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04378B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04378B
CN107404378B CN201710840120.6A CN201710840120A CN107404378B CN 107404378 B CN107404378 B CN 107404378B CN 201710840120 A CN201710840120 A CN 201710840120A CN 107404378 B CN107404378 B CN 1074043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transmission
base station
type
para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4012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04378A (zh
Inventor
沈强
李永富
赵骁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Huawe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Huaw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Huawe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Huaw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84012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04378B/zh
Publication of CN1074043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04378A/zh
Priority to PCT/CN2018/103323 priority patent/WO2019052343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043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043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领域,提高无线通信系统传输性能。具体包括:基站接收UE上报的CQI;基站获取UE的评估参数;其中,评估参数包括信道类型和/或芯片类型;基站根据查询信息,查询UE的评估参数对应的预设对应关系,确定向UE传输数据的传输参数;其中,传输参数包括数据块大小和/或调制方式;查询信息包括根据UE上报的CQI计算的发送CQI和/或UE所属小区的当前可用码字;预设对应关系包括与UE的查询参数对应的传输参数;基站根据确定的向UE传输数据的传输参数,向UE传输基站的缓存中的数据。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领域,由于信道的变化导致接收信号的幅度发生随机变化的现象称之为信号衰落。为抵消信道衰落对于系统的影响,提出了快速自适应调制和编码(AdaptiveModulation and Coding,AMC)技术。AMC技术在每个传输时间间隔(Transmission TimeInterval,TTI),基于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上报的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Quality Indicator,CQI),调整编码速率和调制模式,实现根据信道条件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传输速率及调制方式。
当前,AMC技术通过传输格式资源组合(Transport Format ResourceCombination,TFRC) 选择功能来完成。协议规定了一系列传输块大小及调制方式,为相同性能参数(包括但不限于能力等级和/或内部算法)的UE提供一张TFRC映射表格,该表格中包括了发送CQI和可用信道化码对应的协议规定的传输块大小及调制方式。TFRC选择功能具体实现为:根据UE 上报的CQI计算发送CQI后,通过发送CQI和可用信道化码,查询该UE能力等级对应的 TFRC映射表格,得到相应的传输块大小及调制方式,使用得到的传输块大小及调制方式传输数据。
由于TFRC映射表格主要基于UE的性能参数,当UE的性能参数相同时,当前的AMC技术决定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传输性能也相同。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除了UE的性能参数之外的其他参数也会不同,例如无线信道(UE移动速度、多径环境)的不同或者UE 芯片类型的不同,此时,相同的系统资源相同的数据块对应的传输性能(单位时间内的有效吞吐率)并不一致,当前的AMC技术导致无线通信系统传输性能不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提高无线通信系统传输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案可以包括:基站接收UE上报的CQI;基站获取UE的评估参数;其中,评估参数包括信道类型和/或芯片类型;基站根据查询信息,查询UE的评估参数对应的预设对应关系,确定向UE传输数据的传输参数;其中,传输参数包括数据块大小和/或调制方式;查询信息包括根据UE上报的CQI计算的发送CQI和/或UE 所属小区的当前可用码字;预设对应关系包括与UE的查询信息对应的传输参数;基站根据确定的向UE传输数据的传输参数,向UE传输基站的缓存中的数据。
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确定向UE发送数据的传输参数时,结合了UE的评估参数,评估参数包括信道类型和/或芯片类型,这样一来,保证了确定的传输参数随着UE 的信道类型和/或芯片类型变化自适应变化,更适应UE当前的通信环境,提高了向UE传输数据的吞吐率,提高了无线通信系统的传输性能。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预设对应关系可以为AMC技术中的TFRC映射表格。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基站根据向所述UE传输数据的传输参数,向UE传输所述基站的缓存中的数据之后,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还可以包括:基站接收UE发送的数据传输响应信息并记录;数据传输响应信息包括指示数据成功接收的成功响应信息,或者,指示数据未成功接收的失败响应信息;基站在UE发送的M次数据传输响应信息后,根据记录的数据传输响应信息,从UE的评估参数及查询信息对应的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中,选择一组传输参数;其中,M大于或等于1;尝试传输参数集合包括至少两组传输参数;基站将UE的评估参数对应的预设对应关系中与UE的查询信息对应的传输参数修改为基站从该UE的评估参数及查询信息对应的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中选择的传输参数。实现了根据无线通信系统的传输性能,动态更新预设对应关系的内容,进而使得根据预设对应关系确定的向UE传输数据的传输参数保证最优的传输性能。
其中,尝试传输参数集合是预先设定的,向UE传输数据的传输数据的可选传输参数的集合。通过从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中尝试选择不同的传输参数,选取最优的传输参数向UE传输数据。
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站根据记录的数据传输响应信息,从UE的评估参数及查询信息对应的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中,选择一组传输参数,具体可以实现为:基站生成第一随机数;若第一随机数小于当前预设门限,基站从UE的评估参数及查询信息对应的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中随机选择一组传输参数;若第一随机数大于或等于当前预设门限,基站计算UE的评估参数及查询信息对应的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中每组传输参数的选择概率;基站根据每组传输参数的选择概率,从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中选择一组传输参数。
其中,一组传输参数的
Figure GDA0002192937000000021
其中,Qt(a)为传输参数a的Reward值; Qt(b)为传输参数b的Reward值;UE的评估参数及查询信息对应的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中包括的未使用的传输参数的Reward值为1;UE的评估参数及查询信息对应的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中包括的已使用的传输参数的Reward值为使用该传输参数的吞吐率除以预设的基线传输参数的吞吐率;一组传输参数的吞吐率为该传输参数的数据块大小乘以使用该传输参数时接收到的成功响应信息的数目再除以M;t为预设探索强度因子;n为UE的评估参数及查询信息对应的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中包括的传输参数的组数。
可选的,第一随机数可以为0.1-1之间任一数值。当前预设门限为介于1%-100%之间的任一比值。当前预设门限可以为固定值,也可以为动态变化的值。
可选的,若当前预设门限为动态变化的值时,当前预设门限的取值随着基站从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中选择传输参数的次数逐渐减小。需要说明的是,当前预设门限的起始值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当前预设门限随着基站从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中选择传输参数的次数逐渐减小时,每次减少的值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配置,本申请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站根据每组传输参数的选择概率,从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中选择一组传输参数,具体可以实现为:基站从 UE的评估参数及查询信息对应的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中,选择一组选择概率最大的传输参数。
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站根据每组传输参数的选择概率,从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中选择一组传输参数,具体可以实现为:基站分配UE的评估参数及查询信息对应的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中每组传输参数分配选择参数集合;基站生成第二随机数;基站从UE的评估参数及查询信息对应的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中,选择第二随机数落入其选择参数集合的传输参数;其中,UE的评估参数及查询信息对应的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中每组传输参数分配的选择参数集合相互不重复;一组传输参数的选择参数集合在UE的评估参数及查询信息对应的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中所有传输参数的选择参数集合总数中的占比,与该传输参数的选择概率在1中的占比相同。
可选的,第二随机数可以为1-100之间任一整数值。分配选择参数集合包括的分配参数也可以为1-100之间的整数值。
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UE的评估参数包括信道类型且不包括芯片类型,UE的评估参数对应的预设对应关系为预设基线对应关系。其中,预设基线对应关系包括该UE的信道类型下,与UE的查询信息对应的传输参数。或者,预设基线对应关系可以包括与该UE的评估参数不相关的,与UE的查询信息对应的传输参数。
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基站根据向 UE传输数据的传输参数,向UE传输基站的缓存中的数据之后,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还可以包括:基站接收UE发送的数据传输响应信息并记录;数据传输响应信息包括指示数据成功接收的成功响应信息,或者,指示数据未成功接收的失败响应信息;基站按照信道类型、查询信息,分类汇总数据传输响应信息,记录为统计数据;基站向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发送该统计数据,用于RNC建立芯片类型对应关系。其中,芯片类型对应关系包括与UE标识对应的芯片类型。
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基站根据向 UE传输数据的传输参数,向UE传输基站的缓存中的数据之后,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还可以包括:基站接收UE发送的数据传输响应信息并记录;数据传输响应信息包括指示数据成功接收的成功响应信息,或者,指示数据未成功接收的失败响应信息;基站接收RNC发送的UE标识;基站按照UE标识、信道类型、查询信息,分类汇总数据传输响应信息,将相同UE标识及信道类型下,不同查询信息记录为一组数据,得到统计数据;其中,统计数据中,不同组数据具有相同的查询信息;基站根据统计数据,采用聚类算法建立芯片类型对应关系。其中,芯片类型对应关系包括与UE标识对应的芯片类型。
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站根据统计数据,采用聚类算法建立芯片类型对应关系,具体可以实现为:基站根据统计数据,分别计算统计数据中,每组数据内,每种查询信息下的块误差率(block error rate,BLER);其中, BLER为失败响应信息的数量除以传输响应信息的数量之和;基站从统计数据中,随机选择X 组数据作为X个中心点数据;基站分别计算统计数据中,每个非中心点数据与X个中心点数据的距离;其中,计算一个非中心点的数据与一个中心点的距离包括:先计算两者相同的查询信息下的BLER之差的绝对值,再计算多个BLER之差的绝对值的均值作为两者之间的距离;基站将统计数据中每个非中心点数据,与其距离最小的中心点聚为一类数据,得到X类数据;基站计算X类数据中,每一类数据内,相同的查询信息下的BLER的均值,分别得到 X类数据中,每一类数据的Y个均值向量;其中,Y为统计数据中每组数据包括的查询信息的类型数量;若X类数据中每一类数据的Y个均值向量,与各自的中心点数据的BLER值的差值绝对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基站将X类数据中每一类数据内包括的UE标识对应同一个芯片类型,得到芯片类型对应关系。
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基站计算X 类数据中,每一类数据内,相同的查询信息下的BLER的均值,分别得到X类数据中,每一类数据的Y个均值向量之后,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还可以包括:若X类数据中存在一类数据的Y个均值向量,与其中心点数据的BLER值的差值绝对值大于预设阈值,基站将X类数据中每一类数据的Y个均值向量作为新的中心点数据,重新采用聚类算法建立芯片类型对应关系。
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基站计算X 类数据中,每一类数据内,相同的查询信息下的BLER的均值,分别得到X类数据中,每一类数据的Y个均值向量之后,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还可以包括:若X类数据中存在一类数据的Y个均值向量,与其中心点数据的BLER值的差值绝对值大于预设阈值,且基站采用聚类算法建立芯片类型对应关系过程中的迭代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门限,基站将X类数据中每一类数据内包括的UE标识对应同一个芯片类型,得到芯片类型对应关系。
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评估参数包括芯片类型,基站获取UE的传输参数,具体可以实现为:基站接收RNC发送的UE的芯片类型;或者,基站接收RNC发送的UE的标识,基站查询芯片类型对应关系,获取芯片类型对应关系中,与UE的标识对应的芯片类型作为UE的芯片类型。
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评估参数包括信道类型,基站获取UE的传输参数,包括:基站根据UE上报的Z次CQI,计算UE的信道特征参数;其中,Z大于或等于2;基站查询信道类型对应关系,获取信道类型对应关系中UE的信道特征参数对应的信道类型,作为UE的信道类型。
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信道特征参数包括差分方差,或者,方差。
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UE的标识包括: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IMEI)-设备型号核准号码(Type Approval Code,TAC)。
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站根据查询信息,查询UE的评估参数对应的预设对应关系,确定向UE传输数据的传输参数,具体可以实现为:基站根据查询信息,查询UE的评估参数对应的预设对应关系,获取该预设对应关系中,与UE的查询信息对应的传输参数;基站判断与UE的查询信息对应的传输参数中的传输块大小是否小于或等于基站缓存中数据量;若基站判断与UE的查询信息对应的传输参数中的传输块大小,小于或等于基站缓存中数据量,则确定与UE的查询信息对应的传输参数作为向UE传输数据的传输参数;若基站判断与UE的查询信息对应的传输参数中的传输块大小大于基站缓存中数据量,则使用查询信息反向搜索UE的评估参数对应的预设对应关系,获取与基站缓存中数据量匹配的传输参数作为向UE传输数据的传输参数。
其中,反向搜索是指在预设对应关系中,逐渐缩小查询信息中至少一项的查询方式。与基站缓存中数据量匹配的传输参数,是指该传输参数中的传输块大小在反向搜索过程中为首次小于或等于基站缓存中数据量。
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传输参数可以采用数据块索引表示。数据块索引与数据块大小及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固定。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RNC向UE发送标识查询信息;RNC接收UE发送的该UE的标识;RNC根据UE的标识查询芯片类型对应关系,获取芯片类型对应关系中,与UE的标识对应的芯片类型作为UE的芯片类型;RNC向基站发送UE的芯片类型,用于基站确定向UE传输数据的传输参数并使用确定的传输参数向UE传输数据;其中,传输参数包括数据块大小和/或调制方式。
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RNC向基站提供UE的芯片类型,使得基站确定向UE 发送数据的传输参数时,结合了UE的芯片类型,这样一来,保证了确定的传输参数随着UE 的芯片类型变化自适应变化,更适应UE当前的通信环境,提高了向UE传输数据的吞吐率,提高了无线通信系统的传输性能。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RNC根据UE的标识查询芯片类型对应关系,获取芯片类型对应关系中,与UE的标识对应的芯片类型作为UE的芯片类型之前,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还可以包括:RNC接收基站发送的统计数据;其中,统计数据为基站按照信道类型、查询信息,分类汇总数据传输响应信息;数据传输响应信息包括指示数据成功接收的成功响应信息,或者,指示数据未成功接收的失败响应信息;RNC根据UE标识及统计数据,将相同UE标识及信道类型下,不同查询信息记录为一组数据,得到预处理的统计数据;其中,预处理的统计数据中,不同组数据中具有相同的查询信息;RNC根据预处理的统计数据,采用聚类算法建立芯片类型对应关系。
结合第二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RNC根据预处理的统计数据,采用聚类算法建立芯片类型对应关系,具体可以实现为:RNC根据预处理的统计数据,分别计算预处理的统计数据中,每组数据内,每种查询信息下的BLER;其中,BLER为失败响应信息的数量除以传输响应信息的数量之和;RNC从预处理的统计数据中,随机选择X组数据作为X个中心点数据;RNC分别计算预处理的统计数据中,每个非中心点数据与X个中心点数据的距离;其中,计算一个非中心点的数据与一个中心点的距离包括:先计算两者相同的查询信息下的BLER之差的绝对值,再计算多个BLER之差的绝对值的均值作为两者之间的距离;RNC将预处理的统计数据中每个非中心点数据,与其距离最小的中心点聚为一类数据,得到X类数据;RNC计算所述X类数据中,每一类数据内,相同的查询信息下的BLER的均值,分别得到X类数据中,每一类数据的Y个均值向量;其中,Y为预处理的统计数据中每组数据包括的查询信息的类型数量;若X类数据中每一类数据的Y个均值向量,与各自的中心点数据的BLER值的差值绝对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RNC将X类数据中每一类数据内包括的所有UE标识对应同一个芯片类型,得到芯片类型对应关系。
结合第二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RNC计算X 类数据中,每一类数据内,相同的查询信息下的BLER的均值,分别得到X类数据中,每一类数据的Y个均值向量之后,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还可以包括:若X类数据中存在一类数据的Y个均值向量,与其中心点数据的BLER值的差值绝对值大于预设阈值,RNC将 X类数据中每一类数据的Y个均值向量作为新的中心点数据,重新采用聚类算法建立芯片类型对应关系。
结合第二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RNC计算X 类数据中,每一类数据内,相同的查询信息下的BLER的均值,分别得到X类数据中,每一类数据的Y个均值向量之后,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还可以包括:若X类数据中存在一类数据的Y个均值向量,与其中心点数据的BLER值的差值绝对值大于预设阈值,且RNC 采用聚类算法建立芯片类型对应关系过程中的迭代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门限,RNC将X 类数据中每一类数据内包括的UE标识对应同一个芯片类型,得到芯片类型对应关系。
结合第二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UE的标识可以包括:IMEI-TAC。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方面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是与第一方面的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交互方案,其具体实现可以参考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RNC向UE发送标识查询信息;RNC接收UE发送的该UE的标识;RNC向基站发送该UE的标识,用于基站根据UE 的标识获取UE的芯片类型,并根据UE的芯片类型确定向UE传输数据的传输参数再使用确定的传输参数向UE传输数据;其中,传输参数包括数据块大小和/或调制方式。
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RNC向基站提供UE的标识用于基站确定UE的芯片类型,使得基站确定向UE发送数据的传输参数时,结合了UE的芯片类型,这样一来,保证了确定的传输参数随着UE的芯片类型变化自适应变化,更适应UE当前的通信环境,提高了向UE传输数据的吞吐率,提高了无线通信系统的传输性能。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该装置可以包括:接收单元、确定单元及传输单元。其中,接收单元用于接收UE上报的CQI;基站获取UE的评估参数;其中,评估参数包括信道类型和/或芯片类型;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查询信息,查询UE的评估参数对应的预设对应关系,确定向UE传输数据的传输参数;其中,传输参数包括数据块大小和/或调制方式;查询信息包括根据UE上报的CQI计算的发送CQI和/或UE所属小区的当前可用码字;预设对应关系包括与UE的查询信息对应的传输参数;传输单元,用于根据确定单元确定的向UE传输数据的传输参数,向UE传输基站的缓存中的数据。
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确定向UE发送数据的传输参数时,结合了UE的评估参数,评估参数包括信道类型和/或芯片类型,这样一来,保证了确定的传输参数随着UE 的信道类型和/或芯片类型变化自适应变化,更适应UE当前的通信环境,提高了向UE传输数据的吞吐率,提高了无线通信系统的传输性能。
结合第四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UE发送的数据传输响应信息并记录;数据传输响应信息包括指示数据成功接收的成功响应信息,或者,指示数据未成功接收的失败响应信息;该装置还可以包括选择单元,用于在接收单元接收到UE发送的M次数据传输响应信息后,根据记录的数据传输响应信息,从UE的评估参数及查询信息对应的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中,选择一组传输参数;其中,M大于或等于1;尝试传输参数集合包括至少两组传输参数;该装置还可以包括更新单元,用于将UE的评估参数对应的预设对应关系中与UE的查询信息对应的传输参数修改为选择单元从该UE的评估参数及查询信息对应的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中选择的传输参数。实现了根据无线通信系统的传输性能,动态更新预设对应关系的内容,进而使得根据预设对应关系确定的向UE传输数据的传输参数保证最优的传输性能。
其中,尝试传输参数集合是预先设定的,向UE传输数据的传输数据的可选传输参数的集合。通过从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中尝试选择不同的传输参数,选取最优的传输参数向UE传输数据。
结合第四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选择单元具体可以用于:生成第一随机数;若第一随机数小于当前预设门限,从UE的评估参数及查询信息对应的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中随机选择一组传输参数;若第一随机数大于或等于当前预设门限,计算UE的评估参数及查询信息对应的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中每组传输参数的选择概率;根据每组传输参数的选择概率,从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中选择一组传输参数。
其中,一组传输参数的
Figure GDA0002192937000000071
其中,Qt(a)为传输参数a的Reward值; Qt(b)为传输参数b的Reward值;UE的评估参数及查询信息对应的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中包括的未使用的传输参数的Reward值为1;UE的评估参数及查询信息对应的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中包括的已使用的传输参数的Reward值为使用该传输参数的吞吐率除以预设的基线传输参数的吞吐率;一组传输参数的吞吐率为该传输参数的数据块大小乘以使用该传输参数时接收到的成功响应信息的数目再除以M;t为预设探索强度因子;n为UE的评估参数及查询信息对应的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中包括的传输参数的组数。
可选的,第一随机数可以为0.1-1之间任一数值。当前预设门限为介于1%-100%之间的任一比值。当前预设门限可以为固定值,也可以为动态变化的值。
可选的,若当前预设门限为动态变化的值时,当前预设门限的取值随着基站从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中选择传输参数的次数逐渐减小。需要说明的是,当前预设门限的起始值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当前预设门限随着基站从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中选择传输参数的次数逐渐减小时,每次减少的值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配置,本申请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结合第四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选择单元具体可以用于:从UE的评估参数及查询信息对应的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中,选择一组选择概率最大的传输参数。
结合第四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选择单元具体可以用于:分配UE的评估参数及查询信息对应的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中每组传输参数分配选择参数集合;生成第二随机数;从UE的评估参数及查询信息对应的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中,选择第二随机数落入其选择参数集合的传输参数;其中,UE的评估参数及查询信息对应的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中每组传输参数分配的选择参数集合相互不重复;一组传输参数的选择参数集合在UE的评估参数及查询信息对应的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中所有传输参数的选择参数集合总数中的占比,与该传输参数的选择概率在1中的占比相同。
可选的,第二随机数可以为1-100之间任一整数值。分配选择参数集合包括的分配参数也可以为1-100之间的整数值。
结合第四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UE的评估参数包括信道类型且不包括芯片类型,UE的评估参数对应的预设对应关系可以为预设基线对应关系。其中,预设基线对应关系包括该UE的信道类型下,与UE的查询信息对应的传输参数。或者,预设基线对应关系可以包括与该UE的评估参数不相关的,与UE的查询信息对应的传输参数。
结合第四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UE的评估参数包括信道类型且不包括芯片类型,接收单元还可以用于接收UE发送的数据传输响应信息并记录;数据传输响应信息包括指示数据成功接收的成功响应信息,或者,指示数据未成功接收的失败响应信息;该装置还可以包括记录单元,用于按照信道类型、查询信息,分类汇总数据传输响应信息,记录为统计数据;该装置还可以包括发送单元,用于向RNC发送该统计数据,该统计数据用于RNC建立芯片类型对应关系。其中,芯片类型对应关系包括与 UE标识对应的芯片类型。
结合第四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UE的评估参数包括信道类型且不包括芯片类型,接收单元还可以用于接收UE发送的数据传输响应信息并记录;数据传输响应信息包括指示数据成功接收的成功响应信息,或者,指示数据未成功接收的失败响应信息;接收RNC发送的UE标识;记录单元还可以用于按照UE标识、信道类型、查询信息,分类汇总数据传输响应信息,将相同UE标识及信道类型下,不同查询信息记录为一组数据,得到统计数据;其中,统计数据中,不同组数据具有相同的查询信息;该装置还可以包括建立单元,用于根据记录单元记录的统计数据,采用聚类算法建立芯片类型对应关系,其中,芯片类型对应关系包括与UE标识对应的芯片类型。
结合第四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建立单元具体可以用于:根据统计数据,分别计算统计数据中,每组数据内,每种查询信息下的BLER;其中,BLER为失败响应信息的数量除以传输响应信息的数量之和;从统计数据中,随机选择X组数据作为X个中心点数据;分别计算统计数据中,每个非中心点数据与X个中心点数据的距离;其中,计算一个非中心点的数据与一个中心点的距离包括:先计算两者相同的查询信息下的BLER之差的绝对值,再计算多个BLER之差的绝对值的均值作为两者之间的距离;将统计数据中每个非中心点数据,与其距离最小的中心点聚为一类数据,得到X类数据;基站计算X类数据中,每一类数据内,相同的查询信息下的BLER的均值,分别得到X 类数据中,每一类数据的Y个均值向量;其中,Y为统计数据中每组数据包括的查询信息的类型数量;若X类数据中每一类数据的Y个均值向量,与各自的中心点数据的BLER值的差值绝对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将X类数据中每一类数据内包括的UE标识对应同一个芯片类型,得到芯片类型对应关系。
结合第四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建立单元还可以用于,在计算X类数据中,每一类数据内,相同的查询信息下的BLER的均值,分别得到X类数据中,每一类数据的Y个均值向量之后,若X类数据中存在一类数据的Y个均值向量,与其中心点数据的BLER值的差值绝对值大于预设阈值,将X类数据中每一类数据的Y个均值向量作为新的中心点数据,重新采用聚类算法建立芯片类型对应关系。
结合第四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建立单元还可以用于,在计算X类数据中,每一类数据内,相同的查询信息下的BLER的均值,分别得到X类数据中,每一类数据的Y个均值向量之后,若X类数据中存在一类数据的Y个均值向量,与其中心点数据的BLER值的差值绝对值大于预设阈值,且建立单元采用聚类算法建立芯片类型对应关系过程中的迭代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门限,将X类数据中每一类数据内包括的UE标识对应同一个芯片类型,得到芯片类型对应关系。
结合第四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评估参数包括芯片类型,所述获取单元具体可以用于:通过接收单元接收RNC发送的UE的芯片类型;或者,通过接收单元接收RNC发送的UE的标识,查询芯片类型对应关系,获取芯片类型对应关系中,与UE的标识对应的芯片类型作为UE的芯片类型。
结合第四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评估参数包括信道类型,获取单元具体可以用于:根据UE上报的Z次CQI,计算UE的信道特征参数;其中,Z大于或等于2;查询信道类型对应关系,获取信道类型对应关系中UE的信道特征参数对应的信道类型,作为UE的信道类型。
结合第四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信道特征参数包括差分方差,或者,方差。
结合第四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UE的标识包括:IMEI-TAC。
结合第四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单元具体可以用于:根据查询信息,查询UE的评估参数对应的预设对应关系,获取该预设对应关系中,与UE的查询信息对应的传输参数;判断与UE的查询信息对应的传输参数中的传输块大小是否小于或等于数据传输装置所属的基站缓存中数据量;若判断与UE的查询信息对应的传输参数中的传输块大小,小于或等于数据传输装置所属的基站缓存中数据量,则确定与 UE的查询信息对应的传输参数作为向UE传输数据的传输参数;若判断与UE的查询信息对应的传输参数中的传输块大小大于数据传输装置所属的基站缓存中数据量,则使用查询信息反向搜索UE的评估参数对应的预设对应关系,获取与数据传输装置所属的基站缓存中数据量匹配的传输参数作为向UE传输数据的传输参数。
其中,反向搜索是指在预设对应关系中,逐渐缩小查询信息中至少一项的查询方式。与数据传输装置所属的基站缓存中数据量匹配的传输参数,是指该传输参数中的传输块大小在反向搜索过程中为首次小于或等于数据传输装置所属的基站缓存中数据量。
结合第四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传输参数可以采用数据块索引表示。数据块索引与数据块大小及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第四方面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中基站的功能,因此,第四方面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考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该装置可以包括:发送单元、接收单元及获取单元。其中,发送单元用于向UE发送标识查询信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UE发送的该UE的标识;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接收单元接收的UE的标识查询芯片类型对应关系,获取芯片类型对应关系中,与UE的标识对应的芯片类型作为UE的芯片类型;发送单元还用于,向基站发送UE的芯片类型,用于基站确定向UE传输数据的传输参数并使用确定的传输参数向 UE传输数据;其中,传输参数包括数据块大小和/或调制方式。
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数据传输装置向基站提供UE的芯片类型,使得基站确定向UE发送数据的传输参数时,结合了UE的芯片类型,这样一来,保证了确定的传输参数随着UE的芯片类型变化自适应变化,更适应UE当前的通信环境,提高了向UE传输数据的吞吐率,提高了无线通信系统的传输性能。
结合第五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收单元还可以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统计数据;其中,统计数据为基站按照信道类型、查询信息,分类汇总数据传输响应信息;数据传输响应信息包括指示数据成功接收的成功响应信息,或者,指示数据未成功接收的失败响应信息;该装置还可以包括预处理单元,用于根据UE标识及接收单元接收的统计数据,将相同UE标识及信道类型下,不同查询信息记录为一组数据,得到预处理的统计数据;其中,预处理的统计数据中,不同组数据中具有相同的查询信息;该装置还可以包括建立单元,用于根据预处理单元得到的预处理的统计数据,采用聚类算法建立芯片类型对应关系。
结合第五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建立单元具体可以用于:根据预处理的统计数据,分别计算预处理的统计数据中,每组数据内,每种查询信息下的BLER;其中,BLER为失败响应信息的数量除以传输响应信息的数量之和;从预处理的统计数据中,随机选择X组数据作为X个中心点数据;分别计算预处理的统计数据中,每个非中心点数据与X个中心点数据的距离;其中,计算一个非中心点的数据与一个中心点的距离包括:先计算两者相同的查询信息下的BLER之差的绝对值,再计算多个BLER 之差的绝对值的均值作为两者之间的距离;将预处理的统计数据中每个非中心点数据,与其距离最小的中心点聚为一类数据,得到X类数据;计算所述X类数据中,每一类数据内,相同的查询信息下的BLER的均值,分别得到X类数据中,每一类数据的Y个均值向量;其中, Y为预处理的统计数据中每组数据包括的查询信息的类型数量;若X类数据中每一类数据的 Y个均值向量,与各自的中心点数据的BLER值的差值绝对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将X类数据中每一类数据内包括的所有UE标识对应同一个芯片类型,得到芯片类型对应关系。
结合第五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建立单元还可以用于,在计算X类数据中,每一类数据内,相同的查询信息下的BLER的均值,分别得到X类数据中,每一类数据的Y个均值向量之后,若X类数据中存在一类数据的Y个均值向量,与其中心点数据的BLER值的差值绝对值大于预设阈值,将X类数据中每一类数据的Y个均值向量作为新的中心点数据,重新采用聚类算法建立芯片类型对应关系。
结合第五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建立单元还可以用于,在计算X类数据中,每一类数据内,相同的查询信息下的BLER的均值,分别得到X类数据中,每一类数据的Y个均值向量之后,若X类数据中存在一类数据的Y个均值向量,与其中心点数据的BLER值的差值绝对值大于预设阈值,且建立单元采用聚类算法建立芯片类型对应关系过程中的迭代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门限,将X类数据中每一类数据内包括的UE标识对应同一个芯片类型,得到芯片类型对应关系。
结合第五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UE的标识可以包括:IMEI-TAC。
需要说明的是,第五方面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用于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中RNC的功能,因此,第五方面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考第二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该装置可以包括:发送单元及接收单元。其中,发送单元用于向UE发送标识查询信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UE发送的该UE的标识;发送单元还用于向基站发送该UE的标识,该UE的标识用于基站根据UE的标识获取UE的芯片类型,并根据UE的芯片类型确定向UE传输数据的传输参数再使用确定的传输参数向UE 传输数据;其中,传输参数包括数据块大小和/或调制方式。
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向基站提供UE的标识用于基站确定UE的芯片类型,使得基站确定向UE发送数据的传输参数时,结合了UE的芯片类型,这样一来,保证了确定的传输参数随着UE的芯片类型变化自适应变化,更适应UE当前的通信环境,提高了向UE传输数据的吞吐率,提高了无线通信系统的传输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第六方面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用于实现上述第三方面或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中RNC的功能,因此,第六方面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考第三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该数据传输装置可以实现上述方法示例中的基站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上述功能相应的模块。
结合第七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该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该数据传输装置执行上述方法中相应的功能。该收发器用于支持该数据传输装置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该数据传输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该数据传输装置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数据传输装置,该数据传输装置可以实现上述方法示例中的RNC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上述功能相应的模块。
结合第八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该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该数据传输装置执行上述方法中相应的功能。该收发器用于支持该数据传输装置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该数据传输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该数据传输装置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上述方法示例中基站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设计的程序。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上述方法示例中RNC 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所设计的程序。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包括上述任一方面或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描述的执行方法示例中基站功能的数据传输装置。
结合第十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数据传输系统还包括上述任一方面或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描述的执行方法示例中RNC功能的数据传输装置。
上述第七方面至第十二方面提供的方案,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因此可以与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达到相同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向UE传输数据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向UE传输数据的传输参数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提出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基本原理是:确定向UE传输数据的数据块大小和/或调制模式时,结合UE的信道类型和/或芯片类型,保证确定的传输参数随着UE的信道类型和/或芯片类型变化自适应变化,更适应UE当前的通信环境,提高了向UE传输数据的吞吐率,提高了无线通信系统的传输性能。
本申请中描述的基站,即无线通信系统中为UE提供无线网络服务的网络侧设备。在不同制式的通信系统中,基站可以有不同的称呼,但均可以理解为本申请中描述的基站。本申请实施例对于基站的类型也不进行具体限定。例如,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UMTS)中的网络设备称之为基站(Base Station,BS);长期演进 (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中的网络设备称之为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 B,eNB);新无线(NEW Radio,NR)系统的网络设备称之为下一代网络基站(next generation Node B, gNB)等等,此处不再一一列举。凡是无线通信系统中为UE提供无线通信服务的网络侧设备,均可以理解为本申请描述的基站。
本申请中描述的UE,即用户使用的移动通信设备。UE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电子书、移动电视、穿戴设备、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PC)等等。在不同制式的通信系统中,UE可以有不同的称呼,但均可以理解为本申请中描述的UE。本申请实施例对于UE的类型也不进行具体限定。
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架构中。如图1所示,该离散窄带通信系统架构中包括至少一个RNC 101、至少一个基站102,以及与基站102进行通信的至少一个UE 103。
需要说明的是,图1仅仅是通过举例对无线通信系统架构的示意。对于无线通信系统架构中包括的RNC 101的数量及类型、基站102的数量及类型、UE 103的数量及类型等,均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配置,图1并不是对此内容的具体限定。
还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将UE 103示意为手机,仅仅是一种示意性的描述,并不够成限定。
其中,图1示出的无线通信系统,可以为LTE网络、或者UMTS网络,或者其他网络。对于本申请的方案所应用的网络的类型,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具体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便于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多个”是指两个或多于两个。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具体阐述。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图2示出的是与本申请各实施例相关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20。数据传输装置20可以为图1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架构中的基站102 的部分或全部。如图2所示,数据传输装置20可以包括:处理器201、存储器202、收发器203。
下面结合图2对数据传输装置20的各个构成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存储器202,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或者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 (solid-state drive,SSD);或者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用于存储可实现本申请方法的程序代码、以及配置文件。
处理器201是数据传输装置20的控制中心,可以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也可以是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ASIC),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 singnal processor,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FPGA)。处理器201可以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202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202内的数据,执行数据传输装置20的各种功能。
收发器203用于数据传输装置20与其他单元进行交互。示例性的,收发器203可以为数据传输装置20的收发天线或收发电路。
具体的,处理器201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202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202内的数据,执行如下功能:
通过收发器203接收UE上报的CQI;获取UE的评估参数;其中,评估参数包括信道类型和/或芯片类型;根据查询信息,查询UE的评估参数对应的预设对应关系,确定向UE传输数据的传输参数;其中,传输参数包括数据块大小和/或调制方式;查询信息包括根据UE 上报的CQI计算的发送CQI和/或UE所属小区的当前可用码字;预设对应关系包括与UE的查询信息对应的传输参数;根据确定的向UE传输数据的数据块大小和/或调制方式,通过收发器203向UE传输基站的缓存中的数据。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图3示出的是与本申请各实施例相关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30。数据传输装置30可以为图2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架构中的RNC101 的部分或全部。如图3所示,数据传输装置30可以包括:处理器301、存储器302、收发器303。
下面结合图3对数据传输装置30的各个构成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存储器302,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例如RAM;或者non-volatile memory,例如ROM,flash memory,HDD或SSD;或者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用于存储可实现本申请方法的程序代码、以及配置文件。
处理器301是数据传输装置30的控制中心,可以是一个CPU,也可以是ASIC,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DSP,或,一个或者多个FPGA。处理器301可以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302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302内的数据,执行数据传输装置30的各种功能。
收发器303用于数据传输装置30与其他单元进行交互。示例性的,收发器303可以为数据传输装置30的收发天线或收发电路。
可选的,处理器301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302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302内的数据,执行如下功能:
通过收发器303向UE发送标识查询信息;通过收发器303接收UE发送的该UE的标识;根据UE的标识查询芯片类型对应关系,获取芯片类型对应关系中,与UE的标识对应的芯片类型作为UE的芯片类型;通过收发器303向基站发送UE的芯片类型,用于基站确定向 UE传输数据的传输参数并使用确定的传输参数向UE传输数据;其中,传输参数包括数据块大小和/或调制方式。
可选的,处理器301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302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302内的数据,执行如下功能:
通过收发器303向UE发送标识查询信息;通过收发器303接收UE发送的该UE的标识;通过收发器303向基站发送UE的标识,用于基站根据UE的标识获取UE的芯片类型,并根据UE的芯片类型确定向UE传输数据的传输参数再使用确定的传输参数向UE传输数据;其中,传输参数包括数据块大小和/或调制方式。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基站向UE传输数据的过程,在描述本申请方法实施例之前,此处结合图4,通过无线通信系统中RNC、基站及UE的交互过程,先对无线通信系统中基站向UE传输数据的过程进行简要描述。
如图4所示,示意了无线通信系统中基站向UE传输数据的流程,具体可以包括:
S401、RNC、基站及UE间通过交互,执行信令建立过程。
通过S401中执行信令建立过程,建立无线通信系统中,RNC、基站及UE间的信令传输通道。本申请实施例对于信令建立过程不进行具体赘述。
S402、RNC、基站及UE间通过交互,执行业务建立流程。
通过S402中执行业务建立过程,建立无线通信系统中,RNC、基站及UE间的数据传输通道。本申请实施例对于业务建立过程不进行具体赘述。
在S402之后,则进行数据传输阶段。
S403、基站向RNC申请UE的数据。
在S403中,基站根据当前的缓存、空口的传输速率,向RNC申请数据。本申请对于基站申请数据的过程以及申请的数据量确定过程不进行具体限定,可以参考现有数据传输过程,根据实际需求配置。
S404、RNC根据基站申请,向基站发送该UE的数据。
S405、基站接收RNC发送的数据保存于缓存中,用于后续每个TTI下发给UE。
通过S403至S405的过程,完成了基站向UE传输数据的过程。进一步的,在S405之后,如图4所示,数据传输的过程还可以包括:
S406、UE周期性测量信号质量并转化为CQI发送给基站。
具体的,基站根据UE发送的CQI评估网络质量等。评估网络质量可以包括确定信道类型、调整传输速率等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再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描述无线通信系统中基站与RNC、UE之间的交互过程,详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该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如图4所示的基站向UE传输数据的过程。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 RNC、基站所执行的功能,可以由RNC、基站中部署的数据传输装置执行。
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包括:
S501、基站接收UE上报的CQI。
其中,S501即图4中示意的S406的过程。因此,在S501之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还可以包括S401至S405的通用过程,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S502、基站获取UE的评估参数,UE的评估参数可以包括信道类型和/或芯片类型。
需要说明的是,UE的评估参数是基站用于确定向UE传输数据的数据块大小和/或调制方式的首要因素,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确定UE的评估参数的内容,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下面分别描述当评估参数为信道类型、芯片类型时,S502中基站获取UE的评估参数的具体实现方案,详见下述方案一和方案二。
方案一、可选的,若评估参数包括芯片类型,在S502之前,如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还可以包括:
S502a、RNC向UE发送标识查询信息。
在S502a中,RNC请求UE反馈自身的标识,该标识用于识别该UE。示例性的,UE的标识可以为UE的IMEI-TAC。当然,UE的标识也可以为其他信息,比如UE在无线网络中的网络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等,凡是可以用于识别UE的信息,均可以作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称的UE的标识,本申请实施例对于UE的标识的具体内容不进行限定。
S502b、RNC接收UE发送的UE的标识。
可选的,S502a、S502b可以在图4示意的数据传输流程中S401之后,S402之前执行。
在S502b之后,如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还可以包括S502c、S502d 由基站根据UE的标识获取UE的芯片类型;或者,在S502b之后,如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还可以包括S502e、S502f,由RNC根据UE的标识获取UE的芯片类型再发送给基站。在实际应用中,S502c、S502d或者S502e、S502f为并列方案,择一执行即可。
S502c、RNC向基站发送UE的标识。
具体的,在S502c中RNC向基站发送UE的标识,用于基站根据UE的标识获取UE的芯片类型。
S502d、基站接收RNC发送的UE的标识。
对应于S502c和S502d,S502中基站获取UE的评估参数具体可以实现为:基站查询芯片类型对应关系,获取芯片类型对应关系中,与UE的标识对应的芯片类型作为UE的芯片类型。其中,芯片类型对应关系中包括至少一种UE的标识,以及与至少一种UE的标识终每种UE标识对应的芯片类型。需要说明的是,在芯片类型对应关系中,一种UE的标识有唯一的芯片类型与其对应,多种UE的标识可以对应同一芯片类型,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可选的,S502c、S502d可以在图4示意的数据传输流程中S402中建立业务的过程中执行。
S502e、RNC根据UE的标识查询芯片类型对应关系,获取芯片类型对应关系中,与UE的标识对应的芯片类型作为UE的芯片类型。
S502f、RNC向基站发送UE的芯片类型。
对应于S502e和S502f,S502中基站获取UE的评估参数具体可以实现为:基站接收RNC 发送的UE的芯片类型。
可选的,S502e、S502f可以在图4示意的数据传输流程中S402中建立业务的过程中执行。
其中,芯片类型可以通过字符来标识,例如类型01、类型02等等。或者,芯片类型也可以采用芯片的实际类型名称来表示,例如A芯片、B芯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于芯片类型的表示方式不进行具体限定。
在方案一中,所使用的芯片类型对应关系可以预先配置并存储于基站或者RNC中,下面通过示例对芯片类型对应关系的内容进行说明。如表1所示,示意了一种芯片类型对应关系。
表1
Figure GDA0002192937000000161
需要说明的是,表1只是通过举例的形式,对芯片类型对应关系的内容及形式进行说明,但并不构成芯片类型对应关系的内容及形式的具体限定。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配置芯片类型对应关系中的内容及其形式。
还需要说明的是,芯片类型对应关系可以为实验室通过大量实验数据统计得到,也可以为实际的数据传输过程中通过聚类算法获取,本申请实施例对此芯片类型对应关系的获取方式不进行具体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实现。
方案二、可选的,若评估参数包括信道类型,S502中基站获取UE的传输参数,具体可以实现为:基站根据UE上报的Z次CQI,计算UE的信道特征参数;其中,Z大于或等于2;基站查询信道类型对应关系,获取信道类型对应关系中UE的信道特征参数对应的信道类型,作为UE的信道类型。
需要说明的是,Z的取值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配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可选的,信道特征参数可以包括差分方差,或者,方差,或者其他计算方式,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也不进行具体限定。信道特征参数用于体现信道的特征,可以与信道类型有对应关系。具体的信道特征参数与信道类型的对应关系,即信道类型对应关系,可以通过实际应用中的实验测量进行获取,本申请实施例对于信道类型对应关系的获取方法不进行具体限定。
其中,信道类型可以通过字符来标识,例如类型01、类型02等等。或者,信道类型也可以采用信道的实际类型名称来表示,例如加性高斯白噪声(Additive White GaussianNoise, AWGN)信道、步行B(pedestrian B,PB)3信道、典型城区步行信道(TU3信道)、步行A(pedestrian A,PA)3等。本申请实施例对于信道类型的表示方式不进行具体限定。
示例性的,基站根据UE上报的Z次CQI,计算差分方差具体可以实现为:计算连续两次CQI的差值,再将计算得到的多个差值计算平方差值。示例性的,基站根据UE上报的Z 次CQI,计算方差具体可以实现为:计算Z个CQI的平方差值。
在方案二中,所使用的信道类型对应关系可以预先配置并存储于基站中,下面通过示例对信道类型对应关系的内容进行说明。如表2所示,示意了一种芯片类型对应关系。
表2
信道特征参数 信道类型
值A 类型01
值B 类型02
值C 类型03
…… ……
需要说明的是,表2只是通过举例的形式,对信道类型对应关系的内容及形式进行说明,但并不构成信道类型对应关系的内容及形式的具体限定。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配置信道类型对应关系中的内容及其形式。
进一步的,上面通过方案一和方案二分别描述了评估参数为芯片类型或信道类型时,S502 的实现方式。当UE的评估参数为芯片类型和信道类型时,则分别采用上述方案一和方案二的过程,实现S502,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S503、基站根据查询信息,查询UE的评估参数对应的预设对应关系,确定向UE传输数据的传输参数。
示例性的,S503可以在图4示意的数据传输流程中S404之后,S405之前执行。
其中,传输参数包括数据块大小和/或调制方式。数据块大小即每个TTI传输的数据量的多少,决定了数据传输的速率。调制方式及传输数据时所使用的信号在频率、幅度、相位等维度的搬移方法,使得数据适合信道传输。例如,调制方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16正交振幅调制(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QAM)、64QAM、正交相移键控(QuadraturePhase Shift Keyin,QPSK)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传输参数可以包括数据块大小、或者,调制方式、或者,数据块大小和调制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中以传输参数包括数据块大小和调制方式为例进行描述,但并不是对此的具体限定。
其中,查询信息包括根据UE上报的CQI计算的发送CQI和/或UE所属小区的当前可用码字。查询信息是预设对应关系中的查询依据。
具体的,由于UE上报的CQI是UE根据预设功率测量得到,并不是基站的实际发送CQI,当基站接收到UE上报的CQI后,根据小区剩余功率及UE上报的CQI,即可换算得出基站的发送CQI。
示例性的,在线性域根据UE上报的CQI计算发送CQI具体可以实现为:发送CQI=上报CQI*小区剩余功率/实际测量功率。其中,*为乘号。
示例性的,在dB域根据UE上报的CQI计算发送CQI具体可以实现为:发送CQI=上报CQI+(小区剩余功率-实际测量功率)。
其中,小区剩余功率、UE所属小区的当前可用码字均为基站自身内部参数,可以直接读取。
其中,UE的评估参数对应的预设对应关系包括与UE的查询信息对应的传输参数。本申请实施例所称的预设对应关系,用于确定向UE传输数据的传输参数。下面详细描述UE的评估参数对应的预设对应关系。
可选的,预设对应关系可以预先存储并固定于基站中,或者,预设对应关系可以预先存储于基站中,并根据实际数据传输性能动态变化,本申请实施例对于预设对应关系是否固定不进行具体限定。
可选的,在基站中可以存储很多种预设对应关系,每种预设对应关系与一组评估参数对应,在S503中可以在存储的很多种预设对应关系中选择UE的评估参数对应的预设对应关系。
示例性的,假设UE评估参数为UE的信道类型和UE芯片类型,查询信息为发送CQI及UE所属小区的剩余码字。基站内存储了很多种预设对应关系,例如,表3至表5示意了基站内存储的3种预设对应关系,表3示意了信道类型01、芯片类型05对应的预设对应关系,表4示意了信道类型02、芯片类型08对应的预设对应关系,表5示意了信道类型03、芯片类型10对应的预设对应关系。假设基站在S502中获取到UE A的评估参数为信道类型 03、芯片类型10,则在S503中,基站查询表5示意的预设对应关系,确定向UE传输数据的传输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表3至表5中通过数据块索引来表示传输参数,每一种数据块索引唯一对应一组传输参数。传输块索引可以为数字形式,也可以为字符串形式,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例如,在表3至表5中使用的数据块索引则为数字形式。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采用数据块索引来表示传输参数,也可以采用传输参数的实际内容来表示,或者,采用其他形式来表示,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表3
表4
Figure GDA0002192937000000182
表5
Figure GDA0002192937000000183
需要说明的是,表3至表5只是通过举例的形式,对评估参数对应的预设对应关系的内容及形式进行说明,但并不构成评估参数对应的预设对应关系的内容及形式的具体限定。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配置评估参数对应的预设对应关系中的内容及其形式。
可选的,在基站中可以存储一个大型预设对应关系,在该大型预设对应关系中,将评估参数作为关键字,对应其中一部分内容,这一部分内容则为评估参数对应的预设对应关系。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描述的大型预设对应关系,是指包含了大量数据的预设对应关系,并不是对其内容的限定,只是区别于前述基站中可以存储很多种预设对应关系,每种预设对应关系与一组评估参数对应的内容。在S503中,基站可以通过UE的评估参数,在大型预设对应关系中,确定一部分区域,该部分区域则为UE的评估参数对应的预设对应关系。
示例性的,假设UE评估参数为UE的信道类型和UE芯片类型,查询信息为发送CQI及UE所属小区的剩余码字。基站内存储的大型预设对应关系如表6所示。
表6
Figure GDA0002192937000000191
需要说明的是,表6只是通过举例的形式,对评估参数对应的预设对应关系的内容及形式进行说明,但并不构成评估参数对应的预设对应关系的内容及形式的具体限定。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配置评估参数对应的预设对应关系中的内容及其形式。
示例性的,假设基站在S502中获取到UE A的评估参数为信道类型03、芯片类型10,则在S503中,基站查询表6示意的巨型预设对应关系,评估参数“信道类型03、芯片类型 10”横向对应的部分区域,作为UE A的评估参数对应的预设对应关系,确定向UE传输数据的传输参数。
可选的,若S502中基站获取的UE的评估参数仅包括信道类型且不包括芯片类型,UE 的评估参数对应的预设对应关系可以为预设基线对应关系。其中,预设基站对应关系可以为预先设定的,不考虑UE的芯片类型,包括UE的查询信息对应的传输参数的预设对应关系;或者,预设基站对应关系可以为预先设定的,不考虑UE的芯片类型及信道类型,包括UE的查询信息对应的传输参数的预设对应关系。基线预设对应关系的内容及形式与上述UE的评估参数对应的预设对应关系相似,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具体的,基站在S503中查询UE的评估参数对应的预设对应关系,确定向UE传输数据的传输参数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下述两种实现方式。下面两种具体实现方式分别为实现方式一和实现方式二,如下分别进行描述。
实现方式一、
在实现方式一种,S503中基站查询UE的评估参数对应的预设对应关系,确定向UE传输数据的传输参数的过程如图7所示,可以包括:
S5031、基站根据查询信息,查询UE的评估参数对应的预设对应关系,获取该预设对应关系中,与UE的查询信息对应的传输参数。
S5032、基站判断与UE的查询信息对应的传输参数中的传输块大小是否小于或等于基站缓存中数据量。
若S5032中基站判断与UE的查询信息对应的传输参数中的传输块大小,小于或等于基站缓存中数据量,则执行S5033。若S5032中基站判断与UE的查询信息对应的传输参数中的传输块大小大于基站缓存中数据量,则执行S5034。
S5033、基站确定与UE的查询信息对应的传输参数作为向UE传输数据的传输参数。
S5034、基站使用查询信息反向搜索UE的评估参数对应的预设对应关系,获取与基站缓存中数据量匹配的传输参数作为向UE传输数据的传输参数。
其中,反向搜索是指在UE的评估参数对应的预设对应关系中,逐渐缩小查询信息中至少一项的查询方式。与基站缓存中数据量匹配的传输参数,是指该传输参数中的传输块大小在反向搜索过程中为首次小于或等于基站缓存中数据量。
示例性的,在表5示意的UE的评估参数对应的预设对应关系中,假设UE所属小区的剩余码字为3,发送CQI为4,根据查询信息查询表5得到的传输参数为数据块索27对应的传输参数。若数据块索引27对应的传输参数中的数据块大小为2775,基站缓存中数据量为1651,传输参数中的数据块大小为2775大于基站缓存中数据量为1651,则进行反向搜索(此处反向搜索逐步减小发送CQI及UE所属小区的剩余码字)。假设数据块索引20、13、23、 17对应的传输参数中的数据块大小均大于1651,数据块索引11对应的传输参数中的数据块大小在反向搜索过程中首次小于1651,则确定数据块索引11对应的传输参数作为向UE传输数据的传输参数。
实现方式二、
基站在S503中查询UE的评估参数对应的预设对应关系,将UE的评估参数对应的预设对应关系中与UE的查询信息对应的传输参数,作为向UE传输数据的传输参数。
S504、基站根据向UE传输数据的传输参数,向UE传输基站的缓存中的数据。
示例性的,S504可以为图4示意的数据传输流程中的S405。
具体的,S504中,基站按照S503中确定的向UE传输数据的传输参数中的调制模式,对基站缓存中的数据进行调制,并在每个TTI内向UE发送S503中确定的向UE传输数据的传输参数中数据块大小的数据。本申请实施例对于S504中基站向UE发送数据的过程不进行数据限定,也不进行赘述。
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确定向UE发送数据的传输参数时,结合了UE的评估参数,评估参数包括信道类型和/或芯片类型,这样一来,保证了确定的传输参数随着UE 的信道类型和/或芯片类型变化自适应变化,更适应UE当前的通信环境,提高了向UE传输数据的吞吐率,提高了无线通信系统的传输性能。
进一步可选的,如前所述,UE的评估参数对应的预设对应关系可以预先配置并固定存储于基站中,也可以根据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传输性能进行动态更新。当UE的评估参数对应的预设对应关系根据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传输性能进行动态更新时,结合图5或者图6,在S504 之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还可以包括动态更新UE的评估参数对应的预设对应关系的过程。需要说明的是,动态更新UE的评估参数对应的预设对应关系的过程可以基于图5示意的数据传输方法,也可以基于图6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下面描述时结合图8,在图5示意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基础上描述数据传输方法中动态更新UE的评估参数对应的预设对应关系的过程,该过程也可以结合在图6的基础上,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如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在S504之后,还可以包括S505至S508。
S505、UE根据数据是否接收成功,向基站发送数据传输响应信息。
其中,该数据传输响应信息包括指示数据成功接收的成功响应信息,或者,指示数据未成功接收的失败响应信息。
可选的,指示数据成功接收的成功响应信息可以为ACK,指示数据未成功接收的失败响应信息可以为NACK。当然,在实际应用中,对于数据传输响应信息的内容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配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具体的,UE在每个TTI接收数据后,向基站发送本次TTI内的数据传输响应信息。
S506、基站接收UE发送的数据传输响应信息并记录。
需要说明的是,在S506之后,若记录的数据传输响应信息不足M次,则继续采用S503 中确定的向UE传输数据的传输参数执行S504向UE传输数据,直至记录的数据传输响应信息达到M次,再执行S507。
其中,M大于或等于1。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配置M的取值。示例性的,M为500。
S507、基站在UE发送的M次数据传输响应信息后,根据记录的数据传输响应信息,从 UE的评估参数及查询信息对应的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中,选择一组传输参数。
其中,UE的评估参数及查询信息对应的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为预先配置并存储在基站中的内容。UE的评估参数及查询信息对应的尝试传输参数集合包括至少两组传输参数。尝试传输参数集合是预先设定的,向UE传输数据的传输数据的可选传输参数的集合。通过从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中尝试选择不同的传输参数,选取最优的传输参数向UE传输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UE的评估参数及查询信息对应的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中包括的至少两组传输参数,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配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UE的评估参数及查询信息对应的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中包括的传输参数的数量,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也不进行具体限定。
可选的,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UE的评估参数及查询信息对应的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中包括的至少两组传输参数可以为UE的评估参数及查询信息对应的基线传输参数的前后扩展。
其中,UE的评估参数及查询信息对应的基线传输参数可以为预先配置的一个固定的传输参数;或者,UE的评估参数及查询信息对应的基线传输参数可以为:UE的评估参数对应的初始预先对应关系中,UE的查询信息对应的传输参数。本申请实施例对于UE的评估参数及查询信息对应的基线传输参数的确定方法不进行限定。
示例性的,表7示意了两种UE的评估参数及查询信息对应的尝试数据块索引集合,在表7中采用数据块索引表示传输参数。
表7
Figure GDA0002192937000000221
进一步的,在S507中基站根据记录的数据传输响应信息,从UE的评估参数及查询信息对应的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中,选择一组传输参数,具体可以通过但不限于下述两种实现方式。下述两种实现方案包括方案A和方案B。
方案A、
在方案A中,基站根据记录的数据传输响应信息,从UE的评估参数及查询信息对应的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中,选择一组传输参数的过程具体可以包括下述步骤1至步骤3。
步骤1、基站生成第一随机数;
若第一随机数小于当前预设门限,则执行步骤2;若第一随机数大于或等于当前预设门限,则执行步骤3。
可选的,第一随机数可以为0.1-1之间任一数值。当前预设门限为介于1%-100%之间的任一比值。当前预设门限可以为固定值,也可以为动态变化的值。
可选的,若当前预设门限为动态变化的值时,当前预设门限的取值随着基站从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中选择传输参数的次数逐渐减小。需要说明的是,当前预设门限的起始值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当前预设门限随着基站从UE的评估参数及查询信息对应的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中选择传输参数的次数逐渐减小时,每次减少的值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配置,本申请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示例性的,当前预设门限的初始值可以为90%。假设,基站从UE的评估参数及查询信息对应的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中选择传输参数,此次生成的第一随机数为0.5,则0.5小于90%,执行步骤2。之后,当前预设门限可以减小为80%,下一次基站从UE的评估参数及查询信息对应的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中选择传输参数时,此次生成的第一随机数为0.9,则0.9大于 80%,执行步骤3;以此类推。
步骤2、基站从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中随机选择一组传输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对于基站从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中随机选择一组传输参数的过程不进行赘述及具体限定,凡是随时选择的方法均可以应用于此。
步骤3、基站计算UE的评估参数及查询信息对应的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中,每组传输参数的选择概率;基站根据每组传输参数的选择概率,从UE的评估参数及查询信息对应的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中选择一组传输参数。
其中,一组传输参数的
Figure GDA0002192937000000231
Qt(a)为传输参数a的Reward值;Qt(b)为传输参数b的Reward值;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中包括的未使用的传输参数的Reward值为1;所述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中包括的已使用的传输参数的Reward值为使用该传输参数的吞吐率除以预设的基线传输参数的吞吐率;一组传输参数的吞吐率为该传输参数的数据块大小乘以使用该传输参数时接收到的成功响应信息的数目再除以M;t为预设探索强度因子;n为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中包括的传输参数的组数。需要说明的是,t的取值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配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下面通过举例的形式描述计算传输参数的Reward值的过程。
假设500个数传TTI统计一次当前传输参数对应的吞吐率,当前传输参数的吞吐率=当前传输参数中的数据块大小*ACK个数/500,当前传输参数的Reward=当前传输参数的吞吐率/ 基线传输参数的吞吐率。
例如:芯片类型=1,信道类型=0,发送CQI=20,码字=10,数据块索引15对应的传输参数中数据块大小是6008,数传500个TTI,收到490个ACK,10个NACK,数据块索引15对应的传输参数的吞吐率=6008*490/500=5887,数据块索引15对应的传输参数的Reward值=5887/6000=0.9813。其中,6000为芯片类型=1,信道类型=0,发送CQI=20,码字=10时的基线传输参数的吞吐率。
需要说明的是,基线传输参数的吞吐率可以为预设的固定值,也可以为根据传输性能推算得到的值,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可选的,在上述步骤3中,基站根据每组传输参数的选择概率,从UE的评估参数及查询信息对应的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中选择一组传输参数,具体可以通过下述实现手段1和实现手段2中任一种实现。
实现手段1、基站从UE的评估参数及查询信息对应的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中,选择一组选择概率最大的传输参数。
示例性的,通过传输块索引表示传输参数。假设UE的评估参数及查询信息对应的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为:15,17,19,20,21,23,25。在步骤3中计算的该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中每组传输参数的选择概率依次为:30%,25%,5%,10%,5%,8%,17%。基站选择其选择概率最大30%的传输块索引15对应的传输参数。
实现手段2、基站分配UE的评估参数及查询信息对应的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中每组传输参数分配选择参数集合;基站生成第二随机数;基站从UE的评估参数及查询信息对应的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中,选择第二随机数落入其选择参数集合的传输参数。
其中,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中每组传输参数分配的选择参数集合相互不重复;一组传输参数的选择参数集合在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中所有传输参数的选择参数集合总数中的占比,与该传输参数的选择概率在1中的占比相同。
可选的,第二随机数可以为1-100之间任一整数值。分配选择参数集合包括的分配参数也可以为1-100之间的整数值。
示例性的,通过传输块索引表示传输参数。假设UE的评估参数及查询信息对应的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为:15,17,19,20,21,23,25。在步骤3中计算的该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中每组传输参数的选择概率依次为:30%,25%,5%,10%,5%,8%,17%。
基站分配该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中每组传输参数选择参数集合如下:传输块索引15对应的传输参数的选择参数集合为1-30的正整数,传输块索引17对应的传输参数的选择参数集合为31-55的正整数,传输块索引19对应的传输参数的选择参数集合为56-60的正整数,传输块索引20对应的传输参数的选择参数集合为61-70的正整数,传输块索引21对应的传输参数的选择参数集合为71-75的正整数,传输块索引23对应的传输参数的选择参数集合为76-83 的正整数,传输块索引25对应的传输参数的选择参数集合为84-100的正整数。
假设基站生成的第二随机数为68,该第二随机数68落入传输块索引20对应的传输参数的选择参数集合61-70中,基站选择传输块索引20对应的传输参数。
S508、基站将UE的评估参数对应的预设对应关系中与UE的查询信息对应的传输参数,修改为基站从UE的评估参数及查询信息对应的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中选择的传输参数。
在S508中,基站将UE的评估参数对应的预设对应关系中与UE的查询信息对应的传输参数,修改为S507中选择的传输参数。
进一步可选的,如前所述,芯片类型对应关系可以预先配置并固定存储于基站或RNC中,也可以根据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传输性能聚类生成。当芯片类型对应关系根据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传输性能聚类生成时,数据传输方法的开始阶段可能不存在芯片类型对应关系,因此,S502 中基站获取的评估参数中不包括UE的芯片类型,在后续数据传输过程中聚类生成芯片类型对应关系后,S502中基站获取的UE的评估参数才包括芯片类型。
结合图5或者图6,在S504之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还可以包括聚类生成芯片类型对应关系的过程。需要说明的是,聚类生成芯片类型对应关系的过程可以基于图 5示意的数据传输方法,也可以基于图6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下面描述时结合图9或图10,在图5示意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基础上描述数据传输方法中聚类生成芯片类型对应关系的过程,该过程也可以结合在图6的基础上,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在图9所示的数据传输方法中,数据传输方法中聚类生成芯片类型对应关系的过程由 RNC执行,对应于S502中的S502e和S502f。如图9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在S504之后,还可以包括S509至S515。
S509、UE根据数据是否接收成功,向基站发送数据传输响应信息。
其中,该数据传输响应信息包括指示数据成功接收的成功响应信息,或者,指示数据未成功接收的失败响应信息。
可选的,指示数据成功接收的成功响应信息可以为ACK,指示数据未成功接收的失败响应信息可以为NACK。当然,在实际应用中,对于数据传输响应信息的内容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配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具体的,UE在每个TTI接收数据后,向基站发送本次TTI内的数据传输响应信息。
S510、基站接收UE发送的数据传输响应信息并记录。
S511、基站按照信道类型、查询信息,分类汇总数据传输响应信息,记录为统计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在S511中基站可以每次记录后即执行S512,也可以记录Q条记录后再执行S512,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其中,Q大于或等于1。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配置Q的取值。示例性的,Q为500。
示例性的,在S511中,基站记录的统计数据可以如表8所示。
表8
Figure GDA0002192937000000251
S512、基站向RNC发送统计数据。
其中,S512基站向RNC发送统计数据,用于RNC建立芯片类型对应关系。
S513、RNC接收基站发送的统计数据。
S514、RNC根据UE标识及统计数据,将相同UE标识及信道类型下,不同查询信息记录为一组数据,得到预处理的统计数据。
其中,预处理的统计数据中,不同组数据中具有相同的查询信息。
具体的,S513中RNC接收到基站发送的统计数据后,RNC根据统计数据的传输通道,即可获取接收的统计数据是哪个UE的统计数据,此时,S514中RNC将通过向UE发送标识查询请求获取的UE的标识,与接收的统计数据对应。
进一步的,为了保证聚类时数据的有效性,RNC还可以将与UE的标识对应的统计数据进行预处理,保证不同组数据中具有相同的查询信息。
可选的,预处理可以是将统计数据中某组数据中不包括,而其他组数据的包括的查询信息的数据填充为预设内容;或者,预处理也可以为将统计数据中某组数据中包括,而其他任一组数据中不包括的查询信息的数据删除。
示例性的,假设RNC将通过向UE发送标识查询请求获取的UE的标识,与接收的统计数据对应后的数据如表9所示。表9中由于包括了四组UE标识及信道类型,则包括了四组数据。
表9
Figure GDA0002192937000000261
假设预处理是将统计数据中某组数据中包括,而其他任一组数据中不包括的查询信息的数据删除,表9示意的数据预处理过程为:不同组数据中,并不是每组数据都包括查询信息发送CQI为25、UE所属小区的剩余码字为10的数据,并不是每组数据都包括查询信息发送 CQI为28、UE所属小区的剩余码字为10的数据,则将发送CQI为25、UE所属小区的剩余码字为10的数据,将发送CQI为28、UE所属小区的剩余码字为10的数据。预处理后的数据如表10所示。
表10
Figure GDA0002192937000000262
Figure GDA0002192937000000271
S515、RNC根据预处理的统计数据,采用聚类算法建立芯片类型对应关系。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RNC根据所述预处理的统计数据,采用聚类算法建立芯片类型对应关系,具体可以包括下述步骤A至步骤G:
步骤A、RNC根据预处理的统计数据,分别计算预处理的统计数据中,每组数据内,每种查询信息下的BLER。
其中,BLER为失败响应信息的数量除以传输响应信息的数量之和。
例如,表10示意的预处理数据执行步骤A之后的结果如表11所示。
表11
Figure GDA0002192937000000272
步骤B、RNC从预处理的统计数据中,随机选择X组数据作为X个中心点数据。
其中,X的取值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确定,X为确定的芯片类型的种类。
步骤C、RNC分别计算预处理的统计数据中,每个非中心点数据与X个中心点数据的距离。
其中,计算一个非中心点的数据与一个中心点数据的距离包括:先计算两者相同的查询信息下的BLER之差的绝对值,再计算多个BLER之差的绝对值的均值作为两者之间的距离。
示例性的,图表11所示的数据,计算第二组数据与第三组数据的距离,可以为:
{|12.5%-11.1%|+|8.3%-7.1%|+|8.3%-7.4%|+|11.1%-9.7%|}/4=1.125%。
步骤D、RNC将预处理的统计数据中每个非中心点数据,与其距离最小的中心点聚为一类数据,得到X类数据。
步骤E、RNC计算X类数据中,每一类数据内,相同的查询信息下的BLER的均值,分别得到X类数据中,每一类数据的Y个均值向量。
其中,Y为预处理的统计数据中每组数据包括的查询信息的类型数量。
假设,表11示意的数据中,第一组数据与第二组数据聚为一类数据,第三组数据与第四组数据聚为一类数据,则X为2,Y为4。步骤E中RNC计算2类数据中,每一类数据内,相同的查询信息下的BLER的均值,分别得到2类数据中,每一类数据的4个均值向量。
例如,计算表11示意的数据中,第一组数据与第二组数据这类数据的4个均值向量分别为:(11.5%+12.5%)/2=12%、(7.6%+8.3%)/2=7.95%、(8%+8.3%)/2=8.15%、(10.3%+10.7%) /2=10.5%。
若步骤E中计算的X类数据中每一类数据的Y个均值向量,与各自的中心点数据的BLER 值的差值绝对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执行步骤F;若步骤E中计算的X类数据中每一类数据的Y个均值向量,与各自的中心点数据的BLER值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预设阈值,则执行步骤G。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阈值的具体取值,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配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步骤F、RNC将X类数据中每一类数据内包括的所有UE标识对应同一个芯片类型,得到芯片类型对应关系。
例如,假设表11示意的数据中,第一组数据与第二组数据聚为一类数据,第三组数据与第四组数据聚为一类数据后,步骤E中RNC计算的2类数据中,每一类数据内,相同的查询信息下的BLER的均值,分别得到2类数据中,每一类数据的4个均值向量与各自的中心点数据的BLER值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将标识1、标识2对应同一个芯片类型,将标识3和标识4对应另一个芯片类型,得到芯片类型对应关系。
步骤G、RNC将X类数据中每一类数据的Y个均值向量作为新的中心点数据,重新采用聚类算法建立芯片类型对应关系。
具体的,重新采用聚类算法建立芯片类型对应关系即重新执行步骤A至步骤G的过程。
可选的,在步骤G之前,RNC可以先判断其执行聚类算法建立芯片类型对应关系的迭代次数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门限。若RNC执行聚类算法建立芯片类型对应关系的迭代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门限,RNC将X类数据中每一类数据内包括的所有UE标识对应同一个芯片类型,得到芯片类型对应关系,无需执行步骤G。若RNC执行聚类算法建立芯片类型对应关系的迭代次数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门限,RNC则执行步骤G。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预设阈值的具体取值,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配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聚类算法建立芯片类型对应关系过程中,统计数据或者预处理的统计数据中包括的查询信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从根据UE上报的CQI 计算的发送CQI、UE所属小区的当前可用码字中选择。当受限于硬件性能时,采用聚类算法建立芯片类型对应关系过程中,统计数据或者预处理的统计数据中包括的查询信息可以仅为根据UE上报的CQI计算的发送CQI。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图10所示的数据传输方法中,数据传输方法中聚类生成芯片类型对应关系的过程由基站执行,对应于S502中的S502c和S502d。如图10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在S504之后,还可以包括S516至S520。
S516、UE根据数据是否接收成功,向基站发送数据传输响应信息。
其中,该数据传输响应信息包括指示数据成功接收的成功响应信息,或者,指示数据未成功接收的失败响应信息。
可选的,指示数据成功接收的成功响应信息可以为ACK,指示数据未成功接收的失败响应信息可以为NACK。当然,在实际应用中,对于数据传输响应信息的内容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配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具体的,UE在每个TTI接收数据后,向基站发送本次TTI内的数据传输响应信息。
S517、基站接收UE发送的数据传输响应信息并记录。
S518、基站接收RNC发送的UE标识。
需要说明的是,S518可以在图4示意的信令建立阶段执行,本申请实施例对于S518的执行时间不进行具体限定,只要S518在S519之前执行即可。
S519、基站按照UE标识、信道类型、查询信息,分类汇总数据传输响应信息,将相同UE标识及信道类型下,不同查询信息记录为一组数据,得到统计数据。
其中,统计数据中,不同组数据具有相同的查询信息。需要说明的是S519中的统计数据,与图9示意的数据传输方法中的预处理的统计数据相同,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S520、基站根据统计数据,采用聚类算法建立芯片类型对应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S520中基站统计数据,采用聚类算法建立芯片类型对应关系,与S515 中RNC根据预处理的统计数据,采用聚类算法建立芯片类型对应关系的过程相同,只是执行主体不同。在S515中已经对采用聚类算法建立芯片类型对应关系的过程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上述主要从执行基站、RNC功能的数据传输装置的工作过程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数据传输装置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各装置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在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图11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执行基站功能的数据传输装置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数据传输装置110可以包括:接收单元1101,获取单元1102、确定单元1103、传输单元1104。接收单元1101用于支持数据传输装置110执行图5或图6或图8或图9或图10中的过程S501、S502d、S506、S510、S517;获取单元1102用于支持数据传输装置110执行图5或图6或图8或图9或图10中的过程S502;确定单元1103用于支持数据传输装置110执行图5或图6或图8或图9或图10中的过程S503;传输单元1104用于支持数据传输装置110执行图5或图6或图8或图9或图10中的过程S504。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如图12所示,数据传输装置110还可以包括选择单元1105、更新单元1106、记录单元1107、发送单元1108、建立单元1109。其中,选择单元1105用于支持数据传输装置110执行图8中的过程S507;更新单元1106用于支持数据传输装置110执行图8中的过程S508;记录单元1107用于支持数据传输装置110执行图9或图10中的过程S511、S517、S519;发送单元1108用于支持数据传输装置110执行图9中的过程S512;建立单元1109用于支持数据传输装置110执行图10中的过程S520。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图13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执行基站功能的数据传输装置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数据传输装置130可以包括:处理模块1301、通信模块1302。处理模块1301用于对数据传输装置130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例如,处理模块1301用于支持数据传输装置130执行图5或图6或图8或图9或图10中的过程S502、S503、S504、S507、 S508、S511、S517、S519、S520;通信模块1302用于支持数据传输装置130与其他网络实体的通信,处理模块1301还用于通过通信模块1302支持数据传输装置130执行图5或图6 或图8或图9或图10中的过程S501、S502d、S506、S510、S512、S517。数据传输装置130 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1303,用于存储数据传输装置130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其中,处理模块1301可以为图2所示的数据传输装置20的实体结构中的处理器201,可以是处理器或控制器。例如可以是CPU,通用处理器,DSP,ASIC,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处理模块1301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通信模块1302可以为图2所示的数据传输装置20的实体结构中的收发器203,通信模块1302可以是通信端口,或者可以是收发器、收发电路或通信接口等。存储模块1303可以是图2所示的数据传输装置 20的实体结构中的存储器202。
当处理模块1301为处理器,通信模块1302为收发器,存储模块1303为存储器时,本申请实施例图13所涉及的数据传输装置130可以为图2所示的数据传输装置20。
如前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110或数据传输装置130可以用于实施上述本申请各实施例实现的方法中基站的功能,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具体技术细节未揭示的,请参照本申请各实施例。
在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图14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执行RNC功能的数据传输装置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数据传输装置140可以包括:发送单元1401,接收单元1402、获取单元1403。发送单元1401用于支持数据传输装置140执行图 6中的过程S502a、S502c;接收单元1402用于数据传输装置140执行图6或图9中的过程S502b、S513;获取单元1403用于数据传输装置140执行图6中的过程S502e。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如图15所示,数据传输装置140还可以包括预处理单元1404、建立单元1405。其中,预处理单元1404用于支持数据传输装置140执行图9中的过程S514;建立单元1405 用于支持数据传输装置140执行图9中的过程S515。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图16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执行RNC功能的数据传输装置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数据传输装置160可以包括:处理模块1601、通信模块 1602。处理模块1601用于对数据传输装置160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例如,处理模块1601 用于支持数据传输装置160执行图6或图9中的过程S502e、S514、S515;通信模块1602用于支持数据传输装置160与其他网络实体的通信,处理模块1601还用于通过通信模块1602 支持数据传输装置160执行图6或图9中的过程S502a、S502b、S502c、S513。数据传输装置160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1603,用于存储数据传输装置160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其中,处理模块1601可以为图3所示的数据传输装置30的实体结构中的处理器301,可以是处理器或控制器。例如可以是CPU,通用处理器,DSP,ASIC,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处理模块1601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通信模块1602可以为图3所示的数据传输装置30的实体结构中的收发器303,通信模块1602可以是通信端口,或者可以是收发器、收发电路或通信接口等。存储模块1603可以是图3所示的数据传输装置 30的实体结构中的存储器302。
当处理模块1601为处理器,通信模块1602为收发器,存储模块1603为存储器时,本申请实施例图16所涉及的数据传输装置160可以为图3所示的数据传输装置30。
如前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140或数据传输装置160可以用于实施上述本申请各实施例实现的方法,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具体技术细节未揭示的,请参照本申请各实施例。
再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描述的执行基站功能的数据传输装置。
又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描述的执行基站功能的数据传输装置,及上述任一实施例描述的执行RNC功能的数据传输装置。
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方法或者算法的步骤可以硬件的方式来实现,也可以是由处理器执行软件指令的方式来实现。软件指令可以由相应的软件模块组成,软件模块可以被存放于RAM、闪存、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EPROM)、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寄存器、硬盘、移动硬盘、只读光盘(CD-ROM)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另外,该 ASIC可以位于核心网接口设备中。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核心网接口设备中。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申请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包括,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30)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站接收用户设备UE上报的信道质量指示CQI;
所述基站获取所述UE的评估参数;其中,所述评估参数包括信道类型和/或芯片类型;
所述基站根据查询信息,查询所述UE的评估参数对应的预设对应关系,确定向所述UE传输数据的传输参数;其中,所述传输参数包括数据块大小和/或调制方式;所述查询信息包括根据所述UE上报的CQI计算的发送CQI和/或所述UE所属小区的当前可用码字;所述预设对应关系包括与所述UE的查询信息对应的传输参数;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向所述UE传输数据的传输参数,向所述UE传输所述基站的缓存中的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站根据所述向所述UE传输数据的传输参数,向所述UE传输所述基站的缓存中的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站接收所述UE发送的数据传输响应信息并记录;所述数据传输响应信息包括指示数据成功接收的成功响应信息,或者,指示数据未成功接收的失败响应信息;
所述基站在所述UE发送的M次数据传输响应信息后,根据记录的数据传输响应信息,从所述UE的评估参数及查询信息对应的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中,选择一组传输参数;其中,所述M大于或等于1;所述尝试传输参数集合包括至少两组传输参数;
所述基站将所述预设对应关系中与所述UE的查询信息对应的传输参数修改为所述基站从所述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中选择的传输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根据记录的数据传输响应信息,从所述UE的评估参数及查询信息对应的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中,选择一组传输参数,包括:
所述基站生成第一随机数;
若所述第一随机数小于当前预设门限,所述基站从所述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中随机选择一组传输参数;
若所述第一随机数大于或等于所述当前预设门限,所述基站计算所述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中每组传输参数的选择概率;所述基站根据所述每组传输参数的选择概率,从所述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中选择一组传输参数;
其中,
Figure FDA0002192936990000011
其中,所述Qt(a)为传输参数a的Reward值;所述Qt(b)为传输参数b的Reward值;所述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中包括的未使用的传输参数的Reward值为1;所述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中包括的已使用的传输参数的Reward值为使用该传输参数的吞吐率除以预设的基线传输参数的吞吐率;一组传输参数的吞吐率为该传输参数的数据块大小乘以使用该传输参数时接收到的成功响应信息的数目再除以M;所述t为预设探索强度因子;所述n为所述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中包括的传输参数的组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根据所述每组传输参数的选择概率,从所述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中选择一组传输参数,包括:
所述基站从所述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中,选择一组选择概率最大的传输参数;
或者,
所述基站为所述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中每组传输参数分配选择参数集合;所述基站生成第二随机数;所述基站从所述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中,选择所述第二随机数落入其选择参数集合的传输参数;
其中,所述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中每组传输参数分配的选择参数集合相互不重复;一组传输参数的选择参数集合在所述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中所有传输参数的选择参数集合总数中的占比,与该传输参数的选择概率在1中的占比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评估参数包括信道类型且不包括芯片类型,所述预设对应关系为预设基线对应关系,所述预设基线对应关系包括所述UE的信道类型下,与所述UE的查询信息对应的传输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站根据所述向所述UE传输数据的传输参数,向所述UE传输所述基站的缓存中的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站按照信道类型、查询信息,分类汇总数据传输响应信息,记录为统计数据;
所述基站向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发送所述统计数据,用于所述RNC建立芯片类型对应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站根据所述向所述UE传输数据的传输参数,向所述UE传输所述基站的缓存中的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站接收RNC发送的所述UE标识;
所述基站按照UE标识、信道类型、查询信息,分类汇总数据传输响应信息,将相同UE标识及信道类型下,不同查询信息记录为一组数据,得到统计数据;其中,所述统计数据中,不同组数据具有相同的查询信息;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统计数据,采用聚类算法建立芯片类型对应关系;其中,所述芯片类型对应关系包括与UE标识对应的芯片类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统计数据,采用聚类算法建立芯片类型对应关系,包括: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统计数据,分别计算所述统计数据中,每组数据内,每种查询信息下的块误差率BLER;其中,BLER为失败响应信息的数量除以传输响应信息的数量之和;
所述基站从所述统计数据中,随机选择X组数据作为X个中心点数据;
所述基站分别计算所述统计数据中,每个非中心点数据与所述X个中心点数据的距离;其中,计算一个非中心点的数据与一个中心点的距离包括:先计算两者相同的查询信息下的BLER之差的绝对值,再计算多个BLER之差的绝对值的均值作为两者之间的距离;
所述基站将所述统计数据中每个非中心点数据,与其距离最小的中心点聚为一类数据,得到X类数据;
所述基站计算所述X类数据中,每一类数据内,相同的查询信息下的BLER的均值,分别得到所述X类数据中,每一类数据的Y个均值向量;其中,所述Y为所述统计数据中每组数据包括的查询信息的类型数量;
若所述X类数据中每一类数据的Y个均值向量,与各自的中心点数据的BLER值的差值绝对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所述基站将所述X类数据中每一类数据内包括的所有UE标识对应同一个芯片类型,得到芯片类型对应关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站计算所述X类数据中,每一类数据内,相同的查询信息下的BLER的均值,分别得到所述X类数据中,每一类数据的Y个均值向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X类数据中存在一类数据的Y个均值向量,与其中心点数据的BLER值的差值绝对值大于所述预设阈值,所述基站将所述X类数据中每一类数据的Y个均值向量作为新的中心点数据,重新采用聚类算法建立芯片类型对应关系。
10.根据权利要求1-4或6-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评估参数包括芯片类型,所述基站获取所述UE的传输参数,包括:
所述基站接收RNC发送的所述UE的芯片类型;
或者,
所述基站接收所述RNC发送的所述UE的标识,所述基站查询芯片类型对应关系,获取所述芯片类型对应关系中,与所述UE的标识对应的芯片类型作为所述UE的芯片类型。
11.根据权利要求1-4或6-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评估参数包括信道类型,所述基站获取所述UE的传输参数,包括: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UE上报的Z次CQI,计算所述UE的信道特征参数;其中,所述Z大于或等于2;
所述基站查询信道类型对应关系,获取所述信道类型对应关系中所述UE的信道特征参数对应的信道类型,作为所述UE的信道类型。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特征参数包括差分方差,或者,方差。
13.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向用户设备UE发送标识查询信息;
所述RNC接收所述UE发送的所述UE的标识;
所述RNC根据所述UE的标识查询芯片类型对应关系,获取芯片类型对应关系中,与所述UE的标识对应的芯片类型作为所述UE的芯片类型;
所述RNC向基站发送所述UE的芯片类型,用于所述基站确定向所述UE传输数据的传输参数并使用确定的传输参数向所述UE传输数据;其中,所述传输参数包括数据块大小和/或调制方式。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RNC根据所述UE的标识查询芯片类型对应关系,获取所述芯片类型对应关系中,与所述UE的标识对应的芯片类型作为所述UE的芯片类型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RNC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统计数据;其中,所述统计数据为所述基站按照信道类型、查询信息,分类汇总数据传输响应信息;所述数据传输响应信息包括指示数据成功接收的成功响应信息,或者,指示数据未成功接收的失败响应信息;
所述RNC根据UE标识及所述统计数据,将相同UE标识及信道类型下,不同查询信息记录为一组数据,得到预处理的统计数据;其中,所述预处理的统计数据中,不同组数据中具有相同的查询信息;
所述RNC根据所述预处理的统计数据,采用聚类算法建立所述芯片类型对应关系。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NC根据所述预处理的统计数据,采用聚类算法建立所述芯片类型对应关系,包括:
所述RNC根据所述预处理的统计数据,分别计算所述预处理的统计数据中,每组数据内,每种查询信息下的块误差率BLER;其中,BLER为失败响应信息的数量除以传输响应信息的数量之和;
所述RNC从所述预处理的统计数据中,随机选择X组数据作为X个中心点数据;
所述RNC分别计算所述预处理的统计数据中,每个非中心点数据与所述X个中心点数据的距离;其中,计算一个非中心点的数据与一个中心点的距离包括:先计算两者相同的查询信息下的BLER之差的绝对值,再计算多个BLER之差的绝对值的均值作为两者之间的距离;
所述RNC将所述预处理的统计数据中每个非中心点数据,与其距离最小的中心点聚为一类数据,得到X类数据;
所述RNC计算所述X类数据中,每一类数据内,相同的查询信息下的BLER的均值,分别得到所述X类数据中,每一类数据的Y个均值向量;其中,所述Y为所述预处理的统计数据中每组数据包括的查询信息的类型数量;
若所述X类数据中每一类数据的Y个均值向量,与各自的中心点数据的BLER值的差值绝对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所述RNC将所述X类数据中每一类数据内包括的所有UE标识对应同一个芯片类型,得到芯片类型对应关系。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RNC计算所述X类数据中,每一类数据内,相同的查询信息下的BLER的均值,分别得到所述X类数据中,每一类数据的Y个均值向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X类数据中存在一类数据的Y个均值向量,与其中心点数据的BLER值的差值绝对值大于所述预设阈值,所述RNC将所述X类数据中每一类数据的Y个均值向量作为新的中心点数据,重新采用聚类算法建立所述芯片类型对应关系。
17.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设备UE上报的信道质量指示CQI;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UE的评估参数;其中,所述评估参数包括信道类型和/或芯片类型;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查询信息,查询所述UE的评估参数对应的预设对应关系,确定向所述UE传输数据的传输参数;其中,所述传输参数包括数据块大小和/或调制方式;所述查询信息包括根据所述UE上报的CQI计算的发送CQI和/或所述UE所属小区的当前可用码字;所述预设对应关系包括与所述UE的查询信息对应的传输参数;
传输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确定单元确定的所述向所述UE传输数据的传输参数,向所述UE传输所述数据传输装置的缓存中的数据。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UE发送的数据传输响应信息并记录;所述数据传输响应信息包括指示数据成功接收的成功响应信息,或者,指示数据未成功接收的失败响应信息;
所述装置还包括选择单元,用于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所述UE发送的M次数据传输响应信息后,根据记录的数据传输响应信息,从所述UE的评估参数及查询信息对应的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中,选择一组传输参数;其中,所述M大于或等于1;所述尝试传输参数集合包括至少两组传输参数;
更新单元,用于将所述预设对应关系中与所述UE的查询信息对应的传输参数修改为所述选择单元从所述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中选择的传输参数。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单元具体用于:
生成第一随机数;
若所述第一随机数小于当前预设门限,从所述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中随机选择一组传输参数;
若所述第一随机数大于或等于所述当前预设门限,计算所述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中每组传输参数的选择概率;根据所述每组传输参数的选择概率,从所述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中选择一组传输参数;
其中,其中,所述Qt(a)为传输参数a的Reward值;所述Qt(b)为传输参数b的Reward值;所述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中包括的未使用的传输参数的Reward值为1;所述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中包括的已使用的传输参数的Reward值为使用该传输参数的吞吐率除以预设的基线传输参数的吞吐率;一组传输参数的吞吐率为该传输参数的数据块大小乘以使用该传输参数时接收到的成功响应信息的数目再除以M;所述t为预设探索强度因子;所述n为所述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中包括的传输参数的组数。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单元具体用于:
从所述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中,选择一组选择概率最大的传输参数;
或者,
为所述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中每组传输参数分配选择参数集合;生成第二随机数;从所述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中,选择所述第二随机数落入其选择参数集合的传输参数;
其中,所述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中每组传输参数分配的选择参数集合相互不重复;一组传输参数的选择参数集合在所述尝试传输参数集合中所有传输参数的选择参数集合总数中的占比,与该传输参数的选择概率在1中的占比相同。
21.根据权利要求17-20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评估参数包括信道类型且不包括芯片类型,所述预设对应关系为预设基线对应关系,所述预设基线对应关系包括所述UE的信道类型下,与所述UE的查询信息对应的传输参数。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UE发送的数据传输响应信息并记录;所述数据传输响应信息包括指示数据成功接收的成功响应信息,或者,指示数据未成功接收的失败响应信息;
所述装置还包括记录单元,用于按照信道类型、查询信息,分类汇总数据传输响应信息,记录为统计数据;
所述装置还包括发送单元,用于向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发送所述统计数据,所述统计数据用于所述RNC建立芯片类型对应关系;其中,所述芯片类型对应关系包括与UE标识对应的芯片类型。
23.根据权利要求17-20或22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评估参数包括芯片类型,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
通过所述接收单元接收RNC发送的所述UE的芯片类型;
或者,
通过所述接收单元接收所述RNC发送的所述UE的标识,查询芯片类型对应关系,获取所述芯片类型对应关系中,与所述UE的标识对应的芯片类型作为所述UE的芯片类型。
24.根据权利要求17-20或22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评估参数包括信道类型,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UE上报的Z次CQI,计算所述UE的信道特征参数;其中,所述Z大于或等于2;
查询信道类型对应关系,获取所述信道类型对应关系中所述UE的信道特征参数对应的信道类型,作为所述UE的信道类型。
25.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用户设备UE发送标识查询信息;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UE发送的所述UE的标识;
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UE的标识查询芯片类型对应关系,获取芯片类型对应关系中,与所述UE的标识对应的芯片类型作为所述UE的芯片类型;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基站发送所述UE的芯片类型,用于所述基站确定向所述UE传输数据的传输参数并使用确定的传输参数向所述UE传输数据;其中,所述传输参数包括数据块大小和/或调制方式。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统计数据;其中,所述统计数据为所述基站按照信道类型、查询信息,分类汇总数据传输响应信息;所述数据传输响应信息包括指示数据成功接收的成功响应信息,或者,指示数据未成功接收的失败响应信息;
所述装置还包括预处理单元,用于根据UE标识及所述统计数据,将相同UE标识及信道类型下,不同查询信息记录为一组数据,得到预处理的统计数据;其中,所述预处理的统计数据中,不同组数据中具有相同的查询信息;
建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预处理单元得到的所述预处理的统计数据,采用聚类算法建立所述芯片类型对应关系。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预处理的统计数据,分别计算所述预处理的统计数据中,每组数据内,每种查询信息下的块误差率BLER;其中,BLER为失败响应信息的数量除以传输响应信息的数量之和;
从所述预处理的统计数据中,随机选择X组数据作为X个中心点数据;
分别计算所述预处理的统计数据中,每个非中心点数据与所述X个中心点数据的距离;其中,计算一个非中心点的数据与一个中心点的距离包括:先计算两者相同的查询信息下的BLER之差的绝对值,再计算多个BLER之差的绝对值的均值作为两者之间的距离;
将所述预处理的统计数据中每个非中心点数据,与其距离最小的中心点聚为一类数据,得到X类数据;
计算所述X类数据中,每一类数据内,相同的查询信息下的BLER的均值,分别得到所述X类数据中,每一类数据的Y个均值向量;其中,所述Y为所述预处理的统计数据中每组数据包括的查询信息的类型数量;
若所述X类数据中每一类数据的Y个均值向量,与各自的中心点数据的BLER值的差值绝对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将所述X类数据中每一类数据内包括的所有UE标识对应同一个芯片类型,得到芯片类型对应关系。
28.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收发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当所述数据传输装置运行时,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执行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9.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收发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当所述数据传输运行时,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执行权利要求13-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数据传输装置上运行时,使得所述数据传输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710840120.6A 2017-09-15 2017-09-15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74043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40120.6A CN107404378B (zh) 2017-09-15 2017-09-15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PCT/CN2018/103323 WO2019052343A1 (zh) 2017-09-15 2018-08-30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40120.6A CN107404378B (zh) 2017-09-15 2017-09-15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04378A CN107404378A (zh) 2017-11-28
CN107404378B true CN107404378B (zh) 2020-02-14

Family

ID=603887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40120.6A Active CN107404378B (zh) 2017-09-15 2017-09-15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04378B (zh)
WO (1) WO201905234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04378B (zh) * 2017-09-15 2020-02-14 成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1669251B (zh) * 2019-03-05 2022-07-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块大小的确定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5268406B (zh) * 2022-07-29 2023-09-29 江苏芯安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单片机芯片测试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701293B (zh) * 2023-07-27 2024-03-22 深圳市云端未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arm集群服务器的多通道数据并行传输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81124A (zh) * 2011-07-28 2011-12-1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修正用户的mcs等级的方法及装置
CN104365053A (zh) * 2012-06-12 2015-02-1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Lte中新载波类型的传输块大小确定
CN105978637A (zh) * 2016-06-20 2016-09-28 深圳极智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dut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27541A (zh) * 2006-08-18 2008-02-2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Hsupa中传输速率和调制编码的选择方法及装置
DE602007001575D1 (de) * 2007-01-19 2009-08-27 Alcatel Lucent Procede de selection d'un fomat TFRC
CN102123506A (zh) * 2008-07-14 2011-07-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用户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CN101494876B (zh) * 2009-03-11 2011-04-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确定下行负载的方法、基站和通信系统
CN103220069A (zh) * 2012-01-20 2013-07-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反馈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及设备
CN103516473B (zh) * 2012-06-28 2017-08-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确定传输块大小的方法和基站
WO2014008106A1 (en) * 2012-07-02 2014-01-09 Intel Corporation Simultaneous transmit and receive
CN107404378B (zh) * 2017-09-15 2020-02-14 成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81124A (zh) * 2011-07-28 2011-12-1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修正用户的mcs等级的方法及装置
CN104365053A (zh) * 2012-06-12 2015-02-1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Lte中新载波类型的传输块大小确定
CN105978637A (zh) * 2016-06-20 2016-09-28 深圳极智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dut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04378A (zh) 2017-11-28
WO2019052343A1 (zh) 2019-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04378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US9037091B2 (en) 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2018027074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ally Configurable Air Interfaces
US10033601B2 (en) Method of reporting CQI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9152009B (zh) 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US10862557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sending device, and receiving device
KR20200013041A (ko) 채널 품질 피드백 방법 및 장치
JP2020515194A (ja) 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装置
JP2008507903A (ja) アクセス・チャネルを介した効率的なシグナリング
US10187812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CN101568145B (zh) 一种lte系统cqi上报实现方法
WO2016091185A1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3944664A (zh) 传输信息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WO2019095958A1 (zh) 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的传输方法及通信设备
RU2671954C1 (ru) Способ, оборудование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пределения порядка модуляции и кодирования
CN103227819A (zh) 机器类通信中业务数据的传输方法及系统、基站和ue
IL269399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nding information, terminal, access network device and system
US11705981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MCS receiving method, MCS notif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US8982722B1 (en) Determin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gain
WO2013166814A1 (zh) 触发信道状态信息非周期反馈的方法、ue、基站及系统
WO2017194012A1 (zh) 极化码处理方法及装置、节点
CN109151846B (zh) 一种cp类型的确定方法及终端设备、基站
US8315183B2 (en) Channel quality indexing and reverse indexing
CN110113139B (zh) 一种下行业务信道发送方法、用户终端和基站
CN110708141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微型基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