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51444A - 用于毫米波无线通信的收发机配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毫米波无线通信的收发机配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51444A
CN107251444A CN201680011505.5A CN201680011505A CN107251444A CN 107251444 A CN107251444 A CN 107251444A CN 201680011505 A CN201680011505 A CN 201680011505A CN 107251444 A CN107251444 A CN 1072514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chip module
transceiver
array
transceiver c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1150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51444B (zh
Inventor
H·M·韦斯曼
L·拉维夫
X·何
V·阿帕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riority to CN20201026824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78715B/zh
Publication of CN1072514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514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514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514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05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 H04B1/0064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with separate antennas for the more than one ba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04B1/401Circuits for selecting or indicating operating m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95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measured or perceived qu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16Circuits
    • H04B1/26Circuits for superheterodyne recei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16Circuits
    • H04B1/30Circuits for homodyne or synchrodyne recei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描述了用于毫米波无线通信的收发机架构的方法、系统和设备。设备可包括配置成在不同频率范围中通信的两个收发机芯片模块。第一收发机芯片模块可包括基带子模块、第一射频前端(RFFE)组件以及相关联的天线阵列。第二收发机芯片模块可包括第二RFFE组件和相关联的天线阵列。第二收发机芯片模块可与第一收发机芯片模块分开。第二收发机芯片模块可电耦合至第一收发机芯片模块的基带子模块。

Description

用于毫米波无线通信的收发机配置
交叉引用
本专利申请要求由Weissman等人于2015年8月28日提交的题为“TransceiverConfiguration for Millimeter Wav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用于毫米波无线通信的收发机配置)”的美国专利申请No.14/838,672、由Weissman等人于2015年2月23日提交的题为“Transceiver Configuration for Millimeter Wav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用于毫米波无线通信的收发机配置)”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2/119,766、由Weissman等人于2015年2月23日提交的题为“Transceiver Architecture for Millimeter WaveWireless Communications(用于毫米波无线通信的收发机架构)”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2/119,766、以及由Weissman等人于2015年2月25日提交的题为“Multiple Array MMWTransceiver Operation(多阵列MMW收发机操作)”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2/120,815的优先权,这些申请中的每一件申请被转让给本申请受让人。
背景
公开领域
本公开一般涉及无线通信系统,并且尤其涉及用于毫米波无线通信的收发机配置。
相关技术描述
无线通信系统被广泛部署以提供诸如语音、视频、分组数据、消息接发、广播等各种类型的通信内容。这些系统可以是能够通过共享可用系统资源(例如,时间、频率和功率)来支持与多个用户通信的多址系统。此类多址系统的示例包括码分多址(CDM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以及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
作为示例,无线多址通信系统可包括数个基站,每个基站同时支持多个通信设备(或称为用户装备(UE))的通信。基站可在下行链路信道(例如,用于从基站至UE的传输)和上行链路信道(例如,用于从UE至基站的传输)上与UE通信。UE可支持将不同频率范围用于相同或不同无线通信系统的通信。
UE可使用两个收发机来支持不同频率上的通信。一些收发机可使用零中频(ZIF)收发机架构或滑动中频(SIF)收发机架构。在ZIF收发机架构中,收发机直接将射频(RF)信号转换成基带信号(例如,模拟基带数据信号)并且直接从基带信号转换成RF信号,以消除与采用中频(IF)相关联的电路系统。相反,SIF收发机架构在将IF信号转换成基带信号之前将RF信号转换成IF信号并且在一些情形中转换成两个IF信号,反之亦然。对于毫米波(mmW)频率范围(例如,28GHz、40GHz、60GHz等)中的通信,当前配置包括分开的用于每个收发机配置的电路系统。例如,ZIF mmW收发机架构可包括焊接到具有RF前端(RFFE)和相关联的用于ZIF mmW收发机的天线阵列的模块/电路板上的基带电路系统(例如,(诸)振荡器、(诸)调制解调器等)。然而,SIF mmW收发机可具有用于基带电路系统的一个模块/电路板以及用于RFFE和相关联的天线阵列的另一个模块/电路板。因此,当前配置针对每个收发机配置利用分开的电路系统、模块和电路板,这导致增加的硬件组件、过多的硬件占用面积、以及相关联的功率要求。
UE可使用两个收发机来支持不同频率上的通信。一些收发机可使用滑动中频(SIF)收发机架构或超外差式收发机架构。在SIF收发机架构中,本地振荡器(LO)被用于首先将基带信号转换成中频(IF),并且随后转换成用于无线传输的射频(RF)频率。在超外差式收发机架构中,可使用两个LO,一个LO用于IF转换并且另一LO用于RF转换。对于毫米波(mmW)频率范围(例如,28GHz、40GHz、60GHz等)中的通信,当前配置包括分开的用于每个收发机配置的电路系统。例如,并且对于双收发机功能性,两个模块/印刷电路板(PCB)可被用于实现每个mmW收发机。例如,每个收发机可包括焊接到一个模块/PCB上的基带板(例如,(诸)振荡器、(诸)调制解调器等)以及焊接到不同的模块/PCB上的RF前端(RFFE)和相关联的天线阵列。对于双收发机功能性,这导致使用四个模块/PCB。因此,当前配置针对每个收发机配置利用分开的电路系统、模块和电路板,这导致增加的硬件组件、过多的硬件占用面积、以及相关联的功率要求。
在一些情形中,无线通信系统可利用波束成形来增加基站与UE之间的吞吐量。吞吐量可取决于天线布置以及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的距离。不计及短距离处可用的增加的吞吐量的系统设计可能具有减小的吞吐量限制。此外,在基站处具有单个天线阵列连同有限数目的元件的系统可能涉及UE处增加数目的天线元件以达成期望的吞吐量。
概述
所描述的特征一般涉及用于毫米波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收发机架构的一个或多个改进的系统、方法和/或设备。一般而言,所描述的收发机架构可提供放置在分开的芯片模块上并且使用单个同轴电缆来连接的两个收发机。这两个收发机可共享基带子模块以减少硬件占用面积。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收发机芯片模块可包括基带子模块、第一RFFE电路系统以及相关联的天线阵列。第二收发机芯片模块可包括第二RFFE电路系统和相关联的天线阵列。第二收发机芯片模块可与第一收发机芯片模块分开地定位,但是经由同轴电缆连接至基带子模块。第一收发机芯片模块可具有ZIF收发机架构,并且第二芯片模块可具有SIF收发机架构。
相应地,同轴电缆可在第一收发机芯片模块的基带子模块与第二收发机芯片模块的RFFE电路系统之间携带IF信号,以及其他信令和/或控制信息。相应地,本公开描述的双收发机模块配置可提供两个收发机,其中每一个收发机可在不同的频率范围上通信、但是放置在无线设备的不同部分上。
在一组解说性示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该装置可包括:包括与基带信号相关联的基带子模块、第一射频前端(RFFE)组件和相关联的第一天线阵列的第一收发机芯片模块,第一RFFE组件和相关联的第一天线阵列被配置成在第一频率范围中通信;以及包括第二RFFE组件和相关联的第二天线阵列的第二收发机芯片模块,第二收发机芯片模块与第一收发机芯片模块分开并且与第一收发机芯片模块的基带子模块电耦合,第二RFFE组件和相关联的第二天线阵列被配置成在不同于第一频率范围的第二频率范围中通信。
在一些示例中,该装置可包括将第二收发机芯片模块与基带子模块电耦合的单个同轴电缆。第二收发机芯片模块可被配置成从第一收发机芯片模块的基带子模块接收基带信号或本地振荡器信号、控制信号或其组合中的至少一者。第二收发机芯片模块可包括:被配置成将接收自基带子模块的基带信号上变频并且输出第二频率范围内的信号以用于无线传输的频率转换器,该频率转换器被进一步配置成将接收自第二RFFE组件的信号下变频以用于无线接收并且输出具有基带信号的频率的信号。
在一些示例中,基带子模块可包括配置成在第一频率范围中通信的第一调制解调器,以及配置成在第二频率范围中通信的第二调制解调器。该装置可包括配置成在用于第一频率范围中的通信的第一调制解调器与用于第二频率范围中的通信的第二调制解调器之间切换信息信号的切换组件。基带子模块可包括配置成在第一频率范围中和在第二频率范围中通信的双频带调制解调器。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频率范围的信号与第二频率范围的信号时分复用。第一RFFE组件可以是零中频(IF)RFFE并且第二RFFE组件可以是滑动IF RFFE。基带信号可以在第一频率范围内,该基带信号被用作第二收发机芯片模块的中频(IF)并且被转换到第二频率范围。第一频率范围可以低于第二频率范围。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频率范围可与无线电信系统相关联,并且第二频率范围可与Wi-Fi通信系统相关联。第一频率范围可与在28GHz频率范围处或附近操作的通信协议相关联,并且第二频率范围可与在60GHz频率范围处或附近操作的通信协议相关联。第一频率范围可与在40GHz频率范围处或附近操作的通信协议相关联,并且第二频率范围可与在60GHz频率范围处或附近操作的通信协议相关联。第一频率范围和第二频率范围可以是毫米波频率范围。
在另一组解说性示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备。该装备可包括:用于经由包括与基带信号相关联的基带子模块、第一射频前端(RFFE)组件和相关联的第一天线阵列的第一收发机芯片模块进行通信的装置,第一RFFE组件和相关联的第一天线阵列被配置成在第一频率范围中通信;以及用于经由包括第二RFFE组件和相关联的第二天线阵列的第二收发机芯片模块进行通信的装置,第二收发机芯片模块与第一收发机芯片模块分开并且与第一收发机芯片的基带子模块电耦合,第二RFFE组件和相关联的第二天线阵列被配置成在不同于第一频率范围的第二频率范围中通信。
在一些示例中,该装备可包括用于使用单个同轴电缆来将第二收发机芯片模块与基带子模块电耦合的装置。第二收发机芯片模块可被配置成从第一收发机芯片模块的基带子模块接收基带信号、本地振荡器信号、控制信号或其组合中的至少一者。第二收发机芯片模块可包括用于提供被配置成将接收自基带子模块的基带信号上变频并且输出第二频率范围内的信号以用于无线传输的频率转换器的装置,其中该频率转换器被进一步配置成将接收自第二RFFE组件的信号下变频以用于无线接收并且输出具有基带信号的频率的信号。
在一些示例中,基带子模块可包括用于提供配置成在第一频率范围中通信的第一调制解调器的装置,以及用于提供配置成在第二频率范围中通信的第二调制解调器的装置。该装备可包括用于提供配置成在用于第一频率范围中的通信的第一调制解调器与用于第二频率范围中的通信的第二调制解调器之间切换信息信号的切换组件的装置。基带子模块可包括用于提供配置成在第一频率范围中和在第二频率范围中通信的双频带调制解调器的装置。第一频率范围的信号可与第二频率范围的信号时分复用。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RFFE组件是零中频(IF)RFFE并且第二RFFE组件是滑动IFRFFE。基带信号可以在第一频率范围内,该基带信号被用作第二收发机芯片模块的中频(IF)并且被转换到第二频率范围。第一频率范围可以低于第二频率范围。第一频率范围可与无线电信系统相关联,并且第二频率范围可与Wi-Fi通信系统相关联。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频率范围可与在28GHz频率范围处或附近操作的通信协议相关联,并且第二频率范围可与在60GHz频率范围处或附近操作的通信协议相关联。第一频率范围可与在40GHz频率范围处或附近操作的通信协议相关联,并且第二频率范围可与在60GHz频率范围处或附近操作的通信协议相关联。第一频率范围和第二频率范围可以是毫米波频率范围。
在另一组解说性示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该方法可包括:在第一频率范围中经由第一收发机芯片模块进行通信,该第一收发机芯片模块包括与基带信号相关联的基带子模块、第一射频前端(RFFE)组件和相关联的第一天线阵列,第一RFFE组件和相关联的第一天线阵列被配置成在第一频率范围中通信;以及在第二频率范围中经由第二收发机芯片模块进行通信,该第二收发机芯片模块包括第二RFFE组件和相关联的第二天线阵列,第二收发机芯片模块与第一收发机芯片模块分开并且与第一收发机芯片的基带子模块电耦合,第二RFFE组件和相关联的第二天线阵列被配置成在不同于第一频率范围的第二频率范围中通信。
在一些示例中,该方法可包括使用单个同轴电缆来将第一收发机芯片模块的基带子模块与第二收发机芯片模块耦合。
描述了一种无线通信方法。该方法可包括:对由多个天线阵列中的两个或更多个阵列创建的波束执行波束扫掠操作;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该波束扫掠操作来从该多个天线阵列中选择用于与目标无线设备的通信的阵列。
描述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备。该装备可包括:用于对由多个天线阵列中的两个或更多个阵列创建的波束执行波束扫掠操作的装置;以及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该波束扫掠操作来从该多个天线阵列中选择用于与目标无线设备的通信的阵列的装置。
描述了另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该装置可包括处理器、与该处理器处于电子通信的存储器、以及存储在该存储器中的指令,这些指令在由该处理器执行时可操作用于使该装置对由多个天线阵列中的两个或更多个阵列创建的波束执行波束扫掠操作,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该波束扫掠操作来从该多个天线阵列中选择用于与目标无线设备的通信的阵列。
描述了一种存储用于无线通信的代码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该代码可包括可被执行以执行以下操作的指令:对由多个天线阵列中的两个或更多个阵列创建的波束执行波束扫掠操作;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该波束扫掠操作来从该多个天线阵列中选择用于与目标无线设备的通信的阵列。
本文描述的方法、装置或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可进一步包括:用于确定目标吞吐量大于阈值;确定目标无线设备的收发机是可用的,该收发机在第一mmW频率范围中操作;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目标吞吐量大于阈值的确定、收发机是可用的确定、以及波束扫掠操作来向目标无线设备传送切换信号的过程、特征、装置或指令,其中该切换信号指导目标无线设备将该收发机用于通信。附加地或替换地,一些示例可包括用于向目标无线设备传送指导目标无线设备激活收发机的激活信号以及使用所选择的阵列和收发机来与目标无线设备通信的过程、特征、装置或指令。
在本文描述的方法、装置或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激活信号是使用第二mmW频率范围来传送的,该第二mmW频率范围不同于第一mmW频率范围。附加地或替换地,在一些示例中,阈值是1Gbps。
在本文描述的方法、装置、或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第一mmW频率范围是60GHz范围。附加地或替换地,一些示例可包括用于从多个天线阵列中选择用于波束扫掠操作的初始阵列的过程、特征、装置或指令,其中执行波束扫掠操作包括扫掠与初始阵列相关联的第一多个波束中的每一个波束。
本文描述的方法、装置或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可进一步包括用于从多个天线阵列中选择用于波束扫掠操作的后续阵列的过程、特征、装置或指令,其中执行波束扫掠操作包括扫掠与该后续阵列相关联的第二多个波束中的每一个波束。附加地或替换地,一些示例可包括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波束扫掠操作来确定与阵列相关联的信道参数满足阈值条件的过程、特征、装置或指令,其中选择阵列至少部分地基于该确定。
在本文描述的方法、装置或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该多个天线阵列中的第一阵列至少部分地基于空间分集配置定位于mmW基站的相对于该多个阵列中的第二阵列的相对侧处。附加地或替换地,在一些示例中,该多个天线阵列中的至少一个阵列被配置成用于mmW频率范围中的操作。
在本文描述的方法、装置或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该至少一个阵列被配置成用于在28GHz处或附近操作的第一mmW频率范围中或者在40GHz处或附近操作的第二mmW频率范围中的操作。附加地或替换地,在一些示例中,该至少一个阵列与配置成用于在60GHz处或附近操作的第三mmW频率范围中的操作的至少一个毗邻阵列配对。
在本文描述的方法、装置或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该多个天线阵列中的每一个天线阵列配置有增加数目的天线元件。
在另一组解说性示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该装置可包括:包括用于第一频率范围中的无线通信的基带处理的第一基带电路系统和用于第二频率范围中的无线通信的基带处理的第二基带电路系统的基带芯片模块;以及与基带芯片模块分开并且与基带芯片模块处于电通信的双收发机芯片模块,该双收发机芯片模块包括双频带射频前端(RFFE)组件、适配成用于第一频率范围中的无线通信的第一天线阵列、适配成用于第二频率范围中的无线通信的第二天线阵列,该双频带RFFE组件与第一天线阵列和第二天线阵列耦合,其中第一频率范围和第二频率范围中的至少一者可以是毫米波频率范围。
在一些示例中,该装置可包括将双收发机芯片模块与基带芯片模块电耦合的单个同轴线。第一天线阵列可被放置在双收发机芯片模块的关于第二天线阵列的相对侧上。第一天线阵列可被放置在双收发机芯片模块的关于第二天线阵列的不同层上。第一基带电路系统可包括配置成在第一频率范围中通信的第一调制解调器,以及配置成在第二频率范围中通信的第二调制解调器。
在一些示例中,基带芯片模块可包括配置成传达与第一调制解调器和第二调制解调器相关联的信息的共用接口电路系统。基带芯片模块可包括配置成传达与第一调制解调器相关联的信息的第一通信接口电路系统,以及配置成传达与第二调制解调器相关联的信息的第二通信接口电路系统。基带芯片模块可包括第一复用器,并且双收发机芯片模块可包括第二复用器,第一复用器和第二复用器配置成复用和解复用在基带芯片模块与双收发机芯片模块之间交换的电信号。
在一些示例中,双收发机芯片模块与基带芯片处于电通信可包括传达中频(IF)信号或振荡信号或控制信号或其组合中的至少一者。双收发机芯片模块可经由电缆与基带芯片模块处于电通信,该电缆被配置成支持高带宽信号的通信,其中高带宽信号包括与第一频率范围相关联的第一中频(IF)信号和与第二频率范围相关联的第二IF信号,第一IF信号不同于第二IF信号。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频率范围可以低于第二频率范围。第一频率范围可与无线电信系统相关联,并且第二频率范围可与Wi-Fi通信系统相关联。第一频率范围和第二频率范围可以是毫米波频率范围。
在另一组解说性示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备。该装备可包括:用于使用基带芯片模块和双收发机芯片模块来在第一频率范围中经由基带芯片模块的第一基带电路系统进行通信的装置,该双收发机芯片模块包括耦合至适配成在第一频率范围中传达无线信号的第一天线阵列的双频带射频前端(RFFE);以及用于使用基带芯片模块和双收发机芯片模块来在第二频率范围中经由基带芯片模块的第二基带电路系统进行通信的装置,该双收发机芯片模块包括耦合至适配成在第二频率范围中传达无线信号的第二天线阵列的双频带RFFE,其中第一频率范围和第二频率范围中的至少一者可以是毫米波频率范围。
在一些示例中,该装备可包括用于使用单个同轴电缆来将双收发机芯片模块与基带芯片模块电耦合的装置。第一天线阵列可被放置在双收发机芯片模块的关于第二天线阵列的相对侧上。第一天线阵列可被放置在双收发机芯片模块的关于第二天线阵列的不同层上。第一基带电路系统可包括配置成在第一频率范围中通信的第一调制解调器,以及配置成在第二频率范围中通信的第二调制解调器。
在一些示例中,基带芯片模块可包括用于提供配置成传达与第一调制解调器和第二调制解调器相关联的信息的共用接口电路系统的装置。基带芯片模块可包括用于提供配置成传达与第一调制解调器相关联的信息的第一通信接口电路系统的装置,以及用于提供配置成传达与第二调制解调器相关联的信息的第二通信接口电路系统的装置。基带芯片模块可包括第一复用器,并且双收发机芯片模块可包括第二复用器,第一复用器和第二复用器配置成复用和解复用在基带芯片模块与双收发机芯片模块之间交换的电信号。
在一些示例中,双收发机芯片模块与基带芯片处于电通信可包括传达中频(IF)信号或振荡信号或控制信号或其组合中的至少一者。双收发机芯片模块可经由电缆与基带芯片模块处于电通信,该电缆被配置成支持高带宽信号的通信,其中高带宽信号可包括与第一频率范围相关联的第一中频(IF)信号和与第二频率范围相关联的第二IF信号,第一IF信号不同于第二IF信号。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频率范围可以低于第二频率范围。第一频率范围可与无线电信系统相关联,并且第二频率范围可与Wi-Fi通信系统相关联。第一频率范围和第二频率范围可以是毫米波频率范围。
在另一组解说性示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该方法可包括:使用基带芯片模块和双收发机芯片模块来在第一频率范围中经由基带芯片模块的第一基带电路系统进行通信,该双收发机芯片模块包括耦合至适配成在第一频率范围中传达无线信号的第一天线阵列的双频带射频前端(RFFE);以及使用基带芯片模块和双收发机芯片模块来在第二频率范围中经由基带芯片模块的第二基带电路系统进行通信,该双收发机芯片模块包括耦合至适配成在第二频率范围中传达无线信号的第二天线阵列的双频带RFFE,其中第一频率范围和第二频率范围中的至少一者可以是毫米波频率范围。
在一些示例中,双收发机芯片模块与基带芯片处于电通信可包括传达中频(IF)信号或振荡信号或控制信号或其组合中的至少一者。双收发机芯片模块可经由电缆与基带芯片模块处于电通信,该电缆被配置成支持高带宽信号的通信,其中高带宽信号可包括与第一频率范围相关联的第一中频(IF)信号和与第二频率范围相关联的第二IF信号,第一IF信号不同于第二IF信号。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频率范围可以低于第二频率范围。第一频率范围可与无线电信系统相关联,并且第二频率范围可与Wi-Fi通信系统相关联。第一频率范围和第二频率范围可以是毫米波频率范围。
前述内容已较宽泛地勾勒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的特征和技术优势以力图使下面的详细描述可以被更好地理解。附加的特征和优势将在此后描述。所公开的概念和具体示例可容易地被用作修改或设计用于实施与本公开相同的目的的其他结构的基础。此类等效构造并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本文所公开的概念的特性在其组织和操作方法两方面以及相关联的优势将因结合附图来考虑以下描述而被更好地理解。每一附图是仅出于解说和描述目的来提供的,且并不定义对权利要求的限定。
附图简要说明
通过参照以下附图可获得对本发明的本质和优点的进一步理解。在附图中,类似组件或特征可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此外,相同类型的各个组件可通过在附图标记后跟随短划线以及在类似组件之间进行区分的第二标记来加以区分。如果在说明书中仅使用第一附图标记,则该描述可应用于具有相同的第一附图标记的类似组件中的任何一个组件而不论第二附图标记如何。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框图;
图2A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被配置成供在无线通信中使用的设备的框图;
图2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被配置成供在无线通信中使用的设备的框图;
图3A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被配置成供在无线通信中使用的设备的框图;
图3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被配置成供在无线通信中使用的设备的框图;
图4A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供在无线通信中使用的示例收发机芯片模块的框图;
图4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供在无线通信中使用的示例基带芯片模块和双收发机芯片模块的框图;
图5A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供在无线通信中使用的示例收发机芯片模块的另一框图;
图5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供在无线通信中使用的示例基带芯片模块和双收发机芯片模块的另一框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方面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框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方面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框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支持多阵列mmW收发机操作的无线设备的框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支持多阵列mmW收发机操作的无线设备的框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支持多阵列mmW收发机操作的无线设备的框图;
图11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包括支持多阵列mmW收发机操作的基站的系统的框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供在无线通信中使用的双收发机芯片模块上的两个天线阵列的示例配置;
图13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支持多阵列mmW收发机操作的无线通信子系统的示例;
图14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支持多阵列mmW收发机操作的波束配置的示例;
图15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支持多阵列mmW收发机操作的波束扫掠决定流程的示例;
图16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支持多阵列mmW收发机操作的收发机选择过程流程的示例;
图17是解说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18是解说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19是解说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20是解说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21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用于多阵列mmW收发机操作的方法;
图22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用于多阵列mmW收发机操作的方法;
图23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用于多阵列mmW收发机操作的方法;以及
图24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用于多阵列mmW收发机操作的方法。
详细描述
演进的无线通信系统可使用若干mmW频率范围(例如,28GHz、40GHz、60GHz等)中的一个或多个mmW频率范围来通信。不同的mmW频率范围可被用于不同的通信系统协议(例如,Wi-Fi通信系统、电信系统等)。然而,从操作角度(例如,有限的传播距离)以及从硬件角度来说,使用此类mmW频率的通信引入设计困难。例如,处理mmW频率范围中的信号需要对组件、组件/模块间隔限制等的仔细考虑和选择,以减少信号损耗。其他考虑包括用于具有有限的可用空间并且避免由用户引起的干扰的设备中的每个频率范围的天线阵列的间隔和定位,例如用户通常可如何持握该设备。
毫米波系统可被用于各种功能,诸如在通信系统内、用于研究、武器系统、医学目的、筛分系统等。在一些情形中,mmW系统可包括移动基站,诸如在28GHz或40GHz处操作的移动基站。多阵列收发机可被用于mmW收发机(诸如无线通信系统的基站)的增强覆盖。这可使得另一设备(诸如紧邻基站的用户装备(UE))能够降低功耗并且扩大链路容量。在一些情形中,配置成用于增强型mmW操作的收发机设备可以与基于不同技术的设备后向兼容。
通常,适配成使用两个收发机来在mmW频率范围中通信的设备采纳包括每个收发机具有独立的基带电路系统的办法。例如,每个收发机将包括其自己的基带电路系统、RFFE组件、以及相关联的天线阵列。这种配置可允许设备上的两个收发机的独立放置,但是还需要用于每个基带电路系统的附加硬件。这还导致设备处增加的功率使用,并且附加地要求将音频/数据信号路由至每个收发机。
通常,适配成使用两个收发机来在mmW频率范围中通信的设备采纳包括每个收发机配置具有独立的基带电路系统模块和收发机RFFE组件模块的办法。例如,每个收发机将包括用于基带电路系统的一个模块以及用于RFFE组件和相关联的天线阵列的单独模块。这种配置可允许设备上的两个收发机的独立放置,但是还需要用于每个收发机的附加硬件占用面积。这还导致设备处增加的功率使用,并且附加地要求将音频/数据信号路由至每个收发机。
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设备可利用两个收发机芯片模块。除了RFFE和相关联的天线阵列之外,第一收发机芯片模块包括基带子模块。基带子模块可包括提供使用第一RFFE和相关联的天线阵列或者使用包括第二RFFE和相关联的天线阵列的第二收发机芯片模块来通信的(诸)调制解调器。第二收发机芯片模块可与第一收发机芯片模块分开,但是使用同轴电缆来连接至基带子模块。同轴电缆可以是宽带宽电缆并且可在基带子模块与第二收发机芯片模块之间携带IF频率。在一些方面,第一收发机芯片模块和第二收发机芯片模块可分别在第一频率范围和第二频率范围上通信,其中第一频率范围不同于第二频率范围。在一些方面,第一RFFE可以是ZIF收发机架构,其中第二RFFE可以是SIF收发机架构。在一些示例中,与第二收发机芯片模块的SIF收发机架构相关联的IF的各方面可被用作第一收发机芯片模块的ZIF收发机架构的RF频带。
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设备可利用两个模块来实现配置成在不同频率范围上通信的两个收发机。第一模块包括基带芯片模块。基带芯片模块包括用于第一频率范围和第二频率范围中的无线通信的处理的基带电路系统。第一和第二频率范围可以相同或者可以不同。第二模块包括双收发机芯片模块。双收发机芯片模块可包括双频带RFFE组件。双频带RFFE组件可包括用于处理第一频率范围和第二频率范围中的无线通信的RF电路系统。相应地,双收发机芯片模块可包括两个天线阵列,一个天线阵列用于第一和第二频率范围中的一者。双频带RFFE组件耦合至这两个天线阵列中的每一者。在一些方面,双频带PFFE组件可被配置成使得对于每个频率范围,收发机可利用SIF收发机架构或超外差式收发机架构。
毫米波基站可使用天线阵列来传送和接收经波束成形的信号。在一些情形中,UE收发机也可使用天线阵列和波束成形。当阵列收发机正在进行传送时,N个功率放大器可被用于激发N阵列天线。基站可具有N天线阵列,而UE可具有M天线阵列,通常M小于N。与基站中等和小距离处的1Gbps容量可以是可能的,但是最大规划容量不计及其中链路预算上升到增加的吞吐量所需要的链路预算以上的小距离情景。
诸如用于基站的mmW收发机可包括多阵列天线,该多阵列天线可增加空间密度并且增强覆盖。每个阵列可具有增加数目的天线元件以实现较好的有效各向同性辐射功率(EIRP)和可能地实现增加的链路预算。双标准收发机可被使用,诸如一个收发机用于一组mmW标准(诸如28GHz或40GHz频带),而另一收发机可用于其他标准(诸如用于60GHz频带)。UE收发机也可包括多阵列天线,该多阵列天线可增加空间密度并且增强覆盖。在一些情形中,每个阵列可具有减少数目的天线以实现发射和接收功率节省。UE还可包括用于60GHz传输(诸如用于高容量或紧邻通信)的另一收发机。
以此方式配置的UE收发机可以能够节省功率。例如,在基站处使用较高数目的天线元件可允许UE处的天线元件的数目的减少。链路预算可通过减少UE处的天线的数目来减小,而链路预算可通过增加基站处的天线的数目来增加。结果,UE可消耗较少功率。通过在基站处使用较高数目的阵列,UE可针对接收具有较高的覆盖并且可消耗较少功率。一些系统可包括在60GHz处或附近操作的用于紧邻基站的通信的收发机。链路将执行至紧邻的这个系统的切换,并且可允许增加容量(诸如超过1Gbps)。
在单个天线阵列的情况下,天线覆盖尽可能宽的区域,这可导致天线阵列的宽侧上的半球形波束。为了以良好的信噪比(SNR)覆盖最宽的角度,可通过在不同方向上创建波束并且扫掠这些波束来使用波束扫掠。这可消耗时间(被计算为波束传送时间与波束数目的乘积)。在一个示例中,可使用多个天线阵列,这减小了每个个体天线阵列的覆盖区域。在这种情形中,由于每个阵列覆盖较窄的角度,因而可以减小波束扫掠时间。在一些情形中,这还可影响用于波束转向的时间。
以下描述提供示例而并非限定权利要求中阐述的范围、适用性或者示例。可以对所讨论的要素的功能和布置作出改变而不会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各种示例可恰适地省略、替代、或添加各种规程或组件。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一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图1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方面的无线通信系统100的示例。无线通信系统100包括基站105、UE 115和核心网130。核心网130可提供用户认证、接入授权、跟踪、网际协议(IP)连通性、以及其他接入、路由、或移动性功能。基站105通过回程链路132(例如,S1等)与核心网130对接并且可为与UE 115的通信执行无线电配置和调度,或者可在基站控制器(未示出)的控制下操作。在各种示例中,基站105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例如,通过核心网130)在回程链路134(例如,X2等)上彼此通信,回程链路134可以是有线或无线通信链路。
基站105可经由一个或多个基站天线与UE 115进行无线通信。这些基站105站点中的每一个可为各自相应的地理覆盖区域110提供通信覆盖。在一些示例中,基站105可被称为基收发机站、无线电基站、接入点、无线电收发机、B节点、演进型B节点(eNB)、家用B节点、家用演进型B节点、或其他某个合适的术语。基站105的地理覆盖区域110可被划分成仅构成该覆盖区域的一部分的扇区(未示出)。无线通信系统100可包括不同类型的基站105(例如,宏和/或小型蜂窝小区基站)。可能存在不同技术的交叠的地理覆盖区域110。
在一些示例中,无线通信系统100是LTE/LTE-A网络。在LTE/LTE-A网络中,术语演进型B节点(eNB)可一般用于描述基站105,而术语UE可一般用于描述UE 115。无线通信系统100可以是异构LTE/LTE-A网络,其中不同类型的eNB提供对各种地理区划的覆盖。例如,每个eNB或基站105可提供对宏蜂窝小区、小型蜂窝小区、和/或其他类型的蜂窝小区的通信覆盖。取决于上下文,术语蜂窝小区摂是可被用于描述基站、与基站相关联的载波或分量载波、或者载波或基站的覆盖区域(例如,扇区等)的3GPP术语。
宏蜂窝小区一般覆盖相对较大的地理区域(例如,半径数千米),并且可允许无约束地由具有与网络供应商的服务订阅的UE接入。与宏蜂窝小区相比,小型蜂窝小区是可在与宏蜂窝小区相同或不同的(例如,有执照、无执照等)频带中操作的低功率基站。根据各种示例,小型蜂窝小区可包括微微蜂窝小区、毫微微蜂窝小区、以及微蜂窝小区。微微蜂窝小区可覆盖相对较小的地理区域并且可允许无约束地由与网络供应商具有服务订阅的UE接入。毫微微蜂窝小区也可覆盖相对较小的地理区域(例如,家庭)且可提供有约束地由与该毫微微蜂窝小区有关联的UE(例如,封闭订户群(CSG)中的UE、该家庭中的用户的UE、等等)的接入。用于宏蜂窝小区的eNB可被称为宏eNB。用于小型蜂窝小区的eNB可被称为小型蜂窝小区eNB、微微eNB、毫微微eNB或家用eNB。eNB可支持一个或多个(例如,两个、三个、四个,等等)蜂窝小区(例如,分量载波)。
无线通信系统100可支持同步或异步操作。对于同步操作,各基站可具有相似的帧定时,并且来自不同基站的传输可以在时间上大致对齐。对于异步操作,各基站可以具有不同的帧定时,并且来自不同基站的传输可以不在时间上对齐。本文描述的技术可被用于同步或异步操作。
可容适各种所公开的示例中的一些示例的通信网络可以是根据分层协议栈进行操作的基于分组的网络。在用户面,承载或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的通信可以是基于IP的。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层可执行分组分段和重装以在逻辑信道上通信。媒体接入控制(MAC)层可执行优先级处置并将逻辑信道复用成传输信道。MAC层还可使用混合ARQ(HARQ)以提供MAC层的重传,从而提高链路效率。在控制面,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协议层可以提供UE 115与基站105或核心网130之间支持用户面数据的无线电承载的RRC连接的建立、配置和维护。在物理(PHY)层,传输信道可被映射到物理信道。
UE 115分散遍及无线通信系统100,并且每个UE 115可以是驻定的或移动的。UE115也可包括或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称为移动站、订户站、移动单元、订户单元、无线单元、远程单元、移动设备、无线设备、无线通信设备、远程设备、移动订户站、接入终端、移动终端、无线终端、远程终端、手持机、用户代理、移动客户端、客户端、或其他某个合适的术语。UE115可以是蜂窝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无线调制解调器、无线通信设备、手持式设备、平板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无绳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LL)站、等等。UE可以能够与各种类型的基站和网络装备(包括宏eNB、小型蜂窝小区eNB、中继基站等)通信。
无线通信系统100中示出的通信链路125可包括从UE 115到基站105的上行链路(UL)传输、和/或从基站105到UE 115的下行链路(DL)传输。下行链路传输也可被称为前向链路传输,而上行链路传输也可被称为反向链路传输。每条通信链路125可包括一个或多个载波,其中每个载波可以是由根据以上描述的各种无线电技术来调制的多个副载波构成的信号(例如,不同频率的波形信号)。每个经调制信号可在不同的副载波上被发送并且可携带控制信息(例如,参考信号、控制信道等)、开销信息、用户数据等。通信链路125可以使用FDD(例如,使用配对频谱资源)或TDD操作(例如,使用未配对频谱资源)来传送双向通信。可以定义FDD的帧结构(例如,帧结构类型1)和TDD的帧结构(例如,帧结构类型2)。
在系统100的一些实施例中,基站105和/或UE 115可包括多个天线,用于采用天线分集方案来改善基站105与UE 115之间的通信质量和可靠性。附加地或替换地,基站105和/或UE 115可采用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该MIMO技术可利用多径环境来传送携带相同或不同经编码数据的多个空间层。
无线通信系统100可支持多个蜂窝小区或载波上的操作,这是可被称为载波聚集(CA)或多载波操作的特征。载波也可被称为分量载波(CC)、层、信道等。术语“载波”、“分量载波”、“蜂窝小区”以及“信道”在本文中被可互换地使用。UE 115可配置有用于载波聚集的多个下行链路CC以及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CC。载波聚集可与FDD和TDD分量载波两者联用。
LTE系统可在DL上利用正交频分多址(OFDMA)并在UL上利用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OFDMA和SC-FDMA将系统带宽划分成多个(K个)正交副载波,其通常也被称作频调或频槽。每个副载波可用数据来调制。毗邻副载波之间的间距可以是固定的,且副载波的总数(K)可取决于系统带宽。例如,对于1.4、3、5、10、15或20兆赫兹(MHz)的相应系统带宽(带有保护频带),K可分别等于72、180、300、600、900或1200,其中载波间隔是15千赫兹(KHz)。系统带宽还可被划分为子带。例如,子带可覆盖1.08MHz,并且可存在1、2、4、8或16个子带。
无线通信系统100可在超高频(UHF)频率区划中使用从700MHz到2600MHz(2.6GHz)的频带进行操作,但在一些情形中WLAN网络可使用高达4GHz的频率。由于波长在从约1分米到1米长的范围内,因此这一区划也可被称为分米频带。UHF波可主要通过视线传播,并且可被建筑物和环境特征阻挡。然而,这些波可以充分穿透墙壁以向位于室内的UE 115提供服务。与使用频谱的高频(HF)或甚高频(VHF)部分的较小频率(和较长波)的传输相比,UHF波的传输由较小天线和较短射程(例如,小于100km)来表征。在一些情形中,无线通信系统100还可利用频谱的极高频(EHF)部分(例如,从30GHz到300GHz)。由于波长在从约1毫米到1厘米长的范围内,因此这一区划也可被称为毫米波频带(或mmW)。由此,EHF天线可以比UHF天线甚至更小且间隔得更紧密。在一些情形中,这可促成在UE 115内使用天线阵列(例如,用于定向波束成形)。然而,EHF传输可能经受比UHF传输甚至更大的大气衰减和更短的射程。
一个或多个UE 115可被配置成在不止一个EHF频率范围中(例如,在不同的mmW频带上)通信。在某些方面,UE 115可根据本文描述的收发机架构来配置并且可包括第一和第二收发机芯片模块。每个收发机芯片模块可被适配成在不同的mmW频率范围上通信(例如,传送和/或接收)。第一收发机芯片模块可包括可与一个或多个基带信号相关联的基带子模块。第一收发机芯片模块还可包括第一RFFE组件和相关联的第一天线阵列。第一RFFE组件和相关联的天线阵列可被配置成在第一频率范围中通信。第二收发机芯片模块可包括第二RFFE和相关联的第二天线阵列。第二RFFE组件和相关联的天线可被配置成在第二频率范围中通信。
第二收发机芯片模块可与第一收发机芯片模块分开,但是电耦合至第一收发机芯片模块的基带子模块。例如,信号同轴电缆可被用于将第二收发机芯片模块电耦合至第一收发机芯片模块的基带子模块。同轴电缆可以是高带宽电缆并且携带(诸)IF信号、(诸)本地振荡器(LO)信号以及控制信令。第二收发机芯片模块与第一收发机芯片模块分开、但是电耦合至第一收发机芯片模块可准许将基带子模块功能用于第二RFFE和相关联的天线阵列。另外,第二收发机芯片模块是分开的可提供关于第二天线阵列可放置在UE 115上何处的某种灵活性,例如以避免或减少干扰。
一个或多个UE 115可被配置成在不止一个EHF频率范围中(例如,在不同的mmW频带上)通信。在某些方面,UE 115可根据所描述的收发机架构来配置,并且可包括具有基带电路系统的第一模块和具有双收发机RFFE组件和相关联的天线阵列的第二模块。例如,基带芯片模块可包括第一和第二基带电路系统,第一基带电路系统用于第一频率范围中的通信并且第二基带电路系统用于第二频率范围中的通信。双收发机芯片模块可包括与(分别关联于第一和第二频率范围中的通信的)第一和第二天线阵列耦合的RFFE组件。基带芯片模块和双收发机芯片模块可使用单个同轴电缆来连接,这可提供双收发机芯片模块(以及乃至第一和第二天线阵列)在UE 115上的灵活放置。同轴电缆可携带IF信号并且在一些情形中携带与第一和第二频率范围中的通信相关联的LO信号和控制信息。
在一些情形中,可在基带芯片模块和双收发机芯片模块处利用复用器来复用一个或多个IF信号、LO信号、控制信息等。相应地,同轴电缆可被适配成携带高带宽信号。此外,双RFFE组件的每个收发机功能可利用SIF收发机架构和/或超外差式收发机架构。
多径传播也可能影响定向波束成形的使用。多径传播可能是因无线信号的不同副本经由具有不同路径长度的不同路径抵达接收机而引起的。不同路径长度可例如基于大气反射和折射或者来自建筑物、水和其他表面的反射。多径传播可导致信号的一个副本的时间延迟(或相移),这导致(连贯码元之间、码元间干扰(ISI)或单个码元内的)相长干涉或相消干涉。保护区间(GI)(其可包括循环前缀)可被置于传输之前以缓解由多径传播导致的信道扩展效应。
在一些情形中,BS 105可在与UE 115通信时使用多个天线阵列。通过使用多个天线阵列,BS 105可增加覆盖、增加链路预算、或者增加系统可与其一起操作的系统的数目。此外,UE 115可在与BS 105通信时使用多个天线阵列。通过使用多个天线阵列,UE 115可增加覆盖、节省发射/接收功率(例如,由于每个阵列中减少数目的天线)、或者增加系统可与其一起操作的系统的数目。
设备(诸如BS 105或UE 115)可使用数个天线阵列。由于天线阵列的数目的增加可允许每个天线阵列覆盖较少的区域,因而可以在较小的空间覆盖区域上诸如通过经波束成形的扫掠来扫掠每个天线阵列。另外,如果两个设备先前已通信,则优选的天线(诸如近来使用的天线)可被存储。经波束成形的扫掠可最初使用优选天线(若存在),这可减少找到合适的天线阵列所必需的时间。
在一些情形中,设备(诸如BS 105或UE 115)可使用增强型mmW天线布置(诸如60GHz系统)来操作。设备可被启用以使用数个系统(诸如28GHz系统、40GHz系统、和/或60GHz系统)来操作。可以诸如由BS 105、UE 115或另一网络组件来作出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是否需要增强型mmW天线布置的确定。如果通信链路需要增强型mmW天线布置,则增强型mmW天线布置可被发起并且用于通信。此外,如果通信链路不需要增强型mmW天线布置,则设备可将不同于增强型mmW天线布置的系统用于通信。
图2A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供在无线通信中使用的设备205-a的框图200-a。设备205-a可以是参照图1所描述的UE 115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示例。设备205-a可包括通信管理器210-a、第一收发机芯片模块215、和/或第二收发机芯片模块220。设备205-a还可以是或者包括处理器(未示出)。这些模块中的每一者可彼此处于通信中。
设备205-a的组件可个体地或共同地使用适配成以硬件执行一些或所有适用功能的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SIC)来实现。替换地,这些功能可以由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上的一个或多个其他处理单元(或核)来执行。在其他示例中,可使用可按本领域所知的任何方式来编程的其他类型的集成电路(例如,结构化/平台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以及其他半定制IC)。每个模块的功能也可以整体或部分地用实施在存储器中的、被格式化成由一个或多个通用或专用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来实现。
通信管理器210-a可监视、控制、或以其他方式管理设备205-a的通信的各个方面。例如,通信管理器210-a可从设备205-a的其他组件、系统、协议等接收一个或多个信号以供经由第一收发机芯片模块215和/或第二收发机芯片模块220来传送。针对接收功能,通信管理器210-a可从第一收发机芯片模块215或第二收发机芯片模块220接收包含信息的信号并且向设备205-a的其他组件、系统等传达此类信息。除了要被传达的内容之外,通信管理器还可接收、确定、或处理与使用第一收发机芯片模块215或第二收发机芯片模块220的通信相关联的各种控制信号。例如,控制信号可包括发射功率控制信号、调制编码方案信号等。
在一些方面,通信管理器210-a可具有不止一个至第一收发机芯片模块215的接口连接,例如,至第一收发机芯片模块215的两个调制解调器中的每一个调制解调器的接口。相应地,通信管理器210-a可确定哪个接口连接来路由信息信号以经由第一收发机芯片模块215或第二收发机芯片模块220来传送。相应地,通信管理器210-a可路由信息信号以经由第一频率范围或第二频率范围来传送。在一些示例中,通信管理器210-a可将信息信号路由至两个接口连接以在第一和第二频率范围两者上传送。
第一收发机芯片模块215可监视、控制、或以其他方式管理第一频率范围中的通信的各方面。第一收发机芯片模块215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子模块(例如,基带电路系统、收发机电路系统等),该一个或多个子模块从通信管理器210-a接收信息(例如,基带信号)、编码信息、以及将信息上变频至第一频率范围内的至少一个频率以供传送。第一收发机芯片模块215可包括用于在第一频率范围中传送信息的天线阵列。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收发机芯片模块215是ZIF收发机芯片配置,其中基带信号在不被转换成IF信号的情况下直接转换成通信频率。
第二收发机芯片模块220可监视、控制、或以其他方式管理第二频率范围中的通信的各方面。第二频率范围可以不同于第一频率范围。第二收发机芯片模块220可与第一收发机芯片模块215分开地放置,但是经由同轴电缆电耦合至第一收发机芯片模块215的基带电路系统。在一些方面,第二收发机芯片模块220可以是SIF收发机架构,并且同轴电缆可在第一收发机芯片模块215的基带电路系统与第二收发机芯片模块220之间携带IF信号。
第二收发机芯片模块220可包括从第一收发机芯片模块215的基带电路系统接收IF信号并且将该IF信号转变到第二频率范围内的至少一个频率的收发机电路系统。第二收发机芯片模块220可包括相关联的天线阵列并且使用该天线阵列来传送第二频率范围内的频率。
图2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供在无线通信中使用的设备205-b的框图200-b。设备205-b可以是参照图1所描述的UE 115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示例。设备205-b可包括通信管理器210-b、基带芯片模块225、和/或双收发机芯片模块230。设备205-b还可以是或者包括处理器(未示出)。这些模块中的每一者可彼此处于通信中。
设备205-b的组件可个体地或整体地使用一个或多个适配成以硬件执行一些或所有适用功能的专用集成电路(ASIC)来实现。替换地,这些功能可以由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上的一个或多个其他处理单元(或核)来执行。在其他示例中,可使用可按本领域所知的任何方式来编程的其他类型的集成电路(例如,结构化/平台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以及其他半定制IC)。每个模块的功能也可以整体或部分地用实施在存储器中的、被格式化成由一个或多个通用或专用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来实现。
通信管理器210-b可监视、控制、或以其他方式管理设备205-b的通信的各个方面。例如,通信管理器210-b可从设备205-b的其他组件、系统、协议等接收一个或多个信号以供经由第一频率范围和/或第二频率范围来传送。针对接收功能,通信管理器210-b可从基带芯片模块225接收包含信息的信号并且向设备205-b的其他组件、系统等传达此类信息。除了要被传达的内容之外,通信管理器210-b还可接收、确定、或处理与使用基带芯片模块225或双收发机芯片模块230的通信相关联的各种控制信号。例如,控制信号可包括发射功率控制信号、调制编码方案信号等。
在一些方面,通信管理器210-b可具有不止一个至基带芯片模块225的接口连接,例如,至基带芯片模块225的两个调制解调器中的每一个调制解调器的接口。相应地,通信管理器210-b可确定哪个接口连接来路由信息信号以经由第一频率范围或第二频率范围来传送。在一些示例中,通信管理器210-b可将信息信号路由至两个接口连接以在第一和第二频率范围两者上传送。
基带芯片模块225可监视、控制、或以其他方式管理处理第一和/或第二频率范围中的无线通信的各方面。基带芯片模块225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子模块(例如,基带电路系统、接口电路系统等),该一个或多个子模块从通信管理器210-b接收信息(例如,基带信号)、编码信息、以及将信息上变频至至少一个IF。例如,基带芯片模块225可包括用于第一频率范围中的无线通信的处理的第一基带电路系统,以及用于第二频率范围中的无线通信的处理的第二基带电路系统。示例基带电路系统可包括但不限于接口电路系统、(诸)混频器、(诸)放大器、(诸)滤波器等。相应地,基带芯片模块225可输出携带用于无线传输的信息信号的一个或多个IF信号。
双收发机芯片模块230可监视、控制、或以其他方式管理第一和第二频率范围中的通信的各方面。第二频率范围可不同于第一频率范围,并且在一些示例中,第一频率范围可低于第二频率范围。双收发机芯片模块230可与基带芯片模块225分开地放置,但是经由同轴电缆电耦合至基带芯片模块225。在一些方面,双收发机芯片模块230可利用SIF收发机架构和/或超外差式收发机架构,并且同轴电缆可在基带芯片模块225与双收发机芯片模块230之间携带一个或多个IF信号。
双收发机芯片模块230可包括从基带芯片模块225接收(诸)IF信号并且将该IF信号转变到第一和/或第二频率范围内的至少一个频率以供无线传输的收发机电路系统。双收发机芯片模块230可包括提供两个收发机功能性的双频带RFFE组件,每个收发机功能性与第一频率范围或第二频率范围中的通信之一相关联。双收发机芯片模块230还可包括两个天线阵列,其中第一天线阵列用于第一频率范围中的通信并且第二天线阵列用于第二频率范围中的通信。双频带PFFE组件可被耦合至第一和第二天线阵列。即,双频带RFFE组件可被焊接或以其他方式集成到与在其上印制第一和第二天线阵列的模块/PCB相同的模块/PCB上。图3A示出了根据各个示例的供在无线通信中使用的设备205-c的框图300-a。设备205-c可以是参照图1所描述的UE 115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示例。设备205-c还可以是参照图2A或2B描述的设备205的示例。设备205-c可包括通信管理器210-c、第一收发机芯片模块215-a、和/或第二收发机芯片模块220-a,它们可以是设备205-a的对应模块的示例。设备205-c还可以包括处理器(未示出)。这些组件中的每一者可与彼此处于通信。第一收发机芯片模块215-a可包括基带子模块305和/或第一RFFE和天线阵列310。第二收发机芯片模块220-a可包括第二RFFE和天线阵列315。通信管理器210-c可执行参照图2A或2B描述的通信管理器210的功能。
基带子模块305可监视、控制、或以其他方式管理设备205-c的基带信号的各方面。基带子模块305可与基带信号相关联,并且在一些示例中与不止一个基带信号相关联。基带子模块305可从通信管理器210-c接收一个或多个信息(或基带)信号以供在第一频率范围、第二频率范围、或这两个频率范围中传送。在一些示例中,基带子模块305还可接收指示信息将在哪个频率范围中以哪个发射功率水平等来传送的控制数据。基带子模块305可包括振荡器/混频器/调制解调器电路系统并且将基带信号处的信息上变频至第一频率范围内的频率以经由第一RFFE和天线阵列310来传送。在一些方面,基带子模块305可在第一RFFE和天线阵列310的操作频率处向第一RFFE和天线阵列310输出信号以供无线传输。
在经由第二收发机芯片模块220-a来传送时,基带子模块305可将信息上变频成经由信号路径320电耦合至第二收发机芯片模块220-a的IF信号以供无线传输。信号路径320可以是同轴电缆并且被适配成携带宽带信号(例如,用于第二收发机芯片模块220-a的IF信号)。在一些示例中,信号路径320还可携带LO信号以及用于第二频率范围中的无线传输的控制数据。
第一RFFE和天线阵列310可从基带子模块305接收信号并且准备信号以经由第一天线阵列来无线传输。例如,第一RFFE和天线阵列310可包括放大电路系统、滤波电路系统等以确保信号是以正确频率、或即用于MIMO/CA传输的频率和以正确的发射功率来传送的。在一些方面,第一RFFE和天线阵列310可从基带子模块305接收包括指示发射频率、功率等的信息的控制数据。天线阵列可包括适配成在第一频率范围中通信(例如,在第一频率范围内传送和/或接收一个或多个信号)的多个天线元件。
第二RFFE和天线阵列315可经由信号路径320从基带子模块305接收信号并且准备信号以经由第二天线阵列来无线传输。例如,第二RFFE和天线阵列315可包括放大电路系统、滤波电路系统等以确保信息是以正确频率、或即用于MIMO/CA传输的频率和以正确的发射功率来传送的。在一些方面,第二RFFE和天线阵列315可从基带子模块305接收包括指示发射频率、功率等的信息的控制数据。天线阵列可包括适配成在第二频率范围中通信(例如,在第二频率范围内传送和/或接收一个或多个信号)的多个天线元件。
图3B示出了根据各个示例的供在无线通信中使用的设备205-d的框图300-b。设备205-d可以是参照图1所描述的UE 115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示例。设备205-d还可以是参照图2A、2B或3A描述的设备205的示例。设备205-d可包括通信管理器210-d、基带芯片模块225-a、和/或双收发机芯片模块230-a,它们可以是设备205的对应模块的示例。设备205-d还可以包括处理器(未示出)。这些组件中的每一者可彼此处于通信。基带芯片模块225-a可包括第一基带电路系统325和/或第二基带电路系统330。双收发机芯片模块230-a可包括双频带RFFE 335、第一天线阵列340和/或第二天线阵列345。通信管理器210-d可执行参照图2A、2B、或3A描述的通信管理器210的功能。
第一基带电路系统325可监视、控制、或以其他方式管理设备205-d在第一频率范围中的无线通信的处理的各方面。第一基带电路系统325可与第一基带信号相关联。第一基带电路系统325可从通信管理器210-d接收一个或多个信息(或基带)信号以在第一频率范围中传送。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基带电路系统325还可接收指示信息将在第一频率范围内的哪个频率处、以哪个发射功率水平等来传送的控制数据。第一基带电路系统325可包括各种硬件/软件/逻辑功能性(例如,一个或多个振荡器、混频器、调制解调器电路系统等)并且将包含在基带信号中的信息上变频成与用于无线传输的第一频率范围相关联的IF信号。在一些方面,第一基带电路系统325可向双收发机芯片模块230-a输出IF信号以传达基带信号。
类似地,第二基带电路系统330可监视、控制、或以其他方式管理设备205-d在第二频率范围中的无线通信的处理的各方面。第二基带电路系统330可与第二基带信号相关联。在一些方面,第一基带信号和第二基带信号可以是相同的或者可以是不同的基带信号。第二基带电路系统330可从通信管理器210-d接收一个或多个信息(或基带)信号以在第二频率范围中传送。在一些示例中,第二基带电路系统330还可接收指示信息将在第二频率范围内的哪个频率处、以哪个发射功率水平等来传送的控制数据。第二基带电路系统330可包括各种硬件/软件/逻辑功能性(例如,一个或多个振荡器、混频器、调制解调器电路系统等)并且将包含在第二基带信号中的信息上变频成与用于无线传输的第二频率范围相关联的IF信号。在一些方面,第二基带电路系统330可向双收发机芯片模块230-a输出IF信号以传达基带信号。
在一些方面,第二基带电路系统330可支持用于在第二频率范围中通信的超外差式收发机操作。例如,第二基带电路系统330可包括或访问两个振荡器电路以将基带信号上变频成第一IF信号并且随后将该IF信号上变频成第二IF信号,该第二IF信号在比第一IF信号更高的IF频率处。
在一些方面,第一基带电路系统325和第二基带电路系统330中的每一者可以是分开制造的并且连接(例如,焊接)至基带芯片模块225-a。替换地,第一基带电路系统325和第二基带电路系统330两者可以在单个管芯上形成。
双收发机芯片模块230-a可以与基带芯片模块225-a分开。双收发机芯片模块230-a可使用单个同轴电缆(例如,适配成携带一个或多个IF信号、LO信号、控制数据等的宽带电缆)来电耦合至基带芯片模块225-a。
双频带RFFE 335可监视、控制、或以其他方式管理设备205-d在第一频率范围和第二频率范围中的通信的各方面。一般而言,双频带RFFE 335可包括适配成同时在第一和第二频率范围中通信的两个收发机电路。在一些方面,第一收发机电路、第二收发机电路、或这两个收发机电路可利用SIF收发机架构和/或超外差式收发机架构。第一收发机电路可被适配成处理第一频率范围中的信号并且第二收发机电路可被适配成处理第二频率范围中的信号。
在一些方面,双频带RFFE 335的第一和第二收发机电路中的每一者可以是分开制造的并且连接(例如,焊接)至双收发机芯片模块230-a。替换地,第一和第二收发机芯片两者可在单个管芯上形成。第一或第二收发机电路系统之一可以是蜂窝电信收发机,并且另一个收发机电路系统可以是Wi-Fi通信收发机。在一些示例中,这两个收发机电路可以是蜂窝电信收发机或者Wi-Fi通信收发机。
第一天线阵列340可被适配成在第一频率范围内的一个或多个频率处进行无线通信。第一天线阵列34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天线元件并且支持MIMO通信、载波聚集通信技术、波束成形通信技术等以在第一频率范围中通信。
类似地,第二天线阵列345可被适配成在第二频率范围内的一个或多个频率处进行无线通信。第二天线阵列345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天线元件并且支持MIMO通信、载波聚集通信技术、波束成形通信技术等以在第二频率范围中通信。
在一些方面,第一天线阵列340和第二天线阵列345可被印制、焊接等在与在其上印制、焊接等双频带RFFE 315的模块/PCB相同的模块/PCB上或内。第一天线阵列340和第二天线阵列345中的每一者可以是mmW天线阵列。图4A示出了根据各种示例的供在无线通信中使用的第一收发机芯片模块215-b和第二收发机芯片模块220-b的框图400-a。第一收发机芯片模块215-b和/或第二收发机芯片模块220-b可以是参照图1描述的UE 115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示例。第一收发机芯片模块215-b和/或第二收发机芯片模块220-b还可以是参照图2A、2B、3A和3B描述的设备205的示例。第一收发机芯片模块215-b可包括基带子模块305-a、第一RFFE 405和/或第一天线阵列410。第二收发机芯片模块220-b可包括频率转换器415、第二RFFE 420、和/或第二天线阵列425。基带子模块305-a可以是参照图3A描述的基带子模块305的示例并且执行其功能。
基带子模块305-a可与基带信号相关联。基带信号可以是携带关于无线通信的信息(例如,数据、控制信息等)的信号。例如,基带子模块305-a可输出第一频率范围内的信号。在一些方面,从基带子模块305-a输出的信号可被用作IF信号并且被提供给第二收发机芯片模块220-b以转换至第二频率范围内的操作频率。
在一些方面,基带子模块305-a可包括两个调制解调器。这两个调制解调器中的第一调制解调器可被配置成在第一频率范围中通信,而这两个调制解调器中的第二调制解调器可被配置成在第二频率范围中通信。例如,第一调制解调器可耦合至第一RFFE 405,而第二调制解调器耦合至第二RFFE 420。在基带子模块305-a的双调制解调器配置的某些方面,可包括切换组件。切换组件可在第一调制解调器与第二调制解调器之间切换信息信号。相应地,切换组件可切换信息信号以供分别经由第一频率范围或第二频率范围来传送。
在一些方面,基带子模块305-a可包括一个调制解调器。该单个调制解调器可以是适配成在第一频率范围和/或第二频率范围中通信的双频带调制解调器。例如,该单个调制解调器可具有两个输出,用于第一RFFE 405的第一输出和用于第二RFFE 420的第二输出。替换地,双频带调制解调器可包括一个输出和将输出信息信号耦合至期望的RFFE的切换组件。
第一RFFE 405可监视、控制、或以其他方式管理用于第一频率范围中的无线传输的RF电路系统的各方面。一般而言,第一RFFE 405可包括与处理供在第一频率范围中传送/接收的RF信号相关联的电路系统。例如,第一RFFE 405可包括阻抗匹配电路系统、滤波电路系统、放大电路系统等,以按正确的振幅、正确的频率和在没有不想要的信号的情况下向第一天线阵列410提供RF信号。第一RFFE 405可以是ZIF收发机架构,其中接收自基带子模块305-a的信号已经在用于第一频率范围中的传输的操作频率处。相应地,第一RFFE 405可不具有将接收自基带子模块305-a的信号上变频的混频器电路。
在一些方面,第一RFFE 405可被放置在与基带子模块305-a和第一天线阵列410相同的模块或印刷电路板(PCB)上。相应地,所述组件之间的信号损耗可被最小化,至少达到可能的程度。相应地,第一天线阵列410可直接连接至第一RFFE 405并且交换用于无线通信的RF信号。第一天线阵列410可包括多个天线元件并且适配成使用各种无线传输方案(例如,MIMO传输、波束成形传输、多载波传输等)来通信。
频率转换器415可管理第二收发机芯片模块220-b的信号上变频和/或下变频的各方面。例如,频率转换器415可电耦合至基带子模块305-a并且交换IF信号。虽然IF信号在一些示例中可以是第一RFFE 405的操作频率,但是频率转换器415可将IF信号转换至更高频率以供第二频率范围中的传输(即,上变频)。即,频率转换器415可将接收自基带子模块305-a的信号上变频并且输出第二频率范围内的信号以供无线传输。针对接收,频率转换器415可将第二频率范围内的信号下变频并且输出具有基带信号的频率的信号。
频率转换器415可经由信号路径320-a电耦合至基带子模块305-a。一般而言,信号路径320-a可以是单个同轴电缆并且可被适配成携带宽带信号。在一些示例中,IF信号以及LO信号和/或控制信息可由信号路径320-a携带。此外,形成信号路径320-a的同轴电缆可准许第二收发机芯片模块220-b与第一收发机芯片模块215-b分开放置。这可提供在UE上的诸位置处策略性地放置第一收发机芯片模块215-b(和相关联的第一天线阵列410)以及第二收发机芯片模块220-b(和相关联的第二天线阵列425)以确保最佳通信。
第二RFFE 420可监视、控制、或以其他方式管理用于第二收发机芯片模块220-b在第二频率范围中的无线传输的RF电路系统的各方面。一般而言,第二RFFE 420可包括与处理供在第二频率范围中传送/接收的RF信号相关联的电路系统。例如,第二RFFE 420可包括阻抗匹配电路系统、滤波电路系统、放大电路系统等,以按正确的振幅、正确的频率和在没有不想要的信号的情况下向第二天线阵列425提供RF信号。第二RFFE 420可以是SIF收发机架构,其中接收自基带子模块305-a的IF信号被应用于频率转换器415以被上变频至用于第二频率范围中的传输的操作频率。
在一些方面,第二RFFE 420和相关联的第二天线阵列425可被放置在与第一收发机芯片模块215-b不同的模块或PCB上。第二天线阵列425可直接连接至第二RFFE 420并且交换用于无线通信的RF信号。第二天线阵列425可包括多个天线元件并且适配成使用各种无线传输方案(例如,MIMO传输、波束成形传输、多载波传输等)来通信。
在一些方面,第一频率范围可以低于第二频率范围。例如,第一频率范围可与无线电信系统相关联,并且第二频率范围可与Wi-Fi通信系统相关联。第一频率范围和第二频率范围可以是mmW频率范围。例如,第一频率范围可以与在28GHz频率范围处或附近、在40GHz频率范围处或附近等操作的通信协议相关联。第二频率范围可以与分别在40GHz频率范围处或附近、在60GHz频率范围处或附近等操作的通信协议相关联。
图4B示出了根据各种示例的供在无线通信中使用的基带芯片模块225-b和双收发机芯片模块230-b的框图400-b。基带芯片模块225-b和/或双收发机芯片模块230-b可以是参照图1描述的UE 115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示例。基带芯片模块225-b和/或双收发机芯片模块230-b还可以是参照图2B或3B描述的设备205的示例。基带芯片模块225-b可包括第一基带电路系统325-a和/或第二基带电路系统330-a。双收发机芯片模块230-b可包括双频带RFFE 335-a、第一天线阵列340-a和/或第二天线阵列345-a。基带芯片模块225-b可以是参照图2B和3B描述的基带芯片模块225的示例并且执行其功能。双收发机芯片模块230-b可以是参照图2B和3B描述的双收发机芯片模块230的示例并且执行其功能。基带芯片模块225-b可以与双收发机芯片模块230-b分开并且经由信号路径430电耦合至双收发机芯片模块230-b。
基带芯片模块225-b可与基带信号相关联,并且在一些示例中与不止一个基带信号相关联。该一个或多个基带信号可以是携带关于第一频率范围、第二频率范围、或这两个频率范围中的无线通信的信息(例如,数据、控制信息等)的信号。其他控制信息可提供涉及无线通信的指令(例如,功率、频率等)。
第一基带电路系统325-a可提供第一频率范围中的无线通信的基带处理。第二基带电路系统330-a可提供第二频率范围中的无线通信的基带处理。第一基带电路系统325-a可包括与第一频率范围中的通信相关联的第一调制解调器,并且第二基带电路系统330-a可包括与第二频率范围中的通信相关联的第二调制解调器。在一些方面,基带芯片模块225-b可包括接口电路系统。例如,基带芯片模块225-b可包括与第一调制解调器相关联的第一通信接口电路系统和与第二调制解调器相关联的第二通信接口。第一通信接口电路系统可与第一基带电路系统325-a相关联并且提供第一基带电路系统325-a的输入/输出功能性,而第二通信接口电路系统可与第二基带电路系统330-a相关联并且提供第二基带电路系统330-a的输入/输出功能性。在另一示例中,基带芯片模块225-b可包括共用接口电路系统。共用接口电路系统可与经由第一调制解调器和第二调制解调器来传达信息相关联。共用接口电路系统可包括确定哪些信息被提供给第一调制解调器、第二调制解调器、或第一和第二调制解调器两者的切换功能。
第一基带电路系统325-a可输出与第一频率范围中的通信相关联的第一IF信号。第二基带电路系统330-a可输出与第二频率范围中的通信相关联的第二IF信号。在一些示例中,第二IF信号可以比第一IF信号在更高频率处。第一和第二IF信号可被输出至双收发机芯片模块230-b。
双频带RFFE 335-a可监视、控制、或以其他方式管理第一频率范围和第二频率范围中的通信的各方面。一般而言,双频带RFFE 335-a可包括适配成同时在第一和第二频率范围中通信的两个收发机电路。在一些方面,第一收发机电路、第二收发机电路、或这两个收发机电路可利用SIF收发机架构和/或超外差式收发机架构。第一收发机电路可被适配成处理第一频率范围中的信号并且第二收发机电路可被适配成处理第二频率范围中的信号。
在一些方面,双频带RFFE 335-a的第一和第二收发机电路中的每一者可以是分开制造的并且连接(例如,焊接)至双收发机芯片模块230-b。替换地,第一和第二收发机芯片两者可在单个管芯上形成。第一或第二收发机电路系统之一可以是蜂窝电信收发机,并且另一个收发机电路系统可以是Wi-Fi通信收发机。在一些示例中,这两个收发机电路可以是蜂窝电信收发机或者Wi-Fi通信收发机。
第一天线阵列340-a可被适配成在第一频率范围内的一个或多个频率处进行无线通信。第一天线阵列340-a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天线元件并且支持MIMO通信、载波聚集通信技术、波束成形通信技术等以在第一频率范围中通信。
类似地,第二天线阵列345-a可被适配成在第二频率范围内的一个或多个频率处进行无线通信。第二天线阵列345-a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天线元件并且支持MIMO通信、载波聚集通信技术、波束成形通信技术等以在第二频率范围中通信。
在一些方面,第一天线阵列340-a和第二天线阵列345-a可被印制、焊接等在与在其上印制、焊接等双频带RFFE 315-a的模块/PCB相同的模块/PCB上或内。第一天线阵列340-a和第二天线阵列345-a中的每一者可以是mmW天线阵列。
信号路径430可供用于将基带芯片模块225-b电耦合至双收发机芯片模块230-b。信号路径430可以是单个同轴电缆。同轴电缆可被适配成携带高带宽信号。例如,同轴电缆可携带一个或多个IF信号、一个或多个振荡器信号、控制信令。在一个示例中,同轴电缆被配置成支持高带宽信号的通信,例如与第一频率范围相关联的第一IF信号和与第二频率范围相关联的第二IF信号。第一IF信号可以不同于第二IF信号。
在一些示例中,复用电路系统可被用于将基带芯片模块225-b电耦合至双收发机芯片模块230-b。例如,基带芯片模块可包括第一复用器,并且双收发机芯片模块230-b可包括第二复用器。这些复用器可被配置成复用和解复用在基带芯片模块225-b与双收发机芯片模块230-b之间交换的信号。例如,复用器可复用/解复用IF信号、振荡器信号、控制信令等。相应地,形成信号路径430的同轴电缆可支持传达具有高带宽的信号。
在一些方面,第一频率范围可以低于第二频率范围。例如,第一频率范围可与无线电信系统相关联,并且第二频率范围可与Wi-Fi通信系统相关联。第一频率范围和第二频率范围可以是mmW频率范围。例如,第一频率范围可以与在28GHz频率范围处或附近、在40GHz频率范围处或附近等操作的通信协议相关联。第二频率范围可以与分别在40GHz频率范围处或附近、在60GHz频率范围处或附近等操作的通信协议相关联。图5A示出了根据各种示例的供在无线通信中使用的第一收发机芯片模块215-c和第二收发机芯片模块220-c的框图500-a。第一收发机芯片模块215-c和/或第二收发机芯片模块220-c可以是参照图1描述的UE 115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示例。第一收发机芯片模块215-c和/或第二收发机芯片模块220-c还可以是参照图2A、2B、3A和3B描述的设备205的示例。第一收发机芯片模块215-c可包括基带子模块,该基带子模块包括第一接口电路系统505、第二接口电路系统510、振荡器电路系统515、第一混频器520、第二混频器525以及开关530。第一收发机芯片模块215-c还可包括第一RFFE和天线阵列,该第一RFFE和天线阵列包括多个RF电路系统组件535以及天线元件540和545。第二收发机芯片模块220-c可包括第二RFFE和天线阵列,该第二RFFE和天线阵列包括频率转换器555、多个RF电路系统组件560以及相关联的天线元件565和570。
第一和第二接口电路系统505和510可分别包括与接收和发送关联于无线传输的数据、控制信息等相关联的组件。例如,每个接口电路系统可包括适配成处理和控制此类数据、控制信息等的调制解调器、滤波器、放大器等。振荡器电路系统515可包括一个或不止一个用于在预定频率处生成信号的振荡器。例如,振荡器电路系统515可输出本地振荡器信号、IF频率范围中的信号等。振荡器电路系统515可向第一混频器520和/或第二混频器525输出所述信号中的一个或多个信号。在一些方面,第一混频器520可将振荡器电路系统515的输出信号与接收自第一接口电路系统505的信号混频以输出具有第一频率范围中的频率的信号。第一混频器520可向交换机530输出第一频率范围处的经混频信号。
类似地,第二混频器525可将振荡器电路系统515的输出信号与接收自第二接口电路系统510的信号混频,并输出具有第一频率范围中的频率的信号。第二混频器525可向交换机530输出第一频率范围处的经混频信号。交换机530可向期望的RFFE和天线阵列路由第一混频器520的输出、第二混频器525的输出、或者这两个混频器的输出。例如,交换机530可将第一混频器520的输出路由至第一RFFE和天线阵列。由于第一RFFE和天线阵列被放置在与基带子模块相同的模块或PCB上,因而交换机可直接连接至第一RFFE。例如,交换机530可将输出信号路由至多个RF组件535中的一个或多个RF组件(为了便于引用仅标示了一个RF组件)。RF组件535可处理所接收到的信号并且向第一天线阵列中的一个或多个天线元件540、545输出第一频率范围中的信号。为了便于引用仅标示了天线元件540和545。信号从天线元件540、545无线地传送至接收设备。可以领会,对于接收操作,上述功能可针对所接收到的信号相反地执行。
附加地或替换地,交换机530可经由信号路径550来将第一混频器520的输出、第二混频器525的输出、或者这两个混频器的输出路由至第二收发机芯片模块220-c的频率转换器555。信号路径550可以是准许第二收发机芯片模块220-c与第一收发机芯片模块215-c分开、但电耦合至第一收发机芯片模块215-c的同轴电缆。交换机530还可将控制信息、LO信号等从基带子模块路由至第二收发机芯片模块220-c。频率转换器555可将接收自交换机530的IF信号上变频至第二频率范围内的信号。频率转换器555可将经上变频的信号路由至多个RF组件560中的一个或多个RF组件(为了便于引用仅标示了一个RF组件)。RF组件560可处理所接收到的信号并且向第二天线阵列中的一个或多个天线元件565、570输出第二频率范围中的信号。为了便于引用仅标示了天线元件565和570。信号从天线元件565、570无线地传送至接收设备。可以领会,对于接收操作,上述功能可针对所接收到的信号相反地执行。
图5B示出了根据各种示例的供在无线通信中使用的基带芯片模块225-c和双收发机芯片模块230-c的框图500-b。基带芯片模块225-c和/或双收发机芯片模块230-c可以是参照图1描述的UE 115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示例。基带芯片模块225-c和/或双收发机芯片模块230-c还可以是参照图2A、2B、3A和3B描述的设备205的示例。基带芯片模块225-c可包括第一基带电路系统325-b、第二基带电路系统330-b、振荡器575和复用器580。双收发机芯片模块230-c可包括复用器585、双频带RFFE 335-b、第一天线阵列340-b和第二天线阵列345-b。
基带芯片模块225-c可与基带信号相关联,并且在一些示例中与不止一个基带信号相关联。该一个或多个基带信号可以是携带关于第一频率范围、第二频率范围、或这两个频率范围中的无线通信的信息(例如,数据、控制信息等)的信号。其他控制信息可提供涉及无线通信的指令(例如,功率、频率等)。
第一基带电路系统325-b可供用于第一频率范围中的无线通信的基带处理。第二基带电路系统330-b可供用于第二频率范围中的无线通信的基带处理。振荡器575可提供与第一频率范围、第二频率范围、或第一和第二频率范围两者中的通信相关联的信号或不止一个信号。例如,振荡器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振荡器电路(例如,压控振荡器),该一个或多个振荡器电路可输出与第一频率范围中的通信相关联的第一IF信号、与第二频率范围中的通信相关联的第二IF信号、或这两者。在一些示例中,第二IF信号可以比第一IF信号在更高频率处。第一和第二IF信号可分别被输出至第一基带电路系统325-b和第二基带电路系统330-b。
双频带RFFE 335-b可监视、控制、或以其他方式管理第一频率范围和第二频率范围中的通信的各方面。一般而言,双频带RFFE 335-b可包括适配成同时在第一和第二频率范围中通信的两个收发机电路。在一些方面,第一收发机电路、第二收发机电路、或这两个收发机电路可利用SIF收发机架构和/或超外差式收发机架构。第一收发机电路可被适配成处理第一频率范围中的信号并且第二收发机电路可被适配成处理第二频率范围中的信号。
在一些方面,双频带RFFE 335-b的第一和第二收发机电路中的每一者可以是分开制造的并且连接(例如,焊接)至双收发机芯片模块230-c。替换地,第一和第二收发机芯片两者可在单个管芯上形成。第一或第二收发机电路系统之一可以是蜂窝电信收发机,并且另一个收发机电路系统可以是Wi-Fi通信收发机。在一些示例中,这两个收发机电路可以是蜂窝电信收发机或者Wi-Fi通信收发机。
第一天线阵列340-b可包括多个天线元件并且被适配成在第一频率范围内的一个或多个频率处进行无线通信。第一天线阵列340-b可支持MIMO通信、载波聚集通信技术、波束成形通信技术等以在第一频率范围中通信。
类似地,第二天线阵列345-b可包括多个天线元件并且被适配成在第二频率范围内的一个或多个频率处进行无线通信。第二天线阵列345-b还可支持MIMO通信、载波聚集通信技术、波束成形通信技术等以在第二频率范围中通信。
在一些方面,第一天线阵列340-b和第二天线阵列345-b可被印制、焊接等在与在其上印制、焊接等双频带RFFE 335-b的模块/PCB相同的模块/PCB上或内。
信号路径430-a可供用于将基带芯片模块225-c电耦合至双收发机芯片模块230-c。信号路径430-a可以是单个同轴电缆。同轴电缆可被适配成携带高带宽信号。例如,同轴电缆可携带一个或多个IF信号、一个或多个振荡器信号、控制信令等。在一个示例中,同轴电缆被配置成支持高带宽信号的通信,例如与第一频率范围相关联的第一IF信号和与第二频率范围相关联的第二IF信号。第一IF信号可以不同于第二IF信号。
在一些示例中,复用器580和复用器585可被用于将基带芯片模块225-c电耦合至双收发机芯片模块230-c。例如,基带芯片模块225-c的复用器580和双收发器芯片模块230-c的复用器585可被适配成复用、混频等各种IF、LO、控制信令等以用于沿同轴电缆的通信。复用器580和585可被配置成复用和解复用在基带芯片模块225-c与双收发机芯片模块230-c之间交换的信号。例如,复用器580和585可复用/解复用IF信号、振荡器信号、控制信令等。相应地,形成信号路径430-a的同轴电缆可支持具有高带宽的通信信号。图6示出了根据各个示例的供在无线通信中使用的系统600。系统600可包括UE 115-a,UE 115-a可以是图1的UE 115的示例。UE 115-a也可以是图2A、2B、3A和3B的设备205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示例。UE115-a还可纳入参照图2A、3A、4A和5A描述的第一收发机芯片模块215和/或第二收发机芯片模块220的各方面。
UE 115-a可一般地包括用于双向语音和数据通信的组件,其包括用于传送通信的组件和用于接收通信的组件。UE 115-a可包括第一收发机芯片模块625和相关联的天线630、第二收发机芯片模块635和相关联的天线640、处理器模块605、存储器615(包括软件(SW)520)、以及通信管理器210-e,它们各自可直接或间接地彼此通信(例如,经由一条或多条总线645)。第一收发机芯片模块625和相关联的天线630可被配置成在第一频率范围中与一个或多个网络进行双向通信,如以上所描述的。例如,第一收发机芯片模块625可被配置成参照图1来与基站105进行双向通信。收发机模块625可包括基带子模块,该基带子模块被配置成调制分组并将经调制分组提供给天线630以供发射、以及解调接收自天线630的分组。
第二收发机芯片模块635可与第一收发机芯片模块625分开并且电耦合至基带子模块。第二收发机芯片模块635和相关联的天线640可被配置成在第二频率范围中与一个或多个网络进行双向通信,如以上所描述的。例如,第二收发机芯片模块635可被配置成参照图1来与基站105进行双向通信。第二收发机芯片模块635可与第一收发机芯片模块625的基带子模块交换IF信号、LO信号、和/或控制数据。基带子模块还可包括用于调制和解调要在第二频率范围中经由第二收发机芯片模块635传送的信息信号的调制解调器。一般而言,天线630和天线640是各自配置成分别在第一和第二频率范围中通信的天线阵列。UE 115-a可以能够并发地在第一和/或第二频率范围中传送和或接收多个无线传输。
UE 115-a可包括通信管理器210-e,通信管理器210-e可执行以上针对图2A、2B、3A和3B的设备205的通信管理器210描述的功能。
存储器615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存储器615可存储包含指令的计算机可读、计算机可执行软件/固件代码620,这些指令被配置成在被执行时使处理器模块605执行本文描述的各种功能(例如,分别经由第一收发机芯片模块625和第二收发机芯片模块635来在第一和第二频率范围中通信等)。替换地,计算机可读、计算机可执行软件/固件代码620可以是不能由处理器模块605直接执行的,而是被配置成(例如,在被编译和执行时)使计算机执行本文描述的功能。处理器模块605可包括智能硬件设备,例如,中央处理单元(CPU)、微控制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等。
图7示出了根据各个示例的供在无线通信中使用的系统700。系统700可包括UE115-b,UE 115-b可以是图1或6的UE 115的示例。UE 115-a也可以是图2A、2B、3A和3B的设备205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示例。UE 115-b还可纳入参照图2B、3B、4B和5B描述的基带芯片模块225和/或双收发机芯片模块230的各方面。
UE 115-b可一般地包括用于双向语音和数据通信的组件,其包括用于传送通信的组件和用于接收通信的组件。UE 115-b可包括基带芯片模块725、双收发机芯片模块730、和相关联的第一天线阵列735和第二天线阵列740、处理器模块705、存储器715(包括软件(SW)720)、以及通信管理器210-f,它们各自可直接或间接地彼此通信(例如,经由一条或多条总线745)。基带芯片模块725、双收发机芯片模块730以及相关联的天线阵列735和740可被配置成在第一频率范围和第二频率范围中与一个或多个网络进行双向通信,如以上所描述的。基带芯片模块725可包括一个或多个调制解调器,该一个或多个调制解调器被配置成调制分组并且将经调制分组提供给双收发机芯片模块730以进行上变频和向天线阵列735和/或740发送以供发射,以及解调接收自天线阵列735和740的分组。
双收发机芯片模块730可以与基带芯片模块725分开并且电耦合至基带芯片模块725。双收发机芯片模块730可与基带芯片模块725交换IF信号、LO信号、和/或控制数据。UE115-b可以能够并发地在第一和/或第二频率范围中传送和或接收多个无线传输。
UE 115-b可包括通信管理器210-f,通信管理器210-f可执行以上针对图2A、2B、3A和3B的通信管理器210描述的功能。
存储器715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存储器715可存储包含指令的计算机可读、计算机可执行软件/固件代码720,这些指令被配置成在被执行时使处理器模块705执行本文描述的各种功能(例如,经由基带芯片模块725和双收发机芯片模块730来在第一和第二频率范围中通信等)。替换地,计算机可读、计算机可执行软件/固件代码720可以是不能由处理器模块705直接执行的,而是被配置成(例如,在被编译和执行时)使计算机执行本文描述的功能。处理器模块705可包括智能硬件设备,例如,中央处理单元(CPU)、微控制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等。
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配置成用于多阵列mmW收发机操作的无线设备800的框图。无线设备800可以是参照图1和13-16描述的基站105的各方面的示例。无线设备800可以包括接收机805、mmW收发机控制器810、或者发射机815。无线设备800还可包括处理器。这些组件中的每一者可与彼此处于通信。
接收机805可接收信息,诸如分组、用户数据、或与各种信息信道相关联的控制信息(例如,控制信道、数据信道、以及与多阵列mmW收发机操作相关的信息等)。信息可被传递给mmW收发机控制器810,并传递给无线设备800的其他组件。
mmW收发机控制器810可对由多个天线阵列中的一个或多个阵列创建的波束执行波束扫掠操作,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该波束扫掠操作来从该多个天线阵列中选择用于与目标无线设备的通信的阵列。
发射机815可传送从无线设备800的其他组件接收的信号。在一些示例中,发射机815可与接收机805共处于收发机模块中。发射机815可包括单个天线,或者它可包括多个天线。在一些示例中,发射机815可使用基站105的所选阵列和UE 115的所选收发机来与目标无线设备通信。
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用于多阵列mmW收发机操作的无线设备900的框图。无线设备900可以是参照图1-5B和13-16描述的无线设备205或基站105的各方面的示例。无线设备900可以包括接收机805-a、mmW收发机控制器810-a、或者发射机815-a。无线设备900还可包括处理器。这些组件中的每一者可与彼此处于通信。mmW收发机控制器810-a还可包括波束扫掠器905以及阵列选择器910。
接收机805-a可接收信息,该信息可被传递到mmW收发机控制器810-a上,并传递到基站105的其他组件。mmW收发机控制器810-a可执行本文参照图8描述的操作。发射机815-a可以传送从无线设备900的其他组件接收的信号。
波束扫掠器905可对由多个天线阵列中的一个或多个阵列创建的波束执行波束扫掠操作,如本文参照图13-16所描述的。例如,波束扫掠器905可从该多个天线阵列中选择用于波束扫掠操作的初始阵列,其中执行波束扫掠操作包括扫掠与初始阵列相关联的第一多个波束中的每一个波束。波束扫掠器905还可从该多个天线阵列中选择用于波束扫掠操作的后续阵列,其中执行波束扫掠操作包括扫掠与该后续阵列相关联的第二多个波束中的每一个波束。在一些示例中,至少部分地基于空间分集配置,该多个天线阵列中的第一阵列可位于mmW基站的相对于该多个天线阵列中的第二阵列的相对侧处。在一些示例中,该多个天线阵列中的至少一个阵列可被配置成用于mmW频率范围中的操作。在一些示例中,该至少一个阵列可被配置成用于在28GHz处或附近操作的第一mmW频率范围中的操作或者在40GHz处或附近操作的第二mmW频率范围中的操作。在一些示例中,该至少一个阵列可与配置成用于在60GHz处或附近操作的第三mmW频率范围中的操作的至少一个毗邻阵列配对。在一些示例中,该多个天线阵列中的每一个天线阵列可配置有增加数目的天线元件。
阵列选择器910可至少部分地基于波束扫掠操作来从该多个天线阵列中选择用于与目标无线设备的通信的阵列,如本文参照图13-16所描述的。阵列选择器910还可至少部分地基于波束扫掠操作来确定与该阵列相关联的信道参数满足阈值条件,其中选择该阵列是至少部分地基于该确定的。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mmW收发机控制器810-b的框图1000,该mmW收发机控制器810-b可以是用于多阵列mmW收发机操作的无线设备800或无线设备900的组件。mmW收发机控制器810-b可以是参照图8-9描述的mmW收发机控制器810的各方面的示例。mmW收发机控制器810-b可包括波束扫掠器905-a以及阵列选择器910-a。这些模块中的每一者可执行本文参照图9描述的功能。mmW收发机控制器810-b还可包括吞吐量监视器1005、收发机可用性模块1010、收发机切换模块1015、以及收发机激活模块1020。
吞吐量监视器1005可确定目标吞吐量大于阈值,如本文参照图13-16所描述的。在一些示例中,阈值可以是1Gbps。
收发机可用性模块1010可确定目标无线设备的收发机是可用的,该收发机在第一mmW频率范围中操作,如本文参照图13-16所描述的。在一些示例中,第一mmW频率范围可以是60GHz范围。
收发机切换模块1015可以至少部分地基于目标吞吐量大于阈值的确定、收发机是可用的确定、以及波束扫掠操作来向目标无线设备传送切换信号,其中该切换信号指导目标无线设备将该收发机用于通信,如本文参照图13-16所描述的。
收发机激活模块1020可向目标无线设备传送指导目标无线设备激活收发机的激活信号,如本文参照图13-16所描述的。在一些示例中,激活信号可使用第二mmW频率范围来传送,该第二mmW频率范围不同于第一mmW频率范围。
图11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包括支持多阵列mmW收发机操作的基站的系统1100的框图。系统1100可包括基站105-a,基站105-a可以是参照图1、8、9、10和13-16描述的无线设备800、无线设备900、或基站105的示例。基站105-a可包括如本文参照图14-16描述的mmW收发机控制器1110。基站105-a可使用一个或多个mmW天线阵列来与一个或多个UE115(诸如UE 115-c或UE 115-d)进行无线通信。
在一些情形中,基站105-a可具有一个或多个有线回程链路。基站105-a可具有至核心网130的有线回程链路(例如,S1接口等)。基站105-a还可经由基站间回程链路(例如,X2接口)与其他基站105(诸如基站105-b和基站105-c)通信。每个基站105可使用相同或不同的无线通信技术与UE 115通信。在一些情形中,基站105-a可以利用基站通信模块1125来与其他基站(诸如105-b或105-c)进行通信。在一些示例中,基站通信模块1125可以提供LTE/LTE-A无线通信网络技术内的X2接口以提供一些基站105之间的通信。在一些示例中,基站105-a可通过核心网130与其他基站通信。在一些情形中,基站105-a可通过网络通信模块1130与核心网130通信。
基站105-a可包括处理器1105、存储器1115(包括软件(SW)1120)、收发机1135、以及天线1140,它们各自可彼此直接或间接地通信(例如,通过总线系统1145)。收发机1135可被配置成经由天线1140与UE 115(其可以是多模设备)进行双向通信。收发机1135(或基站105-a的其他组件)也可被配置成经由天线1140与一个或多个其他基站(未示出)进行双向通信。收发机1135可包括调制解调器,其被配置成调制分组并将经调制分组提供给天线1140以供传输、以及解调从天线1140接收到的分组。基站105-a可包括多个收发机1135,其中每个收发机具有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天线1140。收发机可以是图8的组合的接收机805和发射机815的示例。
存储器1115可包括RAM和ROM。存储器1115还可存储包含指令的计算机可读、计算机可执行软件代码1120,该指令被配置成在被执行时使处理器1105执行本文所描述的各种功能(例如,多阵列mmW收发机操作、选择覆盖增强技术、呼叫处理、数据库管理、消息路由等)。替换地,软件1120可以是不能由处理器1105直接执行的,而是被配置成(例如,在被编译和执行时)使计算机执行本文所描述的功能。处理器1105可包括智能硬件设备,例如CPU、微控制器、ASIC等。处理器1105可包括各种专用处理器,诸如编码器、队列处理模块、基带处理器、无线电头控制器、DSP等。
基站通信模块1125可以管理与其他基站105的通信。通信管理模块可包括用于与其他基站105协作地控制与UE 115的通信的控制器或调度器。例如,基站通信模块1125可针对各种干扰缓解技术(诸如波束成形或联合传输)来协调对去往UE 115的传输的调度。
无线设备800、无线设备900、mmW收发机控制器810或系统1100的各组件可个体地或全体地使用被适配成以硬件执行一些或所有适用功能的至少一个ASIC来实现。替换地,这些功能可由至少一个IC上的一个或多个其他处理单元(或核)来执行。在其他示例中,可使用可按本领域所知的任何方式来编程的其他类型的集成电路(例如,结构化/平台ASIC、FPGA、或另一半定制IC)。每个单元的功能也可以整体或部分地用实施在存储器中的、被格式化成由一或多个通用或专用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来实现。
图12示出了根据各个示例的供在无线通信中使用的双收发机芯片模块上的两个天线阵列的示例配置的示图1200。第一和第二天线阵列的示例配置可解说图1的UE 115、参照图2B和3B描述的设备205、和/或参照图4B和5B描述的双收发机芯片模块230的各方面。一般而言,示图1200解说了用于实现双收发机芯片模块的第一天线阵列340和第二天线阵列345的各种配置。
如以上讨论的,第一天线阵列340和第二天线阵列345被放置在与双频带RFFE组件335相同的模块/PCB上。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天线阵列340和第二天线阵列345可被印制在用于形成双收发机芯片模块230的相同管芯上。示图1200中示出的各种配置仅示出这两个天线阵列的放置的一些示例。
作为示例并且首先参照配置A),双收发机芯片模块230-d可包括第一天线阵列340-c和第二天线阵列345-c。在配置A)中,第一和第二天线阵列被放置在双收发机芯片模块230-d的相同侧(示为顶侧)上。此外,第一和第二天线阵列被放置在双收发机芯片模块230-d的顶部的相对末端上。
作为另一示例并且参照配置B),双收发机芯片模块230-e可包括第一天线阵列340-d和第二天线阵列345-d。在配置B)中,第一和第二天线阵列被放置在双收发机芯片模块230-e的相对侧(示为顶部和底部)上。尽管配置B)示出第一和第二天线阵列被放置在双收发机芯片模块230-e的相对侧上,但是将理解,第一和第二天线阵列可以在相对侧上对齐,以使得第一天线阵列340-d直接在第二天线阵列345-d上方(或下方)。也可利用其它间隔配置。
作为又一示例并且参照配置C),双收发机芯片模块230-f可包括第一天线阵列340-e和第二天线阵列345-e。在配置C)中,双收发机芯片模块230-f可以由多个层(例如,层1205、1210和1215)形成(但是也可使用更多或更少的层)。在配置C)中,第一和第二天线阵列被放置在双收发机芯片模块230-f的不同层(示为层1205和1210)上。尽管配置C)示出第一和第二天线阵列被放置在双收发机芯片模块230-f的层1205和1210上,但是将理解,第一和第二天线阵列可以被放置在其他层上、一个层中、以及一表面上、等等,以使得第一天线阵列340-e直接在第二天线阵列345-e上方(或下方)。也可利用其它间隔配置。
相应地,可以领会,各种放置选项可用于放置双收发机芯片模块的第一和第二天线阵列。这可提供在设备(例如,UE 115)上或内放置双收发机芯片模块的灵活性以避免由周围的组件引起的干扰和/或用户干扰。图13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用于多阵列mmW收发机操作的无线通信子系统1300的示例。无线通信子系统1300可包括基站(BS)105-d,基站105-d可以是本文参照图1描述的基站105的示例。无线通信子系统1300还可包括UE115-e,UE 115-e可以是本文参照图1描述的UE 115的示例。
BS 105-d可包括BS收发机1305。在一些情形中,BS收发机1305可包括数个(诸如四个)天线阵列1315,这些天线阵列可被布置在设备的不同侧上以用于空间分集。天线阵列1315可被用于传送/接收可使用调制解调器1320来调制/解调的信号。在一些情形中,单个调制解调器1320可被用于数个天线阵列1315。替换地,数个调制解调器1320可被包括在BS收发机1305中,诸如以操作数个天线阵列1315。天线阵列1315可在数个频带(诸如28GHz、40GHz、和/或60GHz频带)处操作。在一些情形中,天线阵列1315内的不同阵列可以或者能够使用不同的频带或相同的频带来操作。天线阵列1315可各自包括诸如用于与调制解调器1320或其他BS 105-d组件的通信的射频前端总线(RFFE)和/或诸如在阵列中配置的数个天线。调制解调器1320可在数个频带(诸如28GHz、40GHz、和/或60GHz频带)处操作。在一些情形中,BS收发机1305可包括数个调制解调器1320以支持多个频带。在一些情形中,用于一个mmW频带(例如,28GHz或40GHz)的每个天线阵列可与被设计用于另一频带(诸如60GHz)中的操作的另一阵列配对。
BS 105-d可使用通信链路125-a来与UE 115-e通信,该通信链路125-a可以是图1的通信链路125的示例。在一些情形中,UE 115-e可包括UE收发机1310。UE收发机1310可包括数个(诸如两个)天线阵列1325。天线阵列1325可被用于传送/接收可使用调制解调器1330来调制/解调的信号。在一些情形中,单个调制解调器1330可被用于数个天线阵列1325。替换地,数个调制解调器1330可被包括在UE收发机1310中,诸如以操作数个天线阵列1325。在一些情形中,UE收发机1310的天线阵列1325可包括BS收发机1305的天线阵列1315的特征或特性中的一些或全部。在一些情形中,UE收发机1310的调制解调器1330可包括BS收发机1305的调制解调器1320的特征或特性中的一些或全部。在一些情形中,BS 105-d与UE 115-e之间的链路吞吐量可取决于这两个设备处的天线的数目和布置两者。
BS 105-d可建立或重建与UE 115-e的连接。如果UE 115-e先前与BS 105-d处于通信,则BS 105-d可通过以最新近使用的天线或扇区开始来尝试重建连接。如果UE 115-e和BS 105-d正尝试建立新连接,则BS 105-d可通过以初始天线或扇区开始来尝试建立连接。初始天线阵列可按数种方式(诸如准实时地、周期性地、预定义地、通过信令、或者基于以往的性能、优先级(例如,一个天线的优先级胜于另一天线的优先级)等)来确定。在选择以其开始的天线阵列之际,可执行波束扫掠,诸如扫掠天线阵列处的所有波束。每条链路可被分析以确定链路特性对于期望的或需要的吞吐量而言是否足够。如果链路特性是足够的,则该阵列可被表征为优选阵列,并且可被用于BS 105-d与UE 115-e之间的通信。如果链路特性不足够或者不是优选的,则另一阵列可被选择并且通过新阵列的所有波束的波束扫掠可被执行,诸如直至一阵列满足优选的或需要的链路特性。该新阵列可按各种方式(诸如顺序地、以预定义模式、通过信令、基于以往性能等)来选择。
在一些情形中,诸如当60GHz操作频带可用时,某个频带或天线阵列1315或1325的优先级可胜于其他频带或天线阵列。例如,在60GHz处操作的天线阵列可以比在28GHz或40GHz处操作的天线阵列更优选。结果,可以在其他天线阵列之前波束扫掠在60GHz处操作的天线阵列,或者如果天线阵列能够跨多个频带操作,则该天线阵列可在尝试在另一频带处令人满意地操作之前尝试在优选频带(诸如60GHz)处令人满意地操作。
图14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用于多阵列mmW收发机操作的波束配置1400的示例。波束配置1400可表示基站105或UE 115的天线阵列配置,如本文参照图1和13所描述的。
在一些情形中,天线阵列1315-a可以与图13的天线阵列1315和/或天线阵列1325相似或相同。调制解调器1320-a可以与图13的调制解调器1320和/或调制解调器1330相似或相同。此外,波束配置1400可被包括在BS(诸如图1中的BS 105)、UE(诸如图1中的UE115)、或另一网络组件中。在一些情形中,天线阵列1315-a可与被设计成用于另一频带中的操作的另一阵列配对或共处一地(例如,其可以是与60GHz阵列配对的28GHz或40GHz阵列)。
每个天线阵列1315-a可包括覆盖区域1405。覆盖区域1405可被预定义、被发信号通知、被确定、或者基于天线阵列1315-a的能力、以往性能等。在一些情形中,附加天线阵列1315-a的引入可减小每个天线阵列1315-a的覆盖区域1405。例如,在较小数目的天线阵列1315-a(诸如一个或两个天线阵列)的情况下,覆盖区域1405可以较大(诸如180°)。此外,在附加天线阵列1315-a的情况下,覆盖区域1405可被减小(诸如减小到102.8°)。
波束配置1400可被用于执行波束扫掠,诸如以检测链路状况并且建立与另一无线设备的连接。在一些情形中,天线阵列1315-a执行波束扫掠。天线阵列1315-a可创建数个波束1410,这些波束可以是定向信号(诸如占据天线阵列1315-a的覆盖区域1405的子集的信号)。天线阵列1315-a可以诸如在监视链路特性时扫掠数个波束1410,并且可确定波束1410是否具有期望的或需要的链路特性。波束1410和/或数个波束1410的空间覆盖可被预定义、被发信号通知、被周期性地确定、准实时地确定、或者基于天线阵列1315-a能力、以往性能等来确定。天线阵列1315-a可顺序地扫掠波束1410或者可按另一方式(诸如非顺序地)在波束1410之间进展。
图15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用于多阵列mmW收发机操作的波束扫掠决定流程1500的示例。波束扫掠决定流程1500可以由基站105或UE115执行,如本文参照图1和13-14所描述的。
在框1505,无线设备可发起波束选择操作。在一些示例中,至少部分地基于空间分集配置,多个天线阵列中的第一阵列位于mmW基站的相对于该多个天线阵列中的第二阵列的相对侧处。在一些示例中,该多个天线阵列中的至少一个阵列被配置成用于mmW频率范围中的操作。在一些示例中,该至少一个阵列被配置成用于在28GHz处或附近操作的第一mmW频率范围中的操作或者在40GHz处或附近操作的第二mmW频率范围中的操作。在一些示例中,该至少一个阵列与配置成用于在60GHz处或附近操作的第三mmW频率范围中的操作的至少一个毗邻阵列配对。在一些示例中,该多个天线阵列中的每一个天线阵列配置有增加数目的天线元件。设备可随后对由一组天线阵列中的一个或多个阵列创建的波束执行波束扫掠操作。
在框1510,可诸如由BS 105、UE 115或另一网络组件作出是否存在要使用的优选阵列的确定。如果先前已建立连接并且正在重建连接,则该优选阵列可以是最新近使用的阵列、或者呈现优选链路特性的阵列。在一些情形中,可以假定接收设备(诸如UE 115)不经常改变扇区并且因此优选阵列很有可能呈现优选链路特性。
在框1515,如果在框1510确定不存在优选阵列,则可对第一阵列处的波束执行波束扫掠。
在框1520,变量N可存储要被扫掠的第一阵列的标识符。
在框1525,如果在框1510确定存在优选阵列,则可对优选阵列的波束执行波束扫掠。
在框1530,变量N可存储优选阵列的标识符。
在框1535,可诸如由BS 105、UE 115、或另一网络组件作出在框1515或1525的波束扫掠期间确定的链路特性是否满足至少一个准则(诸如超过最小值)的确定。例如,最小值可以是SNR、信道质量信息(CQI)值、带宽、吞吐量等。
在框1540,如果确定链路特性不满足至少一个准则,则N可被改变(诸如递增1)到另一阵列(诸如阵列N+1)。
在框1545,可对阵列N的波束执行波束扫掠。该过程可返回到框1535。
在框1550,如果确定链路特性满足至少一个准则,则该阵列可作为优选阵列被记住(诸如存储在存储器中)。随后,通信可使用优选阵列进行。由此,设备可基于波束扫掠操作来从该组天线阵列中选择用于与目标无线设备的通信的阵列。
图16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用于多阵列mmW收发机操作的收发机选择过程流程1600的示例。收发机选择过程流程1600可以由基站105执行,如本文参照图1和13-14所描述的。
在框1605,设备可发起用于选择mmW收发机的过程。例如,基站105可开始用于确定是否将通信从一个mmW频率范围切换到另一mmW频率范围以增加通信链路的吞吐量的过程。
在框1610,可诸如由BS 105、UE 115或另一网络组件作出所需要的或优选的链路特性是否涉及增强型mmW天线布置(例如,60GHz系统)的使用(诸如所需要的容量是否超过1Gbps)的确定。由此,设备可确定目标吞吐量大于阈值。
在框1615,如果确定链路特性不涉及增强型mmW天线布置的使用,则该过程可继续以传统系统进行。例如,类似于图14或15中描述的过程,如果所需要的容量小于1Gbps,则可使用28GHz或40GHz系统来建立连接。例如,基站105可从该组天线阵列中选择用于波束扫掠操作的初始阵列,其中执行波束扫掠操作包括扫掠与初始阵列相关联的第一组波束中的每一个波束。基站105可从该组天线阵列中选择用于波束扫掠操作的后续阵列,其中执行波束扫掠操作包括扫掠与该后续阵列相关联的第二组波束中的每一个波束。基站105可基于波束扫掠操作来确定与该阵列相关联的信道参数满足阈值条件,以使得选择该阵列是基于该确定的。
在框1620,如果确定所需要的或优选的链路特性涉及增强型mmW天线布置的使用,则可诸如由BS 105、UE 115或另一网络组件作出是否存在足够的使用增强型mmW天线布置来操作的硬件的确定。例如,BS 105可确定UE115是否具有活跃的在60GHz处或附近操作的收发机。如果没有足够的使用增强型mmW天线布置来操作的硬件,则该过程可返回到框1615。由此,该设备可确定目标无线设备的收发机可以是可用的,该收发机在第一mmW频率范围中操作。
在框1625,如果确定有足够的使用增强型mmW天线布置来操作的硬件,则该硬件可被激活。例如,UE 115可被提示打开或发起第二收发机(诸如基于60GHz系统的收发机)。在一些情形中,该设备可向目标无线设备传送指导目标无线设备激活该收发机的激活信号。
在框1630,可针对增强型mmW天线布置(诸如针对60GHz系统)执行波束成形过程。在一些情形中,波束成形过程可在图14或15中描述。
在框1635,可诸如由BS 105、UE 115或另一网络组件作出框1630的波束成形过程是否成功的确定。如果确定框1630的波束成形过程是不成功的,则该过程可返回到框1615。
在框1640,如果确定框1630的波束成形过程是成功的,则BS 105、UE 115或另一网络组件可将数据切换至增强型mmW天线布置(诸如60GHz系统)。由此,增强型mmW天线布置可被用于后续通信。由此,该设备可基于目标吞吐量可大于阈值的确定、收发机可以是可用的确定、以及波束扫掠操作来向目标无线设备传送切换信号,其中该切换信号指导目标无线设备将该收发机用于通信。
在框1645,BS 105或UE 115可切换至增强型mmW天线布置。由此,这两个通信设备(诸如BS 105和UE 115)可使用增强型mmW天线布置来彼此通信。此外,通信参数可诸如基于使用增强型mmW天线布置进行操作来调整。例如,媒体接入控制(MAC)层容量可由BS 105增加,诸如在使用60GHz系统的情况下。图17是解说根据本公开的各种方面的无线通信方法1700的示例的流程图。出于清楚起见,方法1700在以下参考参照图1和6描述的一个或多个UE 115的各方面和/或参照图2A-5B描述的一个或多个设备205的各方面来描述。在一些示例中,UE可以执行用于控制UE的功能元件以执行以下描述的功能的一个或多个代码集。附加地或替换地,UE可以使用专用硬件来执行以下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功能。
在框1705,方法1700可包括在第一频率范围中经由第一收发机芯片模块来通信。第一收发机芯片模块可包括与基带信号相关联的基带子模块以及第一RFFE组件和相关联的第一天线阵列。第一RFFE组件和相关联的第一天线阵列可被配置成在第一频率范围中通信。第一RFFE组件可以是ZIF收发机架构。
在框1710,方法1700可包括在第二频率范围中经由第二收发机芯片模块来通信。第二收发机芯片模块可包括第二RFFE组件和相关联的第二天线阵列。第二收发机芯片模块可以与第一收发机芯片模块分开并且与第一收发机芯片模块的基带子模块电耦合。第二RFFE组件和相关联的第二天线阵列可被配置成在第二频率范围中通信。第二频率范围可以不同于第一频率范围。第二RFFE组件可以是SIF收发机架构。
框1705和/或1710处的操作可使用参照图2A、3A、4A和5A描述的第一收发机芯片模块215和/或第二收发机芯片模块220来执行。
由此,方法1700可提供无线通信。应注意,方法1700仅仅是一个实现并且方法1700的操作可被重新排列或以其他方式修改以使得其它实现是可能的。
图18是解说根据本公开的各种方面的无线通信方法1800的示例的流程图。出于清楚起见,方法1800在以下参考参照图1和6描述的一个或多个UE115的各方面和/或参照图2A-5B描述的一个或多个设备205的各方面来描述。在一些示例中,UE可以执行用于控制UE的功能元件以执行以下描述的功能的一个或多个代码集。附加地或替换地,UE可以使用专用硬件来执行以下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功能。
在框1805,方法1800可包括使用单个同轴电缆来将第一收发机芯片模块的基带子模块与第二收发机芯片模块电耦合。同轴电缆可被适配成携带宽带信号。
在框1810,方法1800可包括在第一频率范围中经由第一收发机芯片模块来通信。第一收发机芯片模块可包括与基带信号相关联的基带子模块以及第一RFFE组件和相关联的第一天线阵列。第一RFFE组件和相关联的第一天线阵列可被配置成在第一频率范围中通信。第一RFFE组件可以是ZIF收发机架构。
在框1815,方法1800可包括在第二频率范围中经由第二收发机芯片模块来通信。第二收发机芯片模块可包括第二RFFE组件和相关联的第二天线阵列。第二收发机芯片模块可以与第一收发机芯片模块分开并且使用单个同轴电缆来与第一收发机芯片模块的基带子模块电耦合。第二RFFE组件和相关联的第二天线阵列可被配置成在第二频率范围中通信。第二频率范围可以不同于第一频率范围。第二RFFE组件可以是SIF收发机架构。
框1805、1810和/或1815处的操作可使用参照图2A、3A、4A和5A描述的第一收发机芯片模块215和/或第二收发机芯片模块220来执行。
由此,方法1800可提供无线通信。应注意,方法1800仅仅是一个实现并且方法1800的操作可被重新排列或以其他方式修改以使得其它实现是可能的。
在一些示例中,来自方法1700和1800中的两者或更多者的诸方面可被组合。应注意,方法1700和1800仅仅是示例实现并且方法1700和1800的操作可被重新排列或以其他方式修改以使得其它实现是可能的。
图19是解说根据本公开的各种方面的无线通信方法1900的示例的流程图。出于清楚起见,方法1900在以下参考参照图1和7描述的一个或多个UE115的各方面和/或参照图2A-5B描述的一个或多个设备205的各方面来描述。在一些示例中,UE可以执行用于控制UE的功能元件以执行以下描述的功能的一个或多个代码集。附加地或替换地,UE可以使用专用硬件来执行以下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功能。
在框1905,方法1900可包括使用基带芯片模块和双收发机芯片模块在第一频率范围中经由基带芯片模块的第一基带电路系统来通信。双收发机芯片模块可包括耦合至第一天线阵列的双频带RFFE组件,该第一天线阵列被适配成在第一频率范围中传达无线信号。
在框1910,方法1900可包括使用基带芯片模块和双收发机芯片模块在第二频率范围中经由基带芯片模块的第二基带电路系统来通信。双收发机芯片模块可包括耦合至第二天线阵列的双频带RFFE组件,该第二天线阵列被适配成在第二频率范围中传达无线信号。
框1905和/或1910处的操作可使用参照图2B、3B、4B和5B描述的基带芯片模块225和/或双收发机芯片模块230来执行。
由此,方法1900可提供无线通信。应注意,方法1900仅仅是一个实现并且方法1900的操作可被重新排列或以其他方式修改以使得其它实现是可能的。
图20是解说根据本公开的各种方面的无线通信方法2000的示例的流程图。出于清楚起见,方法2000在以下参考参照图1和7描述的一个或多个UE115的各方面和/或参照图2A-5B描述的一个或多个设备205的各方面来描述。在一些示例中,UE可以执行用于控制UE的功能元件以执行以下描述的功能的一个或多个代码集。附加地或替换地,UE可以使用专用硬件来执行以下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功能。
在框2005,方法2000可包括使用单个同轴电缆来将基带芯片模块与双收发机芯片模块电耦合。同轴电缆可被适配成在基带芯片模块与双收发机芯片模块之间携带高带宽信号。
在框2010,方法2000可包括使用基带芯片模块和双收发机芯片模块在第一频率范围中经由基带芯片模块的第一基带电路系统来通信。双收发机芯片模块可包括耦合至第一天线阵列的双频带RFFE组件,该第一天线阵列被适配成在第一频率范围中传达无线信号。
在框2015,方法2000可包括使用基带芯片模块和双收发机芯片模块在第二频率范围中经由基带芯片模块的第二基带电路系统来通信。双收发机芯片模块可包括耦合至第二天线阵列的双频带RFFE组件,该第二天线阵列被适配成在第二频率范围中传达无线信号。
框2005、2010和/或2015处的操作可使用参照图2B、3B、4B和5B描述的基带芯片模块225和/或双收发机芯片模块230来执行。
由此,方法2000可提供无线通信。应注意,方法2000仅仅是一个实现并且方法2000的操作可被重新排列或以其他方式修改以使得其它实现是可能的。
在一些示例中,来自方法1900和2000中的两者或更多者的诸方面可被组合。应注意,方法1900和2000仅仅是示例实现并且方法1900和2000的操作可被重新排列或以其他方式修改以使得其它实现是可能的。
图21示出了解说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用于多阵列mmW收发机操作的方法2100的流程图。方法2100的操作可由参照图1、11和13-16描述的基站105或其组件来实现。例如,方法2100的操作可由参照图8-11描述的mmW收发机控制器810来执行。在一些示例中,基站105可执行用于控制基站105的功能元件执行以下描述的功能的代码集。附加地或替换地,基站105可以使用专用硬件来执行以下描述的功能的诸方面。
在框2105,基站105可对由多个天线阵列中的一个或多个阵列创建的波束执行波束扫掠操作,如本文参照图13-16所描述的。在某些示例中,框2105的操作可由本文中参照图9描述的波束扫掠器905来执行。
在框2110,基站105可至少部分地基于波束扫掠操作来从该多个天线阵列中选择用于与目标无线设备的通信的阵列,如本文参照图13-16所描述的。在某些示例中,框2110的操作可由本文中参照图9描述的阵列选择器910来执行。
图22示出了解说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用于多阵列mmW收发机操作的方法2200的流程图。方法2200的操作可由参照图1、11和13-16描述的基站105或其组件来实现。例如,方法2200的操作可由参照图8-11描述的mmW收发机控制器810来执行。在一些示例中,基站105可执行用于控制基站105的功能元件执行以下描述的功能的代码集。附加地或替换地,基站105可以使用专用硬件来执行以下描述的功能的诸方面。方法2200还可纳入图21的方法2100的各方面。
在框2205,基站105可确定目标吞吐量大于阈值,如本文参照图13-16所描述的。在某些示例中,框2205的操作可由如本文参照图10所描述的吞吐量监视器1005来执行。
在框2210,基站105可确定目标无线设备的收发机是可用的,该收发机在第一mmW频率范围中操作,如本文参照图13-16所描述的。在某些示例中,框2210的操作可由本文中参照图10描述的收发机可用性模块1010来执行。
在框2215,基站105可对由多个天线阵列中的一个或多个阵列创建的波束执行波束扫掠操作,如本文参照图13-16所描述的。在某些示例中,框2215的操作可由本文中参照图9描述的波束扫掠器905来执行。
在框2220,基站105可至少部分地基于波束扫掠操作来从该多个天线阵列中选择用于与目标无线设备的通信的阵列,如本文参照图13-16所描述的。在某些示例中,框2220的操作可由本文中参照图9描述的阵列选择器910来执行。
在框2225,基站105可以至少部分地基于目标吞吐量大于阈值的确定、收发机是可用的确定、以及波束扫掠操作来向目标无线设备传送切换信号,其中该切换信号指导目标无线设备将该收发机用于通信,如本文参照图13-16所描述的。在某些示例中,框2225的操作可由本文中参照图10描述的收发机切换模块1015来执行。
图23示出了解说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用于多阵列mmW收发机操作的方法2300的流程图。方法2300的操作可由参照图1、11和13-16描述的基站105或其组件来实现。例如,方法2300的操作可由参照图8-11描述的mmW收发机控制器810来执行。在一些示例中,基站105可执行用于控制基站105的功能元件执行以下描述的功能的代码集。附加地或替换地,基站105可以使用专用硬件来执行以下描述的功能的诸方面。方法2300还可纳入图21-22的方法2100和2200的各方面。
在框2305,基站105可确定目标吞吐量大于阈值,如本文参照图13-16所描述的。在某些示例中,框2305的操作可由如本文参照图10所描述的吞吐量监视器1005来执行。
在框2310,基站105可确定目标无线设备的收发机是可用的,该收发机在第一mmW频率范围中操作,如本文参照图13-16所描述的。在某些示例中,框2310的操作可由本文中参照图10描述的收发机可用性模块1010来执行。
在框2315,基站105可以至少部分地基于目标吞吐量大于阈值的确定、收发机是可用的确定、以及波束扫掠操作来向目标无线设备传送切换信号,其中该切换信号指导目标无线设备将该收发机用于通信,如本文参照图13-16所描述的。在某些示例中,框2315的操作可由本文中参照图10描述的收发机切换模块1015来执行。
在框2320,基站105可向目标无线设备传送指导目标无线设备激活收发机的激活信号,如本文参照图13-16所描述的。在某些示例中,框2320的操作可由本文中参照图10描述的收发机激活模块1020来执行。
在框2325,基站105可对由多个天线阵列中的一个或多个阵列创建的波束执行波束扫掠操作,如本文参照图13-16所描述的。在某些示例中,框2325的操作可由本文中参照图9描述的波束扫掠器905来执行。
在框2330,基站105可至少部分地基于波束扫掠操作来从该多个天线阵列中选择用于与目标无线设备的通信的阵列,如本文参照图13-16所描述的。在某些示例中,框2330的操作可由本文中参照图9描述的阵列选择器910来执行。
在框2335,基站105可使用所选择的阵列和收发机来与目标无线设备通信,如本文参照图13-16所描述的。在某些示例中,框2335的操作可由如本文参照图8所描述的发射机815来执行。
图24示出了解说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用于多阵列mmW收发机操作的方法2400的流程图。方法2400的操作可由参照图1、11和13-16描述的基站105或其组件来实现。例如,方法2400的操作可由参照图8-11描述的mmW收发机控制器810来执行。在一些示例中,基站105可执行用于控制基站105的功能元件执行以下描述的功能的代码集。附加地或替换地,基站105可以使用专用硬件来执行以下描述的功能的诸方面。方法2400还可纳入图21-23的方法2100、2200和2300的诸方面。
在框2405,基站105可对由多个天线阵列中的一个或多个阵列创建的波束执行波束扫掠操作,如本文参照图13-16所描述的。在某些示例中,框2405的操作可由本文中参照图9描述的波束扫掠器905来执行。
在框2410,基站105可至少部分地基于波束扫掠操作来从该多个天线阵列中选择用于与目标无线设备的通信的阵列,如本文参照图13-16所描述的。在某些示例中,框2410的操作可由本文中参照图9描述的阵列选择器910来执行。
在框2415,基站105可从该多个天线阵列中选择用于波束扫掠操作的初始阵列,其中执行波束扫掠操作包括扫掠与初始阵列相关联的第一多个波束中的每一个波束,如本文参照图13-16所描述的。在某些示例中,框2415的操作可由本文中参照图9描述的波束扫掠器905来执行。
由此,方法2100、2200、2300和2400可供用于多阵列mmW收发机操作。应注意,方法2100、2200、2300和2400描述了可能的实现,并且各操作和步骤可被重新安排或以其他方式被修改,以使得其它实现也是可能的。在一些示例中,来自方法2100、2200、2300和2400中的两者或更多者的诸方面可被组合。
本文所描述的技术可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系统,诸如CDMA、TDMA、FDMA、OFDMA、SC-FDMA和其它系统。术语“系统”和“网络”常被可互换地使用。CDMA系统可实现诸如CDMA2000、通用地面无线电接入(UTRA)等无线电技术。CDMA2000涵盖IS-2000、IS-95和IS-856标准。IS-2000版本0和A常被称为CDMA2000 1X、1X等。IS-856(TIA-856)常被称为CDMA20001xEV-DO、高速率分组数据(HRPD)等。UTRA包括宽带CDMA(WCDMA)和其他CDMA变体。TDMA系统可实现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之类的无线电技术。OFDMA系统可实现诸如超移动宽带(UMB)、演进UTRA(E-UTRA)、IEEE 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 802.20、Flash-OFDMTM等无线电技术。UTRA和E-UTRA是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的部分。3GPP长期演进(LTE)和高级LTE(LTE-A)是使用E-UTRA的新UMTS版本。UTRA、E-UTRA、UMTS、LTE、LTE-A以及GSM在来自名为“第三代伙伴项目”(3GPP)的组织的文献中描述。CDMA2000和UMB在来自名为“第三代伙伴项目2”(3GPP2)的组织的文献中描述。本文所描述的技术既可被用于以上提及的系统和无线电技术,也可用于其他系统和无线电技术,包括无执照和/或共享带宽上的蜂窝(例如,LTE)通信。然而,以上描述出于示例目的描述了LTE/LTE-A系统,并且在以上大部分描述中使用了LTE术语,但这些技术也可应用于LTE/LTE-A应用以外的应用。
以上结合附图阐述的详细说明描述了示例而不代表可被实现或者落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仅有示例。术语“示例”和“示例性”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意指“用作示例、实例或解说”,并且并不意指“优于”或“胜过其他示例”。本详细描述包括具体细节以提供对所描述的技术的理解。然而,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这些技术。在一些实例中,众所周知的结构和装置以框图形式示出以避免模糊所描述的示例的概念。
信息和信号可使用各种各样的不同技艺和技术中的任一种来表示。例如,贯穿上面说明始终可能被述及的数据、指令、命令、信息、信号、比特、码元和码片可由电压、电流、电磁波、磁场或磁粒子、光场或光粒子、或其任何组合来表示。
结合本文中的公开所描述的各种解说性框以及组件可用设计成执行本文中描述的功能的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ASIC、FPGA或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的门或晶体管逻辑、分立的硬件组件、或其任何组合来实现或执行。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但在替换方案中,处理器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还可以被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与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与DSP核心协作的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或任何其他此类配置。
本文中所描述的各功能可以在硬件、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固件、或其任何组合中实现。如果在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中实现,则各功能可以作为一条或多条指令或代码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藉其进行传送。其他示例和实现落在本公开及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和精神内。例如,由于软件的本质,以上描述的功能可使用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硬件、固件、硬连线或其任何组合来实现。实现功能的特征也可物理地位于各种位置,包括被分布以使得功能的各部分在不同的物理位置处实现。如本文中(包括权利要求中)所使用的,在两个或更多个项目的列表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意指所列出的项目中的任一者可单独被采用,或者两个或更多个所列出的项目的任何组合可被采用。例如,如果组成被描述为包含组成部分A、B和/或C,则该组成可包含仅A;仅B;仅C;A和B的组合;A和C的组合;B和C的组合;或者A、B和C的组合。同样,如本文中(包括权利要求中)所使用的,在项目列举中(例如,在接有诸如中的至少一个摂或中的一者或多者摂的短语的项目列举中)使用的或摂指示析取式列举,以使得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个”的列举意指A或B或C或AB或AC或BC或ABC(即,A和B和C)。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两者,包括促成计算机程序从一地向另一地转移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能被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可用介质。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RAM、ROM、EEPROM、闪存、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磁盘存储或其它磁存储设备、或能被用来携带或存储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合需程序代码手段且能被通用或专用计算机、或者通用或专用处理器访问的任何其它介质。任何连接也被正当地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软件是使用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数字订户线(DSL)、或诸如红外、无线电、以及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从web网站、服务器、或其他远程源传送而来,则该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DSL、或诸如红外、无线电、以及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就被包括在介质的定义之中。如本文中所使用的盘(disk)和碟(disc)包括压缩碟(CD)、激光碟、光碟、数字多用碟(DVD)、软盘、和蓝光碟,其中盘(disk)常常磁性地再现数据,而碟(disc)用激光来光学地再现数据。上述的组合也被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内。
提供对本公开的先前描述是为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皆能够制作或使用本公开。对本公开的各种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并且本文中定义的普适原理可被应用于其他变形而不会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由此,本公开并非被限定于本文中所描述的示例和设计,而是应被授予与本文中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征相一致的最广范围。

Claims (30)

1.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包括与基带信号相关联的基带子模块、第一射频前端(RFFE)组件和相关联的第一天线阵列的第一收发机芯片模块,所述第一RFFE组件和相关联的第一天线阵列被配置成在第一频率范围中通信;以及
包括第二RFFE组件和相关联的第二天线阵列的第二收发机芯片模块,所述第二收发机芯片模块与所述第一收发机芯片模块分开并且与所述第一收发机芯片模块的所述基带子模块电耦合,所述第二RFFE组件和相关联的第二天线阵列被配置成在不同于所述第一频率范围的第二频率范围中通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将所述第二收发机芯片模块与所述基带子模块电耦合的单个同轴电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收发机芯片模块被配置成从所述第一收发机芯片模块的所述基带子模块接收所述基带信号或本地振荡器信号、控制信号或其组合中的至少一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收发机芯片模块进一步包括:
频率转换器,所述频率转换器被配置成将接收自所述基带子模块的所述基带信号上变频并且输出所述第二频率范围内的信号以供无线传输,
所述频率转换器被进一步配置成将接收自所述第二RFFE组件的信号下变频以用于无线接收并且输出具有所述基带信号的频率的信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带子模块进一步包括:
配置成在所述第一频率范围中通信的第一调制解调器;以及
配置成在所述第二频率范围中通信的第二调制解调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带子模块进一步包括:
配置成在所述第一频率范围中和在所述第二频率范围中通信的双频带调制解调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频率范围的信号与所述第二频率范围的信号时分复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RFFE组件是零中频(IF)RFFE并且所述第二RFFE组件是滑动IF RFFE。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带信号在所述第一频率范围内,所述基带信号被用作所述第二收发机芯片模块的中频(IF)并且被转换到所述第二频率范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频率范围低于所述第二频率范围。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频率范围与无线电信系统相关联,并且所述第二频率范围与Wi-Fi通信系统相关联。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频率范围和所述第二频率范围是毫米波频率范围。
13.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在第一频率范围中经由第一收发机芯片模块来通信,所述第一收发机芯片模块包括与基带信号相关联的基带子模块以及第一射频前端(RFFE)组件和相关联的第一天线阵列,所述第一RFFE组合和相关联的第一天线阵列被配置成在所述第一频率范围中通信;以及
在第二频率范围中经由第二收发机芯片模块来通信,所述第二收发机芯片模块包括第二RFFE组件和相关联的第二天线阵列,所述第二收发机芯片模块与所述第一收发机芯片模块分开并且与所述第一收发机芯片模块的所述基带子模块电耦合,所述第二RFFE组件和相关联的第二天线阵列被配置成在不同于所述第一频率范围的第二频率范围中通信。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使用单个同轴电缆来将所述第一收发机芯片模块的所述基带子模块与所述第二收发机芯片模块耦合。
15.一种在毫米波(mmW)基站处进行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对由多个天线阵列中的两个或更多个阵列创建的波束执行波束扫掠操作;以及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波束扫掠操作来从所述多个天线阵列中选择用于与目标无线设备的通信的阵列。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确定目标吞吐量大于阈值;
确定所述目标无线设备的收发机是可用的,所述收发机在第一mmW频率范围中操作;以及
基于所述目标吞吐量大于所述阈值的确定、所述收发机是可用的确定、以及所述波束扫掠操作来向所述目标无线设备传送切换信号,其中所述切换信号指导所述目标无线设备将所述收发机用于通信。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向所述目标无线设备传送指导所述目标无线设备激活所述收发机的激活信号;以及
使用所选择的阵列和所述收发机来与所述目标无线设备通信。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从所述多个天线阵列中选择用于所述波束扫掠操作的初始阵列,其中执行所述波束扫掠操作包括扫掠与所述初始阵列相关联的第一多个波束中的每一个波束。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波束扫掠操作来确定与所述阵列相关联的信道参数满足阈值条件,其中选择所述阵列是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确定的。
20.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天线阵列中的第一阵列至少部分地基于空间分集配置定位于所述mmW基站的相对于所述多个天线阵列中的第二阵列的相对侧处。
21.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天线阵列中的至少一个阵列被配置成用于mmW频率范围中的操作。
22.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基带芯片模块,所述基带芯片模块包括用于第一频率范围中的无线通信的基带处理的第一基带电路系统和用于第二频率范围中的无线通信的基带处理的第二基带电路系统;以及
与所述基带芯片模块分开并且与所述基带芯片模块处于电通信的双收发机芯片模块,所述双收发机芯片模块包括双频带射频前端(RFFE)组件、适配成用于所述第一频率范围中的无线通信的第一天线阵列、以及适配成用于所述第二频率范围中的无线通信的第二天线阵列,所述双频带RFFE组件与所述第一天线阵列和所述第二天线阵列耦合,其中所述第一频率范围和所述第二频率范围中的至少一者是毫米波频率范围。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将所述双收发机芯片模块与所述基带芯片模块电耦合的单个同轴电缆。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阵列被放置在所述双收发机芯片模块的关于所述第二天线阵列的相对侧上。
25.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阵列被放置在所述双收发机芯片模块的关于所述第二天线阵列的不同层上。
26.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带电路系统包括配置成在所述第一频率范围中通信的第一调制解调器,以及配置成在所述第二频率范围中通信的第二调制解调器。
27.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带芯片模块包括第一复用器,并且所述双收发机芯片模块包括第二复用器,所述第一复用器和所述第二复用器配置成复用和解复用在所述基带芯片模块与所述双收发机芯片模块之间交换的电信号。
28.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收发机芯片模块与所述基带芯片处于电通信包括传达中频(IF)信号或振荡器信号或控制信号或其组合中的至少一者。
29.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收发机芯片模块经由电缆与所述基带芯片模块处于电通信,所述电缆被配置成支持高带宽信号的通信,其中所述高带宽信号包括与所述第一频率范围相关联的第一中频(IF)信号和与所述第二频率范围相关联的第二IF信号,所述第一IF信号不同于所述第二IF信号。
30.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频率范围低于所述第二频率范围。
CN201680011505.5A 2015-02-23 2016-02-01 用于毫米波无线通信的收发机配置 Active CN1072514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68242.4A CN111478715B (zh) 2015-02-23 2016-02-01 用于毫米波无线通信的收发机配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562119764P 2015-02-23 2015-02-23
US201562119766P 2015-02-23 2015-02-23
US62/119,766 2015-02-23
US62/119,764 2015-02-23
US201562120815P 2015-02-25 2015-02-25
US62/120,815 2015-02-25
US14/838,672 US10784904B2 (en) 2015-02-23 2015-08-28 Transceiver configuration for millimeter wav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14/838,672 2015-08-28
PCT/US2016/015980 WO2016137672A1 (en) 2015-02-23 2016-02-01 Transceiver configuration for millimeter wav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68242.4A Division CN111478715B (zh) 2015-02-23 2016-02-01 用于毫米波无线通信的收发机配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51444A true CN107251444A (zh) 2017-10-13
CN107251444B CN107251444B (zh) 2020-04-17

Family

ID=5669377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11505.5A Active CN107251444B (zh) 2015-02-23 2016-02-01 用于毫米波无线通信的收发机配置
CN202010268242.4A Active CN111478715B (zh) 2015-02-23 2016-02-01 用于毫米波无线通信的收发机配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68242.4A Active CN111478715B (zh) 2015-02-23 2016-02-01 用于毫米波无线通信的收发机配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2) US10784904B2 (zh)
EP (2) EP3503415A1 (zh)
JP (1) JP6841763B2 (zh)
KR (1) KR102453720B1 (zh)
CN (2) CN107251444B (zh)
BR (1) BR112017017998A2 (zh)
WO (1) WO2016137672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88896A (zh) * 2018-07-17 2018-12-11 成都吉纬科技有限公司 毫米波无线宽带通信收发机
US10637518B2 (en) 2018-01-30 2020-04-28 Mediatek Inc.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with frequency planning for spur avoidance under coexistence of multip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12352351A (zh) * 2018-07-26 2021-02-0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包括5g天线模块的电子设备
CN112740563A (zh) * 2018-09-24 2021-04-3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支持多个天线阵列的混合无线收发器架构
CN113169442A (zh) * 2018-12-10 2021-07-23 Lg电子株式会社 搭载于车辆的天线系统
CN113366767A (zh) * 2018-11-29 2021-09-07 芬兰国家技术研究中心股份公司 无线通信设备的天线组件
CN116192185A (zh) * 2018-11-01 2023-05-3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多频带毫米波(mmW)天线阵列和射频集成电路(RFIC)模块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784904B2 (en) 2015-02-23 2020-09-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ceiver configuration for millimeter wav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10044376B2 (en) * 2015-06-12 2018-08-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
US9912061B2 (en) * 2016-05-18 2018-03-0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illimeter-wave communications on a multifunction platform
US10263652B2 (en) * 2016-05-24 2019-04-16 Avago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Sales Pte. Limited Multi-chip millimeter-wave interface
US10326519B2 (en) * 2016-07-16 2019-06-18 Phazr, Inc. Communications system bridging wireless from outdoor to indoor
EP3306327B1 (en) * 2016-10-06 2019-06-12 Rohde & Schwarz GmbH & Co. KG Antenna array, test system and method for testing a device under test
US10397811B2 (en) * 2016-10-14 2019-08-27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Wireless channel sounder with fast measurement speed and wide dynamic range
EP3542467A4 (en) * 2016-11-18 2020-06-17 Intel IP Corporation WIRELESS REMOTE 5G MILLIMETER SHAFT RADIO HEAD SYSTEM
US10516432B2 (en) 2016-12-01 2019-12-24 Mediatek Inc.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switchable devices
US10666341B2 (en) * 2017-02-13 2020-05-26 Mediatek Inc.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beam sweep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8174895A1 (en) * 2017-03-24 2018-09-27 Sony Mobile Communications Inc.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beam selec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9050762A1 (en) * 2017-09-05 2019-03-14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ZIM ORIENTATION BIMODE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S OF USING SAME WITH ZERO ORIENTATION
US10714831B2 (en) 2017-10-19 2020-07-14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Dual mode communications device with remote radio head and methods for use therewith
US10244408B1 (en) 2017-10-19 2019-03-26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Dual mode communications device with null steering and methods for use therewith
CN110166094B (zh) * 2018-02-12 2022-05-03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设备和波束扫描方法
EP3761516A4 (en) * 2018-04-08 2021-01-2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MMUNICATION PROCEDURES AND RELATED DEVICES
EP3794734A4 (en) * 2018-05-18 2022-03-02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DEVICE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10986694B2 (en) * 2018-07-02 2021-04-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to order direction signals during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KR102495557B1 (ko) 2018-07-02 2023-02-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빔포밍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전자 장치
KR20200014601A (ko) * 2018-08-01 2020-02-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안테나 어레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US10986510B2 (en) * 2018-09-25 2021-04-20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s having sensor-augmented wireless link management
US10630336B1 (en) * 2018-11-30 2020-04-21 Intel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with a radio frequency circuitry and wireless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in a millimeter wave range
EP3949152A4 (en) * 2019-04-01 2022-07-1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BASE STATIONS AND METHOD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11792833B2 (en) 2019-05-14 2023-10-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Analog phased-array repeaters with digitally-assisted frequency translation and phase adjustment
KR20200144902A (ko) * 2019-06-19 2020-12-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복수의 안테나들 중에서 지정된 무선 통신을 지원할 안테나를 선택하기 위한 전자 장치
US11217899B2 (en) * 2019-08-05 2022-01-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ntenn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using the antenna module
US11381290B2 (en) * 2020-03-10 2022-07-05 Corning Research &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Multi-beamwidth radio frequency (RF) beamforming optimiz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particularly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WCS)
CN114124113A (zh) * 2020-08-28 2022-03-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射频芯片、基带芯片及wlan设备
EP4087140A3 (en) * 2021-04-15 2023-01-25 Nokia Technologies Oy Multiple antenna arrangements
US11750253B2 (en) * 2021-09-01 2023-09-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band transmitter
WO2023200452A1 (en) * 2022-04-14 2023-10-19 Zeku,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a baseband chip based on reception conditions
WO2024091165A1 (en) 2022-10-28 2024-05-02 Beammwave Ab An analog hardware interface for connecting transceivers to a baseband processor, and related wireless device, metho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hip, and control unit
WO2024091164A1 (en) 2022-10-28 2024-05-02 Beammwave Ab An analog hardware interface for connecting transceiver front ends to an fr1 transceiver, and related wireless device, control unit, metho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and chips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72573A (zh) * 2008-04-30 2008-09-24 电子科技大学 双卡手机
CN101373983A (zh) * 2007-08-21 2009-02-25 立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异步先进先出接口及其操作方法
CN101442838A (zh) * 2007-11-23 2009-05-27 Nxp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双工器实现多模待机终端的系统
CN101741803A (zh) * 2009-12-24 2010-06-1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多频段频谱聚合无线收发装置
CN101772216A (zh) * 2008-12-30 2010-07-07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异模双待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信号收发方法
US20120309325A1 (en) * 2010-12-08 2012-12-06 Broadcom Corporation Rf module control interface
US20130147664A1 (en) * 2011-12-12 2013-06-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configurable millimeter wave multibeam antenna array
WO2013154584A1 (en) * 2012-04-13 2013-10-17 Intel Corporation Millimeter-wave transceiver with coarse and fine beamforming with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and method
CN103532574A (zh) * 2013-06-26 2014-01-22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 在接收变频系统中产生任意中频输出的装置
CN103781202A (zh) * 2014-02-26 2014-05-07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多模无线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4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I105430B (fi) 1995-05-24 2000-08-15 Nokia Networks Oy Tukiasemalaitteisto sekä menetelmä antennikeilan suuntaamiseksi
US6792290B2 (en) * 1998-09-21 2004-09-14 Ipr Licensing,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directional re-scan of an adaptive antenna
US6233466B1 (en) 1998-12-14 2001-05-15 Metawave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Downlink beamforming using beam sweeping and subscriber feedback
US6246364B1 (en) * 1999-06-18 2001-06-12 Hughes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Light-weight modular low-level reconfigurable beamformer for array antennas
US6470192B1 (en) * 1999-08-16 2002-10-2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cson (Publ) Method of an apparatus for beam reduction and combining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6782277B1 (en) 1999-09-30 2004-08-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base station beam sweeping
US7013165B2 (en) * 2000-08-16 2006-03-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ntenna array apparatus and beamforming method using GPS signal for base station in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US7251459B2 (en) 2002-05-03 2007-07-31 Atheros Communications, Inc. Dual frequency band wireless LAN
JP3880554B2 (ja) * 2003-07-18 2007-02-1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空間分割多重アクセス方式ワイヤレス媒体アクセスコントローラ
JP2005198051A (ja) * 2004-01-08 2005-07-21 Hitachi Ltd 高周波モジュール
US20070047560A1 (en) 2005-08-31 2007-03-01 Accton Technology Corporation Wireless bridge with beam-switching antenna arrays and method thereof
US7539458B2 (en) * 2005-10-24 2009-05-26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 system architecture for multiple antenn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ing round robin channel estimation and transmit beam forming algorithms
WO2007103085A2 (en) * 2006-03-01 2007-09-13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libration and channel state feedback to support transmit beamforming in a mimo system
FR2911739A1 (fr) * 2007-01-22 2008-07-25 Thomson Licensing Sa Terminal et methode pour la transmission simultanee de videos et de data haut debit.
US8249513B2 (en) * 2007-08-13 2012-08-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ining different types of directional antennas that adapts the training sequence length to the number of antennas
US8139670B1 (en) * 2007-09-21 2012-03-20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Modular MIMO transceiver architecture
US8054223B2 (en) * 2007-11-06 2011-11-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Quasi-omni training in channel time allocation period
US8478204B2 (en) * 2008-07-14 2013-07-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tenna training of beamforming vectors having reuse of directional information
JP5645238B2 (ja) * 2008-09-19 2014-12-2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8045926B2 (en) 2008-10-15 2011-10-25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Multi-transceiver architecture for advanced Tx antenna monitoring and calibration in MIMO and smart antenna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2177742B (zh) * 2008-10-29 2015-04-22 马维尔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在多天线通信设备中高效和灵活的传输波束成形扇区扫描
US8023909B2 (en) * 2009-01-12 2011-09-20 Skyworks Solutions, Inc. Data conversion using a serial interface clock in a power amplifier module
GB2467606B (en) 2009-02-10 2015-04-01 Thales Holdings Uk Plc Digital IF distribution network for radio communications
US8213982B2 (en) 2009-06-01 2012-07-03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Enhanced internal antenna architecture for a mobile computing device
US8743838B2 (en) * 2009-09-15 2014-06-03 Intel Corporation Millimeter-wave communication station and method for scheduling association beamforming training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
US8625565B2 (en) * 2009-10-06 2014-01-07 Intel Corporation Millimeter-wave communication station and method for multiple-access beamforming in a millimeter-wave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8660598B2 (en) * 2009-11-06 2014-02-25 Nec Laboratories America,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ioritizing beams to enable efficient determination of suitable communication links
US8548385B2 (en) * 2009-12-16 2013-10-01 Intel Corporatio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via multiple antenna assemblies
US20120200458A1 (en) 2011-02-09 2012-08-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Ground station antenna array for air to ground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170295A (zh) * 2011-04-21 2011-08-31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Nfc功能与fm-tm发送功能共用天线的移动终端
US20120309331A1 (en) * 2011-06-06 2012-12-06 Wilocity, Ltd. Modular millimeter-wave radio frequency system
CN102308484B (zh) * 2011-07-14 2013-11-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接收机及其接收方法
US20130237233A1 (en) 2012-03-08 2013-09-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ffloading devices in femtocell coverage
US9380582B2 (en) 2012-04-16 2016-06-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flexible beam communications in random access in system with large number of antennas
KR102009743B1 (ko) 2012-06-29 2019-10-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빔포밍 기반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3596245A (zh) * 2012-08-15 2014-02-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波束对准方法及装置
US9059779B2 (en) * 2012-11-27 2015-06-16 Aviacomm Inc. Serial digital interface between an RF transceiver and a baseband chip
US8948706B2 (en) * 2012-12-06 2015-02-03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Stiction reduction for MEMS devices
US20140210666A1 (en) 2013-01-25 2014-07-31 Alexander Maltsev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via an antenna array
CN104022363A (zh) * 2014-06-10 2014-09-03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频率控制的波束/焦点扫描平面反射阵/反射镜
US9467195B2 (en) * 2014-07-28 2016-10-11 Celeno Communications (Israel) Ltd. Concurrent dual-band WLAN device using MCM
US10784904B2 (en) 2015-02-23 2020-09-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ceiver configuration for millimeter wav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73983A (zh) * 2007-08-21 2009-02-25 立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异步先进先出接口及其操作方法
CN101442838A (zh) * 2007-11-23 2009-05-27 Nxp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双工器实现多模待机终端的系统
CN101272573A (zh) * 2008-04-30 2008-09-24 电子科技大学 双卡手机
CN101772216A (zh) * 2008-12-30 2010-07-07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异模双待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信号收发方法
CN101741803A (zh) * 2009-12-24 2010-06-1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多频段频谱聚合无线收发装置
US20120309325A1 (en) * 2010-12-08 2012-12-06 Broadcom Corporation Rf module control interface
US20130147664A1 (en) * 2011-12-12 2013-06-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configurable millimeter wave multibeam antenna array
WO2013154584A1 (en) * 2012-04-13 2013-10-17 Intel Corporation Millimeter-wave transceiver with coarse and fine beamforming with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and method
CN103532574A (zh) * 2013-06-26 2014-01-22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 在接收变频系统中产生任意中频输出的装置
CN103781202A (zh) * 2014-02-26 2014-05-07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多模无线终端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637518B2 (en) 2018-01-30 2020-04-28 Mediatek Inc.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with frequency planning for spur avoidance under coexistence of multip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TWI693806B (zh) * 2018-01-30 2020-05-11 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共存的複數個無線通訊系統的無線通訊設備
CN108988896A (zh) * 2018-07-17 2018-12-11 成都吉纬科技有限公司 毫米波无线宽带通信收发机
CN112352351A (zh) * 2018-07-26 2021-02-0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包括5g天线模块的电子设备
CN112740563A (zh) * 2018-09-24 2021-04-3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支持多个天线阵列的混合无线收发器架构
CN116192185A (zh) * 2018-11-01 2023-05-3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多频带毫米波(mmW)天线阵列和射频集成电路(RFIC)模块
CN113366767A (zh) * 2018-11-29 2021-09-07 芬兰国家技术研究中心股份公司 无线通信设备的天线组件
CN113169442A (zh) * 2018-12-10 2021-07-23 Lg电子株式会社 搭载于车辆的天线系统
US11984650B2 (en) 2018-12-10 2024-05-14 Lg Electronics Inc. Antenna system mounted in vehic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784904B2 (en) 2020-09-22
US20160248451A1 (en) 2016-08-25
JP6841763B2 (ja) 2021-03-10
BR112017017998A2 (pt) 2018-04-10
JP2018509828A (ja) 2018-04-05
KR102453720B1 (ko) 2022-10-11
US20200336159A1 (en) 2020-10-22
CN107251444B (zh) 2020-04-17
EP3262763A1 (en) 2018-01-03
US11190224B2 (en) 2021-11-30
EP3262763B1 (en) 2020-09-30
KR20170118750A (ko) 2017-10-25
CN111478715B (zh) 2021-12-21
EP3503415A1 (en) 2019-06-26
CN111478715A (zh) 2020-07-31
WO2016137672A1 (en) 2016-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51444A (zh) 用于毫米波无线通信的收发机配置
CN110495128B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JP6878694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サウンディング参照信号を送受信する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CN110521175A (zh) 支持多种波形的同步信令
CN110178334A (zh) 新无线电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同步信号块传输的下行链路信道速率匹配
CN109474313A (zh) 非许可频谱中考虑波束成形传送的信道使用的方法和设备
CN110313211A (zh) 多波束操作中的受限集合指示
CN110419176A (zh) 用于毫米波系统的信道保留技术
CN109478965A (zh) 非对称载波聚合中具有冲突的探测参考信号
CN109478902A (zh) 用于有执照和无执照频谱中的iot操作的方法和装备
CN107409332A (zh) 毫米波网络中的无线回程和接入通信之间的资源划分
CN109891814A (zh) 同步栅和信道栅的解耦
CN110521262A (zh) 无线通信中的参考信号资源定位技术
CN108702192A (zh) 毫米波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的多层波束成形
CN107852705A (zh) 发送波束成形
CN109923823A (zh) 在控制码元期间的波束精化参考信号传输
CN110235375A (zh) 用于经缩短传输时间区间的时间掩码技术
CN107078768A (zh) 毫米波长基站波束形成技术广告和有效率的用户设备传输策略
EP3955624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multi-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si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11228475B2 (en) 2G/3G signals over 4G/5G virtual RAN architecture
CN109417456A (zh) 针对对齐参数设计的分路式码元控制
CN109690996A (zh) 在无线通信中的小区特定参考信号(crs)和控制信道配置
CN110249548A (zh) 灵活的基于梳齿的参考信号
CN110036584A (zh) 速率匹配及信令
CN109891813A (zh) 针对物理广播频道的专用参考信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