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80864B - 超薄复合芯体产品及其制作系统 - Google Patents

超薄复合芯体产品及其制作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80864B
CN107280864B CN201710647335.6A CN201710647335A CN107280864B CN 107280864 B CN107280864 B CN 107280864B CN 201710647335 A CN201710647335 A CN 201710647335A CN 107280864 B CN107280864 B CN 1072808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ven fabric
air
hot
driving roller
n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4733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80864A (zh
Inventor
和田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uiko (shangha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uiko (shangha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uiko (shanghai) Corp filed Critical Zuiko (shanghai) Corp
Priority to CN20171064733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280864B/zh
Publication of CN1072808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808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808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808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15577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15577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 A61F13/15764Transferring, feeding or handling devices; Dri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3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15203Properties of the article, e.g. stiffness or absorbency
    • A61F2013/15284Properties of the article, e.g. stiffness or absorbency characterized by quantifiable properties
    • A61F2013/15463Absorbenc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15577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 A61F2013/15821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characterized by the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3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 A61F2013/530481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superabsorbent materials, i.e. highly absorbent polymer gel materi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3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 A61F2013/530481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superabsorbent materials, i.e. highly absorbent polymer gel materials
    • A61F2013/530583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superabsorbent materials, i.e. highly absorbent polymer gel materials characterized by the form
    • A61F2013/530613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superabsorbent materials, i.e. highly absorbent polymer gel materials characterized by the form in fibres
    • A61F2013/53062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superabsorbent materials, i.e. highly absorbent polymer gel materials characterized by the form in fibres being made into a paper or non-wove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超薄复合芯体产品,所述复合芯体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布设的热风无纺布、蓬松热风无纺布、高分子吸水材料以及包覆无纺布。制作超薄复合芯体产品的制作系统,包括多个夹压驱动辊、高分子供料装置、复合鼓装置以及包覆装置;夹压驱动辊设置在复合鼓装置的上流侧或下流侧;热风无纺布与蓬松热风无纺布经过第一加压辊夹压后被逐渐输送至复合鼓装置中;高分子供料装置的出料口设置在复合鼓装置上的产品复合位处;包覆无纺布被逐渐输送至复合鼓装置中;经复合鼓装置复合后的产品然后再经包覆装置包覆完成后形成复合芯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导流扩散性能好、吸收性能佳、渗透速度快、反渗量小等。

Description

超薄复合芯体产品及其制作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卫生用品制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薄复合芯体产品及其制作系统。
背景技术
复合芯体作为一种新型的一次性卫生用品的吸收芯体,通常由无尘纸、无纺布及高分子吸水材料组成,从上到下的顺序为无尘纸-高分子吸水材料-无纺布/蓬松热风无纺布-高分子吸水材料-无尘纸,在每层材料之间用热熔胶粘合制成。高分子吸水材料通常为高分子吸水树脂(SAP),能吸收其自身重量数百倍、甚至上千倍的液体,并具有很强的保水能力。因此芯体中会施加一定计量的高分子吸水材料来保证卫生用品的吸水量,吸液后还能保持原有的状态,使得复合芯体凭借其超薄、不起坨、不断裂、不脱层等优点,广泛的应用在一次性卫生用品中。但传统的复合芯体也存在一些缺点,由于无尘纸与高分子吸水材料之间是用热熔胶粘合,如果胶采用连续整面喷涂形式的话,虽然能很好地把高分子吸水材料与无尘纸贴合,但另一方面也为液体的传导起到了一定程度的阻碍,使得液体不能较好地渗透至下层材料中。
现有的超薄复合芯体采用的蓬松热风无纺布,与普通的热风无纺布相比(单位面积和质量一定的情况下),往往具有纤维之间的空隙率更大,纤维立体厚度更高的特点,正因为这样的特点:蓬松热风无纺布一方面可以更好的固定高分子吸水材料,另一方面用来承载高分子吸水材料吸液后,所需的膨胀空间。所以要求复合芯体采用的蓬松热风无纺布要保持较好的蓬松度,才能保证高分子吸水材料合理、均匀的渗透在蓬松热风无纺布的立体空间内,如果蓬松热风无纺布蓬松厚度欠佳,高分子吸水材料无法合理地渗透至蓬松热风无纺布中,出现高分子吸水材料分布不均匀,导致芯体吸水后平整性差;芯体导流性能差,液体扩散性不理想,导致液体吸收时间长,易出现反渗及侧漏,极大地影响了卫生用品的性能,大大降低了复合芯体产品的优势。
另一方面,复合芯体的表层材料不仅要有较好地亲水及导流性能,并且在产品的性能和舒适性上也有了较高的要求。传统的复合芯体表层采用无尘纸,无尘纸具有较好吸水性和良好的保水性能,但在导流扩散性能及舒适度上就欠佳,因此在复合芯体的表层材料的选用上也有待改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或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导流扩散性能好、吸收性能佳、渗透速度快、反渗量小、并且高分子吸水材料能合理渗透在蓬松热风无纺布立体空间内,可提高复合芯体产品质量及穿着舒适度的超薄复合芯体产品及其制作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具有如下构成:
超薄复合芯体产品,所述复合芯体F6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布设的热风无纺布F1、蓬松热风无纺布F2、高分子吸水材料F3以及包覆无纺布F5,所述热风无纺布F1与所述蓬松热风无纺布F2固定连接;所述高分子吸水材料F3设置在所述蓬松热风无纺布F2的下侧;所述包覆无纺布F5设置在所述高分子吸水材料F3的下侧,且所述包覆无纺布F5的两端部分别向上包覆在所述热风无纺布F1两侧的端部。
所述蓬松热风无纺布F2的下侧设有用于容纳高分子吸水材料F3的凹槽F21。
所述凹槽F21按等间距条状布设在所述蓬松热风无纺布F2的下侧。
所述热风无纺布F1与所述蓬松热风无纺布F2通过第三固定胶G3固定连接。
所述第三固定胶G3按间断条状布设。
所述凹槽F21与所述第三固定胶G3错开设置。
所述复合芯体F6还包括无尘纸F4,所述无尘纸F4设置在下侧施加有高分子吸水材料F3的所述蓬松热风无纺布F2和所述包覆无纺布F5之间。
制作所述超薄复合芯体产品的制作系统,包括多个夹压驱动辊、高分子供料装置H、复合鼓装置L以及包覆装置M;所述夹压驱动辊设置在所述复合鼓装置L的上流侧或下流侧;所述热风无纺布F1与所述蓬松热风无纺布F2经过第一夹压驱动辊C1夹压后固定,固定后的第一半成品被逐渐输送至复合鼓装置L中;所述高分子供料装置H的出料口设置在所述复合鼓装置L上的产品复合位处,经高分子供料装置H输送的高分子吸水材料F3逐渐施加在所述第一半成品的上侧;所述包覆无纺布F5被逐渐输送至复合鼓装置L中;所述第一半成品、高分子吸水材料F3以及包覆无纺布F5在所述复合鼓装置L的产品复合位上被逐渐固定形成第三半成品;所述包覆装置M设置在所述复合鼓装置L的下流侧,所述第三半成品经包覆装置M包覆完成后形成复合芯体F6。
还包括无尘纸F4输送工序,所述无尘纸F4与所述包覆无纺布F5经过第三加压辊C3夹压后固定,固定后的第二半成品逐渐输送至复合鼓装置L中;所述第一半成品、高分子吸水材料F3以及第二半成品在所述复合鼓装置L的产品复合位上被逐渐固定形成第三半成品。
还包括开槽起毛装置N,所述开槽起毛装置N设置在所述第一夹压驱动辊C1和所述复合鼓装置L之间。
所述开槽起毛装置N包括驱动轴N3、风管N6、通气辊N7、多个开槽起毛块N8以及马达N13,所述驱动轴N3与马达N13连接并在所述马达N13的驱动作用下旋转,所述通气辊N7周向设置在所述驱动轴N3的外侧,所述通气辊N7与外接有吹风装置的所述风管N6连通设置,所述开槽起毛块N8周向布设在所述通气辊N7的外周,所述开槽起毛块N8的端部还设有气孔,所述气孔与所述通气辊N7上的通气孔连通设置。
还包括加热棒N9,所述加热棒N9周向设置在所述通气辊N7的内侧或所述驱动轴N3的内部腔体中。
所述开槽起毛装置N还包括安装在所述通气辊N7端部的气体导入块N5,所述气体导入块N5与所述风管N6连通设置。所述气体导入块N5由非导热材料制成。
所述开槽起毛块N8的端部为尖锐角结构。
所述开槽起毛块N8的端部设有气孔。
还包括一与吸风装置连接的异形风管装置O,所述异形风管装置O设置在所述开槽起毛装置N的上方。
还包括用于施加第三固定胶G3的胶枪G,所述第三固定胶G3施加在所述第一夹压驱动辊C1上流侧的热风无纺布F1上。
所述第三固定胶G3按间断条状施加在所述热风无纺布F1上,并与设置在蓬松热风无纺布F2上的凹槽F21错开设置。
还包括开收卷装置,所述开收卷装置包括第一开卷机构E1,所述第一开卷机构E1用于对热风无纺布F1进行开卷放料,所述第一开卷机构E1设置在所述第一夹压驱动辊C1的第一上流侧;第二开卷机构E2,所述第二开卷机构E2用于对蓬松热风无纺布F2进行开卷放料,所述第二开卷机构E2设置在所述第一夹压驱动辊C1的第二上流侧;第三开卷机构E3,所述第三开卷机构E3用于对无尘纸F4进行开卷放料,所述第三开卷机构E3设置在所述第三夹压驱动辊C3的第三上流侧;第四开卷机构E4,第四开卷机构E4用于对所述包覆无纺布F5进行开卷放料,所述第四开卷机构E4设置在所述第三夹压驱动辊C3的第四上流侧;以及第五收卷机构E5,所述第五收卷机构E5用于对成型后的复合芯体F6进行收卷,所述第五收卷机构E5设置在所述包覆装置M的下流侧。
还包括张力控制装置,所述张力控制装置包括第一张力控制机构A1、第二张力控制机构A2、第三张力控制机构A3、第四张力控制机构A4以及第五张力控制机构A5,所述第一张力控制机构A1设置在所述第一夹压驱动辊C1和第一开卷机构E1之间;所述第二张力控制机构A2设置在所述第一夹压驱动辊C1和第二开卷机构E2之间;所述第三张力控制机构A3设置在所述第三夹压驱动辊C3和第三开卷机构E3之间;所述第四张力控制机构A4设置在所述第三夹压驱动辊C3和第四开卷机构E4之间;所述第五张力控制机构A5设置在所述包覆装置M和第五收卷机构E5之间。
还包括纠偏装置,所述纠偏装置包括第一纠偏机构B1、第二纠偏机构B2、第三纠偏机构B3、第四纠偏机构B4以及第五纠偏机构B5,所述第一纠偏机构B1设置在所述第一张力控制机构A1和所述第一夹压驱动辊C1之间;所述第二纠偏机构B2设置在所述第二张力控制机构A2和所述第一夹压驱动辊C1之间;所述第三纠偏机构B3设置在所述第三张力控制机构A3和所述第三夹压驱动辊C3之间;所述第四纠偏机构B4设置在所述第四张力控制机构A4和所述第三夹压驱动辊C3之间;所述第五纠偏机构B5设置在所述第五张力控制机构A5和第五收卷机构E5之间。
所述包覆装置M和所述第五张力控制机构A5之间还设有第五夹压驱动辊C5。
所述开槽起毛装置N和所述复合鼓装置L之间还设有第二夹压驱动辊C2。
所述复合鼓装置L和所述包覆装置M之间还设有第四夹压驱动辊C4。
所述复合鼓装置L与吸风装置连接,且其外壁分布有等列排布的吸风槽。
还包括高分子回收装置K,所述高分子回收装置K设置在所述复合鼓装置L上的产品复合位外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制作系统制作的超薄复合芯体产品具有导流扩散性能好,吸收性能优,渗透速度快,反渗量小等特点,有效地提高了复合芯体的质量及穿着舒适度等;
本发明采用开槽起毛装置的运用,经过制作流程对蓬松热风无纺布和高分子吸水材料进行复合,并利用开槽起毛块在蓬松热风无纺布的下表面进行开槽,并同时起到起毛的效果,增大了蓬松热风无纺布开槽区域的容纳空间;开槽起毛块同时施加热风从而使开槽区域的蓬松热风无纺布更加蓬松并能较好地定型,整个蓬松无纺布的蓬松度也有所增加,这样更好地使更多地高分子吸水材料完全能融入蓬松热风无纺布的开槽起毛区域并达到较好的液体吸附和渗透效果;
本发明中开槽起毛区域避开了施加在热风无纺布上的第三固定胶并呈间断条状布设,该布设方式能使液体直接快速从热风无纺布在避开第三固定胶的位置直接导流至蓬松热风无纺布及高分子吸水材料之中,从而使得制成的产品导流扩散速度较快,便于芯体的吸收性能,反渗量也会小很多;
本发明制作系统在线生成过程中制作精度高、产品成型好、自动化程度高等。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本发明超薄复合芯体产品结构示意图一;
图2:本发明超薄复合芯体产品结构示意图二;
图3:图1沿S-S方向的剖面图;
图4:如图1中蓬松热风无纺布与高分子吸水材料复合后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5:如图4所示结构施加热风前后的局部放大图;
图6:本发明超薄复合芯体产品的制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本发明中张力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本发明中纠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本发明中开槽起毛装置实施例一的侧视图;
图10:如图9所示开槽起毛装置的主视图一;
图11:本发明中气体导入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本发明中开槽起毛装置实施例二的侧视图;
图13:如图12所示开槽起毛装置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超薄复合芯体产品,所述复合芯体F6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布设的热风无纺布F1、蓬松热风无纺布F2、高分子吸水材料F3、无尘纸F4以及包覆无纺布F5。所述超薄复合芯体产品的结构表层采用了热风无纺布材料,所述热风无纺布具有高蓬松的纤维结构,具有蓬松度高、弹性好、手感柔软、透气透水性较佳、纤维的吸液速度快等特点,极大程度上解决了表层的舒适度以及亲水、导流性能。
本实施例,所述蓬松热风无纺布F2设置在所述热风无纺布F1的下层且用于固定高分子材料F3,与普通的热风无纺布相比(单位面积和质量一定的情况下),所述蓬松热风无纺布F2具有纤维之间的空隙率更大,纤维立体厚度更高的特点,因此,蓬松热风无纺布一方面可以更好的固定高分子吸水材料,另一方面用来承载高分子吸水材料吸液后,所需的膨胀空间。
所述热风无纺布F1与所述蓬松无纺布F2固定连接;所述高分子吸水材料F3设置在所述蓬松无纺布F2的下侧;所述高分子吸水材料F3与所述无尘纸F4固定连接;所述包覆无纺布F5固定在所述无尘纸F4的下侧,且所述包覆无纺布F5的两端部分别向上包覆在所述热风无纺布F1两侧的端部。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复合芯体F6的结构相比图1的实施例一减少了无纺布F4的结构。本实施例中,所述复合芯体F6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布设的热风无纺布F1、蓬松热风无纺布F2、高分子吸水材料F3以及包覆无纺布F5。所述热风无纺布F1与所述蓬松热风无纺布F2固定连接;所述高分子吸水材料F3设置在所述蓬松热风无纺布F2的下侧;所述包覆无纺布F5设置在所述高分子吸水材料F3的下侧,且所述包覆无纺布F5的两端部分别向上包覆在所述热风无纺布F1两侧的端部。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蓬松热风无纺布F2的下侧设有用于容纳高分子吸水材料F3的凹槽F21(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凹槽F21按等间距条状布设在所述蓬松热风无纺布F2的下侧。所述高分子吸水材料F3优选设置在所述凹槽F21中,使得整个产品的结构更加轻薄,并且开槽的同时达到起毛的效果,增大了所述蓬松热风无纺布F2的容纳空间。下文所述的开槽起毛装置N中的开槽起毛块N8施加热风使开槽区域(所述凹槽F21附近)的蓬松热风无纺布F2更加蓬松并更好地定型,这样更好地使高分子材料F3完全能融入蓬松热风无纺布F2的开槽起毛区域并达到较好的效果,高分子材料F3施加是间断的,也可以是连续的。
如图5所示,开槽起毛后,所述凹槽F21的容纳空间更大,所述蓬松无纺布F2也更加蓬松,相比于加热前的结构体积更大,也更加蓬松且能够容纳更多的高分子材料F3。
所述热风无纺布F1与所述蓬松热风无纺布F2通过第三固定胶G3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三固定胶G3按间断条状布设。所述第三固定胶G3为间断条状施胶,此胶是为了固定热风无纺布F1和蓬松热风无纺布F2,但间断条状的设置是为了促使液体沿条状胶向产品的长度方向迅速导流及快速下渗。
所述凹槽F21与所述第三固定胶G3错开设置。所述凹槽F21避开了上面的第三固定胶G3的间断条状胶型,能使液体直接快速从热风无纺布F1在避开第三固定胶G3间断条状胶型处直接导流至蓬松热风无纺布F2及高分子材料F3之中,这样能做到产品导流扩散速度较快,便于芯体的吸收性能,反渗量也会小很多。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高分子材料F3是通过第二固定胶G2,施加于无尘纸F4之上以实现固定。上述工序中,如若不设置无尘纸F4,则第二固定胶G2直接施加在所述包覆无纺布F5上,并将高分子材料F3与所述包覆无纺布F5固定。
所述无尘纸F4有较好的吸水性及保水性能,在蓬松热风无纺布F2及高分子材料F3下面设置无尘纸F4,一方面是加大芯体的吸水功效、有效防止了反渗和侧漏,另一方面由于无尘纸F4本身具备一定的厚度,能有效改善复合芯体在未吸收液体状态下触摸时高分子材料F3的颗粒感。但当高分子吸水材料F3能合理、均匀地渗透至蓬松热风无纺布的立体空间内,液体能完全被高分子吸水材料F3吸附时,可省去无尘纸F4,实际生产过程中是否设置无尘纸F4,可根据复合芯体F6产品的实际吸收液体效果而定。
产品最下层为包覆无纺布F5,通过第一固定胶G1与无尘纸F4贴合,包覆无纺布F5包覆整个芯体,并在热风无纺布F1宽度的两侧通过第四固定胶G4把包覆无纺布F5与热风无纺布F1固定,有序地把多种单层材料组合到了一起,形成了完整的超薄复合芯体产品。
实施例一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制作所述超薄复合芯体产品的制作系统,包括多个夹压驱动辊、高分子供料装置H、复合鼓装置L以及包覆装置M。本发明制作系统在线生成过程中制作精度高、产品成型好、自动化程度高等。
所述夹压驱动辊设置在所述复合鼓装置L的上流侧或下流侧;所述夹压驱动辊包括第一夹压驱动辊C1、第二夹压驱动辊C2、第三夹压驱动辊C3、第四夹压驱动辊C4以及第五夹压驱动辊C5,所述第一夹压驱动辊C1、第二夹压驱动辊C2、第三夹压驱动辊C3、第四夹压驱动辊C4以及第五夹压驱动辊C5的上辊均为夹压辊,下辊均为驱动辊。
所述第一夹压驱动辊C1对热风无纺布F1与蓬松热风无纺布F2复合材料进行夹压驱动,增加热风无纺布F1和蓬松热风无纺布F2之间粘着力同时对复合材料进行驱动;驱动辊安装有马达,通过控制马达转速,可实现此工位热风无纺布F1和蓬松热风无纺布F2复合材料的速度调整。所述热风无纺布F1与所述蓬松热风无纺布F2经过第一夹压驱动辊C1夹压后固定,固定后的第一半成品被逐渐输送至复合鼓装置L中。
所述高分子供料装置H的出料口设置在所述复合鼓装置L上的产品复合位处,经高分子供料装置H输送的高分子吸水材料F3逐渐施加在所述第一半成品的上侧;所述复合鼓装置L上的产品复合位外侧还设有连接有吸风装置的高分子回收装置K。所述高分子供料装置H与马达连接,通过控制马达转速,可实现高分子重量的调整;也可通过控制马达的运转或停止,调整高分子连续或间断地供给;高分子回收装置K连接吸风装置,可将飞散的高分子材料进行吸附回收。
所述无尘纸F4与所述包覆无纺布F5经过第三加压辊C3夹压后固定,固定后的第二半成品逐渐输送至复合鼓装置L中。所述第三夹压驱动辊C3对无尘纸F4与包覆无纺布F5复合材料进行夹压驱动,增加无尘纸F4与包覆无纺布F5之间粘着力同时对复合材料进行驱动;第三夹压驱动辊C3安装有马达,通过控制马达转速,可实现此工位无尘纸F4、包覆无纺布F5复合材料的速度调整。
所述第一半成品、高分子吸水材料F3以及第二半成品在所述复合鼓装置L的产品复合位上被逐渐固定形成第三半成品。所述复合鼓装置L圆周上分布有等列排布的吸风槽,CD方向(MD方向为设备的流程方向,CD方向为MD方向的垂直方向)吸风槽的排布宽度与材料宽度相匹配,复合鼓的吸风角度与气体导入块侧面槽孔相匹配;气体导入块与吹风装置相连(吹风装置为风机);第一半成品中开槽区域被吸附在复合鼓装置L相对应的吸风槽内与第二半成品进行复合;复合鼓装置L安装有马达,通过控制马达转速,可实现此工位复合材料的速度调整。
所述包覆装置M设置在所述复合鼓装置L的下流侧,所述第三半成品经包覆装置M包覆完成后形成复合芯体F6。所述包覆装置M设有真空箱及包覆板,真空箱上设计有吸附孔,真空箱吸风风管与吸风装置相连;包覆装置M上真空箱吸附复合材料的同时,通过包覆板对复合材料进行包覆,形成复合芯体F6。经包覆装置包覆完成后的复合芯体F6的两侧边缘被完全包裹,防侧漏效果好。
如图7所示,所述制作系统还包括张力控制装置,所述张力控制装置包括第一张力控制机构A1、第二张力控制机构A2、第三张力控制机构A3、第四张力控制机构A4以及第五张力控制机构A5,所述张力控制装置可实现不同工位材料张力的调整。
所述第一张力控制机构A1设置在所述第一夹压驱动辊C1和第一开卷机构E1之间;所述第二张力控制机构A2设置在所述第一夹压驱动辊C1和第二开卷机构E2之间;所述第三张力控制机构A3设置在所述第三夹压驱动辊C3和第三开卷机构E3之间;所述第四张力控制机构A4设置在所述第三夹压驱动辊C3和第四开卷机构E4之间;所述第五张力控制机构A5设置在所述包覆装置M和第五收卷机构E5之间。所述第一张力控制机构A1、第二张力控制机构A2、第三张力控制机构A3、第四张力控制机构A4以及第五张力控制机构A5均由两个第一固定辊A01和一个第一活动辊A02组成的V型结构构成,所述第一活动辊A02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固定辊A01之间。
如图8所示,所述制作系统还包括纠偏装置,所述纠偏装置包括第一纠偏机构B1、第二纠偏机构B2、第三纠偏机构B3、第四纠偏机构B4以及第五纠偏机构B5,所述纠偏装置可对不同工位的材料进行位置纠偏,防止材料CD方向蛇形偏移。
所述第一纠偏机构B1设置在所述第一张力控制机构A1和所述第一夹压驱动辊C1之间;所述第二纠偏机构B2设置在所述第二张力控制机构A2和所述第一夹压驱动辊C1之间;所述第三纠偏机构B3设置在所述第三张力控制机构A3和所述第三夹压驱动辊C3之间;所述第四纠偏机构B4设置在所述第四张力控制机构A4和所述第三夹压驱动辊C3之间;所述第五纠偏机构B5设置在所述第五张力控制机构A5和所述第五收卷机构E5之间。
所述第一纠偏机构B1、第二纠偏机构B2、第三纠偏机构B3、第四纠偏机构B4以及第五纠偏机构B5均由两个第二固定辊B01、两个第二活动辊B02组成的U型结构构成,所述两个第二活动辊B02设置在所述两个第二固定辊B01之间。
所述制作系统还包括开收卷装置,所述开收卷装置安装有马达,通过控制马达转速,可实现材料放卷速度的调整。所述开收卷装置包括第一开卷机构E1,所述第一开卷机构E1用于对热风无纺布F1进行开卷放料,所述第一开卷机构E1设置在所述第一夹压驱动辊C1的第一上流侧;第二开卷机构E2,所述第二开卷机构E2用于对蓬松热风无纺布F2进行开卷放料,所述第二开卷机构E2设置在所述第一夹压驱动辊C1的第二上流侧;第三开卷机构E3,所述第三开卷机构E3用于对无尘纸F4进行开卷放料,所述第三开卷机构E3设置在所述第三夹压驱动辊C3的第三上流侧;第四开卷机构E4,第四开卷机构E4用于对所述包覆无纺布F5进行开卷放料,所述第四开卷机构E4设置在所述第三夹压驱动辊C3的第四上流侧;以及第五收卷机构E5,所述第五收卷机构E5用于对成型后的复合芯体F6进行收卷,所述第五收卷机构E5设置在所述包覆装置M的下流侧。
如图9至图12所示,所述制作系统还包括开槽起毛装置N,所述开槽起毛装置N设置在所述第一夹压驱动辊C1和所述复合鼓装置L之间。
所述开槽起毛装置N包括驱动轴N3、风管N6、通气辊N7、多个开槽起毛块N8以及马达N13;本实施例利用开槽起毛块在蓬松热风无纺布的下表面进行开槽并同时施加热风,所需热风温度根据蓬松热风无纺布的种类而定,一般设置在低于该热风无纺布纤维熔点10-40度范围内即可,从而使开槽区域更好地使蓬松热风无纺布更加蓬松及较好地定型,这样更好地使高分子吸水材料完全能融入蓬松无纺的开槽起毛区域并达到较好的液体吸附和渗透效果;蓬松热风无纺布被开槽起毛后,容纳空间增大,被施加热风后会更加蓬松。
所述驱动轴N3的前端通过轴承N4与所述支撑架N1活动连接,其后端通过连接件N12与固定安装在安装架N11上的马达N13连接并在所述马达N13的驱动作用下旋转。开槽起毛装置通过控制马达N13,可实现对开槽起毛速度的调整,其在驱动热风无纺布、蓬松热风无纺布复合的同时,对复合材料进行开槽起毛,使复合材料表面产生等间距条状沟槽。
所述开槽起毛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通气辊N7前端的旋转连接器N14,所述旋转连接器N14为所述通气辊N7中加热棒N9的导出电缆提供过渡件。
所述驱动轴N3的外侧还设有轴套N10;所述轴套N10与所述驱动轴N3连接的两端部处分别设有轴承N4;所述轴套N10的前端为所述支撑架N1做支撑连接,其后端与机架固定连接。
所述通气辊N7周向设置在所述驱动轴N3的外侧,所述通气辊N7与外接有吹风装置的所述风管N6连通设置。所述通气辊N7上还布设多个用于安装下文所述的加热棒N9的孔,该孔在某个分度圆上均匀分布,加热棒N9安装于这些孔之内。
所述开槽起毛块N8周向布设在所述通气辊N7的外周,所述开槽起毛块N8的端部还设有气孔,所述气孔与布设在所述通气辊N7上的通气孔连通设置,所述通气孔布设在用于安装所述加热棒N9的孔的外周,并按某个分度圆上均匀分布。上述连通设置的气流通道为开槽起毛提供增加蓬松度的热气流。
优选地,所述开槽起毛块N8在圆周方向上按等角度布设,其端部为尖锐角结构。所述开槽起毛块N8宽度方向上的尖锐角部分为间断设置,其对应设置在复合产品所需要开槽起毛的位置。并且在开槽起毛条块N8上设置多个气孔,所述气孔优选设置在所述尖锐角结构的端部,其目的是借助于通气辊N7上分布的加热棒N9及气体导入块N5的设计在对蓬松热风无纺布开槽起毛的同时施加辅助热风,热风的设置使得蓬松热风无纺布的蓬松度增加、也使开槽起毛区域能更好地定型,为下流侧高分子的施加提供前提条件。
实施例一,如图9至图11所示,所述开槽起毛装置还包括加热棒N9,所述加热棒N9周向设置在所述通气辊N7的内侧,所述通气辊N7的内侧还布设多个用于安装加热棒N9的安装孔。所述加热棒N9可对所述气流通道中的气流进行加热。
实施例二,如图12至图13所示,所述开槽起毛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驱动轴N3的内部腔体中的加热棒N9,该实施例中所述加热棒N9相比实施例一的所述加热棒N9的直径略细一些,所述驱动轴N3的内腔壁面上还布设用于安装加热棒N9的安装孔。所述加热棒N9可对所述气流通道中的气流进行加热。
所述加热棒N9的安装布设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当地选择,并不局限于上文所述的两种布设方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上述两种加热棒N9的布设方式可以择一选用。
所述开槽起毛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所述通气辊N7端部的气体导入块N5,所述气体导入块N5与所述风管N6连通设置。
所述气体导入块N5为环形结构,其通过安装托架N2与支撑架N1固定连接,所述气体导入块N5还设有圆弧腰槽孔N51,所述圆弧腰槽孔N51的布设角度范围由与材料接触的角度范围决定。所述支撑架N1一端孔内安装轴承N4与驱动轴N3相连,促使开槽起毛块N8随着驱动轴N3的转动而转动,而气体导入块N5则固定不动;所述圆弧腰槽孔N51与所述风管N6连通设置。所述气体导入块N5由非导热材料制成。所述风管N6外接吹风装置,为开槽起毛装置的辅助热风提供吹风源头。
所述开槽起毛装置还包括一与吸风装置连接的异形风管装置O,所述异形风管装置O设置在所述开槽起毛装置的上方并与支撑架N1固定连接。所述异形风管装置O的底面包裹设置在所述开槽起毛装置的外周。所述异形风管装置O与吸风装置相连,其作用是为了开槽起毛装置在对蓬松热风无纺布开槽起毛时产生的纤维予以吸附、为开槽起毛装置给予清理,避免开槽起毛装置上残留的纤维再掉落于蓬松热风无纺布上。
所述制作系统还包括用于施加第三固定胶G3的胶枪G,所述第三固定胶G3施加在所述第一夹压驱动辊C1上流侧的热风无纺布F1上。所述第三固定胶G3按间断条状施加在所述热风无纺布F1上,并与设置在蓬松热风无纺布F2上的凹槽F21错开设置。所述胶枪G在热风无纺布F1上施加等间距条状热熔胶,将热风无纺布F1与蓬松热风无纺布F2进行粘合,通过控制胶枪G的施胶克重,调整热风无纺布F1与蓬松热风无纺布F2之间的剥离强度。所述第三固定胶G3为间断条状施胶,此胶是为了固定热风无纺布F1和蓬松热风无纺布F2,但间断条状的设置是为了促使液体沿条状胶向产品的长度方向迅速导流及快速下渗。所述凹槽F21避开了上面的第三固定胶G3的间断条状胶型,能使液体直接快速从热风无纺布F1在避开第三固定胶G3间断条状胶型处直接导流至蓬松热风无纺布F2及高分子材料F3之中,这样能做到产品导流扩散速度较快,便于芯体的吸收性能,反渗量也会小很多。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包覆装置M和所述第五张力控制机构A5之间还设有第五夹压驱动辊C5;所述开槽起毛装置N和所述复合鼓装置L之间还设有第二夹压驱动辊C2;所述复合鼓装置L和所述包覆装置M之间还设有第四夹压驱动辊C4;所述第五夹压驱动辊C5、第二夹压驱动辊C2以及第四夹压驱动辊C4均安装有马达,通过控制马达转速,可实现所在工位复合材料的速度调整。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在所述第三夹压驱动辊C3和所述复合鼓装置L之间还设有胶枪G,该工位胶枪G施加第二固定胶G2,所述第二固定胶G2施加在所述无纺布F4上用于固定所述高分子材料F3和所述无纺布F4,所述第二固定胶G2的施加方式可以为间断施加,亦可以连续施加,所述第二固定胶G2优选为连续整面施加在所述无纺布F4上。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在所述第四纠偏机构B4和所述第三夹压驱动辊C3之间还设有胶枪G,该工位胶枪G施加第一固定胶G1,所述第一固定胶G1施加在所述包覆无纺布F5上,以将所述无尘纸F4与所述包覆无纺布F5固定,所述第一固定胶G1的施加方式可以为间断施加,亦可以连续施加。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第四夹压驱动辊C4和所述包覆装置M之间还设有用于施加第四固定胶G4的胶枪G,所述第四固定胶G4用于将所述包覆无纺布F5的两侧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热风无纺布F1的两侧端,以实现超薄复合芯体产品两侧的完全包覆,大大降低了液体侧漏的发生。
通过控制胶枪G3施加的第一固定胶G1、第二固定胶G2、第三固定胶G3以及第四固定胶G4的施胶克重,调整相邻材料之间的剥离强度,控制方便简单易操作。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第一上流侧、第二上流侧、第三上流侧、第四上流侧以及下流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自由辊D。所述自由辊的最佳布设方式如图6所示,在实际应用过程并不局限于如图6所示的布设方式。
实施例二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相对于实施一减少了无尘纸F4的输送工序,即第三上流侧的工序。
具体为:所述包覆无纺布F5经第四上流侧的工序被逐渐输送至复合鼓装置L中;然后与第一上流侧的所述第一半成品以及高分子吸水材料F3在所述复合鼓装置L的产品复合位上被逐渐固定形成第三半成品;所述第三半成品经包覆装置M包覆完成后形成复合芯体F6。
再者,所述胶枪G针对某一材料施加的固定胶也有所差异:位于第四上流侧的所述包覆无纺布F5被直接施加第二固定胶G2,然后在复合鼓装置L的产品复合位逐渐贴合在所述高分子材料F3的下侧。
本实施例相比于实施例一虽减少了无尘纸F4的输送工序及第一固定胶G1,本实施例的工艺更加简单,也降低了一定的设备投入成本。
本发明制作系统制作的超薄复合芯体产品具有导流扩散性能好,吸收性能优,渗透速度快,反渗量小等特点,有效地提高了复合芯体的质量及穿着舒适度等;本发明制作系统在线生成过程中制作精度高、产品成型好、自动化程度高等;因此,本发明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定,仅仅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23)

1.超薄复合芯体产品的制作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多个夹压驱动辊、高分子供料装置(H)、复合鼓装置(L)以及包覆装置(M);
所述夹压驱动辊设置在所述复合鼓装置(L)的上流侧或下流侧;
热风无纺布(F1)与蓬松热风无纺布(F2)经过第一夹压驱动辊(C1)夹压后固定,固定后的第一半成品被逐渐输送至复合鼓装置(L)中;
所述高分子供料装置(H)的出料口设置在所述复合鼓装置(L)上的产品复合位处,经高分子供料装置(H)输送的高分子吸水材料(F3)逐渐施加在所述第一半成品的上侧;
包覆无纺布(F5)被逐渐输送至复合鼓装置(L)中;
所述第一半成品、高分子吸水材料(F3)以及包覆无纺布(F5)在所述复合鼓装置(L)的产品复合位上被逐渐固定形成第三半成品;
所述包覆装置(M)设置在所述复合鼓装置(L)的下流侧,所述第三半成品经包覆装置(M)包覆完成后形成复合芯体(F6);
还包括开槽起毛装置(N),所述开槽起毛装置(N)设置在所述第一夹压驱动辊(C1)和所述复合鼓装置(L)之间;
所述开槽起毛装置(N)包括N个开槽起毛块(N8),利用所述开槽起毛块(N8)在蓬松热风无纺布的下表面进行开槽并同时施加热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无尘纸(F4)输送工序,
所述无尘纸(F4)与所述包覆无纺布(F5)经过第三夹压驱动 辊(C3)夹压后固定,固定后的第二半成品逐渐输送至复合鼓装置(L)中;
所述第一半成品、高分子吸水材料(F3)以及第二半成品在所述复合鼓装置(L)的产品复合位上被逐渐固定形成第三半成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作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槽起毛装置(N)还包括:
驱动轴(N3)、风管(N6)、通气辊(N7)以及马达(N13),
所述驱动轴(N3)与马达(N13)连接并在所述马达(N13)的驱动作用下旋转,
所述通气辊(N7)周向设置在所述驱动轴(N3)的外侧,
所述通气辊(N7)与外接有吹风装置的所述风管(N6)连通设置,
所述开槽起毛块(N8)周向布设在所述通气辊(N7)的外周,
所述开槽起毛块(N8)的端部还设有气孔,所述气孔与所述通气辊(N7)上的通气孔连通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作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棒(N9),所述加热棒(N9)设置在所述通气辊(N7)的内侧或所述驱动轴(N3)的内部腔体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槽起毛装置(N)还包括安装在所述通气辊(N7)端部的气体导入块(N5),所述气体导入块(N5)与所述风管(N6)连通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任一项所述的制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槽起毛块(N8)的端部为尖锐角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槽起毛块(N8)的端部设有气孔。
8.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制作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与吸风装置连接的异形风管装置(O),所述异形风管装置(O)设置在所述开槽起毛装置(N)的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作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施加第三固定胶(G3)的胶枪(G),所述第三固定胶(G3)施加在所述第一夹压驱动辊(C1)上流侧的热风无纺布(F1)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固定胶(G3)按间断条状施加在所述热风无纺布(F1)上,并与设置在蓬松热风无纺布(F2)上的凹槽(F21)错开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作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开收卷装置,所述开收卷装置包括
第一开卷机构(E1),所述第一开卷机构(E1)用于对热风无纺布(F1)进行开卷放料,所述第一开卷机构(E1)设置在所述第一夹压驱动辊(C1)的第一上流侧;
第二开卷机构(E2),所述第二开卷机构(E2)用于对蓬松热风无纺布(F2)进行开卷放料,所述第二开卷机构(E2)设置在所述第一夹压驱动辊(C1)的第二上流侧;
第三开卷机构(E3),所述第三开卷机构(E3)用于对无尘纸(F4)进行开卷放料,所述第三开卷机构(E3)设置在所述第三夹压驱动辊(C3)的第三上流侧;
第四开卷机构(E4),第四开卷机构(E4)用于对所述包覆无纺布(F5)进行开卷放料,所述第四开卷机构(E4)设置在所述第三夹压驱动辊(C3) 的第四上流侧;
以及
第五收卷机构(E5),所述第五收卷机构(E5)用于对成型后的复合芯体(F6)进行收卷,所述第五收卷机构(E5)设置在所述包覆装置(M)的下流侧。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作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张力控制装置所述张力控制装置包括第一张力控制机构(A1)、第二张力控制机构(A2)、第三张力控制机构(A3)、第四张力控制机构(A4)以及第五张力控制机构(A5),
所述第一张力控制机构(A1)设置在所述第一夹压驱动辊(C1)和第一开卷机构(E1)之间;
所述第二张力控制机构(A2)设置在所述第一夹压驱动辊(C1)和第二开卷机构(E2)之间;
所述第三张力控制机构(A3)设置在所述第三夹压驱动辊(C3)和第三开卷机构(E3)之间;
所述第四张力控制机构(A4)设置在所述第三夹压驱动辊(C3)和第四开卷机构(E4)之间;
所述第五张力控制机构(A5)设置在所述包覆装置(M)和第五收卷机构(E5)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作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纠偏装置,
所述纠偏装置包括第一纠偏机构(B1)、第二纠偏机构(B2)、第三纠偏机构(B3)、第四纠偏机构(B4)以及第五纠偏机构(B5),
所述第一纠偏机构(B1) 设置在所述第一张力控制机构(A1)和所述第一夹压驱动辊(C1)之间;
所述第二纠偏机构(B2)设置在所述第二张力控制机构(A2)和所述第一夹压驱动辊(C1)之间;
所述第三纠偏机构(B3) 设置在所述第三张力控制机构(A3)和所述第三夹压驱动辊(C3)之间;
所述第四纠偏机构(B4)设置在所述第四张力控制机构(A4)和所述第三夹压驱动辊(C3)之间;
所述第五纠偏机构(B5)设置在所述第五张力控制机构(A5)和所述第五收卷机构(E5)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制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装置(M)和所述第五张力控制机构(A5)之间还设有第五夹压驱动辊(C5)。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鼓装置(L)和所述包覆装置(M)之间还设有第四夹压驱动辊(C4)。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鼓装置(L)与吸风装置连接,且其外壁分布有等列排布的吸风槽。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高分子回收装置(K),所述高分子回收装置(K)设置在所述复合鼓装置(L)上的产品复合位外侧。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合芯体(F6)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布设的热风无纺布(F1)、蓬松热风无纺布(F2)、高分子吸水材料(F3)以及包覆无纺布(F5),
所述热风无纺布(F1)与所述蓬松热风无纺布(F2)固定连接;
所述高分子吸水材料(F3)设置在所述蓬松热风无纺布(F2)的下侧;
所述包覆无纺布(F5)设置在所述高分子吸水材料(F3)的下侧,且所述包覆无纺布(F5)的两端部分别向上包覆在所述热风无纺布(F1)两侧的端部;
所述蓬松热风无纺布(F2)的下侧设有用于容纳高分子吸水材料(F3)的凹槽(F21),所述凹槽(F21)经开槽起毛形成。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制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F21)按等间距条状布设在所述蓬松热风无纺布(F2)的下侧。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制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无纺布(F1)与所述蓬松热风无纺布(F2)通过第三固定胶(G3)固定连接。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制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固定胶(G3)按间断条状布设。
22.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制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F21)与所述第三固定胶(G3)错开设置。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芯体(F6)还包括无尘纸(F4),所述无尘纸(F4)设置在下侧施加有高分子吸水材料(F3)的所述蓬松热风无纺布(F2)和所述包覆无纺布(F5)之间。
CN201710647335.6A 2017-08-01 2017-08-01 超薄复合芯体产品及其制作系统 Active CN1072808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47335.6A CN107280864B (zh) 2017-08-01 2017-08-01 超薄复合芯体产品及其制作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47335.6A CN107280864B (zh) 2017-08-01 2017-08-01 超薄复合芯体产品及其制作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80864A CN107280864A (zh) 2017-10-24
CN107280864B true CN107280864B (zh) 2022-07-15

Family

ID=601040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47335.6A Active CN107280864B (zh) 2017-08-01 2017-08-01 超薄复合芯体产品及其制作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28086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57065A (zh) * 2017-12-02 2018-03-06 广东美登纸业有限公司 复合包覆芯体生产线
CN108312551B (zh) * 2018-02-11 2023-11-10 瑞光(上海)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超声波复合系统
CN108433876B (zh) * 2018-04-09 2023-03-31 瑞光(上海)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全尺寸涂覆材料的涂覆粘贴复合装置
CN108608689B (zh) * 2018-07-02 2024-03-12 瑞光(上海)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在线复合工艺系统及复合芯体产品
CN111358623B (zh) * 2018-12-25 2022-04-08 苏州科化聚慧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轻薄柔软吸收体及其在线与成品一体制作方法与应用
CN110179593A (zh) * 2019-07-08 2019-08-30 广东佳丝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超柔吸液芯体及其制备系统和工艺
CN110680620A (zh) * 2019-11-05 2020-01-14 湖州唯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卫生用品的3d复合芯体
CN114917078B (zh) * 2022-06-09 2023-10-27 晋江海纳机械有限公司 宠物裤切洞系统及工艺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99375B2 (ja) * 1996-07-02 2004-02-23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2001851A (ja) * 2000-06-19 2002-01-08 Nippon Kyushutai Gijutsu Kenkyusho:Kk シート状高吸水性複合体の製造方法
JP5097423B2 (ja) * 2007-03-26 2012-12-12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及び、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
CN101797201B (zh) * 2010-01-21 2012-10-10 厦门兰海贸易有限公司 高分子复合芯体及其制备方法
EP2535027B1 (en) * 2011-06-17 2022-08-17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Absorbent article having improved absorption properties
CN105832466A (zh) * 2016-05-13 2016-08-10 杭州珂瑞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超薄吸收体复合无纺布及制作方法
CN106074002A (zh) * 2016-07-29 2016-11-09 泉州市汉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纸尿裤吸收芯
CN208447930U (zh) * 2017-08-01 2019-02-01 瑞光(上海)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超薄复合芯体产品及其制作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80864A (zh) 2017-10-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80864B (zh) 超薄复合芯体产品及其制作系统
CN108608689B (zh) 一种在线复合工艺系统及复合芯体产品
US4675068A (en) Arrangement for bonding an elastic ribbon to a plastics web with the aid of an adhesive
JP4905973B2 (ja) 吸引装置、シートの搬送方法、吸収体の製造方法及び不織布の嵩回復方法
CN206500336U (zh) 一种涂布机
CN209097888U (zh) 一种环保包装胶带的生产系统
CN207090602U (zh) 一种纱布纠偏展平装置
CN208447930U (zh) 超薄复合芯体产品及其制作系统
CN209027238U (zh) 一种水刺无纺布加工用烘干机
CN108534515A (zh) 一种自动化纺织机用烘箱
CN110370795B (zh) 一种纺织品加工用烫金机的烫金机构固定装置及方法
CN111691070A (zh) 熔喷布二次加工设备
CN107820340B (zh) 石墨烯加热膜及其生产方法
CN104339669B (zh) 一种基于热熔法碳纤维预浸料的浸胶装置和浸胶工艺
CN107299477B (zh) 开槽起毛装置
CN202482691U (zh) 干燥装置
CN213353857U (zh) 一种应用于复合云母带生产工艺中的覆膜机
CN212030131U (zh) 一种纺织加工用布料烘干装置
CN104070760A (zh) 一种针刺烘干装置
CN110952203B (zh) 一种纱线植绒流水工艺及连续生产设备
CN207891468U (zh) 一种棉涤弹高尔夫面料用纤维丝预集束收卷装置
CN208429649U (zh) 一种恒张力纠偏放卷机
CN207466069U (zh) 一种无溶剂复合机
CN215319106U (zh) 一种干化学试纸自动生产线
CN218666751U (zh) 一种提高干燥度的表面除皱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