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68329B - 基于跟随领航者法的航速航向协同控制编队航行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跟随领航者法的航速航向协同控制编队航行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68329B
CN107168329B CN201710468399.XA CN201710468399A CN107168329B CN 107168329 B CN107168329 B CN 107168329B CN 201710468399 A CN201710468399 A CN 201710468399A CN 107168329 B CN107168329 B CN 1071683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ip
control
speed
course
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6839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168329A (zh
Inventor
于瑞亭
冯志强
郑宗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Changfeng Space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Changfeng Space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Changfeng Space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Changfeng Space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46839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168329B/zh
Publication of CN1071683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683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1683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683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1/00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land, water, air or space vehicles, e.g. using automatic pilots
    • G05D1/02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 G05D1/0206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ter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Moving Bodies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跟随领航者法的航速航向协同控制编队航行控制方法,与常规的编队航行控制方法相比,航速航向控制具有明确的控制任务分工,物理意义明确,克服了人工势场法不能解决队形保持的控制问题,具有很强的工程操作性和实施性,无需人工干预,可广泛用以解决于无人值守环境下的船舶编队航行控制问题,尤其适用于水面靶场、高危水域等场合的船舶编队航行需要,具体地通过在编队形成过程中加入速度和航向控制约束,适用于编队控制中的队形形成和队形保持控制,具有很强的工程操作性和实施性,无需人工干预,可广泛用以解决于无人值守环境下的船舶编队航行控制问题,尤其适用于水面靶场、高危水域等场合的船舶编队航行需要。

Description

基于跟随领航者法的航速航向协同控制编队航行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跟随领航者法的航速航向协同控制编队航行控制方法,属于船舶自动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多智能体的编队协同控制问题,是机器人和船舶智能控制领域的研究热点。编队控制包括编队方法、队形形成控制和队形保持控制三方面内容。编队方法解决了多智能体以何种队形同步航行的问题。队形形成控制是将多只船从开始的随机位置形成规定的整体队形的过程。队形保持控制是整体队形形成后,如何实现队形不再错乱的控制过程。
目前,编队航行控制尚处于理论研究阶段,对于多机器人编队问题的研究主要有以下方法:Leader-follower法(跟随领航者法)、人工势函数法等。其中,Leader-follower法是一种编队方法,不解决如何形成编队的问题。人工势函数法主要用于解决队形形成控制,无法队形保持控制。
而常规的Leader-Follower法和人工势场法,从控制机理上决定了仅能实现船舶位置收敛控制,而无法在期望位置点上实现领航者和跟随者的航速航向一致性同步控制,导致无法以稳定编队状态同步航行,因此只能实现船舶编队的队形形成控制,而无法实现后续的队形保持控制,其控制过程与控制机理如图1所示。
如图1所示,人工势场法首先由Khatib提出,其基本思想是借鉴物理方面的概念,目标对船舶产生吸引力,从而引导船舶向目标运动。以跟随者R2为例,在编队航行过程中,受到编队位置T2的吸引,从而驱动船舶向T2点驶去。由于驱动方向始终由船舶当前位置点R2指向T2,人工势场法可以实现控制船舶逼近T2点,但未能提供有效的航速和航向约束,因此无法实现以特定速度和航向到达T2点,也就无法实现后续的队形保持控制。另外,当船舶R2到达目标点T2附近时,由于持续的吸引力,将极可能导致船舶超越目标点,使之出现目标点位于船舶身后的情况,诱发船舶发生极大的转向动作或不可预知的航行动作,安全隐患很大。
综上所述,当前编队控制算法研究主要集中于编队方法和编队形成的算法,忽视了编队形成后的队形保持控制。人工势场法是一种十分有效的编队形成控制方法,但无法同步实现队形形成和队形保持两方面的控制需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跟随领航者法的航速航向协同控制编队航行控制方法,解决目前编队形成后的队形保持控制方法不完善,队形保持效果很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跟随领航者法的航速航向协同控制编队航行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船舶编队包括领航者和跟随者,领航者的速度和航向记为(V11),跟随者的速度和航向记为(V22),其中:
领航者航行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设置领航者需要跟踪(T11,T12)航迹点序列,其中,T11的坐标记为(xd1,yd1),T12的坐标记为(xd2,yd2),并计算目标航线角ψd
步骤1-2)计算领航者距离目标航线T11-T12的垂直距离d11
步骤1-3)通过GPS及航姿测量设备获取船舶的当前航向角ψ1,通过航向角ψ1与目标航线角ψd之间的偏差,计算出舵角控制回路的期望舵角δc
步骤1-4)通过舵角传感器获取船舶的舵角信息,计算当前舵角值与步骤1-3)计算得到的期望舵角之间的偏差,再利用船舶上的舵角执行机构调整船舶舵的方位;
跟随者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1)跟随者接收领航者的位置、航向角ψ1和速度V1信息;
步骤2-2)根据领航者的位置和跟随者自身的位置信息,根据编队队形形状计算跟随者距离期望位置T21的横向距离误差d21和纵向距离误差d22,无需计算T21的具体坐标值;
步骤2-3)计算跟随者的驱动速度V2,其中,V2是与纵向距离误差d22和V1有关的函数,当d22→0时,V2→V1
步骤2-4)计算跟随者的驱动航向ψ2,其中,ψ2是与横向距离误差d21和ψ1有关的函数,当d21→0时,ψ2→ψ1
步骤2-5)通过控制油门和舵角使d22→0和d21→0,跟随者的航速和航向将随之收敛于(V11),即跟随者的速度和航向与领航者保持一致,从而实现编队航行队形形成和保持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1)中目标航线角ψd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为目标航线角ψd的过渡计算变量,xd1为目标点T11的经度值,yd1为目标点T11的纬度值,xd2为目标点T12的经度值,yd2为目标点T12的纬度值,c为船舶目标点T11、目标点T12与地心所构成的地心角,cos(c)为其余弦值。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1)中需要根据船舶目标点T12与T11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象限转换,转换方式如下:
以目标点T11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其中正北方(纬度方向)为纵轴,与纵轴垂直的正东方(经度方向)为横轴。
若目标点T12位于该直角坐标系的第一象限,则
若目标点T12位于该直角坐标系的第二象限,则
若目标点T12位于该直角坐标系的第三四象限,则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3)中计算出舵角控制回路的期望舵角δc时利用S函数进行计算,其中S函数如下:其中,y为控制量,e为控制误差,k为曲线斜率,MAX代表控制最大值,其中k、MAX的取值可根据实际控制机构的性能以及经验值确定。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3)中期望舵角δc=f1+f2,其中,f1为主舵角控制量;f2为航迹收敛控制舵角修正量,在航向控制的基础上,控制船舶向期望航线T11-T12收敛。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3)中f1=f(ψd1),采用经典PID控制方法进行计算。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3)中f2采用S函数计算: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3)中跟随者的驱动速度d22→0,Δv→0,V2→V1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4)中跟随者的驱动航向d21→0,Δψ→0,ψ2→ψ1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通过在编队形成过程中加入速度和航向控制约束,适用于编队控制中的队形形成和队形保持控制,具有很强的工程操作性和实施性,无需人工干预,可广泛用以解决于无人值守环境下的船舶编队航行控制问题,尤其适用于水面靶场、高危水域等场合的船舶编队航行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人工势场法的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的控制原理图;
图3是S函数不同斜率下的仿真结果;
图4是船舶编队控制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要实现船舶的稳定编队航行控制,无论采用哪种具体的控制方法,均需通过调节船舶的航速和航向,最终实现位置、航速、航向等多种状态的同步收敛控制。只有在同一时刻实现位置、航速和航向的同步收敛控制,才能实现多船由无绪状态到有绪状态,并保持有绪状态航行的控制过程。Leader-Follower法为例,在编队形成过程中,需要跟随者到达期望队形位置时,应具有与领航者相同的速度和航向,方能实现后续的队形保持控制。
针对当前主流编队控制方法所存在的使用局限性,即忽视了队形保持控制的重要性和实现方法,而且在编队航行过程中,队形保持一般是历时时间最长、最为重要的一种稳定航行状态。
编队航行控制的本质控制问题,是在同一时刻实现位置、航速和航向的同步收敛控制,基于此分析本发明将编队控制过程分解为速度控制回路和航向控制回路,位置纵向误差和航速调节由速度控制回路负责,位置侧向误差和航向调节由航向控制回路解决,以避免常规编队控制方法在队形保持过程中航向控制参与调节位置纵向误差的危险动作,导致无法实现队形保持甚至引发极大的转向动作或不可预知的航行动作等危险情况。
本发明专利是针对高速靶船的编队航行控制需求而提出的。在军用靶船领域,为逼真模拟实际战场环境的复杂电磁环境特性和被打击对象的运动特性,需要由目标靶船、辐射源船、干扰源船等组成靶船编队,以逼真模拟敌航母、驱逐舰、护卫舰等航母战斗群的编队航行运动状态,以及敌舰载雷达武器装备的辐射特性和干扰特性。其中,目标靶船为演练中被攻击摧毁的靶船,辐射源船和干扰源船为任务配试船只,搭载贵重的任务设备(如辐射源、干扰源、图像及通信设备等),在靶试训练中重复使用,以降低靶试成本。同样地,本发明也适用于常规船舶、机器人等多智能体的编队协同控制问题,是一种通用的编队控制方法。
区别于常规的Leader-Follower法,领航者、跟随者各自向预定好的期望位置驱动控制,本发明将跟随者的期望位置根据领航者实时确定,从航行开始即让跟随者始终接受编队队形的约束作用,快速进入编队状态,并以预定队形的方式共同向目标点T11前进。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目标点由一系列点组成,在不影响对专利内容理解的基础上,为表述方便,以单点代表目标点序列。
如图2所示,本案中,船舶编队由一个领航者R1、多个跟随者(R2、R3…,RN)组成,所有跟随者的控制方法步骤完成相同,在本发明中以单个跟随者R2表示。领航者的速度和航向记为(V11),跟随者的速度和航向记为(V22)。对于每一个跟随者,将当前位置与目标位置的误差分解为位置纵向误差和位置侧向误差,第i个船舶的位置纵向误差为di2(i=1,2,…,N),位置侧向误差为di1(i=1,2,…,N),N为船舶总个数。在本权利要求中,对于第i个船舶的位置纵向误差为di2(i=1,2,…,N)以及位置侧向误差为di1(i=1,2,…,N),以d21和d22为说明,也就是以第2个船舶进行了说明,对于之后的第n个船舶,其原理与第2个完全一样。
在本方案中,采用了一种斜率幅度可调的S函数,该函数可以限定控制边界并提供正确的趋势控制响应,所提出的S函数如下:其中,y为控制量,e为控制误差,k为曲线斜率,MAX代表控制最大值。
以MAX=1为,k分别取0.01和0.1时的函数曲线如图3所示。
在进行具体控制时:
领航者可以固定速度V1(V1<Vmax)航行,通过进行航向控制,实现航迹收敛,Vmax表示领航者的限速上限,其航行控制方法包括以下计算步骤:
步骤1-1)假设领航者需要跟踪(T11,T12)航迹点序列,T11的坐标记为(xd1,yd1),T12的坐标记为(xd2,yd2),首先计算目标航线角ψd
计算公式为: 其中,xd1为目标点T11的经度值,yd1为目标点T11的纬度值;xd2为目标点T12的经度值,yd2为目标点T12的纬度值,c为船舶目标点T11、目标点T12与地心所构成的地心角;为目标航线角ψd的过渡计算变量,还需要根据船舶目标点T12与T11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象限转换:
以目标点T11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其中正北方(纬度方向)为纵轴,与纵轴垂直的正东方(经度方向)为横轴。
若目标点T12位于该直角坐标系的第一象限,则
若目标点T12位于该直角坐标系的第二象限,则
若目标点T12位于该直角坐标系的第三四象限,则
步骤1-2):计算领航者R1距离目标航线T11-T12的垂直距离d11,该计算方法为常规算法,比如直接通过坐标进行计算;
步骤1-3):通过GPS及航姿测量设备获取船舶的当前航向角ψ1,通过航向角与目标航线角ψd之间的偏差,并利用S函数计算出舵角控制回路的期望舵角δc;其中,f1为主舵角控制量,可选用经典PID控制方法或其它类似控制方法;f2为航迹收敛控制舵角修正量,在航向控制的基础上,控制船舶向期望航线T11-T12收敛,f2采用S函数计算;
步骤1-4)通过舵角传感器获取船舶的舵角信息,计算当前舵角值与步骤1-3)计算得到的期望舵角之间的偏差,再利用船舶上的舵角执行机构调整船舶舵的方位。
以跟随者R2为例,通过调节速度V2和ψ2,使其位置点收敛至T21,同时将速度V2和航向ψ2分别收敛至(V11),跟随者控制方法包括以下计算步骤:
步骤2-1)跟随者R2接收领航者R1的位置、航向ψ1和速度V1信息;
步骤2-2)根据领航者R1的位置和跟随者R2自身的位置信息,计算跟随者R2距离期望位置T21的横向距离误差d21和纵向距离误差d22,具体计算均为简单的几何运算,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2-3)计算跟随者R2的驱动速度,如下:d22→0,Δv→0,V2→V1
步骤2-4)计算跟随者R2的驱动航向,如下:d21→0,Δψ→0,ψ2→ψ1
步骤2-5)通过控制油门和舵角使跟随者R2的航速和航向分别收敛于(V11)。
以上公式中,→表示收敛的意思,在船舶控制领域,属于通用属于,进一步地指代将对应的航向角或者速度向某一值趋近直至一样或者在误差范围内。
如图4所示,为实现本发明所提供的编队航行控制算法,需要领航者与跟随者之间具备无线通信能力,领航者向跟随者发送领航者位置、参考速度和参考航向等信息。无论对于领航者还是跟随者,一种典型但不限于此的控制系统配置包括无线通信电台、航行控制计算机、航向航速控制板、发动机、舵角执行机构、GPS及航姿测量设备、舵以及舵角传感器。
领航者R1之航行控制计算机通过无线通信电台接收期望航迹点序列和航速等远程控制指令,以实现指定速度和航迹领队航行;
跟随者R2之航行控制计算机通过无线通信电台接收领航者R1的当前位置、参考速度和参考航向,实时计算驱动速度和驱动航向,控制跟随者以预设队形与领航者同步航行;跟随者R3同理控制;
航行控制计算机通过RS232/RS422串口接收GPS及航姿测量设备输出的船舶位置及航向信息,并进行航向控制回路解算和航速控制回路解算;
航速航向控制板通过网络接收航行控制机输出的航速和航向指令,并采集舵角反馈信息,计算当前舵角值与计算得到的期望舵角之间的偏差,解算后通过控制总线输出油门模拟电压和启动指令至发动机,并发送舵角执行指令至舵角执行机构,由舵角执行机构控制舵的方向。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基于跟随领航者法的航速航向协同控制编队航行控制方法,其特征是,船舶编队包括领航者和跟随者,领航者的速度和航向记为(V11),跟随者的速度和航向记为(V22),其中:
领航者的航行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设置领航者需要跟踪航迹点序列(T11,T12),航迹点序列中的点T11,T12为船舶的目标点,其中,T11的坐标记为(xd1,yd1),T12的坐标记为(xd2,yd2),并计算目标航线角ψd
步骤1-2)计算领航者距离目标航线T11-T12的垂直距离d11
步骤1-3)获取船舶的当前航向角ψ1,通过航向角ψ1与目标航线角ψd之间的偏差,计算出舵角控制回路的期望舵角δc
步骤1-4)通过舵角传感器获取船舶的舵角信息,计算当前舵角值与步骤1-3)计算得到的期望舵角之间的偏差,再利用船舶上的舵角执行机构调整船舶舵的方位;
跟随者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1)跟随者接收领航者的位置、航向角ψ1和速度V1信息;
步骤2-2)根据领航者的位置和跟随者自身的位置信息,根据编队队形形状计算跟随者距离期望位置T21的横向距离误差d21和纵向距离误差d22,无需计算T21的具体坐标值;
步骤2-3)计算跟随者的驱动速度V2,其中,V2是与纵向距离误差d22和V1有关的函数,当d22→0时,V2→V1
步骤2-4)计算跟随者的驱动航向ψ2,其中,ψ2是与横向距离误差d21和ψ1有关的函数,当d21→0时,ψ2→ψ1
步骤2-5)通过控制油门和舵角使d22→0和d21→0,跟随者的航速和航向将随之收敛于(V11),即跟随者的速度和航向与领航者保持一致,从而实现编队航行队形形成和保持控制;
所述步骤2-3)中跟随者的驱动速度 驱动d22→0,Δv→0使得V2→V1
所述步骤2-4)中跟随者的驱动航向 驱动d21→0,Δψ→0使得ψ2→ψ1
k为曲线斜率,MAX代表控制最大值,其中k、MAX的取值可根据实际控制机构的性能以及经验值确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跟随领航者法的航速航向协同控制编队航行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1-1)中目标航线角ψd的过渡计算变量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c为船舶目标点T11、目标点T12与地心所构成的地心角,cos(c)为其余弦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跟随领航者法的航速航向协同控制编队航行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1-1)中需要根据船舶目标点T12与T11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象限转换,转换方式如下:
以目标点T11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其中纬度方向为纵轴,经度方向为横轴;
若目标点T12位于该直角坐标系的第一象限,则
若目标点T12位于该直角坐标系的第二象限,则
若目标点T12位于该直角坐标系的第三四象限,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跟随领航者法的航速航向协同控制编队航行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1-3)中计算出舵角控制回路的期望舵角δc时利用S函数进行计算,其中S函数如下:其中,y为控制量,e为控制误差,k为曲线斜率,MAX代表控制最大值,其中k、MAX的取值可根据实际控制机构的性能以及经验值确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跟随领航者法的航速航向协同控制编队航行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1-3)中期望舵角δc=f1+f2,其中,f1为主舵角控制量;f2为航迹收敛控制舵角修正量,在航向控制的基础上,控制船舶向期望航线T11-T12收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跟随领航者法的航速航向协同控制编队航行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1-3)中f1=f(ψd1),采用经典PID控制方法进行计算。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跟随领航者法的航速航向协同控制编队航行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1-3)中f2采用S函数计算:
CN201710468399.XA 2017-06-20 2017-06-20 基于跟随领航者法的航速航向协同控制编队航行控制方法 Active CN1071683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68399.XA CN107168329B (zh) 2017-06-20 2017-06-20 基于跟随领航者法的航速航向协同控制编队航行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68399.XA CN107168329B (zh) 2017-06-20 2017-06-20 基于跟随领航者法的航速航向协同控制编队航行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68329A CN107168329A (zh) 2017-09-15
CN107168329B true CN107168329B (zh) 2018-03-27

Family

ID=598195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68399.XA Active CN107168329B (zh) 2017-06-20 2017-06-20 基于跟随领航者法的航速航向协同控制编队航行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16832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59612B (zh) * 2017-02-21 2021-03-2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人工势场法的无人机编队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267953B (zh) * 2017-12-11 2021-06-18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领航者-跟踪者水下机器人位置跟踪方法
TW202032324A (zh) 2019-02-27 2020-09-0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多人運動隊形排列提示方法與系統
CN109856668B (zh) * 2019-03-21 2020-09-01 西南科技大学 一种海洋放射性污染的多机协同监测方法
CN109933074B (zh) * 2019-04-10 2021-11-23 大连海事大学 一种有领导者的多无人船群集运动控制器结构的设计方法
CN110244772B (zh) * 2019-06-18 2021-12-03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移动机器人的领航跟随系统和领航跟随控制方法
CN112130549A (zh) * 2019-06-24 2020-12-25 上海大学 一种工作模式可变的无人艇编队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CN110442134B (zh) * 2019-08-01 2020-11-10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双层网络的多智能体群集控制方法
CN110471427B (zh) * 2019-09-06 2022-05-10 大连海事大学 一种基于路径规划与人工势场法的船舶编队智能避碰方法
CN110764080B (zh) * 2019-10-30 2023-08-15 武汉理工大学 基于毫米波雷达的船闸内领航-跟随船舶编队目标检测方法
CN110687776B (zh) * 2019-10-30 2022-08-02 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 一种多船同步过闸自适应巡航编队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1913481B (zh) * 2020-06-30 2023-06-06 航天时代(青岛)海洋装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可变领航员模式的多无人艇协同编队方法
CN113960994B (zh) * 2020-07-01 2024-03-26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一种多无人艇协同航行的s面自适应控制算法
CN112051845A (zh) * 2020-08-17 2020-12-08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面向无人拖航作业的分布式集群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CN112965497A (zh) * 2021-02-23 2021-06-15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船舶编队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035565B (zh) * 2021-08-05 2024-04-26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基于吸附行为的海面船舶编队控制方法
CN113485446B (zh) * 2021-08-12 2023-09-2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无人飞艇编队飞行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3703486A (zh) * 2021-09-06 2021-11-2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无人机分布式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4355879A (zh) * 2021-11-26 2022-04-15 珠海云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人船及其编队的队形保持控制方法
CN114442612A (zh) * 2021-12-29 2022-05-06 宜昌测试技术研究所 一种无人舰艇自主编队航行的控制方法
CN114647250B (zh) * 2022-03-21 2023-05-23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适用于水下无人航行器的双层集群控制方法
CN116952251B (zh) * 2023-09-19 2024-01-12 北京海兰信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路径规划的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76689A (zh) * 2014-07-17 2014-10-01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全驱动式自主水下航行器协同控制方法
CN104281052A (zh) * 2013-07-06 2015-01-14 哈尔滨点石仿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行为的领航者-跟随者多智能体队形控制方法
CN105511464A (zh) * 2015-12-01 2016-04-20 南京长峰航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自主航行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6094835A (zh) * 2016-08-01 2016-11-09 西北工业大学 前轮驱动车式移动机器人的动态编队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63795B2 (en) * 2002-07-16 2005-11-08 Honeywell Interntaional Inc. Vehicle position keeping system
US8949012B2 (en) * 2012-04-05 2015-02-03 Her Majesty The Queen In Right Of Canada, As Represented By The Minister Of National Defence Automated multi-vehicle position, orient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81052A (zh) * 2013-07-06 2015-01-14 哈尔滨点石仿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行为的领航者-跟随者多智能体队形控制方法
CN104076689A (zh) * 2014-07-17 2014-10-01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全驱动式自主水下航行器协同控制方法
CN105511464A (zh) * 2015-12-01 2016-04-20 南京长峰航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自主航行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6094835A (zh) * 2016-08-01 2016-11-09 西北工业大学 前轮驱动车式移动机器人的动态编队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一种船队编队控制的backstepping方法;丁磊 等;《控制与决策》;20120229;第27卷(第2期);299-303 *
多AUV队形控制的新方法;吴小平 等;《舰船科学技术》;20080430;第30卷(第02期);128-134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68329A (zh) 2017-09-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68329B (zh) 基于跟随领航者法的航速航向协同控制编队航行控制方法
CN105511464B (zh) 一种船舶自主航行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6773689B (zh) 基于分层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的auv编队协同控制方法
CN107168335A (zh) 一种考虑混合多目标避障的水面无人艇路径跟踪制导方法
CN109634293B (zh) 一种固定翼无人机翻滚机动控制方法
CN109828570A (zh) 一种自适应边界层水面无人艇控制导引方法
CN108594846A (zh) 一种障碍环境下多auv编队队形优化控制方法
CN106292293B (zh) 一种固定翼无人舰载机的自适应自动着舰引导控制系统
Sun et al. Adaptive path following control for wave gliders in time-varying environment
CN105643626B (zh) 一种基于双重判据的水下机器人推力优化分配方法
CN108153311A (zh) 面向无人艇编队的智能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5425812A (zh) 一种基于双模型下的无人机自动着舰轨迹控制方法
CN108363407A (zh) 一种无人船自主航行的协同云控制系统
CN108646766A (zh) 一种基于协同控制的无人船安全跟踪方法及跟踪系统
CN104199303A (zh) 一种基于矢量场制导的平流层卫星平面路径跟踪控制方法
CN208813491U (zh) 一种自动操舵装置控制系统
CN109144080A (zh) 水下航行器艏艉联合操舵深度控制策略及其pid控制器
Chu et al. 3D path-following control for 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 based on adaptive backstepping sliding mode
CN113359737A (zh) 一种考虑队形伸缩的船舶编队自适应事件触发控制方法
Yang et al. Dynamic surface control for nonlinear dynamic positioning system of ship
Yun et al.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cooperative turning control for the towing system of unpowered facilities
Timchenko et al. Optimization of stabilization processes of marine mobile object in dynamic positioning mode
CN115344056A (zh) 一种复杂操纵面飞机的智能飞行控制方法及应用
Gan et al. A model predictive adaptive control algorithm for human occupied vehicle
Chen et al. Improved multi-uuv formation control for artificial potential fields and virtual navigato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