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隐藏式车锁。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隐藏式车锁的车辆。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隐藏式车锁,包括:
锁壳,所述锁壳具有一锁腔,所述锁腔形成一用以套入被锁对象的锁口;
锁舌,所述锁舌在伸出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锁壳内,当所述锁舌位于所述伸出位置时,所述锁舌关闭所述锁口,当所述锁舌位于缩回位置时,所述锁舌打开所述锁口;
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于所述锁壳内,用以驱动所述锁舌自所述伸出位置复位至所述缩回位置;
解锁机构,所述解锁机构设置于所述锁壳内,用以锁止所述锁舌并使其保持在所述伸出位置,或者释放所述锁舌并使其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复位至所述缩回位置;
拨动把手,所述拨动把手位于所述锁壳的下表面下方并与所述锁舌相连,以供使用者操作而驱动锁舌自所述缩回位置滑动至所述伸出位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隐藏式车锁,拨动把手位于锁壳的下表面下方,也即是,拨动把手隐藏在锁壳的下方,因此,雨水等不易从拨动把手的位置进入至锁壳内部,其防水效果更好。同时,拨动把手不易被破坏或损坏,例如在车辆摔倒或者受到其他外力冲击时,不易直接碰撞到拨动把手,进而确保锁具使用性能更可靠、稳定。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隐藏式车锁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拨动把手被构造成在展开位置和隐藏位置之间可枢转,当所述拨动把手位于展开位置时,所述拨动把手至少部分露出于所述锁壳的侧面,当所述拨动手柄位于隐藏位置时,所述拨动把手隐藏于所述锁壳的侧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锁壳的下表面设置滑槽,所述滑槽沿所述锁舌的伸缩方向延伸,所述拨动把手上通过穿过所述滑槽的联动件与所述锁舌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联动件包括:
铰支座,所述铰支座位于所述锁壳的下表面下方,所述拨动把手在展开位置和隐藏位置之间可枢转地连接于所述铰支座;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铰支座相连,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滑槽与所述锁舌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联动件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设置于所述铰支座与所述拨动把手之间,以驱动所述拨动把手从所述展开位置复位至隐藏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件包括螺柱及螺钉,所述螺柱形成于所述锁舌上并向下延伸,所述螺柱具有螺纹孔,所述铰支座具有自下向上贯穿的通孔,所述螺钉穿过所述通孔后与所述螺纹孔螺纹配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锁壳的下表面设有一凹陷槽,所述凹陷槽的外侧敞开,所述滑槽形成于所述凹陷槽的内顶面,所述拨动把手位于所述凹陷槽中。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解锁机构包括:
锁栓,所述锁栓在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锁壳内,所述锁舌上设有卡槽,当所述锁栓位于所述锁止位置时,所述锁栓与所述卡槽卡接,当所述锁栓位于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锁栓脱离所述卡槽;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以驱动所述锁栓在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电机,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锁壳内,且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一旋转轮,所述旋转轮上设有一偏心驱动部,所述锁栓上设有套设在所述偏心驱动部外侧的套配孔,所述套配孔内壁突出形成一受压部,当所述电机驱动所述旋转轮旋转时,所述偏心驱动部推动所述受压部,以使所述锁栓从所述锁止位置移动至所述解锁位置;
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三弹性件设置于所述锁壳内,用以驱动所述锁栓从所述解锁位置复位至所述锁止位置。
另一方面,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具有如上所述隐藏式车锁。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周向”、“径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隐藏式车锁。
参照图1至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隐藏式车锁,可以适用于自行车、电单车、摩托车等两轮车或三轮车,该隐藏式车锁包括锁壳10、锁舌20、第一弹性件30、解锁机构40及拨动把手50。
具体的,锁壳10具有一锁腔P10,所述锁腔P10形成一用以套入被锁对象的锁口P101。该被锁对象可以是车辆的车轮等部件,也即是,车辆的车轮等部件能够从该锁口P101套入至锁腔P10内。较佳的,该锁腔P10的形状可以根据被锁对象的结构及形状而构造成不同形状,例如可以为圆形(如图1所示)、方形、多边形等任意一种。
锁舌20在伸出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锁壳10内,当所述锁舌20位于所述伸出位置时,所述锁舌20关闭所述锁口P101,当所述锁舌20位于缩回位置时,所述锁舌20打开所述锁口P101。也就是说,该锁舌20设置在锁壳10内且可以相对于锁壳10滑动,通过锁舌20来回滑动而实现将锁口P101打开或者关闭,在图1示例中,锁腔P10大体为圆形,对应的,锁舌20被构造成弧形,且该锁舌20可以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滑动,当锁舌20逆时针滑动时即可将锁口P101关闭,此时,被锁对象不能相对于锁具运动或者无法通过锁口P101取出,进而达到将被锁对象锁住的目的,即“上锁”,例如被锁对象为车轮,则车轮被上锁后无法转动。而当锁舌20沿顺时针滑动时即可将锁口P101打开,此时,被锁对象能够相对于锁具运动或者通过该锁口P101取出,进而达到将被锁对象解锁的目的,即“解锁”,例如车轮被解锁后可以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锁舌20构造成弧形,能够与圆形的锁腔P10适配,沿着圆形的锁腔P10的周向滑动,如此,可以使得结构更加简单紧凑,体积更小。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锁舌20也可以构造成其他形状,例如直线状等。
第一弹性件30设置于所述锁壳10内,用以驱动所述锁舌20自所述伸出位置复位至所述缩回位置。也就是说,该第一弹性件30能够提供弹性作用力,该弹性作用力迫使在没有其他外力介入时,该锁舌20在该弹性作用力的作用下能够返回至缩回位置,进而使得锁口P101保持打开的状态。
作为优选地,第一弹性件30可以采用拉簧,在图4示例,锁壳10内设置有环绕锁腔P10的滑道,锁舌20及拉簧依次安装于滑道内,且拉簧的一端与锁壳10固定,另一端与锁舌20相连,如此,当施加外力使得锁舌20从缩回位置向伸出位置滑动时,拉簧被拉伸变形,而当撤销该外力时,拉簧恢复形变缩短而迫使锁舌20从伸出位置返回至缩回位置。
解锁机构40设置于所述锁壳10内,用以锁止所述锁舌20并使其保持在所述伸出位置,或者释放所述锁舌20并使其在所述第一弹性件30的作用下复位至所述缩回位置。也就是说,当需要将被锁对象长时间被上锁时,可以将锁舌20滑动至伸出位置时,并通过解锁机构40将该锁舌20锁住,使得该锁舌20保持在的伸出位置,进而保持锁口P101处于关闭状态。而当需要将被解锁时,则通过解锁机构40释放该锁舌20,在释放该锁舌20后,锁舌20即可在第一弹性件30的作用下返回至缩回位置,进而使得锁口P101被打开。
拨动把手50位于所述锁壳10的下表面下方并与所述锁舌20相连,以供使用者操作而驱动锁舌20自所述缩回位置滑动至所述伸出位置。也就是说,拨动把手50是位于锁壳10的下表面,当用户需要将锁口P101关闭时,可以通过该拨动把手50施加拉力,进而利用该拉力将锁舌20从缩回位置拉至伸出位置。本发明中,锁壳10的下表面是指在锁壳10安装至车辆上时,锁壳10上朝向下方(例如朝向地面)的表面,该表面不易被人观察到。
需要说明的是,相关技术中,拨动把手50是位于锁壳10的上表面,也及时容易被人观察到的表面,而在锁壳10的上表面一般需要设置供拨动把手50滑动的滑槽G10,如此,一方面,雨水、灰尘等能够轻易从滑槽G10进入至锁壳10内部,如果该锁具为电子车锁,则容易导致内部电路或其他器件损坏,即便是机械车锁,也容易造成零部件生锈、腐蚀等问题,降低了锁具使用寿命。另一方面,拨动把手50显露在锁壳10的上表面,容易被他人恶意破坏,或者在车辆出现碰撞等情况时,拨动把手50容易被直接撞击而损坏,例如拨动把手50变形而不能滑动,从导致锁具不能正常使用。
而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隐藏式车锁,拨动把手50位于锁壳10的下表面下方,也即是,拨动把手50隐藏在锁壳10的下方,因此,雨水等不易从拨动把手50的位置进入至锁壳10内部,其防水效果更好,提高了车锁的使用寿命。同时,拨动把手50不易被破坏或损坏,例如在车辆摔倒或者受到其他外力冲击时,不易直接碰撞到拨动把手50,进而确保锁具使用性能更可靠、稳定。
参照图1至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拨动把手50被构造成在展开位置和隐藏位置之间可枢转,当所述拨动把手50位于展开位置时,所述拨动把手50至少部分露出于所述锁壳10的侧面S10,当所述拨动手柄位于隐藏位置时,所述拨动把手50隐藏于所述锁壳10的侧面S10。在图3示例中,该拨动把手50可以沿上下方向的轴线枢转,当拨动把手50绕着上述轴线转动至展开位置时,该拨动把手50中的一部分从锁壳10的侧面S10露出,而当拨动把手50绕着上述轴线反向转动至隐藏位置时,该拨动把中一部分隐藏于锁壳10的侧面S10内侧,或者完全隐藏于锁壳10的侧面S10内侧。
换言之,通过转动拨动把手50在展开位置和隐藏位置之间旋转,可以使得该拨动把手50既能够方便使用者操作,也方便于在使用后隐藏至锁壳10的侧面S10,具体的,当使用者需要利用该拨动把手50施加拉力拉动锁舌20上锁时,则使用者只需要在拨动把手50施加拉力即可,此时,该拉力可以使得拨动把手50从隐藏位置转动至展开位置,且随着拉力的增大,拨动把手50即可拉动锁舌20滑动至伸出位置,进而实现上锁。而在上锁完成后,只需要将拨动把手50从展开位置转动至隐藏位置即可,此时,拨动把手50即可隐藏于锁壳10的侧面S10内侧,如此,在车辆摔倒或者受到其他外力冲击时,进一步降低了拨动把手50被撞击的可能,而提高了锁具使用性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可选地,锁壳10可以包括底壳101及面盖102,面盖102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底壳101上,底壳101与面盖102之间限定出收容腔,锁舌20、第一弹性件30、解锁机构40位于收容腔内。
在本发明的示例中,锁壳10的下表面设置滑槽G10,所述滑槽G10沿所述锁舌20的伸缩方向延伸,在图3示例中,滑槽G10构造成与锁舌20相适配的弧形,所述拨动把手50上通过穿过所述滑槽G10的联动件51与所述锁舌20相连。
当使用者施加拉力作用于拨动把手50上时,拨动把手50带动联动件51在滑槽G10内滑动,联动件51再进一步带动锁舌20滑动至伸出位置,如此,即可实现上锁。本实施例中,通过锁壳10的下表面设置滑槽G10,并利用穿过滑槽G10的联动件51连接拨动把手50和锁舌20,其结构简单,防水效果好,同时,利用滑槽G10的导向作用,可以确保锁舌20滑动更加顺利可靠。
参照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联动件51包括铰支座511及连接件,其中,铰支座511位于所述锁壳10的下表面下方,所述拨动把手50在展开位置和隐藏位置之间可枢转地连接于所述铰支座511。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铰支座511相连,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滑槽G10与所述锁舌20相连。
也就是说,拨动把手50是转动连接在铰支座511上可以相对于铰支座511在展开位置和隐藏位置之间转动,而铰支座511通过连接件连接至锁舌20,其结构简单紧凑,装配方便。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联动件51还包括第二弹性件514,所述第二弹性件514设置于所述铰支座511与所述拨动把手50之间,以驱动所述拨动把手50从所述展开位置复位至隐藏位置。在图3示例中,第二弹性件514为扭簧,该铰支座511与拨动把手50的一端之间通过销轴515枢转连接,扭簧套设在该销轴515上,当施加拉力拉动拨动把手50时,拨动把手50从隐藏位置向展开位置转动,如此,扭簧产生扭转形变,而当撤销拉力时,该扭簧复位形变而迫使拨动把手50从展开位置转动至隐藏位置。
换言之,该第二弹性件514可以提供弹性作用力,使得拨动把手50在没有其他外力介入时,能够从展开位置返回至隐藏位置,进而确保该拨动把手50在未被操作时,能够保持在隐藏位置,如此,在利用该拨动把手50对车辆上锁之后,拨动把手50在第二弹性件514的作用下自动恢复至隐藏位置,无需手动操作,其使用更加方便,更加人性化。
更为具体的,在本发明一个示例中,连接件包括螺柱513及螺钉512,所述螺柱513形成于所述锁舌20上并向下延伸,所述螺柱513具有螺纹孔5131,所述铰支座511具有自下向上贯穿的通孔,所述螺钉512穿过所述通孔后与所述螺纹孔5131螺纹配合。
在装配时,将锁舌20安装于锁壳10内,且使得锁舌20上的螺栓穿过滑槽G10,再将铰支座511置于锁壳10下方,并使得铰支座511上的通孔与螺柱513上的螺纹孔5131对准,最后,将螺钉512穿过螺纹孔5131之后拧入至螺纹孔5131即可,其装配简单方便,结构简单紧凑,同时,也便于生产加工。
有利的,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锁壳10的下表面设有一凹陷槽G20,所述凹陷槽G20的外侧敞开,所述滑槽G10形成于所述凹陷槽G20的内顶面,所述拨动把手50位于所述凹陷槽G20中。
由此,拨动把手50及联动件51大体上收容于凹陷槽G20中,使得车锁的结构更加简单紧凑,而且,由于拨动把手50收容于凹陷槽G20中,可以利用凹陷槽G20对拨动把手50起到保护作用,即便是在车锁的底部受到撞击时,也不易直接碰撞到拨动把手50,进而,进一步提高车锁使用性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参照图4至图5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解锁机构40包括锁栓401及驱动机构,其中,锁栓401在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锁壳10内,所述锁舌20上设有卡槽201,当所述锁栓401位于所述锁止位置时,所述锁栓401与所述卡槽201卡接,当所述锁栓401位于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锁栓401脱离所述卡槽201。
驱动机构用以驱动所述锁栓401在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移动。
换言之,驱动机构可以驱动锁栓401在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移动,进而实现对锁舌20进行锁止或者释放。具体的,当需要对锁舌20进行锁止时,通过该驱动机构驱动锁栓401移动至锁止位置,此时,锁栓401的一端插入至锁舌20上的卡槽201内,进而限制锁舌20滑动,以此实现对锁舌20的锁止,在锁舌20被锁止时,锁舌20处于伸出位置,以保持锁口P101关闭;而当需要释放锁舌20时,通过驱动机构驱动锁栓401返回至解锁位置,此时,锁栓401的一端从卡槽201中退出,以此实现释放锁舌20,在释放锁舌20后,则锁舌20在第一弹性件30作用下可以返回至缩回位置,以打开锁口P101,由此,其锁止及释放更加简单方便,而且,更加可靠。
更为具体的,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驱动机构包括电机402及第三弹性件403403,其中,电机402置于所述锁壳10内,且所述电机402的输出轴连接一旋转轮404,所述旋转轮404上设有一偏心驱动部4041,所述锁栓401上设有套设在所述偏心驱动部4041外侧的套配孔4011,所述套配孔4011内壁突出形成一受压部4012,当所述电机402驱动所述旋转轮404旋转时,所述偏心驱动部4041推动所述受压部4012,以使所述锁栓401从所述锁止位置移动至所述解锁位置。第三弹性件403设置于所述锁壳10内,用以驱动所述锁栓401从所述解锁位置复位至所述锁止位置。在图4示例中,第三弹性件403为压缩弹簧,锁栓401位于解锁位置时,压缩弹簧被压缩。
也就是说,当电机402旋转时,电机402驱动旋转轮404旋转,则旋转轮404上的偏心驱动部4041以电机402的输出轴为中心旋转,当偏心驱动部4041转动至一定角度位置,刚好与套配孔4011内受压部4012相抵(如图5所示),随着偏心驱动部4041的继续旋转,则偏心驱动部4041推动受压部4012,进而使得该锁栓401向解锁位置移动,进而退出锁舌20上的卡槽201,释放锁舌20。当车辆上锁时,锁舌20滑动至伸出位置,锁舌20上的卡槽201与锁栓401的一端相对,此时,电机402不工作,在第三弹性件403的弹性作用力推动锁栓401返回至锁止位置,进而插入至卡槽201内,将锁舌20锁住,其结构简单,锁栓401的锁止及释放更加顺利可靠。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可以自行车、电单车、摩托车等两轮车或三轮车,其具有如上所述隐藏式车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