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19948A - 一种平战两用地下综合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平战两用地下综合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19948A
CN107419948A CN201710809254.1A CN201710809254A CN107419948A CN 107419948 A CN107419948 A CN 107419948A CN 201710809254 A CN201710809254 A CN 201710809254A CN 107419948 A CN107419948 A CN 1074199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in
preferentially
upper strata
lower floor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0925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延年
马向楠
刘旭峰
徐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Jianzh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Jianzh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Jianzh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Jianzh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1080925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19948A/zh
Publication of CN1074199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19948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9/00Independent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Retaining walls
    • E02D29/045Underground structures, e.g. tunnels or galleries, built in the open air or by methods involving disturbance of the ground surface all along the location line; Methods of making them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9/00Independent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Retaining walls
    • E02D29/10Tunnels or galle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house conduits, e.g. oil pipe-lines, sewer pipes ; Making conduits in situ, e.g. of concrete ; Casings, i.e. manhole shafts, access or inspection chambers or coverings of boreholes or narrow wel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9/00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 E04H9/04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against air-raid or other war-like actions
    • E04H9/10Independent shelters; Arrangement of independent splinter-proof walls
    • E04H9/12Independent shelters; Arrangement of independent splinter-proof walls entirely underneath the level of the ground, e.g. air-raid galleri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300/00Materials
    • E02D2300/0004Synthetics
    • E02D2300/0018Cement used as binder
    • E02D2300/002Concre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平战两用地下综合体,属于人防工程与城市地下综合体结合工程领域。包括下层小型客车专用舱、上层小型客车专用舱、下层交通紧急疏散舱、上层交通紧急疏散舱、海绵城市用舱、电力舱、电信舱、燃气舱、无电综合管廊舱和水舱;战时地下空间对应转换包括下层人员掩蔽单元、上层物资掩蔽单元、下层人员掩蔽单元辅助用房、上层物资掩蔽单元辅助用房、污水池与污水泵间、发供电设备室、防化值班室、厨房及后勤设备室、通风空调室和贮水池(箱)与水泵房。本发明既有利于人防工程建设、国防力量的增强,又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战备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维持城市安全、有序、高效的运转。

Description

一种平战两用地下综合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人防工程与城市地下综合体结合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平战两用地下综合体。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交通建设如火如荼,随着国家进一步推进综合管廊、海绵城市战略,我国大中城市必将掀起地下工程建设的新一轮高潮,由于地下空间的稀缺性,对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城市地下快速公路、城市地下建筑空间”于一体的城市地下综合体的需求巨大。
日本和欧美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建设处于领先地位,最先倡导并提出地下城市和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化和立体化开发理念,1990年提出东京宣言:大力开发地下空间,开始人类新的穴居时代,2010年国际隧道协会扩展到隧道与地下空间协会并宣告:21世纪是地下空间的世纪。
对标国际大都市,变粗放式、摊大饼城市发展模式为集约式、立体化模式,向地下要空间;突破城市土地、空气、水源、绿地、人均城市空间、能源、环境等资源环境总量约束;对交通拥堵、空气污浊、噪音污染、视觉污染、城市看海、绿化不足、房地产财政转型、老城区活力下降等招招致命的城市病进行综合整治;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培育国际领先的高端产业集群。
国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历史悠久,多以大型地下交通枢纽结合商业设施和停车场、容多种交通形式于一体的地下空间综合体类型呈现。在国际上,日本和欧美在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建设处于领先地位,最先倡导并提出地下城市和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化和立体化开发理念。总体看,包含有多种交通方式或多种功能的地下空间综合体许多国家时有出现,尚未见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城市地下快速公路、城市地下建筑空间” 于一体的城市地下综合体类型。因此,迫切需要开发地下空间综合体,适应国家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平战两用地下综合体,目的在于解决“交通拥堵、海绵城市、综合管廊”一体化的世界性城市发展难题,以及节约工程投资和打造“人在地上,物和车在地下”的绿色生态理想城市技术方案。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平战两用地下综合体,类矩形断面混凝土壳体(11)的横断面为矩形,四个角部采用弧形过渡,形成类矩形断面;竖向承重抗爆挡隔墙(16)位于类矩形断面混凝土壳体(11)的中线,将类矩形断面混凝土壳体(11)平均分割成左右两部分,在两侧分别设置地下交通防火底板(17)和综合管廊防火底板(18);地下交通防火底板(17)优先布置在综合管廊防火底板(18)的下方,使整个舱体形成三层,分别为底层、中间层和顶层;底层和中间层优先设置为交通层,顶层优先设置为综合管廊与海绵城市层;战时三层舱体对应转换为人员掩蔽单元、物资掩蔽单元和配套工程室;地下交通防火底板(17)和综合管廊防火底板(18)优先采用格构式槽形梁,与类矩形断面混凝土壳体(11)和竖向承重抗爆挡隔墙(16)共同构成横纵交错的空间格构式横断面;格构式槽形梁主要包括腹板(17-1)、翼缘板(17-2)、环形肋(17-3)、类矩形空腔(17-4)、槽形板连接螺栓(17-5),在两腹板(17-1)之间设置若干环形肋(17-3),环形肋(17-3)优先均匀分布,环形肋(17-3)小于腹板(17-1)的净高,且上部与翼缘板(17-2)整体连接;环形肋(17-3)上开设类矩形空腔(17-4),空腔为矩形,且在矩形的四角采用圆弧过渡;每两格构式槽形梁相邻腹板(17-1)采用槽形板连接螺栓(17-5)连接。在底层,位于竖向承重抗爆挡隔墙(16)的两侧均为下层小型客车专用舱(1),在远离竖向承重抗爆挡隔墙(16)的一侧,分别设置下层交通紧急疏散舱(3),下层小型客车专用舱(1)和下层交通紧急疏散舱(3)之间优先设置安全密闭隔离墙(19);在中间层,位于竖向承重抗爆挡隔墙(16)的两侧均为上层小型客车专用舱(2),在远离竖向承重抗爆挡隔墙(16)的一侧,分别设置上层交通紧急疏散舱(4),上层小型客车专用舱(2)和上层交通紧急疏散舱(4)之间优先设置安全密闭隔离墙(19);在顶层,在竖向承重抗爆挡隔墙(16)的两侧,采用综合管廊抗爆挡隔墙(20)将两侧的空间分隔成多个综合管廊与海绵城市专用舱;在远离竖向承重抗爆挡隔墙(16)的两侧,分别优先设置海绵城市用舱(5)和水舱(10),在靠近竖向承重抗爆挡隔墙(16)的一个舱优先设置为燃气舱(8),燃气舱(8)优先采用天然气防爆隔离舱(21)或采用防爆挂板保护燃气舱(8)及整个综合体;与燃气舱(8)相邻的舱优先设置为电信舱(7)或无电综合管廊舱(9),电力舱(6)优先布置远离燃气舱(8);下层小型客车专用舱(1)、上层小型客车专用舱(2)的两侧竖向承重抗爆挡隔墙(16)和安全密闭隔离墙(19)的底部均分别设置防撞墙(22);竖向承重抗爆挡隔墙(16)优先采用分段设置,深度范围在1000-3000米,优先设置可方便拆装的竖向承重抗爆挡隔墙(16);同侧的下层交通紧急疏散舱(3)和上层交通紧急疏散舱(4)之间设置多个联通通道;下层小型客车专用舱(1)和下层交通紧急疏散舱(3)之间,以及上层小型客车专用舱(2)和上层交通紧急疏散舱(4)之间均设置安全密闭隔离墙(19),安全密闭隔离墙(19)上开设多个密闭门;下层交通紧急疏散舱(3)、上层交通紧急疏散舱(4)、海绵城市用舱(5)、电力舱(6)、电信舱(7)、燃气舱(8)、无电综合管廊舱(9)和水舱(10)均分别设置多个直接通往地表的紧急疏散通道,且优先均匀分布;在紧急疏散通道附近与之同侧的下层交通紧急疏散舱(3)和上层交通紧急疏散舱(4)设置联通通道;在类矩形断面混凝土壳体(11)表面喷设防火涂层(12)(或涂抹保温隔热砂浆);在防火涂层(12)的外侧设置连续的防渗保护层(13);防渗保护层(13)外层为防辐射涂层(14);在防辐射涂层(14)的外侧设置连续的防震保护层(15);
战时地下空间对应转换,下层小型客车专用舱(1)转换为下层人员掩蔽单元(23);上层小型客车专用舱(2)转换为上层物资掩蔽单元(24);下层交通紧急疏散舱(3)转换为下层人员掩蔽单元辅助用房(25);上层交通紧急疏散舱(4)转换为上层物资掩蔽单元辅助用房(26);海绵城市用舱(5)转换为污水池与污水泵间(27);电力舱(6)转换为发供电设备室(28);电信舱(7)转换为防化值班室(29);燃气舱(8)转换为厨房及后勤设备室(30);无电综合管廊舱(9)转换为通风空调室(31);水舱(10)转换为贮水池(箱)与水泵房(32)。
进一步地,所述的类矩形断面混凝土壳体(11)采用防水混凝土,优先采用装配式作业,装配接缝优先采用环向错缝和纵向错缝,且接缝进行防水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的防火涂层(12)优先选择使用新型膨胀型混凝土防火涂料,其包含30%成膜性物质环氧树脂与30%阻燃剂可膨胀石墨。
进一步地,所述的防渗保护层(13)可采用水泥砂浆防水层、卷材防水层、涂料防水层、塑料防水板防水层以及膨润土防水材料防水层中的一种或多种,当采用单一防水层时,优先采用两层及以上的防水方式。
进一步地,所述的防辐射涂层(14)优先采用鳞片状石墨粉35%、羧甲基纤维素0.4%、自硅溶胶15%、苯乙烯丙烯酸树脂14%和氨水0.9%与水混合搅拌形成。
进一步地,所述的防震保护层(15)优先采用沥青系、氨基甲酸乙醋系、橡胶系以及硅树脂系组成,与硬化添加剂一起压注,形成防震层。
进一步地,所述的地下交通防火底板(17)和综合管廊防火底板(18)优先采用柱距为7.8米的双向密肋板顶板结构并采用装配式混凝土构件拼装;可以采用槽形梁、T形梁、马蹄形梁或箱型梁,优先采用格构式槽形梁;其中一端与竖向承重抗爆挡隔墙(16)连接,另一端与类矩形断面混凝土壳体(11)连接;优先采用表层涂抹TN-106预应力混凝土防火隔热涂料。
进一步地,所述的竖向承重抗爆挡隔墙(16)优先采用轻质抗裂混凝土喷涂防爆高聚物涂层。
进一步地,所述的天然气防爆隔离舱(21)优先采用混凝土结构,且优先添加纤维。
进一步地,所述的纤维优先采用碳纤维、钢纤维、玻璃纤维和聚丙烯纤维。
进一步地,所述的防撞墙(22)优先采用预制装配式拼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人防工程建设与地下综合体的建设有机结合,有利于人防工程建设、国防力量的增强,又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战备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维持城市安全、有序、高效的运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中的平战两用地下综合体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平战两用地下综合体横断面示意图。
图2为平战两用地下综合体战时地下空间对应转换图。
图3为机动交通层底板横断面示意图。
图中:1为下层小型客车专用舱;2为上层小型客车专用舱;3为下层交通紧急疏散舱;4为上层交通紧急疏散舱;5为海绵城市用舱;6为电力舱;7为电信舱;8为燃气舱;9为无电综合管廊舱;10为水舱;11为类矩形断面混凝土壳体;12为防火涂层;13为防渗保护层;14为防辐射涂层;15为防震保护层;16为竖向承重抗爆挡隔墙;17为地下交通防火底板;18为综合管廊防火底板;19为安全密闭隔离墙;20为综合管廊抗爆挡隔墙;21为天然气防爆隔离舱;22为防撞墙;17-1为腹板;17-2为翼缘板;17-3为环形肋;17-4为类矩形空腔;17-5为槽形板连接螺栓。
战时地下空间对应转换,图中:23为下层人员掩蔽单元;24为上层物资掩蔽单元;25为下层人员掩蔽单元辅助用房;26为上层物资掩蔽单元辅助用房;27为污水池与污水泵间;28为发供电设备室;29为防化值班室;30为厨房及后勤设备室;31为通风空调室;32为贮水池(箱)与水泵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地描述,但不能将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所示,类矩形断面混凝土壳体11的横断面为矩形,四个角部采用弧形过渡,形成类矩形断面,采用防水混凝土,优先采用装配式作业,装配接缝优先采用环向错缝和纵向错缝,且接缝进行防水处理;竖向承重抗爆挡隔墙16位于类矩形断面混凝土壳体11的中线,优先采用轻质抗裂混凝土喷涂防爆高聚物涂层,其将类矩形断面混凝土壳体11平均分割成左右两部分,在两侧分别设置地下交通防火底板17和综合管廊防火底板18;地下交通防火底板17优先布置在综合管廊防火底板18的下方,使整个舱体形成三层,分别为底层、中间层和顶层;地下交通防火底板17和综合管廊防火底板18优先采用柱距为7.8米的双向密肋板顶板结构并采用装配式混凝土构件拼装;可以采用槽形梁、T形梁、马蹄形梁或箱型梁,优先采用格构式槽形梁;其中一端与竖向承重抗爆挡隔墙16连接,另一端与类矩形断面混凝土壳体11连接;优先采用表层涂抹TN-106预应力混凝土防火隔热涂料;底层和中间层优先设置为交通层,顶层优先设置为综合管廊与海绵城市层;战时三层舱体对应转换为人员掩蔽单元、物资掩蔽单元和配套工程室;地下交通防火底板17和综合管廊防火底板18优先采用格构式槽形梁,与类矩形断面混凝土壳体11和竖向承重抗爆挡隔墙16共同构成横纵交错的空间格构式横断面;在底层,位于竖向承重抗爆挡隔墙16的两侧均为下层小型客车专用舱1,在远离竖向承重抗爆挡隔墙16的一侧,分别设置下层交通紧急疏散舱3,下层小型客车专用舱1和下层交通紧急疏散舱3之间优先设置安全密闭隔离墙19;在中间层,位于竖向承重抗爆挡隔墙16的两侧均为上层小型客车专用舱2,在远离竖向承重抗爆挡隔墙16的一侧,分别设置上层交通紧急疏散舱4,上层小型客车专用舱2和上层交通紧急疏散舱4之间优先设置安全密闭隔离墙19;在顶层,在竖向承重抗爆挡隔墙16的两侧,采用综合管廊抗爆挡隔墙20将两侧的空间分隔成多个综合管廊与海绵城市专用舱;在远离竖向承重抗爆挡隔墙16的两侧,分别优先设置海绵城市用舱5和水舱10,在靠近竖向承重抗爆挡隔墙16的一个舱优先设置为燃气舱8,燃气舱8优先采用天然气防爆隔离舱21或采用防爆挂板保护燃气舱8及整个综合体;天然气防爆隔离舱21优先采用混凝土结构,且优先添加纤维,纤维优先采用碳纤维、钢纤维、玻璃纤维和聚丙烯纤维;与燃气舱8相邻的舱优先设置为电信舱7或无电综合管廊舱9,电力舱6优先布置远离燃气舱8;下层小型客车专用舱1、上层小型客车专用舱2的两侧竖向承重抗爆挡隔墙16和安全密闭隔离墙19的底部均分别设置防撞墙22;防撞墙22优先采用预制装配式拼装;竖向承重抗爆挡隔墙16优先采用分段设置,深度范围在1000-3000米,优先设置可方便拆装的竖向承重抗爆挡隔墙16;同侧的下层交通紧急疏散舱3和上层交通紧急疏散舱4之间设置多个联通通道;下层小型客车专用舱1和下层交通紧急疏散舱3之间,以及上层小型客车专用舱2和上层交通紧急疏散舱4之间均设置安全密闭隔离墙19,安全密闭隔离墙19上开设多个密闭门;下层交通紧急疏散舱3、上层交通紧急疏散舱4、海绵城市用舱5、电力舱6、电信舱7、燃气舱8、无电综合管廊舱9和水舱10均分别设置多个直接通往地表的紧急疏散通道,且优先均匀分布;在紧急疏散通道附近与之同侧的下层交通紧急疏散舱3和上层交通紧急疏散舱4设置联通通道;在类矩形断面混凝土壳体11表面喷设防火涂层12(或涂抹保温隔热砂浆),优先选择使用新型膨胀型混凝土防火涂料,其包含30%成膜性物质环氧树脂与30%阻燃剂可膨胀石墨;在防火涂层12的外侧设置连续的防渗保护层13,可采用水泥砂浆防水层、卷材防水层、涂料防水层、塑料防水板防水层以及膨润土防水材料防水层中的一种或多种,当采用单一防水层时,优先采用两层及以上的防水方式;防渗保护层13外层为防辐射涂层14,优先采用鳞片状石墨粉35%、羧甲基纤维素0.4%、自硅溶胶15%、苯乙烯丙烯酸树脂14%和氨水0.9%与水混合搅拌形成;在防辐射涂层14的外侧设置连续的防震保护层15,优先采用沥青系、氨基甲酸乙醋系、橡胶系以及硅树脂系等材料组成,与硬化添加剂一起压注,形成防震层。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平战两用地下综合体战时地下空间对应转换,下层小型客车专用舱(1)转换为下层人员掩蔽单元(23);上层小型客车专用舱(2)转换为上层物资掩蔽单元(24);下层交通紧急疏散舱(3)转换为下层人员掩蔽单元辅助用房(25);上层交通紧急疏散舱(4)转换为上层物资掩蔽单元辅助用房(26);海绵城市用舱(5)转换为污水池与污水泵间(27);电力舱(6)转换为发供电设备室(28);电信舱(7)转换为防化值班室(29);燃气舱(8)转换为厨房及后勤设备室(30);无电综合管廊舱(9)转换为通风空调室(31);水舱(10)转换为贮水池(箱)与水泵房(32)。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格构式槽形梁主要包括腹板17-1、翼缘板17-2、环形肋17-3、类矩形空腔17-4、槽形板连接螺栓17-5,在两腹板17-1之间设置若干环形肋17-3,环形肋17-3优先均匀分布,环形肋17-3小于腹板17-1的净高,且上部与翼缘板17-2整体连接;环形肋17-3上开设类矩形空腔17-4,空腔为矩形,且在矩形的四角采用圆弧过渡;每两格构式槽形梁相邻腹板17-1采用槽形板连接螺栓17-5连接。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平战两用地下综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类矩形断面混凝土壳体(11)的横断面为矩形,四个角部采用弧形过渡,形成类矩形断面;所述的竖向承重抗爆挡隔墙(16)位于类矩形断面混凝土壳体(11)的中线,将类矩形断面混凝土壳体(11)平均分割成左右两部分,在两侧分别设置地下交通防火底板(17)和综合管廊防火底板(18);所述的地下交通防火底板(17)优先布置在综合管廊防火底板(18)的下方,使整个舱体形成三层,分别为底层、中间层和顶层;底层和中间层优先设置为交通层,顶层优先设置为综合管廊与海绵城市层;所述的战时三层舱体对应转换为人员掩蔽单元、物资掩蔽单元和配套工程室;所述的地下交通防火底板(17)和综合管廊防火底板(18)优先采用格构式槽形梁,与类矩形断面混凝土壳体(11)和竖向承重抗爆挡隔墙(16)共同构成横纵交错的空间格构式横断面;所述的格构式槽形梁包括腹板(17-1)、翼缘板(17-2)、环形肋(17-3)、类矩形空腔(17-4)和槽形板连接螺栓(17-5),在两腹板(17-1)之间设置若干环形肋(17-3),环形肋(17-3)优先均匀分布,环形肋(17-3)小于腹板(17-1)的净高,且上部与翼缘板(17-2)整体连接;所述的环形肋(17-3)上开设类矩形空腔(17-4),空腔为矩形,且在矩形的四角采用圆弧过渡;每两格构式槽形梁相邻腹板(17-1)采用槽形板连接螺栓(17-5)连接;在底层,位于竖向承重抗爆挡隔墙(16)的两侧均为下层小型客车专用舱(1),在远离竖向承重抗爆挡隔墙(16)的一侧,分别设置下层交通紧急疏散舱(3),下层小型客车专用舱(1)和下层交通紧急疏散舱(3)之间优先设置安全密闭隔离墙(19);在中间层,位于竖向承重抗爆挡隔墙(16)的两侧均为上层小型客车专用舱(2),在远离竖向承重抗爆挡隔墙(16)的一侧,分别设置上层交通紧急疏散舱(4),上层小型客车专用舱(2)和上层交通紧急疏散舱(4)之间优先设置安全密闭隔离墙(19);在顶层,在竖向承重抗爆挡隔墙(16)的两侧,采用综合管廊抗爆挡隔墙(20)将两侧的空间分隔成多个综合管廊与海绵城市专用舱;在远离竖向承重抗爆挡隔墙(16)的两侧,分别优先设置海绵城市用舱(5)和水舱(10),在靠近竖向承重抗爆挡隔墙(16)的一个舱优先设置为燃气舱(8),燃气舱(8)优先采用天然气防爆隔离舱(21)或采用防爆挂板保护燃气舱(8)及整个综合体;与燃气舱(8)相邻的舱优先设置为电信舱(7)或无电综合管廊舱(9),电力舱(6)优先布置远离燃气舱(8);下层小型客车专用舱(1)、上层小型客车专用舱(2)的两侧竖向承重抗爆挡隔墙(16)和安全密闭隔离墙(19)的底部均分别设置防撞墙(22),防撞墙(22)优先采用预制装配式拼装;竖向承重抗爆挡隔墙(16)优先采用分段设置,深度范围在1000-3000米,优先设置可方便拆装的竖向承重抗爆挡隔墙(16);同侧的下层交通紧急疏散舱(3)和上层交通紧急疏散舱(4)之间设置多个联通通道;下层小型客车专用舱(1)和下层交通紧急疏散舱(3)之间,以及上层小型客车专用舱(2)和上层交通紧急疏散舱(4)之间均设置安全密闭隔离墙(19),安全密闭隔离墙(19)上开设多个密闭门;下层交通紧急疏散舱(3)、上层交通紧急疏散舱(4)、海绵城市用舱(5)、电力舱(6)、电信舱(7)、燃气舱(8)、无电综合管廊舱(9)和水舱(10)均分别设置多个直接通往地表的紧急疏散通道,且优先均匀分布;在紧急疏散通道附近与之同侧的下层交通紧急疏散舱(3)和上层交通紧急疏散舱(4)设置联通通道;在类矩形断面混凝土壳体(11)表面喷设防火涂层(12)(或涂抹保温隔热砂浆);在防火涂层(12)的外侧设置连续的防渗保护层(13);防渗保护层(13)外层为防辐射涂层(14);在防辐射涂层(14)的外侧设置连续的防震保护层(15);战时地下空间对应转换,下层小型客车专用舱(1)转换为下层人员掩蔽单元(23);上层小型客车专用舱(2)转换为上层物资掩蔽单元(24);下层交通紧急疏散舱(3)转换为下层人员掩蔽单元辅助用房(25);上层交通紧急疏散舱(4)转换为上层物资掩蔽单元辅助用房(26);海绵城市用舱(5)转换为污水池与污水泵间(27);电力舱(6)转换为发供电设备室(28);电信舱(7)转换为防化值班室(29);燃气舱(8)转换为厨房及后勤设备室(30);无电综合管廊舱(9)转换为通风空调室(31);水舱(10)转换为贮水池(箱)与水泵房(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战两用地下综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类矩形断面混凝土壳体(11)采用防水混凝土,优先采用装配式作业,装配接缝优先采用环向错缝和纵向错缝,且接缝进行防水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战两用地下综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火涂层(12)优先选择使用新型膨胀型混凝土防火涂料,其包含30%成膜性物质环氧树脂与30%阻燃剂可膨胀石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战两用地下综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渗保护层(13)可采用水泥砂浆防水层、卷材防水层、涂料防水层、塑料防水板防水层以及膨润土防水材料防水层中的一种或多种,当采用单一防水层时,优先采用两层及以上的防水方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战两用地下综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辐射涂层(14)优先采用鳞片状石墨粉35%、羧甲基纤维素0.4%、自硅溶胶15%、苯乙烯丙烯酸树脂14%和氨水0.9%与水混合搅拌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战两用地下综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震保护层(15)优先采用沥青系、氨基甲酸乙醋系、橡胶系以及硅树脂系组成,与硬化添加剂一起压注,形成防震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战两用地下综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下交通防火底板(17)和综合管廊防火底板(18)均优先采用柱距为7.8米的双向密肋板顶板结构并采用装配式混凝土构件拼装;可以采用槽形梁、T形梁、马蹄形梁或箱型梁,优先采用格构式槽形梁;其中一端与竖向承重抗爆挡隔墙(16)连接,另一端与类矩形断面混凝土壳体(11)连接;优先采用表层涂抹TN-106预应力混凝土防火隔热涂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战两用地下综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竖向承重抗爆挡隔墙(16)优先采用轻质抗裂混凝土喷涂防爆高聚物涂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战两用地下综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天然气防爆隔离舱(21)优先采用混凝土结构,且优先添加纤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平战两用地下综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纤维优先采用碳纤维、钢纤维、玻璃纤维和聚丙烯纤维。
CN201710809254.1A 2017-09-10 2017-09-10 一种平战两用地下综合体 Withdrawn CN10741994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09254.1A CN107419948A (zh) 2017-09-10 2017-09-10 一种平战两用地下综合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09254.1A CN107419948A (zh) 2017-09-10 2017-09-10 一种平战两用地下综合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19948A true CN107419948A (zh) 2017-12-01

Family

ID=604318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09254.1A Withdrawn CN107419948A (zh) 2017-09-10 2017-09-10 一种平战两用地下综合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1994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31738A (zh) * 2019-06-21 2019-10-15 成都市人防建筑设计研究院 一种高等级民防目标配套的带人防防护体系的综合管廊
CN115126324A (zh) * 2022-07-22 2022-09-30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方舱模块集成的防空地下室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31738A (zh) * 2019-06-21 2019-10-15 成都市人防建筑设计研究院 一种高等级民防目标配套的带人防防护体系的综合管廊
CN110331738B (zh) * 2019-06-21 2021-03-30 成都市人防建筑设计研究院 一种高等级民防目标配套的带人防防护体系的综合管廊
CN115126324A (zh) * 2022-07-22 2022-09-30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方舱模块集成的防空地下室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13225B (zh) 六层圆形交通、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地下综合体
CN106013215B (zh) 三层类矩形城市地下综合体
CN106013223B (zh) 椭圆形断面城市地下综合体
CN106013221B (zh) 四层类矩形城市地下综合体
CN105971009B (zh) 五层圆形城市地下综合体
CN207685859U (zh) 一种地下综合管廊
CN106351254A (zh) 多层式城市地下综合管廊
CN106436755A (zh) 四层类阶梯形城市地下综合体
CN107419948A (zh) 一种平战两用地下综合体
CN206189448U (zh) 一种椭圆形断面城市地下综合体
CN106013222B (zh) 三圆形断面城市地下综合体
CN207469868U (zh) 一种平战两用地下综合体
CN206859259U (zh) 一种综合管廊
CN106638682A (zh) 高效减震的类矩形城市地下综合体
CN106013226B (zh) 双圆形断面城市地下综合体
CN108374432A (zh) 综合管廊一体化开发与地铁共构的明挖车站
CN210315654U (zh) 一种城市隧道、轨道交通区间隧道及综合管廊合建结构
CN106013938B (zh) 地上地下城市交通与管网综合体
CN106013224B (zh) 双马蹄形城市地下综合体
CN206090613U (zh) 一种双马蹄形城市地下综合体
CN206110168U (zh) 一种三层类矩形城市地下综合体
CN206554937U (zh) 一种类矩形盾构机建设的合流调蓄型深层隧道
CN206110171U (zh) 一种双圆形断面城市地下综合体
CN207079623U (zh) 一种高效减震的类矩形城市地下综合体
CN2929069Y (zh) 一种对老旧住宅区进行改造而加建的车库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