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08899A - 加热烹调器 - Google Patents

加热烹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08899A
CN107208899A CN201680007329.8A CN201680007329A CN107208899A CN 107208899 A CN107208899 A CN 107208899A CN 201680007329 A CN201680007329 A CN 201680007329A CN 107208899 A CN107208899 A CN 1072088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
food
hot water
heating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0732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08899B (zh
Inventor
片冈章
涩谷昌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2088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088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088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088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4Cooking-vessels for cooking food in steam; Devices for extracting fruit juice by means of steam ; Vacuum cooking 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BPRESERVING, e.g. BY CANNING, MEAT, FISH, EGGS, FRUIT, VEGETABLES, EDIBLE SEEDS; CHEMICAL RIPENING OF FRUIT OR VEGETABLES; THE PRESERVED, RIPENED, OR CANNED PRODUCTS
    • A23B4/00General methods for preserving meat, sausages, fish or fish products
    • A23B4/06Freezing; Subsequent thawing; Cooling
    • A23B4/07Thawing subsequent to freez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3/00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e.g. pasteurising, sterili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foods or foodstuffs
    • A23L3/36Freezing; Subsequent thawing; Cooling
    • A23L3/365Thawing subsequent to freez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5/00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Food or foodstuffs obtained thereby; Materials therefor
    • A23L5/10General methods of cooking foods, e.g. by roasting or frying
    • A23L5/13General methods of cooking foods, e.g. by roasting or frying using water or steam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04Cooking-vessels with integral electrical heat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21Water-boiling vessels, e.g. kettles
    • A47J27/21008Water-boiling vessels, e.g. kettles electrically heated
    • A47J27/21058Control devices to avoid overheating, i.e. "dry" boiling, or to detect boiling of the water
    • A47J27/21083Control devices to avoid overheating, i.e. "dry" boiling, or to detect boiling of the water with variable operating parameters, e.g. temperature or boiling period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5/00Details
    • F24C15/003Details moisturising of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7/00Stoves or ranges heated by electric energy
    • F24C7/0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4C7/08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on ranges, e.g. control panels, illumination
    • F24C7/085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on ranges, e.g. control panels, illumination on baking ove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7/00Stoves or ranges heated by electric energy
    • F24C7/0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4C7/087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of electric circuits regulating hea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64Heating using microwaves
    • H05B6/647Aspects related to microwave heating combined with other heating techniques
    • H05B6/6473Aspects related to microwave heating combined with other heating techniques combined with convection heating
    • H05B6/6479Aspects related to microwave heating combined with other heating techniques combined with convection heating using steam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002/00Food compositions, function of food ingredients or processes for food or foodstuff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4Cooking-vessels for cooking food in steam; Devices for extracting fruit juice by means of steam ; Vacuum cooking vessels
    • A47J2027/043Cooking-vessels for cooking food in steam; Devices for extracting fruit juice by means of steam ; Vacuum cooking vessels for cooking food in steam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202/00Devices having temperature indicat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Zo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okers (AREA)
  • Electric Ovens (AREA)

Abstract

通过将蒸汽热水产生装置(14)的升温部(16)预先预热至规定的温度,并将规定量V(每单位时间)以上的水供给到升温部(16),瞬间产生大量的蒸汽。这时,附着于升温部(16)的热水也与蒸汽一起卷起,利用积存的蒸汽的压力,一下子从蒸汽口(20)经由中继管(30)、蒸汽室(31),将蒸汽和热水从蒸汽热水排出口(5)喷出。而且,将蒸汽和热水喷到收纳在烹调室(3)内的食品(2a、2b)上而进行加热。由此,可提供能够使用蒸汽来对食品迅速进行加热的加热烹调器。

Description

加热烹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使用蒸汽迅速对食品进行加热的加热烹调器。
背景技术
以往,提出了具有蒸汽产生部并使用蒸汽对食品进行烹调的加热烹调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但是,现有的加热烹调器的蒸汽产生部是仅具有产生蒸汽的功能的结构。因此,针对冷冻食品等加热负荷较大的被加热物,难以缩短烹调时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3831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加热负荷较大的冷冻食品等的加热时间的加热烹调器。
即,本发明的加热烹调器具有:主体;蒸汽热水排出口,其设置于主体;蒸汽热水产生装置,其利用热源产生蒸汽和热水;供水装置,其将水供给到蒸汽热水产生室;连通通道,该连通通道的一端与蒸汽热水产生装置连接,另一端与蒸汽热水排出口连接;以及控制电路,其控制热源和供水装置的动作。
蒸汽热水产生装置具有:蒸汽热水产生室;升温部,其设置于蒸汽热水产生室内;以及温度检测器,其检测升温部的温度。控制电路根据来自温度检测器的检测信号,驱动热源来对升温部进行预热,使得升温部变为规定的温度,在从供水装置供给每单位时间的规定量以上的水时,控制电路使升温部产生蒸汽和热水的混合物,在从供水装置供给比每单位时间的规定量少的水时,控制电路使升温部仅产生蒸汽。而且,控制电路根据食品的状态进行控制,使得蒸汽和热水的混合物或仅蒸汽从蒸汽热水排出口喷到食品上而进行加热。
根据该结构,升温部被预热到规定的温度。因此,在将水供给到了预热后的升温部时,立即产生蒸汽,将蒸汽从蒸汽热水产生室排出。排出后的蒸汽经由连通通道从蒸汽热水排出口喷到食品上。由此,能够对食品进行加热并烹调。这时,在将规定量(每单位时间)以上的水供给到了升温部时,蒸汽热水产生室内成为蒸汽与成为蒸汽之前的热水的混合状态。而且,蒸汽和热水的混合物从升温部接收大量的热。由此,蒸汽热水产生室的蒸汽压力上升,从蒸汽热水产生室以蒸汽和热水的混合状态强力喷出。喷出的混合状态的蒸汽和热水经由连通通道从蒸汽热水排出口喷到食品上。其结果,能够有效地对食品进行加热并烹调。
即,该结构的加热烹调器具有如下作用:根据需要,不仅能够以蒸汽的状态,还能够以蒸汽和热水的混合状态进行加热烹调。
具体而言,在被加热物的食品为冷冻状态且加热负荷较大的情况下,将规定量(每单位时间)以上的水供给到升温部。而且,产生蒸汽和热水的混合物并使其喷到食品上,使加热加速来进行烹调。这时,在对冷冻的食品进行加热时,热水以使冷冻的部分有效解冻的方式进行作用,且蒸汽也以对食品进行加热的方式进行作用。由此,能够缩短食品的升温时间。另一方面,在作为被加热物的食品为冷藏状态且加热负荷较小的情况下,将比规定量(每单位时间)少的水供给到升温部。而且,仅产生蒸汽,使其喷到食品上。由此,以不使食品变得水汪汪的方式进行加热。其结果,能够改善食品的烹饪完成状态。
本发明的加热烹调器能够使用蒸汽和热水来对食品进行加热,所以特别能够迅速对加热负荷较大的冷冻食品等进行加热。此外,通过调整水的引入量,还能够进行仅蒸汽的加热。即,根据食品的状态来选择加热状态,由此能够改善烹调的完成状态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加热烹调器的主视图。
图2是该实施方式中的加热烹调器的操作部的详细图。
图3是该实施方式中的加热烹调器的整体结构的剖视图。
图4是该实施方式中的加热烹调器的蒸汽热水产生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5是将图4所示的蒸汽热水产生装置的朝向改变90度后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6是示出该实施方式中的加热烹调器的操作部的预热时的显示例的图。
图7是示出该实施方式中的加热烹调器的预热的控制内容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该实施方式中的加热烹调器的加热的控制内容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该实施方式中的加热烹调器的操作部的加热时的显示例的图。
图10是示出该实施方式中的加热烹调器的供水量及蒸汽和热水的产生状态的图。
图11是示出该实施方式中的加热烹调器的供水模式的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加热烹调器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1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加热烹调器的整体结构的剖视图。
图14是示出该实施方式中的加热烹调器的加热的控制内容的流程图。
图15是示出该实施方式中的加热烹调器的操作部的加热时的显示例的图。
图16是示出该实施方式中的加热烹调器的供水模式的图。
图17是从顶部观察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2中的加热烹调器的食品容器主体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18是从顶部观察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2中的加热烹调器的蒸汽室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且,本发明并不受该实施方式限定。
(实施方式1)
以下,使用图1至图6对本实施方式1的加热烹调器进行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加热烹调器的主视图。图2是该加热烹调器的操作部的详细图。图3是该加热烹调器的整体结构的剖视图。图4是该加热烹调器的蒸汽热水产生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图5是将图4所示的该加热烹调器的蒸汽热水产生装置的朝向改变90度后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具有主体1和设置于主体1的上部的操作部4。主体1在内部至少具有烹调室3、蒸汽热水产生装置14、供水装置26、供水箱27和控制电路36等。烹调室3在前表面具有门(未图示),借助门的开闭,收纳被加热物、例如冷冻肉包子等食品2a、2b。食品2a、2b被载置到由多个小孔形成的蒸汽热水排出口5上进行收纳。
操作部4例如具有通过按下等操作发挥功能的开始键6、预热键7、停止键8、输出键9、供水键10、多个数字键11、存储键12和显示部13等。开始键6使加热开始。预热键7设定预热的有无。停止键8使加热停止。输出键9用于选择各加热状态。供水键10用于选择供水和排水的状态。数字键11用于输入各加热时间等。存储键12用于存储加热状态。显示部13例如由液晶等构成,显示各种状态。
蒸汽热水产生装置14具有下部14a、上部14b、蒸汽热水产生室24、形成有排水孔18的积存部17和温度检测器21等。下部14a例如由铝压铸件形成,在内部具有由护套加热器构成的热源15a、15b。此外,下部14a在内侧上部具有升温部16。升温部16由朝积存部17向下方倾斜的倾斜面形成。而且,在倾斜面的下方形成有积存部17。
上部14b例如由铝压铸件形成,具有供水孔19和蒸汽孔20等。供水孔19在与升温部16的倾斜面的上部(最高部分)附近相对的位置处设置有多个。蒸汽孔20与升温部16的倾斜面相对地设置于上部14b的例如中央部。
温度检测器21设置于升温部16附近的外壁侧,用于检测升温部16的温度。
在供水孔19的上部配设有例如由聚苯硫醚等耐热树脂构成的供水罩22。供水罩22形成利用供水装置26将从供水箱27供给的水供给到蒸汽热水产生装置14的通道。
此外,蒸汽热水产生装置在下部14a与上部14b之间具有例如由硅橡胶构成的环形的主垫片23。主垫片23用于防止蒸汽和热水的泄漏。并且,在下部14a与上部14b之间,在内部形成空间。利用空间形成蒸汽热水产生室24。
并且,在蒸汽热水产生装置的上部14b与供水罩22之间具有由例如硅橡胶形成的环形的辅助垫片25。辅助垫片25用于防止从供水装置26供给的水的泄漏。
供水装置26由电动泵等构成。供水装置26经由供水罩22,将水从配设在主体1内的供水箱27供给到蒸汽热水产生装置。
排水阀28例如由电动的电磁阀等构成。排水阀28控制从排水孔18的排水。另外,从排水孔18排出的水由配置在主体1内部的排水托盘29接收并储存。
上部14b的蒸汽孔20安装有例如硅橡胶制的中继管30的一端。中继管30的另一端以向烹调室3的内侧突出的方式安装于烹调室3的侧壁。
烹调室3在内部具有:具有蒸汽引入通道32的蒸汽室31、开口板33、载置台34和烹调室底板37等。上述中继管30与烹调室3的配设于烹调室底板37上的蒸汽室31的蒸汽引入通道32嵌合。
在蒸汽室31的上方配设有开口板33,该开口板33由载置台34支承,具有蒸汽热水排出口5。载置台34在中央具有开口部,利用开口部的周缘保持开口板33。另外,蒸汽室31、开口板33、载置台34由可耐受蒸汽温度的例如聚丙烯树脂形成。
中继管30和蒸汽室31构成连通通道35。而且,连通通道35将在蒸汽热水产生室24中产生的蒸汽和热水等供给到开口板33的蒸汽热水排出口5。由此,对收纳在烹调室3内的食品等被加热物进行加热。
控制电路36与热源15a、热源15b、温度检测器21、供水装置26、排水阀28等电连接,控制它们的一系列动作。
烹调室底板37例如由结晶玻璃等耐热玻璃形成,固定于烹调室3内侧的底部附近。在烹调室底板37上载置有蒸汽室31和载置台34等。
如上那样地构成了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
以下,参照图1至图5并使用图6至图11对具有上述结构的加热烹调器的动作和作用进行说明。
图6是示出该加热烹调器的操作部的预热时的显示例的图。图7是示出该加热烹调器的预热的控制内容的流程图。图8是示出该加热烹调器的加热的控制内容的流程图。图9是示出该加热烹调器的操作部的加热时的显示例的图。图10是示出该加热烹调器的供水量及蒸汽和热水的产生状态的图。图11是示出该加热烹调器的供水模式的图。
如图7所示,首先,在使用者按下操作部4的预热键7时,控制电路36开始加热烹调器的加热(步骤S1)。具体而言,控制电路36将热源15a、15b接通并开始通电(步骤S2)。然后,如图6那样,控制电路36在操作部4的显示部13上闪烁地显示“预热”这样的字符的显示13a(步骤S3)。
接着,控制电路36利用温度检测器21判断蒸汽热水产生装置14的升温部16的温度是否为规定的温度(例如,200℃)以上(步骤S4)。这时,在温度检测器21的检测温度小于规定的温度的情况下(步骤S4的“否”),维持热源15a、15b的通电,直至达到规定的温度为止。
另一方面,在温度检测器21的检测温度达到了规定的温度时(步骤S4的“是”),使对热源15a、15b的通电断开,暂时停止加热(步骤S5)。
接着,控制电路36使显示部13停止“预热”的字符的显示13a的闪烁并切换为点亮状态。并且,发出表示预热完成的蜂鸣声,向使用者通知预热完成,并存储预热完成(步骤S6)。
然后,控制电路36再次判断温度检测器21的检测温度是否为规定的温度(例如,200℃)以上(步骤S7)。这时,在检测温度下降至小于规定的温度时(步骤S7的“否”),将热源15a、15b接通,并开始通电(步骤S9)。而且,反复步骤S7和步骤S9的处理,直至检测温度达到规定的温度以上为止。
另一方面,在温度检测器21的检测温度达到了规定的温度时(步骤S7的“是”),控制电路36将对热源15a、15b的通电断开(步骤S8)。而且,反复执行步骤S7和步骤S8的处理,直至达到小于规定的温度为止。即,加热烹调器反复上述通电停止(步骤S8)、通电开始(步骤S9)的动作。由此,将蒸汽热水产生装置14的升温部16的温度维持在规定的温度附近。
接着,在将升温部16的温度维持在规定的温度附近的状态下,使用者打开烹调室3的门(未图示),并如图3那样,将食品2a、2b收纳在开口板33的蒸汽热水排出口5上。
接着,加热烹调器依照例如图8所示的流程图,开始收纳在烹调室3中的食品2a、2b的加热。另外,在图8中,以预先对升温部16进行了预热为前提来进行说明。
具体而言,如图8所示,首先,使用者按下预先存储有适于食品2a、2b的加热的加热模式的编号的数字键11。然后,按下开始键6(步骤S11)。由此,开始食品2a、2b的加热动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食品2a、2b为冷冻肉包子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因此,使用者按下存储有适于肉包子的加热模式的例如第1个数字键11。由此,控制电路36在操作部4的显示部13上显示所选择的数字键的编号“1”和加热所需的剩余时间(步骤S12)。
接着,控制电路36判定是否存储有升温部16的预热完成(步骤S13)。这时,在未存储预热完成的情况下(步骤S13的“否”),即使按下开始键6,也不进行之后的动作。因此,发出表示警告的蜂鸣声,督促使用者注意结束加热处理(步骤S14)。另外,如上所述,在预先存储加热模式的情况下,使用操作部4的存储键12、输出键9、供水键10、数字键11等,按照规定的算法,存储到控制电路36的存储部(未图示)中。
而且,在蒸汽热水产生装置14的升温部16的预热已完成的状态下,在利用数字键11按下适于食品2a、2b的加热模式、例如第1个,并按下开始键6时,开始加热动作。这时,如图9所示,操作部4的显示部13显示表示按照哪个加热模式进行动作的“PROG 1”的显示13b、和表示作为加热的剩余时间的例如秒数的“120”的显示13c。
另一方面,在存储有预热完成的情况下(步骤S13的“是”),控制电路36驱动供水装置26,按照适于食品2a、2b的供水模式进行供水(步骤S15)。
这里,参照图10和图11对上述供水模式中的动作和作用进行说明。
即,控制电路36按照与所选择的数字键11的加热模式对应的规定的供水模式(参照图11),将水从供水箱27送入供水罩22。具体而言,如图4和图5所示,按照规定的供水模式供给到供水罩22中的水分支分配到蒸汽热水产生装置14的上部14b的多个供水孔19。而且,如箭头A、B、C所示,分配的水从供水孔19被供给到升温部16的倾斜部的上部(最高部分附近)。
在该情况下,升温部16由于被预先保持在规定的温度(大约200℃),所以供给到升温部16的水立即成为蒸汽。这时,通过从多个供水孔19分配并从升温部16的倾斜部上部供给水,使水从升温部16的上部朝向下部在整个表面向下流动。由此,能够将蓄积在升温部16中的热全部用于产生蒸汽。其结果,能够瞬间产生蒸汽。
另外,如图10所示,蒸汽的产生状态按照每单位时间的供水量(规定量V)发生变化。即,在供水量小于规定量V的情况下,仅产生蒸汽。另一方面,在为规定量V以上的情况下,产生蒸汽和热水混合的状态。通常,蒸汽和热水的产生状态根据蓄积在蒸汽热水产生装置14的升温部16中的热量或热源15a、15b的输出的大小等发生变化。因此,难以笼统地以数值的方式表示,但在确定了蒸汽热水产生装置14的结构和加热条件时,能够确定规定量V。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蒸汽热水产生装置14的铝压铸件重量构成为大约1kg,热源15a、15b的护套加热器的合计输出构成为大约2kW。由此,本实施方式的规定量V能够估计为大约0.8~1.4mL/秒。确认到尤其在将规定量V设定为了作为中心值的1.1mL/秒的情况下,得到最稳定的结果。
这里,使用图11对与本实施方式的加热模式对应的供水模式进行说明。
如图11所示,在控制电路36使供水装置26动作时,在加热初期,将规定量V(每单位时间)以上的水供给到升温部16。由此,如图5所示,瞬间产生大量蒸汽,并如箭头D所示,从蒸汽热水产生装置14的上部14b的蒸汽孔20排出。这时,在产生蒸汽的同时,附着于升温部16的热水也被卷起。因此,蒸汽热水产生室24中被蒸汽和热水充满,蒸汽压力升高。而且,借助升高的蒸汽压力,一下子从蒸汽孔20经由中继管30和蒸汽室31,将蒸汽和热水从开口板33的蒸汽热水排出口5喷出。由此,喷出的蒸汽和热水喷到食品2a、2b上,对食品2a、2b进行加热。
即,在产生了蒸汽和热水时,通过预热而蓄积在升温部16中的大量的热被传递到蒸汽和热水。而且,传递的大量的热被传递到食品2a、2b。由此,在加热初期,促进了仍冷冻的食品2a、2b的解冻。其结果,能够大幅缩短食品2a、2b的加热时间。
这时,由于解冻而从食品2a、2b等滴落的水分经由蒸汽热水排出口5排出到蒸汽室31。由此,减轻了食品2a、2b的水汪汪的状态,改善了烹饪完成状态。
另一方面,在除加热初期以外,如图11所示,控制电路36以使供水量比规定量V少的方式,对供水装置26进行通电,向升温部16供给水。由此,仅使由升温部16产生的蒸汽喷到解冻后的食品2a、2b上。其结果,能够进一步改善食品2a、2b的蒸制完成等的烹调结果。
如上那样进行了食品的加热。
接着,如图8所示,控制电路36判定加热的剩余时间是否为0(步骤S16)。这时,在加热的剩余时间不为0的情况下(步骤S16的“否”),控制电路36判断温度检测器21的检测温度是否为规定的温度(例如,200℃)以上(步骤S17)。在检测温度下降至小于规定的温度时(步骤S17的“否”),将热源15a、15b接通并开始通电(步骤S19)。然后,通过减法运算来计算加热的剩余时间(步骤S20),执行步骤S16以后的步骤。
这时,在温度检测器21的检测温度达到了规定的温度时(步骤S17的“是”),控制电路36将对热源15a、15b的通电断开(步骤S18)。然后,通过减法运算来计算加热的剩余时间(步骤S20)。
即,加热烹调器一边减法运算出剩余时间(步骤S20),一边反复上述通电停止(步骤S19)、通电开始(步骤S18)的动作,直至加热的剩余时间为0为止。这时,操作部4的显示13c随着加热时间的经过,减法运算出剩余时间并进行显示。而且,在加热的剩余时间为0时(步骤S16的“是”),从显示部13中消除预热的显示13a以外的、“PROG 1”的显示13b和加热的剩余时间的显示13c。同时,结束食品2a、2b的加热,发出通知结束的食品加热完成的蜂鸣声(步骤S21)。由此,向使用者通知食品2a、2b的加热已结束。
通常,在食品的加热完成之后,蒸汽热水产生装置14的升温部16也维持规定的温度(大约200℃)的预热,准备接下来的食品的加热。
因此,在步骤S21中食品2a、2b的加热结束后,控制电路36将排水阀28打开规定的时间,排出加热过程中积存在积存部17中的高温状态的水(步骤S22)。另外,排水阀28的敞开仅在食品2a、2b的加热结束时持续规定的时间。因此,在除此以外时,排水阀28始终关闭。这时,在使用的水中包含水垢成分的情况下,排出积存在积存部17中的水所凝结的水垢成分。由此,能够抑制在蒸汽热水产生室24内积存水垢成分。其结果,能够防止排水孔18的孔眼堵塞,将蒸汽热水产生室24内维持成清洁的状态。另外,蒸汽室31、开口板33、载置台34拆装自如地配置于烹调室3内。因此,在进行清洁时,能够卸下蒸汽室31、开口板33、载置台34进行清洗。
接着,在步骤S22中排水完成时,返回到步骤S2进行预热,准备接下来的食品的加热。
这时,在步骤S22中排水完成的时刻想要结束预热的情况下,使用者按下操作部4的预热键7,并立即(例如,在2秒以内)按下停止键。由此,操作部4的显示部13的“预热”的显示13a的字符消失,停止预热。
综上所述,基于规定的供水模式,执行对应的食品的加热。
(实施方式2)
以下,使用图12、图17和图18对本实施方式2的加热烹调器进行说明。
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加热烹调器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图17是从顶部观察到的该加热烹调器的食品容器主体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图18是从顶部观察到的该加热烹调器的蒸汽室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如图12、图17、图18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在如下方面与实施方式1不同:在烹调室3内的开口板44上具有收纳食品2a、2b等的食品容器38。另外,除此以外的结构要素与实施方式1相同,所以使用相同标号、相同名称并省略说明。
即,如图1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食品容器38由配置于下部的食品容器主体39和配置于上部的食品容器盖40的2个部件构成。
如图17所示,食品容器38形成为俯视时的例如圆形。食品容器主体39的内底面由底面41和设置于底面41的外周的凸部42形成。底面41与开口板44的蒸汽热水排出口5相对地具有多个开口孔43。而且,食品容器38在内部预先收纳有例如冷冻肉包子等食品2a、2b。另外,图17省略食品2a、2b的图示。
如上所述,开口板44配设有多个蒸汽热水排出口5,在外周形成有凹部45。凹部45与食品容器主体39的凸部42嵌合。这时,在食品容器主体39的底面41与开口板44之间形成有间隙46。
食品容器主体39和食品容器盖40由耐受蒸汽温度等的例如聚丙烯树脂等形成。
此外,如图18所示,烹调室3的烹调室底板37所载置的蒸汽室31与圆形的食品容器38的形状对应地,形成为俯视时的圆形。与实施方式1同样,蒸汽室31在侧壁具有蒸汽引入通道32,使中继管30和蒸汽引入通道32嵌合,形成连通通道35。
如上那样,构成了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
以下,对具有上述结构的加热烹调器的动作和作用进行说明。
首先,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食品2a、2b的加热动作基本上与实施方式1的加热烹调器同样地执行,但在以下方面不同。
即,在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中,使从开口板44的蒸汽热水排出口5喷出的蒸汽和热水暂时在与食品容器38的底面41之间形成的间隙46内扩散。因此,即使开口板44的蒸汽热水排出口5的位置与底面41的开口孔43的位置发生偏离,也能够与位置偏离无关地,经由开口孔43将蒸汽和热水引导至食品容器38中并充满食品容器38。由此,能够高效地对食品2a、2b进行加热。
详细而言,在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中,食品容器38的形状为俯视时的圆形。而且,配置成食品容器主体39的凸部42与开口板44的凹部45嵌合。但是,食品容器38在圆周方向上的位置是自由的。因此,蒸汽热水排出口5与食品容器38的开口孔43之间的位置容易发生偏离。但是,使蒸汽和热水在上述间隙46中扩散。利用该作用,能够与位置偏离无关地,将来自蒸汽热水排出口5的蒸汽和热水经由开口孔43稳定地引导至食品容器38中,从而均匀地进行加热。
另一方面,本实施方式的食品容器38能够通过凸部42和凹部45的嵌合来固定设置位置。因此,能够抑制由于食品容器38的配置的位置偏离而使得加热变得不稳定的情况。此外,通过嵌合,能够抑制蒸汽和热水从食品容器主体39的底面41与开口板44的间隙46泄漏。其结果,能够提高加热效率。并且,在充满食品容器38中的蒸汽的蒸汽压力变为某个一定压力以上时,蒸汽从食品容器主体39与食品容器盖40的间隙排出。由此,能够更顺利地向食品容器38内导入蒸汽和热水。
此外,引入到食品容器38内的蒸汽和热水在食品2a、2b的加热中使用。这时,由于解冻而从食品2a、2b等滴落的水分经由开口孔43排出到食品容器38外。由此,减轻了食品2a、2b的水汪汪的状态,改善了烹饪完成状态。
此外,通过使食品容器38形成为俯视时的圆形,能够更均匀地使食品容器38内充满蒸汽和热水。因此,能够改善食品2a、2b的温度分布,更加均匀地进行加热。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能够在保持将食品等被加热物收纳在食品容器38内的状态下进行加热。由此,使用者能够以不与食品直接接触的方式执行加热作业。因此,例如在应用于餐饮服务业等的食品加热的情况下,能够更加卫生且按照每个食品容器38向顾客提供食品。其结果,例如加热食品的配餐等的便利性提高。
(实施方式3)
以下,使用图13对本实施方式3的加热烹调器进行说明。
图1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加热烹调器的整体结构的剖视图。
如图13所示,关于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在烹调室3的上部和下部设置微波产生装置的方面与实施方式2不同。另外,除此以外的结构要素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所以使用相同标号、相同名称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即,如图1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具有:微波产生装置47a,其设置于烹调室3的下部;以及微波产生装置47b,其设置于烹调室3的上部。
微波产生装置47a设置于烹调室3的下部,由磁控管48a和波导管49a等构成。磁控管48a产生微波。波导管49a具有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形状。波导管49a的另一端安装有磁控管48a,一端固定配设于烹调室3的连通孔50a。而且,波导管49a将由磁控管48a产生的微波引导至烹调室3内,对食品进行加热。
另外,连通孔50a与烹调室底板37和烹调室3之间的空间51连通。烹调室底板37由微波的透过性良好的例如结晶玻璃等形成。由此,能够将微波毫无损失地传递到烹调室3内。
另一方面,微波产生装置47b设置于烹调室3的上部,由磁控管48b和波导管49b等构成。磁控管48b产生微波。波导管49b具有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形状。波导管49b的另一端安装有磁控管48b,一端固定配设于烹调室3的连通孔50b。而且,波导管49b将由磁控管48b产生的微波引导至烹调室3内,对食品进行加热。
这时,可以在连通孔50a、50b的附近配设天线。天线对于如下方面是有效的:使微波向烹调室3内的导入状态发生变化,改善微波的分布等,从而有效地对食品进行加热。
磁控管48a、48b与控制电路36电连接。控制电路36控制由磁控管48a、48b产生的微波的输出等。这时,蒸汽室31、开口板44、载置台34、食品容器主体39、食品容器盖40例如由聚丙烯树脂等形成。聚丙烯树脂对蒸汽具有耐热性,难以吸收微波。因此,能够高效地对食品2a、2b进行微波加热。
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能够利用来自蒸汽热水产生装置的蒸汽和热水对食品进行加热,并利用微波对食品进行加热。
如上那样,构成了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
以下,参照图7、图8和图13并使用图14至图16对具有上述结构的加热烹调器的动作和作用进行说明。
图14是示出该加热烹调器的加热的控制内容的流程图。图15是示出该加热烹调器的操作部的加热时的显示例的图。图16是示出该加热烹调器的供水模式的图。另外,图14的流程图基本上与图8的流程图相同。
首先,将蒸汽热水产生装置14的升温部16预热至规定的温度(例如,200℃)的动作与图7的流程图所示的实施方式1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接着,依照图7的流程图,完成升温部16的预热,在将升温部16的温度维持在规定的温度附近的状态下,使用者打开烹调室3的门。然后,使用者将例如冷冻肉包子等食品2a、2b收纳到食品容器38中,设置在烹调室3内。这时,如图13所示,使食品容器38的食品容器主体39的凸部42与开口板44的凹部45嵌合设置,并将门关闭。
接着,加热烹调器依照例如图14的流程图,开始收纳有食品2a、2b的食品容器38的加热。
具体而言,如图14所示,首先,使用者按下预先存储有适于食品容器38内的食品2a、2b的加热的加热模式的编号的数字键11。然后,按下开始键6(步骤S31)。由此,开始食品2a、2b的加热动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食品2a、2b为冷冻肉包子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利用蒸汽和热水进行加热的同时,还利用微波进行加热。
因此,使用者按下存储有适于肉包子的加热模式的例如第2个数字键11。这时,控制电路36在操作部4的显示部13上显示所选择的数字键11的编号“2”、微波加热的输出和加热所需的剩余时间(步骤S32)。
接着,控制电路36判定是否存储有升温部16的预热完成(步骤S33)。这时,在未存储预热完成的情况下(步骤S33的“否”),即使按下开始键6,也不进行之后的动作。因此,发出表示警告的蜂鸣声,督促使用者注意结束加热处理(步骤S34)。另外,如上所述,在使数字键11预先存储加热模式的情况下,使用操作部4的存储键12、输出键9、供水键10、数字键11等,按照规定的算法,存储到控制电路36的存储部(未图示)中。
而且,在蒸汽热水产生装置14的升温部16的预热已完成的状态下,在通过数字键11按下适于收纳有作为冷冻肉包子的食品2a、2b的食品容器38的加热模式、例如第2个,并按下开始键6时,开始加热动作。这时,如图15所示,操作部4的显示部13显示:表示在哪个加热模式下进行动作的“PROG 2”的显示13b、表示加热的剩余时间的秒数的“60”的显示13c、和微波加热的输出的“电平计显示”的显示13d。
另一方面,在存储有预热完成的情况下(步骤S33的“是”),控制电路36驱动微波产生装置47a、47b。这时,微波产生装置47a、47b按照与利用数字键11选择的编号“2”对应地存储的加热模式而被驱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电平计显示”的显示13d,例如用10个点显示了1800W的微波输出显示。而且,“电平计显示”的显示13d如图15那样进行显示。
接着,在进行微波加热的同时,控制电路36按照与利用数字键11选择的编号“2”的加热模式对应的、如图16所示的供水模式,驱动供水装置26(步骤S36)。在该情况下,如在实施方式1中使用图10所说明那样,在将规定量V(每单位时间)的水供应到升温部16时,产生蒸汽和热水。另一方面,在供给少于规定量V(每单位时间)的水时,仅产生蒸汽。
这里,参照图16对上述供水模式中的动作和作用进行说明。
即,在按照如图16所示的供水模式进行供水时,首先,在加热初期,将规定量V(每单位时间)以上的水供给到升温部16。由此,瞬间产生大量蒸汽,附着于升温部16的热水也被卷起。这时,通过预热将蓄积在升温部16中的大量的热传递到蒸汽和热水。而且,蒸汽热水产生室24中被蒸汽和热水充满,蒸汽压力升高。借助升高的蒸汽压力,一下子从蒸汽孔20经由中继管30和蒸汽室31,将蒸汽和热水从开口板44的蒸汽热水排出口5喷出。如在实施方式2中所说明那样,喷出的蒸汽和热水经由多个开口孔43,充满收纳有食品2a、2b的食品容器38内。由此,能够高效地对收纳在食品容器38内的食品2a、2b进行加热。
此外,上述蒸汽和热水的混合体具有较多的热量。因此,在加热初期,利用混合体,促进仍冷冻的食品2a、2b的解冻。由此,能够大幅缩短食品2a、2b的加热时间。
这时,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电路36驱动微波产生装置47a、47b的磁控管48a、48b。因此,利用输出到烹调室3内的微波,使食品2a、2b的解冻和加热进一步加速。另外,一般而言,微波针对冰的加热性能比水差。但是,在从蒸汽热水产生装置14供给的蒸汽和热水喷到冷冻的食品2a、2b上时,在食品表层部分瞬间产生结露水。产生的结露水高效地吸收微波。因此,促进了食品的加热。由此,针对冷冻的食品2a、2b,也能够大幅提高加热性能。
此外,在食品容器38内填满了蒸汽时,空间的介电常数发生变化。由此,入射到食品容器38内的微波的波长变短。由此,得到减轻食品的加热不匀的效果。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加热的初期阶段,针对食品容器38内的食品,除了利用蒸汽和热水进行加热以外,还利用微波进行加热,由此能够大幅提高加热性能(缩短时间、抑制加热不匀等)。
另一方面,除加热初期以外,如图16所示,控制电路36以成为供水量比规定量V(每单位时间)少的供水模式的方式,控制供水装置26的通电。由此,在升温部16中仅产生蒸汽,并供给到食品容器38内。同时,利用微波对食品2a、2b进行加热。由此,解冻后的食品2a、2b利用蒸汽和微波进行加热。其结果,能够改善食品的蒸制完成时的烹调结果,并缩短加热时间。另外,食品的烹调结果改善的理由是因为,首先,在加热初期为了提高解冻性能而较多地供应到食品的水分通过微波的加热而蒸发并减少。由此,由于食品表层部分上残留的水分引起的发粘感消失。其结果,食品的烹调结果改善。
如上那样执行了食品的加热。
接着,如图14所示,控制电路36判定加热的剩余时间是否为0(步骤S37)。在加热的剩余时间不为0的情况下(步骤S37的“否”),控制电路36判断温度检测器21的检测温度是否为规定的温度(例如,200℃)以上(步骤S38)。在检测温度下降至小于规定的温度时(步骤S38的“否”),控制电路36将热源15a、15b接通,并开始通电(步骤S40)。然后,通过减法运算来计算加热的剩余时间(步骤S41),并执行步骤S37以后的步骤。
另一方面,在温度检测器21的检测温度达到了规定的温度时(步骤S38的“是”),控制电路36将对热源15a、15b的通电断开(步骤S39)。然后,通过减法运算来计算加热的剩余时间(步骤S41)。即,加热烹调器一边减法运算出剩余时间(步骤S41),一边反复上述通电停止(步骤S39)、通电开始(步骤S40)的动作,直至加热的剩余时间为0为止。这时,控制电路36随着加热时间的经过,减法运算出剩余时间并显示在操作部4的显示13c上。而且,在加热的剩余时间变为0时(步骤S37的“是”),控制电路36在显示部13上消除预热以外的“PROG 2”的显示13b、加热的剩余时间的显示13c、微波加热的输出的“电平计显示”的显示13d。同时,结束食品2a、2b的加热,发出通知结束的食品的加热完成的蜂鸣声(步骤S42)。由此,向使用者通知食品2a、2b的加热已结束。
通常,在食品的加热完成之后,蒸汽热水产生装置14的升温部16也维持规定的温度(大约200℃)的预热,准备接下来的食品的加热。
因此,在步骤S42中食品2a、2b的加热结束时,与实施方式2的步骤S21同样,控制电路36将排水阀28打开规定的时间,排出在加热过程中积存在蒸汽热水产生装置14的积存部17中的高温状态的水(步骤S43)。另外,排水阀28的敞开仅在食品2a、2b的加热结束时持续规定的时间。因此,在除此以外时,排水阀28始终关闭。由此,在使用的水中包含水垢成分的情况下,排出积存在积存部17中的水所凝结的水垢成分。因此,能够抑制水垢成分积存在蒸汽热水产生室24内。其结果,能够防止排水孔18的孔眼堵塞,将蒸汽热水产生室24内维持成清洁的状态。
接着,在步骤S43中排水完成时,返回到步骤S2进行预热,准备接下来的食品的加热。
这时,在步骤S43中排水完成的时刻想要结束升温部16的预热动作的情况下,使用者按下操作部4的预热键7,并立即(例如,在2秒以内)按下停止键。由此,操作部4的显示部13的“预热”的显示13a的字符消失,停止预热。而且,加热烹调器的一系列的加热动作结束。
综上所述,基于微波产生装置的加热模式和供水装置的规定的供水模式,执行了对应的食品的加热。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将食品收纳到食品容器38内对食品进行加热的结构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实施方式的载置台34和开口板44的上表面由大致平坦面(包含平坦面)构成。因此,例如可以将便当等食品载置于载置台34或开口板44,如通常的微波炉那样仅进行微波加热,作为对食品的加热进行使用。由此,加热烹调器的便利性进一步提高。
此外,可以构成为将与被蒸汽、热水和微波加热的食品容器38内的食品2a、2b不同的食品放入另一食品容器中,仅利用微波进行加热。即,可以将另一食品放入与食品容器38不同的食品容器,例如载置到食品容器38的食品容器盖40的上表面,利用微波进行加热。由此,能够在食品容器38内的食品2a、2b的加热的同时,也同时对另一食品进行加热。例如,能够同时对收纳在食品容器38内的肉包子和收纳在另一食品容器中的中式汤等进行加热。此外,还能够与放入到食品容器38中的食品一起,同时对加入该食品中一起食用的配料或原料等进行加热。其结果,加热烹调器的便利性进一步提高。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蒸汽室31、载置台34、开口板44构成为拆装自如。因此,在清洁时,能够卸下上述结构要素,容易地进行清洗。并且,可以构成为通过从烹调室3卸下蒸汽室31、载置台34、开口板44,增大烹调室3内的收纳空间的高度进行使用。由此,也能够如通常的微波炉那样,仅利用微波针对高度高的食品同样地进行加热。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如下例子,但不限于此:在加热初期,首先,供给规定量V(每单位时间)以上的供水量,利用蒸汽和热水的混合物以及微波进行加热。然后,使供水量比规定量V(每单位时间)少,进行蒸汽和微波的加热。例如,也可以是,仅在加热初期,利用蒸汽和热水的混合物以及微波进行加热。然后,在使供水量相比规定量V(每单位时间)为极少的状态、即取消了供水的状态下,仅利用微波进行加热。由此,在加热初期,能够通过微波的加热,使以提高对食品的解冻性能为目的而大量供给的水分容易地蒸发。其结果,能够减少供给到食品的水的量,进一步减少由于食品表层部分的水分引起的发粘感。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在烹调室3的上下设置微波产生装置的结构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构成为在任意一方设置微波产生装置。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使用收纳食品的食品容器38进行加热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例如,可以与实施方式1同样,将食品2a、2b直接载置在开口板44上进行加热。
如上那样,实现了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
另外,在实施方式1至3中,以使水从上方落下并滴落到蒸汽热水产生装置14的升温部16而产生蒸汽和热水的结构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例如,可以是使水从横向供给到升温部16的结构,将水供给到升温部16的方向和结构可以是任意的。即,只要能够将规定量V(每单位时间)以上的水供给到升温部16而产生蒸汽和热水,并获得相同的效果,则结构是任意的。
此外,在实施方式1至3中,以使用2个冷冻肉包子作为食品2a、2b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例如,食品的状态可以是冷冻的,也可以是冷藏的。此外,食品的数量和食品的种类(例如,面条类、米饭类等)可以不特别限定。另外,在对容易分离的面条或米饭等食品进行加热的情况下,优选使用食品容器38。由此,食品的处理变得简单,便利性提高。并且,在将面条或米饭等装入到圆形的食品容器38进行微波加热的情况下,通常,微波容易集中的角部分消失。因此,能够利用微波,使食品的加热分布更加均匀。其结果,加热不匀消失,能够均匀地对食品进行加热。
此外,在实施方式1至3中,以在食品2a、2b的下方设置蒸汽热水排出口5的结构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例如,可以将蒸汽热水排出口5设置于上方。即,只要是将蒸汽和热水喷到食品2a、2b上的配置,则蒸汽热水排出口5的配设位置可以是任意的。
此外,在实施方式1至3中,以使用预先存储的加热模式或供水模式,利用蒸汽和热水的混合物对食品进行加热的结构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例如,只要是至少使用蒸汽和热水的混合物对食品进行加热的结构,则可以不特别使用加热模式或供水模式进行加热。
此外,在实施方式2和3中,以圆形的食品容器38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食品容器的形状可以是在俯视时为例如椭圆形或矩形形状。并且,以为了收纳食品而使用保持形状的食器容器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只要是能够收纳食品的包装方式,也可以是例如袋状等。总而言之,只要是在收纳有食品等的物体上具有开口孔的食品容器即可。这时,作为收纳食品的包装的材料,除树脂以外,只要是可耐受蒸汽和热水的热的材料,则可以为纸或橡胶等任何材料。
此外,在实施方式2和3中,以仅在底面41设置食品容器38的开口孔43的结构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例如,只要是能够引入来自蒸汽热水排出口5的蒸汽和热水的位置,则可以在食品容器38的任意处的位置设置开口孔43。
此外,在实施方式1至3中,以借助由中继管30和蒸汽室31构成的连通通道35,将蒸汽和热水从蒸汽热水产生装置14供给到蒸汽热水排出口5的结构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关于连通通道的结构,例如可以仅通过中继管构成连通通道。并且,可以由1个或多个部件构成从蒸汽热水产生装置14连续至蒸汽热水排出口5的连通通道。总而言之,只要是能够向食品供给蒸汽和热水的结构,则可以是任意结构。
此外,在实施方式1至3中,以为了调整每单位时间的供水量而构成供水装置26的电动泵的驱动电压也改变接通、断开周期地进行驱动的结构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例如,可以构成为在大小上调整电动泵的驱动电压进行驱动,调整供水量。
此外,在实施方式1至3中,以在食品2a、2b的加热结束时,控制电路36将排水阀28打开规定的时间,从而将在加热过程中积存在积存部17中的高温状态的水排出的结构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例如,可以构成为在食品2a、2b的加热过程中,将排水阀28打开规定的时间,进行排水。总而言之,只要构成为能够排出积存在积存部17中的水即可。
如以上所说明那样,本发明的加热烹调器具有:主体;蒸汽热水排出口,其设置于主体;蒸汽热水产生装置,其利用热源产生蒸汽和热水;供水装置,其将水供给到蒸汽热水产生室;连通通道,该连通通道的一端与蒸汽热水产生装置连接,另一端与蒸汽热水排出口连接;以及控制电路,其控制热源和供水装置的动作。蒸汽热水产生装置具有:蒸汽热水产生室;升温部,其设置于蒸汽热水产生室内;以及温度检测器,其检测升温部的温度。控制电路根据来自温度检测器的检测信号,驱动热源来对升温部进行预热,使得升温部变为规定的温度,在从供水装置供给每单位时间的规定量以上的水时,控制电路使升温部产生蒸汽和热水的混合物,在从供水装置供给比每单位时间的规定量少的水时,控制电路使升温部仅产生蒸汽。而且,也可以是,控制电路根据食品的状态进行控制,使得蒸汽和热水的混合物或仅蒸汽从蒸汽热水排出口喷到食品上而进行加热。
根据该结构,升温部被预热到规定的温度。因此,在将水供给到了升温部时,立即产生蒸汽,并将蒸汽从蒸汽热水产生室排出。排出后的蒸汽经由连通通道从蒸汽热水排出口喷到食品上。由此,能够对食品进行加热和烹调。这时,在将规定量(每单位时间)以上的水供给到了升温部时,蒸汽热水产生室内成为蒸汽与变为蒸汽之前的热水的混合物的状态。蒸汽和热水的混合物从升温部接收大量的热。这时,蒸汽热水产生室的蒸汽压力急剧上升,从蒸汽热水产生室以蒸汽和热水的混合状态强力喷出。喷出的混合状态的蒸汽和热水经由连通通道从蒸汽热水排出口喷到食品上。其结果,能够有效地对食品进行加热和烹调。
即,该结构的加热烹调器具有如下作用:根据需要,不仅能够以蒸汽的状态,还能够以蒸汽和热水的混合物的状态进行加热烹调。具体而言,蒸汽和热水的混合物针对加热负荷较大的冷冻状态的食品,有效地进行作用。因此,能够使加热加速而对食品进行烹调。即,在对冷冻的食品进行加热时,热水以有效地使冷冻的部分解冻的方式进行作用。同时,蒸汽也以对食品进行加热的方式进行作用。由此,能够缩短食品的升温时间。另一方面,在被加热物的食品为冷藏状态且加热负荷较少的情况下,将比规定量(每单位时间)少的水供给到升温部。而且,仅产生蒸汽,使其喷到食品上。由此,能够以不使食品变得水汪汪的方式进行加热。其结果,能够改善食品的烹饪完成状态。
此外,本发明的加热烹调器的控制电路可以控制成:至少在食品的加热的初期,利用供水装置向升温部供给每单位时间的规定量以上的水,将蒸汽和热水的混合物喷到食品上而进行加热。
根据该结构,在加热的初期阶段,在使用了负荷最大的冷冻食品的情况下,供给规定量(每单位时间)以上的水,将蒸汽和热水的混合物喷到冷冻的食品上而进行加热。由此,能够促进冷冻食品的解冻,缩短食品的升温时间。此外,通过在加热初期缩短食品的升温时间,能够缩短到完成对食品的加热为止的全部加热时间。并且,在食品加热的收尾阶段,进行加热,食品已从冷冻状态变为了冷藏状态。因此,将比规定量(每单位时间)少的水供给到升温部,仅产生蒸汽,使其喷到食品上。由此,能够以不使食品变得水汪汪的方式进行加热,改善食品的烹饪完成状态。
此外,本发明的加热烹调器具有食品容器,该食品容器收纳在主体内,收纳食品,在一部分具有开口孔。也可以是,开口孔与蒸汽热水排出口相对设置,利用从蒸汽热水排出口经由食品容器的开口孔供给的蒸汽,对食品容器内的食品进行加热。
根据该结构,通过开口孔向食品容器内供给蒸汽和热水,将热高效传递到食品容器内的食品。此外,使用者能够在不用手直接接触食品的情况下,借助食品容器进行加热作业。由此,能够卫生且高作业性地进行加热处理。
此外,也可以是,本发明的加热烹调器的主体具有烹调室,烹调室具有:微波产生装置,其产生微波;以及蒸汽热水排出口,其导入蒸汽和热水,针对收纳在烹调室内的食品,利用微波产生装置的微波和蒸汽热水产生装置的蒸汽和热水对食品进行加热。
根据该结构,能够利用蒸汽、热水和微波对食品进行加热,所以能够进一步缩短食品的升温时间。通常,微波具有如下性质:对水的加热效率较高,但对冰的加热效率较低。因此,在食品是冷冻食品的情况下,无法利用微波有效地进行加热。但是,首先,蒸汽和热水作用于冷冻食品冷冻的表面。蒸汽和热水立即使冷冻的食品的表面解冻,在食品表面产生水分。而且,微波有效地作用于产生的水分,高效地对水进行加热。由此,能够进一步促进食品的加热。
此外,也可以是,本发明的加热烹调器的蒸汽热水产生装置具有积存部和排水阀,积存部用于将水积存在升温部的附近,积存部与排水阀连通配置,控制电路控制成:将排水阀打开规定的时间来排出积存部的水。
通常,在水垢成分进入到向升温部供给的水中时,水垢成分凝结在从升温部流向积存部的水中。但是,根据该结构,凝结有水垢成分的水经由排水阀从蒸汽热水产生装置排出。由此,能够抑制在蒸汽热水产生装置内积存水垢成分。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利用蒸汽和热水对加热负荷较大的冷冻食品等迅速进行加热,所以不限于家庭用,还能够应用于食品工厂内的加热烹调器等。
标号说明
1:主体;2a、2b:食品;3:烹调室;4:操作部;5:蒸汽热水排出口;6:开始键;7:预热键;8:停止键;9:输出键;10:供水键;11:数字键;12:存储键;13:显示部;13a、13b、13c、13d:显示;14:蒸汽热水产生装置;14a:下部;14b:上部;15a、15b:热源;16:升温部;17:积存部;18:排水孔;19:供水孔;20:蒸汽孔;21:温度检测器;22:供水罩;23:主垫片;24:蒸汽热水产生室;25:辅助垫片;26:供水装置;27:供水箱;28:排水阀;29:排水托盘;30:中继管;31:蒸汽室;32:蒸汽引入通道;33:开口板;34:载置台;35:连通通道;36:控制电路;37:烹调室底板;38:食品容器;39:食品容器主体;40:食品容器盖;41:底面;42:凸部;43:开口孔;44:开口板;45:凹部;46:间隙;47a、47b:微波产生装置;48a、48b:磁控管;49a、49b:波导管;50a、50b:连通孔;51:空间。

Claims (5)

1.一种加热烹调器,其具有:
主体;
蒸汽热水排出口,其设置于所述主体;
蒸汽热水产生装置,其利用热源产生蒸汽和热水;
供水装置,其将水供给到所述蒸汽热水产生室;
连通通道,该连通通道的一端与所述蒸汽热水产生装置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蒸汽热水排出口连接;以及
控制电路,其控制所述热源和所述供水装置的动作,
所述蒸汽热水产生装置具有:
蒸汽热水产生室;
升温部,其设置于所述蒸汽热水产生室内;以及
温度检测器,其检测所述升温部的温度,
所述控制电路驱动所述热源而进行预热,使得所述升温部变为规定的温度,
在从所述供水装置供给每单位时间的规定量以上的水时,所述控制电路使所述升温部产生蒸汽和热水的混合物,
在从所述供水装置供给比每单位时间的规定量少的水时,所述控制电路使所述升温部仅产生蒸汽,
所述控制电路根据所述食品的状态进行控制,使得蒸汽和热水的混合物或仅蒸汽从所述蒸汽热水排出口喷到所述食品上而进行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中,
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成:至少在所述食品的加热的初期,利用所述供水装置向所述升温部供给每单位时间的规定量以上的水,将蒸汽和热水的混合物喷到所述食品上而进行加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中,
该加热烹调器具有食品容器,该食品容器收纳在所述主体内,收纳所述食品,在一部分具有开口孔,
所述开口孔与所述蒸汽热水排出口相对设置,
利用从所述蒸汽热水排出口经由所述食品容器的所述开口孔供给的蒸汽,对所述食品容器内的所述食品进行加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中,
所述主体具有烹调室,
所述烹调室具有:微波产生装置,其产生微波;以及所述蒸汽热水排出口,其导入蒸汽和热水,
针对收纳在所述烹调室内的所述食品,利用所述微波产生装置的微波和所述蒸汽热水产生装置的蒸汽对所述食品进行加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中,
所述蒸汽热水产生装置具有积存部和排水阀,所述积存部用于将水积存在所述升温部的附近,
所述积存部与所述排水阀连通配置,
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成:将所述排水阀打开规定的时间来排出所述积存部的水。
CN201680007329.8A 2015-06-12 2016-06-06 加热烹调器 Active CN10720889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18819A JP6528125B2 (ja) 2015-06-12 2015-06-12 加熱調理器
JP2015-118819 2015-06-12
PCT/JP2016/002712 WO2016199392A1 (ja) 2015-06-12 2016-06-06 加熱調理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08899A true CN107208899A (zh) 2017-09-26
CN107208899B CN107208899B (zh) 2019-01-01

Family

ID=575032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07329.8A Active CN107208899B (zh) 2015-06-12 2016-06-06 加热烹调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638869B2 (zh)
JP (1) JP6528125B2 (zh)
CN (1) CN107208899B (zh)
WO (1) WO201619939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2531518A (ja) * 2019-08-20 2022-07-07 ヨー-カイ・エクスプレス・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食品加熱装置およびそれを使用した食品加熱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69007B (zh) * 2015-12-16 2019-10-11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加热烹调器
AU2018316266A1 (en) 2017-08-09 2020-02-20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Cooking device and components thereof
CN209893782U (zh) * 2019-01-30 2020-01-03 青岛海尔特种电冰箱有限公司 冷藏冷冻装置
DE102019103783A1 (de) * 2019-02-14 2020-08-20 Rational Aktiengesellschaft Dampferzeuger für ein Gargerät, Gargerät und Verfahren zum Erzeugen von Dampf
EP3931493A1 (en) 2019-02-25 2022-01-05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Cooking system with guard
US20190254476A1 (en) 2019-02-25 2019-08-22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Cooking device and components thereof
CN111329337B (zh) * 2020-03-03 2021-08-17 贺娟娟 一种安全性高的倒水装置
US11647861B2 (en) 2020-03-30 2023-05-16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Cooking device and components thereof
CN113040596B (zh) * 2021-03-02 2022-08-12 中山百得厨卫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灶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WO2024018894A1 (ja) * 2022-07-21 2024-01-2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加熱調理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50644A (zh) * 2004-04-27 2007-04-1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烹调设备
JP2009002628A (ja) * 2007-06-25 2009-01-08 Toshiba Corp 加熱調理器
CN201772510U (zh) * 2010-07-05 2011-03-23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微波炉
CN102188154A (zh) * 2010-03-03 2011-09-21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加热烹调器
CN103672988A (zh) * 2012-08-30 2014-03-2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烹饪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82743B2 (en) * 2001-05-31 2003-06-24 Edward Cai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oking and/or heating comestibles with hot gaseous fluid
JP3775352B2 (ja) * 2002-06-14 2006-05-17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高周波加熱装置
JP2006038315A (ja) * 2004-07-26 2006-02-09 Toshiba Corp 加熱調理器
US20100151092A1 (en) * 2008-04-07 2010-06-17 Sus Gerald A Steam injection cooking device and method
CN201377886Y (zh) * 2008-12-31 2010-01-06 倪斌 蒸汽、热水两用发生装置
JP5783930B2 (ja) * 2012-02-20 2015-09-24 ホシザキ電機株式会社 蒸気発生装置
US8850969B2 (en) * 2012-04-20 2014-10-07 Restaurant Technology, Inc. Device and method for melting chees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50644A (zh) * 2004-04-27 2007-04-1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烹调设备
JP2009002628A (ja) * 2007-06-25 2009-01-08 Toshiba Corp 加熱調理器
CN102188154A (zh) * 2010-03-03 2011-09-21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加热烹调器
CN201772510U (zh) * 2010-07-05 2011-03-23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微波炉
CN103672988A (zh) * 2012-08-30 2014-03-2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烹饪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2531518A (ja) * 2019-08-20 2022-07-07 ヨー-カイ・エクスプレス・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食品加熱装置およびそれを使用した食品加熱方法
JP7454244B2 (ja) 2019-08-20 2024-03-22 ヨー-カイ・エクスプレス・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食品加熱装置およびそれを使用した食品加熱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7003208A (ja) 2017-01-05
US20180263401A1 (en) 2018-09-20
US10638869B2 (en) 2020-05-05
WO2016199392A1 (ja) 2016-12-15
JP6528125B2 (ja) 2019-06-12
CN107208899B (zh) 2019-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08899B (zh) 加热烹调器
US6555791B2 (en) Oven and an oven control method
CN101485546B (zh) 蒸汽烹调器
EP2421416B1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cooking appliance
KR101307930B1 (ko) 떡 제조장치
ITTV20130129A1 (it) Dispositivo per la cottura ed il riscaldamento e/o il rinvenimento di porzioni di pasta precotta fresca e/o surgelata e di altri preparati alimentari.
CN1426285A (zh) 用于食品制备的多功能组合装置
CN107763594A (zh) 蒸汽发生装置
CN107594353A (zh) 用于不同类型的爆米花仁和不同爆制的爆米花类型的爆米花爆制机和方法
WO1992002167A1 (en) Machine to fast cook pasta and similar foods
CN213640531U (zh) 烹饪器具
JP3864990B2 (ja) 複合型調理器
KR101063873B1 (ko) 떡 제조장치
KR20200109856A (ko) 즉석 떡 제조장치
JP2010200888A (ja) 加熱調理器
CN108369007B (zh) 加热烹调器
CN210810464U (zh) 一种电饭锅
JP2006247041A (ja) 餃子焼き器
CN217390441U (zh) 蒸汽烹饪设备
JP3579400B2 (ja) 冷凍食品の調理方法及び冷凍調理済み食品用解凍機
JP3867714B2 (ja) 複合型調理器
JP5275146B2 (ja) 加熱調理器
KR20210039807A (ko) 라면 조리 방법
JPH094848A (ja) 複合型調理器
US1214393A (en) Low-temperature cooking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