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18243B - 风扇控制装置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风扇控制装置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18243B
CN107218243B CN201710632351.8A CN201710632351A CN107218243B CN 107218243 B CN107218243 B CN 107218243B CN 201710632351 A CN201710632351 A CN 201710632351A CN 107218243 B CN107218243 B CN 1072182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resistance
fan
input terminal
conn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3235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18243A (zh
Inventor
孙学斌
刘旭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63235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218243B/zh
Publication of CN1072182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182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182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182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7/00Control, e.g. regulation, of pumps, 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0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gaseous coolant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209Thermal management, e.g. fan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Positive-Displacement Air Blower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扇控制装置和电子设备,属于电子技术领域。风扇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单元、风扇控制电路、第一开关、风扇驱动电路和风扇;风扇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与待机电源连接,风扇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一开关的第二输入端连接,以在待机电源在待机状态进行供电的情况下,向第一开关传输第一控制信号,风扇控制电路的功耗小于控制单元的功耗;第一开关的控制端与系统电源连接,以在系统电源在待机状态不进行供电的情况下,接通风扇控制电路与风扇驱动电路的输入端的连接;风扇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风扇连接,以基于第一控制信号控制风扇。本发明中风扇控制装置在待机状态下通过风扇控制电路控制风扇,将可以减少待机状态下散热的功耗。

Description

风扇控制装置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风扇控制装置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设备的功能日益强大,其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也越来越多。为了避免这些热量损坏电子设备中的器件,影响电子设备的正常使用,通常会在电子设备中安装风扇,电子设备可以通过控制风扇转动来对电子设备进行散热,从而使电子设备运行在合理的环境温度。
目前,风扇在电子设备进入待机后一般会立刻停止工作,但电子设备进入待机时可能由于散热不完全而导致其温度仍然较高,从而对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造成极大的影响。为此,往往会给风扇单独配置一个散热系统,该散热系统具有独立的电源和控制单元。在待机状态下,该散热系统中的器件均通过独立的电源进行供电,该散热系统中的控制单元可以控制风扇转动来继续散热。
然而,待机状态下,上述散热系统中的器件均要进行工作,如该散热系统中的控制单元需要进行大量的操作来控制风扇进行转动,从而导致该散热系统的功耗较大,进而导致电子设备在待机状态下的功耗较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待机状态下散热系统的功耗较大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扇控制装置和电子设备。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风扇控制装置,所述风扇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单元、风扇控制电路、第一开关、风扇驱动电路和风扇;
所述控制单元的供电端与系统电源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输入端连接;
所述风扇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与待机电源连接,所述风扇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风扇驱动电路的供电端连接,所述风扇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输入端连接,以在所述待机电源在待机状态进行供电的情况下,所述风扇控制电路为所述风扇驱动电路供电,并向所述第一开关传输第一控制信号,其中,所述风扇控制电路的功耗小于所述控制单元的功耗;
所述第一开关的控制端与所述系统电源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输出端与所述风扇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以在所述系统电源在待机状态不进行供电的情况下,断开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风扇驱动电路的输入端的连接,并接通所述风扇控制电路与所述风扇驱动电路的输入端的连接;
所述风扇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风扇连接,以在所述第一开关接通所述风扇控制电路与所述风扇驱动电路的输入端的连接的情况下,接收所述风扇控制电路传输的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并基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所述风扇。
可选地,所述风扇控制装置还包括温度采集电路;
所述温度采集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待机电源连接,所述温度采集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入端和所述风扇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温度采集电路在环境温度不小于指定温度时,输出第一电压范围内的电压,在环境温度小于所述指定温度时,输出第二电压范围内的电压;
相应地,当所述风扇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输入的电压位于所述第一电压范围内时,所述风扇控制电路在待机状态下为所述风扇驱动电路供电,并向所述第一开关传输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当所述风扇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输入的电压位于所述第二电压范围内时,所述风扇控制电路在待机状态下不为所述风扇驱动电路供电,且不向所述第一开关传输所述第一控制信号。
可选地,所述温度采集电路包括第一电阻和热敏电阻;
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待机电源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热敏电阻的一端均与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入端连接,且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热敏电阻的一端均与所述风扇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热敏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可选地,所述风扇控制电路包括开关控制电路、第二开关、控制信号产生电路;
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温度采集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的控制端连接,以基于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输入的电压,控制所述第二开关的导通和关断;
所述第二开关的输入端与所述待机电源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风扇驱动电路的供电端和所述控制信号产生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以在所述第二开关导通的情况下,为所述风扇驱动电路供电,并通过所述控制信号产生电路产生所述第一控制信号;
所述控制信号产生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输入端连接,以将所产生的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传输到所述第一开关。
可选地,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在待机状态且在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输入指定电压时控制所述第二开关关断;所述第二开关在关断时输出所述指定电压。
可选地,所述控制信号产生电路包括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
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可选地,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包括第四电阻、第五电阻、运算放大器、与门电路和第一信号产生电路;
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运算放大器的供电端与所述待机电源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与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与门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信号产生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与门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信号产生电路在开机状态输出低电平,在待机状态输出高电平;
当所述温度采集电路输出的电压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时,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与所述温度采集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或者,当所述温度采集电路输出的电压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时,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与所述温度采集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包括第四电阻、第五电阻、运算放大器、或非门电路和第二信号产生电路;
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运算放大器的供电端与所述待机电源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或非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或非门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信号产生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或非门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信号产生电路在开机状态输出高电平,在待机状态输出低电平;
当所述温度采集电路输出的电压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时,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与所述温度采集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或者,当所述温度采集电路输出的电压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时,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与所述温度采集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开关包括PMOS(Positive Channel Metal OxideSemiconductor,正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管;
所述PMOS管的源极与所述待机电源连接,所述PMOS管的栅极与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PMOS管的漏极分别与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入端、所述控制信号产生电路的输入端和所述风扇驱动电路的供电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包括第四电阻、第五电阻、运算放大器、与非门电路和第一信号产生电路;
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运算放大器的供电端与所述待机电源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与非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与非门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信号产生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与非门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信号产生电路在开机状态输出低电平,在待机状态输出高电平;
当所述温度采集电路输出的电压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时,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与所述温度采集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或者,当所述温度采集电路输出的电压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时,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与所述温度采集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包括第四电阻、第五电阻、运算放大器、或门电路和第二信号产生电路;
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运算放大器的供电端与所述待机电源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或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或门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信号产生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或门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信号产生电路在开机状态输出高电平,在待机状态输出低电平;
当所述温度采集电路输出的电压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时,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与所述温度采集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或者,当所述温度采集电路输出的电压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时,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与所述温度采集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开关包括NMOS(Negative Channel Metal OxideSemiconductor,负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管;
所述NMOS管的漏极与所述待机电源连接,所述NMOS管的栅极与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NMOS管的源极分别与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入端、所述控制信号产生电路的输入端和所述风扇驱动电路的供电端连接。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上述一方面所述的风扇控制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风扇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单元、风扇控制电路、第一开关、风扇驱动电路和风扇。在待机状态下,系统电源不进行供电,待机电源进行供电,控制单元在系统电源不进行供电时不工作。此时由于风扇控制电路在待机电源进行供电时向第一开关传输第一控制信号,且第一开关在待机状态下会断开控制单元与风扇驱动电路的输入端的连接,并接通风扇控制电路与风扇驱动电路的输入端的连接,因此,风扇控制电路传输到第一开关的第一控制信号将被传输到风扇驱动电路的输入端。之后,由于风扇控制电路在待机电源进行供电时为风扇驱动电路供电,所以风扇驱动电路可以基于其输入端输入的第一控制信号对风扇进行控制。由于风扇控制电路的功耗小于控制单元的功耗,因此,该风扇控制装置在待机状态下通过风扇控制电路对风扇进行控制,将可以减少该风扇控制装置在待机状态下通过风扇进行散热时的功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风扇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风扇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风扇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风扇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风扇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六种风扇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七种风扇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八种风扇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九种风扇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十种风扇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十一种风扇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十二种风扇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十三种风扇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十四种风扇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十五种风扇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控制单元;1a:控制单元的供电端;1b:控制单元的输出端;1c:控制单元的输入端;
2:风扇控制电路;2a:风扇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入端;2b:风扇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出端;2c:风扇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出端;2d:风扇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入端;
3:第一开关;3a:第一开关的第一输入端;3b:第一开关的第二输入端;3c:第一开关的控制端;3d:第一开关的输出端;
4:风扇驱动电路;4a:风扇驱动电路的供电端;4b:风扇驱动电路的输入端;4c:风扇驱动电路的输出端;
5:风扇;
6:温度采集电路;6a:温度采集电路的输入端;6b:温度采集电路的输出端;R1:第一电阻;RT:热敏电阻;
11:开关控制电路;11a:开关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入端;11b:开关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入端;11c:开关控制电路的输出端;
R4:第四电阻;R5:第五电阻;OPA:运算放大器;oa:运算放大器的供电端;ob: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111:与门电路;111a:与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111b:与门电路的第二输入端;111c:与门电路的输出端;113:或非门电路;113a:或非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113b:或非门电路的第二输入端;113c:或非门电路的输出端;115:与非门电路;115a:与非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115b:与非门电路的第二输入端;115c:与非门电路的输出端;116:或门电路;116a:或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116b:或门电路的第二输入端;116c:或门电路的输出端;112:第一信号产生电路;112a:第一信号产生电路的输出端;114:第二信号产生电路;114a:第二信号产生电路的输出端;
12:第二开关;12a:第二开关的输出端;12b:第二开关的控制端;12c:第二开关的输入端;Q1:PMOS管;s1:PMOS管的源极;g1:PMOS管的栅极;d1:PMOS管的漏极;Q2:NMOS管;s2:NMOS管的源极;g2:NMOS管的栅极;d2:NMOS管的漏极;
13:控制信号产生电路;13a:控制信号产生电路的输入端;13b:控制信号产生电路的输出端;R2:第二电阻;R3:第三电阻。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扇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该风扇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单元1、风扇控制电路2、第一开关3、风扇驱动电路4和风扇5;
控制单元1的供电端1a与系统电源连接,控制单元1的输出端1b与第一开关3的第一输入端3a连接;
风扇控制电路2的第一输入端2a与待机电源连接,风扇控制电路2的第一输出端2b与风扇驱动电路4的供电端4a连接,风扇控制电路2的第二输出端2c与第一开关3的第二输入端3b连接,以在待机电源在待机状态进行供电的情况下,风扇控制电路2为风扇驱动电路4供电,并向第一开关3传输第一控制信号,其中,风扇控制电路2的功耗小于控制单元1的功耗;
第一开关3的控制端3c与系统电源连接,第一开关3的输出端3d与风扇驱动电路4的输入端4b连接,以在系统电源在待机状态不进行供电的情况下,断开控制单元1与风扇驱动电路4的输入端4b的连接,并接通风扇控制电路2与风扇驱动电路4的输入端4b的连接;
风扇驱动电路4的输出端4c与风扇5连接,以在第一开关3接通风扇控制电路2与风扇驱动电路4的输入端4b的连接的情况下,接收风扇控制电路2传输的第一控制信号,并基于第一控制信号控制风扇5。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单元1和风扇驱动电路4均接地。另外,系统电源在开机状态进行供电,在待机状态不进行供电,待机电源在开机状态和待机状态均进行供电。再者,风扇控制电路2在待机电源进行供电时,可以为风扇驱动电路4供电,并向第一开关3传输第一控制信号。
具体地,待机状态下,系统电源不进行供电,待机电源进行供电,控制单元1在系统电源不进行供电时不工作。此时由于风扇控制电路2在待机电源进行供电时向第一开关3传输第一控制信号,且第一开关3接通风扇控制电路2与风扇驱动电路4的输入端4b的连接,因此,风扇控制电路2传输到第一开关3的第一控制信号将被传输到风扇驱动电路4的输入端4b。之后,由于风扇控制电路2在待机电源进行供电时为风扇驱动电路4供电,所以风扇驱动电路4可以基于其输入端4b输入的第一控制信号对风扇5进行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控制信号用于控制风扇5,风扇驱动电路4可以基于第一控制信号确定风扇5的转速,并控制风扇5以该转速进行转动。
另外,由于风扇控制电路2的功耗小于控制单元1的功耗,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在待机状态下通过风扇控制电路2对风扇5进行控制,将可以大大减少该风扇控制装置在待机状态下通过风扇5进行散热时的功耗。
进一步地,第一开关3在系统电源在开机状态进行供电的情况下,断开风扇控制电路2与风扇驱动电路4的输入端4b的连接,并接通控制单元1与风扇驱动电路4的输入端4b的连接。
具体地,开机状态下,系统电源和待机电源均进行供电,控制单元1在系统电源进行供电时工作,此时控制单元1可以向第一开关3传输第二控制信号。由于第一开关3在系统电源在开机状态进行供电的情况下,接通控制单元1与风扇驱动电路4的输入端4b的连接,因此,控制单元1传输到第一开关3的第二控制信号将被传输到风扇驱动电路4的输入端4b。之后,由于风扇控制电路2在待机电源进行供电时为风扇驱动电路4供电,所以风扇驱动电路4可以基于其输入端4b输入的第二控制信号对风扇5进行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控制信号用于控制风扇5,风扇驱动电路4可以基于第二控制信号确定风扇5的转速,并控制风扇5以该转速进行转动。
参见图2,风扇控制装置还包括温度采集电路6;
温度采集电路6的输入端6a与待机电源连接,温度采集电路6的输出端6b分别与控制单元1的输入端1c和风扇控制电路2的第二输入端2d连接,温度采集电路6在环境温度不小于指定温度时,输出第一电压范围内的电压,在环境温度小于指定温度时,输出第二电压范围内的电压;
相应地,当风扇控制电路2的第二输入端2d输入的电压位于第一电压范围内时,风扇控制电路2在待机状态下为风扇驱动电路4供电,并向第一开关3传输第一控制信号;当风扇控制电路2的第二输入端2d输入的电压位于第二电压范围内时,风扇控制电路2在待机状态下不为风扇驱动电路4供电,且不向第一开关3传输第一控制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当温度采集电路6输出的电压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环境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时,第一电压范围内的电压小于温度采集电路6在环境温度为指定温度时输出的电压,第二电压范围内的电压不小于温度采集电路6在环境温度为指定温度时输出的电压。当温度采集电路6输出的电压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环境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时,第一电压范围内的电压不小于温度采集电路6在环境温度为指定温度时输出的电压,第二电压范围内的电压小于温度采集电路6在环境温度为指定温度时输出的电压。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环境温度不小于指定温度时,该风扇控制装置才通过风扇控制电路2对风扇5进行控制,以使待机状态下环境温度较高时可以通过风扇5进行散热。而当环境温度小于指定温度时,该风扇控制装置不通过风扇控制电路2对风扇5进行控制,以使待机状态下环境温度较低时不通过风扇5进行散热。从而实现了该风扇控制装置在待机状态下根据环境温度对风扇5的动态控制,保证有效散热的同时进一步降低该风扇控制装置的功耗。
参见图3,温度采集电路6包括第一电阻R1和热敏电阻RT;
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待机电源连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和热敏电阻RT的一端均与控制单元1的输入端1c连接,且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和热敏电阻RT的一端均与风扇控制电路2的第二输入端2d连接,热敏电阻RT的另一端接地。
需要说明的是,热敏电阻RT可以为正温度系数或负温度系数。当热敏电阻RT为正温度系数时,温度采集电路6输出的电压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当热敏电阻RT为负温度系数时,温度采集电路6输出的电压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而增大。
参见图4,风扇控制电路2包括开关控制电路11、第二开关12、控制信号产生电路13;
开关控制电路11的第一输入端11a与第二开关12的输出端12a连接,开关控制电路11的第二输入端11b与温度采集电路6的输出端6b连接,开关控制电路11的输出端11c与第二开关12的控制端12b连接,以基于开关控制电路11的第一输入端11a和第二输入端11b输入的电压,控制第二开关12的导通和关断;
第二开关12的输入端12c与待机电源连接,第二开关12的输出端12a分别与风扇驱动电路4的供电端4a和控制信号产生电路13的输入端13a连接,以在第二开关12导通的情况下,为风扇驱动电路4供电,并通过控制信号产生电路13产生第一控制信号;
控制信号产生电路13的输出端13b与第一开关3的第二输入端3b连接,以将所产生的第一控制信号传输到第一开关3。
需要说明的是,开关控制电路11基于开关控制电路11的第一输入端11a和第二输入端11b输入的电压,控制第二开关12的导通时,待机电源可以直接通过第二开关12为风扇驱动电路4供电,并通过控制信号产生电路13产生第一控制信号,从而通过第一控制信号控制风扇5。开关控制电路11基于开关控制电路11的第一输入端11a和第二输入端11b输入的电压,控制第二开关12的关断时,待机电源不能通过第二开关12为风扇驱动电路4供电,且不能通过控制信号产生电路13产生第一控制信号,从而不控制风扇5。
另外,开关控制电路11在开机状态下将会一直控制第二开关12导通,以便待机电源在开机状态下能一直通过第二开关12为风扇驱动电路4供电,进而使风扇驱动电路4在开机状态下能一直控制风扇5来进行散热。
进一步地,开关控制电路11在待机状态且在开关控制电路11的第一输入端11a输入指定电压时,控制第二开关12关断,第二开关12在关断时会输出指定电压。此时开关控制电路11和第二开关12在待机状态会构成自锁,也即是,待机状态下,当开关控制电路11控制第二开关12关断后,第二开关12将不能被再次导通,其将一直处于关断状态。其中,指定电压可以预先进行设置,如指定电压可以为0伏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参见图5,控制信号产生电路13包括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
第二电阻R2的一端与第二开关12的输出端12a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和第三电阻R3的一端均与第一开关3的第二输入端3b连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接地。
此时,控制信号产生电路13在第二电阻R2的一端被输入电压时,可以在第二电阻R2与第三电阻R3之间产生第一控制信号,并将第一控制信号传输到第一开关3。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开关12可以在其控制端12b输入低电平时导通,在其控制端12b输入高电平时关断;或者,第二开关12可以在其控制端12b输入高电平时导通,在其控制端12b输入低电平时关断。
具体地,当第二开关12在其控制端12b输入低电平时导通,在其控制端12b输入高电平时关断时,开关控制电路11可以为图6A、图6B、图7A或图7B所示的结构,第二开关12可以为图8所示的结构。
参见图6A或图6B,开关控制电路11包括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运算放大器OPA、与门电路111和第一信号产生电路112;
第四电阻R4的一端与第二开关12的输出端12a连接,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与第五电阻R5的一端连接,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接地;运算放大器OPA的供电端oa与待机电源连接,运算放大器OPA的输出端ob与与门电路111的第一输入端111a连接;与门电路111的第二输入端111b与第一信号产生电路112的输出端112a连接,与门电路111的输出端111c与第二开关12的控制端12b连接;第一信号产生电路112在开机状态输出低电平,在待机状态输出高电平;
其中,参见图6A,当温度采集电路6输出的电压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时,运算放大器OPA的反相输入端分别与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和第五电阻R5的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OPA的同相输入端与温度采集电路6的输出端6b连接;或者,参见图6B,当温度采集电路6输出的电压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时,运算放大器OPA的同相输入端分别与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和第五电阻R5的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OPA的反相输入端与温度采集电路6的输出端6b连接。
其中,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的阻值可以根据温度采集电路6在指定温度下输出的电压来设置,也即是,可以通过对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的阻值的设置,使待机电源通过第二开关12向第四电阻R4的一端输入电压时,第四电阻R4与第五电阻R5之间输出的电压与温度采集电路6在指定温度下输出的电压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当温度采集电路6输出的电压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时,温度采集电路6在环境温度不小于指定温度时输出的电压小于温度采集电路6在指定温度下输出的电压,此时运算放大器OPA的同相输入端的输入的电压小于温度采集电路6在指定温度下输出的电压。由于第四电阻R4与第五电阻R5之间输出的电压与温度采集电路6在指定温度下输出的电压相同,所以运算放大器OPA的同相输入端输入的电压小于反相输入端输入的电压,运算放大器OPA输出低电平。在运算放大器OPA输出低电平的情况下,无论在开机状态还是待机状态下,与门电路111均输出低电平,从而使得第二开关12导通。
同理,温度采集电路6在环境温度小于指定温度时输出的电压不小于温度采集电路6在指定温度下输出的电压,此时运算放大器OPA的同相输入端的输入的电压不小于温度采集电路6在指定温度下输出的电压。由于第四电阻R4与第五电阻R5之间输出的电压与温度采集电路6在指定温度下输出的电压相同,所以运算放大器OPA的同相输入端输入的电压不小于反相输入端输入的电压,运算放大器OPA输出高电平。在运算放大器OPA输出高电平的情况下,在开机状态下,由于第一信号产生电路112输出低电平,所以此时与门电路111输出低电平,从而使得第二开关12导通;在待机状态下,由于第一信号产生电路112输出高电平,所以此时与门电路111输出高电平,从而使得第二开关12关断。
另外,当温度采集电路6输出的电压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时,温度采集电路6在环境温度不小于指定温度时输出的电压不小于温度采集电路6在指定温度下输出的电压,此时运算放大器OPA的反相输入端的输入的电压不小于温度采集电路6在指定温度下输出的电压。由于第四电阻R4与第五电阻R5之间输出的电压与温度采集电路6在指定温度下输出的电压相同,所以运算放大器OPA的反相输入端的输入的电压不小于同相输入端输入的电压,运算放大器OPA输出低电平。在运算放大器OPA输出低电平的情况下,无论在开机状态还是待机状态下,与门电路111均输出低电平,从而使得第二开关12导通。
同理,温度采集电路6在环境温度小于指定温度时输出的电压小于温度采集电路6在指定温度下输出的电压,此时运算放大器OPA的反相输入端的输入的电压小于温度采集电路6在指定温度下输出的电压。由于第四电阻R4与第五电阻R5之间输出的电压与温度采集电路6在指定温度下输出的电压相同,所以运算放大器OPA的反相输入端的输入的电压小于同相输入端输入的电压,运算放大器OPA输出高电平。在运算放大器OPA输出高电平的情况下,在开机状态下,由于第一信号产生电路112输出低电平,所以此时与门电路111输出低电平,从而使得第二开关12导通;在待机状态下,由于第一信号产生电路112输出高电平,所以此时与门电路111输出高电平,从而使得第二开关12关断。
参见图7A或图7B,开关控制电路11包括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运算放大器OPA、或非门电路113和第二信号产生电路114;
第四电阻R4的一端与第二开关12的输出端12a连接,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与第五电阻R5的一端连接,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接地;运算放大器OPA的供电端oa与待机电源连接,运算放大器OPA的输出端ob与或非门电路113的第一输入端113a连接;或非门电路113的第二输入端113b与第二信号产生电路114的输出端114a连接,或非门电路113的输出端113c与第二开关12的控制端12b连接;第二信号产生电路114在开机状态输出高电平,在待机状态输出低电平;
其中,参见图7A,当温度采集电路6输出的电压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时,运算放大器OPA的同相输入端分别与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和第五电阻R5的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OPA的反相输入端与温度采集电路6的输出端6b连接;或者,参见图7B,当温度采集电路6输出的电压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时,运算放大器OPA的反相输入端分别与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和第五电阻R5的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OPA的同相输入端与温度采集电路6的输出端6b连接。
其中,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的阻值可以根据温度采集电路6在指定温度下输出的电压来设置,也即是,可以通过对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的阻值的设置,使待机电源通过第二开关12向第四电阻R4的一端输入电压时,第四电阻R4与第五电阻R5之间输出的电压与温度采集电路6在指定温度下输出的电压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当温度采集电路6输出的电压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时,温度采集电路6在环境温度不小于指定温度时输出的电压小于温度采集电路6在指定温度下输出的电压,此时运算放大器OPA的反相输入端的输入的电压小于温度采集电路6在指定温度下输出的电压。由于第四电阻R4与第五电阻R5之间输出的电压与温度采集电路6在指定温度下输出的电压相同,所以运算放大器OPA的反相输入端输入的电压小于同相输入端输入的电压,运算放大器OPA输出高电平。在运算放大器OPA输出高电平的情况下,无论在开机状态还是待机状态下,或非门电路113均输出低电平,从而使得第二开关12导通。
同理,温度采集电路6在环境温度小于指定温度时输出的电压不小于温度采集电路6在指定温度下输出的电压,此时运算放大器OPA的反相输入端的输入的电压不小于温度采集电路6在指定温度下输出的电压。由于第四电阻R4与第五电阻R5之间输出的电压与温度采集电路6在指定温度下输出的电压相同,所以运算放大器OPA的反相输入端输入的电压不小于同相输入端输入的电压,运算放大器OPA输出低电平。在运算放大器OPA输出低电平的情况下,在开机状态下,由于第二信号产生电路114输出高电平,所以此时或非门电路113输出低电平,从而使得第二开关12导通;在待机状态下,由于第二信号产生电路114输出低电平,所以此时或非门电路113输出高电平,从而使得第二开关12关断。
另外,当温度采集电路6输出的电压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时,温度采集电路6在环境温度不小于指定温度时输出的电压不小于温度采集电路6在指定温度下输出的电压,此时运算放大器OPA的同相输入端的输入的电压不小于温度采集电路6在指定温度下输出的电压。由于第四电阻R4与第五电阻R5之间输出的电压与温度采集电路6在指定温度下输出的电压相同,所以运算放大器OPA的同相输入端的输入的电压不小于反相输入端输入的电压,运算放大器OPA输出高电平。在运算放大器OPA输出高电平的情况下,无论在开机状态还是待机状态下,或非门电路113均输出低电平,从而使得第二开关12导通。
同理,温度采集电路6在环境温度小于指定温度时输出的电压小于温度采集电路6在指定温度下输出的电压,此时运算放大器OPA的同相输入端的输入的电压小于温度采集电路6在指定温度下输出的电压。由于第四电阻R4与第五电阻R5之间输出的电压与温度采集电路6在指定温度下输出的电压相同,所以运算放大器OPA的同相输入端的输入的电压小于反相输入端输入的电压,运算放大器OPA输出低电平。在运算放大器OPA输出低电平的情况下,在开机状态下,由于第二信号产生电路114输出高电平,所以此时或非门电路113输出低电平,从而使得第二开关12导通;在待机状态下,由于第二信号产生电路114输出低电平,所以此时或非门电路113输出高电平,从而使得第二开关12关断。
参见图8,第二开关12包括PMOS管Q1;
PMOS管Q1的源极s1与待机电源连接,PMOS管Q1的栅极g1与开关控制电路11的输出端11c连接,PMOS管Q1的漏极d1分别与开关控制电路11的第一输入端11a、控制信号产生电路13的输入端13a和风扇驱动电路4的供电端4a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当PMOS管Q1的栅极g1输入低电平时,PMOS管Q1导通,即第二开关12导通;当PMOS管Q1的栅极g1输入高电平时,PMOS管Q1关断,即第二开关12关断。
另外,实际应用中第二开关12不仅可以由PMOS管Q1构成,还可以由其它器件(如三极管等)构成,只要第二开关12的结构可以使其在其控制端12b输入低电平时导通,在其控制端12b输入高电平时关断即可。
具体地,当第二开关12在其控制端12b输入高电平时导通,在其控制端12b输入低电平时关断时,开关控制电路11可以为图9A、图9B、图10A或图10B所示的结构,第二开关12可以为图11所示的结构。
参见图9A或图9B,开关控制电路11包括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运算放大器OPA、与非门电路115和第一信号产生电路112;
第四电阻R4的一端与第二开关12的输出端12a连接,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与第五电阻R5的一端连接,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接地;运算放大器OPA的供电端oa与待机电源连接,运算放大器OPA的输出端ob与与非门电路115的第一输入端115a连接;与非门电路115的第二输入端115b与第一信号产生电路112的输出端112a连接,与非门电路115的输出端115c与第二开关12的控制端12b连接;第一信号产生电路112在开机状态输出低电平,在待机状态输出高电平;
其中,参见图9A,当温度采集电路6输出的电压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时,运算放大器OPA的反相输入端分别与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和第五电阻R5的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OPA的同相输入端与温度采集电路6的输出端6b连接;或者,参见图9B,当温度采集电路6输出的电压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时,运算放大器OPA的同相输入端分别与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和第五电阻R5的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OPA的反相输入端与温度采集电路6的输出端6b连接。
其中,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的阻值可以根据温度采集电路6在指定温度下输出的电压来设置,也即是,可以通过对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的阻值的设置,使待机电源通过第二开关12向第四电阻R4的一端输入电压时,第四电阻R4与第五电阻R5之间输出的电压与温度采集电路6在指定温度下输出的电压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当温度采集电路6输出的电压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时,温度采集电路6在环境温度不小于指定温度时输出的电压小于温度采集电路6在指定温度下输出的电压,此时运算放大器OPA的同相输入端的输入的电压小于温度采集电路6在指定温度下输出的电压。由于第四电阻R4与第五电阻R5之间输出的电压与温度采集电路6在指定温度下输出的电压相同,所以运算放大器OPA的同相输入端输入的电压小于反相输入端输入的电压,运算放大器OPA输出低电平。在运算放大器OPA输出低电平的情况下,无论在开机状态还是待机状态下,与非门电路115均输出高电平,从而使得第二开关12导通。
同理,温度采集电路6在环境温度小于指定温度时输出的电压不小于温度采集电路6在指定温度下输出的电压,此时运算放大器OPA的同相输入端的输入的电压不小于温度采集电路6在指定温度下输出的电压。由于第四电阻R4与第五电阻R5之间输出的电压与温度采集电路6在指定温度下输出的电压相同,所以运算放大器OPA的同相输入端输入的电压不小于反相输入端输入的电压,运算放大器OPA输出高电平。在运算放大器OPA输出高电平的情况下,在开机状态下,由于第一信号产生电路112输出低电平,所以此时与非门电路115输出高电平,从而使得第二开关12导通;在待机状态下,由于第一信号产生电路112输出低电平,所以此时与非门电路115输出低电平,从而使得第二开关12关断。
另外,当温度采集电路6输出的电压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时,温度采集电路6在环境温度不小于指定温度时输出的电压不小于温度采集电路6在指定温度下输出的电压,此时运算放大器OPA的反相输入端的输入的电压不小于温度采集电路6在指定温度下输出的电压。由于第四电阻R4与第五电阻R5之间输出的电压与温度采集电路6在指定温度下输出的电压相同,所以运算放大器OPA的反相输入端的输入的电压不小于同相输入端输入的电压,运算放大器OPA输出低电平。在运算放大器OPA输出低电平的情况下,无论在开机状态还是待机状态下,与非门电路115均输出高电平,从而使得第二开关12导通。
同理,温度采集电路6在环境温度小于指定温度时输出的电压小于温度采集电路6在指定温度下输出的电压,此时运算放大器OPA的反相输入端的输入的电压小于温度采集电路6在指定温度下输出的电压。由于第四电阻R4与第五电阻R5之间输出的电压与温度采集电路6在指定温度下输出的电压相同,所以运算放大器OPA的反相输入端的输入的电压小于同相输入端输入的电压,运算放大器OPA输出高电平。在运算放大器OPA输出高电平的情况下,在开机状态下,由于第一信号产生电路112输出低电平,所以此时与非门电路115输出高电平,从而使得第二开关12导通;在待机状态下,由于第一信号产生电路112输出高电平,所以此时与非门电路115输出低电平,从而使得第二开关12关断。
参见图10A或图10B,开关控制电路11包括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运算放大器OPA、或门电路116和第二信号产生电路114;
第四电阻R4的一端与第二开关12的输出端12a连接,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与第五电阻R5的一端连接,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接地;运算放大器OPA的供电端oa与待机电源连接,运算放大器OPA的输出端ob与或门电路116的第一输入端116a连接;或门电路116的第二输入端116b与第二信号产生电路114的输出端114a连接,或门电路116的输出端116c与第二开关12的控制端12b连接;第二信号产生电路114在开机状态输出高电平,在待机状态输出低电平;
其中,参见图10A,当温度采集电路6输出的电压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时,运算放大器OPA的同相输入端分别与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和第五电阻R5的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OPA的反相输入端与温度采集电路6的输出端6b连接;或者,参见图10B,当温度采集电路6输出的电压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时,运算放大器OPA的反相输入端分别与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和第五电阻R5的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OPA的同相输入端与温度采集电路6的输出端6b连接。
其中,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的阻值可以根据温度采集电路6在指定温度下输出的电压来设置,也即是,可以通过对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的阻值的设置,使待机电源通过第二开关12向第四电阻R4的一端输入电压时,第四电阻R4与第五电阻R5之间输出的电压与温度采集电路6在指定温度下输出的电压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当温度采集电路6输出的电压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时,温度采集电路6在环境温度不小于指定温度时输出的电压小于温度采集电路6在指定温度下输出的电压,此时运算放大器OPA的反相输入端的输入的电压小于温度采集电路6在指定温度下输出的电压。由于第四电阻R4与第五电阻R5之间输出的电压与温度采集电路6在指定温度下输出的电压相同,所以运算放大器OPA的反相输入端输入的电压小于同相输入端输入的电压,运算放大器OPA输出高电平。在运算放大器OPA输出高电平的情况下,无论在开机状态还是待机状态下,或门电路116均输出高电平,从而使得第二开关12导通。
同理,温度采集电路6在环境温度小于指定温度时输出的电压不小于温度采集电路6在指定温度下输出的电压,此时运算放大器OPA的反相输入端的输入的电压不小于温度采集电路6在指定温度下输出的电压。由于第四电阻R4与第五电阻R5之间输出的电压与温度采集电路6在指定温度下输出的电压相同,所以运算放大器OPA的反相输入端输入的电压不小于同相输入端输入的电压,运算放大器OPA输出低电平。在运算放大器OPA输出低电平的情况下,在开机状态下,由于第二信号产生电路114输出高电平,所以此时或门电路116输出高电平,从而使得第二开关12导通;在待机状态下,由于第二信号产生电路114输出低电平,所以此时或门电路116输出低电平,从而使得第二开关12关断。
另外,当温度采集电路6输出的电压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时,温度采集电路6在环境温度不小于指定温度时输出的电压不小于温度采集电路6在指定温度下输出的电压,此时运算放大器OPA的同相输入端的输入的电压不小于温度采集电路6在指定温度下输出的电压。由于第四电阻R4与第五电阻R5之间输出的电压与温度采集电路6在指定温度下输出的电压相同,所以运算放大器OPA的同相输入端的输入的电压不小于反相输入端输入的电压,运算放大器OPA输出高电平。在运算放大器OPA输出高电平的情况下,无论在开机状态还是待机状态下,或门电路116均输出高电平,从而使得第二开关12导通。
同理,温度采集电路6在环境温度小于指定温度时输出的电压小于温度采集电路6在指定温度下输出的电压,此时运算放大器OPA的同相输入端的输入的电压小于温度采集电路6在指定温度下输出的电压。由于第四电阻R4与第五电阻R5之间输出的电压与温度采集电路6在指定温度下输出的电压相同,所以运算放大器OPA的同相输入端的输入的电压小于反相输入端输入的电压,运算放大器OPA输出低电平。在运算放大器OPA输出低电平的情况下,在开机状态下,由于第二信号产生电路114输出高电平,所以此时或门电路116输出高电平,从而使得第二开关12导通;在待机状态下,由于第二信号产生电路114输出低电平,所以此时或门电路116输出低电平,从而使得第二开关12关断。
参见图11,第二开关12包括NMOS管Q2;
NMOS管Q2的漏极d2与待机电源连接,NMOS管Q2的栅极g2与开关控制电路11的输出端11c连接,NMOS管Q2的源极s2分别与开关控制电路11的第一输入端11a、控制信号产生电路13的输入端13a和风扇驱动电路4的供电端4a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当NMOS管Q2的栅极g2输入高电平时,NMOS管Q2导通,即第二开关12导通;当NMOS管Q2的栅极g2输入低电平时,NMOS管Q2关断,即第二开关12关断。
另外,实际应用中第二开关12不仅可以由NMOS管Q2构成,还可以由其它器件(如三极管等)构成,只要第二开关12的结构可以使其在其控制端12b输入高电平时导通,在其控制端12b输入低电平时关断即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风扇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单元、风扇控制电路、第一开关、风扇驱动电路和风扇。在待机状态下,系统电源不进行供电,待机电源进行供电,控制单元在系统电源不进行供电时不工作。此时由于风扇控制电路在待机电源进行供电时向第一开关传输第一控制信号,且第一开关在待机状态下会断开控制单元与风扇驱动电路的输入端的连接,并接通风扇控制电路与风扇驱动电路的输入端的连接,因此,风扇控制电路传输到第一开关的第一控制信号将被传输到风扇驱动电路的输入端。之后,由于风扇控制电路在待机电源进行供电时为风扇驱动电路供电,所以风扇驱动电路可以基于其输入端输入的第一控制信号对风扇进行控制。由于风扇控制电路的功耗小于控制单元的功耗,因此,该风扇控制装置在待机状态下通过风扇控制电路对风扇进行控制,将可以减少该风扇控制装置在待机状态下通过风扇进行散热时的功耗。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上述图1-图11任一所示的风扇控制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应用中,该电子设备不仅可以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风扇控制装置,还可以包括其他器件,如显示屏、开关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包括风扇控制装置,风扇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单元、风扇控制电路、第一开关、风扇驱动电路和风扇。在待机状态下,系统电源不进行供电,待机电源进行供电,控制单元在系统电源不进行供电时不工作。此时由于风扇控制电路在待机电源进行供电时向第一开关传输第一控制信号,且第一开关在待机状态下会断开控制单元与风扇驱动电路的输入端的连接,并接通风扇控制电路与风扇驱动电路的输入端的连接,因此,风扇控制电路传输到第一开关的第一控制信号将被传输到风扇驱动电路的输入端。之后,由于风扇控制电路在待机电源进行供电时为风扇驱动电路供电,所以风扇驱动电路可以基于其输入端输入的第一控制信号对风扇进行控制。由于风扇控制电路的功耗小于控制单元的功耗,因此,该风扇控制装置在待机状态下通过风扇控制电路对风扇进行控制,将可以减少该风扇控制装置在待机状态下通过风扇进行散热时的功耗。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风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单元、风扇控制电路、第一开关、风扇驱动电路和风扇;
所述控制单元的供电端与系统电源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输入端连接;
所述风扇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与待机电源连接,所述风扇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风扇驱动电路的供电端连接,所述风扇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输入端连接,以在所述待机电源在待机状态进行供电的情况下,所述风扇控制电路为所述风扇驱动电路供电,并向所述第一开关传输第一控制信号,其中,所述风扇控制电路的功耗小于所述控制单元的功耗;
所述第一开关的控制端与所述系统电源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输出端与所述风扇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以在所述系统电源在待机状态不进行供电的情况下,断开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风扇驱动电路的输入端的连接,并接通所述风扇控制电路与所述风扇驱动电路的输入端的连接;
所述风扇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风扇连接,以在所述第一开关接通所述风扇控制电路与所述风扇驱动电路的输入端的连接的情况下,接收所述风扇控制电路传输的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并基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所述风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控制装置还包括温度采集电路;
所述温度采集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待机电源连接,所述温度采集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入端和所述风扇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温度采集电路在环境温度不小于指定温度时,输出第一电压范围内的电压,在环境温度小于所述指定温度时,输出第二电压范围内的电压;
相应地,当所述风扇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输入的电压位于所述第一电压范围内时,所述风扇控制电路在待机状态下为所述风扇驱动电路供电,并向所述第一开关传输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当所述风扇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输入的电压位于所述第二电压范围内时,所述风扇控制电路在待机状态下不为所述风扇驱动电路供电,且不向所述第一开关传输所述第一控制信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采集电路包括第一电阻和热敏电阻;
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待机电源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热敏电阻的一端均与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入端连接,且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热敏电阻的一端均与所述风扇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热敏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控制电路包括开关控制电路、第二开关、控制信号产生电路;
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温度采集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的控制端连接,以基于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输入的电压,控制所述第二开关的导通和关断;
所述第二开关的输入端与所述待机电源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风扇驱动电路的供电端和所述控制信号产生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以在所述第二开关导通的情况下,为所述风扇驱动电路供电,并通过所述控制信号产生电路产生所述第一控制信号;
所述控制信号产生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输入端连接,以将所产生的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传输到所述第一开关。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在待机状态且在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输入指定电压时控制所述第二开关关断;所述第二开关在关断时输出所述指定电压。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包括第四电阻、第五电阻、运算放大器、与门电路和第一信号产生电路;
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运算放大器的供电端与所述待机电源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与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与门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信号产生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与门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信号产生电路在开机状态输出低电平,在待机状态输出高电平;
当所述温度采集电路输出的电压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时,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与所述温度采集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或者,当所述温度采集电路输出的电压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时,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与所述温度采集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包括第四电阻、第五电阻、运算放大器、或非门电路和第二信号产生电路;
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运算放大器的供电端与所述待机电源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或非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或非门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信号产生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或非门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信号产生电路在开机状态输出高电平,在待机状态输出低电平;
当所述温度采集电路输出的电压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时,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与所述温度采集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或者,当所述温度采集电路输出的电压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时,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与所述温度采集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包括第四电阻、第五电阻、运算放大器、与非门电路和第一信号产生电路;
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运算放大器的供电端与所述待机电源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与非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与非门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信号产生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与非门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信号产生电路在开机状态输出低电平,在待机状态输出高电平;
当所述温度采集电路输出的电压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时,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与所述温度采集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或者,当所述温度采集电路输出的电压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时,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与所述温度采集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包括第四电阻、第五电阻、运算放大器、或门电路和第二信号产生电路;
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运算放大器的供电端与所述待机电源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或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或门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信号产生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或门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信号产生电路在开机状态输出高电平,在待机状态输出低电平;
当所述温度采集电路输出的电压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时,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与所述温度采集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或者,当所述温度采集电路输出的电压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时,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与所述温度采集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风扇控制装置。
CN201710632351.8A 2017-07-28 2017-07-28 风扇控制装置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1072182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32351.8A CN107218243B (zh) 2017-07-28 2017-07-28 风扇控制装置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32351.8A CN107218243B (zh) 2017-07-28 2017-07-28 风扇控制装置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18243A CN107218243A (zh) 2017-09-29
CN107218243B true CN107218243B (zh) 2018-12-21

Family

ID=599540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32351.8A Active CN107218243B (zh) 2017-07-28 2017-07-28 风扇控制装置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21824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19314B (zh) * 2018-08-21 2021-11-16 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电路及系统
CN110285086B (zh) * 2019-05-09 2020-09-04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风扇控制系统、方法及服务器
CN111596744B (zh) * 2019-12-11 2022-07-19 成都凌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控制计算机
CN112835441B (zh) * 2021-03-16 2022-03-04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切换式供电系统及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69784A (ja) * 2007-01-15 2008-07-24 Hitachi Ltd 冷却ファン制御装置
CN201774305U (zh) * 2010-02-10 2011-03-23 亿泰兴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电源供应器及其散热装置的控制模块
CN103790844B (zh) * 2012-10-30 2016-09-14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风扇控制系统及风扇控制方法
US9525309B2 (en) * 2013-11-26 2016-12-20 Beacon Technical Systems, Llc Battery-powered backup power system for a sump pump installation
CN105652996A (zh) * 2014-11-13 2016-06-08 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 风扇供电电路
CN204423290U (zh) * 2015-02-09 2015-06-24 中国长城计算机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系统关机自动散热电路、散热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6968978B (zh) * 2017-03-29 2018-11-06 嵊州市森汇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 数据中心用风扇控制电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18243A (zh) 2017-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18243B (zh) 风扇控制装置和电子设备
US9979282B2 (en) Charge pump for low power consumption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JP2008178196A5 (zh)
US8653795B2 (en) Charger circuit
CN103312133B (zh) 具电压箝位功能的栅极驱动电路
US9018798B2 (en) Power supply circuit
EP3449266A1 (en) Voltage detector and voltage detector system
CN105843318B (zh) 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电路
US8269549B2 (en) Power supply circuit for PCI-E slot
US10019022B2 (en) Level shifting module and power circuit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level shifting module
JP2023547187A (ja) シュミットトリガー
CN108683217A (zh) 可关断的电源电压监视电路
CN102981537A (zh) 一种带反馈电路的高压稳压电路
WO2017124762A1 (zh) 电子器件的开关控制装置、方法和电子器件
CN204559865U (zh) 一种耳机电路
JP5456328B2 (ja) 電子機器及び充電制御方法
CN207234379U (zh) 一种充电机可控外供电短路保护电路
CN109660246A (zh) 包括功率门控电路的半导体装置
JP7164934B2 (ja) 電力伝送装置及び電力伝送方法
CN105955379B (zh) 一种可关断的高压启动电路
CN108023464A (zh) 一种用于电机驱动芯片的超低待机功耗电路
CN211925953U (zh) 低功耗控制系统和空调器
CN210744818U (zh) 一种电源系统
CN207603436U (zh) 一种用于电机驱动芯片的超低待机功耗电路
CN101986511B (zh) 电源供应控制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66555 Qingd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Hong Kong Road, No. 218

Patentee after: Hisense Video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66555 Qingd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Hong Kong Road, No. 218

Patentee before: HISENSE ELECTRIC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