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58175A - 虹膜采集方法及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虹膜采集方法及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58175A
CN107358175A CN201710494299.4A CN201710494299A CN107358175A CN 107358175 A CN107358175 A CN 107358175A CN 201710494299 A CN201710494299 A CN 201710494299A CN 107358175 A CN107358175 A CN 1073581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rared light
iris
infrared
power
ran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9429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358175B (zh
Inventor
周意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49429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58175B/zh
Publication of CN1073581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58175A/zh
Priority to US16/006,624 priority patent/US10776623B2/en
Priority to EP18177769.9A priority patent/EP3422252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3581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581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8Eye characteristics, e.g. of the iris
    • G06V40/19Sensors theref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 G06F1/168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the I/O peripheral being an integrated camer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34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 G06F1/325Power saving in peripheral 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50Depth or shape recovery
    • G06T7/521Depth or shape recovery from laser ranging, e.g. using interferometry; from the projection of structured ligh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70Determining position or orientation of objects or cameras
    • G06T7/73Determining position or orientation of objects or cameras using feature-based metho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10Image acquisition
    • G06V10/12Details of acquisition arrangemen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G06V10/14Op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ice performing the acquisition or on the illumination arrangements
    • G06V10/143Sensing or illuminating at different wavelength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with interactive means for internal management of messages
    • H04M1/7243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with interactive means for internal management of messages for image or video messag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90Arrangement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e.g. multiple cameras in TV studios or sports stadiu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30Transforming light or analogous information into electric information
    • H04N5/33Transforming infrared radi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10Image acquisition modality
    • G06T2207/10048Infrared ima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10Image acquisition modality
    • G06T2207/10141Special mode during image acquisition
    • G06T2207/10152Varying illumin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1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sensor for measuring a physical value, e.g. temperature or mo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电子装置的虹膜采集方法,所述电子装置包括虹膜摄像头以及接近传感器,所述接近传感器包括红外光发射器以及红外光接收器,所述虹膜采集方法包括:通过所述红外光发射器发射用于检测接近状态的接近红外光线;通过所述红外光接收器接收被外界物体反射回的所述接近红外光线;和,在所述红外光接收器接收到反射回的所述接近红外光线时,改变所述红外光发射器的红外光发射功率,以辅助所述虹膜摄像头采集用户的虹膜信息。虹膜采集方法能够避免虹膜识别模组始终进行采集外界物体的虹膜图像,从而能够降低电子装置的功耗。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电子装置。

Description

虹膜采集方法及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费性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虹膜采集方法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虹膜识别模组进行虹膜识别时,虹膜摄像头一直处于开启状态,导致电子装置的功耗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虹膜采集方法及电子装置。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虹膜采集方法,用于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虹膜摄像头以及接近传感器,所述接近传感器包括红外光发射器以及红外光接收器,所述虹膜采集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红外光发射器发射用于检测接近状态的接近红外光线;
通过所述红外光接收器接收被外界物体反射回的所述接近红外光线;和
在所述红外光接收器接收到反射回的所述接近红外光线时,改变所述红外光发射器的红外光发射功率,以辅助所述虹膜摄像头采集用户的虹膜信息。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红外光接收器接收到反射回的所述接近红外光线时,所述红外光发射器增大红外光发射功率以辅助所述虹膜摄像头采集用户的虹膜信息;或
所述红外光发射器减小红外光发射功率以辅助所述虹膜摄像头采集用户的虹膜信息。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装置还包括与所述虹膜摄像头及所述红外光接收器独立设置的测距接收器,在所述红外光接收器接收到反射回的所述接近红外光线后且在改变所述红外光发射器的红外光发射功率之前,所述虹膜采集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红外光发射器发射测距红外光线;
通过所述测距接收器接收从外界物体反射的测距红外光线;
根据所述发射的测距红外光线与所述反射的测距红外光线之间的时间差计算所述虹膜识别模组与所述外界物体之间的当前采集距离;
判断所述当前采集距离是否在预设距离范围内;和
若所述当前采集距离在所述预设范围内,则进入所述改变所述红外光发射器的红外光发射功率以辅助所述虹膜摄像头采集用户的虹膜信息的步骤。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红外光发射器发射测距红外光线时的功率大于或小于所述红外光发射器发射所述接近红外光线时的功率。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红外光发射器以第一功率发射所述接近红外光线,所述红外光发射器以第二功率发射测距红外光线,所述红外光发射器以第三功率发射红外光以辅助所述虹膜摄像头采集用户的虹膜信息,所述第二功率大于所述第一功率且小于所述第三功率。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包括:
虹膜摄像头,用以采集虹膜信息;
接近传感器,用于检测外界物体与所述电子装置之间的接近状态,所述接近传感器包括红外光发射器以及红外光接收器,所述红外光发射器发射用于检测所述接近状态的接近红外光线,所述红外光接收器用于接收被外界物体反射回的所述检测红外光线;
在所述红外光接收器接收到反射回的所述检测接近状态的红外光线时,所述红外光发射器改变红外光发射功率,以辅助所述虹膜摄像头采集用户的虹膜信息。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红外光接收器接收到反射回的所述检测接近状态的红外光线时,所述红外光发射器增大红外光发射功率以辅助所述虹膜摄像头采集用户的虹膜信息;或
所述红外光发射器减小红外光发射功率以辅助所述虹膜摄像头采集用户的虹膜信息。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装置还包括处理器和测距接收器,所述测距接收器与所述虹膜识别模组及所述红外光接收器独立设置,
所述红外光发射器还用于发射测距红外光线;
所述测距接收器用于接收从外界物体反射的测距红外光线;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发射的测距红外光线与所述反射的测距红外光线之间的时间差计算所述虹膜识别模组与所述外界物体之间的当前采集距离,判断所述当前采集距离是否在预设距离范围内;
当所述当前采集距离在所述预设范围内时,所述红外光发射器改变红外光发射功率以辅助所述虹膜摄像头采集用户的虹膜信息。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红外光发射器发射测距红外光线时的功率大于或小于所述红外光发射器发射所述接近红外光线时的功率。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红外光发射器以第一功率发射所述接近红外光线,所述红外光发射器以第二功率发射所述测距红外光线,所述红外光发射器以第三功率发射所述虹膜识别红外光线,所述第二功率大于所述第一功率且小于所述第三功率。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及虹膜采集方法在虹膜摄像头的有效采集区域内不存在外界物体时,控制红外光发射器发射接近红外光线、红外光接收器工作且虹膜摄像头不进行图像采集工作;电子装置及虹膜采集方法在虹膜摄像头的有效采集区域内存在外界物体时,控制红外光接收器不工作且红外光发射器发射虹膜识别红外光线、虹膜摄像头采集外界物体的虹膜图像,避免虹膜摄像头始终(包括虹膜摄像头的有效采集区域内不存在外界物体时,及虹膜摄像头的有效采集区域内存在外界物体时)进行采集外界物体的虹膜图像,从而能够降低电子装置的功耗。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虹膜采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虹膜采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虹膜识别的原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虹膜识别的原理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虹膜识别的原理示意图;和
图7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虹膜识别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请参阅图1及图3,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100包括虹膜摄像头10以及接近传感器20,接近传感器20包括红外光发射器22以及红外光接收器24,虹膜采集方法包括:
S1,通过红外光发射器22发射用于检测接近状态的接近红外光线;
S2,通过红外光接收器24接收被外界物体反射回的接近红外光线;和
S3,在红外光接收器24接收到反射回的接近红外光线时,改变红外光发射器22的红外光发射功率,以辅助虹膜摄像头10采集用户的虹膜信息。
上述控制方法可以由电子装置100来执行,具体地,电子装置100包括虹膜摄像头10以及接近传感器20,接近传感器20包括红外光发射器22以及红外光接收器24。红外光发射器22可用于执行步骤S1,红外光接收器24可用于执行步骤S2,虹膜摄像头10可用于执行步骤S3。
也就是说,红外光发射器22发射用于检测接近状态的接近红外光线。红外光接收器24接收被外界物体反射回的接近红外光线。在红外光接收器24接收到反射回的接近红外光线时,红外光发射器22改变红外光发射功率,以辅助虹膜摄像头10采集用户的虹膜信息。
当红外光发射器22改变红外光发射功率时,红外光发射器22用于发射虹膜识别红外光线,以辅助虹膜摄像头10采集用户的虹膜信息。红外光发射器22发射接近红外光线的功率与红外光发射器22发射虹膜识别红外光线的功率不相同。
电子装置100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眼镜、智能头盔中的任意一种,也可以是一个包括虹膜摄像头10及接近传感器20的集成模组,该集成模组用于安装在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眼镜或智能头盔中。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0为手机。
请参阅图4,当红外光发射器22辅助虹膜摄像头10工作时,红外光发射器22以α角度发射虹膜识别红外光线,虹膜摄像头10能够采集到外界物体(此处,仅以人眼为例进行说明)的虹膜图像,且该虹膜图像为有效虹膜图像,虹膜摄像头10能够采集到的有效虹膜图像的光线区域定义为有效采集区域102,例如,与虹膜摄像头10相距(15~45)cm的虹膜识别红外光线所涵盖的区域。其中,有效虹膜图像指的是:(1)虹膜图像为足够清晰的图像,清晰的虹膜图像有助于后续虹膜的特征信息的提取;(2)虹膜图像中的虹膜部分完整,完整的虹膜图像是获得完整的虹膜特征信息的前提;(3)虹膜图像中虹膜部分的像素与整幅虹膜图像的所有像素的比例足够大,比例较大有助于虹膜特征信息的提取。当且仅当虹膜图像同时满足上述三个条件时才认为虹膜图像为有效虹膜图像。若有一个条件不满足,则认为虹膜图像不为有效虹膜图像。若检测到虹膜图像不为有效虹膜图像,此时可能是未采集到完整的虹膜,或采集到的虹膜图像中虹膜部分的占比较小。
虹膜摄像头10的有效采集区域102完全覆盖红外光接收器24能够接收到外界物体反射回的接近红外光线的检测范围。
也就是说,根据红外光接收器24是否接收到外界物体反射的接近红外光线,能够判断虹膜摄像头10的有效采集区域102内是否存在外界物体。当红外光接收器24没有接收到外界物体反射的接近红外光线时,虹膜摄像头10的有效采集区域102内不存在外界物体(图4所示);当红外光接收器24接收到外界物体反射的接近红外光线时,虹膜摄像头10的有效采集区域102内存在外界物体(图5所示)。外界物体可以为能够反射接近红外光线的物体,该物体包括人体的任何一个部分、虹膜、虹膜模板等。
一般地,由于红外光接收器24只需要检测是否有接近红外光线反射回来就能判断出有效采集区域102内是否存在外界物体,而虹膜摄像头10需要采集虹膜的纹理及各个细节才能完成最终的虹膜识别,因此,红外光发射器22发出的虹膜识别红外光线的集中度要远超过红外光发射器22发出的接近红外光线,即,红外光发射器22发射的虹膜识别红外光线的功率一般大于红外光发射器22发射接近红外光线的功率。由于虹膜摄像头10采集外界物体的虹膜图像时电子装置100还需要对虹膜图像进行包括虹膜图像对比、保存等操作。因而,电子装置100在红外光发射器22发射接近红外光线、红外光接收器24工作、且虹膜摄像头10不进行图像采集工作时的功耗,小于电子装置100在红外光接收器24不工作、且红外光发射器22发射的虹膜识别红外光线、虹膜摄像头10采集外界物体的虹膜图像时的功耗。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100及虹膜采集方法在虹膜摄像头10的有效采集区域102内不存在外界物体时,控制红外光发射器22发射接近红外光线、红外光接收器24工作且虹膜摄像头10不进行图像采集工作;电子装置100及虹膜采集方法在虹膜摄像头10的有效采集区域102内存在外界物体时,控制红外光接收器24不工作且红外光发射器22发射虹膜识别红外光线、虹膜摄像头10采集外界物体的虹膜图像,避免虹膜摄像头10始终(包括虹膜摄像头10的有效采集区域102内不存在外界物体时,及虹膜摄像头10的有效采集区域102内存在外界物体时)进行采集外界物体的虹膜图像,从而能够降低电子装置100的功耗。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红外光接收器24接收到反射回的接近红外光线时,红外光发射器22增大红外光发射功率以辅助虹膜摄像头10采集用户的虹膜信息。也就是说,红外光发射器22发射的虹膜识别红外光线的功率大于红外光发射器22发射接近红外光线的功率。
由于红外光接收器24只需要检测是否有接近红外光线反射回来就能判断出有效采集区域102内是否存在外界物体,而虹膜摄像头10需要采集虹膜的纹理及各个细节才能完成最终的虹膜识别,因此,红外光发射器22发出的虹膜识别红外光线的集中度要远超过红外光发射器22发出的接近红外光线。红外光发射器22发射的虹膜识别红外光线的功率大于红外光发射器22发射接近红外光线的功率,能够使红外光发射器22发出的虹膜识别红外光线的强度较强,以便虹膜摄像头10能够采集清晰度更高的虹膜图像。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红外光接收器24接收到反射回的接近红外光线时,红外光发射器24减小红外光发射功率以辅助虹膜摄像头10采集用户的虹膜信息。
具体地,当外界物体(此处,仅以人眼为例进行说明)处于虹膜摄像头10的有效采集区域102内时,在红外光发射器22发射的虹膜识别红外光线被外界物体反射后能够被虹膜摄像头10采集并得到虹膜信息的前提下,红外光发射器22发射的虹膜识别红外光线的功率可以小于红外光发射器22发射接近红外光线的功率。
红外光发射器22发射接近红外光线的功率大于红外光发射器22发射的虹膜识别红外光线的功率,能够使红外光发射器22发射接近红外光线的强度较强,因而能够提升红外光接收器24判断有效采集区域102内是否存在外界物体的准确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红外光发射器22以第一功率发射接近红外光线,红外光发射器22以第二功率发射虹膜识别红外光线,第一功率小于第二功率。
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100避免红外光发射器22始终(包括虹膜摄像头10的有效采集区域102内不存在外界物体时、虹膜摄像头10的有效采集区域102内存在外界物体时)以第二功率发射虹膜识别红外光线,从而能够进一步降低电子装置100的功耗。
请参阅图2及图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电子装置100还包括与虹膜摄像头10及红外光接收器24独立设置的测距接收器40,在红外光接收器24接收到反射回的接近红外光线后且在改变红外光发射器22的红外光发射功率之前(在步骤S2之后,且在步骤S3之前),虹膜采集方法还包括:
S4,通过红外光发射器22发射测距红外光线;
S5,通过测距接收器40接收从外界物体反射的测距红外光线;
S6,根据发射的测距红外光线与反射的测距红外光线之间的时间差计算虹膜摄像头10与外界物体之间的当前采集距离;
S7,判断当前采集距离是否在预设距离范围内;和
若当前采集距离在预设范围内,则进入改变红外光发射器22的红外光发射功率以辅助虹膜摄像头10采集用户的虹膜信息的步骤(进入步骤S3)。
上述虹膜采集方法还可以由电子装置100执行,具体地,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电子装置100还包括与虹膜摄像头10及红外光接收器24独立设置的测距接收器40,红外光发射器22用于执行步骤S4,测距接收器40用于执行步骤S5,处理器30用于执行步骤S6及步骤S7。也就是说,红外光发射器22用于发射测距红外光线。测距接收器40用于接收从外界物体反射的测距红外光线。处理器30用于根据发射的测距红外光线与反射的测距红外光线之间的时间差计算虹膜摄像头10与外界物体之间的当前采集距离,判断当前采集距离是否在预设距离范围内。若当前采集距离在预设范围内,则红外光发射器22改变红外光发射功率以辅助虹膜摄像头10采集用户的虹膜信息。
请参阅图6,红外光发射器22与测距接收器40一起工作可共同构成测距传感器,当测距传感器工作时,红外光发射器22以β角度发射测距红外光线,且β<α。预设距离范围为虹膜摄像头10能够更准确地采集外界物体的虹膜图像的范围(以下称为虹膜摄像头10的高清晰度采集区域104),也就是说,当外界物体与虹膜摄像头10之间的距离在预设距离范围内时虹膜摄像头10采集的外界物体的虹膜图像清晰度,高于当外界物体与虹膜摄像头10之间的距离在预设距离范围外时虹膜摄像头10采集的外界物体的虹膜图像清晰度。或者说,当外界物体位于高清晰度采集区域104内时虹膜摄像头10采集到的外界物体的虹膜图像清晰度高于当外界物体位于高清晰度采集区域104外时虹膜摄像头10采集到的外界物体的虹膜图像清晰度。
具体地,有效采集区域102完全覆盖高清晰度采集区域104,且有效采集区域102的夹角大于或等于高清晰度采集区域104的夹角。红外光发射器22发射的接近红外光线的角度α大于或等于红外光发射器22发射的测距红外光线的角度β。一般地,外界物体在高清晰度采集区域104(图7所示)时较位于有效采集区域102的除高清晰度采集区域104以外的区域(图6所示)的接收到的红外线的强度会更强,因此,外界物体在高清晰度采集区域104(图7所示)时得到的虹膜图像较外界物体位于有效采集区域102的除高清晰度采集区域104以外的区域(图6所示)时得到的虹膜图像会更清晰。一般地,由于红外光发射器22发出的测距红外光线的角度β小于虹膜识别红外光线的角度α,则红外光发射器22在与测距接收器40一起工作时的功率要远小于作为虹膜摄像头10的一部分来工作时的功率。因此,红外光发射器22与测距接收器40(共同构成测距传感器)工作时的功耗小于虹膜摄像头10采集虹膜图像时的功耗,且虹膜摄像头10采集虹膜图像时电子装置100还需要对虹膜图像进行包括虹膜图像对比、保存等操作,因而,电子装置100在测距接收器40工作、且虹膜摄像头10不进行图像采集工作时的功耗,小于电子装置100在测距接收器40不工作、且虹膜摄像头10采集外界物体的虹膜图像时的功耗。
本实施方式虹膜识别方法通过在步骤S2之后及步骤S3之前加入步骤S4-步骤S7,使当外界物体与虹膜摄像头10之间的距离在预设距离范围内(外界物体位于高清晰度采集区域104内)才开启虹膜摄像头10采集外界物体的虹膜图像,从而提升了虹膜图像的清晰度并加快了虹膜摄像头10采集外界物体的虹膜图像的速度。由于测距接收器40工作时的功耗小于虹膜摄像头10采集外界物体的虹膜图像时的功耗,从而进一步降低了电子装置100的功耗。同时接近传感器20中的红外光发射器22既可以作为红外光接收器24的光源,又可以作为虹膜摄像头10采集外界物体的虹膜图像的光源,同时还可以作为测距接收器40的光源,从而节省了电子装置100的所需的电子元件并节省了电子装置100的成本。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红外光发射器22发射测距红外光线时的功率可以大于红外光发射器22发射接近红外光线时的功率。
由于红外接收器24只需要检测是否有接近检测红外光线反射回来就能判断出有效采集区域102内是否存在待识别对象,而测距传感器40需要稳定地接收从待识别对象反射的测距红外光线才能够使处理器30获得发射的测距红外光线与反射的测距红外光线之间的时间差。因此,红外光发射器22发出的测距红外光线的集中度要超过红外光发射器22发出的接近红外光线。红外光发射器22发射测距红外光线时的功率大于红外光发射器22发射接近红外光线时的功率,以便处理器30获得精度更高的时间差。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红外光发射器22发射测距红外光线时的功率可以小于红外光发射器22发射接近红外光线时的功率。
具体地,当外界物体(此处,仅以人眼为例进行说明)处于虹膜摄像头10的高清晰度采集区域104内时,在红外光发射器22发射的测距红外光线被外界物体反射后能够被测距接收器40接收并使处理器30获得发射的测距红外光线与反射的测距红外光线之间的时间差的前提下,红外光发射器22发射测距红外光线时的功率可以小于红外光发射器22发射接近红外光线时的功率。
红外光发射器22发射接近红外光线的功率大于红外光发射器22发射测距红外光线时的功率,能够使红外光发射器22发射接近红外光线的强度较强,因而能够提升红外光接收器24判断有效采集区域102内是否存在外界物体的准确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红外光发射器22以第一功率发射接近红外光线,红外光发射器22以第二功率发射测距红外光线,红外光发射器22以第三功率发射红外光以辅助虹膜摄像头10采集用户的虹膜信息,也就是说,红外光发射器22以第三功率发射虹膜识别红外光线,第二功率大于第一功率且小于第三功率。
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100避免红外光发射器22始终(包括在虹膜摄像头10的有效采集区域102内不存在外界物体时、在虹膜摄像头10的有效采集区域102内且在高清晰度采集区域104外存在外界物体时、及在虹膜摄像头10的高清晰度采集区域104内存在外界物体时)以第三功率发射虹膜识别红外光线,从而能够进一步降低电子装置100的功耗。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红外光发射器22以第一功率发射接近红外光线,红外光发射器22以第二功率发射测距红外光线,红外光发射器22以第三功率发射虹膜识别红外光线,第二功率大于第一功率且小于第三功率。第一功率对应的电流范围为50mA~150mA,例如:第一功率对应的电流可以取50mA、60mA、70mA、80mA、90mA、100mA、110mA、120mA、130mA、140mA、150mA中的任意一个。第二功率对应的电流范围为100mA~200mA,例如:,第二功率对应的电流可以取100mA、110mA、120mA、130mA、140mA、150mA、160mA、170mA、180mA、190mA、200mA中的任意一个。第三功率对应的电流范围为300mA~500mA,例如:第三功率对应的电流可以取300mA、320mA、340mA、360mA、380mA、400mA、420mA、440mA、460mA、480mA、500mA中的任意一个。例如:第一功率对应的电流可以为50mA,对应地,第二功率对应的电流可以为100mA,第三功率对应的电流为300mA,只要满足第一功率小于第二功率,且第二功率小于第三功率即可。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电子装置100的运行模式包括第一工作模式、第二工作模式及第三工作模式。当电子装置100以第一工作模式运行时,红外光发射器22以第一功率发射接近红外光线,红外光接收器24工作。当电子装置100以第二工作模式运行时,红外光发射器22以第二功率发射测距红外光线,测距接收器40工作。当电子装置100以第三工作模式运行时,红外光发射器22以第三功率发射虹膜识别红外光线,虹膜摄像头10采集外界物体的虹膜图像。
电子装置100以第二工作模式运行时的功耗大于电子装置100以第一工作模式运行时的功耗,且电子装置100以第二工作模式运行时的功耗小于电子装置100以第三工作模式运行时的功耗。虹膜采集方法控制电子装置100依次以第一工作模式、第二工作模式和第三工作模式运行的功耗,小于电子装置100始终以第三工作模式运行的功耗。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电子装置100还包括可见光摄像头50,虹膜摄像头10可辅助可见光摄像头50拍摄图像。例如,基于虹膜摄像头10和可见光摄像头50可采用双目立体视觉测距方法获取深度图像。虹膜摄像头10和可见光摄像头50之间有一定距离,通过两个摄像头各自获取的图像之间的视差即可计算得出待拍摄物体的深度信息。再例如,在低照度环境下,虹膜摄像头10可以辅助可见光摄像头50拍摄以获取清晰的图像等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发明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单元),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虹膜采集方法,用于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虹膜摄像头以及接近传感器,所述接近传感器包括红外光发射器以及红外光接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虹膜采集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红外光发射器发射用于检测接近状态的接近红外光线;
通过所述红外光接收器接收被外界物体反射回的所述接近红外光线;和
在所述红外光接收器接收到反射回的所述接近红外光线时,改变所述红外光发射器的红外光发射功率,以辅助所述虹膜摄像头采集用户的虹膜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虹膜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红外光接收器接收到反射回的所述接近红外光线时,所述红外光发射器增大红外光发射功率以辅助所述虹膜摄像头采集用户的虹膜信息;或
所述红外光发射器减小红外光发射功率以辅助所述虹膜摄像头采集用户的虹膜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虹膜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还包括与所述虹膜摄像头及所述红外光接收器独立设置的测距接收器,在所述红外光接收器接收到反射回的所述接近红外光线后且在改变所述红外光发射器的红外光发射功率之前,所述虹膜采集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红外光发射器发射测距红外光线;
通过所述测距接收器接收从外界物体反射的测距红外光线;
根据所述发射的测距红外光线与所述反射的测距红外光线之间的时间差计算所述虹膜识别模组与所述外界物体之间的当前采集距离;
判断所述当前采集距离是否在预设距离范围内;和
若所述当前采集距离在所述预设范围内,则进入所述改变所述红外光发射器的红外光发射功率以辅助所述虹膜摄像头采集用户的虹膜信息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虹膜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光发射器发射测距红外光线时的功率大于或小于所述红外光发射器发射所述接近红外光线时的功率。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虹膜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光发射器以第一功率发射所述接近红外光线,所述红外光发射器以第二功率发射测距红外光线,所述红外光发射器以第三功率发射红外光以辅助所述虹膜摄像头采集用户的虹膜信息,所述第二功率大于所述第一功率且小于所述第三功率。
6.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包括:
虹膜摄像头,用以采集虹膜信息;
接近传感器,用于检测外界物体与所述电子装置之间的接近状态,所述接近传感器包括红外光发射器以及红外光接收器,所述红外光发射器发射用于检测所述接近状态的接近红外光线,所述红外光接收器用于接收被外界物体反射回的所述检测红外光线;
在所述红外光接收器接收到反射回的所述检测接近状态的红外光线时,所述红外光发射器改变红外光发射功率,以辅助所述虹膜摄像头采集用户的虹膜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红外光接收器接收到反射回的所述检测接近状态的红外光线时,所述红外光发射器增大红外光发射功率以辅助所述虹膜摄像头采集用户的虹膜信息;或
所述红外光发射器减小红外光发射功率以辅助所述虹膜摄像头采集用户的虹膜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还包括处理器和测距接收器,所述测距接收器与所述虹膜识别模组及所述红外光接收器独立设置,
所述红外光发射器还用于发射测距红外光线;
所述测距接收器用于接收从外界物体反射的测距红外光线;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发射的测距红外光线与所述反射的测距红外光线之间的时间差计算所述虹膜识别模组与所述外界物体之间的当前采集距离,判断所述当前采集距离是否在预设距离范围内;
当所述当前采集距离在所述预设范围内时,所述红外光发射器改变红外光发射功率以辅助所述虹膜摄像头采集用户的虹膜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光发射器发射测距红外光线时的功率大于或小于所述红外光发射器发射所述接近红外光线时的功率。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光发射器以第一功率发射所述接近红外光线,所述红外光发射器以第二功率发射所述测距红外光线,所述红外光发射器以第三功率发射所述虹膜识别红外光线,所述第二功率大于所述第一功率且小于所述第三功率。
CN201710494299.4A 2017-06-26 2017-06-26 虹膜采集方法及电子装置 Active CN1073581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94299.4A CN107358175B (zh) 2017-06-26 2017-06-26 虹膜采集方法及电子装置
US16/006,624 US10776623B2 (en) 2017-06-26 2018-06-12 Method for electronic device acquiring iris and electronic device
EP18177769.9A EP3422252A1 (en) 2017-06-26 2018-06-14 Method for electronic device acquiring iris and electronic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94299.4A CN107358175B (zh) 2017-06-26 2017-06-26 虹膜采集方法及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58175A true CN107358175A (zh) 2017-11-17
CN107358175B CN107358175B (zh) 2020-11-24

Family

ID=602736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94299.4A Active CN107358175B (zh) 2017-06-26 2017-06-26 虹膜采集方法及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776623B2 (zh)
EP (1) EP3422252A1 (zh)
CN (1) CN107358175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63940A (zh) * 2017-12-07 2018-08-03 上海点与面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虹膜采集模块中的测距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764025A (zh) * 2018-04-11 2018-11-06 江苏安威士智能安防有限公司 虹膜采集系统和方法
CN108982309A (zh) * 2018-05-02 2018-12-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检测方法、检测模组、电子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061660A (zh) * 2018-06-01 2018-12-2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以及用于终端设备的距离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09343065A (zh) * 2018-09-07 2019-02-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的测距方法和电子装置
WO2019128967A1 (en) * 2017-12-26 2019-07-04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Electronic device
CN110312983A (zh) * 2018-06-29 2019-10-08 深圳力维智联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采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90306441A1 (en) * 2018-04-03 2019-10-03 Mediatek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Adaptive Infrared Projection Control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15952A (zh) * 2003-01-02 2004-07-28 Lg������ʽ���� 用于虹膜识别系统的虹膜识别照相机和虹膜识别照相机的操作方法
CN201927050U (zh) * 2010-09-30 2011-08-10 深圳市中控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红外人体感应功能的面部识别装置
CN202210263U (zh) * 2011-06-30 2012-05-02 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人脸识别设备
KR20130013711A (ko) * 2011-07-28 2013-02-06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자동 미러 제어 장치 및 그 방법
US20130293457A1 (en) * 2012-05-04 2013-11-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iris scanning and proximity sensing
CN205213119U (zh) * 2015-12-03 2016-05-04 上海与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可用于虹膜识别补光和距离感应的红外灯驱动电路
CN105809139A (zh) * 2016-03-15 2016-07-2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眼球信息的采集方法及装置
US20160283789A1 (en) * 2015-03-25 2016-09-29 Motorola Mobility Llc Power-saving illumination for iris authentication
CN105988586A (zh) * 2015-03-17 2016-10-05 摩托罗拉移动有限责任公司 低功率虹膜认证对齐
WO2016204924A1 (en) * 2015-06-17 2016-12-22 Control Products, Inc. Object detection for equipment control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54106A (ja) * 1991-11-29 1993-06-22 Asahi Optical Co Ltd 視線検出装置
US7568802B2 (en) * 2007-05-09 2009-08-04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Eye-safe near infra-red imaging illumination method and system
US8130313B2 (en) * 2008-12-19 2012-03-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to estimate autoexposure control and auto white balance
KR101046770B1 (ko) * 2010-08-13 2011-07-06 최경용 근거리 홍채 인식용 카메라
TW201310221A (zh) * 2011-08-17 2013-03-01 Askey Technology Jiang Su Ltd 電源管理系統及方法
CN103369142B (zh) * 2013-07-09 2015-02-0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打电话误操作的方法及系统
CN105814584B (zh) * 2013-12-09 2019-03-08 Smi创新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操作眼睛跟踪设备的方法和用于提供主动功率管理的眼睛跟踪设备
WO2015146069A1 (ja) * 2014-03-28 2015-10-0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発光ダイオード素子
US9554100B2 (en) * 2014-09-30 2017-01-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Low-power always-on face detection, tracking, recognition and/or analysis using events-based vision sensor
CN105608436B (zh) 2015-12-23 2021-10-2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功耗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KR20180068127A (ko) * 2016-12-13 2018-06-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15952A (zh) * 2003-01-02 2004-07-28 Lg������ʽ���� 用于虹膜识别系统的虹膜识别照相机和虹膜识别照相机的操作方法
CN201927050U (zh) * 2010-09-30 2011-08-10 深圳市中控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红外人体感应功能的面部识别装置
CN202210263U (zh) * 2011-06-30 2012-05-02 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人脸识别设备
KR20130013711A (ko) * 2011-07-28 2013-02-06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자동 미러 제어 장치 및 그 방법
US20130293457A1 (en) * 2012-05-04 2013-11-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iris scanning and proximity sensing
CN105988586A (zh) * 2015-03-17 2016-10-05 摩托罗拉移动有限责任公司 低功率虹膜认证对齐
US20160283789A1 (en) * 2015-03-25 2016-09-29 Motorola Mobility Llc Power-saving illumination for iris authentication
WO2016204924A1 (en) * 2015-06-17 2016-12-22 Control Products, Inc. Object detection for equipment control
CN205213119U (zh) * 2015-12-03 2016-05-04 上海与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可用于虹膜识别补光和距离感应的红外灯驱动电路
CN105809139A (zh) * 2016-03-15 2016-07-2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眼球信息的采集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63940A (zh) * 2017-12-07 2018-08-03 上海点与面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虹膜采集模块中的测距控制方法及装置
WO2019128967A1 (en) * 2017-12-26 2019-07-04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Electronic device
US11449102B2 (en) 2017-12-26 2022-09-20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Electronic device
CN108764025A (zh) * 2018-04-11 2018-11-06 江苏安威士智能安防有限公司 虹膜采集系统和方法
CN108982309A (zh) * 2018-05-02 2018-12-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检测方法、检测模组、电子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061660A (zh) * 2018-06-01 2018-12-2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以及用于终端设备的距离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10312983A (zh) * 2018-06-29 2019-10-08 深圳力维智联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采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0312983B (zh) * 2018-06-29 2023-05-09 深圳力维智联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采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9343065A (zh) * 2018-09-07 2019-02-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的测距方法和电子装置
CN109343065B (zh) * 2018-09-07 2021-04-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的测距方法和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422252A1 (en) 2019-01-02
CN107358175B (zh) 2020-11-24
US10776623B2 (en) 2020-09-15
US20180373930A1 (en) 2018-1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58175A (zh) 虹膜采集方法及电子装置
CN106937049A (zh) 基于景深的人像色彩的处理方法、处理装置和电子装置
CN107025635A (zh) 基于景深的图像饱和度的处理方法、处理装置和电子装置
CN106909911A (zh) 图像处理方法、图像处理装置和电子装置
CN106991654A (zh) 基于深度的人体美化方法和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8733420A (zh) 智能设备的唤醒方法、装置、智能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18161289A1 (zh) 基于深度的控制方法、基于深度的控制装置和电子装置
CN107463877A (zh) 虹膜采集方法、电子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483811A (zh) 成像方法和电子装置
CN105578067B (zh) 图像生成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2165573A (zh) 拍摄处理方法和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CN107018323A (zh)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电子装置
CN110046560A (zh) 一种危险驾驶行为检测方法和相机
US11012603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apturing media using plurality of cameras in electronic device
US20200225350A1 (en) Depth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system and method, camer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7341467A (zh) 虹膜采集方法及设备、电子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016348A (zh) 结合深度信息的人脸检测方法、检测装置和电子装置
CN110378946A (zh) 深度图处理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2818722A (zh) 模块化动态可配置的活体人脸识别系统
CN110400338A (zh) 深度图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6997457A (zh) 人物肢体识别方法、人物肢体识别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8629298A (zh) 人脸识别方法、电子装置和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989638A (zh) 成像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电子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07475756U (zh) 机器人红外立体视觉系统
CN107301403A (zh) 控制方法、电子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after: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