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03313A - 机器人近场支付安全验证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机器人近场支付安全验证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403313A CN107403313A CN201610335698.1A CN201610335698A CN107403313A CN 107403313 A CN107403313 A CN 107403313A CN 201610335698 A CN201610335698 A CN 201610335698A CN 107403313 A CN107403313 A CN 10740331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bot
- mobile terminal
- payment
- threshold
- pa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 G06Q20/32—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wireless devices
- G06Q20/327—Short range or proximity payments by means of M-devices
- G06Q20/3278—RFID or NFC payments by means of M-devic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40—Authorisation, e.g. identification of payer or payee, verification of customer or shop credentials; Review and approval of payers, e.g. check credit lines or negative lists
- G06Q20/401—Transaction verification
- G06Q20/4014—Identity check for transactions
- G06Q20/40145—Biometric identity check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Finance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器人近场支付安全验证方法及装置,其方法包括:机器人检测第一阈值范围内的移动终端,且所述移动终端与机器人之间的距离值趋于缩小时,建立无线通讯连接;检测到移动终端与机器人之间的距离值小于第二阈值时,发出提示信息至所述移动终端以进行相应支付的确认,其中,第二阈值小于第一阈值;当移动终端确认支付时,机器人获取生物体特征进行认证,认证通过时,则机器人与移动终端之间进行支付数据交换,完成支付。本发明方法及装置在用户进行支付时,机器人获取生物特征进行认证,只有在认证通过时才能完成支付确认,保证了支付的安全性,防止移动终端的盗刷盗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工智能模式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器人近场支付安全验证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中所能包含的应用越来越多,其中,通过移动终端来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的方式越来越普遍,这种通过近距离通信技术实现移动终端与移动终端、POS机、ATM机等电子支付设备之间的非接触式信息交互,以完成交易双方货币支付过程的支付方式被称为近场支付(NFC)。
由于目前用户在进行刷卡消费的时候,必须通过固定机器进行支付,如在刷卡乘坐地铁、刷卡乘车等,刷银行卡支付购物、拉卡拉还信用卡等,用户在陌生环境下需要寻找固定的刷卡设备,很不方便。或用户在商城消费时,人为因素干预,而用户通过刷卡消费输入密码时容易被盗取卡号及密码,给用户带来财产损失。
而近场支付的方式,可以使用户更方便快捷完成电子支付,所以越来越受用户的欢迎。但是,目前的近场支付在安全性能上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亟需一种既便捷又安全的支付方式确保用户近场支付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器人近场支付安全验证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支付不便捷及不安全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机器人近场支付安全验证方法,包括:
步骤101,机器人检测第一阈值范围内的移动终端,且所述移动终端与机器人之间的距离值趋于缩小时,建立无线通讯连接;
步骤102,检测到移动终端与机器人之间的距离值小于第二阈值时,发出提示信息至所述移动终端以进行相应支付的确认,其中,第二阈值小于第一阈值;
步骤103,当移动终端确认支付时,机器人获取生物体特征进行认证,认证通过时,则机器人与移动终端之间进行支付数据交换,完成支付。
进一步地,步骤103中获取生物体特征进行认证具体为:获取人脸、指纹、虹膜中的一种或多种特征的组合进行认证。
进一步地,步骤103具体包括:
当移动终端确认支付时,机器人图像获取单元获取移动终端持有者当前生物特征的图像信息;
将当前获取的生物特征的图像信息发送至服务器进行认证,认证通过时,则机器人与移动终端交换支付数据,完成支付。
进一步地,步骤104具体包括:
判定数据交换完成后,若检测到移动终端与机器人之间的距离值大于第三阈值,则断开移动终端与机器人之间的无线通讯连接,其中,第三阈值大于第二阈值,小于第一阈值。
进一步地,机器人通过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广播数据包,来获取移动终端与机器人之间的距离值。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机器人近场支付安全验证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机器人检测第一阈值范围内的移动终端,且所述移动终端与机器人之间的距离值趋于缩小时,建立无线通讯连接;
确认模块,用于检测到移动终端与机器人之间的距离值小于第二阈值时,发出提示信息至所述移动终端以进行相应支付的确认,其中,第二阈值小于第一阈值;
认证支付模块,当移动终端确认支付时,机器人获取生物体特征进行认证,认证通过时,则机器人与移动终端之间进行支付数据交换,完成支付。
进一步地,认证支付模块获取生物体特征进行认证具体为:获取人脸、指纹、虹膜中的一种或多种特征的组合进行认证。
进一步地,认证支付模块具体用于:
当移动终端确认支付时,机器人图像获取单元获取移动终端持有者当前生物特征的图像信息;
将当前获取的生物特征的图像信息发送至服务器进行认证,认证通过时,则机器人与移动终端交换支付数据,完成支付。
进一步地,判定模块具体可以用于:
判定数据交换完成后,若检测到移动终端与机器人之间的距离值大于第三阈值,则断开移动终端与机器人之间的无线通讯连接,其中,第三阈值大于第二阈值,小于第一阈值。
进一步地,还包括获取模块用于通过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广播数据包,来获取移动终端与机器人之间的距离值。
本实施例提供的机器人近场支付安全验证方法,在服务机器人上设置近场支付设备,用户在移动终端确认支付时,机器人开启图像获取设备对移动终端持有者进行生物特征认证,只有在认证通过时才能完成支付确认,以保证支付的安全性,防止移动终端所绑定的银行卡的盗刷盗用,而且验证方式简单有效。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机器人近场支付安全验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机器人近场支付安全验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三的机器人近场支付安全验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机器人近场支付安全验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机器人近场支付安全验证方法,包括:
步骤101,机器人检测第一阈值范围内的移动终端,且所述移动终端与机器人之间的距离值趋于缩小时,建立无线通讯连接。
具体的,机器人为用于完成近场支付的装置,外部装有图像获取设备,可对移动终端的持有者进行拍照,以进行支付验证,内部装有感应器和CPU,可对移动终端进行数据交互,并对移动终端发送的信息进行处理。由于移动终端在需要近场支付时会靠近机器人,因此,机器人通过检测第一阈值范围内是否有移动终端来判断移动终端是否需要执行近场支付动作,此处,第一阈值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在此不做限定。移动终端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等可用于进行近场支付的智能电子设备。
当移动终端与机器人之间的距离值趋于缩小时,建立无线通讯连接。
具体的,当移动终端与机器人之间的距离值趋于缩小时,说明此时移动终端在靠近机器人,移动终端需要进行近场支付,此时机器人与移动终端建立无线通讯连接,以为后续的数据交换做准备。
无线通讯可以为红外线通讯、蓝牙通讯、WIFI通讯等通讯方式。
步骤102,检测到移动终端与机器人之间的距离值小于第二阈值时,发出提示信息至所述移动终端以进行相应支付的确认,其中,第二阈值小于第一阈值。
具体的,当移动终端与机器人之间的距离值小于第二阈值时,说明此时移动终端已满足执行近场支付的条件,机器人发出提示信息至移动终端,以提示移动终端进行相应支付的确认。第二阈值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只需满足第二阈值小于第一阈值即可。
步骤103,当移动终端确认支付时,机器人获取生物体特征进行认证,认证通过时,则机器人与移动终端之间进行支付数据交换,完成支付。
具体的,当移动终端进行支付确认时,需要对支付进行验证,以保证支付的安全性,防止移动终端盗刷盗用,因此,此时机器人开启图像获取设备对移动终端持有者进行生物特征认证,具体为人脸面部特征认证,即图像获取设备对移动终端持有者进行拍照,并将拍照所得信息上传至服务器进行比对,比对成功,则认证通过,机器人与移动终端之间进行支付数据交换。
机器人在对移动终端的信息认证成功后,将移动终端确认的信息发送给服务器,由服务器对确认信息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返回给机器人,机器人再将处理结果返回给移动终端,以告知移动终端支付成功与否。
进一步地,步骤103中获取生物体特征进行认证具体可以为:获取人脸、指纹、虹膜中的一种或多种特征的组合进行认证。
进一步地,步骤103具体包括:
当移动终端确认支付时,机器人图像获取单元获取移动终端持有者当前生物特征的图像信息;
将当前获取的生物特征的图像信息发送至服务器进行认证,认证通过时,则机器人与移动终端交换支付数据,完成支付。
进一步地,步骤104具体可以包括:
判定数据交换完成后,若检测到移动终端与机器人之间的距离值大于第三阈值,则断开移动终端与机器人之间的无线通讯连接,其中,第三阈值大于第二阈值,小于第一阈值。
进一步地,机器人通过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广播数据包,来获取移动终端与机器人之间的距离值。
进一步地,机器人判定数据交换完成后,可以断开移动终端与机器人之间的无线通讯连接。
具体的,当数据交换完成后,移动终端已不需要与机器人进行信息交互,此时应该断开他们之间的无线通讯连接,在保证移动终端信息安全的同时,可避免资源浪费,为其他移动终端与机器人之间的连接提供便利。
本实施例提供的机器人近场支付安全验证方法,在移动终端确认支付时,机器人开启图像获取设备对移动终端持有者进行生物特征认证,具体为人脸面部特征认证,只有在认证通过时才能完成支付确认,以保证支付的安全性,防止移动终端的盗刷盗用,而且验证方式简单有效,硬件上只需在机器人上安装图像获取设备即可。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的补充说明。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机器人近场支付安全验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步骤103具体包括:
步骤1031,当移动终端确认支付时,机器人图像获取单元获取移动终端持有者当前生物特征的图像信息。
步骤1032,将当前获取的生物特征的图像信息发送至服务器进行认证,认证通过时,则机器人与移动终端交换支付数据,完成支付。
进一步地,还包括步骤104,具体包括:
步骤1041,判定数据交换完成后,若检测到移动终端与机器人之间的距离值大于第三阈值,转步骤1042。
步骤1042,断开移动终端与机器人之间的无线通讯连接,其中,第三阈值大于第二阈值,小于第一阈值。
本实施例提供的机器人近场支付安全验证方法,在移动终端确认支付时,机器人开启图像获取设备对移动终端持有者进行人脸面部特征认证,即通过图像获取设备对移动终端的持有者进行拍照,以获取当前人脸图像,然后对当前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识别,以获取人脸区域,最后将人脸区域发送至服务器进行认证,只有在认证通过时才能完成支付确认,以保证支付的安全性,防止移动终端的盗刷盗用,而且验证方式简单有效,硬件上只需在机器人上安装图像获取设备即可。
实施例三,本实施例为装置实施例,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一中的方法。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三的机器人近场支付安全验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机器人近场支付安全验证装置,包括:检测模块201、确认模块202和认证支付模块203。
其中,检测模块201,用于机器人检测第一阈值范围内的移动终端,且所述移动终端与机器人之间的距离值趋于缩小时,建立无线通讯连接;
确认模块202,用于检测到移动终端与机器人之间的距离值小于第二阈值时,发出提示信息至所述移动终端以进行相应支付的确认,其中,第二阈值小于第一阈值;
认证支付模块203,当移动终端确认支付时,机器人获取生物体特征进行认证,认证通过时,则机器人与移动终端之间进行支付数据交换,完成支付。
进一步地,认证支付模块203具体用于:
获取生物体特征进行认证具体为:获取人脸、指纹、虹膜中的一种或多种特征的组合进行认证。
进一步地,认证支付模块203具体用于:
当移动终端确认支付时,机器人图像获取单元获取移动终端持有者当前生物特征的图像信息;
将当前获取的生物特征的图像信息发送至服务器进行认证,认证通过时,则机器人与移动终端交换支付数据,完成支付。
进一步地,上述装置还包括判定模块204,具体用于:
判定数据交换完成后,若检测到移动终端与机器人之间的距离值大于第三阈值,则断开移动终端与机器人之间的无线通讯连接,其中,第三阈值大于第二阈值,小于第一阈值。
进一步地,上述装置还包括获取模块205,用于通过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广播数据包,来获取移动终端与机器人之间的距离值。
本实施例是与方法实施例一对应的装置实施例,具体可参见实施例一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机器人近场支付安全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01,机器人检测第一阈值范围内的移动终端,且所述移动终端与机器人之间的距离值趋于缩小时,建立无线通讯连接;
步骤102,检测所述移动终端与机器人之间的距离值小于第二阈值时,发出提示信息至所述移动终端以进行相应支付的确认,其中,第二阈值小于第一阈值;
步骤103,当所述移动终端确认支付时,机器人获取生物体特征进行认证,认证通过时,则机器人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进行支付数据交换,完成支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近场支付安全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03中具体包括:
获取生物体特征进行认证具体为:获取人脸、指纹、虹膜中的一种或多种特征的组合进行认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人近场支付安全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03具体包括:
当移动终端确认支付时,机器人图像获取单元获取移动终端持有者当前生物特征的图像信息;
将当前获取的生物特征的图像信息发送至服务器进行认证,认证通过时,则机器人与移动终端交换支付数据,完成支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近场支付安全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104,具体包括:
判定数据交换完成后,若检测到移动终端与机器人之间的距离值大于第三阈值,则断开移动终端与机器人之间的无线通讯连接,其中,第三阈值大于第二阈值,小于第一阈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近场支付安全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机器人通过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广播数据包,来获取移动终端与机器人之间的距离值。
6.一种机器人近场支付安全验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机器人检测第一阈值范围内的移动终端,且所述移动终端与机器人之间的距离值趋于缩小时,建立无线通讯连接;
确认模块,用于检测到移动终端与机器人之间的距离值小于第二阈值时,发出提示信息至所述移动终端以进行相应支付的确认,其中,第二阈值小于第一阈值;
认证支付模块,当所述移动终端确认支付时,机器人获取生物体特征进行认证,认证通过时,则机器人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进行支付数据交换,完成支付。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器人近场支付安全验证装置,其特征在于,认证支付模块获取生物体特征进行认证具体为:获取人脸、指纹、虹膜中的一种或多种特征的组合进行认证。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器人近场支付安全验证装置,其特征在于,认证支付模块具体用于:
当移动终端确认支付时,机器人图像获取单元获取移动终端持有者当前生物特征的图像信息;
将当前获取的生物特征的图像信息发送至服务器进行认证,认证通过时,则机器人与移动终端交换支付数据,完成支付。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器人近场支付安全验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判定模块具体用于:
判定数据交换完成后,若检测到移动终端与机器人之间的距离值大于第三阈值,则断开移动终端与机器人之间的无线通讯连接,其中,第三阈值大于第二阈值,小于第一阈值。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器人近场支付安全验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获取模块,用于通过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广播数据包,来获取移动终端与机器人之间的距离值。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335698.1A CN107403313A (zh) | 2016-05-19 | 2016-05-19 | 机器人近场支付安全验证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335698.1A CN107403313A (zh) | 2016-05-19 | 2016-05-19 | 机器人近场支付安全验证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403313A true CN107403313A (zh) | 2017-11-28 |
Family
ID=603945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335698.1A Pending CN107403313A (zh) | 2016-05-19 | 2016-05-19 | 机器人近场支付安全验证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403313A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406776A (zh) * | 2018-05-09 | 2018-08-17 | 科沃斯商用机器人有限公司 | 安全交互方法、安全交互装置及服务机器人 |
CN110427887A (zh) * | 2019-08-02 | 2019-11-08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智能的会员身份识别方法及装置 |
CN111178868A (zh) * | 2019-06-20 | 2020-05-19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支付验证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
CN111639934A (zh) * | 2020-02-17 | 2020-09-08 |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生物特征匹配的支付方法及支付装置 |
CN111178868B (zh) * | 2019-06-20 | 2024-10-22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支付验证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49850A (zh) * | 2013-01-05 | 2013-04-17 |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nfc的移动支付终端、系统及其支付方法 |
CN103927658A (zh) * | 2014-04-08 | 2014-07-16 |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移动支付方法和移动支付终端 |
CN104702321A (zh) * | 2014-04-11 | 2015-06-10 | 上海智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近场支付判定方法以及系统 |
CN104978655A (zh) * | 2014-04-11 | 2015-10-14 | 上海智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近场支付连接及数据交换方法以及系统 |
CN105389703A (zh) * | 2015-11-10 | 2016-03-09 | 陈雷 | 多模式生物识别混合认证支付系统 |
-
2016
- 2016-05-19 CN CN201610335698.1A patent/CN107403313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49850A (zh) * | 2013-01-05 | 2013-04-17 |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nfc的移动支付终端、系统及其支付方法 |
CN103927658A (zh) * | 2014-04-08 | 2014-07-16 |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移动支付方法和移动支付终端 |
CN104702321A (zh) * | 2014-04-11 | 2015-06-10 | 上海智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近场支付判定方法以及系统 |
CN104978655A (zh) * | 2014-04-11 | 2015-10-14 | 上海智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近场支付连接及数据交换方法以及系统 |
CN105389703A (zh) * | 2015-11-10 | 2016-03-09 | 陈雷 | 多模式生物识别混合认证支付系统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406776A (zh) * | 2018-05-09 | 2018-08-17 | 科沃斯商用机器人有限公司 | 安全交互方法、安全交互装置及服务机器人 |
CN108406776B (zh) * | 2018-05-09 | 2021-06-25 | 科沃斯商用机器人有限公司 | 安全交互方法、安全交互装置及服务机器人 |
CN111178868A (zh) * | 2019-06-20 | 2020-05-19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支付验证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
CN111178868B (zh) * | 2019-06-20 | 2024-10-22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支付验证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
CN110427887A (zh) * | 2019-08-02 | 2019-11-08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智能的会员身份识别方法及装置 |
CN110427887B (zh) * | 2019-08-02 | 2023-03-10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智能的会员身份识别方法及装置 |
CN111639934A (zh) * | 2020-02-17 | 2020-09-08 |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生物特征匹配的支付方法及支付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258270B (zh) | 银行支付方法及其装置 | |
KR101455609B1 (ko) | 홍채 정보를 이용한 카드 결제 시스템 및 카드 결제 방법 | |
WO2017128976A1 (zh) | 基于移动终端卡模拟的信用支付方法及装置 | |
CN103778730A (zh) | 提高移动终端近场通信支付安全性的方法、系统及其终端 | |
CN105631661A (zh) | 离线支付方法、离线支付装置和离线支付系统 | |
CN106485851A (zh) | 一种无卡存取款机及无卡存取款系统 | |
CN108171504B (zh) | 一种聚合支付方法、移动设备及存储装置 | |
CN104361493A (zh) | 一种基于生物特征的电子支付方法 | |
CN104021474B (zh) | 一种提高移动支付安全性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6169091B (zh) | 一种金融卡及其使用方法 | |
KR101316686B1 (ko) | 카드 단말기 및 카드 단말기를 이용한 오프라인 결제 방법 | |
CN101964090A (zh) | 采用双卡分别认证身份和支付金额的银联支付系统和方法 | |
CN104794613A (zh) | 一种基于销售终端的移动设备鉴权方法 | |
CN107403313A (zh) | 机器人近场支付安全验证方法及装置 | |
CN102467708A (zh) | 支付方法、交易发起终端及交易执行终端 | |
CN105631673A (zh) | 一种云支付方法、支付终端、云端支付平台和云支付系统 | |
CN104657858A (zh) | 一种电子钱包身份认证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
US20150127475A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of Voice Authentication in Transactions | |
CN105719130B (zh) | 支付验证方法、装置及系统 | |
KR20200088877A (ko) | 전기 자동차의 충전 방법 | |
CN105184563A (zh) | 一种nfc芯片的安全处理方法和装置 | |
CN104715360B (zh) | 无卡支付收款系统以及无卡支付收款方法 | |
CN105741111A (zh) | 移动支付方法、系统及设备 | |
CN105989481B (zh) | 数据交互方法及系统 | |
WO2017193836A1 (zh) | 一种基于信令网的销售终端安全支付方法及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ddress after: 200433, five floor, Boston International Building, 18 Yangpu District Government Road, Shanghai. Applicant after: Shanghai Ming m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0433, five floor, Boston International Building, 18 Yangpu District Government Road, Shanghai. Applicant before: Shanghai Hui Liu cloud comput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