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10608A - 模拟信号生成装置及模拟信号生成方法及计算机程序 - Google Patents

模拟信号生成装置及模拟信号生成方法及计算机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10608A
CN107210608A CN201580001822.4A CN201580001822A CN107210608A CN 107210608 A CN107210608 A CN 107210608A CN 201580001822 A CN201580001822 A CN 201580001822A CN 107210608 A CN107210608 A CN 1072106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discharge
recharge
mentioned
analog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0182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10608B (zh
Inventor
佐久间正刚
山本幸洋
小林武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2106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106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106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106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85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battery or accumulator variabl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644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 G01R31/3648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digital calculation means, e.g. for performing an algorithm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85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battery or accumulator variables
    • G01R31/3865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battery or accumulator variables related to manufacture, e.g. testing after manufactur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28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 H02J3/32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using batteries with convert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2203/20Simulating, e g planning, reliability check, modelling or computer assisted design [CA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40/00Systems for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or end-user application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or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supporting them
    • Y04S40/20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e.g. CAD, simulation, modelling, system securit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Tests Of Electric Status Of Batterie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生成适合于运用环境的模拟信号。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形态的模拟信号生成装置,具备:充放电条件取得部,取得蓄电池系统的充放电条件;信号特征量取得部,取得蓄电池系统的多个充放电信号特征量;特征信号生成处理部,根据多个充放电信号特征量,生成分别具有多个充放电信号特征量中的各个充放电信号特征量的多个特征信号;以及模拟信号生成部,将多个特征信号合成,生成对蓄电池系统赋予的充放电的指令信号即模拟信号。

Description

模拟信号生成装置及模拟信号生成方法及计算机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模拟信号生成装置、模拟信号生成方法及计算机程序。
背景技术
固定用大型蓄电池系统(ESS:Energy Storage System)能够用于使电力系统或工厂、大厦等的局域系统中的电力的稳定化、频率变动的抑制等电力品质提高。另外,具备在客户的峰值使用时将电力放电或将剩余电力充电的充放电功能。这样的蓄电系统在今后的市场的扩大受到期待。
蓄电池系统在运用开始前,进行测试是否满足指定的性能的性能试验。在性能试验中,赋予假定了实际运用环境的充放电指令值。一般来说,在试验时赋予的充放电指令值使用现存的数据、恒定电流、或将正弦波、矩形波、三角波等组合后的模拟信号,但希望是尽可能反映了实际的运用环境的值。电池的特性、寿命、安全性等很大程度依存于运用环境,因此在实际的运用环境的反映并不充分时,基于试验结果的定制及安全对策的效果不足。另外,通过获得正确的试验结果,能够高精度地预测电池的更换时期等,并能够预先估计对应计划。
实际地运用中的充放电指令值,成为蓄电池系统的各种各样的用途的每个用途的充放电指令的叠加。因此,实际的充放电指令值依存于蓄电池系统的连接目的地的系统的各种各样的环境要因,变得非常复杂。因此,在运用试验中,生成与运用环境酷似的充放电指令值是困难的。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68375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469710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5498414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incal Commission Market StrategyBoard.Electrical Energy Storage White Paper.December 2011.p.10-p.14.因特网<URL:http://www.iec.ch/whitepaper/pdf/iecWP-ener gystorage-LR-en.pdf>
发明内容
发明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生成适合于运用环境的模拟信号。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形态的模拟信号生成装置具备:充放电条件取得部,取得蓄电池系统的充放电条件;信号特征量取得部,取得蓄电池系统的多个充放电信号特征量;特征信号生成处理部,根据多个充放电信号特征量,生成分别具有多个充放电信号特征量中的各个充放电信号特征量的多个特征信号;以及模拟信号生成部,将多个特征信号合成,而生成对蓄电池系统赋予的充放电的指令信号即模拟信号。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模拟信号生成装置的概略构成的一个例子的框图。
图2是表示日负荷曲线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是表示蓄电池系统的用途及每个该用途的发令频度和充放电的持续时间的分布的图。
图4是基于FFT及逆FFT的模拟信号生成的流程图。
图5是使用了基本信号的模拟信号生成的流程图。
图6是叠加模拟信号生成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模拟信号生成装置的概略构成的一个例子的框图。
图8是反馈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在参照附图的同时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模拟信号生成装置的概略构成的一个例子的框图。模拟信号生成装置100具有:信号数据取得部101、信号特征量提取部102、信号特征量取得部103、包含N个(N是1以上的整数)特征信号生成部104的特征信号生成处理部111、充放电条件取得部105、模拟基本信号生成部106、模拟信号合成部107、模拟信号调整部108及模拟信号输出部109。
模拟信号生成装置100与蓄电池系统201、信号数据保存部301、信号特征量保存部302及额定信息保存部303连接。
模拟信号生成装置100是生成对蓄电池系统201赋予的模拟信号的装置。模拟信号是用电力与时间的关系表示的信号,并被用作使蓄电池系统201进行充放电的指令信号(充放电指令值)。此处,假定在为了蓄电池系统201实际运用而进行设置之前的蓄电池系统整体的运用试验中,将所生成的模拟信号作为充放电指令值使用。
生成的模拟信号具有与蓄电池系统201的假定运用环境中的充放电指令值相同的特征,并且以任意的数据长度生成。关于生成方法,在后面叙述。
蓄电池系统201根据由模拟信号生成装置100生成的模拟信号,对所连接的电力系统进行充放电。通过充放电,能够调查蓄电池系统201内部的变换器与电池组件的相互作用、伴随变换器的动作而产生的噪声电流等。与所进行的充放电有关的数据(充放电计测数据)被发送到信号数据保存部301。充放电计测数据中包含电压、电流、蓄电池的温度等信息。也能够将充放电计测数据反馈给模拟信号生成装置100,用于提高模拟信号的精度。
信号数据保存部301保存过去生成的模拟信号、运用中的其他的蓄电池系统的充放电计测数据等信号数据。信号数据是与时序的信号有关的数据。时间t(t是0以上的数)的信号数据S(t)是数据数量n个(n是1以上的整数)的集合,如下式那样表示。
【数式1】
S(t)={s(T),s(2T),...,s(nT)}
T是取样周期,s(nT)表示时刻nT的电力值。
信号特征量保存部302保存在模拟信号的生成中利用的、针对蓄电池系统的充放电信号特征量或者控制信号特征量(以下,称为“信号特征量”。)。信号特征量使用与要生成的模拟信号有关的统计的信息、与赋予该模拟信号的蓄电池系统201有关的利用信息。
作为统计的信息,有与概率密度函数(PDF: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频谱密度(PSD:Power Spectral Density)等有关的信息。例如,概率密度函数中的平均值、方差值、偏度、峰度、扁率等、及频谱中的各频率的振幅、相位等作为特征量而使用。
作为与蓄电池系统201有关的利用信息,例如有蓄电池系统201的用途、该用途的比例等。作为用途,有频率调整、电压调整、峰值偏移、预备力确保等。用途的比例有各用途的执行时间或执行次数或它们两者相对于整体的比例等。各用途不可利用的情况下,该比例可以为0。另外,也可以不是蓄电池系统整体,而是构成蓄电池的单位电池(电池单体)、电池模块等的信息、它们的连接构成等。
使用蓄电池系统201的利用信息作为信号特征量是因为,考虑能够将时序信号即模拟信号的周期性与蓄电池系统201的用途、规模等对应关联。一般来说,时序信号分解为长期变动、周期的变动、不规则变动进行解析。关于周期的变动的变动成分,已知有从电力系统观察的负载变动成分中的、日间变动、月份变动、季节变动等不同的期间的周期性的变动成分构成。
图2表示对一天中的电力消耗量的变化进行表示的日负荷曲线的一个例子。这样,相应于国家、地域、系统的规模而不同,自然而然地根据与系统连接的蓄电池系统承担的作用、系统的规模、要件等,充放电指令的值、频度等不同。
图3是蓄电池系统的用途及每个该用途的发令频度和充放电的持续时间的分布。在图3中,蓄电池系统的作用分类为预备力确保、时移、电压的维持调整、频率的维持调整这四个种类。根据该用途的种类,使用频度、使用时间不同,因此充放电指令值也根据进行的用途的比例而变动。
额定信息保存部303保存与蓄电池系统201有关的额定信息。额定信息是蓄电池系统201的规格等的信息。例如有仅通过蓄电系统个体的性能而决定的充放电上下限值、蓄电容量、消耗电力、充电时间、充电次数、使用温度等环境、电池的种类等。另外,也可以是构成蓄电池系统201内的蓄电池的单位电池(电池单体)、电池模块等的信息。另外,也可以是它们的连接构成等。
接着,对模拟信号生成装置100的内部构成进行说明。
信号数据取得部101从在信号数据保存部301中保存的信号数据(时序数据)中取得1个以上的信号数据。所取得的信号数据被发送到信号特征量提取部102,用于信号特征量的生成。取得的信号数据设为满足在实际的运用时对蓄电池系统201要求的条件即运用条件。运用条件例如考虑蓄电池系统201被运用的预定的场所、周边环境、预定的充放电的频度、蓄电池系统201的用途的种类、比例、设备的规模等而决定。另外,也可以不是蓄电池系统201整体,而是构成蓄电池的单位电池(电池单体)、电池模块等的信息。另外,也可以是它们的连接构成等。
信号特征量提取部102从信号数据取得部101取得信号数据,对信号数据进行统计性的处理等1个以上的信号处理,生成1个以上的信号特征量。信号特征量提取部102执行的信号处理的种类是f1(S)到fN(s)这N个。在进行了全部的信号处理的情况下,从1组时序信号S(t)求出N组信号特征量。信号处理例如有平均或方差或它们这两方等。平均μ、方差V是1以上的整数,使用p通过下式求出。
【数式2】
【数式3】
信号特征量提取部102也可以相应于需要,计算信号的概率分布的偏倚、从正态分布脱离的程度等、更高次的力矩并作为信号特征量。通过该信号特征量,能够进行生成的模拟信号的调整。
信号特征量取得部103从信号特征量提取部102取得1个以上的信号特征量。或者,也可以从信号特征量保存部302取得满足运用条件的信号数据的信号特征量。信号特征量相应于各个内容被个别地送到特征信号生成部104。
另外,从信号特征量保存部302取得信号特征量的功能和个别地向特征信号生成部104发送的功能也可以分开。
各特征信号生成部104根据从信号特征量取得部103发送到各自的单一的信号特征量,生成特征信号。生成的特征信号具有该信号特征量。另外,生成的特征信号设为指定的数据长度。特征信号生成部104设为指定的数据长度,因此也可以进行内插、外插等处理。特征信号被发送到模拟信号合成部107。
充放电条件取得部105从额定信息保存部303取得蓄电池系统201的额定信息。充放电条件取得部105生成对通过所取得的额定信息确定的充放电的制约进行表示的充放电条件。蓄电池系统的充放电条件不仅由变换器的性能来规定,还由设置该蓄电池系统的、连接的目的地的系统的容量、在该蓄电池系统之外存在的发电系统、进行电力消耗的设备来规定。即,也通过这些设备及/或其他的系统被运用的模式、发电与负载之间的不匹配等的外在的条件,规定对蓄电池系统的充放电。此处所说的充放电条件,也包含上述的外在地规定的条件。另外,通过考虑了这些充放电条件的仿真,能够获得以对蓄电池系统的指令值这一形式进行充放电的模式。并且,充放电条件成为生产模拟信号的制约条件。此时,取得的额定信息中包含模拟信号的生成不需要的信息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去除该信息的基础上生成充放电条件。表示充放电条件的数据被发送到模拟基本信号生成部106和模拟信号调整部108。
模拟基本信号生成部106生成用于生成模拟信号的基本信号。基本信号是成为模拟信号的基础的信号。模拟基本信号生成部106以满足所取得的充放电条件的方式生成基本信号。根据该充放电条件生成的基本信号,能够视为前述的多个特征信号之一。基本信号也可以设为按均匀分布或高斯分布分布的信号。另外,例如,有在产生了满足充放电条件的信号的均匀分布的随机数后,将通过博克斯-马勒法(Box-Muller's method)等产生的正态分布随机数合成的方法等。所生成的基本信号被发送到模拟信号合成部107。
模拟信号合成部107根据来自1个以上的特征信号生成部104的1个以上的特征信号、及基本信号,生成模拟信号。另外,基本信号也可以不是模拟基本信号生成部106生成的基本信号,而使用在信号数据保存部301中保存的信号数据。生成方法有针对基本信号叠加特征信号并合成的方法等。不使用基本信号、将多个特征信号合成而生成模拟信号的实施例也是可能的。合成后的模拟信号被发送到模拟信号调整部108。
模拟信号调整部108针对合成后的模拟信号,确认是否充分满足充放电条件取得部105生成的充放电条件。另外,根据需要进行模拟信号的调整。例如,进行对模拟信号的值乘以指定的系数等的调整。调整后的模拟信号被发送到模拟信号输出部109。另外,模拟信号的形式表示时间与电力值的关系,并将其设为蓄电池系统能够解释为与时间对应的充放电的指令值,但也可以根据需要而变换为蓄电池系统能够解释的形式。
模拟信号输出部109将来自模拟信号调整部108的模拟信号输出至蓄电池系统201。
以上,是第1实施方式的模拟信号生成装置的概略构成。
接着,对实际上模拟信号生成装置100生成模拟信号的方法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图4是基于FFT(离散高速傅里叶变换)及逆FFT的模拟信号生成的流程图。
信号数据取得部101从在信号数据保存部301中保存的多个信号数据中,取得至少一个信号数据(称为基准信号)(S101)。
取得的基准信号既可以由用户指定,也可以由信号数据取得部101选择。选择方法只要选择出试验的蓄电系统的运用环境、使用目的、额定等一致的蓄电系统的数据即可。
信号特征量提取部102从由信号数据取得部101取得的基准信号中,提取该信号的特征量(信号特征量)(S102)。
提取的特征量设为是预先确定的。此处,信号特征量提取部102设为,通过FFT或自回归模型等,计算频谱、相位谱,并且计算与频谱、相位谱有关的信号特征量。
信号特征量取得部103将从信号特征量提取部102取得的多个信号特征量中的各个信号特征量分别分配给各特征信号生成部104(S103)。
分配目的地设为,根据输入的信号特征量而预先确定。
在要使生成的模拟信号具有与基准信号不同的信号特征量的情况下等、对模拟信号追加特定的信号特征量的情况下,信号特征量取得部103也可以从信号特征量保存部302取得该信号特征量。
各特征信号生成部104各自根据取得的信号特征量,计算特征信号(S104)。在信号特征量有N个情况下,生成N个特征信号。
在本流程中,各特征信号生成部104在针对被赋予的频谱或相位谱进行内外插的处理以成为预先确定的数据长度的基础上,进行离散逆傅里叶变换。由此,生成N个特征信号(N个时序数据)。
模拟信号合成部107将各特征信号生成部104生成的多个特征信号合成(S107)。
在本流程中,不使用由模拟基本信号生成部106生成的基本信号,仅合成特征信号。通过该合成,模拟信号具有基准信号的特征。
模拟信号调整部108调整所生成的模拟信号(S108),模拟信号输出部109输出模拟信号(S109)。所输出的模拟信号被发送到蓄电系统。以上,模拟信号生成的流程结束。
接着,对利用由模拟基本信号生成部106生成的基本信号来生成模拟信号的流程进行说明。图5是使用了基本信号的模拟信号生成的流程图。本流程生成具有与基本信号同样的特征的新的模拟信号。与前述的流程相比,在追加了生成基本信号的处理这一点上,具体的处理不同。
信号数据取得部101的处理与前述的流程相同(S101)。
信号特征量提取部102在计算基准信号的频谱密度(PSD)、概率密度函数(PDF)的基础上,计算与PSD、PDF有关的信号特征量。
信号特征量取得部103的处理与前述的流程相同(S103)。
各特征信号生成部104根据与概率密度函数(PDF)有关的信号特征量,计算特征信号(S104)。具体来说,在生成均匀分布的曲线的基础上,产生随机数,生成符合与PDF有关的信号特征量的时序曲线。
另外,特征信号生成部104之一根据频谱密度(PSD),生成对基准信号的频谱形状进行模拟的频率滤波器。这是由于,在步骤S104中根据随机数生成的时序曲线在频谱上是随机的,因此需要基于FIR滤波器或IIR滤波器等的滤波。
充放电条件取得部105从额定信息保存部303取得额定信息(S201)。
也可以设为预先对充放电条件取得部105赋予例如试验的蓄电系统的序号等,并通过该序号等确定取得的额定信息。
模拟基本信号生成部106根据所取得的特征量及从额定信息保存部303取得的额定信息,生成基本信号(S202)。
生成的基本信号的种类既可以预先确定,也可以根据基准信号的特征量来决定。
模拟信号合成部107将由各特征信号生成部104生成的多个特征信号和来自模拟基本信号生成部106的基本信号合成(S107)。
以后的处理与基于FFT及逆FFT的模拟信号生成的流程图(参照图4)相同。以上,使用了基本信号的模拟信号生成的流程结束。
接着,对生成叠加了每个用途的模拟信号而成的模拟信号的方法进行说明。图6是叠加模拟信号生成的流程图。
在蓄电系统的用途有多个的情况下,模拟信号是将按每个用途生成的多个模拟信号叠加而生成的。以后,将按每个用途生成的模拟信号称为每个用途的模拟信号,将叠加多个用途的每个用途的模拟信号而生成的模拟信号称为叠加模拟信号。
假定将蓄电池系统使用于FR(频率变动抑制)、电压控制、峰值偏移这三种用途的情况。信号数据取得部101取得上述三种用途的每种用途的基准信号(S301A、S301B、S301C)。
信号数据取得部101、信号特征量提取部102、信号特征量取得部103的处理与模拟信号生成的处理相同,因此予以省略。
各特征信号生成部104在进行傅里叶逆变换前,进行内插处理(S302A、S302B、S302C),调整数据长度。
蓄电系统对充放电指令的响应速度(时间常数)按蓄电系统的每个用途而不同,因此可预测出每个用途的模拟信号的时序数据的时间间隔也不同。因此,在将每个用途的模拟信号原封不动地叠加时,叠加模拟信号的时序数据的时间间隔不一致。另外,在对这样的叠加模拟信号进行内插时,信号特征量会损失。因此,为了生成适当地反映了信号特征量的叠加模拟信号,在叠加之前,需要对每个用途的模拟信号进行内插处理,并预先使各模拟信号的时序数据的时间间隔一致。
各特征信号生成部104分别对FR、电压控制、峰值偏移这三种用途的每种用途的模拟信号进行内插处理,并使时序数据的数量在三种用途间都相同。内插为,在每个其他用途的模拟信号的时序数据存在的时刻,将值为0的数据内插。其中,在相同时刻有自己的时序数据的情况下不进行内插。这样,在追加了必要的数量的数据后,为了保存信号特征量,应用FIR滤波器。
另外,内插也可以使用一次内插(线性插值)、二次内插(抛物线插值)、0次内插(最近邻插值)等方法。
以后的特征信号生成部104、模拟信号合成部107、模拟信号调整部108、模拟信号输出部109的处理与模拟信号生成的处理相同,因此予以省略。以上,叠加模拟信号生成的流程结束。这样,能够使按用途之分的模拟信号叠加而生成叠加模拟信号。
如上所述,根据第1实施方式,与实际的运用时同样地,根据频率控制、电压控制、峰值偏移等各种各样的用途生成与复杂化的充放电指令值类似的模拟信号,并施加给蓄电池系统,由此能够实现运用时的状况。因此,在运用前的试验中,能够得到可靠性高的试验结果。
另外,将通过试验取得的充放电数据作为基准,并与在今后的运用中的充放电数据进行比较,由此不使蓄电池系统停止或者解列,就能够对蓄电池系统的状态变化、劣化的进展等进行估计。
(第2实施方式)
图7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模拟信号生成装置的概略构成的框图。第2实施方式相对于第1实施方式,追加了蓄电池响应取得部110、响应特性评价部111、模拟信号校正部112。响应特性评价部111被包含于特征信号生成部104,但也可以配置在特征信号生成部104的外侧。
蓄电池响应取得部110取得来自蓄电池系统201的响应。所谓的响应,是蓄电池系统201按照模拟信号进行了充放电时计测到的充放电计测数据。即,从蓄电池系统201反馈针对模拟信号的结果。蓄电池响应取得部110根据所反馈的充放电计测数据,选择或计算用于评价模拟信号的数据(响应数据)。选择或计算响应数据的方法预先确定。
例如,设为蓄电池响应取得部110取得蓄电池的充放电时的电流值、电压值、及温度的数据作为蓄电池的响应。蓄电池响应取得部110,通过预先保存的表形式文件等,在读入与所取得的电流值、电压值及温度数据对应的响应数据或响应数据的计算式等的基础上,计算响应数据。另外,也可以是,对应数据被保存于信号数据保存部等,蓄电池响应取得部110根据需要而取得该数据。
另外,在图7中,蓄电池响应取得部110被保存在模拟信号生成装置100的内部,但也可以在外部。
响应特性评价部111评价响应数据的特性,判断是否需要校正。判断根据响应数据中包含的电压、电流、温度等计测值而进行。模拟信号根据频率变动抑制等、蓄电池系统的设置预定目的地的电力系统、配电系统等的条件而决定,但在不加上蓄电池的额定容量、额定电流、运用温度等各种运用条件的情况下也是可能的,因此也有继续进行模拟信号的施加的情况、蓄电池系统脱离该运用条件的情况,需要进行校正。例如,判断响应数据的特性或计测值或这两方等是否满足基于阈值或有效范围等的条件,在不满足条件的情况下,进行模拟信号的输出值需要校正这一评价。另外,进行校正方法或校正模式的选择,也可以将它们包含于评价结果中。
模拟信号校正部112根据来自响应特性评价部111的评价结果,对于来自模拟信号调整部108的调整完毕的模拟信号,进行校正处理。校正的方法既可以相应于校正的内容预先确定,也可以从响应特性评价部111取得。校正的量可以由模拟信号校正部112计算。校正处理应用完毕的模拟信号被发送到模拟信号输出部109。
例如,蓄电系统的充放电的至此为止的累计值脱离或可能脱离预先确定的范围的情况下,也可以对模拟信号,进行乘以预先确定的系数而减小变动幅度这一校正。或者,模拟信号校正部112也可以计算出避免脱离该范围的该系数值。除此以外,也考虑将正或负的一定值作为偏移量与充放电值相加的校正、与相对于时间的经过单调増加或者单调減少的偏移量相加的校正等。另外,例如,在蓄电池系统的内部温度由于充放电而上升并超过了预先确定的界限温度的情况下,模拟信号校正部112也可以使试验暂时停止。
关于其他的地方,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
图8是第2实施方式中追加的各部的反馈处理的流程图。本流程在电池响应取得部受理了来自蓄电系统的响应时开始。
蓄电池响应取得部110根据从蓄电池系统201反馈的充放电计测数据,选择或计算响应数据(S401)。
响应数据被发送到响应特性评价部111。
响应特性评价部111评价从蓄电池响应取得部110取得的响应数据的特性,判断是否需要校正(S402,S403)。
判断基准设为是预先确定的。评价结果与响应数据一起被发送到模拟信号校正部112。
模拟信号校正部112根据响应特性评价部111的评价结果,进行校正处理(S404)。校正处理应用完毕的模拟信号被发送到模拟信号输出部109。
以后的处理与第1实施方式的流程图相同。以上,反馈处理的流程结束。
如上所述,根据第2实施方式,通过将基于所生成的模拟信号的充放电的结果反馈,能够得到可靠性更高的试验结果。
另外,各实施方式的模拟信号生成装置例如也能够通过使用广泛使用的计算机装置作为基本硬件来实现。即,能够通过使在上述计算机装置中搭载的处理器执行程序来实现。此时,模拟信号生成装置通过预先将上述程序安装到计算机装置中来实现,也能够通过将上述程序存储在各种存储介质中、或者经由网络分发上述程序而将该程序适当安装在计算机装置中来实现。另外,模拟信号生成装置内的各存储部能够适当利用内置于或者外附于上述计算机装置的存储器、硬盘或CD-R、CD-RW、DVD-RAM、DVD-R等存储介质等来实现。
本发明不原封不动地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实施阶段能够在不脱离宗旨的范围内使构成要素变形并具体化。通过将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多个构成要素的适当的组合,能够形成各种发明。例如,能够从实施方式所示的全部构成要素删除几个构成要素,也能够将跨几个实施方式的要素适当组合。
上述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而提示的,意图不在于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新颖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各样的方式实施,在不脱离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包含在发明的范围及宗旨中,并且包含在权利要求书记载的发明及其等同的范围中。
符号说明
100 模拟信号生成装置
101 信号数据取得部
102 信号特征量提取部
103 信号特征量取得部
104 特征信号生成部
105 充放电条件取得部
106 模拟基本信号生成部
107 模拟信号合成部
108 模拟信号调整部
109 模拟信号输出部
110 蓄电池响应取得部
111 响应特性评价部
112 模拟信号校正部
201 蓄电池系统
301 信号数据保存部
302 信号特征量保存部
303 额定信息保存部

Claims (9)

1.一种模拟信号生成装置,具备:
充放电条件取得部,取得蓄电池系统的充放电条件;
信号特征量取得部,取得对上述蓄电池系统的多个充放电信号特征量;
特征信号生成处理部,根据上述多个充放电信号特征量,生成分别具有上述多个充放电信号特征量中的各个充放电信号特征量的多个特征信号;以及
模拟信号生成部,将上述多个特征信号合成,生成对上述蓄电池系统赋予的充放电的指令信号即模拟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信号生成装置,其中,还具备:
信号数据取得部,从由至少一个其他的蓄电池系统计测的多个充放电信号中,取得满足上述蓄电池系统的运用条件的充放电信号;以及
信号特征量提取部,从由上述信号数据取得部取得的充放电信号,提取上述充放电信号特征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拟信号生成装置,其中,
上述信号特征量提取部提取与上述充放电信号的频谱及相位谱有关的信息作为上述充放电信号特征量。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模拟信号生成装置,其中,
上述多个充放电信号特征量包含与概率密度函数有关的信息、与频谱密度有关的信息、与上述蓄电池系统的用途有关的信息、与平均及方差的至少一方有关的信息中的任意的多个。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模拟信号生成装置,其中,还具备:
模拟基本信号生成部,使用基于上述蓄电池系统的充放电条件的信号的均匀分布或高斯分布通过随机数产生上述信号,并将所产生的信号合成,从而生成上述多个特征信号之一即基本信号。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模拟信号生成装置,其中,还具备:
蓄电池响应取得部,取得在上述蓄电池系统按照上述模拟信号进行了充放电时计测的充放电计测数据;
响应特性评价部,评价上述充放电计测数据的特性;以及
模拟信号校正部,相应于上述响应特性评价部的评价结果,校正上述模拟信号。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拟信号生成装置,其中,
上述响应特性评价部判断上述充放电计测数据是否符合上述蓄电池系统的运用时要求的条件即运用条件,
上述模拟信号校正部在上述充放电计测数据不符合上述运用条件的情况下,校正上述模拟信号。
8.一种模拟信号生成方法,具备:
充放电条件取得步骤,取得蓄电池系统的充放电条件;
信号特征量取得步骤,取得对蓄电池系统的多个充放电信号特征量;
特征信号生成处理步骤,根据上述多个充放电信号特征量,生成分别具有上述多个充放电信号特征量中的各个充放电信号特征量的多个特征信号;以及
模拟信号生成步骤,将上述多个特征信号合成,生成对上述蓄电池系统赋予的充放电的指令信号即模拟信号。
9.一种计算机程序,用于使计算机执行以下步骤:
充放电条件取得步骤,取得蓄电池系统的充放电条件;
信号特征量取得步骤,取得对蓄电池系统的多个充放电信号特征量;
特征信号生成处理步骤,根据上述多个充放电信号特征量,生成分别具有上述多个充放电信号特征量中的各个充放电信号特征量的多个特征信号;以及
模拟信号生成步骤,将上述多个特征信号合成,生成对上述蓄电池系统赋予的充放电的指令信号即模拟信号。
CN201580001822.4A 2015-06-17 2015-06-17 模拟信号生成装置及模拟信号生成方法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0721060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5/067510 WO2016203587A1 (ja) 2015-06-17 2015-06-17 模擬信号生成装置、および模擬信号生成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10608A true CN107210608A (zh) 2017-09-26
CN107210608B CN107210608B (zh) 2020-03-31

Family

ID=575457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01822.4A Active CN107210608B (zh) 2015-06-17 2015-06-17 模拟信号生成装置及模拟信号生成方法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310018B2 (zh)
EP (1) EP3312965A4 (zh)
JP (1) JP6159474B2 (zh)
KR (1) KR101877145B1 (zh)
CN (1) CN107210608B (zh)
WO (1) WO2016203587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83095A (zh) * 2017-11-29 2019-10-25 株式会社东芝 评价装置、蓄电系统、评价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882113B1 (ko) 2015-07-31 2018-08-24 가부시끼가이샤 도시바 축전지 평가 장치, 축전 시스템 및 축전지 평가 방법
KR102385437B1 (ko) * 2017-08-17 2022-04-14 한국전력공사 부분방전 시뮬레이션을 위한 모의신호 생성 장치
TWI649573B (zh) 2017-12-04 2019-02-0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電池內短路阻抗之偵測方法和系統
TWI657639B (zh) * 2017-12-04 2019-04-21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電池放電流程決定方法和系統
WO2020148813A1 (ja) * 2019-01-15 2020-07-23 株式会社 東芝 異常要因診断装置及びその方法、並びに異常要因診断システム
CN110426644B (zh) * 2019-07-29 2021-04-27 南京微盟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模拟锂电池测试锂电池充电芯片的方法
CN111190061B (zh) * 2019-11-25 2022-07-15 平高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系统的测试平台
ES2739535B9 (es) * 2019-12-18 2020-12-02 Garcia Luis Arturo Parres Metodo y sistema para calcular la energia disponible en una bateria electrica en cualquier momento de su vida. sin descargarla, asi como su autonomia, capacidad. y vida remanente
WO2023182537A1 (ko) * 2022-03-21 2023-09-28 주식회사 피엠그로우 배터리 수명 평가 방법 및 장치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83442A (zh) * 2010-02-18 2012-05-30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池状态估计装置以及电池状态估计方法
CN102844962A (zh) * 2011-01-06 2012-12-2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碱性蓄电池的充放电控制方法以及电源系统
CN102901930A (zh) * 2011-07-29 2013-01-30 横河电机株式会社 电池监视装置
US20130138285A1 (en) * 2011-11-30 2013-05-30 Nec Laboratories America,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sing electric vehicles as mobile energy storage
US20140070617A1 (en) * 2012-09-13 2014-03-13 Stem,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tabalizing power on an electrical grid using networked distributed energy storage system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79410A (en) * 1981-01-22 1983-04-12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Air Force Battery electrode fatigue simulator
EP0880710B1 (en) * 1996-11-21 2004-08-25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and battery simulator
JP3666785B2 (ja) 1998-03-25 2005-06-29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複数電池の自動試験方法および装置
KR100395516B1 (ko) * 1998-11-19 2003-12-18 금호석유화학 주식회사 비선형등가회로모형을이용한축전장치의특성인자수치화방법및장치
JP3683753B2 (ja) 1999-10-01 2005-08-17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二次電池自動試験方法
JP2006171184A (ja) * 2004-12-14 2006-06-29 Toshiba Corp 技能評価システムおよび技能評価方法
JP4738243B2 (ja) 2006-04-24 2011-08-03 株式会社東芝 超音波探傷システム
JP2007292654A (ja) * 2006-04-26 2007-11-08 Toyota Motor Corp 車載用電池の耐久試験装置
JP4697105B2 (ja) 2006-09-21 2011-06-08 横河電機株式会社 電池特性模擬装置
JP2011007563A (ja) * 2009-06-24 2011-01-13 Ihi Corp 移動体検出方法及び移動体検出装置
JP2011038928A (ja) 2009-08-12 2011-02-24 Yokogawa Electric Corp 電池特性模擬装置
US8892264B2 (en) * 2009-10-23 2014-11-18 Viridity Energy, Inc. Methods, apparatus and systems for managing energy assets
EP2551687B1 (en) * 2010-03-23 2020-07-15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Device for estimating internal state of battery, and method for estimating internal state of battery
JP5498414B2 (ja) 2011-02-28 2014-05-21 株式会社東芝 試験装置および電池パックの試験方法
JP2013057603A (ja) * 2011-09-08 2013-03-28 Toyota Motor Corp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の劣化検出方法
WO2013118265A1 (ja) * 2012-02-09 2013-08-1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電力系統安定化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JP6171827B2 (ja) * 2013-10-17 2017-08-02 株式会社Ihi シミュレーション装置及びシミュレーション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83442A (zh) * 2010-02-18 2012-05-30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池状态估计装置以及电池状态估计方法
CN102844962A (zh) * 2011-01-06 2012-12-2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碱性蓄电池的充放电控制方法以及电源系统
CN102901930A (zh) * 2011-07-29 2013-01-30 横河电机株式会社 电池监视装置
US20130138285A1 (en) * 2011-11-30 2013-05-30 Nec Laboratories America,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sing electric vehicles as mobile energy storage
US20140070617A1 (en) * 2012-09-13 2014-03-13 Stem,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tabalizing power on an electrical grid using networked distributed energy storage systems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83095A (zh) * 2017-11-29 2019-10-25 株式会社东芝 评价装置、蓄电系统、评价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CN110383095B (zh) * 2017-11-29 2022-08-26 株式会社东芝 评价装置、蓄电系统、评价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310018B2 (en) 2019-06-04
US20160370432A1 (en) 2016-12-22
KR101877145B1 (ko) 2018-07-10
KR20170010741A (ko) 2017-02-01
JP6159474B2 (ja) 2017-07-05
WO2016203587A1 (ja) 2016-12-22
EP3312965A4 (en) 2018-12-05
EP3312965A1 (en) 2018-04-25
CN107210608B (zh) 2020-03-31
JPWO2016203587A1 (ja) 2017-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10608A (zh) 模拟信号生成装置及模拟信号生成方法及计算机程序
Pandžić et al. An accurate charging model of battery energy storage
Amjady et al. Adaptive robust expansion planning for a distribution network with DERs
Lujano-Rojas et al. Operating conditions of lead-acid batteries in the optimization of hybrid energy systems and microgrids
Choi et al. Transmission expansion planning using contingency criteria
Świerczyński et al. Selection and performance-degradation modeling of limo $ _ {2} $/Li $ _ {4} $ Ti $ _ {5} $ O $ _ {12} $ and lifepo $ _ {4} $/C battery cells as suitable 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grid integration with wind power plants: an example for the primary frequency regulation service
Koch-Ciobotaru et al. Second life 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 for enhancing renewable energy grid integration
KR20150111961A (ko) SoC에 대한 제어 관측기를 결정하기 위한 방법
CN104833922B (zh) 电池充放电电流限值的计算方法和装置
Egido et al. Modeling of thermal generating units for 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 purposes
KR20190023791A (ko) 신재생에너지와 부하의 불확실성을 고려한 마이크로그리드의 가상등가부하변동밴드 적용에 의한 단순화된 강인최적운영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04220853B (zh) 振动能量检测装置和振动能量检测系统
CN107766300A (zh) 基于威布尔‑伽马模型的电力系统可靠性非精确分析方法
CN108132441A (zh) 储能电池模组荷电状态的运行范围确定方法及装置
Förstl et al. Assessment of residential battery storage systems and operation strategies considering battery aging
Karmiris et al. Control method evaluation for 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 utilized in renewable smoothing
Taylor et al. Optimal operation of grid-tied energy storage systems considering detailed device-level battery models
Mohanpurkar et al. Accommodating unscheduled flows in electric grids using the analytical ridge regression
Billinton et al. Basic considerations in generating capacity adequacy evaluation
La et al. Dynamic market for di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s in the Smart Grid
Hernandez et al. Simulation-based validation for voltage optimization with distributed generation
Thacker et al. Improved primary frequency response through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CN109728625A (zh) 数据中心储能用soc校准方法、装置及系统
Petean-Pina et al. Effect of Wind Generation Uncertainty on Voltage Stability-A Singular Value Analysis
CN105207211A (zh) 一种风储混合电力系统充裕度评估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