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73207B - 定植杯 - Google Patents

定植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73207B
CN107173207B CN201710398960.1A CN201710398960A CN107173207B CN 107173207 B CN107173207 B CN 107173207B CN 201710398960 A CN201710398960 A CN 201710398960A CN 107173207 B CN107173207 B CN 1071732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action part
cylinder wall
area
planting
ho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9896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173207A (zh
Inventor
卓杰强
刘春宇
赵慧
杨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yuan Hongjia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hunmuyuan Holding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hunmuyuan Holding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hunmuyuan Holding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39896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173207B/zh
Priority to PCT/CN2017/092679 priority patent/WO2018218739A1/zh
Publication of CN1071732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732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1732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732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31/00Soilless cultivation, e.g. hydroponics
    • A01G31/02Special apparatus theref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20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in agriculture, e.g. CO2
    • Y02P60/21Dinitrogen oxide [N2O], e.g. using aquaponics, hydroponics or efficiency measur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 Transplan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定植杯,在筒壁主体的下方设置相连接的第一收缩部和第二收缩部,第一收缩部下开口的面积小于第一收缩部上开口的面积,且第二收缩部位于第一收缩部的下方,第二收缩部下开口的面积小于第二收缩部上开口的面积,使筒壁的下部呈阶梯倾斜状,一方面,方便定植杯叠摞在一起;另一方面,减小了定植杯叠摞在一起时的接触面积,便于定植杯实现机械化分离,减少生产人员的工作量,提升了工作效率。收缩部上开设有长孔和短孔,一方面,增加了定植杯内作物根系外伸的通道,有利于作物根系向侧面以及向下生长;另一方面,作物根系可以更多地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并吸收,更加有利于作物的快速生长,减小了生长周期,提高了市场的竞争力。

Description

定植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用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定植杯。
背景技术
目前,农业生产中无土栽培常包括水培、雾培以及基质栽培,基质栽培常采用定植杯作为作物的培养器皿,常用的定植杯多为简单的杯状结构,杯壁呈开口向中心收缩的锥状结构,定植杯在使用前通常叠摞在一起,这种放置方式容易导致定植杯彼此之间紧密贴合,使用时不便于分离,无形中增加了生产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生产效率;另一方面,杯壁的下部常开设有沿周向分布的短孔,短孔只有利于根系向下部生长,不利于根系的侧向生长,同时,导致作物根系无法充分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进而不利于作物的快速生长,无形中增加了种植的时间,降低了市场的竞争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定植杯。
有鉴于此,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提供了一种定植杯,包括:筒壁主体以及连接在筒壁主体下方的收缩部;筒底,并与收缩部相连接;收缩部包括:第一收缩部,第一收缩部下开口的面积小于第一收缩部上开口的面积;第二收缩部,第二收缩部位于第一收缩部的下方,第二收缩部下开口的面积小于第二收缩部上开口的面积;第一收缩部以及第二收缩部顺次相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定植杯,通过在筒壁主体的下方设置相连接的第一收缩部和第二收缩部,第一收缩部下开口的面积小于第一收缩部上开口的面积,且第二收缩部位于第一收缩部的下方,第二收缩部下开口的面积小于第二收缩部上开口的面积,此结构设置,使得筒壁的下部呈阶梯倾斜状,一方面,方便定植杯叠摞在一起;另一方面,又减小了定植杯叠摞在一起时的接触面积,便于定植杯实现机械化分离并顺利落入穴盘内,减少了生产人员的工作量,进而提升了工作效率。
另外,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收缩部还包括:第三收缩部,其位于第二收缩部的下方,并与第二收缩部相连接,第三收缩部下开口的面积小于第三收缩部上开口的面积。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三收缩部位于第二收缩部的下方,且第三收缩部下开口的面积小于第三收缩部上开口的面积,使定植杯的整体强度增大,保证了定植杯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筒壁主体包括第一筒壁、第二筒壁、第三筒壁、第一水平筒壁以及第二水平筒壁;其中,第一筒壁、第二筒壁、第三筒壁依次通过第一水平筒壁、第二水平筒壁相连接,形成阶梯状结构。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筒壁、第二筒壁、第三筒壁依次通过第一水平筒壁、第二水平筒壁相连接,使定植杯的上部呈多层阶梯状,从而有利于定植杯的叠摞放置,节省了空间;定植杯上的第一水平筒壁和第二水平筒壁便于定植杯承托在穴盘内进行播种、催芽以及炼苗,且当定植杯内的作物生长到足以移栽到定植板上时,第一水平筒壁和第二水平筒壁能够平稳地放置在定植板上,起到承托苗体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筒壁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二筒壁下开口的面积小于第二筒壁上开口的面积;第三筒壁下开口的面积小于第三筒壁上开口的面积。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筒壁沿竖直方向设置,便于定植杯的叠摞;又第二筒壁下开口的面积小于第二筒壁上开口的面积,第三筒壁下开口的面积小于第三筒壁上开口的面积,使定植杯的上部呈多层阶梯锥形,更有利于定植杯叠摞在一起。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收缩部上开设有长孔,长孔自第三收缩部向第二收缩部延伸,长孔的末端位于第二收缩部上;收缩部上开设有短孔,短孔延第三收缩部延伸,短孔的末端位于第三收缩部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定植杯的收缩部上开设有长孔,长孔自第三收缩部向第二收缩部延伸,长孔的末端位于第二收缩部上,一方面,增加了定植杯内作物根系外伸的通道,使得作物根系能够伸出定植杯,有利于作物根系向侧面以及向下生长;另一方面,作物根系可以更多地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并吸收,更加有利于作物的快速生长,减小了生长周期,降低了种植成本,提高了市场的竞争力。定植杯的收缩部上开设有短孔,短孔延第三收缩部延伸,短孔的末端位于第三收缩部上,有利于根系向下生长,便于根系吸收营养液,同时简化了定植杯的加工工序,降低了生产的成本。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长孔和短孔沿着收缩部的周向交替分布。
在该技术方案中,长孔和短孔沿着收缩部的周向交替分布,保证了定植杯内作物根系生长的均匀性,使得作物的长、短根系交错排布,保证了定植杯整体的稳定性,避免了因为定植杯内作物的根系在某一处较多较长,而在另一处较少较短,容易造成定植杯整体倾斜,从而不利于其内作物的生长及成形。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长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长孔沿着收缩部的周向均匀分布;短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短孔沿着收缩部的周向均匀分布。
在该技术方案中,长孔和短孔的数量均为多个,且均沿着收缩部的周向均匀分布,为定植杯内作物根系的生长提供更多的外伸通道,保证了作物根系可以更多地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并吸收,更加有利于作物的快速生长,减小了生长周期,提高了市场的竞争力。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筒底上开设有多个通孔,多个通孔沿着筒底的周向均匀分布。
在该技术方案中,筒底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有助于根系向下生长,且向下生长的根系可以与营养液接触接触并吸收,更加有利于作物的快速生长;多个通孔沿着筒底的周向均匀分布,使得作物根系生长的更加均匀、有规律,进而也保证了定植杯整体的稳定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长孔和/或短孔与通孔相连通。
在该技术方案中,长孔和/或短孔与通孔相连通,方便加工制造的同时,有利于作物根系生长的连续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筒壁主体还包括:翻边,翻边与第一筒壁相连接,翻边向背离第一筒壁的开口方向延伸并向筒底方向折弯。
在该技术方案中,筒壁主体还包括向背离第一筒壁的开口方向延伸并向筒底方向折弯的翻边,此翻边结构的设置,方便了定植杯的抓取。
综上,本发明通过在筒壁主体的下方设置相连接的第一收缩部和第二收缩部,第一收缩部下开口的面积小于第一收缩部上开口的面积,且第二收缩部位于第一收缩部的下方,第二收缩部下开口的面积小于第二收缩部上开口的面积,此结构设置,使得筒壁的下部呈阶梯倾斜状,一方面,方便定植杯叠摞在一起;另一方面,又减小了定植杯叠摞在一起时的接触面积,便于定植杯实现机械化分离并顺利落入穴盘内,减少了生产人员的工作量,进而提升了工作效率。筒壁主体的第一筒壁、第二筒壁、第三筒壁依次通过第一水平筒壁、第二水平筒壁相连接,形成阶梯状结构,具体地,第一筒壁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二筒壁下开口的面积小于第二筒壁上开口的面积,第三筒壁下开口的面积小于第三筒壁上开口的面积,使定植杯的上部呈多层阶梯状倾斜状,从而有利于定植杯的叠摞放置,节省了空间;定植杯上的第一水平筒壁和第二水平筒壁便于定植杯承托在穴盘内进行播种、催芽以及炼苗,且当定植杯内的作物生长到足以移栽到定植板上时,第一水平筒壁和第二水平筒壁能够平稳地放置在定植板上,起到承托苗体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同时,定植杯的收缩部上开设有长孔,长孔自第三收缩部向第二收缩部延伸,并止于第二收缩部,一方面,增加了定植杯内作物根系外伸的通道,使得作物根系能够伸出定植杯,有利于作物根系向侧面以及向下生长;另一方面,作物根系可以更多地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并吸收,更加有利于作物的快速生长,减小了生长周期,降低了种植成本,提高了市场的竞争力。定植杯的收缩部上开设有短孔,短孔延第三收缩部延伸,并止于第三收缩部,有利于根系向下生长,且简化了定植杯的加工工序,降低了生产的成本。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定植杯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定植杯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定植杯俯视图;
其中,图1至图3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筒壁主体,102第一筒壁,104第二筒壁,106第三筒壁,108第一水平筒壁,110第二水平筒壁,112翻边,20收缩部,22第一收缩部,24第二收缩部,26第三收缩部,262长孔,264短孔,30筒底,32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3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定植杯。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植杯,包括:筒壁主体10以及连接在筒壁主体10下方的收缩部20;筒底30,并与收缩部20相连接;收缩部20包括:第一收缩部22,第一收缩部22下开口的面积小于第一收缩部22上开口的面积;第二收缩部24,第二收缩部24位于第一收缩部22的下方,第二收缩部24下开口的面积小于第二收缩部24上开口的面积;第一收缩部22以及第二收缩部24顺次相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定植杯,通过在筒壁主体10的下方设置相连接的第一收缩部22和第二收缩部24,第一收缩部22下开口的面积小于第一收缩部22上开口的面积,且第二收缩部24位于第一收缩部22的下方,第二收缩部24下开口的面积小于第二收缩部24上开口的面积,此结构设置,使得筒壁的下部呈阶梯倾斜状,一方面,方便定植杯叠摞在一起;另一方面,又减小了定植杯叠摞在一起时的接触面积,便于定植杯实现机械化分离并顺利落入穴盘内,减少了生产人员的工作量,进而提升了工作效率。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收缩部20还包括:第三收缩部26,其位于第二收缩部24的下方,并与第二收缩部24相连接,第三收缩部26下开口的面积小于第三收缩部26上开口的面积。
在该实施例中,第三收缩部26位于第二收缩部24的下方,且第三收缩部26下开口的面积小于第三收缩部26上开口的面积,使定植杯的整体强度增大,保证了定植杯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筒壁主体10包括第一筒壁102、第二筒壁104、第三筒壁106、第一水平筒壁108以及第二水平筒壁110;其中,第一筒壁102、第二筒壁104、第三筒壁106依次通过第一水平筒壁108、第二水平筒壁110相连接,形成阶梯状结构。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筒壁102、第二筒壁104、第三筒壁106依次通过第一水平筒壁108、第二水平筒壁110相连接,使定植杯的上部呈多层阶梯状,从而有利于定植杯的叠摞放置,节省了空间;定植杯上的第一水平筒壁108和第二水平筒壁110便于定植杯承托在穴盘内进行播种、催芽以及炼苗,且当定植杯内的作物生长到足以移栽到定植板上时,第一水平筒壁108和第二水平筒壁110能够平稳地放置在定植板上,起到承托苗体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筒壁102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二筒壁104下开口的面积小于第二筒壁104上开口的面积;第三筒壁106下开口的面积小于第三筒壁106上开口的面积。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筒壁102沿竖直方向设置,便于定植杯的叠摞;又第二筒壁104下开口的面积小于第二筒壁104上开口的面积,第三筒壁106下开口的面积小于第三筒壁106上开口的面积,使定植杯的上部呈多层阶梯锥形,更有利于定植杯叠摞在一起。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收缩部20上开设有长孔262,长孔262自第三收缩部26向第二收缩部24延伸,长孔262的末端位于第二收缩部24上;收缩部20上开设有短孔264,短孔264延第三收缩部26延伸,短孔264的末端位于第三收缩部26上。
在该实施例中,定植杯的收缩部20上开设有长孔262,长孔262自第三收缩部26向第二收缩部24延伸,长孔262的末端位于第二收缩部24上,一方面,增加了定植杯内作物根系外伸的通道,使得作物根系能够伸出定植杯,有利于作物根系向侧面以及向下生长;另一方面,作物根系可以更多地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并吸收,更加有利于作物的快速生长,减小了生长周期,降低了种植成本,提高了市场的竞争力。定植杯的收缩部20上开设有短孔264,短孔264延第三收缩部26延伸,短孔264的末端位于第三收缩部26上,有利于根系向下生长,便于根系吸收营养液,同时简化了定植杯的加工工序,降低了生产的成本。
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长孔262和短孔264沿着收缩部20的周向交替分布。
在该实施例中,长孔262和短孔264沿着收缩部20的周向交替分布,保证了定植杯内作物根系生长的均匀性,使得作物的长、短根系交错排布,保证了定植杯整体的稳定性,避免了因为定植杯内作物的根系在某一处较多较长,而在另一处较少较短,容易造成定植杯整体倾斜,从而不利于其内作物的生长及成形。
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长孔26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长孔262沿着收缩部20的周向均匀分布;短孔26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短孔264沿着收缩部20的周向均匀分布。
在该实施例中,长孔262和短孔264的数量均为多个,且均沿着收缩部20的周向均匀分布,为定植杯内作物根系的生长提供更多的外伸通道,保证了作物根系可以更多地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并吸收,更加有利于作物的快速生长,减小了生长周期,提高了市场的竞争力。
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筒底30上开设有多个通孔32,多个通孔32沿着筒底30的周向均匀分布。
在该实施例中,筒底30上开设有多个通孔32,有助于根系向下生长,且向下生长的根系可以与与营养液接触并吸收,更加有利于作物的快速生长;多个通孔32沿着筒底30的周向均匀分布,使得作物根系生长的更加均匀、有规律,进而也保证了定植杯整体的稳定性。
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长孔262和/或短孔264与通孔32相连通。
在该实施例中,长孔262和/或短孔264与通孔32相连通,方便加工制造的同时,有利于作物根系生长的连续性。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筒壁主体10还包括:翻边112,翻边112与第一筒壁102相连接,翻边112向背离第一筒壁102的开口方向延伸并向筒底30方向折弯。
在该实施例中,筒壁主体10还包括向背离第一筒壁102的开口方向延伸并向筒底30方向折弯的翻边112,此翻边112结构的设置,方便了定植杯的抓取。
综上,本发明通过在筒壁主体10的下方设置相连接的第一收缩部22和第二收缩部24,第一收缩部22下开口的面积小于第一收缩部22上开口的面积,且第二收缩部24位于第一收缩部22的下方,第二收缩部24下开口的面积小于第二收缩部24上开口的面积,此结构设置,使得筒壁的下部呈阶梯倾斜状,一方面,方便定植杯叠摞在一起;另一方面,又减小了定植杯叠摞在一起时的接触面积,便于定植杯实现机械化分离并顺利落入穴盘内,减少了生产人员的工作量,进而提升了工作效率。筒壁主体10的第一筒壁102、第二筒壁104、第三筒壁106依次通过第一水平筒壁108、第二水平筒壁110相连接,形成阶梯状结构,具体地,第一筒壁102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二筒壁104下开口的面积小于第二筒壁104上开口的面积,第三筒壁106下开口的面积小于第三筒壁106上开口的面积,使定植杯的上部呈多层阶梯状倾斜状,从而有利于定植杯的叠摞放置,节省了空间;定植杯上的第一水平筒壁108和第二水平筒壁110便于定植杯承托在穴盘内进行播种、催芽以及炼苗,且当定植杯内的作物生长到足以移栽到定植板上时,第一水平筒壁108和第二水平筒壁110能够平稳地放置在定植板上,起到承托苗体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同时,定植杯的收缩部20上开设有长孔262,长孔262自第三收缩部26向第二收缩部24延伸,并止于第二收缩部24,一方面,增加了定植杯内作物根系外伸的通道,使得作物根系能够伸出定植杯,有利于作物根系向侧面以及向下生长;另一方面,作物根系可以更多地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并吸收,更加有利于作物的快速生长,减小了生长周期,降低了种植成本,提高了市场的竞争力。定植杯的收缩部20上开设有短孔264,短孔264延第三收缩部26延伸,并止于第三收缩部26,有利于根系向下生长,且简化了定植杯的加工工序,降低了生产的成本。
在本发明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定植杯,其特征在于,包括:
筒壁主体以及连接在筒壁主体下方的收缩部;
筒底,并与所述收缩部相连接;
所述收缩部包括:
第一收缩部,所述第一收缩部下开口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收缩部上开口的面积;
第二收缩部,所述第二收缩部位于所述第一收缩部的下方,所述第二收缩部下开口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收缩部上开口的面积;
所述第一收缩部以及所述第二收缩部顺次相连接;
第三收缩部,其位于所述第二收缩部的下方,并与所述第二收缩部相连接,所述第三收缩部下开口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三收缩部上开口的面积;
所述收缩部上开设有长孔,所述长孔自所述第三收缩部向所述第二收缩部延伸,所述长孔的末端位于所述第二收缩部上;
所述收缩部上开设有短孔,所述短孔延所述第三收缩部延伸,所述短孔的末端位于所述第三收缩部上;
所述筒底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长孔和/或所述短孔与所述通孔相连通;
所述长孔和所述短孔沿着所述收缩部的周向交替分布;
所述筒壁主体包括第一筒壁、第二筒壁、第三筒壁、第一水平筒壁以及第二水平筒壁;
其中,所述第一筒壁、所述第二筒壁、所述第三筒壁依次通过所述第一水平筒壁、所述第二水平筒壁相连接,形成阶梯状结构;
翻边,所述翻边与所述第一筒壁相连接,所述翻边向背离所述第一筒壁的开口方向延伸并向所述筒底方向折弯;
所述长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长孔沿着所述收缩部的周向均匀分布;
所述短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短孔沿着所述收缩部的周向均匀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植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筒壁沿竖直方向设置;
所述第二筒壁下开口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筒壁上开口的面积;
所述第三筒壁下开口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三筒壁上开口的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植杯,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通孔沿着所述筒底的周向均匀分布。
CN201710398960.1A 2017-05-31 2017-05-31 定植杯 Active CN1071732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98960.1A CN107173207B (zh) 2017-05-31 2017-05-31 定植杯
PCT/CN2017/092679 WO2018218739A1 (zh) 2017-05-31 2017-07-13 定植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98960.1A CN107173207B (zh) 2017-05-31 2017-05-31 定植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73207A CN107173207A (zh) 2017-09-19
CN107173207B true CN107173207B (zh) 2021-12-21

Family

ID=598363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98960.1A Active CN107173207B (zh) 2017-05-31 2017-05-31 定植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173207B (zh)
WO (1) WO201821873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02227B (zh) * 2019-05-06 2023-12-29 福建省中科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定植杯装杯装置
CN110199863B (zh) * 2019-07-02 2023-12-29 福建省中科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定植杯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48972Y (zh) * 1995-11-23 1997-03-12 吴自强 无土栽培定植杯
CN1795712A (zh) * 2004-12-28 2006-07-05 楼信用 花盆
CN201054914Y (zh) * 2006-07-20 2008-05-07 湖北大学 一种用于人工植物浮床的可置换式水培杯
CN201131216Y (zh) * 2007-11-09 2008-10-15 龚攀 桶式无土栽培装置
CN106028885A (zh) * 2014-02-28 2016-10-12 伊莫拉Sacmi机械合作公司 用于咖啡胶囊的杯子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236621Y1 (ko) * 1999-02-13 2001-09-25 전상집 모종포트
KR20090011460U (ko) * 2008-05-07 2009-11-11 (주)수프로 육묘용 용기
CN202918818U (zh) * 2012-12-12 2013-05-08 安徽科技学院 一种花卉水培杯
CN203152106U (zh) * 2013-03-21 2013-08-28 杨维平 一种透气的植物栽培容器
CN204014617U (zh) * 2014-05-16 2014-12-17 台州市绿沃川农场(普通合伙) 蔬菜规模种植用的育苗杯
CN204217613U (zh) * 2014-10-20 2015-03-25 胡良娟 一种水培植物定植器
CN205902476U (zh) * 2016-08-05 2017-01-25 湖南省园艺研究所 一种果树盆栽容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48972Y (zh) * 1995-11-23 1997-03-12 吴自强 无土栽培定植杯
CN1795712A (zh) * 2004-12-28 2006-07-05 楼信用 花盆
CN201054914Y (zh) * 2006-07-20 2008-05-07 湖北大学 一种用于人工植物浮床的可置换式水培杯
CN201131216Y (zh) * 2007-11-09 2008-10-15 龚攀 桶式无土栽培装置
CN106028885A (zh) * 2014-02-28 2016-10-12 伊莫拉Sacmi机械合作公司 用于咖啡胶囊的杯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218739A1 (zh) 2018-12-06
CN107173207A (zh) 2017-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73207B (zh) 定植杯
GB2566797A (en) Carry tray for planting pots
US20140366444A1 (en) Propagation container for plants and propagation plate having several such propagation containers
JP2011072196A (ja) 茸栽培瓶用収容トレイとこれを用いた茸の栽培方法
CN105660233B (zh) 一种育苗托盘
KR20110108066A (ko) 다단 조립형 화분
CN201846656U (zh) 水稻钵体苗育秧盘
CN213245920U (zh) 一种农业用育苗盘
CN204518621U (zh) 莓类作物种植箱
CN211091141U (zh) 一种蔬菜育苗栽培一体化装置
CN210017312U (zh) 水培育苗培养组件
CN105230382A (zh) 一种育苗盘
CN203424056U (zh) 多功能育苗穴盘
CN207911501U (zh) 一种网格式水稻育苗盘
CN207054358U (zh) 一种球根花卉种植浮床
JP2000300083A (ja) 育苗ポット
CN101278634B (zh) 预分隔秧盘
CN219844228U (zh) 一种多功能百香果育苗运输托盘
CN201491564U (zh) 插秧机用交错排列钵体育苗盘
CN219478666U (zh) 一种蔬菜种植用育苗装置
CN201001312Y (zh) 一种改进的育秧盘
CN219478805U (zh) 一种用于种球类植物的种植花框
CN212393354U (zh) 一种便于无损起苗的穴盘
CN220458202U (zh) 一种适用于种球的种植盘及种植容器
CN110833001A (zh) 一种花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8052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Qianhai Shenzhen Hong Kong cooperation zone before Bay Road No. 1 building 201 room A (located in Shenzhen Qianhai business secretary Co. Ltd.)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Chun Mu source Holdings Limited

Address before: 518052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Qianhai Shenzhen Hong Kong cooperation zone before Bay Road No. 1 building 201 room A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Qianhai Hong Jia Technology Co.,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507

Address after: 517025 room 317-1, enterprise service center building, No. 8, Longling Third Road, Longling Industrial Park, Yuancheng District, Hey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EYUAN HONGJIA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52 Room 201, building A, No. 1, Qian Wan Road, Qianhai Shenzhen Hong Kong cooperation zone, Shenzhen, Guangdong (Shenzhen Qianhai business secretary Co., Ltd.)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SPRINGWOODS HOLDI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