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76644A - 阵列天线波束赋形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阵列天线波束赋形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76644A
CN107276644A CN201710409869.5A CN201710409869A CN107276644A CN 107276644 A CN107276644 A CN 107276644A CN 201710409869 A CN201710409869 A CN 201710409869A CN 107276644 A CN107276644 A CN 1072766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array antenna
array
axis direction
constrain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0986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76644B (zh
Inventor
狄浩成
赵大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Inc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Inc filed Critical Goertek Inc
Priority to CN20171040986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276644B/zh
Publication of CN1072766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766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766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766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the mobile station comprising multiple antennas, e.g. to provide uplink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28Cell structures using beam ste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5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using location based information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阵列天线波束赋形方法和系统,其中,第二设备的位置固定,通过设置在第二设备上的定位装置向第一设备发射定位信号来确定这两个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根据这两个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分别确定这两个设备的阵列天线之间的主波束约束条件;进而根据主波束约束条件,进行波束赋形,得到满足所述主波束约束条件的波束。本发明直接根据设备间的相对位置信息确定波速赋形时需要的主波束约束条件,可以减少波束赋形时信息交互次数,能够降低波束赋形的时间损耗,缩短波束赋形的建立时间,提高波束赋形的效率。

Description

阵列天线波束赋形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波束赋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阵列天线波束赋形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阵列天线是一项利用不同信号传输的空间差异性和阵列数字信号处理的技术,可以实现对不同目标信号从空域角度进行区分和隔离,从而达到降低多址干扰、增加容量、扩大覆盖、改善通信质量、降低发射功率和提高无线数据传输速率的目的。
现有技术中,扇区级扫描(sector level sweep,SLS)是阵列天线波束赋形技术中的主要部分,通常,扇区级扫描包括发送扇区级扫描、接收扇区级扫描、扇区扫描反馈和扇区扫描确认等4个部分,扇区扫描需要遍历设备的各个天线及天线的每个扇区,在对扇区扫描反馈和确认中还可能出现由于干扰或噪声收不到的情况,需要重复发送。因此,在扇区级扫描这个过程中,信息交互次数非常巨大,这些信息交互次数占波束赋形技术的主要部分,从而大大增加了波束赋形技术的时间损耗,降低了波束赋形技术的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阵列天线波束赋形方法和系统,可以减少波束赋形时信息交互次数,能够降低波束赋形技术的时间损耗,缩短波束赋形的建立时间,提高天线阵元效率和波束赋形的效率。
本发明提供一种阵列天线波束赋形方法,包括:
确定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分别确定所述第一设备的阵列天线和第二设备的阵列天线之间的主波束约束条件;
根据所述主波束约束条件,分别确定所述第一设备的阵列天线各阵元的赋形权值和第二设备的阵列天线各阵元的赋形权值;
对所述第一设备的阵列天线各阵元的赋形权值和第二设备的阵列天线各阵元的赋形权值进行赋形,得到满足所述主波束约束条件的波束。
可选地,确定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包括:
从第二设备处针对第一设备发射相互垂直两个方向扫射的定位信号,计算相互垂直两个方向扫射的定位信号到达第一设备的角度差,进而确定第一设备的位置信息;
根据定位得到的第一设备的位置信息和第二设备的位置信息,确定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
可选地,确定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还包括:
从第二设备的阵列天线处针对第一设备的阵列天线的x轴方向和z轴方向发射激光信号;
通过测量得到x轴方向和z轴方向发射的激光信号到达第一设备的阵列天线的时间,根据所述时间确定第一设备的阵列天线相对于x轴方向和z轴方向的角度,根据第一设备的阵列天线相对于x轴方向和z轴方向的角度,确定第一设备的阵列天线相对于第二设备的阵列天线的水平夹角α和垂直夹角γ,得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设备的阵列天线和第二设备的阵列天线之间的主波束约束条件包括波束方向和/或波束宽度。
可选地,根据所述主波束约束条件,分别确定所述第一设备的阵列天线各阵元的赋形权值和第二设备的阵列天线各阵元的赋形权值,包括:
分别确定第一设备的阵列天线和第二设备的阵列天线中各阵元功率的约束条件;
根据所述各阵元功率的约束条件,确定各阵元所需的赋形权值的模值;
根据所述模值,确定满足所述主波束约束条件的各阵元所需的赋形权值。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阵列天线波束赋形系统,包括:第一设备、第二设备和定位装置,其中,定位装置分别与第一设备、第二设备相连接;
定位装置,确定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
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分别根据定位装置确定的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各自确定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主波束约束条件,并根据所述主波束约束条件各自进行波束赋形。
可选地,第二设备的位置固定,定位装置安装在第二设备上;
定位装置,通过对第一设备发射相互垂直两个方向扫射的定位信号来确定第一设备的位置信息,进而确定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
可选地,第一设备上安装有第一阵列天线,第一阵列天线处设置有传感器,第一阵列天线和传感器处于相同位置,第二设备上安装有第二阵列天线,第二阵列天线处设置有激光定位装置,激光定位装置和第二阵列天线处于相同位置;
传感器,接收激光定位装置向x轴方向和z轴方向发射的激光信号,并向激光定位装置反馈x轴方向和z轴方向发射的激光信号到达传感器的时间信息;
激光定位装置,针对第一阵列天线进行x轴方向和z轴方向发射激光信号,接收第一阵列天线处的传感器反馈的时间信息来确定第一阵列天线相对于第二阵列天线的水平夹角α和垂直夹角γ,得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
可选地,第一设备包括虚拟现实设备,第二设备包括电脑设备,定位装置包括激光定位装置。
可选地,虚拟现实设备上设有阵列天线,且在虚拟现实设备的阵列天线处安装有光敏传感器,且光敏传感器的个数为多个;
电脑设备的位置固定,在电脑设备上设有阵列天线,且在电脑设备的阵列天线处安装有激光定位装置。
本发明通过定位装置快速准确地确定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而可以根据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快速准确地确定各设备的阵列天线之间的主波束约束条件,从而根据确定的主波束约束条件快速准确地进行波束赋形。由于本发明中主波束约束条件不是通过扇区级扫描确定的,而是通过定位得到的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来确定的,因此,可以大大减小扇区级扫描带来的波束赋形的巨大信息交互次数,从而可以大大降低波束赋形技术的时间损耗,提高了波束赋形技术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天线波束赋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天线波束赋形系统架构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天线波束赋形系统架构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天线波束赋形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的激光定位装置发射激光信号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多种”一般包含至少两种,但是不排除包含至少一种的情况。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XXX,但这些XXX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XXX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XXX也可以被称为第二XXX,类似地,第二XXX也可以被称为第一XXX。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商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需要说明的是,阵列天线波束赋形技术中需要确定阵列天线之间的主波束约束条件,由于现有的阵列天线波束赋形技术中通常采用扇区级扫描来确定阵列天线之间的主波束约束条件,而扇区级扫描需要遍历设备的各个天线及天线的每个扇区,在对扇区扫描反馈和确认中还可能出现由于干扰或噪声收不到的情况,需要重复发送。因此,在扇区级扫描这个过程中,信息交互次数非常巨大,这些信息交互次数占波束赋形技术的主要部分,从而大大增加了波束赋形技术的时间损耗,降低了波束赋形技术的效率。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定位装置来确定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根据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来确定各设备的阵列天线之间的主波束约束条件。由于定位装置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而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各设备的阵列天线之间的主波束约束条件,进一步地,由于本发明不采用现有的扇区级扫描来确定各设备的阵列天线之间的主波束约束条件,因此,可以大大减小波束赋形的信息交互次数,从而大大降低波束赋形技术的时间损耗和提高波束赋形技术的效率。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天线波束赋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
S101、确定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快速准确的确定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设置第二设备的位置是固定的,定位装置可以安装在第二设备上,这样,第二设备与定位装置的位置是相同的。
具体地,定位装置从第二设备处针对第一设备发射相互垂直两个方向扫射的定位信号,计算相互垂直两个方向扫射的定位信号到达第一设备的角度差,进而确定第一设备的位置信息;根据定位得到的第一设备的位置信息和第二设备的位置信息,确定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因此,本实施例通过定位装置可以快速准确的定位第一设备的位置信息,进而快速准确地确定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从而为后续快速准确地确定第一设备的阵列天线与第二设备的阵列天线之间的主波束约束条件。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设备上安装有阵列天线,简称第一阵列天线,第一阵列天线处设置有传感器,第一阵列天线和传感器处于相同位置,第二设备上安装有阵列天线,简称第二阵列天线,第二阵列天线处设置有激光定位装置,激光定位装置和第二阵列天线处于相同位置。
具体地,通过激光定位装置从第二阵列天线处针对第一阵列天线的x轴方向和z轴方向发射激光信号;通过第一阵列天线处设置的传感器测量得到x轴方向和z轴方向发射的激光信号到达第一设备的阵列天线的时间信息,并将时间信息反馈给激光定位装置,使得激光定位装置根据时间信息确定第一阵列天线相对于x轴方向和z轴方向的角度,根据第一阵列天线相对于x轴方向和z轴方向的角度,确定第一阵列天线相对于第二阵列天线的水平夹角α和垂直夹角γ,从而得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本实施例中不需要计算第一设备的位置信息,而是通过向第一阵列天线的x轴方向和z轴方向发射激光信号,测量得到第一阵列天线相对于第二阵列天线的水平夹角α和垂直夹角γ,从而可以直接得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因此,可以减少计算第一设备的位置信息的时间损耗,进一步降低波束赋形技术的时间损耗。
S102、根据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分别确定第一设备的阵列天线和第二设备的阵列天线之间的主波束约束条件;
具体实现时,根据第一设备的阵列天线相对于第二设备的阵列天线之间的水平夹角α和垂直夹角γ,第一设备可以确定第一设备的阵列天线和第二设备的阵列天线之间的主波束约束条件,第二设备可以确定第一设备的阵列天线和第二设备的阵列天线之间的主波束约束条件。这里的主波束约束条件包括波束方向和/或波束宽度。
S103、根据主波束约束条件,分别确定第一设备的阵列天线各阵元的赋形权值和第二设备的阵列天线各阵元的赋形权值;
具体实现时包括:
第一设备确定第一设备的阵列天线中各阵元功率的约束条件,第二设备确定第二设备的阵列天线中各阵元功率的约束条件;其中,各阵元功率的约束条件包括各阵元之间的功率差异,另外,在不考虑赋形权值的幅角时,各阵元天线功率的约束条件为限制赋形权值的模值不超过1;
第一设备根据第一设备的阵列天线中各阵元功率的约束条件,确定第一设备的阵列天线中各阵元所需的赋形权值的模值;第二设备根据第二设备的阵列天线中各阵元功率的约束条件,确定第二设备的阵列天线中各阵元所需的赋形权值的模值;
第一设备根据第一设备的阵列天线中各阵元所需的赋形权值的模值,确定满足主波束约束条件的第一设备的阵列天线中各阵元所需的赋形权值;第二设备根据第二设备的阵列天线中各阵元所需的赋形权值的模值,确定满足主波束约束条件的第二设备的阵列天线中各阵元所需的赋形权值。
S104、对第一设备的阵列天线各阵元的赋形权值和第二设备的阵列天线各阵元的赋形权值进行赋形,得到满足主波束约束条件的波束。
第一设备根据第一设备的阵列天线各阵元的赋形权值进行赋形,得到满足主波束约束条件的波束;第二设备根据第二设备的阵列天线各阵元的赋形权值进行赋形,得到满足主波束约束条件的波束。
本发明提供的阵列天线波束赋形方法通过定位装置可以快速且准确地确定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根据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可以快速且准确地确定第一设备的阵列天线和第二设备的阵列天线之间的主波束约束条件,从而使得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根据主波束约束条件,各自确定阵列天线中各阵元的赋形权值,并根据各自阵列天线中各阵元的赋形权值进行赋形,得到满足主波束约束条件的波束。因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天线波束赋形方法中,不需要通过扇区级扫描来确定第一设备的阵列天线和第二设备的阵列天线之间的主波束约束条件,因此,可以大大减小扇区级扫描带来的波束赋形的巨大信息交互次数,从而可以大大降低波束赋形技术的时间损耗和提高波束赋形技术的效率。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天线波束赋形系统架构图,如图2所示,包括:第一设备、第二设备和定位装置,其中,定位装置分别与第一设备、第二设备相连接;
其中,定位装置,确定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
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分别根据定位装置确定的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各自确定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主波束约束条件,并根据所述主波束约束条件各自进行波束赋形。
可选地,为了快速准确的得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设置第二设备的位置是固定的,第二设备上安装有定位装置,这样,第二设备与定位装置处于的相同位置;
定位装置,通过对第一设备发射相互垂直两个方向扫射的定位信号来确定第一设备的位置信息,进而确定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具体地,定位装置针对第一设备发射相互垂直两个方向扫射的激光信号,计算相互垂直两个方向扫射的激光信号到达第一设备的角度差,根据相互垂直两个方向扫射的激光信号到达第一设备的角度差来确定第一设备的位置信息;由于第二设备与激光定位装置处于的相同位置,即可根据第一设备的位置信息和第二设备的位置信息,确定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
因此,本实施例通过定位装置可以快速准确的定位第一设备的位置信息,进而快速准确地确定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从而为后续快速准确地确定第一设备的阵列天线与第二设备的阵列天线之间的主波束约束条件。
进一步地,定位装置将确定的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分别发送给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以使第一设备可以确定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主波束约束条件;根据主波束约束条件,确定第一设备的阵列天线中各阵元的赋形权值;根据第一设备的阵列天线中各阵元的赋形权值进行赋形,得到满足主波束约束条件的波束;同理,第二设备可以根据相对位置信息确定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主波束约束条件;根据主波束约束条件,确定第二设备的阵列天线中各阵元的赋形权值;根据第二设备的阵列天线中各阵元的赋形权值进行赋形,得到满足主波束约束条件的波束。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天线波束赋形系统架构图,如图3所示,为了更加快速准确的得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设备上安装有第一阵列天线,第一阵列天线处设置有传感器,第一阵列天线和传感器处于相同位置,第二设备上安装有第二阵列天线,第二阵列天线处设置有激光定位装置,激光定位装置和第二阵列天线处于相同位置;
其中,传感器,接收激光定位装置向x轴方向和z轴方向发射的激光信号,并向激光定位装置反馈x轴方向和z轴方向发射的激光信号到达传感器的时间信息;
激光定位装置,针对第一阵列天线进行x轴方向和z轴方向发射激光信号,接收第一阵列天线处的传感器反馈的时间信息来确定第一阵列天线相对于第二阵列天线的水平夹角α和垂直夹角γ,得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
因此,本实施例中不需要计算第一设备的位置信息,而是通过向第一阵列天线的x轴方向和z轴方向发射激光信号,测量得到第一阵列天线相对于第二阵列天线的水平夹角α和垂直夹角γ,从而为后续快速准确地确定第一设备的阵列天线与第二设备的阵列天线之间的主波束约束条件,因此,可以进一步减少计算第一设备的位置信息带来的时间损耗。
进一步地,激光定位装置将确定的第一阵列天线相对于第二阵列天线之间的水平夹角α和垂直夹角γ分别发送给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第一设备的处理器可以确定第一阵列天线和第二阵列天线之间的主波束约束条件;根据主波束约束条件,确定第一阵列天线各阵元的赋形权值;根据第一阵列天线各阵元的赋形权值进行赋形,得到满足主波束约束条件的波束;同理,第二设备的处理器可以确定第一阵列天线和第二阵列天线之间的主波束约束条件;根据主波束约束条件,确定第二阵列天线各阵元的赋形权值;根据第二阵列天线各阵元的赋形权值进行赋形,得到满足主波束约束条件的波束。
本发明实施例的主波束约束条件包括但不限于波束方向和/或波束宽度。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天线波束赋形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如图4所示,假设第一设备是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头盔,简称VR头盔,头盔的阵列天线处安装有光敏传感器,且为了实现快速有效地对VR头盔进行定位,头盔的阵列天线处可以设置多个光敏传感器,且光敏传感器越多,定位速度越快;第二设备为电脑设备,激光定位装置为光塔,具体地,激光定位装置可以设置在和电脑设备的阵列天线处,即激光定位装置与电脑设备的阵列天线位置相同。
图5为本实施例的激光定位装置发射激光信号示意图,如图5所示,当激光定位装置对头盔的阵列天线进行x轴方向和z轴方向发射激光信号,头盔上的光敏传感器分别接收x轴方向和z轴方向发射的激光信号,可以测量得到x轴方向和z轴方向发射的激光信号到达光敏传感器的时间,进而根据x轴方向和z轴方向发射的激光信号到达光敏传感器的时间,确定光敏传感器相对于x轴方向和z轴方向的角度,由于激光定位装置和电脑设备的阵列天线在同一个位置,且头盔的阵列天线与光敏传感器在同一个位置,于是可以直接根据光敏传感器相对于x轴方向和z轴方向的角度即可确定头盔的阵列天线相对于电脑设备的阵列天线之间水平夹角α和垂直夹角γ。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头盔的阵列天线旁边设置光敏传感器,激光定位装置和电脑设备的阵列天线在同一个位置,这样可以直接根据光敏传感器相对于x轴方向和z轴方向的角度即可确定头盔的阵列天线相对于电脑设备的阵列天线之间水平夹角α和垂直夹角γ,不需要具体定位确定头盔的位置信息,从而可以减少计算头盔位置信息的时间损耗,进一步降低波束赋形的时间损耗。
进一步地,激光定位装置将确定的头盔的阵列天线相对于电脑设备的阵列天线之间的水平夹角α和垂直夹角γ分别发送给头盔和电脑设备;头盔的处理器可以确定头盔的阵列天线和电脑设备的阵列天线之间的主波束约束条件;根据主波束约束条件,确定头盔的阵列天线中各阵元的赋形权值;根据头盔的阵列天线中各阵元的赋形权值进行赋形,得到满足主波束约束条件的波束;同理,电脑设备的处理器可以确定头盔的阵列天线和电脑设备的阵列天线之间的主波束约束条件;根据主波束约束条件,确定电脑设备的阵列天线中各阵元的赋形权值;根据电脑设备的阵列天线中各阵元的赋形权值进行赋形,得到满足主波束约束条件的波束。
因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天线波束赋形方法不需要通过扇区级扫描来确定第一设备的阵列天线和第二设备的阵列天线之间的主波束约束条件,因此,可以大大减小扇区级扫描带来的波束赋形的巨大信息交互次数,从而可以大大降低波束赋形技术的时间损耗和提高波束赋形技术的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阵列天线波束赋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分别确定所述第一设备的阵列天线和第二设备的阵列天线之间的主波束约束条件;
根据所述主波束约束条件,分别确定所述第一设备的阵列天线各阵元的赋形权值和第二设备的阵列天线各阵元的赋形权值;
对所述第一设备的阵列天线各阵元的赋形权值和第二设备的阵列天线各阵元的赋形权值进行赋形,得到满足所述主波束约束条件的波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包括:
从第二设备处针对第一设备发射相互垂直两个方向扫射的定位信号,计算相互垂直两个方向扫射的定位信号到达第一设备的角度差,进而确定第一设备的位置信息;
根据定位得到的第一设备的位置信息和第二设备的位置信息,确定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还包括:
从第二设备的阵列天线处针对第一设备的阵列天线的x轴方向和z轴方向发射激光信号;
通过测量得到x轴方向和z轴方向发射的激光信号到达第一设备的阵列天线的时间,根据所述时间确定第一设备的阵列天线相对于x轴方向和z轴方向的角度,根据第一设备的阵列天线相对于x轴方向和z轴方向的角度,确定第一设备的阵列天线相对于第二设备的阵列天线的水平夹角α和垂直夹角γ,得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的阵列天线和第二设备的阵列天线之间的主波束约束条件包括波束方向和/或波束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主波束约束条件,分别确定所述第一设备的阵列天线各阵元的赋形权值和第二设备的阵列天线各阵元的赋形权值,包括:
分别确定第一设备的阵列天线和第二设备的阵列天线中各阵元功率的约束条件;
根据所述各阵元功率的约束条件,确定各阵元所需的赋形权值的模值;
根据所述模值,确定满足所述主波束约束条件的各阵元所需的赋形权值。
6.一种阵列天线波束赋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设备、第二设备和定位装置,其中,定位装置分别与第一设备、第二设备相连接;
定位装置,确定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
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分别根据定位装置确定的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各自确定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主波束约束条件,并根据所述主波束约束条件各自进行波束赋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设备的位置固定,定位装置安装在第二设备上;
定位装置,通过对第一设备发射相互垂直两个方向扫射的定位信号来确定第一设备的位置信息,进而确定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设备上安装有第一阵列天线,第一阵列天线处设置有传感器,第一阵列天线和传感器处于相同位置,第二设备上安装有第二阵列天线,第二阵列天线处设置有激光定位装置,激光定位装置和第二阵列天线处于相同位置;
传感器,接收激光定位装置向x轴方向和z轴方向发射的激光信号,并向激光定位装置反馈x轴方向和z轴方向发射的激光信号到达传感器的时间信息;
激光定位装置,针对第一阵列天线进行x轴方向和z轴方向发射激光信号,接收第一阵列天线处的传感器反馈的时间信息来确定第一阵列天线相对于第二阵列天线的水平夹角α和垂直夹角γ,得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设备包括虚拟现实设备,第二设备包括电脑设备,定位装置包括激光定位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虚拟现实设备上设有阵列天线,且在虚拟现实设备的阵列天线处安装有光敏传感器,且光敏传感器的个数为多个;
电脑设备的位置固定,在电脑设备上设有阵列天线,且在电脑设备的阵列天线处安装有激光定位装置。
CN201710409869.5A 2017-06-02 2017-06-02 阵列天线波束赋形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072766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09869.5A CN107276644B (zh) 2017-06-02 2017-06-02 阵列天线波束赋形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09869.5A CN107276644B (zh) 2017-06-02 2017-06-02 阵列天线波束赋形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76644A true CN107276644A (zh) 2017-10-20
CN107276644B CN107276644B (zh) 2021-02-26

Family

ID=600655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09869.5A Active CN107276644B (zh) 2017-06-02 2017-06-02 阵列天线波束赋形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27664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91831A (zh) * 2019-09-04 2019-10-2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波束连接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5070407A (zh) * 2022-05-18 2022-09-20 电子科技大学 辅助天线阵面大规模阵元组装定位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34269A (zh) * 2002-01-21 2003-08-06 拓普康株式会社 位置确定装置和与该装置一起使用的旋转的激光装置
CN101257335A (zh) * 2007-03-02 2008-09-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天线波束赋形方法和装置
CN101427418A (zh) * 2006-04-06 2009-05-06 安德鲁公司 蜂窝天线及其系统和方法
CN103268640A (zh) * 2013-05-10 2013-08-28 北京速通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多波束天线的多车道自由流电子收费系统及方法
CN106033988A (zh) * 2015-03-20 2016-10-1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34269A (zh) * 2002-01-21 2003-08-06 拓普康株式会社 位置确定装置和与该装置一起使用的旋转的激光装置
CN101427418A (zh) * 2006-04-06 2009-05-06 安德鲁公司 蜂窝天线及其系统和方法
CN101257335A (zh) * 2007-03-02 2008-09-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天线波束赋形方法和装置
CN103268640A (zh) * 2013-05-10 2013-08-28 北京速通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多波束天线的多车道自由流电子收费系统及方法
CN106033988A (zh) * 2015-03-20 2016-10-1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91831A (zh) * 2019-09-04 2019-10-2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波束连接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391831B (zh) * 2019-09-04 2021-09-1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波束连接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11800580B2 (en) 2019-09-04 2023-10-24 Lenovo (Beijing) Co., Ltd. Method,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beam connection
CN115070407A (zh) * 2022-05-18 2022-09-20 电子科技大学 辅助天线阵面大规模阵元组装定位方法
CN115070407B (zh) * 2022-05-18 2023-07-11 电子科技大学 辅助天线阵面大规模阵元组装定位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76644B (zh) 2021-0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101818B1 (en) Wireless access service method and device
US20190044609A1 (en)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relaying communications using autonomous drones
US11475607B2 (en) Radio coverage map generation
US11403814B2 (en)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generating a dynamic three dimensional communication map
CN103170980A (zh) 一种家用服务机器人的定位系统及定位方法
JP2008124938A (ja) チャネル特性解析装置及び方法
CN111431644B (zh) 面向频谱认知的无人机路径自主规划装置及方法
CN107276644A (zh) 阵列天线波束赋形方法和系统
WO2021041161A1 (en) Indoor positioning for mobile devices
CN106610716A (zh) 一种手势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13965874A (zh) 一种波束赋形信号发送方法及基站设备
KR101499384B1 (ko) 위치 추정 서비스 및 데이터 통신을 동시에 지원하는 빔포밍 벡터 조정 방법 및 장치
JP4819343B2 (ja) ウィンドプロファイラ・システム
JP2003318811A (ja) 受信電界強度推定計算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CN104467960B (zh) 无线光通信中信标光光斑稳定定位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13207106B (zh) 一种无人机融合控制方法及装置
JP6943173B2 (ja) 通信性能予測システム
US20230043334A1 (en) Flight plan generation device and flight plan generation method
JP2003244748A (ja) 移動端末の位置検出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CN104734755A (zh)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US20230266425A1 (en) Estimating a Location of a User Equipment
CN115021800A (zh) 使用无人机查找Ka频段卫星终端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KR102424104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전파 특성을 분석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12835382A (zh)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5g基站测试系统
CN114760226A (zh) 一种提高往返时延估计精度的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