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69933B - 连接器组件、电源组件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组件、电源组件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69933B
CN107369933B CN201710535315.XA CN201710535315A CN107369933B CN 107369933 B CN107369933 B CN 107369933B CN 201710535315 A CN201710535315 A CN 201710535315A CN 107369933 B CN107369933 B CN 1073699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flexible circuit
connector
electrically connected
fun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3531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369933A (zh
Inventor
曾赞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53531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69933B/zh
Publication of CN1073699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699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3699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699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9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接器组件,所述连接器组件包括连接器以及柔性电路板,所述连接器用于安装于功能电路板上并与所述功能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第一柔性电路板以及第二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通过卡扣固定且相互电连接,所述连接器还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用于与功能器件电连接。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源组件及移动终端。本发明中,由于所述柔性电路板为第一柔性电路板与第二柔性电路板是通过卡扣固定形成的,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与第二柔性电路板方便分离或连接,方便对功能器件和/或连接器进行维护和检测。

Description

连接器组件、电源组件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的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器组件、电源组件及具有所述连接器组件、电源组件的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的移动终端,如手机中,通常通过连接器例如板对板连接器实现功能器件与主板的电连接。其中,板对板连接器的一端与主板电连接,另一端通过柔性电路板与功能器件电连接,从而建立功能器件与主板之间的电连接。然而,目前的连接方式下,当出现后续所述功能器件的相关功能出现故障时,为了确定问题出现在哪个部件,往往需要将功能器件与板对板连接器分离,进行分别检测以及维修。然而,现有的拆卸过程往往耗时耗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后续维修及检测的连接器组件、电源组件及移动终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接器组件,所述连接器组件包括连接器以及柔性电路板,所述连接器用于安装于所述功能电路板上并与所述功能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第一柔性电路板以及第二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通过卡扣固定且相互电连接,所述连接器还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用于与所述功能器件电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源组件,所述电源组件包括作为功能器件的电池以及连接器组件。所述连接器组件用于连接功能电路板及所述电池。所述连接器组件包括连接器以及柔性电路板,所述连接器用于安装于所述功能电路板上并与所述功能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第一柔性电路板以及第二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通过卡扣固定且相互电连接,所述连接器还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用于与所述电池电连接。从而,所述电池通过所述连接器组件的柔性电路板电连接于所述连接器组件的连接器,并通过所述连接器与功能电路板电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电源组件及功能电路板。所述电源组件与所述功能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电源组件包括作为功能器件的电池及连接器组件。所述连接器组件用于连接所述功能电路板及电池。所述连接器组件包括连接器以及柔性电路板,所述连接器用于安装于所述功能电路板上并与所述功能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第一柔性电路板以及第二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通过卡扣固定且相互电连接,所述连接器还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用于与所述功能器件电连接。从而,所述电池通过所述连接器组件的柔性电路板电连接于所述连接器组件的连接器,并通过所述连接器与功能电路板电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连接器组件、电源组件及移动终端,由于所述柔性电路板为第一柔性电路板与第二柔性电路板通过卡扣固定形成的,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与第二柔性电路板方便分离或连接。当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与第二柔性电路板分离时,使得所述功能器件与所述连接器分离,方便对功能器件和/或连接器分别进行维护和检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组件组装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柔性电路板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柔性电路板中的卡合孔及卡合柱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柔性电路板中的卡合孔及卡合柱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中的第一连接件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源组件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厚度”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暗示或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连接器组件100的组装示意图。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组件100,所述连接器组件100包括连接器10以及柔性电路板20。所述连接器10用于连接一功能电路板1以及一功能器件2。
所述连接器10用于安装于功能电路板1上并与所述功能电路板1电连接,所述连接器10与所述柔性电路板20电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20还与功能器件2电连接。
所述功能器件2通过所述柔性电路板20以及所述连接器10与功能电路板1电连接。
如图2所示,所述柔性电路板20包括第一柔性电路板21以及第二柔性电路板22,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21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22通过卡扣固定且电连接。
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21与所述连接器10电连接,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22与所述功能器件2电连接。
从而,本申请中,所述柔性电路板20由相互卡扣固定的第一柔性电路板21以及第二柔性电路板22构成,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21以及第二柔性电路板22可方便地电连接或分离。当第一柔性电路板21与第二柔性电路板22卡扣固定时,所述功能器件2通过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21、第二柔性电路板22、所述连接器10电连接至所述功能电路板1而正常地工作。当需要进行检修时,可通过解除第一柔性电路板21与第二柔性电路板22之间的卡扣连接,而使得所述功能器件2与所述连接器10等相互独立而隔离。此时,可以方便地单独检测功能器件2以及连接器10是否有问题,而确认出现故障的部位。
其中,所述连接器组件100应用于一移动终端300(如图7所示)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功能电路板1为移动终端300的主板,该移动终端300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等。
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2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卡合孔K1,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2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卡合柱Z1,所述至少一个卡合柱Z1用于与所述至少一个卡合孔K1分别卡合而将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22固定卡合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21上。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21上布设有至少一条第一传导线L1,所述至少一个卡合孔K1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21的端部D1的位置,所述至少一个卡合孔K1与所述至少一条第一传导线L1分别电连接。即,每一卡合孔K1与一对应的第一传导线L1电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合孔K1可贯穿对应的第一传导线L1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21的另一端部D2与所述连接器10通过焊接、卡合、插接等方式连接。
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22上布设有至少一条第二传导线L2,所述至少一个卡合柱Z1分别与所述至少一条第二传导线L2电连接。即,每一卡合柱Z1与对一对应的第二传导线L2电连接。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卡合柱Z1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22的一端部D3具有第一预设距离,所述至少一个卡合柱Z1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22的另一端部D4具有第二预设距离,所述第一预设距离小于所述第二预设距离。所述另一端部D4用于通过焊接、卡合、插接等方式与所述功能器件2连接。因此,换句话说,所述至少一个卡合柱Z为设置于更靠近所述未用于连接功能器件2的端部D3的位置处。
从而,当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21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22分别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卡合孔K1及所述至少一个卡合柱Z1电连接时,所述至少一条第一传导线L1与所述至少一条第二传导线L2分别电连接,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21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22构成完整的柔性电路板20。
请一并参阅图3,为在一些实施例中的卡合柱Z1以及卡合孔K1的具体示意图。其中,每一卡合孔K1的内壁M1上涂布有金属导电材料,例如涂布铁、铜、银等金属导电材料,每一第一传导线L1延伸至对应的卡合孔K1的涂布有金属导电材料的内壁M1并与卡合孔K1的内壁电连接。每一卡合柱Z1为金属导电材料制成,或者每一卡合柱Z1的外表面涂布有金属导电材料,例如铁、铜、银等金属导电材料。每一第二传导线L2延伸至对应的卡合柱Z1并与所述卡合柱Z1接触而电连接。
其中,每一卡合柱Z1的外径略小于每一卡合孔K1的内径,当每一卡合柱Z1收容于对应的卡合孔K1中时,卡合柱Z1与卡合孔K1的内壁M1紧密接触而电连接,从而实现第一柔性电路板21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22之间的卡合固定以及电连接。
请一并参阅图4,为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的卡合柱Z1以及卡合孔K1的具体示意图。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每一卡合孔K1的内壁M1上设置有导电触点C1,且每一第一传导线L1穿过所述卡合孔K1的内壁与所述导电触点C1电连接。每一卡合柱Z1的侧外表面M2上也设置有导电触点C2,每一第二传导线L2穿过所述卡合柱Z1后延伸至所述导电触点C2并与所述导电触点C2电连接。
其中,当卡合柱Z1收容于对应的卡合孔K1中时,卡合孔K1的内壁M1上设置的导电触点C1与所述卡合柱Z1的侧面M2上设置的导电触点C2正对且电接触,从而使得对应的第一传导线L1与第二传导线L2电连接。
同样的,每一卡合柱Z1的外径略小于每一卡合孔K1的内径,当每一卡合柱Z1收容于对应的卡合孔K1中时,卡合柱Z1与卡合孔K1的内壁M1紧密接触且所述导电触点C1、C2正对且电连接,从而实现第一柔性电路板21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22之间的卡合固定以及电连接。
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22还包括操作部221,所述操作部221设置于所述卡合柱Z1及与所述卡合柱Z1间隔所述第一预设距离的端部D3之间。即,所述操作部221设置于所述至少一个卡合柱Z1以及未用于与所述功能器件2连接的端部D3之间,用于供用户操作,而将所述至少一个卡合柱Z1从对应的至少一个卡合孔K1中脱离出来,使得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22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21进行分离。
其中,所述操作部221可为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22的绝缘包裹层在所述至少一个卡合柱Z1的位置继续延伸所述第一预设距离后形成的绝缘包裹层区域。例如,如图2所示,所述操作部221可为方形区域。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操作部221还可为拉环状、T形把手状等。
显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21上设置的可为卡合柱,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22上设置的可为卡合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条第一传导线L1以及至少一条第二传导线L2分别至少包括电源正极线、电源负极线。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条第一传导线L1以及至少一条第二传导线L2还分别包括至少一条数据线。
请返回参考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器10为板对板连接器。如图1所示,所述连接器10包括第一连接件11和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1相插接的第二连接件12,所述第一连接件11固定于所述功能电路板1并与所述功能电路板1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12电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20。具体的,所述第二连接件12与所述柔性电路板20的第一柔性电路板20电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件11与所述第二连接件12相插接并相互导通,使得所述柔性电路板20通过所述连接器10与所述功能电路板1电连接。如前所述,所述柔性电路板20与功能器件2电连接,从而使得与柔性电路板20电连接的功能器件2与所述功能电路板1电连接。具体的,所述柔性电路板20的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22与所述功能器件2电连接,当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22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21卡扣固定时形成所述柔性电路板20,此时,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22电连接的功能器件2与所述功能电路板1建立电连接。
由于所述柔性电路板20为第一柔性电路板21与第二柔性电路板22通过卡扣固定形成的,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21与第二柔性电路板22方便分离或连接。当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21与第二柔性电路板22分离时,使得所述功能器件2与所述连接器10分离,方便对功能器件2进行维护和检测。如前所述,所述功能电路板1可为主板。
请参阅图5,为连接器10的第一连接件11的示意图。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11包括若干引脚P1,所述第一连接件11通过所述若干引脚P1焊接固定于所述功能电路板1上,并与所述功能电路板1电连接。从而,所述整个连接器10通过若干引脚P1焊接固定于所述功能电路板1上并与所述功能电路板1电连接。
请参阅图6,为电源组件200的示意图,所述电源组件200包括电池3及所述连接器组件100。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述的功能器件2为电池3,此处以电池3为例进行说明。
所述电池3与所述柔性电路板20电连接。具体的,所述电池3为与所述柔性电路板20的第二柔性电路板22连接。
所述电池3通过所述柔性电路板20连接所述连接器10,并通过所述连接器10电连接所述功能电路板1,从而,使得电池3可与所述功能电路板1电连接。
其中,当所述功能器件2为电池3时,所述至少一条第一传导线L1包括电源正极线以及电源负极线,所述至少一条第二传导线L2也包括电源正极线、电源负极线。当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21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22卡合固定时,为电源正极线的第一传导线L1与同样为电源正极线的第二传导线L2电连接,为电源负极线的第一传导线L1与同样为电源负极线的第二传导线L2电连接。
请参阅图7,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300,所述移动终端300包括所述连接器组件100、所述电源组件200、所述功能电路板1以及壳体60。所述连接器组件100和所述电源组件200均固定收容于于所述壳体60内。所述壳体60包括前壳61和与所述前壳61相盖合的后壳62。所述连接器组件100和所述电源组件200固定收容于所述前壳61和所述后壳62形成的壳体空间之内。所述电源组件200的电池3固定于所述壳体60的过程中,需要先将所述电池3与所述柔性电路板20的第二柔性电路板22电连接,将所述柔性电路板20的第一柔性电路板21与所述连接器10的第二连接件12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12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1插接后,再将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21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22卡扣固定,然后再装上后壳32,使得电源组件200及其电池3的安装过程简便,安全性提高。
所述电池3可为锂电池、镍氢电池等。所述移动终端300可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照相机等终端产品。
本发明提供的连接器组件100、电源组件200及移动终端300,通过将连接器10与功能器件2/电池3之间的柔性电路板20由第一柔性电路板21及第二柔性电路板22卡合固定形成,使得柔性电路板20可方便地建立或断开功能器件2/电池3与连接器10之间的连接,方便对功能器件2/电池3以及连接器10分别进行维护和检测。
以上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连接器组件,用于连接功能电路板及功能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组件包括连接器以及柔性电路板,所述连接器用于安装于所述功能电路板上并与所述功能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第一柔性电路板以及第二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通过卡扣固定且通过卡扣电连接,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与所述连接器电连接,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用于与所述功能器件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卡合孔,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卡合柱,所述至少一个卡合柱用于与所述至少一个卡合孔分别卡合而将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固定卡合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上;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上布设有至少一条第一传导线,所述至少一个卡合孔分别与所述至少一条第一传导线电连接;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上布设有至少一条第二传导线,所述至少一个卡合柱分别与所述至少一条第二传导线电连接;每一卡合孔的内壁上涂布有金属导电材料,每一第一传导线延伸至对应的所述卡合孔的涂布有金属导电材料的内壁并与所述卡合孔的内壁电连接;每一卡合柱为金属导电材料制成或者所述每一卡合柱的外表面涂布有金属导电材料,每一第二传导线延伸至对应的所述卡合柱并与所述卡合柱接触而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卡合柱的外径略小于所述每一卡合孔的内径,当所述每一卡合柱收容于对应的所述卡合孔中时,所述卡合柱与所述卡合孔的内壁紧密接触而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组件,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上还包括有操作部,所述操作部设置于所述至少一个卡合柱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上的未用于连接所述功能器件的端部之间,用于供用户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组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传导线以及至少一个第二传导线分别至少包括电源正极线及电源负极线。
5.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为板对板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件和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相插接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固定于所述功能电路板,所述第二连接件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若干引脚,所述连接器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若干引脚焊接固定于所述功能电路板上,并与所述功能电路板电连接。
7.一种电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组件包括作为功能器件的电池以及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组件,所述电池通过所述连接器组件的柔性电路板电连接于所述连接器组件的连接器,并通过所述连接器与功能电路板电连接。
8.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源组件,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功能电路板,所述电源组件与所述功能电路板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壳体,所述电源组件及所述功能电路板均收容于所述壳体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电路板为所述移动终端的主板。
CN201710535315.XA 2017-06-30 2017-06-30 连接器组件、电源组件及移动终端 Active CN1073699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35315.XA CN107369933B (zh) 2017-06-30 2017-06-30 连接器组件、电源组件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35315.XA CN107369933B (zh) 2017-06-30 2017-06-30 连接器组件、电源组件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69933A CN107369933A (zh) 2017-11-21
CN107369933B true CN107369933B (zh) 2019-08-13

Family

ID=603061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35315.XA Active CN107369933B (zh) 2017-06-30 2017-06-30 连接器组件、电源组件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6993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E1026201B1 (de) 2018-04-11 2019-11-12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Kg Leiterplattenanordnung
CN108718008A (zh) * 2018-06-12 2018-10-30 系新电子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卡合导电机构
CN110838691A (zh) * 2019-11-20 2020-02-25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手车式开关柜的挡板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54823Y (zh) * 2002-06-26 2003-06-04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插座连接器及软性电路板组合
CN2567805Y (zh) * 2002-09-10 2003-08-2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板对板连接器组合
CN1996670A (zh) * 2006-01-03 2007-07-1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连接信号线的方法、印刷电路板组件及有该组件的电子装置
CN201274355Y (zh) * 2008-09-16 2009-07-15 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带转接电路的连接器装置
CN105764254A (zh) * 2016-05-10 2016-07-1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路板组件及终端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54823Y (zh) * 2002-06-26 2003-06-04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插座连接器及软性电路板组合
CN2567805Y (zh) * 2002-09-10 2003-08-2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板对板连接器组合
CN1996670A (zh) * 2006-01-03 2007-07-1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连接信号线的方法、印刷电路板组件及有该组件的电子装置
CN201274355Y (zh) * 2008-09-16 2009-07-15 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带转接电路的连接器装置
CN105764254A (zh) * 2016-05-10 2016-07-1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路板组件及终端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69933A (zh) 2017-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26370B (zh) 插头连接器以及适配器
US9017836B2 (en) Battery pack
CN107369933B (zh) 连接器组件、电源组件及移动终端
US7677916B2 (en) Power plug assembly
TWI525884B (zh) 保護電路模組(pcm)及具有此pcm之二次電池組
US9345146B2 (en) Circuit board for secondary battery and secondary battery with the circuit board
CN109037506A (zh) 电池组
CN111837288A (zh) 电池包
CN111682607B (zh) 一种充电结构及电子设备
CN112751096A (zh) 感测组件及包括该感测组件的电池模块
CN208570755U (zh) 一种电芯结构及电子产品
CN101359790B (zh) 线缆连接器
CN103367997A (zh) 电源连接器组合结构及转接插头
TW201742305A (zh) 電池裝置及電池連接模組
CN108089090A (zh) 电特性检查系统以及电特性检查方法
CN202150588U (zh) 连接器
CN201682124U (zh) 连接器结构
US11063375B2 (en) Connection instrument
CN104837324B (zh) 具有导电连接的电子组件
CN107275818B (zh) 连接器组件、电源组件及移动终端
CN216671843U (zh) 一种电池保护组件及助听装置
CN110311084A (zh) 一种电芯结构及电子产品
CN219086275U (zh) 一种终端
CN219107789U (zh) 一种电路板结构及电池组
CN211743429U (zh) 一种接地机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after: OPPO Guangdo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