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78778B - 多鏡頭系統及具有該多鏡頭系統之可攜式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多鏡頭系統及具有該多鏡頭系統之可攜式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78778B
TWI578778B TW105108718A TW105108718A TWI578778B TW I578778 B TWI578778 B TW I578778B TW 105108718 A TW105108718 A TW 105108718A TW 105108718 A TW105108718 A TW 105108718A TW I578778 B TWI578778 B TW I57877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reflective
lenses
image sensing
imag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087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35610A (zh
Inventor
李尚文
郭文義
黃盟哲
Original Assignee
群邁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群邁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群邁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51087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78778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787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78778B/zh
Publication of TW2017356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35610A/zh

Link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 Stereoscopic And Panoramic Photography (AREA)

Description

多鏡頭系統及具有該多鏡頭系統之可攜式電子裝置
本發明涉及一種多鏡頭系統及具有該多鏡頭系統之可攜式電子裝置。
目前,行動電話、平板電腦及個人數位助理等可攜式電子裝置為拍攝超廣角或接近魚眼全景之影像,通常需要於前後攝像頭上外掛特殊之光學鏡頭。另外,雖利用額外之兩組魚眼鏡頭亦可實現超廣角或360度之全景拍攝。然而,由於該兩組魚眼鏡頭之取像角度太廣,容易導致於拍攝較小範圍內之特定主題時影像細膩度較差。另外,魚眼鏡頭之成像變形率相較標準鏡頭之成像變形率具有較差、較高之問題。
有鑑於此,有必要提供一種多鏡頭系統及具有該多鏡頭系統之可攜式電子裝置。
一種多鏡頭系統,包括至少一組鏡頭、至少一組反射單元、第一影像感測元件、第二影像感測元件以及處理單元,所述第一影像感測元件及第二影像感測元件均電連接至所述處理單元,所述處理單元用於根據拍攝模式控制所述至少一組反射單元之角度方向,以改變每一組反射單元之光學路徑,進而選擇相應之鏡頭或鏡頭組合,所述選擇之鏡頭或鏡頭組合獲取之影像光束藉由相應之光學路徑反射或投射至所述第一影像感測元件及第二影像感測元件。
一種可攜式電子裝置,包括上述多鏡頭系統及顯示單元,所述顯示單元用以供使用者設定所述拍攝模式。
上述多鏡頭系統藉由於可攜式電子裝置上設置包括多組鏡頭之鏡頭模組,並設置相應之反射模組。如此,所述處理單元可根據不同之需求選擇相應之拍攝模式,並根據選擇之拍攝模式控制所述反射模組中反射單元之角度方向,進而調整所述反射單元之光學路徑,以選擇不同之鏡頭或鏡頭組合。上述多鏡頭系統之結構簡單,且可適用多種不同之拍攝模式,例如全景拍攝模式、普通之雙鏡頭拍攝模式等等,具有較強之實用性。
圖1為本發明較佳實施方式中多鏡頭系統應用至可攜式電子裝置之示意圖。
圖2為圖1所示多鏡頭系統之部分示意圖。
圖3為圖1所示可攜式電子裝置之功能框圖。
圖4為圖2所示多鏡頭系統處於第一拍攝模式時之光路圖。
圖5為圖2所示多鏡頭系統處於第二拍攝模式時之光路圖。
圖6為圖2所示多鏡頭系統處於第三拍攝模式時之光路圖。
圖7為圖2所示多鏡頭系統處於第四拍攝模式時之光路圖。
圖8為圖4所示多鏡頭系統中第一反射單元組及第二反射單元組均包括兩個反射元件時之光路圖。
圖9為圖5所示多鏡頭系統中第一反射單元組及第二反射單元組均包括兩個反射元件時之光路圖。
圖10為圖6所示多鏡頭系統中第一反射單元組及第二反射單元組均包括兩個反射元件時之光路圖。
圖11為圖7所示多鏡頭系統中第一反射單元組及第二反射單元組均包括兩個反射元件時之光路圖。
圖12為圖1所示多鏡頭系統於另一實施例下之部分示意圖。
圖13為圖12所示多鏡頭系統處於第一拍攝模式時之光路圖。
圖14為圖12所示多鏡頭系統處於第二拍攝模式時之光路圖。
圖15為圖1所示多鏡頭系統之工作流程圖。
請參閱圖1,本發明較佳實施例提供一種多鏡頭系統100,其可應用於行動電話、平板電腦及個人數位助理等可攜式電子裝置200。所述可攜式電子裝置200包括本體21。所述本體21包括第一表面211及與所述第一表面211相對設置之第二表面213。所述第一表面211上設置有顯示單元23。所述顯示單元23可為觸控顯示幕,其用於顯示使用者介面,進而供使用者操作及顯示畫面。
請一併參閱圖2及圖3,所述多鏡頭系統100可為可攜式電子裝置200之一部分,其裝設於所述可攜式電子裝置200之一端。該多鏡頭系統100包括鏡頭模組10、影像感測模組30、反射模組50以及處理單元70。
於本實施例中,該鏡頭模組10包括二組鏡頭,即第一鏡頭組11及第二鏡頭組13。其中第一鏡頭組11包括第一鏡頭111A及第一鏡頭111B。該第一鏡頭111A及第一鏡頭111B為同樣之鏡頭,該第一鏡頭111A及該第一鏡頭111B可為魚眼鏡頭或其他類型之廣角鏡頭等。該第一鏡頭111A及第一鏡頭111B分別設置於所述可攜式電子裝置200之第一表面211及第二表面213,且兩者之光軸相互重疊,即兩者對稱地佈置於同一光軸兩端。所述第二鏡頭組13包括第二鏡頭131A及第二鏡頭131B。該第二鏡頭131A及第二鏡頭131B為同樣之鏡頭。該第二鏡頭131A及該第二鏡頭131B可為普通之攝像鏡頭或功能鏡頭等。該第二鏡頭131A及第二鏡頭131B分別設置於所述可攜式電子裝置200之第一表面211及第二表面213,且兩者之光軸相互重疊,即兩者對稱地佈置於同一光軸兩端。
當然,可理解,於其他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鏡頭組11之第一鏡頭111A、第一鏡頭111B與第二鏡頭組13之第二鏡頭131A、第二鏡頭131B為具有不同視野範圍FOV (Field of View)之鏡頭,並不限定於魚眼鏡頭或其他類型之廣角鏡頭。
可理解,不同類型之鏡頭或鏡頭組合可用於實現不同之拍攝功能。例如當同時選擇第一鏡頭組11之第一鏡頭111A及第一鏡頭111B時,可實現第一拍攝模式,如此可拍攝超廣度或者接近魚眼全景之影像,即實現全景拍攝模式。當同時選擇第二鏡頭組13之第二鏡頭131A及第二鏡頭131B時,可實現第二拍攝模式,即實現一般主題之拍攝模式。當選擇位於本體21之第一表面211之兩個鏡頭,即第一鏡頭111A及第二鏡頭131A時,可實現第三拍攝模式,即前拍攝融合模式。當選擇位於本體21之第二表面213之兩個鏡頭,即第一鏡頭111B及第二鏡頭131B時,可實現第四拍攝模式,即後拍攝融合模式。顯然,利用前拍攝融合模式或後拍攝融合模式可兼顧魚眼鏡頭之魚眼全景之影像及標準鏡頭之成像變形率較佳之雙重優點。
該影像感測模組30可為電荷耦合元件(charge coupled device, CCD)、互補式金氧半導體感測元件(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CMOS)或其它類型之影像感測元件。於本實施例中,該影像感測模組30包括二個影像感測元件,即第一影像感測元件31及第二影像感測元件33。該第一影像感測元件31及第二影像感測元件33分別設置於所述鏡頭模組10之兩側,且均電連接至該處理單元70,用於配合各鏡頭拍攝相應之影像畫面。該處理單元70亦電連接至第一鏡頭111A、111B及第二鏡頭131A、131B。
該反射模組50可為全反射棱鏡或其他類型之反射鏡,其包括兩組反射單元,即第一反射單元組51及第二反射單元組53。於本實施例中,該第一反射單元組51及第二反射單元組53均包括一個反射元件,即第一反射單元組51包括第一反射元件511。第二反射單元組53包括第二反射元件531。所述第一反射元件511設置於所述第一鏡頭組11之第一鏡頭111A與第一鏡頭111B之間。所述第二反射元件531設置於第二鏡頭組13之第二鏡頭131A與第二鏡頭131B之間。所述反射模組50用於將各鏡頭獲取之影像光束反射或投射至相應之第一影像感測元件31及第二影像感測元件33。
該處理單元70可為影像處理器,其電連接至所述影像感測模組30、所述反射模組50及所述第一鏡頭組11與第二鏡頭組13。所述處理單元70用於根據上述拍攝模式控制所述反射模組50運動,例如旋轉,進而調整該第一反射元件511及第二反射元件531之角度方向,以改變各鏡頭獲取之影像光束之光學路徑。如此,可實現選擇不同類型之鏡頭或鏡頭組合,進而實現不同之拍攝功能,並獲取單一或多重之影像資訊。
請一併參閱圖4,具體地,當選擇第一拍攝模式,即全景拍攝模式時,所述處理單元70可控制所述第一反射元件511運動至第一角度方向,例如所述第一反射元件511與水平軸(X軸)之間呈一定角度(例如45度)。同時所述處理單元70控制第二反射元件531運動至第二角度方向,例如所述第二反射元件531與水平軸(X軸)平行設置,並遮蔽其中一個第二鏡頭,例如第二鏡頭131A,而另一個未受到第二反射元件531遮蔽之第二鏡頭131B可另外設置一其他遮蔽元件(如虛線部分),用以遮蔽無須成像之光線,避免影像品質受到影響。如此,所述第一鏡頭組11中之第一鏡頭111A及第一鏡頭111B獲取之影像光束可藉由所述第一反射元件511之兩個反射面分別反射或投射至第一影像感測元件31及第二影像感測元件33。而由於所述第二鏡頭組13中之第二鏡頭131A及第二鏡頭131B獲取之影像光束無法形成相應之光學路徑,因而無法反射或投射至相應之第一影像感測元件31及第二影像感測元件33。
請一併參閱圖5,當選擇第二拍攝模式時,所述處理單元70可控制所述第一反射元件511運動至第二角度方向,例如所述第一反射元件511與水平軸(X軸)平行設置,並遮蔽其中一個第一鏡頭,例如第一鏡頭111A,而另一個未受到第一反射元件511遮蔽之第一鏡頭111B可另外設置一其他遮蔽元件(如虛線部分),用以遮蔽不會成像之光線,避免影像品質受到影響。同時所述處理單元70控制第二反射元件531運動至第一角度方向,例如所述第二反射元件531與水平軸(X軸)之間呈一定角度(例如45度)。如此,所述第二鏡頭組13中之第二鏡頭131A及第二鏡頭131B獲取之影像光束可藉由所述第二反射元件531之兩個反射面分別反射或投射至第一影像感測元件31及第二影像感測元件33。而由於第一鏡頭組11中之第一鏡頭111A及第一鏡頭111B獲取之影像光束無法形成相應之光學路徑,因而無法反射或投射至相應之第一影像感測元件31及第二影像感測元件33。
請一併參閱圖6,當選擇第三拍攝模式時,所述處理單元70可控制所述第一反射元件511運動至第三角度方向,例如所述第一反射元件511與水平軸(X軸)之間呈一定角度(例如135度)。同時所述處理單元70控制第二反射元件531運動至第一角度方向,例如所述第二反射元件531與水平軸(X軸)之間呈一定角度(例如45度)。如此,設置於所述可攜式電子裝置200之第一表面211之兩個鏡頭,即第一鏡頭111A及第二鏡頭131A獲取之影像光束可藉由所述第一反射元件511及第二反射元件531分別反射或投射至第一影像感測元件31及第二影像感測元件33。而由於位於所述可攜式電子裝置200之第二表面213之兩個鏡頭,即第一鏡頭111B及第二鏡頭131B獲取之影像光束無法形成相應之光學路徑,因而無法反射或投射至相應之第一影像感測元件31及第二影像感測元件33。
請一併參閱圖7,當選擇第四拍攝模式時,所述處理單元70可控制所述第一反射元件511運動至第一角度方向,例如所述第一反射元件511與水平軸(X軸)之間呈一定角度(例如45度)。同時所述處理單元70控制第二反射元件531運動至第三角度方向,例如所述第二反射元件531與水平軸(X軸)之間呈一定角度(例如135度)。如此,設置於所述可攜式電子裝置200之第二表面213之兩個鏡頭,即第一鏡頭111B及第二鏡頭131B獲取之影像光束可藉由所述第一反射元件511及第二反射元件531分別反射或投射至第一影像感測元件31及第二影像感測元件33。而由於位於所述可攜式電子裝置200之第一表面211之兩個鏡頭,即第一鏡頭111A及第二鏡頭131A獲取之影像光束無法形成相應之影像路徑,因而無法反射或投射至相應之第一影像感測元件31及第二影像感測元件33。
可理解,於其他實施例中,還可根據使用者需求,僅選擇第一鏡頭組11或第二鏡頭組13之其中一個鏡頭,進而實現其他相應之拍攝模式。
可理解,於其他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反射單元組51及第二反射單元組53之反射元件之數量不局限於一個,其還可為兩個。即所述第一反射單元組51及第二反射單元組53均包括兩個反射元件,或者其中一個反射單元組包括一個反射元件,而另外一個反射單元組包括兩個反射元件。如此,當需要利用所述反射元件將影像光束反射或投射至相應之影像感測元件時,可利用所述處理單元70控制所述反射元件運動至相應之第一角度方向或第三角度方向,例如與水平軸(X軸)之間呈一定角度(例如45度或135度)。而當無需利用所述反射元件形成對應之光學路徑時,可利用所述處理單元70控制該反射元件運動至相應之第二角度方向,例如與水平軸(X軸)平行設置,同時遮蔽相應之鏡頭,進而有效避免非成像之光線(例如:環境光)進入多鏡頭系統100而干擾成像品質。
具體請一併參閱圖8,當所述多鏡頭系統100處於第一拍攝模式時,所述第一反射單元組51中之第一反射元件511A與第一反射元件511B重疊於一起,且均運動至第一角度方向,例如所述第一反射元件511A與第一反射元件511B均與水平軸(X軸)之間呈一定角度(例如45度)。如圖8所示,所述第一反射元件511A之定位點為位於該第一反射元件511A之左側一端,所述第一反射元件511B之定位點為位於該第一反射元件511B之右側一端。如此以將來自第一鏡頭111A及第一鏡頭111B之影像光束分別反射或投射至第一影像感測元件31及第二影像感測元件33。而所述第二反射單元組53中之第二反射元件531A與第二反射元件531B均運動至第二角度方向,即與水平軸(X軸)平行設置,並分別遮蔽相應之第二鏡頭131A及第二鏡頭131B,以有效避免非成像之光線(例如:環境光)進入多鏡頭系統100而干擾成像品質。
請一併參閱圖9,當所述多鏡頭系統100處於第二拍攝模式時,所述第二反射單元組53中之第二反射元件531A與第二反射元件531B重疊於一起,且運動至第一角度方向,例如所述第二反射元件531A與第二反射元件531B均與水平軸(X軸)之間呈一定角度(例如45度)。如圖9所示,所述第二反射元件531A之定位點為位於該第二反射元件531A之左側一端,所述第二反射元件531B之定位點為位於該第二反射元件531B之右側一端,如此以將來自第二鏡頭131A及第二鏡頭131B之影像光束分別反射或投射至第一影像感測元件31及第二影像感測元件33。而所述第一反射單元組51中之第一反射元件511A與第一反射元件511B均運動至第二角度方向,例如與水平軸(X軸)平行設置,並分別遮蔽相應之第一鏡頭111A及第一鏡頭111B,以有效避免非成像之光線(例如:環境光)進入多鏡頭系統100而干擾成像品質。
可理解,於本實施例中,所述定位點是第一反射元件511A、511B與第二反射元件531A、531B之旋轉軸。第一反射元件511A、511B與第二反射元件531A、531B可其定位點為旋轉軸心而轉動至所述第一角度方向、第二角度方向或第三角度方向。
請一併參閱圖10,當所述多鏡頭系統100處於第三拍攝模式時,所述第一反射單元組51中之第一反射元件511A運動至第三角度方向,例如所述第一反射元件511A與水平軸(X軸)之間呈一定角度(例如135度)。如圖10所示,所述第一反射元件511A之定位點為位於該第一反射元件511A之右側一端,另外一個第一反射元件511B運動至第二角度方向,以遮蔽位於第二表面213之第一鏡頭111B。所述第二反射單元組53中之其中一個第二反射元件531A運動至第一角度方向,例如所述第二反射元件531A與水平軸(X軸)之間呈一定角度(例如45度)。如圖10所示,所述第二反射元件531A之定位點為位於該第二反射元件531A之左側一端,另外一個第二反射元件531B運動至第二角度方向,以遮蔽位於第二表面213之第二鏡頭131B。
請一併參閱圖11,當所述多鏡頭系統100處於第四拍攝模式時,所述第一反射單元組51中之其中一個第一反射元件511B運動至第一角度方向,例如所述第一反射元件511B與水平軸(X軸)之間呈一定角度(例如45度)。所述第一反射元件511B之定位點為位於該第一反射元件511B之右側一端(如圖11所示)。另外一個第一反射元件511A運動至第二角度方向,以遮蔽位於第一表面211之第一鏡頭111A。所述第二反射單元組53中之其中一個第二反射元件531B運動至第三角度方向,例如所述第二反射元件531B與水平軸(X軸)之間呈一定角度(例如135度)。所述第二反射元件531B之定位點為位於該第二反射元件531B之左側一端(如圖11所示)。另外一個第二反射元件531A運動至第二角度方向,以遮蔽位於第一表面211之第二鏡頭131A。
可理解,於其他實施例中,所述鏡頭模組10不局限於上述項所述之對稱式配置方式,其還可採用非對稱式之配置方式。例如,請一併參閱圖12,所述鏡頭模組10中之第一鏡頭111A、第一鏡頭111B與第二鏡頭131A、第二鏡頭131B分別交錯設置於所述可攜式電子裝置200之第一表面211及第二表面213。即該第一鏡頭111A與第一鏡頭111B分別設置於所述可攜式電子裝置200之第一表面211及第二表面213,且兩者之光軸互不重疊。所述第二鏡頭131A及第二鏡頭131B分別設置於所述可攜式電子裝置200之第一表面211及第二表面213,且兩者之光軸互不重疊。所述處理單元70藉由控制所述反射模組50中反射單元之角度方向,同樣可實現上述不同之拍攝模式。
例如,請一併參閱圖13,當選擇第一拍攝模式,即全景拍攝模式時,所述處理單元70可控制所述第一反射元件511及第二反射元件531均運動至第三角度方向,例如所述第一反射元件511及第二反射元件531均與水平軸(X軸)之間呈一定角度(例如135度)。如此,所述第一鏡頭組11中之第一鏡頭111A及第一鏡頭111B獲取之影像光束可分別藉由所述第一反射元件511及第二反射元件531反射或投射至第一影像感測元件31及第二影像感測元件33。而由於所述第二鏡頭組13中之第二鏡頭131A及第二鏡頭131B獲取之影像光束無法形成相應之光學路徑,因而無法反射或投射至相應之第一影像感測元件31及第二影像感測元件33。
同樣,請一併參閱圖14,當選擇第二拍攝模式時,所述處理單元70可控制所述第一反射元件511及第二反射元件531均運動至第一角度方向,例如所述第一反射元件511及第二反射元件531均與水平軸(X軸)之間呈一定角度(例如45度)。如此,所述第二鏡頭組13中之第二鏡頭131A及第二鏡頭131B獲取之影像光束可分別藉由所述第一反射元件511及第二反射元件531反射或投射至第一影像感測元件31及第二影像感測元件33。而由於所述第一鏡頭組11中之第一鏡頭111A及第一鏡頭111B獲取之影像光束無法形成相應之光學路徑,因而無法反射或投射至相應之第一影像感測元件31及第二影像感測元件33。
顯然,所述鏡頭模組10藉由將鏡頭採用上述非對稱配置方式,可達到最短光學路徑之傳遞,並且可於沒有設置遮蔽之方式下,達到較高之影像成像品質。
可理解,於其他實施例中,所述鏡頭模組10不局限於包括兩組鏡頭,其還可為三組或更多組。對應所述反射模組50中反射單元之組數可根據鏡頭模組10中鏡頭之組數進行調整,例如所述反射模組50中反射單元之組數可等於鏡頭模組10中鏡頭之組數,而所述影像感測模組30中影像感測元件之個數不變,即仍為兩個。亦就是說,當所述鏡頭模組10包括多組鏡頭時,仍僅需共用兩個影像感測元件即可。
可理解,於本實施例中,使用者可藉由顯示單元23之使用者介面進行設定,以選擇相應之拍攝模式,進而觸發所述處理單元70根據使用者之選擇控制反射單元之角度方向,以切換至不同之光學路徑,進而選擇不同之鏡頭或鏡頭組合。
當然,可理解,於其他實施例中,所述可攜式電子裝置200還可藉由其他之方式觸發所述處理單元70,以選擇相應之拍攝模式。例如,請再次參閱圖3,所述可攜式電子裝置200還包括感測模組25,所述感測模組25可包括各種類型之感應器,例如加速度感應器、位置感測器、接近感測器等。如此,所述感測模組25可受特定條件觸發而啟動拍攝模式之偵測,並將偵測到之結果發送至所述處理單元70。如此所述處理單元70可根據上述偵測結果進行判斷,並選擇相應之影像拍攝模式,同時控制反射單元之角度方向,以切換至不同之光學路徑,進而選擇不同之鏡頭或鏡頭組合。
可理解,於其他實施例中,所述可攜式電子裝置200還可包括射頻模組、聲學模組、存儲模組以及電源模組等常用之功能單元,進而實現相應之功能。
請一併參閱圖15,下面詳細介紹所述多鏡頭系統100之工作原理。
首先可攜式電子裝置200藉由顯示單元23或其他方式觸發所述處理單元70,以選擇相應之拍攝模式,例如可從第一拍攝模式、第二拍攝模式、第三拍攝模式及第四拍攝模式中選擇一個作為當前拍攝模式(步驟S1)。接著所述處理單元70根據選擇之拍攝模式控制反射單元之角度方向,以切換至不同之光學路徑,進而選擇不同之鏡頭或鏡頭組合(步驟S2)。例如,當選擇第一拍攝模式,即全景拍攝模式時,所述處理單元70可控制所述第一反射元件511運動至第一角度方向,例如所述第一反射元件511與水平軸(X軸)之間呈一定角度(例如45度)。同時所述處理單元70控制第二反射元件531運動至第二角度方向,例如所述第二反射元件531與水平軸(X軸)平行設置。如此,所述第一鏡頭組11中之第一鏡頭111A及第一鏡頭111B獲取之影像光束可藉由所述第一反射元件511之兩個反射面分別反射或投射至第一影像感測元件31及第二影像感測元件33。而由於所述第二鏡頭組13中之第二鏡頭131A及第二鏡頭131B獲取之影像光束無法形成相應之光學路徑,因而無法反射或投射至相應之第一影像感測元件31及第二影像感測元件33。最後,所述第一影像感測元件31及第二影像感測元件33可配合選取之鏡頭或鏡頭組合,例如第一鏡頭111A及第一鏡頭111B拍攝相應之畫面,並將拍攝獲得之畫面資料均傳送至所述處理單元70(步驟S3)。所述處理單元70再對接收到之畫面資料進行處理,例如進行影像拼接、影像融合等,進而獲得符合需求之影像,例如全景影像(步驟S4)。
上述多鏡頭系統100藉由於可攜式電子裝置200上設置包括多組鏡頭之鏡頭模組10,並設置相應之反射模組50。如此,所述處理單元70可根據不同之需求選擇相應之拍攝模式,並根據選擇之拍攝模式控制所述反射模組50中反射單元之角度方向,進而調整反射單元之光學路徑,以選擇不同之鏡頭或鏡頭組合。上述多鏡頭系統100之結構簡單,且可適用多種不同之拍攝模式,例如全景拍攝模式、普通之雙鏡頭拍攝模式等等,具有較強之實用性。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並非是對本發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定。另外,本領域技術人員還可在本發明精神內做其它變化,當然,這些依據本發明精神所做的變化,都應包含在本發明所要求保護的範圍之內。
100‧‧‧多鏡頭系統
10‧‧‧鏡頭模組
11‧‧‧第一鏡頭組
111A、111B‧‧‧第一鏡頭
13‧‧‧第二鏡頭組
131A、131B‧‧‧第二鏡頭
30‧‧‧影像感測模組
31‧‧‧第一影像感測元件
33‧‧‧第二影像感測元件
50‧‧‧反射模組
51‧‧‧第一反射單元組
511、511A、511B‧‧‧第一反射元件
53‧‧‧第二反射單元組
531、531A、531B‧‧‧第二反射元件
70‧‧‧處理單元
200‧‧‧可攜式電子裝置
21‧‧‧本體
21‧‧‧第一表面
213‧‧‧第二表面
23‧‧‧顯示單元
25‧‧‧感測模組
100‧‧‧多鏡頭系統
111A、111B‧‧‧第一鏡頭
131A、131B‧‧‧第二鏡頭
31‧‧‧第一影像感測元件
33‧‧‧第二影像感測元件
51‧‧‧第一反射單元組
53‧‧‧第二反射單元組
70‧‧‧處理單元
200‧‧‧可攜式電子裝置
23‧‧‧顯示單元
25‧‧‧感測模組

Claims (14)

  1. 一種多鏡頭系統,其改良在於:所述多鏡頭系統包括至少一組鏡頭、至少一組反射單元、第一影像感測元件、第二影像感測元件以及處理單元,所述第一影像感測元件及第二影像感測元件均電連接至所述處理單元,所述處理單元用於根據拍攝模式控制所述至少一組反射單元之角度方向,以改變每一組反射單元之光學路徑,進而選擇相應之鏡頭或鏡頭組合,所述選擇之鏡頭或鏡頭組合獲取之影像光束藉由相應之光學路徑反射或投射至所述第一影像感測元件及第二影像感測元件。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多鏡頭系統,其中所述處理單元還用以拼接或融合所述第一影像感測元件與所述第二影像感測元件獲得之畫面資料以獲得影像。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多鏡頭系統,其中所述多鏡頭系統設置於可攜式電子裝置中,所述至少一組鏡頭包括第一鏡頭組及第二鏡頭組,所述第一鏡頭組包括兩個第一鏡頭,所述第二鏡頭組包括兩個第二鏡頭,所述兩個第一鏡頭及兩個第二鏡頭分別對稱設置於可攜式電子裝置之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及所述第二表面相對設置,所述兩個第一鏡頭之光軸相互重疊,所述兩個第二鏡頭之光軸相互重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多鏡頭系統,其中所述第一鏡頭與所述第二鏡頭具有不同視野範圍。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多鏡頭系統,其中所述至少一組反射單元包括第一反射單元組及第二反射單元組,所述第一反射單元組包括第一反射元件,所述第二反射單元組包括第二反射元件,所述第一反射元件設置於兩個第一鏡頭之間,所述第二反射單元設置於兩個第二鏡頭之間。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多鏡頭系統,其中所述處理單元用以根據所述拍攝模式控制所述第一反射元件及第二反射元件之角度方向,使得所述兩個第一鏡頭獲取之影像光束藉由所述第一反射元件之兩個反射面分別反射或投射至所述第一影像感測元件及所述第二影像感測元件;或者
    使得所述兩個第二鏡頭獲取之影像光束藉由所述第二反射元件之兩個反射面分別反射或投射至所述第一影像感測元件及所述第二影像感測元件;或者
    使得位於所述第一表面之第一鏡頭及第二鏡頭獲取之影像光束藉由所述第一反射元件及所述第二反射元件分別反射或投射至所述第一影像感測元件及所述第二影像感測元件;或者
    使得位於所述第二表面之第一鏡頭及第二鏡頭獲取之影像光束藉由所述第一反射元件及所述第二反射元件分別反射或投射至所述第一影像感測元件及所述第二影像感測元件。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多鏡頭系統,其中所述多鏡頭系統還包括遮蔽元件,所述遮蔽元件用於與所述第一反射元件或第二反射元件配合,以於所述拍攝模式時遮蔽未被選擇之鏡頭,進而避免環境光漏入所述多鏡頭系統。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多鏡頭系統,其中所述至少一組反射單元包括第一反射單元組及第二反射單元組,所述第一反射單元組包括兩個第一反射元件,所述第二反射單元組包括兩個第二反射元件,所述兩個第一反射元件設置於兩個第一鏡頭之間,所述兩個第二反射單元設置於兩個第二鏡頭之間。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多鏡頭系統,其中所述處理單元用以根據所述拍攝模式控制所述第一反射元件及第二反射元件之角度方向,使得所述兩個第一鏡頭獲取之影像光束藉由兩個第一反射元件分別反射或投射至所述第一影像感測元件及所述第二影像感測元件,而所述兩個第二反射元件分別遮蔽相應之第二鏡頭;或者
    使得所述兩個第二鏡頭獲取之影像光束藉由兩個第二反射元件分別反射或投射至所述第一影像感測元件及所述第二影像感測元件,而所述兩個第一反射元件分別遮蔽相應之第一鏡頭;或者
    使得位於所述第一表面之第一鏡頭及第二鏡頭獲取之影像光束藉由其中一個第一反射元件及其中一個第二反射元件分別反射或投射至所述第一影像感測元件及所述第二影像感測元件,所述第二表面之第一鏡頭及第二鏡頭分別被另外一個第一反射元件及另外一個第二反射元件遮蔽;或者
    使得位於所述第二表面之第一鏡頭及第二鏡頭獲取之影像光束藉由其中一個第一反射元件及其中一個第二反射元件分別反射或投射至所述第一影像感測元件及所述第二影像感測元件,所述第一表面之第一鏡頭及第二鏡頭分別被另外一個第一反射元件及另外一個第二反射元件遮蔽。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多鏡頭系統,其中所述多鏡頭系統設置於可攜式電子裝置中,所述至少一組鏡頭包括第一鏡頭組及第二鏡頭組,所述第一鏡頭組包括兩個第一鏡頭,所述第二鏡頭組包括兩個第二鏡頭,所述兩個第一鏡頭及兩個第二鏡頭分別設置於可攜式電子裝置之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及所述第二表面相對設置,所述兩個第一鏡頭之光軸互不重疊,所述兩個第二鏡頭之光軸互不重疊。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多鏡頭系統,其中所述至少一組反射單元包括第一反射單元組及第二反射單元組,所述第一反射單元組包括第一反射元件,所述第二反射單元組包括第二反射元件,所述第一反射元件設置於其中一個第一鏡頭及第二鏡頭之間,所述第二反射單元設置於另外一個第一鏡頭及第二鏡頭之間。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多鏡頭系統,其中所述處理單元用以根據所述拍攝模式控制所述第一反射元件及第二反射元件之角度方向,使得所述兩個第一鏡頭或所述兩個第二鏡頭獲取之影像光束藉由所述第一反射元件及第二反射元件分別反射或投射至所述第一影像感測元件及所述第二影像感測元件。
  13. 一種可攜式電子裝置,其改良在於:所述可攜式電子裝置包括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2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多鏡頭系統及顯示單元,所述顯示單元用以供使用者設定所述拍攝模式。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可攜式電子裝置,其中所述可攜式電子裝置還包括感測模組,所述感測模組與所述處理單元電連接,用以受特定條件觸發而啟動,並將偵測到之結果發送至所述處理單元,所述處理單元根據所述偵測結果進行判斷並選擇所述拍攝模式。
TW105108718A 2016-03-21 2016-03-21 多鏡頭系統及具有該多鏡頭系統之可攜式電子裝置 TWI5787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08718A TWI578778B (zh) 2016-03-21 2016-03-21 多鏡頭系統及具有該多鏡頭系統之可攜式電子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08718A TWI578778B (zh) 2016-03-21 2016-03-21 多鏡頭系統及具有該多鏡頭系統之可攜式電子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78778B true TWI578778B (zh) 2017-04-11
TW201735610A TW201735610A (zh) 2017-10-01

Family

ID=592410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08718A TWI578778B (zh) 2016-03-21 2016-03-21 多鏡頭系統及具有該多鏡頭系統之可攜式電子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78778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725141U (zh) * 2010-05-06 2011-01-26 浙江大学 一种多镜头实时全景成像系统
CN101521745B (zh) * 2009-04-14 2011-04-13 王广生 一组多镜头光心重合式全方位摄像装置及全景摄像、转播的方法
US20140240469A1 (en) * 2013-02-28 2014-08-28 Motorola Mobility Llc Electronic Device with Multiview Image Capture and Depth Sensing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21745B (zh) * 2009-04-14 2011-04-13 王广生 一组多镜头光心重合式全方位摄像装置及全景摄像、转播的方法
CN201725141U (zh) * 2010-05-06 2011-01-26 浙江大学 一种多镜头实时全景成像系统
US20140240469A1 (en) * 2013-02-28 2014-08-28 Motorola Mobility Llc Electronic Device with Multiview Image Capture and Depth Sens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35610A (zh) 2017-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19710B (zh) 多镜头系统及具有该多镜头系统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US7643749B2 (en) Camera module
KR101877160B1 (ko) 완전한 구형 이미지들을 캡처할 수 있는 시차 없는 다중 카메라 시스템
US7567287B2 (en) Rotating prism for a digital camera in a portable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JP2018201214A (ja) フォールデッドオプティクスを用いたマルチカメラシステム
US10616503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optical device thereof
KR100562161B1 (ko) 서로 다른 방향에서의 이미지 캡쳐링이 가능한 디지털이미지 캡쳐링 장치
US20180052308A1 (en) Optical lens accessory for wide-angle photography
CN104519265A (zh) 一种终端设备以及摄像方法
US9060108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redirecting light to provide for reorientation of a camera
CN110266922A (zh) 摄像头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EP4006623A1 (en) Optical anti-shake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WO2021136215A1 (zh) 一种摄像方法、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US20220365314A1 (en) Imaging device, imaging system, and recording medium
TWI578778B (zh) 多鏡頭系統及具有該多鏡頭系統之可攜式電子裝置
CN116184746A (zh) 摄像装置、基于摄像装置的图像采集方法及相关产品
JP5234490B2 (ja) ステレオ画像形成装置
KR20190022870A (ko) 이미지 포착 복합 렌즈 및 그 적용
JP2010183364A (ja) 撮像装置
KR101815696B1 (ko) 분할 이미징 시스템
JP2006197523A (ja) 携帯情報端末
TWI661242B (zh) 取像模組
US20170094150A1 (en) Image capture system and focusing method thereof
JP2005308961A (ja) 撮像光学系
CN118587230A (zh) 移动电子设备及图像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