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49701A - 一种骑行装备的板面 - Google Patents

一种骑行装备的板面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49701A
CN107249701A CN201580075934.4A CN201580075934A CN107249701A CN 107249701 A CN107249701 A CN 107249701A CN 201580075934 A CN201580075934 A CN 201580075934A CN 107249701 A CN107249701 A CN 1072497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face
resilience part
flexible material
resilience
rigid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7593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托马斯·约瑟夫·欧诺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dvantage Brands Ltd
Original Assignee
Advantage Brand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dvantage Brands Ltd filed Critical Advantage Brand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2497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497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CSKATES; SKIS; ROLLER SKATES; DESIGN OR LAYOUT OF COURTS, RINKS OR THE LIKE
    • A63C17/00Roller skates; Skate-boards
    • A63C17/0033Roller skates; Skate-boards with a castor wheel, i.e. a swiveling follow-up whee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CSKATES; SKIS; ROLLER SKATES; DESIGN OR LAYOUT OF COURTS, RINKS OR THE LIKE
    • A63C17/00Roller skates; Skate-boards
    • A63C17/01Skateboards
    • A63C17/014Wheel arrangements
    • A63C17/015Wheel arrangements with wheels arranged in two pai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CSKATES; SKIS; ROLLER SKATES; DESIGN OR LAYOUT OF COURTS, RINKS OR THE LIKE
    • A63C17/00Roller skates; Skate-boards
    • A63C17/12Roller skates; Skate-boards with driving mechanisms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骑乘装备。该装备包括一个具有顶面和底面的板面,还有至少两个轮组连接在底面。所述板面包括柔性材料和至少两个回弹部件,所述回弹部件沿着板面的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回弹部件的刚度大于所述柔性材料的刚度。柔性材料可由聚合物组成,例如热塑性聚合物,回弹部件可由纤维复合物制成,例如玻璃纤维或者碳纤维。回弹部件可与柔性材料基体一体成型,也可分步连接在柔性材料基体上。所述回弹部件其中一个沿着板面左侧边缘延伸,另一个沿着板面右侧边缘延伸。

Description

一种骑行装备的板面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骑行装备的板面,例如滑板。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有很多骑行装备。骑行装备形式多样,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娱乐。骑行装备外形难以形容,大多为具有某些功能的外形,例如像溜冰板、滑板车,或者制作的像车辆、动物,或者做成和学龄前儿童玩具一样的虚拟角色。
传统的溜冰板通常由连接在板面下方的两轮桥组件支撑,这种溜冰板流行了很久,但是它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为骑手只能通过从滑板上移开一只脚推滑地面,才能实际地在水平地面或上坡加速。通常情况下,此类滑板在转向角度上也是有限的,因为当转弯半径达到某个角度时,车轮就会碰到滑板。
市场上需求一种骑行产品,他的前进方式比简单的推滑更新颖,在需要的情况下能提供更尖锐的转向角。为解决溜冰板的限制,随后发展了一种轮滑板。美国专利号为7,195,259的发明提供了一种轮滑板的示例,此专利披露的内容完整的引用在本申请中,典型的轮滑板包括一个或两个板面,板面前部设有至少一个旋转脚轮,板面后部设有至少一个旋转脚轮。骑手通过向左和向右扭动身体加速轮滑板,而且能以一个相对较小的转弯半径转弯。因为当板面向某一方向扭曲时轮子会围绕轮轴旋转,轮轴相对于板面底部呈锐角安装。
发明内容
至少有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骑行装备。该骑行装备包括板面,所述板面包括顶面和底面,所述板面底面安装有两个轮子。板面包括一块柔性材料和至少两个回弹部件,所述回弹部件在前后方向上延伸,所述柔性材料的刚度称第一刚度,所述回弹部件刚度称为第二刚度,所述第二刚度大于第一刚度。
某一实施例中,所述柔性材料包括热塑性聚合物,所述回弹部件由纤维复合物制成。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刚度为75-700ksi,第二刚度大于10GPa。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回弹部件与柔性材料一体成型。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回弹部件附接在柔性材料上。另一实施例中,其中一个回弹部件沿板面的左侧边缘延伸,另一个回弹部件沿着板面的右侧边缘延伸。
至少有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骑行装备的板面。该板面包括基体,所述基体的顶面支撑骑手,所述基体的底面安装至少两个轮子。所述板面包括柔性材料和至少两个回弹部件,所述回弹部件在前后方向上延伸,所述柔性材料的刚度称第一刚度,所述回弹部件刚度称为第二刚度,所述第二刚度大于第一刚度。
某一实施例中,所述柔性材料包括热塑性聚合物,所述回弹部件由纤维复合物制成。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刚度为75-700ksi,第二刚度大于10GPa。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回弹部件与柔性材料一体成型。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回弹部件附在柔性材料上。另一实施例中,其中一个回弹部件沿板面的左侧边缘延伸,另一个回弹部件沿着板面的右侧边缘延伸。所述至少两个回弹部件可由玻璃纤维形成。某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刚度为10-75GPa,所述至少两个回弹部件具有矩形横断面。所述板面底面安装至少一个旋转脚轮,所述旋转脚轮包括两个与脚轮轮轴等距安装的两个轮子。
至少有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骑行装备,所述骑行装备包括板面,所述板面具有顶面和底面。板面包括一块柔性材料和至少两个回弹部件,所述回弹部件在前后方向上延伸,所述柔性材料的刚度称第一刚度,所述回弹部件刚度称为第二刚度,所述第二刚度大于第一刚度。所述纤维复合物回弹部件的密度小于6g/cm3。
某一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回弹部件的密度小于4g/cm3。所述回弹部件可附于板面前部和后部的柔性材料上。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回弹部件与柔性材料一体成型。所述回弹部件可以形成板面外表面至少一部分。在实施例中,第一刚度为0.5-5GPa,第二刚度为10-75GPa,所述柔性材料包括一种热塑性聚合物,所述回弹部件由玻璃纤维制成。
至少有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骑行装备。所述骑行装备可包括一个板面,所述板面包括顶面和底面,所述底面安装有至少一个旋转脚轮,所述旋转脚轮包括两个与脚轮轮轴等距安装的两个轮子。
附图说明
图1为具有两个脚轮组件的骑行装备的实施例俯视平面图。
图2为具有三个脚轮组件的骑行装备的实施例俯视透视图。
图3为图1中骑行装备的侧面透视图。
图4为图2中骑行装备的侧面透视图。
图5为图1中骑行装备的仰视透视图。
图6为图2中骑行装备的仰视透视图。
图7为具有两个回弹部件板面的实施例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8为具有四个回弹部件板面的实施例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9为具有两个回弹部件板面的另一实施例中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10为具有两个一体成型回弹部件板面的实施例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11为具有两个一体成型回弹部件板面的另一实施例的横截面示意图。
如图所示:10、骑行装备,12、板面,14、基体,16、顶面,18、底面,20、脚轮组件,22、前侧,24、后侧,30、柔性材料,32、回弹部件,34、柔性材料区域,36、外边缘,38、中心线,40、附加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详细实施例公开如下。但公开的实施例仅作为本发明的解释,本发明可有多种可选择的实施例。附图并不是限定范围所需,为了展示特别结构的细节,某些特征可能被放大或缩小了。因此,实施例所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性细节不能理解为限制,而仅仅是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各种情况下实施本次公开的一个典型例。
本发明的公开涉及运动器材,具体来说是滑板类运动。用于骑行运动的板,下文中称“滑板”或“板面”,可用于雪上、水中和陆地上骑行。随着时间的推移,滑板或板面的结构已经有所发展,但是对于一个专业人员来说,拥有一个抗拉强度和弹性性能合适的滑板是非常重要的。热塑性塑料由于成本相对较低常被用于某些性能要求低的滑板上。热塑性塑料模塑成型成本低,成型形状多样。但是,热塑性塑料一般缺乏弹性,而弹性是高质量滑板的固有特性,例如木质板或者纤维加强树脂板。对专业人员来说,热塑性塑料板不怎么受欢迎,也不符合他们的需要。因此,滑板的制造一般采用一种复合物,或者一种硬度高、质量轻但弹性高的物质。有些地方,滑板也可能是分层或者加厚的(例如,木质层积板),但一般来说,它的构造在整体外观上是一致的。
推低滑板边缘会使得大多数滑板转弯。比方说,如果将溜冰板或长形冲浪板的一边向下推,滑板的桥会将车轮定位,这样车轮整体偏离的方向就成了一条曲线。溜冰板和长形冲浪板的专业人员利用换边和身体重量从一边到另一边的转移获得动能。这就是所谓的卡宾,在脚不落地时可用于增加或减少动能。然而,就算对专业的滑板人员来说,卡宾也不能作为普通板驱动的主要方式。设计溜冰板和长形冲浪板是用于骑行者踏在溜冰板和长形冲浪板上向下滑行或推行。因此,为了支撑骑行者,溜冰板和长形冲浪板一般用硬度高的材料制作。板材料需要有足够的强度以支撑施加在横穿长轴距的前后桥上的骑行者的重量。为了使滑板前后方向上能支撑骑行者的重量,板需要有足够的强度,板的刚度必须要足够高,这就使得滑板左右方向几乎没有弹性。
上述问题通过使用扭力杆的现有工艺已经得到解决,此扭力杆将板分成两个部分。专利号为7,195,259和8,297,630的美国专利就有涉及扭力杆的骑行装备和滑板,该申请披露的内容完整的引用在本申请中。但是,扭力杆将板面分成两个部分会使骑行面不平整,专业滑板人员会感觉到受限。另一种方法就是用热塑性塑料制成一体成型的滑板。然而,由于整个构造中只有一种基材,允许滑板扭转的中部材料(从左到右)必然会非常窄。在考虑脚的放置或者板在滑行时,这样的板基本等同于有两个部分的板。另外,可扭转的中部或扭力杆的存在使板的构造中产生薄弱点。
如果滑板的标准形状,前后方向具备能支撑骑行者的硬度,左右方向具备能够扭转的弹性,这对滑板来说十分有利,例如冰棒棍形或其他流行的形状(例如,卵形,椭圆形,圆角矩形,等等)。标准形状的滑板一贯都是宽的,这样滑板在中部附近就不会像具有扭力杆的滑板那么窄。扭转(左右扭转)的弹性增加了滑板的可操作性和卡宾时的驱动力,这对于在斜坡上卡宾时降速或者控制速度也是非常有益的。
另外,如果滑板左右方向上具有弹性,骑行者能够单独控制单个桥或板(例如,前板或后板),甚至能控制另一边,这样就能实现更大的转弯控制。此外,当使用卡宾板滑雪时,从一边到另一边的过渡可通过扭转实现,这样的过渡将会更加流畅。为了便于扭转,滑板必须足够坚硬以支撑骑行者踩在上面,也要有足够的弹性以使骑行者能掌控前后两个对边。流畅的过渡可使惯性动能的损失和一组轮子向另一组产生偏倚的能力降低。这就允许骑行者通过作用于一组轮子从而影响另一组轮子,就像内联甚至是四联轴的溜冰鞋一样。
在图1至图6中,所述的骑行装备10包括一个板面12,所述板面在前后方向上具有足够的刚度或硬度,在左右方向上具有足够的弹性。图中所示骑行装备为溜冰板,所述板面还可用于任何其他骑行装备,例如单脚滑行车、冲浪板、滑雪板或其他。这里所说的“滑板”包括各种形式的滑板,例如传统溜冰板,长形冲浪板,轮滑板,或其他。
板面12包括一个基体14,所述基体14包括顶面16和底面18。顶面16支撑骑行者的脚,底面18附有轮子组件。如上所述,用于支撑滑板的方式很多,包括脚轮组件、桥组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施例中,板面12通过一组或多组脚轮组件支撑。脚轮组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十分常见,这里不再赘述。一般来说,脚轮组件包括由车轮支架支撑的一个或多个轮子。所述轮子附接在板面上,以便沿其整个圆周自由旋转。所述轮子可进一步地关于轮轴线自由旋转,或者沿单一方向对齐排列后固定连接(例如,沿前后方向排列)。所述车轮支架可旋转连接在脚轮轴上,所述脚轮轴具有脚轮轴线,所述脚轮轴线与轮轴线呈一定角度偏移。美国专利号为7,195,259和8,297,630(上文有提及)的美国专利中有关于脚轮组件的进一步描述。如图3和图5所示,板面12包括至少一个万向脚轮,所述万向脚轮沿旋转轴线等间距安装有两个轮子。
所述脚轮组件20包括一个单轮结构(如图1、3、5)或者一个双轮结构(如图2、4、6)。此外,脚轮组件可以旋转连接,也可以固定连接。板面12上可附接一个或多个脚轮组件20,脚轮组件20可由单轮结构或双轮结构任意组合。脚轮组件20又被称为前脚轮组件或后脚轮组件,这要依据两个脚轮组件20中哪个更靠近板面12的前侧22或者后侧24。前脚轮组件可设置一个或者多个,后脚轮组件也可设置一个或者多个,这要依据具体装备的设计。在实施例中,板面12有两个脚轮组件20,一个前脚轮组件,一个后脚轮组件。这些脚轮组件20有两个轮子(例如,图1、3、5中所示),可以固定安装或旋转连接(或者两者混搭)。另一实施例中,板面12有三个脚轮组件20,在这些实施例中,板面12的后侧24有两个脚轮组件20,板面12的前侧22有一个脚轮组件20。但是,也可以反过来设置(后侧一个,前侧两个)。这些脚轮组件20可以是单轮结构旋转连接(例如,图2、4、6中所示)。
如果板面12一侧只有一个脚轮组件20,所述脚轮组件沿板面12长轴线或者中心线38分布。如果板面12一侧有多个脚轮组件20(比方说有两个),那么脚轮组件20偏离中心线38分布(例如,每边各一个)。实施例中,板面12有两个脚轮组件20,一个为前脚轮组件,另一个为后脚轮组件,这种板被称为双边板,实施例中,板面12有三个脚轮组件20,其中一个为前脚轮组件,两个为后脚轮组件(或者刚好相反),这种被称为三边板。图中所示的骑行装备10除了包括脚轮组件20,也使用桥组件将轮子附接到板面12上。桥组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因此不会再作描述。此外,脚轮组件与桥组件也可以结合起来应用,例如桥组件用在板面后侧,脚轮组件用于板面前侧,或者两者对调。如上所述,脚轮组件可由多种结构,例如单轮结构或者双轮结构,可固定连接或者旋转连接,或其他各种结构。
至少有一实施例中,板面12在前后方向上应具备足够的刚度或者说硬度以支撑骑行者的重量,在左右方向上应具备增强的弹性(为了提高可操作性和驱动力)。如上所述,溜冰板的设计一般选择传统板面的形状(冰棒棍形,卵形,椭圆形,圆角矩形,等等),这种设计要么刚度高弹性低,要么设计成分开式板面或者窄板面,要么弹性更高但是稳定性、平衡性更低且潜藏薄弱结构。
参考图1至图6,提供了一种板面12,不仅可以按标准板面设计(例如,板面中间部分变窄很少或者没有边窄),同时提高了左右方向的弹性。实施例中,一种柔性材料30与多个回弹部件32的结合实现了性能的提高。柔性材料30构成板面12基体14的一个主要成分(例如,重量百分比大于50%、75%、90%),它为左右方向提供了弹性。为提供左右方向的弹性,板面12一定区域内由柔性材料30构成。实施例中,所述柔性材料构成包含中心线或者长轴线38的柔性材料区域34。该区域34可沿中心线38沿左右方向拓展,沿板面12长度方向形成一个条状,该条状由柔性材料30构成。当骑行者在脚掌和脚跟之间转移身体重量时,由于板面12中间部分由柔性材料30构成,板面12在左右方向的弹性增加。另一实施例中,大体上基体14全部是由柔性材料30构成(比方说,除了回弹部件以外的全部板面均是由柔性材料30构成)。
尽管柔性材料30提供了弹性,但是它不具备足够的刚度或者说硬度去支撑施加在前后方向上的骑行者的重量。因此,至少有一实施例中,采用多个回弹部件32来加强板面12前后方向的刚度。所述回弹部件32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回弹部件32由比柔性材料30具备更高刚度的材料构成。在实施例中,所述回弹部件32有两个,沿板面12的中心线38两边各一个。回弹部件32沿着平行与中心线38的方向延伸,并且两个回弹部件32与中心线等间距设置。实施例中,回弹部件32可沿着板面12两边(左侧/右侧)的外边缘36伸展。将回弹部件32远离中心线38设置也能会增加板面12左右方向上的弹性。
正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知,板面12的前端和或后端有一个向上的或者凹形部分。实施例中,回弹部件32实质上是沿板面12凹形部分(如果存在的话)之间整个距离上延伸。回弹部件32在某些实施例中延伸至凹形部分之中,但是这种延伸并没有必要。所述回弹部件32适宜的横截面形状有很多,例如,矩形,正方形,圆形,或者其他形状。所述回弹部件32也可为中空形状以减轻重量。尽管图1至图6中所示的板面12有两个回弹部件32,但回弹部件32的数量也可以设置更多(例如2、4、6个,等等)。实施例中,回弹部件32设为偶数个,沿中心线32两边等量设置。回弹部件32沿中心线38两边等间距成对设置。如图5和图6所示,在不移开或更换板面12任何部分的条件下就能看到回弹部件32。换句话说,回弹部件32至少形成板面外表面的一部分。
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回弹部件32可由柔性材料30以外的不同材料构成。柔性材料30可以是一个聚合物,例如热塑性塑料或者热固性塑料。很多热塑性塑料可作为柔性材料30的合适选择,包括聚烯烃(例如聚乙烯和聚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酯,聚氨酯,聚碳酸酯,ABS树脂,聚酰胺(例如,尼龙),聚苯乙烯,聚氯乙烯,氟聚合物(例如,聚四氟乙烯),或者其他材料。柔性材料32可由硬质,弹性,或者韧性材料构成。实施例中,回弹部件32也可由纤维复合物构成(例如,纤维设于基质中,所述基质通常是树脂材料)。任何具有高强度和回弹性的纤维复合物均适用于回弹部件。很多纤维可用于制作纤维复合物,例如玻璃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例如,凯夫拉纤维),硼纤维,陶瓷纤维,或者其他纤维。所述纤维可以是短纤维、长纤维、连续纤维。此外,除了纤维复合物,其他刚性材料也可用于回弹部件32,例如金属(比方说钢、铝、钛,等等)或者高刚性聚合物。
柔性材料30和回弹部件32可由相对较轻的材料构成以降低板面12的重量。实施例中,所述柔性材料30由比重不超过5g/cm3的材料制成。例如,构成柔性材料30的材料比重可为2、3、4g/cm3。实施例中,回弹部件32由比重不超过6g/cm3的材料制成。例如,制成回弹部件32的材料的密度为3、4、5g/cm3。在另一实施例中,柔性材料30和回弹部件32均是由密度为3、4、5g/cm3的材料构成。
在柔性材料30与用于制作回弹部件32的材料不同的实施例中,回弹部件32可通过各种方式附接、连接或者配接至板面12上。实施例中回弹部件32在板面12模塑成型过程中配接至板面12上,因此回弹部件32是与板面12、柔性材料30一起成型的。板面12可用任何适宜的方法加工成型,例如注射成型,模压成型,或者其他方式成型。相应地,如果板面12是通过注射成型加工的,则回弹部件32也可以在注射成型加工过程中成型。用于多材料组分成型的注射成型技术属于该技术领域常见技术,因此不再赘述。多材料组分注射成型包括嵌入成型,共注射成型,夹心模塑成型,包覆成型,或间歇模塑成型。
在其他实施例中,回弹部件32与板面12其他部分分开成型,再通过补充工序附接在板面12上。例如,回弹部件32可用任何适合的方法加工,例如注射成型、模压成型、挤出成型、铸造成型、机械加工等等,然后再附接于板面12的底面18。附接的实现也有很多适合的方法。附接方法的例子有很多,包括插销(例如,钉子,螺丝钉,螺栓,铆钉),粘接(例如胶水),焊接(例如,用加热和超声波焊接),或者其他方法。回弹部件32可沿板面12整个长度附接或连接,也可以以某些离散的区域附接或连接。回弹部件32可连接在板面12(比方,柔性材料30上)的前端或后端。回弹部件32也可连接至板面12的其他区域,例如板面12的中间。
另一实施例中,回弹部件32采用与柔性材料30相同的材料制成。这些实施例中前后方向的刚度由回弹部件32提供,而不是其他更硬的材料。回弹部件32的形状与上面描述的形状相似,例如,矩形,正方形,等等;或者是能实现惯性动能最大化的横截面设计,例如I型或T型。如果柔性材料30与回弹部件32是同种材料构成,那么可以选择一个具有中等刚度的材料以保证前后方向足够的刚度和左右方向的弹性。
参考图7至图11,可以看到具有回弹部件32的板面12的实施例。这些图是图6沿着X-X(或者图5中类似的线)的横截面图。图7中的实施例,有两个回弹部件32,在中心线38(图7至图11中所示的一条虚线)两侧位于板面12每边(左右两边)的外边缘36各有一个。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有四个回弹部件32,沿中心线两边各有两个。板面12的一边,其中一个回弹部件32位于外边缘36,另一个回弹部件32向内朝向中心线38。回弹部件32沿中心线38对称分布。因此如果回弹部件32的数量增多,那么每一个回弹部件也会越小(例如,更短、更细或者又短又细)。图9所示的实施例,有两个回弹部件32,中心线38两边各一个,分布在板面12两边(左右两边)外边缘36向内分布。回弹部件32位于最外边能赋予左右方向最高的弹性,如果所需的弹性较低可以将弹性部件32沿外边缘36向内设置,或者考虑其他的设计。上述图7至图9所示的实施例,展示了具有回弹部件32附接的板面12(板面12与回弹部件32是分开成型的)。但是,同样构造的回弹部件也可以通过多材料组分模塑成型(上文中有描述)制作。
图10中所示实施例与图7类似,有两个回弹部件32,在中心线38两侧位于板面12每边(左右两边)的外边缘36各有一个。但是,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中,回弹部件32与板面12的柔性材料30是一体成型的。正如上文所述,其他构造的回弹部件32(例如,回弹部件多于两个,距离板面外边缘分布)也可通过多材料组分模塑成型制作。同样地,图11所示的实施例中,也有两个回弹部件32,在中心线38两侧位于板面12每边(左右两边)的外边缘36各有一个。但是,图11所示的实施例中,回弹部件32与柔性材料30是由同种材料构成。回弹部件32与板面12一体成型。其他构造的回弹部件32也可采用同样地方式成型。如上文所述,当回弹部件由柔性材料构成时,这些形状(例如I型或者T型)的回弹部件会具备更高的惯性动能。图7至图11所示的实施例和相对应的描述仅仅是本发明的举例说明。本发明公开的回弹部件的附接方法、形状和构造可以混搭、配合或者以各种结合方式结合使用。
如上所述,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回弹部件32采用不同于柔性材料30而且弹性更低的材料制成。弹性模量或是杨氏模量可用于衡量一种材料的相对刚度或弹性。柔性材料30的杨氏模量为75-700ksi(约为0.5-5GPa),或者是该模量范围内的任意子区间。例如,柔性材料30的杨氏模量可以是85-500ksi,900-400ksi,100-400ksi,200-400ksi,200-500ksi,100-300ksi,等等。回弹部件30采用杨氏模量更高的材料制成,例如杨氏模量大于5GPa的材料(约为725ksi)。例如,回弹部件32组成材料的杨氏模量至少为10、15、25、50、75、100、150或者200GPa。换句话说,回弹部件32组成材料的杨氏模量为5-300GPa,或是该模量范围内的任意子区间,例如10-250GPa,10-200GPa,10-175GPa,10-150GPa,10-100GPa,10-75GPa,10-50GPa,50-200GPa,50-150GPa,75-200GPa,75-175GPa,100-200GPa,125-175GPa或者其他范围。
板面12的底面18还包括与纵向的回弹部件32分离的附加肋40。如图5和图6所示的附加肋40可为所在位置的增加额外的刚度或者硬度,例如脚轮组件或桥组件的附近或周围,板面边缘(向上弯曲的部分)的板鼻(前端)和板尾(后端),或者板面的中间附近(相对于前后方向)。刚性的附加肋设置在脚轮组件(桥组件)附近或周围可增加该部位刚性并促使组件与板面12的连接更加牢固。同样地,刚性的附加肋40位于板鼻或板尾可提高该部位的刚性,这些部位在使用期间(例如踏在板面的板鼻或板尾使板弹起从而被手接住时)需要的刚性更高。附加肋40位于板面前后方向的中间位置附近时,附加肋40可在左右旋转或回弹位置周围辅助生成一个中心点或弹性点。例如,如果骑行者一只脚的前脚掌向下压另一只脚着地,附加肋40可将板面上的回弹定位到每半个板面上。
如上所述,本发明公开的板面12具有一个柔性材料30和回弹部件32,所述板面12可增加骑乘装备左右方向的弹性,同时维持前后方向的刚度以支撑骑行者。本发明所公开的板面12允许骑行者通过向左和向右扭动身体实现加速或者以相对较小的转弯半径实现转弯。因此,可将此板面的功能与溜冰板或长形冲浪板的外形和稳定性综合,获得一种新型的骑行装备。此外,板面12允许骑行者同时控制板面的两端。
具有双轮结构和单轮结构的板面,或者两种结构结合的板面也被公开。另外,脚轮组件也可以和桥组件结合使用。脚轮组件可以旋转连接或固定连接,一块板面可以全部采用旋转连接的脚轮组件,也可以采用全部固定连接的脚轮组件,或者采用两种结构的混合。具有两组脚轮组件的板面(一个前脚轮组件和一个后脚轮组件)包括多轮结构脚轮,使得这种骑行装备相比单轮结构的发生倾斜更小。这种骑行装备骑行起来类似于标准的平板溜冰板,但是转弯半径和无推离时轮子推进的能力都有所提高。具有三组脚轮组件的板面(两个前脚轮组件和一个后脚轮组件,或者刚好相反)包括单轮结构脚轮,这种板面相比多轮结构脚轮倾斜更大,骑行起来更像是轮滑板,但是相比轮滑板稳定性有所提高,外观也更标准。
以上描述的典型实施例并不意味着本发明的全部可能实施例。当然,具体所用的词语只用于描述而不是限制,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和范围内做出的各种改变也应理解为本发明的内容。另外,可以将各种实现实施例的特性相结合,以形成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

Claims (21)

1.一种骑行装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板面,所述板面包括顶面和底面,所述底面附接至少两个轮子,所述板面包括柔性材料和至少两个回弹部件,所述回弹部件由纤维复合物制成,所述回弹部件沿板面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回弹部件的刚度大于所述柔性材料的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行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材料为热塑性塑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行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材料的刚度为0.5-5GPa,所述回弹部件的刚度大于10GP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行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弹部件与柔性材料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行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弹部件至少在板面的前端和后端与柔性材料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行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弹部件沿着板面左侧边缘和右侧边缘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行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纤维复合物为玻璃纤维复合物。
8.一种用于骑乘装备的板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板面包括:基体,所述基体包括顶面和底面,所述顶面用于支撑骑行者,所述底面安装有至少两个轮组,所述板面包括柔性材料和至少两个回弹部件,所述柔性材料刚度为0.5-5GPa,所述回弹部件与柔性材料一体成型,且沿着板面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回弹部件刚度为10-150GPa。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板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材料为热塑性聚合物,所述回弹部件由纤维复合物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板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复合物为玻璃纤维复合物。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板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弹部件的刚度为10-75GPa。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板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弹部件的横截面为矩形。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板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弹部件沿着板面左侧边缘和右侧边缘延伸。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板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连接至少一个旋转脚轮,所述旋转脚轮包括两个轮子,所述轮子等距离安装于旋转脚轮旋转轴两侧。
15.一种骑乘装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板面,所述板面包括顶面和底面,所述板面包括柔性材料和至少两个回弹部件,所述回弹部件沿板面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回弹部件的刚度大于柔性材料的刚度,所述回弹部件的密度小于6g/cm3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骑乘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弹部件的密度小于4g/cm3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骑乘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弹部件至少在板面的前端和后端与柔性材料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骑乘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弹部件与柔性材料为一体成型。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骑乘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弹部件构成板面外表面至少一部分。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骑乘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材料的刚度为0.5-5GPa,所述回弹部件的刚度为10-75GPa,所述柔性材料由热塑性聚合物制成,所述回弹部件由玻璃纤维制成。
21.一种骑乘装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板面,所述板面包括顶面和底面,所述底面连接有至少一个旋转脚轮,所述旋转脚轮包括两个轮子,所述轮子等距离安装于旋转脚轮旋转轴两侧。
CN201580075934.4A 2014-12-11 2015-12-11 一种骑行装备的板面 Pending CN10724970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462090757P 2014-12-11 2014-12-11
US62/090,757 2014-12-11
PCT/US2015/065264 WO2016094806A1 (en) 2014-12-11 2015-12-11 Deck for ride-on device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49701A true CN107249701A (zh) 2017-10-13

Family

ID=561082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75934.4A Pending CN107249701A (zh) 2014-12-11 2015-12-11 一种骑行装备的板面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70361203A1 (zh)
CN (1) CN107249701A (zh)
WO (1) WO201609480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362306A4 (en) 2015-10-16 2019-06-19 Globe International Nominees Pty Ltd. MOTORIZED WHEEL ASSEMBLY WITH QUICK RELEASE
JP1593302S (zh) 2016-09-02 2017-12-18
CN116370942A (zh) 2019-03-06 2023-07-04 美国锐哲有限公司 电动滑板车
JP2022548300A (ja) 2019-09-18 2022-11-17 レイザー・ユーエスエー・エルエルシー 取外し可能なインサートを有するキャスタボード
CN213347728U (zh) * 2020-09-29 2021-06-04 美国锐哲有限公司 一种滑板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06389B1 (en) * 1999-05-24 2001-03-27 George Yagi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rfable skateboards
US20030222420A1 (en) * 2002-06-01 2003-12-04 Hadzicki David Herbert Composit sport board
CN2612531Y (zh) * 2002-10-25 2004-04-21 周专成 运动用载板的结构
CN201366232Y (zh) * 2009-03-15 2009-12-23 苏闪 自行滑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24890A (en) * 1991-01-04 1993-07-06 Kransco Bodyboard with variable stiffness
FR2704440B1 (fr) * 1993-04-30 1995-07-28 Salomon Sa Planche de glisse, notamment surf de neige.
FR2804335B1 (fr) * 2000-01-28 2002-04-19 Salomon Sa Planche de glisse destinee a la pratique du surf sur neige
US8708354B2 (en) * 2010-11-12 2014-04-29 Dow Young Caster skateboard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06389B1 (en) * 1999-05-24 2001-03-27 George Yagi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rfable skateboards
US20030222420A1 (en) * 2002-06-01 2003-12-04 Hadzicki David Herbert Composit sport board
CN2612531Y (zh) * 2002-10-25 2004-04-21 周专成 运动用载板的结构
CN201366232Y (zh) * 2009-03-15 2009-12-23 苏闪 自行滑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094806A1 (en) 2016-06-16
US20170361203A1 (en) 2017-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49701A (zh) 一种骑行装备的板面
EP1509287B1 (en) Snow skates
EP1993683B1 (en) Articulated two-piece snowboard with rigid, flexible connector
US5725284A (en) Wheel for in-line skates
US9827482B2 (en) Skateboard deck
TW453887B (en) Roller ski
KR100818786B1 (ko) 스케이트보드
US9010778B1 (en) Large wheel, low center of gravity casterboard system
US8282114B2 (en) Skateboard deck
US20070170677A1 (en) Spring
JPWO2020045240A1 (ja) スケートボード用のデッキ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スケートボード
CN106039692A (zh) 一种应用在滑道的支撑组件、滑道辅助模块及滑道
US20160051885A1 (en) Multi-function block and snow sliding apparatus comprising same
US20080150254A1 (en) Method of Constructing a Member Suitable for Traversing Snow
WO2011099155A1 (ja) 滑走遊技具
CN101362018B (zh) 独轮溜冰鞋
US20040232633A1 (en) Low profile roller skate
US8579301B2 (en) Articulated two-piece snowboard with rigid, flexible connector
US10427026B1 (en) Longboard-skateboard and longboard-skateboard conversion kit
CN202054123U (zh) 一种踏板偏转装置及带有踏板偏转装置的滑板车、滑板
KR200392485Y1 (ko) 인라인 스케이트용 부츠의 하부구조
CA2485272C (en) Snow skates
KR200381550Y1 (ko) 인라인 스케이트의 휠 마찰 조절 장치 및 그것을 구비한인라인 스케이트
CN212700516U (zh) 一种转角踏板
US6702303B1 (en) Roller skate vehicle with sea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01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