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13940B - 一种壳体及真空泵 - Google Patents

一种壳体及真空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13940B
CN107313940B CN201710627362.7A CN201710627362A CN107313940B CN 107313940 B CN107313940 B CN 107313940B CN 201710627362 A CN201710627362 A CN 201710627362A CN 107313940 B CN107313940 B CN 1073139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rotor
shell
vacuum pump
rotor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2736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313940A (zh
Inventor
陈新生
孟祥涛
王鹏
冯焕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F Commercial Vehicle Systems Qingda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ebco Automotive Control System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ebco Automotive Control System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Vebco Automotive Control System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62736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13940B/zh
Publication of CN1073139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139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3139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139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5/00Adaptations of pumps for special use of pumps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25/02Adaptations of pumps for special use of pumps for elastic fluids for producing high vacuu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240/00Components
    • F04C2240/30Casings or hous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otary Pumps (AREA)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 Details And Applications Of Rotary Liquid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壳体,包括彼此相连的前端板和后端板,前端板和后端板均由塑料制成,且前、后端板一体成型,前端板上开设有安装槽孔,后端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安装槽孔相通的转槽。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真空泵,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叶片、端子和转子,端子安装在叶片的两侧,所述转子沿其轴向开设有两条驱动槽,叶片安装在转子的驱动槽处,并随转子同步转动,所述壳体为如上所述的壳体,转子的一端安装在所述转槽内。本发明中真空泵的壳体由塑料制成,其质量仅为现有金属壳体质量的1/2左右,大大降低了真空泵的总体重量,从而降低了运行过程中的功耗。且塑料壳体通过注塑工艺,一次成型,大大简化了工艺步骤,节约了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壳体及真空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壳体及真空泵。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向轿车制动器提供所需的制动力需要一些动力装置的辅助。当驾驶者踩下制动踏板时,他们将感受到来自制动系统的助力;如果没有助力,踩下制动踏板时会感到很费力。伺服助力制动的应用已极为普遍,而大多数制动伺服装置都需要在真空下进行操作。
真空泵,顾名思义,是用来产生真空的产品。同大多数泵的工作原理一致,需要利用运动部件的旋转或者进给运动,产生封闭空间的容积差,实现抽气和排气的过程,从而产生抽真空的过程。真空泵工作时,动力驱动联轴器,靠转子带动叶片、端子在壳体内腔中旋转,从而产生封闭容积的变化,实现抽气、排气过程。转子与联轴器相连的一端开设有销孔,联轴器通过销钉与转子实现过盈配合。真空泵内部的运动件与腔体之间靠润滑油密封和冷却。随着叶片在腔体内的高速旋转,润滑油受挤压从泄油孔、排气孔中排出,在此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噪音,这个噪音会通过真空泵的壳体和盖板传出,从而使驾驶者感受到。
目前真空泵的壳体大都采用金属制成,制造方法一般采用压铸铝合金,金属密度较高,质量较重,从而使制成的壳体一般占整个泵重量的1/3,会增加发动机的重量,造成额外的功率消耗,且金属壳体需要压铸及机械加工等工艺,工艺流程复杂,成本较高。
随着汽车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消费者对汽车效率和舒适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功耗、成本和噪音水平的高低是重要指标。因此,对于功耗、噪音及制造成本的有效控制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壳体及真空泵,该真空泵通过改变其壳体结构,大大降低了其制造成本和噪音。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壳体,包括彼此相连的前端板和后端板,前端板和后端板均由塑料制成,且前、后端板一体成型,前端板上开设有安装槽孔,后端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安装槽孔相通的转槽。
所述壳体还包括金属衬套,金属衬套包括与所述安装槽孔相适配的金属内管;金属内管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排气阀座,前端板上开设有与所述排气阀座相适配的第一卡槽,且所述第一卡槽与安装槽孔相连通,排气阀座上开设有排气口,前端板上设置有进气口,前端板上设置有气流通道,气流通道用于连通所述进气口和排气口;金属内管的外圆周面上还设置有凸缘,前端板上与所述凸缘相对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一定位孔。
所述前、后端板之间设置有若干条用于连接前、后端板的第一加强筋。
所述前端板的前端面上还设置有环状的第一定位凸起,且该环状的第一定位凸起上设置有豁口,所述豁口的开设位置与所述前端板上第一卡槽的开设位置相对应。
所述壳体还包括后盖,后盖由塑料制成,后盖包括筒体,筒体的前端开口、后端封闭,筒体的前端与后端板相连,且筒体与后端板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
所述筒体的外圆周面上均布有若干条第二加强筋。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真空泵,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叶片、端子和转子,端子安装在叶片的两侧,所述转子沿其轴向开设有两条驱动槽,叶片安装在转子的驱动槽处,并随转子同步转动,所述壳体为如上所述的壳体,转子的一端安装在所述转槽内。
所述真空泵还包括联轴器,所述转子包括用于安装所述叶片的上转子本体以及用于与联轴器相连的下转子本体,所述驱动槽开设在上转子本体上。
所述上、下转子本体均由金属制成,所述下转子本体与联轴器之间通过销钉相连。
所述上、下转子本体均由塑料制成,且上、下转子本体一体成型;上转子本体被两条驱动槽分隔成结构相同的左侧部和右侧部,左侧部和右侧部均开设有减重孔。
各所述减重孔的横截面均呈弧形,且各减重孔均沿上转子本体的轴向开设;所述左侧部上的减重孔自左侧部的顶端贯穿至左侧部的底端,右侧部上的减重孔自右侧部的顶端贯穿至右侧部的底端。
各所述减重孔内均设置有一条或多条第三加强筋,第三加强筋沿上转子本体的轴向设置。
所述上转子本体的顶端中央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定位凸起,第二定位凸起分别与左侧部、右侧部的顶端面固连,所述筒体的后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定位凸起相适配的第二卡槽。
所述第二定位凸起与左侧部的内壁之间、第二定位凸起与右侧部的内壁之间均设置有一条或多条第四加强筋,各第四加强筋均沿上转子本体的径向设置。
所述下转子本体内部中空,且下转子本体内壁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导向定位块,下转子本体内壁的顶端开设有上卡爪滑槽和上卡孔,且上卡孔与上卡爪滑槽相连通,下转子本体内壁的底端开设有下卡爪滑槽和下卡孔,且下卡孔与下卡爪滑槽相连通。
所述下转子本体与上转子本体的接触处开设有过油孔,下转子本体内设置有转子末端润滑组件,该转子末端润滑组件包括复位弹簧、滑块和泄油阀,滑块的一端与复位弹簧相连、另一端与泄油阀相连,滑块与复位弹簧相连的一端对顶过油孔,泄油阀上开设有排油孔。
所述联轴器包括联轴器本体,联轴器本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导向定位块相适配的导向定位槽,且其中一个导向定位槽的上部设置有上卡肩,另一个导向定位槽的下部设置有下卡肩;联轴器本体接入下转子本体内时,导向定位块插入导向定位槽内。
所述真空泵还包括弹性卡座,联轴器通过弹性卡座与下转子本体相连;弹性卡座包括连接板,连接板的上部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第一上弹性卡爪,第一上弹性卡爪与上卡爪滑槽和上卡孔相适配,第一连接板的下部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第一下弹性卡爪,第一下弹性卡爪与下卡爪滑槽和下卡孔相适配,且连接板的一侧设置有与上卡肩相适配的第二上弹性卡爪,连接板的另一侧设置有与下卡肩相适配的第二下弹性卡爪。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中真空泵的壳体由塑料制成,其质量仅为现有金属壳体质量的1/2左右,大大降低了真空泵的总体重量,从而降低了运行过程中的功耗。且塑料壳体通过注塑工艺,一次成型,大大简化了工艺步骤,节约了制造成本。此外,塑料壳体相对于金属壳体而言,具有更好地隔音吸振的特点,有效地降低了使用过程中的噪音。
2、本发明中的转子既可以由金属制成,也可以由塑料制成。当转子由塑料制成时,其通过注塑工艺一次成型,不需要任何机械再加工,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且本发明中的塑料转子重量仅为现有技术中金属转子质量的1/5,轻质的结构大大降低了使用过程中的能耗,塑料的材质大大降低了使用过程中的噪音。此外,本发明中的塑料转子结构上增加了减重孔和各类加强筋,提高了塑料转子的刚性和运行的稳定性。
3、当本发明中的转子采用金属材质制成时,真空泵的联轴器结构依然采用现有的联轴器结构,且联轴器与金属转子之间通过销钉连接。当本发明中的转子采用塑料制成时,真空泵的联轴器采用新的设计,且联轴器与塑料转子的连接方式由原来的销钉连接改为通过弹性卡座连接,弹性卡座的设置一方面起到吸收发动机凸轮轴传递过来的震动的作用,降低了噪音和能耗,另一方面在运行过程中也明显地减轻了粉末冶金质联轴器对塑料转子的摩擦,延长了塑料转子的使用寿命。
4、为防止使用过程中过多的油从壳体内腔中排到联轴器,同时为了减少各组成部件之间的摩擦并在转子运行过程中带走部分热量,本发明在塑料转子的下转子本体的过油孔处设置了转子末端润滑组件,其由弹簧、滑块和泄油阀组成,当油压达到一定开启压力时,滑块被顶开,泄油阀的排油孔打开,油由泄油阀进入下转子本体、弹性卡座和联轴器之间的配合间隙中,起到润滑的作用,同时也避免了零部件之间的干摩擦,降低了噪音,提高了驾乘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从一侧看过去时本发明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从另一侧看过去时本发明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壳体的主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金属衬套的轴测图。
图5为本发明中壳体与金属衬套装配后的主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中后盖的轴测图。
图7本发明中真空泵一种实施方式的爆炸图。
图8为本发明中由金属制成的转子的轴测图。
图9为本发明中真空泵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爆炸图。
图10为本发明中由塑料制成的转子从一侧看过去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中由塑料制成的转子从另一侧看过去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9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9中部分结构的细化图。
图14为本发明中转子及转子末端润滑组件的爆炸图。
其中,
1、上转子本体 11、左侧部 12、右侧部 13、减重孔 14、第三加强筋 15、定位凸起16、第四加强筋 17、驱动槽 2、下转子本体 21、导向定位块 22、上卡爪滑槽 23、上卡孔24、下卡爪滑槽 3、联轴器 31、导向定位槽 32、上卡肩 33、下卡肩 4、弹性卡座 41、连接板42、第一上弹性卡爪 43、第一下弹性卡爪 44、第二上弹性卡爪 45、第二下弹性卡爪 5、叶片 6、端子 7、筒体 71、第二卡槽 72、定位耳板 73、第三定位孔 74、第二加强筋 8、过油孔9、复位弹簧 10、滑块 18、泄油阀 19、排油孔 20、销孔 25、前端板 25.1、安装槽孔 25.2、进气口 25.3、第一定位凸起 25.4、进油通道 25.5、第一定位孔 25.6、第一卡槽 26、后端板 26.1、转槽 26.2、第四定位孔 27、第一加强筋 28、金属衬套 28.1、排气阀座 28.2、凸缘 28.3、排气口 28.4、第二定位孔 28.5、第五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壳体,包括彼此相连的前端板25和后端板26,前端板25和后端板26均由塑料制成,且前、后端板一体成型,前端板25上开设有安装槽孔25.1,后端板26上开设有与所述安装槽孔25.1相通的转槽26.1。前端板25上开设有弧形的进油通道25.4。所述前、后端板之间设置有若干条用于连接前、后端板的第一加强筋27。
为了进一步对壳体进行结构强化,所述壳体还包括金属衬套28,金属衬套28包括与所述安装槽孔25.1相适配的金属内管。金属内管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排气阀座28.1,前端板25上开设有与所述排气阀座28.1相适配的第一卡槽25.6,且所述第一卡槽25.6与安装槽孔25.1相连通,排气阀座28.1上开设有第五定位孔28.5,第一卡槽25.6的底端开设有与所述第五定位孔28.5位置相对的第六定位孔。排气阀座28.1上开设有排气口28.3,前端板25上设置有进气口25.2,前端板25上设置有气流通道,气流通道用于连通所述进气口25.2和排气口28.3。金属内管的外圆周面上还设置有凸缘28.2,前端板25上与所述凸缘28.2相对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一定位孔25.5,凸缘28.2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孔25.5位置相对的第二定位孔28.4。
所述前端板25的前端面上还设置有环状的第一定位凸起25.3,所述第一定位凸起25.3与发动机用于安装真空泵壳体的安装端面上的安装槽相适配。该环状的第一定位凸起25.3上设置有豁口,所述豁口的开设位置与所述前端板25上第一卡槽25.6的开设位置相对应,以便于金属衬套28的顺利安装。
所述前、后端板的整体厚度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壳体而言大大减小,现有技术中的壳体本身带有供转子、叶片及端子做旋转和径向滑动的内腔,但本发明中的内腔结构并不存在于后端板上,而是设计了如下所述的后盖结构,该后盖结构与现有技术中壳体的后端盖迥异,现有技术中壳体的后端盖是一板状结构,而本发明中的所述后盖由塑料制成,后盖包括筒体7,筒体7的前端开口、后端封闭,筒体7内部为供转子、叶片5及端子6做旋转和径向滑动的内腔。所述筒体7的外圆周面上均布有若干条第二加强筋74。筒体7的前端与后端板26相连,且筒体7与后端板26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具体地来说,筒体7前端的外围周圈设置有若干个相互连接的定位耳板72,各定位耳板72上均开设有第三定位孔73,壳体的后端板26上开设有若干个与所述第三定位孔73位置一一对应的第四定位孔26.2。筒体7与后端板26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且筒体7的前端与后端板26之间设置了密封圈。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真空泵,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叶片5、端子6、转子及联轴器3。端子6安装在叶片5的两侧,所述转子沿其轴向开设有两条驱动槽17,叶片5安装在转子的驱动槽17处,并随转子同步转动,所述壳体为如上所述的壳体,转子的一端安装在所述转槽26.1内。所述转子包括用于安装所述叶片5的上转子本体1以及用于与联轴器3相连的下转子本体2,所述驱动槽17开设在上转子本体1上。所述上、下转子本体均由金属制成,联轴器3采用现有技术中的联轴器结构即可。所述下转子本体2与联轴器3之间通过销钉相连。
本发明中的真空泵工作时,发动机凸轮轴驱动联轴器3,联轴器3带动转子,转子驱动叶片5和端子6在筒体的内部做旋转和径向滑动,从而产生封闭容积的变化,实现了抽、排气的过程。
实施例2:
如图1至图6、图9至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结构和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本实施例的转子由塑料制成,即所述上转子本体1和下转子本体2均由塑料制成,且两者为一体成型结构;此外,本实施例中的联轴器3与实施例1中的联轴器3不论是在结构上还是在其与转子的连接方式上均不相同。而且,本发明中后盖的结构相较于实施例1中的后盖结构发生了些许的变化,其在筒体7的后端加设了第二卡槽71,详细描述见下面。
所述两条驱动槽17在上转子本体1上沿其轴向开设。而且,两条驱动槽17沿上转子本体1的轴截面相互对称,两条驱动槽17从上转子本体1的顶端贯穿至上转子本体1的底端。所述上转子本体1被两条驱动槽17分隔成结构相同的左侧部11和右侧部12。左侧部11和右侧部12均沿各自的轴向开设有减重孔13。所述左侧部11上的减重孔13自左侧部11的顶端贯穿至左侧部11的底端,右侧部12上的减重孔13自右侧部12的顶端贯穿至右侧部12的底端。各所述减重孔13的横截面均呈弧形。
所述上转子本体1的顶端中央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定位凸起15,第二定位凸起15分别与左侧部11、右侧部12的顶端面固连。所述第二定位凸起15的底端与上转子本体1的底端之间为中空结构,第二定位凸起15的底端、左侧部11的内壁以及右侧部12内壁之间共同配合形成用于安装下述叶片5的空间。
为了增加塑料转子的刚性,各所述减重孔13内均设置有一条或多条第三加强筋14,第三加强筋14沿上转子本体1的轴向设置。所述第二定位凸起15与左侧部11的内壁之间、第二定位凸起15与右侧部12的内壁之间均设置有一条或多条第四加强筋16,各第四加强筋16均沿上转子本体1的径向设置。
所述下转子本体2内部中空。为了实现与下述联轴器的连接,所述下转子本体2内壁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导向定位块21,下转子本体2内壁的顶端开设有上卡爪滑槽22和上卡孔23,且上卡孔23与上卡爪滑槽22相连通,下转子本体2内壁的底端开设有下卡爪滑槽24和下卡孔,且下卡孔与下卡爪滑槽24相连通。
因为本实施例中的转子重量仅为现有技术中金属转子质量的1/5,为了防止高压油对转子的冲击而使转子产生运转倾斜,在筒体7的后端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定位凸起15相适配的第二卡槽71,安装后,上转子本体1的第二定位凸起15恰好卡入该第二卡槽71内,运行时靠液压油膜实现转子与筒体7的配合与密封。
本实施例中的真空泵还包括弹性卡座4,联轴器3通过弹性卡座4与下转子本体2相连。所述联轴器3包括联轴器本体,联轴器本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导向定位槽31,且其中一个导向定位槽的上部设置有上卡肩32,另一个导向定位槽的下部设置有下卡肩33。联轴器本体接入下转子本体2内时,导向定位块21插入导向定位槽31内。
所述弹性卡座4包括连接板41,连接板41的上部设置有两个与上卡爪滑槽22和上卡孔23相适配的第一上弹性卡爪42,连接板41的下部设置有两个与下卡爪滑槽24和下卡孔相适配的第一下弹性卡爪43,且连接板41的一侧设置有与上卡肩32相适配的第二上弹性卡爪44,连接板41的另一侧设置有与下卡肩33相适配的第二下弹性卡爪45。安装时,弹性卡座4通过第二上、下弹性卡爪压住联轴器3的上、下卡肩,通过第一上、下弹性卡爪分别卡入上、下卡孔内,简单易装,方便拆卸。
本实施例中的真空泵工作时,壳体内腔中充满了润滑油,这些润滑油会随着空气排到发动机油路中。同样,转子与联轴器3、弹性卡座4之间也需要润滑油,一方面减小零部件之间的摩擦,另一方面带走热量。
为防止使用过程中过多的油从壳体内腔中排到联轴器3,所述下转子本体2与上转子本体1的接触处开设有过油孔8。且下转子本体2在过油孔处设置有转子末端润滑组件,该转子末端润滑组件包括复位弹簧9、滑块10和泄油阀18,滑块10的一端与复位弹簧9相连、另一端与泄油阀18相连,滑块10与复位弹簧9相连的一端对顶过油孔8,泄油阀18上开设有排油孔19。弹性卡座4设置在泄油阀18的后方。当油压达到一定开启压力时,滑块10被顶开,泄油阀18的排油孔19打开,油由泄油阀18进入下转子本体2、弹性卡座4和联轴器3之间的配合间隙中,起到润滑的作用,同时也避免了零部件之间的干摩擦,降低了噪音,提高了驾乘的舒适度。
本发明中未述及的部分采用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精神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6)

1.一种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彼此相连的前端板和后端板,前端板和后端板均由塑料制成,且前、后端板一体成型,前端板上开设有安装槽孔,后端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安装槽孔相通的转槽;所述壳体还包括后盖,后盖由塑料制成,后盖包括筒体,筒体的前端开口、后端封闭,筒体的前端与后端板相连,且筒体与后端板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壳体还包括金属衬套,金属衬套包括与所述安装槽孔相适配的金属内管;金属内管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排气阀座,前端板上开设有与所述排气阀座相适配的第一卡槽,且所述第一卡槽与安装槽孔相连通,排气阀座上开设有排气口,前端板上设置有进气口,前端板上设置有气流通道,气流通道用于连通所述进气口和排气口;金属内管的外圆周面上还设置有凸缘,前端板上与所述凸缘相对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一定位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端板之间设置有若干条用于连接前、后端板的第一加强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板的前端面上还设置有环状的第一定位凸起,且该环状的第一定位凸起上设置有豁口,所述豁口的开设位置与所述前端板上第一卡槽的开设位置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外圆周面上均布有若干条第二加强筋。
5.一种真空泵,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叶片、端子和转子,端子安装在叶片的两侧,所述转子沿其轴向开设有两条驱动槽,叶片安装在转子的驱动槽处,并随转子同步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壳体,转子的一端安装在所述转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泵还包括联轴器,所述转子包括用于安装所述叶片的上转子本体以及用于与联轴器相连的下转子本体,所述驱动槽开设在上转子本体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转子本体均由金属制成,所述下转子本体与联轴器之间通过销钉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转子本体均由塑料制成,且上、下转子本体一体成型;上转子本体被两条驱动槽分隔成结构相同的左侧部和右侧部,左侧部和右侧部均开设有减重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真空泵,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减重孔的横截面均呈弧形,且各减重孔均沿上转子本体的轴向开设;所述左侧部上的减重孔自左侧部的顶端贯穿至左侧部的底端,右侧部上的减重孔自右侧部的顶端贯穿至右侧部的底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真空泵,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减重孔内均设置有一条或多条第三加强筋,第三加强筋沿上转子本体的轴向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转子本体的顶端中央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定位凸起,第二定位凸起分别与左侧部、右侧部的顶端面固连,所述筒体的后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定位凸起相适配的第二卡槽。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凸起与左侧部的内壁之间、第二定位凸起与右侧部的内壁之间均设置有一条或多条第四加强筋,各第四加强筋均沿上转子本体的径向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转子本体内部中空,且下转子本体内壁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导向定位块,下转子本体内壁的顶端开设有上卡爪滑槽和上卡孔,且上卡孔与上卡爪滑槽相连通,下转子本体内壁的底端开设有下卡爪滑槽和下卡孔,且下卡孔与下卡爪滑槽相连通。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转子本体与上转子本体的接触处开设有过油孔,下转子本体内设置有转子末端润滑组件,该转子末端润滑组件包括复位弹簧、滑块和泄油阀,滑块的一端与复位弹簧相连、另一端与泄油阀相连,滑块与复位弹簧相连的一端对顶过油孔,泄油阀上开设有排油孔。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联轴器包括联轴器本体,联轴器本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导向定位块相适配的导向定位槽,且其中一个导向定位槽的上部设置有上卡肩,另一个导向定位槽的下部设置有下卡肩;联轴器本体接入下转子本体内时,导向定位块插入导向定位槽内。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种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泵还包括弹性卡座,联轴器通过弹性卡座与下转子本体相连;弹性卡座包括连接板,连接板的上部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第一上弹性卡爪,第一上弹性卡爪与上卡爪滑槽和上卡孔相适配,连接板的下部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第一下弹性卡爪,第一下弹性卡爪与下卡爪滑槽和下卡孔相适配,且连接板的一侧设置有与上卡肩相适配的第二上弹性卡爪,连接板的另一侧设置有与下卡肩相适配的第二下弹性卡爪。
CN201710627362.7A 2017-07-28 2017-07-28 一种壳体及真空泵 Active CN1073139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27362.7A CN107313940B (zh) 2017-07-28 2017-07-28 一种壳体及真空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27362.7A CN107313940B (zh) 2017-07-28 2017-07-28 一种壳体及真空泵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13940A CN107313940A (zh) 2017-11-03
CN107313940B true CN107313940B (zh) 2019-10-08

Family

ID=601753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27362.7A Active CN107313940B (zh) 2017-07-28 2017-07-28 一种壳体及真空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13940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1687879A1 (ru) * 1989-06-14 1991-10-30 Предприятие П/Я А-3634 Ротационна пластинчата машина
CN203548208U (zh) * 2013-10-16 2014-04-16 宁波圣龙汽车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叶片泵上的转子
CN204692101U (zh) * 2015-06-11 2015-10-07 温岭市麒元汽配有限公司 用于真空泵的转子
CN105492775A (zh) * 2013-10-07 2016-04-13 三樱工业株式会社 负压泵及缸盖罩
CN106351838A (zh) * 2015-07-13 2017-01-25 悦马塑料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真空泵的塑料转子
CN106481557A (zh) * 2015-08-24 2017-03-08 麦格纳动力系巴德霍姆堡有限责任公司 轻型结构的真空泵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427567B1 (ko) * 2001-04-12 2004-04-17 주식회사 우성진공 로터리 베인형 진공펌프의 로터
DE102009020981A1 (de) * 2009-05-12 2010-11-18 Ifa-Technologies Gmbh Verbindungsanordnung einer Getriebewelle mit einem Gelenk
CN206159024U (zh) * 2016-08-31 2017-05-10 上海肇民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泵盖和真空泵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1687879A1 (ru) * 1989-06-14 1991-10-30 Предприятие П/Я А-3634 Ротационна пластинчата машина
CN105492775A (zh) * 2013-10-07 2016-04-13 三樱工业株式会社 负压泵及缸盖罩
CN203548208U (zh) * 2013-10-16 2014-04-16 宁波圣龙汽车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叶片泵上的转子
CN204692101U (zh) * 2015-06-11 2015-10-07 温岭市麒元汽配有限公司 用于真空泵的转子
CN106351838A (zh) * 2015-07-13 2017-01-25 悦马塑料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真空泵的塑料转子
CN106481557A (zh) * 2015-08-24 2017-03-08 麦格纳动力系巴德霍姆堡有限责任公司 轻型结构的真空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13940A (zh) 2017-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41749B (zh) 一种水液压柱塞泵的轴阀复合配流方法
CN112534141B (zh) 尤其是用于车辆中的液体回路的泵
CN101629501A (zh) 基于发动机速度的油泵压力调节
CN109113954A (zh) 电动油泵总成、转向系统和润滑系统
US11484814B2 (en) Pump separating gas from liquid
CN103363278B (zh) 一种机油泵、发动机前罩盖以及发动机
CN107313940B (zh) 一种壳体及真空泵
CN202596831U (zh) 一种机油泵、发动机前罩盖以及发动机
CN202596832U (zh) 一种机油泵、发动机前罩盖以及发动机
CN202546211U (zh) 一种机油泵、发动机前罩盖以及发动机
CN107313939B (zh) 真空泵及其转子
JP2015073375A (ja) 電動バキュームポンプ
CN101709700A (zh) 一种汽车用湿式旋片电动真空泵
CN103363277B (zh) 一种机油泵、发动机前罩盖以及发动机
CN102979728A (zh) 一种汽车转向油泵
CN103363276B (zh) 一种机油泵、发动机前罩盖以及发动机
CN208734500U (zh) 一种径向力平衡双斜盘柱塞式液压电机泵
CN109113957B (zh) 电动油泵总成、转向系统和润滑系统
CN103363275B (zh) 一种机油泵、发动机前罩盖以及发动机
CN113623224B (zh) 分离结构、压缩机和空调器
CN108253277A (zh) 一种机油泵的泵盖结构
CN207990168U (zh) 一种机油泵的泵盖结构
JP2014181582A (ja) 負圧ポンプ一体型シリンダヘッドカバー
CN207539025U (zh) 动力转向油泵
CN217681975U (zh) 废气涡轮增压器延迟断油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66510 No. 917, Weihe Road, Huangdao District, Shandong, Qingdao

Patentee after: ZF commercial vehicle systems (Qingdao)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510 No. 917, Weihe Road, Huangdao District, Shandong, Qingdao

Patentee before: Wabco (China)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