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76097A - 一种减压灌洗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减压灌洗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76097A
CN107376097A CN201710683050.8A CN201710683050A CN107376097A CN 107376097 A CN107376097 A CN 107376097A CN 201710683050 A CN201710683050 A CN 201710683050A CN 107376097 A CN107376097 A CN 1073760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hole
support member
inner tube
saccul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8305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小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068305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76097A/zh
Publication of CN1073760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760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10Balloon catheters
    • A61M25/1002Balloon catheters characterised by balloon shap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021Catheters; Hollow prob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of the tub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043Catheters; Hollow probe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featur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067Catheters; Hollow prob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tal end, e.g. tips
    • A61M25/0068Sta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atheter tip, e.g. shape, atraumatic tip, curved tip or tip structure
    • A61M25/007Side holes, e.g. their profiles or arrangements; Provisions to keep side holes unblock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10Balloon catheters
    • A61M25/1011Multiple balloon cathe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00Medical syringes, e.g. enemata; Irrigators
    • A61M3/02Enemata; Irrigat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10Balloon catheters
    • A61M25/1011Multiple balloon catheters
    • A61M2025/1013Multiple balloon catheters with concentrically mounted balloons, e.g. being independently inflatabl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10/00Anatomical parts of the body
    • A61M2210/10Trunk
    • A61M2210/1042Alimentary tract
    • A61M2210/1067Anu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Child & Adolescent Psychology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压灌洗装置,该减压灌洗装置包括:第一管道,支撑部件及辅助填充部件;当支撑部件处于非膨胀状态时,装置包括支撑部件的一部分可被放置入器官管道中,当支撑部件处于膨胀状态时,支撑部件可以为靠近支撑部件的第一管道支撑一部分空间,以使得靠近支撑部件的第一管道不完全贴合在器官管道的内壁上,进而使第一管道上的管道引流孔与器官管道的内壁之间留有空间。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在操作时,减小器官管道内的负压,进而使操作更加安全、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减压灌洗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减压灌洗装置。
背景技术
医疗中,在进行某些手术如肠道切除手术中对积液、扩张的肠道进行灌洗及减压,或者直肠切除吻合术后需要经肛门对肠道进行灌洗及减压,以保持肠道的清洁,避免感染而引起并发症,防止或治疗直肠吻合口漏。
当前所使用的对器官如肠道进行减压的装置已具备减压的基本功能。然而,本申请的发明人在长期的研发过程中发现,当前所使用的对肠道进行减压的装置中在对肠道进行减压时,吸引端常常容易将周围组织吸附在装置上,堵塞引流孔,从而增加肠道负压,并且损伤周围组织。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减压灌洗装置,能够在操作时,减小器官管道内的负压,进而使操作更加安全、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减压灌洗装置,所述减压灌洗装置包括: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为所述第一管道放置入器官管道的一端,所述第二端为所述第一端的对端,靠近所述第一端的第一管道上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一管道管壁的管道引流孔;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管道靠近所述管道引流孔的外壁上,且所述支撑部件为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可被填充,当所述中空结构被填充时,所述支撑部件的体积可变大而处于膨胀状态;辅助填充部件,与所述支撑部件连通,所述辅助填充部件用于辅助所述中空结构被填充而使所述支撑部件处于膨胀状态;当所述支撑部件处于非膨胀状态时,所述装置包括所述支撑部件的一部分可被放置入所述器官管道中,当所述支撑部件处于膨胀状态时,所述支撑部件可以为靠近所述支撑部件的第一管道支撑一部分空间,以使得靠近所述支撑部件的第一管道不完全贴合在所述器官管道的内壁上,进而使所述第一管道上的管道引流孔与所述器官管道的内壁之间留有空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减压灌洗装置包括:第一管道、支撑部件及辅助填充部件;当支撑部件处于非膨胀状态时,装置包括支撑部件的一部分可被放置入器官管道中,当支撑部件处于膨胀状态时,支撑部件可以为靠近支撑部件的第一管道支撑一部分空间,以使得靠近支撑部件的第一管道不完全贴合在器官管道的内壁上,进而使第一管道上的管道引流孔与器官管道的内壁之间留有空间。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支撑部件能够在管道引流孔处撑起一部分空间,从而在对器官管道进行操作时,管道引流孔能够在撑起的一部分空间中进行引流,避免由于器官管道的内壁贴附在第一管道上导致管道引流孔直接吸附器官周围组织,而堵塞管道引流孔,从而降低器官管道内的负压,减小对器官管道周围组织的损伤,使得操作更加安全、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发明减压灌洗装置一实施方式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减压灌洗装置一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减压灌洗装置一实施方式沿第一管道轴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减压灌洗装置另一实施方式沿第一管道轴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减压灌洗装置沿A-A轴线的剖视图;
图6是图1中减压灌洗装置沿B-B轴线的剖视图;
图7是图1中减压灌洗装置沿C-C轴线的剖视图;
图8是图1中减压灌洗装置沿D-D轴线的剖视图;
图9是图1中减压灌洗装置沿E-E轴线的剖视图;
图10是图1中减压灌洗装置沿F-F轴线的剖视图;
图11是图1中减压灌洗装置沿G-G轴线的剖视图;
图12是是本发明减压灌洗装置另一实施方式中充气管道、充液管道以及引流孔在第一管道横截面上的投影示意图;
图13是是本发明减压灌洗装置另一实施方式中内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中减压灌洗装置沿H-H轴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的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4,图1是本发明减压灌洗装置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减压灌洗装置一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减压灌洗装置一实施方式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减压灌洗装置另一实施方式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的减压灌洗装置包括:第一管道11、支撑部件12及辅助填充部件13。
其中,第一管道11是指具有减压功能的管道,且放置入体内的部分直接与器官管道接触,例如可以是同时具有灌洗功能的引流管,第一管道11可以为单层管、双层或多层套管均可。第一管道11包括第一端111和第二端112,第一端111为第一管道11放置入器官管道的一端,靠近第一端111的第一管道11上设置有贯穿第一管道11管壁的管道引流孔113,第二端112为第一端111的对端。在减压灌洗装置进行工作时,第二端112可位于体外,并连接负压装置等,以通过管道引流孔113对器官管道进行引流减压。
支撑部件12设置在第一管道11的外壁上,且靠近管道引流孔113,且支撑部件12为中空结构,中空结构可被填充,当中空结构被填充时,支撑部件12的体积可变大而处于膨胀状态。支撑部件12与第一管道11的外壁通过可拆卸的方式或不可拆卸的方式而连接在一起。可以从支撑部件12的中间部位将其包裹设置在第一管道11的外壁上,或者也可以直接将其一端固定在第一管道11的外壁上均可。该支撑部件12可以是表面积可变的弹性结构,在被填充时,表面积及体积逐渐增大并处于膨胀状态,也可以是表面积不可变的非弹性结构,在被填充时,体积逐渐增大并膨胀。支撑部件12在处于膨胀状态时的形状能够满足将器官管道支撑起一部分空间即可,例如可以是仅将第一管道11的一侧撑起的“T”形,或者将第一管道11的两侧均撑起的球形、“工”字形,或者是类似的变形形状或其它形状等,此处不做限定。另外,支撑部件12处于膨胀状态时的尺寸满足能够将器官管道撑起,并保证器官的安全即可,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辅助填充部件13,与支撑部件12连通,用于辅助中空结构被填充而使支撑部件12处于膨胀状态。其中,辅助填充部件13与支撑部件12的内部连通,在对器官进行减压灌洗时,辅助填充部件13至少部分位于体外,通过体外的操作对中空结构进行辅助填充。具体地,辅助填充部件13可以是连通支撑部件12的管道,该管道可以沿着第一管道11的外壁或者独立设置在第一管道11的外部,也可以嵌入第一管道11的管壁内部,或者沿第一管道11的内壁设置在第一管道11的内部。通过该管道可向支撑部件12充入预定物质,如水或气体等,使得支撑部件12处于膨胀状态。
当支撑部件12处于非膨胀状态时,装置包括支撑部件12的一部分可被放置入器官管道中,当支撑部件12处于膨胀状态时,支撑部件12可以为靠近支撑部件12的第一管道11支撑一部分空间,以使得靠近支撑部件12的第一管道11不完全贴合在器官管道的内壁上,进而使第一管道11上的管道引流孔113与器官管道的内壁之间留有空间。
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的减压灌洗装置可用于医疗中术前、术中或者术后,可对胃肠道、胆道、呼吸道等进行减压、灌洗,既可用于人体,也可用于其它动物体。在一个应用场景中,进行肠道手术前需要对肠道进行灌洗减压,在支撑部件12处于非膨胀状态时,将该装置由肠道开口部位置入肠道中,在置于肠道合适位置后,通过辅助填充部件13对支撑部件12充气,使得支撑部件12膨胀并撑起肠道的一段空间,然后对肠道进行冲洗及引流等,保持肠道的清洁,方便医生进行肠道手术。在另一个应用场景中,在进行肠道切除手术后,为了保持吻合口处的清洁,可在支撑部件12处于非膨胀状态时,将该装置放置入肠道中,并将支撑部件12置于吻合口处,然后通过辅助填充部件13对支撑部件12充气,使得支撑部件12膨胀并在吻合口处撑起一段空间,然后对吻合口附近的肠道进行灌洗及引流等,进而保持吻合口处清洁,防止吻合口漏,从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本实施方式中,减压灌洗装置包括:第一管道11、支撑部件12及辅助填充部件13;当支撑部件12处于非膨胀状态时,装置包括支撑部件12的一部分可被放置入器官管道中,当支撑部件12处于膨胀状态时,支撑部件12可以为靠近支撑部件12的第一管道11支撑一部分空间,以使得靠近支撑部件12的第一管道11不完全贴合在器官管道的内壁上,进而使第一管道11上的管道引流孔113与器官管道的内壁之间留有空间。通过本实施方式,支撑部件12能够在管道引流孔113处撑起一部分空间,从而在对器官管道进行操作时,管道引流孔113能够在撑起的一部分空间中进行引流,避免由于器官管道的内壁贴附在第一管道11上而导致管道引流孔113直接吸附器官周围组织,进而堵塞管道引流孔113,从而降低器官管道内的负压,减小对器官管道周围组织的损伤,使得操作更加安全、方便。
其中,在一实施方式中,支撑部件12为可充气的球囊121,球囊121套设在第一管道11的外壁上,第一管道11在对应球囊121的位置设置有充气孔114,辅助填充部件13包括充气管道131,充气管道131设置在第一管道11的管壁上,充气管道131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充气管道131的第一端与充气孔114连通,充气管道131的第二端在靠近第一管道11的第二端112向第一管道11的外壁延伸并形成辅助延伸孔115。
具体地,球囊121可沿其直径方向对称套设在第一管道11的外壁上,或者不对称套设在第一管道11的外壁上,并可通过粘胶等与第一管道11的外壁粘结在一起,以保证球囊121与第一管道11的连接的密封性,避免球囊121处于膨胀状态时其中的气体漏出。同时,管道引流孔113设置在球囊121撑开器官管道的一段空间中,以使得在减压灌洗装置工作时,引流孔不吸附到器官的管壁。
充气管道131设置在第一管道11的管壁上,是指充气管道131嵌设在第一管道11的管壁中,例如可在第一管道11的管壁中设置一通道,将该通道作为充气管道131,此时,该充气管道131的轴向可平行于第一管道11的轴向;也可以在第一管道11中设置一通道,并在该通道中再额外置入一条管道,将该管道作为充气管道131。其中,与充气管道131第一端连通的充气孔114以及与充气管道131第二端连通的辅助延伸孔115并不贯穿第一管道11的管壁。
具体地,可在辅助延伸孔115处连接外部充气装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减压灌洗装置放置入器官管道中对应位置后,启动外部充气装置,通过辅助延伸孔115、充气管道131、充气孔114对球囊121进行充气,使得球囊121处于膨胀状态。
其中,球囊12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连通每个球囊121的辅助填充部件13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具体可根据需求设置。
通过本实施方式,球囊121能够将器官管道撑开一定的空间,在减压灌洗装置工作时,管道引流孔113位于球囊121撑开的一段空间中,不会吸附到器官的管壁,进而避免周围组织堵塞引流孔,降低气管管道内的负压,进而避免对周围组织造成损伤。同时,将辅助填充部件13设置在第一管道11的管壁中,能够将其隐藏起来,既能够保证辅助填充部件13的密封性,同时也不需额外占用额外的空间。
其中,请再参阅图5至图11,在一实施方式中,球囊12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球囊121分别间隔套设在第一管道11的外壁上。
第一管道11在对应两个球囊121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充气孔1141和第二充气孔1142,充气管道131包括第一充气管道1311和第二充气管道1312,第一充气管道1311的第一端与第一充气孔1141连通,第二充气管道1312的第一端与第二充气孔1142连通,第一充气管道1311的第二端和第二充气管道1312的第二端在靠近第一管道11的第二端112分别向第一管道11的外壁延伸并形成第一辅助延伸孔1151和第二辅助延伸孔1152。
其中,两个球囊121之间间隔的距离可以根据需求设定,例如,该减压灌洗装置在术后使用,需保持吻合口清洁以防止吻合口漏时,两个球囊121之间的距离能够覆盖整个吻合口的宽度即可,或者可根据情况使二者之间的距离设置的更宽一些。
此时,管道引流孔113可设置在两个球囊121之间,或者设置在两个球囊121的侧边的一处或多处,每处的管道引流孔113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且每处的管道引流孔113的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此处不做限定。
第一充气管道1311和第二充气管道1312在第一管道11上设置的位置不做限定。在一个应用场景中,请参阅图5,两条充气管道131的轴向均平行与第一管道11的轴向,且在第一管道11的一个横截面中,两条充气管道131的横截面绕第一管道11的横截面圆心呈中心对称设置。
通过本实施方式,两个球囊121的设置能够将二者之间的器官管道充分得支撑起来,进而为设置在二者之间的管道引流孔113提供充足的空间进行引流,由于两个球囊121之间的器官管道被充分得支撑起来,降低两个球囊之间器官管道内的负压,使得管道引流孔113在进行引流时,不会吸附到器官管壁,进而能够避免器官管壁黏附到管道引流孔113而造成堵塞且避免对器官管壁的损伤;同时,在使用时,位于上方的球囊121能够阻挡该撑起的空间上方的器官管道的内容物往下流,进而避免两个球囊121之间的器官管道被污染,提高减压灌洗装置对器官管道进行减压灌洗的效果。
其中,在一实施方式中,辅助填充部件13还包括两个辅助延长管132,两个辅助延长管132可拆卸地分别与第一辅助延伸孔1151和第二辅助延伸孔1152连通。
本实施方式中的辅助延长管132可以为任意形状的延长管,例如可以接对应的辅助延伸孔115,并沿垂直于第一管道11的方向延长,也可以为类似于机翼的设置方式向第一管道11的第二端112的方向斜向延伸。在一个应用场景中,辅助延长管132也可以先由辅助延伸孔115向第一管道11的第二端112方向斜向延伸,再向第一管道11的第二端112方向平行延伸,形成如图1至图4中所示的具有弯折结构的辅助延长管132。
两条辅助延长管132在对应的辅助延伸孔115处的连接方式可以是铆接、螺接或者是可拆卸的粘结等。在一个应用场景中,辅助延长管132与辅助延伸孔115之间的连接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以实现对球囊121顺利充气。
本实施方式中辅助延长管132的设置使得外部辅助填充部件13能够更加方便的与外部充气装置连接,进而方便对球囊121充气。同时,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使得能够对辅助延长管132进行拆卸并重复使用。
其中,在一实施方式中,在两个球囊121之间的第一管道11上设置有第一充液孔1161和第一管道引流孔1131;第一管道11在其管壁上还设置有第一充液管道141,第一充液管道141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充液管道141的第一端与第一充液孔1161连通,第一充液管道141的第二端在靠近第一管道11的第二端向第一管道11的外壁延伸并形成第一充液延伸孔117。
其中,第一充液孔1161和第一管道引流孔1131的数量以及相对位置不做限定,不发生交叠即可。例如,可以绕第一管道11的管壁的周向设置,也可以在第一管道11的管壁上沿第一管道11的轴向并排设置等均可。
第一充液孔1161、第一充液管道1411以及第一充液延伸孔1171的设置方式具体可与充气孔114、充气管道131以及辅助延伸孔115的设置方式相似,详细内容请参见上述对充气孔114、充气管道131以及辅助延伸孔115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具体可参阅图5至图9中的设置方式。
需要指出的是,在减压灌洗装置工作时,第一充液延伸孔1171可连接外部充液装置,通过第一充液管道1411以及第一充液孔1161向器官管道内两个球囊121之间所撑开的空间中注入灌洗液,以进行灌洗。同时,在两个球囊121之间还设置有第一管道引流孔1131,可通过在第一管道11的第二端连接负压装置实现对两个球囊121之间所撑开的空间进行减压,进而能够实现灌洗和减压同时进行,并可根据需求控制灌洗液的充入流量和速度以及负压的大小来调节器官管道内两个球囊121之间所撑开的空间的压力大小。在一个应用场景中,通过调节灌洗液的充入速度、流量以及外部负压装置所施加的负压使得两个球囊121之间撑起的空间维持在等压状态。
本实施方式中,在两个球囊121之间设置第一充液孔1161以及第一管道引流孔1131,能够实现对两个球囊121所撑开的空间的减压和灌洗,进而使得器官管道中两个球囊121所撑开的空间的保持清洁,同时还可根据需求实现对该空间中的压力调节,进而达到不同的减压灌洗效果。
其中,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管道引流孔1131的数量是4个,4个第一管道引流孔1131在第一管道11的同一截面上均匀间隔设置。
其中,4个第一管道引流孔1131在第一管道11的同一截面上均匀间隔设置是指,4个第一管道引流孔1131的中心位于第一管道11的同一横截面上,且以第一管道11的中心为对称中心呈中心对称,具体请参阅图8,这样的设置方式,能够实现对两个球囊121间的器官管道的均匀引流。
第一充液孔1161相对于4个第一管道引流孔1131的位置不做限定,例如,第一充液孔1161可设置在4个第一管道引流孔1131的靠近第一管道11第一端的一侧或者靠近第一管道11第二端的一侧。
其中,在一实施方式中,装置还包括第一充液延长管142,第一充液延长管142可拆卸地与第一充液延伸孔1171连通。
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充液延长管142的设置方式和与第一辅助延伸孔1151和第二辅助延伸孔1152连通的两个辅助延长管132的设置方式类似,详细内容可参见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指出的是,在减压灌洗装置工作时,外部充液装置可连接第一充液延长管142以实现对器官管道充液灌洗。
其中,在一实施方式中,在第一球囊与第一管道11的第一端之间的第一管道11上设置有第二充液孔1162和4个第二管道引流孔1132,其中,第一管道11在其管壁上还设置有第二充液管道1412,第二充液管道1412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充液管道1412的第一端与第二充液孔1162连通,第二充液管道1412的第二端在靠近第一管道11的第二端向第一管道11的外壁延伸并形成第二充液延伸孔1172,4个第二管道引流孔1132在第一管道11的同一截面上均匀间隔设置,第一球囊是指距离第一管道11的第一端最近的球囊121。
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充液孔1162和4个第二管道引流孔1132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充液孔1161相对于4个第一管道引流孔1131的相对设置方式相似,具体请参见上述实施方式,此处不再赘述。
其中,第一充液管道1411和第二充液管道1412在第一管道11的管壁中的位置只要不对其它管道如充气管道131造成干扰,同时不与其它过孔如第一管道引流孔1131发生交叠即可,具体不做限定。
在一个应用场景中,第一充液管道1411和第二充液管道1412均嵌设在第一管道11的管壁中,且二者的轴向均平行于第一管道11的轴向。第一充液管道1411和第二充液管道1412在第一管道11的横截面上的投影的中心位于该横截面的一条直径上,且该直径与4个第一管道引流孔1131在该第一管道11的横截面上的投影的中心所形成的两条直径的夹角为45°,如图6所示。本应用场景的设置方式能够同时实现对两个球囊121间的器官管道的均匀引流以及均匀充液,进而提升减压灌洗的效果。
在一个应用场景中,4个第一管道引流孔1131与4个第二管道引流孔1132在第一管道11的横截面上的投影完全重叠。
在一个应用场景中,请参阅图12,图12是两条充气管道131和两条充液管道141以及4个第一管道引流孔1131和4个第二管道引流孔1132在第一管道11横截面上的投影示意图。4个第一管道引流孔1131和4个第二管道引流孔1132在该横截面上的投影完全重合,对应于图中的管道引流孔113,两条充气管道131和两条充液管道141的轴向均平行于第一管道11的轴向。两条充液管道141的投影的中心以第一管道11横截面圆心为对称中心呈中心对称,两条充气管道131的投影的中心也以第一管道11横截面圆心为对称中心呈中心对称,且两个充液管道141投影中心连线与两个充气管道131投影中心连线垂直,两条连线均与8个管道引流孔113在该横截面上的投影的中心连线所形成的两条直径的夹角呈45°。
其中,请再参阅图13,在一实施方式中,装置还包括与第一管道11匹配使用的内管15,内管15上设置有与第一管道引流孔1131和/或第二管道引流孔1132对应的第一内管引流孔151和/或第二内管引流孔152;当内管15插入第一管道11配合使用时,调节内管15,使内管15上的第一内管引流孔151和/或第二内管引流孔152与第一管道11上的第一管道引流孔1131和/或第二管道引流孔1132连通。
本实施方式中的内管15可以插入第一管道11的管道内与第一管道11匹配使用,同时还可以在需要更换内管15时将内管15从第一管道11中抽出。其中,在第一管道11与内管15配合使用时,内管15的外壁与第一管道11的内壁紧密贴合在一起。
其中,内管15的设置方式有多种,例如,可在内管15上仅设置与第一管道引流孔1131对应的第一内管引流孔151,在使用该内管15时,仅能通过两个球囊121之间的引流孔进行引流;也可仅设置与第二管道引流孔1132对应的第二内管引流孔152,此时仅能通过靠近第一管道11的第一端的引流孔进行引流;还可以设置同时与第一管道引流孔1131和第二管道引流孔1132对应的第一内管引流孔151和第二内管引流孔152,此时能够实现所有引流孔同时引流;也可以同时设置第一内管引流孔151和第二内管引流孔152,但是二者不能同时分别与第一管道引流孔1131和第二管道引流孔1132对应,例如第一内管引流孔151和第二内管引流孔152在内管15的横截面上的投影没有交叠,需要对内管15进行调节才可使第一内管引流孔151与第一管道引流孔1131对应,或第二内管引流孔152与第二管道引流孔1132对应,此时可通过调节内管15与第一管道11的相对位置实现两个球囊121之间的引流孔的引流或靠近第一管道11的第一端的引流孔的引流。
本实施方式中,可通过更换内管15或者调节内管15与第一管道11的相对位置实现不同的引流效果,进而满足不同的引流需求。
其中,请再参阅图图14,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管道11的第二端112设置有定位槽118,内管15在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与定位槽118匹配的定位块153,当内管15插入第一管道11中时,内管15通过定位块153以及第一管道11上的定位槽118进行定位。
本实施方式中,定位槽118可以是一定形状的凹槽,该凹槽可以贯穿第一管道11的管壁,也可以不贯穿第一管道11的管壁而仅由第一管道11的内壁向外壁方向凹陷,此处不做限定。
定位槽118和定位块153的设置可以使得在二者配合使用时,将内管15及第一管道11中需要使用的引流孔对应连通,且使得第一管道11与内管15之间不发生相对于第一管道11周向的位移,保证引流的稳定。
其中,定位槽118和定位块153的数量均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在一个应用场景中,定位槽118的数量为1个,定位块153的数量为2个,分别为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两个定位块153分别对应仅采用第一管道引流孔1131和第一内管引流孔151进行引流、仅采用第二管道引流孔1132和第二内管引流孔152进行引流的引流方式。在第一定位块与定位槽118配合使用时,第一内管引流孔151与第一管道引流孔1131对应连通,而第二内管引流孔152与第二管道引流孔1132不连通;在第二定位块与定位槽118配合使用时,第二内管引流孔152与第二管道引流孔1132对应连通,而第一内管引流孔151与第一管道引流孔1131不连通。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定位槽118与定位块153的配合使用,能够实现内管15在第一管道11中的定位,在使用时不发生内管15沿第一管道11周向的滑移,进而能够实现良好的减压灌洗效果。
其中,在一实施方式中,内管15对应于第一管道11的第一端111的位置设置摄像头154,以观察器官管道。
其中,内管15上安装的摄像头154可以为同时拍摄同时观看的针孔摄像头,可以是有线摄像头或者无线摄像头,当为有线摄像头时,线路可设置在内管15的管壁当中,以节约空间。
需要指出的是,第一管道11的第一端111可以为透明材质,使得内管15上的摄像头154能通过透明的第一管道11的第一端111,拍摄器官管道中减压灌洗装置前端的具体情况;也可以在第一管道11的第一端111设置开口,使得内管15上的摄像头154能够露出在减压灌洗装置的外表面,进而观察器官管道内的情况,其中,第一管道11的第一端111的开口的大小可与摄像头154的镜头匹配,也可以大于摄像头154的镜头的大小,具体地,第一管道11第一端111的开口的大小和形状能够满足在第一管道11与内管15匹配使用时,器官管道内的物质不会从该开口内进入第一管道11内部即可。
其中,在第一管道11与安装有摄像头154的内管15配合下在器官管道内找到合适的位置后,可将该内管15取出,换上没有配置摄像头154的内管15进行减压灌洗,这样能够使得配置有摄像头154的内管15多次重复使用,进而能够降低成本。
通过上述方式,在第一管道11与内管15配合使用时,开启内管15上的摄像头154,医生可根据摄像头154所拍摄的器官管道内的情况,推进该减压灌洗装置,直至合适的位置,进而方便医生在给患者治疗时,以及方便、准确地对位。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减压灌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灌洗装置包括:
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为所述第一管道放置入器官管道的一端,所述第二端为所述第一端的对端,靠近所述第一端的第一管道上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一管道管壁的管道引流孔;
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管道靠近所述管道引流孔的外壁上,且所述支撑部件为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可被填充,当所述中空结构被填充时,所述支撑部件的体积可变大而处于膨胀状态;
辅助填充部件,与所述支撑部件连通,所述辅助填充部件用于辅助所述中空结构被填充而使所述支撑部件处于膨胀状态;
当所述支撑部件处于非膨胀状态时,所述装置包括所述支撑部件的一部分可被放置入所述器官管道中,当所述支撑部件处于膨胀状态时,所述支撑部件可以为靠近所述支撑部件的第一管道支撑一部分空间,以使得靠近所述支撑部件的第一管道不完全贴合在所述器官管道的内壁上,进而使所述第一管道上的管道引流孔与所述器官管道的内壁之间留有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为可充气的球囊,所述球囊套设在所述第一管道的外壁上,所述第一管道在对应所述球囊的位置设置有充气孔,所述辅助填充部件包括充气管道,所述充气管道设置在所述第一管道的管壁上,所述充气管道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充气管道的第一端与所述充气孔连通,所述充气管道的第二端在靠近所述第一管道的第二端向所述第一管道的外壁延伸并形成辅助延伸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球囊分别间隔套设在所述第一管道的外壁上;
所述第一管道在对应两个所述球囊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充气孔和第二充气孔,所述充气管道包括第一充气管道和第二充气管道,所述第一充气管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充气孔连通,所述第二充气管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充气孔连通,所述第一充气管道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充气管道的第二端在靠近所述第一管道的第二端分别向所述第一管道的外壁延伸并形成第一辅助延伸孔和第二辅助延伸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填充部件还包括两个辅助延长管,两个所述辅助延长管可拆卸地分别与所述第一辅助延伸孔和所述第二辅助延伸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两个所述球囊之间的第一管道上设置有第一充液孔和第一管道引流孔;
所述第一管道在其管壁上还设置有第一充液管道,所述第一充液管道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充液管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充液孔连通,所述第一充液管道的第二端在靠近所述第一管道的第二端向所述第一管道的外壁延伸并形成第一充液延伸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引流孔的数量是4个,4个所述第一管道引流孔在所述第一管道的同一截面上均匀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充液延长管,所述第一充液延长管可拆卸地与所述第一充液延伸孔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球囊与所述第一管道的第一端之间的第一管道上设置有第二充液孔和4个第二管道引流孔;
其中,所述第一管道在其管壁上还设置有第二充液管道,所述第二充液管道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充液管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充液孔连通,所述第二充液管道的第二端在靠近所述第一管道的第二端向所述第一管道的外壁延伸并形成第二充液延伸孔,4个所述第二管道引流孔在所述第一管道的同一截面上均匀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球囊是指距离所述第一管道的第一端最近的球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管道匹配使用的内管,所述内管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管道引流孔和/或第二管道引流孔对应的第一内管引流孔和/或第二内管引流孔;当所述内管插入所述第一管道配合使用时,调节所述内管,使所述内管上的第一内管引流孔和/或第二内管引流孔与所述第一管道上的第一管道引流孔和/或第二管道引流孔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的第二端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内管在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槽匹配的定位块,当所述内管插入所述第一管道中时,所述内管通过所述定位块以及所述第一管道上的定位槽进行定位;
所述内管对应所述第一管道的第一端的位置设置摄像头,以观察所述器官管道。
CN201710683050.8A 2017-08-10 2017-08-10 一种减压灌洗装置 Pending CN1073760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83050.8A CN107376097A (zh) 2017-08-10 2017-08-10 一种减压灌洗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83050.8A CN107376097A (zh) 2017-08-10 2017-08-10 一种减压灌洗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76097A true CN107376097A (zh) 2017-11-24

Family

ID=603553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83050.8A Pending CN107376097A (zh) 2017-08-10 2017-08-10 一种减压灌洗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7609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56918A (zh) * 2020-10-19 2021-10-01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一种经肠道造口处对肠道进行灌洗的方法
CN113456919A (zh) * 2020-10-19 2021-10-01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一种灌肠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15449A (zh) * 2013-08-21 2015-03-18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膀胱冲洗防堵塞导尿管
CN204446916U (zh) * 2015-02-12 2015-07-08 刘立平 一种带滤网防堵塞的腹腔引流管
CN204655767U (zh) * 2015-04-09 2015-09-23 广州新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新型十字双套引流管
CN204655766U (zh) * 2015-04-09 2015-09-23 广州新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新型防堵式引流管
CN204932395U (zh) * 2015-09-11 2016-01-06 董济民 一种防渗漏式胸腹腔引流管
CN105709326A (zh) * 2016-01-18 2016-06-29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一种防漏尿且防堵塞的导尿管
CN106110470A (zh) * 2016-07-26 2016-11-16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一种防堵式腹腔灌注化疗用引流管
CN208552813U (zh) * 2017-08-10 2019-03-01 邓小荣 一种减压灌洗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15449A (zh) * 2013-08-21 2015-03-18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膀胱冲洗防堵塞导尿管
CN204446916U (zh) * 2015-02-12 2015-07-08 刘立平 一种带滤网防堵塞的腹腔引流管
CN204655767U (zh) * 2015-04-09 2015-09-23 广州新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新型十字双套引流管
CN204655766U (zh) * 2015-04-09 2015-09-23 广州新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新型防堵式引流管
CN204932395U (zh) * 2015-09-11 2016-01-06 董济民 一种防渗漏式胸腹腔引流管
CN105709326A (zh) * 2016-01-18 2016-06-29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一种防漏尿且防堵塞的导尿管
CN106110470A (zh) * 2016-07-26 2016-11-16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一种防堵式腹腔灌注化疗用引流管
CN208552813U (zh) * 2017-08-10 2019-03-01 邓小荣 一种减压灌洗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56918A (zh) * 2020-10-19 2021-10-01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一种经肠道造口处对肠道进行灌洗的方法
CN113456919A (zh) * 2020-10-19 2021-10-01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一种灌肠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06486B2 (en) Suction stent, st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aling a leakage
JP6534931B2 (ja) 陰圧治療装置および陰圧治療装置を製造するためのフィルム
KR20010006012A (ko) 백-업 보유 부재 배출 카테테르
RU2012107127A (ru) Аспирационная система, расположенная ниже голосовой щели
CN107376097A (zh) 一种减压灌洗装置
CN208552813U (zh) 一种减压灌洗装置
CN109513096B (zh) 一种体腔引流管
CN203989423U (zh) 胆道多功能内支撑管
WO2019165974A1 (zh) 一次性撑开式多通道直肠肛门减压器
US9999412B2 (en) Fistula management device and method
CN207855737U (zh) 一种内胀伸长的鼻腔填充气囊装置
CN108888851A (zh) 胆总管探查球囊鞘管
CN211724348U (zh) 前列腺扩张导管
CN208031238U (zh) 一种腹腔镜用充气式组织空间撑开装置
CN210583328U (zh) 一种经胆道内外双重引流管
CN217853191U (zh) 脑脊液鼻漏修补装置
CN208552814U (zh) 一种医用固定装置
CN219847791U (zh) 索状扩张囊超滑引导造影导管
CN212347432U (zh) 一种一次性球囊扩张导管
CN210811289U (zh) 一种封堵器支架输送器
CN216628862U (zh) 直肠吻合口保护装置
CN211094334U (zh) 一种用于医用封堵器支架的推送器
CN219662430U (zh) 液体外排引流管及液体外排引流装置
CN212090485U (zh) 三囊乳胶套管
CN214857098U (zh) 一种吻合口瘘治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