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66067A - 一种自动调节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调节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66067A
CN107166067A CN201710558370.0A CN201710558370A CN107166067A CN 107166067 A CN107166067 A CN 107166067A CN 201710558370 A CN201710558370 A CN 201710558370A CN 107166067 A CN107166067 A CN 1071660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body
valve
connecting portion
cavity
l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5837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洪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055837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166067A/zh
Publication of CN1071660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660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7/00Safety valves; Equalising valves, e.g. pressure relief valves
    • F16K17/02Safety valves; Equalising valves, e.g. pressure relief valves opening on surplus pressure on one side; closing on insufficient pressure on one side
    • F16K17/04Safety valves; Equalising valves, e.g. pressure relief valves opening on surplus pressure on one side; closing on insufficient pressure on one side spring-loaded
    • F16K17/06Safety valves; Equalising valves, e.g. pressure relief valves opening on surplus pressure on one side; closing on insufficient pressure on one side spring-loaded with special 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the opening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5/00Parts or details
    • F16D65/14Actuating mechanisms for brakes; Means for initiating operation at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 F16D65/16Actuating mechanisms for brakes; Means for initiating operation at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arranged in or on the brak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121/00Type of actuator operation force
    • F16D2121/02Fluid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125/00Components of actuators
    • F16D2125/02Fluid-pressure mechanis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afet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调节器,包括阀体、阀芯,阀芯设于阀体内且可沿阀体的轴向移动,阀体的一端设有进口且阀壁设有出口;阀芯包括调压弹簧、调节阀芯、回复弹簧、阀芯块;调压弹簧沿阀体的轴向设置,调压弹簧套接于调节阀芯上且在初始状态下一端与阀体的底部活动连接,调节阀芯的顶部设有与阀体开口连通的开口且由该开口处向内一直延伸至调节阀芯的底部形成一空腔,该空腔底部设有通孔,回复弹簧的一端与阀芯块一端连接且阀芯块嵌入调节阀芯的空腔内,回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调节阀芯的顶部,调节阀芯的顶部边缘还设有环形调节卡盘。本发明可实现双向通气,工作压力可调,还可实现自锁,避免误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调节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阀,具体地讲,是涉及一种自动调节器。
背景技术
制动阀属于汽车气刹制动系统的一部分,制动阀中常使用一种自动切换阀,在一种工作气压可调式自动转换制动阀及其实现方法中,自动调节器的作用是连通进气口和出气口,但在制动阀的回气过程中,则需要额外再增加一个单向阀实现回气过程,额外增加单向阀后,该制动阀的劣势就显得非常突出:1、额外的单向阀增加成本;2、需要单独设置一些气道,并且在气道中设置单向阀,这使整个制动阀的结构变得复杂,不利于加工生产;3、过多而乱的气道会使气体的流向更加难以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自动调节器。该自动调节器能实现双向通气。
技术术语的解释:
初始状态,是指未工作状态;
初始压缩量,是指未工作状态下调压弹簧的压缩量;
工作进入第一状态,第一状态是指当气压进入自动调节器的前端进口时,自动调节器打开。
工作进入第二状态,第二状态是指自动调节器打开后,气压运用完成,气体回流泄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动调节器,包括阀体、阀芯,所述阀芯设于阀体内且可沿阀体的轴向移动,所述阀体的一端设有进口且阀壁设有出口;所述阀芯包括调压弹簧、调节阀芯、回复弹簧、阀芯块;所述调压弹簧沿阀体的轴向设置,调压弹簧套接于调节阀芯上且在初始状态下一端与阀体的底部活动连接,调节阀芯的顶部设有与阀体开口连通的开口且由该开口处向内一直延伸至调节阀芯的底部形成一空腔,该空腔底部设有通孔,回复弹簧的一端与阀芯块一端连接且阀芯块嵌入调节阀芯的空腔内,回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调节阀芯的顶部,调节阀芯的顶部边缘还设有环形调节卡盘;初始状态下,调节阀芯的环形调节卡盘与阀体的一端密封,阀体一端的进口与阀壁的出口不连通,该自动调节器关闭,阀芯块与调节阀芯底部的通孔密封
工作进入第一状态:刹车总泵或制动阀内的气流从阀体的进口进入,气压达到设定值即可使调节阀芯轴向移动直至阀体阀壁的出口露出,阀体一端的进口与阀壁的出口连通,该自动调节器打开。此时,进口的气体从进口进入出口实现刹车制动。工作进入第二状态:泄出的气体由阀体阀壁出口回流至调节阀芯的底部通孔,阀芯块受力压缩回复弹簧,调节阀芯打开,气体则继续回流进入调节阀芯内,然后依次通过调节阀芯的顶部开口、阀体进口,然后排出。综上所述,该自动调节器实现双向通气。
调压弹簧通过以下方式调节,所述阀体的另一端还设有调节螺杆和挡片,所述挡片卡接于阀体内且与阀体内壁密封,挡片的一端与调压弹簧活动连接且另一端与调节螺杆活动连接。通过向内旋转或向外旋转所述调节螺杆,进而移动调压弹簧来调节所述调压弹簧的初始压缩量。调节螺杆起调节初始压缩量的作用,并且方便借助相关工具来操作。
进一步还可通过调节螺杆和阀盖结合的方式来调节,本发明则还包括设于阀体另一端的阀盖,所述调节螺杆穿过该阀盖与挡片活动连接。
此时,阀盖的具体结构为:所述阀盖包括与阀体连接的第一盖体,该第一盖体设有用于与调节螺杆的外螺纹匹配的调节内螺纹。
一种优选的第一盖体和阀体的连接方式:所述第一盖体与阀体通过螺栓连接。第二种优选的第一盖体和阀体的连接方式:第一盖体与阀体对螺纹连接,第三种优选的第一盖体和阀体的连接方式:第一盖体与阀体相互卡接,第四种优选的第一盖体和阀体的连接方式:第一盖体与阀体粘接。
进一步为了防止误操作,所述阀盖为自锁阀盖,该自锁阀盖还包括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还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连接部和直径小于第一连接部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顶部和第二连接部的底部均开口,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内壁设有啮齿且外壁设有两个卡扣槽;调节内螺纹设于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的连接处;所述第二盖体具有空腔并在该空腔的底部设有第三连接部,并围绕第三连接部设有多个锁齿,第三连接部的外壁设有啮齿且内壁设有菱形卡槽,且该啮齿的高度低于锁齿的高度;所述第二连接部卡于第三连接部和多个锁齿之间实现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的花键连接或对联开接,且通过锁齿卡住一个卡扣槽实现自锁;调节螺杆的一端则依次穿过第一连接部、调节内螺纹、第二连接部,然后卡接于第三连接部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通过O型密封圈密封,第一盖体相应位置设有O型圈槽。
为了使回气的过程更加通畅,所述阀芯块的侧壁设有多个用于与调节阀芯内壁接触的凸起。
作为一种阀体的优选结构,所述阀体内设有阶梯式腔体,该腔体包括顺次与阀体一端进口连通的且内径逐步增大的第一腔体、第二腔体,以及形成于进口和第一腔体之间的第一挡台,形成于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之间的第二挡台;所述调节阀芯轴向卡接于第一腔体内,挡片轴向卡接于第二腔体内。
另外,所述出口为一个以上。可通过该自动调节器切换多个通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可实现双向通气,当踩下制动踏板(刹车踏板)时,跟随气压变化切换进口与出口的导通状态;当完成一次制动过程后,可通过该自动调节器进行回气过程,进气和回气一体,仅仅通过该自动调节器即可实现,不用另行设置回气的通道和回气的装置,使整个制动阀结构变得简单,成本低廉,便于加工,气体流向得到很好的控制。
(2)本发明中的调节弹簧的初始压缩量可调,通过调节调节弹簧的初始压缩量,可调节打开自动调节器的气压强度,由此实现进气时的气压强度阈值的调节,从而实现了工作压力的可调。
(3)本发明的自动调节器还可实现自锁,避免误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自动切换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自动切换阀的爆炸图。
图3为本发明的自动切换阀的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二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一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
101-调压弹簧,102-挡片,103-调节阀芯,104-回复弹簧,105-阀芯块,103a-环形调节卡盘,105a-凸起,2-阀体,201-第一腔体,201a-第一挡台,202-第二腔体,202a-第二挡台,203-第三腔体,203a-第三挡台,3-阀盖,301-第一连接部,302-第二连接部,303-卡扣槽,304-第三旋转连接,305-锁齿,307-O型圈槽,4-调节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5所示,一种自动调节器,包括阀体2、阀芯,阀芯设于阀体内且可沿阀体的轴向移动,阀体的一端设有进口且阀壁设有出口;阀芯包括调压弹簧101、调节阀芯103、回复弹簧104、阀芯块105;调压弹簧沿阀体的轴向设置,调压弹簧套接于调节阀芯上且在初始状态下一端与阀体的底部活动连接,调节阀芯的顶部设有与阀体开口连通的开口且由该开口处向内一直延伸至调节阀芯的底部形成一空腔,该空腔底部设有通孔,回复弹簧的一端与阀芯块一端连接且阀芯块嵌入调节阀芯的空腔内,回复弹簧的另一端通过卡簧固定于调节阀芯的顶部,调节阀芯的顶部边缘还设有环形调节卡盘103a。
初始状态下,调节阀芯的环形调节卡盘与阀体的一端密封且调节阀芯的顶部通过密封圈与阀体一端密封,阀体一端的进口与阀壁的出口不连通,该自动调节器关闭,阀芯块与调节阀芯底部的通孔密封。
工作进入第一状态:刹车总泵或制动阀内的气流从阀体的进口进入,气压达到设定值即可使调节阀芯轴向移动直至阀体阀壁的出口露出,阀体一端的进口与阀壁的出口连通,该自动调节器打开。此时,进口的气体从进口进入出口实现刹车制动。
工作进入第二状态:泄出的气体由阀体阀壁出口回流至调节阀芯的底部通孔,阀芯块受力压缩回复弹簧,调节阀芯打开,气体则继续回流进入调节阀芯内,然后依次通过调节阀芯的顶部开口、阀体进口,然后排出。综上所述,该自动调节器实现双向通气。
进气和回气一体,仅仅通过该自动调节器即可实现,不用另行设置回气的通道和回气的装置,使整个制动阀结构变得简单,成本低廉,便于加工,气体流向得到很好的控制。
调压弹簧的调节通过以下方式实现,阀体的另一端还设有调节螺杆4和挡片102,挡片卡接于阀体内且通过O型密封圈与阀体内壁密封,O型密封圈的作用是:自动调节器打开后气压不会通过挡片向外过漏流出。挡片的一端与调压弹簧活动连接且另一端与调节螺杆活动连接。通过向内旋转或向外旋转所述调节螺杆,进而移动调压弹簧来调节所述调压弹簧的初始压缩量。调节螺杆起调节作用,并且方便借助相关工具来操作。
本实施例还包括设于阀体另一端的阀盖3,调节螺杆穿过该阀盖与挡片活动连接。阀盖包括与阀体连接的第一盖体,该第一盖体设有用于与调节螺杆的外螺纹匹配的调节内螺纹。一种优选的第一盖体和阀体的连接方式:第一盖体与阀体通过螺栓连接。第二种优选的第一盖体和阀体的连接方式:第一盖体与阀体对螺纹连接,通过第一盖体的螺纹与阀体的螺纹匹配接合。第三种优选的第一盖体和阀体的连接方式:第一盖体与阀体相互卡接,通过卡簧把第一盖体卡在阀体内。第四种优选的第一盖体和阀体的连接方式:第一盖体与阀体粘接,通过电焊、化学药水连接。
进一步为了防止误操作,本实施例的阀盖为自锁阀盖,该自锁阀盖还包括第二盖体;第一盖体还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连接部301和直径小于第一连接部的第二连接部302,第一连接部的顶部和第二连接部的底部均开口,第二连接部的内壁设有啮齿且外壁设有两个卡扣槽303;调节内螺纹设于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的连接处;第二盖体具有空腔并在该空腔的底部设有第三连接部303,并围绕第三连接部设有多个锁齿305,第三连接部的外壁设有啮齿且内壁设有菱形卡槽,且该啮齿的高度低于锁齿的高度;第二连接部卡于第三连接部和多个锁齿之间实现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的花键连接或对联开接,且通过锁齿卡住一个卡扣槽实现自锁;调节螺杆的一端则依次穿过第一连接部、调节内螺纹、第二连接部,然后卡接于第三连接部内。
自锁的过程为:拔出第二盖体,使第二连接部不被卡接入第三连接部和多个锁齿之间,锁齿脱离第一个卡扣槽进入第二个卡扣槽,此时可通过旋转第二盖体,进而带动调节螺杆调节调压弹簧的初始压缩量;然后推进第二盖体,第二连接部卡接于第三连接部和多个锁齿之间实现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的花键连接或对联开接,锁齿卡住第一个卡扣槽,实现自锁。
为了气体或杂质通过自锁阀盖进入阀体,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通过O型密封圈密封,第一盖体相应位置设有O型圈槽307。
为了使回气的过程更加通畅,本实施例阀芯块的侧壁设有多个用于与调节阀芯内壁接触的凸起105a。
作为一种阀体的优选结构,本实施例的阀体内设有阶梯式腔体,该腔体包括顺次与阀体一端进口连通的且内径逐步增大的第一腔体201、第二腔体202,以及形成于进口和第一腔体之间的第一挡台202a,形成于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之间的第二挡台202a;调节阀芯轴向卡接于第一腔体内,挡片轴向卡接于第二腔体内。
本实施例的出口为一个。可通过该自动调节器切换一个通道。还可以设置多个。可切换多个通道。
上述自动调节器的结构的效果如下:
1、双向连通气体,并且进气可调节。
a、当踩下制动踏板(刹车踏板)时,跟随气压变化切换进口与出口的导通状态,具体的进气切换过程为:当踩下制动踏板,刹车总泵或制动阀内的气流从进口进入,气压达到设定值即可使调节阀芯移动,将进口出口通。
b、当完成一次制动过程后,可通过该自动调节器进行回气过程,具体的回气过程为:泄出的气体通过气孔进入调节阀芯的底部,具体通过调节阀芯底部的通孔进入调节阀芯底部,阀芯块受力打开,气体则进入调节阀芯内,然后依次通过调节阀芯的顶部开口、进口泄出。
c、自动调节器调压弹簧的初始压缩量可调,通过调节调压弹簧的初始压缩量,可调节打开自动调节器的气压强度,由此实现打开该自动调节器气压强度阈值的调节,从而实现了工作压力的可调。
按照上述实施例,便可很好地实现本发明。值得说明的是,基于上述设计原理的前提下,为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即使在本发明所公开的结构基础上做出的一些无实质性的改动或润色,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的实质仍然与本发明一样,故其也应当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自动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2)、阀芯,所述阀芯设于阀体内且可沿阀体的轴向移动,所述阀体的一端设有进口且阀壁设有出口;
所述阀芯包括调压弹簧(101)、调节阀芯(103)、回复弹簧(104)、阀芯块(105);所述调压弹簧沿阀体的轴向设置,调压弹簧套接于调节阀芯上且在初始状态下一端与阀体的底部活动连接,调节阀芯的顶部设有与阀体开口连通的开口且由该开口处向内一直延伸至调节阀芯的底部形成一空腔,该空腔底部设有通孔,回复弹簧的一端与阀芯块一端连接且阀芯块嵌入调节阀芯的空腔内,回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调节阀芯的顶部,调节阀芯的顶部边缘还设有环形调节卡盘(103a);
初始状态下,调节阀芯的环形调节卡盘与阀体的一端密封,阀体一端的进口与阀壁的出口不连通,该自动调节器关闭,阀芯块与调节阀芯底部的通孔密封;
工作进入第一状态:调节阀芯轴向移动直至阀体阀壁的出口露出,阀体一端的进口与阀壁的出口连通,该自动调节器打开;
工作进入第二状态:由阀体阀壁出口的气体回流至调节阀芯的底部通孔,阀芯块受力压缩回复弹簧,调节阀芯打开,气体继续回流至阀体一端的进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的另一端还设有调节螺杆(4)和挡片(102),所述挡片卡接于阀体内且与阀体内壁密封,挡片的一端与调压弹簧活动连接且另一端与调节螺杆活动连接;
通过向内旋转或向外旋转所述调节螺杆,进而移动调压弹簧来调节所述调压弹簧的初始压缩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调节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阀体另一端的阀盖(3),所述调节螺杆穿过该阀盖与挡片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盖包括与阀体连接的第一盖体,该第一盖体设有用于与调节螺杆的外螺纹匹配的调节内螺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与阀体通过螺栓连接,或第一盖体与阀体对螺纹连接,或第一盖体与阀体相互卡接,或第一盖体与阀体粘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盖为自锁阀盖,该自锁阀盖还包括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还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连接部(301)和直径小于第一连接部的第二连接部(302),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顶部和第二连接部的底部均开口,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内壁设有啮齿,且外壁设有两个卡扣槽(303);调节内螺纹设于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的连接处;
所述第二盖体具有空腔并在该空腔的底部设有第三连接部(304),并围绕第三连接部设有多个锁齿(305),第三连接部的外壁设有啮齿且内壁设有菱形卡槽,且该啮齿的高度低于锁齿的高度;
所述第二连接部卡于第三连接部和多个锁齿之间实现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的花键连接或对联开接,且通过锁齿卡住一个卡扣槽实现自锁;调节螺杆的一端则依次穿过第一连接部、调节内螺纹、第二连接部,然后卡接于第三连接部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动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通过O型密封圈密封,第一盖体相应位置设有O型圈槽(307)。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自动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块的侧壁设有多个用于与调节阀芯内壁接触的凸起(105a)。
9.根据权利要求2-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自动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内设有阶梯式腔体,该阶梯式腔体包括顺次与阀体一端进口连通的且内径逐步增大的第一腔体(201)、第二腔体(202),以及形成于进口和第一腔体之间的第一挡台(201a),形成于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之间的第二挡台(202a);
所述调节阀芯轴向卡接于第一腔体内,挡片轴向卡接于第二腔体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自动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为一个以上。
CN201710558370.0A 2017-07-10 2017-07-10 一种自动调节器 Pending CN10716606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58370.0A CN107166067A (zh) 2017-07-10 2017-07-10 一种自动调节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58370.0A CN107166067A (zh) 2017-07-10 2017-07-10 一种自动调节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66067A true CN107166067A (zh) 2017-09-15

Family

ID=598235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58370.0A Pending CN107166067A (zh) 2017-07-10 2017-07-10 一种自动调节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16606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15631A (zh) * 2019-02-25 2019-06-21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新型按钮分级可调压力式单向阀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42253Y (zh) * 2004-07-09 2005-11-23 富松精密机械(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调压阀
US20060137745A1 (en) * 2004-12-23 2006-06-29 Evolve Paintball Limited Gas pressure regulator
CN201021277Y (zh) * 2007-03-22 2008-02-13 史凤鸣 汽车制动力调节装置
JP2009026054A (ja) * 2007-07-19 2009-02-05 Koganei Corp 減圧弁
CN102616224A (zh) * 2011-01-31 2012-08-01 迪尔公司 包括牵引器的制动系统
CN103411008A (zh) * 2013-07-02 2013-11-27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七0研究所 一种自力式双向通气调节阀
CN104176036A (zh) * 2014-09-12 2014-12-03 谢洪川 一种新型制动阀装置
CN104477160A (zh) * 2014-12-12 2015-04-01 南阳理工学院 三轮汽车气制动阀
CN106662227A (zh) * 2014-07-02 2017-05-10 斯泰必鲁斯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装置和阀门控制装置
CN206918345U (zh) * 2017-07-10 2018-01-23 谢洪川 一种自动调节器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42253Y (zh) * 2004-07-09 2005-11-23 富松精密机械(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调压阀
US20060137745A1 (en) * 2004-12-23 2006-06-29 Evolve Paintball Limited Gas pressure regulator
CN201021277Y (zh) * 2007-03-22 2008-02-13 史凤鸣 汽车制动力调节装置
JP2009026054A (ja) * 2007-07-19 2009-02-05 Koganei Corp 減圧弁
CN102616224A (zh) * 2011-01-31 2012-08-01 迪尔公司 包括牵引器的制动系统
CN103411008A (zh) * 2013-07-02 2013-11-27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七0研究所 一种自力式双向通气调节阀
CN106662227A (zh) * 2014-07-02 2017-05-10 斯泰必鲁斯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装置和阀门控制装置
CN104176036A (zh) * 2014-09-12 2014-12-03 谢洪川 一种新型制动阀装置
CN104477160A (zh) * 2014-12-12 2015-04-01 南阳理工学院 三轮汽车气制动阀
CN206918345U (zh) * 2017-07-10 2018-01-23 谢洪川 一种自动调节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15631A (zh) * 2019-02-25 2019-06-21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新型按钮分级可调压力式单向阀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27421B2 (ja) 流体制御弁
CN204025872U (zh) 用于气动马达的手动换向阀
US20100270703A1 (en) Pressure control valve assembly
CN206918345U (zh) 一种自动调节器
CN107166067A (zh) 一种自动调节器
CN204372248U (zh) 一种直通式背压安全阀
CN105365803B (zh) 一种六回路保护阀
CA2007371A1 (en) Safety connection into passages in a tubular body
CN107200000B (zh) 限压阀、列车制动系统以及列车
CN109780262A (zh) 一种多联换向阀
CN207989868U (zh) 阀装置和阀装置的结构系列
CN110131435A (zh) 一种电动旋塞阀
CN107323442A (zh) 一种上阀体及其工作气压可调式自动转换制动阀
CN210218266U (zh) 一种用于推土机的手先导阀和具有其的推土机
CN107524656A (zh) 一种自动往复气缸
CN104325972B (zh) 一种工作气压可调式自动转换继动阀及其实现方法
CN206845580U (zh) 一种液压助力器
CN108131347B (zh) 无泄漏三通减压阀
CN106246971A (zh) 一种或门型梭阀
CN209262321U (zh) 一种多功能控制阀
CN108019392B (zh) 一种液压锁
CN205423374U (zh) 过桥式多路换向阀
CN204985878U (zh) 一种叠加式液控单向阀的外控型结构
CN201407222Y (zh) 手控单向阀
CN204674566U (zh) 一种外置调压结构的挂车控制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