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60125A - 传感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传感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60125A
CN107260125A CN201710225118.8A CN201710225118A CN107260125A CN 107260125 A CN107260125 A CN 107260125A CN 201710225118 A CN201710225118 A CN 201710225118A CN 107260125 A CN107260125 A CN 1072601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or
measuring condition
measurement
sensing system
health ca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2511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松平将治
长谷卓
田辺昭
上嶋和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nesas Elec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Renesas 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nesas 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Renesas Electronic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2601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601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72Signal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ysiological signals or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 A61B5/7221Determining signal validity, reliability or qualit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002Remote monitoring of patients using telemetry, e.g. transmission of vital signals via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A61B5/0015Remote monitoring of patients using telemetry, e.g. transmission of vital signals via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the telemetry system
    • A61B5/002Monitoring the patient using a local or closed circuit, e.g. in a room or build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002Remote monitoring of patients using telemetry, e.g. transmission of vital signals via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002Remote monitoring of patients using telemetry, e.g. transmission of vital signals via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A61B5/0015Remote monitoring of patients using telemetry, e.g. transmission of vital signals via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the telemetry system
    • A61B5/0024Remote monitoring of patients using telemetry, e.g. transmission of vital signals via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the telemetry system for multiple sensor units attached to the patient, e.g. using a body or personal area network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72Signal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ysiological signals or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 A61B5/7271Specific aspects of physiological measurement analysis
    • A61B5/7285Specific aspects of physiological measurement analysis for synchronising or triggering a physiological measurement or image acquisition with a physiological event or waveform, e.g. an ECG sign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74Details of notification to user or communication with user or patient ; user input means
    • A61B5/742Details of notification to user or communication with user or patient ; user input means using visual display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0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2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256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opera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Accessories for medical measuring apparatus
    • A61B2560/02Operational features
    • A61B2560/0204Operational features of power management
    • A61B2560/0209Operational features of power management adapted for power sav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256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opera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Accessories for medical measuring apparatus
    • A61B2560/02Operational features
    • A61B2560/0242Operational features adapted to measure environmental factors, e.g. temperature, pollu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256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opera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Accessories for medical measuring apparatus
    • A61B2560/02Operational features
    • A61B2560/0242Operational features adapted to measure environmental factors, e.g. temperature, pollution
    • A61B2560/0247Operational features adapted to measure environmental factors, e.g. temperature, pollution for compensa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measured physiological value
    • A61B2560/0252Operational features adapted to measure environmental factors, e.g. temperature, pollution for compensa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measured physiological value using ambient temperat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256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opera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Accessories for medical measuring apparatus
    • A61B2560/0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apparatus
    • A61B2560/0431Portable apparatus, e.g. comprising a handle or cas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256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opera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Accessories for medical measuring apparatus
    • A61B2560/0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apparatus
    • A61B2560/0475Special features of memory means, e.g. removable memory car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2562/00Details of sensor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sensor housings or probes; Accessories for sensors
    • A61B2562/02Details of sens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vivo measurements
    • A61B2562/029Humidity sens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1Measuring temperature of body parts ; Diagnostic temperature sensing, e.g. for malignant or inflamed tissu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1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03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devices for testing the shape, pattern, colour, size or movement of the body or parts thereof,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 A61B5/11Measuring movement of the entire body or parts thereof, e.g. head or hand tremor, mobility of a limb
    • A61B5/1118Determining activity level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传感器系统。为了根据能够影响待测对象的外部指标的变化来适当地设置用于测量待测对象的传感器的测量条件,传感器系统包括: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确定单元,当第一传感器的测量结果满足预定条件时,输出检测信号;测量条件存储单元,用于存储第二传感器的测量条件;以及控制单元,用于当接收到检测信号时与根据测量条件的测量分开地执行通过第二传感器的测量,并且基于所执行的测量的结果来更新存储在测量条件存储单元中的第二传感器的测量条件。

Description

传感器系统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于2016年4月8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6-078202的公开内容,包括说明书、附图和摘要,通过引用全部合并于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感器系统,且更具体而言,涉及包括多个传感器的传感器系统。
背景技术
在物联网(IoT)的发展中,如何从存在于社会各处中的传感器终端收集数据是重要的问题。特别地,在传感器终端对供电电力具有限制的情况下,例如由收获电源或电池驱动的情况下,传感器所作的测量的时间和/或频率受到限制,因此必须有效地执行数据获取。
作为一种传感器有效获取数据的技术,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No.2010-057552公开了一种配置,其关于多个生物指标项目来累积测量值,获得每个生物指标的变化模式或生物指标之间的关系,当针对特定生物指标测量到变化模式之外的值时、例如基于与另一生物指标的关系来确定健康状态评价所需的生物指标的类型、测量定时以及该生物指标的测量次数,并将其呈现给用户。
发明内容
然而,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No.2010-057552中公开的技术仅向用户呈现所确定的测量时序,但实际测量时序取决于用户。此外,该技术基于用户的状态的变化,即,要测量的对象的变化,来确定传感器的测量时序,但是独立于要测量的对象,并且没有考虑可以影响要测量的对象的外部指标的变化。
本公开用于解决上述问题。在一个方面中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传感器系统,其能够根据可影响待测对象的外部指标的变化而适当地设置待测对象的测量条件。
通过本说明书和附图的描述,其他的目的和新颖特征将变得明显。
根据一个实施例,一种传感器系统,包括: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确定单元,用于当第一传感器的测量结果满足预定条件时输出检测信号;测量条件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第二传感器的测量条件;以及控制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检测信号时、与根据测量条件的测量分离地执行所述第二传感器的测量,并且基于测量数据更新存储在所述测量条件存储单元中的第二传感器的测量条件。
根据实施例的传感器系统可以根据可以影响待测对象的外部指标的变化来适当地设置用于待测对象的测量的条件。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根据实施例的传感器系统的概要。
图2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传感器系统的系统配置的概要。
图3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传感器系统的配置示例。
图4是表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环境监测系统的控制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保健(health care)系统的控制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用于更新生物传感器的测量条件的控制的流程图。
图7示出了热中风的原因。
图8示出了图6的步骤S66中的另一控制示例。
图9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传感器系统的配置示例。
图10是表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保健系统的控制的流程图。
图11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用于更新环境传感器的测量条件的控制。
图12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传感器系统的配置示例。
图13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传感器系统的使用的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相同或类似的部分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省略了冗余的描述。
[A.概要]
图1示出根据实施例的传感器系统1X的概要。参考图1,传感器系统1X包括感测系统10和感测系统30。感测系统10包括传感器12、确定单元14和信号传送单元16。感测系统30包括信号传送单元32、控制单元34、传感器36和测量条件存储单元38。感测系统10和30被配置为在正常操作期间彼此独立地执行诸如测量的操作,但是在满足稍后描述的预定条件时一起操作。
传感器12测量外部指标(例如,温度),并将测量结果输出到确定单元14。确定单元14确定传感器12的测量结果是否满足预定条件,并当满足该条件时经由信号传送单元16将检测信号发送到感测系统30。
控制单元34根据存储在测量条件存储单元38中的测量条件(例如,每三分钟进行一次测量),利用传感器36对待测对象进行测量。当已经经由信号传送单元32接收到来自感测系统10的检测信号时,控制单元34与存储在测量条件存储单元38中的测量条件分开地利用传感器36执行测量。基于该测量的结果,控制单元34更新存储在测量条件存储单元38中的测量条件。例如,当该测量的结果显示异常值时,控制单元34更新存储在测量条件存储单元38中的测量条件以增加测量频率。
根据上述内容,根据实施例的传感器系统1X可以测量可以影响待测对象的外部指标的变化,并且可以根据该外部指标的变化、基于待测对象的状态适当地设置待测对象的测量条件。下面描述用于实现该感测系统的配置和控制。
[B.第一实施例]
(b1.传感器系统1的整体配置)
图2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传感器系统1的系统配置的概要。参考图2,传感器系统1包括用于测量外部指标的环境监测系统10和用于测量待测对象的保健系统30。在第一实施例中,外部指标是例如环境信息,诸如温度或湿度。此外,在第一实施例中,待测对象是诸如体温或血压的生物信息。因为外部环境的变化影响活体,所以环境信息和生物信息在一定时间段内彼此相关。
环境监测系统10包括用于获取环境信息的环境监测终端100和用于控制环境监测终端100的环境监测控制器200。保健系统30包括用于获取生物信息的保健终端300和用于控制保健终端300的保健控制器400。
(b2.传感器系统1的配置)
图3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传感器系统1的配置示例。参考图3,环境监测终端100包括通信单元110、确定单元120、空气流量计130、空气污染物浓度计140、温度计150、湿度计160和数据存储单元165。通信单元110被配置为可与环境监测控制器200通信。在第一实施例中,作为示例,环境监测终端100获取包括气流、空气污染物浓度、温度和湿度的环境信息。
用于获取环境信息的空气流量计130、空气污染物浓度计140、温度计150和湿度计160(以下也统称为“环境传感器”)将测量结果输出到确定单元120和数据存储单元165。确定单元120确定从环境传感器接收的环境信息是否满足预定条件,并且当确定接收到的环境信息满足该条件时、经由通信单元110将检测信号输出到环境监测控制器200。数据存储单元165是用于临时存储环境信息的存储单元。当存储在数据存储单元165中的数据已经达到预定量时,环境监测终端100将数据输出到环境监测控制器200。
环境监测终端100优选地安装并固定在用户进行日常活动的建筑物的内部或周围。
环境监测控制器200包括信号传送单元210、数据存储单元220、通信单元230和控制单元204。信号传送单元210被配置为可与环境监测系统10通信。数据存储单元220存储经由通信单元230从环境传感器接收的环境信息。例如,控制单元240基于存储在数据存储单元220中的环境信息来管理环境监测控制器200的整体操作。环境监测控制器200根据由控制单元240确定的测量条件来向环境监测终端100输出用于控制环境传感器的控制指令。稍后描述的传感器数据的处理由数据处理单元(没有示出)执行。
保健终端300包括通信单元310、活动计量器320、血压计330、温度计340、测量条件存储单元350、显示器360和数据存储单元365。电力从电池(未示出)被供应到安装在保健终端300中的每个装置。保健终端300的示例是腕带型终端,并且被配置为可佩戴在用户身体上。也就是说,保健终端300被配置为可与用户的移动一起移动。保健终端300的形式可以是任何形式,例如粘合绷带类型,只要其易于穿戴即可。在保健终端300是粘合绷带式终端的情况下,血压计330在无需佩戴在用户的手臂周围的情况下(例如,光学地)测量血压。
通信单元310被配置为可与保健控制器400通信。在第一实施例中,作为示例,保健终端300获取包括活动量、血压和体温的生物信息。用于获取生物信息的活动计量器320、血压计330和温度计340(以下也统称为“生物传感器”)将测量结果输出到显示器360和数据存储单元365。显示器360将从生物传感器输入的生物信息呈现给用户。数据存储单元365是用于临时存储生物信息的存储单元。当满足预定条件时,保健终端300经由通信单元310将存储在数据存储单元365中的生物信息输出给保健控制器400。测量条件存储单元350存储用于生物传感器的测量的各种条件。期望测量条件存储单元350和数据存储单元365是具有低功耗并允许对其进行随机存取的非易失性存储器,诸如ReRAM(电阻式随机存取存储器),因为存在经常重复操作(读和写)和停止的可能性。
保健控制器400包括信号传送单元410、数据存储单元420、通信单元430和控制单元450。信号传送单元410和通信单元430被配置为可以分别与信号传送单元210和通信单元310通信。数据存储单元420存储经由通信单元430从生物传感器接收的生物信息。控制单元450管理保健控制器400的整体操作。当满足预定条件时,控制单元450更新存储在测量条件存储单元350中的测量条件(以下也称为“生物传感器的测量条件”)。下面描述的传感器数据的处理由数据处理单元(未示出)执行。
通信单元110和通信单元230之间、通信单元310和通信单元430之间以及信号传送单元210和信号传送单元410之间的信号发送和接收优选地是无线地执行,但是也可以在其中它们通过导线耦合的配置中执行。接下来,对环境监测系统10的操作进行说明。
(b3.环境监测系统10的操作)
图4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环境监测系统10的控制的流程图。通过由环境监测终端100和环境监测控制器200执行控制程序来实现图4所示的处理。在另一方面,可以由电路元件或其他硬件部分地或完全地执行该处理。这也可以应用于后面描述的图11。
参考图4,在步骤S10中,环境传感器获取环境信息,并根据来自环境监测控制器200的控制信号将环境信息输出到确定单元120和数据存储单元165。在步骤S12中,基于所获取的环境信息,环境监测终端100确定是否已经检测到环境信息的变化。更具体地,确定单元120确定所获取的环境信息是否满足预定条件。
当已经确定所获取的环境信息满足预定条件时(步骤S12中为“是”),环境监测终端100经由通信单元110向环境监测控制器200发送检测信号。当在步骤S20已经从环境监测终端100接收到检测信号时,环境监测控制器200在步骤S22中将接收到的检测信号发送到保健系统30。环境监测控制器200中的步骤S20和S22中的处理是所谓的中断处理,并且与正常处理不同。环境监测控制器200在步骤S22中发送检测信号,然后结束一系列中断处理。此后,环境监测控制器200返回到正常处理,并等待从环境监测终端100接收环境信息。
另一方面,当确定所获取的环境信息不满足预定条件时(步骤S12中为“否”),环境监测终端100进入步骤S16。在步骤S16中,环境监测终端100确定存储在数据存储单元165中的传感器数据(环境信息)的量是否达到了预定量。预定量例如为256kB。
当已经确定存储在数据存储单元165中的数据量已经达到预定量(步骤S16中为“是”)时,环境监测终端100将所存储的传感器数据(环境信息)发送到环境监测控制器200(步骤S18)。由于这种配置,环境监测终端100在每次测量环境信息时不再必需与环境监测控制器200进行通信,所以能够抑制功耗。
在步骤S24中,环境监测控制器200接收从环境监测终端100发送的环境信息。在步骤S26中,环境监测控制器200将接收到的环境信息存储在数据存储单元220中。另一方面,在确定存储在数据存储单元165中的数据量尚未达到预定量时(步骤S16中为“否”),环境监测终端100将处理返回到步骤S10,并且再次等待控制信号从环境监测控制器200的输入。接下来,描述保健系统30的操作。
(b4.保健系统的操作)
图5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保健系统30的控制的流程图。图5所示的处理通过由保健终端300和保健控制器400执行控制程序来实现。在另一方面,该处理可以部分地或全部地由电路元件或其他硬件执行。这也可以应用于后面描述的图6和图10。
参考图5,在步骤S30中,保健终端300在睡眠模式下待机。保健终端300被配置为可在活动模式和睡眠模式之间切换,其中在活动模式中执行通过生物传感器获取生物信息,在睡眠模式中停止不必要功能以与活动模式相比降低功耗。保健终端300通过在睡眠模式中切断对生物传感器的供电来抑制功耗。然而,优选的是,活动计量器320总是进行测量,因为其特性是活动计量器320测量用户的活动量。因此,在另一方面,保健终端300可以被配置为在睡眠模式中也向活动计量器320供电。
在步骤S32中,保健终端300确定在切换到睡眠模式之后是否已经过去了预定时间。预定时间被存储在测量条件存储单元350中,并且例如是一分钟。在确定经过了预定时间时(在步骤S32中为“是”),保健终端300进入步骤S34,且从睡眠模式切换为活动模式。另一方面,在确定没有经过预定时间时(步骤S32中为“否”),保健终端300将处理返回到步骤S30。
在步骤S36中,保健终端300通过生物传感器测量生物信息、在显示器360上显示测量结果并将测量结果存储在数据存储单元365中。
在步骤S38中,保健终端300确定与保健控制器400的通信是否可用,以及现在是否是执行发送的时刻。具体地,当在通信单元310和通信单元430之间已经建立通信时,保健终端300确定与保健控制器400的通信可用。作为发送时刻的示例,当保健终端300在最近24小时内没有将生物信息发送到保健控制器400时,保健终端300确定现在是执行发送的时刻。
当确定与保健控制器400的通信可用并且现在是执行发送的时刻时(步骤S38中为“是”),保健终端300将存储在数据存储单元365中的生物信息发送到保健控制器400(步骤S40)。保健控制器400在步骤S50中从保健终端300接收生物信息,并在步骤S52中将接收到的生物信息存储在数据存储单元420中。
当已经确定与保健控制器400的通信不可用或者现在不是执行发送的时刻时(步骤S38中为“否”),保健终端300进行到步骤S42。在步骤S42中,保健终端300确定电池是否已经达到使用极限,或者确定是否从保健控制器400接收到停止指令。例如,当电池的电压下降到3.3V或更低时,保健终端300确定电池已经达到其使用极限。
当确定电池已经达到其使用极限或已经接收到停止指令时(在步骤S42中为“是”),保健终端300结束处理。另一方面,当确定电池尚未达到其使用极限并且没有接收到停止指令时(步骤S42中为“否”),保健终端300返回到步骤S30,并切换到睡眠模式。保健控制器400基于从保健终端300获取的诸如活动量、体温和每日血压等的生物信息来管理用户的健康。接着,描述用于更新存储在测量条件存储单元350中的生物传感器的测量条件的控制。
(b5.测量条件的更新)
图6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用于更新生物传感器的测量条件的控制的流程图。
在步骤S60中,保健控制器400接收在步骤S22(参见图4)中从环境监测控制器200发送的检测信号。在步骤S62中,保健控制器400发送指示每个生物传感器获取生物信息的获取指令。
在步骤S70中,保健终端300从保健控制器400接收获取指令,并且在步骤S72中通过生物传感器获取用户的生物信息(传感器数据)。在步骤S74中,保健终端300将获取的生物信息发送到保健控制器400。
保健控制器400在步骤S64从保健终端300接收生物信息,并且在步骤S66中确定所接收的生物信息是否满足预定条件。后面将描述步骤S66的细节。
当确定接收的生物信息满足预定条件时(步骤S66中为“是”),保健控制器400向保健终端300发送生物传感器的测量条件(步骤S68)。
在步骤S69中,保健控制器400将接收到的生物信息(传感器数据)存储在数据存储单元420中以与检测信号相关联。换句话说,保健控制器400将存储在测量条件存储单元350中的根据测量条件测量的生物信息和响应于检测信号测量的生物信息彼此分开地存储在数据存储单元420中。在另一方面,保健控制器400可以被配置为将环境信息和生物信息存储在数据存储单元420中以彼此相关联,代替检测信号。在这种情况下,在步骤S14中,环境监测控制器200将环境信息与检测信号一起发送到保健控制器400。
在步骤S76中,保健终端300从保健控制器400接收生物传感器的测量条件。在步骤S78中,保健终端300通过使用接收的测量条件来更新存储在测量条件存储单元350中的测量条件。
根据上述,传感器系统1可以检测可以影响待测对象的外部指标(环境信息)的变化,并且可以根据外部指标的变化、基于待测对象(用户)的状态适当地设置待测对象的测量条件。因此,保健终端300可以利用例如电池的有限电力来有效地获取对于用户有用的生物信息。
(b6.测量条件的更新-具体示例)
下面描述更新生物传感器的测量条件的具体示例。作为示例描述了其中针对热中风采取措施来更新生物传感器的测量条件的情况。
图7示出了热中风的原因。参考图7,导致热中风的因素通常可以分类为由人(保健终端300的用户)的状态引起的因素和由外部环境引起的因素。
作为由于外部环境导致的热中风的原因,考虑高温、高湿度等。因此,在图4的步骤S12中,环境监测终端100在温度计150的温度超过35℃的条件和湿度计160的湿度超过60%的条件中的任一条件满足的情况下,确定检测到外部环境的变化。
另一方面,缺水被认为是由于用户的状态导致的热中风的原因。佩戴保健终端300的用户的缺水可以被观察为血压的降低。因此,在图6的步骤S62中,保健控制器400响应于来自环境监测控制器200的检测信号而向血压计330发送指示用户的血压测量的获取指令。响应于获取指令,血压计330与存储在测量条件存储单元350中的测量条件分开地测量用户的血压。保健终端300将响应于检测信号测量的血压计330的测量结果发送到保健控制器400。
在步骤S66中,保健控制器400确定响应于接收到的检测信号测量的血压是否低于预定阈值。例如,保健控制器400确定最大血压(收缩血压)是否低于100mmHg。该阈值被存储在数据存储单元420中。该阈值优选地是基于医学知识的值。在另一方面,该阈值可以是由佩戴保健终端300的用户的性别和/或年龄定义的值。
当确定响应于接收到的检测信号测量的血压低于预定阈值时,保健控制器400在步骤S68中发送用于提高血压计330的测量精度的测量条件。这是因为佩戴保健终端300的用户很有可能得热中风,并且需要更详细地监测用户的状态。作为提高测量精度的控制示例,可以考虑用于增大诸如血压计的传感器的测量频率(采样率)的控制、用于使一次测量花费的时间更长的控制等。作为示例,保健控制器400选择存储在数据存储单元420中的具有比当前设置的测量条件更高精度的多个测量条件中的一个测量条件,并将所选择的测量条件发送到保健终端300。
在另一方面,保健控制器400可以被配置为在从接收到检测信号起的预定时间段内进一步考虑活动计量器320的测量结果,来决定生物传感器的测量条件。如图7所示,在锻炼期间热中风的可能性增加。因此,当基于活动计量器320的测量结果确定在接收到检测信号时用户在进行锻炼时,保健控制器400可以确定用户得热中风的可能性更高。
在步骤S76和S78中,保健终端300通过使用接收到的测量条件来更新测量条件存储单元350中存储的测量条件。在另一方面,保健终端300可以被配置为响应于从保健控制器400接收到的测量条件而在显示器360上显示警告存在热中风的风险的图像。
根据上述,当保健终端300的用户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处于危险状态时,传感器系统1可以提高生物传感器的测量精度,以便更详细地监测用户的状态,而不管用户是否知道或不知道该状态。也就是说,传感器系统1可以针对每个用户优化保健终端300。
(b7.测量条件的更新-第一改型示例)
传感器系统1被配置为基于在上述示例中响应于检测信号测量的测量结果来更新存储在测量条件存储单元350中的测量条件,但是不限于此。另一方面,传感器系统1可以被配置为基于根据存储在测量条件存储单元350中的测量条件测量的测量结果(以下也称为“正常数据”)和响应于检测信号测量的测量结果(以下也称为“突发数据”)来更新测量条件。
图8示出了图6的步骤S66中的另一控制示例。在图8中,存储在数据存储单元420中的正常数据和突发数据通过每个血压值(例如,最大血压值)的数据单元的数量的分布来表示。
如图8所示,存储在数据存储单元420中的血压的数据单元的数量是通过将小于预定阈值的正常数据单元的数量(以下也称为“NL”)、等于或大于阈值的正常数据单元的数量(以下也称为“NH”)、小于阈值的突发数据单元的数量(以下也称为“AL”)、以及等于或大于阈值的突发数据单元的数量(以下也称为“AH”)相加而获得的值。
保健控制器400通过以下表达式(1)计算指示保健终端300的用户得热中风的可能性的指标A。
在保健控制器400中,随着指标A的值越大,正常数据单元相对于阈值的分布和突发数据单元相对于阈值的分布彼此更加不同。保健控制器400确定:随着指标A的值越大,用户得热中风的可能性越高。作为示例,当指数A为0.8或更多时,保健控制器400确定满足图6中的步骤S66中的预定条件。
根据上述,传感器系统1可以基于包括正常数据和突发数据的统计数据来改变测量条件。具有这种配置的传感器系统1与仅基于响应于接收到的检测信号测量的测量结果进行确定的配置相比,可以更高精度地确定得热中风的可能性。
注意,在许多情况下,正常数据单元的数量和突发数据单元的数量彼此在很大程度上不同。因此,保健控制器400可以将血压计330的一次测量所花费的时间设置得更长,使得在图6的步骤S68中可以将这两个数量作为统计数据进行比较。
(b8.测量条件的更新-第二改型示例)
传感器系统1具有针对已知症状(热中风)采取措施的配置,即,在上述示例中预先掌握测量条件改变的生物传感器的配置。在另一方面,传感器系统1可以被配置为针对未知症状采取措施。以下描述该配置。
当接收到来自环境监测控制器200的检测信号时,保健控制器400通过安装在保健终端300中的所有生物传感器执行对生物信息的测量,直到可以将正常数据和突发数据作为统计数据进行比较。作为示例,直到与某些生物信息相关的突发数据的数据单元的数量达到预定数量(例如,100),保健控制器400通过所有生物传感器获取生物信息。
当突发数据的数据单元的数量已经达到预定数量时,保健控制器400针对每个生物信息计算由上述表达式(1)表示的指标A。保健控制器400改变与指标A等于或大于预定值(例如,0.8)的生物信息对应的生物传感器的测量条件。在突发数据的数据单元的数量已经达到预定数量之后,保健控制器400响应于检测信号的接收而仅通过测量条件已经改变的生物传感器进行测量。
根据上述,同样对于未知症状,传感器系统1也可以基于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的用户状态的变化来改变生物传感器的测量条件。此外,即使当接收到检测信号时,传感器系统1也不获取在测量条件改变之后与外部环境的变化无关的生物信息。
(b9.多个保健终端300)
在上述示例中,与保健控制器400通信的保健终端300是一个。在另一方面,保健控制器400可以被配置为与多个保健终端300通信。例如,保健控制器400设置在房子中,并且居住在该房子中的家庭成员分别佩戴保健终端300。在另一个示例中,保健控制器400设置在办公室中,并且雇员分别佩戴保健终端300。
在这种情况下,在图6的步骤S66中的确定中使用的预定阈值可以是从耦合到保健控制器400的所有保健终端300获得的生物信息的平均值。
[C.第二实施例]
作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传感器系统1,通过作为示例的用于热中风的措施来描述配置,其中检测信号从环境监测系统10被传送到保健系统30。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传感器系统还将检测信号从保健系统传输到环境监测系统。也就是说,传感器系统1A在使用佩戴保健终端的用户的状态(生物信息)作为外部指标的同时,还根据该状态的变化来测量环境信息。以下说明传感器系统1A的配置和控制。注意,因为传感器系统1A的基本配置与传感器系统1大致相同,所以仅描述不同之处。
(c1.传感器系统1A的配置)
图9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传感器系统1A的配置示例。参考图9,传感器系统1A包括环境监测系统10A和保健系统30A。环境监测系统10A包括环境监测终端100A和环境监测控制器200A。保健系统30A包括保健终端300A和保健控制器400A。
与环境监测终端100相比,环境监测终端100A还包括测量条件存储单元170。测量条件存储单元170在其中存储用于环境传感器的各种测量条件。
保健终端300A与保健终端300相比还包括确定单元370。确定单元370确定从生物传感器接收的生物信息是否满足预定条件,并且当已经确定生物信息满足该条件时、基于生物信号的变化经由通信单元310向保健控制器400A输出检测信号(以下也称为“生物检测信号”)。
(c2.保健系统30A的操作)
图10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保健系统30A的控制的流程图。因为标有与图5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的部分是相同的部分,因此省略其描述。
在步骤S80中,保健终端300A基于所获取的生物信息(传感器数据)来确定是否检测到用户状态的变化。更具体地,保健终端300A确定所获取的生物信息是否满足预定条件。
在确定所获取的生物信息满足预定条件时(步骤S80中为“是”),保健终端300A在步骤S82中向保健控制器400A发送生物检测信号。另一方面,在确定所获取的生物信息不满足预定条件时(步骤S80中为“否”),保健终端300A进入步骤S38。
在步骤S90中,保健控制器400A从保健终端300A接收生物检测信号。在步骤S92中,保健控制器400A将接收到的生物检测信号发送到环境监测系统10A。保健控制器400A中的步骤S90和S92中的处理是所谓的中断处理,并且与正常处理不同。保健控制器400A在步骤S92中发送检测信号,然后结束一系列中断处理。此后,保健控制器400A返回正常处理,并等待从保健终端300A接收生物信息。
(c3.环境传感器的测量条件的更新)
图11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用于更新环境传感器的测量条件的控制的流程图。
在步骤S100中,环境监测控制器200A接收在步骤S92(参见图7)中从保健控制器400A发送的生物检测信号。在步骤S102中,环境监测控制器200A响应于生物检测信号的接收而发送指示每个环境传感器获取环境信息的获取指令。
环境监测终端100A在步骤S120中从环境监测控制器200A接收获取指令,并且在步骤S122中通过环境传感器获取环境信息(传感器数据)。在步骤S124中,环境监测终端100A将获取的环境信息发送到环境监测控制器200A。
环境监测控制器200A在步骤S104中从环境监测终端100A接收环境信息,并且在步骤S106中确定接收到的环境信息是否满足预定条件。
在确定接收到的环境信息满足预定条件时(步骤S106中为“是”),环境监测控制器200A向环境监测终端100发送环境传感器的测量条件(步骤S108)。
在步骤S109中,环境监测控制器200A将接收到的环境信息(传感器数据)存储在数据存储单元220中以与生物检测信号相关联。换句话说,环境监测控制器200A将根据存储在测量条件存储单元170中的测量条件测量的环境信息和响应于生物检测信号测量的环境信息彼此分开地存储在数据存储单元220中。在另一方面,环境监测控制器200A可以被配置为将生物信息和环境信息彼此相关联地存储在数据存储单元220中,以代替生物检测信号。在这种情况下,在步骤S82中,保健控制器400A将生物信息与生物检测信号一起发送到环境监测控制器200A。
在步骤S126中,环境监测终端100A从环境监测控制器200A接收环境传感器的测量条件。在步骤S128中,环境监测终端100A通过使用接收到的测量条件来更新存储在测量条件存储单元170中的测量条件。
根据上述,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传感器系统1A可以检测作为外部指标的生物信息的变化,并且可以根据外部指标的变化基于环境信息适当地设置环境传感器的测量条件。
下面描述更新环境传感器的测量条件的具体示例。作为示例,描述了更新环境传感器的测量条件以防止花粉症的情况。在该具体示例中,保健终端300A是胶布形式的终端,并且佩戴到用户的胸部。此外,在该具体示例中,假设保健终端300A的活动计量器在睡眠模式中也持续测量。
保健终端300A从安装在活动计量器320中的加速度传感器的信号波形检测打喷嚏和咳嗽。更具体地,活动计量器320将与打喷嚏和咳嗽相对应的加速度传感器的信号模式存储在存储设备中(未示出)。当从加速度传感器的测量结果中检测到对应于所述信号模式的部分时,活动计量器320检测出打喷嚏和咳嗽。
当在图10的步骤S80中已经基于活动计量器320的测量结果检测到打喷嚏和咳嗽时,保健终端300A确定已经检测到用户状态的改变,并将生物检测信号发送到保健控制器400A。另一方面,保健终端300A可以被配置为基于活动计量器320的测量结果当单位时间内检测到的打喷嚏或咳嗽的数量超过预定数量时发送生物检测信号。
在图11的步骤S100和S102中,环境监测控制器200A响应于来自保健控制器400A的生物检测信号的接收,向空气污染物浓度计140发送指示空气污染物浓度的测量的获取指令。
响应于此,在步骤S122和S124中,空气污染物浓度计140与存储在测量条件存储单元170中的测量条件分开地测量周围的空气污染物浓度,并将测量结果发送到环境监测控制器200A。
在步骤S106中,环境监测控制器200A基于接收到的测量结果来确定每单位体积的花粉计数是否为预定阈值以上。例如,空气污染物浓度计对通过直径分类的每单位体积的微小颗粒的数量进行计数。环境监测控制器200A将直径为20μm至40μm的微小颗粒确定为花粉。例如,环境监测控制器200A确定每立方米花粉的计数是否为12以上。该预定阈值被存储在数据存储单元220中。该阈值优选地基于医学知识。
在确定每单位体积的花粉的计数为预定数以上时,环境监测控制器200A在步骤S108中向环境监测终端100A发送使空气污染物浓度计140的测量精度提高的测量条件。
另一方面,在步骤S108中,环境监测控制器200可以被配置为进一步向保健控制器400A发送使保健终端300A的显示器360显示警告周围花粉浓度高的图像的指令。
再一方面,在步骤S108中,环境监测控制器200A可以被配置为向诸如空气净化器(未示出)的外部设备发送用于去除花粉的控制信号。通过该配置,传感器系统1A能够在没有觉察到用户花粉症症状的阶段或在症状不严重的状态中主动地去除花粉,从而防止花粉症变得严重。
在步骤S126和S128中,环境监测终端100A通过使用接收到的测量条件来更新测量条件存储单元170中存储的测量条件。
根据上述,传感器系统1A可以根据保健终端300A的用户的状态变化来自动地适当更新环境传感器的测量条件。也就是说,传感器系统1A可以针对每个用户优化环境传感器的测量条件。
[D.第三实施例]
根据上述实施例的传感器系统具有如下配置:其中每个包括传感器终端和控制器的系统彼此通信。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传感器系统1B采用其中传感器终端彼此通信的配置。当描述传感器系统1B的基本配置时,仅描述与传感器系统1的不同之处。
(d1.传感器系统1B的配置)
图12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传感器系统1B的配置示例。传感器系统1B包括环境监测系统10B和保健系统30B。环境监测系统10B包括多个环境监测终端100B1、100B2、100B3...(以下也统称为“环境监测终端100B”)。保健系统30B包括多个保健终端300B1、300B2、300B3...(以下也统称为“保健终端300B”)。
环境监测终端100B包括代替其中的空气污染物浓度计140的日射强度计175,并且具有安装在环境监测控制器200上的各种功能。具体地,环境监测终端100B还包括信号传送单元180、数据存储单元185和控制单元190。信号传送单元180被配置为可与保健终端300B通信。数据存储单元185在其中存储环境传感器(空气流量计130、温度计150、湿度计160和日射强度计175)的测量结果(环境信息)。控制单元190基于存储在数据存储单元185中的环境信息执行预定处理,以确定环境传感器的测量条件。此外,通信单元110B被配置为可与另一环境监测终端100B通信。
保健终端300B还包括安装在保健控制器400上的各种功能。具体地,保健终端300B包括信号传送单元375、数据存储单元380和控制单元385。数据存储单元380在其中存储生物传感器的测量结果(生物信息)。此外,通信单元310B被配置为可与另一保健终端300B通信。
除了获取生物信息的功能之外,保健终端300B还具有与环境监测终端100B通信的功能。因此,保健终端300B不必执行已经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与保健控制器的通信。也就是说,佩戴保健终端300B的用户可以在与保健控制器的通信可用的区域中不受限制地自由移动。此外,保健终端300B还具有数据处理功能,其可以使用生物信息执行各种类型的实时处理。
(d2.传感器系统1B中的控制)
图13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传感器系统1B的使用示例。如图13所示,佩戴保健终端300B的用户在道路上慢跑,在所述道路上环境传感器终端100B被布置成不可移动。在该使用示例中,传感器系统1B防止热中风。
每个环境监测终端100B根据环境传感器的测量结果计算湿球黑球温度(Wet BulbGlobe Temperature)WBGT。当湿球黑球温度WBGT超过预定值(例如25℃)时,环境监测终端100B确定已经检测到环境变化,并搜索其周围的可通信的保健终端300B。环境监测终端100B将检测信号发送到已经与之建立通信的保健终端300B,该检测信号指示环境变化的检测。
在图13所示的示例中,当用户慢跑时,发送检测信号至保健终端300B的环境监测终端100B按照时间顺序从环境监测终端100B1切换到环境监测终端100B2、然后切换到环境终端100B3。
利用这种配置,即使在用户移动时,保健终端300B也能够基于来自安装在用户移动目的地处的环境监测终端100B的目的地的准确的环境信息来接收热中风(用户的异常状态)的高精度的风险通知(检测信号)。
另外,保健终端300B根据从环境监测终端100B接收检测信号实时地变化诸如血压、体温等生物信息的测量条件,并且详细监测用户的状态。当用户的状态恶化时,保健终端300B向显示器360通知该事实。因此,传感器系统1B使得用户能够避免热中风。
(d3.与环境监测终端100B的链接)
环境监测终端100B可以被配置成经由通信单元110B与另一环境监测终端100B共享环境信息。利用该配置,作为示例,环境监测终端100B能够基于由另一环境监测终端100B获取的环境信息来向用户呈现造成状态异常(例如,热中风)的可能性高的地方。可以采用如下配置:其中环境监测终端100B将环境信息发送到服务器(未示出)并且服务器管理该环境信息。
在另一示例中,环境监测终端100B可以被配置为向另一环境监测终端100B发送指示其已经向保健终端300B发送了检测信号的信号。例如,已经接收到该信号的环境监测终端100B可以在预定时段内限制向保健终端300B发送检测信号。
(d4.与保健终端300B的链接)
保健终端300B可以被配置为经由另一保健终端300B与环境监测终端100B建立通信。利用该配置,即使在保健终端300B周围不存在保健终端300B能够直接通信的环境监测终端100B的情况下,保健终端300B也能够经由另一保健终端300B接收与用户的状态异常相关的风险通知(检测信号)。
此外,保健终端300B可以通过与另一保健终端300B共享生物信息来计算每个佩戴保健终端300B的用户的生物信息的平均值。例如,保健终端300B可以被配置为当用户的生物信息与平均值之间的差超过预定值时更新测量条件。此外,可以采用如下配置:其中保健终端300B将生物信息发送到服务器(未示出)并且服务器管理该生物信息。
根据上述第一至第三实施例的传感器系统被配置为:获取作为外部指标的环境信息(或生物信息)、基于外部指标的变化获取作为待测对象的生物信息(或环境信息)、并且基于测量结果来改变待测对象的测量条件,但是不限于此。作为另一示例,传感器系统还可以用于提高工厂中的生产率/安全性。具体地,工厂中的工人穿戴其上安装有各种传感器的可佩戴终端(例如,智能眼镜)。此外,配置了掌握工厂的操作状态的系统。在这种环境下,可以采用这样的配置:其中,根据作为外部指标的操作状态的改变来执行安装在可穿戴终端上的传感器的测量,并且基于测量结果更新传感器的测量条件。
在上面的描述中,已经借助于实施例具体描述了本申请的发明人实现的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并且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的情况下在其范围内进行各种改变。

Claims (12)

1.一种传感器系统,包括:
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
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传感器的测量结果满足预定条件时输出检测信号;
测量条件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第二传感器的测量条件;以及
控制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检测信号时,与根据所述测量条件的测量分开地执行通过所述第二传感器的测量,并且基于执行的所述测量的结果来更新存储在所述测量条件存储单元中的所述第二传感器的所述测量条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系统,
其中存储在所述测量条件存储单元中的所述第二传感器的所述测量条件包括测量频率和测量花费时间中的至少一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系统,
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中的一个传感器被配置成不可移动,并且另一个传感器被配置成可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感器系统,
其中所述另一个传感器被配置为能够被人体穿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感器系统,
其中所述一个传感器获取环境信息,并且所述另一个传感器获取生物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系统,还包括:存储装置,用于彼此分开地存储根据存储在所述测量条件存储单元中的所述测量条件测量的所述第二传感器的第一测量结果和响应于所述检测信号的接收而测量的所述第二传感器的第二测量结果,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基于存储在所述存储装置中的所述第一测量结果和所述第二测量结果来更新存储在所述测量条件存储单元中的所述第二传感器的所述测量条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传感器系统,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基于低于预定阈值的所述第一测量结果的数量、低于所述预定阈值的所述第二测量结果的数量、等于或大于所述预定阈值的所述第一测量结果的数量、以及等于或大于所述预定阈值的所述第二测量结果的数量来更新存储在所述测量条件存储单元中的所述第二传感器的所述测量条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系统,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基于响应于所述检测信号的接收而测量的所述第二传感器的所述测量结果,将控制信号发送到外部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系统,
其中,设置多个第一传感器终端,每个所述第一传感器终端包括所述第一传感器,以及
其中每个所述第一传感器终端包括用于与另一个所述第一传感器终端进行通信的通信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系统,
其中,设置多个第二传感器终端,每个所述第二传感器终端包括所述第二传感器,以及
其中每个所述第二传感器终端包括用于与另一个所述第二传感器终端进行通信的通信单元。
11.一种传感器系统,包括:
传感器;
测量条件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传感器的测量条件;以及
控制单元,用于当已经从外部设备接收到预定信号时,与根据所述测量条件的测量分开地执行通过所述传感器的测量,并且基于执行的所述测量的结果来更新存储在所述测量条件存储单元中的所述传感器的所述测量条件。
12.一种传感器系统,包括:
第一传感器;
确定单元,确定所述第一传感器的测量结果是否满足预定条件,以及
通信单元,用于当确定满足所述预定条件时,向包括第二传感器的另一系统发送用于改变所述第二传感器的测量条件的检测信号。
CN201710225118.8A 2016-04-08 2017-04-07 传感器系统 Pending CN10726012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78202 2016-04-08
JP2016078202A JP2017185141A (ja) 2016-04-08 2016-04-08 センサ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60125A true CN107260125A (zh) 2017-10-20

Family

ID=599997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25118.8A Pending CN107260125A (zh) 2016-04-08 2017-04-07 传感器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70290553A1 (zh)
JP (1) JP2017185141A (zh)
KR (1) KR20170115953A (zh)
CN (1) CN107260125A (zh)
TW (1) TW201736836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9117612A (ja) * 2017-12-27 2019-07-18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1291411B2 (en) * 2018-03-19 2022-04-05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Automatic adjustment of wearable device band
JP2019164634A (ja) * 2018-03-20 2019-09-26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ウェアラブル機器、健康管理支援方法及び健康管理支援プログラム
CA3132428A1 (en) * 2019-03-04 2020-09-10 Lifebooster Inc. Thermal stress risk assessment using body worn sensors
JP7334991B2 (ja) * 2021-04-22 2023-08-29 株式会社エイティセンス 心電図データに係わる心音データを利用し、心電図データの異常信号区間を検出する生体信号測定装置及び生体信号測定方法
CN114495328B (zh) * 2022-01-19 2024-02-20 深圳市凯迪仕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门锁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43987A (zh) * 2008-12-15 2011-01-12 索尼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
JP2011504114A (ja) * 2007-10-19 2011-02-03 スミスズ メディカル ピーエム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患者のモニタリングに適合したワイヤレス通信ネットワーク
CN102665535A (zh) * 2009-09-30 2012-09-12 健康监测有限公司 连续的非干扰式健康监测与警报系统
US20130030259A1 (en) * 2009-12-23 2013-01-31 Delta, Dansk Elektronik, Lys Og Akustik Monitoring system
US20140223421A1 (en) * 2013-02-06 2014-08-07 Abraham Carter Updating Firmware to Customize the Performance of a Wearable Sensor Device for a Particular Use
CN203848865U (zh) * 2014-02-17 2014-09-24 王懿 一种环境和生理参数监测设备
JP2014233585A (ja) * 2013-06-05 2014-12-15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体温測定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4224147A (zh) * 2014-09-15 2014-12-24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无线便携式人体健康与睡眠质量监护仪
CN104334075A (zh) * 2012-04-18 2015-02-04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调整通知的生物测定属性异常检测系统
US20150378720A1 (en) * 2014-06-27 2015-12-31 Welch Allyn, Inc. Nucleus architecture
CN105212912A (zh) * 2015-10-31 2016-01-06 愈先梅 基于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健康安全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8685A (ja) * 1995-07-24 1997-02-04 Nec Corp 血圧測定装置
JP2004216125A (ja) * 2002-11-19 2004-08-05 Seiko Instruments Inc 生体情報検出端末制御システム
US8005543B2 (en) * 2006-05-08 2011-08-23 Cardiac Pacemakers, Inc. Heart failure management system
JP5745977B2 (ja) * 2011-09-14 2015-07-08 トヨタホーム株式会社 熱中症警戒システム
WO2015139980A1 (en) * 2014-03-17 2015-09-24 Koninklijke Philips N.V. Heart rate monitor device
JP2016043041A (ja) * 2014-08-22 2016-04-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生体情報検出装置及び生体情報検出方法
US20170065232A1 (en) * 2015-09-04 2017-03-09 Welch Allyn,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apting a function of a biological sensor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504114A (ja) * 2007-10-19 2011-02-03 スミスズ メディカル ピーエム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患者のモニタリングに適合したワイヤレス通信ネットワーク
CN101943987A (zh) * 2008-12-15 2011-01-12 索尼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
CN102665535A (zh) * 2009-09-30 2012-09-12 健康监测有限公司 连续的非干扰式健康监测与警报系统
US20130030259A1 (en) * 2009-12-23 2013-01-31 Delta, Dansk Elektronik, Lys Og Akustik Monitoring system
CN104334075A (zh) * 2012-04-18 2015-02-04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调整通知的生物测定属性异常检测系统
US20140223421A1 (en) * 2013-02-06 2014-08-07 Abraham Carter Updating Firmware to Customize the Performance of a Wearable Sensor Device for a Particular Use
JP2014233585A (ja) * 2013-06-05 2014-12-15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体温測定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203848865U (zh) * 2014-02-17 2014-09-24 王懿 一种环境和生理参数监测设备
US20150378720A1 (en) * 2014-06-27 2015-12-31 Welch Allyn, Inc. Nucleus architecture
CN104224147A (zh) * 2014-09-15 2014-12-24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无线便携式人体健康与睡眠质量监护仪
CN105212912A (zh) * 2015-10-31 2016-01-06 愈先梅 基于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健康安全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70115953A (ko) 2017-10-18
JP2017185141A (ja) 2017-10-12
TW201736836A (zh) 2017-10-16
US20170290553A1 (en) 2017-10-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60125A (zh) 传感器系统
CN103933722B (zh) 一种健身哑铃运动检测装置及健身哑铃运动检测方法
CN109152542A (zh) 用于检测何时传感器被穿戴的系统和方法
CN101248984A (zh) 信息管理系统和服务器
CN105045234A (zh) 基于智能可穿戴设备行为感知的智能家庭能源管理方法
CN103239216A (zh) 一种体能监测装置及体能监测方法
JP2013531311A5 (zh)
CN107669250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人体健康度监测方法
CN105320653A (zh) 一种收集消费行为模式的系统和方法
CN104970774A (zh) 一种智能连续人体测温仪
CN105919566A (zh) 一种睡眠监测装置
CN108021104A (zh) 生产线监控系统和方法
Sutar et al.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system to monitor the fish farm
CN107633883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人体健康度评价方法
CN107890340A (zh) 一种睡眠监测方法及系统
CN104770347B (zh) 一种便携式智能型虫情测报系统
CN107019501B (zh) 基于遗传算法和概率神经网络的远程摔倒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3759738A (zh) 一种计步器
US20200205675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hancing accuracy of body surface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CN106292871B (zh) 一种可实现转腕亮屏的智能手环
CN108171952A (zh)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温室大棚用温湿度采集通信系统
CN103239220A (zh) 一种血压监控系统及方法
Wright et al. A wireless sensor for tool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and its integration within a manufacturing system
CN105593860A (zh) 患者健康状态复合评分分布和/或基于其的代表性复合评分
CN207678622U (zh) 基于蓝牙耳标的猪只体温监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