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71451A - 用于磁共振系统的电源电路及磁共振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磁共振系统的电源电路及磁共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71451A
CN107171451A CN201710521654.2A CN201710521654A CN107171451A CN 107171451 A CN107171451 A CN 107171451A CN 201710521654 A CN201710521654 A CN 201710521654A CN 107171451 A CN107171451 A CN 1071714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power
magnetic resonance
resonance system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2165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171451B (zh
Inventor
关晓磊
夏翔
侯方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United Imaging Healthc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United Imaging Healthc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United Imaging Healthc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United Imaging Healthc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52165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171451B/zh
Publication of CN1071714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714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1714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714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02J50/12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of the resonant type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磁共振系统的电源电路,包括用于为磁共振系统内的有源器件供电的DC‑DC电源模块;DC‑DC电源模块的输入端用于连接外设电源,DC‑DC电源模块的输出端用于连接至有源器件,DC‑DC电源模块的控制端用于接收外部时钟信号,外部时钟信号的频率置于磁共振系统的射频接收线圈接收的射频信号的频率范围之外。本发明的用于磁共振系统的电源电路及磁共振系统,能够使该DC‑DC电源模块置于磁共振系统的磁体孔附近等强磁场环境,降低了强磁场对DC‑DC电源模块的影响,保证了DC‑DC电源模块在磁共振系统可以正常工作。并且,该电源电路能够节省能耗,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电源电路的集成度。

Description

用于磁共振系统的电源电路及磁共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磁共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磁共振系统的电源电路及磁共振系统。
背景技术
在磁共振系统中,对于电子部件,如信号链中任意环节的电子部件(射频接收机,射频波形小信号发生电路,时钟分配电路等)、控制部件、射频监控部件、外围辅助设备(人机交互类,系统状态监控类)都要用到大规模数字逻辑电路,如FPGA(Field-Programmable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MCU(Micro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单元)或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由于磁共振系统中信号接收链路的灵敏度极高,对射频干扰极其敏感,因此当含有磁芯感性元件的DC-DC电源模块应用于磁共振系统的扫描间时,DC-DC电源模块产生的干扰信号容易被接收线圈线圈接收,并在图像中体现为伪影,影响该磁共振系统的成像质量。因而,通常不会将DC-DC电源模块应用于磁共振系统中,而是采用线性电源器件对磁共振系统中的有源器件进行供电。但线性电源的存在功率浪费,能耗较大;且使用线性电源供电时,还需采用散热装置进行散热,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磁共振系统的电源电路及磁共振系统,提高磁共振系统中DC-DC电源模块的抗干扰性能,节省能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磁共振系统的电源电路,包括用于为磁共振系统内的有源器件供电的DC-DC电源模块;
所述DC-DC电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外设电源,所述DC-DC电源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有源器件,所述DC-DC电源模块的控制端用于接收外部时钟信号,所述外部时钟信号的频率置于所述磁共振系统的射频接收线圈产生的射频信号的频率范围之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DC-DC电源模块包含电感器,所述电感器包括空芯电感器或非磁芯电感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DC-DC电源模块还包括开关管、第一电容器、第二电容器和续流二极管;
所述开关管的源极连接至所述第一电容器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容器的第一端作为所述DC-DC电源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一电容器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开关管的栅极作为所述DC-DC电源模块的控制端,用于接收所述外部时钟信号,所述开关管的漏极串联所述电感连接至所述第二电容器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容器的第一端作为所述DC-DC电源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二电容器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续流二极管的阴极连接至所述电感和所述开关管的漏极的公共端,所述续流二极管的阳极接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感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电感器串联设置;
串联的多个所述电感器并排设置,且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电感器的输入端之间相差180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置于所述外设电源与所述DC-DC电源模块之间的线性电源模块;
所述线性电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外设电源,所述线性电源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DC-DC电源模块的输入端。
本发明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磁共振系统,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磁共振系统的电源电路以及与所述电源电路连接的第一微控制器;
所述第一微控制器连接所述DC-DC电源模块的控制端,所述第一微控制器用于输出所述外部时钟信号至所述DC-DC电源模块,所述DC-DC电源模块用于为所述第一微控制器供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微控制器包括参数解析模块和分频模块;
所述参数解析模块用于根据参数配置信息生成并输出频率选择信号至所述分频模块;
所述分频模块用于根据接收的源时钟信号和所述频率选择信号,对所述源时钟信号进行分频处理,生成并输出所述外部时钟信号至所述DC-DC电源模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微控制器连接的第二微控制器,所述第二微控制器连接所述电源电路;
所述第一微控制器用于根据参数配置信息生成并输出频率选择信号至所述第二微控制器;
所述第二微控制器包括分频模块,所述分频模块根据接收的源时钟信号和所述频率选择信号,对所述源时钟信号进行分频处理,生成并输出所述外部时钟信号至所述DC-DC电源模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分频模块和所述DC-DC电源模块的控制端之间的时钟驱动电路,所述分频模块输出的所述外部时钟信号通过所述时钟驱动电路传送至所述DC-DC电源模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频模块包括:
多分频单元,用于对所述源时钟信号进行分频处理,获得M个子时钟信号Fi,其中,1≤i≤M,M为正整数;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射频信号的中心频率及带宽对所述子时钟信号Fi分别进行向下取整,获得第一分频因子;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射频信号的中心频率及带宽对所述子时钟信号Fi分别进行向上取整,获得第二分频因子;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分频因子与对应的所述子时钟信号Fi的乘积是否在所述射频信号的频带宽度内;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二分频因子与对应的所述子时钟信号Fi的乘积是否在所述射频信号的频带宽度内;
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分频因子与对应的所述子时钟信号Fi的乘积不在所述射频信号的频带宽度内,且所述第二分频因子与对应的子时钟信号Fi的乘积不在所述射频信号的频带宽度内时,则将所述子时钟信号Fi作为所述外部时钟信号传送至所述DC-DC电源模块。
本发明的用于磁共振系统的电源电路及磁共振系统,通过将DC-DC电源模块的外部时钟信号置于射频信号的频率范围之外,能够使该DC-DC电源模块置于磁共振系统的磁体孔附近等强磁场环境,降低了强磁场对DC-DC电源模块的影响,保证了DC-DC电源模块在磁共振系统可以正常工作。并且,由于DC-DC电源模块相比于线性电源模块具有更高的效率,因此该电源电路能够节省能耗,且该电源电路无需散热装置和深度屏蔽结构,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电源电路的集成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电源电路一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串联电感器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磁共振系统一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磁共振系统另一实施例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用于磁共振系统的电源电路及磁共振系统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磁共振系统的电源电路,用于为磁共振系统的射频接收机、控制部件、射频监控部件、外围辅助设备及其他设备中的有源器件供电。具体的,该电源电路包括用于为磁共振系统内的有源器件供电的DC-DC电源模块100,如图1所示,该DC-DC电源模块100包括输入端、输出端及控制端。其中,DC-DC电源模块100的输入端连接外设电源,DC-DC电源模块100的输出端连接至有源器件,该有源器件可以是射频接收机、控制部件或射频监控部件中的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字处理器)或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Device,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等元器件。DC-DC电源模块100的控制端用于接收外部时钟信号,该外部时钟信号的频率置于磁共振系统的射频接收线圈接收的射频信号的频率范围之外,从而可以使得该DC-DC电源模块100工作在射频信号的敏感频段之外,降低DC-DC电源模块100对射频信号的干扰及影响。其中,该外部时钟信号的取值范围还置于DC-DC电源模块100可以接收的频率信号范围之内。当无外部时钟信号时,该DC-DC电源模块100可以工作在默认的频率下,即由默认的内部时钟信号控制该DC-DC电源模块100的工作。
可选地,该DC-DC电源模块100可以安装于磁共振系统的磁体孔径附近,具体地,该DC-DC电源模块100可以安装在磁体侧。由于磁共振接收线圈布置在磁体孔径内部,且灵敏度很高,对落在成像频段内的外部干扰敏感。当将DC-DC电源模块100布置在扫描间时,尤其是是位于磁体侧的DC-DC电源模块100等电子元件距离磁体孔径较近时,该DC-DC电源模块等电子元件产生的干扰很容易被接收线圈接收到并在图像中体现为伪影,影响磁共振系统的成像质量。本实施例中,通过将DC-DC电源模块100的外部时钟信号置于射频信号的敏感频段之外,从而可以避免外部时钟信号的高次谐波干扰成像频段,即避免EMI现象,因此可以将该DC-DC电源模块100设置在磁体侧。同时,该DC-DC电源模块100相对于传统的线性电源模块具有更高的效率,因此该电源电路能够节省能耗,且无需散热装置,降低了电源电路的成本。
进一步地,DC-DC电源模块100可以包含电感器(L1,L2),电感器(L1,L2)包括空芯电感器或非磁芯电感器。其中,非磁芯电感器可以为陶瓷芯电感器等其他非磁芯电感器。通过将DC-DC电源模块100中的电感器设置为空芯电感器或非磁芯电感器,从而可以避免磁共振系统中的强磁场造成DC-DC电源模块100中的电感器退磁而失效的现象,进一步提高了DC-DC电源模块100对磁共振系统中强磁场的抗干扰性能,保证DC-DC电源模块100可以在磁共振系统中正常工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DC-DC电源模块100可以为降压型DC-DC电路。可选地,该DC-DC电源模块100可以包括电感器(L1,L2)、开关管T1、第一电容器C1、第二电容器C2和续流二极管D1,其中,开关管T1的源极连接至第一电容器C1的第一端,第一电容器C1的第一端作为DC-DC电源模块100的输入端,第一电容器C1的第二端接地;开关管T1的栅极作为DC-DC电源模块100的控制端,用于接收外部时钟信号,开关管T1的漏极串联电感连接至第二电容器C2的第一端,第二电容器C2的第一端作为DC-DC电源模块100的输出端,第二电容器C2的第二端接地;续流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至电感和开关管T1的漏极的公共端,续流二极管D1的阳极接地。通过该DC-DC电源模块100能够将外部输入电源转化为能够满足磁共振系统中有源器件供电要求的直流电源。在其他实施例中,该DC-DC电源模块还可是Boost升压型DC-DC电路等。
进一步地,上述电感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电感器串联设置。由于空芯电感器或陶瓷芯电感器等非磁芯电感器不容易做的很大,因而可以通过多个电感器串联设置的方式,以使得该电感器能够满足DC-DC电源模块100的储能及感抗等设计要求,保证DC-DC电源模块100的性能。
更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当多个电感器串联设置时,串联的多个电感器并排设置,且相邻设置的两个电感器的输入端之间相差180度,即两个电感的输入端相向设置。例如,当两个电感器串联设置时,为方便表述,将两个电感器分别标示为第一电感器L1和第二电感器L2。第一电感器L1和第二电感器L2在电路板上并排设置,且第一电感器L1的输入端置于左边时,第二电感器的输入端置于上右边(图2中的箭头方向分别表示第一电感器L1的输入端和第二电感器L2的输出端),从而使得第一电感器L1和第二电感器L2形成180度旋转对称的结构。通过将相邻设置的两个电感器的输入端之间相差180度设置的方式,可以使得相邻两个电感器的磁通量方向相反,从而可以增强两个电感器之间的互感,进而增大其整体的感抗值。
为了进一步避免DC-DC电源模块100对射频信号造成的干扰,还可以在DC-DC电源模块100的外部设置局部屏蔽结构,可选地,该局部屏蔽结构可以为铜镀锡的金属罩。由于该DC-DC电源模块100采用无芯电感器或非磁芯电感器构成,因此,此处的局部屏蔽结构只需采用厚度较薄的普通屏蔽罩即可,无需采用厚度较大的深度屏蔽罩,从而可以节省空间,提高电路板的集成度。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如图3或图4所示,该电源电路100还包括置于外设电源与DC-DC电源模块100之间的线性电源模块400;线性电源模块400的输入端连接外设电源,线性电源模块400的输出端连接至DC-DC电源模块100的输入端。该外设电源可以为磁共振系统的外部输入交流电源,该线性电源可以为线性稳压电源(LDO)。通过线性电源模块400为外设电源提供一级缓冲,从而可以为DC-DC电源模块100提供稳定的输入电压,防止由于输入电压不稳定导致的DC-DC电源模块100内部的脉冲信号的占空比跳变,进而可以避免该占空比跳变引起的外部时钟信号产生的杂散信号落入射频接收线圈接收的射频信号的频率范围内,从而可以降低射频信号对DC-DC电源模块100的干扰,保证该DC-DC电源模块100可以正常工作。可选地,该线性电源模块可以由三极管(或场效应管)、取样电路、误差放大电路等构成,通过控制三极管(或场效应管)的导通程度,使得线性电源模块输出的电压保持稳定。
如图3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磁共振系统,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用于磁共振系统的电源电路以及与电源电路连接的第一微控制器200,具体地,第一微控制器200连接至DC-DC电源模块100,DC-DC电源模块100用于为第一微控制器200供电。第一微控制器200连接DC-DC电源模块100的控制端,第一微控制器200用于输出外部时钟信号至DC-DC电源模块100。可选地,该第一微控制器200可以为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MCU(Micro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单元)、DSP(DigitalSignal Processor,数字处理器)或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等等。
可选地,该第一微控制器200可以包括参数解析模块210和分频模块220。参数解析模块210用于根据参数配置信息生成并输出频率选择信号至分频模块220;其中,参数配置信息可以包括源时钟信号的频率及源时钟信号的带宽。分频模块220用于根据接收的源时钟信号和频率选择信号,对源时钟信号进行分频处理,生成并输出外部时钟信号至DC-DC电源模块100。其中,源时钟信号是指该第一微控制器200的主频信号,如该源时钟信号可以为FPGA的主时钟信号。具体地,该分频模块的工作过程可参见下文中的描述。
作为另一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该磁共振系统还可以包括与第一微控制器200连接的第二微控制器500,第二微控制器500连接电源电路,具体地,第二微控制器500连接至DC-DC电源模块100,DC-DC电源模块500还用于向第二微控制器500供电。此时,第一微控制器200用于根据参数配置信息生成并输出频率选择信号至第二微控制器500。第二微控制器500包括分频模块510,分频模块510根据接收的源时钟信号和频率选择信号,对源时钟信号进行分频处理,生成并输出外部时钟信号至DC-DC电源模块100。可选地,第二微控制器500可以为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等微控制器,利用CPLD等器件的掉电非易失性,可以在上电后就开始持续的根据源时钟信号经过分频模块510输出指定频率的外部时钟信号。其中,该源时钟信号是指第二微处理器500的主频信号,如该源时钟信号为CPLD的主时钟信号。具体地,该分频模块510的工作过程可参见下文中的描述。
如上文所述,分频模块(220或510)可以集成于第一微控制器200或第二微控制器500中,以通过分频的方式获得DC-DC电源模块100的外部时钟信号,该外部时钟信号的频率应置于磁共振系统的射频信号的频率范围之外,且该外部时钟信号的频率应置于该DC-DC电源模块100能够接收的频率范围之内。具体的,该分频模块(220或510)可以包括多分频单元、第一计算单元、第二计算单元、第一判断单元、第二判断单元和控制单元。
多分频单元用于对源时钟信号进行分频处理,获得M个子时钟信号Fi,其中,1≤i≤M,M为正整数;该源时钟信号为第一微控制器200的主频信号或第二微控制器的主频信号,视该分频模块的具体位置而定。第一计算单元用于根据射频信号的中心频率及带宽对子时钟信号Fi分别进行向下取整,获得第一分频因子。第二计算单元用于根据射频信号的中心频率及带宽对子时钟信号Fi分别进行向上取整,获得第二分频因子。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第一分频因子与对应的子时钟信号Fi的乘积是否在射频信号的频带宽度内。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第二分频因子与对应的子时钟信号Fi的乘积是否在射频信号的频带宽度内。控制单元用于当第一分频因子与对应的子时钟信号Fi的乘积不在射频信号的频带宽度内,且第二分频因子与对应的子时钟信号Fi的乘积不在射频信号的频带宽度内时,则将子时钟信号Fi作为外部时钟信号传送至DC-DC电源模块100。
如图3所示,该分频模块220置于第一微控制器200中,该第一微控制器200的主频信号的频率为Fclk。下面举例说明该分频模块220的工作过程:
首先,根据公式Fi=Fclk/M可以对第一微控制器200的主频信号进行M分频,获得M个子时钟信号。
其次,针对每一个子时钟信号Fi,根据公式N1=floor((FRF+BW/2)/Fi)可以获得第一分频因子。其中,N1表示计算获得的第一分频因子,FRF表示射频信号的中心频率,BW表示射频信号的带宽。此处的向下取整即指(FRF+BW/2)/Fi)四舍计算获得的整数。如,(FRF+BW/2)/Fi)的计算值为2.31,则该第一分频因子的值为2。
再次,针对每一个子时钟信号Fi,根据公式N2=Ceil((FRF+BW/2)/Fi)可以获得第二分频因子。其中,N2表示计算获得的第二分频因子,FRF表示射频信号的中心频率,BW表示射频信号的带宽。此处的向上取整即指(FRF+BW/2)/Fi)五入计算获得的整数。如,(FRF+BW/2)/Fi)的计算值为2.7,则该第二分频因子的值为3。
最后,计算第一分频因子与相应的子时钟信号Fi的乘积,获得第一乘积;计算第二分频因此与相应的子时钟信号Fi的乘积,获得第二乘积,当第一乘积和第二乘积均不在射频信号的频带宽度内时,可以将子时钟信号Fi作为外部时钟信号传送至DC-DC电源模块100。当前,此时的子时钟信号Fi还应当在DC-DC电源模块100能够接收的频率范围之内。即,当N1*Fi且N2*Fi均不在FRF+BW/2的范围内,且Fi在DC-DC电源模块100可接收的频率范围内时,则该子时钟信号可以作为DC-DC电源模块100的外部时钟信号。
同理,置于第二微控制器500中的分频模块510的工作过程与上述分频模块210的工作过程一致,此处不再赘述。可选地,该分频模块(220或510)可以为分频器或计数器。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该磁共振系统还包括连接在分频模块(220或510)和DC-DC电源模块100的控制端之间的时钟驱动电路300,分频模块(220或510)输出的外部时钟信号通过时钟驱动电路300传送至DC-DC电源模块100。由于第一微控制器200或第二微控制器500的I/O端口的驱动能力有限,因此可以设置上述时钟驱动电路300以保证外部时钟信号的稳定性的可靠性。可选地,该时钟驱动电路300可以是晶体振荡器和电容构成的时钟驱动电路。
本发明的用于磁共振系统的电源电路100及磁共振系统,通过采用空芯电感或非磁芯电感形成的DC-DC电源模块100为磁共振系统中的有源器件供电,并进一步使得DC-DC电源模块100的外部时钟信号置于射频信号的频率范围之外,能够使该DC-DC电源模块100置于磁共振系统的磁体孔附近等强磁场环境,降低了强磁场对DC-DC电源模块100的影响,保证了DC-DC电源模块100在磁共振系统可以正常工作。并且,由于DC-DC电源模块100相比于线性电源模块400具有更高的效率,因此该电源电路100能够节省能耗,且该电源电路100无需散热装置和深度屏蔽结构,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电源电路100的集成度。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磁共振系统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为磁共振系统内的有源器件供电的DC-DC电源模块;
所述DC-DC电源模块的输入端用于连接外设电源,所述DC-DC电源模块的输出端用于连接至所述有源器件,所述DC-DC电源模块的控制端用于接收外部时钟信号,所述外部时钟信号的频率置于所述磁共振系统的射频接收线圈接收的射频信号的频率范围之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磁共振系统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DC-DC电源模块包含电感器,所述电感器包括空芯电感器或非磁芯电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磁共振系统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DC-DC电源模块还包括开关管、第一电容器、第二电容器和续流二极管;
所述开关管的源极连接至所述第一电容器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容器的第一端作为所述DC-DC电源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一电容器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开关管的栅极作为所述DC-DC电源模块的控制端,用于接收所述外部时钟信号,所述开关管的漏极串联所述电感连接至所述第二电容器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容器的第一端作为所述DC-DC电源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二电容器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续流二极管的阴极连接至所述电感和所述开关管的漏极的公共端,所述续流二极管的阳极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磁共振系统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电感器串联设置;
串联的多个所述电感器并排设置,且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电感器的输入端之间相差180度。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磁共振系统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置于所述外设电源与所述DC-DC电源模块之间的线性电源模块;
所述线性电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外设电源,所述线性电源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DC-DC电源模块的输入端。
6.一种磁共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磁共振系统的电源电路以及与所述电源电路连接的第一微控制器;
所述第一微控制器连接所述DC-DC电源模块的控制端,所述第一微控制器用于输出所述外部时钟信号至所述DC-DC电源模块,所述DC-DC电源模块用于为所述第一微控制器供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磁共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控制器包括参数解析模块和分频模块;
所述参数解析模块用于根据参数配置信息生成并输出频率选择信号至所述分频模块;
所述分频模块用于根据接收的源时钟信号和所述频率选择信号,对所述源时钟信号进行分频处理,生成并输出所述外部时钟信号至所述DC-DC电源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磁共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微控制器连接的第二微控制器,所述第二微控制器连接所述电源电路;
所述第一微控制器用于根据参数配置信息生成并输出频率选择信号至所述第二微控制器;
所述第二微控制器包括分频模块,所述分频模块根据接收的源时钟信号和所述频率选择信号,对所述源时钟信号进行分频处理,生成并输出所述外部时钟信号至所述DC-DC电源模块。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磁共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分频模块和所述DC-DC电源模块的控制端之间的时钟驱动电路,所述分频模块输出的所述外部时钟信号通过所述时钟驱动电路传送至所述DC-DC电源模块。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磁共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频模块包括:
多分频单元,用于对所述源时钟信号进行分频处理,获得M个子时钟信号Fi,其中,1≤i≤M,M为正整数,i为正整数;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射频信号的中心频率及带宽对所述子时钟信号Fi分别进行向下取整,获得第一分频因子;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射频信号的中心频率及带宽对所述子时钟信号Fi分别进行向上取整,获得第二分频因子;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分频因子与对应的所述子时钟信号Fi的乘积是否在所述射频信号的频带宽度内;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二分频因子与对应的所述子时钟信号Fi的乘积是否在所述射频信号的频带宽度内;
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分频因子与对应的所述子时钟信号Fi的乘积不在所述射频信号的频带宽度内,且所述第二分频因子与对应的子时钟信号Fi的乘积不在所述射频信号的频带宽度内时,则将所述子时钟信号Fi作为所述外部时钟信号传送至所述DC-DC电源模块。
CN201710521654.2A 2017-06-30 2017-06-30 用于磁共振系统的电源电路及磁共振系统 Active CN1071714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21654.2A CN107171451B (zh) 2017-06-30 2017-06-30 用于磁共振系统的电源电路及磁共振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21654.2A CN107171451B (zh) 2017-06-30 2017-06-30 用于磁共振系统的电源电路及磁共振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71451A true CN107171451A (zh) 2017-09-15
CN107171451B CN107171451B (zh) 2020-06-19

Family

ID=598272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21654.2A Active CN107171451B (zh) 2017-06-30 2017-06-30 用于磁共振系统的电源电路及磁共振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171451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59494A (zh) * 2013-10-23 2016-06-0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功率放大设备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59494A (zh) * 2013-10-23 2016-06-0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功率放大设备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71451B (zh) 2020-06-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824414B1 (ko) 송전 장치, 수전 장치, 및 이들을 사용한 전력 공급 방법
EP2916428B1 (en)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US9077261B2 (en)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power transmitter
US20130043737A1 (en) Wireless power receiver for controlling wireless power by using switch
US10367379B2 (en)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non-contact transmission by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CN104979914B (zh) 一种电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CN107968257B (zh) 一种具有谐波抑制功能的倍压整流天线
CN107370468A (zh) 一种用于磁谐振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的功放源
CN103023160A (zh) 用于印刷电路板的无线供电系统
CN202013796U (zh) 一种无y电容的变压器
CN104023512A (zh) 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漏磁场屏蔽方法
CN103647457B (zh) 一种射频固态变压器
CN100367624C (zh) 一种高转换效率非接触式充电装置
CN102735957A (zh) 一种基站天线振子的监测方法、系统及集成监测设备
CN207134877U (zh) 一种金属异物检测系统、无线发射机及无线供电系统
JPWO2014061490A1 (ja) 無線電力整流器及び無線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WO2024032788A1 (zh) 一种无线充电装置、侦测信号发射方法及车辆
CN207427217U (zh) 控制辐射杂散干扰的移动通讯终端
CN107171451A (zh) 用于磁共振系统的电源电路及磁共振系统
CN108363059A (zh) 一种减少信号干扰的智能车载雷达装置
CN205080256U (zh) 多普勒微波侦测装置
CN109412278B (zh) 自适应磁共振无线充电装置及方法
CN103034827B (zh) 一种射频标签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206226282U (zh) 驱动电路
CN209843934U (zh) 单面板近场通讯天线模组及其通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01807 Shanghai City, north of the city of Jiading District Road No. 2258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Liany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1807 Shanghai City, north of the city of Jiading District Road No. 2258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UNITED IMAGING HEALTHCAR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