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70652B - 一种计算机节点动态互联平台及平台组网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计算机节点动态互联平台及平台组网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70652B
CN107370652B CN201710590138.5A CN201710590138A CN107370652B CN 107370652 B CN107370652 B CN 107370652B CN 201710590138 A CN201710590138 A CN 201710590138A CN 107370652 B CN107370652 B CN 1073706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cpu
bus
controller
compu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9013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370652A (zh
Inventor
邹晓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59013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70652B/zh
Publication of CN1073706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706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3706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706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006Architecture of a communication n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7Arrangements for networking
    • H04B10/278Bus-type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006Architecture of a communication node
    • H04L12/40013Details regarding a bus controll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143Bus networks involving priority mechanisms
    • H04L12/4015Bus networks involving priority mechanisms by scheduling the transmission of messages at the communication n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169Flexible bus arrangements
    • H04L12/40176Flexible bus arrangements involving redundancy
    • H04L12/40189Flexible bus arrangements involving redundancy by using a plurality of bus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ulti Process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计算机节点动态互联平台及平台组网方法,该平台包括总线A、总线B和若干个计算机节点;每个计算机节点均包括至少两个节点控制器和至少四个CPU,第一节点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CPU、第二CPU连接,第二节点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三CPU和第四CPU连接,第一CPU、第二CPU、第三CPU和第四CPU之间依次连接;总线A分别与若干个第一节点控制器连接,总线A用于调度各个第一节点控制器之间的报文转发,总线B分别与若干个第二节点控制器连接,总线B用于调度各个第二节点控制器之间的报文转发,实现计算机节点的动态互联,又实现计算机系统规模扩展。

Description

一种计算机节点动态互联平台及平台组网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计算机节点动态互联平台及平台组网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微处理器的发展,多处理器互联组成的多处理机大大加快了计算机性能。多个处理机在物理位置上处于同一计算机机壳中,有一个单一的系统物理地址空间,每一个处理机均可访问计算机系统内的所有存储器。
目前,大规模多处理机一般采用多个存储器,分布于各个计算机处理节点,各个计算机节点之间的互联访问带宽成为制约系统规模扩大的瓶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实现计算机节点的动态互联,又能实现计算机系统规模扩展的计算机节点动态互联平台。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计算机节点动态互联平台,所述计算机节点动态互联平台包括总线A、总线B和若干个计算机节点;
每个所述计算机节点均包括至少两个节点控制器和至少四个CPU,其中,四个所述CPU分别记为第一CPU、第二CPU、第三CPU和第四CPU,两个所述节点控制器分别记为第一节点控制器和第二节点控制器,所述第一节点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CPU、第二CPU连接,所述第二节点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三CPU和第四CPU连接,所述第一CPU、第二CPU、第三CPU和第四CPU之间依次连接;
所述总线A分别与若干个所述第一节点控制器连接,所述总线A用于调度各个第一节点控制器之间的报文转发,实现各个第一节点控制器的动态互联,所述总线B分别与若干个所述第二节点控制器连接,所述总线B用于调度各个第二节点控制器之间的报文转发,实现各个第二节点控制器的动态互联。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第一CPU、第二CPU、第三CPU和第四CPU之间通过光纤连接。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总线A和总线B结构相同。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总线A和总线B结构均包括光模块、总线控制器和可配置路由模块;
所述可配置路由模块,用于对节点路由进行动态管理与配置;
所述总线控制器,与所述可配置路由模块连接,用于获取路由信息,实现路由开关的动态切换;
光模块,与所述总线控制器连接,且分别与若干个所述第一节点控制器或第二节点控制连接,用于对通信信号进行光电转换。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光模块与所述第一节点控制器和第二节点控制器之间通过光纤连接。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总线A、总线B与每一个第一节点控制器、第二节点控制器采用同一时钟源。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计算机节点动态互联平台的计算机节点动态互联平台组网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组建每个计算机节点,所述计算机节点包括至少两个节点控制器和至少四个CPU,其中,四个所述CPU分别记为第一CPU、第二CPU、第三CPU和第四CPU,两个所述节点控制器分别记为第一节点控制器和第二节点控制器,所述第一节点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CPU、第二CPU连接,所述第二节点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三CPU和第四CPU连接,所述第一CPU、第二CPU、第三CPU和第四CPU之间依次连接;
组建总线结构,所述总线结构包括总线A和总线B,所述总线A用于调度各个第一节点控制器之间的报文转发,实现各个第一节点控制器的动态互联,所述总线B用于调度各个第二节点控制器之间的报文转发,实现各个第二节点控制器的动态互联;
将所述总线结构与每个所述计算机节点互联,形成所述计算机节点动态互联平台。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总线A和总线B结构相同;
所述总线A和总线B结构均包括光模块、总线控制器和可配置路由模块;
所述可配置路由模块,用于对节点路由进行动态管理与配置;
所述总线控制器,与所述可配置路由模块连接,用于获取路由信息,实现路由开关的动态切换;
光模块,与所述总线控制器连接,且分别与若干个所述第一节点控制器或第二节点控制连接,用于对通信信号进行光电转换。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第一CPU、第二CPU、第三CPU和第四CPU之间通过光纤连接;
所述光模块与所述第一节点控制器和第二节点控制器之间通过光纤连接。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总线A、总线B与每一个第一节点控制器、第二节点控制器采用同一时钟源。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计算机节点动态互联平台包括总线A、总线B和若干个计算机节点;每个计算机节点均包括至少两个节点控制器和至少四个CPU,第一节点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CPU、第二CPU连接,第二节点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三CPU和第四CPU连接,所述第一CPU、第二CPU、第三CPU和第四CPU之间依次连接;总线A分别与若干个第一节点控制器连接,总线A用于调度各个第一节点控制器之间的报文转发,实现各个第一节点控制器的动态互联,总线B分别与若干个第二节点控制器连接,总线B用于调度各个第二节点控制器之间的报文转发,实现各个第二节点控制器的动态互联,实现计算机节点的动态互联,又实现计算机系统规模扩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计算机节点动态互联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计算机节点动态互联平台组网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提供的计算机节点动态互联平台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图中仅给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
计算机节点动态互联平台包括总线A、总线B和若干个计算机节点;
每个所述计算机节点均包括至少两个节点控制器和至少四个CPU,其中,四个所述CPU分别记为第一CPU、第二CPU、第三CPU和第四CPU,两个所述节点控制器分别记为第一节点控制器和第二节点控制器,所述第一节点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CPU、第二CPU连接,所述第二节点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三CPU和第四CPU连接,所述第一CPU、第二CPU、第三CPU和第四CPU之间依次连接;
所述总线A分别与若干个所述第一节点控制器连接,所述总线A用于调度各个第一节点控制器之间的报文转发,实现各个第一节点控制器的动态互联,所述总线B分别与若干个所述第二节点控制器连接,所述总线B用于调度各个第二节点控制器之间的报文转发,实现各个第二节点控制器的动态互联。
其中,上述各个CPU之间通过光纤互联,从而实现整个计算机节点的动态互联,降低了各个计算机节点之间的网络硬件通路的复杂度,也增加各个计算机节点之间通信的灵活性,也更容易实现整个计算机的系统扩展,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结合图1所示,总线A和总线B结构相同;
总线A和总线B结构均包括光模块、总线控制器和可配置路由模块;
所述可配置路由模块,用于对节点路由进行动态管理与配置;
所述总线控制器,与所述可配置路由模块连接,用于获取路由信息,实现路由开关的动态切换;
光模块,与所述总线控制器连接,且分别与若干个所述第一节点控制器或第二节点控制连接,用于对通信信号进行光电转换。
当然,在该总线A和总线B内还设有其他结构件,包括硬件结构和软件模块,其在此不再赘述,但不用以限制本发明。
在该实施例中,总线A和总线B相当于开关通道的功能,实现网络结构动态改变,使网络与计算机用户程序中的通信要求匹配。高端容错计算机采用动态互联网络,不仅能够提高计算机几点的通信带宽,提高CPU跨节点内存访问效率,而且可以进行主动式互联网络故障监控,大大提高计算机节点动态互联平台的灵活性、可靠性和可用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光模块与所述第一节点控制器和第二节点控制器之间通过光纤连接。
其中,在各个CPU之间以及光模块与所述第一节点控制器、第二节点控制器之间均采用光纤进行连接,该光纤的使用,实现各个CPU、第一节点控制器和第二节点控制器之间路由动态可配置,总线传输冗余,实现互连通路之间可容错,大大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可用性;并且实现了网络开销与带宽性能之间的折中,得到最优的系统加速比;同时,该计算机节点动态互联平台既降低了多处理机中的远程访问延迟,又可方便进行系统规模扩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总线A、总线B与每一个第一节点控制器、第二节点控制器采用同一时钟源,即该计算机节点动态互联平台采用全局时钟,同步实现计算机节点动态互联平台的全部动作,而且,该计算机节点动态互联平台采用统一的全局同步时钟,不仅能提高互联网路路由转发效率,同时还能降低通信延迟,提高通信频带宽度,可应用于对称式共享存储器多处理机系统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计算机节点动态互联平台还包括其它软件模块和硬件单元,例如CPU板、互联背板和节点控制器板等,在此不再赘述,但不用以限制本发明。
图2示出了本发明提供的计算机节点动态互联平台组网方法的实现流程图,其具体包括下述步骤:
在步骤S101中,组建每个计算机节点,该计算机节点包括至少两个节点控制器和至少四个CPU,其中,四个所述CPU分别记为第一CPU、第二CPU、第三CPU和第四CPU,两个所述节点控制器分别记为第一节点控制器和第二节点控制器,所述第一节点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CPU、第二CPU连接,所述第二节点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三CPU和第四CPU连接,所述第一CPU、第二CPU、第三CPU和第四CPU之间依次连接。
在步骤S102中,组建总线结构,所述总线结构包括总线A和总线B,所述总线A用于调度各个第一节点控制器之间的报文转发,实现各个第一节点控制器的动态互联,所述总线B用于调度各个第二节点控制器之间的报文转发,实现各个第二节点控制器的动态互联。
在步骤S103中,将所述总线结构与每个所述计算机节点互联,形成所述计算机节点动态互联平台。
其中,上述各个步骤中的内容如上述图1所示的实施例所记载,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计算机节点动态互联平台包括总线A、总线B和若干个计算机节点;每个计算机节点均包括至少两个节点控制器和至少四个CPU,第一节点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CPU、第二CPU连接,第二节点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三CPU和第四CPU连接,所述第一CPU、第二CPU、第三CPU和第四CPU之间依次连接;总线A分别与若干个第一节点控制器连接,总线A用于调度各个第一节点控制器之间的报文转发,实现各个第一节点控制器的动态互联,总线B分别与若干个第二节点控制器连接,总线B用于调度各个第二节点控制器之间的报文转发,实现各个第二节点控制器的动态互联,实现计算机节点的动态互联,又实现计算机系统规模扩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计算机节点动态互联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节点动态互联平台包括总线A、总线B和若干个计算机节点;
每个所述计算机节点均包括至少两个节点控制器和至少四个CPU,其中,四个所述CPU分别记为第一CPU、第二CPU、第三CPU和第四CPU,两个所述节点控制器分别记为第一节点控制器和第二节点控制器,所述第一节点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CPU、第二CPU连接,所述第二节点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三CPU和第四CPU连接,所述第一CPU、第二CPU、第三CPU和第四CPU之间依次连接;
所述总线A分别与若干个所述第一节点控制器连接,所述总线A用于调度各个第一节点控制器之间的报文转发,实现各个第一节点控制器的动态互联,所述总线B分别与若干个所述第二节点控制器连接,所述总线B用于调度各个第二节点控制器之间的报文转发,实现各个第二节点控制器的动态互联;
所述总线A和总线B相当于开关通道的功能,实现网络结构动态改变,使网络与计算机用户程序中的通信要求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节点动态互联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CPU、第二CPU、第三CPU和第四CPU之间通过光纤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计算机节点动态互联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总线A和总线B结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计算机节点动态互联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总线A和总线B结构均包括光模块、总线控制器和可配置路由模块;
所述可配置路由模块,用于对节点路由进行动态管理与配置;
所述总线控制器,与所述可配置路由模块连接,用于获取路由信息,实现路由开关的动态切换;
光模块,与所述总线控制器连接,且分别与若干个所述第一节点控制器或第二节点控制连接,用于对通信信号进行光电转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计算机节点动态互联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模块与所述第一节点控制器和第二节点控制器之间通过光纤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计算机节点动态互联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总线A、总线B与每一个第一节点控制器、第二节点控制器采用同一时钟源。
7.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节点动态互联平台的计算机节点动态互联平台组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组建每个计算机节点,所述计算机节点包括至少两个节点控制器和至少四个CPU,其中,四个所述CPU分别记为第一CPU、第二CPU、第三CPU和第四CPU,两个所述节点控制器分别记为第一节点控制器和第二节点控制器,所述第一节点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CPU、第二CPU连接,所述第二节点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三CPU和第四CPU连接,所述第一CPU、第二CPU、第三CPU和第四CPU之间依次连接;
组建总线结构,所述总线结构包括总线A和总线B,所述总线A用于调度各个第一节点控制器之间的报文转发,实现各个第一节点控制器的动态互联,所述总线B用于调度各个第二节点控制器之间的报文转发,实现各个第二节点控制器的动态互联;
将所述总线结构与每个所述计算机节点互联,形成所述计算机节点动态互联平台;
其中,所述总线A和总线B相当于开关通道的功能,实现网络结构动态改变,使网络与计算机用户程序中的通信要求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计算机节点动态互联平台组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总线A和总线B结构相同;
所述总线A和总线B结构均包括光模块、总线控制器和可配置路由模块;
所述可配置路由模块,用于对节点路由进行动态管理与配置;
所述总线控制器,与所述可配置路由模块连接,用于获取路由信息,实现路由开关的动态切换;
光模块,与所述总线控制器连接,且分别与若干个所述第一节点控制器或第二节点控制连接,用于对通信信号进行光电转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计算机节点动态互联平台组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CPU、第二CPU、第三CPU和第四CPU之间通过光纤连接;
所述光模块与所述第一节点控制器和第二节点控制器之间通过光纤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计算机节点动态互联平台组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总线A、总线B与每一个第一节点控制器、第二节点控制器采用同一时钟源。
CN201710590138.5A 2017-07-19 2017-07-19 一种计算机节点动态互联平台及平台组网方法 Active CN1073706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90138.5A CN107370652B (zh) 2017-07-19 2017-07-19 一种计算机节点动态互联平台及平台组网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90138.5A CN107370652B (zh) 2017-07-19 2017-07-19 一种计算机节点动态互联平台及平台组网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70652A CN107370652A (zh) 2017-11-21
CN107370652B true CN107370652B (zh) 2020-08-21

Family

ID=603067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90138.5A Active CN107370652B (zh) 2017-07-19 2017-07-19 一种计算机节点动态互联平台及平台组网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7065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09371A (zh) * 2018-04-09 2018-09-07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端容错计算机节点互联系统及实现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55373A (en) * 1997-04-28 2000-04-25 Ncr Corporation Computer system including a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and conventional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having equal and uniform access to computer system resources
CN103092807A (zh) * 2012-12-24 2013-05-08 杭州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节点控制器、并行计算服务器系统以及路由方法
CN205050131U (zh) * 2015-08-31 2016-02-24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多路系统任意处理启动及高冗余度的电路
CN205540720U (zh) * 2016-04-06 2016-08-31 龙芯中科技术有限公司 处理器互联结构和主板
CN106776457A (zh) * 2016-12-29 2017-05-31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跨板共享信号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6951390A (zh) * 2017-03-15 2017-07-14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降低跨节点访存延时的numa系统构建方法
CN206331335U (zh) * 2017-01-03 2017-07-14 龙芯中科技术有限公司 计算机主板和计算机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55373A (en) * 1997-04-28 2000-04-25 Ncr Corporation Computer system including a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and conventional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having equal and uniform access to computer system resources
CN103092807A (zh) * 2012-12-24 2013-05-08 杭州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节点控制器、并行计算服务器系统以及路由方法
CN205050131U (zh) * 2015-08-31 2016-02-24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多路系统任意处理启动及高冗余度的电路
CN205540720U (zh) * 2016-04-06 2016-08-31 龙芯中科技术有限公司 处理器互联结构和主板
CN106776457A (zh) * 2016-12-29 2017-05-31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跨板共享信号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06331335U (zh) * 2017-01-03 2017-07-14 龙芯中科技术有限公司 计算机主板和计算机
CN106951390A (zh) * 2017-03-15 2017-07-14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降低跨节点访存延时的numa系统构建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70652A (zh) 2017-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80972B2 (en) Computer subsystem and computer system with composite nodes in an interconnection structure
US11477255B2 (en) Hybrid network system,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network node
EP2549388A1 (en) Computer system
Lin et al. Scalable graph traversal on sunway taihulight with ten million cores
US20130124597A1 (en) Node aggregation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symmetric multi-processing system
CN103092807B (zh) 节点控制器、并行计算服务器系统以及路由方法
EP3614263A2 (en) A computer cluster arrangement for processing a computation task and method for operation thereof
US8447954B2 (en) Parallel pipelined vector reduction in a data processing system
Peres et al. Distributed self-adjusting tree networks
Luo et al. Adapt: An event-based adaptive collective communication framework
KR102583771B1 (ko) 광학 네트워크들을 사용하는 재구성가능한 컴퓨팅 포드들
CN104348913A (zh) 一种紧耦合可扩展的大数据交互方法
CN107370652B (zh) 一种计算机节点动态互联平台及平台组网方法
Hironaka et al. Multi-fpga management on flow-in-cloud prototype system
US20220150044A1 (en) Quantum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system for multi-bit quantum feedback control
CN114036099A (zh) 一种多处理机系统创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Medhi et al. Openflow-based multi-controller model for fault-tolerant and reliable control plane
Uehara Metabolic computing
Uehara Metabolic Computing: Towards Truly Renewable Systems
Yunus et al. Reliability performance of shuffle exchange omega network
Bortnikov et al. Brief announcement: reconfigurable state machine replication from non-reconfigurable building blocks
Uehara Proposal of an evolutional architecture for metabolic computing
RU57933U1 (ru) Многопроцессорное вычислите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с распределенной памятью
Zhou et al. A 2D mesh NoC with self-configurable and shared-FIFOs routers
CN108509371A (zh) 一种高端容错计算机节点互联系统及实现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724

Address after: 215100 No. 1 Guanpu Road, Guoxiang Street, Wuzho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UZHOU LANGCHA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50018 Henan province Zheng Dong New District of Zhengzhou City Xinyi Road No. 278 16 floor room 1601

Applicant before: ZHENGZHOU YUNHA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