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12895A - 血液净化称重补偿方法及利用该方法的血液净化称重补偿系统 - Google Patents

血液净化称重补偿方法及利用该方法的血液净化称重补偿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12895A
CN107412895A CN201710806826.0A CN201710806826A CN107412895A CN 107412895 A CN107412895 A CN 107412895A CN 201710806826 A CN201710806826 A CN 201710806826A CN 107412895 A CN107412895 A CN 1074128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mp
bag
calculate
liquid
displacement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0682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12895B (zh
Inventor
高光勇
李绍林
任应祥
童锦
付春艳
黄建
熊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ws Hemodialsis C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ws Hemodialsis C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ws Hemodialsis C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ws Hemodialsis C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80682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12895B/zh
Publication of CN1074128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128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128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128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14Dialysis systems; Artificial kidneys; Blood oxygenators ; Reciprocating systems for treatment of body fluids, e.g. single needle systems for hemofiltration or pheresis
    • A61M1/16Dialysis systems; Artificial kidneys; Blood oxygenators ; Reciprocating systems for treatment of body fluids, e.g. single needle systems for hemofiltration or pheresis with membranes
    • A61M1/1621Constructional aspects thereof
    • A61M1/1643Constructional aspects thereof with weighing of fresh and used dialysis flui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5/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 A61M2205/33Controlling, regulating or measuring
    • A61M2205/3331Pressure; Flow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血液净化称重补偿方法及利用该方法的血液净化称重补偿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设定初始循环系数i=0;再设定初始泵管系数Ci,初始泵管速率Dig/min;记录袋初始质量Ei;S2,计算泵转速Fi,泵以转速Fi运行,运行时间Gi后,记录袋质量Ei+1,记录泵在该时间Gi内运行的圈数Hi;计算袋实际增重Ii+1,计算袋理论增重Ji+1,计算袋增重误差Ki,计算袋实际累计增重Li+1,计算袋理论累积增重Mi+1,计算袋累计增重误差Ni;S3,计算泵管速率Di+1,Gi+1为设定泵将要运行的时间;i=i+1,返回步骤S2。本发明最终使累积误差无论运行多长时间都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Description

血液净化称重补偿方法及利用该方法的血液净化称重补偿 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血液净化称重补偿方法及利用该方法的血液净化称重补偿系统。
背景技术
CRRT(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为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是所有连续、缓慢清除水分与溶质的治疗方式总称,是支持人体器官功能的血液净化技术。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发展,CRRT不仅限于治疗急慢性肾功能不全,已经逐渐扩展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暴发性肝功能衰竭、重症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等急重症患者的抢救与治疗。
CRRT称重传感器一般最少有两个,一个废液秤(记录出液),一个补液秤(记录入液)。记录出液即废液仅需一个称重传感器,但是入液可能有多种,并且某些入液不能混合在一起输入,需要分别记录,这样就导致需要多个称重传感器分别记录不同种类的入液。各类入液的补入速率由用户根据医生的处方设置,出液速率通过用户设置的各类入液速率,和脱水速率计算(出液速率=各类入液速率和+脱水速率)。
一般的,出液或者入液的速率完全由蠕动泵的转速控制,蠕动泵转速越快出液或入液的速率就越大。理想的情况下,只要泵管系数不变,蠕动泵的转速足够精确,蠕动泵控制的实际流速与设定流速一致那么就没有必要引入称重反馈。但是实际上蠕动泵由于受加工精度、泵管内压力、泵管疲劳等因素,流速完全理想(设定值与实际值完全一致)不太可能,总是会存在一定的偏差(比设定流量大或比流量小都有可能)。由于这种偏差的存在,那么这个偏差就会随时间的累计越来越大,于是就产生了误差累积(例如泵流速偏差2mL/min,那么10h的累计误差就是1200mL)。如何最终使累积误差无论运行多长时间都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是现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特别创新地提出了一种血液净化称重补偿方法及利用该方法的血液净化称重补偿系统。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血液净化称重补偿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设定初始循环系数i=0;
再设定袋/瓶初始实际增重Ii=0,袋/瓶初始理论增重Ji=0,袋/瓶初始实际累计增重Li=0,袋/瓶初始理论累积增重Mi=0;
初始泵管系数Ci,初始泵管速率Dig/min;
记录袋/瓶初始质量Ei
S2,计算泵转速Fi,其中Fi=Di/Ci;设定泵将要运行的时间Gi
泵以转速Fi运行,运行时间Gi后,记录袋/瓶质量Ei+1,记录泵在该时间Gi内运行的圈数Hi
计算袋/瓶实际增重Ii+1,其中Ii+1=|Ei+1-Ei|;
计算袋/瓶理论增重Ji+1,其中Ji+1=Di*Gi
计算袋/瓶增重误差Ki,其中Ki=Ii+1-Ji+1
计算袋/瓶实际累计增重Li+1,其中Li+1=Li+Ii+1或Li+1=|Ei+1-E0|;
计算袋/瓶理论累积增重Mi+1,其中Mi+1=Mi+Ji+1
计算袋/瓶累计增重误差Ni,其中Ni=Li+1-Mi+1
计算泵管系数Ci+1,其中Ci+1=Ii+1/Hi
S3,计算泵管速率Di+1=-Ni/Gi+1+D0,所述Gi+1为设定泵将要运行的时间;
i=i+1,返回步骤S2,直至停止工作为止。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中,设定初始泵管系数C0的计算方法为:
S11,令循环系数x=0,记录初始袋/瓶质量Ax克;
S12,泵运行Bx圈后,记录袋/瓶质量Ax+1克;
S13,若x=y,y为自然数,则执行下一步,否则x=x+1,返回步骤S12。
S14,计算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Gn=c,c为时间参数,n为自然数;
或Gn为不完全相等或者完全不相等。
在本发明的一种更加优选实施方式中,c为1min。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血液净化称重补偿方法的血液净化称重补偿系统,包括血泵、废液泵和置换液泵,
血泵的进口与动脉针相连,血泵的出口与动脉壶的主进口相连,动脉壶的出口与透析器的血液进口相连,透析器的血液出口与静脉壶的主进口相连,静脉壶的出口与静脉针相连;
血泵的进口还与补液端相连;
透析器的废液出口与废液泵的进口相连,废液泵的出口与废液端相连;
透析器的透析液入口与置换液泵的出口相连,置换液泵的进口与置换液端相连。
通过在机箱上设置分流泵和/或补液泵,给管路回路提供更强的动力。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分流泵和/或补液泵;
分流泵设置在透析器的透析液入口与置换液泵的出口之间;
补液泵设置在补液端与血泵的进口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具有一个或多个加压设备,加压设备的出口对应与四个回路中的一个或多个回路相连;向回路中加压吹气,调节静脉壶/动脉壶液面的高低。
和/或还包括在四个回路中的一个或多个设置一个或多个压力传感器。测量回路中各处的压力,及时了解情况。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置换液第一支管路和/或置换液第二支管路,以及对应设置用于阻断置换液第一支管路的置换液第一支管路阻断夹和用于阻断置换液第二支管路的置换液第二支管路阻断夹,
置换液第一支管路的第一端设置在置换液泵的出口和透析器的透析液入口之间,置换液第一支管路的第二端与动脉壶的支路进口相连;
置换液第二支管路的第一端设置在置换液泵的出口和透析器的透析液入口之间,置换液第二支管路的第二端与静脉壶的支路进口相连。
通过在机箱上设置置换液第一支管路阻断夹和置换液第二支管路阻断夹,分别阻断置换液第一支管路和置换液第二支管路,控制置换液分别进入静脉壶和动脉壶,快速排出空气。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置换液第三支管路以及设置用于阻断置换液第三支管路的置换液第三支管路阻断夹和用于阻断透析液管路的透析液管路阻断夹,
置换液第三支管路的第一端设置在置换液第二支管路上,置换液第三支管路的第二端设置在分流泵的出口与透析器的透析液入口之间;
透析液管路阻断夹设置在分流泵的出口与透析器的透析液入口之间。
通过在机箱上设置置换液第三支管路阻断夹和透析液管路阻断夹,分别阻断置换液第三支管路和透析液管路,控制置换液分别进入动脉壶和透析器,快速排出空气。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加热箱,置换液泵出口连接的导管经过加热箱将置换液加热;对置换液进行加热,与人体体温一致。
和/或还包括设置在机箱上至少三个挂钩;
和/或还包括静脉针管路阻断夹,所述静脉针管路阻断夹用于阻断静脉壶的出口至静脉针之间导管。防止人体血液回流,可以及时关闭,或者更换置换液时,需要关闭静脉针管路阻断夹。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泵管系数采用动态值,解决泵管可能会发生变化的问题,使得控制精确,累积误差不随时间累计增大;最终使累积误差无论运行多长时间都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血液回路:肝素化生理盐水(人体血液动脉)→血泵→动脉壶→透析器膜内→静脉壶→废液袋(人体血液静脉)。
置换液回路:置换液→置换液泵(LP1)→加热器→分流泵(LP2,也叫辅助泵)分流→透析膜外→废液回路。
补液回路:补液袋→补液泵(FP,也叫多功能泵)→血泵→血液回路。
废液回路:透析器膜外→废液泵→废液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血液净化称重补偿方法,以废液泵(UFP)与废液袋/瓶为一组,以置换液泵(LP1)与置换液袋/瓶为一组,以补液泵(FP)与补液袋/瓶为一组,以置换液泵(LP1)和分流泵(LP2)与置换液袋/瓶为一组,执行以下步骤,如图1~2所示:
S1,设定初始循环系数i=0;
再设定袋/瓶初始实际增重Ii=0,袋/瓶初始理论增重Ji=0,袋/瓶初始实际累计增重Li=0,袋/瓶初始理论累积增重Mi=0;
初始泵管系数Ci,初始泵管速率Dig/min;
记录袋/瓶初始质量Ei
S2,计算泵转速Fi,其中Fi=Di/Ci;设定泵将要运行的时间Gi
泵以转速Fi运行,运行时间Gi后,记录袋/瓶质量Ei+1,记录泵在该时间Gi内运行的圈数Hi
计算袋/瓶实际增重Ii+1,其中Ii+1=|Ei+1-Ei|;即当液体流入袋/瓶(废液袋)时,Ii+1=Ei+1-Ei;当液体流出袋/瓶(置换液袋/补液袋)时,Ii+1=Ei-Ei+1
计算袋/瓶理论增重Ji+1,其中Ji+1=Di*Gi
计算袋/瓶增重误差Ki,其中Ki=Ii+1-Ji+1
计算袋/瓶实际累计增重Li+1,其中Li+1=Li+Ii+1或Li+1=|Ei+1-E0|;即当液体流入袋/瓶(废液袋)时,Ii+1=Ei+1-E0;当液体流出袋/瓶(置换液袋/补液袋)时,Ii+1=E0-Ei+1
计算袋/瓶理论累积增重Mi+1,其中Mi+1=Mi+Ji+1
计算袋/瓶累计增重误差Ni,其中Ni=Li+1-Mi+1
计算泵管系数Ci+1,其中Ci+1=Ii+1/Hi
S3,计算泵管速率Di+1=-Ni/Gi+1+D0,Gi+1为设定泵将要运行的时间;
i=i+1,返回步骤S2,直至停止工作为止。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设定初始泵管系数C0的计算方法为:
S11,令循环系数x=0,记录初始袋/瓶质量Ax克;
S12,泵运行Bx圈后,记录袋/瓶质量Ax+1克;
S13,若x=y,y为自然数,则执行下一步,否则x=x+1,返回步骤S12。
S14,计算在本实施方式中,y取5,也可以是3,也可是6或8等等,y值越大,初始泵管系数越精确。当y取5,以废液袋和废液泵为例,初始泵管系数以置换液袋和置换液泵为例,初始泵管系数也可以将厂家标定的泵管系数作为初始泵管系数。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Gn=c,c为时间参数,n为自然数;
或Gn为不完全相等或者完全不相等。即是G0、G1、G2、G3、G4、G5、……为完全相等或不完全相等或完全不相等。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c为1min。在本实施方式中,c的取值不限于是1min,还可以是更大值,例如90s、2min、3min或100s等等,还可以是更小值,例如50s、55s、40s、30s、20s或10s等等,时间数值越小,精确度越高。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利用血液净化称重补偿方法的血液净化称重补偿系统,该系统包括血泵、废液泵和置换液泵,
血泵的进口与动脉针相连,血泵的出口与动脉壶的主进口相连,动脉壶的出口与透析器的血液进口相连,透析器的血液出口与静脉壶的主进口相连,静脉壶的出口与静脉针相连;
血泵的进口还与补液端相连;
透析器的废液出口与废液泵的进口相连,废液泵的出口与废液端相连;
透析器的透析液入口与置换液泵的出口相连,置换液泵的进口与置换液端相连。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分流泵和/或补液泵;
分流泵设置在透析器的透析液入口与置换液泵的出口之间;
补液泵设置在补液端与血泵的进口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具有一个或多个加压设备,加压设备的出口对应与四个回路中的一个或多个回路相连;在本实施方式中,加压设备的出口设置的位置分别为动脉壶的PBE加压口(可以是动脉壶的进口,也可以是动脉壶的出口)、静脉壶的PV加压口(可以是静脉壶的进口,也可以是静脉壶的出口)、血泵的PA加压口(可以是血泵的进口,也可以是血泵的出口)、透析器的Pm1加压口(可以是透析器的血液进口,可以是透析器的血液出口,也可以是透析器的透析液入口,还可以是透析器的废液出口),还可以在废液泵的进口/出口、置换液泵的进口/出口、分流泵的进口/出口和补液泵进口/出口等等。
和/或还包括在四个回路中的一个或多个设置一个或多个压力传感器。在本实施方式中,压力传感器设置的位置分别为动脉壶的进口、静脉壶的进口、血泵的进口、透析器的废液出口,还可以在动脉壶的进口、静脉壶的进口、血泵的出口、透析器的透析液入口、透析器的血液进口、透析器的血液出口、废液泵的进口/出口、置换液泵的进口/出口、分流泵的进口/出口和补液泵进口/出口等等。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置换液第一支管路和/或置换液第二支管路,以及对应设置用于阻断置换液第一支管路的置换液第一支管路阻断夹和用于阻断置换液第二支管路的置换液第二支管路阻断夹,
置换液第一支管路的第一端设置在置换液泵的出口和透析器的透析液入口之间,置换液第一支管路的第二端与动脉壶的支路进口相连;
置换液第二支管路的第一端设置在置换液泵的出口和透析器的透析液入口之间,置换液第二支管路的第二端与静脉壶的支路进口相连。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置换液第三支管路以及设置用于阻断置换液第三支管路的置换液第三支管路阻断夹和用于阻断透析液管路的透析液管路阻断夹,
置换液第三支管路的第一端设置在置换液第二支管路上,置换液第三支管路的第二端设置在分流泵的出口与透析器的透析液入口之间;
透析液管路阻断夹设置在分流泵的出口与透析器的透析液入口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加热箱,置换液泵出口连接的导管经过加热箱将置换液加热;
和/或还包括设置在机箱上至少三个挂钩;本实施方式中,挂钩分别为置换液袋/瓶(包含:钾、钠、氯、钙、镁、磷、碱基、糖等配方与人体生理浓度相符,与正常人体生理状况下血浆电解质基本一致)挂钩、废液袋/瓶挂钩和补液袋/瓶(枸橼酸或者碳酸氢钠溶液,根据治疗模式不同,悬挂的液体种类不同)挂钩,还可以有肝素化生理盐水袋/瓶挂钩。还分别在各自挂钩末端配备称重装置,分别称量肝素化生理盐水袋/瓶中剩余的质量、置换液袋/瓶中剩余的质量、废液袋/瓶中盛装的质量和补液袋/瓶中剩余的质量,当肝素化生理盐水不足、置换液不足和补液不足以及及时废液过多时,及时提醒工作人员替换相应挂钩上的瓶/袋。
和/或还包括静脉针管路阻断夹,静脉针管路阻断夹用于阻断静脉壶的出口至静脉针之间导管。
现给出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以废液泵和废液袋为例,
第一步,设定初始泵管系数C0,废液流入废液袋的初始泵管速率D0g/min,记录废液袋初始质量E0
第二步,计算废液泵转速F0,其中F0=D0/C0;设定废液泵将要运行的时间为1分钟;
废液泵以转速F0运行,运行时间1分钟后,记录废液袋质量E1,记录废液泵在该时间1分钟内运行的圈数H0
计算废液袋实际增重I1,其中I1=E1-E0
计算废液袋理论增重J1,其中J1=D0*1;
计算废液袋增重误差K0,其中K0=I1-J1
计算泵管系数C1,其中C1=I1/H0
第三步,计算废液泵管速率D1=-K0/1+D0,在本步骤中,D1=-K0/1+D0中的1为设定废液泵将要运行的时间为1分钟;
第四步,计算废液泵转速F1,其中F1=D1/C1
废液泵以转速F1运行,运行时间1分钟后,记录废液袋质量E2,记录废液泵在该时间1分钟内运行的圈数H1
计算废液袋实际增重I2,其中I2=E2-E1
计算废液袋理论增重J2,其中J2=D1*1;
计算废液袋增重误差K1,其中K1=I2-J2
计算废液袋实际累计增重L2,其中L2=I1+I2
计算废液袋理论累积增重M2,其中M2=J1+J2
计算废液袋累计增重误差N1,N1=L2-M2
计算泵管系数C2,其中C2=I2/H1
第五步,计算废液泵管速率D2=-N1/1+D0,其中D2=-N1/1+D0中的1为设定废液泵将要运行的时间为1分钟;
第六步,计算废液泵转速F2,其中F2=D2/C2
废液泵以转速F2运行,运行时间1分钟后,记录废液袋质量E3,记录废液泵在该时间1分钟内运行的圈数H2
计算废液袋实际增重I3,其中I3=E3-E2
计算废液袋理论增重J3,其中J3=D2*1;
计算废液袋增重误差K2,其中K2=I3-J3
计算废液袋实际累计增重L3,其中L3=L2+I3
计算废液袋理论累积增重M3,其中M3=M2+J3
计算废液袋累计增重误差N2,其中N2=L3-M3
计算泵管系数C3,其中C3=I3/H2
第七步,计算废液泵管速率D3=-N2/1+D0,其中D3=-N2/1+D0中的1为设定废液泵将要运行的时间为1分钟;
第八步,计算废液泵转速F3,其中F3=D3/C3
废液泵以转速F3运行,运行时间1分钟后,记录废液袋质量E4,记录废液泵在该时间1分钟内运行的圈数H3
计算废液袋实际增重I4,其中I4=E4-E3
计算废液袋理论增重J4,其中J4=D3*1;
计算废液袋增重误差K3,其中K3=I4-J4
计算废液袋实际累计增重L4,其中L4=L3+I4
计算废液袋理论累积增重M4,其中M4=M3+J4
计算废液袋累计增重误差N3,其中N3=L4-M4
计算泵管系数C4,其中C4=I4/H3
第九步,计算废液泵管速率D4=-N3/1+D0,其中D4=-N3/1+D0中的1为设定废液泵将要运行的时间为1分钟;
第十步,计算废液泵转速F4,其中F4=D4/C4
废液泵以转速F4运行,运行时间1分钟后,记录废液袋质量E5,记录废液泵在该时间1分钟内运行的圈数H4
计算废液袋实际增重I5,其中I5=E5-E4
计算废液袋理论增重J5,其中J5=D4*1;
计算废液袋增重误差K4,其中K4=I5-J5
计算废液袋实际累计增重L5,其中L5=L4+I5
计算废液袋理论累积增重M5,其中M5=M4+J5
计算废液袋累计增重误差N4,其中N4=L5-M5
计算泵管系数C5,其中C5=I5/H4
第十一步,计算废液泵管速率D5=-N4/1+D0,其中D5=-N4/1+D0中的1为设定废液泵将要运行的时间为1分钟;
第十二步,计算废液泵转速F5,其中F5=D5/C5
废液泵以转速F5运行,运行时间1分钟后,记录废液袋质量E6,记录废液泵在该时间1分钟内运行的圈数H5
计算废液袋实际增重I6,其中I6=E6-E5
计算废液袋理论增重J6,其中J6=D5*1;
计算废液袋增重误差K5,其中K5=I6-J6
计算废液袋实际累计增重L6,其中L6=L5+I6
计算废液袋理论累积增重M6,其中M6=M5+J6
计算废液袋累计增重误差N5,其中N5=L6-M6
计算泵管系数C6,其中C6=I6/H5
第十三步,计算废液泵管速率D6=-N5/1+D0,其中D5=-N4/1+D0中的1为设定废液泵将要运行的时间为1分钟;
……,直至废液泵停止工作为止。
现再给出一个以置换液泵和置换液袋为例的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步,设定初始泵管系数C0,置换液流出置换液袋的初始泵管速率D0g/min,记录置换液袋初始质量E0
第二步,计算置换液泵转速F0,其中F0=D0/C0;设定置换液泵将要运行的时间为90秒;
置换液泵以转速F0运行,运行时间90秒后,记录置换液袋质量E1,记录置换液泵在该时间90秒内运行的圈数H0
计算置换液袋实际增重I1,其中I1=E0-E1
计算置换液袋理论增重J1,其中J1=D0*1.5;
计算置换液袋增重误差K0,其中K0=I1-J1
计算泵管系数C1,其中C1=I1/H0
第三步,计算置换液泵管速率D1=-K0/1.5+D0,在本步骤中,D1=-K0/1.5+D0中的1.5为设定置换液泵将要运行的时间为1.5分钟;
第四步,计算置换液泵转速F1,其中F1=D1/C1
置换液泵以转速F1运行,运行时间90秒后,记录置换液袋质量E2,记录置换液泵在该时间90秒内运行的圈数H1
计算置换液袋实际增重I2,其中I2=E1-E2
计算置换液袋理论增重J2,其中J2=D1*1.5;
计算置换液袋增重误差K1,其中K1=I2-J2
计算置换液袋实际累计增重L2,其中L2=I1+I2
计算置换液袋理论累积增重M2,其中M2=J1+J2
计算置换液袋累计增重误差N1,其中N1=L2-M2
计算泵管系数C2,其中C2=I2/H1
第五步,计算置换液泵管速率D2=-N1/1+D0,其中D2=-N1/1+D0中的1.5为设定置换液泵将要运行的时间为1.5分钟;
第六步,计算置换液泵转速F2,其中F2=D2/C2
置换液泵以转速F2运行,运行时间90秒后,记录置换液袋质量E3,记录置换液泵在该时间90秒内运行的圈数H2
计算置换液袋实际增重I3,其中I3=E2-E3
计算置换液袋理论增重J3,其中J3=D2*1.5;
计算置换液袋增重误差K2,其中K2=I3-J3
计算置换液袋实际累计增重L3,其中L3=L2+I3
计算置换液袋理论累积增重M3,其中M3=M2+J3
计算置换液袋累计增重误差N2,其中N2=L3-M3
计算泵管系数C3,其中C3=I3/H2
第七步,计算置换液泵管速率D3=-N2/1+D0,其中D3=-N2/1+D0中的1.5为设定置换液泵将要运行的时间为1.5分钟;
第八步,计算置换液泵转速F3,其中F3=D3/C3
置换液泵以转速F3运行,运行时间90秒后,记录置换液袋质量E4,记录置换液泵在该时间90秒内运行的圈数H3
计算置换液袋实际增重I4,其中I4=E3-E4
计算置换液袋理论增重J4,其中J4=D3*1.5;
计算置换液袋增重误差K3,其中K3=I4-J4
计算置换液袋实际累计增重L4,其中L4=L3+I4
计算置换液袋理论累积增重M4,其中M4=M3+J4
计算置换液袋累计增重误差N3,其中N3=L4-M4
计算泵管系数C4,其中C4=I4/H3
第九步,计算置换液泵管速率D4=-N3/1+D0,其中D4=-N3/1+D0中的1.5为设定置换液泵将要运行的时间为1.5分钟;
第十步,计算置换液泵转速F4,其中F4=D4/C4
置换液泵以转速F4运行,运行时间90秒后,记录置换液袋质量E5,记录置换液泵在该时间90秒内运行的圈数H4
计算置换液袋实际增重I5,其中I5=E4-E5
计算置换液袋理论增重J5,其中J5=D4*1.5;
计算置换液袋增重误差K4,其中K4=I5-J5
计算置换液袋实际累计增重L5,其中L5=L4+I5
计算置换液袋理论累积增重M5,其中M5=M4+J5
计算置换液袋累计增重误差N4,其中N4=L5-M5
计算泵管系数C5,其中C5=I5/H4
第十一步,计算置换液泵管速率D5=-N4/1+D0,其中D5=-N4/1+D0中的1.5为设定置换液泵将要运行的时间为1.5分钟;
第十二步,计算置换液泵转速F5,其中F5=D5/C5
置换液泵以转速F5运行,运行时间90秒后,记录置换液袋质量E6,记录置换液泵在该时间90秒内运行的圈数H5
计算置换液袋实际增重I6,其中I6=E5-E6
计算置换液袋理论增重J6,其中J6=D5*1.5;
计算置换液袋增重误差K5,其中K5=I6-J6
计算置换液袋实际累计增重L6,其中L6=L5+I6
计算置换液袋理论累积增重M6,其中M6=M5+J6
计算置换液袋累计增重误差N5,其中N5=L6-M6
计算泵管系数C6,其中C6=I6/H5
第十三步,计算置换液泵管速率D6=-N5/1+D0,其中D5=-N4/1+D0中的1.5为设定置换液泵将要运行的时间为1.5分钟;
……,直至置换液泵停止工作为止。
现给出人体与管路连接的实施例:
在机箱上设置有血泵、废液泵、置换液泵、分流泵和补液泵,置换液第一支管路阻断夹、置换液第二支管路阻断夹、置换液第三支管路阻断夹、透析液管路阻断夹、静脉针阻断夹和补液阻断夹,置换液袋挂称、补液袋挂称、废液袋挂称和肝素化生理盐水挂称,动脉壶进口压力检测点(PBE)、加压设备(PV)、血泵进口压力检测点(PA)和透析器透析液入口检测点(Pm1)。上述仪器和检测点的安装位置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在机箱上。
人体动脉与动脉针相连后,与第一T型接口的第一端相连,第一T型接口的第二端与第二T型接口的第一端相连,第二T型接口的第二端与血泵的进口相连,第二T型接口的第三端与血泵进口压力检测点(PA)相连,第一T型接口的第三端经补液阻断夹后与补液泵的进口相连,补液泵的出口与补液袋相连,补液袋挂在补液袋挂称上,血泵的出口与动脉壶的主进口相连,动脉壶的第一支路进口与动脉壶进口压力检测点(PBE)相连,动脉壶的支路进口与置换液第二支管路的第二端相连,置换液第一支管路的第一端与第三T型接口的第一端相连,第三T型接口的第三端经置换液第三支管路阻断夹后与第六T型接口的第三端相连,第三T型接口的第二端经置换液第二支管路阻断夹后与第四T型接口的第一端相连,第四T型接口的第二端与第五T型接口的第三端相连,第五T型接口的第一端经加热器后与置换液泵的出口相连,置换液泵的进口与置换液袋相连,置换液袋挂在置换液袋挂称上,第五T型接口的第二端与分流泵的进口相连,分流泵的出口与第六T型接口的第一端相连,第六T型接口的第二端与经透析液管路阻断夹后与透析器的透析液入口相连,第四T型接口的第三端与静脉壶的支路进口相连,静脉壶的主进口与透析器的血液出口相连,静脉壶的出口经静脉针阻断夹后与静脉针相连,静脉针与人体静脉相连,废液袋挂在废液袋挂称上,废液袋与废液泵的出口相连,废液泵的进口与第八T型接口的第一端相连,第八T型接口的第三端与透析器透析液入口检测点(Pm1)相连,第八T型接口的第二端与透析器的废液出口相连,静脉壶的进口还与加压设备(PV)的出口相连,动脉壶的出口与透析器的血液进口相连。其中,T型接口可以全部或部分用Y型接口替换。
血泵、废液泵、置换液泵、分流泵和补液泵,置换液第一支管路阻断夹、置换液第二支管路阻断夹、置换液第三支管路阻断夹、透析液管路阻断夹、静脉针阻断夹和补液阻断夹以及加压设备各自的控制端分别与控制器相连,动脉壶进口压力检测点、血泵进口压力检测点和透析器透析液入口检测点各自的信息信息输出端分别与控制器相连。
应当注意的,第一T型接口的第二端与第二T型接口的第一端相连,表示并不是直接相连,而是在在第一T型接口的第二端与第二T型接口的第一端之间连接有导管,同样,第八T型接口的第二端与透析器的废液出口相连,表示在第八T型接口的第二端与透析器的废液出口之间连接有导管,其它之间的相连在此不再说明。另外的,为了在一根导管上利用T型接口或Y型接口可以多几个出口/入口,这样可以方便导管的插接,并且成本较低,而采用一体成型的多进口/出口,相应的增加了企业成本。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血液净化称重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设定初始循环系数i=0;
再设定袋/瓶初始实际增重Ii=0,袋/瓶初始理论增重Ji=0,袋/瓶初始实际累计增重Li=0,袋/瓶初始理论累积增重Mi=0;
初始泵管系数Ci,初始泵管速率Dig/min;
记录袋/瓶初始质量Ei
S2,计算泵转速Fi,其中Fi=Di/Ci;设定泵将要运行的时间Gi
泵以转速Fi运行,运行时间Gi后,记录袋/瓶质量Ei+1,记录泵在该时间Gi内运行的圈数Hi
计算袋/瓶实际增重Ii+1,其中Ii+1=|Ei+1-Ei|;
计算袋/瓶理论增重Ji+1,其中Ji+1=Di*Gi
计算袋/瓶增重误差Ki,其中Ki=Ii+1-Ji+1
计算袋/瓶实际累计增重Li+1,其中Li+1=Li+Ii+1或Li+1=|Ei+1-E0|;
计算袋/瓶理论累积增重Mi+1,其中Mi+1=Mi+Ji+1
计算袋/瓶累计增重误差Ni,其中Ni=Li+1-Mi+1
计算泵管系数Ci+1,其中Ci+1=Ii+1/Hi
S3,计算泵管速率Di+1=-Ni/Gi+1+D0,所述Gi+1为设定泵将要运行的时间;
i=i+1,返回步骤S2,直至停止工作为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净化称重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设定初始泵管系数C0的计算方法为:
S11,令循环系数x=0,记录初始袋/瓶质量Ax克;
S12,泵运行Bx圈后,记录袋/瓶质量Ax+1克;
S13,若x=y,y为自然数,则执行下一步,否则x=x+1,返回步骤S12。
S14,计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净化称重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Gn=c,c为时间参数,n为自然数;
或Gn为不完全相等或者完全不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血液净化称重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c为1min。
5.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血液净化称重补偿方法的血液净化称重补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血泵、废液泵和置换液泵,
血泵的进口与动脉针相连,血泵的出口与动脉壶的主进口相连,动脉壶的出口与透析器的血液进口相连,透析器的血液出口与静脉壶的主进口相连,静脉壶的出口与静脉针相连;
血泵的进口还与补液端相连;
透析器的废液出口与废液泵的进口相连,废液泵的出口与废液端相连;
透析器的透析液入口与置换液泵的出口相连,置换液泵的进口与置换液端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血液净化称重补偿方法的血液净化称重补偿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流泵和/或补液泵;
分流泵设置在透析器的透析液入口与置换液泵的出口之间;
补液泵设置在补液端与血泵的进口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血液净化称重补偿方法的血液净化称重补偿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一个或多个加压设备,加压设备的出口对应与四个回路中的一个或多个回路相连;
和/或还包括在四个回路中的一个或多个设置一个或多个压力传感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血液净化称重补偿方法的血液净化称重补偿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置换液第一支管路和/或置换液第二支管路,以及对应设置用于阻断置换液第一支管路的置换液第一支管路阻断夹和用于阻断置换液第二支管路的置换液第二支管路阻断夹,
置换液第一支管路的第一端设置在置换液泵的出口和透析器的透析液入口之间,置换液第一支管路的第二端与动脉壶的支路进口相连;
置换液第二支管路的第一端设置在置换液泵的出口和透析器的透析液入口之间,置换液第二支管路的第二端与静脉壶的支路进口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血液净化称重补偿方法的血液净化称重补偿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置换液第三支管路以及设置用于阻断置换液第三支管路的置换液第三支管路阻断夹和用于阻断透析液管路的透析液管路阻断夹,
置换液第三支管路的第一端设置在置换液第二支管路上,置换液第三支管路的第二端设置在分流泵的出口与透析器的透析液入口之间;
透析液管路阻断夹设置在分流泵的出口与透析器的透析液入口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净化称重补偿方法的血液净化称重补偿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箱,置换液泵出口连接的导管经过加热箱将置换液加热;
和/或还包括设置在机箱上至少三个挂钩;
和/或还包括静脉针管路阻断夹,所述静脉针管路阻断夹用于阻断静脉壶的出口至静脉针之间导管。
CN201710806826.0A 2017-09-08 2017-09-08 血液净化称重补偿方法及利用该方法的血液净化称重补偿系统 Active CN1074128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06826.0A CN107412895B (zh) 2017-09-08 2017-09-08 血液净化称重补偿方法及利用该方法的血液净化称重补偿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06826.0A CN107412895B (zh) 2017-09-08 2017-09-08 血液净化称重补偿方法及利用该方法的血液净化称重补偿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12895A true CN107412895A (zh) 2017-12-01
CN107412895B CN107412895B (zh) 2021-03-02

Family

ID=604330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06826.0A Active CN107412895B (zh) 2017-09-08 2017-09-08 血液净化称重补偿方法及利用该方法的血液净化称重补偿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1289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52086A (zh) * 2018-08-08 2019-08-23 北华大学 血液净化称重补偿方法及利用该方法的血液净化称重补偿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79926A (zh) * 2011-02-01 2013-10-30 弗雷泽纽斯医疗保健德国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体外血液处理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CN103520786A (zh) * 2013-10-16 2014-01-22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血液净化蠕动泵流量的控制方法
CN103845769A (zh) * 2012-11-29 2014-06-11 珠海弘陞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多功能血液净化装置及使用该装置进行血液净化的方法
CN203935459U (zh) * 2014-07-07 2014-11-12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泵前稀释血液净化系统
CN104503498A (zh) * 2014-12-30 2015-04-08 河南西瑞医疗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比例阀流量的精确控制方法
US20160106904A1 (en) * 2007-07-05 2016-04-21 Baxter International Inc. Hybrid blood and peritoneal dialysis treatment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7106755A (zh) * 2014-12-25 2017-08-29 旭化成医疗欧洲股份有限公司 血液处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106904A1 (en) * 2007-07-05 2016-04-21 Baxter International Inc. Hybrid blood and peritoneal dialysis treatment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3379926A (zh) * 2011-02-01 2013-10-30 弗雷泽纽斯医疗保健德国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体外血液处理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CN103845769A (zh) * 2012-11-29 2014-06-11 珠海弘陞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多功能血液净化装置及使用该装置进行血液净化的方法
CN103520786A (zh) * 2013-10-16 2014-01-22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血液净化蠕动泵流量的控制方法
CN203935459U (zh) * 2014-07-07 2014-11-12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泵前稀释血液净化系统
CN107106755A (zh) * 2014-12-25 2017-08-29 旭化成医疗欧洲股份有限公司 血液处理系统
CN104503498A (zh) * 2014-12-30 2015-04-08 河南西瑞医疗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比例阀流量的精确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52086A (zh) * 2018-08-08 2019-08-23 北华大学 血液净化称重补偿方法及利用该方法的血液净化称重补偿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12895B (zh) 2021-03-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69509B (zh) 液体清除治疗的电解质和pH值的监测
US11717601B2 (en) Dialysis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ES2281184T3 (es) Metodo y aparato para realizar ultrafiltracion controlada durante hemodialisis.
US8858486B2 (e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determining the recirculation in a fistula or the cardiopulmonary recirculation, and a blood treatment device comprising a device for determining the fistula recirculation or the cardiopulmonary recirculation part
ES2599758T3 (es) Sistema de control de pérdida total de fluido
JP4267917B2 (ja) ダイアフィルトレーションモジュール
EP0027470A1 (en) COMPUTER CONTROLLED MEDICAL CARE SYSTEM.
CN106999643A (zh) 体外循环装置
JP6794713B2 (ja) 血液浄化装置
TW419385B (en) Process for controlling a blood epuration device
WO2020136652A1 (en) Simultaneous ecmo and crrt
CN107412895A (zh) 血液净化称重补偿方法及利用该方法的血液净化称重补偿系统
JP2009136704A (ja) 透析装置
JP4311242B2 (ja) 透析装置
CN107485742A (zh) 血液净化系统及该血液净化系统的管路预充控制方法
CN101987210B (zh) 血液滤过系统
JP2004049492A (ja) 基準体重算出方法および血液透析装置
CN206334152U (zh) 一种用于血液净化的调节系统
US11738125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stimating ultrafiltration rates
EP1810703B1 (en) Dialysis machine with arterial pressure monitoring by measuring blood oxygen saturation and sodium concentration
CN108348672A (zh) 血液净化装置
EP3636296A1 (en) Extracorporeal blood treatment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pressures in an extracorporeal blood treatment apparatus
CN209154671U (zh) 一种连续性血液净化设备换液提醒装置
US20210093772A1 (en) Blood treatment device with automatic substitution volume compensation
JP7274196B2 (ja) 制御装置、透析システム、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401123 Tzu Chi Road, Liangjiang New Area, Chongqing, No. 1

Applicant after: SWS HEMODIALSIS CARE CO., LTD.

Address before: The 401121 northern New District of Chongqing municipality Mount Huangshan Road No. 5 South Building Mercur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enter

Applicant before: SWS HEMODIALSIS CARE CO.,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