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56143A - 热超导散热组件及具有热超导散热组件的电动机 - Google Patents

热超导散热组件及具有热超导散热组件的电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56143A
CN107356143A CN201710495313.2A CN201710495313A CN107356143A CN 107356143 A CN107356143 A CN 107356143A CN 201710495313 A CN201710495313 A CN 201710495313A CN 107356143 A CN107356143 A CN 1073561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transfer
transfer axle
hot superconductive
main body
axle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9531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斯炜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iax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iax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iax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iax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49531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56143A/zh
Publication of CN1073561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561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5/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 F28D15/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22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solid heat conducting material embedded in, or arranged in contact with, the stator or rotor, e.g. heat brid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uperconductive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超导散热组件及具有热超导散热组件的电动机,所述热超导散热组件包括:热超导传热轴,热超导传热轴为热超导管式结构,热超导传热轴内设有第一热超导管路,第一热超导管路为封闭管路,第一热超导管路内填充有传热工质;散热翅片组件,包括若干个平行间隔排布的散热翅片;散热翅片套置于所述热超导传热轴一端的外围。本发明的热超导传热轴为热超导管式结构,当热超导散热组件与电机轴配合使用时,由于热超导传热轴采用热超导传热技术,具有高传热速率和高热流密度的特点,电机轴旋转时电机轴的热量可以经由热超导传热轴快速传递到散热翅片组件所在的一端,并经由散热翅片组件散发出去,以达到使电机轴快速降温的效果。

Description

热超导散热组件及具有热超导散热组件的电动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传热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热超导散热组件及具有热超导散热组件的电动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水冷电动机一般通过在机座内设置折流式或螺旋式水冷结构对电动机进行冷却,一种水冷电动机的结构如图1所示,机座13内设置有单水冷冷却回路14,由于定子11固定于所述机座13上,所述定子11的热量可以直接通过所述单水冷冷却回路14传导给冷却水带走,所述定子11的冷却效果较好。但由于转子12与所述机座13具有间隙,且又由于电动机内部空气基本不流动,空气热阻很大,转子12的热量很难通过空气传导给所述单水冷冷却回路14带走,所述转子12的散热效果很差,所述转子12的温度将高出所述定子11的温度很多,这将大大限制电动机负载能力的增加。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超导散热组件及具有热超导散热组件的电动机,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的电动机存在的由于但水冷冷却回路与转子具有间隙,转子的散热效果很差,从而大大限制了电动机的负载能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热超导散热组件,所述热超导散热组件包括:
热超导传热轴,所述热超导传热轴为热超导管式结构,所述热超导传热轴内设有第一热超导管路,所述第一热超导管路为封闭管路,所述第一热超导管路内填充有传热工质;
散热翅片组件,包括若干个平行间隔排布的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套置于所述热超导传热轴一端的外围。
作为本发明的热超导散热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热超导传热轴包括:
第一传热轴主体,所述第一传热轴主体内形成有第一密封空腔;
第二传热轴主体,位于所述第一密封空腔内,且固定于所述第一传热轴主体上;所述第二传热轴主体内形成有第二密封空腔,所述第二密封空腔构成所述第一热超导管路。
作为本发明的热超导散热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热超导传热轴包括:
第一传热轴主体,所述第一传热轴主体内形成有第一密封空腔;
第二传热轴主体,位于所述第一密封空腔内,且与所述第一传热轴主体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二传热轴主体固定于所述第一传热轴主体上,所述第二传热轴主体内形成有第二密封空腔;所述第二传热轴主体与所述第一传热轴主体之间的间隙及所述第二密封空腔共同构成所述第一热超导管路。
作为本发明的热超导散热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热超导传热轴包括:
第一传热轴主体,所述第一传热轴主体内形成有第一密封空腔;
第二传热轴主体,位于所述第一密封空腔内,且与所述第一传热轴主体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二传热轴主体固定于所述第一传热轴主体上,所述第二传热轴主体内形成有第二密封空腔;所述第二传热轴主体与所述第一传热轴主体之间的间隙构成所述第一热超导管路。
作为本发明的热超导散热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热超导传热轴包括:
第一传热轴主体,所述第一传热轴主体内形成有密封空腔;
第二传热轴主体,位于所述密封空腔内,且与所述第一传热轴主体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二传热轴主体固定于所述第一传热轴主体上,所述第二传热轴主体为实心结构;所述第二传热轴主体与所述第一传热轴主体之间的间隙构成所述第一热超导管路。
作为本发明的热超导散热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热超导传热轴为圆柱状热超导传热轴。
作为本发明的热超导散热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散热翅片为热超导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内形成有第二热超导管路,所述第二热超导管路为封闭管路,所述第二热超导管路内填充有传热工质。
作为本发明的热超导散热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散热翅片为包括通孔的环形结构,所述通孔的形状与所述热超导传热轴端面的形状相同,所述通孔的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热超导传热轴端面的尺寸。
作为本发明的热超导散热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散热翅片为半圆环形结构,所述散热翅片的内半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热超导传热轴的半径。
作为本发明的热超导散热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热超导散热组件还包括翅片底座,所述翅片底座套置于所述热超导传热轴的外围,且位于所述热超导传热轴与所述散热翅片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热超导散热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翅片底座为包括通孔的环形结构,所述通孔的形状与所述热超导传热轴端面的形状相同,所述通孔的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热超导传热轴端面的尺寸。
作为本发明的热超导散热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翅片底座为半圆环形结构,所述翅片底座的内半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热超导传热轴的半径。
作为本发明的热超导散热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翅片底座的表面还设有若干条平行间隔排布的安装凹槽,所述安装凹槽的长度方向沿所述热超导传热轴的周向延伸;所述安装凹槽适于安装固定所述散热翅片。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热超导散热组件的电动机,所述具有热超导散热组件的电动机包括:
电机轴,所述电机轴内沿其轴向设有安装盲孔;
如上述任一方案中所述的热超导散热组件,其中,所述热超导传热轴远离所述散热翅片组件的一端插入并固定于所述安装盲孔内。
作为本发明的具有热超导散热组件的电动机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动机还包括:
机座;
转子,位于所述机座内,且固定于所述电机轴的外围,适于在所述电机轴的带动下旋转;
定子,位于所述机座内,且位于所述转子的外围;所述定子固定于所述机座的内壁上。
作为本发明的具有热超导散热组件的电动机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热超导传热轴远离所述散热翅片组件的一端沿所述电机轴的轴向贯穿所述转子所在的区域,所述散热翅片组件位于所述机座的外侧。
作为本发明的具有热超导散热组件的电动机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机座内还设有水冷冷却回路。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热超导散热组件及具有热超导散热组件的电动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所述热超导散热组件中的所述热超导传热轴为热超导管式结构,当所述热超导散热组件与电机轴配合使用时,由于热超导传热轴采用热超导传热技术,具有高传热速率和高热流密度的特点,电机轴旋转时所述电机轴的热量可以经由所述热超导传热轴快速传递到所述散热翅片组件所在的一端,并经由所述散热翅片组件散发出去,以达到使电机轴快速降温的效果;又由于转子与电机轴直接接触固定,转子的热量可以通过所述电机轴、所述热超导传热轴及所述散热翅片组件快速散发出去,达到为转子快速降温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显示为现有技术中的水冷电动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提供的热超导散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至图6显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提供的热超导散热组件中的热超导传热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7至图8显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提供的热超导散热组件中的热超导散热翅片沿所述热超导传热轴的长度方向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显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提供的热超导散热组件中的热超导散热翅片的局部截面放大图。
图10显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提供的热超导散热组件中的翅片底座沿所述热超导传热轴的长度方向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显示为图10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2显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提供的具有热超导散热组件的电动机的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1 定子
12 转子
13 机座
14 单水冷冷却回路
21 热超导传热轴
211 第一传热轴主体
2111 第一密封空腔
2112 密封空腔
212 第二传热轴主体
2121 第二密封空腔
213 间隙
214 第一热超导管路
22 散热翅片
221 第一板材
222 第二板材
223 第二热超导管路
2231 弧形管路
2232 连通管路
224 非管路部分
225 凸起部分
226 传热工质
227 通孔
23 翅片底座
231 翅片底座主体
232 安装凹槽
233 固定孔
24 电机轴
241 安装盲孔
25 机座
26 转子
27 定子
28 水冷冷却回路
29 灌装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请参阅图2至图12,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想,虽图示中仅显示与本发明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形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形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2至图6,本发明提供一种热超导散热组件,所述热超导散热组件包括:热超导传热轴21,所述热超导传热轴21为热超导管式结构,所述热超导传热轴21内设有第一热超导管路214,所述第一热超导管路214为封闭管路,所述第一热超导管路214内填充有传热工质(未示出);散热翅片组件,所述散热翅片组件包括若干个平行间隔排布的散热翅片22;所述散热翅片22套置于所述热超导传热轴21一端的外围。
需要说明的是,热超导传热技术包括在密闭的相互连通的微槽道系统内充装工作介质,通过工作介质的蒸发与冷凝相变实现热超导传热的热管技术;及通过控制密闭体系中工作介质微结构状态,即在传热过程中,液态介质的沸腾(或气态介质的冷凝)被抑制,并在此基础上达到工质微结构的一致性,而实现高效传热的相变抑制(PCI)传热技术。即本实施例中,所述热超导传热轴21可以为热管传热轴,此时,填充于所述第一热超导管路214内的所述传热工质通过蒸发与冷凝的相变(即气相和液相的转变)实现传热;所述热超导传热轴21还可以为相变抑制散热轴,此时,所述第一热超导管路214内的所述传热工质在传热的过程中沸腾或冷凝被抑制,并在此基础上达到工质微结构的一致性而实现传热。
在一示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热超导传热轴21包括:第一传热轴主体211,所述第一传热轴主体211内形成有第一密封空腔2111;第二传热轴主体212,所述第二传热轴主体212位于所述第一密封空腔2111内,且固定于所述第一传热轴主体211上;所述第二传热轴主体212内形成有第二密封空腔2121,所述第二密封空腔2121构成所述第一热超导管路214,所述传热工质填充于所述第二密封空腔2121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示例中,所述第二传热轴主体212可以紧贴置于所述第一传热轴主体211的内壁上,即所述第二传热轴主体212与所述第一传热轴主体211之间没有间隙;所述第二传热轴主体212也可以与所述第一传热轴主体211之间具有间隙。
在另一示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热超导传热轴21包括:第一传热轴主体211,所述第一传热轴主体211内形成有第一密封空腔2111;第二传热轴主体212,所述第二传热轴主体212位于所述第一密封空腔2111内,且与所述第一传热轴主体211之间具有间隙213;所述第二传热轴主体212固定于所述第一传热轴主体211上,所述第二传热轴主体212内形成有第二密封空腔2121;所述第二传热轴主体212与所述第一传热轴主体211之间的间隙213及所述第二密封空腔2121共同构成所述第一热超导管路214,所述传热工质填充于所述第二传热轴主体212与所述第一传热轴主体211之间的所述间隙213内及所述第二密封空腔2121内。
在又一示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热超导传热轴21包括:第一传热轴主体211,所述第一传热轴主体211内形成有第一密封空腔2111;第二传热轴主体212,所述第二传热轴主体212位于所述第一密封空腔2111内,且与所述第一传热轴主体211之间具有间隙213;所述第二传热轴主体212固定于所述第一传热轴主体211上,所述第二传热轴主体212内形成有第二密封空腔2121;所述第二传热轴主体212与所述第一传热轴主体211之间的间隙213构成所述第一热超导管路214,所述传热工质填充于所述第二传热轴主体212与所述第一传热轴主体211之间的所述间隙213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三个示例中,所述第一传热轴主体211及所述第二传热轴主体212均为散热管通过两端缩颈密封而成的结构,所述第二传热轴主体21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传热轴主体211的一端通过缩颈后经由焊接方式焊接为一体结构,即所述第二传热轴主体212通过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传热轴主体211上。
在又一示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热超导传热轴21包括:第一传热轴主体211,所述第一传热轴主体211内形成有密封空腔2112;第二传热轴主体212,所述第二传热轴主体212位于所述密封空腔2112内,且与所述第一传热轴主体211之间具有间隙213;所述第二传热轴主体212固定于所述第一传热轴主体211上,所述第二传热轴主体212为实心结构;所述第二传热轴主体212与所述第一传热轴主体211之间的间隙213构成所述第一热超导管路214,所述传热工质填充于所述第二传热轴主体212与所述第一传热轴主体211之间的所述间隙213内。需要说明的是,在该示例中,所述第一传热轴主体311为散热管通过两端缩颈密封而成的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示例中,所述第一传热轴主体211及所述第二传热轴主体212的材料均应为导热性良好的材料,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热轴主体211及所述第二传热轴主体212的材料均可以为铜、铜合金、铝、铝合金、钛或钛合金中的至少一种,即所述第一传热轴主体211及所述第二传热轴主体212的材料均可以为铜、铜合金、铝、铝合金、钛或钛合金,也可以为铜、铜合金、铝、铝合金、钛或钛合金中至少任意两种的组合。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传热工质经由灌装口29填充于所述第一热超导管路214内,在将所述传热工质填充于所述热超导管路214内之后,所述灌装口29密封,以将所述第一热超导管路214形成密封结构。
作为示例,所述第二传热轴主体212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传热轴主体211的长度方向一致;且各传热轴主体内的密封空腔均沿传热轴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
作为示例,所述第二传热轴主体212的轴向中心线与所述第一传热轴主体211的轴向中心线相重合。
作为示例,所述热超导传热轴21为圆柱状热超导传热轴。
在一示例中,所述散热翅片22可以为现有的常规散热翅片,即所述散热翅片22可以为现有的金属散热翅片,亦即所述散热翅片可以为内部没有任何管路的结构,也可以为内部设置有散热管路,散热管路内填充有相变传热工质的结构。
在另一示例中,所述散热翅片22也可以为热超导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22内形成有第二热超导管路223,所述第二热超导管路223为封闭管路,所述第二热超导管路223内填充有传热工质。优选地,所述散热翅片22为热超导散热翅片,更为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翅片22为相变抑制传热散热翅片。。
在一示例中,请参阅图7,所述散热翅片22为包括通孔227的环形结构,所述通孔227的形状与所述热超导传热轴21端面的形状相同,所述通孔227的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热超导传热轴21端面的尺寸。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翅片22可以为圆环形结构,所述通孔227为圆孔,所述热超导传热轴21为圆柱轴,所述通孔227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热超导传热轴21的直径。当然,在其他示例中,所述通孔227及所述热超导传热轴21端面的形状还可以为正方形、矩形等等。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散热翅片22直接套置于所述热超导传热轴21的外围时,所述通孔227的直径略大于或等于所述热超导传热轴21的直径,以确保所述散热翅片22套置于所述热超导传热轴21时与所述热超导传热轴21直接接触,以确保具有较高的散热效率。
在另一示例中,请参阅图8,所述散热翅片22为半圆环形结构,所述散热翅片22的内半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热超导传热轴21的半径。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散热翅片22直接套置于所述热超导传热轴21的外围时,所述散热翅片22的内半径略大于或等于所述热超导传热轴21的半径,以确保所述散热翅片22套置于所述热超导传热轴21时与所述热超导传热轴21直接接触,以确保具有较高的散热效率。
当所述散热翅片22为热超导散热翅片时,如图7及图8所示,所述第二热超导管路223包括若干个平行排布的弧形管路2231及若干个将所述弧形管路2231相连通的连通管路2232。
作为示例,所述散热翅片22为热超导散热翅片时,如图9所示,所述散热翅片22为复合板式结构,所述散热翅片22的表面可以为如图9所示的双面胀状态,所述散热翅片22包括第一板材221及第二板材222,所述第一板材221与所述第二板材222通过辊压工艺复合在一起;所述第二热超导管路223通过吹胀工艺形成,在形成所述第二热超导管路223的同时,在所述第一板材221及所述第二板材222的表面形成与所述第二热超导管路223相对应的凸起结构225。除了如图9所示的结构,所述散热翅片22包括所述第一板材221及所述第二板材222时,还可以通过吹胀工艺在形成所述第二热超导管路223的同时,在所述第一板材221的表面或所述第二板材222的表面形成与所述第二热超导管路223相对应的所述凸起结构225,即所述散热翅片22的表面呈单面胀形态。当然,在其他示例中,所述散热翅片22的表面还可以呈双面平形态,此时,所述散热翅片22的具体结构可以与申请号为20151029540.3的专利申请中所述的双面平热超导散热板结构的结构相同,具体请参阅该专利申请文件,此处不再累述。
作为示例,所述传热工质226为流体,优选地,所述传热工质226为气体或液体或气体与液体的混合物,更为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传热工质226为液体与气体的混合物。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传热工质226通过灌装口29填充于所述第二热超导管路223内,填充所述传热工质226之后,所述灌装口29密封,以确保所述第二热超导管路223为密封结构。
作为示例,所述散热翅片22的材料应为导热性良好的材料,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翅片22的材料可以为铜、铜合金、铝、铝合金、钛或钛合金中的至少一种,即所述散热翅片22的材料可以为铜、铜合金、铝、铝合金、钛或钛合金,也可以为铜、铜合金、铝、铝合金、钛或钛合金中至少任意两种的组合。
作为示例,所述散热翅片22上的所述第二热超导管路223之间或/及所述第二热超导管路223外围的非管路部分224区域还可以设有散热通孔(未示出);所述散热通孔优选为贯穿所述散热翅片22整个厚度通孔。所述散热通孔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为圆形、矩形或六边形等等各种形状。在所述散热翅片22上生物质所述散热通孔,可以增加所述散热翅片22之间的空气对流,从而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
作为示例,所述散热翅片22的厚度可以个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翅片22的厚度可以为但不仅限于小于或等于1mm。
作为示例,请结合图2参阅图10及图11,所述热超导散热组件还包括翅片底座23,所述翅片底座23套置于所述热超导传热轴21的外围,且位于所述热超导传热轴21与所述散热翅片22之间,即所述翅片底座23套置于所述热超导传热轴21的外围,所述散热翅片22固定于所述翅片底座23上。
作为示例,所述翅片底座23及所述翅片组件相较于所述热超导传热轴21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翅片底座23及所述翅片组件位于靠近所述热超导传热轴21的一端的位置。
在一示例中,所述翅片底座23可以为包括通孔的环形结构,所述通孔的形状与所述热超导传热轴21端面的形状相同,所述通孔的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热超导传热轴21端面的尺寸。
在另一示例,如图10所示,所述翅片底座23可以为半圆环形结构,所述翅片底座23的内半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热超导传热轴21的半径。
作为示例,所述翅片底座23可以为常规金属底座,即所述翅片底座23可以为现有的金属底座,亦即所述翅片底座23可以为内部没有任何管路的结构,也可以为内部设置有散热管路,散热管路内填充有相变传热工质的结构。在其他示例中,所述翅片底座23还可以为热超导翅片底座23,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翅片底座23为相变抑制传热翅片底座,即所述翅片底座23内形成有热超导管路,所述热超导管路内填充有相变抑制传热工质。所述翅片底座23为相变抑制传热翅片底座时,其本申请的结构及内部热超导管路的结构可以与上述热超导散热翅片的结构及第二热超导管路223的结构相同,具体请结合图7至图9参阅关于热超导散热翅片的描述,此处不再累述。
作为示例,请参阅图10及图11,所述翅片底座23的表面还设有若干条平行间隔排布的安装凹槽232,所述安装凹槽232的长度方向沿所述热超导传热轴21的周向延伸;所述安装凹槽232适于安装固定所述散热翅片22,具体的,所述散热翅片22插入所述安装凹槽232内,并在所述散热翅片22与所述翅片底座23之间填充导热胶粘合固定,或通过将所述散热翅片22与所述翅片底座23通过焊接等工艺固定。
作为示例,所述翅片底座23内还设有固定孔233,所述固定孔233优选地分布于所述翅片底座主体231的四个顶角处。当所述翅片底座23为半圆环形结构时,两个半圆环形结构的所述翅片底座23相对地套置于所述热超导传热轴21的外围,并通过所述固定孔233固定连接,以实现套置于所述热超导传热轴21的外围。当然,所述翅片底座23也可以直接通过焊接工艺固定于所述热超导传热轴21的外围。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12,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热超导散热组件的电动机,所述具有热超导散热组件的电动机包括:电机轴24,所述电机轴24内沿其轴向设有安装盲孔241;如实施例一中所述的热超导散热组件,其中,所述热超导传热轴21远离所述散热翅片组件的一端插入并固定于所述安装盲孔241内。
作为示例,所述电动机还包括:机座25;转子26,所述转子26位于所述机座25内,且固定于所述电机轴24的外围,适于在所述电机轴24的带动下旋转;定子27,所述定子27位于所述机座25内,且位于所述转子26的外围;所述定子27固定于所述机座25的内壁上。
作为示例,所述热超导传热轴21远离所述散热翅片组件的一端沿所述电机轴24的轴向贯穿所述转子26所在的区域,所述散热翅片组件位于所述机座25的外侧。
作为示例,所述机座25内还设有水冷冷却回路28,所述水冷冷却回路28用于为所述定子27散热。
本发明的所述电动机通过在所述电机轴24上设置所述热超导散热组件,可以将所述转子26及所述电机轴24的热量快速散发出去,可以实现快速为所述转子26及所述电机轴24降温,从而提高所述电动机的负载能力。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热超导散热组件及具有热超导散热组件的电动机,所述热超导散热组件包括:热超导传热轴,所述热超导传热轴为热超导管式结构,所述热超导传热轴内设有第一热超导管路,所述第一热超导管路为封闭管路,所述第一热超导管路内填充有传热工质;散热翅片组件,包括若干个平行间隔排布的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套置于所述热超导传热轴一端的外围。本发明的所述热超导散热组件中的所述热超导传热轴为热超导管式结构,当所述热超导散热组件与电机轴配合使用时,由于热超导传热轴采用热超导传热技术,具有高传热速率和高热流密度的特点,电机轴旋转时所述电机轴的热量可以经由所述热超导传热轴快速传递到所述散热翅片组件所在的一端,并经由所述散热翅片组件散发出去,以达到使电机轴快速降温的效果;又由于转子与电机轴直接接触固定,转子的热量可以通过所述电机轴、所述热超导传热轴及所述散热翅片组件快速散发出去,达到为转子快速降温的效果。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7)

1.一种热超导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超导散热组件包括:
热超导传热轴,所述热超导传热轴为热超导管式结构,所述热超导传热轴内设有第一热超导管路,所述第一热超导管路为封闭管路,所述第一热超导管路内填充有传热工质;
散热翅片组件,包括若干个平行间隔排布的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套置于所述热超导传热轴一端的外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超导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超导传热轴包括:
第一传热轴主体,所述第一传热轴主体内形成有第一密封空腔;
第二传热轴主体,位于所述第一密封空腔内,且固定于所述第一传热轴主体上;所述第二传热轴主体内形成有第二密封空腔,所述第二密封空腔构成所述第一热超导管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超导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超导传热轴包括:
第一传热轴主体,所述第一传热轴主体内形成有第一密封空腔;
第二传热轴主体,位于所述第一密封空腔内,且与所述第一传热轴主体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二传热轴主体固定于所述第一传热轴主体上,所述第二传热轴主体内形成有第二密封空腔;所述第二传热轴主体与所述第一传热轴主体之间的间隙及所述第二密封空腔共同构成所述第一热超导管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超导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超导传热轴包括:
第一传热轴主体,所述第一传热轴主体内形成有第一密封空腔;
第二传热轴主体,位于所述第一密封空腔内,且与所述第一传热轴主体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二传热轴主体固定于所述第一传热轴主体上,所述第二传热轴主体内形成有第二密封空腔;所述第二传热轴主体与所述第一传热轴主体之间的间隙构成所述第一热超导管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超导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超导传热轴包括:
第一传热轴主体,所述第一传热轴主体内形成有密封空腔;
第二传热轴主体,位于所述密封空腔内,且与所述第一传热轴主体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二传热轴主体固定于所述第一传热轴主体上,所述第二传热轴主体为实心结构;所述第二传热轴主体与所述第一传热轴主体之间的间隙构成所述第一热超导管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超导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超导传热轴为圆柱状热超导传热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超导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翅片为热超导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内形成有第二热超导管路,所述第二热超导管路为封闭管路,所述第二热超导管路内填充有传热工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超导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翅片为包括通孔的环形结构,所述通孔的形状与所述热超导传热轴端面的形状相同,所述通孔的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热超导传热轴端面的尺寸。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超导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翅片为半圆环形结构,所述散热翅片的内半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热超导传热轴的半径。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热超导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超导散热组件还包括翅片底座,所述翅片底座套置于所述热超导传热轴的外围,且位于所述热超导传热轴与所述散热翅片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超导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底座为包括通孔的环形结构,所述通孔的形状与所述热超导传热轴端面的形状相同,所述通孔的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热超导传热轴端面的尺寸。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超导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底座为半圆环形结构,所述翅片底座的内半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热超导传热轴的半径。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超导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底座的表面还设有若干条平行间隔排布的安装凹槽,所述安装凹槽的长度方向沿所述热超导传热轴的周向延伸;所述安装凹槽适于安装固定所述散热翅片。
14.一种具有热超导散热组件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热超导散热组件的电动机包括:
电机轴,所述电机轴内沿其轴向设有安装盲孔;
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热超导散热组件,其中,所述热超导传热轴远离所述散热翅片组件的一端插入并固定于所述安装盲孔内。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具有热超导散热组件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还包括:
机座;
转子,位于所述机座内,且固定于所述电机轴的外围,适于在所述电机轴的带动下旋转;
定子,位于所述机座内,且位于所述转子的外围;所述定子固定于所述机座的内壁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具有热超导散热组件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超导传热轴远离所述散热翅片组件的一端沿所述电机轴的轴向贯穿所述转子所在的区域,所述散热翅片组件位于所述机座的外侧。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具有热超导散热组件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内还设有水冷冷却回路。
CN201710495313.2A 2017-06-26 2017-06-26 热超导散热组件及具有热超导散热组件的电动机 Pending CN10735614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95313.2A CN107356143A (zh) 2017-06-26 2017-06-26 热超导散热组件及具有热超导散热组件的电动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95313.2A CN107356143A (zh) 2017-06-26 2017-06-26 热超导散热组件及具有热超导散热组件的电动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56143A true CN107356143A (zh) 2017-11-17

Family

ID=602729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95313.2A Pending CN107356143A (zh) 2017-06-26 2017-06-26 热超导散热组件及具有热超导散热组件的电动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56143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82335A (en) * 1972-04-25 1975-05-06 Siemens Ag Cooling apparatus for the rotor of an electric machine which uses a heat pipe
TW200600739A (en) * 2004-06-18 2006-01-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Heat pipe
CN1808044A (zh) * 2005-01-22 2006-07-26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烧结式热管及其制造方法
CN203596709U (zh) * 2013-11-21 2014-05-14 於贻鹏 相变散热电机
CN203596707U (zh) * 2013-11-18 2014-05-14 於贻鹏 一种嵌入式电机转子冷却结构
CN106655593A (zh) * 2016-12-08 2017-05-10 浙江嘉熙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相变抑制散热板的马达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82335A (en) * 1972-04-25 1975-05-06 Siemens Ag Cooling apparatus for the rotor of an electric machine which uses a heat pipe
TW200600739A (en) * 2004-06-18 2006-01-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Heat pipe
CN1808044A (zh) * 2005-01-22 2006-07-26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烧结式热管及其制造方法
CN203596707U (zh) * 2013-11-18 2014-05-14 於贻鹏 一种嵌入式电机转子冷却结构
CN203596709U (zh) * 2013-11-21 2014-05-14 於贻鹏 相变散热电机
CN106655593A (zh) * 2016-12-08 2017-05-10 浙江嘉熙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相变抑制散热板的马达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01751B (zh) 热超导片式散热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5140194B (zh) 热超导散热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6802100A (zh) 一种均热板及其制造、使用方法
CN107946690A (zh) 具有热超导换热器的动力电池包及动力电池包系统
CN101598318A (zh) 散热装置
CN208174454U (zh) 一种带散热功能的电机
CN105486128A (zh) 一体化单面平相变抑制传热板式热交换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07664823U (zh) 一种基于热管的电动汽车电机散热装置
CN107917554A (zh) 平板热管扩展式冷凝装置
CN106091778A (zh) 一种新型旋转相变换热器及工作方法
CN105555102A (zh) 具有热超导半导体制冷系统的密封机柜
CN206992887U (zh) 电机轴组件及具有电机轴组件的电动机
CN1869574B (zh) 散热器
CN100467995C (zh) 热管
CN206532224U (zh) Cpu相变抑制散热结构及电子产品
CN107356143A (zh) 热超导散热组件及具有热超导散热组件的电动机
CN107782184A (zh) 相变抑制传热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7104552A (zh) 热超导电机轴、热超导散热组件及电动机
CN206962629U (zh) 热超导传热轴及具有热超导传热轴的电动机
CN108539925A (zh) 一种带散热功能的电机
CN106655593A (zh) 基于相变抑制散热板的马达
CN209344948U (zh) 一种方便散热的电机转子
CN108195051A (zh) 一种冷媒加热装置和空调器
CN207317604U (zh) 一种实现双向传热的组合热管换热元件
CN106601704A (zh) 晶闸管散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