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51644A - 无线通信系统、基站和移动台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系统、基站和移动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51644A
CN107251644A CN201580076293.4A CN201580076293A CN107251644A CN 107251644 A CN107251644 A CN 107251644A CN 201580076293 A CN201580076293 A CN 201580076293A CN 107251644 A CN107251644 A CN 1072516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o communication
data
base station
mobile station
en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7629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51644B (zh
Inventor
太田好明
相川慎郎
相川慎一郎
大出高义
须加纯
须加纯一
武智龙
武智龙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tsu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su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2516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516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516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516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68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specific QoS parameters for wireless networks, e.g. QoS class identifier [QCI] or guaranteed bit rate [GB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0Access point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e.g. multi-mode access poi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5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per individual bearer or channel
    • H04W28/0263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per individual bearer or channel involving mapping traffic to individual bearers or channels, e.g. traffic flow template [TF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 H04W28/082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among bearers or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2Setup of transport tu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Abstract

基站(110)通过对第1无线通信(101)进行控制的控制部(111)来控制第2无线通信(102)。移动台(120)能够使用第1无线通信(101)或第2无线通信(102)在与基站(110)之间进行数据传送。在基站(110)和移动台(120)之间使用第2无线通信(102)传送数据时,发送侧的一方的用于进行第1无线通信(101)的处理部(112、121)建立用于进行第1无线通信(101)的收敛点,在该收敛点中使服务质量信息透过,向接收侧的一方传送数据。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系统、基站和移动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系统、基站和移动台。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等移动体通信(例如,参照下述非专利文献1~14。)。此外,在LTE中,正在讨论通过WLAN(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无线局域网)和无线接入的等级进行通信的协作的聚合(aggregation)(例如,参照下述非专利文献15~17。)。
此外,已知在使用WLAN的情况下将数据从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转送到MAC(Media Access Control:介质访问控制)层的技术(例如,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此外,已知在LTE和WLAN中对LTE的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分组数据汇聚协议)进行通用化的技术(例如,参照下述专利文献2。)。此外,已知在WLAN等中根据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信息进行数据的传送控制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2/121757号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3/068787号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3GPP TS36.300 v12.1.0,2014年3月
非专利文献2:3GPP TS36.211 v12.1.0,2014年3月
非专利文献3:3GPP TS36.212 v12.0.0,2013年12月
非专利文献4:3GPP TS36.213 v12.1.0,2014年3月
非专利文献5:3GPP TS36.321 v12.0.0,2013年12月
非专利文献6:3GPP TS36.322 v11.0.0,2012年9月
非专利文献7:3GPP TS36.323 v11.2.0,2013年3月
非专利文献8:3GPP TS36.331 v12.0.0,2013年12月
非专利文献9:3GPP TS36.413 v12.0.0,2013年12月
非专利文献10:3GPP TS36.423 v12.0.0,2013年12月
非专利文献11:3GPP TR36.842 v12.0.0,2013年12月
非专利文献12:3GPP TR37.834 v12.0.0,2013年12月
非专利文献13:3GPP TS24.301 v12.6.0,2014年9月
非专利文献14:3GPP TS23.401 v13.1.0,2014年12月
非专利文献15:3GPP RWS-140027,2014年6月
非专利文献16:3GPP RP-140237,2014年3月
非专利文献17:3GPP RP-142281,2014年12月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上述现有技术中,例如,在通过LTE的无线控制将LTE的数据减负(Off-load)至WLAN时,如果通过PDCP等对数据的头进行保密化等处理,则无法在WLAN中参照数据所包含的QoS信息。因此,无法在WLAN中进行基于QoS信息的数据的传送控制,存在向WLAN进行减负时的通信质量降低的情况。
在1个方面,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通信质量的降低或者保持通信质量的无线通信系统、基站和移动台。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并达成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侧面,提供如下的无线通信系统、基站和移动台:基站通过对第1无线通信进行控制的控制部来控制与所述第1无线通信不同的第2无线通信,移动台能够使用所述第1无线通信或所述第2无线通信在与所述基站之间进行数据传送,在所述基站和所述移动台之间使用所述第2无线通信传送数据时,所述基站和所述移动台中的发送侧一方的用于进行所述第1无线通信的处理部建立用于进行所述第1无线通信的收敛点,在所述收敛点中使所述数据所包含的服务质量信息透过,向所述基站和所述移动台中的接收侧一方传送所述数据。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起到能够抑制通信质量的降低或者保持通信质量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一例的图。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一例的图。
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终端的一例的图。
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终端的硬件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基站的一例的图。
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基站的硬件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协议栈的一例的图。
图8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层2的一例的图。
图9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传送的IP分组的IP头的一例的图。
图10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传送的IP分组的IP头所包含的ToS字段(field)的值的一例的图。
图11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LTE-A和WLAN的聚合的一例的图。
图12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于ToS字段的QoS控制的一例的图。
图13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AC分类的一例的图。
图14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减负的一例的图。
图15是示出可在实施方式2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应用的QoS等级向AC的映射的一例的图。
图16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发送侧装置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7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多个EPS承载具有同一QoS等级的情况的一例的图。
图18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UL的TFT来识别EPS承载的方法的一例的图。
图19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UL的TFT来识别EPS承载的方法的其他例子的图。
图20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TFT的取得方法的一例的图。
图21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DL的TFT来识别EPS承载的方法的一例的图。
图22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DL的TFT来识别EPS承载的方法的其他例子的图。
图23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虚拟IP流来识别EPS承载的方法的一例的图。
图24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虚拟IP流来识别EPS承载的方法的其他例子的图。
图25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VLAN来识别EPS承载的方法的一例的图。
图26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VLAN来识别EPS承载的方法的其他例子的图。
图27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GRE隧道来识别EPS承载的方法的一例的图。
图28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GRE隧道来识别EPS承载的方法的其他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基站和移动台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一例的图。如图1的(a)所示,实施方式1的无线通信系统100包含基站110、移动台120。在无线通信系统100中,在基站110和移动台120之间能够进行使用第1无线通信101的数据传送和使用第2无线通信102的数据传送。
第1无线通信101和第2无线通信102是彼此不同的无线通信(无线通信方式)。第1无线通信101的一例是LTE或LTE-A等蜂窝通信。第2无线通信102的一例是WLAN。但是,第1无线通信101和第2无线通信102不限于此,能够设为各种方式的通信。在图1的(a)所示的例中,基站110例如是能够在与移动台120之间进行第1无线通信101和第2无线通信102的基站。
在不使用第1无线通信102而使用第1无线通信101传送数据时,基站110和移动台120在基站110和移动台120之间设定用于传送第1无线通信101的数据的第1无线通信101的通信路。然后,基站110和移动台120通过所设定的第1无线通信101的通信路来传送数据。
此外,在使用第2无线通信102传送数据时,基站110和移动台120在基站110和移动台120之间设定用于传送第1无线通信101的数据的第2无线通信102的通信路。然后,基站110和移动台120通过所设定的第2无线通信102的通信路来传送数据。
首先,对从基站110向移动台120传送数据的下行链路进行说明。基站110具有控制部111、处理部112。控制部111进行第1无线通信101的控制。此外,控制部111进行第2无线通信102的控制。作为一例,控制部111是进行基站110和移动台120之间的无线控制的RRC等的处理部。但是,控制部111不限于RRC,能够设为进行第1无线通信101的控制的各种处理部。
处理部112进行用于进行第1无线通信101的处理。作为一例,处理部112是PDCP、RLC(Radio Link Control:无线链路控制)、MAC等数据链路层的处理部。但是,处理部112不限于此,能够设为用于进行第1无线通信101的各种处理部。
用于进行第1无线通信101的处理部112的处理由控制部111控制。处理部112使用第2无线通信102的无线通信,从基站110向移动台120传送数据时,建立用于进行第1无线通信101的收敛点。该收敛点是用于针对在基站110和移动台120之间间传送的数据,对第1无线通信101和第2无线通信102进行选择(后述的减负的有无)的处理。收敛点有时也被称作终端点、分支点、分离功能(split function)、路由功能(routing function),只要是成为在第1无线通信和第2无线通信中针对数据的调度点的意思即可,不限于这样的呼称。以后,作为这样的代表性的称呼而使用收敛点。
处理部112在所建立的收敛点中,使向移动台120传送的数据所包含的服务质量信息透过,将该数据传送到移动台120。服务质量信息例如是表示数据的服务等级等的传送的优先级的信息。作为一例,服务质量信息是数据的头中包含的ToS(Type of Service:服务类型)字段等的QoS信息。但是,服务质量信息不限于此,能够设为表示数据的传送的优先级的各种信息。例如,在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虚拟局域网)中,在VLAN标签中规定了对QoS进行规定的字段。此外,更一般而言,QoS信息是通过5元组设定的信息。5元组是发送起始地IP地址和端口号、发送目的地IP地址和端口号、协议类型。
例如,处理部112在不使用第2无线通信102而使用第1无线通信101从基站110向移动台120传送数据时,针对要传送的数据进行规定的处理。规定的处理例如是使得无法在第2无线通信102的处理中对要传送的数据所包含的服务质量信息进行参照的处理。例如,规定的处理是包含保密化、头压缩和序列号的附加中的至少任意一方的处理。作为一例,规定的处理是PDCP的处理。但是,规定的处理不限于此,能够设为使得无法在第2无线通信102的处理中进行服务质量信息的参照的各种处理。
此外,处理部112在使用第2无线通信102向移动台120传送数据时,不针对要传送的数据进行使得无法在第2无线通信102的处理中对要传送的数据所包含的服务质量信息进行参照的上述规定的处理。由此,针对使用第2无线通信102进行传送的数据,能够在第2无线通信102的处理中进行服务质量信息的参照。因此,针对要传送的数据,能够在第2无线通信102的处理中进行基于服务质量信息的传送控制。基于服务质量信息的传送控制例如是根据服务质量信息对传送的优先级进行控制的QoS控制。但是,基于服务质量信息的传送控制不限于此,能够设为各种控制。
移动台120通过第1无线通信101和第2无线通信102中的至少任意一方接收从基站110传送的数据。这样,通过将从基站110向移动台120传送的数据在第1无线通信101和第2无线通信102中分散而进行传送,能够提高数据传送的效率。
接着,对从移动台120向基站110传送数据的上行链路进行说明。移动台120具有处理部121。处理部121与基站110的处理部112同样,是用于进行第1无线通信101的处理部。作为一例,处理部121是PDCP、RLC、MAC等数据链路层的处理部。但是,处理部121不限于此,能够设为用于进行第1无线通信101的各种处理部。
用于进行第1无线通信101的处理部121的处理由基站110的控制部111进行控制。处理部121在使用第2无线通信102的无线通信从移动台120向基站110传送数据时,建立用于进行第1无线通信101的收敛点。该收敛点如上所述,是用于针对在基站110和移动台120之间进行传送的数据,对第1无线通信101和第2无线通信102进行选择(后述的减负的有无)的处理,也被称作终端点、分支点。
处理部121在所建立的收敛点中,使向基站110传送的数据所包含的服务质量信息透过,将该数据向基站110传送。服务质量信息如上所述,例如是表示数据的服务等级等的传送的优先级的信息。
例如,处理部121在不使用第2无线通信102而使用第1无线通信101从移动台120向基站110传送数据时,对要传送的数据进行规定的处理。规定的处理如上所述,是使得无法在第2无线通信102的处理中对要传送的数据所包含的服务质量信息进行参照的处理。
此外,处理部121在使用第2无线通信102向基站110传送数据时,不针对要传送的数据进行使得无法在第2无线通信102的处理中对要传送的数据所包含的服务质量信息进行参照的上述规定的处理。由此,针对使用第2无线通信102进行传送的数据,能够在第2无线通信102的处理中进行服务质量信息的参照。因此,针对要传送的数据,能够在第2无线通信102的处理中进行基于服务质量信息的传送控制。基于服务质量信息的传送控制如上所述,例如是根据服务质量信息对传送的优先级进行控制的QoS控制。
基站110通过第1无线通信101和第2无线通信102中的至少任意一方接收从移动台120传送的数据。这样,通过将从移动台120向基站110传送的数据在第1无线通信101和第2无线通信102中分散而进行传送,能够提高数据传送的效率。
这样,基站110和移动台120中的发送侧的一方在通过来自第1无线通信101的控制部111的控制而使用第2无线通信102进行数据传送时,在第1无线通信101的处理部中使服务质量信息透过。
由此,基站110和移动台120中的发送侧的一方在第2无线通信102中的数据的传送处理中,能够进行与服务质量信息对应的传送控制。因此,能够抑制使用第2无线通信102传送数据而导致的通信质量的降低,或者保持通信质量。
在图1的(a)中,对基站110是能够与移动台120之间进行第1无线通信101和第2无线通信102的基站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如图1的(b)所示,也可以代替基站110而设置基站110A、110B。基站110A是能够与移动台120之间进行第1无线通信101的基站。基站110B是与基站110A连接的基站,并且是能够与移动台120之间进行第2无线通信102的基站。
在图1的(b)所示的例中,基站110A在与移动台120之间进行使用第2无线通信102的数据传送的情况下,经由基站110B进行数据传送。该情况下,图1的(a)所示的控制部111和处理部112例如设于基站110A。此外,控制部111进行经由基站110B的与移动台120之间的第2无线通信102的控制。
首先,对从基站110A向移动台120传送数据的下行链路进行说明。在下行链路中,基站110A的处理部112在所建立的收敛点中,使向移动台120传送的数据所包含的服务质量信息透过,将该数据转送到基站110B,由此,经由基站110B将该数据传送到移动台120。基站110B通过第2无线通信102将从基站110A转送的数据传送到移动台120上。
接着,对从移动台120向基站110A传送数据的上行链路进行说明。移动台120的处理部121的处理由基站110A的控制部111控制。而且,处理部121在所建立的收敛点中,使向基站110A传送的数据所包含的服务质量信息透过,通过第2无线通信102将该数据传送到基站110B。基站110B将从移动台120通过第2无线通信102传送的数据转送到基站110A。由此,能够使用无线通信102将去往基站110A的数据传送到基站110A。
这样,基站110A和移动台120中的发送侧的一方在通过来自第1无线通信101的控制部111的控制,使用第2无线通信102进行数据传送时,在第1无线通信101的处理部中使服务质量信息透过。
由此,在下行链路中,基站110B在第2无线通信102进行的数据的传送处理中,能够进行与服务质量信息对应的传送控制。此外,在上行链路中,移动台120在第2无线通信102进行的数据的传送处理中,能够进行与服务质量信息对应的传送控制。因此,能够抑制使用第2无线通信102传送数据而导致的通信质量的降低,或者保持通信质量。
根据实施方式1,能够抑制通信质量的降低,或者保持通信质量。
接着,使用实施方式2、3对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100进行详细说明。实施方式2、3能够理解为对上述实施方式1进行具体化的实施例,因此,当然能够与实施方式1组合来实施。
(实施方式2)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一例的图。如图2所示,实施方式2的无线通信系统200包含UE 211、eNB 221、222和分组核心网230。无线通信系统200例如是3GPP中规定的LTE-A等移动体通信系统,但是无线通信系统200的通信标准不限于此。
作为一例,分组核心网230是3GPP中规定的EPC(Evolved Packet Core:演进了的分组核心),但是不特别限定于此。另外,3GPP所规定的核心网有时被称作SAE(SystemArchitecture Evolution:统架构演进)。分组核心网230包含SGW 231、PGW 232、MME 233。
UE 211和eNB 221、222通过进行无线通信而形成无线接入网。作为一例,UE 211和eNB 221、222形成的无线接入网是3GPP中规定的E-UTRAN(Evolved Universal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演进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但是不特别限定于此。
UE 211是归属于eNB 221的小区且在与eNB 221之间进行无线通信的终端。作为一例,UE 211通过经由eNB 221、SGW 231和PGW 232的路径,在与其他通信装置之间进行通信。作为一例,与UE 211进行通信的其他的通信装置是与UE 211不同的通信终端、服务器等。作为一例,UE 211和其他通信装置之间的通信是数据通信或声音通信,但是,不特别限定于此。作为一例,声音通信是VoLTE(Voice over LTE),但是,不特别限定于此。
eNB 221是形成小区221a且在与归属于小区221a的UE 211之间进行无线通信的基站。eNB 221对UE 211和SGW 231之间的通信进行中继。eNB 222是形成小区222a且在与归属于小区222a的UE之间进行无线通信的基站。eNB 222对归属于小区222a的UE和SGW 231之间的通信进行中继。
eNB 221和eNB 222之间例如也可以通过物理的或逻辑的基站间接口而连接。作为一例,基站间接口是X2接口,但是,基站间接口不特别限定于此。eNB 221和SGW 231之间例如通过物理或逻辑的接口而连接。作为一例,eNB 221和SGW 231之间的接口是S1-U接口,但是,不特别限定于此。
SGW 231是收容eNB 221并进行经由eNB 221的通信中的U-plane(User plane:用户平面)的处理的服务网关。例如,SGW 231进行UE 211的通信中的U-plane的处理。U-plane是进行用户数据(分组数据)的传送的功能群。此外,SGW 231也可以收容eNB 222,并进行经由eNB 222的通信中的U-plane的处理。
PGW 232是用于与外部网络连接的分组数据网络网关。作为一例,外部网络是互联网,但不特别限定于此。PGW 232例如在SGW 231和外部网络之间对用户数据进行中继。此外,例如,PGW 232为了使UE 211对IP流进行收发,进行对UE 211分配IP地址的IP地址分配201。
SGW 231和PGW 232之间例如通过物理或逻辑的接口而连接。作为一例,SGW 231和PGW 232之间的接口是S5接口,但是,不特别限定于此。
MME 233(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移动性管理实体)收容eNB 221,并进行经由eNB 221的通信中的C-plane(Control plane:控制平面)的处理。例如,MME 233进行经由eNB 221的UE 211的通信中的C-plane的处理。C-plane例如是用于在各装置之间控制通话和网络的功能群。作为一例,C-plane用于分组呼叫的连接、用于传送用户数据的路径的设定、切换的控制等。此外,MME 233也可以收容eNB 222,并进行经由eNB 222的通信中的C-plane的处理。
MME 233和eNB 221之间例如通过物理或逻辑的接口而连接。作为一例,MME 233和eNB 221之间的接口是S1-MME接口,但是,不特别限定于此。MME 233和SGW 231之间例如通过物理或逻辑的接口而连接。作为一例,MME 233和SGW 231之间的接口是S11接口,但是,不特别限定于此。
在无线通信系统200中,UE 211发送或接收的IP流被分类(分配)为EPS承载241~24n,经由PGW 232和SGW 231进行传送。EPS承载241~24n是EPS(Evolved Packet System:演进分组系统)中的IP流。EPS承载241~24n在UE 211和eNB 221、222形成的无线接入网中成为无线承载251~25n(Radio Bearer)。EPS承载241~24n的设定、安全的设定、移动性的管理等通信整体的控制是通过MME 233来进行的。
被分类为EPS承载241~24n的IP流在LTE网内例如通过各节点之间所设定的GTP(GPRS Tunneling Protocol:GPRS隧道协议)隧道而进行传送。EPS承载241~24n分别唯一地映射到无线承载251~25n,并考虑QoS来进行无线传送。
此外,在无线通信系统200的UE 211和eNB 221之间的通信中,进行使LTE-A的业务向WLAN减负的、基于LTE-A和WLAN的聚合。由此,将UE 211和eNB 221之间的业务在LTE-A和WLAN中分散,能够实现无线通信系统200中的吞吐量的提高。图1所示的第1无线通信101能够设为例如LTE-A的无线通信。图1所示的第2无线通信102能够设为例如WLAN的无线通信。后面叙述基于LTE-A和WLAN的聚合。
另外,聚合这样的呼称仅是一例,大多数情况下的意思是使用多个通信频率(载波)。在聚合以外,在整合而使用多个不同的系统的意思上,大多称为集成(Integration)。以后,使用聚合作为代表性的呼称。
图1所示的基站110例如能够通过eNB 221、222来实现。图1所示的移动台120例如能够通过UE 211来实现。
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终端的一例的图。图2所示的UE 211例如能够通过图3所示的终端300来实现。终端300具有无线通信部310、控制部320、存储部330。无线通信部310具有无线发送部311、无线接收部312。这些各结构被连接成能够在单向或双向上进行信号和数据的输入/输出。此外,无线通信部310例如能够进行基于LTE-A的无线通信(第1无线通信101)和基于WLAN的无线通信(第2无线通信102)。
无线发送部311经由天线利用无线通信对用户数据和控制信号进行发送。无线发送部311发送的无线信号中能够包含任意的用户数据和控制信息等(进行编码、调制等)。无线接收部312经由天线利用无线通信对用户数据和控制信号进行接收。无线接收部312接收的无线信号中能够包含任意的用户数据和控制信号等(进行编码和调制等)。另外,天线也可以在发送和接收中通用。
控制部320将要向其他无线站发送的用户数据或控制信号输出到无线发送部311。此外,控制部320取得由无线接收部312接收到的用户数据和控制信号。控制部320与后述的存储部330之间进行用户数据、控制信息、程序等的输入/输出。此外,控制部320与后述的通信部之间进行在与其他通信装置等之间进行收发的用户数据和控制信号的输入/输出。除此以外,控制部320还进行终端300中的各种控制。存储部330进行用户数据、控制信息、程序等各种信息的存储。
图1所示的移动台120的处理部121例如能够通过控制部320来实现。
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终端的硬件结构的一例的图。图3所示的终端300例如能够通过图4所示的终端400来实现。终端400例如具有天线411、RF电路412、处理器413、存储器414。这些各结构要素例如被连接成能够经由总线进行各种信号和数据的输入/输出。
天线411包含发送无线信号的发送天线和接收无线信号的接收天线。此外,天线411也可以是收发无线信号的共用天线。RF电路412进行由天线411接收的信号或由天线411发送的信号的RF(Radio Frequency:高频)处理。RF处理中例如包含基带和RF频带的频率转换。
处理器413例如是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装置)或DSP(DigitalSignal 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等。此外,处理器413也可以通过ASIC(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LSI(Large Scale Integration:大规模集成电路)等数字电子电路来实现。
存储器414例如能够通过SDRAM(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等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闪存来实现。存储器414例如存储用户数据、控制信息、程序等。
图3所示的无线通信部310例如能够通过天线411和RF电路412来实现。图3所示的控制部320例如能够通过处理器413来实现。图3所示的存储部330例如能够通过存储器414来实现。
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基站的一例的图。图2所示的eNB 221、222能够分别通过例如图5所示的基站500来实现。如图5所示,基站500例如具有无线通信部510、控制部520、存储部530、通信部540。无线通信部510具有无线发送部511、无线接收部512。这些各结构被连接成能够在单向或双向进行信号和数据的输入/输出。此外,无线通信部510例如能够进行基于LTE-A的无线通信(第1无线通信101)和基于WLAN的无线通信(第2无线通信102)。
无线发送部511经由天线利用无线通信对用户数据和控制信号进行发送。无线发送部511发送的无线信号中能够包含任意的用户数据和控制信息等(进行编码和调制等)。无线接收部512经由天线利用无线通信对用户数据和控制信号进行接收。无线接收部512接收的无线信号中能够包含任意的用户数据和控制信号等(进行编码和调制等)。另外,天线也可以在发送和接收中通用。
控制部520将要向其他无线站发送的用户数据和控制信号输出到无线发送部511。此外,控制部520取得由无线接收部512接收到的用户数据和控制信号。控制部520与后述的存储部530之间进行用户数据、控制信息、程序等的输入/输出。此外,控制部520在与后述的通信部540之间进行与其他通信装置等之间进行收发的用户数据和控制信号的输入/输出。除此以外,控制部520还进行基站500中的各种控制。
存储部530进行用户数据、控制信息、程序等各种信息的存储。通信部540例如通过有线信号,在与其他通信装置之间收发用户数据和控制信号。
图1所示的基站110的控制部111和处理部112例如能够通过控制部520来实现。
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基站的硬件结构的一例的图。图5所示的基站500例如能够通过图6所示的基站600来实现。基站600具有天线611、RF电路612、处理器613、存储器614、网络IF 615。这些各结构要素例如被连接成能够经由总线进行各种信号和数据的输入/输出。
天线611包含发送无线信号的发送天线和接收无线信号的接收天线。此外,天线611也可以是收发无线信号的共用天线。RF电路612进行由天线611接收到的信号和由天线611发送的信号的RF处理。RF处理中例如包含基带和RF频带的频率转换。
处理器613例如是CPU或DSP等。此外,处理器613也可以通过ASIC、FPGA、LSI等数字电子电路来实现。
存储器614例如能够通过SDRAM等RAM、ROM、闪存来实现。存储器614存储例如用户数据、控制信息、程序等。
网络IF 615例如是通过有线在与网络之间进行通信的通信接口。网络IF 615也可以包含例如用于在基站之间进行有线通信的Xn接口。
图5所示的无线通信部510例如能够通过天线611和RF电路612来实现。图5所示的控制部520例如能够通过处理器613业实现。图5所示的存储部530例如能够通过存储器614来实现。图5所示的通信部540例如能够通过网络IF 615来实现。
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协议栈的一例的图。实施方式2的无线通信系统200中例如能够应用图7所示的协议栈700。协议栈700是3GPP所规定的LTE-A的协议栈。层群701~705是分别示出UE 211、eNB 221、SGW 231、PGW 232和外部网络的服务器中的各处理的层群。
在无线通信系统200中传送IP流的情况下,实施IP流的过滤,以对各个IP流实施与QoS等级对应的处理。例如针对UE 211接收IP流的下行链路,PGW 232进行针对IP流的分组过滤,将IP流分类为EPS承载241~24n。
关于UE 211发送IP流的上行链路,从PGW 232向UE 211通知分组的过滤规则。然后,根据从PGW 232通知的过滤规则,UE 211进行针对IP流的分组过滤,将IP流分类为EPS承载241~24n。
例如,在上行链路中,PGW 232通过PGW 232的层群704中的IP层(IP)所包含的滤波器层711(Filter),进行IP流的过滤。此外,在下行链路中,UE 211通过UE 211的层群701中的IP层(IP)所包含的滤波器层712(Filter),进行IP流的过滤。
此外,为了在LTE网内的路由器中进行QoS控制(QoS管理),PGW 232(下行链路的情况)或UE 211(上行链路的情况)在IP分组的头的ToS字段中设定QoS值。
例如利用5-tuple(收发起始地IP地址、收发起始地端口号、协议类型)来进行PGW232或UE 211的分组过滤。分组过滤的过滤规则例如被称作TFT(Traffic Flow Template:业务流模板)。另外,在EPS承载241~24n中也可以存在未设定TFT的EPS承载。
如果使用TFT来实施IP流的过滤,则最大能够将IP流分类为11种EPS承载。EPS承载241~24n中的一个承载被称作缺省承载(Default Bearer:既定承载)。缺省承载在PGW 232对UE 211分配IP地址时生成,在分配给UE 211的IP地址被释放之前始终存在。与EPS承载241~24n中的缺省承载不同的承载被称作专用承载(Dedicated Bearer)。专用承载能够根据要传送的用户数据的状况来适当生成和释放。
图8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层2的一例的图。在实施方式2的无线通信系统200中,作为一例,能够应用图8所示的处理作为层2的处理。图8所示的处理是3GPP所规定的LTE-A的层2的处理。如图8所示,LTE-A的层2包含PDCP810、RLC 820、MAC 830。
PDCP 810中包含进行流入的IP数据报的头压缩的ROHC(Robust HeaderCompression:健壮性包头压缩)和与安全有关的处理。与安全有关的处理中例如包含保密和完全性保护等。在通常的LTE-A的通信中,对用户数据实施PDCP 810的这些处理并将其回送到下位层(例如层1)。
此外,例如在实施双重连接(Dual Connectivity)的情况下,UE 211最大能够与两个基站(例如eNB 221、222)同时通信。MCG承载801(Master Cell Group Bearer:主小区组承载)是主要的基站的无线承载。
此外,相对于MCG承载801,能够附带拆分承载802(Split Bearer)和SCG承载803(Secondary Cell Group Bearer:副小区组承载)。在使用拆分承载802的情况下,在从层2向下位层(例如层1)回送用户数据时,能够选择仅向1个基站回送用户数据,或向2个基站回送用户数据。
RLC 820中包含进行用户数据的无线传送之前的一次处理。例如,RLC 820中包含用于将用户数据调整为与无线质量对应的大小的用户数据的分割(Segm.:Segmentation)。此外,RLC 820中也可以包含ARQ(Automatic Repeat Request自动重复请求)等,用于在下位层没能纠错的用户数据的再送。在向下位层回送用户数据时,将EPS承载映射到对应的逻辑信道(Logical Channel)而进行无线传送。
MAC 830中包含无线传送的控制。例如,MAC 830中包含进行分组调度并实施发送数据的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混合自动重复请求)的处理。在载波聚合中对聚合对象的各载波实施HARQ。
在发送侧,在MAC 830中,对作为用户数据的MAC SDU(MAC Service Data Unit:MAC服务数据单元)附加LCID(Logical Channel Identifier:逻辑信道标识符)来进行发送。在接收侧,在MAC 830中,使用由发送侧附加的LCID,将无线承载转换为EPS承载。
图9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传送的IP分组的IP头的一例的图。在实施方式2的无线通信系统200中,例如传送具有图9所示的IP头900的IP分组。在IP头900中例如包含表示发送起始地的源地址901、表示目的地的目标地址902。此外,在IP头900中包含用于进行QoS的ToS字段903。例如根据ToS字段903的值进行上述QoS控制。
图10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传送的IP分组的IP头中包含的ToS字段的值的一例的图。图10所示的表1000中的“前头3比特”表示与图9所示的ToS字段903中的前头的3比特对应的IP优先权(Precedence),能够得到2^3=8种样式。在表1000中,8种样式示出越是上面的样式,优先级(priority)越高。
例如,在ToS字段903的IP优先权中优先级最高的“111”表示IP分组与网络控制对应,被预定为用于路由等的控制。此外,在ToS字段903的IP优先权中优先级第2高的“110”表示IP分组与互联网控制对应,被预定为用于路由等的控制。
在图10所示的例中,对使用ToS字段903的IP优先权作为QoS的优先级信息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QoS的优先级信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DSCP(DifferentiatedServices Code Point:差分服务代码点)字段。DSCP是与ToS字段903中的前头的6比特对应的字段。
图11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LTE-A和WLAN的聚合的一例的图。例如考虑LTE-A的向后兼容性,LTE-A和WLAN的聚合中的层2的处理以上述双重连接的处理为基本。
IP流1101是UE 211和eNB 221之间的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的IP流。IP流1102是UE 211和eNB 221之间的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的IP流。
加载(on-load)处理1111表示不向WLAN减负而利用LTE-A发送IP流1101、1102的情况下的处理。该加载处理1111与使用基于图1所示的第1无线通信101的无线通信的数据的传送对应。在加载处理1111中,分别针对IP流1101、1102按照PDCP、RLC、LTE-MAC、LTE-PHY的顺序进行处理。该PDCP、RLC、LTE-MAC例如分别是图8所示的PDCP 810、RLC 820和MAC 830。LTE-PHY是LTE-A中的物理层。
减负处理1112表示将IP流1101、1102向WLAN减负而进行发送的情况下的处理。该减负处理1112与使用基于图1所示的第2无线通信102的无线通信的数据传送对应。在减负处理1112中,针对IP流1101、1102,按照PDCP TM、.11x MAC、.11x PHY的顺序进行处理。.11xMAC、.11x PHY分别是WLAN(802.11x)中的MAC层和PHY层。
在LTE-A中,IP流被分类为承载,作为承载而被管理。与此相对,例如在作为WLAN之一的IEEE(th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电气电子学会)的802.11x中,IP流并不是承载,而是直接管理IP流。因此,要求如映射管理1120那样,对哪个承载属于哪个L2层的映射进行管理,高速进行加载处理1111和减负处理1112。
例如通过进行UE 211和eNB 221之间的无线控制的RRC来进行映射管理1120。RRC通过对无线承载进行管理,由此,以无线承载级别对使用基于LTE-A的无线通信(第1无线通信101)的加载处理1111和使用基于WLAN的无线通信(第2无线通信102)的减负处理1112进行支持。在图11所示的例中,HTTP中的IP流ID=0的IP流1101作为承载ID=0的承载而被管理,FTP的IP流ID=0的IP流1102作为承载ID=1的承载而被管理。
此外,实施方式2的无线通信系统200为了在减负处理1112中能够支持WLAN的QoS,在减负处理1112中将LTE-A中的PDCP设为透过模式(TM)。由此,IP流1101、1102不进行保密化(加密)、头压缩、序列号的附加等处理而向WLAN进行减负。
因此,在WLAN中,能够参照被减负的IP流1101、1102中包含的ToS字段。例如,在IEEE802.11e中的QoS中,参照IP头的ToS字段等,将IP流汇集为4种AC(Access Category:访问类别)对QoS进行管理。在无线通信系统200中,能够在WLAN中参照被减负的IP流1101、1102中包含的ToS字段,进行基于ToS字段的QoS处理。
另外,在减负处理1112中,对向WLAN转送的用户数据例如进行WLAN中的保密化的处理。因此,即使不进行基于PDCP的保密化的处理而将用户数据向WLAN转送,也能够避免如下情况:不对用户数据进行保密化而在eNB 221和UE 211之间传送用户数据。
例如能够在WLAN的保密化中使用AES(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高级加密标准)、TKIP(Temporal Key Integrity Protocol:暂时密钥集成协议)、WEP(WiredEquivalent Privacy:有线等效加密)等。
在图11所示的例中,说明了在进行减负处理1112时将PDCP作为收敛点(分支点),IP流1101、1102不通过RLC和LTE-MAC的情况,但是不限于这样的处理。例如也可以是,在进行减负处理1112时,将作为PDCP的下位层的RLC或LTE-MAC作为收敛点(分支点),IP流1101、1102不仅通过PDCP,还通过RLC和LTE-MAC。这样,建立进行向WLAN的减负时的收敛点(分支点)的处理部不限于PDCP的处理部,也可以是RLC或LTE-MAC的处理部。
PDCP、RLC、LTE-MAC等数据链路层(层2)能够掌握UE 211和eNB 221之间的无线区间内的通信的混杂状况。因此,通过在数据链路层中建立收敛点而进行向WLAN的减负,能够根据UE 211和eNB 221之间的无线区间内的通信的混杂状况来判断是否执行向WLAN的减负等。
图12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于ToS字段的QoS控制的一例的图。例如对如下情况进行说明:eNB 221具有WLAN通信的功能,从eNB 221向UE 211发送IP分组1201。eNB 221根据IP分组1201的IP头中的ToS字段,将IP分组1201分类为声音、视频、尽力而为(best effort)、背景(background)中的任意的AC1211~1214。
而且,在实施方式2的无线通信系统200中,在进行向WLAN的减负的情况下,LTE-A中的PDCP成为透过模式,不对IP分组1201进行保密等而将其向WLAN进行减负。因此,eNB221在WLAN的处理中也能够参照IP分组1201的ToS字段,进行基于ToS字段的AC分类。
对eNB 221具有WLAN通信的功能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通过由eNB 221向WLAN的接入点传送IP流来进行向WLAN的减负的情况也是同样的。此外,对从eNB 221向UE 211发送IP分组1201的情况(下行链路)进行了说明,但是,从UE 211向eNB 221发送IP分组1201的情况(上行链路)也是同样的。
图13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AC分类的一例的图。在图13中,对与图12所示的部分同样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
在图13中,对如下情况进行说明:eNB 221具有WLAN通信的功能,eNB 221向UE 211发送IP分组1301、1302。IP分组1301、1302分别是HTTP和FTP的IP分组。
eNB 221进行根据IP头所包含的ToS字段的值将IP分组1301、1302分类为AC1211~1214中的任意一方的ToS值解析分类1310。在图13所示的例中,eNB 221将IP分组1301分类为AC1213(尽力而为),将IP分组1302分类为AC1214(背景)。然后,eNB 221通过WLAN将进行了ToS值解析分类1310后的IP分组1301、1302发送到UE 211。
在eNB 221和UE 211之间的RRC的映射管理1320中,设为IP流ID=AC=2、承载ID=0而对HTTP的IP分组1301进行管理。AC=2表示AC1213(尽力而为)。此外,在映射管理1320中,设为IP流ID=AC=3、承载ID=1而对FTP的IP分组1302进行管理。AC=3表示AC1214(背景)。
UE 211进行与eNB 221侧的ToS值解析分类1310(分类)对应的ToS值解析分类1330(解密(declassification)),由此,通过PDCP(透过模式)分别终止IP分组1301、1302。
对从eNB 221向UE 211发送IP分组1301、1302的情况(下行链路)进行了说明,但是,从UE 211向eNB 221发送IP分组1301、1302的情况(上行链路)也是同样的。
图14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减负的一例的图。在图14中对以下情况进行了说明:关于下行链路,eNB 221成为主eNB,在使用eNB和具有WLAN通信的功能(eNB+WLAN)的副eNB 223的WLAN独立型的结构中进行向WLAN的减负。向WLAN的减负是使用图1所示的第2无线通信102的数据传送。副eNB 223是如下的基站:例如能够通过X2接口等基站间接口而与eNB 221进行通信,能够在与UE 211之间利用WLAN进行通信。
在图14所示的例中对如下情况进行说明:在eNB 221和UE 211之间设定10个EPS承载1400~140n来进行通信,将EPS承载1400~140n向WLAN进行减负。在图14所示的例中,EPS承载1400~140n是从eNB 221向UE 211的下行方向的承载。但是,在图14中对设定了10个EPS承载1400~140n的情况进行说明,但是,所设定的EPS承载的数量是任意的。
EPS承载1400~140n是EBI(EPS Bearer ID)分别为0~n(n例如是10)的n+1个EPS承载。EPS承载1400~140n的发送起始地(src IP)均为核心网(CN)。EPS承载1400~140n的目的地(dst IP)均为UE 211(UE)。
eNB 221在将EPS承载1400~140n向WLAN进行减负的情况下,将EPS承载1400~140n分别经由PDCP层1410~141n转送到副eNB 223。即,eNB 221通过LTE-A的层2(图14所示的例中为PDCP)来控制EPS承载1400~140n向WLAN的减负。
此时,eNB 221将PDCP层1410~141n设为透过模式(PDCP TM),由此,不对EPS承载1400~140n进行PDCP的保密化和头压缩等处理。由此,EPS承载1400~140n维持PDCP SDU(PDCP Service Data Unit)而向副eNB 223减负。即,EPS承载1400~140n在使上述的ToS字段(QoS信息)透过、即不对包含ToS字段的IP头进行保密化和头压缩等处理的情况下向WLAN减负。PDCP SDU是与IP数据报等价的数据。
例如能够与LTE-A的切换同样地进行从eNB 221向副eNB 223的EPS承载1400~140n的转送。例如,能够使用eNB 221和副eNB 223之间的GTP隧道1420~142n来进行从eNB221向副eNB 223的EPS承载1400~140n的转送。GTP隧道1420~142n是在eNB 221和副eNB223之间按照每个EPS承载而设定的GTP隧道。
副eNB 223通过PDCP层1430~143n分别接收经由GTP隧道1420~142n从eNB 221转送的EPS承载1400~140n。然后,副eNB 223针对与所接收到的EPS承载1400~140n对应的各PDCP SDU,进行基于PDCP SDU的IP头中包含的ToS字段的AC分类1440。
AC分类1440是基于副eNB 223中的WLAN(802.11e)的功能的处理。例如图12所示,通过AC分类1440,将各PDCP SDU分类为声音(VO)、视频(VI)、尽力而为(BE)、背景(BK)中的任意一个AC。
副eNB 223经由WLAN 1450将通过AC分类1440分类后的各PDCP SDU发送到UE 211。该情况下,例如能够将WLAN 1450中的SSID(Service Set Identifier:服务集标识符)设为“offload”。
UE 211针对经由WLAN 1450接收到的各PDCP SDU,进行基于PDCP SDU的IP头中包含的ToS字段的AC解密1460。AC解密1460是基于UE 211中的WLAN(802.11e)的功能的处理。
UE 211根据分类得到的AC分别将通过AC解密1460接收到的各PDCP SDU再分类为EPS承载1400~140n。然后,UE 211通过PDCP层1470~147n分别对再分类得到的EPS承载1400~140n进行处理而进行接收。
此时,eNB 221中的PDCP层1410~141n成为透过模式,不对EPS承载1400~140n进行PDCP的保密化和头压缩等处理。因此,UE 211通过将UE 211中的PDCP层1470~147n设为透过模式(PDCP TM),从而不进行针对保密化的解码和针对头压缩的头解压缩等处理。
这样,在无线通信系统200中,在将EPS承载1400~140n向WLAN 1450进行减负的情况下,能够将eNB 221的PDCP层1410~141n设为透过模式。由此,在作为减负目的地的副eNB223中,能够参照各PDCP SDU的IP头中包含的ToS字段。因此,在将EPS承载1400~140n向WLAN 1450进行减负的情况下,能够进行基于ToS字段的AC分类1440,能够进行与业务的性质对应的QoS控制。
作为一例,在将VoLTE的EPS承载向WLAN 1450进行减负的情况下,将该EPS承载作为声音(VO)进行分类而优先地利用WLAN 1450进行传送,由此,能够提高VoLTE的通信质量。
另外,在WLAN 1450中,还能够参照IEEE802.1q中规定的VLAN标签内的优先级值来进行AC分类。VLAN标签是VLAN的标识符。
此外,通过将LTE-A侧的PDCP设定为透过模式来避免保密化等,由此,即使不对与WLAN中的PHY层和MAC层相关的现有芯片施加变更,也能够进行向WLAN的减负的QoS控制。
在图14中对如下情况进行了说明:eNB 221为主eNB,在使用eNB和具有WLAN通信的功能(eNB+WLAN)的副eNB 223的WLAN独立型的结构中进行向WLAN的减负。但是,向WLAN的减负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在eNB 221也具有WLAN通信的功能(eNB+WLAN)的结构中进行向WLAN的减负。该情况下,基于WLAN的与UE 211之间的通信也由eNB 221进行,可以不使用副eNB 223。
此外,在不进行向WLAN的减负而使用LTE-A通过加载来发送用户数据的情况下,即,在使用图1所示的第1无线通信101来发送用户数据的情况下,也可以不使用副eNB 223。该情况下,例如,eNB 221将PDCP层1410~141n设定为进行保密化等的PDCP的处理的非透过模式。然后,eNB 221针对通过非透过模式的PDCP层1410~141n进行处理后的EPS承载1400~140n,按照RLC、MAC、PHY的顺序进行处理并通过LTE-A向UE 211进行无线发送。UE 211通过PHY、MAC、RLC、PDCP(PDCP层1470~147n),对通过LTE-A从eNB 221发送的EPS承载1400~140n进行处理从而进行接收。该情况下,UE 211将PDCP层1470~147n设定为进行与保密化对应的解码等的PDCP的处理的非透过模式。
图15是示出能够应用于实施方式2的无线通信系统的QoS等级向AC的映射的一例的图。在WLAN的发送侧(例如副eNB 223),例如图15的表1500所示,将发送对象的EPS承载分类为AC。例如,EPS承载的QoS等级通过QCI(QoS Class Identifier)而被识别。
各QCI被分类为四个AC即声音(VO)、视频(VI)、尽力而为(BE)、背景(BK)。在WLAN的接收侧(例如UE 211),进行从AC向QoS等级的转换。为此,eNB 221事先在UE 211中设定要减负的EPS承载。与此相对,例如在下行链路中,UE 211能够根据由eNB 221设定的EPS承载来确定EPS承载。此外,在上行链路中,UE 211能够根据由eNB 221设定的EPS承载来进行AC分类。
图16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发送侧装置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在图16中,对从eNB 221向UE 211发送用户数据的下行链路的情况进行说明。
首先,eNB 221判断是否对针对去往UE 211的用户数据执行向WLAN的减负(步骤S1601)。后面叙述步骤S1601中的判断方法。
在步骤S1601中判断为不执行减负的情况下(步骤S1601:“否”),eNB 221将本站的PDCP层设定为非透过模式(步骤S1602)。非透过模式是对用户数据进行PDCP的保密化和头压缩等处理的PDCP层的通常的模式。在步骤S1602中,eNB 221也可以进行控制,使得与本站的PDCP层一致地,将UE 211的PDCP层也设定为非透过模式。
接着,eNB 221通过LTE-A向UE 211发送用户数据(步骤S1603),结束一连串的处理。由于通过步骤S1602将eNB 221的PDCP层设定为了非透过模式,因此,在步骤S1603中,发送进行了PDCP的保密化和头压缩等的用户数据。与此相对,UE 211在PDCP层中进行针对保密化的解码和针对头压缩的头解压缩等处理,由此,能够接收从eNB 221发送的用户数据。
在步骤S1601中判断为执行减负的情况下(步骤S1601:“是”),eNB 221将本站的PDCP层设定为透过模式(步骤S1604)。在步骤S1604中,eNB 221也可以对UE 211进行控制,使得与本站的PDCP层一致地,将UE 211的PDCP层也设定为透过模式。
接着,eNB 221通过WLAN发送去往UE 211的用户数据(步骤S1605),结束一连串的处理。例如,在eNB 221具有WLAN通信的功能的情况下,eNB 221通过本站的WLAN通信的功能向UE 211发送用户数据。另一方面,在eNB 221不具有WLAN通信的功能的情况下,eNB 221通过向与本站连接的具有WLAN通信的功能的副eNB 223转送去往UE 211的用户数据,从而发送去往UE 211的用户数据。
此外,由于通过步骤S1604将eNB 221的PDCP层设定为了透过模式,因此,在步骤S1605中,不进行PDCP的保密化和头压缩等而发送用户数据。因此,在WLAN中能够进行基于ToS字段的QoS控制。
例如能够根据是否指示了从UE 211或网络侧(例如PGW 232)针对UE 211的用户数据向WLAN进行减负,来进行上述步骤S1601的判断。或者,例如能够根据去往UE 211的用户数据的量是否超过了阈值,来进行步骤S1601的判断。用户数据的量可以是每单位时间的量,也可以是UE 211的一连串的用户数据的总量。或者,例如能够根据eNB 221和UE 211之间的LTE-A的通信的延迟时间或eNB 221和UE 211之间的WLAN的通信的延迟时间等,来进行步骤S1601的判断。
在图16中,对从eNB 221向UE 211发送用户数据的下行链路的情况下的eNB 221的处理进行了说明,但是,从UE 211向eNB 221发送用户数据的上行链路的情况下的UE 211的处理也是同样的。但是,步骤S1605中的处理根据eNB 221是否具有WLAN通信的功能而不同。在eNB 221具有WLAN通信的功能的情况下,UE 211将去往eNB 221的用户数据直接发送到eNB 221。另一方面,在eNB 221不具有WLAN通信的功能的情况下,UE 211通过向与eNB 221连接的具有WLAN通信的功能的副eNB 223转送去往eNB 221的用户数据,从而发送去往eNB221的用户数据。
图17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多个EPS承载具有相同的QoS等级的情况的一例的图。在图17中,对与图13所示的部分同样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例如,在IP分组1301、1302均为背景的IP分组的情况下,在ToS值解析分类1310中,IP分组1301、1302均被分类为AC1214(背景)。
该情况下,在UE 211和eNB 221之间的RRC的映射管理1320中,设为IP流ID=AC=3、承载ID=0而对HTTP的IP分组1301进行管理。此外,在映射管理1320中,设为IP流ID=AC=3、承载ID=1而对FTP的IP分组1302进行管理。
该情况下,UE 211即使进行与ToS值解析分类1310对应的ToS值解析分类1330,也无法根据AC来判定所接收到的IP分组1301、1302分别是承载ID=0、1中的哪个EPS承载。
此外,在利用WLAN发送用户数据的情况下,无法对IP数据报(PDCP SDU)附加LCID。因此,eNB 221无法根据LCID来判断所接收到的IP分组1301、1302分别是承载ID=0、1中的哪个EPS承载。
这样,在多个EPS承载具有相同的QoS等级的情况下,存在接收侧(图17所示的例中为UE 211)无法唯一地识别EPS承载的情况。即,存在接收侧无法将所接收到的无线承载转换为EPS承载的情况。特别是在上行链路中,将eNB 221和PGW 232之间的IP流作为EPS承载而进行管理,因此,在eNB 221无法将无线承载转换为EPS承载的情况下,从eNB 221向PGW232的IP流的传送变得困难。
与此相对,在实施方式2的无线通信系统200中,例如,UE 211和eNB 221中的发送侧不对具有相同的QoS等级的EPS承载同时进行减负。
例如,发送侧在向UE 211发送具有相同的QoS等级的多个EPS承载的情况下,仅将该多个EPS承载中的1个向WLAN进行减负,其余的EPS承载不向WLAN进行减负而向UE 211进行发送。或者,发送侧在向UE 211发送具有相同的QoS等级的多个EPS承载的情况下,不进行向WLAN的减负而进行基于LTE-A的发送。由此,由于不将具有相同的QoS等级的多个EPS承载同时向WLAN进行减负,因此,针对向WLAN减负的各用户数据,UE 211能够根据AC唯一地确定EPS承载。
或者,UE 211和eNB 221中的发送侧向UE 211发送具有相同的QoS等级的多个EPS承载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将该多个EPS承载汇集为1个承载的处理。能够在将多个EPS承载汇集为1个承载的处理中使用例如3GPP的TS23.401所规定的“UE requested bearerresource modification procedure:UE请求的承载资源修改程序”。由此,由于不将具有相同的QoS等级的多个EPS承载同时向WLAN进行减负,因此,针对向WLAN减负的各用户数据,UE211能够根据AC唯一地确定EPS承载。
这样,根据实施方式2,在eNB 221和UE 211中的发送侧的一方通过来自对LTE-A进行控制的RRC的控制,使用WLAN对用户数据进行传送时,在LTE-A的处理部即PDCP中使QoS信息透过。
由此,eNB 221和UE 211中的发送侧的一方在WLAN的用户数据的传送处理中,能够进行与QoS信息对应的QoS控制。因此,能够抑制由于使用向WLAN的减负来传送用户数据而导致的通信质量的降低,或者保持通信质量。
(实施方式3)
在实施方式3中,对如下方法进行说明:消除不同时对具有相同的QoS等级的EPS承载进行减负的制约,能够实现可减负的用户数据的量的增加。另外,实施方式3能够理解为对上述实施方式1进行具体化的实施例,因此,当然能够与实施方式1组合而进行实施。此外,实施方式3当然能够针对与实施方式2共通的部分进行组合而实施。
图18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UL的TFT来识别EPS承载的方法的一例的图。在图18中,对于图14所示的部分同样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
在图18中对如下情况进行说明:针对上行链路,在eNB 221具有WLAN通信的功能(eNB+WLAN)的结构中进行向WLAN的减负。在图18所示的例中,EPS承载1400~140n是从UE211向eNB 221的上行方向的承载。即,EPS承载1400~140n的发送起始地(src IP)均为UE211(UE)。EPS承载1400~140n的目的地(dst IP)均为核心网(CN)。
UE 211在将EPS承载1400~140n向WLAN进行减负的情况下,使EPS承载1400~140n经由PDCP层1470~147n。此时,UE 211通过将PDCP层1470~147n设为透过模式(PDCP TM),从而不通过PDCP层1470~147n对EPS承载1400~140n进行保密化和头压缩等处理。由此,经由PDCP层1470~147n后的EPS承载1400~140n成为PDCP SDU的原样的状态。
UE 211针对经由PDCP层1470~147n后的EPS承载1400~140n所对应的各PDCPSDU,进行基于PDCP SDU的IP头中包含的ToS字段的AC分类1810。AC分类1810是UE 211中的WLAN(802.11e)的功能的处理。
将通过AC分类1810分类后的各PDCP SDU经由WLAN 1450向eNB 221发送。eNB 221针对经由WLAN 1450接收到的各PDCP SDU,进行基于PDCP SDU的IP头中包含的ToS字段的AC解密1820。AC解密1820是eNB 221中的WLAN(802.11e)的功能的处理。
eNB 221针对通过AC解密1820接收到的各PDCP SDU,进行基于UL(上行链路)的TFT的分组过滤1830。在分组过滤1830中,根据是否满足与TFT对应的各条件(f1~f3)(匹配/否)来对各PDCP SDU进行过滤。然后,根据该过滤的结果进行对EPS承载进行识别的EPS承载分类1831。由此,识别与被减负的各PDCP SDU对应的EPS承载。后面叙述eNB 221中的UL的TFT的取得方法(例如参照图20)。
eNB 221根据EPS承载分类1831的识别结果,将各PDCP SDU向PDCP层1410~141n中的与PDCP SDU的EPS承载对应的PDCP层转送。由此,通过WLAN而被减负的各PDCP SDU(IP流)分别被转换为对应的EPS承载,并向PDCP层1410~141n转送。
PDCP层1410~141n终止通过WLAN而被减负的各EPS承载。此时,UE 211中的PDCP层1470~147n成为透过模式,不对EPS承载1400~140n进行PDCP的保密化和头压缩等的处理。因此,eNB 221通过将eNB 221中的PDCP层1410~141n设为透过模式(PDCP TM),从而不进行针对保密化的解码和针对头压缩的头解压缩等处理。通过PDCP层1410~141n终止的EPS承载经由SGW 231向PGW 232传送
这样,eNB 221对被减负的各PDCP SDU进行基于UL的TFT的分组过滤1830,由此,能够识别被减负的各PDCP SDU的EPS承载。因此,无线通信系统200即使不设置不对具有相同的QoS等级的EPS承载同时向WLAN进行减负这样的制约,也能够进行向WLAN的减负,能够实现可减负的用户数据的量的增加。
接着,对如下情况进行说明:不进行向WLAN的减负而使用LTE-A通过加载发送用户数据,即使用图1所示的第1无线通信101来发送用户数据。该情况下,例如,UE 211将PDCP层1470~147n设定为进行保密化等的PDCP的处理的非透过模式。然后,UE 211针对通过非透过模式的PDCP层1470~147n处理后的EPS承载1400~140n,按照RLC、MAC、PHY的顺序进行处理,通过LTE-A向eNB 221进行无线发送。eNB 221通过PHY、MAC、RLC、PDCP(PDCP层1410~141n),对通过LTE-A从UE 211发送的EPS承载1400~140n进行处理,从而进行接收。该情况下,eNB 221将PDCP层1410~141n设定为进行与保密化对应的解码等的PDCP的处理的非透过模式。
图19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UL的TFT来识别EPS承载的方法的其他例子的图。在图19中,对与图14或图18所示的部分同样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
在图19中对如下情况进行说明:针对上行链路,eNB 221成为主eNB,在使用eNB和具有WLAN通信的功能的副eNB 223的WLAN独立型的结构中进行向WLAN的减负。该情况下,在eNB 221和副eNB 223之间,设定每个EPS承载的GTP隧道1420~142n。
副eNB 223接收从UE 211经由WLAN 1450发送的各PDCP SDU。然后,副eNB 223对接收到的各PDCP SDU进行与图18所示的例子同样的AC解密1820和分组过滤1830。由此,针对各PDCP SDU进行分组过滤1830中的EPS承载分类1831,识别与各PDCP SDU对应的EPS承载。
副eNB 223根据EPS承载分类1831的识别结果,将各PDCP SDU向GTP隧道1420~142n中的与PDCP SDU的EPS承载对应的GTP隧道转送。由此,将各PDCP SDU向eNB 221的PDCP层1410~141n中的对应的PDCP层转送。
这样,副eNB 223通过对被减负的各PDCP SDU进行基于UL的TFT的分组过滤1830,从而能够识别被减负的各PDCP SDU的EPS承载。然后,副eNB 223根据EPS承载的识别结果,通过GTP隧道1420~142n转送各PDCP SDU,由此,eNB 221能够将被减负的各PDCP SDU作为EPS承载而进行接收。
因此,无线通信系统200即使不设置不将具有相同的QoS等级的EPS承载同时向WLAN进行减负这样的制约,也能够进行向WLAN的减负,能够实现可减负的用户数据的量的增加。
图20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TFT的取得方法的一例的图。图20所示的各步骤是3GPP的TS23.401所规定的“Dedicated Bearer Activation Procedure:专用承载激活程序”的处理。图20所示的PCRF2001(Policy and Charging Rules Function: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是与分组核心网230连接的、用于设定与服务对应的优先控制和计费的规则的处理部。
例如,PGW 232针对UE 211设定UL和DL的TFT,将所设定的TFT存储在图20所示的创建承载请求2002中而向SGW 231发送。SGW 231将从PGW 232发送的创建承载请求2002向MME233发送。
MME 233将承载设立请求/会话管理请求2003向eNB 221发送,该承载设立请求/会话管理请求2003包含从SGW 231发送的创建承载请求2002中包含的TFT。TFT例如包含于承载设立请求/会话管理请求2003中的会话管理请求。由此,eNB 221能够取得UL和DL的TFT。
eNB 221将RRC连接重配置2004向UE 211发送,该RRC连接重配置2004包含从MME233发送的承载设立请求/会话管理请求2003中包含的TFT中的UL的TFT。由此,UE 211能够取得UL的TFT。另外,UL TFT虽然能够在RRC连接重配置消息中进行规定,但是,优选的是,在该消息中传送的NAS(Non Access Stratum)PDU中进行规定。以后也同样。
例如在图18所示的例中,eNB 221能够使用从承载设立请求/会话管理请求2003取得的UL的TFT来进行分组过滤1830。此外,在图19所示的例中,eNB 221将从承载设立请求/会话管理请求2003取得的UL的TFT向副eNB 223发送。然后,副eNB 223能够根据从eNB 221发送的UL的TFT进行分组过滤1830。
图21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DL的TFT来识别EPS承载的方法的一例的图。在图21中,对与图14所示的部分同样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
在图21中对如下情况进行说明:关于下行链路,在eNB 221具有WLAN通信的功能(eNB+WLAN)的结构中进行向WLAN的减负。在图21所示的例中,EPS承载1400~140n是从eNB221向UE 211的下行方向的承载。
UE 211对通过AC解密1460接收到的各PDCP SDU进行基于DL(下行链路)的TFT的分组过滤2110。UE 211的分组过滤2110是基于DL的TFT的处理,因此,是与例如图7所示的PGW232中的滤波器层711的分组过滤同样的处理。
在分组过滤2110中,根据是否满足与TFT对应的各条件(f1~f3)(匹配/否)对各PDCP SDU进行过滤。然后,根据该过滤的结果进行识别EPS承载的EPS承载分类2111。由此,识别与被减负的各PDCP SDU对应的EPS承载。
例如,eNB 221在图20所示的对UE 211的RRC连接重配置2004中,除了UL的TFT以外还存储DL的TFT。由此,UE 211能够从RRC连接重配置2004取得DL的TFT,进行基于所取得的DL的TFT的分组过滤2110。
UE 211根据EPS承载分类2111的识别结果,将各PDCP SDU向PDCP层1470~147n中的与PDCP SDU的EPS承载对应的PDCP层转送。由此,将通过WLAN被减负的各PDCP SDU(IP流)分别转换为对应的EPS承载,并向PDCP层1470~147n转送。
这样,UE 211通过对被减负的各PDCP SDU进行基于DL的TFT的分组过滤2110,从而能够识别被减负的各PDCP SDU的EPS承载。因此,无线通信系统200即使不设置不将具有相同的QoS等级的EPS承载同时向WLAN进行减负这样的制约,也能够进行向WLAN的减负,能够实现可减负的用户数据的量的增加。
图22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DL的TFT来识别EPS承载的方法的其他例子的图。在图22中,对与图14或图21所示的部分同样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
在图22中对如下情况进行说明:关于下行链路,eNB 221成为主eNB,在使用eNB和具有WLAN通信的功能的副eNB 223的WLAN独立型的结构中进行向WLAN的减负。该情况下,在eNB 221和副eNB 223之间,设定每个EPS承载的GTP隧道1420~142n。
副eNB 223接收从UE 211经由WLAN 1450发送的各PDCP SDU。然后,副eNB 223将接收到的各PDCP SDU向PDCP层1430~143n转送。
由此,与图21所示的例子同样,UE 211通过对被减负的各PDCP SDU进行基于DL的TFT的分组过滤2110,从而能够识别被减负的各PDCP SDU的EPS承载。因此,无线通信系统200即使不设置不将具有相同的QoS等级的EPS承载同时向WLAN进行减负这样的制约,也能够进行向WLAN的减负,能够实现可减负的用户数据的量的增加。
根据图18~图22所示的使用TFT的方法,例如不会如使用VLAN标签时那样将可减负的EPS承载的数量限制为VLAN标签的比特数,而能够识别EPS承载。此外,根据图18~图22所示的使用TFT的方法,即使不对被减负的用户数据追加VLAN标签等头,也能够识别EPS承载。
图23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虚拟IP流来识别EPS承载的方法的一例的图。在图23中,对与图14所示的部分同样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
在图23中对如下情况进行说明:关于下行链路,在eNB 221具有WLAN通信的功能(eNB+WLAN)的结构中进行向WLAN的减负。在图23所示的例中,EPS承载1400~140n是从eNB221向UE 211的下行方向的承载。
此外,在图23所示的例中,在eNB 221的PDCP层1410~141n和WLAN 1450之间设定虚拟GW 2310。在虚拟GW 2310中包含NAT处理部2320~232n和MAC处理部2330(802.3MAC)。此外,在UE 211的WLAN 1450和PDCP层1470~147n之间设定虚拟GW 2340。在虚拟GW 2340中包含MAC处理部2350(802.3MAC)和de-NAT处理部2360~236n。
将经由透过模式的PDCP层1410~141n后的EPS承载1400~140n向虚拟GW 2310的NAT处理部2320~232n转送。NAT处理部2320~232n进行通过虚拟目的地IP地址将各个EPS承载1400~140n分类为虚拟IP流的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网络地址转换)处理。虚拟IP流例如是eNB 221和UE 211之间的本地的虚拟数据流。虚拟目的地IP地址是虚拟IP流的目的地地址。NAT处理部2320~232n将分类后的各虚拟IP流向MAC处理部2330转送。
例如,NAT处理部2320~232n以一对一的方式对EPS承载1400~140n和虚拟目的地IP地址进行映射。能够将从NAT处理部2320~232n转送的各虚拟IP流的虚拟发送起始地IP地址(src IP)例如设为虚拟GW 2310(vGW)。此外,能够将从NAT处理部2320~232n转送的各虚拟IP流的虚拟目的地IP地址(dst IP)例如分别设为C-RNTI+0~C-RNTI+10。
C-RNTI(Cell-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被临时分配给UE 211,在LTE-A小区内是UE 211的唯一的标识符。例如,C-RNTI具有16比特的值。如图23的例子所示,通过将C-RNTI和承载标识符(0~10)相加而生成虚拟发送起始地IP地址,从而能够避免产生虚拟发送起始地IP地址的重复。例如,在使用A类IP地址的情况下,能够识别对于减负而言足够的大约24比特的EPS承载。这里,对将C-RNTI和承载标识符相加而生成虚拟发送起始地IP地址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生成虚拟发送起始地IP地址的方法不限于此。
MAC处理部2330将从NAT处理部2320~232n转送的各虚拟IP流转换为以太网或IEEE 802.3等的MAC帧。另外,以太网是注册商标。该情况下,能够将MAC帧的发送起始地MAC地址(src MAC)设为例如虚拟GW 2310、2340中的任意的私有地址(any private)。例如能够将MAC帧的发送起始地MAC地址设为前头的8位组为“xxxxxx10”的地址(x是任意的值)。此外,能够将MAC帧的目的地MAC地址(dst MAC)例如设为UE 211的MAC地址(UE MAC)。
eNB 221针对由MAC处理部2330转换后的MAC帧进行AC分类1440,经由WLAN 1450将进行了AC分类1440后的MAC帧发送到UE 211。
UE 211针对经由WLAN 1450而从eNB 221接收到的MAC帧进行AC解密1460。虚拟GW2340的MAC处理部2350将进行了AC解密1460后的MAC帧作为虚拟IP流来进行接收。
de-NAT处理部2360~236n针对由MAC处理部2350接收到的虚拟IP流,通过参照虚拟IP流的虚拟目的地IP地址(dst IP),将虚拟IP流转换为EPS承载。此时,虚拟IP流的虚拟目的地IP地址通过de-NAT处理部2360~236n的de-NAT而被转换为本来的IP地址。
这样,通过在eNB 221和UE 211中分别设定虚拟GW 2310、2340并利用NAT,从而能够在虚拟GW 2310、2340中将EPS承载识别为虚拟IP流。IP地址和MAC地址能够通过私有空间的地址构成。这样,通过在虚拟GW 2310、2340之间构建虚拟IP网络,能够识别被减负的各PDCP SDU的EPS承载。因此,无线通信系统200即使不设置不将具有相同的QoS等级的EPS承载同时向WLAN进行减负这样的制约,也能够进行向WLAN的减负,能够实现可减负的用户数据的量的增加。
在图23中对下行链路进行了说明,但是,关于上行链路,也能够通过同样的方法识别EPS承载。即,通过在eNB 221和UE 211中设定的虚拟GW 2310、2340之间构建虚拟IP网络,能够在上行链路中识别被减负的各PDCP SDU的EPS承载。
图24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虚拟IP流来识别EPS承载的方法的其他例子的图。在图24中,对与图14或图23所示的部分同样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
在图24中对如下情况进行说明:关于下行链路,eNB 221成为主eNB,在使用eNB和具有WLAN通信的功能的副eNB 223的WLAN独立型的结构中进行向WLAN的减负。该情况下,在eNB 221和副eNB 223之间,设定每个EPS承载的GTP隧道1420~142n。
在图24所示的例中,在副eNB 223中设定图23所示的NAT处理部2320~232n。副eNB223接收从UE 211经由WLAN 1450发送的各PDCP SDU。然后,副eNB 223将接收到的各PDCPSDU向虚拟GW 2310的NAT处理部2320~232n转送。
由此,与图23所示的例子同样,能够在虚拟GW 2310、2340将EPS承载识别为虚拟IP流。因此,无线通信系统200即使不设置不将具有相同的QoS等级的EPS承载同时向WLAN进行减负这样的制约,也能够进行向WLAN的减负,能够实现可减负的用户数据的量的增加。
在图24中对下行链路进行了说明,但是,关于上行链路,也能够通过同样的方法识别EPS承载。即,通过在eNB223和UE 211中设定的虚拟GW 2310、2340之间构建虚拟IP网络,能够在上行链路中识别被减负的各PDCP SDU的EPS承载。
根据图23、图24所示的使用虚拟IP流的方法,例如不会如使用VLAN标签的情况那样将可减负的EPS承载的数量限制为VLAN标签的比特数,能够识别EPS承载。此外,根据图23、图24所示的使用虚拟IP流的方法,在eNB 221和副eNB 223之间,不限于GTP隧道,也可以通过以太网等进行连接。
此外,根据图23、图24所示的使用虚拟IP流的方法,即使不在UE 211中设定DL的TFT,或不在eNB 221中设定UL的TFT,也能够识别EPS承载。此外,根据图23、图24所示的使用虚拟IP流的方法,即使不对被减负的用户数据追加VLAN标签等头,也能够识别EPS承载。
图25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VLAN来识别EPS承载的方法的一例的图。在图25中,对于图14或图23所示的部分同样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在图23中说明了通过构建虚拟IP网络来识别EPS承载的方法,在图25中说明通过对以太网进行虚拟化的VLAN来识别EPS承载的方法。
此外,在图25中对如下情况进行说明:关于下行链路,在eNB 221具有WLAN通信的功能(eNB+WLAN)的结构中进行向WLAN的减负。该情况下,EPS承载1400~140n是从eNB 221向UE 211的下行方向的承载。
在图25所示的例中,与图23所示的例子同样,在eNB 221和UE 211中分别设定虚拟GW 2310、2340。但是,在图25所示的例中,在eNB 221的虚拟GW 2310中包含VLAN处理部2510~251n和MAC处理部2520~252n(802.3MAC)。此外,在UE 211的虚拟GW 2340中包含MAC处理部2530~253n(802.3MAC)和de-VLAN处理部2540~254n。
将经由透过模式的PDCP层1410~141n后的EPS承载1400~140n向虚拟GW 2310的VLAN处理部2510~251n转送。VLAN处理部2510~251n分别通过VLAN将EPS承载1400~140n分类为eNB 221和UE 211之间的本地的IP流,将分类后的各IP流向MAC处理部2520~252n转送。
例如,VLAN处理部2510~251n以一对一的方式对EPS承载1400~140n和VLAN标签进行映射。能够将从VLAN处理部2510~251n转送的各IP流的VLAN的标识符分别设为0~10。
MAC处理部2520~252n将分别从VLAN处理部2510~251n转送的各IP流转换为以太网或IEEE 802.3等的MAC帧。能够将由MAC处理部2520~252n转换的各MAC帧的发送起始地MAC地址(src MAC)例如设为虚拟GW 2310、2340中的任意的私有地址(any private)。例如,能够将MAC帧的发送起始地MAC地址设为前头的8位组为“xxxxxx10”的地址(x为任意的值)。此外,能够将由MAC处理部2520~252n转换的各MAC帧的目的地MAC地址(dst MAC)例如设为UE 211的MAC地址(UE MAC)。
此外,能够将由MAC处理部2520~252n转换的各MAC帧的VLAN标签(VLAN tag)例如设为与各个EPS承载对应的0~10。这样,对各MAC帧附加每个EPS承载的VLAN标签。VLAN标签例如是12比特的标签。因此,最大能够在虚拟GW 2310、2340之间构建4094个VLAN。如果包含UE 211的各UE覆盖全部EPS承载,对全部EPS承载进行减负,则能够在WLAN中收容大约372个UE。但是,实际上覆盖全部EPS承载而进行通信的可能性较低,因此,通过使用VLAN能够对足够数量的EPS承载进行减负。
eNB 221针对由MAC处理部2520~252n转换后的带VLAN标签的MAC帧进行AC分类1440。然后,eNB 221经由WLAN 1450将进行了AC分类1440后的带VLAN标签的MAC帧向UE 211发送。
UE 211对经由WLAN 1450从eNB 221接收到的带VLAN标签的MAC帧进行AC解密1460。虚拟GW 2340的MAC处理部2530~253n是分别与EPS承载1400~140n对应的MAC处理部。各个MAC处理部2530~253n针对进行了AC解密1460后的MAC帧,通过参照对MAC帧附加的VLAN标签,将对应的EPS承载的MAC帧作为IP流进行接收。
de-VLAN处理部2540~254n将由各个MAC处理部2530~253n接收到的IP流转换为EPS承载1400~140n。PDCP层1470~147n分别对由de-VLAN处理部2540~254n转换后的EPS承载1400~140n进行处理。
这样,通过在虚拟GW 2310、2340之间按照每个EPS承载设定VLAN,能够识别被减负的各PDCP SDU的EPS承载。因此,无线通信系统200即使不设置不将具有相同的QoS等级的EPS承载同时向WLAN进行减负这样的制约,也能够进行向WLAN的减负,能够实现可减负的用户数据的量的增加。
在图25中对下行链路进行了说明,但是,关于上行链路,也能够通过同样的方法来识别EPS承载。即,通过在eNB 221和UE 211中设定的虚拟GW 2310、2340的间按照每个EPS承载设定VLAN,能够在上行链路中识别被减负的各PDCP SDU的EPS承载。
图26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VLAN来识别EPS承载的方法的其他例子的图。在图26中,对与图14或图25所示的部分同样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
在图26中对如下情况进行了说明:关于下行链路,eNB 221成为主eNB,在使用eNB和具有WLAN通信的功能的副eNB 223的WLAN独立型的结构中进行向WLAN的减负。该情况下,在eNB 221和副eNB 223之间,设定每个EPS承载的GTP隧道1420~142n。
在图26所示的例中,在副eNB 223中设定图25所示的VLAN处理部2510~251n。副eNB 223接收从UE 211经由WLAN 1450发送的各PDCP SDU。然后,副eNB 223将接收到的各PDCP SDU向虚拟GW 2310的VLAN处理部2510~251n转送。
由此,与图25所示的例子同样,能够在虚拟GW 2310、2340中将EPS承载识别为虚拟IP流。因此,无线通信系统200即使不设置不将具有相同的QoS等级的EPS承载同时向WLAN进行减负这样的制约,也能够进行向WLAN的减负,能够实现可减负的用户数据的量的增加。
在图26中对下行链路进行了说明,但是,关于上行链路,也能够通过同样的方法来识别EPS承载。即,通过在副eNB 223和UE 211中设定的虚拟GW 2310、2340之间按照每个EPS承载设定VLAN,能够在上行链路中识别被减负的各PDCP SDU的EPS承载。
根据图25、图26所示的使用VLAN的方法,在eNB 221和副eNB 223之间,不限于GTP隧道,也可以通过以太网等进行连接。此外,根据图25、图26所示的使用VLAN的方法,在WLAN中,即使不进行参照IP头的分组的处理,也能够通过VLAN标签的附加来识别各PDCP SDU的EPS承载。此外,根据图25、图26所示的使用VLAN的方法,即使不在UE 211中设定DL的TFT,或不在eNB 221中设定UL的TFT,也能够识别EPS承载。
图27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GRE隧道来识别EPS承载的方法的一例的图。在图27中,对与图14或图23所示的部分同样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
在图27中对如下情况进行说明:关于下行链路,在eNB 221具有WLAN通信的功能(eNB+WLAN)的结构中进行向WLAN的减负。在图27所示的例中,EPS承载1400~140n是从eNB221向UE 211的下行方向的承载。
此外,在图27所示的例中,在eNB 221中的PDCP层1410~141n和WLAN 1450之间设定虚拟GW 2310。在虚拟GW 2310中包含GRE处理部2710~271n和MAC处理部2330(802.3MAC)。此外,在UE 211中的WLAN 1450和PDCP层1470~147n之间设定虚拟GW 2340。在虚拟GW 2340中包含MAC处理部2350(802.3MAC)和de-GRE处理部2720~272n。
将经由透过模式的PDCP层1410~141n后的EPS承载1400~140n向虚拟GW 2310的GRE处理部2710~271n转送。GRE处理部2710~271n使用GRE(Generic RoutingEncapsulation:通用路由封装)隧道分别将EPS承载1400~140n分类为eNB 221和UE 211之间的本地的IP流,将分类后的各IP流向MAC处理部2330转送。
例如,GRE处理部2710~271n对与EPS承载1400~140n对应的PDCP SDU附加GRE头,进而,附加IP头而作为IP流向MAC处理部2330转送。能够将从GRE处理部2710~271n转送的各IP流的发送起始地IP地址(src IP)例如设为虚拟GW 2310(vGW)。此外,能够将从GRE处理部2710~271n转送的各IP流的目的地IP地址(dst IP)例如分别设为C-RNTI+0~C-RNTI+10。
MAC处理部2330例如与图23所示的例子同样,将从GRE处理部2710~271n转送的各IP流转换为以太网(IEEE 802.3)的MAC帧。
eNB 221对由MAC处理部2330转换后的MAC帧进行AC分类1440,将进行了AC分类1440后的MAC帧经由WLAN 1450向UE 211发送。由此,eNB 221能够利用在eNB 221和UE 211之间设定的WLAN的GRE隧道(封装隧道)传送用户数据。
UE 211对经由WLAN 1450从eNB 221接收到的MAC帧进行AC解密1460。虚拟GW 2340的MAC处理部2350例如与图23所示的例子同样,将进行了AC解密1460后的MAC帧作为IP流进行接收。
de-GRE处理部2720~272n针对由MAC处理部2350接收到的IP流,通过参照IP流的IP头中包含的目的地IP地址(dst IP),将IP流转换为EPS承载。
这样,通过在eNB 221和UE 211中分别设定虚拟GW 2310、2340并利用GRE隧道,能够在虚拟GW 2310、2340中将EPS承载作为IP流而进行识别。IP地址和MAC地址能够通过私有空间的地址而构成。这样,通过在虚拟GW 2310、2340之间构建GRE隧道,能够识别被减负的各PDCP SDU的EPS承载。因此,无线通信系统200即使不设置不将具有相同的QoS等级的EPS承载同时向WLAN进行减负这样的制约,也能够进行向WLAN的减负,能够实现可减负的用户数据的量的增加。
在图27中对下行链路进行了说明,但是,关于上行链路,也能够通过同样的方法来识别EPS承载。即,通过在虚拟GW 2310、2340之间构建GRE隧道,能够在上行链路中识别被减负的各PDCP SDU的EPS承载。
图28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GRE隧道来识别EPS承载的其他方法的其他例子的图。在图28中,对与图14或图27所示的部分同样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
在图28中对如下情况进行说明:关于下行链路,eNB 221成为主eNB,在使用eNB和具有WLAN通信的功能的副eNB 223的WLAN独立型的结构中进行向WLAN的减负。该情况下,在eNB 221和副eNB 223之间,设定每个EPS承载的GTP隧道1420~142n。
副eNB 223接收从UE 211经由WLAN 1450发送的各PDCP SDU。然后,副eNB 223将接收到的各PDCP SDU向GRE处理部2710~271n转送。
由此,与图27所示的例子同样,UE 211通过利用GRE隧道,能够识别被减负的各PDCP SDU的EPS承载。因此,无线通信系统200即使不设置不将具有相同的QoS等级的EPS承载同时向WLAN进行减负这样的制约,也能够进行向WLAN的减负,能够实现可减负的用户数据的量的增加。
根据图27、图28所示的使用GRE隧道的方法,例如不会如使用VLAN标签时那样将可减负的EPS承载的数量限制为VLAN标签的比特数,而能够识别EPS承载。此外,根据图27、图28所示的使用GRE隧道的方法,在eNB 221和副eNB 223之间,不限于GTP隧道,也可以通过以太网等进行连接。
此外,根据图27、图28所示的使用GRE隧道的方法,即使不在UE 211中设定DL的TFT,或者不在eNB 221中设定UL的TFT,也能够识别EPS承载。此外,根据图27、图28所示的使用GRE隧道的方法,即使不对被减负的用户数据追加VLAN标签等头也能够识别EPS承载。
这样,根据实施方式3,即使不设置不同时将具有相同的QoS等级的EPS承载向WLAN进行减负的制约,也能够进行向WLAN的减负。因此,能够实现可减负的用户数据的量的增加。
但是,在从eNB 221向UE 211的下行链路中,有时不将UE 211作为无线承载而接收到的用户数据转换为承载而是回送到本站的上位层(例如应用层)即可。该情况下,即使在多个EPS承载具有相同的QoS等级的情况下,UE 211也不识别承载,而能够进行向WLAN的减负。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无线通信系统、基站和移动台,能够抑制通信质量的降低或者保持通信质量。
假如在向WLAN的减负时不能参照ToS字段的情况下,例如考虑将全部的业务设为尽力而为,但是,该情况下,无法进行与业务的性质对应的QoS控制。作为一例,VoLTE的业务也成为尽力而为,VoLTE的通信质量劣化。
与此相对,根据上述的各实施方式,通过在向WLAN的减负时将LTE-A的PDCP设为透过模式,从而能够在WLAN中参照ToS字段,能够进行与业务的性质对应的QoS控制。作为一例,VoLTE的业务分类为声音(VO)而优先利用WLAN进行传送,由此能够提高VoLTE的通信质量。
此外,在3GPP的LTE-A中,已经出现第五代移动体通信,以应对增加的移动业务和提高用户体验,为了与其他无线系统协作并进行蜂窝通信,正在进行系统高度化的研究。特别地,与除了家庭和企业以外还广泛安装于智能手机的WLAN之间的协作成为课题。
在LTE的版本8中,利用LTE-A的核心网将用户数据向WLAN进行减负的技术已经被标准化。在LTE-A的版本12中,能够考虑WLAN的无线信道使用率和用户的减负意向等而进行减负。此外,在LTE-A的基站之间使频率载波汇集(聚合)并同时传送用户数据的二元连接(Dual Connectivity)已经被标准化。
在LTE-A的版本13中,已经开始了灵活运用非授权频带的无线接入方式即LAA(License Assisted Access:授权辅助接入)的研究。LAA是LTE-A中非授权频带和授权频带的载波聚合,是通过LTE-A的控制信道来控制非授权频带的无线传送的层1的技术。
此外,与LAA不同,在层2对LTE-A和WLAN进行聚合,用于使双方协作而进行蜂窝通信的标准化也已经开始。这被称作LTE-WLAN聚合。在LTE-WLAN聚合中,与上述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首先,在核心网中的减负技术中,与LTE-A的无线质量对应的高速的减负是困难的,在进行减负时,产生向核心网发送的控制信号的开销。在LTE-WLAN聚合中,减负是在LTE-A的层2中实施的,因此,能够迅速反映LTE-A的无线质量,并且也不需要对核心网的控制信号。
此外,在LAA中虽然能够进行与LTE-A的无线质量对应的高速的减负,但是,与LTE-A的基站外的WLAN进行协调的减负是困难的。与此相对,在LTE-WLAN聚合的情况下,如果在层2级别中将已设置的WLAN的接入点与LTE-A的基站连接,则能够进行协调后的减负。
当前,不仅是将WLAN加入LTE-A的基站的脚本,还假定独立设置的脚本而进行标准化。该情况下,在WLAN侧识别LTE-A的呼叫(承载),能够考虑LTE承载的QoS等级而进行用户数据的传送的层2的结构的建立变得重要。因此,要求保证LTE-A的向后兼容性,要求不对WLAN的规格产生影响。对此,例如,还考虑在层2的跟前对IP流进行封装的方法,但是,针对能够在WLAN侧识别LTE-A的承载的层2的结构还存在讨论的余地。
根据上述的各实施方式,通过对LTE-A侧的层2中的PDCP的处理进行设计,能够考虑LTE承载的QoS等级并进行向WLAN的减负。
另外,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对将LTE-A侧的层2中的PDCP设为透过模式的处理进行了说明,但是还可以使用其他方法。例如,也可以针对要减负的数据,进行对PDCP的保密化等处理,并且在进行了保密化等处理的数据的前头附加保密化等处理之前的数据的IP头。由此,在WLAN中,能够参照保密化等处理之前的数据的IP头中包含的QoS信息,进行基于QoS信息的传送控制。
标号说明
100、200:无线通信系统
101:第1无线通信
102:第2无线通信
110、110A、110B、500、600:基站
111、320、520:控制部
112、121:处理部
120:移动台
201:IP地址分配
211:UE
221、222:eNB
221a、222a:小区
223:副eNB
230:分组核心网
231:SGW
232:PGW
233:MME
241~24n、1400~140n:EPS承载
251~25n:无线承载
300、400:终端
310、510:无线通信部
311、511:无线发送部
312、512:无线接收部
330、530:存储部
411、611:天线
412、612:RF电路
413、613:处理器
414、614:存储器
540:通信部
615:网络IF
700:协议栈
701~705:层群
711、712:滤波器层
801:MCG承载
802:拆分承载
803:SCG承载
810:PDCP
820:RLC
830:MAC
900:IP头
901:源地址
902:目标地址
903:ToS字段
1000、1500:表
1101、1102:IP流
1111:加载处理
1112:减负处理
1120、1320:映射管理
1201、1301、1302:IP分组
1211~1214:AC
1310、1330:ToS值解析分类
1410~141n、1430~143n、1470~147n:PDCP层
1420~142n:GTP隧道
1440、1810:AC分类
1450:WLAN
1460、1820:AC解密
1830、2110:分组过滤
1831、2111:EPS承载分类
2001:PCRF
2002:创建承载请求
2003:承载设立请求/会话管理请求
2004:RRC连接重配置
2310、2340:虚拟GW
2320~232n:NAT处理部
2330、2350、2520~252n、2530~253n:MAC处理部
2360~236n:de-NAT处理部
2510~251n:VLAN处理部
2540~254n:de-VLAN处理部
2710~271n:GRE处理部
2720~272n:de-GRE处理部

Claims (14)

1.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无线通信系统包含:
基站,其通过对第1无线通信进行控制的控制部来控制与所述第1无线通信不同的第2无线通信;以及
移动台,其能够使用所述第1无线通信或所述第2无线通信在与所述基站之间传送数据,
在所述基站和所述移动台之间使用所述第2无线通信传送数据时,所述基站和所述移动台中的发送侧的一方的用于进行所述第1无线通信的处理部建立用于进行所述第1无线通信的收敛点,在所述收敛点中使所述数据所包含的服务质量信息透过,向所述基站和所述移动台中的接收侧的一方传送所述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侧的一方的用于进行所述第1无线通信的处理部在所述基站和所述移动台之间不使用所述第2无线通信而使用所述第1无线通信传送数据时,对所述数据进行包含保密化、头压缩和序列号的附加中的至少任意一方的处理,
在所述基站和所述移动台之间使用所述第2无线通信传送数据时,不对所述数据进行包含所述保密化、头压缩和序列号的附加中的至少任意一方的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侧的一方的用于进行所述第1无线通信的处理部在所述收敛点中汇集所述基站和所述移动台之间的多个承载,通过汇集的承载向所述接收侧的一方传送所述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控制向所述接收侧的一方传送的所述数据的传送,使得不使用所述第2无线通信同时传送所述基站和所述移动台之间的、所述服务质量信息所示的服务等级相同的多个承载的各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使用所述第2无线通信从所述基站向所述移动台传送数据时,所述移动台对于使用所述第2无线通信接收到的数据,在不识别所述基站和所述移动台之间的所述第1无线通信的承载中的与所述数据对应的承载的情况下进行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使用所述第2无线通信从所述移动台向所述基站传送数据时,所述基站对于使用所述第2无线通信接收到的数据,通过进行使用了从所述移动台向所述基站的上行链路的过滤规则的分组过滤,来识别所述基站和所述移动台之间的所述第1无线通信的承载中的与所述接收到的数据对应的承载。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使用所述第2无线通信从所述基站向所述移动台传送数据时,所述移动台使用所述第2无线通信,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使用了从所述基站向所述移动台的下行链路中的滤波规则的分组滤波,从而识别所述基站和所述移动台之间的所述第1无线通信的承载中的与所述接收到的数据对应的承载。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站和所述移动台之间使用所述第2无线通信传送数据时,
所述发送侧的一方通过在所述基站和所述移动台之间设定的所述第2无线通信的虚拟数据流来传送所述数据,
所述接收侧的一方通过接收到所述数据的虚拟数据流的目的地地址,识别所述基站和所述移动台之间的所述第1无线通信的承载中的与接收到的所述数据对应的承载。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站和所述移动台之间使用所述第2无线通信传送数据时,
所述发送侧的一方通过在所述基站和所述移动台之间设定的所述第2无线通信的虚拟局域网传送所述数据,
所述接收侧的一方通过接收到所述数据的虚拟局域网的标识符,识别所述基站和所述移动台之间的所述第1无线通信的承载中的与接收到的所述数据对应的承载。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站和所述移动台之间使用所述第2无线通信传送数据时,
所述发送侧的一方通过所述基站和所述移动台之间设定的所述第2无线通信的封装隧道来传送所述数据,
所述接收侧的一方通过接收到所述数据的封装隧道的目的地地址,识别所述基站和所述移动台之间的所述第1无线通信的承载中的与接收到的所述数据对应的承载。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站和所述移动台之间使用所述第2无线通信传送数据时,所述基站和所述移动台在所述基站和所述移动台之间设定用于传送所述第1无线通信的数据的所述第2无线通信的通信路,通过所设定的通信路来传送所述数据。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2无线通信中,进行基于所述服务质量信息的传送控制。
13.一种基站,其能够在与移动台之间使用第1无线通信或与所述第1无线通信不同的第2无线通信进行数据传送,其特征在于,该基站具有:
控制部,其控制所述第1无线通信和所述第2无线通信;以及
处理部,其用于进行所述第1无线通信,并且,在使用所述第2无线通信从所述基站向所述移动台传送数据时,该处理部建立用于进行所述第1无线通信的收敛点,在所述收敛点中使所述数据中包含的服务质量信息透过,向所述移动台传送所述数据。
14.一种移动台,其能够在与基站之间使用第1无线通信或第2无线通信进行数据传送,该基站通过控制所述第1无线通信的控制部对与所述第1无线通信不同的所述第2无线通信进行控制,该移动台的特征在于,
该移动台具有处理部,该处理部用于进行所述第1无线通信,在使用所述第2无线通信从所述移动台向所述基站传送数据时,该处理部建立用于进行所述第1无线通信的收敛点,在所述收敛点中使所述数据中包含的服务质量信息透过,向所述基站传送所述数据。
CN201580076293.4A 2015-02-20 2015-02-20 无线通信系统、基站和移动台 Active CN1072516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5/054893 WO2016132561A1 (ja) 2015-02-20 2015-02-20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および移動局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51644A true CN107251644A (zh) 2017-10-13
CN107251644B CN107251644B (zh) 2022-06-03

Family

ID=566920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76293.4A Active CN107251644B (zh) 2015-02-20 2015-02-20 无线通信系统、基站和移动台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2) US10728932B2 (zh)
EP (1) EP3261406B1 (zh)
JP (1) JP6150024B2 (zh)
KR (1) KR101973882B1 (zh)
CN (1) CN107251644B (zh)
BR (1) BR112017017402A2 (zh)
CA (1) CA2976880C (zh)
ES (1) ES2921991T3 (zh)
MX (1) MX360935B (zh)
RU (1) RU2667975C1 (zh)
WO (1) WO201613256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69438A (zh) * 2018-07-27 2020-02-07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Ebi的分配、请求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网络设备、终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44383A1 (en) 2015-03-10 2016-09-15 Intel IP Corporatio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offloading traffic of a secondary cell group (scg)
WO2016163032A1 (ja) * 2015-04-10 2016-10-13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移動局および処理方法
WO2017027053A1 (en) * 2015-08-07 2017-02-16 Intel Corporation Multi-user based splitting for multi-rat aggregation
CN108141792B (zh) * 2015-10-12 2021-06-15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通信网络中的数据业务的负载均衡
CN109548160A (zh) * 2017-08-08 2019-03-29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3871440A1 (en) * 2018-10-23 2021-09-0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flow control in a split path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891325B (zh) * 2019-12-10 2021-11-23 新华三大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隧道建立方法及装置
US11265945B1 (en) * 2020-07-09 2022-03-01 Sprint Spectrum L.P. Dynamic restriction of split-uplink-mode operation in response to high level of voice muting
KR102370197B1 (ko) * 2020-11-06 2022-03-04 엘아이지넥스원 주식회사 소부대 운용을 위한 디지털 무전기의 통화품질 제어방법 및 장치
US11683286B2 (en) * 2021-11-18 2023-06-20 Cisco Technology, Inc. Anonymizing server-side addresses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398975A1 (en) * 2002-09-04 2004-03-17 Alcatel Method for maintaining a radio network having elements coming from more than one supplier, and components therefor
CN101360271A (zh) * 2007-08-01 2009-02-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路域业务数据的无线承载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998296A (zh) * 2009-08-17 2011-03-3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空口服务质量QoS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2273263A (zh) * 2009-01-06 2011-12-07 夏普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系统、QoS控制站和移动台
US20120120831A1 (en) * 2009-06-05 2012-05-17 Panasonic Corporation Qos multiplexing via base station-relay node interface
WO2013000645A1 (en) * 2011-06-30 2013-01-0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WiFi FIXED WIRELESS PERSONAL SERVICES
WO2013171365A1 (en) * 2012-05-16 2013-11-21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etwork traffic offloading
EP2709418A2 (en) * 2011-05-31 2014-03-1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stream distribution node device, user equipment and system
WO2014092626A1 (en) * 2012-12-14 2014-06-1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Nod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auxiliary bearers
US20150003435A1 (en) * 2013-07-01 2015-01-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ENABLING QUALITY OF SERVICE (QoS) ON WLAN FOR TRAFFIC RELATED TO A BEARER ON CELLULAR NETWORK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R122018004395B1 (pt) * 2003-06-27 2020-11-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étodo e equipamento para posicionamento híbrido de rede sem fio
ATE489819T1 (de) * 2005-04-29 2010-12-15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Vernetzung von zellularen funknetzwerken und drahtlosen datennetzwerken
JP4935156B2 (ja) * 2006-04-05 2012-05-23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lan装置、無線lanシステム、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データ通信方法
US8400955B2 (en) * 2009-09-21 2013-03-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power saving by coordinated wake-up in a wireless multi-band network
US9320048B2 (en) * 2010-08-04 2016-04-19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with primary and secondary access categories
JP5269925B2 (ja) * 2011-01-31 2013-08-21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20130265984A1 (en) 2011-03-07 2013-10-10 Honggang Li Grouped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s
WO2012148442A1 (en) * 2011-04-29 2012-11-01 Intel Corporation Techniques to manage energy savings for interoperable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networks
CN105704759A (zh) 2011-05-27 2016-06-22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流传输方法及网络设备
WO2013052163A1 (en) * 2011-10-03 2013-04-11 Intel Corporation Device to device (d2d) communication mechanisms
TW201330569A (zh) * 2011-10-07 2013-07-16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整合使用載波聚集不同無線電存取技術方法及裝置
EP2789190B1 (en) * 2011-11-10 2021-02-24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route packet flows over two transport radios
EP2675241A1 (en) * 2012-06-11 2013-12-18 Alcatel Lucent Interworking base station between a wireless network and a cellular network
US9155006B2 (en) * 2012-07-26 2015-10-0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supporting signal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using at least two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and apparatus therefor
JP5935572B2 (ja) * 2012-07-27 2016-06-15 富士通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及びパケット振分け方法
WO2014054610A1 (ja) * 2012-10-02 2014-04-1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第1の基地局装置、移動局装置及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の通信方法
EP2723144B1 (en) * 2012-10-19 2016-03-30 Fujitsu Limited Uplink buffer status report in Multi-RAT System
US9474067B2 (en) * 2013-03-26 2016-10-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WLAN uplink scheduler for LTE-WLAN aggregation
US20140321376A1 (en) * 2013-04-29 2014-10-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Lte-wlan centralized downlink scheduler
US20140369329A1 (en) * 2013-06-18 2014-12-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Lte and external wifi bandwidth aggregation
US9578647B2 (en) * 2013-08-29 2017-02-2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3GPP bearer-based QoS model support on WiFi
CN105684546B (zh) * 2013-09-20 2019-11-15 康维达无线有限责任公司 在可信wlan接入和网络中基于流量检测和dscp映射的wifi qos的移动网络运营商(mno)控制
CN104813725B (zh) * 2013-10-21 2019-04-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装置和方法
US9585048B2 (en) * 2013-10-30 2017-02-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aggregating data from WWAN and WLAN
US9674733B2 (en) * 2014-05-27 2017-06-06 QUALCMM Incorporated Interworking link layer traffic aggregation with system level mobility
BR112017009292A2 (pt) * 2014-11-04 2017-12-19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étodos e aparelho para integração de redes de área ampla sem fio com redes de área local sem fio
US9603055B2 (en) * 2015-01-30 2017-03-21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Controlling LTE/Wi-Fi aggregation
US9788242B2 (en) * 2015-02-05 2017-10-10 Mediatek Inc. Network selection and data aggregation with LTE-WLAN aggregation
CN106162744B (zh) * 2015-04-13 2021-01-2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数据分流的路径建立方法及装置
US20160316397A1 (en) * 2015-04-27 2016-10-27 Spreadtrum Hong Kong Limite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using user categorization for channel access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398975A1 (en) * 2002-09-04 2004-03-17 Alcatel Method for maintaining a radio network having elements coming from more than one supplier, and components therefor
CN101360271A (zh) * 2007-08-01 2009-02-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路域业务数据的无线承载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273263A (zh) * 2009-01-06 2011-12-07 夏普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系统、QoS控制站和移动台
US20120120831A1 (en) * 2009-06-05 2012-05-17 Panasonic Corporation Qos multiplexing via base station-relay node interface
CN101998296A (zh) * 2009-08-17 2011-03-3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空口服务质量QoS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EP2709418A2 (en) * 2011-05-31 2014-03-1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stream distribution node device, user equipment and system
WO2013000645A1 (en) * 2011-06-30 2013-01-0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WiFi FIXED WIRELESS PERSONAL SERVICES
WO2013171365A1 (en) * 2012-05-16 2013-11-21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etwork traffic offloading
WO2014092626A1 (en) * 2012-12-14 2014-06-1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Nod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auxiliary bearers
US20150003435A1 (en) * 2013-07-01 2015-01-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ENABLING QUALITY OF SERVICE (QoS) ON WLAN FOR TRAFFIC RELATED TO A BEARER ON CELLULAR NETWORKS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 F. TUYSUZ; H. A. MANTAR: "Network-assisted QoS-based fast handover with smart scanning over IEEE 802.11 WLANs", 《2013 IEEE 24TH ANNUAL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ERSONAL, INDOOR, AND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S (PIMRC)》 *
刘晓明: "TD-SCDMA与Wi-Fi网络融合技术的研究",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信息科技辑(月刊)》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69438A (zh) * 2018-07-27 2020-02-07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Ebi的分配、请求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网络设备、终端
CN110769438B (zh) * 2018-07-27 2022-06-14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Ebi的分配、请求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网络设备、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150024B2 (ja) 2017-06-21
MX2017010498A (es) 2017-11-28
MX360935B (es) 2018-11-21
KR20170107485A (ko) 2017-09-25
EP3261406A1 (en) 2017-12-27
BR112017017402A2 (pt) 2018-04-03
EP3261406A4 (en) 2018-01-31
CA2976880A1 (en) 2016-08-25
US20170332422A1 (en) 2017-11-16
US10728932B2 (en) 2020-07-28
WO2016132561A1 (ja) 2016-08-25
JPWO2016132561A1 (ja) 2017-05-25
US20200323002A1 (en) 2020-10-08
RU2667975C1 (ru) 2018-09-25
EP3261406B1 (en) 2022-05-25
US11432346B2 (en) 2022-08-30
CN107251644B (zh) 2022-06-03
ES2921991T3 (es) 2022-09-05
CA2976880C (en) 2021-11-30
KR101973882B1 (ko) 2019-04-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51644A (zh) 无线通信系统、基站和移动台
US11924737B2 (en) Method for performing relay forwarding on 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khaul links,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method, nod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7113656B (zh) 用于lte-wlan聚合的qos保障
CN104054375B (zh) 用于在两个传送无线电之上路由分组流的方法和装置
US20220394724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base station, mobile station, and processing method
CN105230068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06899582A (zh) 一种LTE‑Advanced Pro系统实现LWA功能的协议配置方法
CN106131888A (zh) 数据分流的方法和装置
JP6551461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