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02175B - 一种变形条件下土-水特征曲线的分形预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变形条件下土-水特征曲线的分形预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02175B
CN107402175B CN201710419783.0A CN201710419783A CN107402175B CN 107402175 B CN107402175 B CN 107402175B CN 201710419783 A CN201710419783 A CN 201710419783A CN 107402175 B CN107402175 B CN 1074021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mula
soil
fractal
air
indic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1978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02175A (zh
Inventor
陶高梁
陈银
肖衡林
庄心善
吴小康
朱学良
李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71041978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02175B/zh
Publication of CN1074021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021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021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0217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08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 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088Investigating volume, surface area, size or distribution of pores; Porosimetry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分型理论的预测变形条件下土‑水特征曲线(SWCC)的计算方法。该方法以初始孔隙比e0的SWCC为参考状态,确定变形后的分维数D和进气值,从而预测变形后任一孔隙比e条件下的SWCC。本发明基于分型理论,通过孔隙孔径分布密度函数得到含水量与分维数的关系式,从而推导出分形模型。基于分形模型,本发明认为不同初始孔隙比的SWCC主要受进气值控制,分维数几乎不变。然后以分形理论为基础给出了基于SWCC试验数据的分维数计算方法,建立了不同初始孔隙比下进气值的预测方法。试验表明,此种方法预测的SWCC均与实测值吻合较好。本发明提供的分形预测方法,对于非饱和土水力‑力学耦合分析、变形条件下土体渗流特性研究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Description

一种变形条件下土-水特征曲线的分形预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研究非饱和土水-力耦合以及变形条件下土体的渗流特性的技术领域,更加具体来说是一种变形条件下土-水特征曲线的分形预测方法。
背景技术
土广泛分布于自然界,自然界中绝大多数土体都处于非饱和状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于非饱和土的研究已经成为岩土力学学术界的研究重点。研究非饱和土就不可避免的会接触到土-水特征曲线,土-水特征曲线是非饱和土土力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基础,土-水特征曲线在非饱和土的理论和力学性质的研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获取土-水特征曲线有两种方法:实验法和预测法。实验法需要通过一套精准的实验方案,并且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时间才能得到若干个孤立的点,然后经过数据处理才能得到一条完整的土-水特征曲线。因此近年来许多国内外学者慢慢将研究方向转向预测法。预测法只需要依据土的自身性质以及孔隙分布函数等确定出预测模型。
在这一方面,张雪东(2011)以概率论为基础建立了描述变形对土-水特征曲线影响规律的经验模型;Zhou A N(2012)通过分析有效饱和度和孔隙比的关系建立了描述初始孔隙比对土-水特征曲线影响的方法;张昭(2013)引入“水土体积比”的概念建立了不同孔隙比条件下土-水特征曲线经验预测方法;陶高梁(2014)结合孔隙分布变化规律阐释了压缩变形条件下土-水特征曲线演化机理、并提出了简化表征方法。但是现有的方法都比较复杂,精确性一般。
现有的与土-水特征曲线相关的专利不是很多,但大致分为两种:
1、基于试验的直接测定法:如《砂性土土-水特征曲线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多功能土-水特征曲线试验仪》、《非饱和粗颗粒土土-水特征曲线和渗透系数的试验装置》、《高精度土-水特征曲线自动测量系统》、《一种测量土-水特征曲线的双层压力板仪》、《获得土壤水分特征曲线Van Genchten模型参数的方法》、《粗颗粒土双进气值土-水特征曲线的测试装置》、《一种可测体变的土-水特征曲线测试装置》,这一类专利提出的方法只能测定某一孔隙比条件下的土-水特征曲线,无法达到预测其他孔隙比条件下的土-水特征曲线的目的。若要知道特定孔隙比条件下的土-水特征曲线,则必须通过试验方法,这样会耗费更多的时间和人力。
2、基于公式或模型的间接测定法:如:①、《一种基于多重分形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模拟方法》,该发明基于多重分形方法,充分考虑土壤结构对水分特征曲线模拟的影响,提高了土壤水分的模拟精度,但计算模型和计算过程较为复杂,不能预测任意孔隙比条件下的土-水特征曲线,且该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②、《对基于轴平移技术测试的非饱和土土-水特征曲线的修正方法》,该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轴平移技术在测试非饱和土土-水特征曲线方面准确性的方法,使其测试结果与真实结果更加接近,但是该方法达不到预测土-水特征曲线的目的。③、《一种基于亚甲蓝值的细集料土-水特征曲线预估方法》,该发明利用亚甲蓝值得到模型中的四个参数,从而快速测得土-水特征曲线。该发明只能预某一孔隙比条件下的土-水特征曲线,若要预估任意孔隙比条件下的土-水特征曲线则需再测一次细集料的亚甲蓝值。与本发明相比,其参数较多,且只适用于细集料。本发明提出的模型中只有两个参数,且只需通过一次压力板仪试验,即可预测任意孔隙比条件下的土-水特征曲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出一种变形条件下土-水特征曲线的分形预测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施的:一种变形条件下土-水特征曲线的分形预测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①、通过压力板试验获取初始孔隙比条件下的土-水特征曲线;
②、建立基于分形理论的土-水特征曲线分形预测模型;
其中:分形预测模型为:
其中:w表示质量含水率,Gs表示土粒相对密度,ψ表示基质吸力,ψa表示进气值,e表示孔隙比,D为分维数;
③、求取变形前土-水特征曲线模型的两个参数:分维数D0和进气值ψa0
3.1):根据分析拟合求取变形前的分维数D0
利用孔隙孔径分布密度函数:
f(r)=cr-1-D II
推导出孔隙累计体积的表达式:
其中:c是常数,r是孔径,将r看做连通孔隙通道有效孔径;孔隙体积形状因子相同且为kV,D是分维数;
由公式III得到质量含水率的计算公式:
式中:w为质量含水率,V≤r为孔隙累计体积,c是常数,r是孔径,孔隙体积形状因子相同且为kV,D是分维数,ρw为水的密度;
将杨氏拉普拉斯方程ψ=2Tscosα/r V
公式V代入公式IV中,则可得到:
式中:w为质量含水率,c是常数,孔隙体积形状因子相同且为kV,D是分维数,ρw为水的密度,Ts为表面张力,α为接触角,ψ表示基质吸力;
对公式VI两边取对数,得到lnw∝(3-D)(-lnψ),以-lnψ为横坐标、lnw为纵坐标,绘制散点图,然后对散点图进行直线拟合,得出斜率k,那么分维数D=3-k,值得说明的是公式VI的适用条件为ψ≥ψa,故计算时应舍去质量含水量未开始下降或者微微下降阶段的数据;
3.2):利用公式I对土-水特征曲线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拟合,便可得到相应进气值ψa0
④、将变形前的分维数D0和进气值ψa0代入公式I中,可得到变形前的土-水特征曲线模型:
式中,w表示质量含水率,Gs表示土粒相对密度,ψ表示基质吸力,ψa0表示变形前的进气值,e0表示变形前的初始孔隙比,D0为变形前的分维数;
⑤、计算变形后的分维数D和进气值ψa1
5.1):初始孔隙比e1的分维数D1按照e0时的取值,即D1=D0
5.2):W=e1/Gs代入到公式VII中的第一式,可得:
式中,e0、e1分别为变形前和变形后的初始孔隙比,ψa0表示变形前的进气值,ψ表示基质吸力,D0为变形前的分维数;
对上述公式进行变形,可得:
式中,e0、e1分别为变形前和变形后的初始孔隙比,ψa0表示变形前的进气值,ψ表示基质吸力,D0为变形前的分维数;
由公式IX,即可计算出变形后的进气值ψa1
⑥、结合公式I中的分形预测模型,即可预测变形后任意孔隙比下的土-水特征曲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的步骤②中;建立分形模型的步骤包括:
2.1):当最大孔径rmax也充满水,即土样饱和,利用公式IV,可得饱和质量含水量表示为:
式中:ws为饱和质量含水率,c是常数,rmax为最大孔径,孔隙体积形状因子相同且为kv,D是分维数,ρw为水的密度;
2.2):将最大孔径对应的基质吸力近似看做是进气值ψa,则根据公式V有:
ψa=2Tscosα/rmax XI
式中:r是孔径,Ts为表面张力,α为接触角,ψa表示进气值将公式XI代入公式X,可得到:
式中:ws为饱和质量含水率,c是常数,孔隙体积形状因子相同且为kV,D是分维数,ρw为水的密度,Ts为表面张力,α为接触角,ψa表示进气值;
将公式VI和公式XII两边分别相除可得:
式中:w为质量含水率,ws为饱和质量含水率,ψa表示进气值,ψ表示基质吸力。
根据公式XIII可获得完整的土-水特征曲线模型:
式中,w为质量含水率,ws为饱和质量含水率,ψa表示进气值,ψ表示基质吸力,D是分维数;
孔隙比为e,取ρw=1g/cm3,则饱和质量含水量为Ws=e/Gs(Gs表示土粒相对密度),代入公式XIV,得到如下分型模型:
式中:w为质量含水率,ψa表示进气值,ψ表示基质吸力,D是分维数,Gs表示土粒相对密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步骤⑤中;计算变形后进气值ψa1具体步骤包括:
当变形后土体初始孔隙比变为e1时;其中e0>e1,令进气值为ψa1,则ψ>ψa1阶段的质量含水量表示的土-水特征曲线几乎与变形前e0时的重合,于是作水平线w=e1/Gs,与变形前e0时的土-水特征曲线的交点横坐标便可近似认为是e1时的进气值ψa1,如图1所示。
本发明包括如下优点:1、本发明只需通过压力板仪试验确定土体变形前(即初始孔隙比)的土-水特征曲线,即可根据本发明提出的分形模型预测出变形后(即任意孔隙比)的土-水特征曲线。从而大大地减少了实验操作的繁琐性,在短时间内获取不同孔隙比条件下的土-水特征曲线。2、本发明提出的计算模型简单,模型中只需确定分维数和进气值两个参数,且两个参数的计算方法也简单。3、本发明是基于分形理论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来预测变形后的土-水特征曲线模型,有足够的理论支撑。
附图说明
图1为不同初始孔隙比条件下质量含水量表示的土-水特征曲线。
图2为武汉粘性土变形前(e0=1.115)在分形预测方法下的分维数计算结果。
图3为合肥膨胀土土变形前(e0=0.88)在分形预测方法下的分维数计算结果。
图4为西安黄土(5℃)变形前(e0=1.23)在分形预测方法下的分维数计算结果。
图5为武汉黏性土变形前(e0=1.115)在分形预测模型下对最大初始孔隙比时的土-水特征曲线进行拟合的试验结果及实测值的对比。
图6为合肥膨胀土变形前(e0=0.88)在分形预测模型下对最大初始孔隙比时的土-水特征曲线进行拟合的试验结果及实测值的对比。
图7为西安黄土(5℃)变形前(e0=1.23)在分形预测模型下对最大初始孔隙比时的土-水特征曲线进行拟合的试验结果及实测值的对比。
图8为武汉黏性土变形后(e=1.037)土-水特征曲线预测与实测结果对比。
图9为武汉黏性土变形后(e=0.964)土-水特征曲线预测与实测结果对比。
图10为武汉黏性土变形后(e=0.897)土-水特征曲线预测与实测结果对比。
图11为武汉黏性土变形后(e=0.833)土-水特征曲线预测与实测结果对比。
图12为武汉黏性土变形后(e=0.719)土-水特征曲线预测与实测结果对比。
图13为武汉黏性土变形后(e=0.613)土-水特征曲线预测与实测结果对比。
图14为合肥膨胀土变形后(e=0.8)土-水特征曲线预测与实测结果对比。
图15为合肥膨胀土变形后(e=0.73)土-水特征曲线预测与实测结果对比。
图16为西安黄土(5℃)变形后(e=0.88)土-水特征曲线预测与实测结果对比。
图17为西安黄土(5℃)变形后(e=0.75)土-水特征曲线预测与实测结果对比。
图18为西安黄土(5℃)变形后(e=0.72)土-水特征曲线预测与实测结果对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情况,但它们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仅作举例而已;同时通过说明对本发明的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参照图1-18所示:一种变形条件下土-水特征曲线的分形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①、通过压力板试验获取初始孔隙比条件下的土-水特征曲线;
②、建立基于分形理论的土-水特征曲线分形预测模型;
其中:分形预测模型为:
其中:w表示质量含水率,Gs表示土粒相对密度,ψ表示基质吸力,ψa表示进气值,e表示孔隙比,D为分维数;
③、求取变形前土-水特征曲线模型的两个参数:分维数D0和进气值ψa0
3.1):根据分析拟合求取变形前的分维数D0
利用孔隙孔径分布密度函数:
f(r)=cr-1-D II
推导出孔隙累计体积的表达式:
其中:c是常数,r是孔径,将r看做连通孔隙通道有效孔径;孔隙体积形状因子相同且为kV,D是分维数;
由公式III得到质量含水率的计算公式:
式中:w为质量含水率,V≤r为孔隙累计体积,c是常数,r是孔径,孔隙体积形状因子相同且为kV,D是分维数,ρw为水的密度;
将杨氏拉普拉斯方程ψ=2Tscosα/r V
公式V代入公式IV中,则可得到:
式中:w为质量含水率,c是常数,孔隙体积形状因子相同且为kV,D是分维数,ρw为水的密度,Ts为表面张力,α为接触角,ψ表示基质吸力;
对公式VI两边取对数,得到lnw∝(3-D)(-lnψ),以-lnψ为横坐标、ln w为纵坐标,绘制散点图,然后对散点图进行直线拟合,得出斜率k,那么分维数D=3-k,值得说明的是公式VI的适用条件为ψ≥ψa,故计算时应舍去质量含水量未开始下降或者微微下降阶段的数据;
3.2):利用公式I对土-水特征曲线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拟合,便可得到相应进气值ψa0
④、将变形前的分维数D0和进气值ψa0代入公式I中,可得到变形前的土-水特征曲线模型:
式中,w表示质量含水率,Gs表示土粒相对密度,ψ表示基质吸力,ψa0表示变形前的进气值,e0表示变形前的初始孔隙比,D0表示变形前的分维数;
⑤、计算变形后的分维数D和进气值ψa
5.1):本发明认为变形前后分维数不变,即初始孔隙比e1的分维数D1按照e0时的取值,即D1=D0
5.2):W=e1/Gs代入到公式VII中的第一式,可得:
式中,e0、e1分别为变形前和变形后的初始孔隙比,ψa0表示变形前的进气值,ψ表示基质吸力,D0表示变形前的分维数;
对上述公式进行变形,可得:
式中,e0、e1分别为变形前和变形后的初始孔隙比,ψa0表示变形前的进气值,ψ表示基质吸力,D0为变形前的分维数;
由公式IX,即可计算出变形后的进气值ψa1
⑥、结合公式I中的分形预测模型,即可预测变形后任意孔隙比下的土-水特征曲线。
在步骤②中;建立分形模型的步骤包括: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的步骤②中;建立分形模型的步骤包括:
2.1):当最大孔径rmax也充满水,即土样饱和,利用公式IV,可得饱和质量含水量表示为:
式中:ws为饱和质量含水率,c是常数,rmax为最大孔径,孔隙体积形状因子相同且为kv,D是分维数,ρw为水的密度;
2.2):将最大孔径对应的基质吸力近似看做是进气值ψa,则根据公式V有:
ψa=2Tscosα/rmax XI
式中:r是孔径,Ts为表面张力,α为接触角,ψa表示进气值将公式XI代入公式X,可得到:
式中:ws为饱和质量含水率,c是常数,孔隙体积形状因子相同且为kV,D是分维数,ρw为水的密度,Ts为表面张力,α为接触角,ψa表示进气值;
将公式VI和公式XII两边分别相除可得:
式中:w为质量含水率,ws为饱和质量含水率,ψa表示进气值,ψ表示基质吸力。
根据公式XIII可获得完整的土-水特征曲线模型:
式中,w为质量含水率,ws为饱和质量含水率,ψa表示进气值,ψ表示基质吸力,D是分维数;
孔隙比为e,取ρw=1g/cm3,则饱和质量含水量为Ws=e/Gs(Gs表示土粒相对密度),代入公式XIV,得到如下分型模型:
式中:w为质量含水率,ψa表示进气值,ψ表示基质吸力,D是分维数,Gs表示土粒相对密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诉步骤⑤中;计算变形后进气值ψa1具体步骤包括:
当变形后土体初始孔隙比变为e1时;其中e0>e1,令进气值为ψa1,则ψ>ψa1阶段的质量含水量表示的土-水特征曲线几乎与变形前e0时的重合,于是作水平线w=e1/Gs,与变形前e0时的土-水特征曲线的交点横坐标便可近似认为是e1时的进气值ψa1,如图1所示。
下面根据具体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施例所用土样为武汉黏性土、合肥膨胀土和西安黄土(5℃)的重塑土样,试验数据来源包括:文献《土-水特征曲线的分形特性及其分析拟合》中黏性土试验数据、文献《Soil-water characteristic curve of remolded expansive soils》中合肥膨胀土试验数据、、文献《考虑温度和密度影响的非饱和黄土土-水特征曲线研究》中黄土试验数据(均以质量含水量形式表示)。
武汉黏性土、合肥膨胀土和西安黄土(5℃)的初始孔隙比分别为1.115、0.88和1.23,利用权利要求书1中所述的步骤3.1求取变形前的分维数D0
对公式VI两边取对数,得到lnw∝(3-D)(-lnψ),以-lnψ为横坐标、ln w为纵坐标,绘制散点图,对散点图进行直线拟合,得出斜率k,分维数D=3-k。变形前分维数的计算值如表1所示,拟合结果如图2-图4所示。
表1变形前分维数计算结果
对初始孔隙比条件下土-水特征曲线进行分析拟合,结合公式(1),即可确定三种试样变形前的进气值ψa0。变形前进气值ψa0的计算值如表2所示,拟合结果如图5-图7所示。
表2变形前进气值计算结果
将变形前的分维数和进气值代入公式(1),则变形前土体土-水特征曲线可用下式表示:
式中,e0、e1分别为变形前和变形后的初始孔隙比,ψa0表示变形前的进气值,ψ表示基质吸力,D0表示变形前的分维数,Gs表示土粒相对密度;
基于分形理论,认为变形前后分维数D不变,即D0=D1
对土-水特征曲线作水平线w=e1/Gs,与变形前e0的土-水特征曲线的交点横坐标便可近似认为是e1时的进气值ψa1,如图1所示意,即可确定变形后的进气值ψa1,计算结果如表3、表4、表5所示:
表3武汉粘性土变形后进气值预测值
表4合肥膨胀土变形后进气值预测值
表5西安黄土(5℃)变形后进气值预测值
由变形后的分维数和进气值,再结合分形预测模型,即可预测出孔隙比e1条件下的土-水特征曲线。
从图2~图18可看出,本发明的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有高度一致性。综上所述,通过本发明所述方案能够克服由试验直接测定带来的人力、物力消耗,为预测变形后不同孔隙比下的土-水特征曲线提供了有效可靠的方法,进而可以大幅度减小试验工作量。
上述未详细说明的部分均为现有技术。

Claims (3)

1.一种变形条件下土-水特征曲线的分形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①、通过压力板试验获取初始孔隙比条件下的土-水特征曲线;
②、建立基于分形理论的土-水特征曲线分形预测模型;
其中:分形预测模型为:
其中:w表示质量含水率,Gs表示土粒相对密度,ψ表示基质吸力,ψa表示进气值,e表示孔隙比,D为分维数;
③、求取变形前土-水特征曲线模型的两个参数:分维数D0和进气值ψa0
3.1):根据分析拟合求取变形前的分维数D0
利用孔隙孔径分布密度函数:
f(r)=cr-1-D II
推导出孔隙累计体积的表达式:
其中:c是常数,r是孔径,将r看做连通孔隙通道有效孔径;孔隙体积形状因子相同且为kV,D是分维数;
由公式III得到质量含水率的计算公式:
式中:w为质量含水率,V≤r为孔隙累计体积,c是常数,r是孔径,孔隙体积形状因子相同且为kV,D是分维数,ρw为水的密度;
将杨氏拉普拉斯方程ψ=2Tscosα/r V
公式V代入公式IV中,则可得到:
式中:w为质量含水率,c是常数,孔隙体积形状因子相同且为kV,D是分维数,ρw为水的密度,Ts为表面张力,α为接触角,ψ表示基质吸力;
对公式VI两边取对数,得到lnw∝(3-D)(-lnψ),以-lnψ为横坐标、lnw为纵坐标,绘制散点图,然后对散点图进行直线拟合,得出斜率k,那么分维数D=3-k,值得说明的是公式VI的适用条件为ψ≥ψa,故计算时应舍去质量含水量未开始下降或者下降阶段的数据;
3.2):利用公式I对土-水特征曲线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拟合,便可得到相应进气值ψa0
④、将变形前的分维数D0和进气值ψa0代入公式I中,可得到变形前的土-水特征曲线模型:
式中,w表示质量含水率,Gs表示土粒相对密度,ψ表示基质吸力,ψa0表示变形前的进气值,e0表示变形前的初始孔隙比,D0表示变形前的分维数;
⑤、计算变形后的分维数D和进气值ψa1
5.1):初始孔隙比e1的分维数D1按照e0时的取值,即D1=D0
5.2):W=e1/Gs代入到公式VII中的第一式,可得:
式中,e0、e1分别为变形前和变形后的初始孔隙比,ψa0表示变形前的进气值,ψ表示基质吸力,D0表示变形前的分维数;
对上述公式进行变形,可得:
式中,e0、e1分别为变形前和变形后的初始孔隙比,ψa0表示变形前的进气值,ψ表示基质吸力,D0为变形前的分维数;
由公式IX,即可计算出变形后的进气值ψa1
⑥、结合公式I中的分形预测模型,即可预测变形后任意孔隙比条件下的土-水特征曲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形条件下土-水特征曲线的分形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②中;建立分形模型的步骤包括:
2.1):当最大孔径rmax也充满水,即土样饱和,利用公式IV,可得饱和质量含水量表示为:
式中:ws为饱和质量含水率,c是常数,rmax为最大孔径,孔隙体积形状因子相同且为kv,D是分维数,ρw为水的密度;
2.2):将最大孔径对应的基质吸力近似看做是进气值ψa,则根据公式V有:
ψa=2Ts cosα/rmax XI
式中:r是孔径,Ts为表面张力,α为接触角,ψa表示进气值;
将公式XI代入公式X,可得到:
式中:ws为饱和质量含水率,c是常数,孔隙体积形状因子相同且为kV,D是分维数,ρw为水的密度,Ts为表面张力,α为接触角,ψa表示进气值;
将公式VI和公式XII两边分别相除可得:
式中:w为质量含水率,ws为饱和质量含水率,ψa表示进气值,ψ表示基质吸力;
根据公式XIII可获得完整的土-水特征曲线模型:
式中,w为质量含水率,ws为饱和质量含水率,ψa表示进气值,ψ表示基质吸力,D是分维数;
孔隙比为e,取ρw=1g/cm3,则饱和质量含水量为Ws=e/Gs(Gs表示土粒相对密度),代入公式XIV,得到如下分型模型:
式中:w为质量含水率,ψa表示进气值,ψ表示基质吸力,D是分维数,Gs表示土粒相对密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形条件下土-水特征曲线的分形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⑤中;计算变形后进气值ψa1具体步骤包括:
当变形后土体初始孔隙比变为e1时;其中e0>e1,令进气值为ψa1,则ψ>ψa1阶段的质量含水量表示的土-水特征曲线几乎与变形前e0时的重合,于是作水平线w=e1/Gs,与变形前e0时的土-水特征曲线的交点横坐标便可近似认为是e1时的进气值ψa1
CN201710419783.0A 2017-06-06 2017-06-06 一种变形条件下土-水特征曲线的分形预测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4021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19783.0A CN107402175B (zh) 2017-06-06 2017-06-06 一种变形条件下土-水特征曲线的分形预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19783.0A CN107402175B (zh) 2017-06-06 2017-06-06 一种变形条件下土-水特征曲线的分形预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02175A CN107402175A (zh) 2017-11-28
CN107402175B true CN107402175B (zh) 2019-07-09

Family

ID=604047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19783.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402175B (zh) 2017-06-06 2017-06-06 一种变形条件下土-水特征曲线的分形预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0217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44895B (zh) * 2018-06-14 2020-08-25 长安大学 一种高效黄土体非饱和渗透参数获取方法
CN108876918B (zh) * 2018-07-02 2022-07-22 长安大学 一种高填方黄土体沉降变形预测方法
CN109115664B (zh) * 2018-07-05 2021-03-09 湖北工业大学 一种统一的非饱和土相对渗透系数简化预测方法
CN109145404B (zh) * 2018-07-31 2022-11-04 重庆大学 孔隙特性可控和模量匹配的多孔结构建模方法及制备方法
CN109239118A (zh) * 2018-09-10 2019-01-18 湖北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nmr曲线预测土-水特征曲线vg模型的方法
CN109211756B (zh) * 2018-10-31 2020-11-03 湖北工业大学 基于vg模型的变形土进气值预测方法
CN109583123B (zh) * 2018-12-12 2023-04-07 湖北工业大学 一种预测非饱和相对渗透系数的方法
CN109711103B (zh) * 2019-01-28 2020-10-20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全范围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拟合方法及拟合系统
CN109948219B (zh) * 2019-03-12 2023-06-30 湖北工业大学 一种预测不同孔隙比条件下非饱和绝对渗透系数的方法
CN109898489B (zh) * 2019-03-18 2020-09-22 长沙理工大学 一种等雨强入渗作用下均质地基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
CN110018102B (zh) * 2019-04-19 2021-07-06 湖北工业大学 一种双峰swcc分形拟合模型
CN110321661B (zh) * 2019-07-18 2021-04-13 湖北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分形理论的双孔隙结构土孔隙划分方法
CN113310871A (zh) * 2021-05-21 2021-08-27 湖北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饱和渗透系数预测进气值的简化统一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67098B (zh) * 2015-11-16 2017-03-22 天津城建大学 对基于轴平移技术测试的非饱和土土水特征曲线的修正方法
CN105466835A (zh) * 2015-12-23 2016-04-06 华东交通大学 黏土颗粒间孔隙等效孔径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02175A (zh) 2017-1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02175B (zh) 一种变形条件下土-水特征曲线的分形预测方法
Liu et al. Study on the seepage characteristics of coal based on the Kozeny-Carman equation an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experiment
CN108844881B (zh) 一种基于vg模型预测非饱和土相对渗透系数的方法
Chen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and analytical model for pore structure of hydrated cement paste
CN107389519B (zh) 一种基于压汞法的土-水特征曲线两特征参数预测方法
CN109948219A (zh) 一种预测不同孔隙比条件下非饱和绝对渗透系数的方法
CN114397427B (zh) 一种基于环刀土样上渗过程的土壤水力学特性预测方法
CN109815628A (zh) 快速确定土水特征曲线和动态回弹模量模型参数的方法
Hu et al. Application of image analysis to assessing critical pore size for permeability prediction of cement paste
Du Prediction of permeability and its anisotropy of tight oil reservoir via precise pore-throat tortuosity characterization and “umbrella deconstruction” method
CN108303433A (zh) 时变环境下结构损伤的高斯混合模型-路径累积成像方法
Zhang et al. A novel evaluation method of aggregate distribution homogeneity for asphalt pavement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xture structure
CN110133035A (zh) 核磁共振耦合恒速压汞定量表征砂岩储层孔喉结构的方法
CN109164033A (zh) 一种基于电阻率法的获取非饱和土壤水力传导力的方法
CN106769771A (zh) 一种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的非饱和土渗透系数的测量方法
CN111537544B (zh) 一种提高核磁共振t2谱表征致密储层孔径分布精度的转换方法
Azmi et al. Estimation of Soil Water Characteristic Curves (SWCC) of mining sand using soil suction modelling
CN112818762B (zh) 一种大尺寸复合材料及其夹层结构快速无损检测方法
Chen et al. Influence of degree of compaction on unsaturated hydraulic properties of a compacted completely decomposed granite
CN109239118A (zh) 一种基于nmr曲线预测土-水特征曲线vg模型的方法
CN107843552A (zh) 推进剂吸湿后填料粒子与基体界面脱湿的定量检测方法
CN115114560B (zh) 基于矿石粒度结构参数确定磨矿时间的方法
Mu et al. Stress-dependent water retention behaviour of two intact aeolian soils with multi-modal pore size distributions
CN108896625A (zh) 一种应变场融合机敏网结构裂缝监测方法
CN114739841A (zh) 一种干湿循环下改良建筑废弃物-膨胀土永久变形的预估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