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11414A - 一种利用沼渣及光催化氧化协同处置油泥砂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沼渣及光催化氧化协同处置油泥砂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11414A
CN107311414A CN201710471115.2A CN201710471115A CN107311414A CN 107311414 A CN107311414 A CN 107311414A CN 201710471115 A CN201710471115 A CN 201710471115A CN 107311414 A CN107311414 A CN 1073114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nd
oil sludge
biogas residue
catalytic oxidation
photochemical cataly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7111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大磊
赵昱皓
李晓月
陈璐
李健菊
李伊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Qingda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71047111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11414A/zh
Publication of CN1073114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114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1/00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设计一种利用沼渣及光催化氧化协同处置油泥砂的方法。该法在污染场地内构建成含有防渗层、导流材料、沼渣、添加剂、油泥砂的混合层,及喷洒离子钛溶液的石英砂层;运行过程中,向其中导入酒精溶液,产生渗滤液并使其回流,油泥砂中的油被萃取到渗滤液中,经过表层离子钛的光催化协同作用,将油及其它有机污染快速降解。同时萃取进渗滤液的油污染可以更好的被微生物摄取。经过该方法处理有机垃圾及含铬土壤,仅需20‑60天时间即可将油泥砂降解处置。该法的油降解菌群来自于沼渣,由于沼渣是生态友好型材料,因此大规模使用不会造成生态安全问题。同时协同光催化技术,因此处理速度快速。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沼渣及光催化氧化协同处置油泥砂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沼渣及光催化氧化协同处置油泥砂的方法,将沼渣、添加剂及油泥砂混合堆放在构建的设施中,向其中导入酒精溶液,产生渗滤液并使其回流,经过表层离子钛的光催化协同作用,将油及其它有机污染快速降解,属环境保护领域。
背景技术
含油污泥砂主要是油田在石油勘探、开发中产生的,含油污泥砂本身成分较为复杂,含有大量老化原油、蜡质、胶体、固体悬浮物、盐类、酸性气体等等,这些成分的存在造成自然条件下完全分解需要上百年时间;含油污泥直接外排会占用大量土地,其含有的有毒物质会污染水、土壤和空气,恶化生态环境;目前,油田含油污泥砂已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目录》中的含油废物类(HW08项),按照我国目前原油产量(16×108t/a)估算,每年有近百万吨的油泥砂产生,污染严重,亟待解决。
目前国内外对油田含油泥砂的处理通常有集中堆放法、隔离法、混凝处理法、 热水清洗、溶剂油萃取、干燥焚烧法、填埋法、化学氧化法、生物处理法等。但是 现有的方法除油率低,易造成二次污染;处理不及时,无法做到及时收集、及时处 理、及时排放,处理周期长;回收的油中泥砂含量和含水量高。并且,现有技术对 包含杂物的含油泥砂分离不彻底,容易造成分离的泥砂仍然包含部分油污,对周围 的环境造成二次再污染。
近年来,环境以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石油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专利号CN201210236880.3提出了一种生物修复型油泥砂分离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法通过培养高效降解石油的芽孢杆菌来处置油泥砂,但是该法由于细菌培养周期长,大规模投放容易引发生态安全,因此受到限制,这也是目前生物修复油泥砂的共性。
为此,申请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找到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设计一种利用沼渣及光催化氧化协同处置油泥砂的方法。该法在污染场地内构建成含有防渗层、导流材料、沼渣、添加剂、油泥砂的混合层,及喷洒离子钛溶液的石英砂层;运行过程中,向其中导入酒精溶液,产生渗滤液并使其回流,油泥砂中的油被萃取到渗滤液中,经过表层离子钛的光催化协同作用,将油及其它有机污染快速降解。同时萃取进渗滤液的油污染可以更好的被微生物摄取。经过该方法处理有机垃圾及含铬土壤,仅需20-60天时间即可将油泥砂降解处置。该法的油降解菌群来自于沼渣,由于沼渣是生态友好型材料,因此大规模使用不会造成生态安全问题。同时协同光催化技术,因此处理速度快速。
本发明的具体详细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1)将油污染场地土壤开挖,形成大坑,坑四周及底部铺设防渗材料,随后底部铺设导流材料,导流材料连通渗滤液收集系统,导流材料上方铺设含有沼渣、添加剂及油泥砂的混合层,混合层顶部铺设石英砂,表层喷洒离子钛溶液,形成纳米二氧化钛层;(2)运行期间,定期将酒精从顶部导入至混合层,收集渗滤液,定期回流至顶部,喷洒在含有离子钛的石英砂层表面,有机质在石英砂层表面被光催化降解;(3)运行期间,定期在表面补充喷洒离子钛溶液。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当中,混合层中沼渣、添加剂与油泥砂的添加比例为1:(0.01-1):(0.5-10)。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当中,喷洒离子钛溶液量为每平方米石英砂20-50L,喷洒回流的渗滤液量为每平方米20-50L。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当中,石英砂可以被陶粒等布水材料替代,也可以被活性炭等吸附材料替代,也可被土壤替代,石英砂层厚度在0-1m。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当中,添加剂为碳源、磷源、氮源、微量元素及生物菌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生物菌剂为水解酸化菌或者油降解菌。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当中,离子钛可以被二氧化钛等其它含钛材料替代,也可被其它光触媒材料替代。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当中,所挖大坑深度2-8米,形状为倒梯形。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当中,运行期间,每0.1-24天将酒精从顶部导入至混合层,每0.1-100天在表面补充喷洒离子钛溶液。
相比传统的含铬土壤处理方法,本方法有如下优势:
1.通过离子钛形成的纳米钛,形成光催化效应,迅速处置渗滤液中的难降解有机质,同时为混合层中沼渣菌提供优质碳源,更好的促进微生物降解油污染;
2.相比较其它处置油泥砂的方法,本技术耦合生物处理及光催化氧化处理,因此效率更高。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加酒精装置;2,石英砂二氧化钛层;3,防渗层;4,沼渣、添加剂及油泥砂的混合层;5,导流材料;6,渗滤液收集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实例1
所处置含铬土壤中油浓度为5%。
将油污染场地土壤开挖,形成大坑,坑深度5米,坑四周及底部铺设防渗材料,随后底部铺设导流材料,导流材料连通渗滤液收集系统,导流材料上方铺设含有沼渣、添加剂及油泥砂的混合层,混合层中沼渣、添加剂与油泥砂的添加比例为1:0.1:1;混合层顶部铺设石英砂,表层喷洒离子钛溶液,形成纳米二氧化钛层;喷洒离子钛溶液量为每平方米石英砂30L;
(2)运行期间,每隔16小时将酒精从顶部导入至混合层,收集渗滤液,每间隔16h回流至顶部,喷洒在含有离子钛的石英砂层表面,有机质在石英砂层表面被光催化降解;
(3)运行期间,2-3天在表面补充喷洒离子钛溶液,喷洒离子钛溶液量为每平方米石英砂30L。
经过40天处置,油泥砂中油含量低于0.01%,本实施例添加剂为磷酸钾、硝酸铵及硝酸钴的混合物,同时添加了微量的锰、铜元素。
实例2
所处置含铬土壤中油浓度为3%。
将油污染场地土壤开挖,形成大坑,坑深度5米,坑四周及底部铺设防渗材料,随后底部铺设导流材料,导流材料连通渗滤液收集系统,导流材料上方铺设含有沼渣、添加剂及油泥砂的混合层,混合层中沼渣、添加剂与油泥砂的添加比例为1:0.1:2;混合层顶部铺设活性炭,表层喷洒离子钛溶液,形成纳米二氧化钛层;喷洒离子钛溶液量为每平方米石英砂50L;
(2)运行期间,每隔8小时将酒精从顶部导入至混合层,收集渗滤液,每间隔8h回流至顶部,喷洒在含有离子钛的石英砂层表面,有机质在活性炭层表面被光催化降解;
(3)运行期间,2-3天在表面补充喷洒离子钛溶液,喷洒离子钛溶液量为每平方米活性炭50L。
经过30天处置,油泥砂中油含量低于0.01%,本实施例添加剂为油降解菌及水解酸化菌的混合物。
实例3
所处置含铬土壤中油浓度为5%。
将油污染场地土壤开挖,形成大坑,坑深度5米,坑四周及底部铺设防渗材料,随后底部铺设导流材料,导流材料连通渗滤液收集系统,导流材料上方铺设含有沼渣、添加剂及油泥砂的混合层,混合层中沼渣、添加剂与油泥砂的添加比例为1:0.1:2;混合层顶部铺设二氧化钛层;
(2)运行期间,每隔8小时将酒精从顶部导入至混合层,收集渗滤液,每间隔8h回流至顶部,喷洒在含有离子钛的石英砂层表面,有机质在活性炭层表面被光催化降解;
(3)运行期间,2-3天在表面补充喷洒离子钛溶液,喷洒离子钛溶液量为每平方米活性炭50L。
经过35天处置,油泥砂中油含量低于0.01%,本实施例添加剂为水解酸化菌及碳源的混合物,碳源为餐厨垃圾。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9)

1.一种利用沼渣及光催化氧化协同处置油泥砂的方法,其特征是,包含以下步骤,用于处置油泥砂污染的堆场四周及底部铺设防渗材料,随后底部铺设导流材料,导流材料连通渗滤液收集系统,导流材料上方铺设含有沼渣、添加剂及油泥砂的混合层,混合层顶部铺设石英砂,表层喷洒离子钛溶液,形成纳米二氧化钛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沼渣及光催化氧化协同处置油泥砂的方法,其特征是,运行期间,定期将酒精从顶部导入至混合层,收集渗滤液,定期回流至顶部,喷洒在堆场表面,油污染在石英砂层表面被光催化降解;定期在堆场表面补充喷洒离子钛溶液。
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利用沼渣及光催化氧化协同处置油泥砂的方法,其特征是,混合层中沼渣、添加剂与油泥砂的添加比例为1:(0.01-1):(0.5-10)。
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利用沼渣及光催化氧化协同处置油泥砂的方法,其特征是,喷洒离子钛溶液量为每平方米石英砂20-50L,喷洒回流的渗滤液量为每平方米20-50L。
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利用沼渣及光催化氧化协同处置油泥砂的方法,其特征是,石英砂可以被陶粒等布水材料替代,也可以被活性炭等吸附材料替代,也可被土壤替代,石英砂层厚度在0-1m。
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种利用沼渣及光催化氧化协同处置油泥砂的方法,其特征是,添加剂为碳源、磷源、氮源、微量元素及生物菌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
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一种利用沼渣及光催化氧化协同处置油泥砂的方法,其特征是,离子钛可以被二氧化钛等其它含钛材料替代,也可被其它光触媒材料替代。
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一种利用沼渣及光催化氧化协同处置油泥砂的方法,其特征是,所挖大坑深度2-8米,形状为倒梯形。
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一种利用沼渣及光催化氧化协同处置油泥砂的方法,其特征是,运行期间,每0.1-24天将酒精从顶部导入至混合层,每0.1-100天在表面补充喷洒离子钛溶液。
CN201710471115.2A 2017-06-20 2017-06-20 一种利用沼渣及光催化氧化协同处置油泥砂的方法 Pending CN10731141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71115.2A CN107311414A (zh) 2017-06-20 2017-06-20 一种利用沼渣及光催化氧化协同处置油泥砂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71115.2A CN107311414A (zh) 2017-06-20 2017-06-20 一种利用沼渣及光催化氧化协同处置油泥砂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11414A true CN107311414A (zh) 2017-11-03

Family

ID=601818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71115.2A Pending CN107311414A (zh) 2017-06-20 2017-06-20 一种利用沼渣及光催化氧化协同处置油泥砂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1141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77939A (zh) * 2021-10-20 2022-01-04 上海松沅环境修复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含油废渣的生物—光催化联合处理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161433A (ja) * 2010-02-06 2011-08-25 Kimimasa Sumizaki 口に入れる水、他用途水も造る光触媒浄水装置
CN103539252A (zh) * 2013-10-30 2014-01-29 湖南大学 生物联合光催化复合降解液态体系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78025A (zh) * 2013-12-05 2014-08-13 青岛理工大学 一种可以快速稳定化含铬土壤及生活垃圾的填埋方法
CN106045058A (zh) * 2016-06-29 2016-10-26 湖南大学 光催化生物吸附剂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方法
CN106734186A (zh) * 2016-12-28 2017-05-31 青岛理工大学 一种石油污染土壤原位修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161433A (ja) * 2010-02-06 2011-08-25 Kimimasa Sumizaki 口に入れる水、他用途水も造る光触媒浄水装置
CN103539252A (zh) * 2013-10-30 2014-01-29 湖南大学 生物联合光催化复合降解液态体系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78025A (zh) * 2013-12-05 2014-08-13 青岛理工大学 一种可以快速稳定化含铬土壤及生活垃圾的填埋方法
CN106045058A (zh) * 2016-06-29 2016-10-26 湖南大学 光催化生物吸附剂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方法
CN106734186A (zh) * 2016-12-28 2017-05-31 青岛理工大学 一种石油污染土壤原位修复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77939A (zh) * 2021-10-20 2022-01-04 上海松沅环境修复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含油废渣的生物—光催化联合处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ivakumar et al. Bioremediation studies on reduction of heavy metals toxicity
CN106734181A (zh) 一种石油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方法
CN109482638A (zh) 一种假单胞菌属降油菌l-1及其微生物混合菌剂和石油污染土壤原位修复方法
CN106045255A (zh) 一种含油污泥的微生物处理方法
CN104388328A (zh) 降解5环和6环多环芳烃的新菌株及其获取方法、应用
Saravanan et al. Biodegradation of oil-contaminated aqueous ecosystem using an immobilized fungi biomass and kinetic study
CN107497819A (zh) 一种填埋场内协同处置垃圾焚烧飞灰及铬渣的方法
CN107311414A (zh) 一种利用沼渣及光催化氧化协同处置油泥砂的方法
KR101636852B1 (ko) 석유분해 미생물을 이용한 토양정화방법 및 토양정화제
CN108114978A (zh) 一种化学-微生物高效修复土壤的方法
CN107999530A (zh) 一种电动力学强化微生物去除土壤中石油烃的方法
CN101857840A (zh) 用于降解石油的生物菌群悬浮剂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
Walter et al. Surfactant enhances biodegradation of hydrocarbons: microcosm and field study
WO2018233614A1 (zh) 一种快速处置含油土壤的方法及应用
CN104591512A (zh) 一种酶、菌制剂原位修复底泥污染工艺
CN1424266A (zh) 一种油田污水的生物处理方法及其激活剂
CN104099103A (zh) Biox长效促生物氧化剂
Titah et al. Biodegradation of crude oil spill using Bacillus subtilis and Pseudomonas putida in sequencing method
Zhou et al. Progress and prospect of bioremediation technology for petroleum and petrochemical contaminated sites
CN206126923U (zh) 一种污水原位生态修复反应罐
JP2010022214A (ja) 新規微生物およびその利用
CN204675897U (zh) 一种用于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的装置
CN112824336A (zh) 井下生产废水处理及回用系统
Saharan et al. Management of acidic effluents from tailing dams in metalliferous mines
JP2013123418A (ja) 鉱物油類で汚染された汚染土壌又は汚染地下水の浄化剤とこの浄化剤を用いた汚染土壌又は汚染地下水の浄化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10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