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94580A - 激光器及激光器的信号输出方法 - Google Patents

激光器及激光器的信号输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94580A
CN107394580A CN201710625759.2A CN201710625759A CN107394580A CN 107394580 A CN107394580 A CN 107394580A CN 201710625759 A CN201710625759 A CN 201710625759A CN 107394580 A CN107394580 A CN 1073945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put
output end
optoisolator
division multiplexer
wavelength divi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2575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超
贾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Fu An Development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Fu An Development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Fu An Development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Fu An Development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62575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94580A/zh
Publication of CN1073945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945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5/00Semiconductor lasers
    • H01S5/06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laser output parameters, e.g. by operating on the active medium
    • H01S5/068Stabilisation of laser output paramet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asers (AREA)

Abstract

一种激光器,包括泵浦光源、波分复用器、掺铒光纤、第一光隔离器、滤波器、耦合器和第二光隔离器,波分复用器的输入端与泵浦光源的输出端连接,掺铒光纤的输入端与波分复用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光隔离器的输入端与掺铒光纤的输出端连接,滤波器的输入端与第一光隔离器的输出端连接,耦合器的输入端与滤波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光隔离器的输入端与耦合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光隔离器的输出端与波分复用器的输入端连接。本发明的激光器输出功率的稳定性良好,高增益、低插入损耗,且结构简易、无偏振性、宽带宽、信噪比高。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激光器的信号输出方法。

Description

激光器及激光器的信号输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激光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激光器及激光器的信号输出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激光器主要为半导体激光器。
但常用的半导体激光器光谱线线宽较大,模数多,受温度影响大,光束质量欠佳;而且光束分散不对称,横向模式也不尽理想,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诸多的局限性和功能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激光器,输出功率的稳定性良好,高增益、低插入损耗,且结构简易、无偏振性、宽带宽、信噪比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激光器,包括泵浦光源、波分复用器、掺铒光纤、第一光隔离器、滤波器、耦合器和第二光隔离器,波分复用器的输入端与泵浦光源的输出端连接,掺铒光纤的输入端与波分复用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光隔离器的输入端与掺铒光纤的输出端连接,滤波器的输入端与第一光隔离器的输出端连接,耦合器的输入端与滤波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光隔离器的输入端与耦合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光隔离器的输出端与波分复用器的输入端连接。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波分复用器包括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波分复用器的第一输入端与泵浦光源的输出端连接;波分复用器的第二输入端与第二光隔离器的输出端连接。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耦合器包括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耦合器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二光隔离器的输入端连接;耦合器的第二输出端用于向外输出信号。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泵浦光源为发出波长980nm的半导体激光器。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波分复用器为980/1550nm波长的波分复用器。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掺铒光纤的长度为6~8m。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滤波器的中心波长为1550nm;滤波器的宽度为0.8nm。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耦合器的耦合比为50:50。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激光器的信号输出方法,输出功率的稳定性良好,高增益、低插入损耗,且结构简易、无偏振性、宽带宽、信噪比高。
一种激光器的信号输出方法,该激光器的信号输出方法的步骤包括
提供泵浦光源,利用泵浦光源输出第一波长信号光;
提供波分复用器,将波分复用器的输入端与泵浦光源的输出端连接;
提供掺铒光纤,将掺铒光纤的输入端与波分复用器的输出端连接,利用波分复用器将第一波长信号光输送至掺铒光纤,使掺铒光纤受第一波长信号光激发产生第二波长信号光;
提供第一光隔离器,将第一光隔离器的输入端与掺铒光纤的输出端连接,利用第一光隔离器接收第二波长信号光,并保证第二波长信号光沿单向输出;
提供滤波器,将滤波器的输入端与第一光隔离器的输出端连接,利用滤波器滤除第二波长信号光的中心波长之外的光;
提供耦合器,将耦合器的输入端与滤波器的输出端连接;以及
提供第二光隔离器,将第二光隔离器的输入端与耦合器的输出端连接,将第二光隔离器的输出端与波分复用器的输入端连接,利用耦合器将第二波长信号光分成循环光和输出光两部分,将循环光通过第二光隔离器输送至波分复用器,将输出光向外输出。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利用波分复用器的第一输入端接收泵浦光源输出第一波长信号光,利用波分复用器的第二输入端接收循环光,并将第一波长信号光和循环光合成一束。
本发明的激光器的波分复用器的输入端与泵浦光源的输出端连接,掺铒光纤的输入端与波分复用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光隔离器的输入端与掺铒光纤的输出端连接,滤波器的输入端与第一光隔离器的输出端连接,耦合器的输入端与滤波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光隔离器的输入端与耦合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光隔离器的输出端与波分复用器的输入端连接。本发明的激光器输出功率的稳定性良好,高增益、低插入损耗,且结构简易、无偏振性、宽带宽、信噪比高。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激光器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激光器的信号输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激光器及激光器的信号输出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当可对本发明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以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图1是本发明的激光器的结构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激光器10包括泵浦光源12、波分复用器13、掺铒光纤14、第一光隔离器15、滤波器16、耦合器17和第二光隔离器18;其中,波分复用器13的输入端与泵浦光源12的输出端连接;掺铒光纤14的输入端与波分复用器13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光隔离器15的输入端与掺铒光纤14的输出端连接;滤波器16的输入端与第一光隔离器15的输出端连接;耦合器17的输入端与滤波器16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光隔离器18的输入端与耦合器17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光隔离器18的输出端与波分复用器13的输入端连接,即泵浦光源12、波分复用器13、掺铒光纤14、第一光隔离器15、滤波器16、耦合器17和第二光隔离器18顺次闭环排列,从而实现环路振荡。
泵浦光源12用于输出第一波长信号光。在本实施例中,泵浦光源12为发出波长980nm的半导体激光器,即第一波长信号光的波长为980nm,但并不以此为限。
波分复用器13包括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波分复用器13的第一输入端与泵浦光源12的输出端连接;波分复用器13的第二输入端与第二光隔离器18的输出端连接。波分复用器13可通过第一输入端接收泵浦光源12输出第一波长信号光,波分复用器13可通过第二输入端接收循环光,并将第一波长信号光和循环光合成一束。在本实施例中,波分复用器13为980/1550nm波长的波分复用器13,即波分复用器13可将波长为980nm的光和1550nm的光合成一束,但并不以此为限。
掺铒光纤14受第一波长信号光激发产生第二波长信号光,第二波长信号光的波长例如为1550nm,但并不以此为限。掺铒光纤14的放大原理为:铒离子常温下处于基态,在泵浦光(第一波长信号光)的作用下产生受激吸收并激发至激发态,然后绝大部分受激离子通过非辐射至一个亚稳态,铒离子在亚稳态与基态之间实现粒子反转,构成激光上、下能级,相应的波长处于1550nm附近。当1550nm附近信号光通过时,处于上能级的铒离子将产生受激辐射,从而实现对信号光的放大。在本实施例中,掺铒光纤14的长度为6~8m,但并不以此为限。
第一光隔离器15通过输入端接收掺铒光纤14发出的第二波长信号光,并保证第二波长信号光沿单向输出,即第一光隔离器15用于将第二波长信号光单向输送至滤波器16。
滤波器16连接于第一光隔离器15与耦合器17之间,滤波器16用于滤除第二波长信号光的中心波长之外的光,优选地,滤波器16用于滤波使得只有1550nm波长附近的光可通过滤波器16。因此,通过在激光器10中加入滤波器16,可较容易的获得目标波长的光。在本实施例中,滤波器16的中心波长为1550nm;滤波器16的宽度为0.8nm,即第二波长信号光进入滤波器16后滤得1550nm中心波长、08nm谱宽的光通过回路。
耦合器17连接于滤波器16与第二光隔离器18之间,耦合器17用于将第二波长信号光分成循环光和输出光两部分(循环光和输出光的波长例如为1550nm),并将循环光通过第二光隔离器18输送至波分复用器13,同时将输出光输出。耦合器17包括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耦合器17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二光隔离器18的输入端连接;耦合器17的第二输出端用于向外输出信号,即通过第二输出端将输出光向外输出。在本实施例中,耦合器17的耦合比为50:50,但并不以此为限,可根据激光器10的具有需求进行比例调整。
第二光隔离器18通过输入端接收耦合器17发出的循环光,并保证循环光沿单向输出,即第二光隔离器18用于将循环光单向输送至滤波器16。
本发明的激光器10可通过调节不同的输出耦合比得到不同的中心波长,当输出耦合比为50:50、泵浦电流为200mA的情况下,该激光器10输出功率可达到22.289mW;当输出耦合比为50:50、泵浦电流为175mA的情况下,连续测量24小时其功率差值仅为13.627uW。因此,本发明的激光器10输出功率的稳定性良好,高增益、低插入损耗,且结构简易、无偏振性、宽带宽、信噪比高。
图2是本发明的激光器的信号输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请参照图1和图2,本发明的激光器的信号输出方法的步骤包括:
步骤S1,提供泵浦光源12,利用泵浦光源12输出第一波长信号光;具体地,泵浦光源12为发出波长980nm的半导体激光器,即第一波长信号光的波长为980nm,但并不以此为限。
步骤S2,提供波分复用器13,将波分复用器13的输入端与泵浦光源12的输出端连接;具体地,波分复用器13包括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波分复用器13的第一输入端与泵浦光源12的输出端连接;波分复用器13的第二输入端与第二光隔离器18的输出端连接。波分复用器13利用第一输入端接收泵浦光源12输出第一波长信号光,利用第二输入端接收循环光,并将第一波长信号光和循环光合成一束。在本实施例中,波分复用器13为980/1550nm波长的波分复用器13,即波分复用器13可将波长为980nm的光和1550nm的光合成一束,但并不以此为限。
步骤S3,提供掺铒光纤14,将掺铒光纤14的输入端与波分复用器13的输出端连接,利用波分复用器13将第一波长信号光输送至掺铒光纤14,使掺铒光纤14受第一波长信号光激发产生第二波长信号光;具体地,掺铒光纤14受第一波长信号光激发产生第二波长信号光,第二波长信号光的波长例如为1550nm,但并不以此为限。在本实施例中,掺铒光纤14的长度为6~8m,但并不以此为限。
步骤S4,提供第一光隔离器15,将第一光隔离器15的输入端与掺铒光纤14的输出端连接,利用第一光隔离器15接收第二波长信号光,并保证第二波长信号光沿单向输出。
步骤S5,提供滤波器16,将滤波器16的输入端与第一光隔离器15的输出端连接,利用滤波器16滤除第二波长信号光的中心波长之外的光;具体地,滤波器16连接于第一光隔离器15与耦合器17之间,滤波器16用于滤除第二波长信号光的中心波长之外的光,优选地,滤波器16用于滤波使得只有1550nm波长附近的光可通过滤波器16。因此,通过在激光器10中加入滤波器16,可较容易的获得目标波长的光。在本实施例中,滤波器16的中心波长为1550nm;滤波器16的宽度为0.8nm,即第二波长信号光进入滤波器16后滤得1550nm中心波长、08nm谱宽的光通过回路。
步骤S6,提供耦合器17,将耦合器17的输入端与滤波器16的输出端连接;具体地,耦合器17包括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耦合器17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二光隔离器18的输入端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耦合器17的耦合比为50:50,但并不以此为限,可根据激光器10的具有需求进行比例调整。
步骤S7,提供第二光隔离器18,将第二光隔离器18的输入端与耦合器17的输出端连接,将第二光隔离器18的输出端与波分复用器13的输入端连接,利用耦合器17将第二波长信号光分成循环光和输出光两部分,将循环光通过第二光隔离器18输送至波分复用器13,将输出光向外输出。
本发明的激光器10的波分复用器13的输入端与泵浦光源12的输出端连接,掺铒光纤14的输入端与波分复用器13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光隔离器15的输入端与掺铒光纤14的输出端连接,滤波器16的输入端与第一光隔离器15的输出端连接,耦合器17的输入端与滤波器16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光隔离器18的输入端与耦合器17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光隔离器18的输出端与波分复用器13的输入端连接。本发明的激光器10输出功率的稳定性良好,高增益、低插入损耗,且结构简易、无偏振性、宽带宽、信噪比高。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仍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Claims (10)

1.一种激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泵浦光源(12);
波分复用器(13),该波分复用器(13)的输入端与该泵浦光源(12)的输出端连接;
掺铒光纤(14),该掺铒光纤(14)的输入端与该波分复用器(13)的输出端连接;
第一光隔离器(15),该第一光隔离器(15)的输入端与该掺铒光纤(14)的输出端连接;
滤波器(16),该滤波器(16)的输入端与该第一光隔离器(15)的输出端连接;
耦合器(17),该耦合器(17)的输入端与该滤波器(16)的输出端连接;以及
第二光隔离器(18),该第二光隔离器(18)的输入端与该耦合器(17)的输出端连接,该第二光隔离器(18)的输出端与该波分复用器(13)的输入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器,其特征在于,该波分复用器(13)包括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该波分复用器(13)的第一输入端与该泵浦光源(12)的输出端连接;该波分复用器(13)的第二输入端与该第二光隔离器(18)的输出端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器,其特征在于,该耦合器(17)包括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该耦合器(17)的第一输出端与该第二光隔离器(18)的输入端连接;该耦合器(17)的第二输出端用于向外输出信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器,其特征在于,该泵浦光源(12)为发出波长980nm的半导体激光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器,其特征在于,该波分复用器(13)为980/1550nm波长的波分复用器(13)。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器,其特征在于,该掺铒光纤(14)的长度为6~8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器,其特征在于,该滤波器(16)的中心波长为1550nm;该滤波器(16)的宽度为0.8n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器,其特征在于,该耦合器(17)的耦合比为50:50。
9.一种激光器的信号输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激光器的信号输出方法的步骤包括:
提供泵浦光源(12),利用该泵浦光源(12)输出第一波长信号光;
提供波分复用器(13),将该波分复用器(13)的输入端与该泵浦光源(12)的输出端连接;
提供掺铒光纤(14),将该掺铒光纤(14)的输入端与该波分复用器(13)的输出端连接,利用该波分复用器(13)将第一波长信号光输送至该掺铒光纤(14),使该掺铒光纤(14)受第一波长信号光激发产生第二波长信号光;
提供第一光隔离器(15),将该第一光隔离器(15)的输入端与该掺铒光纤(14)的输出端连接,利用该第一光隔离器(15)接收第二波长信号光,并保证第二波长信号光沿单向输出;
提供滤波器(16),将该滤波器(16)的输入端与该第一光隔离器(15)的输出端连接,利用该滤波器(16)滤除第二波长信号光的中心波长之外的光;
提供耦合器(17),将该耦合器(17)的输入端与该滤波器(16)的输出端连接;以及
提供第二光隔离器(18),将该第二光隔离器(18)的输入端与该耦合器(17)的输出端连接,将该第二光隔离器(18)的输出端与该波分复用器(13)的输入端连接,利用该耦合器(17)将第二波长信号光分成循环光和输出光两部分,将循环光通过该第二光隔离器(18)输送至该波分复用器(13),将输出光向外输出。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激光器的信号输出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该波分复用器(13)的第一输入端接收该泵浦光源(12)输出第一波长信号光,利用该波分复用器(13)的第二输入端接收循环光,并将第一波长信号光和循环光合成一束。
CN201710625759.2A 2017-07-27 2017-07-27 激光器及激光器的信号输出方法 Pending CN10739458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25759.2A CN107394580A (zh) 2017-07-27 2017-07-27 激光器及激光器的信号输出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25759.2A CN107394580A (zh) 2017-07-27 2017-07-27 激光器及激光器的信号输出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94580A true CN107394580A (zh) 2017-11-24

Family

ID=603418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25759.2A Pending CN107394580A (zh) 2017-07-27 2017-07-27 激光器及激光器的信号输出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94580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64845A (zh) * 1999-01-23 2000-08-30 大宇通信株式会社 用来使用光纤产生l波段光源的装置和光放大器
KR20020085332A (ko) * 2001-05-08 2002-11-16 주식회사 네오텍리서치 장파장대역용 에르븀첨가 광섬유레이저
WO2009104612A1 (ja) * 2008-02-18 2009-08-27 旭硝子株式会社 ファイバレーザー
TW201032427A (en) * 2009-02-23 2010-09-01 Univ Nat United Wavelength or pulse width tunable fiber mode-locked laser
CN207082719U (zh) * 2017-07-27 2018-03-09 广东复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激光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64845A (zh) * 1999-01-23 2000-08-30 大宇通信株式会社 用来使用光纤产生l波段光源的装置和光放大器
KR20020085332A (ko) * 2001-05-08 2002-11-16 주식회사 네오텍리서치 장파장대역용 에르븀첨가 광섬유레이저
WO2009104612A1 (ja) * 2008-02-18 2009-08-27 旭硝子株式会社 ファイバレーザー
TW201032427A (en) * 2009-02-23 2010-09-01 Univ Nat United Wavelength or pulse width tunable fiber mode-locked laser
CN207082719U (zh) * 2017-07-27 2018-03-09 广东复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激光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81187B (zh) 光放大器
TW200567B (zh)
JPH03188687A (ja) エルビウム ドープ ファイバー増幅器
JP2002539601A (ja) ファイバ増幅器における利得の平坦化
CN106356704A (zh) 一种0.9μm波段高功率单频光纤激光器
JP2001217491A (ja) 希土類ドープファイバ増幅器および多段ファイバ増幅器
CN102404053B (zh) 同时实现遥泵放大与拉曼放大的光纤通信系统
EP1229674A1 (en) Optical broadband tellurite fibre amplifier using multi-wavelength pump
CN207082719U (zh) 激光器
CN106170933B (zh) 一种光中继器,及光纤通信系统
JP3866549B2 (ja) Ase光源
CN107394580A (zh) 激光器及激光器的信号输出方法
US6570701B1 (en) Long-band light source for testing optical elements using feedback loop
CN108649415B (zh) 一种掺铥光纤激光放大器
JP2002033541A (ja) 高パワー多タップコドープ光増幅器
CN206850773U (zh) 一种旁路正向拉曼放大的无中继光纤传输系统
CN110299663A (zh) 全光纤双波长泵浦掺铥光纤激光器
CN103872558B (zh) 全光纤双波长中红外激光器
CN107248689B (zh) 一种大功率窄线宽全多模泵浦双包层光纤放大器
CN109687272A (zh) 基于微球腔反馈的掺铒微球激光器
CN102394466B (zh) 全光纤宽带可调谐掺铥激光器
CN103682959A (zh) 基于铒铥钕共掺光纤的超宽带光源
CN107482430A (zh) 一种平坦型c‑band大功率ASE光源
JP2003518780A (ja) 長いバンドの光増幅器
CN103682961A (zh) 一种超宽带光纤光源系统以及光纤光源实现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