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43185B - 投影设备的处理方法及装置、投影设备摄像头 - Google Patents

投影设备的处理方法及装置、投影设备摄像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43185B
CN107343185B CN201610289447.4A CN201610289447A CN107343185B CN 107343185 B CN107343185 B CN 107343185B CN 201610289447 A CN201610289447 A CN 201610289447A CN 107343185 B CN107343185 B CN 1073431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truction
infrared
filter
projection
rece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8944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343185A (zh
Inventor
张永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61028944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43185B/zh
Priority to JP2018556812A priority patent/JP2019520598A/ja
Priority to KR1020187033769A priority patent/KR20180135044A/ko
Priority to PCT/CN2016/085059 priority patent/WO2017185485A1/zh
Publication of CN1073431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431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3431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431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53Means for automatic focusing, e.g. to compensate thermal eff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4N9/3173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wherein the projection device i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nhanced portability
    • H04N9/3176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wherein the projection device i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nhanced portability wherein the projection device is incorporated in a camera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03B17/12Bodies with means for supporting objectives, supplementary lenses, filters, masks, or turrets
    • G03B17/14Bodies with means for supporting objectives, supplementary lenses, filters, masks, or turrets interchangeabl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06Lamp hous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23/00Non-electrical signal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optical systems
    • G08C23/04Non-electrical signal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optical systems using light waves, e.g. infrar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4N9/317Convergence or focusing system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 Automatic Focus Adjustment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 Focusing (AREA)
  • Blocking Light For Cameras (AREA)
  • Camera Bodies And Camera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投影设备的处理方法及装置、投影设备摄像头,其中,该方法包括:接收用于指示对投影设备进行对焦的第一指令,以及用于指示对投影设备进行红外控制的第二指令;根据第一指令在第一时间将投影设备的滤光片设置为红外截止滤光片,以及根据第二指令在第二时间将滤光片设置为窄带通近红外滤光片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不能使用一个光感应器来实现可见光识别与红外光线识别的问题。

Description

投影设备的处理方法及装置、投影设备摄像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投影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投影设备的处理方法及装置、投影设备摄像头。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投影仪特别是微型投影仪在对光机对焦方面已经实现了自动对焦,免除了手动调焦;同时,对于激光光源点阵也通过红外识别手段实现了有效识别,使得投影幕布或幕墙上的红外激光光点经识别并计算坐标后,得出准确的光点坐标用于实现对投影界面各种应用图标的操控。
虽然相关技术中的投影仪已经实现自动对焦和激光光点识别,但其是通过两个摄像头分别采集可见光和红外光线实现,至少也是一个摄像头镜头对应内部两个独立的可见光和红外光感应器来实现,并未通过单一的仅有一个光感应器的摄像头分时识别可见光与红外光线以分别进行投影自动对焦和激光光点自动识别。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目前尚未发现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投影设备的处理方法及装置、投影设备摄像头,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不能使用一个光感应器来实现可见光识别与红外光线识别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投影设备的处理方法,包括:接收用于指示对投影设备进行对焦的第一指令,以及用于指示对所述投影设备进行红外控制的第二指令;根据所述第一指令在第一时间将所述投影设备的滤光片设置为红外截止滤光片,以及根据所述第二指令在第二时间将所述滤光片设置为窄带通近红外滤光片。
可选地,根据所述第一指令在第一时间将所述投影设备的滤光片设置为红外截止滤光片包括:在所述投影设备当前使用的滤光片为所述窄带通近红外滤光片时,根据所述第一指令在第一时间将所述窄带通近红外滤光片切换为所述红外截止滤光片;和/或,根据所述第二指令在第二时间将所述滤光片设置为窄带通近红外滤光片包括:在所述投影设备当前使用的滤光片为所述红外截止滤光片时,根据所述第二指令在第二时间将所述红外截止滤光片切换为所述窄带通近红外滤光片。
可选地,接收用于指示对投影设备进行对焦的第一指令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在所述投影设备开机完成后的第三时间前,接收所述第一指令;在检测到所述投影设备的加速度传感器和/或陀螺仪的状态发生变化时,接收所述第一指令;在到达第一预设时间时,接收所述第一指令。
可选地,接收用于指示对所述投影设备进行红外控制的第二指令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在所述投影设备开机完成后的第三时间后,接收所述第一指令;在检测到所述投影设备的红外线发射装置的射频信号时,接收所述第二指令;在检测到指定光信号时,接收所述第二指令,其中,所述指定光信号的波长介于红外光和可见光之间;在到达第二预设时间时,接收所述第二指令。
可选地,在根据所述第二指令在第二时间将所述红外滤光片切换为窄带通近红外滤光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采集红外光,并对所述红外光在投影画面上的坐标进行计算得到坐标值;根据预设规则在所述投影设备的投影画面上执行与所述坐标值对应的操作。
可选地,在根据所述第一指令在第一时间将红外滤光片切换为红外截止滤光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采集所述投影设备投影的投影图像;对所述投影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并进行锐利度统计和判别得到分析结果;根据所述分析结果调整所述投影设备的对焦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投影设备的处理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于指示对投影设备进行对焦的第一指令,以及用于指示对所述投影设备进行红外控制的第二指令;设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令在第一时间将所述投影设备的滤光片设置为红外截止滤光片,以及根据所述第二指令在第二时间将所述滤光片设置为窄带通近红外滤光片。
可选地,所述设置模块包括:第一切换单元,用于在所述投影设备当前使用的滤光片为所述窄带通近红外滤光片时,根据所述第一指令在第一时间将所述窄带通近红外滤光片切换为所述红外截止滤光片;第二切换单元,用于在所述投影设备当前使用的滤光片为所述红外截止滤光片时,根据所述第二指令在第二时间将所述红外截止滤光片切换为所述窄带通近红外滤光片。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投影设备摄像头,包括:柔性电路板FPC基板、光感应器、处理器、滤光片、光学棱镜、镜头,所述滤光片包括:红外截止滤光片和窄带通近红外滤光片;所述摄像头还包括动力装置,用于将所述滤光片设置为所述红外截止滤光片或所述窄带通近红外滤光片。
可选地,所述动力装置还包括:第一动力单元,用于在接收到用于指示对投影设备进行对焦的第一指令时将所述滤光片设置为所述红外截止滤光片;第二动力单元,用于在接收到用于指示对所述投影设备进行红外控制的第二指令时将所述滤光片切换为所述窄带通近红外滤光片。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接收用于指示对投影设备进行对焦的第一指令,以及用于指示对所述投影设备进行红外控制的第二指令;
根据所述第一指令在第一时间将所述投影设备的滤光片设置为红外截止滤光片,以及根据所述第二指令在第二时间将所述滤光片设置为窄带通近红外滤光片。
通过本发明,接收用于指示对投影设备进行对焦的第一指令,以及用于指示对所述投影设备进行红外控制的第二指令,再根据所述第一指令在第一时间将所述投影设备的滤光片设置为红外截止滤光片,以及根据所述第二指令在第二时间将所述滤光片设置为窄带通近红外滤光片,由于对通过可见光的红外截止滤光片和通过红外光的窄带通近红外滤光片进行分时设置,因此使用单个光感应器可以识别可见光和红外光,解决了相关技术中不能使用一个光感应器来实现可见光识别与红外光线识别的问题,达到节省投影设备的材料,在同样使用效果的基础上简化投影设备构造的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投影设备的处理方法的投影设备的硬件结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投影设备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投影设备的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投影设备的处理装置的可选结构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投影设备摄像头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根据实施例4的可见光识别和红外识别分时摄像示意图;
图7是根据实施例4的分时切换双红外滤光片进行自动对焦流程图;
图8是根据实施例4的马达驱动流程图;
图9是根据实施例4的分时切换双红外滤光片进行红外光点坐标计算流程图;
图10是根据实施例4的摄像头缺省可见光识别状态下的处理流程图;
图11是根据实施例4的摄像头缺省红外识别状态下的处理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实施例1
本申请实施例一所提供的方法实施例可以在移动终端、计算机终端或者类似的运算装置中执行。以运行在投影设备上为例,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投影设备的处理方法的投影设备的硬件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投影设备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图中仅示出一个)处理器102(处理器10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MCU或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等的处理装置)、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器104、以及用于通信功能的传输装置106。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其并不对上述电子装置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投影设备10还可包括比图1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1所示不同的配置。
存储器104可用于存储应用软件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投影设备的处理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102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04内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方法。存储器104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104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102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投影设备10。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传输装置106用于经由一个网络接收或者发送数据。上述的网络具体实例可包括投影设备10的通信供应商提供的无线网络。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106包括一个网络适配器(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NIC),其可通过基站与其他网络设备相连从而可与互联网进行通讯。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106可以为射频(Radio Frequency,RF)模块,其用于通过无线方式与互联网进行通讯。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运行于上述投影设备的投影设备的处理方法,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投影设备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2,接收用于指示对投影设备进行对焦的第一指令,以及用于指示对投影设备进行红外控制的第二指令;
步骤S204,根据第一指令在第一时间将投影设备的滤光片设置为红外截止滤光片,以及根据第二指令在第二时间将滤光片设置为窄带通近红外滤光片。
本实施例的滤光片至少包括红外截止滤光片和窄带通近红外滤光片两块镜片,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只将其中之一作为通过外界光源的镜片,其与之一作为空闲镜片,并随时可以相互切换。
通过上述步骤,接收用于指示对投影设备进行对焦的第一指令,以及用于指示对投影设备进行红外控制的第二指令,再根据第一指令在第一时间将投影设备的滤光片设置为红外截止滤光片,以及根据第二指令在第二时间将滤光片设置为窄带通近红外滤光片,由于对通过可见光的红外截止滤光片和通过红外光的窄带通近红外滤光片进行分时设置,因此使用单个光感应器可以识别可见光和红外光,解决了相关技术中不能使用一个光感应器来实现可见光识别与红外光线识别的问题,达到节省投影设备的材料,在同样使用效果的基础上简化投影设备构造的效果。
可选地,上述步骤的执行主体可以为投影仪,投影设备的外部控制装置等,但不限于此。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根据第一指令在第一时间将投影设备的滤光片设置为红外截止滤光片包括:在投影设备当前使用的滤光片为窄带通近红外滤光片时,根据第一指令在第一时间将窄带通近红外滤光片切换为红外截止滤光片;而在投影设备当前使用的滤光片为红外截止滤光片时,则不作切换的动作。根据第二指令在第二时间将滤光片设置为窄带通近红外滤光片包括:在投影设备当前使用的滤光片为红外截止滤光片时,根据第二指令在第二时间将红外截止滤光片切换为窄带通近红外滤光片,而在投影设备当前使用的滤光片为窄带通近红外滤光片时,则不作切换的动作。
可选地,可以但不限于为在以下的情况下,接收用于指示对投影设备进行对焦的第一指令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在投影设备开机完成后的第三时间前,接收第一指令,可以作为开机默认设置;
在检测到投影设备的加速度传感器和/或陀螺仪的状态发生变化时,接收第一指令,如手动移动投影设备,则感应器的状态会发生变化;
在到达第一预设时间时,接收第一指令。如,根据周期轮流切换滤光片的时间到达时。
可选地,可以但不限于为在以下的情况下,接收用于指示对投影设备进行红外控制的第二指令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在投影设备开机完成后的第三时间后,接收第一指令,可以作为投影设备正常开机状态下的默认设置;
在检测到投影设备的红外线发射装置的射频信号时,接收第二指令,可以使用红外线接收器进行检测;
在检测到指定光信号时,接收第二指令,其中,指定光信号的波长介于红外光和可见光之间,光信号从可见光变为红外光时,提前接收第二指令;
在到达第二预设时间时,接收第二指令。如,根据周期轮流切换滤光片的时间到达时。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在根据第二指令在第二时间将红外滤光片切换为窄带通近红外滤光片之后,执行红外控制操作,包括:
S11,采集红外光,并对红外光在投影画面上的坐标进行计算得到坐标值;
S12,根据预设规则在投影设备的投影画面上执行与坐标值对应的操作。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在根据第一指令在第一时间将红外滤光片切换为红外截止滤光片之后,执行对焦操作,包括:
S21,采集投影设备投影的投影图像;
S22,对投影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并进行锐利度统计和判别得到分析结果;
S23,根据分析结果调整投影设备的对焦位置。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方法。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投影设备的处理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投影设备的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3所示,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30,用于接收用于指示对投影设备进行对焦的第一指令,以及用于指示对投影设备进行红外控制的第二指令;
设置模块32,用于根据第一指令在第一时间将投影设备的滤光片设置为红外截止滤光片,以及根据第二指令在第二时间将滤光片设置为窄带通近红外滤光片。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投影设备的处理装置的可选结构框图,如图4所示,该装置除包括图3所示的所有模块外,设置模块32包括:
第一切换单元40,用于在投影设备当前使用的滤光片为窄带通近红外滤光片时,根据第一指令在第一时间将窄带通近红外滤光片切换为红外截止滤光片;
第二切换单元42,用于在投影设备当前使用的滤光片为红外截止滤光片时,根据第二指令在第二时间将红外截止滤光片切换为窄带通近红外滤光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模块是可以通过软件或硬件来实现的,对于后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但不限于此:上述模块均位于同一处理器中;或者,上述各个模块以任意组合的形式分别位于不同的处理器中。
实施例3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投影设备摄像头,该设备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投影设备摄像头的剖面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摄像头包括:柔性电路板FPC基板、光感应器、处理器、滤光片、光学棱镜、镜头,滤光片包括:红外截止滤光片和窄带通近红外滤光片;动力装置,用于将滤光片设置为红外截止滤光片或窄带通近红外滤光片。
可选的,动力装置还包括:第一动力单元,用于在接收到用于指示对投影设备进行对焦的第一指令时将滤光片设置为红外截止滤光片;第二动力单元,用于在接收到用于指示对投影设备进行红外控制的第二指令时将滤光片切换为窄带通近红外滤光片。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通过投影仪所携带的单一的仅有一个光感应器的摄像头分时识别可见光和红外光线实现自动对焦和红外识别应用的装置。本装置的技术发明点是:通过系统软件分时切换双红外滤光片的单光感应器的摄像头实现投影自动对焦和红外光点坐标定位;这种分时切换,简化电路设计,减低总体摄像头成本,丝毫不降低自动对焦和红外光点识别效率。
分时切换投影自动对焦以开机启动程序中预设流程或加速度传感器或陀螺仪传递的移动震动信息进行响应,通过识别图像锐利度驱动马达位移在特定范围内扫描边缘值实现快速逼近锐利度达标经验值;
分时切换投影红外光点识别通过红外遥控器蓝牙传递的信息或内部程序的判断信息启动红外识别响应,反复响应光点并计算坐标,实现鼠标、手势功能,替代电子白板的书写用途;
针对典型的850nm和940nm红外应用波段,可见光的红外截止滤光片可以范围适度增加,进行预识别后切换到红外滤光片二次筛选性识别,实现对红外光的自动识别。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装置采用的可控红外滤光片摄像头内部由FPC基板、光感应器、双红外滤光片(对应于上述实施例中的滤光片)其附属的切换动力装置、光学棱镜和镜头组成。和相关技术中的摄像头相比,主要是红外滤光片定制规格不同,并增加了附属的切换滤光片的动力装置。红外滤光片定制规格表现在是两个红外滤光片,一个是红外截止滤光片,一个是窄带通近红外滤光片(也可以是宽带全通滤光片,但需要软件后处理增加较为复杂的滤光处理措施)。切换动力装置可以是电磁、电机或其他动力源,用于切换两种红外滤光片。切换动力装置由系统中心处理器控制在何时切换。
因为光感应器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和CCD(Charge-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单元)对可见光和红外光都很敏感,能同时录下可见光和红外光。光线充分的情况下,为了得到色彩和曝光正常的图像(也就是人眼看到的样子)就需要把波长780nm以外的红外光滤除(可见光波长在350nm~770nm之间),这就需要用红外截止滤光片。需要感光红外光线(红外光谱很长,780nm~14um,780nm~1500nm为近红外,实际投影常用的红外光感应只是近红外中的很窄的一个部分)时,切换到窄带通近红外滤光片,滤除可见光,仅允许典型值850nm或940nm的红外光线通过。
此摄像头只有一个光感应器,通过分时切换滤光片就可以实现可见光和红外识别,虽然增加了切换动力装置和一个滤光片,但总体成本比分别感应自动对焦和红外的双摄像头以及双光感应器的单摄像头分别感应可见光和红外的摄像头成本还是要降低很多。同时,外观面上比双摄像头也会显得更加简洁。更重要的是内部电路连接更简单,只需一个软连接线排线和连接器,电路板上也只需一路MIPI(Mobile Industry ProcessorInterface,移动产业处理器接口)线。
图6是根据实施例4的可见光识别和红外识别分时摄像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装置在平行于镜头位置近距离放置一个上述类型的摄像头,其内部有虽然仅有一个光感应传感器,但因为是广谱感光,在经由中心处理器分时控制双红外滤光片的前提下,可以分别感应可见光和红外光线。
可见光感应用于捕捉投影幕布或幕墙上的影像,经过中心处理器进行图像锐利度识别,判读图像是否失焦,进而通过马达驱动模块驱动马达对光机镜头进行前后位移调整实现光机的自动对焦。
红外感应用于捕捉投影幕布或幕墙上的红外激光光点,该光点来自于激光发射器。发射器类型可以是手持式的激光遥控器,也可以是固定在幕布或幕墙顶端或底部放置的单一或多个发射平行贴近幕布或墙面的激光光源。激光遥控器的光点经感应器感应并经中心处理器进行计算,从而得出准确的光点坐标用于实现对投影界面各种应用图标的操控,包含多点触控,达到“指哪打哪”的投影操控效果。对于固定在幕布或幕墙顶端或底部的激光光源来说,当有人手或特制手持杆接近于幕布或幕墙面时,对激光形成反射,此反射点被感应并经处理器计算,也同样得出准确的光点坐标,也进而实现“指哪打哪”的投影操控效果。
这种可见光和红外的分时感应控制,是由系统的软件应用触发的。这种应用触发大多数情况下是内部程序自动触发(自动对焦在开机初始化程序设定以及设备移动震动经加速度传感器触发;红外激光遥控内置陀螺仪配合蓝牙传递给投影仪信息触发),少数经由人工借助和中心处理器相连的显示&触控界面触发。
图7是根据实施例4的分时切换双红外滤光片进行自动对焦流程图,如图7所示,对于响应自动对焦事件处理流程,包括:
S701,处理器通过开机启动程序中预设流程或加速度传感器或陀螺仪传递的移动震动信息进行响应;
S702,中心处理器控制摄像头动力装置推入红外截止滤光片,这也是大多数情况下的缺省状态;
S703,对图像进行特征提取,进行锐利度统计分析并判别;
S704,通过特定算法快速通过马达驱动模块驱动步进马达,逼近图像锐利度最高值,这种算法可以是在成熟的数学模型基础上改进的二分逼近法,归零逼近法等等,通过最快速度逼近图像锐利度的达标经验值;
S705,马达推动光机镜头实现光机对焦清晰。
对于响应自动对焦事件中的马达驱动模块,其是通过串口和中心处理器交互,图8是根据实施例4的马达驱动流程图,如图8所示,其执行驱动过程包括:
S801,马达驱动模块通过串口获取中心处理器命令:如果没有命令,马达驱动模块保持空闲状态;
S802,有命令,马达驱动模块从空闲状态变更为普通模式状态;
S803,马达驱动模块执行中心处理器命令功能,驱动马达位移在特定范围内扫描边缘值;
S804,马达驱动模块通过串口发送完成信息;
S805,马达驱动模块确定时间内无接收命令则进入空闲。
图9是根据实施例4的分时切换双红外滤光片进行红外光点坐标计算流程图,如图9所示,对于响应响应红外识别事件处理流程,包括:
S901,处理器通过红外遥控器蓝牙传递的信息或内部程序的判断信息启动红外识别响应;
S902,中心处理器控制摄像头动力装置推入窄带同近红外滤光片;
S903,对红外光点进行坐标计算;
S904,根据坐标值,响应并触发整体应用中的后续环节;
S905,根据动态光点(可以是单一光点,也可以是连续光点),反复计算坐标并响应,实现鼠标功能(单一光点的坐标识别类似实现鼠标单双击、右键功能),连续光点的坐标识别更可以实现手势功能,可以直接替代电子白板的书写用途。
这种分时响应,就自动对焦和红外光点坐标计算的触发场景来说,自动对焦事件的触发通常是在投影仪刚开机或被震动或挪动位置变化的时候,红外光点识别事件是在投影仪稳定投影时触发,同时触发的几率大为降低。即便是偶尔同时触发,在主处理器处理速率非常高的情况下,通常用户是感知不到有响应延迟现象的。
特别地,针对红外光点识别,因为系统缺省是可见光识别,虽然激光遥控器可以通过内置陀螺仪并经蓝牙传递到投影仪启动红外识别,但对于一些投影幕布表面的激光阵列(多个激光器在幕布边缘发射贴近幕布表面平行的激光,形成阵列),人手指或特制教鞭在幕布表面阻碍激光阵列形成光点时,如果幕布边缘的激光器没有和投影设备的通信机制,则就需要靠投影设备系统软件会针对性进行自动识别机制,确保红外光点出现时不会被漏检测。该机制最简单的是定时切换识别,因导致摄像头切换动力装置总是来回工作,会有一定的功耗。通常850nm近红外的部分光谱会落入可见光范围(通常马路边的红外探视仪因红爆现象人眼可以看到红点),所以可以通过可见光预判为疑似红外后触发红外激光识别(切换到红外滤光片)。对于940nm红外来说,还可以在双红外滤光片的红外截止滤光片中适当扩展光谱范围,预检测到红外光点特征时触发切换窄带通红外滤光片进行针对性的红外识别(进行二次判别,筛选误判);还可以预先建立手指、教鞭等特征库,在可见光识别过程中进行特征提取,当特征符合预置的可能会伴随红外光点特征库的特征时,触发红外激光识别(如属误判,则可以筛选掉不予响应滤光片的切换)。上述措施中,优选针对典型的850nm和940nm红外应用波段,可见光的红外截止滤光片可以范围适度增加,进行预识别后切换到红外滤光片二次筛选性识别,实现对红外光的自动识别。这种二次筛选性识别,电子系统反应速度远超人的动作意识,人无法觉察,不仅不会造成识别遗漏,还会达到类似拍摄“防抖”的效果,去除人无意识的无指向性的点击动作。但这种启动识别应受到限制,否则前面通过激光遥控器的蓝牙传输控制响应会有重复响应的问题。限制策略在于:进行预识别时,判断有无同时收到从遥控器或外部遥操作装置传递的陀螺仪或地磁传感器或其他通信信息,如收到,则自动切换到通过后者进行启动红外滤光片二次筛选性识别,或者说预识别时外部红外发射装置的通信信息响应处理优先级更高,上述过程如图10所示,图10是根据实施例4的摄像头缺省可见光识别状态下的处理流程图。
可选的,一种更常见和更简洁的处理方式是,设定缺省识别态为红外识别,自动对焦设置为非常态,图11是根据实施例4的摄像头缺省红外识别状态下的处理流程,如图11所示。因为自动对焦的触发通常是在投影仪刚开机或被震动或挪动位置变化的时候,其他场景基本不用启动,缺省用红外识别可以省却上述红外滤光片启动工作的多重条件,同时双红外滤光片的红外截止滤光片无需扩展光谱范围。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接收用于指示对投影设备进行对焦的第一指令,以及用于指示对投影设备进行红外控制的第二指令;
S2,根据第一指令在第一时间将投影设备的滤光片设置为红外截止滤光片,以及根据第二指令在第二时间将滤光片设置为窄带通近红外滤光片。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接收用于指示对投影设备进行对焦的第一指令,以及用于指示对投影设备进行红外控制的第二指令;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根据第一指令在第一时间将投影设备的滤光片设置为红外截止滤光片,以及根据第二指令在第二时间将滤光片设置为窄带通近红外滤光片。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及可选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投影设备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用于指示对投影设备进行对焦的第一指令,以及用于指示对所述投影设备进行红外控制的第二指令;
根据所述第一指令在第一时间将所述投影设备的滤光片设置为红外截止滤光片,以及根据所述第二指令在第二时间将所述滤光片设置为窄带通近红外滤光片;其中,接收用于指示对投影设备进行对焦的第一指令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在所述投影设备开机完成后的第三时间前,接收所述第一指令;
在检测到所述投影设备的加速度传感器和/或陀螺仪的状态发生变化时,接收所述第一指令;
在到达第一预设时间时,接收所述第一指令;接收用于指示对所述投影设备进行红外控制的第二指令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在所述投影设备开机完成后的第三时间后,接收所述第二指令;
在检测到所述投影设备的红外线发射装置的射频信号时,接收所述第二指令;
在检测到指定光信号时,接收所述第二指令,其中,所述指定光信号的波长介于红外光和可见光之间;
在到达第二预设时间时,接收所述第二指令;其中,通过所述投影设备的光感应传感器捕捉投影幕布或幕墙上的影像,经过中心处理器对所述影像进行图像锐利度识别,以确定所述影像是否失焦;在所述影像失焦的情况下,通过马达驱动模块驱动马达对所述投影设备的光机镜头进行前后位移调整,以实现所述光机镜头的自动对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所述第一指令在第一时间将所述投影设备的滤光片设置为红外截止滤光片包括:在所述投影设备当前使用的滤光片为所述窄带通近红外滤光片时,根据所述第一指令在第一时间将所述窄带通近红外滤光片切换为所述红外截止滤光片;和/或
根据所述第二指令在第二时间将所述滤光片设置为窄带通近红外滤光片包括:在所述投影设备当前使用的滤光片为所述红外截止滤光片时,根据所述第二指令在第二时间将所述红外截止滤光片切换为所述窄带通近红外滤光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第二指令在第二时间将所述红外滤光片切换为窄带通近红外滤光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采集红外光,并对所述红外光在投影画面上的坐标进行计算得到坐标值;
根据预设规则在所述投影设备的投影画面上执行与所述坐标值对应的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第一指令在第一时间将红外滤光片切换为红外截止滤光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采集所述投影设备投影的投影图像;
对所述投影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并进行锐利度统计和判别得到分析结果;
根据所述分析结果调整所述投影设备的对焦位置。
5.一种投影设备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于指示对投影设备进行对焦的第一指令,以及用于指示对所述投影设备进行红外控制的第二指令;
设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令在第一时间将所述投影设备的滤光片设置为红外截止滤光片,以及根据所述第二指令在第二时间将所述滤光片设置为窄带通近红外滤光片;其中,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执行以下至少之一:
在所述投影设备开机完成后的第三时间前,接收所述第一指令;
在检测到所述投影设备的加速度传感器和/或陀螺仪的状态发生变化时,接收所述第一指令;
在到达第一预设时间时,接收所述第一指令;其中,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用于指示对所述投影设备进行红外控制的第二指令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在所述投影设备开机完成后的第三时间后,接收所述第二指令;
在检测到所述投影设备的红外线发射装置的射频信号时,接收所述第二指令;
在检测到指定光信号时,接收所述第二指令,其中,所述指定光信号的波长介于红外光和可见光之间;
在到达第二预设时间时,接收所述第二指令;其中,所述设置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投影设备的光感应传感器捕捉投影幕布或幕墙上的影像,经过中心处理器对所述影像进行图像锐利度识别,以确定所述影像是否失焦;在所述影像失焦的情况下,通过马达驱动模块驱动马达对所述投影设备的光机镜头进行前后位移调整,以实现所述光机镜头的自动对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模块包括:
第一切换单元,用于在所述投影设备当前使用的滤光片为所述窄带通近红外滤光片时,根据所述第一指令在第一时间将所述窄带通近红外滤光片切换为所述红外截止滤光片;
第二切换单元,用于在所述投影设备当前使用的滤光片为所述红外截止滤光片时,根据所述第二指令在第二时间将所述红外截止滤光片切换为所述窄带通近红外滤光片。
7.一种投影设备摄像头,包括:柔性电路板FPC基板、光感应器、处理器、滤光片、光学棱镜、镜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滤光片包括:红外截止滤光片和窄带通近红外滤光片;
所述摄像头还包括动力装置,用于将所述滤光片设置为所述红外截止滤光片或所述窄带通近红外滤光片;其中,所述动力装置还包括:
第一动力单元,用于在接收到用于指示对投影设备进行对焦的第一指令时将所述滤光片设置为所述红外截止滤光片;
第二动力单元,用于在接收到用于指示对所述投影设备进行红外控制的第二指令时将所述滤光片切换为所述窄带通近红外滤光片;
所述第一动力单元,还用于在所述投影设备开机完成后的第三时间前,接收所述第一指令;
在检测到所述投影设备的加速度传感器和/或陀螺仪的状态发生变化时,接收所述第一指令;
在到达第一预设时间时,接收所述第一指令;所述第二动力单元,还用于在所述投影设备开机完成后的第三时间后,接收所述第二指令;
在检测到所述投影设备的红外线发射装置的射频信号时,接收所述第二指令;
在检测到指定光信号时,接收所述第二指令,其中,所述指定光信号的波长介于红外光和可见光之间;
在到达第二预设时间时,接收所述第二指令;其中,所述光感应器捕捉投影幕布或幕墙上的影像,经过中心处理器对所述影像进行图像锐利度识别,以确定所述影像是否失焦;在所述影像失焦的情况下,通过马达驱动模块驱动马达对所述镜头进行前后位移调整,以实现所述镜头的自动对焦。
CN201610289447.4A 2016-04-29 2016-04-29 投影设备的处理方法及装置、投影设备摄像头 Active CN1073431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89447.4A CN107343185B (zh) 2016-04-29 2016-04-29 投影设备的处理方法及装置、投影设备摄像头
JP2018556812A JP2019520598A (ja) 2016-04-29 2016-06-07 投影デバイスの処理方法、装置及び投影デバイスカメラ
KR1020187033769A KR20180135044A (ko) 2016-04-29 2016-06-07 투영 설비의 처리 방법 및 장치, 투영 설비 카메라
PCT/CN2016/085059 WO2017185485A1 (zh) 2016-04-29 2016-06-07 投影设备的处理方法及装置、投影设备摄像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89447.4A CN107343185B (zh) 2016-04-29 2016-04-29 投影设备的处理方法及装置、投影设备摄像头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43185A CN107343185A (zh) 2017-11-10
CN107343185B true CN107343185B (zh) 2022-06-17

Family

ID=601617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89447.4A Active CN107343185B (zh) 2016-04-29 2016-04-29 投影设备的处理方法及装置、投影设备摄像头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2019520598A (zh)
KR (1) KR20180135044A (zh)
CN (1) CN107343185B (zh)
WO (1) WO201718548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82944B (zh) * 2018-01-22 2019-06-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投影仪状态的室内光线调节设备、调节系统和方法
CN108230661B (zh) * 2018-02-09 2024-05-17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红外遥控系统、方法、红外电子白板及存储介质
CN110514151A (zh) * 2018-05-21 2019-11-29 江苏唯美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镭射转移膜表面平整检测机构
CN111083313B (zh) * 2018-10-18 2021-10-19 神讯电脑(昆山)有限公司 影像撷取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0223619A (zh) * 2019-06-11 2019-09-10 上海易视计算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控制方法、装置、滤光片及投影系统
CN112118371A (zh) * 2019-06-20 2020-12-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Tof光学感应装置、移动终端及图像生成方法
CN114422671A (zh) * 2021-12-30 2022-04-29 中电海康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fpga的双光谱相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32917B2 (en) * 2004-06-16 2008-10-07 Microsoft Corporation Calibration of an interactive display system
US7646973B2 (en) * 2005-10-31 2010-01-12 Lynk3 Technologies, Inc Combination flashlight and camera system
CN102269855A (zh) * 2011-01-17 2011-12-07 深圳市保千里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红外感应切换变焦镜头及其成像监控方法
US8905587B1 (en) * 2011-08-09 2014-12-09 The Boeing Company Internal covert IR filter for searchlight systems
CN103105635A (zh) * 2013-02-07 2013-05-15 杭州麦乐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滤光透镜
CN103529628B (zh) * 2013-10-29 2015-11-25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投影装置及其投影、摄像方法
CN204465702U (zh) * 2015-04-07 2015-07-08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43185A (zh) 2017-11-10
KR20180135044A (ko) 2018-12-19
WO2017185485A1 (zh) 2017-11-02
JP2019520598A (ja) 2019-07-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43185B (zh) 投影设备的处理方法及装置、投影设备摄像头
US9942463B2 (en) Camera device without image displaying function
CN105474222B (zh) 用于虹膜成像的多种模式图像获取的装置和方法
CN108886582B (zh) 摄像装置及聚焦控制方法
US10021287B2 (en) Imaging control device, imaging device, imaging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for transmitting an imaging preparation command, receiving a preparation completion command, and transmitting a captured image acquisition command
US10367989B2 (en) Imaging device and focusing control method
CN108139562B (zh) 对焦控制装置、对焦控制方法、存储介质、镜头装置、摄像装置
JP6699898B2 (ja) 処理装置、撮像装置、及び自動制御システム
JP2016170528A (ja) 頭部装着型表示装置及び頭部装着型表示装置における外部機器との接続方法
CN110751862B (zh) 一种手持式读取器及其数据处理方法
CN104102906A (zh) 一种应用于虹膜识别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设备
KR101883291B1 (ko) 이동장치의 제스처 제어장치 및 방법
US11252387B2 (en) Projection apparatus, projection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CN110677580B (zh) 拍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05657269B (zh) 智能终端拍照方法及装置
WO2022232028A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to optimize imaging settings and image capture for a machine vision job
CN110213407B (zh) 一种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电子装置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EP2428870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gesture for mobile device
JP2020008750A5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US20140055354A1 (en) Multi-mode interactive projection system, pointing device thereof,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10826347B (zh) 手持式读取器及其读取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4780298A (zh) 不具有图像显示功能的摄像机装置
US20160150132A1 (en) Control terminal, imaging system, control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medium saving program
KR102458470B1 (ko) 이미지 처리 방법 및 장치, 카메라 컴포넌트, 전자 기기, 저장 매체
KR102158038B1 (ko) 카메라모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