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67394B - 车轮虫活体保存方法 - Google Patents

车轮虫活体保存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67394B
CN107267394B CN201710339485.0A CN201710339485A CN107267394B CN 107267394 B CN107267394 B CN 107267394B CN 201710339485 A CN201710339485 A CN 201710339485A CN 107267394 B CN107267394 B CN 1072673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ichodina
hydra
water
incubation
cont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3948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67394A (zh
Inventor
张立强
艾桃山
喻运珍
邓平
周伟东
郑瑞珠
张生元
丁桂珍
魏朝辉
罗杨志
李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Wuh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71033948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267394B/zh
Publication of CN1072673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673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673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6739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00Microorganisms, e.g. protozoa;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opagating, maintaining or preserving microorganisms or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eparing or isolating a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microorganism;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12N1/10Protozoa; Culture media therefor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Zo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Vir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ropical Medicine & Parasitology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轮虫活体保存方法,将车轮虫及水螅按数量比5~20:1共同培养。所述共同培养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将车轮虫与水螅按数量比5~20:1投入盛水的透光保存容器,并用透气材料将所述保存容器封口,并保证每一只水螅对应3‑5cm2的水面;S2:每隔2天,投水蚤至保存容器,水蚤的量设置为:每只水螅对应4只水蚤;S3:对车轮虫及水螅进行每24h计数一次并维持数量比5~20:1。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操作简单,可重复性强,车轮虫保存时间长,且车轮虫的保存量大,本发明是一种可广泛应用于车轮虫的试验研究的保存方法。

Description

车轮虫活体保存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活体保存的研究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轮虫活体保存方法。
背景技术
车轮虫可寄生于各种淡水鱼,引发多种车轮虫病症。车轮虫病在全国各个地区和一年四季均有发生。车轮虫引发的危害多发4月至7月间,期间水温维持在20至28℃左右,车轮虫大量繁殖导致各类淡水鱼的鱼苗及鱼种被感染,严重时可引发鱼苗和鱼种的大量死亡。车轮虫通过接触传播,离开鱼体的车轮虫可以通过水、水中生物等各种介质转移寄主而传播。引起车轮虫病爆发的因素主要有,水质不良、食料不足、放养过密等。
关于车轮虫的研究既具有理论意义,又具有经济价值,故而其一直是水生生物研究领域的热点。科研用车轮虫一般都需要现采集,车轮虫的活体采集和保存是对其进行研究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由于车轮虫发病期集中在4-7月间,所以关于车轮虫的采集和研究主要集中在4-7月间,患病鱼类的供应出现中断,就会导致其研究中断,给对于车轮虫的研究造成了很大的困扰。故而,建立一种过程简单,存活率高的车轮虫活体保存方法是很有必要的。水螅作为车轮虫的寄主之一,具有生存活力强,繁殖速度快等优点,是车轮虫活体保存的良好的寄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可重复性强,车轮虫保存时间长且车轮虫的保存量大的车轮虫活体保存方法。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车轮虫活体保存方法,将车轮虫及水螅按数量比5~20:1共同培养。
优选地,所述共同培养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将车轮虫与水螅按数量比5~20:1投入盛水的透光保存容器,并用透气材料将所述保存容器封口,并保证每一只水螅对应3-5cm2的水面;S2:每隔2天,投水蚤至保存容器,水蚤的量设置为:每只水螅对应4只水蚤;S3:对车轮虫及水螅进行每24h计数一次并维持数量比5~20:1。
优选地,所述车轮虫与水螅的数量比为10:1。
优选地,所述的车轮虫活体保存方法还包括:每隔24小时操作一次的冲洗步骤,具体包括:S4:用10-5-10-7mol/L的中性红将车轮虫从水螅体冲刷下来,将混有车轮虫的中性红收集,在转速800-1000r/min条件下,离心3-5min回收车轮虫;S5:将车轮虫用水重悬,将车轮虫重悬液在转速800-1000r/min条件下,离心3-5min回收车轮虫,重复该步骤两次;S6:用水将水螅的体表冲刷三次;S7:将S5得到的车轮虫和S6得到的水螅重新共同培养。
优选地,所述保存容器为烧杯,所述透气材料为纱布。
优选地,所述S1中,当用透气材料将所述保存容器封口后,将保存容器放置于设定条件培养,所述设定条件为:恒温21-22℃,循环光照射,所述循环光的一个循环设置为:先光照18h,再黑暗6h。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一、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车轮虫病的季节性问题导致其研究中断的问题,创造性的将被动采集转变为了主动的培养并保存的技术,是一种可广泛应用于车轮虫的研究中的车轮虫活体保存技术。
二、本发明应用到的仪器及设备均是实验室中比较常见的,操作也不复杂,可重复性也强,没有复杂的高端设备,是一种操作简单的、可重复性强的车轮虫活体保存技术。
三、本发明使用水螅作为车轮虫的寄主,水螅的生命力强,繁殖速度快,因而车轮虫的生存条件得到了好的保证,在维持二者数量比和良好的生存条件的情况下,车轮虫在水螅体表可以一直继代培养并大量繁殖,是一种车轮虫保存时间长且保存量大的车轮虫活体保存技术。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实验二中实验组车轮虫的数量随培养时间变化的图;
图2为试验二中实验组车轮虫的增长率随培养时间变化的图;
图3为试验二中实验组水螅的存活率与随培养时间变化的图;
图4为实验二中对照组车轮虫的数量随培养时间变化的图;
图5为试验二中对照组车轮虫的增长率随培养时间变化的图;
图6为试验二中对照组水螅的存活率与随培养时间变化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6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轮虫活体保存方法,将车轮虫及水螅按数量比5~20:1共同培养。本发明通过试验一论证了,当车轮虫及水螅按数量比5~20:1时,培养时间24h,水螅的存活率在70%以上且车轮虫的存活率在90%以上。在24h内,在数量比5~20:1内,车轮虫和水螅能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生存状态。本发明选用水螅作为车轮虫的活体保存载体,一是因为水螅的培养方法简单,是实验室常用的试验生物之一;二是因为水螅的存活能力强;三是因为水螅的繁殖速度快。而在鱼的体表对车轮虫进行活体保存,一方面造成了水产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鱼类对生存环境的要求比水螅要高,对于车轮虫和鱼类的混合培养的研究更加复杂。基于以上原因,选择了水螅为车轮虫活体保存的寄主。水螅肉眼可见,故试验人员可以直接通过观察计数。而车轮虫的个体比较小,较难通过观察计数,但其主要寄居在寄主体表,故我们选择在显微镜下观察并计数。车轮虫的计数方法为:直接取出水螅,放入显微镜下观察水螅体表的车轮虫并计数。本发明选择水螅中的褐水螅作为寄主,但不仅仅限于此,凡是应用本发明的方法对车轮虫进行保存所选择的任一种水螅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在本发明中,水螅的食物为水蚤,这只是一个优选方案,但不仅仅限于此,凡是能够维持水螅生长的食物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本发明选择中华杜氏车轮虫作为代表进行研究,但不仅仅限于此,凡是适用本发明进行活体保存的车轮虫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所述共同培养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将车轮虫与水螅按数量比5~20:1投入盛水的透光保存容器,并用透气材料将所述保存容器封口,并保证每一只水螅对应3-5cm2的水面;S2:每隔2天,投水蚤至保存容器,水蚤的量设置为:每只水螅对应4只水蚤;S3:对车轮虫及水螅进行每24h计数一次并维持数量比5~20:1。现有技术中,在对水螅进行养殖时,每3日投放的水蚤的量设置为:每只水螅对应3只水蚤;在车轮虫及水螅混合培养的过程中,为了保持水螅的生存活力,将投放水蚤的时间改为每隔2天投放一次且投放量为:每只水螅对应4只水蚤。本发明在S1中给水螅的进食间隔时间设置为2天且投放量为:每只水螅对应4只水蚤,但不仅仅限于此,凡是能够维持水螅生长的进食间隔时间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因为本发明中车轮虫会寄生在水螅上,必然会影响到水螅的营养状况及健康状况,加大投食频率和投食量,可以帮助水螅恢复其生存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在投放水蚤后一段时间内,需要对水螅进行观察,当发现其已经将粪便排泄出时候,此时立即将其粪便及死亡的水蚤清除,以免造成培养环境的恶化,影响车轮虫和水螅的生存。维持车轮虫与水螅的数量比,避免因为车轮虫数目过多,导致二者之间的平衡状态被破坏。所述S3中的计数时间为24小时/次,是因为车轮虫的繁殖周期为24h,也可以根据具体实验缩短或者拉长所述S3中的计数时间。因为水螅是吸附在水中的附着物上,位于水面生存,故而本试验设置鹅卵石于保存容器中,让水稍稍没过鹅卵石即可。保证每一只水螅对应3-5cm2的水面,既可以保证水螅有一定的活动空间,也不会因为水螅的附着面过大造成试验材料的浪费。
所述车轮虫与水螅的数量比为10:1。车轮虫与水螅的数量比为10:1是一个优选地方案,主要以水螅的存活率为主要因素及车轮虫的存活率为次要因素,挑选出了10:1作为优选方案。用这个数量比10:1去进一步验证我们根据实验一得到的结论,车轮虫和水螅能在一定培养时间内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生存状态,故设置了试验二。在48小时的共同培养时间内,车轮虫和水螅都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暂时不考虑车轮虫的增殖;在48小时对车轮虫和水螅进行计数后,要考虑48小时后二者均适应了环境且车轮虫开始增殖,故48小时计数后,考虑车轮虫在每个24小时内,会有60%-70%的车轮虫出现分裂生殖;例如假设48小时的时候计数得到车轮虫数目为N,水螅数目为M,假设60%的车轮虫在未来的24小时发生增殖,那么需要加入水螅的数目=(1+60%)N-M,计算得到需要加入水螅的数目为小数时,直接将小数去掉且整数+1。以后每24小时计数后,均按上述方法类推需要加入水螅的数目。
所述车轮虫活体保存方法,还包括:每隔24小时操作一次的冲洗步骤,具体包括:S4:用10-5-10-7mol/L的中性红将车轮虫从水螅体冲刷下来,将混有车轮虫的中性红收集,在转速800-1000r/min条件下,离心3-5min回收车轮虫;S5:将车轮虫用水重悬,将车轮虫重悬液在转速800-1000r/min条件下,离心3-5min回收车轮虫,重复该步骤两次;S6:用水将水螅的体表冲刷三次;S7:将S5得到的车轮虫和S6得到的水螅重新共同培养。用10-5-10-7mol/L中性红冲洗水螅,不会对水螅造成影响,并且短时间内中性红可以让附着在水螅表面的车轮虫脱落,防止车轮虫长时间的附着在水螅体表固定的位置而导致伤害不断加深,这个冲洗方法也不会对车轮虫的活性产生影响。回收车轮虫,并将二者再次共同培养,可以让车轮虫在水螅体表重新寻找附着点,让水螅体表的先前的伤口可以慢慢恢复。选择水冲洗三次,是为了将水螅及车轮虫体表的中性红被清洗干净,防止残留的中性红对二者的损伤。中性红的浓度设置为10-5-10-7mol/L,仅仅是本发明的优选方案,凡是用中性红达到本发明目的的中性红的浓度范围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中性红冲刷一次并用水冲洗三次,冲洗次数的选择仅仅是本发明的优选方案,选择其他的冲洗次数达到本发明的目的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本发明选择用水作为去除车轮虫和水螅体表残留中性红的冲洗液,是因为水是常见的并且不会对二者生存有害的冲洗液,仅仅是本发明的优选方案,用其他的冲洗液,例如生理盐水冲洗达到本发明目的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选择24h处理一次,一是因为24h需要对水螅及车轮虫进行计数,将两个步骤合并在一起,方便操作;二是因为24h两者都已经适应培养条件了,也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缩短或延续处理时间间隔。离心条件是800-1000r/min条件下,离心3-5min,这是一个常规操作,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选择。
所述保存容器为烧杯,所述透气材料为纱布。烧杯和纱布是实验室比较常见的试验材料,而且价格便宜,但不仅仅限于此,凡应用本发明的过程中选择的任意种类的保存容器和透气材料,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根据水螅的数量及时更换烧杯,以免单位水面积内水螅数目过多,造成的生活环境恶化,影响二者的生存。
所述S1中,当用透气材料将所述保存容器封口后,将保存容器放置于设定条件培养,所述设定条件为:恒温21-22℃,循环光照射,所述循环光的一个循环设置为:先光照18h,再黑暗6h。对水螅和车轮虫的生活条件进行设定,可以更好的模拟二者在自然环境下的生活条件,有利于二者更好的适应实验室条件,保存二者的活性。因为车轮虫的繁殖温度在20℃-28℃之间,而水螅的繁殖温度在15-20℃,并且水螅的生存温度不能高于23℃,在二者混合培养时,尽量避免水螅的增殖而引起的营养不足,让其保持好的生存状态,所以选择温度为21℃-22℃作为车轮虫和水螅的混合培养温度。车轮虫在一年中适应生活的时间在4月-7月,在这段时间内,自然光照在14小时左右,而所述循环光照射设置一个循环为先光照18h,再黑暗6h,是因为这样设置循环光照,有利于车轮虫的生存。
具体实验方案及结果如下:
试验一的具体方案:设置了车轮虫与水螅水量比为5:1,10:1,15:1,20:1,25:1,30:1,40:1,50:1共8个实验组,每个实验组设置3个重复,每个实验组中的水螅数目为10只,车轮虫的数目根据二者数量比确定,根据数量比投放24个实验组的车轮虫和水螅至24个盛水的烧杯中并保证每一只水螅对应3-5cm2的水面,并用纱布对烧杯封口,将烧杯放置于21℃-22℃恒温水浴锅中,水浴锅放置在恒温21℃-22℃的暗室,在暗室中设置灯管,先打开灯管的开关18h后关闭开关6h,然后循环。24小时后,对车轮虫及水螅进行计数,得到如下表格:
试验一的结论:将水螅及车轮虫按数量比5~20:1设置时候,培养时间24h,水螅的存活率在70%以上且车轮虫的存活率在90%以上,特别地,在车轮虫:水螅=10:1时候,水螅和车轮虫的存活率均在95%左右,因此,选择车轮虫:水螅=10:1为最优的比例,考察二者在连续培养时候的存活状态,用以确定二者在车轮虫:水螅=10:1时,是否为一个稳定状态。
表格一:车轮虫及水螅不同数量比共同培养24h后二者数量及存活率表
试验二的具体实验方案:以车轮虫:水螅=10:1的组别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二者共同培养的条件分别为本发明的设定的条件和自然条件时二者的存活状态,具体为在两种培养条件下对二者混合培养,并于共同培养24、48、72、96、120小时后,分别对二者进行计数。
实验组:设置培养条件为本发明的条件,然后根据计数情况,补加水螅,维持车轮虫和水螅的数量比为10:1。拿第一个重复来说,24小时后计数98只车轮虫,10只水螅,设定值10:1,对应98只车轮虫的数目为10只,不需要补加水螅;48小时后,计数车轮虫的数量为155只,而水螅只有10只了,考虑到80%水螅都能增殖,增殖后水螅的数目为279,24小时候可增殖到,设定值为10:1,那么对,279只车轮虫对应的水螅数为28只,就补加18只水螅,保持设定比值。选择24小时作为计数周期,是因为车轮虫分裂增殖的周期为24小时。
根据表可知,48小时后,车轮虫基本适应了新环境,考虑增殖对于水螅数目的要求了,根据车轮虫的增殖以后的数目确定水螅的量,假设80%的水螅都能增殖,确定了相应的水螅的数目,实际上,车轮虫并没有80%都呈现出增殖而是呈现出40%左右的百分增殖率。72h调整水螅的数目,此时,假设60%的车轮虫增殖,确定水螅数目。96h调整水螅的数目,此时,根据前两次经验,假设70%的车轮虫增殖,确定水螅数目。
分别于共同培养24h、48h、72h、96h、120h后对数量比为10:1的实验组,即实验组的车轮虫及水螅进行计数,得到如下表格:
表格二:不同培养时间后实验组车轮虫与水螅的生存情况总表
表格三:不同培养时间后实验组的车轮虫数量统计表
培养时间(h) 0 24 48 72 96 120
重复1(条) 100 98 155 220 357 647
重复2(条) 100 90 142 199 329 592
重复3(条) 100 94 150 208 321 546
均值(条) 100 94 149 209 336 595
表格四:不同培养时间后实验组的水螅存活率的统计表
培养时间(h) 0 24 48 72 96 120
重复1(%) 100 100 100 96.4 100 98.3
重复2(%) 100 100 100 92.3 100 96.4
重复3(%) 100 90 100 100 97.1 100
均值(%) 100 96.7 100 96.2 99 98.2
表格五:不同培养时间后实验组的车轮虫增殖率的统计表
培养时间(h) 24 48 72 96 120
重复1(%) -2 58.1 41.9 62.3 70
重复2(%) -10 57.8 40.1 65.3 67.8
重复3(%) -5 57.9 38.7 54.3 70.1
均值(%) -5.7 57.9 40.2 60.6 69.3
对照组:初始设置车轮虫:水螅=10:1,设置三个重复,即:每个重复设置10只水螅和100只车轮虫,将二者共同培养,放置于盛水的透光保存容器中并保证每一只水螅对应3-5cm2的水面,设置温度为21-22℃,将所述容器用纱布封口并放置于窗台边,但是不对10:1的数量比进行维持,且不用中性红处理,且不用循环光照射,分别在培养24、48、72、96、120小时后,对水螅及车轮虫进行计数。
表格六:不同培养时间后对照组的车轮虫数量统计表
培养时间(h) 0 24 48 72 96 120
重复1(条) 100 98 148 250 300 290
重复2(条) 100 93 150 280 292 299
重复3(条) 100 94 135 311 290 313
均值(条) 100 95 144 280 294 301
表格七:不同培养时间后对照组的水螅存活率的统计表
培养时间(h) 0 24 48 72 96 120
重复1(条) 100 100 100 90 60 40
重复2(条) 100 100 100 80 50 30
重复3(条) 100 100 100 90 50 30
均值(条) 100 100 100 86.7 53.3 33.3
表格八:不同培养时间后对照组的车轮虫增殖率的统计表
培养时间(h) 24 48 72 96 120
重复1(%) -2 51.0 68.9 20 -3.3
重复2(%) -7 61.2 86.7 4.3 2.4
重复3(%) -6 43.6 130.4 -6.7 7.9
均值(%) -5 51.9 95.3 5.9 2.3
试验二结论:用origin 8.0对实验组数据作图,得到图1至图3。图1表示出培养时间与车轮虫数量的关系,其中R2>99%,故车轮虫的数量与培养时间呈现出很好的线性关系。由图1可以发现,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车轮虫的数目一直在增长;由图2可以发现,车轮虫的增长率基本稳定保持在50%上下,可认为车轮虫在生存条件下保持一个稳定增长的状态;由图3可以看出,在一定的培养时间内,水螅的存活率一直保持在95%左右,可认为水螅在该生存条件下维持一个稳定的生存状态。故而,我们认定,在将车轮虫和水螅的数量设定为10:1时,二者在本发明设定的培养条件下并维持二者数量比,可以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用origin 8.0对对照组数据作图,得到图4至图6。图4表示出培养时间与车轮虫数量的关系,其中R2>99%,故车轮虫的数量与培养时间呈现出很好的线性关系。由图4可以发现,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车轮虫的数目一直在增长,但是明显发现在72h后车轮虫的增长进入平台期,基本数量维持不变;由图5可以发现,车轮虫的增长率刚开始出现增长,后来激增至95.3%,之后出现急剧的下跌,可认为车轮虫在该生存条件下不能维持稳定增长的状态;由图6可以看出,在一定的培养时间内,水螅的存活率一直在下降,因为车轮虫数量的不可控的增长,导致环境及水螅的负荷过重,水螅也在培养过程中,逐渐出现行动迟缓、触手萎缩最后逐渐降解,可认为水螅在该生存条件下无法维持生存状态。而且在保存容器中,也观察到了大批的车轮虫的死亡。最终,水螅在培养168小时后计数时,已经全部死亡;而车轮虫在培养216小时后计数时,已经全部死亡。
故而,通过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试验结果分析,我们认为在将车轮虫和水螅的数量设定为10:1时,二者在本发明设定的条件下共同培养,可以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按本发明的试验方法及培养条件对车轮虫与水螅进行共同培养,且维持二者数量比为10:1,一年后,水螅仍然保持着90%以上的存活率,且车轮虫的数量保持着50%以上的增长百分率。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2)

1.一种车轮虫活体保存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车轮虫及水螅按数量比10:1共同培养;
所述共同培养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车轮虫与水螅按数量比10:1投入盛水的透光保存容器,并用透气材料将所述保存容器封口,并保证每一只水螅对应3-5cm2的水面;
S2:每隔2天,投水蚤至保存容器,水蚤的量设置为:每只水螅对应4只水蚤;
S3:对车轮虫及水螅进行每24h计数一次并维持数量比10:1;
每隔24小时操作一次的冲洗步骤,具体包括:
S4:用10-5-10-7mol/L的中性红将车轮虫从水螅体冲刷下来,将混有车轮虫的中性红收集,在转速800-1000r/min条件下,离心3-5min回收车轮虫;
S5:将车轮虫用水重悬,将车轮虫重悬液在转速800-1000r/min条件下,离心3-5min回收车轮虫,重复该步骤两次;
S6:用水将水螅的体表冲刷三次;
S7:将S5得到的车轮虫和S6得到的水螅重新共同培养;
所述S1中,当用透气材料将所述保存容器封口后,将保存容器放置于设定条件培养,所述设定条件为:恒温21-22℃,循环光照射,所述循环光的一个循环设置为:先光照18h, 再黑暗6h。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虫活体保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存容器为烧杯,所述透气材料为纱布。
CN201710339485.0A 2017-05-15 2017-05-15 车轮虫活体保存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2673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39485.0A CN107267394B (zh) 2017-05-15 2017-05-15 车轮虫活体保存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39485.0A CN107267394B (zh) 2017-05-15 2017-05-15 车轮虫活体保存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67394A CN107267394A (zh) 2017-10-20
CN107267394B true CN107267394B (zh) 2019-09-03

Family

ID=600639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39485.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267394B (zh) 2017-05-15 2017-05-15 车轮虫活体保存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26739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56320B (zh) * 2017-11-29 2021-09-14 天津农学院 一种盐蚕豆虫保种的培养基及保种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70743A (zh) * 2012-10-12 2013-01-16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室内活体保存方法
CN104025989A (zh) * 2014-07-08 2014-09-10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一种浮萍活体材料保存方法
CN104322454A (zh) * 2014-10-10 2015-02-04 信阳市农业科学院 小绿叶蝉活体保存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70743A (zh) * 2012-10-12 2013-01-16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室内活体保存方法
CN104025989A (zh) * 2014-07-08 2014-09-10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一种浮萍活体材料保存方法
CN104322454A (zh) * 2014-10-10 2015-02-04 信阳市农业科学院 小绿叶蝉活体保存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车轮虫丰度与水环境因子相关性研究;张立强 等;《农业科学与技术(英文版)》;20171026(第7期);第1318-1321页 *
车轮虫研究进展;刘攀 等;《第十一届全国水产青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20140418;第124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67394A (zh) 2017-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edmond et al. New England seaweed culture handbook: nursery systems
Legendre et al. Biological production at marine ergoclines
Edmunds et al. Why more comparative approaches are required in time-series analyses of coral reef ecosystems
CN103141443A (zh) 一种调控草地螟阿格姬蜂滞育的方法
CN102893938B (zh) 黄尾密鲴与翘嘴红鲌亚科间远缘杂交的方法
CN107267394B (zh) 车轮虫活体保存方法
CN104285859B (zh) 一种生产牡蛎单体苗种的附着基及其配套采苗装置
CN102239779A (zh) 一种大白菜种质抗黑斑病的快速鉴定方法
Jonasdottir Effects of food concentration on egg-production rates of two species of Pseudocalanus: laboratory observations
Dubois et al. Feeding response of the polychaete Sabellaria alveolata (Sabellariidae) to changes in seston concentration
CN105532583B (zh) 一种昆虫病原线虫的活体繁殖方法
Bergstad et al. Growth of sandeel, Ammodytes marinus, in the northern North Sea and Norwegian coastal waters
CN103404464B (zh) 一种海水养殖扇贝笼和贝壳上污损生物的生物清除方法
Davis et al. Queen conch aquaculture: Hatchery and nursery phases
CN105713838B (zh) 一种假微型海链藻的高活力细胞保藏方法
CN104818239B (zh) 一种暗色唇鱼肝脏细胞系的构建方法
CN206024881U (zh) 一种光唇鱼受精卵孵化装置
CN108056320A (zh) 一种盐蚕豆虫保种的培养基及保种方法
CN210671745U (zh) 一种蚯蚓生态因子自由选择系统
CN206923569U (zh) 一种适用于冷冻胚胎或冷冻卵母细胞的液氮罐提桶及其系统
CN104145854B (zh) 一种利用中华鲟冻精进行湿法授精的方法
CN105132287A (zh) 一种体外培养碘泡虫的方法
CN109504608A (zh) 一种盐蚕豆虫纤毛虫形成包囊及脱包囊的方法
CN104025989B (zh) 一种浮萍活体材料保存方法
CN115380813B (zh) 铜藻的培养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807

Address after: 430070 Baishazhou Avenue 173, Hongshan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Wuh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Address before: 430070 Hutangcun No. 2, Zhangjiawan,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Wuh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903

Termination date: 2020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