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70504A - 一种可调节的风道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调节的风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70504A
CN107270504A CN201710580530.1A CN201710580530A CN107270504A CN 107270504 A CN107270504 A CN 107270504A CN 201710580530 A CN201710580530 A CN 201710580530A CN 107270504 A CN107270504 A CN 1072705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nal layer
air holes
air channel
outer layer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8053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坚
俞焯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Lover Heal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Zhe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UST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Lover Heal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Lover Heal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Lover Heal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58053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270504A/zh
Publication of CN1072705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7050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调节的风道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风道,其特征在于风道包括风道外层,风道内层和调节装置,所述的风道外层固定于厢体,所述的风道内层与所述的风道外层的内面沿轴向滑动贴合,所述的风道外层设有若干外层风孔,所述的风道内层设有若干内层风孔,各所述的内层风孔与各所述的外层风孔分别沿轴向分布,各所述的内层风孔与全部或部分所述的外层风孔一一对应,各所述的内层风孔和与之相对应的各所述的外层风孔完全或部分重合,由近端到远端各所述的有效出风孔的面积逐渐增大,所述的风道内层与所述的调节装置连接。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远距离送风效果好,可调节送风的远近的风道系统等特点,可广泛的运用于空调工程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可调节的风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空调工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对空调送风系统的结构的改良。
背景技术
空调送风系统所用的风管结构多种多样,但在实际使用中,风管无法保证每个孔的送风量相同,其原因在于风机近端的孔风压高、流量大,远端则风压低、流量小,造成风管长度方向风量不均匀,无法调节送风位置,无法保证远端冷藏物品的品质,而现有技术又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如公开号为CN 20308307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均流送风管道,包括通风管道,设计在通风管道下方的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道内位于每个风口处还设置有均流器,所述均流器具有呈扇形或扇环形的双侧面、连接于双侧面之间的一个或两个弯曲面以及位于双侧面之间上端的进口和下端的出口,出口和风口重合,每个均流器的进口迎风设计且迎风截面在通风管道上的投影面积由前到后依次增大。所述通风管道为横截面顺风流方向逐渐减小的变径设计。又如公开号为CN20096511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纤维织物通风风管,该风管由纤维织物构成管壁,风管管体的两端均为自由端,端口具有支撑连接装置;也可以是风管管体的一端为自由端,另一端为连接端,端口具有支撑连接装置;并在风管管体中部设置软连接装置;或风管管体壁上开通气孔。又如公开号为CN20096511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纤维织物式风管单元结构,包括整体呈圆筒状的管体部分,管体部分为具有透风效果的纤维织物布料围成并构成透风结构;管体部分两端各设置有一个连接头,连接头包括一个圆筒状的接头本体,其特征在于,风管单元中还设置有管体长度调节装置,所述管体长度调节装置,包括位于管体部分上沿长度方向设置的一条拉链,管体部分靠拉链连接成为圆筒状,管体长度调节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管体部分任一端连接头上的卷裹机构。以上的技术方案结构复杂,风无法输送到远处,造成远距离送风效果差,无法调节送风的远近,影响冷藏物品的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结构复杂,近端风量大,远端的风量小,无法调节送风位置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远端送风效果好,可调节送风位置的风道系统。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可调节的风道系统,包括风道,其特征在于风道包括风道外层,风道内层和调节装置,所述的风道的近端与风机连接,所述的风道外层固定在厢体上,所述的风道内层与所述的风道外层的内面沿轴向滑动贴合,所述的风道外层设有若干外层风孔,所述的风道内层设有若干内层风孔,各所述的内层风孔与各所述的外层风孔分别沿轴向分布若干排,各所述的内层风孔与全部或部分所述的外层风孔一一对应,各所述的内层风孔和与之相对应的各所述的外层风孔完全或部分重合构成若干有效出风孔,由近端到远端各所述的有效出风孔的面积逐渐增大,所述的风道内层与所述的调节装置连接。采用此方案可实现一种结构简单,远距离多位置送风的风道系统。
作为优选,所述的外层风孔与所述的内层风孔均为直径和数量相同的圆孔,各所述的外层风孔的孔距均相同,各所述的内层风孔的孔距均相同,所述的外层风孔的孔距与所述的内层风孔的孔距应满足下面的公式条件:
(a>2D)
其中A为所述的内层风孔的孔距,a为所述的外层风孔的孔距,D为所述的内层风孔的直径,n为单排所述的内层风孔的数量,所述的风道内层位于远端时远端的所述的内层风孔与远端的所述的外层风孔完全重合。采用此方案可均匀合理的布置各有效出风孔。
作为优选,所述的调节装置包括驱动装置和导向机构,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减速器,齿条和齿轮,所述的电机通过联轴器和所述的减速器连接,所述的减速器的输出轴和所述的齿轮连接,所述的齿轮与所述的齿条啮合,所述的齿条与所述的风道内层相连接,所述的导向机构包括滑槽导轨和滑块,所述的滑槽导轨设置于所述的外层风孔的两侧,所述的滑块设置于所述的风道内层的两侧边,所述的滑槽导轨与所述的滑块相适配。采用此方案可驱动风道内层产生移动,防止风道外层与风道内层发生分离,对各所述的有效出风孔面积大小进行调节。
作为优选,所述的调节装置设有自动温度控制系统,所述的自动温度控制系统包括温度控制器和后部温度传感器,所述的温度控制器包括处理器,显示屏和设定键盘,所述的处理器分别与所述的显示屏,所述的设定键盘,所述的后部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的电机相连接,所述的后部温度传感器设置于厢体的后部。由于厢体后部的门附近温度上升较快,造成后部温度始终高于前部,采用此方案可监测厢体后部的温度,并根据温度的变化调整调节装置的运动,从而改变出风量,使厢体后部的温度控制在设定范围内。
作为优选,厢体的前部也设置有前部温度传感器。采用此方案可监测厢体前部的温度,并根据温度的变化调整调节装置的运动,从而改变出风量,使厢体前部的温度控制在设定范围内。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可调节的风道系统的控制方法,其操作步骤如下:
a.启动系统,设定自动温度控制系统的温度调节范围;
b.冷气从各有效出风孔和无对应内层风孔的外层风孔吹出;
c.所述的后部温度传感器把实时测得的后部温度的信息传递给所述的处理器,所述的处理器将所述的后部温度和设定的温度调节范围进行比较;
d.当所述的后部温度低于温度调节范围下限时,所述的处理器发出控制命令输出给所述的电机,由所述的电机控制的所述的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的风道内层沿着所述的滑槽导轨移向远端,增加了各有效出风孔的面积,使所述的风道整体的出风量偏向近端。所述的风道内层与所述的风道外层产生相对移动的过程中,由远端到近端各所述的内层风孔和与之相对应的各所述的外层风孔依次重合构成有效出风孔,并且随着重合面积的增加各有效出风孔逐渐增大,风从远端的有效出风孔和近端的有效出风孔一同吹出,集中在远端的风逐渐向近端分散开来,使所述的风道整体的出风量偏向近端,后部的冷气出风量减小,后部的温度随之升高;
e.当所述的后部温度高于温度调节范围上限时,所述的处理器发出控制命令输出给所述的电机,由所述的电机控制的所述的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的风道内层沿着所述的滑槽导轨移向近端,减小了各有效出风孔的面积,使所述的风道整体的出风量偏向远端。所述的风道内层与所述的风道外层产生相对移动的过程中,由近端到远端各所述的内层风孔和与之相对应的各所述的外层风孔依次错开,使有效出风孔逐渐减少,各有效出风孔的面积减小,风逐渐集中在远端的有效出风孔,使所述的风道整体的出风量偏向远端,后部的冷气出风量增加,后部的温度随之降低;
f.当所述的后部温度在温度调节范围内时,所述的处理器将控制命令输出给所述的电机,所述的电机连同所述的驱动装置停止运转,所述的风道内层停止移动,保持当前的各有效出风孔出风稳定。
采用此方法可根据厢体后部的温度变化改变风道远端出风量的大小,使厢体后部的温度维持在温度调节范围内。
作为优选,所述的方法的操作还包括以下步骤:
a.设定自动温度控制系统的温差阈值;
b.所述的前部温度传感器把实时测得的前部温度的信息传递给所述的处理器,所述的处理器计算所述的后部温度与所述的前部温度之间的温差,再将所述的温差和所述的温差阈值进行比较,当所述的温差超出所述的温差阈值,且所述的后部温度在温度调节范围内时,所述的处理器发出控制命令输出给所述的电机,由所述的电机控制的所述的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的风道内层沿着所述的滑槽导轨移向近端,减小了各有效出风孔的面积,使所述的风道整体的出风量偏向远端。由于厢体后部的门附近温度上升较快,造成后部温度始终高于前部。
采用此方法可根据厢体前部的温度变化改变风道近端的出风量大小,使厢体前部的温度与后部的温度保持一致。
本发明带来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结构复杂,近端风量大,远端的风量小,无法随温度的变化调节送风位置等技术问题。
因此,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远端送风效果好,可根据温度的变化调节送风位置等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风道内层在远端位置的风道平面展开主视图的示意图;
附图2是风道内层在近端位置的风道平面展开主视图的示意图;
附图3是风道的平面展开左视图的示意图;
附图4是风道系统整体布置的示意图;
附图5是驱动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6是自动温度控制系统的示意框图。
图中1.风道外层,2.风道内层,3.外层风孔,4.内层风孔,5.滑槽导轨,6.滑块,7.温度控制器,8.前部温度传感器,9.后部温度传感器,10.电机,11. 减速器,12.齿轮,13.齿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如附图1或2或3或4所示,一种可调节的风道系统,包括风道,其特征在于风道包括风道外层(1),风道内层(2)和调节装置,此处所述的风道采取四分之一圆的结构方式,所述的风道固定于冷藏箱体的上方边角处,采用此方案可以减少占用箱体的空间,所述的风道的近端与风机连接,所述的风道外层设有若干外层风孔(3),所述的风道内层设有若干内层风孔(4),各所述的内层风孔与各所述的外层风孔分别沿轴向分布两排,所述的滑槽导轨(5)设置于所述的外层风孔的两侧,所述的滑块(6)设置于所述的风道内层的两侧边,所述的滑槽导轨与所述的滑块相适配。所述的风道内层与所述的风道外层的内面沿轴向滑动贴合,各所述的内层风孔与全部或部分所述的外层风孔一一对应,各所述的内层风孔和与之相对应的各所述的外层风孔完全或部分重合构成若干有效出风孔,由近端到远端各所述的有效出风孔的面积逐渐增大,所述的风道内层与所述的调节装置连接。所述的外层风孔与所述的内层风孔均为直径和数量相同的圆孔,各所述的外层风孔的孔距均相同,各所述的内层风孔的孔距均相同,所述的外层风孔的孔距与所述的内层风孔的孔距应满足下面的公式条件:
(a>2D)
其中A为所述的内层风孔的孔距,a为所述的外层风孔的孔距,D为所述的内层风孔的直径,n为单排所述的内层风孔的数量,所述的风道内层位于远端时远端的所述的内层风孔与远端的所述的外层风孔完全重合。
如附图4或5或6所示,所述的齿条(13)与所述的风道内层相连接,在减速器(11)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与齿条相啮合的齿轮(12),所述的减速器通过联轴器和电机(10)连接,所述的电机通过自动温度控制系统中温度控制器(7)的处理器控制, 所述的处理器分别与显示屏,设定键盘,后部温度传感器(9),前部温度传感器(8)和所述的电机相连接,所述的前部温度传感器设置于冷藏箱体的前部两侧,所述的后部温度传感器设置于冷藏箱体的后部两侧。
启动系统,通过所述的设定键盘设定自动温度控制系统的温度调节范围为0-4℃,温差阈值为1℃;冷气从各有效出风孔吹出;所述的后部温度传感器把实时测得的后部温度的信息传递给所述的处理器,所述的处理器将所述的后部温度和0-4℃进行比较,将所述的前部温度与所述的后部温度之间的温差和1℃进行比较;
当所述的后部温度低于0℃时,所述的处理器发出控制命令输出给所述的电机,由所述的电机控制的所述的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的风道内层沿着所述的滑槽导轨移向远端,由远端到近端各所述的内层风孔和与之相对应的各所述的外层风孔依次重合构成有效出风孔,并且随着重合面积的增加各有效出风孔逐渐增大,风从远端的有效出风孔和近端的有效出风孔一同吹出,集中在远端的风逐渐向近端分散开来,使所述的风道整体的出风量偏向近端,远端的冷气出风量减小,后部的温度随之升高;
当所述的后部温度高于4℃时,所述的处理器发出控制命令输出给所述的电机,由所述的电机控制的所述的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的风道内层沿着所述的滑槽导轨移向近端,由近端到远端各所述的内层风孔和与之相对应的各所述的外层风孔依次错开,使有效出风孔逐渐减少,各有效出风孔的面积减小,风逐渐集中在远端的有效出风孔,使所述的风道整体的出风量偏向远端,远端的冷气出风量增加,后部的温度随之降低;
当所述的后部温度在0-4℃且所述的温差高于1℃时,所述的处理器发出控制命令输出给所述的电机,由所述的电机控制的所述的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的风道内层沿着所述的滑槽导轨移向近端,由近端到远端各所述的内层风孔和与之相对应的各所述的外层风孔依次错开,使有效出风孔逐渐减少,各有效出风孔的面积减小,风逐渐集中在远端的有效出风孔,使所述的风道整体的出风量偏向远端,前部的温度随之升高;
当所述的后部温度在0-4℃且所述的温差低于1℃时,所述的处理器将控制命令输出给所述的电机,所述的电机根据接收的控制命令停止运转,所述的风道内层停止移动,保持当前的各有效出风孔出风稳定。
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远端送风效果好,可根据温度的变化调节送风位置等特点,可广泛的运用于空调工程领域。

Claims (7)

1.一种可调节的风道系统,包括风道,其特征在于风道包括风道外层,风道内层和调节装置,所述的风道的近端与风机连接,所述的风道外层固定在厢体上,所述的风道内层与所述的风道外层的内面沿轴向滑动贴合,所述的风道外层设有若干外层风孔,所述的风道内层设有若干内层风孔,各所述的内层风孔与各所述的外层风孔分别沿轴向分布若干排,各所述的内层风孔与全部或部分所述的外层风孔一一对应,各所述的内层风孔和与之相对应的各所述的外层风孔完全或部分重合构成若干有效出风孔,由近端到远端各所述的有效出风孔的面积逐渐增大,所述的风道内层与所述的调节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层风孔与所述的内层风孔均为直径和数量相同的圆孔,各所述的外层风孔的孔距均相同,各所述的内层风孔的孔距均相同,所述的外层风孔的孔距与所述的内层风孔的孔距应满足下面的公式条件:
其中A为所述的内层风孔的孔距,a为所述的外层风孔的孔距,D为所述的内层风孔的直径,n为单排所述的内层风孔的数量,所述的外层风孔的孔距大于所述的内层风孔的直径的两倍,所述的风道内层位于远端时远端的所述的内层风孔与远端的所述的外层风孔完全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装置包括驱动装置和导向机构,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减速器,齿条和齿轮,所述的电机通过联轴器和所述的减速器连接,所述的减速器的输出轴和所述的齿轮连接,所述的齿轮与所述的齿条啮合,所述的齿条与所述的风道内层相连接,所述的导向机构包括滑槽导轨和滑块,所述的滑槽导轨设置于所述的外层风孔的两侧,所述的滑块设置于所述的风道内层的两侧边,所述的滑槽导轨与所述的滑块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装置设有自动温度控制系统,所述的自动温度控制系统包括温度控制器和后部温度传感器,所述的温度控制器包括处理器,显示屏和设定键盘,所述的处理器分别与所述的显示屏,所述的设定键盘,所述的后部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的电机相连接,所述的后部温度传感器设置于厢体的后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厢体的前部也设置有前部温度传感器。
6.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风道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的操作按以下步骤:
a启动系统,设定自动温度控制系统的温度控制范围;
b冷气从各有效出风孔和无对应内层风孔的外层风孔吹出;
c所述的后部温度传感器把实时测得的后部温度的信息传递给所述的处理器,所述的处理器将所述的后部温度与所述的温度调节范围进行比较;
d当所述的后部温度低于温度调节范围下限时,所述的处理器发出控制命令输出给所述的电机,由所述的电机控制的所述的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的风道内层沿着所述的滑槽导轨移向远端,增加了各有效出风孔的面积,使所述的风道整体的出风量偏向近端;
e当所述的后部温度高于温度调节范围上限时,所述的处理器发出控制命令输出给所述的电机,由所述的电机控制的所述的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的风道内层沿着所述的滑槽导轨移向近端,减小了各有效出风孔的面积,使所述的风道整体的出风量偏向远端;
f当所述的后部温度在温度调节范围内时,所述的处理器将控制命令输出给所述的电机,所述的电机连同所述的驱动装置停止运转,所述的风道内层停止移动,保持当前的各有效出风孔出风稳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风道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的操作还包括以下步骤:
a设定自动温度控制系统的温差阈值;
b所述的前部温度传感器把实时测得的前部温度的信息传递给所述的处理器,所述的处理器计算所述的后部温度与所述的前部温度之间的温差,再将所述的温差和所述的温差阈值进行比较,当所述的温差超出所述的温差阈值,且所述的后部温度在温度调节范围内时,所述的处理器发出控制命令输出给所述的电机,由所述的电机控制的所述的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的风道内层沿着所述的滑槽导轨移向近端,减小了各有效出风孔的面积,使所述的风道整体的出风量偏向远端。
CN201710580530.1A 2017-07-17 2017-07-17 一种可调节的风道系统 Pending CN10727050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80530.1A CN107270504A (zh) 2017-07-17 2017-07-17 一种可调节的风道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80530.1A CN107270504A (zh) 2017-07-17 2017-07-17 一种可调节的风道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70504A true CN107270504A (zh) 2017-10-20

Family

ID=600722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80530.1A Pending CN107270504A (zh) 2017-07-17 2017-07-17 一种可调节的风道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270504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49959A (zh) * 2017-12-08 2018-06-12 方特欢乐世界(芜湖)经营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呈现火焰和海浪的特效舞台
CN112624600A (zh) * 2021-01-12 2021-04-09 江苏法尔胜光子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预制棒制备用烧结炉抽风罩及抽风压力在线调节方法
CN113745985A (zh) * 2021-09-02 2021-12-03 源洲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防洪配电柜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49959A (zh) * 2017-12-08 2018-06-12 方特欢乐世界(芜湖)经营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呈现火焰和海浪的特效舞台
CN112624600A (zh) * 2021-01-12 2021-04-09 江苏法尔胜光子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预制棒制备用烧结炉抽风罩及抽风压力在线调节方法
CN112624600B (zh) * 2021-01-12 2023-06-23 江苏法尔胜光子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预制棒制备用烧结炉抽风罩及抽风压力在线调节方法
CN113745985A (zh) * 2021-09-02 2021-12-03 源洲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防洪配电柜
CN113745985B (zh) * 2021-09-02 2023-11-21 源洲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防洪配电柜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84871B (zh) 空调设备及控制回路
CN103307661B (zh) 一种立式空调
CN107270504A (zh) 一种可调节的风道系统
CN104807157B (zh) 空调送风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CN206669886U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106196285B (zh) 一种立式空调及其送风控制方法
CN104903655A (zh) 空调设备及控制回路
CN209325925U (zh)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9520019A (zh)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9654689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205957398U (zh) 一种智能空调器
CN107300252A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03196181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7120730A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9812869A (zh) 空调室内机、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207230862U (zh) 一种可调节的风道系统
CN109945446A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09945447A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205065934U (zh) 风管机
CN107525131A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09558537U (zh)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3782111B (zh) 空气调节机
CN208296051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4006350U (zh) 一种立式空调
CN112747368A (zh) 空调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