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08682A - 能插接的连接装置和用于准备能插接的连接装置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能插接的连接装置和用于准备能插接的连接装置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08682A
CN107208682A CN201680007944.9A CN201680007944A CN107208682A CN 107208682 A CN107208682 A CN 107208682A CN 201680007944 A CN201680007944 A CN 201680007944A CN 107208682 A CN107208682 A CN 1072086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attachment means
annular groove
nose
energy graf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0794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08682B (zh
Inventor
克劳斯·布雷德贝克
迪特尔·弗兰克
莫滕·格尔克
弗兰克·福格尔桑
托尔斯滕·韦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F CV Systems Europe BV
ZF CV Systems Hannover GmbH
Original Assignee
Wabco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bco GmbH filed Critical Wabco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72086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086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086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086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21/00Means for preventing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a pin, spigot, shaft or the like and a member surrounding it; Stud-and-socket releasable fastenings
    • F16B21/10Means for preventing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a pin, spigot, shaft or the like and a member surrounding it; Stud-and-socket releasable fastenings by separate parts
    • F16B21/16Means for preventing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a pin, spigot, shaft or the like and a member surrounding it; Stud-and-socket releasable fastenings by separate parts with grooves or notches in the pin or shaft
    • F16B21/18Means for preventing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a pin, spigot, shaft or the like and a member surrounding it; Stud-and-socket releasable fastenings by separate parts with grooves or notches in the pin or shaft with circlips or like resilient retaining devices, i.e. resilient in the plane of the ring or the like; Detai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21/00Means for preventing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a pin, spigot, shaft or the like and a member surrounding it; Stud-and-socket releasable fastenings
    • F16B21/06Releasable fastening devices with snap-action
    • F16B21/08Releasable fastening devices with snap-action in which the stud, pin, or spigot has a resilient par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21/00Means for preventing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a pin, spigot, shaft or the like and a member surrounding it; Stud-and-socket releasable fastenings
    • F16B21/10Means for preventing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a pin, spigot, shaft or the like and a member surrounding it; Stud-and-socket releasable fastenings by separate parts
    • F16B21/16Means for preventing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a pin, spigot, shaft or the like and a member surrounding it; Stud-and-socket releasable fastenings by separate parts with grooves or notches in the pin or shaf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21/00Joints with sleeve or socket
    • F16L21/02Joints with sleeve or socket with elastic sealing rings between pipe and sleeve or between pipe and socket, e.g. with rolling or other prefabricated profiled rings
    • F16L21/035Joints with sleeve or socket with elastic sealing rings between pipe and sleeve or between pipe and socket, e.g. with rolling or other prefabricated profiled rings placed around the spigot end before conn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asket Seals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Snaps, Bayonet Connections, Set Pins, And Snap Rings (AREA)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构件(100)的能插接的连接装置(100)。根据本发明它具有:第一部件(110)和第二部件(140),连同位于布置在第一部件(110)中的第一环形槽(120)内的第一槽型廓(125)和位于布置在第二部件(140)中的第二环形槽(150)内的第二槽型廓(155),并且,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经由布置在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的、位于第二环形槽中的弹性连接装置元件,在第一位置P1上能够占据相对彼此的保持位置,并且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能沿着轴向方向A转移到尤其是被设置用于运行的第二位置P2中,其中,第二位置P2是密封的卡锁位置。

Description

能插接的连接装置和用于准备能插接的连接装置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构件的能插接的连接装置。本发明此外还涉及一种壳体,尤其是马达壳体,以及涉及一种用于尤其是在工厂准备能插接的连接装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有时有这样的要求,即,必须在工厂首先封闭能插接的连接装置,因为一方面那些以后使用所需的部件要在以后装配时才被联接,并且另一方面同样还要保护该连接装置的一部分。这种对能插接的连接装置的在工厂进行的封闭可以通过附加的运输保险元件实现,然而这可能导致增高的生产成本。
一种公知的用于紧固连接装置的两个部件的措施在于使用线材卡圈。在这种措施中,有切口的、由弹簧钢制成的圈被插入到待插入的部件中的槽内。线材卡圈与待插入的部件中的槽相比通常必须具有稍微更大的圈直径;它因此尤其可能不实施密封功能。在通过导入斜坡拼接两个部件时,将圈压入并且在最终位置上碰到钻孔中的配对槽,在这里它再次回弹,从而制造出紧固效果。然而这种本身合适的解决方案还需要改良,尤其是因为线材卡圈针对一定的应用来说必须被再次取走,或者当要运行利用连接装置实现的构件时必须将其更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改良的、能插接的连接装置和一种改良的、用于尤其是在工厂准备这种能插接的连接装置的方法,尤其是改良已知的用于能插接的连接装置的解决方案。优选地应该提供一种改良的能插接的连接装置和一种改良的、用于尤其是在工厂准备能插接的连接装置的方法,这种能插接的连接装置适合用于如下构件的运行,这种构件应被密闭,尤其是在运行时需要密闭的连接装置。
根据本发明,该任务就能插接的连接装置而言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插接的连接装置得以解决。
根据本发明,就本发明的总体方面而言,为此提出了一种构件的能插接的连接装置,其具有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连同位于布置在第一部件中的第一环槽内的第一槽型廓和位于布置在第二部件中的第二环槽内的第二槽型廓,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
-经由布置在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的、位于第二环槽内的弹性连接装置元件,
-在第一位置上能够占据相对彼此的保持位置,并且
-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能沿着轴向方向转移到尤其是被设置用于运行的第二位置上,其中,第二位置是密封的卡锁位置。
在保持位置上,第一和第二部件尤其是自行地相对彼此保持在适当的位置上。优选地,在保持位置上,第一和第二部件就已经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在弹性连接装置元件上相对彼此卡锁。密封功能也已经可以至少在某种程度上给出。
密封的卡锁位置在以下意义上是密封的,即,由于弹性连接装置元件可靠地禁止了空气和/或水或者其他的流体侵入到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
本发明在一种改进方案中也涉及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具有壳体的构件,尤其是具有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能插接的连接装置的壳体,其中
-第一部件构造成马达盖和/或轴,尤其是作为轴起作用的马达盖,并且
-第二部件构造成马达壳体,尤其是马达壳体中的钻孔。
本发明的总体方面的优选的改进方案包括用于联接至压缩机曲轴箱的马达壳体。马达壳体优选地具有根据本发明的总体方面所述的能插接的连接装置,其中,第一部件是马达盖并且第二部件是马达壳体中的钻孔。
尤其是在本发明的总体方面的改进方案中,优选地在工厂将马达盖用作为钻孔中的运输保险件,因为马达壳体有利地可以在没有拧上曲轴箱的情况下供货。马达盖在这种特别的改进方案中因此在装配过程期间仍然保留在保持位置上,并且在将压缩机的曲轴箱联接至马达壳体上以后手动地将马达盖转移到密封的卡锁位置上。
根据本发明,所述任务就用于尤其是在工厂准备能插接的连接装置的方法而言利用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得以解决。
就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尤其是在工厂准备能插接的连接装置的方法而言,具有以下步骤:
-将第一部件的构造成具有第一环槽的容纳部形状锁合地(formschlüssig)装到第二部件的套口上,进入保持位置的第一位置,或者
将第二部件的构造成具有第二环形槽的套口形状锁合地安插到第一部件的容纳部内,进入保持位置的第一位置,
-使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沿着轴向方向相对彼此运动,用以将构件转移到密封的卡锁位置的第二位置,
-并且可选地,在构件位于第一位置之前:
-在暂时的保持位置的第三位置上,将尤其是呈O型圈形式的密封和保持元件仅布置在整槽的第二环槽内。
优选地,第一部件是在通过第二位置存在的密封的卡锁位置上气密地封闭第二部件的盖的一部分。尤其是构件在通过第二位置存在的密封的卡锁位置中能够被用于运输气体。
因此,在卡锁位置上,由于弹性连接装置元件尤其是禁止了空气和/或水或其他的流体通过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的中间区域泄露到周围环境中;由于弹性连接装置元件也禁止了空气和/或水或其他的流体通过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的中间区域进入第一和/或第二部件中的内部区域中。
优选的改进方案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并且详细地提供了有利的可能方案,如何在任务设定的范围内以及就更多的优点而言实现或设计以上阐述的能插接的连接装置/方法。
第一部件优选地形成为用于套口的容纳部;只要第二部件优选地形成为可以插到容纳部中或者容纳部可以插到其上的套口。优选地,第一部件为此具有尤其是环形的外框或者容纳部的这类的外边缘,位于第二部件上的、尤其是环形的支撑部或者套口的这类内边缘可以插入到尤其是环形的外框或者容纳部的这类外边缘中。
反过来的情况也是可能的,其中,第二部件优选地形成为用于套口的容纳部;只要第一部件优选地构造成可以插到容纳部中或者容纳部可以插到其上的套口。优选地,第二部件为此具有尤其是环形的外框或者容纳部的这类外边缘,位于第一部件上的、尤其是环形的支撑部或者套口的这类内边缘可以插入到尤其是环形的外框或者容纳部的这类外边缘中。
优选地,连接装置元件呈密封和保持元件的形式形成,于是构件可以在保持第一和第二部件的情况下相互密闭;尤其是在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密闭。
优选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分别柱体式地构造,并且/或者具有柱体边缘。由此能够以特别简单的方式确保在密封的卡锁位置上两个部件之间的形状锁合。尤其是对于弹性连接装置元件被构造成O型圈的情况,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优选柱体式地构造。此外有利的是,使用这种符合标准的工业成品O型圈使得根据本发明的能插接的连接装置的生产成本很低,因为不需要高耗费地生产这些装配部件。此外,施装O型圈是低耗费的流程步骤。
在能插接的连接装置的总体方面的一种优选的改进方案中,呈密封和保持元件的形式的弹性连接装置元件形成为O型圈。使用像O型圈这样的符合标准的工业成品部件使得能插接的连接装置的生产成本很低,因为不需要高耗费地生产这些装配部件;因此施装例如由橡胶制成的O型圈是耗费低的流程步骤。使用O型圈作为密封和保持元件被证明相对于仅作为密封元件来使用是特别有利的,并且开创了为了运输在设计上使第一和第二部件保持在彼此上的可能性。
在一种改进方案中,与在第二位置上变形的弹性连接装置元件的体积相比,在第一位置上变形的弹性连接装置元件的体积更加明显地超出由第二环形槽形成的并且由第二槽型廓限界的凹处的槽体积。尤其是与在第一位置上相比,弹性连接装置元件的横截面在第二位置上更为椭圆。这种改进方案的优点在于,即使在能插接的连接装置的两个部件之间形状锁合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弹性连接装置元件变形的情况下实现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也就是从保持位置到密封的卡锁位置的转移;有利地是从在第一位置上的明显与椭圆形有区别的相当畸形的形状(其尤其是通过提到的在卡锁鼻部上的毛边的作用形成的)到更靠近椭圆形的形状(其尤其是通过第一和第二槽型廓对弹性连接装置元件的两侧的作用形成)的转移。
优选地,连接装置元件呈密封和保持元件的形式形成,于是构件就可以在保持第一和第二部件的情况下相对彼此密闭;尤其是在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密闭。第一位置,作为保持位置,优选地被设置用于构件的运输,例如从生厂商到消费者。在这个保持位置上,构件已经可以是密闭的,但不是必须的。无论如何,第二位置,作为密封的卡锁位置,优选地被设置用于构件的运行;比如用于以压缩空气穿流和/或加载第一和第二部件,或者用于相对于环境密闭。但是可选地,在构件处于第一位置上之前,可以设置的是:在暂时的保持位置的第三位置上,将尤其是呈O型圈形式的密封和保持元件仅布置在整槽的第二环形槽内。尤其是O型圈为此穿过在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的装配间隙仅扣入整槽的第二环形槽内。
在一个改进方案中,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分别具有导入斜坡,通过导入斜坡可以在弹性连接装置元件变形的情况下将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转移到保持位置上。由此简化了能插接的连接装置的装配。此外还通过相对于第二部件移动第一部件使从保持位置向密封的卡锁位置的手动转移更加轻松。
通过将构件(可选地从暂时的保持位置转移到保持位置以及然后)从保持位置转移到卡锁位置,可以以有利的方式使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组成的连接装置首先在保持位置的范围内被锁定。通过相应的手动预给定也可以允许为了构件的运行而将这个连接装置压缩,而不需要为此有其他的构件或者高耗费的装配步骤。因为不需要其他的构件,使得提出的能插接的连接装置也导致在保持位置上就已经需要比较少的空间需求和很少的供货耗费。
优选地,构件的第一和第二部件从第一位置的保持位置向第二位置的密封的卡锁位置的转移手动地或自动化地或者半自动化地实现。在作为尤其是被设置用于运输的保持位置的第一位置上,能插接的连接装置可以气密性地构造。
这种尤其是自动化地和/或手动地从保持位置到密封的卡锁位置的转移,在没有高耗费的附加装配步骤(像例如附加地施装密封元件)的情况下还带来能简单装配的优点。这可以带来在装配时的时间节省和受伤风险的降低。通过弹性连接装置元件,可以为了在保持位置的范围内将第一部件保持在第二部件中确保类似的保持牢固性,像迄今通过开头阐述的线材卡圈所实现的那样。
弹性连接装置元件此外还使得第一和第二部件在保持位置上并且还有在转移到密封的卡锁位置上之后都是能拆卸的。这可能由破坏弹性连接装置元件来引起;然而可以轻松地替换弹性连接装置元件。此外,在构件处于第一位置上之前,可以可选地设置的是:在暂时的保持位置的第三位置上仅在整槽的第二环形槽中布置有尤其是呈O型圈形式的密封和保持元件。于是密封和保持元件就可以在任意时候也不受破坏地再次从第二环形槽中移除。优选地可以在第三位置上,尤其是在工厂进行装配之前设置的第三位置上,使第一和第二部件相对彼此占据暂时的保持位置,此时,第一部件通过弹性连接装置元件在第一导入斜坡与倾斜的第二槽底之间的弹性变形受到保持力,尤其是这种变形不受到钩状的毛边的影响。
第二环形槽可以实现将连接装置元件安全地带入能插接的连接装置的第二部件中;也就是尤其符合第三位置。从第二环形槽与能插接的连接装置的第一部件上的第一环形槽的组合中与具有各自的槽型廓的环形槽的相对定位有关地得到第一和第二位置;整槽可以通过第一和第二环形槽在槽型廓的侧向的连续过渡形成,然而并非必须如此。
因此,第一环形槽、弹性连接装置元件和第二环形槽相对彼此的定位对于保持位置和密封的卡锁位置来说是特征性的。
尤其是为了运输这样设置保持位置,即,使得尤其是在工厂就已经装配了能插接的连接装置,并且通过能插接的连接装置锁定了第一和第二部件的用于运输的相对位置。
在第一位置的保持位置上,通过弹性连接装置元件的弹性变形产生了弹性连接装置元件的挤压力,并且进而产生了保持压力和由此最终形成的保持力和/或优选地针对第一部件的定位力,这个力使得在保持位置上存在保持牢固性。在保持位置上存在的保持牢固性在这里至少可以理解为第一部件的轴向固定,也就是第一部件在轴向方向上在轴线上固定,其中,保持力Fr在径向方向R上起作用并且定位力Fa在轴向方向A上起作用。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一个优点是对包含能插接的连接装置的构件的安全运输,其通过优选地在工厂布置的保持位置来实现;例如在运输到构件的消费者或运行地点的范围内。此外,消费者现在可以自行将能插接的连接装置手动地转移到密封的卡锁位置上,从而避免耗费大的装配步骤。
在一种改进方案中,可以通过相对于第二部件手动地移动第一部件,也就是相对于第二环槽在轴向方向上移动第一环槽,将能插接的连接装置从保持位置转移到密封的卡锁位置。在此,必须通过第一槽型廓和第二槽型廓给弹性连接装置元件提供充足的自由空间,以便允许相对于第二部件手动地移动第一部件,但却挤压弹性连接装置元件的弹性结构。尤其设置的是,第一环形槽的槽型廓和/或第二环形槽的槽型廓构造成:在与呈密封和保持元件形式的弹性连接装置元件协作的情况下施加保持力和/或卡锁功能,并且/或者实现尤其是无损坏的装配。
在一个另外的改进方案中,第一部件具有鼻部,其中,第一环形槽构造成使得它通过钩状的毛边与鼻部分开,并且其中,第二槽型廓还具有倾斜的第二槽底部。
在一种特别优选的改进方案的范围内,第一部件在第一边缘上具备带有导入斜坡的鼻部和/或钩状的毛边,其中,第一环形槽构造成使得它通过钩状的毛边与鼻部分开。
在另一个特别优选的改进方案的范围内,
-第一部件在第一环形槽上具备带有倾斜的第一槽底部的第一槽型廓,并且/或者
-第二部件在第二环形槽上具备带有倾斜的第二槽底部的第二槽型廓。
能插接的连接装置优选地在第一部件的第一位置上通过弹性连接装置元件在钩状的毛边与倾斜的槽底之间的弹性变形经受保持压力,从而主要是径向上的保持压力。
优选地,弹性连接装置元件在横向于轴向方向的径向方向上具有通过在第一位置上的弹性变形产生的横截面区域,其较小的延展部分由鼻部的导入斜坡限界,并且其较大的延展部分在钩状的毛边后方伸入第一环形槽内。
在这种改进方案中,第一部件能够与第二部件分开(必要时只有在破坏弹性连接装置元件的情况下),因为钩状的毛边必须被从旁边引导经过弹性连接装置元件的通过弹性变形产生的横截面区域的最大延展部分。相应地,在这种变化方案中,第一和第二部件相对彼此的分开只有在比较大的力耗费情况下才有可能。
在一种优选的改进方案中,第一部件中的鼻部在当前的保持位置上不在轴向方向上与物体接触。这使得通过相对于第二部件在轴向方向上移动第一部件能够将能插接的连接装置转移到尤其是被设置用于构件的运行的第二位置。
优选地设置的是,
-第一部件具有鼻部和倾斜的、朝向鼻部陡峭延伸的第一槽底部,并且/或者
-第二部件具有止挡部,这个止挡部在轴向方向上限制了能插接的连接装置的第一部件相对于第二部件的轴向运动。
在一种改进方案中,第一部件因此具有鼻部和朝向鼻部倾斜的第一槽底部。此外,第二部件具有止挡部,这个止挡部在轴向方向上限制了能插接的连接装置的第一部件相对于第二部件的轴向运动,并且第二槽型廓具有倾斜的第二槽底部。
在一种改进方案中设置的是,在第二位置上,第一部件通过弹性连接装置元件在倾斜的第一槽底部与倾斜的第二槽底部之间的弹性变形又经受保持压力并且主要是在径向方向上的保持力,和/或定位压力并且进而主要是轴向方向上的定位力。尤其是为此设置的是,由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形成的整槽的环形槽横截面从鼻部出发逐渐变窄,其中,槽底部从鼻部出发朝向彼此延伸,并且鼻部和止挡部彼此接触。
优选地,此外鼻部还具有轴向长度,使得在第二位置上第一部件通过弹性连接装置元件在倾斜的第一槽底部、倾斜的第二槽底部与钩状的毛边之间的弹性变形经受保持压力并且进而经受径向方向上的保持力,以及定位压力并且进而是轴向方向上的定位力,其中,定位力将鼻部和止挡部压向彼此。
在另一种有利的改进方案中,第一部件通过已经在较早的改进方案中阐述过的钩状的毛边不仅在轴向方向上,而且在所有方向上都相对于第二部件固定。因为鼻部和止挡部彼此接触,从而不可能进一步将第一部件推入第二部件中,所以钩状的毛边通过防止两个部件的分开使得第一部件相对于第二部件固定。因此,无论如何在轴向方向上得到形状锁合;在围绕着轴向方向的旋转方向上,第一部件相对于第二部件力锁合地(kraftschlüssig)固定安置以防旋转。
在另一种改进方案中设计的是,鼻部具有轴向长度,使得在第二位置上,第一部件通过弹性连接装置元件在倾斜的第一槽底部、倾斜的第二槽底部及钩状的毛边之间的弹性变形经受保持压力并且进而主要是径向方向上的保持力,以及定向压力并且进而是轴向方向上的定向力,其中,定向力将鼻部和止挡部压向彼此。尤其是持续的定向力有利地用于那些处于比较高的压力下的连接装置,从而很大的力作用到一个方向上,在没有弹性连接装置元件的情况下这些力就可能导致第一和第二部件相互分开并且因此导致能插接的连接装置的分开。附加地,这样产生的预紧力更确切地说可以通过比较高的压力得以提高。清楚地表现出的是,弹性连接装置元件可以蠕变式地避开由比较高的压力产生的力,并且结果是,在这个由比较高的压力产生的力之后,弹性连接装置元件被压入与这个力相对置的环形槽内并且在此卡紧。在一个改进方案中,第一部件的鼻部构造成具有导入斜坡,并且第二槽型廓具有已经在之前的改进方案中阐述过的倾斜的第二槽底部。在第三位置上,尤其是在工厂进行装配之前设置的第三位置上优选的是,第一和第二部件具有相对彼此的暂时的保持位置,此时,第一部件通过弹性连接装置元件在第一导入斜坡与倾斜的第二槽底部之间的弹性变形经受保持压力,并且进而主要经受径向方向上的保持力,尤其是这种变形不受到钩状的毛边的影响。于是在构件处于预装配的状态时就可以准备在工厂进行装配。
对能插接的连接装置的装配的简化同样也带来了另一种改进方案,其中,第一和第二环形槽由弹性材料构成。与刚性环形槽的情况相比,由此实现了弹性连接装置元件与第一部件之间的以及弹性连接装置元件与第二部件之间的更大的接触面。在处于密封的卡锁位置时,这样可以促进更可靠地提供弹性连接装置元件的密封功能,并且简化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转移。在一种与之不同且优选的改进方案中,第一和第二环形槽由刚性材料构成。这使得能插接的连接装置在尤其是被设置用于构件的运行的第二位置上有更大的强度和鲁棒性。
在一种改进方案中,第一部件是在密封的卡锁位置上气密性地封闭了作为相应的容纳部的一部分的第二部件的盖的一部分。在这种改进方案的一种变化方案中,盖在工厂布置在相对于容纳部的保持位置上,以便在运输包含容纳部的构件期间保护容纳部。如果在装配时没有另外的构件联接至容纳部,那么在改进方案的这种变化方案中,通过附加地手动和/或自动化地挤压盖并且通过由此实现相对于容纳部移动盖可以将盖转移到第二位置上,也就是密封的卡锁位置。如果在以后的某个时间点要将附加的构件联接至容纳部,就可以在这个时间点在破坏弹性连接装置元件的情况下将盖从密封的卡锁位置上拆卸下来。
在能插接的连接装置的另一种改进方案中,构件的特征在于,它在密封的卡锁位置上可以被用于气动地运输空气或者其他的气体。在这种改进方案的一种变化方案中,能插接的连接装置是在工厂布置在构造成保持位置的第一位置上的管的一部分。通过这种在工厂进行的预装配,可以让使用者以简单的方式执行装配,在其中,管被压入构造成容纳部的第二部件中,从而手动地将能插接的连接装置从保持位置转移到密封的卡锁位置。
就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用于尤其是在工厂准备能插接的连接装置的方法而言,在一种改进方案中,只有在首次形状锁合地插入构造成具有另外的环形槽的套口之后才将O型圈布置到容纳部的环形槽内。在这里,O型圈从容纳部的另一侧被导入,并且在此之后才占据被设置用于运输的、在套口与容纳部之间的保持位置。
本发明的上述的和其他优选的改进方案和实施方式是从属权利要求和附图的主题,并且就特别有利的构造方案而言,优选地有关用于在压缩空气供应(其优选地用于车辆的压缩空气供应系统)的情况下施装在压缩机上的电动马达,仔细地阐明了连接装置和方法。正如在本发明的总体方面的范围内阐述的那样,本发明的设计思想不局限于有关用于在压缩空气供给的情况下施装在压缩机上的电动马达的改进方案。
附图说明
尤其是本发明的这种实施方式在下面借助附图说明。附图没有必要按比例地示出实施例,而是在用于阐明情况的地方以示意性和/或略微变形的形式来绘制附图。就对于从附图中可以直接看出的教导进行的补充而言,参照相关的现有技术。在这里要考虑的是,可以对实施方式的形式和细节进行多样化的修改和改动,而不偏离本发明的总体思想。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附图中以及权利要求中公开的特征不仅可以单独地也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方案的重要内容。此外,由至少两个在说明书、附图和/或权利要求中公开的特征组成的所有组合都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的总体思想不局限于在下面示出并描述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具体形式或细节,或者也不局限于与在权利要求中要求保护的主题相比受到限制的主题。在提供的测定范围内,也应该将在所提到的边界范围内的值公开为边界值,并且可以任意地使用和能要求保护。在有意义的情况下,为了简单起见,相同的或者类似的部件或功能相同或类似的部件配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特征和细节由下面对优选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以及借助以下附图得出。附图中分别示出: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总体方面的、处于第二位置(P2)上的能插接的连接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剖面图;
图2示出在根据图1所示的能插接的连接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第二部件的剖面图;
图3示出在根据图1所示的能插接的连接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第一部件的剖面图;
图4示出在能插接的连接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在根据图2所示的第二部件上的第二环形槽的剖面图中的细节视图;
图5示出在能插接的连接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在根据图3所示的第一部件上的第一环形槽的剖面图中的细节视图以及第一环形槽的细节部分X;
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总体方面处于第二位置P2上的方式剖面图;
图7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总体方面的处于在工厂进行装配之前设置的第三位置P0上的方式剖面图;
图8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总体方面的处于在工厂进行装配之前设置的第三位置P0上的方式剖面图;
图9A至图9F示出:在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化方式的能插接的连接装置从在工厂进行装配之前设置的第三位置(P0)、经由中间位置(P0.1、P0.2和P0.3)和第一位置(P1)的保持位置转移到第二位置(P2)的密封的卡锁位置时,第一和第二部件相对彼此且连同呈第二部件的第二环形槽中的O型圈形式存在的密封和保持元件的一系列位置P0、P1、P3的位置变化过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用剖面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总体方面所示的、能插接的连接装置100的第一实施方式,其处于设置为密封的卡锁位置的第二位置P2上。能插接的连接装置100在这个第一实施方式中具备带有第一环形槽120的第一部件110,在第一环形槽中布置有符合第一槽型廓125的O型圈130。呈密封和保持元件的形式存在的连接装置元件在这里以O型圈130的形式实现。此外,能插接的连接装置100具有第二部件140,其中,O型圈130也布置在第二部件140的符合第二槽型廓155的第二环形槽150中,由此在第一和第二部件110、120卡入的情况下构件是气密地密闭的。因此,能插接的连接装置100以所示的第一部件110、O型圈130和第二部件140相对彼此的相对位置示出为处于作为密封的卡锁位置的第二位置上。
这个也在图9F中示出的卡锁位置可以被设置用于构件的运行,并且第一和第二部件110、120可以优选地手动地或自动化地或部分自动化地转移到这个卡锁位置上。优选地,构件100从被设置用于运输的位置,也就是也在图9E中所示的保持位置,转移到卡锁位置上。
在这种实施方式中,第一部件110和第二部件140柱体状地构造。第一和第二槽型廓125、155通过它们的构造和它们的由此形成的与O型圈130的接触面确保了能插接的连接装置100在当前的密封的卡锁位置上的密封功能。在这种实施方式中,第一部件110形成为盖,这个盖气密性地封闭了与第二部件140连接的线路160。
在一种优选的应用的改进实施方式中,第一部件110被设置为马达壳体110‘的一部分,例如设置为套管,其用于联接至压缩机曲轴箱。根据一种特别优选的改进方案,第一部件110是马达盖和/或轴。作为附加或者作为替选,根据一种特别优选的改进方案,第二部件140是马达壳体140‘的另一部分,尤其是穹顶形的壳体部件,例如一般被称为CE支架(CE-Bracket)的并且以这个名字公知的穹顶形的壳体部件。这种能插接的连接装置在结构上相应于根据图1所示的构件100‘的能插接的连接装置100的第一实施方式。
优选地,在压缩空气供应系统的情况下,电动马达经由它的马达壳体(一般而言是容纳部或第二部件)和盖(一般而言是套口或第一部件)用于施装到压缩机曲轴箱上。压缩空气供应系统就此而言是由马达和压缩机形成的,并且在一种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的范围内用于联接至用于车辆的压缩空气供应设备上。
图2现在用剖面图单独地示出了根据能插接的连接装置100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部件140。第二部件140,正如已经在图1中所示的那样,具有第二环形槽150和线路160。第二环形槽150构成第二槽型廓155,它与布置在第二环形槽150中的O型圈组合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在形成保持位置的情况下第二部件140在第一部件110上的保持牢固性。
图3现在用剖面图单独地示出了根据能插接的连接装置100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部件110。第一部件110由盖底部112和盖凸缘114组成。盖凸缘114,正如已经在图1中所示的那样,具有第一环形槽120。第一环形槽120在此构成第一槽型廓125,它很大程度上确保了在形成保持位置的情况下第二部件140在第一部件110中的保持牢固性。
图4用剖面图示出了能插接的连接装置100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第二部件140的第二环形槽150的细节图。已经在图1和图2中示出的第二环形槽150和第二槽型廓155在这幅图中详尽地示出。这里此外还可以看出槽型廓155由于有倾斜的槽底部460而不对称。
图5用剖面图示出了能插接的连接装置100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第一部件110的第一环形槽120的细节图。在图1和图3中已经示出了具有第一环形槽120和第一槽型廓125的第一部件110的盖底部112和盖凸缘114,并且图5示出了第一部件110的这些特征的详细视图,其中,细节部分X用放大的剖面图示出。
从图5中可以看出,第一槽型廓125同样也是不对称的,因为它同样也具有倾斜的槽底部560。此外还可以看出在盖凸缘114上的导入斜坡570。由此简化了能插接的连接装置100的装配。此外,使得通过在轴向方向A上相对于第二部件140推移第一部件110从第一位置P1(保持位置)到图1中所示的第二位置(密封的卡锁位置)的手动转移更加轻松。
图6示出了处于作为优选地被设置用于运行的卡锁位置的第二位置P2上的能插接的连接装置600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化方式的剖面图。第一部件610具备带有导入斜坡625的鼻部620,其中,第一环形槽630构造为使得其通过钩状的毛边640与鼻部620分开。从钩状的毛边640出发,第一环形槽630的第一槽型廓633具有倾斜的、朝向鼻部陡峭延伸的第一槽底部634,这个槽底部还具有抬升部635。通过第二毛边637使第一环形槽和第一部件的边缘638相互分开。
第二部件650具有止挡部660,它限制了第一部件在轴向方向A上向能插接的连接装置600的第二部件的轴向运动,也就是说它在轴向方向A上限制了能插接的连接装置600。此外,第二部件650具备带有第二槽型廓673的第二环形槽670,它具有倾斜的第二槽底部674。由第一和第二环形槽630、670形成的并且由第一和第二槽型廓633、673限界的凹处的槽体积总体上小于在第二位置上变形的弹性连接装置元件680的体积。尤其是与在第二位置P2上变形的弹性连接装置元件680的体积相比,在第一位置P1上变形的弹性连接装置元件680的体积明显超出由第二环形槽670形成的并且由第二槽型廓673限界的凹处的槽体积。尤其是与在第一位置P1上相比,弹性连接装置元件680的横截面在第二位置P2上更为椭圆,这在一方面图7/图8或图9A与另一方面图6或图9F的比较中示出。在图6中还有图9F中所示的第二位置上,第一部件610通过弹性连接装置元件680在倾斜的第一槽底部与倾斜的第二槽底部633、673之间的弹性变形经受保持压力并且从而经受在径向方向R上的保持力Fr,其中,由第一和第二环形槽630、670形成的整槽的环形槽横截面从鼻部620出发逐渐变窄,其中,这些槽底部从鼻部620出发朝向彼此延伸,并且鼻部和止挡部相互接触。
第二槽型廓673经由第一棱边675与支座660分开,并且通过第二棱边677与第二部件650的具有另外的导入斜坡679的另外的边缘678分开。
在第一部件610与第二部件650之间,在它们的环形槽630、670中布置有O型圈。鼻部620和支座660相互接触,以及边缘638和另外的边缘678相互接触。
O型圈在倾斜的第一槽底部634、倾斜的第二槽底部674与钩状的毛边640之间弹性地变形,从而当能插接的连接装置600处于在图6中未示出的柱体布置方式中时,在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610、650之间存在保持压力和定位压力,并且进而相应地存在在径向方向R上的保持力和在轴向方向A上的定位力Fa。通过钩状的毛边640发生的弹性变形通过具有导入斜坡625的鼻部620的轴向长度产生。鼻部620的轴向长度导致钩状的毛边640越过第一棱边675伸入第二环形槽670内。
定位压力和定位力Fa针对能插接的连接装置600在高压下被使用的情况对其是有利的,从而很大的力作用到一个方向上,这些力在没有O型圈680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第一和第二部件610、650相互分开,从而导致能插接的连接装置600的分开。
通过保持压力和定位压力,使得两个部件610、650相对彼此固定,并且仅在破坏O型圈680的情况下才可以相互分开。钩状的毛边640在O型圈680后方的可见的卡锁显示了存在两个部件610、650相对彼此的、尤其是被设置用于构件的运行的第二位置,第二位置是密封的卡锁位置。鼻部620具有轴向的长度,使得在第二位置上,第一部件610通过O型圈680在倾斜的第一槽底部、倾斜的第二槽底部634、674与钩状的毛边640之间的弹性变形经受径向方向R上的保持力Fr和轴向方向A上的定位力Fa,其中,定位力将鼻部和止挡部压向彼此。
正如图6所示的那样,图7示出了能插接的连接装置600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化方式的剖面图,然而与图6中的区别在于在工厂进行装配之前设置的第三位置。可选地,在构件处于第一位置之前,通过在暂时的保持位置的第三位置P0上将尤其是呈O型圈680的形式的密封和保持元件仅布置在整槽的第二环形槽670中得到该第三位置P0。
第一部件610和第二部件650正如已经在图6的范围内所阐述的那样来构造。O型圈680仅仅布置在第二环形槽670中。O型圈在所示的第三位置上通过第一部件610的导入斜坡625和具有倾斜的第二槽底部674的第二槽型廓673弹性地变形,并且因此O型圈在第三位置P0上负责保持压力,这个保持压力基于在径向方向R上起作用的保持力Fr引起两个部件610、650相对彼此的轴向固定。这样的第三位置P0被视为两个部件610、650相对彼此的、在工厂进行装配之前设置的暂时的保持位置。此外还在图7中看出,O型圈680在横向于轴向方向A的径向方向R上具有通过弹性变形产生的横截面区域,它的较大的延展部分由鼻部620的导入斜坡625限界并且它的较小延展部分710在钩状的毛边640后方伸入到第一环形槽630中。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与接下来阐述的第二变化方式的区别在于,鼻部620的钩状的毛边640设置在导入斜坡625的端部上,以便嵌入仅在第二环形槽670内的O型圈680中。于是除了已经非常好的密封功能以外,主要还得到良好的保持功能,其中,第一和第二部件610、650仅在破坏O型圈680的情况下才能相互分开。
图8示出了处于在工厂进行装配之前设置的第三位置P0上的能插接的连接装置800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化方式的剖面图。可选地,在构件处于第一位置上之前,通过在暂时的保持位置的第三位置P0上将尤其是以O型圈830的形式的密封和保持元件仅布置在整槽的第二环形槽850中得到该第三位置P0。
示出了第一部件810,它具有第一环形槽820和第一槽型廓825。此外还可以看出具有第二环形槽850和第二槽型廓855的第二部件840。在第二环形槽850中,密封和保持元件作为弹性连接装置元件呈O型圈830的形式布置在能插接的连接装置800的第一部件810与第二部件840之间。所示的第一部件810、O型圈830与第二部件840相对之间的位置形成能插接的连接装置800的第三位置,正如已经在图7的范围内阐述的那样。通过O型圈830的弹性变形产生的、O型圈830对第一部件810的导入斜坡815的挤压力在此负责保持压力并且进而负责在第三位置P0上存在的保持牢固性,这个保持压力基于在径向方向R上起作用的保持力Fr引起两个部件810、840相对彼此的轴向固定。导入斜坡815通过钩状的毛边827与第一环形槽820分开。不仅第一部件810还有第二部件840都柱体状地构造,并且具有导入斜坡815、845,它们简化了能插接的连接装置800的装配。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与第一变化方式不同的是,钩状的毛边827设置成大致与第二槽型廓855的侧壁齐平。这样就获得仅适度的密封功能,及主要仅有限的良好的保持功能,而第一和第二部件810、840可以在不破坏O型圈830的情况下相互分开。
图9就针对根据本发明的设计思想的方法示出了位置变化过程,涉及在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化方式的能插接的连接装置800从在工厂进行装配之前预设的第三位置(P0)经由中间位置(P0.1、P0.2和P0.3)和相应于保持位置的第一位置(P1)向相应于密封的卡锁位置的第二位置(P2)转移时,第一和第二部件相对彼此且连同在第二部件的第二环形槽中的呈O型圈形式的密封和保持元件的一系列位置;也就是如下的相对位置:在第一和第二部件810、840在工厂进行装配之前设置的位置、构造成保持位置的第一位置和被设置用于构件的运行的密封的卡锁位置的第二位置;这个转移过程可以手动地、部分自动地(也就是手动且自动化地)或者自动化地完成。这些位置在下面得以描述。
图9A示出了在工厂进行装配之前设置的第三位置,正如其已经在图7和图8的范围内所示和所阐述的那样。明显可见的是,O型圈830在横向于轴向方向A的径向方向R上具有通过弹性变形形成的横截面区域,它的较小的延展部分在位置P0上尚且不伸入到位于钩状的毛边827后方的第一环形槽820内,并且它的较大的延展部分由第一部件810的导入斜坡815限界。
来自图9B到图9D的中间位置P0.1、P0.2和P0.3显示了第一部件相对于第二部件在方向A上的移动,其中,O型圈830相应于这个优选手动和/或自动化的移动来弹性变形。在此可以看出的是,这种移动是如何也导致在O型圈830的横向于轴向方向A的径向方向R上延展度最大的横截面区域的移动的。此外还可以看出,O型圈830的因为弹性变形产生的横截面区域在位于钩状的毛边827后方的第一环形槽820内具有较小的延展度,并且这个横截面区域的较大的延展部分由第一部件810的导入斜坡815限界。
图9E示出了尤其是被设置用于运输的第一位置,这个第一位置是两个部件810、840相对彼此的保持位置。正如已经在图6的范围内阐述的那样,第一部件810具有鼻部,其中,第一环形槽820构造成使得它通过钩状的毛边827与鼻部分开。于是,O型圈830在钩状的毛边827与在第二环形槽850中构造的第二槽型廓855的倾斜的第二槽底部955之间经受因为弹性变形而构建的在径向方向R上的保持力Fr。O型圈830的这种弹性变形在此构造成使得O型圈830在轴向方向A上具有通过弹性变形产生的横截面区域,它的最大延展部分构造在第一环形槽820中。由此,使得两个部件810、840也经受轴向方向A上的定向力Fa。于是,在图9E中所示的位置上,与在图9A至图9D中所示的位置不同,仅在破坏O型圈830的情况下才可以实现两个部件810、840的分开。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这个被称为第一位置的保持位置无论如何是部分已经密封的。
两个部件810、840的移动随着O型圈830被卡入到第二环形槽850中而结束,正如在图9F中所示的那样,在被设置用于构件的运行的、作为可靠密封的卡锁位置的位置上。在那里示出的位置是可靠密封的卡锁位置,其中,O型圈830不仅布置在第一环形槽820中而且还布置在第二环形槽850中。正如已经在图6的范围内所阐述的那样,因为O型圈830的弹性变形,第一部件810通过倾斜的第一和第二槽底部925、955并且通过钩状的毛边827不仅经受径向方向R上的保持力Fr,而且还经受轴向方向A上的定向力Fa。
此外,图9显示了根据能插接的连接装置800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化方式的第一槽型廓825和第二槽型廓855的当前功能。第二部件840的第二槽型廓855被构造成保持O型圈830,并且被构造成不仅为防止按压第一部件810离开图9E所示的保持位置而且为防止拉拽第一部件810离开图9F所示的密封的卡锁位置而形成阻力。第一槽型廓825被构造成有助于卡入到密封的卡锁位置中而且有助于针对拉拽第一部件810离开密封的卡锁位置来说的阻力。第一槽型廓825和第二槽型廓855的几何构造根据这个功能来实现;即方式是:第一部件810的边缘相对于第二部件840的边缘原则上具有大致钩入的形式。
在此,通过第一槽型廓825和第二槽型廓855给O型圈830提供充足的自由空间,以便允许相对于第二部件840手动地移动第一部件810,但却挤压该O型圈的弹性结构。
在所有在附图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和第二部件分别由刚性的材料形成。在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和第二环形槽由弹性材料形成。这样一来,与刚性的环形槽的情况相比,在O型圈与第一部件之间以及在O型圈与第二部件之间实现了更大的接触面。这在处于密封的卡锁位置时可以有助于更可靠地提供O型圈的密封功能。
附图标记列表(说明书的组成部分)
100、100‘ 能插接的连接装置,构件
110、110‘ 第一部件,马达壳体的一部分(套管)
112 盖底部
114 盖凸缘
120 第一环形槽
125 第一槽型廓
130 O型圈
140、140‘ 第二部件,马达壳体的另外的部分
150 第二环形槽
155 第二槽型廓
160 线路
460 第二槽型廓的倾斜的槽底部
560 第一槽型廓的倾斜的槽底部
570 导入斜坡
600 第一变化方式的能插接的连接装置
610 第一变化方式的第一部件
620 鼻部
625 第一变化方式的第一部件的导入斜坡
630 第一变化方式的第一环形槽
633 第一变化方式的第一槽型廓
634 第一槽底部
635 抬升部
637 第二毛边
638 边缘
640 钩状的毛边
650 第一变化方式的第二部件
660 支座
670 第一变化方式的第二环形槽
673 第一变化方式的第二槽型廓
674 第二槽底部
675 第一棱边
677 第二棱边
678 另外的边缘
679 第二部件的另外的导入斜坡
680 第一变化方式的O型圈
710 较大的延展部分
800 第二变化方式的能插接的连接装置
810 第二变化方式的第一部件
815 第二变化方式的第一部件的导入斜坡
820 第二变化方式的第一环形槽
825 第二变化方式的第一槽型廓
827 第二变化方式的钩状毛边
830 第二变化方式的O型圈
840 第二变化方式的第二部件
845 第二变化方式的第二部件的导入斜坡
850 第二变化方式的第二环形槽
855 第二变化方式的第二槽型廓
925 第二变化方式的第一槽底部
955 第二变化方式的第二槽底部
A 轴向方向
R 径向方向
P0 第三位置
P0.1、P0.2、P0.3 中间位置
P1 第一位置、保持位置
P2 第二位置、卡锁位置
Fr 保持力
Fa 定位力

Claims (16)

1.构件的能插接的连接装置(100),所述能插接的连接装置具有第一部件(110)和第二部件(140),连同位于布置在所述第一部件(110)中的第一环形槽(120)内的第一槽型廓(125)和位于布置在所述第二部件(140)中的第二环形槽(150)内的第二槽型廓(155),并且,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
-经由布置在所述第一部件(110)与所述第二部件(140)之间的、位于所述第二环形槽(150)中的弹性连接装置元件(130),
-在第一位置(P1)上能够占据相对彼此的保持位置,并且
-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能沿着轴向方向(A)转移到第二位置(P2)、尤其是被设置用于运行的第二位置(P2)中,其中,所述第二位置是密封的卡锁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插接的连接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装置元件(130)呈密封和保持元件的形式形成,并且/或者形成为O型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能插接的连接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110)和所述第二部件(140)分别柱体式地构造,并且/或者具有柱体的边缘(638、678)。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能插接的连接装置(100),其特征在于,与在所述第二位置(P2)上变形的弹性连接装置元件(130)的体积相比,在所述第一位置(P1)上变形的弹性连接装置元件(130)的体积更加明显地超出由所述第二环形槽(150)形成且由所述第二槽型廓(155)限界的凹处的槽体积,尤其是与在所述第一位置(P1)上相比,所述弹性连接装置元件(130)的横截面在所述第二位置(P2)上更为椭圆。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能插接的连接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110)在第一边缘上具备带有导入斜坡(625)的鼻部(620)和/或钩状的毛边(640),其中,所述第一环形槽(120)构造成使得它通过所述钩状的毛边(640)与所述鼻部(620)分开。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能插接的连接装置(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部件(110)在所述第一环形槽(120)上具备带有倾斜的第一槽底部(560)的第一槽型廓(125),并且/或者
-所述第二部件(140)在所述第二环形槽(150)上具备带有倾斜的第二槽底部(460)的第二槽型廓(155)。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能插接的连接装置(100),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位置(P1)上,所述第一部件(110)通过所述弹性连接装置元件(130)在一方面的所述钩状的毛边(640)和/或所述导入斜坡(625)与另一方面的所述第二部件(140)的倾斜的第二槽底部(460)之间的弹性变形经受至少一个保持力(Fr)。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能插接的连接装置(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连接装置元件(130)在横向于轴向方向(A)的径向方向(R)上具有通过在所述第一位置(P1)上的弹性变形产生的横截面区域,所述横截面区域的较小的延展部分由所述鼻部(620)的导入斜坡(625)限界,并且所述横截面区域的较大的延展部分在所述钩状的毛边(640)后方伸入所述第一环形槽(630)。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能插接的连接装置(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部件(110)具有所述鼻部(620)和倾斜的、朝向所述鼻部(620)陡峭延伸的第一槽底部(634),并且/或者
-所述第二部件(140)具有止挡部(660),所述止挡部在轴向方向(A)上限制了所述能插接的连接装置(100)的第一部件(110)相对于第二部件(140)的轴向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能插接的连接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位置(P2)上,所述第一部件(110)通过所述弹性连接装置元件(130)在倾斜的第一槽底部与倾斜的第二槽底部(634、674)之间的弹性变形经受至少一个径向方向(R)上的保持力(Fr),其中,由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120、150)形成的整槽的环形槽横截面从所述鼻部(620)出发逐渐变窄,其中,所述槽底部(634、674)从所述鼻部(620)出发朝向彼此延伸,并且所述鼻部(620)和所述止挡部(660)彼此接触。
11.根据权利要求5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能插接的连接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鼻部(620)具有轴向长度,使得在所述第二位置(P2)上,所述第一部件(110)通过所述弹性连接装置元件(130)在倾斜的第一槽底部、倾斜的第二槽底部(634、674)及所述钩状的毛边(640)之间的弹性变形经受至少一个径向方向(R)上的保持力(Fr)和轴向方向(A)上的定位力(Fa),其中,保持压力主要是将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压向彼此,并且/或者定位压力将所述鼻部(620)和所述止挡部(660)压向彼此。
12.根据权利要求5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能插接的连接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在第三位置(P0)上,尤其是在工厂进行装配之前设置的第三位置(P0)上,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110、140)具有相对彼此的暂时的保持位置,在所述暂时的保持位置中,所述第一部件(110)通过所述弹性连接装置元件(130)在所述第一导入斜坡(625)与所述倾斜的第二槽底部(674)之间的弹性变形主要经受保持力,尤其是这种变形不受到所述钩状的毛边(640)的影响。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能插接的连接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110)是在通过所述第二位置(P2)存在的密封的卡锁位置上气密地封闭所述第二部件(140)的盖的一部分。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能插接的连接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构件在通过所述第二位置(P2)存在的密封的卡锁位置中能够被用于运送气体,尤其是压缩空气。
15.具有壳体、尤其是具有马达壳体和压缩机曲轴箱的构件(100‘),所述构件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能插接的连接装置(100),在所述能插接的连接装置中,第一部件(110)构造成马达盖和/或轴(110‘),尤其是作为轴起作用的马达盖,并且第二部件(140)构造成马达壳体,尤其是马达壳体中的钻孔(140‘)。
16.用于准备、尤其是在工厂准备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能插接的连接装置(100)的方法,所述方法具有以下步骤:
-将第一部件(110)的构造成具有第一环槽(120)的容纳部形状锁合地装到第二部件(140)的套口上,进入保持位置的第一位置(P1),或者
将第二部件(140)的构造成具有第二环形槽(150)的套口形状锁合地安插到所述第一部件(110)的容纳部内,进入保持位置的第一位置(P1),
-使所述第一部件(110)和所述第二部件(140)沿着轴向方向(A)相对彼此轴向运动,用以将所述能插接的连接装置(100)转移到密封的卡锁位置的第二位置(P2),
-并且可选地,在所述能插接的连接装置(100)位于所述第一位置(P1)之前:
-在暂时的保持位置的第三位置(P0)上,将尤其是呈O型圈(130)形式的密封和保持元件仅布置在整槽的第二环槽(150)内。
CN201680007944.9A 2015-03-30 2016-02-19 能插接的连接装置和用于准备能插接的连接装置的方法 Active CN10720868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5003993 2015-03-30
DE102015003993.8 2015-03-30
DE102015007356.7A DE102015007356A1 (de) 2015-03-30 2015-06-10 Steckbare Verbindungsanordnung und Verfahren zur Vorbereitung einer steckbaren Verbindungsanordnung
DE102015007356.7 2015-06-10
PCT/EP2016/000295 WO2016155861A1 (de) 2015-03-30 2016-02-19 Steckbare verbindungsanordnung und verfahren zur vorbereitung einer steckbaren verbindungsanordnu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08682A true CN107208682A (zh) 2017-09-26
CN107208682B CN107208682B (zh) 2020-12-29

Family

ID=569374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07944.9A Active CN107208682B (zh) 2015-03-30 2016-02-19 能插接的连接装置和用于准备能插接的连接装置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1313400B2 (zh)
EP (1) EP3277967B1 (zh)
JP (1) JP6861159B2 (zh)
KR (1) KR20170137035A (zh)
CN (1) CN107208682B (zh)
DE (1) DE102015007356A1 (zh)
WO (1) WO2016155861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63440A (zh) * 2019-01-24 2019-05-17 温州华睿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道路隐藏扶手
CN111265035A (zh) * 2020-01-31 2020-06-12 陈�峰 一种用于大学课堂的拼接式课桌及拼接式课桌组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954984B2 (en) 2016-11-30 2021-03-23 Standard Lifters, Inc. Collar and shaft assembly
DE102017118039A1 (de) * 2017-08-08 2019-02-14 Vega Grieshaber Kg Bauteilanordnung mit mindestens einem ersten Bauteil und mindestens einem zweiten Bauteil, die miteinander lösbar verbindbar oder verbunden sind
DE102018211436A1 (de) 2018-07-10 2020-01-16 Robert Bosch Gmbh Befestigung eines Deckels an einem Gehäuse
US20230340985A1 (en) * 2022-04-21 2023-10-26 Amsted Rail Company, Inc. Axle locking system and associated installation methods
DE102022206913A1 (de) 2022-07-06 2024-01-11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Sammler und Verschlussstopfen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49845A (en) * 1962-05-28 1964-09-22 Hydril Co Wide temperature range sealing structure
FR1473169A (fr) * 1966-01-19 1967-03-17 Raccord perfectionné
US20060127200A1 (en) * 2003-06-16 2006-06-15 Franz Heiss Fastening device
CN101260877A (zh) * 2007-03-08 2008-09-10 阿耐思特岩田株式会社 活塞往复式气体压缩机
CN101583803A (zh) * 2005-08-15 2009-11-18 阿久曼特知识产权有限公司 零间隙螺栓接合
JP2012077793A (ja) * 2010-09-30 2012-04-19 Lixil Corp シールリングを用いた連結構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E668603A (zh) * 1964-08-20
SE399745B (sv) * 1977-03-31 1978-02-27 Skf Nova Ab Lasningsanordning
JPS54153276U (zh) * 1978-04-17 1979-10-24
JPS55154850U (zh) * 1979-04-24 1980-11-07
US4407482A (en) * 1980-11-25 1983-10-04 Mueller Co. Coupling joint for telescoping tubular members
US5080521A (en) * 1988-03-30 1992-01-14 Aeroquip Corporation "O" ring locking mechanism
US5411348A (en) * 1993-10-26 1995-05-02 Bal Seal Engineering Company, Inc. Spring mechanism to connect, lock and unlock, members
EP0803293A4 (en) * 1995-12-28 2000-05-24 Abb Kk ROTATING SPRAY HEAD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49845A (en) * 1962-05-28 1964-09-22 Hydril Co Wide temperature range sealing structure
FR1473169A (fr) * 1966-01-19 1967-03-17 Raccord perfectionné
US20060127200A1 (en) * 2003-06-16 2006-06-15 Franz Heiss Fastening device
CN101583803A (zh) * 2005-08-15 2009-11-18 阿久曼特知识产权有限公司 零间隙螺栓接合
CN101260877A (zh) * 2007-03-08 2008-09-10 阿耐思特岩田株式会社 活塞往复式气体压缩机
JP2012077793A (ja) * 2010-09-30 2012-04-19 Lixil Corp シールリングを用いた連結構造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63440A (zh) * 2019-01-24 2019-05-17 温州华睿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道路隐藏扶手
CN109763440B (zh) * 2019-01-24 2021-02-02 温州华睿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道路隐藏扶手
CN111265035A (zh) * 2020-01-31 2020-06-12 陈�峰 一种用于大学课堂的拼接式课桌及拼接式课桌组件
CN111265035B (zh) * 2020-01-31 2021-11-26 山东光明园迪儿童家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大学课堂的拼接式课桌及拼接式课桌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861159B2 (ja) 2021-04-21
CN107208682B (zh) 2020-12-29
EP3277967A1 (de) 2018-02-07
WO2016155861A1 (de) 2016-10-06
JP2018519475A (ja) 2018-07-19
US11313400B2 (en) 2022-04-26
KR20170137035A (ko) 2017-12-12
US20180080490A1 (en) 2018-03-22
DE102015007356A1 (de) 2016-10-06
EP3277967B1 (de) 2021-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08682A (zh) 能插接的连接装置和用于准备能插接的连接装置的方法
AU2007238281B2 (en) Air filter element with composite molded end cap
CN106471268A (zh) 用于轴向固定轴‑轴套连接结构的连接系统和用于轴向固定轴‑轴套连接结构的方法
CN104302891B (zh) 排气涡轮增压器
US20090295154A1 (en) Flexible captive flange hose connection and method
US20100187815A1 (en) Hose fitting and method for fastening the hose fitting to a hose
US7156401B2 (en) Elastomeric gasket in gasket well of heat exchanger
US20080036202A1 (en) Hose coupling with molded seal insert
CN207316310U (zh) 一种塑料管接头装置
CA2425058A1 (en) Expandable float shoe and associated methods
US20150159753A1 (en) Cylinder bulkhead holder
CN105051431A (zh) 用于压缩空气控制阀的活塞
US20060290066A1 (en) Reinforcement ring
US804700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dditive fluids to refrigerant circuit
BR112015019490A2 (pt) válvula de descarga
CN105156063A (zh) 骨架式密封件及封隔器
EP1122484A2 (en) A junction device for hoses.
CN105473876A (zh) 螺栓紧固结构及使用螺栓紧固结构的涡轮机
CN206206104U (zh) 泵浦
EP1846685A2 (en) Garden hose coupling and method of forming same
CN106930870A (zh) 联接装置、曲轴箱通风装置和新风系统
CN205805121U (zh) 自动帐篷
KR20140047076A (ko) 브레이크 시스템의 마스터 실린더 조립체
CN104662361A (zh) 用于发光屏的框架
CN107780872B (zh) 一种油气井气动扩张式封隔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Hannover

Patentee after: ZF commercial vehicle systems Hanover

Address before: Hannover

Patentee before: WABCO GmbH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621

Address after: Brussels,Belgium

Patentee after: ZF commercial vehicle systems Europe Ltd.

Address before: Hannover

Patentee before: ZF commercial vehicle systems Han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