此装置仍有可改进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出一种输入装置,可以简易而精确的发出与接收可见光,以供使用者不受平面限制输入信息。
根据本发明装置的一实施例中,输入装置包含一发光模块、一光接收模块、一光识别模块及一微控制器。发光模块用以投射可见光;光接收模块用以接收可见光的反射光;光识别模块耦接于光接收模块,其中包含一光强度侦测单元,用以侦测反射光强度,当反射光强度大于等于一预定门坎时,则将反射光视作一有效输入,反之则视为一无效输入;微控制器耦接于发光单元以及光接收模块,并储存有一编码对照表,适于将反射光的有效输入与无效输入组合成一编码,再从编码对照表中找出与所述编码对应的一符号,并予以输出。
于本发明装置的一实施例中,其中发光模块得依照一预定时序投射至少一种可见光。
于本发明装置的一实施例中,光识别模块进一步包含一光颜色识别单元,耦接光接收模块,用以侦测反射光的颜色是否与投射的有色可见光颜色相同,若颜色相同,再进一步侦测有色可见光的强度是否大于等于预定门坎,反之则视为一无效输入。
于本发明装置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输入装置中发光模块包含至少一组发光单元,每一发光单元包含一发光器与一透镜,所述发光器用以发出有色可见光,透镜使可见光投射至一投射面上,且使有色可见光的投射位置互不干涉。
于本发明装置的一实施例中,预定时序进一步包含每隔50毫秒发出一次可见光。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输入方法,适于搭配一输入装置使用,所述输入装置包含发光模块、光接收模块、光识别模块以及微控制器,其中输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发光模块投射可见光至一投射面;此时一使用者干涉所述投射面,以产生可见光的反射光;光接收模块接收反射光;光识别模块侦测反射光的强度,当反射光的强度大于等于一预定门坎时,则将所述反射光视作一有效输入,反之则视为一无效输入;以及微控制器将反射光的有效输入与无效输入组合成一编码,再从储存于微控制器的编码对照表中找出与所述编码对应的一符号,并予以输出。
于本发明方法的一实施例中,其中发光模块得依照一预定时序投射至少一种可见光。
于本发明方法的一实施例中,其中光识别模块进一步包含一光颜色识别单元,输入方法进一步包含步骤:光颜色识别单元测反射光的颜色是否与欲侦测的有色可见光颜色相同,若颜色相同,才进一步侦测有色可见光的强度是否大于等于预定门坎,反之则视为一无效输入。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出的装置与方法让用户可以透过发光模块投射可见光至一投射面,并以光接收模块接收用户操作形成的反射光,透过光强度侦测单元所预定的门坎和光颜色识别单元的辨识,确认所述反射光为有效输入或无效输入,将所有输入结果组合成一编码,再从所述编码对照表中找出对应符号,并予以输出。因其光接收模块仅需吸收足够强度的反射光,所述投射面的位置、表面材质、与发光模块的距离或用户是否直接接触投射面,不为光接收模块接收时的必要条件。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使用可见光区域做为用户输入的接口,可灵活使用空间,无须受限于虚拟键盘所必须的一足够大平面面积。再者,利用可见光的颜色不同,输入颜色有时相较于输入符号更为直觉式思考。更进一步,现有技术在投影输入接口后,须另发射雷射或红外光等第二光源,再用复杂的光源定位技术侦测用户输入讯息,然本发明只需投影可见光,并接受反射光,即可依照编码转成用户输入讯息,降低技术繁复程度,也提供使用者更精准的输入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输入装置一具体实施例的功能方块图。
图2是本发明的输入装置一具体实施例的功能方块图。
图3是本发明的输入方法一具体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A与图4B是根据本发明的输入方法另一具体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1、2:输入装置; 3、4:输入方法;
11、21:缓存单元; 12、22:发光模块;
14、24:光接收模块; 16、26:光识别模块;
161、261:光强度侦测单元; 262:光颜色识别单元;
18、28:微控制器; 121、221:发光器;
122、222:透镜;
R1~R9:步骤流程; R41~R42:步骤流程;
S1~S9:步骤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1是根据本发明输入装置1一具体实施例的功能方块图。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输入装置1,根据一具体实施例,所述输入装置1包含有一发光模块12、一光接收模块14、一光识别模块16以及一微控制器18。发光模块12用以投射出可见光至一投射面,以形成一投影区域,发光模块12包含至少一组发光单元,每一发光单元包含一发光器121与一透镜122,发光器121可为一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发光单元,用以发出可见光,而透镜122可使发光器121发出的可见光折射至投射面时,让可见光的投影区域重迭或互不干涉。其中投射面并不限定为平面。光接收模块14用以接收可见光被一使用者干涉后产生的反射光,其中使用者干涉以产生反射光的方式包含利用手指直接接触投影区域,或以对象伸入投影区域来形成影子并产生反射光。
于一实施例中,本发明的输入装置1设置于一电子装置中,例如一智能型手环内,并连接至一终端装置,例如一智能型手机、一平板计算机或是一个人计算机等电子装置。然而本发明不以此为限,本发明的输入装置1可以设置于任何可投射出光线的装置上作为输入接口使用,例如一可携式投影机。
其中于一实施例中,光接收模块14为一光敏晶体管(Photo Transistor)、一光达灵顿晶体管(Photo Darlington Transistor)、一光闸流体(Photo Thyristor)、一光电集成电路(Photo IC)或一光二极管(Photo Diode)。
光识别模块16耦接于光接收模块14,包含一光强度侦测单元161,用以侦测反射光的强度,当光强度侦测单元161侦测判断反射光强度大于或等于一预定门坎时,则将反射光视作一有效输入,反之则为无效输入。其中反射光强度的预定门坎的范围得介于0.01~1勒克斯(Lx),反射光强度的预定门坎亦得为一定值的0.1勒克斯(Lx)。
微控制器18耦接于发光模块12及光接收模块14,并储存有一编码对照表,将所述反射光的输入结果组合组成一编码,再从编码对照表中找出与编码对应的一符号,并予以输出。
例如,于一实施例中,本发明的输入装置1的发光模块12具有一个发光单元,并以一预定时序投射出一单色的可见光至一投射面形成一投影区域。预定时序包含每次可见光的投射时间约为3秒,每次投射可见光之间的间隔时间约为50毫秒,共投射五次可见光。用户在发光模块12投射可见光时去以手指或对象直接接触投影区域,或是伸入但不接触投影区域的方式干涉投影区域以产生反射光。光接收模块14接着接收因投影区域被干涉而产生的反射光,再由光强度侦测单元161来侦测反射光的光强度是否大于或等于前述的预定门坎。若侦测反射光的光强度是大于或等于前述的预定门坎,则将干涉结果视为一有效输入;若否,则将干涉结果视为一无效输入。然而本发明投射可见光的预定时序并不以前述内容为限,使用者可依照个人需求来修改本发明投射可见光预定时序的内容。
而本发明的输入装置1进一步包含一缓存单元11,用以依序暂时储存光强度侦测单元161所判断的输入结果。缓存单元11在收集到等同于预定时序中发光次数的输入结果后,便将有效输入与无效输入的依序组合成输入结果组合,并输出至微控制器18。微控制器18再将输入结果组合与储存于微控制器18内的编码对照表,如以下表一所示,进行对照。其中编码对照表的时序数量等同于预定时序中发光次数的数量。若输入结果组合在编码对照表中有一对应的符号,则微控制器18输出所述输入结果组合对应的符号。其中,缓存单元11亦在收集到等同于编码对照表中组成编码所需的输入结果总数时,便将有效输入与无效输入的依序组合成输入结果组合,并输出至微控制器18。
表一:编码对照表1
时序1 时序2 时序3 时序4 时序5 输出
1 0 0 0 0 “1”
0 1 0 0 0 “2”
1 1 0 0 0 “3”
0 0 1 0 0 “4”
1 0 0 1 0 “9”
1:有效输入 0:无效输入
更进一步地,发光模块12具有N个发光单元按照一预定时序,于任一时序中发出N个可见光于投射面上,形成N个互不干涉的投影区域,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且各个时序之间的N得不相同。例如于实际运用中,预定时序中包含每次可见光的投射时间约为2秒,每次投射可见光之间的间隔时间约为1秒,共投射3次可见光,其中第一时序发出一个可见光以形成一个投影区域,第二时序发出两个可见光以形成两个互不干涉的投影区域,第三时序发出四个可见光以形成四个互不干涉的投影区域等等。且伴随着投影区域数量的变化,投影区域之间也能具有位置上的变化安排。此时使用者在任一时序中得干涉任一投影区域产生反射光,由光接收模块14接收反射光,由光强度侦测单元161来判断是否为有效输入。此时所述编码对照表得为表二所示。
表二:编码对照表2
1:有效输入 0:无效输入
此外,亦可利用投影区域的数量来表示目前的发光时序。例如发光模块12于第一时序发出一个可见光以形成一个投影区域,于第二时序发出两个可见光以形成两个互不干涉的投影区域,于第三时序发出三个可见光以形成三个互不干涉的投影区域。藉此可以提醒使用者,目前是在第几发光时序,以方便用户输入指令。其中投影区域数量的改变仅用于提醒使用者当前发光时序,用户接触的投影区域位置不影响输入结果。
接着请参阅图2,图2是根据本发明输入装置2一具体实施例的功能方块图。本发明另提出一种输入装置2,其包含一发光模块22、一光接收模块24、一光识别模块26以及一微控制器28。其中,发光模块22包含至少一组发光单元,每一发光单元包含一发光器221与一透镜222,发光器221可为一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发光单元,用以发出可见光,而透镜222可使发光器221发出的可见光折射至投射面时,让可见光的投影区域互不干涉。而根据此一实施例,发光模块22的数量得为五个,以同时投射五种不同颜色的可见光,例如红色、黄色、绿色、蓝色及紫色,并使各种颜色的可见光的投射区域相互接邻又不干涉。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发光模块22可以由多个发光器221投射出多个有色的可见光,而可见光的颜色亦可在现有的光色中任意选择出容易互相辨识性的有色可见光。
然而本发明不以同时投射五种不同颜色的可见光为限,发光模块22亦可依照一预定时序投射不同颜色的可见光至投射面,例如预定时序得为每种颜色可见光的投射时间约为3秒,每次投射可见色光之间的间隔时间约为50毫秒,共投射五次。本实施例中可在预定时序中依序投射不同颜色的可见光至投射面上的同一投影区域,亦可藉由透镜222可使发光器221发出的可见光折射至投射面时,让可见光的投影区域互不干涉。用户在发光模块22投射可见光时去以手指或对象直接接触投影区域,或是伸入但不接触投影区域的方式干涉投影区域以产生反射光。然而本发明投射可见光的预定时序并不以前述内容为限,使用者可依照个人需求来修改本发明投射可见光预定时序的内容。亦即,使用者可将投射可见光的预定时序调整成同时投射至少一可见光。故发光模块发光的预定时序中包含有发光模块同时发光的预定时序。
输入装置2的光识别模块26包含光强度识别单元261与一光颜色识别单元262,光识别模块26耦接于光接收模块24,光颜色识别单元262用以侦测反射光的颜色波长与欲侦测的颜色波长是否相同。于一实施例中,光识别模块26与发光模块22的数量相等,且功能上一个光识别模块26对应至一个发光模块22,以形成一组光的收发组合。例如,若某一个发光单元221投射出红色可见光,则与其相对应的光颜色识别单元262则对应侦测红色的反射光;依此类推,若另外有四个发光单元221各别投射出四种颜色的可见光,例如黄色、绿色、蓝色及紫色,则其相对应的光颜色识别单元262则各别对应侦测的反射光颜色即为黄色、绿色、蓝色及紫色。若反射光的颜色波长与欲侦测的颜色波长相同,才进一步由光强度识别单元261侦测所述反射光的强度是否大于等于预定门坎。若一反射光在光颜色识别单元262和光强度侦测单元261的判断流程中皆为正,亦即反射光颜色与发光颜色相同,且反射光的强度亦大于或等于前述的预定门坎,则视为有效输入,反之若有任一项判断流程不通过,则视为无效输入,并将此输入讯号传至微控制器28。
于另一实施例中,透镜222可使发光器221发出的可见光折射至一投射面上,并使其可见光折射的投影区域相互交错,以形成有另一颜色的投影区域。例如:两组发光模块22分别投射红色与绿色光线,并且同时发光,致使在投射面上形成红色、绿色,以及由红色光与绿色光混合产生的黄色等三个投影区域。而此时光识别模块26与发光模块22之间的对应关系得不为一对一,例如前述的两组发光模块22分别投射红色与绿色光线,且在投射面上形成红色、绿色与黄色等三个投影区域,则得有三个光识别模块26分别侦测红色、绿色与黄色等三个颜色的反射光。
于另一实施例中,光识别模块26亦得先以光强度侦测单元261侦测可见光强度是否到达预定门坎,若到达预定门坎才进一步以光颜色识别单元262辨识反射光的颜色波长,若一反射光在光强度侦测单元261和光颜色识别单元262的判断流程中皆为正,亦即反射光颜色与发光颜色相同,且反射光的强度亦大于或等于前述的预定门坎,则视为有效输入,反之若有任一项判断流程不通过,则视为无效输入,并将此输入结果输出至微控制器28。
于一实施例中,微控制器28可为一中央处理器,当微控制器28接收到目前输入结果总数等同编码所需总数时,则将其所有输入结果组合成一编码,再从编码对照表中找出此编码对应的符号,并予以输出。例如以下表三所示,光颜色识别单元262可辨识五种颜色可见光,每种颜色可见光皆有无效输入与有效输入两种态样,则其编码对照表中可储存25种组合编码,并以此组合编码对应到32个符号或命令。
表三:编码对照表3
红色 黄色 绿色 蓝色 紫色 输出
1 1 0 0 0 “B”
1 0 0 0 1 “I”
0 1 1 0 0 “3”
0 0 0 1 0 “4”
0 1 0 1 0 “5”
1:有效输入 0:无效输入
请参阅图3,图3是根据本发明输入方法一具体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入方法3。根据一具体实施例,输入方法3适于搭配输入装置1使用,输入装置1包含缓存单元11、发光模块12、光接收模块14、光识别模块16以及微控制器18,其中输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S1:发光模块投射可见光至一投射面。S2:使用者靠近投射面,产生反射光。S3:光接收模块接收反射光。S4:光识别模块判别反射光。S5:输出一输入结果至缓存器。S6:判断目前输入结果总数与编码所需总数是否相符。S7:依照输入结果组合成编码。S8:找出编码对照表中对应符号。S9:输出符号。
于步骤S1:发光模块投射可见光至一投射面中,发光模块12以一预定时序将可见光投射至一投射面,以形成一投影区域,其中投射面并不限定为平面,预定时序包含每次可见光的投射时间约为3秒,每次投射可见光之间的间隔时间约为50毫秒,共投射五次可见光。然而本发明投射可见光的预定时序并不以前述内容为限,使用者可依照个人需求来修改本发明投射可见光预定时序的内容。
接着于步骤S2:使用者靠近投射面,产生反射光中,投影区域内的可见光被一使用者干涉后产生一反射光,其中使用者干涉以产生反射光的方式包含利用手指直接接触投影区域,或以对象伸入投影区域来形成影子并产生反射光。接着于步骤S3:光接收模块接收反射光中,光接收模块14接着接收因投影区域被干涉而产生的反射光。
于步骤S4:光识别模块判别反射光中,光识别模块16中包含有用以侦测反射光强度的光强度侦测单元161,当光强度侦测单元161侦测到反射光强度大于等于一预定门坎时,则将反射光视作一有效输入,反之则为无效输入。其中反射光强度的预定门坎的范围得介于0.01~1勒克斯(Lx),反射光强度的预定门坎亦得为一定值的0.1勒克斯(Lx)。
接着于步骤S5:输出一输入结果至缓存器中,将前述的有效输入及无效输入皆视为输入结果,暂存于缓存单元11中。例如有效输入为1,无效输入为0,若依顺序已经输出了有效输入、无效输入、无效输入,则分别输出(1,0,0)至缓存单元11中暂存。
于步骤S6:判断目前输入结果总数与编码所需总数是否相符中,判断相符则进入下一步骤S7,而判断不相符则再次回到步骤S3。例如,发光模块12发光的预定时序中需要发出四次可见光,但缓存单元11中只暂存了三笔输入结果(1,0,0),输入结果总数为三,则回到步骤S3再次接收反射光,待缓存单元11收到了四笔输入结果,则进入下一步骤。
再于步骤S7:依照输入结果组合成编码中,将其输入结果的输入顺序先后排序,形成一编码。并于步骤S8:找出编码对照表中对应符号中,比对编码与编码对照表,如参考上述表一,步骤S7形成的编码为(1,0,0,1),则其对应的符号为数字”9”。在步骤S9:输出符号中,如上例将数字”9”输出至一终端装置,例如一智能型手机、一平板计算机或是一个人计算机等电子装置。
请参阅图4,图4是另一具体实施的输入方法4。本输入方法4适于搭配输入装置2使用,而输入方法4与输入方法3之间除了步骤R1与输入方法3的步骤S1因为硬件配置的不同,而在步骤的操作细节上略有不同,例如步骤R1进一步得同时投射出至少一种可见光。例如投射出五种可见光,其颜色为红色、黄色、绿色、蓝色及紫色。且步骤S4被步骤R41与步骤R42取代之外,其余步骤与输入方法3相同,本说明书于此不再赘述。
根据此具体实施方法,其中输入装置2中光识别模块26中包含光颜色识别单元262与光强度识别单元261,光强度侦测单元261判定反射光强度是否大于等于一预定门坎,光颜色识别单元262侦测反射光颜色是否符合一欲侦测颜色,其中于一实施例中,发光模块22与光识别模块26在功数量上与功能上对应相互对应,亦即一个光识别模块26至少对应至一相对应的发光模块22,光识别模块26仅侦测与之对应的发光模块22所发出的可见光的反射光的颜色与强度。是以在输入方法4中,步骤R3接收反射光之后,进入步骤R41,以光强度侦测单元261判定反射光强度是否大于等于一预定门坎,接着进入步骤R42,以光颜色识别单元262判别反射光颜色是否符合欲侦测颜色,其欲侦测颜色得为一个发光模块22所发出的可见光颜色,或多个发光模块22所投射的可见光于交迭之后所形成的投影颜色。当光强度侦测单元261侦测反射光强度大于等于一预定门坎,且光颜色识别单元262侦测反射光颜色符合欲侦测颜色,则将反射光视作一有效输入,若反射光强度小于一预定门坎,或反射光颜色不符合欲侦测颜色,则为无效输入。然而本发明R41与R42的顺序并不以前述内容为限,使用者可依照个人需求来修改本发明中R41与R42的先后顺序。
于步骤R8中,得以先将编码对照表中,每个数字、字母或注音等输出符号,分别以颜色编码组成。例如表二所示,编码对照表中的字母B为红色+黄色,字母I为红色+紫色,则当用户同时干涉发光模块22投射形成的红色与黄色投射面时,输出字母B。
于一实施例中,使用者可利用本发明的输入方法与装置来控制家中的电器。例如输入装置2为一智慧手环,其中智慧手环可以投影红色、黄色、绿色、蓝色及紫色可见光在手掌、手背或手臂任一侧形成一投射面,且被输入装置2控制的一终端装置为一具有红色、黄色、绿色、蓝色及紫色五种颜色灯泡的灯座时,使用者可透过干涉智能手环投射形成的红色投射面,命令终端装置的灯座点亮红色灯泡,进而直观地控制灯光颜色。此时的编码对照表是将用户的输入结果对应至灯座所发出的可见光颜色。
于另一实施例中,输入装置2为一智慧手环或一无线遥控器,被输入装置2控制的终端装置为一智能手机,当智能手机的触控屏幕,亦即用户输入接口上,设计成红色显示区域(亦即投影区域)对应至电话功能、黄色显示区域对应至照相功能、绿色显示区域对应至网页浏览器功能、蓝色显示区域对应至行事历功能,及紫色显示区域对应至邮件功能,则当用户透过干涉发光模块22,亦即触控屏幕投射显示形成的紫色投影区域时,智能手机执行邮件应用程序。故本发明其中一种态样系在终端装置的功能有一对应颜色快捷键的操作方式,此时编码对照表可径为颜色对应关系。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出的装置与方法让用户可以透过发光模块投射可见光至一投射面,并以光接收模块接收用户操作形成的反射光,透过光强度侦测单元所预定的门坎和光颜色识别单元的辨识,确认所述反射光为有效输入或是无效输入,将所有输入结果组合成一编码,再从所述编码对照表中找出对应符号,并予以输出。因其光接收模块仅需接收操作者造成的足够强度的反射光,所述投射面的位置、表面材质、与发光模块的距离或用户是否直接接触投射面,不为光接收模块接收时的必要条件。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使用可见光区域做为用户输入的接口,可灵活使用空间,无须受限于虚拟键盘所必须的一足够大平面面积。其二,利用可见光的颜色不同,输入颜色有时相较于输入符号更为直觉式思考。更进一步,现有技术在投影输入接口后,须另发射雷射或红外光等第二光源,再用复杂的光源定位技术侦测用户输入讯息,然本发明只需投射可见光,并接受反射光,即可依照编码转成用户输入讯息,降低技术繁复程度,也提供使用者更精准的输入方式。
本发明装置和方法不须完全接触一实体平面的特性,可运用在高卫生要求的实验室、辐射或医疗环境中需避免碰触的装置;不必在固定的实体平面上留下指纹,也可运用在输入密码时的资安保护;本发明尤其适合在一不须复杂的输入情况下使用,例如一智能手环或一客户端使用选单。
藉由以上较佳具体实施例的详述,是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发明的特征与精神,而并非以上述所揭露的较佳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的范畴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盖各种改变及具相等性的安排于本发明所欲申请的专利范围的范畴内。因此,本发明所申请的专利范围的范畴应所述根据上述的说明作最宽广的解释,以致使其涵盖所有可能的改变以及具相等性的安排。

Claims (10)

1.一种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发光模块,用以发出可见光;
一光接收模块,用以接收所述可见光的反射光;
一光识别模块,耦接所述光接收模块,包含一光强度侦测单元,用以侦测所述反射光的强度,当所述反射光的强度大于等于一预定门坎时,则将所述反射光视作一有效输入,反之则否;以及
一微控制器,耦接所述发光模块以及所述光接收模块,并储存有一编码对照表,适于将所述反射光的所述有效输入组合成一编码,再从所述编码对照表中找出与所述编码对应的一符号,并予以输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模块得依照一预定时序发出至少一种所述可见光,而所述预定时序包含同时发出至少一种所述可见光。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光识别模块进一步包含一光颜色识别单元,耦接所述光接收模块,用以侦测所述反射光的颜色是否与发出的所述有色可见光颜色相同,若颜色相同,才进一步侦测所述有色可见光的强度是否大于等于所述预定门坎,反之则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多个所述发光模块,所述光颜色识别单元进一步侦测这些发光模块所投射的可见光的投影颜色,以及这些可见光交迭之后所形成的投影颜色,若侦测到这些反射光颜色与欲侦测的投影颜色相同,才进一步侦测这些可见光的强度是否大于等于所述预定门坎,反之则否。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模块包含多组发光单元,每一组发光单元包含一发光器与一透镜,所述发光器用以发出所述可见光,所述透镜使所述可见光投射至一投射面上,且使所述可见光的投射位置互不干涉。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时序进一步包含每隔50毫秒发出一次所述可见光。
7.一种输入方法,适于搭配一输入装置使用,所述输入装置包含一发光模块、一光接收模块、一光识别模块以及一微控制器,其中所述输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所述发光模块投射可见光至一投射面;
一使用者接触所述投射面,以产生所述可见光的反射光;
所述光接收模块接收所述反射光;
所述光识别模块侦测所述反射光的强度,当所述反射光的强度大于等于一预定门坎时,则将所述反射光视作一有效输入,反之则否;
以及
所述微控制器将所述反射光的所述有效输入组合成一编码,再从储存于所述微控制器的一编码对照表中找出与所述编码对应的一符号,并予以输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模块依照一预定时序发出至少一种所述可见光,而所述预定时序包含同时发出至少一种所述可见光。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识别模块进一步包含一光颜色识别单元,所述输入方法进一步包含步骤:所述光颜色识别单元侦测所述反射光的颜色是否与发出的所述有色可见光颜色相同,若颜色相同,才进一步侦测所述有色可见光的强度是否大于等于所述预定门坎,反之则否。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输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多个所述发光模块,所述光颜色识别单元得进一步侦测这些发光模块所投射的可见光的投影颜色,以及这些可见光交迭之后所形成的投影颜色,若侦测到这些反射光颜色与欲侦测的投影颜色相同,才进一步侦测所述些可见光的强度是否大于等于所述预定门坎,反之则否。
CN201710648951.3A 2017-08-01 2017-08-01 一种输入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74229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48951.3A CN107422926B (zh) 2017-08-01 2017-08-01 一种输入方法及装置
TW106136861A TWI660303B (zh) 2017-08-01 2017-10-26 一種輸入方法及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48951.3A CN107422926B (zh) 2017-08-01 2017-08-01 一种输入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22926A true CN107422926A (zh) 2017-12-01
CN107422926B CN107422926B (zh) 2020-12-18

Family

ID=604371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48951.3A Active CN107422926B (zh) 2017-08-01 2017-08-01 一种输入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22926B (zh)
TW (1) TWI66030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58420A (zh) * 2018-08-21 2020-03-03 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导组件与门禁控制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26538B (zh) * 2019-12-16 2021-05-0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創作素材擷取功能的電子系統以及輸入裝置
WO2023043928A1 (en) * 2021-09-17 2023-03-23 Google Llc Encoding and recognizing positions of a display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98553A (zh) * 2010-09-14 2013-05-08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编码的发光装置
US20140225916A1 (en) * 2013-02-14 2014-08-14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Augmented reality system with encoding beacons
CN106068678A (zh) * 2014-02-14 2016-11-02 飞利浦灯具控股公司 编码光
CN106605262A (zh) * 2014-07-03 2017-04-26 飞利浦灯具控股公司 编码光符号编码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25482B2 (ja) * 2006-10-16 2011-07-13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フォトセンサ、フォトセンサの対象物検出方法及び表示装置
WO2010030061A1 (ko) * 2008-09-11 2010-03-18 주식회사 안다미로 물체의 컬러 또는 패턴을 식별하는 게임장치
DE102011086318A1 (de) * 2011-11-14 2013-05-16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Positionsbestimmung eines Objekts mittels Erfassung eines Positionsmusters durch optischen Sensor
TWI472962B (zh) * 2011-11-17 2015-02-11 Pixart Imaging Inc 輸入裝置
CN103092357B (zh) * 2013-01-11 2016-02-24 深圳市宇恒互动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扫描定位的实现方法及投影键盘装置
CN105491359B (zh) * 2014-10-13 2018-07-0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投影设备、投影系统和投影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98553A (zh) * 2010-09-14 2013-05-08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编码的发光装置
US20140225916A1 (en) * 2013-02-14 2014-08-14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Augmented reality system with encoding beacons
CN106068678A (zh) * 2014-02-14 2016-11-02 飞利浦灯具控股公司 编码光
CN106605262A (zh) * 2014-07-03 2017-04-26 飞利浦灯具控股公司 编码光符号编码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58420A (zh) * 2018-08-21 2020-03-03 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导组件与门禁控制系统
CN110858420B (zh) * 2018-08-21 2021-12-07 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导组件与门禁控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22926B (zh) 2020-12-18
TWI660303B (zh) 2019-05-21
TW201911019A (zh) 2019-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706821B1 (en) Lighting control system
CN107422926A (zh) 一种输入方法及装置
US9380679B2 (en) Luminaire with touch pattern control interface
CN107210939A (zh) 标识和控制发射光的一个或多个性质上的信号影响
TWI403213B (zh) 光源控制裝置與方法
CN106717124A (zh) 无触摸切换
CN103913841B (zh) 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
CN202534119U (zh) 一种摄像头坐姿校正装置
US20180146532A1 (en) A lighting control system
CN106797692A (zh) 照明偏好裁决
CN105404165B (zh) 一种控制面板及控制方法
CN106170931A (zh) 在电子设备及其翻盖保护套之间发射数据的电子设备和方法
US20220293026A1 (en) Apparatus for outputting optically-input text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ame
US20190021155A1 (en) Lighting scene selection based on operation of one or more individual light sources
CN107004342A (zh) 照明控制设备和方法
CN208225751U (zh) 一种按键背光可调的开关面板
WO2016206991A1 (en) Gesture based lighting control
CN110432859A (zh) 一种视力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0278362A (zh) 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CN206041958U (zh) 智慧型非接触式开关
CN108029166A (zh) 照明单元及控制其的方法
KR101664114B1 (ko) 선택적 조명 제어 시스템
CN216357412U (zh) 灯效控制系统
CN112584589B (zh) 一种基于大规模组网的多人感协同控制系统
TWI750604B (zh) 光電式身份辨識系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330

Address after: 201114 building 3, No. 789, Puxing highway,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yingyida Medical Instru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114 No. 789 Pu Xing Road, Shanghai, Minhang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INVENTEC APPLIANCES (PUDONG) Corp.

Patentee before: INVENTEC APPLIANCES Corp.

Patentee before: INVENTEC APPLIANCES (SHANGHAI)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