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90934A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390934A CN107390934A CN201710629602.7A CN201710629602A CN107390934A CN 107390934 A CN107390934 A CN 107390934A CN 201710629602 A CN201710629602 A CN 201710629602A CN 107390934 A CN107390934 A CN 10739093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ublic pressure
- touch
- pressure wire
- display panel
- film transis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5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7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9000013078 crys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667 flo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284 res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8109 developmental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69 different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84 electric fiel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17 exclu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266 hibern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其中显示面板包括:N个触控电极组,每个触控电极组包括若干触控电极,各触控电极呈阵列排布并位于显示区,N≥1,且N为正整数;位于非显示区的控制芯片和公共电压线,公共电压线的数量为M,M=N;公共电压控制电路,公共电压控制电路分别与各触控电极电连接,并与公共电压线电连接;在待机阶段,公共电压控制电路将N个触控电极组中的各触控电极分别短接,使同一组触控电极短接至同一条公共电压线,控制芯片控制公共电压线接收待机检测信号;在触摸阶段,公共电压控制电路断开各触控电极与公共电压线的连接,各触控电极接收触摸信号。如此,有利于降低显示面板在待机阶段的功耗。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触摸屏技术已经逐渐取代按键技术成为移动终端等的主流技术。触摸屏技术时根据手指、笔等接触安装在显示器前端的触摸屏时,所触摸的位置(以坐标的形式)被检测到并送到CPU,从而确定被输入的信息的一种技术。目前,触摸屏的应用范围非常广阔,主要的产品包括触控类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终端,以及工业自动化行业的人机显示界面等。
现有的触摸屏在进入待机的状态时,触摸屏进入休眠状态不进行显示,而为了准确地定位触摸位置,触控电极仍需要运作,控制芯片需要一直采用较高的扫描频率对各触控电极进行扫描,以便于检测触摸屏上是否存在触摸信号,因此屏幕在休眠模式下仍然存在较大的电量损耗。这种方法造成了较大的功耗,这与显示设备的超长待机的发展趋势是背道而驰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在待机阶段,各触控电极都短接至同一条公共电压线,控制芯片仅需向公共电压线发送待机检测信号,无需向各触控电极发送待机检测信号,如此,大大降低了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在待机阶段的功耗,有利于实现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超长待机功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有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设置有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N个触控电极组,每个所述触控电极组包括若干触控电极,各所述触控电极呈阵列排布并位于所述显示区,N≥1,且N为正整数;
位于所述非显示区的控制芯片和公共电压线,所述公共电压线的数量为M,M=N;
公共电压控制电路,所述公共电压控制电路分别与各触控电极电连接,并与所述公共电压线电连接;
在待机阶段,所述公共电压控制电路将所述N个触控电极组中的各触控电极分别短接,使同一组所述触控电极短接至同一条所述公共电压线,所述控制芯片控制所述公共电压线接收待机检测信号;在触摸阶段,所述公共电压控制电路断开各触控电极与所述公共电压线的连接,各所述触控电极接收触摸信号。
可选地,其中: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两条公共电压线和两个触控电极组,分别为第一公共电压线、第二公共电压线、第一触控电极组和第二触控电极组,相邻的两个触控电极分别位于不同的触控电极组;
在所述待机阶段,所述公共电压控制电路将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组中的各所述触控电极短接至所述第一公共电压线,并将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组中的各所述触控电极短接至所述第二公共电压线。
可选地,其中:
所述公共电压控制电路包括若干薄膜晶体管,各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连接到所述控制芯片的控制端,各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分别与各触控电极一一对应电连接,各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到所述公共电压线。
可选地,其中:
所述公共电压控制电路还包括公共电压控制线,所述公共电压控制电路中各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栅极通过所述公共电压控制线连接至所述控制芯片的控制端。
可选地,其中:
在显示阶段,所述公共电压控制电路中的各薄膜晶体管闭合,各所述触控电极短接至所述公共电压线,所述控制芯片控制各所述触控电极接收公共电压信号。
可选地,其中: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至少一条检测信号线和N个开关电路,各所述开关电路的第一端分别通过至少一条所述检测信号线连接到控制芯片的信号端,所述开关电路的第二端连接到控制芯片的控制端,所述开关电路的第三端分别与公共电压线一一对应电连接;
在所述待机阶段,所述开关电路闭合,所述至少一条检测信号线分别与所述公共电压线电连接,所述控制芯片控制所述公共电压线通过所述至少一条检测信号线接收所述待机检测信号;在所述触摸阶段,所述开关电路断开,所述检测信号线与所述公共电压线断开连接。
可选地,其中: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一条检测信号线,各所述开关电路的第一端通过同一条所述检测信号线连接到所述控制芯片的信号端。
可选地,其中:
所述开关电路包括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的控制端,所述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通过所述检测信号线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的信号端,所述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公共电压线;
在所述待机阶段,所述薄膜晶体管闭合,所述检测信号线与所述公共电压线电连接,所述控制芯片控制所述公共电压线通过所述检测信号线接收所述待机检测信号;在所述触摸阶段,所述薄膜晶体管断开,所述检测信号线与所述公共电压线断开连接。
可选地,其中: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两个开关电路、第一公共电压线和第二公共电压线,每个所述开关电路包括一个薄膜晶体管,分别为第一薄膜晶体管和第二薄膜晶体管,各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连接到所述控制芯片的同一控制端,各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通过同一所述检测信号线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的信号端,第一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第一公共电压线,第二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第二公共电压线;
在所述待机阶段,各所述薄膜晶体管闭合,所述检测信号线分别与所述第一公共电压线和所述第二公共电压线电连接,所述控制芯片控制所述第一公共电压线和所述第二公共电压线通过所述检测信号线接收所述待机检测信号;在所述触摸阶段,各所述薄膜晶体管断开,所述检测信号线分别与所述第一公共电压线和所述第二公共电压线断开连接。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为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所述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达到了如下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中,引入了公共电压控制电路,公共电压控制电路分别与触控电极和公共电压线电连接,在待机阶段,公共电压控制电路将显示面板中的各触控电极分别短接至公共电压线,由公共电压线来接收待机检测信号,在待机阶段控制芯片只需向公共电压线发送待机检测信号即可,无需向显示面板中呈阵列排布的若干触控电极发送待机检测信号。与现有技术中在待机阶段控制芯片还需向各触控电极发送待机检测信号的方式相比,本申请控制芯片在待机阶段仅需向公共电压线发送待机检测信号,大大降低了待机阶段控制芯片的电量消耗,从而大大降低了显示面板在待机阶段的耗电量,有利于实现显示面板的超长待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所示为本申请所述显示面板的一种俯视图;
图2所示为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构成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构成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构成示意图;
图5所示为图3所示实施例中控制芯片的一种构成示意图;
图6所示为图3所示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一种工作时序图;
图7所示为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所示为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9所示为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所示实施例中控制芯片的一种构成示意图;
图11所示为图9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一种工作时序图;
图12所示为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收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此外,“耦接”一词在此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电性耦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一第一装置耦接于一第二装置,则代表所述第一装置可直接电性耦接于所述第二装置,或通过其他装置或耦接手段间接地电性耦接至所述第二装置。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本申请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的范围。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参见图1所示为本申请所述显示面板的一种俯视图,图2所示为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构成示意图,参见图1和图2,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100,设置有显示区11和围绕显示区11的非显示区12,显示面板100包括:
N个触控电极组,每个触控电极组包括若干触控电极20,各触控电极20呈阵列排布并位于显示区11,N≥1,且N为正整数;
位于非显示区12的控制芯片30和公共电压线40,公共电压线40的数量为M,M=N;
公共电压控制电路50,公共电压控制电路50分别与各触控电极20电连接,并与公共电压线40电连接;
在待机阶段,公共电压控制电路50将N个触控电极组中的各触控电极20分别短接,使同一组触控电极20短接至同一条公共电压线40,控制芯片30控制公共电压线40接收待机检测信号;在触摸阶段,公共电压控制电路50断开各触控电极20与公共电压线40的连接,各触控电极20接收触摸信号。
具体地,请参见图2,该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100包括一条公共电压线40、公共电压控制电路50和若干呈阵列排布的触控电极20,其中公共电压线的数量为一条,各触控电极20均位于同一组中。公共电压控制电路50设置在各触控电极20与公共电压线40之间,也就是说,各触控电极20分别连接到公共电压控制电路50,公共电压控制电路50还连接到公共电压线40。当显示面板100处于待机阶段时,在公共电压控制电路50的控制下,各触控电极20可分别连接到公共电压线40,通过公共电压线40短接在一起,由控制芯片30控制公共电压线40接收待机检测信号。当控制芯片30检测到有触摸发生时,在控制芯片30的控制下,公共电压控制电路50将断开各触控电极20与公共电压线40的连接,此时各触控电极20分别接收控制芯片30的触摸信号,感测触摸位置并发送触摸感应信号。在显示面板100的待机阶段,仅通过公共电压线40接收待机检测信号即可,即控制芯片30只需向公共电压线40发送待机检测信号即可,无需向显示面板100中呈阵列排布的若干触控电极20分别发送待机检测信号。与现有技术中在待机阶段控制芯片30还需向各触控电极20发送待机检测信号的方式相比,本申请控制芯片在待机阶段仅需向公共电压线40发送待机检测信号,大大降低了待机阶段控制芯片30的电量消耗,从而大大降低了显示面板100在待机阶段的耗电量,有利于实现显示面板100的超长待机。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触控电极组的数量N小于触控电极20的总量,理论上触控电极组的数量越小越好,当触控电极组的数量越小时,其所连接的公共电压线的数量就越少,布线的复杂度就越小,越有利于实现显示面板的窄边框设计。
可选地,图3所示为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面板100的另一种构成示意图,参见图3,显示面板100包括两条公共电压线40和两个触控电极组,分别为第一公共电压线41、第二公共电压线42、第一触控电极组和第二触控电极组,相邻的两个触控电极20分别位于不同的触控电极组;
在待机阶段,公共电压控制电路50将第一触控电极组中的各触控电极20短接至第一公共电压线41,并将第二触控电极组中的各触控电极20短接至第二公共电压线42。
具体地,请参见图3,与图2所示实施例相比,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100包括两条公共电压线40,分别为第一公共电压线41和第二公共电压线42,并且将阵列排布的触控电极20划分为两组,分别为第一触控电极组和第二触控电极组,相邻的两个触控电极20分别位于不同的触控电极组,图3中将相邻的两个触控电极采用不同的填充体现。在第一触控电极组和第一公共电压线41之间设置第一公共电压控制电路51,在第二触控电极20和第二公共电压线42之间设置第二公共电压控制电路52。在待机阶段,第一公共电压控制电路51闭合,将第一触控电极组中的各触控电极20短接至第一公共电压线41,第二公共电压控制电路52也闭合,将第二触控电极组中的各触控电极20短接至第二公共电压线42,如此,控制芯片30不再向第一触控电极组和第二触控电极组中的各触控电极20分别发送待机检测信号,仅需向第一公共电压线41和第二公共电压线42发送待机检测信号即可。当第一公共电压线41和第二公共电压线42检测到有触摸发生时,在控制芯片30的控制下,第一公共电压控制电路51和第二公共电压控制电路52将断开各触控电极20与第一公共电压线41和第二公共电压线42的连接,此时各触控电极20分别接收控制芯片30的触摸信号,感测触摸位置。在显示面板100的待机阶段,仅通过第一公共电压线41和第二公共电压线42即可接收待机检测信号,相比现有技术中在待机阶段控制芯片30需向各触控电极20均分别发送待机及检测信号的方式,本申请在待机阶段控制芯片仅需向第一公共电压线41和第二公共电压线42发送待机检测信号,控制芯片消耗的电量大大减小,因此大大降低了显示面板100在待机阶段的耗电量,从而能够延长显示面板100的待机时间,有利于实现显示面板100的超长待机。此外,图3所示实施例中,将触控电极20分为两组,相邻的两个触控电极20分别位于不同的组,并且相邻的两个触控电极20分别位于不同的触控电极组,在生产过程中可分别位于不同组的触控电极20进行检测,更容易发现出现故障的触控电极所在的位置,如相邻的触控电极之间发生短路的情况。
可选地,图4所示为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构成示意图,参见图4,公共电压控制电路50包括若干薄膜晶体管54,各薄膜晶体管54的栅极连接到控制芯片30的控制端,各薄膜晶体管54的第一极分别与各触控电极20一一对应电连接,各薄膜晶体管54的第二极连接到公共电压线40。
具体地,请参见图4,本申请中的公共电压控制电路50包括与触控电极20数量相同的薄膜晶体管54,每个薄膜晶体管54的栅极均连接到控制芯片30的控制端,各薄膜晶体管54的第一极分别连接到公共电压线40,各薄膜晶体管54的第二极分别与触控电极20一一对应电连接。在待机阶段,控制芯片30控制各薄膜晶体管54闭合,使得各触控电极20分别与公共电压线40电连接,也就是将各触控电极20分别短接到公共电压线40上,控制芯片30控制公共电压线40接收待机检测信号,控制芯片30仅需向公共电压线40发送待机检测信号。在公共电压线40检测到有触摸时,进入触摸阶段,控制芯片30各薄膜晶体管54断开,使得各控制电极与公共电压线40断开连接,从而使得各触控电极20分别接收控制芯片30的触摸信号,并向控制芯片30反馈触摸感测信号。如此,在待机阶段,图4所示实施例中控制芯片30只需向公共电压线40发送待机检测信号,无需向各触控电极分别发送待机检测信号,控制芯片消耗的电量大大减小,因此,此种方式大大减少了待机阶段显示面板100的电量消耗,大大延长了显示面板100的待机时间,有利于实现显示面板100的超长待机。
可选地,请继续参见图4,公共电压控制电路50还包括公共电压控制线43,公共电压控制电路50中各薄膜晶体管的栅极通过公共电压控制线43连接至控制芯片30的控制端。
具体地,图4所示实施例中,每个薄膜晶体管54的栅极均通过同一条公共电压控制线43与控制芯片30的控制端电连接。如此,控制芯片30就能通过公共电压控制线43向薄膜晶体管54发送控制信号,控制各薄膜晶体管54闭合或断开,从而控制各触控电极20短接到公共电压线40或控制各触控电极20断开与公共电压线40的电连接。
可选地,图4中,在显示阶段,公共电压控制电路50中的各薄膜晶体管54闭合,各触控电极20短接至公共电压线40,控制芯片30控制各触控电极20接收公共电压信号。
具体地,本申请中显示面板100除包括待机阶段和触摸阶段外,还包括显示阶段,与待机阶段类似地,在显示阶段,公共电压控制电路50中的各薄膜晶体管54闭合,将显示面板100中的各触控电极20短接至公共电压线40,此时,控制芯片30能够通过公共电压线40向各触控电极20发送公共电压信号,此时的触控电极20相当于公共电极,能够为显示面板100的正常显示提供公共电压。
本申请的显示面板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该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设置有液晶层。阵列基板上设置有纵横交错的多条栅线和多条数据线,多条栅线和多条数据线限定出多个像素单元,每个像素单元内设置有驱动薄膜晶体管和像素电极,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栅线电连接,源极与数据线电连接,漏极与像素电极电连接;彩膜基板包括网格状的黑矩阵,以及设置于黑矩阵开口内的阵列排布的多个色阻,色阻包括红色色阻、绿色色阻和蓝色色阻。显示阶段通过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之间的电场控制液晶分子的偏转,从而达到显示效果。此时,显示面板还包括背光模组,背光模组位于阵列基板远离彩膜基板的一侧,背光模组为显示面板提供光线。
图5所示为图3所示实施例中控制芯片的一种构成示意图,图6所示为图3所示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的一种工作时序图,请参见图3、图5和图6,以图3的第一公共电压控制电路51和第二公共电压控制电路52均采用如图4所示的多个薄膜晶体管的形式实现,薄膜晶体管为NMOS晶体管为例,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均通过同一条控制线连接至控制芯片30,其中VCOMSW为控制芯片30通过控制线向第一公共电压控制电路51和第二公共电压控制电路52输出的信号,SX_A和SX_B分别为控制芯片30向第一公共电压线41和第二公共电压线42输入的待机检测信号,SX1至SXN分别代表控制芯片30向各触控电极20输出的信号。在待机阶段,控制芯片30通过控制线向第一公共电压控制电路51和第二公共电压控制电路52输出高电平信号,使得各触控电极20分别短接到第一公共电压线41和第二公共电压线42,此时,控制芯片30不需要向各触控电极20分别发送待机检测信号,仅需向向第一公共电压线41和第二公共电压线42输入待机检测信号,SX1至SXN处于浮空(floating)状态。在触摸阶段,控制芯片30通过控制线向第一公共电压控制电路51和第二公共电压控制电路52输出低电平信号,使得各触控电极20分别断开与第一公共电压线41和第二公共电压线42的电连接,此时,各触控电极20分别接收控制芯片30的触控信号,控制芯片30不再向第一公共电压线41和第二公共电压线42输入待机检测信号。
可选地,图7所示为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面板100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参见图7,显示面板100还包括至少一条检测信号线70和N个开关电路60,各开关电路60的第一端分别通过至少一条检测信号线70连接到控制芯片30的信号端,开关电路60的第二端连接到控制芯片30的控制端,开关电路60的第三端分别与公共电压线40一一对应电连接;
在待机阶段,开关电路60闭合,至少一条检测信号线70分别与公共电压线40电连接,控制芯片30控制公共电压线40通过至少一条检测信号线70接收待机检测信号;在触摸阶段,开关电路60断开,检测信号线70与公共电压线40断开连接。
具体地,请参见图7,该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100中引入了一条检测信号线70和两个开关电路,分别为第一开关电路61和第二开关电路62,显示面板100还包括两条公共电压线40,分别为第一公共电压线41和第二公共电压线42。第一开关电路61和第二开关电路62的第一端均连接到检测信号线70,通过该检测信号线70连接到控制芯片30的信号端;第一开关电路61和第二开关电路62的第二端均连接到控制芯片30的控制端,由控制芯片30来控制第一开关电路61和第二开关电路62的通与断;第一开关电路61的第三端与第一公共电压线41电连接,第二开关电路62的第三端与第二公共电压线42电连接。第一公共电压控制电路51设置在显示区11中的一部分触控电极20与第一公共电压线41电连接,第二公共电压控制电路52设置在显示区11中的另一部分触控电极20与第二公共电压线42之间。在待机阶段,第一公共电压控制电路51和第二公共电压控制电路52分别将显示区11的各触控电极20短接至第一公共电压线41和第二公共电压线42,使各触控电极20进入休眠状态,同时,控制芯片30控制第一开关电路61和第二开关电路62闭合,使得检测信号线70分别与第一公共电压线41和第二公共电压线42电连接,此时,控制芯片30控制公共电压线40通过检测信号线70接收待机检测信号。在触摸阶段,控制芯片30控制第一开关电路61和第二开关电路62断开,使检测信号线70与第一公共电压线41和第二公共电压线42断开连接,同时控制第一公共电压控制电路51和第二公共电压控制电路52断开各触控电极20与第一公共电压线41和第二公共电压线42之间的电连接,使得各触控电极20分别接收控制芯片30的触摸信号。在该实施例中,当显示面板100进入待机阶段时,控制芯片30控制第一公共电压线41和第二公共电压线42通过检测信号线70接收待机检测信号,而无需再向各触控电极20分别发送待机检测信号,此种方式相比现有技术中在待机阶段控制芯片需向各触控电极20发送待机检测信号的方式,大大减小了控制芯片30在待机阶段的电量消耗,在很大程度上延长了显示面板100的待机时间,有利于实现显示面板100的超长待机。
图7所示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包括一条检测信号线70,各开关电路的第一端通过同一条检测信号线70连接到控制芯片30的信号端。除此种方式外,检测信号线70还可包括多条,同样能够达到减小待机阶段显示面板100的电量消耗。但原则上,检测信号线70的数量越少,在待机阶段所消耗的电量就越少,因此本申请的显示面板100中优选包括一条检测信号线70,各开关电路的第一端通过同一条检测信号线70连接控制芯片30的信号端。在显示面板100进入待机阶段时,控制芯片30即可控制公共电压线40通过该条检测信号线70接收待机检测信号。
可选地,图8所示为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面板100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参见图8,开关电路包括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63,薄膜晶体管63的栅极连接控制芯片30的控制端,薄膜晶体管63的第一极通过检测信号线70连接控制芯片30的信号端,薄膜晶体管63的第二极连接公共电压线40;在待机阶段,薄膜晶体管63闭合,检测信号线70与公共电压线40电连接,控制芯片30控制公共电压线40通过检测信号线70接收待机检测信号;在触摸阶段,薄膜晶体管63断开,检测信号线70与公共电压线40断开连接。
具体地,图8所述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包括一条公共电压线40,在公共电压线40和各触控电极20之间设置有公共电压控制电路50,公共电压线40和检测信号线70分别连接到薄膜晶体管63的第一极和第二极,在待机阶段,控制芯片30将控制薄膜晶体管63闭合,使得检测信号线70和公共电压线40电连接,同时各触控电极20也将短接到公共电压线40,此时,公共电压线40通过检测信号线70接收待机检测信号,控制芯片30无需再向各触控电极20发送待机检测信号,大大降低了控制芯片30在待机阶段所消耗的电量,因此从很大程度上减小了显示面板100在待机阶段的耗电量,有利于延长显示面板100的待机时间。
可选地,图9所示为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参见图9,显示面板100包括两个开关电路、第一公共电压线41和第二公共电压线42,每个开关电路包括一个薄膜晶体管,分别为第一薄膜晶体管64和第二薄膜晶体管65,各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连接到控制芯片30的同一控制端,各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通过同一检测信号线70连接控制芯片30的信号端,第一薄膜晶体管64的第二极连接第一公共电压线41,第二薄膜晶体管65的第二极连接第二公共电压线42;
在待机阶段,各薄膜晶体管闭合,检测信号线70分别与第一公共电压线41和第二公共电压线42电连接,控制芯片30控制第一公共电压线41和第二公共电压线42通过检测信号线70接收待机检测信号;在触摸阶段,各薄膜晶体管断开,检测信号线70分别与第一公共电压线41和第二公共电压线42断开连接。
具体地,请继续参见图9,每个开关电路包括一个薄膜晶体管,分别为第一薄膜晶体管64和第二薄膜晶体管65,各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控制芯片30的控制端,由控制芯片30控制其通断;各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分别连接到检测信号线70,通过检测信号线70连接到控制芯片30的信号端;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到第一公共电压线41,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到第二公共电压线42。在待机阶段,控制芯片30控制第一薄膜晶体管64和第二薄膜晶体管65闭合,使得检测信号线70分别与第一公共电压线41和第二公共电压线42电连接,此时,各触控电极20分别短接到了第一公共电压线41和第二公共电压线42上,各触控电极20不需要分别接收控制芯片30的触摸信号,由控制芯片30控制第一公共电压线41和第二公共电压线42通过检测信号线70接收待机检测信号。因此在待机阶段,待机检测信号是通过检测信号线70来接收的,也就是说,在待机阶段,控制芯片30是将待机检测信号发送至检测信号线70,进而再传递至第一公共电压线41和第二公共电压线42的,从而传递至各触控电极20,无需再向各触控电极20分别发送待机检测信号,大大降低了控制芯片30在待机阶段的电量消耗,因此,此种方式大大减小了待机阶段显示面板100的电量消耗,有利于延长显示面板100的待机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图2和图8中的公共电压控制电路50以及图3、图7和图9中的第一公共电压控制电路51和第二公共电压控制电路52均可采用如图4所示的多个薄膜晶体管的形式实现。此外,上述各实施例中,各触控电极20通过触控引线80与控制芯片30连接,在触控阶段,控制芯片30可以通过触控引线80向触控电极20提供触摸信号,并接收触摸感应信号。其中,触控引线80可以通过过孔81与触控电极20实现电连接。
图10为图9所示实施例中控制芯片的一种构成示意图,图11所示为图9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的一种工作时序图,请参见图9至图11,以图9的第一公共电压控制电路51和第二公共电压控制电路52均采用如图4所示的多个薄膜晶体管的形式实现,薄膜晶体管为NMOS晶体管为例,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均通过同一条控制线连接至控制芯片30,其中,VCOMSW为控制芯片30通过控制线向第一公共电压控制电路51和第二公共电压控制电路52输出的信号,SW为控制芯片30的控制端向第一薄膜晶体管64和第二薄膜晶体管65的栅极输出的信号,SX_ALL为控制芯片30向信号检测线输入的待机检测信号,SX1至SXN分别代表控制芯片30向各触控电极20输出的信号。参见图11,在待机阶段,控制芯片30通过控制线向第一公共电压控制电路51和第二公共电压控制电路52输出高电平信号,使得各触控电极20分别短接到第一公共电压线41和第二公共电压线42;控制芯片30的控制端输出高电平信号,第一开关电路61和第二开关电路62闭合,使得检测信号线70分别与第一公共电压线41和第二公共电压线42电连接,此时,控制芯片30不需要向各触控电极20分别发送待机检测信号,SX1至SXN处于浮空(floating)状态,控制芯片30仅需向检测信号线70输入待机检测信号。在触摸阶段,控制芯片30通过控制线向第一公共电压控制电路51和第二公共电压控制电路52输出低电平信号,使得各触控电极20分别断开与第一公共电压线41和第二公共电压线42的电连接;控制芯片30的控制端向第一薄膜晶体管64和第二薄膜晶体管65的栅极输出低电平信号,第一开关电路61和第二开关电路62断开,使得检测信号线70分别与第一公共电压线41和第二公共电压线42断开连接,此时,各触控电极20分别接收控制芯片30的触控信号,并且控制芯片30不再向检测信号线70输入待机检测信号。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图12所示为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该显示装置200包括显示面板100,其中显示面板100为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面板100。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装置200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现实功能的产品或部件。本申请中显示装置200的实施例可参见上述显示面板100的实施例,重复之处此处不再赘述。
通过以上各实施例可知,本申请存在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所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中,引入了公共电压控制电路,公共电压控制电路分别与触控电极和公共电压线电连接,在待机阶段,公共电压控制电路将显示面板中的各触控电极分别短接至公共电压线,由公共电压线来接收待机检测信号,在待机阶段控制芯片只需向公共电压线发送待机检测信号即可,无需向显示面板中呈阵列排布的若干触控电极分别发送待机检测信号。与现有技术中在待机阶段控制芯片还需向各触控电极分别发送待机检测信号的方式相比,本申请控制芯片在待机阶段仅需向公共电压线发送待机检测信号,大大降低了待机阶段控制芯片的电量消耗,从而大大降低了显示面板在待机阶段的耗电量,有利于实现显示面板的超长待机。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申请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申请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设置有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N个触控电极组,每个所述触控电极组包括若干触控电极,各所述触控电极呈阵列排布并位于所述显示区,N≥1,且N为正整数;
位于所述非显示区的控制芯片和公共电压线,所述公共电压线的数量为M,M=N;
公共电压控制电路,所述公共电压控制电路分别与各触控电极电连接,并与所述公共电压线电连接;
在待机阶段,所述公共电压控制电路将所述N个触控电极组中的各触控电极分别短接,使同一组所述触控电极短接至同一条所述公共电压线,所述控制芯片控制所述公共电压线接收待机检测信号;在触摸阶段,所述公共电压控制电路断开各触控电极与所述公共电压线的连接,各所述触控电极接收触摸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两条公共电压线和两个触控电极组,分别为第一公共电压线、第二公共电压线、第一触控电极组和第二触控电极组,相邻的两个触控电极分别位于不同的触控电极组;
在所述待机阶段,所述公共电压控制电路将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组中的各所述触控电极短接至所述第一公共电压线,并将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组中的各所述触控电极短接至所述第二公共电压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电压控制电路包括若干薄膜晶体管,各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连接到所述控制芯片的控制端,各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分别与各触控电极一一对应电连接,各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到所述公共电压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电压控制电路还包括公共电压控制线,所述公共电压控制电路中各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栅极通过所述公共电压控制线连接至所述控制芯片的控制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显示阶段,所述公共电压控制电路中的各薄膜晶体管闭合,各所述触控电极短接至所述公共电压线,所述控制芯片控制各所述触控电极接收公共电压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至少一条检测信号线和N个开关电路,各所述开关电路的第一端分别通过至少一条所述检测信号线连接到控制芯片的信号端,所述开关电路的第二端连接到控制芯片的控制端,所述开关电路的第三端分别与公共电压线一一对应电连接;
在所述待机阶段,所述开关电路闭合,所述至少一条检测信号线分别与所述公共电压线电连接,所述控制芯片控制所述公共电压线通过所述至少一条检测信号线接收所述待机检测信号;在所述触摸阶段,所述开关电路断开,所述检测信号线与所述公共电压线断开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一条检测信号线,各所述开关电路的第一端通过同一条所述检测信号线连接到所述控制芯片的信号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路包括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的控制端,所述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通过所述检测信号线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的信号端,所述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公共电压线;
在所述待机阶段,所述薄膜晶体管闭合,所述检测信号线与所述公共电压线电连接,所述控制芯片控制所述公共电压线通过所述检测信号线接收所述待机检测信号;在所述触摸阶段,所述薄膜晶体管断开,所述检测信号线与所述公共电压线断开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两个开关电路、第一公共电压线和第二公共电压线,每个所述开关电路包括一个薄膜晶体管,分别为第一薄膜晶体管和第二薄膜晶体管,各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连接到所述控制芯片的同一控制端,各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通过同一所述检测信号线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的信号端,第一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第一公共电压线,第二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第二公共电压线;
在所述待机阶段,各所述薄膜晶体管闭合,所述检测信号线分别与所述第一公共电压线和所述第二公共电压线电连接,所述控制芯片控制所述第一公共电压线和所述第二公共电压线通过所述检测信号线接收所述待机检测信号;在所述触摸阶段,各所述薄膜晶体管断开,所述检测信号线分别与所述第一公共电压线和所述第二公共电压线断开连接。
10.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为权利要求1至9之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629602.7A CN107390934B (zh) | 2017-07-28 | 2017-07-28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629602.7A CN107390934B (zh) | 2017-07-28 | 2017-07-28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390934A true CN107390934A (zh) | 2017-11-24 |
CN107390934B CN107390934B (zh) | 2021-04-02 |
Family
ID=603428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629602.7A Active CN107390934B (zh) | 2017-07-28 | 2017-07-28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390934B (zh) |
Cited B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417178A (zh) * | 2018-03-13 | 2018-08-17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其驱动方法、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08563364A (zh) * | 2018-04-28 | 2018-09-21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触摸屏、其制作方法、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08762560A (zh) * | 2018-05-25 | 2018-11-0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面板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 |
CN109541867A (zh) * | 2018-12-28 | 2019-03-29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09599404A (zh) * | 2018-12-28 | 2019-04-09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09960440A (zh) * | 2019-03-29 | 2019-07-02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
CN110196506A (zh) * | 2019-06-20 | 2019-09-03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WO2019205510A1 (zh) * | 2018-04-26 | 2019-10-31 | 北京集创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控制方法以及触摸显示系统 |
CN110728942A (zh) * | 2019-10-30 | 2020-01-24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
CN110767669A (zh) * | 2018-07-25 | 2020-02-07 | 镎创显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 |
CN111045547A (zh) * | 2019-11-21 | 2020-04-21 | 福建华佳彩有限公司 | 一种内嵌式面板结构 |
CN111399696A (zh) * | 2020-04-30 | 2020-07-10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及触控显示面板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10261031A1 (en) * | 2010-04-23 | 2011-10-27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Method of driving electro-optical device, electro-optic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
CN105426010A (zh) * | 2015-12-15 | 2016-03-23 | 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触摸屏的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
CN205334416U (zh) * | 2015-12-03 | 2016-06-22 | 深圳磨石科技有限公司 | 触摸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
CN105739757A (zh) * | 2016-01-20 | 2016-07-06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触摸屏的扫描方法和系统、触摸屏以及触摸屏装置 |
CN105786246A (zh) * | 2016-02-05 | 2016-07-20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触控结构、触控面板及vt测试方法、显示装置及控制方法 |
-
2017
- 2017-07-28 CN CN201710629602.7A patent/CN10739093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10261031A1 (en) * | 2010-04-23 | 2011-10-27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Method of driving electro-optical device, electro-optic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
CN205334416U (zh) * | 2015-12-03 | 2016-06-22 | 深圳磨石科技有限公司 | 触摸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
CN105426010A (zh) * | 2015-12-15 | 2016-03-23 | 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触摸屏的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
CN105739757A (zh) * | 2016-01-20 | 2016-07-06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触摸屏的扫描方法和系统、触摸屏以及触摸屏装置 |
CN105786246A (zh) * | 2016-02-05 | 2016-07-20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触控结构、触控面板及vt测试方法、显示装置及控制方法 |
Cited By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417178A (zh) * | 2018-03-13 | 2018-08-17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其驱动方法、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US10891002B2 (en) | 2018-04-26 | 2021-01-12 | Chipone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 Control method and touch display system |
WO2019205510A1 (zh) * | 2018-04-26 | 2019-10-31 | 北京集创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控制方法以及触摸显示系统 |
CN108563364A (zh) * | 2018-04-28 | 2018-09-21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触摸屏、其制作方法、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08563364B (zh) * | 2018-04-28 | 2024-03-0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触摸屏、其制作方法、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08762560A (zh) * | 2018-05-25 | 2018-11-0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面板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 |
CN110767669A (zh) * | 2018-07-25 | 2020-02-07 | 镎创显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 |
CN110767669B (zh) * | 2018-07-25 | 2021-11-23 | 镎创显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 |
CN109599404A (zh) * | 2018-12-28 | 2019-04-09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09541867B (zh) * | 2018-12-28 | 2022-01-07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09541867A (zh) * | 2018-12-28 | 2019-03-29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09960440A (zh) * | 2019-03-29 | 2019-07-02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
CN109960440B (zh) * | 2019-03-29 | 2023-03-07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
CN110196506A (zh) * | 2019-06-20 | 2019-09-03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0196506B (zh) * | 2019-06-20 | 2021-11-30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0728942A (zh) * | 2019-10-30 | 2020-01-24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
CN111045547A (zh) * | 2019-11-21 | 2020-04-21 | 福建华佳彩有限公司 | 一种内嵌式面板结构 |
CN111399696A (zh) * | 2020-04-30 | 2020-07-10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及触控显示面板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390934B (zh) | 2021-04-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390934A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US8760412B2 (en) | Dual configuration for display data lines | |
US9417749B2 (en) | Slew rate and shunting control separation | |
CN103454800B (zh) | 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电路驱动方法 | |
US9996175B2 (en) | Switching circuitry for touch sensitive display | |
CN105975129B (zh) | 显示面板及其测试方法、使用方法 | |
CN104166489B (zh) |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驱动方法 | |
US10289246B2 (en) | Integrated touch-control display panel and touch-control display device | |
US9261997B2 (en) | Touch regions in diamond configuration | |
US7995041B2 (en) | Integrated touch screen | |
CN104020904B (zh) | 一种电容式内嵌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 |
EP3557390A1 (en) | Integrated touch screen | |
CN104699322B (zh) | 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触控显示装置及检测方法 | |
CN107346195A (zh) |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 |
US10303283B2 (en) |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control circuit thereof | |
CN105426030A (zh) | 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04765507B (zh) | 一种滤波电路以及触控显示装置 | |
CN106155449A (zh) |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 |
CN108664907A (zh) |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05739768A (zh) |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一种触控显示设备 | |
CN101859039B (zh) | 触控检测方法及具有内嵌式触控面板的平面显示器 | |
CN106055156A (zh) | 触控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05138179B (zh) | 全嵌入式触摸屏及移动装置 | |
US20100033436A1 (en) | Touch-Controlle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Touch Panel thereof | |
CN105334650B (zh) | 显示装置及触控显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