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55569B - 一种压砂地西瓜甜瓜优质高效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压砂地西瓜甜瓜优质高效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55569B
CN107155569B CN201710353203.2A CN201710353203A CN107155569B CN 107155569 B CN107155569 B CN 107155569B CN 201710353203 A CN201710353203 A CN 201710353203A CN 107155569 B CN107155569 B CN 1071555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terial fertilizer
biological bacterial
substrate
hole
s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5320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155569A (zh
Inventor
刘声锋
于蓉
郭松
田梅
董瑞
王志强
杨万邦
黄莉
沙新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xia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Ningxia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xia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Ningxia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71035320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155569B/zh
Publication of CN1071555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555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1555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555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BSOIL WORKING IN AGRICULTURE OR FORESTRY;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AGRICULTURAL MACHINES OR IMPLEMENTS, IN GENERAL
    • A01B79/00Methods for working soil
    • A01B79/02Methods for working soil combined with other agricultural processing, e.g. fertilising, plant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20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in agriculture, e.g. CO2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 Fertilizers (AREA)
  • Pretreatment Of Seeds And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砂地西瓜甜瓜优质高效生产方法,包括:在老压砂地上刨开砂石层,在土层挖定植穴坑,将基质与生物菌肥混合均匀,然后播种或移栽瓜苗。实验证明,本发明方法可显著改善减产或失去生产能力的老砂地的西瓜甜瓜生长环境水平,降低病害发生率,对压砂西瓜枯萎病的田间防效达43.4‑88.4%,提高果实品质,果实中心含糖量达12%,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可以恢复10年以上老砂地的生产能力,亩产1600kg以上,最高2492.6kg,增产13.7‑82.1%。

Description

一种压砂地西瓜甜瓜优质高效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砂地西瓜甜瓜优质高效生产方法,属于西瓜、甜瓜压砂栽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通过在荒地上表面铺盖一层7-20cm的砂砾或卵石夹粗砂的田地叫做压砂地,在压砂地主要进行西瓜、甜瓜和籽瓜种植。这种特殊的生产模式是在长期适应干旱少雨及盐碱不毛之地的生产实践中创造发明的,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旱作农业生产方式。2004年在中卫市建市以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以环香山地区为中心的主产区共有压砂地约100万亩,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但随着多年重茬种植压砂瓜,砂地老化、水肥管理不当,2010年压砂西瓜病害问题开始显现,西瓜枯萎病、西瓜炭疽病、西瓜病毒病及西瓜细菌性叶斑病等病害在各种植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和危害,特别是土传病害西瓜枯萎病在整个压砂瓜种植区发生普遍,尤其是在7年以上的压砂地西瓜死亡率较高,最高的达18%以上。压砂地可持续利用面临严峻的形势。目前在香山乡、兴仁镇压砂瓜核心种植区病害发生危害比较严重,主要病害有枯萎病、炭疽病、蔓枯病、疫病、细菌性叶斑病、白粉病等十余种,加之近两年充沛的降雨条件和菌源积累,促使西瓜病害在整个压砂瓜种植区普遍发生和严重危害。2013年土传病害西瓜枯萎病在压砂7年以上的地块发病严重,死株率达40-80%,即使中卫市应用了以白籽南瓜作砧木嫁接种植1.5万亩死株率也达10%-40%,重者毁产;西瓜炭疽病发病率达80%,在西瓜生长后期死秧率达到24%以上;检疫性病害瓜类果斑病开始逐渐蔓延。随着压砂地的持续利用和连年种植,病害的发生和危害已成为制约和影响压砂地持续发展的瓶颈。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压砂地西瓜甜瓜优质高效生产方法。由于压砂地西甜瓜生产病虫害逐年加重,严重减产或失去生产能力。本发明提供对减产或对失去生产能力的老砂地采取穴施基质+生物菌肥栽培技术方法,恢复栽培穴土壤生理生态环境和指标,降低病害发生率,提高果实品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压砂地西瓜甜瓜优质高效生产方法,包括:在老压砂地上刨开砂石层,在土层挖定植穴坑,将栽培基质与生物菌肥混合均匀,放入定植穴后与土拌匀;然后播种或移栽瓜苗;
每穴放置的栽培基质和生物菌肥用量按以下方式之一:
1)每穴放栽培基质180-220g,生物菌肥90-110g;或者每穴放栽培基质350-450g,生物菌肥45-55g;优选地,每穴放栽培基质200g,生物菌肥100g;或者每穴放栽培基质400g,生物菌肥50g;所述生物菌肥为金菌冠微生物菌剂,由山东金正大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其有效活菌数≥5.0亿/g粉剂;添加黄腐酸钾、含解淀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有机质≥45%;
2)每穴放栽培基质180-220g,生物菌肥45-55g;优选地,每穴放栽培基质200g,生物菌肥50g;所述生物菌肥为阳光丰禾有机生物菌肥,由陕西渭南阳光高科技有限责任有限公司与山东济宁金山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联合研制,其总养分:(N+P2O+K2O)≥5%;有效活菌数≥2亿/g;有机质≥40.0%腐殖酸≥25%;
3)每穴放栽培基质180-220g,生物菌肥90-160g;优选地,每穴放栽培基质200g,生物菌肥100-150g;所述生物菌肥为牧仑生物有机肥,由内蒙古大有生物肥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其有效活菌数≥0.2亿/g;有机质≥40%;
4)每穴放栽培基质180-220g,生物菌肥45-90g;优选地,每穴放栽培基质200g,生物菌肥50-100g;所述生物菌肥为馕播王复合微生物肥,由江阴市联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其(N+P2O+K2O)=8%;有效活菌数≥0.2亿/g;有机质≥20%。
其中,所述栽培基质为商品化栽培基质,尤其是适用于压砂地的商品化栽培基质。
在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是中青公司栽培基质,由宁夏中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基本理化指标:总养分(以N+P2O+K2O计)含量,1.5-4.0%;全氮(以N计),0.8-1.5%;全磷(以P2O计),0.3-1.0%;全钾(以K2O计),0.4-1.5%;容重,0.2-0.7g/cm3;总孔隙度,55.0-85.0%;有机质含量,≥20.0%;pH值5.5-7.5;电导率,≤3.5ms/cm;水分含量,≤35.0%。
所述定植穴坑尺寸以长40-50cm、宽20-25cm、深20-30cm为宜。
优选地,将基质与生物菌肥混合均匀后稍加润湿到握成团、松手可散程度,再放入定植穴。
种植季节一般在4月上旬至5月上旬,7月下旬或8月上旬收获。
点播方法:根据土壤墒情在栽培穴内补水,定植穴放1~2粒干籽或已催芽种子,盖土2cm~3cm,盖细砂1cm~1.5cm。
可采用日光温室育苗方法;温汤浸种、恒温催芽;采用顶插接法嫁接;成活后除去砧木萌蘖;出圃前一周炼苗,3叶1心时出圃。育苗设施及嫁接器具可用甲醛消毒。
定植方法:嫁接西瓜苗整个根坨栽入土层,压紧根系周围土壤,盖细砂1-2cm,定植后每穴补水2-3kg。
一行播种和定植完成后,及时采用条复膜机进行整条覆膜。
播种或移栽瓜苗后可按现有技术方法常规管理,直至收获。
放苗出膜:直播出苗后或嫁接苗开始发新叶时在膜上打1cm洞通气,植株长至6~8叶或露地气温升至瓜苗可正常生长时,将瓜苗放出膜面生长,并注意用土将瓜苗四周洞口用土封严,不可漏风。
一般留5条蔓,可以不整枝,压蔓防止翻秧;第2、第3雌花留瓜,每株留一果。
浇水:伸蔓期浇1次小水,瓜膨大期浇1次大水,每穴补水1.5kg-2kg。
施肥:膨大期每667m2追施复合生物肥16kg-20kg,或随水施用液体有机肥或沼液。
优选所述复合生物肥为江阴市联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根宝含氨基酸水溶肥料。
整枝:留4~5条蔓,可以不整枝;及时压蔓防止翻秧;主蔓上的第一雌花及根瓜要及早除去,第2、第3雌花留瓜,每株留一果。
翻瓜摆瓜:及时清除幼瓜下的石块和土块,在幼果拳头大小时将幼果果柄顺直,保证幼果下面的土壤平坦。果实停止生长后要进行翻瓜,翻瓜要在下午进行,顺一个方向翻,每次的翻转角度不超过30°,每个瓜翻2次即可。
优选地,株距1.5-1.8m,行距1.7-2.0m(一般栽培密度为220-250株/667m2)。
病虫害防治可按常规方法进行。
本发明所述老压砂地是指压砂种植年限大于等于7年的压砂地。本发明方法尤其适用于压砂种植年限大于等于10年的压砂地。
优选所述压砂地压砂层15-20cm;优选所述压砂地压砂层以下土层(3-5cm)的含水量8%以上,地温13~15℃。
优选地,所述西瓜栽培品种包括嫁接金城5号(白籽南瓜砧木-中卫天瑞种苗有限公司)、金城5号、宁农科1号、高抗冠龙、高抗5号、西农8号,优选嫁接金城5号(白籽南瓜砧木-中卫天瑞种苗有限公司)。砧木可选用葫芦、南瓜、野生西瓜或瓠瓜砧木。
具体地,一种压砂地西瓜甜瓜优质高效生产方法,包括在4月上旬-5月上旬播种或定植;播种前,将生物菌肥与栽培基质均匀混合,洒水预湿到握成团、松手可散程度;铲开砂石层,在土层挖定植穴坑,放入混合后的基质和生物菌肥,与土拌匀,然后进行直播或定植;种子直播时根据墒情补水;定植嫁接西瓜苗定植后每穴补水2-3kg;直播、移栽后封土并盖上1-2cm细沙,然后铺设地膜;直播出苗后或嫁接苗发新叶后在膜上打直径1cm洞通气,植株长至6-8叶放苗出膜;正常管理。
实验证明,本发明方法可显著提高减产或失去生产能力的老砂地的西瓜甜瓜生长环境水平,降低病害发生率,提高果实品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可以恢复10年以上老砂地的生产能力,亩产1600kg以上。
2015-2016年本发明西甜瓜课题组设计和实施了压砂地穴施基质+生物菌肥栽培技术实验研究,选择了连坐11年、种植西瓜死苗严重、产量低、品质差的老砂地作为试验地,结果当年该砂地亩产超过2100kg,增产20%,进一步研究发现,该项技术对压砂西瓜枯萎病的田间防效达43.4-88.4%,亩产1600kg以上,最高2492.6kg,增产13.7-82.1%。果实中心含糖量达到12%,经济效益显著。采用本发明方法可快速恢复该老砂田的高效优质生产能力。
附图说明
图1-图9表示本发明实施过程,其中图1表示确定定植穴、起砂;图2表示向定植穴中放入基质和生物菌肥;图3表示压砂地点种;图4表示嫁接苗定植;图5表示条覆膜;图6表示开洞透气;图7表示放苗出膜并封土;图8表示整枝压蔓;图9表示西瓜成熟期。
图10至图14为实验例2实验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或实验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通过正规渠道商购买得到的常规产品。
本发明实施过程见图1-图9。
试验例1压砂地穴施生物菌肥和基质试验
1材料与方法
1.1基质与菌肥
①“馕播王”复合微生物肥,由江阴市联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其(N+P2O+K2O)=8%;有效活菌数≥0.2亿/g;有机质≥20%。
②基质:中青公司栽培基质(由宁夏中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基本理化指标:总养分(以N+P2O+K2O计)含量,1.5-4.0%;全氮(以N计),0.8-1.5%;全磷(以P2O计),
0.3-1.0%;全钾(以K2O计),0.4-1.5%;容重,0.2-0.7g/cm3;总孔隙度,55.0-85.0%;有机质含量,≥20.0%;pH值5.5-7.5;电导率,≤3.5ms/cm;水分含量,≤35.0%)。
1.2试验地点:宁夏中卫市香山乡红圈村,10年连茬西瓜老砂地
1.3栽培品种:金城5号嫁接西瓜,砧木为白籽南瓜。
1.4试验设计与方法
处理1:基质200g+“馕播王”复合微生物肥100g;
处理2:“馕播王”复合微生物肥100g;
对照:不施基质和菌肥
每个处理60株,设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每667m2约280株。2015年3月15日育苗,采用72规格的塑料穴盘育苗,4月19日定植。其他管理田间管理同当地生产。
果实成熟期调查果实单果重和产量见下表A1。
表A1基质和生物菌肥对压砂西瓜产量指标的影响
Figure GDA0001346266440000051
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处理1:基质栽培+“馕播王”复合微生物肥使单瓜重和亩产大幅提高,增产率达到20%;采用处理2:有机生物菌肥增产率达到7.1%。
穴施基质菌肥试验的各项数据能看出来,在栽培穴施入基质和菌肥,使西瓜苗期缓苗时间缩短,对壮苗、抗病、增产有很好的效果。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实验例2压砂地穴施基质使用量筛选试验
自2015年,种质资源研究所西甜瓜课题组设计和实施了压砂地穴施基质+生物菌肥栽培技术实验研究,选择了连坐11年、种植西瓜死苗严重、产量低、品质差的老砂地作为试验地,将200g育苗基质+100g生物菌肥混匀后放入定植穴,并定植西瓜嫁接苗,结果当年该砂地亩产超过1500kg,果实中心含糖量达到13%,经济效益显著。快速恢复该老砂田的高效优质生产能力。2016年,根据上年试验基础,进一步筛选定植穴内基质适宜用量和生物菌肥的配比,以明确最经济、高效的技术模式。
1、试验材料
(1)栽培品种:嫁接金城5号(白籽南瓜砧木-中卫天瑞种苗有限公司);
(2)基质:中青公司栽培基质(同实验例1);
(3)菌肥种类:金菌冠微生物菌剂(山东金正大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有效活菌数≥5.0亿/g粉剂;添加黄腐酸钾、含解淀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有机质≥45%)。
2、试验设计
(1)基质用量:
施入基质量梯度为每穴150g、200g、250g、300g,共4种用量。
(2)生物菌肥用量
每穴50g和100g两种用量;对照(Ck)为只放生物菌肥不放基质。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不同基质使用量试验方案见表S1。
栽培方法:在老压砂地上刨开砂石层,在土层挖定植穴坑,定植穴坑尺寸以长40-50cm、宽20-25cm、深20-30cm为宜;每穴放适量生物菌肥或同时放置适量基质(若同时放置基质和生物菌肥时将基质与生物菌肥混合均匀,稍加润湿到握成团、松手可散程度),放入定植穴后与土拌匀;然后移栽瓜苗。行距1.7m,株距1.6m。
表S1不同基质使用量试验方案
Figure GDA0001346266440000061
3.调查内容
(1)植物学特征:地面生长量定期调查,每15天调查一次,每个重复定第1、3、5、7株,定株调查蔓长、叶片数、土壤菌含量、病虫害发生率,确定伸蔓时间、始花期、坐果期、成熟期;
(2)果实特性:果实成熟期调查各处理单瓜重、小区产量、坐果节位、坐果率、商品率、果实特征特性(纵径、横径、果实皮色、果皮硬度、皮厚、果肉硬度、果肉颜色、果肉质地、纤维、汁液、风味、果实剖面表现)等。
(3)土壤微生物:分别在西瓜植株伸蔓期、果实膨大初期和果实采收后3个时间地点采集西瓜种植穴内的土壤200g,通过微生物培养,调查分析土壤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的变化。
4.试验结果
4.1不同处理下主蔓长度生长量调查
通过连续定株调查西瓜植株主蔓长度发现(结果见图10):不同处理下的西瓜植株苗期生长较为缓慢,到伸蔓期快速生长,7月12日果实膨大期调查数据达到顶点。J200F100处理下,3个重复平均主蔓最长达到264.9cm,J0F100处理与J200F100相似,达到264.3cm,再次为J400F50、达到255.2cm,基质施入量为300g时,不论施入50g还是100g菌肥,其植株的生长量均较低,明显低于对照。
试验结果表明,生物菌肥可以有效促进植株主蔓生长,施入基质后,达到一定配比,可以促进菌肥效果发挥,但基质量配比不合适,如每穴300g基质,反而会降低量主蔓生长量。
4.2不同处理下单株叶片数量生长动态调查
通过连续定株调查西瓜植株叶片数量调查发现(结果见图11):不同处理下的西瓜叶片数量在苗期到开花作果前期,差异不显著,到6月12日,西瓜植株进入伸蔓后期,开花坐果前期各处理间植株的叶片数量出现显著的差异。不施入基质的两个处理,植株叶片的数量最多,有62和63片,而且放入菌肥量量增加一倍,叶片数量不会显著增加,J0F100的叶片数量最多,这与主蔓生长发育一致;每个定植穴施入50g生物菌肥时,随着放入基质和基质施入量的增加,植株叶片数量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变化趋势,但都低于对照;每个定植穴施100g生物菌肥时,随着放入基质,叶片数量会下降,但是每穴放入300g基质时,叶片数量与对照相同,当基质量增加到400g,叶片数量又开始下降。
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生物菌肥施入量在加入基质后,基质的作用会中和菌肥对植株叶片生长的促进作用,随着基质量的增加,又会逐渐恢复,达到一定基质:菌肥=8:1时,可以保证不降低菌肥效果发挥,有100g菌肥时,也呈现随着基质施入叶片数量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
4.3不同处理下茎粗定期调查
通过连续定株调查西瓜植株主蔓粗度发现(结果见图12):(1)在伸蔓期(5月12日)和开花坐果初期(6月12日),各处理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从坐果后开始,各处理间茎粗的差异开始呈现;(2)每穴施入50g基质时,随着基质量的输入,植株茎粗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J300F50处理时,各重复的平均值达到峰值,为15.44mm;(2)不施入基质情况先,菌肥的数量的增加,可以显著增加植株茎粗;(3)在生物菌肥施入量达到100g后,果实膨大期的主蔓茎粗显著低于每穴施入50g生物菌肥的各个处理;(4)在每穴施入100g基质的处理中,到果实膨大中期(7月12日),随着基质施入量增加,个处理茎粗差异不显著。
试验结果表明,在生物菌肥量为50g时,基质的施入,可以有效促进植株茎粗的生长;当生物菌肥量增加到每穴100g,在植株生长的关键时期伸蔓期和开花坐果期,施入基质后,也起到促进坐果,植株的茎粗也显著的增加,到植株生长后期,这种差异效果逐渐变小。
4.4不同处理叶片叶绿素含量
在植株伸蔓期和开花坐果期对不同植株叶片的叶绿素含量进行测量,调查结果表明(结果见图13和图14):伸蔓期,定植穴施入基质并配合生物菌肥可以显著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每穴施入的生物菌肥50g的3个处理,叶片叶绿素含量均随每个定植穴基质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与植株茎粗的变化规律一致,生物菌肥每穴100g时,施用基质可以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但是不同的基质施入量,产生的差异并不显著。到开花坐果期,每穴施入的生物菌肥50g的3个处理,比对照提高,但之间差异不显著,生物菌肥每穴100g时,J200F100处理叶绿素含量增加,基质量再增加,叶绿素含量反而下降;
结果表明:在植株营养生长旺盛发育期,穴施基质并配合生物菌肥可以显著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也就是提高了植株的光合作用能力,促进植株的生长;到植株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转换期,每穴施入50g生物菌肥,基质的促进效应仍然较强,但是每穴施入100g的生物菌肥的处理,植株叶绿素含量下降,低于对照。
4.5植株学指标的调查
通过对不同处理西瓜植株缓苗期和果实成熟期的植株生长势、抗病性、抗逆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见表S2),在苗期和果实成熟期的生长势、抗病性和抗逆性均为较强和强。
表S2不同处理植物学指标调查
Figure GDA0001346266440000081
4.6果实特征特性
4.6.1坐果和果实特征特性
通过对果实坐果节位调查发现(见表S3),穴施生物菌肥配合施入基质后,各个处理的始花节位无显著差异,但是始花期以J200F50和J300F100最早,出现在6月10日及以前;施入200g基质的2个处理,平均的坐果节位都相对推后了,2-5个节位,J400F50推后了2个节位,其他的处理无差异;各处理坐果能力差异不显著,坐果表现为98%-100%;不同处理对西瓜果型指数没有影响;施入不同量的基质,在配合50g生物菌肥处理下,对果实皮厚没有影响,施入100g生物菌肥,配合施入基质量越多,果实的皮厚均在增加,这主要变现在果实的成熟期出现一定程度的延迟。
表S3不同处理坐果表现和果实特征特性
Figure GDA0001346266440000091
4.6.2不同基质施入量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通过对果实风味和果实品质关键指标果实中心糖和边糖含量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见表S4):施入不同的基质量,对不同处理的果实的口感指标影响不显著,果实肉质大多数表现为肉质脆、纤维多、汁液多和风味上;不同处理,无论菌肥和基质施入量如何变化,果实中心糖含量不受影响,各个处理间无差异,果实的边糖含量主要分为2个类,J150F50低于J0F50和J300F50处理,而这3个处理与其他处理间无差异,结果并无规律性表现,可能受到取样位置、人为操作等因素的影响。
表S4不同处理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Figure GDA0001346266440000092
Figure GDA0001346266440000101
显著性水平:0.05;
肉质:感官指标,评价指标分为6个水平:硬脆、脆、酥脆、沙脆、沙、绵;
纤维:指果肉纤维,感官指标,分为3个水平:多、中、少
汁液:感官指标,分为3个水平:多、中、少
4.6.3不同基质施入量对果实单果重的影响
通过对不同处理下果实平均单果重、小区产量和折算平均亩产的各项数据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见表S5):不同处理下穴施基质量不同,相对于不施入基质的对照J0F50和J0F100,可以显著提高果实的平均单果重,而且表现出,随着基质施入量增加,菌肥施入量增加,平均单果重也越来越高的趋势,其中J300F100处理单果重最高,达到9.06kg,其次为J400F50,达到8.95kg;但是不同处理间,果实单果重的偏差较高,基质施入量在200g是,与对照的平均单果重差异不显著,与施入300g和400g基质的平均单果重差异也不显著。
通过小区产量的测量后折算的亩产结果表明:只施入生物菌肥,在12年老砂地,平均亩产接近1500kg,施入100g生物菌肥,比施入50g产量也提高5%;配合施入基质后,各处理的产量显著提高;在50g生物菌肥的3个处理,施入200g基质和300g基质,产量提高12%以上,施入基质400g后提高24.18%,施入100g生物菌肥同时配合施入200-400g基质,产量均提高22.58%-29.00%,达到1800kg/667m2左右;相对于只施入100g生物菌肥,除J300F50提高产量8.86%,其他处理折算亩产显著提高10.28%-25.16%。
分析表明:(1)生物菌肥可以显著提高老砂田的果实单果重和折算产量,配合穴施基质,产量还可以提高10%-30%;(2)穴施菌肥50g,基质施入量达到400g,产量也可提高24%,或者增加菌肥至100g,基质施入量为200g,就可以提高产量29%。
表S5不同处理对压砂瓜产量指标的影响
Figure GDA0001346266440000102
Figure GDA0001346266440000111
5、讨论与分析
通过设置2个菌肥浓度,4个基质施入梯度开展12年压砂地穴施基质施入量筛选试验,调查了各项植物学指标、果实特征特性、产量指标,结果表明,穴施基质+生物菌肥可以显著促进老砂田西瓜植株的生长。
(1)生物菌肥对植株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基质的作用会中和菌肥对植株叶片生长的促进作用,随着基质量的增加,又会逐渐恢复,达到一定基质:菌肥=8:1时,可以保证不降低菌肥效果发挥,菌肥与基质达到一定配比,可以促进菌肥效果发挥,促进西瓜主蔓长度、叶片数量的增加,但基质量配比不合适,如每穴300g基质,反而会降低量主蔓生长量;
(2)穴施基质+生物菌肥,不论基质施入量多少均可以显著增加植株的茎粗发育;
(3)在西瓜伸蔓期,穴施基质并配合生物菌肥可以显著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也就是提高了植株的光合作用能力,促进植株的生长;到植株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转换期,每穴施入50g生物菌肥,基质的促进效应仍然较强,但是每穴施入增加一倍的生物菌肥,植株叶绿素含量下降,低于了对照;
(4)不同处理,无论菌肥和基质施入量如何变化,果实中心糖含量不受影响;
(5)生物菌肥可以显著提高老砂田的果实单果重和折算产量,配合穴施基质,产量还可以提高10%-30%;穴施50g菌肥+400g基质,产量比只放生物菌肥不放基质可提高24%,达到1813.7kg/667m2,或者增加菌肥至100g,基质施入量为200g,就可以比对照只放菌肥提高产量29%,达到1884.1kg/667m2,而且产量也不会因为基质施入量的增加而增加。
综合结果表明,采用穴施基质+生物菌肥处理,西瓜的果实品质均较高,中心糖含量超过11.5%,风味优良;不同处理下,西瓜植株的单果重和折算亩产均有显著提高,平均单果重超过7kg,产量可以达到1500kg/667m2;不同处理的最终产量数据与植株的主蔓长度和茎粗的中后期变化规律较为相符,坐果节位越迟,果实的单果重和最终折算亩产也越高,相关关系较大,而与叶片数量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规律存在较大差异。
实验例3压砂地不同量生物菌肥筛选试验
1材料与方法
1.1栽培品种
嫁接苗:接穗金城5号,(白籽南瓜砧木-中卫天瑞种苗有限公司)。
1.2试验菌肥种类
菌肥:A、活菌先锋;B、阳光丰禾有机生物菌肥;C、金正大(金菌冠微生物菌剂);D、牧仑生物有机肥;E、馕播王复合微生物肥。供试菌肥基本情况见下表:
Figure GDA0001346266440000121
基质:中青栽培基质(同实验例1)。
1.3试验设计与方法
栽培方法:在老压砂地上刨开砂石层,在土层挖定植穴坑,定植穴坑尺寸以长40-50cm、宽20-25cm、深20-30cm为宜;每穴放基质200g,生物菌肥适量,将基质与生物菌肥混合均匀,稍加润湿到握成团、松手可散程度,放入定植穴后与土拌匀;然后移栽瓜苗。
每个处理12株,设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行距1.7m,株距1.6m,每667㎡约233株/亩,3月10日育苗,采用72规格的塑料穴盘育苗,4月17日定植。当西瓜苗定植7天后调查统计出苗情况,并加强苗期管理,至破膜壮苗时对其营养生长指标、叶绿素含量进行测定。不同生物菌肥筛选方案见表X1。
表X1不同生物菌肥筛选方案
Figure GDA0001346266440000122
Figure GDA0001346266440000131
1.4调查内容
1.4.1植物生长性状特征测定
地面生长量定期调查,每15天调查一次,蔓长、叶片数、土壤菌含量、病虫害发生率,确定伸蔓时间、始花期、坐果期、成熟期
1.4.2病情分析调查
调查标准及内容:于对照处理发病盛期(6月20日)进行病害调查,按五级标准记载,计算各处理小区的病株率。
1.4.3果实特性:
单瓜重、果实中心含糖量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生物菌肥及施入量对成活率的影响
结果见表X2,调查植株成活率,B阳光丰禾和D牧仑生物菌肥不同施入量的成活率都在100%;A活菌先锋、C金正大和E馕播王施入量在150g时,成活率都有下降,92%、83%、92%。A活菌先锋施入100g、C金正施入50g时,成活率都在92%。
表X2不同生物菌肥及施入量对成活率的影响
Figure GDA0001346266440000132
2.2不同生物菌肥及施入量对生长势及抗病性的影响
表X3不同生物菌肥及施入量对生长势及抗病性的影响
Figure GDA0001346266440000133
Figure GDA0001346266440000141
结果见表X3,D牧仑施入100g、E馕播王施入50g时,生长旺盛、抗病性强;A活菌先锋施入50g、100g时,生长势强,但抗病性中,和对照表现不显著;B阳光丰禾抗病性和长势略优于对照,施入50g时,抗性强;C金正大整体表现不如对照,施入100g时抗病性较弱;D牧仑随着施入量增加,长势和抗病性都有提高;E馕播王施入量在50g时表现最佳。
2.3不同生物菌肥及施入量对植株茎粗的影响
结果见表X4,D牧仑施入50g,植株茎粗13.5mm最高,A活菌先锋、C金正大在施入150g时较高13mm、12.4mm;B阳光丰禾、E馕播王在施入50g时最佳13mm、12.8mm。
表X4不同生物菌肥及施入量对植株茎粗的影响
Figure GDA0001346266440000142
2.4不同生物菌肥及施入量对蔓长的影响
结果见见表X5,A活菌先锋、D牧仑在施入100g时,蔓长达到257.9cm、250.9cm;其次E馕播王在施入50g时,245.9cm;B阳光丰禾施入150g时218.4cm略高于对照190.7cm;C金正大整体蔓长不如对照。
表X5不同生物菌肥及施入量对蔓长的影响
Figure GDA0001346266440000143
Figure GDA0001346266440000151
2.5不同生物菌肥及施入量对单果重及产量的影响
由表X6-1可以看出,不同生物菌肥及施入量对压砂瓜果实的单瓜重的影响有明显差异,菌肥A和菌肥C在不同施入量表现都不如对照;菌肥A、B、D在施入量在50g时单瓜重最高,依次是菌肥D牧仑的9.7kg、菌肥B阳光丰禾的9.4kg、菌肥A活菌先锋的7.38kg;菌肥C在施入量达到150g时单果重7.4kg;菌肥E施入量在100g时最高9.4kg,但当施入量达到150g时,单果重迅速降低到6.4kg;分析几种菌肥对单果重的影响规律,加上田间植株长势等表现,认为当菌肥施入量过大时,会有不同程度的烧苗现象。菌肥D在几种菌肥中表现最为突出。
表X6-1不同生物菌肥及施入量对单果重的影响
Figure GDA0001346266440000152
由表X6-2可以看出,输入生物菌肥普遍可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其中穴施生物菌肥A50g,B50g,D50g、100g、150g,E20g、100g产量超过对照50%,D100g最高,亩产2492.6kg,超过对照82%,其次为E每穴施入50g,亩产达到2338.2kg,超过对照70.9%。菌肥A、B、E表现每穴的施入量越大,产量呈现下降趋势;D菌肥随着施入量的增加,产量也显著增加;整体表现C菌肥整体表现一般,但是在施入50g和100g时,平均亩产超过对照12.5%以上。
表X6-2不同生物菌肥及施入量对产量的影响
Figure GDA0001346266440000153
2.6不同生物菌肥施入量对中心含糖量的影响
结果见见表X7,D牧仑、B阳光丰禾施入量在50g时,含糖量达到12.6%、12.5%;B阳光丰禾、D牧仑施入量150g时中心含糖量在11.8%、12%;C金正大在50g含糖量10.3%;其他处理和对照差异不显著。
表X7不同生物菌肥施入量对中心含糖量的影响
Figure GDA0001346266440000161
2.7不同生物菌肥施入量对果皮硬度的影响
结果见表X8所示,D牧仑施入50g时,果皮硬度25.2p最高;其次是E馕播王施入量在100g是23.5p;A活菌先锋、B阳光丰禾、C金正大施入量50g时,果皮硬度分别是23.2p、22.3p、23p优于对照20.8p。
表X8不同生物菌肥施入量对果皮硬度的影响
Figure GDA0001346266440000162
3讨论
5种不同的生物菌肥均可以显著提高压砂西瓜的生长势和抗病性,在栽培期间,均未发生枯萎病和蔓枯病。对压砂地西瓜抗性和单瓜产量等数据指标的整体分析结果表明,菌肥B阳光丰禾穴施50g,菌肥D牧仑穴施100g-150g,菌肥E囊播王穴施50g-100g生最适宜采用穴施基质+生物菌肥的栽培技术,提高老砂田的土壤养分和有机质水平,平衡土壤微生物数量,提高果实品质,中心糖达到11.2%-12.6%,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平均单果重8.4kg-9.7kg,折算亩产达到2000kg以上。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压砂地西瓜优质高效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老压砂地上刨开砂石层,在土层挖定植穴坑,将栽培基质与生物菌肥混合均匀,放入定植穴后与土拌匀;然后播种或移栽瓜苗;每穴放置的栽培基质和生物菌肥用量按以下方式之一:
1)每穴放栽培基质200g,生物菌肥100g;或者每穴放栽培基质400g,生物菌肥50g;所述生物菌肥为金菌冠微生物菌剂;所述金菌冠微生物菌剂的主要成分:有效活菌数≥5.0亿/g粉剂;添加黄腐酸钾、含解淀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有机质≥45%;
2)每穴放栽培基质200g,生物菌肥50g;所述生物菌肥为阳光丰禾有机生物菌肥;所述阳光丰禾有机生物菌肥的主要成分:总养分:N+P2O+K2O,≥5%;有效活菌数≥2亿/g;有机质≥40.0%,腐殖酸≥25%;
3)每穴放栽培基质200g,生物菌肥100-150g;所述生物菌肥为牧仑生物有机肥;所述牧仑生物有机肥的主要成分:有效活菌数≥0.2亿/g;有机质≥40%;
4)每穴放栽培基质200g,生物菌肥50-100g;所述生物菌肥为馕播王复合微生物肥;所述馕播王复合微生物肥的主要成分:N+P2O+K2O,为8%;有效活菌数≥0.2亿/g;有机质≥20%;
其中,所述老压砂地是指压砂种植年限大于等于10年的减产或对失去生产能力的压砂地,
所述栽培基质为中青公司栽培基质;
将基质与生物菌肥混合均匀后稍加润湿到握成团、松手可散程度,再放入定植穴;
所述栽培基质基本理化指标:以N+P2O+K2O计的总养分含量,1.5-4.0%;全氮,以N计,0.8-1.5%;全磷,以P2O计,0.3-1.0%;全钾,以K2O计,0.4-1.5%;容重,0.2-0.7g/cm3;总孔隙度,55.0-85.0%;有机质含量,≥20.0%;pH值5.5-7.5;电导率,≤3.5ms/cm;水分含量,≤35.0%;
所述西瓜栽培品种包括嫁接金城5号、宁农科1号、高抗冠龙、西农8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植穴坑尺寸以长40-50cm、宽20-25cm、深20-30cm为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覆膜栽培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栽培株距1.5-1.8m,行距1.7-2.0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4月上旬-5月上旬播种或定植;播种前,将生物菌肥与栽培基质均匀混合,洒水预湿到握成团、松手可散程度;铲开砂石层,在土层挖定植穴坑,放入混合后的基质和生物菌肥,与土拌匀,然后进行直播或定植;种子直播时根据墒情补水;定植嫁接西瓜苗定植后每穴补水2-3kg;直播、移栽后封土并盖上1-2cm细沙,然后铺设地膜;直播出苗后或嫁接苗发新叶后在膜上打直径1cm洞通气,植株长至6-8叶放苗出膜;正常管理。
CN201710353203.2A 2017-05-18 2017-05-18 一种压砂地西瓜甜瓜优质高效生产方法 Active CN1071555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53203.2A CN107155569B (zh) 2017-05-18 2017-05-18 一种压砂地西瓜甜瓜优质高效生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53203.2A CN107155569B (zh) 2017-05-18 2017-05-18 一种压砂地西瓜甜瓜优质高效生产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55569A CN107155569A (zh) 2017-09-15
CN107155569B true CN107155569B (zh) 2020-07-28

Family

ID=598161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53203.2A Active CN107155569B (zh) 2017-05-18 2017-05-18 一种压砂地西瓜甜瓜优质高效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15556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96918A (zh) * 2017-11-27 2018-04-13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科学技术局 一种甜瓜育苗基质
CN109089452B (zh) * 2018-07-28 2021-08-13 南京农业大学 一种压砂西瓜连作抛荒地的修复方法
CN109983994A (zh) * 2019-05-14 2019-07-09 宁夏农林科学院 一种西瓜苗移栽基质块及其栽培方法
CN112225610A (zh) * 2020-10-10 2021-01-15 宁夏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宁夏植物病虫害防治重点实验室) 用于压砂西瓜连作障碍的土壤生态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43810B (zh) * 2020-10-16 2022-09-27 宁夏大学 一种压砂地西瓜原位两茬栽培方法
CN112358346A (zh) * 2020-11-09 2021-02-12 宁夏大学 一种压砂瓜伸蔓期专用肥及其应用
CN112430163B (zh) * 2020-11-26 2022-04-12 宁夏大学 一种缓解压砂西瓜连作障碍的生物肥料
CN115708463A (zh) * 2022-12-08 2023-02-24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一种旱砂田西瓜区蓄墒御旱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24897B (zh) * 2011-01-21 2012-04-18 宁夏大学 一种老压砂地西瓜移栽苗种植方法
CN102173905B (zh) * 2011-01-21 2013-07-17 宁夏大学 一种压砂地西瓜专用生物有机肥及其制造方法和施用方法
KR101523542B1 (ko) * 2013-08-21 2015-05-28 경기도 포천시(포천시 농업기술센터장) 원스톱 못자리 농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55569A (zh) 2017-09-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55569B (zh) 一种压砂地西瓜甜瓜优质高效生产方法
CN102150526B (zh) 改善马铃薯结薯环境的种植方法
CN109971680B (zh) 一种具有抗病促生长功能的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制备及应用
CN105075684B (zh) 一种油茶秋季根部嫁接繁殖方法
CN106233996B (zh) 早熟辣椒、水稻、荸荠轮作有机栽培方法
CN101147447A (zh) 一种中度盐碱地棉花栽培法
CN103141247A (zh) 一种中熟夏大豆品种新型种植方法
CN111316878A (zh) 一种滇黄精大田集约化种植方法
CN111713359A (zh) 一种富硒生姜的栽培方法
CN113455322A (zh) 一种设施豇豆抗重茬高效栽培方法
Singh et al. Spring maize (Zea mays L.) response to different crop establishment and moisture management practices in north-west plains of India.
CN108094031A (zh) 一种岗松容器育苗方法
CN106818160A (zh) 一种毛酸浆育苗移栽新方法
CN114051859A (zh) 一种大棚樱桃番茄生态全营养栽培管理方法
CN106879331A (zh) 一种哈密瓜复播粒用高粱的栽培方法
Samadia et al. Khejri (Prosopis cineraria) research for horticultural harnessing and environmental services: an appraisal
CN107197662A (zh) 一种冰草属植物种子的生产方法
Fasina et al. Effect of drip irrigation frequency and n-fertilization on yield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of cucumber (Cucumis sativus) in Ado-Ekiti, Nigeria.
CN115322907B (zh) 一种具有防控烟草根腐病功能的微生物菌剂及其应用
CN116267455A (zh) 一种椰子林下间种斑兰叶的方法
Vdovenko et al. Peculiarities of tomatillo (Physalis philadelphica) field production in Ukraine with the use of different elements of technology
CN108934888A (zh) 一种利用微生物菌剂阻断防御烟草病害侵染的栽培方法
CN113215041A (zh) 一种微生物菌剂及促进芝麻生长的种植方法
CN112772329A (zh) 甘蔗与珠芽魔芋间作繁种的栽培方法
CN105850480A (zh) 一种有机糯玉米的种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