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51267B - 与固态锂电池的结合相关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与固态锂电池的结合相关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51267B
CN107251267B CN201680011215.0A CN201680011215A CN107251267B CN 107251267 B CN107251267 B CN 107251267B CN 201680011215 A CN201680011215 A CN 201680011215A CN 107251267 B CN107251267 B CN 1072512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battery
lithium
substrate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1121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51267A (zh
Inventor
B.M.佩平
H.S.皮申
D.蓬
J.埃茨科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erily Life Sciences LLC
Original Assignee
Verily Life Sciences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erily Life Sciences LLC filed Critical Verily Life Sciences LLC
Publication of CN1072512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512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512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512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36Small-sized flat cells or batteries for portable equip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8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28Fixed electrical connections, i.e. not intended for dis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30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e.g. with resistor
    • H05K3/32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e.g. with resistor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res to printed circuits
    • H05K3/321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e.g. with resistor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res to printed circuits by conductive adhesiv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30Batteries in portable systems, e.g. mobile phone, laptop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271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stress or warp in rigid printed circuit boards, e.g. caused by loads, vibrations or differences in thermal expansion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18Printed circuit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non-printed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181Printed circuit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non-printed electric components associated with surface mounted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10Details of components or other objects attached to or integrated i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05K2201/10007Types of components
    • H05K2201/10037Printed or non-printed battery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10Details of components or other objects attached to or integrated i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05K2201/10431Details of mounted components
    • H05K2201/10439Position of a single component
    • H05K2201/10477Inverted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30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e.g. with resistor
    • H05K3/303Surface mounted components, e.g. affixing before soldering, aligning means, spacing means
    • H05K3/305Affixing by adhesiv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示例装置包括锂基电池100,锂基电池具有从电池的表面202突出的导电性电池触点206,208,其中电池的表面的非导电性部分210将导电性电池触点分开。所述电池是这样一类电池,其在充电期间经历膨胀,在充电中,锂基电池的膨胀包括电池表面的非导电性部分的向外鼓起。装置包括具有导电性基底触点214,216的基底200。电性电池触点经由柔性导电粘接剂电连接到相应的导电性基底触点,所述柔性导电粘接剂600,602将导电性电池触点与相应的导电性基底触点物理地分开并且允许它们之间的由所述锂基电池的膨胀引起的相对运动。

Description

与固态锂电池的结合相关的方法和装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5年4月21日提交的名为“Methods and Devices Associated withBonding of Solid-State Lithium Batteries”的美国专利申请系列号14/691,754和2015年2月27日提交的名为“Methods and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Bonding of Solid-State Lithium Batteries”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系列号62/121,630的优先权,在此通过援引将两个美国专利申请并入并且如完全在该说明书中陈述一样。
背景技术
在各种电子装置(例如,可穿戴计算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移动装置等)的生产中广泛使用微电子部件。这样的微电子装置的发展已经带来作为微型电源的电池的演变。这样的电池能例如是锂基电池。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描述涉及与固态锂电池的结合相关的方法和装置的实施例。在一方面中,本公开描述一种方法。方法包括提供锂基电池,所述锂基电池具有电池表面和从电池表面突出的第一和第二导电性电池触点。第一和第二导电性电池触点被电池表面的非导电性部分分开,并且锂基电池是这样一种电池,其在充电期间经历膨胀,在充电中,锂基电池的膨胀包括电池表面的非导电性部分的向外鼓起。方法包括提基底,所述基底具有基底表面和从基底表面突出的第一和第二导电性基底触点。第一和第二导电性基底触点被基底表面的非导电性部分分开。方法进一步包括施加柔性导电粘接剂到(i)所述第一导电性电池触点或所述第一导电性基底触点中的至少一个和(ii)所述第二导电性电池触点或所述第二导电性基底触点中的至少一个。方法也包括将所述锂基电池联接到所述基底。所述联接包括经由所述柔性导电粘接剂的第一层将所述第一导电性电池触点连接到所述第一导电性基底触点,其中所述柔性导电粘接剂的所述第一层将所述第一导电性电池触点与所述第一导电性基底触点物理地分开并且允许它们之间的由所述锂基电池的膨胀引起的相对运动。所述联接也包括经由所述柔性导电粘接剂的第二层将所述第二导电性电池触点连接到所述第二导电性基底触点,其中所述柔性导电粘接剂的所述第二层将所述第二导电性电池触点与所述第二导电性基底触点物理地分开并且允许它们之间的由所述锂基电池的膨胀引起的相对运动。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所述电池表面的所述非导电性部分和所述基底表面的所述非导电性部分之间提供间隙,其中所述间隙足以容纳所述电池表面的所述非导电性部分的所述向外鼓起。
在另一方面中,本公开描述一种装置。所述装置包括锂基电池,所述锂基电池具有电池表面和从电池表面突出的第一和第二导电性电池触点。第一和第二导电性电池触点被电池表面的非导电性部分分开,并且锂基电池是这样一种电池,其在充电期间经历膨胀,在充电中,锂基电池的膨胀包括电池表面的非导电性部分的向外鼓起。所述装置也包括基底,所述基底具有基底表面和从所述基底表面突出的第一和第二导电性基底触点,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导电性基底触点被所述基底表面的非导电性部分分开。锂基电池被联接到所述基底,使得经由柔性导电粘接剂的第一层将所述第一导电性电池触点电连接到所述第一导电性基底触点,其中所述柔性导电粘接剂的所述第一层将所述第一导电性电池触点与所述第一导电性基底触点物理地分开并且允许它们之间的由所述锂基电池的膨胀引起的相对运动。此外,锂基电池也被联接到所述基底,使得经由所述柔性导电粘接剂的第二层将所述第二导电性电池触点电连接到所述第二导电性基底触点,其中所述柔性导电粘接剂的所述第二层将所述第二导电性电池触点与所述第二导电性基底触点物理地分开并且允许它们之间的由所述锂基电池的膨胀引起的相对运动。此外,所述锂基电池被联接到所述基底,使得间隙将所述电池表面的所述非导电性部分和所述基底表面的所述非导电性部分分开,其中所述间隙足以容纳所述电池表面的所述非导电性部分的所述向外鼓起。
在又另一方面中,本公开描述一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锂基电池,所述锂基电池具有第一电池表面和与所述第一电池表面相反的第二电池表面。所述第一电池表面具有从所述第一电池表面突出的第一和第二导电性电池触点,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导电性基底触点被所述第一电池表面的非导电性部分分开。所述锂基电池是这样一类电池,其在充电期间经历膨胀,在充电中,锂基电池的膨胀包括第一电池表面的非导电性部分的向外鼓起。所述方法也包括提供基底,所述基底具有基底表面和从所述基底表面突出的第一和第二导电性基底触点,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导电性基底触点被所述基底表面的非导电性部分分开。方法进一步包括将所述锂基电池联接到所述基底。所述联接包括经由非导电性粘接剂的层将所述第二电池表面刚性联接到所述基底表面的所述非导电性部分。所述联接也包括经由柔性导电粘接剂的第一部分将所述第一导电性电池触点电连接到所述第一导电性基底触点,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允许由所述锂基电池的膨胀引起的所述第一导电性电池触点和所述第一导电性基底触点之间的相对运动。所述联接进一步包括经由柔性导电粘接剂的第二部分将所述第二导电性电池触点电连接到所述第二导电性基底触点,其中所述第二部分允许由所述锂基电池的膨胀引起的所述第二导电性电池触点和所述第二导电性基底触点之间的相对运动。
在又另一方面中,本公开描述一种装置。所述装置包括锂基电池,所述锂基电池具有第一电池表面和与所述第一电池表面相反的第二电池表面。所述第一电池表面具有从所述第一电池表面突出的第一和第二导电性电池触点,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导电性基底触点被所述第一电池表面的非导电性部分分开。所述锂基电池是这样一类电池,其在充电期间经历膨胀,在充电中,锂基电池的膨胀包括第一电池表面的非导电性部分的向外鼓起。所述装置也包括基底,所述基底具有基底表面和从所述基底表面突出的第一和第二导电性基底触点,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导电性基底触点被所述基底表面的非导电性部分分开。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被布置在所述第二电池表面和所述基底表面的所述非导电性部分之间的非导电性粘接剂,其中所述非导电性粘接剂将所述第二电池表面刚性地联接到所述基底表面的所述非导电性部分。所述装置也包括柔性导电粘接剂的第一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将所述第一导电性电池触点电连接到所述第一导电性基底触点,并且允许由所述锂基电池的膨胀引起的它们之间的相对运动。所述装置也包括柔性导电粘接剂的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二部分将所述第二导电性电池触点电连接到所述第二导电性基底触点,并且允许它们之间的由所述锂基电池的膨胀引起的相对运动。
前述发明内容仅仅是说明性的并且无论如何不旨是限制性的。除了上述的说明性方面、实施例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详细描述,进一步的方面、实施例和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图示根据示例实施方式的锂基电池。
图2图示根据示例实施方式的锂基电池和基底。
图3图示根据示例实施方式的使用刚性非导电性粘接剂联接到基底的锂基电池。
图4图示根据示例实施方式的锂基电池的膨胀。
图5图示根据示例实施方式的由于膨胀导致的锂基电池的破裂。
图6图示根据示例实施方式的使用柔性导电性粘接剂联接到基底的锂基电池。
图7图示根据示例实施方式的容纳锂基电池的膨胀。
图8图示根据示例实施方式的使用刚性非导电性粘接剂和柔性导电性粘接剂联接到基底的锂基电池。
图9图示根据示例实施方式的容纳使用图8中所示的构造的锂基电池的膨胀。
图10是根据示例实施方式的用于将锂基电池联接到基底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1是根据示例实施方式的用于将锂基电池联接到基底的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详细说明参考附图描述公开的系统和方法的各种特征和功能。在图中,相似的附图标记指示相似的部件,除非文中特别声明。这里所述的说明性系统和方法实施例不是限制性的。可容易理解的是,公开的系统和方法的某些方面在广泛的不同构造中能被布置和组合,所有这些都被包含于此。
I.概述
固态锂电池能被制造成使得当电池未被充电时在电池中几乎没有元素锂。在电池将被集成到经历进一步处理的另一装置中的情形中,这可能是有用的。特别地,在包括暴露到氧、水汽和/或加热条件的进一步的处理步骤中,可能不期望锂的存在。
图1图示根据示例实施方式的锂基电池100。更具体地,图1示出锂基电池100中的示例材料堆栈。如图1中所示,锂基电池100包括以下层:(1)基底102;(2)阴极电流收集器104;(3)阳极电流收集器106;(4)阴极108;(5)电介质110;(6)阳极112;和(7)封装114。这些材料和层是仅用于说明的示例。其它材料和堆栈构造能被用在锂基电池中。
如上提及的,当锂基电池100未充电时,元素形式的锂不存在。在充电期间,然而,锂被产生并且被镀在阳极112和电介质110之间。并且,对锂基电池100充电可能在锂基电池100的内侧产生压力和热。锂的产生和/或压力和热的生成或其它因素引起电池肿胀或膨胀。在一些情形中,膨胀可能相当于阴极108的厚度的约1/3。膨胀能在锂基电池100的结构中引起相当大的应力和应变。锂基电池100的应力和应变例如能通过使用当固化时是刚性的环氧基粘接剂材料的倒装芯片结合处理而被加剧,如以下关于图2-5所描述的。
在一些示例中,锂基电池100被集成到另一装置中。在这些示例中,锂基电池100可以被联接到基底以将锂基电池100连接到其它部件。图2图示根据示例实施方式的锂基电池100和基底200。如在图2中所示,锂基电池100具有第一电池表面202和与第一电池表面202相反的第二电池表面204。第一导电性电池触点206和第二导电性电池触点208从第一电池表面202突出。第一和第二导电性电池触点206和208被第一电池表面202的非导电性部分210分开。
基底200具有基底表面212。基底200也具有从基底表面212突出的第一导电性基底触点214和第二导电性基底触点216。第一和第二导电性电池触点214和216被基底表面212的非导电性部分218分开。
图3图示根据示例实施方式的使用刚性非导电性粘接剂300联接到基底200的锂基电池100。如在图3中所示,导电性电池触点206接触导电性基底触点214,并且导电性电池触点208接触导电性基底触点216。刚性的非导电性粘接剂300被用于将锂基电池100联接到基底200。以此方式,导电性电池触点206被刚性地联接到导电性基底触点214,并且导电性电池触点208被刚性地联接到导电性基底触点216。刚性的非导电性粘接剂300例如能是环氧基粘接剂。刚性的非导电性粘接剂300不允许锂基电池100与基底200之间的相对运动。
如上所提及的,锂基电池100在充电期间膨胀。图4图示根据示例实施方式的锂基电池100的膨胀。如在图4中所示,在充电期间,锂400被产生,并且可能在锂基电池100内也生成热和压力。如果锂基电池100具有空间,它将肿胀和膨胀。特别地,电池表面202的非导电性部分210将鼓起,如图4中所示。然而,重新参考图3,刚性的非导电性粘接剂300不提供锂基电池100膨胀的空间并且不允许锂基电池100和基底200之间的相对运动。因此,对锂基电池100充电期间产生的应力和应变将不被释放。
图5图示根据示例实施方式的由于膨胀导致的锂基电池100的破裂。如图5中所示,由于锂基电池100没有膨胀空间,并且因而不能释放充电导致的应力和应变,所以在基底200和/或有源电池层中可能形成破裂。图5描绘影响电池表面204并且穿过锂基电池100的若干层的裂纹500。裂纹500被示出用于说明。裂纹能在其它部分诸如导电性触点206、208、214和216中形成和/或在基底200中形成。因而,期望一种改进以在锂基电池100和基底200之间实现电接触并且也释放在充电期间由电池膨胀导致的应力和应变。
II.示例装置
图6图示根据示例实施方式的使用柔性导电性粘接剂联接到基底200的锂基电池100。使用柔性粘接剂在导电性电池触点206和208与相应的导电性基底触点214和216之间形成柔性导电性链接可以允许锂基电池100的肿胀/膨胀引起的应力和应变的释放。
如在图6中所示,第一导电性电池触点206经由柔性导电粘接剂的第一部分或第一层600电连接到第一导电性基底触点214。作为示例,柔性导电性粘接剂可以是各向同性导电性粘接剂,使得柔性导电性材料的第一层600能将第一导电性电池触点206与第一导电性基底触点214物理分开,但维持它们之间的电接触。在示例中,第一层600的各向同性导电性粘接剂材料包括包含金属颗粒(例如,银片)的聚合材料。在一些示例中,金属颗粒引起第一导电性电池触点和第一导电性基底触点之间的电连接。柔性导电性材料的示例是DA-6534,由Dow Corning Corp.出售,其是各项同性导电性硅基粘接剂。然而,也可以预期其它柔性导电性材料。
如在图6中描绘的,柔性导电粘接剂的第一层600将第一导电性电池触点206与第一导电性基底触点214物理分开。另外,由于其柔性,第一层600允许由锂基电池100的膨胀引起的锂基电池100与基底200之间的相对运动,并且因而允许锂基电池100的膨胀导致的应力和应变的释放。
类似地,如在图6中所示,第二导电性电池触点208经由柔性导电粘接剂的第二层602电连接到第二导电性基底触点216。柔性导电粘接剂的第二层602将第二导电性电池触点208与第二导电性基底触点216物理分开,并且允许它们之间的由锂基电池100的膨胀引起的相对运动。
在示例中,第一层600和第二层602可以被图案化成形成“凸块”,在导电性电池触点206和208上或者在导电性基底触点214和216上。对第一层600和第二层602图案化可以简化锂基电池100和基底200的结合或联接处理。例如,假定第一层600和第二层602被图案化在导电性电池触点206和208上,则锂基电池100可以与导电性基底触点214和216对齐并且在施加最小压力的情况下被放置在它们的适当位置。
在柔性导电性粘接剂包括聚合材料的示例中,第一层600和第二层602可以被以未固化状态图案化。然后,一旦锂基电池100被正确地联接到基底200,则包含聚合材料的柔性导电性粘接剂能被固化(例如,在热板或烤炉上)。使聚合材料固化可以移除任何过量的溶剂并且在导电性电池触点206和208与相应的导电性基底触点214和216之间形成强结合。
将第一层600和第二层602图案化可以使用若干技术来执行。例如,可以使用注射器来分配柔性导电性粘接剂。在另一示例中,能使用模版和刮板。也预期其它技术。
此外,如图6中描绘的,锂基电池100被联接到基底200,使得间隙604将电池表面202的非导电性部分210与基底表面212的非导电性部分218分开。间隙604可以足够容纳在充电期间电池表面202的非导电部分210的向外鼓起,如下文所述。
图7图示根据示例实施方式容纳锂基电池100的膨胀。图7示出当锂基电池100在充电期间膨胀时图6中示出的构造。如在图7中所示,充电引起锂基电池100的结构中的变形,并且特别地引起非导电性部分210朝向非导电性部分218向外鼓起。然而,因为第一层600和第二层602的柔性,变形被容纳。具体地,非导电性部分210被允许在间隙604中自由鼓起。而且,导电性电池触点206和208相对于相应的导电性基底触点214和216移动,但,经由第一层600和第二层602维持它们之间的电连接。因而,图6-7中描绘的装置使在电池结构中形成的应力最小化并且因而使锂基电池100破裂的可能性最小化。
在另一示例实施方式中,非导电性但柔性材料能被用于将锂基电池100结合到基底200。在该情形中,结合可以被构造成类似于图3的构造,不同在于作为刚性非导电性材料300的替代,使用柔性粘接剂(诸如硅基粘接剂)。与非柔性材料300相比,该构造可以提供增强的应力释放。然而,导电性电池触点206可以被刚性地附接到导电性基底触点214,并且导电性电池触点208可以被刚性地附接到导电性基底触点216。因而,这样的构造可能不提供在导电性电池触点206和208与导电性基底触点214和216之间的接触点处产生的竖直应变的释放。
图8和图9图示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具体地,图8图示根据示例实施方式的使用刚性非导电性粘接剂800和柔性导电性粘接剂联接到基底200的锂基电池100。图8示出相对图2-7的构造翻转的锂基电池100,使得第一电池表面202背向基底200。
图8描绘被布置在第二电池表面204与基底表面212的非导电性部分218之间的非导电性粘接剂800。非导电性粘接剂800刚性地将第二电池表面204联接到基底表面212的非导电性部分218。作为用于说明的示例,刚性非导电性粘接剂800可以是环氧基粘接剂。
此外,柔性导电粘接剂的第一部分802将第一导电性电池触点206电连接到第一导电性基底触点214。第一部分802可以与图6中的第一层600相似。柔性导电粘接剂的第一部分802允许可能由充电期间锂基电池100的膨胀引起的第一导电性电池触点206与第一导电性基底触点214之间的相对运动。
类似地,柔性导电粘接剂的第二部分804将第二导电性电池触点208电连接到第二导电性基底触点216。第二部分804可以与图6中的第二层602相似。柔性导电粘接剂的第二部分804允许可能由充电期间锂基电池100的膨胀引起的第二导电性电池触点208与第一导电性基底触点216之间的相对运动。
图9图示根据示例实施方式的容纳使用图8中所示的构造的锂基电池的膨胀。图9图示当锂基电池100在充电期间膨胀时图8中示出的构造。如上所提及的并且如在图9中所示,充电引起锂基电池100的结构中的变形,并且特别地引起非导电性部分210向外鼓起。然而,因为第一部分802和第二部分804的柔性,变形被容纳。具体地,非导电性部分210被允许自由鼓起并且因而不形成裂纹。而且,导电性电池触点206和208相对于相应的导电性基底触点214和216移动,但维持它们之间的电连接。因而,图8-9中描绘的装置使在电池结构中形成的应力最小化并且因而使锂基电池100破裂的可能性最小化。
III.示例方法
图10是根据示例实施方式的用于锂基电池的结合的方法1000的流程图。方法1000可以包括由框1002-1010中的一个或多个图示的一个或多个操作、功能或动作。尽管框被按顺序图示,但是这些框在一些情形中可以被并行执行和/或被以与这里描述的顺序不同的顺序执行。并且,基于期望的实施方式,各个框可以被组合成较少的框,被分成另外的框,和/或被移除。
在框1002处,方法1000包括提供锂基电池,所述锂基电池具有电池表面和从电池表面突出的第一和第二导电性电池触点。如这里关于部件使用的术语“提供”包括使部件可供使用的任何动作,诸如将部件带到设备或工作环境用于部件的进一步处理(例如,将部件联接到另一部件)。
与关于图6和7的讨论一致,由电池表面的非导电性部分将第一和第二导电性电池触点分开。所述锂基电池是这样一类电池,其在充电期间经历膨胀,在充电中,锂基电池的膨胀包括电池表面的非导电性部分的向外鼓起。例如,如关于图1描述的,锂基电池可以包括至少阳极层和电解质层,并且充电期间的膨胀至少部分地由充电期间阳极层和电解质层之间的锂的产生而引起。其它因数可以引起膨胀,诸如充电期间在锂基电池内生成的热和压力。
在框1004处,方法1000包括提供基底,所述基底具有基底表面和从基底表面突出的第一和第二导电性基底触点。第一和第二导电性基底触点被基底表面的非导电性部分分开。
在框1006处,方法1000包括施加柔性导电粘接剂到(i)所述第一导电性电池触点或所述第一导电性基底触点中的至少一个和(ii)所述第二导电性电池触点或所述第二导电性基底触点中的至少一个。在示例中,柔性导电粘接剂是各向同性的导电性粘接剂材料。各向同性的导电性粘接剂可以包括包含金属颗粒的聚合材料(例如,硅材料)。金属颗粒可以有效地在导电性电池触点和相应的导电性基底触点之间建立电连接。各项同性的导电性粘接剂材料可以被供应有未固化状态的聚合材料,以便于施加并且使锂基电池与基底对齐。此后,一旦锂基电池被正确联接到基底,如以下在框1008处所述,包含聚合材料的柔性导电性粘接剂能被固化,以便移除任何过量的溶液并且在导电性电池触点和导电性基底触点216和216之间形成强结合。
在框1008处,方法1000进一步包括将所述锂基电池联接到所述基底。联接包括经由柔性导电粘接剂的第一层将第一导电性电池触点电连接到第一导电性基底触点。柔性导电粘接剂的第一层将第一导电性电池触点与第一导电性基底触点物理分开,并且允许它们之间的由锂基电池的膨胀引起的相对运动。类似地,联接包括经由柔性导电粘接剂的第二层将第二导电性电池触点电连接到第二导电性基底触点。柔性导电粘接剂的第二层将第二导电性电池触点与第二导电性基底触点物理分开,并且允许它们之间的由锂基电池的膨胀引起的相对运动。
在框1010处,方法1000包括在电池表面的非导电性部分与基底表面的非导电性部分之间提供间隙。该间隙被设计成足够容纳电池表面的非导电性部分的向外鼓起。以此方式,因为第一和第二层允许相应的电池触点和基底触点之间的相对运动以及电池表面的非导电性部分和基底表面的非导电性部分之间的间隙,所以锂基电池能在充电期间自由地膨胀而不形成裂纹。
图11是根据示例实施方式的用于锂基电池的结合的另一方法1100的流程图。方法1100可以包括由框1102-1106中的一个或多个图示的一个或多个操作、功能或动作。尽管框被按顺序图示,但是这些框在一些情形中可以被并行执行和/或被以与这里描述的顺序不同的顺序执行。并且,基于期望的实施方式,各个框可以被组合成较少的框,被分成另外的框,和/或被移除。
在框1102处,方法1100包括提供锂基电池,所述锂基电池具有第一电池表面和与所述第一电池表面相反的第二电池表面。与关于图8和9的论述一致,第一电池表面具有从第一电池表面突出的第一和第二导电性电池触点,其中第一和第二导电性基底触点被第一电池表面的非导电性部分分开。所述锂基电池是这样一类电池,其在充电期间经历膨胀,在充电中,锂基电池的膨胀包括第一电池表面的非导电性部分的向外鼓起。例如,如关于图1描述的,锂基电池包括至少阳极层和电解质层,并且充电期间的膨胀至少部分地由充电期间阳极层和电解质层之间的锂的产生而引起。其它因素也可以引起膨胀,诸如充电期间在锂基电池内生成的热和压力。
在框1104处,方法1100包括提供基底,所述基底具有基底表面和从基底表面突出的第一和第二导电性基底触点。第一和第二导电性基底触点被基底表面的非导电性部分分开。
在框1106处,方法1100包括将所述锂基电池联接到所述基底。所述联接包括经由刚性非导电性粘接剂的层将所述第二电池表面刚性联接到所述基底表面的所述非导电性部分。例如,刚性非导电性粘接剂可以是环氧基粘接剂。
联接也包括经由柔性导电粘接剂的第一部分将第一导电性电池触点电连接到第一导电性基底触点。第一部分允许由锂基电池的膨胀引起的第一导电性电池触点与第一导电性基底触点之间的相对运动。联接进一步包括经由柔性导电粘接剂的第二部分将第二导电性电池触点电连接到第二导电性基底触点。第二部分允许由锂基电池的膨胀引起的第二导电性电池触点与第二导电性基底触点之间的相对运动。
柔性导电粘接剂可以是例如各向同性的导电性粘接剂材料。在示例中,各向同性的导电性粘接剂包括包含金属颗粒的聚合材料(例如,硅材料)。金属颗粒可以有效地在导电性电池触点和导电性基底触点之间建立电连接。方法1100可以进一步包括施加具有未固化状态的聚合材料的各向同性导电性粘接剂材料到(i)所述第一导电性电池触点或所述第一导电性基底触点中的至少一个和(ii)所述第二导电性电池触点或所述第二导电性基底触点中的至少一个。此后,方法1100可以包括使聚合材料固化以在导电性电池触点和相应的导电性基底触点之间实现强结合。
IV.总结
应理解的是,这里描述的布置仅用于示例的目的。这样,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其它布置或其它元件(例如,机器、接口、顺序以及操作的分组等)能被替代使用,并且一些元件可以根据期望的结果而被一起省略。
尽管这里已经公开了各种方面和实施方式,但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其它方面和实施方式将是显而易见的。这里公开的各种方面和实施方式用于说明的目的并且不旨在是限制性的,真实的范围由以下权利要求以及和与这些权利要求等同的全部范围指示。也应理解的是,这里所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方式的目的,并且不旨在是限制性的。

Claims (20)

1.一种结合锂基电池的方法,包括:
提供锂基电池,所述锂基电池具有第一电池表面和从所述第一电池表面突出的第一和第二导电性电池触点,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导电性电池触点被所述电池表面的非导电性部分分开,并且其中,所述锂基电池是这样一种电池,其在充电期间经历膨胀,在充电中,所述锂基电池的所述膨胀包括所述电池表面的所述非导电性部分的向外鼓起;
提供基底,所述基底具有基底表面和从所述基底表面突出的第一和第二导电性基底触点,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导电性基底触点被所述基底表面的非导电性部分分开;
施加柔性导电粘接剂到(i)所述第一导电性电池触点或所述第一导电性基底触点中的至少一个和(ii)所述第二导电性电池触点或所述第二导电性基底触点中的至少一个;
将所述锂基电池联接到所述基底,其中所述联接包括:
经由所述柔性导电粘接剂的第一层将所述第一导电性电池触点连接到所述第一导电性基底触点,其中,所述柔性导电粘接剂的所述第一层将所述第一导电性电池触点与所述第一导电性基底触点物理地分开并且允许它们之间的由所述锂基电池的膨胀引起的相对运动;
经由所述柔性导电粘接剂的第二层将所述第二导电性电池触点连接到所述第二导电性基底触点,其中,所述柔性导电粘接剂的所述第二层将所述第二导电性电池触点与所述第二导电性基底触点物理地分开并且允许它们之间的由所述锂基电池的膨胀引起的相对运动;以及
在所述电池表面的所述非导电性部分和所述基底表面的所述非导电性部分之间提供间隙,其中,所述间隙足以容纳所述电池表面的所述非导电性部分的所述向外鼓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锂基电池的方法,其中所述锂基电池包括至少阳极层和电解质层,并且充电期间的所述膨胀至少部分地由充电期间所述阳极层和所述电解质层之间的锂的产生引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锂基电池的方法,其中,所述柔性导电粘接剂是各向同性导电性粘接剂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结合锂基电池的方法,其中所述各向同性导电性粘接剂材料包括包含金属颗粒的聚合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结合锂基电池的方法,其中,施加所述柔性导电粘接剂包括在所述聚合材料未固化状态下施加所述各向同性导电性粘接剂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结合锂基电池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使所述聚合材料固化。
7.一种锂基电池装置,包括:
锂基电池,所述锂基电池具有电池表面和从所述电池表面突出的第一和第二导电性电池触点,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导电性电池触点被所述电池表面的非导电性部分分开,并且其中,所述锂基电池是这样一种电池,其在充电期间经历膨胀,在充电中,所述锂基电池的所述膨胀包括所述电池表面的所述非导电性部分的向外鼓起;和
基底,所述基底具有基底表面和从所述基底表面突出的第一和第二导电性基底触点,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导电性基底触点被所述基底表面的非导电性部分分开,
其中,所述锂基电池被联接到所述基底使得:
所述第一导电性电池触点经由柔性导电粘接剂的第一层电连接到所述第一导电性基底触点,其中,所述柔性导电粘接剂的所述第一层将所述第一导电性电池触点与所述第一导电性基底触点物理地分开并且允许它们之间的由所述锂基电池的膨胀引起的相对运动,
所述第二导电性电池触点经由所述柔性导电粘接剂的第二层电连接到所述第二导电性基底触点,其中,所述柔性导电粘接剂的所述第二层将所述第二导电性电池触点与所述第二导电性基底触点物理地分开并且允许它们之间的由所述锂基电池的膨胀引起的相对运动,并且
间隙将所述电池表面的所述非导电性部分和所述基底表面的所述非导电性部分分开,其中,所述间隙足以容纳所述电池表面的所述非导电性部分的所述向外鼓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锂基电池装置,其中所述锂基电池包括至少阳极层和电解质层,并且充电期间的所述膨胀至少部分地由充电期间所述阳极层和所述电解质层之间的锂的产生引起。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锂基电池装置,其中,所述柔性导电粘接剂是各向同性导电性粘接剂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锂基电池装置,其中所述各向同性导电性粘接剂材料包括硅基聚合物和金属颗粒。
11.一种结合锂基电池的方法,包括:
提供锂基电池,所述锂基电池具有第一电池表面和和与所述第一电池表面相反的第二电池表面,其中所述第一电池表面具有从所述第一电池表面突出的第一和第二导电性电池触点,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导电性电池触点被所述第一电池表面的非导电性部分分开,并且其中,所述锂基电池是这样一种电池,其在充电期间经历膨胀,在充电中,所述锂基电池的所述膨胀包括所述第一电池表面的所述非导电性部分的向外鼓起;
提供基底,所述基底具有基底表面和从所述基底表面突出的第一和第二导电性基底触点,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导电性基底触点被所述基底表面的非导电性部分分开;以及
将所述锂基电池联接到所述基底,其中所述联接包括:
经由非导电性粘接剂的层将所述第二电池表面刚性联接到所述基底表面的所述非导电性部分;
经由柔性导电粘接剂的第一部分将所述第一导电性电池触点电连接到所述第一导电性基底触点,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允许由所述锂基电池的所述膨胀引起的所述第一导电性电池触点和所述第一导电性基底触点之间的相对运动;以及
经由柔性导电粘接剂的第二部分将所述第二导电性电池触点电连接到所述第二导电性基底触点,其中,所述第二部分允许由所述锂基电池的所述膨胀引起的所述第二导电性电池触点和所述第二导电性基底触点之间的相对运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结合锂基电池的方法,其中所述锂基电池包括至少阳极层和电解质层,并且充电期间的所述膨胀至少部分地由充电期间所述阳极层和所述电解质层之间的锂的产生引起。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结合锂基电池的方法,其中,所述刚性非导电性粘接剂包括环氧基粘接剂。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结合锂基电池的方法,其中,所述柔性导电粘接剂是各向同性导电性粘接剂材料。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结合锂基电池的方法,其中所述各向同性导电性粘接剂材料包括包含金属颗粒的聚合材料。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结合锂基电池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聚合材料处于未固化状态的情况下施加各向同性导电性粘接剂材料到(i)所述第一导电性电池触点或所述第一导电性基底触点中的至少一个和(ii)所述第二导电性电池触点或所述第二导电性基底触点中的至少一个;以及
使所述聚合材料固化。
17.一种锂基电池装置,包括:
锂基电池,所述锂基电池具有第一电池表面和和与所述第一电池表面相反的第二电池表面,其中所述第一电池表面具有从所述第一电池表面突出的第一和第二导电性电池触点,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导电性电池触点被所述第一电池表面的非导电性部分分开,并且其中,所述锂基电池是这样一种电池,其在充电期间经历膨胀,在充电中,所述锂基电池的所述膨胀包括所述电池表面的所述非导电性部分的向外鼓起;
基底,所述基底具有基底表面和从所述基底表面突出的第一和第二导电性基底触点,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导电性基底触点被所述基底表面的非导电性部分分开;
非导电性粘接剂,所述非导电性粘接剂被布置在所述第二电池表面和所述基底表面的所述非导电性部分之间,其中所述非导电性粘接剂将所述第二电池表面刚性地联接到所述基底表面的所述非导电性部分;
柔性导电粘接剂的第一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将所述第一导电性电池触点电连接到所述第一导电性基底触点,并且允许由所述锂基电池的膨胀引起的所述第一导电性电池触点和所述第一导电性基底触点之间的相对运动;以及
柔性导电粘接剂的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二部分将所述第二导电性电池触点电连接到所述第二导电性基底触点,并且允许由所述锂基电池的膨胀引起的所述第二导电性电池触点和所述第二导电性基底触点之间的相对运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锂基电池装置,其中,所述非导电性粘接剂包括环氧基粘接剂。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锂基电池装置,其中所述锂基电池包括至少阳极层和电解质层,并且充电期间的所述膨胀至少部分地由充电期间所述阳极层和所述电解质层之间的锂的产生引起。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锂基电池装置,其中所述柔性导电性粘接剂材料是包括包含金属颗粒的硅基聚合物的各项同性导电性材料。
CN201680011215.0A 2015-02-27 2016-02-18 与固态锂电池的结合相关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725126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562121630P 2015-02-27 2015-02-27
US62/121,630 2015-02-27
US14/691,754 US9991550B2 (en) 2015-02-27 2015-04-21 Methods and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bonding of solid-state lithium batteries
US14/691,754 2015-04-21
PCT/US2016/018398 WO2016137807A1 (en) 2015-02-27 2016-02-18 Methods and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bonding of solid-state lithium batterie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51267A CN107251267A (zh) 2017-10-13
CN107251267B true CN107251267B (zh) 2020-06-26

Family

ID=554428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11215.0A Active CN107251267B (zh) 2015-02-27 2016-02-18 与固态锂电池的结合相关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9991550B2 (zh)
EP (1) EP3228162B1 (zh)
KR (2) KR20190039332A (zh)
CN (1) CN107251267B (zh)
TW (1) TWI632718B (zh)
WO (1) WO201613780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770698B1 (en) 2017-06-09 2020-09-08 Greatbatch Ltd. Miniature electrochemical cell having a casing comprising opposed ceramic substrates secured together using a precious metal braze
CN109585904B (zh) * 2017-09-29 2021-11-23 辉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挠式锂电池
US11011787B2 (en) 2018-01-08 2021-05-18 Greatbatch Ltd. Hermetic thin film electrochemical cells housed in a ceramic casing and activated with a solid electrolyte
US10957884B1 (en) 2018-01-08 2021-03-23 Greatbatch Ltd. Miniature electrochemical cells housed in a metallic casing having a glass-to-metal seal isolating the opposite polarity terminals
CN110299574B (zh) * 2019-05-21 2021-11-12 重庆交通大学 电池过充保护装置
US11075421B1 (en) 2019-05-24 2021-07-27 Greatbatch Ltd. Miniature electrochemical cell having a casing of a metal container closed with a ceramic plate having a via hole supporting a platinum-containing conductive pathway
US11114714B2 (en) 2019-06-04 2021-09-07 Greatbatch Ltd. Miniature electrochemical cell having a casing of a metal container closed with a ceramic plate having two via holes supporting opposite polarity platinum-containing conductive pathways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79821A (zh) * 1997-11-19 2001-01-1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应力衰减型电子元器件、布线板及其安装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57206A (en) 1994-06-23 1997-08-12 Cubic Memory, Inc. Conductive epoxy flip-chip package and method
US6835493B2 (en) * 2002-07-26 2004-12-28 Excellatron Solid State, Llc Thin film battery
US7553582B2 (en) 2005-09-06 2009-06-30 Oak Ridge Micro-Energy, Inc. Getters for thin film battery hermetic package
US20070117268A1 (en) 2005-11-23 2007-05-24 Baker Hughes, Inc. Ball grid attachment
KR101379243B1 (ko) * 2006-07-18 2014-03-28 사임베트 코퍼레이션 고체상태 마이크로 배터리의 포토리소그래픽 제조, 싱글레이션 및 패시베이션 방법 및 장치
WO2008100441A2 (en) * 2007-02-09 2008-08-21 Cymbet Corporation Charging systems and methods
US9136544B2 (en) * 2010-03-11 2015-09-15 Harris Corporation Dual layer solid state batteries
JP5778926B2 (ja) * 2010-12-27 2015-09-16 株式会社アルバック 全固体リチウム二次電池の製造方法及び全固体リチウム二次電池の検査方法
JP2013004421A (ja) * 2011-06-20 2013-01-07 Namics Corp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JP6161918B2 (ja) 2013-02-25 2017-07-12 新光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
US9793522B2 (en) * 2014-08-13 2017-10-17 Verily Life Sciences Llc Sealed solid state battery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79821A (zh) * 1997-11-19 2001-01-1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应力衰减型电子元器件、布线板及其安装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254507A1 (en) 2018-09-06
US20160254566A1 (en) 2016-09-01
TWI632718B (zh) 2018-08-11
US10873102B2 (en) 2020-12-22
CN107251267A (zh) 2017-10-13
KR20190039332A (ko) 2019-04-10
KR20170107527A (ko) 2017-09-25
TW201703335A (zh) 2017-01-16
KR102094271B1 (ko) 2020-03-30
EP3228162B1 (en) 2019-04-10
US9991550B2 (en) 2018-06-05
EP3228162A1 (en) 2017-10-11
WO2016137807A1 (en) 2016-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51267B (zh) 与固态锂电池的结合相关的方法和装置
CN108028435B (zh) 具有用于电子设备和电池的公共衬底的可安装在身上的装置
US9748597B2 (en) Flexible electrode assembly and electrochemical device including the electrode assembly
JP5551012B2 (ja) 配線体接続構造体
JP5895827B2 (ja) 固体電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647113B2 (ja) 全固体二次電池の製造方法
CN100485895C (zh) 内埋式晶片封装结构及其工艺
KR101493569B1 (ko) 전기 공급 시스템 및 이의 전기 공급 소자
CN108695453A (zh) 电池组模块和用于制造电池组模块的方法以及电池组
CN111247877B (zh) Pcb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11527642B (zh) 二次电池容量恢复方法和二次电池容量恢复装置
KR20130122906A (ko) 전기 화학 디바이스
JP7136992B2 (ja) 電池用電極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電池セルの製造方法
JP2017188450A (ja) 配線接続構造
JP2014067523A (ja) 非水電解液二次電池用カーボン電極、非水電解液二次電池、および非水電解液二次電池用カーボン電極の製造方法
CN102568832B (zh) 电化学装置
CA3076705C (en) Flexible battery
KR102393191B1 (ko) 포토레지스트를 활용한 수퍼캐패시터의 제조 방법
JP2021022565A (ja) いくつかのマイクロ電子部品を含む三次元デバイスを製造するための組立金型
US20230223585A1 (en) Battery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JP2011222773A (ja) ポリマー温度ヒューズ素子、温度センサー、バッテリパック
US9368285B1 (en) Power cell embedded in enclosure
JP2015109230A (ja) 全固体二次電池電極の製造方法
JP2004063622A (ja) 半導体装置、積層半導体装置、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