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34650B - 显示装置及触控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及触控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34650B
CN105334650B CN201410400070.6A CN201410400070A CN105334650B CN 105334650 B CN105334650 B CN 105334650B CN 201410400070 A CN201410400070 A CN 201410400070A CN 105334650 B CN105334650 B CN 1053346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line
display device
unit
driving unit
sw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0007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34650A (zh
Inventor
爵本·海克斯撮
渡边英俊
林政校
许铭钊
堀佑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olux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nolux Displa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olux Display Corp filed Critical Innolux Display Corp
Priority to CN20141040007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34650B/zh
Publication of CN1053346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346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346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346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及触控显示装置,其中,显示装置包含一多工器电路、一驱动单元以及一第一控制线及一第二控制线。多工器电路具有多个开关单元。第一控制线电连接该些开关单元与驱动单元。第二控制线电连接该些开关单元与驱动单元。驱动单元对该等开关单元的一最大时间常数小于R×C/4,其中R代表该等开关单元中相距最远的二开关单元间的第一控制线的等效电阻,C代表该等开关单元中相距最远的二开关单元间的第一控制线的等效电容。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及触控显示装置能减少最大时间常数以致改善数据线充电效能,提升显示品质及效能。对于高解析度的显示装置及触控显示装置来说,数据线充电时间更短,其充电效能更显重要,可产生更卓越的功效。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及触控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触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主动矩阵(active matrix)构造的面板而言,当解析度越高时,每一数据线(data line)所分配到的充电时间越短。对于一些面板而言,数据线的总线通常会使用一对多多工器(multiplexer),并利用序列控制信号控制开关,让数据线依序充电。据此,对于一个使用一对三多工器,扫描频率每秒六十次,且解析度为FHD(1080×1920)的主动矩阵式液晶显示器来说,每一条数据线充电的时间约略等于(1/60)×(1/1920)×(1/3)。但由于控制线的信号到达距离驱动晶片较远的多工器的开关时会产生延迟问题,也就是时间常数τ会较大,导致信号延迟,并且解析度越高,此情况会更严重。
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上具有多工器总线、驱动单元及连接多工器总线及驱动单元的控制线,对显示面板的多工器总线而言,由于实际布局因素,信号通常通过其控制线,由驱动单元离开并于多工器总线两端进入,由于最大(或最大延迟)时间常数τ与信号传递路径的电阻及电容呈现正相关的关系,因此有最大(或最大延迟)时间常数τ的位置就会发生在多工器总线的中段部分。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触控显示装置,能够减少控制线对多工器的最大时间常数,进而提升显示品质及效能,实为当前重要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触控显示装置,能够减少控制线对多工器的最大时间常数,进而提升显示品质及效能。
为达上述目的,依本发明的一种显示装置包含一多工器电路、一驱动单元、一第一控制线及一第二控制线。多工器电路具有多个开关单元。第一控制线电连接该些开关单元与驱动单元。第二控制线电连接该些开关单元与驱动单元。其中,驱动单元对该等开关单元的一最大时间常数小于R×C/4,其中R代表该等开关单元中相距最远的二开关单元间的第一控制线的等效电阻,C代表该等开关单元中相距最远的二开关单元间的第一控制线的等效电容。
在一实施例中,显示装置更包含多个薄膜晶体管单元及多条导线,多工器电路通过该等导线与该等薄膜晶体管单元电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控制线及第二控制线与驱动单元的不同接脚电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显示装置更包含一第三控制线,其中第一控制线与第三控制线至少有二连接端点。
在一实施例中,部分第三控制线设置于驱动单元下方。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控制线经由一缓冲单元而与该些开关单元电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控制线与多工器电路的连接端点位于任两个开关单元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显示装置更包含一基板,其中多工器电路、驱动单元、第一控制线及第二控制线设置于基板上。
为达上述目的,依本发明的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含一背光单元、一保护板以及一显示装置。保护板设置于背光单元之上。显示装置设置于背光单元与保护板之间,并包含一基板、一触控电路、一多工器电路、一驱动单元、一第一控制线及一第二控制线。触控电路位于保护板跟与基板之间。多工器电路设置于基板上且具有多个开关单元。第一控制线电连接该些开关单元与驱动单元,第二控制线电连接该些开关单元与驱动单元。其中,驱动单元对该等开关单元的一最大时间常数小于R×C/4,其中R代表该等开关单元中相距最远的二开关单元间的第一控制线的等效电阻,C代表该等开关单元中相距最远的二开关单元间的第一控制线的等效电容。
在一实施例中,其中驱动单元与触控电路及多工器电路电连接。
承上所述,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及触控显示装置中,通过设置第一控制线及第二控制线,使得驱动单元对多个开关单元的一最大时间常数能小于R×C/4。相较于现有技术来说,本实施例能减少最大时间常数以致改善数据线充电效能,进而提升显示品质及效能。另外,对于高解析度的显示装置及触控显示装置来说,数据线充电时间更短,因此其充电效能更显重要,所以本发明应用于高解析度的显示产品或是触控装置时,可产生更卓越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2至图6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显示装置的变化态样的示意图。
图7、图8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显示装置的实施态样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触控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相关图式,说明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显示装置及触控显示装置,其中相同的元件将以相同的参照符号加以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显示装置2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显示装置2包含一多工器电路21、一驱动单元22、一第一控制线23a以及一第二控制线23b。本发明不特别限制显示装置2的种类,其可例如为非自发光型显示装置,例如液晶显示装置,或是例如为自发光型显示装置,例如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装置,或是例如为其他主动矩阵(active matrix)式的显示装置、或是具有其他功能的显示装置,例如触控显示装置。在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2是以液晶显示装置为例,且是以玻璃覆晶(chip on glass,COG)技术制成液晶显示面板,其中驱动单元22、第一控制线23a以及第二控制线23b皆设置于一基板上。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多工器电路21亦设置于该基板上,基板例如为玻璃基板。
多工器电路21具有多个开关单元2111。于此,多工器电路21应用于驱动像素,故显示装置更包含多条导线D及多个薄膜晶体管单元(未绘示),多工器电路21通过该等导线D(包含数据线及/或扫描线)与该些薄膜晶体管单元电连接。并且由于在本实施例中,一个像素包含三个子像素,因此每三个开关单元2111(例如三个晶体管)组成一开关单元组211并分别对应三个子像素。各开关单元2111的一第一端(例如漏极)分别连接一条导线D以驱动各子像素,各开关单元2111的一第二端(例如源极)皆连接于一条数据信号线DS。虽然每三个开关单元2111的第二端皆连接同一条数据信号线DS,但借着于不同时间导通三个开关单元2111而可使各开关单元2111接收对应的数据信号。
驱动单元22可驱动多工器电路21,于此以经由第一控制线23a、第二控制线23b与数据信号线DS来驱动多工器电路21为例。在本实施例中,驱动单元22以玻璃覆晶技术形成于基板上。
本实施例的第一控制线23a及第二控制线23b与开关单元2111的一第三端(例如栅极)相连接。此外,驱动单元22经由第一控制线23a及第二控制线23b而与该等开关单元2111电连接进而驱动多工器电路21。本实施例中,第一控制线23a及第二控制线23b各有三条以对应三个开关单元2111。本实施例的第一控制线23a与多工器电路21的连接端点位于任两个开关单元2111之间,更详细地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控制线23a与多工器电路21的连接端点位于任两个开关单元组211之间。于此,第一控制线23a及第二控制线23b分别位于该等开关单元组211的左右侧,且皆与非最左边及非最右边的开关单元组211相连接。并且该等控制线23a、23b与驱动单元22的不同接脚P连接。
其中,驱动单元22对该等开关单元2111的一最大(或最大延迟)时间常数小于R×C/4,其中R代表该等开关单元2111中相距最远的二开关单元(于此以开关单元组211a、211b中最左边的开关单元2111为计算基准,该等开关单元2111与第一控制线23a连接)之间的第一控制线23a(加粗线表示)的等效电阻,C代表上述第一控制线的等效电容。由于控制信号经由第一控制线23a到达该些开关单元2111的时间长短不一,距离第一控制线23a较远的开关单元2111会有延迟问题产生,然而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控制线23a及第二控制线23b而能使驱动单元22对该等开关单元2111的一最大时间常数小于R×C/4,本实施例的最大时间常数实质等于R×C/16(也就是(R/4)×(C/4))。相较于现有技术来说,本实施例能减少最大时间常数以致提升导线充电效能,进而能提升显示品质及效能。
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可具有多种变化态样,以下以图2至图6来举例说明。
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变化态样的显示装置2a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其与显示装置2主要不同在于,显示装置2a更包含一第三控制线23c。第一控制线23a、第二控制线23b及第三控制线23c与驱动单元22的不同接脚P连接。本实施例中,有三条第三控制线23c以对应开关单元组211的三个开关单元2111。
其中,驱动单元22对该等开关单元2111的一最大时间常数小于R×C/4,其中R代表该等开关单元中相距最远的二开关单元间的第一控制线23a(加粗线表示)的等效电阻,C代表上述第一控制线23a的等效电容。由于控制信号经由第一控制线23a到达各开关单元2111的时间长短不一,距离第一控制线23a较远的开关单元2111会有延迟问题产生,然而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控制线23a、第二控制线23b及第三控制线23c而能使驱动单元22对该等开关单元2111的一最大时间常数小于R×C/4,本实施例的最大时间常数实质等于R×C/36((R/6)×(C/6))。相较于现有技术来说,本实施例能减少最大时间常数以致提升导线充电效能,进而能提升显示品质及效能。
由于显示装置2a的其他技术特征已于上述实施例中详述,故于此不再赘述。另外,若本实施例中与同一开关单元2111电连接的控制线的数量为n时,则最大时间常数τ如下列公式所示:
图3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变化态样的显示装置2b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显示装置2b包含第一控制线23a、第二控制线23b及第三控制线23c。第一控制线23a、第二控制线23b及第三控制线23c分别位于该多工器电路21的左、右、中侧。其与显示装置2主要不同在于,第一控制线23a、第二控制线23b及第三控制线23c的至少其中之一从驱动单元22的一侧边出线。其中第一控制线23a、第二控制线23b及第三控制线23c与驱动单元22的不同接脚连接。
其中,驱动单元22对该等开关单元2111的一最大时间常数小于R×C/4,其中R代表该等开关单元中相距最远的二开关单元之间的第一控制线23a(加粗线表示)的等效电阻,C代表上述第一控制线23a的等效电容。由于控制信号经由第一控制线、第二控制线及第三控制线到达开关单元2111的时间长短不一,距离第一控制线、第二控制线及第三控制线较远的开关单元2111会有延迟问题产生,然而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控制线23a、第二控制线23b及第三控制线23c而能使驱动单元22对该等开关单元2111的一最大时间常数小于R×C/4,本实施例的最大时间常数实质等于R×C/16((R/4)×(C/4))。相较于现有技术来说,本实施例能减少最大时间常数以致提升导线充电效能,进而能提升显示品质及效能。
图4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变化态样的显示装置2c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其与显示装置2主要不同在于,显示装置2c包含第一控制线23a、第二控制线23b、第三控制线23c及第四控制线23d。另外,第一控制线23a及第二控制线23b分别由驱动单元22的相对二侧出线,且与驱动单元22的不同接脚P连接。于此以第一控制线23a与第三控制线23c至少有二连接端点N,第二控制线23b与第四控制线23d至少有二连接端点N为例。于此,一第一控制线23a、一第二控制线23b、一第三控制线23c及一第四控制23d线总共用了驱动单元22的2个接脚P。
同样地,通过设置第一控制线23a、第二控制线23b、第三控制线23c及第四控制线23d而能使驱动单元22对该等开关单元2111的一最大时间常数小于R×C/4,其中R代表该等开关单元中相距最远的二开关单元间的第一控制线23a(加粗线表示)的等效电阻,C代表上述第一控制线的等效电容。相较于现有技术来说,本实施例能减少最大时间常数以致提升导线充电效能,进而能提升显示品质及效能。
图5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变化态样的显示装置2d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与显示装置2c主要不同在于,部分该第三控制线23c及第四控制线23d经由位于驱动单元22下方且分别与位于基板(图未显示)上的第一控制线23a及第二控制线23b连接。藉此可减少面板边缘区(border area)的尺寸。
图6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变化态样的显示装置2e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其与显示装置2c主要不同在于,第一控制线23a经由一缓冲单元24而与多工器电路21连接(请注意,图6的控制线的位置已变更,这亦表示本发明图式的第一控制线仅作为代表,实际上第二控制线、第三控制线或第四控制线皆可定义为第一控制线,例如第二控制线、第三控制线或第四控制线皆可经由缓冲单元24而与多工器电路21连接)。于此,显示装置2e更包含二缓冲单元24,分别与第一控制线23a及第二控制线23b电连接,且各缓冲单元24包含多个缓冲器241,分别与第一控制线23a及第二控制线23b电连接。由于最大(延迟)时间常数与缓冲器的尺寸有关,其正比于缓冲器241的宽度/长度比(W/L),故可通过调整缓冲器241的长度与宽度来使最大时间常数变小。本实施例是通过调整缓冲器241的尺寸而能使控制信号经由控制线进入开关单元2111的速度更快。
需注意者,上述实施例的技术特征可单独实施或合并实施。
另外,请参照图7、图8所示,其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显示装置的实施态样的示意图。如图7、图8所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例如实施为一无线通讯装置WC或一显示荧幕DC。
图9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触控显示装置3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触控显示装置3包含一触控电路35、一多工器电路31、一驱动单元32、第一控制线33a及第二控制线33b。其中,触控电路35、多工器电路31、驱动单元32以及控制线33a、33b包含于一显示装置。另外,触控显示装置3可更包含其他元件,例如一背光单元39以提供光线而达到画面显示功能,并且在此态样中,显示装置与背光单元39对应设置。
本发明不限制触控电路35的实施态样,其例如是以内嵌式(包含in-cell及on-cell)或外挂式(out-cell)制作于触控显示装置3、亦可结合单片玻璃(one glasssolution,OGS)技术。触控电路35与驱动单元32电连接,二者可为直接或间接电连接。当触控电路35接收外界给予的一触控信号时,通过驱动单元32可转换为数据信号以驱动像素对应显示画面。另外,驱动单元32也与多工器电路31电连接。
另外,触控显示装置3更包含一基板36,基板36例如为一玻璃基板。多工器电路31、驱动单元32与第一控制线33a及第二控制线33b设置于基板36上。此外,触控显示装置3更包含一保护板37,触控电路35可位于保护板37与基板36之间,于此,触控电路35更设置于保护板37与一彩色滤光基板38之间。另外,显示装置设置于背光单元39与保护板37之间。
由于多工器电路31、驱动单元32以及控制线33a、33b的技术特征已于上述实施例详述,故于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及触控显示装置中,通过设置第一控制线及第二控制线,使得驱动单元对多个开关单元的一最大时间常数能小于R×C/4。相较于现有技术来说,本实施例能减少最大时间常数以致改善数据线充电效能,进而提升显示品质及效能。另外,对于高解析度的显示装置及触控显示装置来说,数据线充电时间更短,因此其充电效能更显重要,所以本发明应用于高解析度的显示产品或是触控装置时,可产生更卓越的功效。
以上所述仅为举例性,而非为限制性者。任何未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畴,而对其进行的等效修改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权利要求范围中。

Claims (9)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驱动单元;
一多工器电路,具有多个开关单元;
一第一控制线,电连接所述开关单元与所述驱动单元;以及
一第二控制线,电连接所述开关单元与所述驱动单元;
其中,所述第一控制线与所述多工器电路的连接端点位于任两个所述开关单元之间,所述驱动单元对所述开关单元的一最大时间常数小于R×C/4,其中R代表所述开关单元中相距最远的二开关单元间的所述第一控制线的等效电阻,C代表所述开关单元中相距最远的二开关单元间的所述第一控制线的等效电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多个薄膜晶体管单元;
多条导线,所述多工器电路通过所述导线与所述薄膜晶体管单元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线及所述第二控制线与所述驱动单元的不同接脚电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一第三控制线,其中所述第一控制线与所述第三控制线至少有二连接端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部分所述第三控制线设置于所述驱动单元下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线经由一缓冲单元而与所述开关单元电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一基板,其中所述多工器电路、所述驱动单元、所述第一控制线及所述第二控制线设置于所述基板上。
8.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背光单元;
一保护板,设置于所述背光单元之上;以及
一显示装置,设置于所述背光单元与所述保护板之间,包含:
一基板;
一触控电路,位于所述保护板跟与所述基板之间;
一多工器电路,设置于所述基板上,且具有多个开关单元;
一驱动单元;
一第一控制线,电连接所述开关单元与所述驱动单元;以及
一第二控制线,电连接所述开关单元与所述驱动单元;
其中,所述第一控制线与所述多工器电路的连接端点位于任两个所述开关单元之间,所述驱动单元对所述开关单元的一最大时间常数小于R×C/4,其中R代表所述开关单元中相距最远的二开关单元间的所述第一控制线的等效电阻,C代表所述开关单元中相距最远的二开关单元间的所述第一控制线的等效电容。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触控电路及所述多工器电路电连接。
CN201410400070.6A 2014-08-14 2014-08-14 显示装置及触控显示装置 Active CN1053346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00070.6A CN105334650B (zh) 2014-08-14 2014-08-14 显示装置及触控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00070.6A CN105334650B (zh) 2014-08-14 2014-08-14 显示装置及触控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34650A CN105334650A (zh) 2016-02-17
CN105334650B true CN105334650B (zh) 2018-11-13

Family

ID=552852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00070.6A Active CN105334650B (zh) 2014-08-14 2014-08-14 显示装置及触控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3465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97708A (zh) * 2016-09-08 2017-01-04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液晶显示面板显示不均的方法
CN108957824B (zh) * 2018-08-31 2020-06-16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阵列基板
TWI678694B (zh) * 2018-09-14 2019-12-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驅動方法以及顯示裝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347436A2 (en) * 2002-03-21 2003-09-24 Samsung SDI Co., Ltd. Display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CN1728784A (zh) * 2004-07-01 2006-02-01 索尼株式会社 物理信息获取方法、物理信息获取设备和半导体器件
CN103913863A (zh) * 2014-03-18 2014-07-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检测结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51187B (en) * 2004-03-03 2006-03-11 Toppoly Optoelectronics Corp Data driver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347436A2 (en) * 2002-03-21 2003-09-24 Samsung SDI Co., Ltd. Display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CN1447302A (zh) * 2002-03-21 2003-10-08 三星Sdi株式会社 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CN1728784A (zh) * 2004-07-01 2006-02-01 索尼株式会社 物理信息获取方法、物理信息获取设备和半导体器件
CN103913863A (zh) * 2014-03-18 2014-07-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检测结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34650A (zh) 2016-0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40086001A1 (en) Display device with touch detection function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3809316B (zh) 集成有触摸屏的显示设备
CN104571752B (zh) 触摸传感器集成型显示装置
JP5980157B2 (ja) タッチ検出機能付き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105975129B (zh) 显示面板及其测试方法、使用方法
JP6097676B2 (ja) タッチ検出機能付き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112198990B (zh) 一种触控面板和显示装置
CN203117928U (zh) 触摸屏
US1028204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pin count in in-cell touch display driver IC
CN105159490B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03018992B (zh) 触控液晶显示屏及其驱动方法
CN106293195B (zh) 具有触摸传感器的显示装置
JP2014149816A (ja) タッチ検出機能付き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106066740A (zh)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04793817A (zh) 显示装置
JP2015043200A (ja) タッチ検出装置、タッチ検出機能付き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US10296156B2 (en) Touch detection device, display device with touch detecting function,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3365461A (zh) 触摸传感器集成型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4102402A (zh) 触控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04662502A (zh) 液晶显示装置
TW201616327A (zh) 內嵌式互電容觸控面板及其佈局
TWM509934U (zh) 內嵌式互電容觸控面板
CN108255350B (zh) 触控显示装置
US20160246416A1 (en) Touch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KR102349822B1 (ko) 터치 IC(integrated circuit) 및 터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와 이의 구동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