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07069B - 滑板车 - Google Patents

滑板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07069B
CN107207069B CN201580073180.9A CN201580073180A CN107207069B CN 107207069 B CN107207069 B CN 107207069B CN 201580073180 A CN201580073180 A CN 201580073180A CN 107207069 B CN107207069 B CN 1072070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pivot axis
steering
scooter
chass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7318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07069A (zh
Inventor
斯科特·H·史蒂林格
凯瑟琳·凯尔西·安妮·史蒂林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corn Products LLC
Original Assignee
Acorn Products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corn Products LLC filed Critical Acorn Products LLC
Publication of CN1072070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070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070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0706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3/00Bicycles
    • B62K3/002Bicycles without a seat, i.e. the rider operating the vehicle in a standing position, e.g. non-motorized scooters; non-motorized scooters with skis or runn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1/00Steer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1/00Steering devices
    • B62K21/005Steering pivot axis arranged within the wheel, e.g. for a hub center steering arrang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1/00Steering devices
    • B62K21/10Mechanisms for restoring steering device to straight-ahead posi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5/00Axle suspensions
    • B62K25/02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igid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e.g. adjustab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08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with steering devices acting on two or more whe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Abstract

诸如滑板车的多轮式运载工具可以包括主体、后轮和转向组件。转向组件可以包括转向轴、轮支撑底架、第一前轮和第二前轮。轮支撑底架枢转地联接到转向轴以围绕底架枢转轴线旋转。第一前轮和第二前轮围绕相应的旋转轴线旋转地联接到轮支撑底架。当转向轴处于笔直向前定向时,第二前轮至少基本上与第一前轮成一列并且定位成比第一前轮更靠近后轮。

Description

滑板车
相关申请
本申请要求于2015年11月11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14/938,617以及于2014年11月13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62/079,385的优先权。对于所有目的,上述专利申请的完整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用于多轮式运载工具的转向组件,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包括成一列双前轮的转向组件,和/或涉及包括该转向组件的多轮式运载工具。
背景技术
各种休闲的多轮式运载工具是已知的,包括滑板车、滑板和自行车。滑板车是这样的运载工具,其通常包括:骑乘者平台或板面(deck),骑乘者可以用一只脚或两只脚站立在骑乘者平台或板面上;各自包括至少一个轮的前轮组件和后轮组件;以及转向轴,其连接到一个或更多个前轮以将转向输入从骑乘者传递到前轮组件。许多滑板车是骑乘者驱动的设备,其中,通过用骑乘者的一只脚推或踢行驶表面,并且另一只脚用于将骑乘者支撑在滑板车的行驶表面上,骑乘者沿着行驶表面(例如地面)推动滑板车。
为了转向传统的滑板车,骑乘者使滑板车的转向轴围绕其纵向轴线旋转,以沿着期望的行进方向转向或定向滑板车的前轮。在一些传统的滑板车中,通过沿着期望的移动方向推动或枢转滑板车的转向轴来使滑板车转向,利用这种推动或枢转移动,使滑板车定向成沿着选定的方向行进。在一些传统的滑板车中,至少一组前轮或后轮安装在承载架(truck)上,该承载架通常在骑乘者平台的底侧上或邻近骑乘者平台的底侧处联接到骑乘者平台。这种滑板车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转向:通过骑乘者横向地倾斜或偏移骑乘者的体重以使骑乘者平台相对于其长轴线倾斜或枢转,从而将转向力赋予承载架的轮以转向滑板车。
许多传统的滑板车被配置为(例如通过滑板车的转向组件和/或前轮组件的定向和/或构造)通过产生将滑板车推向更大的转向角或转弯角的转弯力或转向力来帮助骑乘者转向该滑板车。这种构造可以有助于帮助骑乘者实现期望的转弯定向(可以包括期望的转向角)和/或可以帮助骑乘者以需要骑乘者施加的较少的力来实现这种转向。然而,这些转向力,在存在时,也抵抗将转向组件推向中立的、向前的或笔直的定向的恢复力或稳定力。
发明内容
公开了多轮式运载工具和用于多轮式运载工具的转向组件。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诸如滑板车的多轮式运载工具包括主体、后轮和转向组件,主体被配置为支撑骑乘者,后轮旋转地联接到主体。转向组件包括转向轴,转向轴围绕转向枢转轴线旋转地联接到主体。转向轴被配置为允许转向组件围绕转向枢转轴线在多个转向定向之间旋转,该多个转向定向包括至少笔直向前定向和转弯定向,在笔直向前定向中,转向组件定向成沿着笔直的向前轨迹引导多轮式运载工具,在转弯定向中,转向组件定向成沿着弯曲的轨迹引导多轮式运载工具。转向组件还包括轮支撑底架,该轮支撑底架枢转地联接到转向轴以围绕底架枢转轴线旋转,第一前轮围绕第一前旋转轴线旋转地联接到轮支撑底架,并且第二前轮围绕第二前旋转轴线旋转地联接到轮支撑底架。当转向轴处于笔直向前定向时,第二前轮至少基本上与第一前轮成一列(inline)并且定位成比第一前轮更靠近后轮。多轮式运载工具还包括底架枢转止动件,该底架枢转止动件配置为将轮支撑底架围绕底架枢转轴线的旋转约束在底架枢转角范围内。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上述转向组件由包括转向轴、轮支撑底架、第一前轮和第二前轮的转向组件替代。轮支撑底架枢转地联接到转向轴以围绕底架枢转轴线旋转。第一前轮围绕第一前旋转轴线旋转地联接到轮支撑底架。第二前轮围绕第二前旋转轴线旋转地联接到轮支撑底架。第二前轮至少基本上与第一前轮成一列,并且当转向组件处于笔直向前定向时,第二前轮定位成比第一前轮更靠近多轮式运载工具的后轮。轮支撑底架将第一前轮和第二前轮相对于转向枢转轴线操作性地保持为,使得当转向组件处于转弯定向并且多轮式运载工具被骑乘者推动穿行过行驶表面时,在转向组件和行驶表面之间产生的矫直净转矩(straightening net torque)将转向组件推向笔直向前定向。此外,轮支撑底架将第一前轮和第二前轮相对于转向枢转轴线操作性地保持为使得,当多轮式运载工具被骑乘者推动穿行过行驶表面并且骑乘者沿着转弯方向倾斜使得滑板车处于倾斜定向时,在转向组件和行驶表面之间产生的转弯净转矩将转向组件推至转弯方向。
附图说明
图1是呈滑板车形式的根据本公开的多轮式运载工具的示例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滑板车的一部分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转向组件的一部分的示意侧视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转向组件的一部分的示意侧视图。
图5是沿着滑板车的转向枢转轴线向下看的包括根据本公开的转向组件的滑板车的示意图。
图6是从滑板车的行进方向看的图5的滑板车的示意图。
图7是沿着滑板车的转向枢转轴线向下看的包括根据本公开的转向组件的滑板车的示意图。
图8是从滑板车的行进方向看的图7的滑板车的示意图。
图9是沿着转向组件的转向轴线向下看的根据本公开的转向组件的一部分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公开的转向组件的部分的示意侧视图。
图11是根据本公开的转向组件的部分的示意侧视图。
图12是根据本公开的转向组件的部分的示意侧视图。
图13是根据本公开的转向组件的部分的示意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13提供了包括根据本公开的转向组件100的多轮式运载工具8(例如滑板车10)的说明性的、非排他的示例。起类似作用或至少大体上起类似作用的元件在图1-13中的每个图中用相同的数字标记,且这些元件在本文中可能没有参考图1-13中的每个图被详细讨论。类似地,可能不是所有的元件都在图1-13中的每个图中被标记,但为了一致性,与其相关的参考数字可以在本文中被使用。本文参考图1-13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图所讨论的元件、部件和/或特征可以被包括在图1-13中的任何图中和/或与图1-13中的任何图一起被利用,而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
大体上,很有可能被包括在给出的(即,特定的)实施方案中的元件以实线示出,而对于给出的实施方案是可选的元件以虚线示出。然而,以实线示出的元件不是对所有的实施方案均为必需的,且以实线示出的元件可以从给出的实施方案中省略,而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
图1是呈滑板车10形式的根据本公开的多轮式运载工具8的示例的示意图,而图2是多轮式运载工具8的前部的示意图。多轮式运载工具8包括根据本公开的转向组件100。根据本公开的多轮式运载工具8可以包括主体12,主体12可以包括、界定和/或形成骑乘者平台20(如图1所示),骑乘者平台20配置为支撑骑乘者。骑乘者是站立在骑乘者平台20上并将转向输入赋予转向组件100的个人,如本文更详细地讨论的。多轮式运载工具8还包括后轮组件16,后轮组件16包括旋转地联接到主体12的至少一个后轮18。
转向组件100包括转向轴110,转向轴110可以旋转地联接到主体12并且配置为围绕转向枢转轴线112相对于主体12枢转和/或旋转。转向轴110可以被称作转向柱。转向轴110和/或转向枢转轴线112可以从转向组件100向上突起和/或背离骑乘者平台20突起。可以通过使转向组件100在多个转向定向之间旋转来转向多轮式运载工具8(例如,滑板车10),该多个转向定向至少包括笔直向前定向114(如图1所示)和转弯定向116(如图7-8所示)。当转向组件100处于笔直向前定向114时,转向组件可以定向成在笔直的或至少基本上笔直的向前轨迹上和/或沿着该轨迹引导多轮式运载工具8。相反地,当转向组件100处于转弯定向116时,转向组件可以定向成在弯曲或弓形的轨迹上和/或沿着该轨迹引导多轮式运载工具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多轮式运载工具8可以允许转向组件110的向后定向,其中转向组件从笔直向前定向114旋转180°(围绕转向枢转轴线112)。转向组件100前方的弯曲箭头指示转向定向范围的示例,其中中心点指示笔直向前定向。
转向组件1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把手,该至少一个把手远离转向组件110的连接到多轮式运载工具8的主体12的部分(和/或远离在使用期间多轮式运载工具在其上行进的地面或其他行驶表面)。一个或更多个把手可以采用适于骑乘者在操纵多轮式运载工具8的同时使用骑乘者的至少一只手抓握的任何合适的形式或构造。把手可以包括左手柄、右手柄和/或中间手柄。合适的把手的示例包括手把(handlebar)、手柄(hand grip)、转向球形柄(steering knob)等。把手至少横向地突起远离转向轴110的上部,例如以具有T形构造(类似于图1的示例)、Y形构造或L形构造,但这些构造类型不是所有实施方案所必需的。骑乘者可以通过抓握转向组件的一个或更多个把手并向其施加例如横向力和/或旋转力的力(相对于转向枢转轴线)来将转向输入传递到转向组件,该力作为转向输入通过转向组件传递到转向组件的前轮。
转向组件100还包括轮支撑底架120。轮支撑底架120围绕底架枢转轴线122枢转地联接到转向轴110(例如,通过与底架枢转轴线对齐的轴杆、销或轴)。因此,轮支撑底架120配置为与转向轴110一起或响应于转向轴110的旋转围绕转向枢转轴线112旋转和/或枢转,例如以允许多轮式运载工具8的转向。此外,轮支撑底架120还配置为围绕底架枢转轴线122相对于转向轴110旋转和/或枢转,例如以允许,在行驶表面的曲率、轮廓和/或表面形貌的一定范围内,第一前轮130和第二前轮140都保持与行驶表面接触。底架枢转轴线122垂直或至少基本上垂直于转向枢转轴线112。
轮支撑底架120可以围绕底架枢转轴线122直接地或间接地被联接,例如直接地或间接地联接到与底架枢转轴线122对齐的轴杆,以围绕底架枢转轴线122枢转移动。例如,轮支撑底架120可以通过与底架枢转轴线122对齐的轴杆、销或轴直接联接到转向轴110。轮支撑底架120可以通过一个或更多个柔性连杆和/或枢转地联接的连杆间接地联接到转向轴110。转向轴110包括基部128,轮支撑底架120枢转地联接到(直接或间接地)该基部128。基部128可以包括刚性地联接到其余的转向轴110和/或与其余的转向轴110成为一体的叉状物、凸片、突起部和/或连杆。基部128和/或轮支撑底架120可以配置为使转向枢转轴线112和底架枢转轴线122偏离,使得这些轴线不相交。通常,当多轮式运载工具处于笔直向前定向114时,转向枢转轴线112在底架枢转轴线122的前方(前导于底架枢转轴线122)。
转向组件100还包括第一前轮130和第二前轮140。在本文中,第一前轮130还可以被称作轮130、前转向轮130、在前转向轮130、前导转向轮130、和/或前导轮130,并且其围绕第一前旋转轴线132旋转地联接到轮支撑底架120(例如,通过与第一前旋转轴线对齐的轴杆、销或轴)。在本文中,第二前轮140还可以被称作轮140、在后转向轮140和/或尾随轮140,并且其围绕第二前旋转轴线142旋转地联接到轮支撑底架120(例如,通过与第二前旋转轴线对齐的轴杆、销或轴)。因此,轮130配置为围绕第一前旋转轴线132相对于轮支撑底架120旋转,并且轮140配置为围绕第二前旋转轴线142相对于轮支撑底架120旋转。轮140可以(至少基本上)与轮130对齐和/或与轮130成一列,和/或轮支撑底架120可以将轮140保持为与轮130对齐和/或与轮130成一列。
当转向组件100处于或接近笔直向前定向114时,第一前轮130(即,前导转向轮)在第二前轮140(即,尾随转向轮)的前方(前导于第二前轮140)。例如,至少当转向组件100处于或接近笔直向前定向114时,第二前轮140可以位于第一前轮130和后轮组件16之间,和/或第二前轮140和后轮组件16之间的距离可以小于第一前轮130和后轮组件16之间的距离。
在图1中,示出了单个后轮18,但是在本公开的范围内的后轮组件16可以包括多于一个后轮18,例如一对后轮18。后轮18中的两个或更多个可以彼此成一列。额外地或替代地,两个或更多个后轮18可以沿着共同的旋转轴线旋转。后轮组件16可以包括用于安装后轮18的承载架。承载架可以在多轮式运载工具8的横向中心的相对侧上和/或在第一前轮130和第二前轮140的相对侧上支撑后轮。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来安装承载架,和/或承载架可以保持后轮18相对于转向组件100、主体12和/或骑乘者平台20处于任何合适的定向。作为示例,承载架可以将第一后轮和第二后轮保持在主体12的下面和/或在骑乘者平台20的下面。
转向组件100可以适于、配置为、设计成和/或构造为保持第一前轮130、第二前轮140和后轮18处于任何合适的相对定向。作为示例,至少当转向组件100处于笔直向前定向114时,至少一个后轮18可以与第一前轮130和/或与第二前轮140成一列。作为另一示例,当转向组件处于笔直向前定向时,至少一个后轮18也可以不与第一前轮130和/或第二前轮140成一列。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成一列”可以用于指示给定结构和/或特征与另一结构和/或特征对齐,与另一结构和/或特征位于相同的线上,和/或配置为在多轮式运载工具8的操作期间跟踪和/或跟随另一结构和/或特征。在轮(例如,轮130、轮140和后轮18)的上下文中,当轮配置为沿着相同的路径滚动时,轮可以被描述为对齐。例如,当垂直于第一前旋转轴线132并还垂直于第二前旋转轴线142延伸的线或平面与轮130和轮140两者相交、接触和/或延伸穿过轮130和轮140两者时,轮130和轮140成一列。
在根据本公开的多轮式运载工具8的操作期间,多轮式运载工具可以位于和/或置于骑乘(或地面)表面上。骑乘者可以站在骑乘者平台20上,该骑乘者平台20可以(至少部分地)在转向组件100和后轮组件16之间、在第一前轮130和后轮组件16之间、和/或在第二前轮140和后轮组件16之间延伸。为了推动多轮式运载工具,骑乘者可以用一只脚站在骑乘者平台20上,同时用骑乘者的另一只脚接触行驶表面,以推进和/或推动多轮式运载工具穿行过行驶表面。
在运动中,骑乘者可以通过将骑乘者平台、转向组件和/或转向轴向左和/或向右倾斜(即,倾向左和/或倾向右),从而改变骑乘者平台相对于行驶表面的角度,来转向多轮式运载工具8。这个过程在本文中可以被称作“倾斜转向”,并且这在本文中参考图5-8更详细地讨论。骑乘者平台的这种角度改变使转向组件沿着骑乘者倾斜的方向转向。转弯的锐度(sharpness),在本文中还可以被称作转弯角和/或转向角,可以基于倾斜的程度。此外,骑乘者可以通过调节倾斜的程度来选择、改变和/或调节转弯角。更具体地,较多的倾斜产生更尖锐的转弯角,而较少的倾斜产生不那么尖锐或更平缓的转弯角。不倾斜则不产生转弯和产生平角转弯角。换句话说,对于给定量的倾斜,转向组件100的几何结构产生给定的转弯角,并且该转弯角可以通过改变倾斜量来选择。因此,当多轮式运载工具8处于直立定向(即,骑乘者平台基本上平行于行驶表面)时,转弯角可以(基本上)为零度(笔直的)。当多轮式运载工具8向右倾斜时,根据本公开的多轮式运载工具8的转弯角自动改变以使多轮式运载工具转向右。当多轮式运载工具8向左倾斜时,根据本公开的多轮式运载工具的转弯角自动改变以使多轮式运载工具转向左。
额外地或替代地,骑乘者还可以通过使转向轴110相对于行驶表面和/或相对于主体12向左(逆时针)和/或向右(顺时针)旋转来转向多轮式运载工具8。向左、向右、逆时针方向和顺时针方向是骑乘者骑乘多轮式运载工具8时感知到的方向。转向可以包括使转向轴110围绕转向枢转轴线112旋转,并且这在本文中参考图7-8更详细地讨论。不是所有的实施方案都必须通过使转向轴旋转来转向(例如,转向组件的把手和/或向上突起部不旋转转向轴)。例如,转向轴可以相对于主体12是固定的或以其他方式相对于主体12不可旋转,这在本公开的范围内。在这样的实施方案中,轮支撑底架120可以旋转地联接到主体12和/或转向轴100,以围绕转向枢转轴线112旋转移动,并且可选地轮支撑底架120可以界定转向枢转轴线112,轮支撑底架围绕该转向枢转轴线112相对于主体旋转。在这种实施方案中,如本文所述,通过使骑乘者平台相对于行驶表面倾斜和/或通过使转向轴相对于行驶表面倾斜(而不是使转向轴相对于主体旋转),多轮式运载工具可以是倾斜转向式(lean-steered)的。
如本文更详细地讨论的,轮支撑底架120可以适于、配置为、设计成和/或构造为将轮130和轮140操作性地保持为相对于彼此和/或相对于转向枢转轴线112处于固定的定向。这种固定的定向可以被选择成,使得当转向组件100以给定的转弯角(这基于所给定的骑乘者平台的倾斜量)定向并且被骑乘者推动穿行过行驶表面时,在转向组件(即,第一前轮130和第二前轮140)之间产生的净转矩将转向组件推向给定的转弯角。用稍有不同的术语来表达的话,当前轮130和140被枢转远离和/或被扰动(perturbed)远离给定的转弯角时,由行驶表面与前轮的接合产生的净转矩是负转矩,该负转矩推进转向组件,使转向组件返回给定的转弯角。当转向组件被进一步枢转远离和/或被进一步扰动远离给定的转弯角时,该净转矩的大小可以增加。由净转矩产生的这种力可以被称作恢复力,因为该力用于推进转向组件使其返回给定的转弯角。
轮支撑底架120的这种构造可以提供多个传统的转向组件所没有的优点,传统的转向组件不包括第一前轮130和第二前轮140和/或不产生上述的净转矩。作为示例,当多轮式运载工具8处于直立定向并被推动穿行过行驶表面时,除非由骑乘者将有意的转向力(即,足以使转向轴围绕转向枢转轴线旋转和/或使转向轴相对于行驶表面枢转的力)施加到转向轴110,否则根据本公开的转向组件100可以保持处于笔直向前定向114。作为另一个示例,响应于骑乘者将主体12或骑乘者平台相对于行驶表面(多轮式运载工具8在该行驶表面上行进)枢转和/或倾斜,使得多轮式运载工具处于倾斜定向,根据本公开的转向组件100可以自然地和/或自动地旋转到给定的转弯角(其在本文中还可以被称作给定的转向定向)。作为另一个示例,响应于骑乘者将转向轴110相对于其直立位置向左和/或向右推动,从而使转向轴相对于行驶表面(多轮式运载工具8在该行驶表面上行进)枢转,和/或使多轮式运载工具处于倾斜定向,根据本公开的转向组件100可以自然地和/或自动地旋转到给定的转向定向。与具有传统的转向组件的滑板车和其他多轮式运载工具相比,这可以增加转向组件100的稳定性,可以减少转向组件100的不稳定性,和/或可以减少转向组件100的“摆动(wobble)”。
在转向组件和行驶表面之间产生的净转矩可以包括围绕转向枢转轴线的第一转矩和围绕转向枢转轴线的第二转矩(或包括其总和)。第一转矩可以由在前转向轮130和骑乘面之间的第一横向摩擦力产生。第二转矩可以由在后转向轮140和骑乘面之间的第二横向摩擦力产生。在前转向轮130和在后转向轮140的相对定向可以被选择成,使得第二转矩大于第一转矩。这在本文中参考图9更加详细地讨论。
轮支撑底架120还可以适于、配置为、设计成和/或构造为将轮130、轮140和转向枢转轴线112操作性地保持为使得,当骑乘者由主体12支撑时和/或当骑乘者站立在骑乘者平台20上时,第一前轮130和行驶表面之间的第一法向力大于第二前轮140和行驶表面之间的第二法向力。在第一前轮130大于第二前轮140的构造中(如图1所示),由于第一前轮130具有(相对)较大的直径,这样的重量分布可以允许多轮式运载工具8更容易地滚过可能存在于行驶表面上的障碍。
轮支撑底架120可以适于、配置为、设计成和/或构造为将底架枢转轴线122保持为垂直于或至少基本上垂直于转向枢转轴线112。额外地或替代地,轮支撑底架120可以适于、配置为、设计成和/或构造为将第一前旋转轴线132、第二前旋转轴线142和/或底架枢转轴线122保持为彼此平行或至少基本上彼此平行。
轮支撑底架120可以适于、配置为、设计成和/或构造为将第一前旋转轴线132保持在转向枢转轴线112的前方(或位于转向枢转轴线112的向前方向30上),如图4所示。替代地,轮支撑底架120还可以被适于、配置为、设计成和/或构造为将第一前旋转轴线132保持为使得第一前旋转轴线与转向枢转轴线(至少基本上)相交,如图12所示。替代地,轮支撑底架120还可以被适于、配置为、设计成和/或构造为将第一前旋转轴线132保持为使得第一前旋转轴线在转向枢转轴线112的后方(或位于转向枢转轴线112的向后方向32上),如图13所示。轮支撑底架120可以适于、配置为、设计成和/或构造为将第二前旋转轴线142保持在转向枢转轴线112的后方(或位于转向枢转轴线112的向后方向32上),如图4、图12和图13所示。
回到图1和图2,第一前轮130的第一外径可以大于第二前轮140的第二外径。作为示例,第一外径与第二外径的比可以是至少1.1、至少1.2、至少1.3、至少1.4、至少1.5、至少1.6、至少1.7、至少1.8、至少1.9、和/或至少2.0。替代地,并如图10所示,第一前轮130的第一外径可以小于第二前轮140的第二外径。作为示例,第一外径与第二外径的比可以小于1、小于0.9、小于0.8、小于0.7、小于0.6、和/或小于0.5。替代地,并如图11所示,第一前轮130的第一外径可以(至少基本上)等于第二前轮140的第二外径。
如图1和图2中的虚线所示意性地示出的,多轮式运载工具8还可以包括底架枢转止动件150。底架枢转止动件150可以配置为约束和/或限制轮支撑底架120围绕底架枢转轴线122相对于转向枢转轴线112和/或相对于主体12的旋转。作为示例,底架枢转止动件150可以适于、配置为、设计成和/或构造为(或约束轮支撑底架的旋转以)避免轮支撑底架120和主体12之间的接触,避免第一前轮130和主体12之间的接触,避免第二前轮140和主体12之间的接触,保持第一前轮130在第二前轮140的前方(至少当处于笔直向前配置时),和/或限制底架枢转角范围(如本文中进一步讨论的)。底架枢转止动件可以适于、配置为、设计成和/或构造为约束轮支撑底架120的旋转,以限制底架枢转角范围。例如,底架枢转止动件150可以配置为当轮支撑底架旋转到阈值底架枢转角时约束轮支撑底架120的进一步旋转。底架枢转止动件150可以配置为,通过制动或以其他方式减弱第一前轮130和/或第二前轮140的旋转,来约束和/或限制轮支撑底架120围绕底架枢转轴线122相对于转向枢转轴线112和/或相对于主体12的旋转。在这种实施方案中,底架枢转止动件在不接合第一前轮或第二前轮的情况下提供对于轮支撑底架120的旋转的这种约束。
底架枢转止动件150可以附接到和/或形成转向组件100和/或主体12的一部分,如图2所示意性地示出的。图3示出了包括底架枢转止动件150的示例的转向组件100。底架枢转止动件150可以包括可适于、配置为、设计成和/或构造为约束和/或限制轮支撑底架120围绕底架枢转轴线122的旋转的任何合适的结构。
作为示例,底架枢转止动件150可以包括第一止动件152和第二止动件154。第一止动件152可以配置为约束轮支撑底架120围绕底架枢转轴线122在第一方向(例如逆时针方向)上的旋转。第二止动件154可以配置为抵制轮支撑底架120围绕底架枢转轴线122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例如顺时针方向)上的旋转。第一止动件152和第二止动件154可以通过与转向轴110的接触来约束旋转。
作为另一个示例,底架枢转止动件150额外地或替代地可以包括轨道156和在轨道内平移的止动件158。轨道156可以由轮支撑底架120和转向轴110中的一个界定,并且止动件158可以操作性地附接到轮支撑底架120和转向轴110中的另一个。
无论确切的构造如何,底架枢转止动件150可以配置为约束底架枢转角124(如图4所示)。这可以包括将底架枢转角124约束到阈值底架枢转角范围内。底架枢转角124可以界定在转向枢转轴线112和在第一前旋转轴线132和第二前旋转轴线142之间延伸的线之间。
阈值底架枢转角范围可以被选择成避免轮支撑底架120和主体12之间的接触,避免第一前轮130和主体12之间的接触,和/或避免第二前轮140和主体12之间的接触。阈值底架枢转角范围可以具有至少20度、至少30度、至少40度、至少50度、至少60度、至少70度、至少80度、和/或至少90度的底架枢转角124的下限。额外地或替代地,阈值底架枢转角范围可以具有小于200度、小于190度、小于180度、小于170度、小于160度、小于150度、小于140度、小于130度、小于120度、和/或小于110度的底架枢转角124的上限。
回到图1和图2,转向组件100可以包括转向枢转轴线偏置机构180。转向枢转轴线偏置机构180可以适于、配置为、设计成和/或构造为提供将转向组件推向和/或推至笔直向前定向114的转向枢转轴线恢复力。
如图1和图2进一步示出的,转向组件100还可以包括底架枢转轴线偏置机构190。底架枢转轴线偏置机构190可以适于、配置为、设计成和/或构造为提供将轮支撑底架120推向和/或推至相对于转向枢转轴线112的预定定向的底架枢转轴线恢复力。作为示例,底架枢转偏置机构190(当存在时)可以将轮支撑底架120偏置或推进至水平(地平的)定向。在水平定向中,在多轮式运载工具8沿着行驶表面进行地面行进移动期间,这些前轮的最低部分定向为都与水平(地平的)行驶表面接触。换句话说,水平定向是这样的定向:第一前轮130的第一前接触点和第二前轮140的第二前接触点之间的线是水平的。
作为另一个示例,底架枢转轴线偏置机构190可以将轮支撑底架120偏置或推进至一定向,在该定向中,第一前轮130被偏置到水平定向的下方和/或超过水平定向(前部向下偏置),或者第二前轮140被偏置到水平定向的下方和/或超过水平定向(后部向下偏置)。额外地或替代地,底架枢转轴线偏置机构190可以适于、配置为、设计成和/或构造为提供底架枢转轴线恢复力,该底架枢转轴线恢复力将轮支撑底架120推向和/或推至配置为在轮130和轮140之间施加预定重量分布的定向。预定重量分布可以是施加到第一前轮130的重量大于施加到第二前轮140的重量,施加到第二前轮140的重量大于施加到第一前轮130的重量,或在第一前轮130和第二前轮140之间大约相等的分布。
前部向下偏置和/或第一前轮130上的更多的重量可以有助于将第一前轮130保持在行驶表面上和/或跟随行驶表面的轮廓。后部向下偏置和/或第二前轮140上的更多重量可以有助于将多轮式运载工具8和骑乘者的重量的更多部分施加到第二前轮140,潜在地增加第二前轮上的法向力、由第二前轮施加的恢复转矩、和/或由第二前轮施加的倾斜转向转矩。
由底架枢转偏置机构190建立的预定定向可以通过底架枢转角来描述,该底架枢转角为至少20度、至少30度、至少40度、至少50度、至少60度、至少70度、至少80度、至少90度,小于200度、小于190度、小于180度、小于170度、小于160度、小于150度、小于140度、小于130度、小于120度、和/或小于110度。
转向枢转轴线偏置机构180和底架枢转轴线偏置机构190可以包括和/或是任何合适的结构和/或多个结构。偏置机构180和190的示例包括任何合适的弹性构件、螺旋弹簧元件、扭转弹簧元件和/或弹性体元件。作为示例,转向枢转轴线偏置机构180可以包括在转向轴110和主体12之间的弹性体元件,并且底架枢转轴线偏置机构190可以包括在转向轴110和轮支撑底架120之间的弹性体元件。特别地,底架枢转轴线偏置机构190可以呈衬套的形式,该衬套沿着底架枢转轴线122和/或夹在轮支撑底架120和转向轴110的基部128(例如,叉状物、凸片或突起部)之间。
如图1所示意性地示出的,多轮式运载工具8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制动组件24。制动组件可以配置为例如通过向一个或更多个轮(转向轮和/或后轮)和/或向行驶表面施加摩擦力来减慢多轮式运载工具的速度。制动组件包括用于向适当的表面(例如,轮的圆周、侧壁和/或轮毂)施加力的致动机构,例如刹车片和/或杆。制动组件可以包括用于启动制动的控制机构,例如杆和/或踏板,并且可以包括用于将控制信号从控制机构传输到致动机构的传输机构,例如缆线和/或连杆。制动组件可以配置为手动和/或脚踏操作。
图1-13总体上示出了呈滑板车10形式的多轮式运载工具8;然而,多轮式运载工具8可以包括转向组件100和/或是可包括转向组件100的任何合适的多轮式运载工具,这在本公开的范围内。根据本公开的多轮式运载工具8的示例包括:包括转向组件100的滑板、包括转向组件100的铰接式滑板、包括转向组件100的自行车、和/或包括转向组件100的三轮车。在美国专利申请2007/0182123、2013/0001909和2007/0235970中公开了多轮式运载工具8、滑板车10和/或滑板车10的部件的另外的示例,这些多轮式运载工具8、滑板车10和/或滑板车10的部件可以包括在根据本公开的多轮式运载工具8中和/或与根据本公开的多轮式运载工具8和/或多轮式运载工具8的转向组件100一起使用的部件。这些专利文献的完整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多轮式运载工具8和转向组件100的一部分的示意侧视图。在图4中,多轮式运载工具8可以被描述为处于中立定向118。在中立定向中,转向组件100可以处于笔直向前定向114,并且多轮式运载工具8可以在平面行驶表面40上处于直立定向(和/或可以不倾斜或以其他方式倾向一侧),使得第一前轮130与平面行驶表面形成第一前接触点134,并且第二前轮140与平面行驶表面形成第二前接触点144。尽管在图4中未示出,但应当理解,多轮式运载工具的后轮与平面行驶表面形成后接触点。
当多轮式运载工具8处于中立定向118时,第一安装偏移距离170可以界定为底架枢转轴线122和第一平面171之间的最小距离,第一平面171垂直于平面行驶表面40并平行于第一前旋转轴线132延伸。类似地,第二安装偏移距离172可以界定为底架枢转轴线122和第二平面173之间的最小距离,第二平面173垂直于平面行驶表面40并平行于第二前旋转轴线142延伸。底架枢转轴线122位于第一平面171和第二平面173之间。换种方式来表达的话,第一安装偏移距离170和第二安装偏移距离172在底架枢转轴线122的相对侧上被测量(位于底架枢转轴线122的相对侧上)。
当在使用中并且轮130和140与行驶表面接触时,多轮式运载工具8和所支撑的骑乘者的至少一部分重量施加到转向组件并示意性地被指示为转向重力(steering weightforce)126。转向重力126通过轮支撑底架120分布到轮130和140。轮支撑底架将第一前轮130和第二前轮140操作性地保持为,使得第一法向力136(在行驶表面40和第一前轮130之间)和第二法向力146(在行驶表面40和第二前轮140之间)基本上和/或完全地平衡转向重力126。轮支撑底架120、第一前轮130和第二前轮140可以布置成将转向重力126均等地或至少基本上均等地分布在轮130和140之间,主要分布到第一前轮130,和/或主要分布到第二前轮140。因此,第一法向力136可以大于、小于或等于第二法向力146。较大的第一法向力136可以有助于使第一前轮130跟随行驶表面的轮廓。较大的第二法向力146可以产生较大的净恢复转矩(即,由第二前轮140施加的较大的恢复转矩)和/或较大的倾斜转向响应(即,由第二前轮140施加的较大的倾斜转向转矩)。在具有较大直径的前轮(130或140)上布置较大的法向力可以有助于滚过障碍物。例如,在第一前轮130具有比第二前轮140更大的直径的实施方案中,轮支撑底架120可以配置为施加更大的法向力136(相比于法向力146)。
法向力136和146的不均等分布可以例如通过将第一前轮130和第二前轮140保持为使得第一安装偏移距离170大于、小于或约等于第二安装偏移距离172来实现。作为示例,第二安装偏移距离与第一安装偏移距离的比可以为至少0.6、至少0.8、约1、至少1、至少1.1、至少1.15、至少1.2、至少1.25、至少1.3、至少1.35、至少1.4、至少1.45、和/或至少1.5。额外地或替代地,第二安装偏移距离与第一安装偏移距离的比还可以为小于2、小于1.9、小于1.8、小于1.7、小于1.6、小于1.5、小于1.4、小于1.3、小于1.2、小于1.1、和/或小于1。
当多轮式运载工具8处于中立定向118时,第一地面接触距离160可以界定为第一前接触点134和转向枢转轴线112之间的最小距离。类似地,第二地面接触距离162可以界定为第二前接触点144和转向枢转轴线112之间的最小距离。可以在转向枢转轴线112与平面行驶表面的交点113的相反侧上测量第一地面接触距离160和第二地面接触距离162,如图4所示,这在本公开的范围内。例如,第一地面接触距离160可以位于交点113的前方,并且第二地面接触距离162可以位于交点113的后方。然而,可以在交点113的同一侧上测量第一地面接触距离和第二地面接触距离(例如,都位于交点113的后方,如图13所示),这也在本公开的范围内。在这些条件下,通常将从交叉点113沿着向后方向32来测量第一地面接触距离和第二地面接触距离。
图5-8提供了呈滑板车10的形式的多轮式运载工具8的另外的示意图,该滑板车10包括根据本公开的转向组件100。图5-8的多轮式运载工具8可以包括本文中参考图1-4所讨论的任何结构和/或特征,或甚至可以是图1-4的多轮式运载工具8。类似地,图1-4的多轮式运载工具8可以包括本文中参考图5-8所讨论的任何结构和特征。
图5是沿着(或从)多轮式运载工具8的转向枢转轴线112向下看的多轮式运载工具8的示意图,而图6是从所指示的多轮式运载工具的行进方向14来看的图5的多轮式运载工具的示意图。图7是沿着(或从)多轮式运载工具8的转向枢转轴线112向下看的多轮式运载工具8的示意图,而图8是从所指示的多轮式运载工具的行进方向14来看的图7的多轮式运载工具的示意图。在图6和图8中,仅示出了多轮式运载工具8的前部。更具体地,并为了简化说明,图6和图8未示出多轮式运载工具8的界定其骑乘者平台20的主体12的全部。此外,图6和图8未示出多轮式运载工具8的后轮18。
类似于图1-4的多轮式运载工具8,图5-8的转向组件100包括转向轴110、轮支撑底架120和底架枢转轴线122。此外,图5-8的转向组件100还包括第一前轮130和第二前轮140,第一前轮130配置为围绕第一前旋转轴线132旋转,第二前轮140配置为围绕第二前旋转轴线142旋转。第一旋转轴线132和第二旋转轴线142平行于彼此,其中第一旋转轴线132在第二旋转转向轴线142的前方(即,更远离后轮18)延伸。
在图5-6中,多轮式运载工具8示出为处于中立定向118,其中转向组件100处于笔直向前定向114,并且多轮式运载工具8处于直立定向(即,不倾斜到一侧)。换句话说,主体12和/或其骑乘者平台20的横截面(至少基本上)平行于平面行驶表面40,多轮式运载工具8放置在该平面行驶表面40上(如图5所示)。再换句话说,多轮式运载工具8的倾角(至少基本上)为0度。在这些条件下,第一前轮130、第二前轮140和后轮18(当使用单个后轮18时)彼此(至少基本上)成一列,并且多轮式运载工具8配置为在(至少基本上)笔直的轨迹或行进方向上被传送穿行过行驶表面。
如所讨论的,多轮式运载工具8可以以几种不同的方式转弯或转向。作为示例,并且如所讨论的,转向轴110可以围绕其轴线旋转以使多轮式运载工具转弯。图7示出了这种转向方法的示例,其中转向组件100示出为处于转弯定向116,该转弯定向116沿着(可能新的)行进方向14对齐。在所示的转弯定向116中,转向组件相对于图5的笔直向前定向114以转弯角102定向。由骑乘者输入到转向组件100的输入所产生的转向定向(笔直的或转弯的)可以被称作转向引起的转向定向(笔直的或转弯的)。在这些条件下,多轮式运载工具8可以保持为处于直立定向;然而,如本文参照图9更详细地讨论的,第一前轮130和行驶表面40之间的横向摩擦力与第二前轮140和行驶表面40之间的横向摩擦力的组合将产生将转向组件100推回图5的笔直向前定向114(或推向倾斜引起的转向定向(lean-induced steeringorientation),如本文进一步讨论的)的净转矩(即,恢复转矩)。为了利用转向组件100来使多轮式运载工具8转向,骑乘者需要向转向组件100施加力和/或转矩以克服恢复转矩。
作为另一示例,多轮式运载工具8可以倾斜到一侧,以使转向组件100转变到图7的转弯定向116。通过倾斜产生的转向定向(笔直的或转弯的)可以被称作倾斜引起的转向定向(笔直的或转弯的)。倾斜或倾侧可以是由骑乘者在骑乘者平台上倾斜和/或由骑乘者沿着向一侧的方向(例如左向下或右向下)推动(不存在旋转)转向组件的手把所引起的。这通过图8示出。其中,将多轮式运载工具8倾斜至骑乘者平台20和行驶表面40之间的给定的倾角22(或倾斜量22)会产生围绕转向枢转轴线112的给定的或选定的转弯角102(如图7所示)。如图8所示,倾角22是骑乘者平台20和下方行驶表面40之间的角。在倾角为零(即,没有倾斜)的情况下,骑乘者平台20处于与行驶表面40平行的平面中,如地平虚线所指示的。
如所讨论的,可以通过改变倾角22来改变和/或选择转弯角102的大小,从而允许多轮式运载工具8的倾斜转向;并且由第一前轮130和行驶表面40之间的横向摩擦力以及第二前轮140和行驶表面40之间的横向摩擦力产生的净转矩(即,倾斜转向转矩)将会将转向组件100推向转弯角102(还可以被称作倾斜引起的转弯角),该转弯角102由倾角22和对应的倾斜引起的转向定向来确定。另外地,如果转向组件受到对该倾斜引起的转弯角的扰动,则由轮130、140和行驶表面之间的横向摩擦力产生的净转矩(即,恢复转矩)将会将转向组件推回倾斜引起的转弯角102。
如本文所讨论的,轮支撑底架120可以将第一前轮130和第二前轮140操作性地保持为使得,当多轮式运载工具8穿行过行驶表面40并处于中立定向118时,在转向组件100和行驶表面40之间由于它们之间的横向摩擦力而产生的净转矩将转向组件推向笔直向前定向114(如图5-6所示),当多轮式运载工具穿行过行驶表面40并具有非零倾角22时,在转向组件100和行驶表面40之间由于它们之间的横向摩擦力而产生的净转矩将转向组件推向选定地转弯角102(如图7-8所示)。当倾角(基本上)为零度时,所选定的转弯角(基本上)为零度,并且其大小随着倾角的大小的增加而增加。期望的净转矩可以是围绕转向枢转轴线112的第一转矩和围绕转向枢转轴线112的第二转矩的总和,和/或可以通过将第一前轮130和第二前轮140保持为使得第一转矩小于第二转矩来产生。
因此,当骑乘者产生倾角22时,前轮和地面之间的净转矩(转弯转矩)为转向组件产生倾斜引起的转弯角(以及倾斜引起的转向定向)。如果倾角为零,则倾斜引起的转弯角同样为零(转向组件的向前笔直定向)。与零倾角和零倾斜引起的转弯角相关联的倾斜引起的转向定向是笔直向前定向。当多轮式运载工具沿着行进方向(由倾角以及由此产生的倾斜引起的转弯角确定)行进时,转向组件受到对倾斜引起的转弯角的扰动而引起的前轮和地面之间的净转矩(恢复转矩),以将转向组件重新引导回倾斜引起的转弯角和倾斜引起的转向定向。
图9-13提供了在本公开的范围内的包括转向组件100和/或其部件的多轮式运载工具8的另外的示例。图1-8的多轮式运载工具8和/或转向组件100可以包括和/或使用本文中参考图9-13中的任何图描述的任何结构、部件和/或特征,这在本公开的范围内。类似地,图9-13的多轮式运载工具8和/或转向组件100可以包括和/或使用本文中参考图1-8中的任何图描述的任何结构、部件和/或特征,这也在本公开的范围内。
图9示意性地示出了当转向组件受到对行进方向14的扰动时的转向组件100的下部。如图9所示,对转向组件100的所选定的转弯角干扰和/或扰动(即,使转向组件转向成使得第一前轮130和第二前轮140不与多轮式运载工具8的行进方向14成一列或不沿着平行于该方向的方向滚动)可以导致将横向摩擦力138和148分别施加在第一前轮130和第二前轮140上。第一转矩可以是第一横向摩擦力138和第一地面接触距离160的乘积(或与该乘积成正比)。第二转矩可以是第二横向摩擦力148和第二地面接触距离162的乘积(或与该乘积成正比)。由于第一前轮130和第二前轮140不与行进方向14对齐的事实,第一横向摩擦力138和第二横向摩擦力148可以分别由第一前轮130和第二前轮140上的摩擦阻力(frictionaldrag force)产生。横向摩擦力138和148通常与相应的法向力136和146(如图4所示)成正比或至少相关。
第一地面接触距离160和第二地面接触距离162布置成使得第一转矩小于第二转矩。第一地面接触距离160通常约等于或小于第二地面接触距离162。作为示例,第一地面接触距离与第二接地接触距离的比可以小于1.2、小于1.1、约为1、小于1、小于0.9、小于0.8、小于0.7、小于0.6、小于0.5、小于0.4、小于0.3、和/或小于0.2。额外地或替代地,第一地面接触距离与第二地面接触距离的比可以为至少0.05、至少0.1、至少0.15、至少0.2、至少0.25、至少0.3、至少0.35、至少0.4、至少0.45、至少0.5、至少0.6、至少0.7、至少0.8、至少0.9、和/或至少1。额外地或替代地,第一横向摩擦力138可以小于第二横向摩擦力148。
如果骑乘者要倾斜转向多轮式运载工具(例如,通过倾斜平台或枢转转向轴),则横向摩擦力138和148将被施加到相应的轮130和140的相对侧,如图所9所示。由于倾斜转向而产生的横向摩擦力138和148所引起的净转矩提供转向转矩,该转向转矩使转向组件沿着基本上由倾角确定的行进方向(和/或转弯角)定向,如参照图7和图8讨论的。
图10示出了转向组件100,其中第一前轮130小于第二前轮140(或相对于第二前轮140具有相对较小的直径)。图11示出了转向组件100,其中第一前轮130和第二前轮140具有(至少基本上)类似的或甚至相同的直径。
图12示出了转向组件100,其中转向枢转轴线112(至少基本上)与第一前旋转轴线132相交。图13示出了转向组件100,其中转向枢转轴线112位于第一前旋转轴线132的前方(或在第一前旋转轴线132的向前方向30上)。
如本文所用的,置于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之间的术语“和/或”表示以下中的一个:(1)第一实体、(2)第二实体、和(3)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用“和/或”列出的多个实体应当按相同的方式理解,即如此结合的实体中的“一个或更多个”。除了通过“和/或”项目明确确定的实体之外,其他实体可以可选地存在,无论与明确确定的这些实体相关还是不相关。因此,作为非约束性的例子,当与开放式语言如“包括”结合使用时,对“A和/或B”的提及可以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指仅A(可选地包括除B之外的实体);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指仅B(可选地包括除A之外的实体);在又一实施方案中指A和B两者(可选地包括其他实体)。这些实体可以指元件、动作、结构、步骤、操作、值和类似物。
如本文所用的,关于一个或更多个实体的列表的词组“至少一个”应理解为是指选自实体的列表中的实体中的任何一个或更多个实体的至少一个实体,但不一定包括实体的列表内具体列举的每个实体的至少一个,并且不排除实体列表中的实体的任意组合。这种定义还允许除了词组“至少一个”所引用的实体列表内明确确定的实体之外的实体可以可选地存在,无论与明确确定的那些实体相关还是不相关。因此,作为非约束性示例,“A和B中的至少一个”(或等同地,“A或B中的至少一个”,或等同地“A和/或B中的至少一个”)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指至少一个A,可选地包括不止一个A,但不存在B(并且可选地包括除了B之外的实体);在另一个实施方案可指至少一个B,可选地包括不止一个B,但不存在A(并且可选地包括除了A之外的实体);在又一实施方案中可指至少一个A,可选地包括不止一个A,以及至少一个B,可选地包括不止一个B(并且可选地包括其他实体)。换句话说,短语“至少一个”、“一个或更多个”和“和/或”是在操作上既是连接性的又是分离性的开放式表述。例如,表述“A、B和C中的至少一个”、“A、B或C中的至少一个”、“A、B和C中的一个或更多个”、“A、B或C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和“A、B和/或C”中的每一个可意指单独的A,单独的B,单独的C,A和B一起,A和C一起,B和C一起,A、B和C一起以及可选地与至少一个其他实体结合的上述内容中的任何一个。
在任何专利、专利申请或其他参考文献通过引用并入本文和(1)以与本公开的未并入的部分或其他并入的参考文献中任一个不一致的方式定义术语和/或(2)在其他方面与本公开的未并入的部分或其他并入的参考文献中任一个不一致的情况下,本公开的未并入的部分应为主,且相对于其中术语被定义和/或并入的公开内容原始地被呈现的参考文献,其中的术语或并入的公开内容应该仅为主。
如本文所用的,术语“适于”和“被配置”意思是元件、部件或其他标的物被设计为和/或意图为执行给定的功能。因此,术语“适于”和“被配置”的使用不应被解释为意指给定元件、部件或其他主题只是“能够”执行给定功能,而是元件、部件和/或其他主题被明确地选择、产生、实施、利用、安排和/或设计成用于执行该功能的目的。被修改为执行特定的功能的元件、部件和/或叙述的其他叙述的标的物可以另外地或可选择地描述成配置成执行这个功能,且反之亦然,也在本公开的范围内。
如本文所使用的,当参考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更多个部件、特征、细节、结构和/或实施方案时所使用的短语“例如(for example)”、短语“作为示例(as an example)”、和/或简称为术语“示例(example)”旨在表达所描述的部件、特征、细节、结构和/或实施方案是根据本公开的部件、特征、细节、结构和/或实施方案的说明性、非排他性示例。因此,所描述的部件、特征、细节、结构和/或实施方案不旨在是限制性的、必需的、或排他性的/详尽的;并且其他部件、特征、细节、结构和/或实施方案,包括在结构上和/或功能上类似的和/或等同的部件、特征、细节、结构和/或实施方案,也在本公开的范围内。
根据本公开的多轮式运载工具和转向组件的说明性、非排他性示例在下面列举的段落中呈现:
A1.一种滑板车,包括:
主体,其配置为支撑骑乘者;
后轮,其旋转地联接到所述主体;和
转向组件,其包括:
(i)转向轴,其围绕转向枢转轴线旋转地联接到所述主体,并且配置为允许所述转向组件围绕所述转向枢转轴线在多个转向定向之间旋转,所述多个转向定向包括至少笔直向前定向和转弯定向,在所述笔直向前定向中,所述转向组件定向成沿着(基本上)笔直的向前轨迹引导所述滑板车,在所述转弯定向中,所述转向组件定向成沿着弯曲的轨迹引导所述滑板车;
(ii)轮支撑底架,其围绕底架枢转轴线枢转地联接到所述转向轴;
(iii)第一前轮,其围绕第一前旋转轴线旋转地联接到所述轮支撑底架;和
(iv)第二前轮,其围绕第二前旋转轴线旋转地联接到所述轮支撑底架,其中当所述转向轴处于所述笔直向前定向时,所述第二前轮(至少基本上)与所述第一前轮成一列并且定位成比所述第一前轮更靠近所述后轮。
A2.根据段落A1所述的滑板车,其中所述轮支撑底架将所述第一前轮和所述第二前轮相对于所述转向枢转轴线操作性地保持为使得,当所述转向组件处于所述转弯定向并且所述滑板车被骑乘者推动穿行过行驶表面时,在所述转向组件和所述行驶表面之间产生的净转矩将所述转向组件推向所述笔直向前定向。
A3.根据段落A1-A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滑板车,其中所述轮支撑底架将所述第一前轮和所述第二前轮相对于所述转向枢转轴线操作性地保持为使得,当所述滑板车被所述骑乘者推动穿行过行驶表面/所述行驶表面并且所述骑乘者沿着转弯方向倾斜使得所述滑板车处于倾斜定向时,在所述转向组件和所述行驶表面之间产生的净转矩沿着所述转弯方向推动所述转向组件,可选地其中所述净转矩将所述转向组件推至给定的转向定向,该给定的转向定向是所述滑板车的倾斜大小的函数,并且还可选地其中所述净转矩抵制所述转向组件远离所述给定的转向定向的运动。
A4.根据段落A2-A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滑板车,其中在所述转向组件和所述行驶表面之间产生的所述净转矩包括:
(i)围绕所述转向枢转轴线的第一转矩,其中所述第一转矩由所述第一前轮和所述行驶表面之间的第一摩擦力产生;和
(ii)围绕所述转向枢转轴线的第二转矩,其中所述第二转矩由所述第二前轮和所述行驶表面之间的第二摩擦力产生。
A5.根据段落A4所述的滑板车,其中所述轮支撑底架将所述第一前轮和所述第二前轮相对于所述转向枢转轴线操作性地保持为使得,所述第二转矩大于所述第一转矩。
A6.根据段落A1-A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滑板车,其中所述轮支撑底架将所述第一前轮和所述第二前轮相对于所述转向枢转轴线操作性地保持为使得,当所述骑乘者由所述主体支撑时,所述第一前轮和行驶表面之间的第一法向力大于所述第二前轮和所述行驶表面之间的第二法向力。
A7.根据段落A1-A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滑板车,其中所述底架枢转轴线(至少基本上)垂直于所述转向枢转轴线。
A8.根据段落A1-A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滑板车,其中所述轮支撑底架将所述第一前旋转轴线的位置保持为相对于所述第二前旋转轴线的位置固定。
A9.根据段落A1-A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滑板车,其中所述轮支撑底架将所述第一前旋转轴线、所述第二前旋转轴线和所述底架枢转轴线保持为(至少基本上)平行于彼此。
A10.根据段落A1-A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滑板车,其中所述第一前旋转轴线是以下中的至少一个:
(i)在所述转向枢转轴线的前方;
(ii)(至少基本上)与所述转向枢转轴线相交;和
(iii)在所述转向枢转轴线的后方。
A11.根据段落A1-A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滑板车,其中所述第二前旋转轴线在所述转向枢转轴线的后方。
A12.根据段落A1-A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滑板车,其中当所述转向组件处于所述笔直向前定向并且所述滑板车在平面行驶表面上处于直立定向时,所述滑板车界定中立定向,并且其中在所述中立定向中,所述第一前轮与所述平面行驶表面形成第一接触点,所述第二前轮与所述平面行驶表面形成第二接触点,并且所述后轮与所述平面行驶表面形成后接触点。
A13.根据段落A12所述的滑板车,其中当所述滑板车处于所述中立定向时:
(i)第一地面接触距离被界定为所述第一前接触点和所述转向枢转轴线之间的最小距离;并且
(ii)第二地面接触距离被界定为所述第二前接触点和所述转向枢转轴线之间的最小距离。
A14.根据段落A13所述的滑板车,其中所述第一地面接触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地面接触距离。
A15.根据段落A13-A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滑板车,其中所述第一地面接触距离与所述第二地面接触距离的比为以下中的至少一个:
(i)小于1.2、小于1.1、约1、小于1、小于0.9、小于0.8、小于0.7、小于0.6、小于0.5、小于0.4、小于0.3、或小于0.2;和
(ii)至少0.05、至少0.1、至少0.15、至少0.2、至少0.25、至少0.3、至少0.35、至少0.4、至少0.45、至少0.5、至少0.6、至少0.7、至少0.8、至少0.9、或至少1。
A16.根据段落A13-A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滑板车,其中所述第一地面接触距离和所述第二地面接触距离是以下中的至少一个:
(i)在所述转向枢转轴线的相反侧上被测量;和
(ii)在所述转向枢转轴线的同一侧上被测量。
A17.根据段落A12-A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滑板车,其中当所述滑板车处于所述中立定向时:
(i)第一安装偏移距离被界定为所述底架枢转轴线和第一平面之间的最小距离,所述第一平面垂直于所述平面行驶表面并平行于所述第一前旋转轴线延伸;并且
(ii)第二安装偏移距离被界定为所述底架枢转轴线和第二平面之间的最小距离,所述第二平面垂直于所述平面行驶表面并平行于所述第二前旋转轴线延伸。
A18.根据段落A17所述的滑板车,其中所述第一安装偏移距离是以下中的至少一个:不同于、小于、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安装偏移距离。
A19.根据段落A17-A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滑板车,其中所述第二安装偏移距离与所述第一安装偏移距离的比为以下中的至少一个:
(i)至少0.6、至少0.8、约1、至少1、至少1.1、至少1.15、至少1.2、至少1.25、至少1.3、至少1.35、至少1.4、至少1.45、或至少1.5;和
(ii)小于2、小于1.9、小于1.8、小于1.7、小于1.6、小于1.5、小于1.4、小于1.3、小于1.2、小于1.1、和/或小于1。
A20.根据段落A17-A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滑板车,其中所述第一安装偏移距离和所述第二安装偏移距离在所述底架枢转轴线的相反侧上被测量。
A21.根据段落A1-A2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滑板车,其中所述第一前轮的第一外径大于所述第二前轮的第二外径。
A22.根据段落A21所述的滑板车,其中所述第一外径与所述第二外径的比可以是至少1.1、至少1.2、至少1.3、至少1.4、至少1.5、至少1.6、至少1.7、至少1.8、至少1.9、或至少2.0。
A23.根据段落A1-A2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滑板车,其中所述第一前轮的第一外径(至少基本上)等于所述第二前轮的第二外径。
A24.根据段落A1-A2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滑板车,其中所述第一前轮的第一外径小于所述第二前轮的第二外径。
A25.根据段落A24所述的滑板车,其中所述第一外径与所述第二外径的比可以小于1、小于0.9、小于0.8、小于0.7、小于0.6、或小于0.5。
A26.根据段落A1-A2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滑板车,其中所述转向组件还包括底架枢转止动件,所述底架枢转止动件配置为约束所述轮支撑底架围绕所述底架枢转轴线的旋转,可选地约束到阈值底架枢转角范围内。
A27.根据段落A26所述的滑板车,其中所述底架枢转止动件包括第一止动件和第二止动件,所述第一止动件配置为约束所述轮支撑底架围绕所述底架枢转轴线沿着第一方向的旋转,所述第二止动件配置为约束所述轮支撑底架围绕所述底架枢转轴线沿着第二方向的旋转,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
A28.根据段落A26-A2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滑板车,其中所述底架枢转止动件包括轨道和在所述轨道内平移的止动件。
A29.根据段落A26-A2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滑板车,其中所述底架枢转止动件配置为以下中的至少一个:
(i)避免所述轮支撑底架和所述主体之间的接触;
(ii)避免所述第一前轮和所述主体之间的接触;和
(iii)避免所述第二前轮和所述主体之间的接触。
A30.根据段落A26-A2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滑板车,其中所述底架枢转止动件配置为将底架枢转角约束到所述阈值底架枢转角范围,所述底架枢转角界定在所述转向枢转轴线和在所述第一前旋转轴线和所述第二前旋转轴线之间延伸的线之间。
A31.根据段落A30所述的滑板车,其中所述阈值底架枢转角范围被选择成用以实现以下中的至少一个:
(i)避免所述轮支撑底架和所述主体之间的接触;
(ii)避免所述第一前轮和所述主体之间的接触;和
(iii)避免所述第二前轮和所述主体之间的接触。
A32.根据段落A30-A3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滑板车,其中所述阈值底架枢转角范围具有至少20度、至少30度、至少40度、至少50度、至少60度、至少70度、至少80度、或至少90度的下限。
A33.根据段落A30-A32中任一项所述的滑板车,其中所述阈值底架枢转角范围具有小于200度、小于190度、小于180度、小于170度、小于160度、小于150度、小于140度、小于130度、小于120度、或小于110度的上限。
A34.根据段落A26-A3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滑板车,其中所述底架枢转止动件配置为,当所述底架枢转止动件被接合以约束所述轮支撑底架围绕所述底架枢转轴线的旋转时,允许所述第一前轮围绕所述第一前旋转轴线的旋转和所述第二前轮围绕所述第二前旋转轴线的旋转。
A35.根据段落A1-A3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滑板车,其中所述转向组件还包括转向枢转轴线偏置机构,所述转向枢转轴线偏置机构配置为提供转向枢转轴线恢复力,所述转向枢转轴线恢复力将所述转向组件推向所述笔直向前定向。
A36.根据段落A1-A3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滑板车,其中所述转向组件还包括底架枢转轴线偏置机构,所述底架枢转轴线偏置机构配置为提供底架枢转轴线恢复力,所述底架枢转轴线恢复力将所述轮支撑底架相对于所述转向枢转轴线推向预定定向。
A37.根据段落A36所述的滑板车,其中所述预定定向是至少20度、至少30度、至少40度、至少50度、至少60度、至少70度、至少80度、至少90度,小于200度、小于190度、小于180度、小于170度、小于160度、小于150度、小于140度、小于130度小于120度、和/或小于110度的底架枢转角,其中所述底架枢转角界定在所述转向枢转轴线和在所述第一前旋转轴线和所述第二前旋转轴线之间延伸的线之间。
A38.根据段落A36-A3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滑板车,其中所述预定定向是以下中的一个:
(i)水平定向,其中所述第一前轮的第一前接触点和所述第二前轮的第二前接触点之间的线是水平的;
(ii)后部向下定向,其中从所述第一前轮的所述第一前接触点到所述第二前轮的所述第二前接触点之间的线是向下倾斜的;和
(Iii)前部向下定向,其中从所述第二前轮的所述第二前接触点到所述第一前轮的所述第一前接触点之间的线是向下倾斜的。
A39.根据段落A1-A3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滑板车,其中当所述转向组件处于所述笔直向前定向时,所述后轮与所述第一前轮和所述第二前轮成一列。
A40.根据段落A1-A3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滑板车,其中当所述转向组件处于所述笔直向前定向时,所述后轮与所述第一前轮和所述第二前轮中的至少一个不成一列。
A41.根据段落A1-A3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滑板车,其中所述后轮是第一后轮,并且另外其中所述滑板车包括第二后轮。
A42.根据段落A41所述的滑板车,其中所述第一后轮和所述第二后轮安装在承载架上。
A43.根据段落A1-A4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滑板车,其中所述主体包括骑乘者平台,所述骑乘者平台具有上表面,所述上表面被配置为,供所述骑乘者用一只脚站立在其上,当所述骑乘者的另一只脚接触行驶表面/所述行驶表面时。
A44.根据段落A43所述的滑板车,其中所述转向枢转轴线从所述转向组件向上并背离所述骑乘者平台突起。
A45.根据段落A43-A4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滑板车,其中所述滑板车被配置为由所述骑乘者通过以下方式转向:
通过所述骑乘者在所述骑乘者平台的所述上表面上向左或向右倾斜;
通过所述骑乘者使所述转向轴相对于所述行驶表面向左或向右枢转;和
通过所述骑乘者将所述转向轴相对于所述主体围绕所述转向枢转轴线旋转。
A46.根据段落A43-A4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滑板车,其中所述骑乘者平台的上表面至少部分地在所述第一前轮和所述后轮之间延伸。
A47.根据段落A1-A4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滑板车,其中所述轮支撑底架将所述第一前轮和所述第二前轮相对于所述转向枢转轴线操作性地保持为使得,当所述滑板车被所述骑乘者推动穿行过行驶表面/所述行驶表面并且所述骑乘者赋予所述滑板车以倾角时,在所述转向组件和所述行驶表面之间产生的净转矩将所述转向组件推至倾斜引起的转向定向,可选地其中所述倾斜引起的转向定向是所述滑板车的倾角的大小的函数,并且另外可选地其中所述净转矩抵制所述转向组件远离所述倾斜引起的转向定向的运动。
A48.根据段落A1-A4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滑板车,其中所述轮支撑底架将所述第一前轮和所述第二前轮相对于所述转向枢转轴线操作性地保持为使得,当所述滑板车被所述骑乘者推动穿行过行驶表面/所述行驶表面并且所述转向组件受到对倾斜引起的转向定向的扰动时,在所述转向组件和所述行驶表面之间产生的净恢复转矩将所述转向组件推向所述倾斜引起的转向定向。
A49.根据段落A1-A48中的任一项,其中代替“滑板车”,所述段落详述“多轮式运载工具”。
工业适用性
本文公开的转向组件和多轮式运载工具适用于运动休闲运载工具和骑乘者推动式运载工具领域。
据信,以上阐述的公开内容涵盖了具有独立用途的多个不同发明。尽管这些发明中的每个已经以其优选的形式公开,但本文公开的和阐述的其具体的实施方案不应以约束的意义来考虑,因为许多变化形式是可能的。本发明的主题包括本文公开的各种元件、特征、功能和/或特性的所有新颖的和非明显的组合和子组合。类似地,当本公开、前述编号的段落或随后提出的权利要求叙述“一个”或“第一”元件或其等效物时,这样的权利要求应理解成包括一个或更多个这样的元件的结合,既不要求也不排除两个或更多个这样的元件。
据信,随附的权利要求具体指出了涉及所公开的发明中的一个并且是新颖的和非显而易见的一些组合和子组合。在特征、功能、元件和/或特性的其他组合和子组合中体现的发明可以通过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修改或通过在此申请或相关申请中提出新权利要求来要求权利保护。不管这些修改的或新的权利要求书是否涉及不同的发明或者涉及相同的发明,不管在范围上与原始权利要求书不同、更宽、更窄或相同,也被认为包括在本公开的主题内。

Claims (37)

1.一种滑板车,包括:
主体,其配置为支撑骑乘者;
后轮,其旋转地联接到所述主体;
转向组件,其包括:
(i)转向轴,其围绕转向枢转轴线旋转地联接到所述主体,并且配置为允许所述转向组件围绕所述转向枢转轴线在多个转向定向之间旋转,所述多个转向定向包括至少笔直向前定向和转弯定向,在所述笔直向前定向中,所述转向组件定向成沿着笔直的向前轨迹引导所述滑板车,在所述转弯定向中,所述转向组件定向成沿着弯曲的轨迹引导所述滑板车;
(ii)轮支撑底架,其枢转地联接到所述转向轴以围绕底架枢转轴线旋转;
(iii)第一前轮,其围绕第一前旋转轴线旋转地联接到所述轮支撑底架;和
(iv)第二前轮,其围绕第二前旋转轴线旋转地联接到所述轮支撑底架,其中所述第二前轮至少基本上与所述第一前轮成一列,使得垂直于所述第一前旋转轴线和所述第二前旋转轴线延伸的一条线与所述第一前轮和所述第二前轮相交,并且另外其中当所述转向轴处于所述笔直向前定向时,所述第二前轮定位成比所述第一前轮更靠近所述后轮;
其中当所述转向组件处于所述笔直向前定向并且所述滑板车在平面行驶表面上处于直立定向时,所述滑板车界定中立定向;
其中在所述中立定向中,所述第一前轮与所述平面行驶表面形成第一前接触点,所述第二前轮与所述平面行驶表面形成第二前接触点,并且所述后轮与所述平面行驶表面形成后接触点;
其中当所述滑板车处于所述中立定向时:
(i)第一地面接触距离被界定为所述第一前接触点和所述转向枢转轴线之间的最小距离;并且
(ii)第二地面接触距离被界定为所述第二前接触点和所述转向枢转轴线之间的最小距离;
其中所述第一地面接触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地面接触距离;并且
其中所述滑板车还包括底架枢转止动件,所述底架枢转止动件配置为将所述轮支撑底架围绕所述底架枢转轴线的旋转约束在底架枢转角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其中所述底架枢转止动件配置为,当所述底架枢转止动件被接合以约束所述轮支撑底架围绕所述底架枢转轴线的旋转时,允许所述第一前轮围绕所述第一前旋转轴线的旋转和所述第二前轮围绕所述第二前旋转轴线的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其中所述转向组件包括所述底架枢转止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其中所述第一前轮的第一外径大于所述第二前轮的第二外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其中所述轮支撑底架将所述第一前轮和所述第二前轮相对于所述转向枢转轴线操作性地保持为使得:当骑乘者由所述主体支撑时,所述第一前轮和行驶表面之间的第一法向力大于所述第二前轮和所述行驶表面之间的第二法向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其中所述第一前接触点在所述转向枢转轴线与所述平面行驶表面相交的点的前方,并且所述第二前接触点在所述转向枢转轴线与所述平面行驶表面相交的点的后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其中当所述滑板车处于所述中立定向时:
(i)第一安装偏移距离被界定为所述底架枢转轴线和第一平面之间的最小距离,所述第一平面垂直于所述平面行驶表面并平行于所述第一前旋转轴线延伸;并且
(ii)第二安装偏移距离被界定为所述底架枢转轴线和第二平面之间的最小距离,所述第二平面垂直于所述平面行驶表面并平行于所述第二前旋转轴线延伸;
其中所述第一安装偏移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安装偏移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其中当所述滑板车处于所述中立定向时:
(i)第一安装偏移距离被界定为所述底架枢转轴线和第一平面之间的最小距离,所述第一平面垂直于所述平面行驶表面并平行于所述第一前旋转轴线延伸;并且
(ii)第二安装偏移距离被界定为所述底架枢转轴线和第二平面之间的最小距离,所述第二平面垂直于所述平面行驶表面并平行于所述第二前旋转轴线延伸;
其中所述第一平面在所述底架枢转轴线的前方,并且所述第二平面在所述底架枢转轴线的后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其中所述轮支撑底架将所述第一前轮和所述第二前轮相对于所述转向枢转轴线操作性地保持为使得第一转矩小于第二转矩;
其中所述第一转矩是当所述滑板车被骑乘者推动穿行过行驶表面时,由所述第一前轮和行驶表面之间的第一横向摩擦力产生的围绕所述转向枢转轴线的转矩;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转矩是当所述滑板车被骑乘者推动穿行过所述行驶表面时,由所述第二前轮和所述行驶表面之间的第二横向摩擦力产生的围绕所述转向枢转轴线的转矩。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其中在所述笔直向前定向中,所述第二前旋转轴线在所述转向枢转轴线的后方,并且
其中在所述笔直向前定向中,所述第一前旋转轴线在所述转向枢转轴线的前方。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其中所述转向组件还包括底架枢转轴线偏置机构,所述底架枢转轴线偏置机构被配置为提供底架枢转轴线恢复力,所述底架枢转轴线恢复力将所述轮支撑底架相对于所述转向枢转轴线推向预定定向。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滑板车,其中所述预定定向是水平定向,在所述水平定向中,所述第一前轮的第一前接触点和所述第二前轮的第二前接触点之间的线是水平的。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滑板车,其中所述预定定向是后部向下定向,在所述后部向下定向中,从所述第一前轮的第一前接触点到所述第二前轮的第二前接触点的线向下倾斜。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其中当所述转向组件处于所述笔直向前定向时,所述后轮与所述第一前轮和所述第二前轮成一列。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其中所述主体包括骑乘者平台,所述骑乘者平台具有上表面,所述上表面被配置为,供骑乘者用一只脚站立在其上,同时骑乘者的另一只脚接触行驶表面;并且
其中所述滑板车被配置为由骑乘者通过以下方式来沿着转向方向转向:
通过骑乘者在所述骑乘者平台的所述上表面上沿着所述转向方向倾斜,但不使所述转向轴相对于所述主体围绕所述转向枢转轴线旋转;
通过骑乘者使所述转向轴相对于所述行驶表面沿着所述转向方向枢转,但不使所述转向轴相对于所述主体围绕所述转向枢转轴线旋转;和
通过骑乘者使所述转向轴相对于所述主体围绕所述转向枢转轴线旋转。
16.一种滑板车,包括:
主体,其配置为支撑骑乘者;
后轮,其旋转地联接到所述主体;和
转向组件,其包括:
(i)转向轴,其围绕转向枢转轴线旋转地联接到所述主体,并且配置为允许所述转向组件围绕所述转向枢转轴线在多个转向定向之间旋转,所述多个转向定向包括至少笔直向前定向和转弯定向,在所述笔直向前定向中,所述转向组件定向成沿着笔直的向前轨迹引导所述滑板车,在所述转弯定向中,所述转向组件定向成沿着弯曲的轨迹引导所述滑板车;
(ii)轮支撑底架,其枢转地联接到所述转向轴以围绕底架枢转轴线旋转;
(iii)第一前轮,其围绕第一前旋转轴线旋转地联接到所述轮支撑底架;和
(iv)第二前轮,其围绕第二前旋转轴线旋转地联接到所述轮支撑底架,其中所述第二前轮至少基本上与所述第一前轮成一列,使得垂直于所述第一前旋转轴线和所述第二前旋转轴线延伸的一条线与所述第一前轮和所述第二前轮相交,并且当所述转向组件处于所述笔直向前定向时,所述第二前轮定位成比所述第一前轮更靠近所述后轮;
其中所述轮支撑底架将所述第一前轮和所述第二前轮相对于所述转向枢转轴线操作性地保持为使得:当所述滑板车被骑乘者推动穿行过行驶表面并且骑乘者赋予所述滑板车以倾角,但不使所述转向轴围绕所述转向枢转轴线旋转时,在所述转向组件和所述行驶表面之间产生的转弯净转矩将所述转向组件沿着所述倾角的方向推至倾斜引起的转向定向;并且
其中所述轮支撑底架将所述第一前轮和所述第二前轮相对于所述转向枢转轴线操作性地保持为使得:当所述滑板车被骑乘者推动穿行过所述行驶表面并且所述转向组件受到对所述倾斜引起的转向定向的扰动时,在所述转向组件和所述行驶表面之间产生的净恢复转矩推进所述转向组件使其朝向所述倾斜引起的转向定向返回。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滑板车,其中当所述转向组件处于所述笔直向前定向并且所述滑板车在所述行驶表面上处于直立定向时,所述滑板车界定中立定向;
其中当所述滑板车处于所述中立定向时:
(i)第一安装偏移距离被界定为所述底架枢转轴线和第一平面之间的最小距离,所述第一平面垂直于所述行驶表面并平行于所述第一前旋转轴线延伸;并且
(ii)第二安装偏移距离被界定为所述底架枢转轴线和第二平面之间的最小距离,所述第二平面垂直于所述行驶表面并平行于所述第二前旋转轴线延伸;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安装偏移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安装偏移距离。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滑板车,其中所述净恢复转矩包括:
(i)围绕所述转向枢转轴线的第一恢复转矩,其中所述第一恢复转矩由所述第一前轮和所述行驶表面之间的第一横向摩擦力产生;和
(ii)围绕所述转向枢转轴线的第二恢复转矩,其中所述第二恢复转矩由所述第二前轮和所述行驶表面之间的第二横向摩擦力产生;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恢复转矩大于所述第一恢复转矩。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滑板车,其中所述转弯净转矩包括:
(i)围绕所述转向枢转轴线的第一转弯转矩,其中所述第一转弯转矩由所述第一前轮和所述行驶表面之间的第一横向摩擦力产生;和
(ii)围绕所述转向枢转轴线的第二转弯转矩,其中所述第二转弯转矩由所述第二前轮和所述行驶表面之间的第二横向摩擦力产生;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转弯转矩大于所述第一转弯转矩。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滑板车,其中所述轮支撑底架将所述第一前轮和所述第二前轮相对于所述转向枢转轴线操作性地保持为使得:当骑乘者由所述主体支撑时,所述第一前轮和行驶表面之间的第一法向力大于所述第二前轮和所述行驶表面之间的第二法向力。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滑板车,还包括底架枢转止动件,所述底架枢转止动件被配置为将所述轮支撑底架围绕所述底架枢转轴线的旋转约束在底架枢转角范围内。
22.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滑板车,其中所述转向组件还包括底架枢转轴线偏置机构,所述底架枢转轴线偏置机构被配置为提供底架枢转轴线恢复力,所述底架枢转轴线恢复力将所述轮支撑底架相对于所述转向枢转轴线推向预定定向。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滑板车,其中所述预定定向是水平定向,在所述水平定向中,所述第一前轮的第一前接触点和所述第二前轮的第二前接触点之间的线是水平的。
24.一种滑板车,包括:
主体,其配置为支撑骑乘者;
后轮,其旋转地联接到所述主体;
转向组件,其包括:
(i)转向轴,其围绕转向枢转轴线旋转地联接到所述主体,并且配置为允许所述转向组件围绕所述转向枢转轴线在多个转向定向之间旋转,所述多个转向定向包括至少笔直向前定向和转弯定向,在所述笔直向前定向中,所述转向组件定向成沿着笔直的向前轨迹引导所述滑板车,在所述转弯定向中,所述转向组件定向成沿着弯曲的轨迹引导所述滑板车;
(ii)轮支撑底架,其枢转地联接到所述转向轴以围绕底架枢转轴线旋转;
(iii)第一前轮,其围绕第一前旋转轴线旋转地联接到所述轮支撑底架;和
(iv)第二前轮,其围绕第二前旋转轴线旋转地联接到所述轮支撑底架,其中所述第二前轮至少基本上与所述第一前轮成一列,使得垂直于所述第一前旋转轴线和所述第二前旋转轴线延伸的一条线与所述第一前轮和所述第二前轮相交,并且另外其中当所述转向轴处于所述笔直向前定向时,所述第二前轮定位成比所述第一前轮更靠近所述后轮;
其中所述轮支撑底架将所述第一前轮和所述第二前轮相对于所述转向枢转轴线操作性地保持为使得第一转矩小于第二转矩;
其中所述第一转矩是当所述滑板车被骑乘者推动穿行过行驶表面时,由所述第一前轮和行驶表面之间的第一横向摩擦力产生的围绕所述转向枢转轴线的转矩;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转矩是当所述滑板车被骑乘者推动穿行过所述行驶表面时,由所述第二前轮和所述行驶表面之间的第二横向摩擦力产生的围绕所述转向枢转轴线的转矩;并且
其中滑板车还包括底架枢转止动件,底架枢转止动件配置为将所述轮支撑底架围绕所述底架枢转轴线的旋转约束在底架枢转角范围内。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滑板车,其中所述底架枢转止动件配置为,当所述底架枢转止动件被接合以约束所述轮支撑底架围绕所述底架枢转轴线的旋转时,允许所述第一前轮围绕所述第一前旋转轴线的旋转和所述第二前轮围绕所述第二前旋转轴线的旋转。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滑板车,其中所述转向组件包括所述底架枢转止动件。
27.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滑板车,其中所述第一前轮的第一外径大于所述第二前轮的第二外径。
28.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滑板车,其中所述轮支撑底架将所述第一前轮和所述第二前轮相对于所述转向枢转轴线操作性地保持为使得:当骑乘者由所述主体支撑时,所述第一前轮和行驶表面之间的第一法向力大于所述第二前轮和所述行驶表面之间的第二法向力。
29.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滑板车,其中当所述转向组件处于所述笔直向前定向并且所述滑板车在平面行驶表面上处于直立定向时,所述滑板车界定中立定向;并且
另外其中在所述中立定向中,所述第一前轮与所述平面行驶表面形成第一前接触点,所述第二前轮与所述平面行驶表面形成第二前接触点,并且所述后轮与所述平面行驶表面形成后接触点。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滑板车,其中所述第一前接触点在所述转向枢转轴线与所述平面行驶表面相交的点的前方,并且所述第二前接触点在所述转向枢转轴线与所述平面行驶表面相交的点的后方。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滑板车,其中当所述滑板车处于所述中立定向时:
(i)第一安装偏移距离被界定为所述底架枢转轴线和第一平面之间的最小距离,所述第一平面垂直于所述平面行驶表面并平行于所述第一前旋转轴线延伸;并且
(ii)第二安装偏移距离被界定为所述底架枢转轴线和第二平面之间的最小距离,所述第二平面垂直于所述平面行驶表面并平行于所述第二前旋转轴线延伸;
其中所述第一安装偏移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安装偏移距离。
32.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滑板车,其中当所述滑板车处于所述中立定向时:
(i)第一安装偏移距离被界定为所述底架枢转轴线和第一平面之间的最小距离,所述第一平面垂直于所述平面行驶表面并平行于所述第一前旋转轴线延伸;并且
(ii)第二安装偏移距离被界定为所述底架枢转轴线和第二平面之间的最小距离,所述第二平面垂直于所述平面行驶表面并平行于所述第二前旋转轴线延伸;
其中所述第一平面在所述底架枢转轴线的前方,并且所述第二平面在所述底架枢转轴线的后方。
33.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滑板车,其中在所述笔直向前定向中,所述第二前旋转轴线在所述转向枢转轴线的后方,并且
其中在所述笔直向前定向中,所述第一前旋转轴线在所述转向枢转轴线的前方。
34.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滑板车,其中所述转向组件还包括底架枢转轴线偏置机构,所述底架枢转轴线偏置机构被配置为提供底架枢转轴线恢复力,所述底架枢转轴线恢复力将所述轮支撑底架相对于所述转向枢转轴线推向预定定向,并且另外其中所述预定定向是水平定向,在所述水平定向中,所述第一前轮的第一前接触点和所述第二前轮的第二前接触点之间的线是水平的。
3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滑板车,其中所述转向组件还包括底架枢转轴线偏置机构,所述底架枢转轴线偏置机构被配置为提供底架枢转轴线恢复力,所述底架枢转轴线恢复力将所述轮支撑底架相对于所述转向枢转轴线推向预定定向,并且另外其中所述预定定向是后部向下定向,在所述后部向下定向中,从所述第一前轮的第一前接触点到所述第二前轮的第二前接触点的线向下倾斜。
3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滑板车,其中当所述转向组件处于所述笔直向前定向时,所述后轮与所述第一前轮和所述第二前轮成一列。
37.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滑板车,其中所述主体包括骑乘者平台,所述骑乘者平台具有上表面,所述上表面被配置为,供骑乘者用一只脚站立在其上,同时骑乘者的另一只脚接触行驶表面;并且
其中所述滑板车被配置为由骑乘者通过以下方式来沿转向方向转向:
通过骑乘者在所述骑乘者平台的所述上表面上沿着所述转向方向倾斜,但不使所述转向轴相对于所述主体围绕所述转向枢转轴线旋转;
通过骑乘者使所述转向轴相对于所述行驶表面沿着所述转向方向枢转,但不使所述转向轴相对于所述主体围绕所述转向枢转轴线旋转;和
通过骑乘者使所述转向轴相对于所述主体围绕所述转向枢转轴线旋转。
CN201580073180.9A 2014-11-13 2015-11-12 滑板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20706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462079385P 2014-11-13 2014-11-13
US62/079,385 2014-11-13
US14/938,617 US9738342B2 (en) 2014-11-13 2015-11-11 Steering assemblies for multi-wheeled vehicles and multi-wheeled vehicles including the steering assemblies
US14/938,617 2015-11-11
PCT/US2015/060418 WO2016077605A1 (en) 2014-11-13 2015-11-12 Steering assemblies for multi-wheeled vehicles and multi-wheeled vehicles including the steering assemblie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07069A CN107207069A (zh) 2017-09-26
CN107207069B true CN107207069B (zh) 2019-06-28

Family

ID=559550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73180.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207069B (zh) 2014-11-13 2015-11-12 滑板车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9738342B2 (zh)
EP (1) EP3218249A4 (zh)
JP (1) JP2017533860A (zh)
KR (1) KR20170093837A (zh)
CN (1) CN107207069B (zh)
AU (1) AU2015346262B2 (zh)
MX (1) MX2017006179A (zh)
WO (1) WO201607760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01851B (zh) * 2019-04-29 2024-05-10 永康市东玮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滑板车转向机构及其转向复位机构
US20220238989A1 (en) * 2019-08-26 2022-07-28 Grabtaxi Holdings Pte. Ltd. Antenna design of internet of things for sharing scooter
CN112645233A (zh) * 2020-12-24 2021-04-13 杭州盈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库房和野外多用途型卧式千斤顶
IT202100005669A1 (it) * 2021-03-10 2021-06-10 Scinte S N C Di Nicoletta Locatelli E Roberto Nani Veicolo su ruote adattato per mantenersi stabile e kit per adattare appositamente un veicolo su ruote per mantenersi stabil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42071A (en) * 1993-05-06 1994-08-30 Mike Soo In-line roller skate brake assembly
US6293560B1 (en) * 1997-06-17 2001-09-25 Buzz Bike International Pty. Ltd. Suspension arrangement for a wheeled conveyance
US6343798B1 (en) * 2000-10-03 2002-02-05 Shou Mao Chen Scooter
CN1337909A (zh) * 1999-01-26 2002-02-27 安东尼奥·蒂姆 用于在滚轮或者滑行体上运动的人的拖行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07562A (en) 1963-04-01 1965-09-21 John W Ewing Endless track conversion kit for wheeled vehicles
US3710886A (en) 1969-06-12 1973-01-16 A Wagner Mechanism for converting wheeled vehicle into tracked vehicle
US3724580A (en) 1971-02-08 1973-04-03 Fmc Corp Convertible track system for wheeled vehicle
US3929204A (en) 1975-01-22 1975-12-30 Lawrence Hugh Newell Trailer crane with outrigger to crawler conversion
US4062557A (en) * 1976-08-19 1977-12-13 Roden Harry F Eight wheel skateboard
US4620602A (en) 1985-07-01 1986-11-04 Allen Capriotti Track drive converter
US4799702A (en) * 1988-05-11 1989-01-24 Tarrassa Wang Scooter with turnable rear wheel
US5343960A (en) 1992-09-08 1994-09-06 Les Equipements Industriels Caterpillar track attachment
US5361860A (en) 1993-05-04 1994-11-08 Smith John S Conversion unit for wheel-driven tractors
DE29511176U1 (de) * 1995-07-17 1995-09-21 Henne Ralf Tretroller für Erwachsene und Kinder
US5855248A (en) 1996-05-14 1999-01-05 Rawson; Ray E. Track drive conversion apparatus for wheel driven vehicle
US6135220A (en) 1998-12-16 2000-10-24 Torvec Inc. Modular system for track-laying vehicle
US6227551B1 (en) * 1999-06-04 2001-05-08 9084-6593 Quebec Inc. In-line roller skate with eccentrically pivot wheel frames
US20020023788A1 (en) 2000-06-06 2002-02-28 Utah State University Multipurpose all-terrain vehicle
TW481136U (en) * 2000-09-05 2002-03-21 Sz-Yu Lin Steering mechanism for skating scooter
US6386562B1 (en) 2000-09-11 2002-05-14 Hui Shan Kuo Scooter having changeable steering mechanism
CN2452874Y (zh) 2000-12-08 2001-10-10 信隆实业(深圳)有限公司 直排式四轮滑板车装置
US20020096849A1 (en) 2001-01-19 2002-07-25 Bang Richard Michael Trick bar for foot scooter
CN2463000Y (zh) * 2001-02-19 2001-12-05 张文环 能增加滑行距离的滑行助动装置
US6494470B2 (en) 2001-05-11 2002-12-17 Tai E. International Front wheels assembly for a scooter
AUPR663901A0 (en) 2001-07-26 2001-08-16 Contarino, Aldo Suspension and steering arrangement for a vehicle
US20030141688A1 (en) * 2002-01-30 2003-07-31 Lynn Ricky L. Skateboard
FR2841868B1 (fr) 2002-07-05 2004-10-15 Otico Dispositif d'entrainement a chenille souple pour vehicule a moteur et vehicule ainsi obtenu
US6808188B1 (en) * 2003-04-07 2004-10-26 Jeeng-Neng Fan Steerable scooter
US8342546B2 (en) 2004-02-07 2013-01-01 Bryant Robert H Two-wheeled in-line vehicle with torque generator
BRPI0504027B1 (pt) * 2005-09-22 2016-04-19 Rollerboard Comércio De Artigos Esportivos Ltda Epp prancha sobre rodas com rodas diferenciadas centralizadas em linha
KR20060038411A (ko) * 2006-01-23 2006-05-03 박경희 스윙식 추진장치
US7597333B2 (en) 2006-04-05 2009-10-06 Acorn Products, Llc Brake assembly and scooters and skateboards including the same
WO2008025142A1 (en) 2006-08-29 2008-03-06 Rpm Tech Inc. Hybrid vehicle
EP2285654B1 (en) 2008-05-06 2013-12-11 Andreas Epstein Skating device
WO2011085404A2 (en) 2010-01-11 2011-07-14 Michael Bellon Scooter with rotatable platform
DE202011109151U1 (de) 2010-11-29 2012-07-16 Hubert Petutschnig Scooter
US8939454B2 (en) 2011-06-30 2015-01-27 Acorn Products, Llc Scooters and scooter steering system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42071A (en) * 1993-05-06 1994-08-30 Mike Soo In-line roller skate brake assembly
US6293560B1 (en) * 1997-06-17 2001-09-25 Buzz Bike International Pty. Ltd. Suspension arrangement for a wheeled conveyance
CN1337909A (zh) * 1999-01-26 2002-02-27 安东尼奥·蒂姆 用于在滚轮或者滑行体上运动的人的拖行机
US6343798B1 (en) * 2000-10-03 2002-02-05 Shou Mao Chen Scoot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15346262A1 (en) 2017-06-29
EP3218249A4 (en) 2017-12-27
US20160137250A1 (en) 2016-05-19
AU2015346262B2 (en) 2018-07-05
WO2016077605A1 (en) 2016-05-19
EP3218249A1 (en) 2017-09-20
JP2017533860A (ja) 2017-11-16
CN107207069A (zh) 2017-09-26
US9738342B2 (en) 2017-08-22
MX2017006179A (es) 2018-01-23
KR20170093837A (ko) 2017-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07069B (zh) 滑板车
EP2285593B1 (en) Bi-directional propulsion caster
US3442528A (en) Steering axle mount for a wheeled toy
CN204956786U (zh) 一种双轮平衡车
US20090066150A1 (en) Cam Action Caster Assembly for Ride-On Devices
KR20020042572A (ko) 흔들어서 나아가는 구름판
CN104271434B (zh) 具有姿势控制功能的车辆
WO2018027216A1 (en) Bicycle trainer permitting steering and tilting motion
JP2012011168A (ja) スケータ
CA2961853C (en) A vehicle with a sloping steering column
US20170088224A1 (en) A ski scooter
CN105209332A (zh) 撑杆推进的脚踏车
KR102310165B1 (ko) 구형 바퀴를 구비한 차량
US9988063B2 (en) Stabilizing system for use with a reel cart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US8973695B2 (en) Vehicle wheeled device
KR102299340B1 (ko) 주행 모드 변경이 가능한 소형 모빌리티
WO2012130598A1 (en) Three-wheeled coaster
US20100301573A1 (en) Steerable Sledge Comprising Two Runners
KR20190067238A (ko) 삼륜 스쿠터
KR20120000593A (ko) 이륜 보드
KR20130110662A (ko) 스윙보드
CN203439196U (zh) 后轮控制转向的三轮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628

Termination date: 202011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