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27334A - 用于治疗牙痛的红茶菌代谢产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治疗牙痛的红茶菌代谢产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27334A
CN107227334A CN201710436575.1A CN201710436575A CN107227334A CN 107227334 A CN107227334 A CN 107227334A CN 201710436575 A CN201710436575 A CN 201710436575A CN 107227334 A CN107227334 A CN 1072273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rmented tea
metabolite
incubator
fermented
cultural meth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3657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月明
朱建国
汤强
苏超
熊伟杰
李囡囡
房阿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Wu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Wu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71043657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227334A/zh
Publication of CN1072273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273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PFERMENTATION OR ENZYME-USING PROCESSES TO SYNTHESISE A DESIRED CHEMICAL COMPOUND OR COMPOSITION OR TO SEPARATE OPTICAL ISOMERS FROM A RACEMIC MIXTURE
    • C12P39/00Processes involving microorganisms of different genera in the same process, simultaneousl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5/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materials or reaction products thereof with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 A61K35/56Materials from animals other than mammals
    • A61K35/63Arthropods
    • A61K35/64Insects, e.g. bees, wasps or fleas
    • A61K35/644Beeswax; Propolis; Royal jelly; Hone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82Theaceae (Tea family), e.g. camelli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0012Galenical for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ite of application
    • A61K9/0053Mouth and digestive tract, i.e. intraoral and peroral administration
    • A61K9/0063Periodo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236/00Isolation or extraction methods of 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
    • A61K2236/10Preparation or pretreatment of starting material
    • A61K2236/19Preparation or pretreatment of starting material involving fermentation using yeast, bacteria or both; enzymatic treatment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Natural Medicines & Medicinal Plant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Zoolog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Insects & Arthropod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Mycology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Physi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Alternative & Traditional Medicine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牙痛的红茶菌代谢产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培养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1)将水煮沸后加入糖,待糖溶化后制得糖水,接着将所述糖水冷却至20‑35℃,即制得所述培养液;2)接种培养:先将培养器消毒、润洗,接着将所述母菌液和所述培养液按照1:20‑50的体积比放入到所述培养器中,并用纱布封口,将所述培养器放置于光照强度为0.1万‑0.8万Lx的弱光环境、通风且温度为30‑35℃的条件下发酵培养7‑14天;3)将培养结束后的所述培养液进行固液分离,取下层液体即为所述红茶菌代谢产物。该培养方法可以推广使用大量培养红茶菌代谢产物,且制得的红茶菌代谢产物对于治疗牙痛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Description

用于治疗牙痛的红茶菌代谢产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领域,具体地,涉及用于治疗牙痛的红茶菌代谢产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红茶菌虽然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对它的科学研究却起步较晚。我国著名微生物学家方心芳先生于1951年《黄海》杂志第12卷第5期刊登了《海宝是什么》一文,这是我国关于红茶菌的首篇科学论文。文中认为红茶菌的微生物种类主要是醋酸菌和酵母,同时指出红茶菌中的醋酸菌不只一种,但以膜醋菌为主。20世纪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初期,红茶菌饮料在我国非常流行,一些介绍红茶菌效果及制作方法的文章大量涌现。从20世纪初期到中期,一些医生和学者纷纷报道了红茶菌在治疗各种疾病中的效果和作用。从20世纪中期开始一直到现在,有关红茶菌的微生物组成及相互作用、发酵条件、菌液成分、作用机理等方面的研究陆续有文献报道。红茶菌菌种的类型及菌种间的相互关系用于发酵培养红茶菌的菌种主要是醋酸菌和酵母菌,有的红茶菌有少量乳酸菌[主要是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terium bulagricum)]。到目前为止,人们从各种红茶菌中分离到的醋酸菌有:木醋杆菌(Acetobacter xylinum)、拟木醋杆菌(Acetobacterxylinoides)、葡萄糖酸杆菌(Bacterium gluconicum)、产酮醋杆菌(Acetobacter ketogenum)、弱氧化醋酸菌(Acetobacter suboxydans)、葡萄糖醋酸菌(Gluconobacter liquefaciens)、醋化醋杆菌(Acetobacteraceti)和巴氏醋杆菌(Acetobacter pasteurianus),其中最主要的是木醋杆菌。酵母菌有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不显酵母(Saccharomycesinconspicus)、路德类酵母(Saccharomycodes ludwigii)、粟酒裂殖酵母(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ns)、克鲁斯假丝酵母(Candidacrusei)、汉逊德巴利酵母(debaryomyces hansenii)、酒香酵母(Brettanyomyces)、克勒克酵母(Kloeckera)、拜耳接合酵母(Zygosaccharomyces bailii)等。发酵红茶菌的菌种是由上述的一种或多种醋酸菌和上述的一种或多种酵母菌组成,有的还有乳酸菌。不同的菌种组成,其菌液中代谢产物的种类和数量也会有所不同。酵母菌和醋酸菌在红茶菌中是互惠互利的共生关系。在发酵开始阶段,由于醋酸菌不能直接利用蔗糖或利用蔗糖的速度很慢,由酵母菌将蔗糖降解为葡萄糖和果糖并进一步发酵产生乙醇,醋酸菌则在培养液中有了葡萄糖、果糖和乙醇之后开始大量生长繁殖,将葡萄糖和果糖氧化产生葡萄糖酸、乙酸等代谢产物,并将酵母产生的乙醇氧化生成乙酸。有资料表明,酵母菌产生的乙醇能刺激醋酸菌的生长,产生更多的纤维素膜和乙酸,而醋酸菌产生的乙酸又会刺激酵母菌产生乙醇,而乙酸、乙醇的存在可保护醋酸菌和酵母菌,使它们免受其它微生物的侵染。
一些学者对红茶菌菌液中所含成分进行了分析,由于所采用的菌种、培养条件、分析方法、分析的侧重点等方面都不尽相同,因此不同的资料其结果也不同。德国的GüntherW.Frank(1991)认为红茶菌中含有葡萄糖醛酸、葡萄糖酸、醋酸、酒精、乳酸、氨基酸、蛋白质、叶酸、地衣酸、Vc和多种B族维生素等[14]。C.-H.Liu等人(1995)对来自台湾的两种红茶菌用HPLC进行分析,显示该红茶菌中含有甘油、乙酸和乙醇。美国的Michael R.Roussin(1996)报道了用HPLC/MS/PDAD(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光电扫描)方法对来自美国和世界其他地方的19个红茶菌试样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结果没有找到以前几乎是公认的功能因子-葡萄糖醛酸,而且各种维生素的含量很少,不过检出了许多前人没有检出的物质。他们从这19种红茶菌中检出了40多种化学物质。而这些物质进入人体后如何起作用还需进一步的科学研究。
红茶菌健身作用的机理是非常复杂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完全搞清楚,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同时,还应加强它的应用研究,使之更充分地为人类的健康事业服务。
目前,红茶菌的培养条件和菌种的要求都非常严格,也限制了红茶菌的大量培养及其应用的进一步开展,因此,提供一种光谱性的红茶菌的培养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且目前还没有发现有红茶菌治疗牙疼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牙痛的红茶菌代谢产物及其制备方法,该该培养方法选择了以无菌水、酒与蜂蜜以及红茶水按照特定的比例进行混合、发酵制得母菌液,接着将母菌液与糖水制得的培养液进行混合进行发酵一定时间后将培养结束后的所述培养液进行固液分离,取下层液体即为所述红茶菌代谢产物。该制备方法中母菌液的制备过程简单,原料简单易得,且红茶菌的培养条件易控制、培养的菌种污染率小。且用该制备方法制得的红茶菌代谢产物能够有效用于治疗牙痛,且作为治疗牙痛的药物副作用小,可以广泛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牙痛的红茶菌代谢产物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培养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1)将水煮沸后加入糖,待糖溶化后制得糖水,接着将所述糖水冷却至20-35℃,即制得所述培养液;
2)接种培养:先将培养器消毒、润洗,接着将所述母菌液和所述培养液按照1:20-50的体积比放入到所述培养器中,并用纱布封口,将所述培养器放置于光照强度为0.1万-0.8万Lx的弱光环境、通风且温度为30-35℃的条件下发酵培养7-14天;
3)将培养结束后的所述培养液进行固液分离,取下层液体即为所述红茶菌代谢产物。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中选择了以无菌水、酒与蜂蜜以及红茶水按照特定的比例进行混合、发酵制得母菌液,接着将母菌液与糖水制得的培养液进行混合进行发酵一定时间后将培养结束后的所述培养液进行固液分离,取下层液体即为所述红茶菌代谢产物。该制备方法中母菌液的制备过程简单,原料简单易得,且红茶菌代谢产物的培养条件易控制、培养的菌种污染率小;该培养方法可以推广使用大量培养红茶菌代谢产物,且制得的红茶菌代谢产物对于治疗牙痛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牙痛的红茶菌代谢产物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培养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1)将水煮沸后加入糖,待糖溶化后制得糖水,接着将所述糖水冷却至20-35℃,即制得所述培养液;
2)接种培养:先将培养器消毒、润洗,接着将所述母菌液和所述培养液按照1:20-50的体积比放入到所述培养器中,并用纱布封口,将所述培养器放置于光照强度为0.1万-0.8万Lx的弱光环境、通风且温度为30-35℃的条件下发酵培养7-14天;
3)将培养结束后的所述培养液进行固液分离,取下层液体即为所述红茶菌代谢产物。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母菌液可以选择醋酸菌、酵母菌的单独菌液或者多种组合的菌液进行发酵,但是为了提高培养的成功率,以及考虑降低成本,优选地,所述母菌液是由下述方法制得:将无菌水、酒与蜂蜜按照100:10-20:10-20的重量比进行混合制得混合液,将所述混合液置于15-30℃的敞口、阴暗条件下发酵10-15天,发酵结束后分离出所述混合液表面漂浮的一层薄膜即为母菌种;再将所述母菌种、红茶水、所述糖水按照1:40-50:30-40的重量比混合、于15-30℃的敞口、阴暗条件下培养3-5天即制得所述母菌液。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无菌水的温度可以控制在较宽的范围内,但是为了促进母菌种的发酵生长,优选地,所述无菌水的温度为40-60℃。
另外,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用的酒的种类及其酒精度均可以在宽的范围内选择,但是为了进一步提高菌种的培养效率以减少污染的概率,优选地,所述酒为白酒或米酒,且所述白酒或米酒的酒精度为30%-50%。
在本发明中所用糖的种类可以在宽的范围内选择,为了促进红茶菌的发酵培养,优选地,所述糖选自单糖、二糖或多糖;所述单糖为葡萄糖,所述二糖为麦芽糖、蔗糖或乳糖,所述多糖为淀粉;更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糖与水的重量比为1:20-30。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培养器的材质可以在宽的范围内选择,但是为减少材质对红茶菌培养过程中的污染,优选地,所述培养器的材质为玻璃瓶或陶瓷。所述润洗的过程可以是用无菌水多次冲洗,或者直接用培养液冲洗几次,但是为了提高润洗效果进而促进红茶菌的培养,优选地,所述润洗的过程为:用母菌液冲洗所述培养器2-3次。
另外,为了在本发明步骤2)中,消毒的方法可以有多种选择,但是为了减少操作过程给培养器带来新的污染源进而污染菌种,优选地,在步骤2)中,所述消毒的过程是将培养器放置于沸水中煮10-30min。
在发明中,所述的所述固液分离的过程可以是过滤、离心等,但是为了提高制备效率,且为了避免破坏菌种、污染代谢产物,优选地,所述固液分离的方法为:直接用过滤的方式将培养液的表面漂浮的红褐色絮状物或块状物分离出,或者直接用滤网兜或纱布将所述红褐色絮状物或块状物捞出后取下层液体即为所述红茶菌代谢产物。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如上述培养方法所制得的用于治疗牙痛的红茶菌代谢产物。
本发明中所述红茶菌代谢产物的使用要点为:单次治疗时,将5-8毫升所述红茶菌代谢产物含于牙痛部30-60秒,然后吐出或咽下,反复3-5次;每周治疗1-2次,连续治疗3-4周。
以下将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制备例1
将无菌水(40℃)、白酒(酒精度30体积%)与蜂蜜按照100:10:10的重量比进行混合制得混合液,将所述混合液置于15℃的敞口、阴暗条件下发酵15天,发酵结束后分离出所述混合液表面漂浮的一层薄膜即为母菌种;再将所述母菌种、红茶水、所述糖水按照1:40:30的重量比混合、于15℃的敞口、阴暗条件下培养3天即制得所述母菌液;记作W1。
制备例2
将无菌水(60℃)、米酒(酒精度50体积%)与蜂蜜按照100:20:20的重量比进行混合制得混合液,将所述混合液置于30℃的敞口、阴暗条件下发酵10天,发酵结束后分离出所述混合液表面漂浮的一层薄膜即为母菌种;再将所述母菌种、红茶水、所述糖水按照1:50:40的重量比混合、于30℃的敞口、阴暗条件下培养5天即制得所述母菌液;记作W2。
制备例3
按照制备例1的方法制得制得所述母菌液;记作W3,不同的是所用酒为酒精度为50体积%的白酒。
制备例4
按照制备例1的方法制得所述母菌液;记作W4,不同的是所用酒为市售的雪花啤酒。
制备例5
按照制备例1的方法制得所述母菌液;记作W5,不同的是所用酒为市售的长城葡萄酒。
制备例6
按照制备例1的方法制得所述母菌液;记作W5,不同的是所述无菌水的温度为10℃。
实施例1
1)制备培养液:将水煮沸后加入糖(糖与水重量比为1:20),待糖溶化后制得糖水,接着将所述糖水冷却至35℃,即制得所述培养液;
2)接种培养:先将陶瓷培养器放置于沸水中煮15min进行消毒、用母菌液(W1)进行润洗3次,接着将所述母菌液(W1)和所述培养液按照1:20的体积比放入到所述培养器中,并用纱布封口,将所述陶瓷培养器放置于光照强度为0.1万Lx的弱光环境、通风且温度为30℃的条件下发酵培养14天,最后用滤网兜捞出培养结束后的培养液的表面漂浮的红褐色絮状物或块状物,取下层液体即为制得的所述红茶菌代谢产物;记作A1。
实施例2
1)制备培养液:将水煮沸后加入糖(糖与水重量比为1:25),待糖溶化后制得糖水,接着将所述糖水冷却至25℃,即制得所述培养液;
2)接种培养:先将陶瓷培养器放置于沸水中煮30min进行消毒、用母菌液(W2)进行润洗3次,接着将所述母菌液(W2)和所述培养液按照1:35的体积比放入到所述培养器中,并用纱布封口,将所述陶瓷培养器放置于光照强度为0.5万Lx的弱光环境、通风且温度为35℃的条件下发酵培养10天,最后用滤网兜捞出培养结束后的培养液的表面漂浮的红褐色絮状物或块状物,取下层液体即为制得的所述红茶菌代谢产物;记作A2。
实施例3
1)制备培养液:将水煮沸后加入糖(糖与水重量比为1:30),待糖溶化后制得糖水,接着将所述糖水冷却至25℃,即制得所述培养液;
2)接种培养:先将玻璃培养器放置于沸水中煮25min进行消毒、用母菌液(W3)进行润洗3次,接着将所述母菌液(W3)和所述培养液按照1:50的体积比放入到所述培养器中,并用纱布封口,将所述玻璃培养器放置于光照强度为0.8万Lx的弱光环境、通风且温度为35℃的条件下发酵培养7天,最后用滤网兜捞出培养结束后的培养液的表面漂浮的红褐色絮状物或块状物,取下层液体即为制得的所述红茶菌代谢产物;记作A3。
对比例1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得所述红茶菌代谢产物,记作B1,不同的是所用母菌液为W4。
对比例2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得所述红茶菌代谢产物,记作B2,不同的是所用母菌液为W5。
对比例3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得所述红茶菌代谢产物,记作B3,不同的是所用母菌液为W6。
对比例4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得所述红茶菌代谢产物,记作B4,不同的是所用母菌液为纯醋酸菌液。
对比例5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得所述红茶菌代谢产物,记作B5,不同的是所用培养器为铝制得培养器。
检测例1
按照上述实施例1-3以及对比例1-5的方法各自独立重复100组培养实验,并统计A1-A3以及B1-B5的红茶菌代谢产物的被污染情况、计算其对应的培养成功率;当红茶菌颜色为灰色或灰绿色则证明红茶菌及其代谢产物被污染了,即视为培养不成功;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A1 A2 A3 B1 B2 B3 B4 B5
成功率 98% 96% 97% 80% 82% 80% 76% 79%
通过上述实施例和对比例的检测结果来看,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培养红茶菌的被污染率较小,且培养成功率高达97%左右;而在本发明提供的培养方法范围以外的培养条件都会明显降低了其培育的成功率。
应用例1
选择8位患有牙痛的患者分别服用A1-A3及B1-B5进行治疗,并记录治疗后患者的牙痛缓解情况,具体结果见表2:
患者1:单次治疗,将5-8毫升所述红茶菌代谢产物A1含于牙痛部30-60秒,然后吐出或咽下,反复3-5次;每周治疗1-2次,连续3周。
患者2:单次治疗,将5-8毫升所述红茶菌代谢产物A2含于牙痛部30-60秒,然后吐出或咽下,反复3-5次;每周治疗1-2次,连续3周。
患者3:单次治疗,将5-8毫升所述红茶菌代谢产物A3含于牙痛部30-60秒,然后吐出或咽下,反复3-5次;每周治疗1-2次,连续3周。
患者4:单次治疗,将5-8毫升所述红茶菌代谢产物B1含于牙痛部30-60秒,然后吐出或咽下,反复3-5次;每周治疗1-2次,连续3周。
患者5:单次治疗,将5-8毫升所述红茶菌代谢产物B2含于牙痛部30-60秒,然后吐出或咽下,反复3-5次;每周治疗1-2次,连续3周。
患者6:单次治疗,将5-8毫升所述红茶菌代谢产物B3含于牙痛部30-60秒,然后吐出或咽下,反复3-5次;每周治疗1-2次,连续3周。
患者7:单次治疗,将5-8毫升所述红茶菌代谢产物B4含于牙痛部30-60秒,然后吐出或咽下,反复3-5次;每周治疗1-2次,连续3周。
患者8:单次治疗,将5-8毫升所述红茶菌代谢产物B5含于牙痛部30-60秒,然后吐出或咽下,反复3-5次;每周治疗1-2次,连续3周。
表2
治疗一周 治疗两周 治疗三周
患者1 明显缓解 完全缓解 完全缓解
患者2 明显缓解 明显缓解 完全缓解
患者3 完全缓解 完全缓解 完全缓解
患者4 轻微缓解 轻微缓解 轻微缓解
患者5 未缓解 未缓解 轻微缓解
患者6 未缓解 未缓解 轻微缓解
患者7 未缓解 未缓解 未缓解
患者8 未缓解 未缓解 未缓解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治疗牙痛的红茶菌代谢产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1)将水煮沸后加入糖,待糖溶化后制得糖水,接着将所述糖水冷却至20-35℃,即制得所述培养液;
2)接种培养:先将培养器消毒、润洗,接着将所述母菌液和所述培养液按照1:20-50的体积比放入到所述培养器中,并用纱布封口,将所述培养器放置于光照强度为0.1万-0.8万Lx的弱光环境、通风且温度为30-35℃的条件下发酵培养7-14天;
3)将培养结束后的所述培养液进行固液分离,取下层液体即为所述红茶菌代谢产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方法,其中,所述母菌液是由下述方法制得:将无菌水、酒与蜂蜜按照100:10-20:10-20的重量比进行混合制得混合液,将所述混合液置于15-30℃的敞口、阴暗条件下发酵10-15天,发酵结束后分离出所述混合液表面漂浮的一层薄膜即为母菌种;再将所述母菌种、红茶水、所述糖水按照1:40-50:30-40的重量比混合、于15-30℃的敞口、阴暗条件下培养3-5天即制得所述母菌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培养方法,其中,所述无菌水的温度为40-6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培养方法,其中,所述酒为白酒或米酒,且所述白酒或米酒的酒精度为30-50体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培养方法,其中,所述糖选自单糖、二糖或多糖;
优选地,所述单糖为葡萄糖,所述二糖为麦芽糖、蔗糖或乳糖,所述多糖为淀粉;
更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糖与水的重量比为1:20-30。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培养方法,其中,所述培养器的材质为玻璃瓶或陶瓷,且所述润洗的过程为:用母菌液冲洗所述培养器2-3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培养方法,其中,其中,在步骤2)中,所述消毒的过程是将培养器放置于沸水中煮10-30min。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培养方法,其中,所述固液分离的方法为:直接用过滤的方式将培养液的表面漂浮的红褐色絮状物或块状物分离出,或者直接用滤网兜或纱布将所述红褐色絮状物或块状物捞出后取下层液体即为所述红茶菌代谢产物。
9.一种由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培养方法制得用于治疗牙痛的红茶菌代谢产物。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治疗牙痛的红茶菌代谢产物,其中,所述红茶菌代谢产物的使用要点为:单次治疗时,将5-8毫升所述红茶菌代谢产物含于牙痛部30-60秒,然后吐出或咽下,反复3-5次;每周治疗1-2次,连续治疗3-4周。
CN201710436575.1A 2017-06-12 2017-06-12 用于治疗牙痛的红茶菌代谢产物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72273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36575.1A CN107227334A (zh) 2017-06-12 2017-06-12 用于治疗牙痛的红茶菌代谢产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36575.1A CN107227334A (zh) 2017-06-12 2017-06-12 用于治疗牙痛的红茶菌代谢产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27334A true CN107227334A (zh) 2017-10-03

Family

ID=599348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36575.1A Pending CN107227334A (zh) 2017-06-12 2017-06-12 用于治疗牙痛的红茶菌代谢产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227334A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31856A (zh) * 1999-04-02 1999-10-20 刘云 一种茶菌系列饮料
CN103859089A (zh) * 2014-03-06 2014-06-18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红茶菌固体饮料的加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31856A (zh) * 1999-04-02 1999-10-20 刘云 一种茶菌系列饮料
CN103859089A (zh) * 2014-03-06 2014-06-18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红茶菌固体饮料的加工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360DOC.COM: "红茶菌,原始菌种在家就能DIY", 《360DOC.COM》 *
庄斐尔 等: "红茶菌外用治疗烧伤药理作用的研究", 《中成药研究》 *
王建兵: "红茶菌纯天然饮料的制作技术", 《农村百事通》 *
申瑞瑞: "红茶菌发酵液抑菌活性的研究",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75912B (zh) 一种红曲属菌株及其应用
CN101792719B (zh) 一株酿酒酵母及其在酿造葡萄酒中的应用
CN106916758A (zh) 一种汉逊酵母及其在葡萄酒酿造中的应用
CN105802865B (zh) 一株高发酵活性和产香特性突出的冰酒酵母及其应用
CN103263448B (zh) 用于发酵预处理改进银杏叶黄酮提取的发酵菌种及应用
CN110982868B (zh) 一种提高灵芝三萜含量的共培养方法及应用
CN113481113B (zh) 空间育种酿酒酵母及其在酿造葡萄酒方面的应用
CN113842347B (zh) 具有抗衰老和美白活性的墨红玫瑰灵芝发酵物和墨红玫瑰酶解后发酵物的组合物
CN106754581A (zh) 可同时促进酿酒酵母产酒精和风味物质的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CN111961603A (zh) 酿酒酵母和菌剂以及它们在制备发酵产品特别是怀涿盆地葡萄酒酿造中的应用
CN104164352A (zh) 一种沙棘果醋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06909A (zh) 人参枸杞发酵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2553091A (zh) 一种非酿酒酵母及用该酵母增加蓝莓果酒香味的发酵方法
CN106434755A (zh) 桦褐孔菌深层发酵产物及用途
CN101613656B (zh) 一种柠檬果醋及其制备方法
Markov et al. The availability of a lactose medium for tea fungus culture and kombucha fermentation
CN106167753B (zh) 一种同步吸附‑共菌发酵法完全去除残次苹果酿造苹果酒中展青霉毒素的方法
Kunkee Control of malo-lactic fermentation induced by Leuconostoc citrovorum
CN105062834A (zh) 食药用菌高酒度红曲黑米酒的制作方法
CN104651109B (zh) 一种香蕉风味啤酒的发酵方法
CN113564061A (zh) 酿酒酵母sg35、包含酿酒酵母sg35的发酵菌剂及其应用
CN107090421A (zh) 红茶菌的培养方法及应用
CN101153259A (zh) 零pu值啤酒杀菌工艺
CN107227334A (zh) 用于治疗牙痛的红茶菌代谢产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43465A (zh) 一种电子束处理催陈枸杞干酒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