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19710A - 多镜头系统及具有该多镜头系统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多镜头系统及具有该多镜头系统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19710A
CN107219710A CN201610159721.6A CN201610159721A CN107219710A CN 107219710 A CN107219710 A CN 107219710A CN 201610159721 A CN201610159721 A CN 201610159721A CN 107219710 A CN107219710 A CN 1072197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era lens
lens
image sensor
reflecting element
camer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5972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19710B (zh
Inventor
李尚文
郭文义
黄盟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utaihong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Chiun Mai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c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utaihong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Chiun Mai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utaihong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Chiun Mai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c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utaihong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15972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219710B/zh
Priority to US15/458,161 priority patent/US10536634B2/en
Publication of CN1072197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197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197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197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03B17/12Bodies with means for supporting objectives, supplementary lenses, filters, masks, or turrets
    • G03B17/14Bodies with means for supporting objectives, supplementary lenses, filters, masks, or turrets interchangea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9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achieving an enlarged field of view, e.g. panoramic image cap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6Panoramic objectives; So-called "sky lenses" including panoramic objectives having reflecting surfa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45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for generating image signals from two or more image sensors being of different type or operating in different modes, e.g. with a CMOS sensor for moving images in combination with a charge-coupled device [CCD] for still ima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8Means for changing the camera field of view without moving the camera body, e.g. nutating or panning of optics or image sens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7Camera operation mode switching, e.g. between still and video, sport and normal or high- and low-resolution m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80Camera processing pipelines; Component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camera module assemb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Cameras In General (AREA)
  • Stereoscopic And Panoramic 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镜头系统,包括至少一组镜头、至少一组反射单元、第一影像感测元件、第二影像感测元件以及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拍摄模式控制所述至少一组反射单元的角度方向,以改变每一组反射单元的光学路径,进而选择相应的镜头或镜头组合,所述选择的镜头或镜头组合获取的影像光束通过相应的光学路径反射或投射至所述第一影像感测元件及第二影像感测元件。上述多镜头系统的结构简单,且可适用多种不同的拍摄模式,例如全景拍摄模式、普通的双镜头拍摄模式等,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该多镜头系统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Description

多镜头系统及具有该多镜头系统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镜头系统及具有该多镜头系统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移动电话、平板电脑及个人数字助理等便携式电子装置为了拍摄超广角或接近鱼眼全景的影像,通常需要于前后摄像头上外挂特殊的光学镜头。另外,虽然利用额外的两组鱼眼镜头亦可实现超广角或360度的全景拍摄。然而,由于该两组鱼眼镜头的取像角度太广,容易导致在拍摄较小范围内的特定主题时影像细腻度较差。另外,鱼眼镜头的成像变形率相较标准镜头的成像变形率具有较差、较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多镜头系统及具有该多镜头系统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一种多镜头系统,包括至少一组镜头、至少一组反射单元、第一影像感测元件、第二影像感测元件以及处理单元,所述第一影像感测元件及第二影像感测元件均电连接至所述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拍摄模式控制所述至少一组反射单元的角度方向,以改变每一组反射单元的光学路径,进而选择相应的镜头或镜头组合,所述选择的镜头或镜头组合获取的影像光束通过相应的光学路径反射或投射至所述第一影像感测元件及第二影像感测元件。
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包括上述多镜头系统及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用以供用户设定所述拍摄模式。
上述多镜头系统通过在便携式电子装置上设置包括多组镜头的镜头模组,并设置相应的反射模组。如此,所述处理单元可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相应的拍摄模式,并根据选择的拍摄模式控制所述反射模组中反射单元的角度方向,进而调整所述反射单元的光学路径,以选择不同的镜头或镜头组合。上述多镜头系统的结构简单,且可适用多种不同的拍摄模式,例如全景拍摄模式、普通的双镜头拍摄模式等等,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中多镜头系统应用至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多镜头系统的部分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功能框图。
图4为图2所示多镜头系统处于第一拍摄模式时的光路图。
图5为图2所示多镜头系统处于第二拍摄模式时的光路图。
图6为图2所示多镜头系统处于第三拍摄模式时的光路图。
图7为图2所示多镜头系统处于第四拍摄模式时的光路图。
图8为图4所示多镜头系统中第一反射单元组及第二反射单元组均包括两个反射元件时的光路图。
图9为图5所示多镜头系统中第一反射单元组及第二反射单元组均包括两个反射元件时的光路图。
图10为图6所示多镜头系统中第一反射单元组及第二反射单元组均包括两个反射元件时的光路图。
图11为图7所示多镜头系统中第一反射单元组及第二反射单元组均包括两个反射元件时的光路图。
图12为图1所示多镜头系统于另一实施例下的部分示意图。
图13为图12所示多镜头系统处于第一拍摄模式时的光路图。
图14为图12所示多镜头系统处于第二拍摄模式时的光路图。
图15为图1所示多镜头系统的工作流程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多镜头系统 100
镜头模组 10
第一镜头组 11
第一镜头 111A、111B
第二镜头组 13
第二镜头 131A、131B
影像感测模组 30
第一影像感测元件 31
第二影像感测元件 33
反射模组 50
第一反射单元组 51
第一反射元件 511、511A、511B
第二反射单元组 53
第二反射元件 531、531A、531B
处理单元 70
便携式电子装置 200
本体 21
第一表面 21
第二表面 213
显示单元 23
感测模组 25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提供一种多镜头系统100,其可应用于移动电话、平板电脑及个人数字助理等便携式电子装置200。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200包括本体21。所述本体21包括第一表面211及与所述第一表面211相对设置的第二表面213。所述第一表面211上设置有显示单元23。所述显示单元23可以为触控显示屏,其用于显示用户界面,进而供用户操作及显示画面。
请一并参阅图2及图3,所述多镜头系统100可以是便携式电子装置200的一部分,其装设于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200的一端。该多镜头系统100包括镜头模组10、影像感测模组30、反射模组50以及处理单元70。
在本实施例中,该镜头模组10包括二组镜头,即第一镜头组11及第二镜头组13。其中第一镜头组11包括第一镜头111A及第一镜头111B。该第一镜头111A及第一镜头111B为同样的镜头,该第一镜头111A及该第一镜头111B可以为鱼眼镜头或其他类型的广角镜头等。该第一镜头111A及第一镜头111B分别设置于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200的第一表面211及第二表面213,且两者的光轴相互重叠,即两者对称地布置于同一光轴两端。所述第二镜头组13包括第二镜头131A及第二镜头131B。该第二镜头131A及第二镜头131B为同样的镜头。该第二镜头131A及该第二镜头131B可以为普通的摄像镜头或功能镜头等。该第二镜头131A及第二镜头131B分别设置于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200的第一表面211及第二表面213,且两者的光轴相互重叠,即两者对称地布置于同一光轴两端。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镜头组11的第一镜头111A、第一镜头111B与第二镜头组13的第二镜头131A、第二镜头131B为具有不同视野范围FOV (Field of View)的镜头,并不限定于鱼眼镜头或其他类型的广角镜头。
可以理解,不同类型的镜头或镜头组合可用于实现不同的拍摄功能。例如当同时选择第一镜头组11的第一镜头111A及第一镜头111B时,可实现第一拍摄模式,如此可拍摄超广度或者接近鱼眼全景的影像,即实现全景拍摄模式。当同时选择第二镜头组13的第二镜头131A及第二镜头131B时,可实现第二拍摄模式,即实现一般主题的拍摄模式。当选择位于本体21的第一表面211的两个镜头,即第一镜头111A及第二镜头131A时,可实现第三拍摄模式,即前拍摄融合模式。当选择位于本体21的第二表面213的两个镜头,即第一镜头111B及第二镜头131B时,可实现第四拍摄模式,即后拍摄融合模式。显然,利用前拍摄融合模式或后拍摄融合模式可以兼顾鱼眼镜头的鱼眼全景的影像及标准镜头的成像变形率较佳的双重优点。
该影像感测模组30可以为电荷耦合元件(charge coupled device, CCD)、互补式金氧半导体感测元件(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CMOS)或其它类型的影像感测元件。在本实施例中,该影像感测模组30包括二个影像感测元件,即第一影像感测元件31及第二影像感测元件33。该第一影像感测元件31及第二影像感测元件33分别设置于所述镜头模组10的两侧,且均电连接至该处理单元70,用于配合各镜头拍摄相应的影像画面。该处理单元70亦电连接至第一镜头111A、111B及第二镜头131A、131B。
该反射模组50可以为全反射棱镜或其他类型的反射镜,其包括两组反射单元,即第一反射单元组51及第二反射单元组53。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反射单元组51及第二反射单元组53均包括一个反射元件,即第一反射单元组51包括第一反射元件511。第二反射单元组53包括第二反射元件531。所述第一反射元件511设置于所述第一镜头组11的第一镜头111A与第一镜头111B之间。所述第二反射元件531设置于第二镜头组13的第二镜头131A与第二镜头131B之间。所述反射模组50用于将各镜头获取的影像光束反射或投射至相应的第一影像感测元件31及第二影像感测元件33。
该处理单元70可以为影像处理器,其电连接至所述影像感测模组30、所述反射模组50及所述第一镜头组11与第二镜头组13。所述处理单元70用于根据上述拍摄模式控制所述反射模组50运动,例如旋转,进而调整该第一反射元件511及第二反射元件531的角度方向,以改变各镜头获取的影像光束的光学路径。如此,可实现选择不同类型的镜头或镜头组合,进而实现不同的拍摄功能,并获取单一或多重的影像信息。
请一并参阅图4,具体地,当选择第一拍摄模式,即全景拍摄模式时,所述处理单元70可控制所述第一反射元件511运动至第一角度方向,例如所述第一反射元件511与水平轴(X轴)之间呈一定角度(例如45度)。同时所述处理单元70控制第二反射元件531运动至第二角度方向,例如所述第二反射元件531与水平轴(X轴)平行设置,并遮蔽其中一个第二镜头,例如第二镜头131A,而另一个未受到第二反射元件531遮蔽的第二镜头131B可另外设置一其他遮蔽组件(如虚线部分),用以遮蔽无须成像的光线,避免影像质量受到影响。如此,所述第一镜头组11中的第一镜头111A及第一镜头111B获取的影像光束可通过所述第一反射元件511的两个反射面分别反射或投射至第一影像感测元件31及第二影像感测元件33。而由于所述第二镜头组13中的第二镜头131A及第二镜头131B获取的影像光束无法形成相应的光学路径,因而无法反射或投射至相应的第一影像感测元件31及第二影像感测元件33。
请一并参阅图5,当选择第二拍摄模式时,所述处理单元70可控制所述第一反射元件511运动至第二角度方向,例如所述第一反射元件511与水平轴(X轴)平行设置,并遮蔽其中一个第一镜头,例如第一镜头111A,而另一个未受到第一反射元件511遮蔽的第一镜头111B可另外设置一其他遮蔽组件(如虚线部分),用以遮蔽不会成像的光线,避免影像质量受到影响。同时所述处理单元70控制第二反射元件531运动至第一角度方向,例如所述第二反射元件531与水平轴(X轴)之间呈一定角度(例如45度)。如此,所述第二镜头组13中的第二镜头131A及第二镜头131B获取的影像光束可通过所述第二反射元件531的两个反射面分别反射或投射至第一影像感测元件31及第二影像感测元件33。而由于第一镜头组11中的第一镜头111A及第一镜头111B获取的影像光束无法形成相应的光学路径,因而无法反射或投射至相应的第一影像感测元件31及第二影像感测元件33。
请一并参阅图6,当选择第三拍摄模式时,所述处理单元70可控制所述第一反射元件511运动至第三角度方向,例如所述第一反射元件511与水平轴(X轴)之间呈一定角度(例如135度)。同时所述处理单元70控制第二反射元件531运动至第一角度方向,例如所述第二反射元件531与水平轴(X轴)之间呈一定角度(例如45度)。如此,设置于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200的第一表面211的两个镜头,即第一镜头111A及第二镜头131A获取的影像光束可通过所述第一反射元件511及第二反射元件531分别反射或投射至第一影像感测元件31及第二影像感测元件33。而由于位于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200的第二表面213的两个镜头,即第一镜头111B及第二镜头131B获取的影像光束无法形成相应的光学路径,因而无法反射或投射至相应的第一影像感测元件31及第二影像感测元件33。
请一并参阅图7,当选择第四拍摄模式时,所述处理单元70可控制所述第一反射元件511运动至第一角度方向,例如所述第一反射元件511与水平轴(X轴)之间呈一定角度(例如45度)。同时所述处理单元70控制第二反射元件531运动至第三角度方向,例如所述第二反射元件531与水平轴(X轴)之间呈一定角度(例如135度)。如此,设置于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200的第二表面213的两个镜头,即第一镜头111B及第二镜头131B获取的影像光束可通过所述第一反射元件511及第二反射元件531分别反射或投射至第一影像感测元件31及第二影像感测元件33。而由于位于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200的第一表面211的两个镜头,即第一镜头111A及第二镜头131A获取的影像光束无法形成相应的影像路径,因而无法反射或投射至相应的第一影像感测元件31及第二影像感测元件33。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根据用户需求,仅选择第一镜头组11或第二镜头组13的其中一个镜头,进而实现其他相应的拍摄模式。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反射单元组51及第二反射单元组53的反射元件的数量不局限于一个,其还可为两个。即所述第一反射单元组51及第二反射单元组53均包括两个反射元件,或者其中一个反射单元组包括一个反射元件,而另外一个反射单元组包括两个反射元件。如此,当需要利用所述反射元件将影像光束反射或投射至相应的影像感测元件时,可利用所述处理单元70控制所述反射元件运动至相应的第一角度方向或第三角度方向,例如与水平轴(X轴)之间呈一定角度(例如45度或135度)。而当无需利用所述反射元件形成对应的光学路径时,可利用所述处理单元70控制该反射元件运动至相应的第二角度方向,例如与水平轴(X轴)平行设置,同时遮蔽相应的镜头,进而有效避免非成像的光线(例如:环境光)进入多镜头系统100而干扰成像品质。
具体的,请一并参阅图8,当所述多镜头系统100处于第一拍摄模式时,所述第一反射单元组51中的第一反射元件511A与第一反射元件511B重叠于一起,且均运动至第一角度方向,例如所述第一反射元件511A与第一反射元件511B均与水平轴(X轴)之间呈一定角度(例如45度)。如图8所示,所述第一反射元件511A的定位点为位于该第一反射元件511A的左侧一端,所述第一反射元件511B的定位点为位于该第一反射元件511B的右侧一端。如此以将来自第一镜头111A及第一镜头111B的影像光束分别反射或投射至第一影像感测元件31及第二影像感测元件33。而所述第二反射单元组53中的第二反射元件531A与第二反射元件531B均运动至第二角度方向,即与水平轴(X轴)平行设置,并分别遮蔽相应的第二镜头131A及第二镜头131B,以有效避免非成像的光线(例如:环境光)进入多镜头系统100而干扰成像品质。
请一并参阅图9,当所述多镜头系统100处于第二拍摄模式时,所述第二反射单元组53中的第二反射元件531A与第二反射元件531B重叠于一起,且运动至第一角度方向,例如所述第二反射元件531A与第二反射元件531B均与水平轴(X轴)之间呈一定角度(例如45度)。如图9所示,所述第二反射元件531A的定位点为位于该第二反射元件531A的左侧一端,所述第二反射元件531B的定位点为位于该第二反射元件531B的右侧一端,如此以将来自第二镜头131A及第二镜头131B的影像光束分别反射或投射至第一影像感测元件31及第二影像感测元件33。而所述第一反射单元组51中的第一反射元件511A与第一反射元件511B均运动至第二角度方向,例如与水平轴(X轴)平行设置,并分别遮蔽相应的第一镜头111A及第一镜头111B,以有效避免非成像的光线(例如:环境光)进入多镜头系统100而干扰成像品质。
可以理解,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点是第一反射元件511A、511B与第二反射元件531A、531B的旋转轴。第一反射元件511A、511B与第二反射元件531A、531B可以其定位点为旋转轴心而转动至所述第一角度方向、第二角度方向或第三角度方向。
请一并参阅图10,当所述多镜头系统100处于第三拍摄模式时,所述第一反射单元组51中的第一反射元件511A运动至第三角度方向,例如所述第一反射元件511A与水平轴(X轴)之间呈一定角度(例如135度)。如图10所示,所述第一反射元件511A的定位点为位于该第一反射元件511A的右侧一端,另外一个第一反射元件511B运动至第二角度方向,以遮蔽位于第二表面213的第一镜头111B。所述第二反射单元组53中的其中一个第二反射元件531A运动至第一角度方向,例如所述第二反射元件531A与水平轴(X轴)之间呈一定角度(例如45度)。如图10所示,所述第二反射元件531A的定位点为位于该第二反射元件531A的左侧一端,另外一个第二反射元件531B运动至第二角度方向,以遮蔽位于第二表面213的第二镜头131B。
请一并参阅图11,当所述多镜头系统100处于第四拍摄模式时,所述第一反射单元组51中的其中一个第一反射元件511B运动至第一角度方向,例如所述第一反射元件511B与水平轴(X轴)之间呈一定角度(例如45度)。所述第一反射元件511B的定位点为位于该第一反射元件511B的右侧一端(如图11所示)。另外一个第一反射元件511A运动至第二角度方向,以遮蔽位于第一表面211的第一镜头111A。所述第二反射单元组53中的其中一个第二反射元件531B运动至第三角度方向,例如所述第二反射元件531B与水平轴(X轴)之间呈一定角度(例如135度)。所述第二反射元件531B的定位点为位于该第二反射元件531B的左侧一端(如图11所示)。另外一个第二反射元件531A运动至第二角度方向,以遮蔽位于第一表面211的第二镜头131A。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镜头模组10不局限于上述所述的对称式配置方式,其还可采用非对称式的配置方式。例如,请一并参阅图12,所述镜头模组10中的第一镜头111A、第一镜头111B与第二镜头131A、第二镜头131B分别交错设置于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200的第一表面211及第二表面213。即该第一镜头111A与第一镜头111B分别设置于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200的第一表面211及第二表面213,且两者的光轴互不重叠。所述第二镜头131A及第二镜头131B分别设置于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200的第一表面211及第二表面213,且两者的光轴互不重叠。所述处理单元70通过控制所述反射模组50中反射单元的角度方向,同样可实现上述不同的拍摄模式。
例如,请一并参阅图13,当选择第一拍摄模式,即全景拍摄模式时,所述处理单元70可控制所述第一反射元件511及第二反射元件531均运动至第三角度方向,例如所述第一反射元件511及第二反射元件531均与水平轴(X轴)之间呈一定角度(例如135度)。如此,所述第一镜头组11中的第一镜头111A及第一镜头111B获取的影像光束可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反射元件511及第二反射元件531反射或投射至第一影像感测元件31及第二影像感测元件33。而由于所述第二镜头组13中的第二镜头131A及第二镜头131B获取的影像光束无法形成相应的光学路径,因而无法反射或投射至相应的第一影像感测元件31及第二影像感测元件33。
同样,请一并参阅图14,当选择第二拍摄模式时,所述处理单元70可控制所述第一反射元件511及第二反射元件531均运动至第一角度方向,例如所述第一反射元件511及第二反射元件531均与水平轴(X轴)之间呈一定角度(例如45度)。如此,所述第二镜头组13中的第二镜头131A及第二镜头131B获取的影像光束可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反射元件511及第二反射元件531反射或投射至第一影像感测元件31及第二影像感测元件33。而由于所述第一镜头组11中的第一镜头111A及第一镜头111B获取的影像光束无法形成相应的光学路径,因而无法反射或投射至相应的第一影像感测元件31及第二影像感测元件33。
显然,所述镜头模组10通过将镜头采用上述非对称配置方式,可达到最短光学路径的传递,并且可以在没有设置遮蔽的方式下,达到较高的影像成像质量。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镜头模组10不局限于包括两组镜头,其还可为三组或更多组。对应的,所述反射模组50中反射单元的组数可根据镜头模组10中镜头的组数进行调整,例如所述反射模组50中反射单元的组数可以等于镜头模组10中镜头的组数,而所述影像感测模组30中影像感测元件的个数不变,即仍为两个。也就是说,当所述镜头模组10包括多组镜头时,仍只需共用两个影像感测元件即可。
可以理解,在本实施例中,用户可通过显示单元23的用户界面进行设定,以选择相应的拍摄模式,进而触发所述处理单元70根据用户的选择控制反射单元的角度方向,以切换至不同的光学路径,进而选择不同的镜头或镜头组合。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200还可通过其他的方式触发所述处理单元70,以选择相应的拍摄模式。例如,请再次参阅图3,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200还包括感测模组25,所述感测模组25可包括各种类型的感应器,例如加速度感应器、位置感测器、接近感测器等。如此,所述感测模组25可受特定条件触发而启动拍摄模式的侦测,并将侦测到的结果发送至所述处理单元70。如此所述处理单元70可根据上述侦测结果进行判断,并选择相应的影像拍摄模式,同时控制反射单元的角度方向,以切换至不同的光学路径,进而选择不同的镜头或镜头组合。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200还可包括射频模块、声学模块、存储模块以及电源模块等常用的功能单元,进而实现相应的功能。
请一并参阅图15,下面详细介绍所述多镜头系统100的工作原理。
首先便携式电子装置200通过显示单元23或其他方式触发所述处理单元70,以选择相应的拍摄模式,例如可从第一拍摄模式、第二拍摄模式、第三拍摄模式及第四拍摄模式中选择一个作为当前拍摄模式(步骤S1)。接着所述处理单元70根据选择的拍摄模式控制反射单元的角度方向,以切换至不同的光学路径,进而选择不同的镜头或镜头组合(步骤S2)。例如,当选择第一拍摄模式,即全景拍摄模式时,所述处理单元70可控制所述第一反射元件511运动至第一角度方向,例如所述第一反射元件511与水平轴(X轴)之间呈一定角度(例如45度)。同时所述处理单元70控制第二反射元件531运动至第二角度方向,例如所述第二反射元件531与水平轴(X轴)平行设置。如此,所述第一镜头组11中的第一镜头111A及第一镜头111B获取的影像光束可通过所述第一反射元件511的两个反射面分别反射或投射至第一影像感测元件31及第二影像感测元件33。而由于所述第二镜头组13中的第二镜头131A及第二镜头131B获取的影像光束无法形成相应的光学路径,因而无法反射或投射至相应的第一影像感测元件31及第二影像感测元件33。最后,所述第一影像感测元件31及第二影像感测元件33可配合选取的镜头或镜头组合,例如第一镜头111A及第一镜头111B拍摄相应的画面,并将拍摄获得的画面数据均传送至所述处理单元70(步骤S3)。所述处理单元70再对接收到的画面数据进行处理,例如进行影像拼接、影像融合等,进而获得符合需求的影像,例如全景影像(步骤S4)。
上述多镜头系统100通过在便携式电子装置200上设置包括多组镜头的镜头模组10,并设置相应的反射模组50。如此,所述处理单元70可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相应的拍摄模式,并根据选择的拍摄模式控制所述反射模组50中反射单元的角度方向,进而调整反射单元的光学路径,以选择不同的镜头或镜头组合。上述多镜头系统100的结构简单,且可适用多种不同的拍摄模式,例如全景拍摄模式、普通的双镜头拍摄模式等等,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综上所述,尽管为说明目的已经公开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然而,本发明不只局限于如上所述的实施例,在不超出本发明基本技术思想的范畴内,相关行业的技术人员可对其进行多种变形及应用。

Claims (14)

1.一种多镜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镜头系统包括至少一组镜头、至少一组反射单元、第一影像感测元件、第二影像感测元件以及处理单元,所述第一影像感测元件及第二影像感测元件均电连接至所述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拍摄模式控制所述至少一组反射单元的角度方向,以改变每一组反射单元的光学路径,进而选择相应的镜头或镜头组合,所述选择的镜头或镜头组合获取的影像光束通过相应的光学路径反射或投射至所述第一影像感测元件及第二影像感测元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镜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以拼接或融合所述第一影像感测元件与所述第二影像感测元件获得的画面数据以获得影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镜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镜头系统设置于便携式电子装置中,所述至少一组镜头包括第一镜头组及第二镜头组,所述第一镜头组包括两个第一镜头,所述第二镜头组包括两个第二镜头,所述两个第一镜头及两个第二镜头分别对称设置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及所述第二表面相对设置,所述两个第一镜头的光轴相互重叠,所述两个第二镜头的光轴相互重叠。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镜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头与所述第二镜头具有不同视野范围。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镜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组反射单元包括第一反射单元组及第二反射单元组,所述第一反射单元组包括第一反射元件,所述第二反射单元组包括第二反射元件,所述第一反射元件设置于两个第一镜头之间,所述第二反射单元设置于两个第二镜头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镜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用以根据所述拍摄模式控制所述第一反射元件及第二反射元件的角度方向,使得所述两个第一镜头获取的影像光束通过所述第一反射元件的两个反射面分别反射或投射至所述第一影像感测元件及所述第二影像感测元件;或者
使得所述两个第二镜头获取的影像光束通过所述第二反射元件的两个反射面分别反射或投射至所述第一影像感测元件及所述第二影像感测元件;或者
使得位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镜头及第二镜头获取的影像光束通过所述第一反射元件及所述第二反射元件分别反射或投射至所述第一影像感测元件及所述第二影像感测元件;或者
使得位于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一镜头及第二镜头获取的影像光束通过所述第一反射元件及所述第二反射元件分别反射或投射至所述第一影像感测元件及所述第二影像感测元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镜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镜头系统还包括遮蔽组件,所述遮蔽组件用于与所述第一反射元件或第二反射元件配合,以在所述拍摄模式时遮蔽未被选择的镜头,进而避免环境光漏入所述多镜头系统。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镜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组反射单元包括第一反射单元组及第二反射单元组,所述第一反射单元组包括两个第一反射元件,所述第二反射单元组包括两个第二反射元件,所述两个第一反射元件设置于两个第一镜头之间,所述两个第二反射单元设置于两个第二镜头之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镜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用以根据所述拍摄模式控制所述第一反射元件及第二反射元件的角度方向,使得所述两个第一镜头获取的影像光束通过两个第一反射元件分别反射或投射至所述第一影像感测元件及所述第二影像感测元件,而所述两个第二反射元件分别遮蔽相应的第二镜头;或者
使得所述两个第二镜头获取的影像光束通过两个第二反射元件分别反射或投射至所述第一影像感测元件及所述第二影像感测元件,而所述两个第一反射元件分别遮蔽相应的第一镜头;或者
使得位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镜头及第二镜头获取的影像光束通过其中一个第一反射元件及其中一个第二反射元件分别反射或投射至所述第一影像感测元件及所述第二影像感测元件,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一镜头及第二镜头分别被另外一个第一反射元件及另外一个第二反射元件遮蔽;或者
使得位于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一镜头及第二镜头获取的影像光束通过其中一个第一反射元件及其中一个第二反射元件分别反射或投射至所述第一影像感测元件及所述第二影像感测元件,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镜头及第二镜头分别被另外一个第一反射元件及另外一个第二反射元件遮蔽。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镜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镜头系统设置于便携式电子装置中,所述至少一组镜头包括第一镜头组及第二镜头组,所述第一镜头组包括两个第一镜头,所述第二镜头组包括两个第二镜头,所述两个第一镜头及两个第二镜头分别设置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及所述第二表面相对设置,所述两个第一镜头的光轴互不重叠,所述两个第二镜头的光轴互不重叠。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镜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组反射单元包括第一反射单元组及第二反射单元组,所述第一反射单元组包括第一反射元件,所述第二反射单元组包括第二反射元件,所述第一反射元件设置于其中一个第一镜头及第二镜头之间,所述第二反射单元设置于另外一个第一镜头及第二镜头之间。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镜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用以根据所述拍摄模式控制所述第一反射元件及第二反射元件的角度方向,使得所述两个第一镜头或所述两个第二镜头获取的影像光束通过所述第一反射元件及第二反射元件分别反射或投射至所述第一影像感测元件及所述第二影像感测元件。
13.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多镜头系统及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用以供用户设定所述拍摄模式。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还包括感测模组,所述感测模组与所述处理单元电连接,用以受特定条件触发而启动,并将侦测到的结果发送至所述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根据所述侦测结果进行判断并选择所述拍摄模式。
CN201610159721.6A 2016-03-21 2016-03-21 多镜头系统及具有该多镜头系统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Active CN1072197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59721.6A CN107219710B (zh) 2016-03-21 2016-03-21 多镜头系统及具有该多镜头系统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US15/458,161 US10536634B2 (en) 2016-03-21 2017-03-14 Multiple lens system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employing the sam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59721.6A CN107219710B (zh) 2016-03-21 2016-03-21 多镜头系统及具有该多镜头系统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19710A true CN107219710A (zh) 2017-09-29
CN107219710B CN107219710B (zh) 2020-12-08

Family

ID=598472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59721.6A Active CN107219710B (zh) 2016-03-21 2016-03-21 多镜头系统及具有该多镜头系统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0536634B2 (zh)
CN (1) CN107219710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69086A (zh) * 2019-02-28 2019-05-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模组和终端
WO2021128559A1 (zh) * 2019-12-23 2021-07-01 南昌欧菲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潜望式镜头模组、潜望式摄像装置及智能终端
CN113970870A (zh) * 2020-07-24 2022-01-25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相机模块及包括相机模块的便携式终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200672B2 (en) * 2016-08-17 2019-02-05 Nextvr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apturing images of an environment
CN107172336B (zh) * 2017-06-26 2019-01-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模组、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US20200012069A1 (en) * 2018-07-06 2020-01-09 Fuzhou Rockchip Electronics Co., Ltd. Structures and Methods for Capturing Images by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a Linear Movement Switching Mechanism
CN109379455B (zh) * 2018-09-27 2021-07-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图像识别方法及装置
US11653097B2 (en) 2018-10-12 2023-05-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switching between first lens and second lens
US11637957B2 (en) * 2018-10-12 2023-04-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switching between first lens and second lens
KR102099232B1 (ko) * 2019-07-03 2020-04-08 주식회사 레티널 소형 반사부를 이용한 카메라 모듈 및 이를 이용한 증강 현실용 광학 장치
KR102286945B1 (ko) * 2020-01-31 2021-08-09 주식회사 가치소프트 영상 촬영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US11277551B2 (en) 2020-04-03 2022-03-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ple optical path imaging techniques and shared emitter for active depth sensing techniques
WO2023135640A1 (ja) * 2022-01-11 2023-07-2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撮像システム、撮像装置、撮像方法、及び記録媒体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37880A (zh) * 2005-03-25 2006-09-27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镜头模组
US20070120988A1 (en) * 2005-11-29 2007-05-31 Hideki Akiyama Imaging apparatus
CN101833157A (zh) * 2009-03-13 2010-09-15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相机模组
CN101852979A (zh) * 2009-03-30 2010-10-06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全景相机
US20140218587A1 (en) * 2013-02-07 2014-08-07 Motorola Mobility Llc Double sided camera modu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584770A (zh) * 1968-07-12 1970-01-02
US3626094A (en) * 1969-01-08 1971-12-07 Electronic Systems Dev Inc Message display system for television
GB1301554A (zh) * 1970-07-14 1972-12-29
US3891303A (en) * 1972-08-14 1975-06-24 Joaquin Gomez Barquero Combined system of optical devices for photography and stereoscopic vision
US4303316A (en) * 1978-10-19 1981-12-01 Mcelveen Robert H Process for recording visual scenes for reproduction in stereopsis
AU565139B2 (en) * 1982-04-07 1987-09-03 Street, G.S.B.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e in producing autostereoscopic images
US4574197A (en) * 1983-03-24 1986-03-04 Hughes Aircraft Company Dual field of view sensor
US5204922A (en) * 1991-10-22 1993-04-20 Puritan-Bennett Corporation Optical signal channel selector
US5734477C1 (en) * 1996-05-22 2001-12-25 Must System Inc Optical device having multilenses
US6529640B1 (en) * 1998-06-09 2003-03-04 Nikon Corporatio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U2001245787A1 (en) * 2000-03-17 2001-10-03 Zograph, Llc High acuity lens system
JP3905736B2 (ja) * 2001-10-12 2007-04-18 ペンタックス株式会社 ステレオ画像撮像装置及び自動輻輳調整装置
US7542781B2 (en) * 2003-06-30 2009-06-02 Casio Computer Co., Ltd. Handheld electronic apparatus
KR20050090780A (ko) * 2004-03-10 2005-09-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영상촬영장치
WO2008085553A1 (en) * 2006-08-25 2008-07-17 Eliezer Jacob Improved digital camera with non-uniform image resolution
US7676146B2 (en) * 2007-03-09 2010-03-09 Eastman Kodak Company Camera using multiple lenses and image sensors to provide improved focusing capability
CN101430389B (zh) * 2007-11-06 2010-04-07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蓝色分光片的膜堆结构
US7826121B2 (en) * 2008-09-15 2010-11-02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Use of an angle-selective retro-reflector to recapture off-state energy
CN101521745B (zh) 2009-04-14 2011-04-13 王广生 一组多镜头光心重合式全方位摄像装置及全景摄像、转播的方法
US20120154549A1 (en) * 2010-12-16 2012-06-21 An Wenge David Adapter and corresponding methods for adding 3D function to a 2D digital camera
US10274718B2 (en) * 2012-01-31 2019-04-30 Siemens Energy, Inc. Single-axis inspection scope with anti-rotation extension and method for internal inspection of power generation machinery
JP2013238848A (ja) * 2012-04-20 2013-11-28 Hoya Corp 撮像装置
JP6195334B2 (ja) * 2012-08-30 2017-09-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撮像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DE102012019472B4 (de) * 2012-09-28 2023-05-04 Carl Zeiss Microscopy Gmbh Optische Filtervorrichtung, insbesondere für Mikroskope, und Mikroskop
TW201513660A (zh) * 2013-09-25 2015-04-01 Univ Nat Central 具有雙鏡頭之影像擷取系統
WO2017119555A1 (en) * 2016-01-08 2017-07-13 Lg Electronics Inc. Portable camera
US20170285238A1 (en) * 2016-03-31 2017-10-05 Intel Corporation Optical isolator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37880A (zh) * 2005-03-25 2006-09-27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镜头模组
US20070120988A1 (en) * 2005-11-29 2007-05-31 Hideki Akiyama Imaging apparatus
CN101833157A (zh) * 2009-03-13 2010-09-15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相机模组
CN101852979A (zh) * 2009-03-30 2010-10-06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全景相机
US20140218587A1 (en) * 2013-02-07 2014-08-07 Motorola Mobility Llc Double sided camera module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69086A (zh) * 2019-02-28 2019-05-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模组和终端
WO2021128559A1 (zh) * 2019-12-23 2021-07-01 南昌欧菲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潜望式镜头模组、潜望式摄像装置及智能终端
CN113970870A (zh) * 2020-07-24 2022-01-25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相机模块及包括相机模块的便携式终端
US11750904B2 (en) 2020-07-24 2023-09-05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Camera module and portable terminal including camera modu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272650A1 (en) 2017-09-21
CN107219710B (zh) 2020-12-08
US10536634B2 (en) 2020-0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19710A (zh) 多镜头系统及具有该多镜头系统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CN104519265B (zh) 一种终端设备以及摄像方法
US9733458B2 (en) Multi-camera system using folded optics free from parallax artifacts
CN105549305B (zh) 便携式电子设备,及其中的摄像结构与获取影像的方法
US7643749B2 (en) Camera module
US9380207B1 (en) Enabling multiple field of view image capture within a surround image mode for multi-lense mobile devices
CN110888216B (zh) 光学镜头、镜头模组以及终端
JP2018201214A (ja) フォールデッドオプティクスを用いたマルチカメラシステム
US7034866B1 (en) Combined display-camera for an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US20190306410A1 (en) Method of setting initial position of camera, camera, and camera system
US9549126B2 (en) Digital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WO2015198691A1 (ja) 撮像装置
CN110266922A (zh) 摄像头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US10616503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optical device thereof
CN111901524B (zh) 对焦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KR102661185B1 (ko) 전자 장치 및 그의 이미지 촬영 방법
WO2021057529A1 (zh) 摄像模组及终端设备
CN106405798B (zh) 成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Akin et al. Hemispherical multiple camera system for high resolution omni-directional light field imaging
JP2001272708A (ja) 可視/赤外両用撮像装置
CN113810560A (zh) 摄像头、变焦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KR100736565B1 (ko) 파노라마 영상 촬영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기 위한이동통신단말기
TWI578778B (zh) 多鏡頭系統及具有該多鏡頭系統之可攜式電子裝置
CN210297875U (zh) 用于移动终端的摄像装置及移动终端
KR20110099983A (ko) 초소형 렌즈 광학계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디지털 카메라 모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