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35021B - 一种上行波束跟踪方法及相应的终端和基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上行波束跟踪方法及相应的终端和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35021B
CN107135021B CN201610111755.8A CN201610111755A CN107135021B CN 107135021 B CN107135021 B CN 107135021B CN 201610111755 A CN201610111755 A CN 201610111755A CN 107135021 B CN107135021 B CN 1071350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link
information
beam tracking
base station
feedb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1175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135021A (zh
Inventor
刘星
刘文豪
毕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61011175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135021B/zh
Priority to PCT/CN2017/071117 priority patent/WO2017148220A1/zh
Publication of CN1071350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350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1350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350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beams, i.e. beam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36Feedback forma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上行波束跟踪方法及相应的终端和基站,终端以上行优选发射波束向基站发送上行信息,并接收所述基站的反馈信息,其中,所述反馈信息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上行波束跟踪的触发状态;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反馈信息确定触发上行波束跟踪时,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波束跟踪信号。基站以上行优选接收波束接收终端发送的上行信息,所述基站根据对所述上行信息的接收状态,确定是否触发上行波束跟踪,并向所述终端发送反馈信息。述方案可以有效发现上行优选发射波束变化的状态,并及时触发相关上行波束跟踪。

Description

一种上行波束跟踪方法及相应的终端和基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频通信,具体地说,涉及高频通信中的上行波束跟踪方法及相应的终端和基站。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电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各样的无线电业务大量涌现,而无线电业务所依托的频谱资源是有限的,面对人们对带宽需求的不断增加,传统的商业通信主要使用的300MHz~3GHz之间的频谱资源表现出极为紧张的局面,已经无法满足未来无线通信的需求。
在未来无线通信中,将会采用比第四代(4G)通信系统所采用的载波频率更高的载波频率进行通信,比如28GHz、45GHz等等,这种高频信道具有自由传播损耗较大、容易被氧气吸收、受雨衰影响大等缺点,严重影响了高频通信系统的覆盖性能,为了保证高频通信与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系统覆盖范围内具有近似的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需要保证高频通信的天线增益。值得庆幸的是,由于高频通信对应的载波具有更短的波长,所以可以保证单位面积上能容纳更多的天线元素,而更多的天线元素意味着可以采用波束赋形的方法来提高天线增益,从而保证高频通信的覆盖性能。
采用波束赋形的方法后,发射端可以将发射能量集中在某一方向上,而在其它方向上能量很小或者没有,也就是说,每个波束具有自身的方向性,每个波束只能覆盖到一定方向上的终端,发射端即基站需要发射多个波束才能完成全方位覆盖。典型的,波束数量在几十甚至上百个。当基站为某一方向上的终端发送下行信息时,将采用相应的波束承载,并且在接收端即终端需要进行接收端的波束赋形,实现定向接收,进而提高接收天线增益。通信双方通过初始的波束训练过程实现了收发波束的对准,初始波束训练过程是个相对漫长的过程,要得到最佳的波束训练效果,需要遍历所有收发波束对,以找到性能最优的收发波束方向作为通信波束。
然而,通信过程中,由于终端的移动,收发波束将会出现变化,典型的场景如由于终端的旋转,上行优选发射波束及下行优选接收波束将发生变化,如果终端仍然采用上行优选发射波束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基站将无法收到,相对应的,终端通过下行优选接收波束也无法接收到基站的下行数据。如果无法快速的发现相关变化,并识别出新的优选收发波束,将可能造成业务的中断,严重影响终端在高频通信中的通信质量。因此,在高频通信过程中遇到上面情况,必须设计有效的技术手段以快速实现收发波束方向的重新对准。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方案。
一种上行波束跟踪触发方法,包括:
终端以上行优选发射波束向基站发送上行信息;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基站的反馈信息,其中,所述反馈信息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上行波束跟踪的触发状态;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反馈信息确定触发上行波束跟踪时,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波束跟踪信号。
一种上行波束跟踪方法,包括:
终端按照如上所述的方法进行上行波束跟踪触发,在确定触发上行波束跟踪时,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波束跟踪信号;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更新当前使用的上行优选发射波束,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基站确定的新的上行优选发射波束。
一种终端,包括:
上行信息发送模块,用于以上行优选发射波束向基站发送上行信息;
反馈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基站的反馈信息,其中,所述反馈信息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上行波束跟踪的触发状态;
上行波束跟踪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反馈信息确定是否触发上行波束跟踪,在确定触发上行波束跟踪时,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波束跟踪信号。
其中,所述上行波束跟踪模块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波束跟踪信号之后,还可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更新当前使用的上行优选发射波束,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基站确定的新的上行优选发射波束。
一种上行波束跟踪触发与指示方法,包括:
基站以上行优选接收波束接收终端发送的上行信息;
所述基站根据对所述上行信息的接收状态,确定是否触发上行波束跟踪;
所述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反馈信息,其中,所述反馈信息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上行波束跟踪的触发状态。
一种上行波束跟踪方法,包括:
基站按照如上所述的方法进行上行波束跟踪的触发与指示,使用反馈信息向终端指示上行波束跟踪的触发状态;
所述基站如确定触发上行波束跟踪,向所述终端发送反馈信息之后,还接收所述终端在多个上行发射波束上发送的上行波束跟踪信号,将其中接收质量最优的上行波束跟踪信号所在的上行发射波束确定为新的上行优选发射波束,并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新的上行优选发射波束。
一种基站,包括
上行信息接收模块,用于以上行优选接收波束接收终端发送的上行信息;
上行波束跟踪模块,用于根据对所述上行信息的接收状态,确定是否触发上行波束跟踪,并向所述终端发送反馈信息,其中,所述反馈信息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上行波束跟踪的触发状态。
其中,所述上行波束跟踪模块向所述终端发送反馈信息之后,还可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在多个上行发射波束上发送的上行波束跟踪信号,将其中接收质量最优的上行波束跟踪信号所在的上行发射波束确定为新的上行优选发射波束,并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新的上行优选发射波束。
上述方案可以有效发现上行优选发射波束变化的状态,并及时触发相关上行波束跟踪;保证终端对触发指示信息的可靠接收,从而确保了上行波束跟踪过程的有效触发与指示,为收发波束的重新对准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且与现有技术相比,节省了触发指示过程的时延,减小了波束跟踪过程对业务连续性的影响,提高了用户感受。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典型应用场景基站和终端初始状态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典型应用场景基站和终端发生相对运动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基站和终端之间的信令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终端侧上行波束跟踪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终端的模块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二基站侧上行波束跟踪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二基站的模块图;
图8是本发明示例一、二、三、六所对应场景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示例一的信令流程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示例一的流程时序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示例一、六所对应的反馈信息传输方式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示例一的上行波束跟踪信号发射图样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示例二的信令流程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示例二的反馈信息传输方式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示例三的流程时序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示例四、五的场景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示例四、五的信令流程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示例四反馈信息传输方式的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示例四上行波束跟踪信号发射图样的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示例五的流程时序示意图;
图21是本发明示例五上行波束跟踪信号发射图样的示意图;
图22是本发明示例六的信令流程示意图;
图23是本发明示例六流程时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下面先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典型应用场景进行一下说明。
波束跟踪可以理解为基站内各波束间的切换,如图1所示,高频站点(HBS:Highfrequency base station)(统一称为基站)与终端(UE:User Equipment)当前通过优选的收发波束进行数据交互,具体的考虑上行传输过程。UE的上行优选发射波束为Bt0,HBS的上行优选接收波束为Br1。该优选收发波束对是通过初始波束训练过程识别确定的,在初始波束训练过程中,收发端需要遍历全部发射波束与接收波束的组合,从而识别出最优的波束对。
考虑由“终端移动”造成的收发波束变化(暂不考虑由于传输环境变化造成的传输波束变化),如图2所示(图中波束主要用于示意波束的方向而非覆盖范围),波束跟踪会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出现:
a)UE移动出下行波束范围,由于UE与HBS间存在相对位置变化,上下行收发波束都潜在存在变化,需要进行上行和下行波束跟踪;
b)终端旋转,上行优选发射波束发生变化,需要进行上行波束跟踪,重新进行上行波束训练。
考虑一般终端低速移动场景,b)情况发生的更频繁;当终端快速跨波束方向移动时,a)情况频繁发生。考虑相对运动,也存在两种情况同时发生的场景。a)情况也可以看成是基站做了“相对旋转”,两者本质是一样的。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从终端的角度描述上行波束跟踪方法,如图4所示,同时请参见图3所示的信令流程,该方法包括:
步骤110,终端以上行优选发射波束向基站发送上行信息;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行信息包括上行业务数据,或者包括上行参考信号。
步骤120,所述终端接收所述基站的反馈信息,其中,所述反馈信息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上行波束跟踪的触发状态;
这里的反馈信息可以是高层信令如RRC信令中的消息,也可以是下行物理控制信道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本实施例中,所述终端可以按照以下方式之一接收基站的反馈信息:
在预定义反馈资源上全向接收所述基站的反馈信息;或者
在预定义反馈资源上以宽波束接收所述基站的反馈信息;或者
所述上行信息对应两个预定义反馈资源,所述终端首先在其中一个预定义反馈资源上以下行优选接收波束接收所述反馈信息,当没有接收到时,再在另一个预定义反馈资源上以宽波束接收或者全向接收所述反馈信息;
其中,所述宽波束指部分或全部覆盖所述下行优选接收波束且接收角度比所述下行优选接收波束更大的接收波束;所述预定义反馈资源与所述上行信息占用的资源之间存在预先定义的映射关系。
本实施例中,反馈信息可以采用以下方式之一来表示:
所述反馈信息采用上行数据的接收确认指示信息,使用所述接收确认指示信息中新增的比特位指示是否触发上行波束跟踪;或者
所述反馈信息采用上行数据的接收确认指示信息,使用否定确认指示触发上行波束跟踪,使用肯定确认指示不触发上行波束跟踪;或者
所述反馈信息采用专用的指示信息,使用所述指示信息指示是否触发上行波束跟踪;或者
所述反馈信息采用上行数据的接收确认指示信息,使用所述接收确认指示信息占用的资源指示是否触发上行波束跟踪,所述接收确认指示信息占用的资源需从所述上行信息对应的两个预定义反馈资源中选择。
在一示例中,所述两个预定义反馈资源包括时域位置在前的第一预定义反馈资源和时域位置在后的第二预定义反馈资源,所述接收确认指示信息发送时,如占用第一预定义反馈资源则指示不触发上行波束跟踪,如占用第二预定义反馈资源则指示触发上行波束跟踪,或者相反。
本申请中提到的两个预定义反馈资源是不同的资源。
步骤130,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反馈信息确定触发上行波束跟踪时,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波束跟踪信号;
上行波束跟踪信号是接收端识别新的上行优选发射波束所需的测量信号。
本实施例中,所述终端可以按照以下方式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波束跟踪信号:
按照系统预定义的上行波束跟踪信号的发送配置(发送配置指终端在各个波束方向上发送波束跟踪信号的方式),在多个上行发射波束上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波束跟踪信号;或者
从所述基站发送的反馈信息或其他系统信息中获取上行波束跟踪信号的发送配置,按照所述发送配置,在多个上行发射波束上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波束跟踪信号;或者
系统预定义两种以上的上行波束跟踪信号的发送配置,所述终端从所述基站发送的反馈信息或其他系统信息中获取当前使用的发送配置的指示信息,按照所述指示信息指示的发送配置,在多个上行发射波束上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波束跟踪信号。
其中,所述上行波束跟踪信号的发送配置可以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上行波束跟踪信号的发送周期,上行波束跟踪信号的发送次数,发送上行波束跟踪信号的时频域资源集合,发送上行波束跟踪信号的上行发射波束的数量,及上行波束跟踪信号与上行发射波束的索引之间的映射关系。在一个示例中,所述上行信息为上行业务数据,所述发送上行波束跟踪信号的时频域资源集合包括所述上行业务数据的全部或部分重传资源。
本实施例中,所述多个上行发射波束包括所述上行优选发射波束,及在所述上行优选发射波束一侧或两侧且与所述上行优选发射波束相邻的上行发射波束。
上述步骤110至130完成了上行波束跟踪的触发过程。
步骤140,所述终端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更新当前使用的上行优选发射波束,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基站确定的新的上行优选发射波束;
本实施例中,系统预定义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占用的时频资源与所述上行波束跟踪信号占用的时频资源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终端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终端根据所述上行波束跟踪信号占用的时域资源及所述相对位置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占用的时域资源,在确定的所述时频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如图5所示,包括:
上行信息发送模块10,用于以上行优选发射波束向基站发送上行信息;
反馈信息接收模块20,用于接收所述基站的反馈信息,其中,所述反馈信息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上行波束跟踪的触发状态;
上行波束跟踪模块30,用于根据所述反馈信息确定是否触发上行波束跟踪,在确定触发上行波束跟踪时,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波束跟踪信号。
可选地,
所述上行信息发送模块发送的所述上行信息包括上行业务数据,或者包括上行参考信号。
可选地,
所述反馈信息接收模块接收所述基站的反馈信息,包括:
所述反馈信息接收模块在预定义反馈资源上全向接收所述基站的反馈信息;或者
所述反馈信息接收模块在预定义反馈资源上以宽波束接收所述基站的反馈信息;或者
所述上行信息对应两个预定义反馈资源,所述反馈信息接收模块首先在其中一个预定义反馈资源上以下行优选接收波束接收所述反馈信息,当没有接收到时,再在另一个预定义反馈资源上以宽波束接收或者全向接收所述反馈信息;
其中,所述宽波束指部分或全部覆盖所述下行优选接收波束且接收角度比所述下行优选接收波束更大的接收波束;所述预定义反馈资源与所述上行信息占用的资源之间存在预先定义的映射关系。
可选地,
所述反馈信息接收模块接收所述基站的反馈信息,其中:
所述反馈信息采用上行数据的接收确认指示信息,使用所述接收确认指示信息中新增的比特位指示是否触发上行波束跟踪;或者
所述反馈信息采用上行数据的接收确认指示信息,使用否定确认指示触发上行波束跟踪,使用肯定确认指示不触发上行波束跟踪;或者
所述反馈信息采用专用的指示信息,使用所述指示信息指示是否触发上行波束跟踪;或者
所述反馈信息采用上行数据的接收确认指示信息,使用所述接收确认指示信息占用的资源指示是否触发上行波束跟踪,所述接收确认指示信息占用的资源需从所述上行信息对应的两个预定义反馈资源中选择。
可选地,
所述上行波束跟踪模块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波束跟踪信号,包括:
所述上行波束跟踪模块按照系统预定义的上行波束跟踪信号的发送配置,在多个上行发射波束上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波束跟踪信号;或者
所述上行波束跟踪模块从所述基站发送的反馈信息或其他系统信息中获取上行波束跟踪信号的发送配置,按照所述发送配置,在多个上行发射波束上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波束跟踪信号;或者
系统预定义两种以上的上行波束跟踪信号的发送配置,所述上行波束跟踪模块从所述基站发送的反馈信息或其他系统信息中获取当前使用的发送配置的指示信息,按照所述指示信息指示的发送配置,在多个上行发射波束上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波束跟踪信号;
其中,所述上行波束跟踪信号的发送配置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上行波束跟踪信号的发送周期,上行波束跟踪信号的发送次数,发送上行波束跟踪信号的时频域资源集合,发送上行波束跟踪信号的上行发射波束的数量,及上行波束跟踪信号与上行发射波束的索引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多个上行发射波束包括所述上行优选发射波束,及在所述上行优选发射波束一侧或两侧且与所述上行优选发射波束相邻的上行发射波束。
可选地,
所述上行信息为上行业务数据,所述发送上行波束跟踪信号的时频域资源集合包括所述上行业务数据的全部或部分重传资源。
可选地,
所述上行波束跟踪模块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波束跟踪信号之后,还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更新当前使用的上行优选发射波束,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基站确定的新的上行优选发射波束。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从基站的角度描述上行波束跟踪方法,如图6所示,同时请参见图3所示的信令流程,该方法包括:
步骤210,基站以上行优选接收波束接收终端发送的上行信息;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行信息包括上行业务数据,或者包括上行参考信号。
步骤220,所述基站根据对所述上行信息的接收状态,确定是否触发上行波束跟踪;
本实施例中,所述基站在所述接收状态满足以下一种或多种条件中的任一条件时,触发上行波束跟踪:
条件一,在所述上行优选接收波束上对所述上行信息的接收质量下降,且下降的幅度超过设定的幅度阈值;
条件二,在所述上行优选接收波束上对所述上行信息的接收质量低于设定的接收质量阈值;
条件三,没有成功接收到所述上行信息;
条件四,所述上行信息的重传次数达到设定的重传次数阈值时,仍没有成功接收所述上行信息。
步骤230,所述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反馈信息,其中,所述反馈信息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上行波束跟踪的触发状态。
本实施例中,所述反馈信息可以采用以下方式之一来表示:
所述反馈信息采用上行数据的接收确认指示信息,使用所述接收确认指示信息中新增的比特位指示是否触发上行波束跟踪;或者
所述反馈信息采用上行数据的接收确认指示信息,使用否定确认NACK指示触发上行波束跟踪,使用肯定确认ACK指示不触发上行波束跟踪;或者
所述反馈信息采用专用的指示信息,使用所述指示信息指示是否触发上行波束跟踪;或者
所述反馈信息采用上行数据的接收确认指示信息,使用所述接收确认指示信息占用的资源指示是否触发上行波束跟踪,所述接收确认指示信息占用的资源需从所述上行信息对应的两个预定义反馈资源中选择。
在一示例中,所述两个预定义反馈资源包括时域位置在前的第一预定义反馈资源和时域位置在后的第二预定义反馈资源,所述接收确认指示信息发送时,如占用第一预定义反馈资源则指示不触发上行波束跟踪,如占用第二预定义反馈资源则指示触发上行波束跟踪,或者相反。
本实施例中,所述基站可以采用以下方式之一发送反馈信息:
所述基站在预定义反馈资源上以下行优选发射波束发送反馈信息;或者
所述基站在预定义反馈资源上以宽波束发送反馈信息;或者
所述基站在预定义反馈资源上全向发送反馈信息;或者
所述上行信息对应两个预定义反馈资源;当不触发上行波束跟踪时,所述基站在所述两个预定义反馈资源中时域位置在前的第一预定义反馈资源上以下行优选发射波束发送所述反馈信息,当触发上行波束跟踪时,所述基站在所述两个预定义反馈资源中时域位置在后的第二预定义反馈资源上以宽波束发送或者全向发送所述反馈信息;较佳地,所述时域位置在后的预定义反馈资源位于所述基站使用的时域资源集合中配置为以宽波束或全向发送信息的时域资源单元内。
其中,所述宽波束指全部或部分覆盖所述下行优选发射波束且发射角度比所述下行优选发射波束更大的发射波束;所述预定义反馈资源与所述上行信息占用的资源之间存在预先定义的映射关系。
本步骤中,所述基站确定触发上行波束跟踪之后,还可以通过所述反馈信息或其他系统信息向所述终端指示上行波束跟踪信号的发送配置。所述上行波束跟踪信号的发送配置可以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上行波束跟踪信号的发送周期;上行波束跟踪信号的发送次数;发送上行波束跟踪信号的时频域资源集合;发送上行波束跟踪信号的上行发射波束的数量;上行波束跟踪信号与上行发射波束的索引之间的映射关系。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上行信息为上行业务数据,所述发送上行波束跟踪信号的时频域资源集合包括所述上行业务数据的全部或部分重传资源。利用重传资源来发送上行波束跟踪信号,可以简化上行波束跟踪信号的相关设计。具体可以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成功接收了上行业务数据但接收质量下降导致触发上行波束跟踪,此时不需要重传数据,在重传资源上发送上行波束跟踪信号即可。一种是没有成功接收上行业务数据,导致触发上行波束跟踪,此时首先进行波束跟踪,为终端确定新的优先上行发射波束后再重伟上行业务数据。
步骤240,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终端在多个上行发射波束上发送的上行波束跟踪信号,确定新的上行优选发射波束并向所述终端指示。
本步骤是在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指示触发上行波束跟踪的反馈信息之后执行的,基站可以将接收质量最优的上行波束跟踪信号所在的上行发射波束确定为新的上行优选发射波束,并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新的上行优选发射波束。
本实施例中,系统预定义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占用的时频资源与所述上行波束跟踪信号占用的时频资源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所述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基站根据所述上行波束跟踪信号占用的时频资源及所述相对位置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占用的时频资源,在确定的所述时频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站,如图7所示,包括
上行信息接收模块50,用于以上行优选接收波束接收终端发送的上行信息;
上行波束跟踪模块60,用于根据对所述上行信息的接收状态,确定是否触发上行波束跟踪,并向所述终端发送反馈信息,其中,所述反馈信息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上行波束跟踪的触发状态。
可选地,
所述上行信息接收模块接收的上行信息包括上行业务数据,或者包括上行参考信号。
可选地,
所述上行波束跟踪模块根据对所述上行信息的接收状态,确定是否触发上行波束跟踪,包括:在所述接收状态满足以下一种或多种条件中的任一条件时,触发上行波束跟踪:
在所述上行优选接收波束上对所述上行信息的接收质量下降,且下降的幅度超过设定的幅度阈值;
在所述上行优选接收波束上对所述上行信息的接收质量低于设定的接收质量阈值;
没有成功接收到所述上行信息;
所述上行信息的重传次数达到设定的重传次数阈值时,仍没有成功接收所述上行信息。
可选地,
所述上行波束跟踪模块向所述终端发送反馈信息,其中:
所述反馈信息采用上行数据的接收确认指示信息,使用所述接收确认指示信息中新增的比特位指示是否触发上行波束跟踪;或者
所述反馈信息采用上行数据的接收确认指示信息,使用否定确认NACK指示触发上行波束跟踪,使用肯定确认ACK指示不触发上行波束跟踪;或者
所述反馈信息采用专用的指示信息,使用所述指示信息指示是否触发上行波束跟踪;或者
所述反馈信息采用上行数据的接收确认指示信息,使用所述接收确认指示信息占用的资源指示是否触发上行波束跟踪,所述接收确认指示信息占用的资源需从所述上行信息对应的两个预定义反馈资源中选择。
可选地,
所述上行波束跟踪模块向所述终端发送反馈信息,包括:
所述上行波束跟踪模块在预定义反馈资源上以下行优选发射波束发送反馈信息;或者
所述上行波束跟踪模块在预定义反馈资源上以宽波束发送反馈信息;或者
所述上行波束跟踪模块在预定义反馈资源上全向发送反馈信息;或者
所述上行信息对应两个预定义反馈资源;当不触发上行波束跟踪时,所述上行波束跟踪模块在所述两个预定义反馈资源中时域位置在前的第一预定义反馈资源上以下行优选发射波束发送所述反馈信息,当触发上行波束跟踪时,所述上行波束跟踪模块在所述两个预定义反馈资源中时域位置在后的第二预定义反馈资源上以宽波束发送或者全向发送所述反馈信息;
其中,所述宽波束指全部或部分覆盖所述下行优选发射波束且发射角度比所述下行优选发射波束更大的发射波束;所述预定义反馈资源与所述上行信息占用的资源之间存在预先定义的映射关系;所述第二预定义反馈资源位于所述基站使用的时域资源集合中配置为以宽波束或全向发送信息的时域资源单元内。
可选地,
所述上行波束跟踪模块确定触发上行波束跟踪之后,还用于通过所述反馈信息或其他系统信息向所述终端指示上行波束跟踪信号的发送配置;其中,所述上行波束跟踪信号的发送配置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上行波束跟踪信号的发送周期,上行波束跟踪信号的发送次数,发送上行波束跟踪信号的时频域资源集合,发送上行波束跟踪信号的上行发射波束的数量,及上行波束跟踪信号与上行发射波束的索引之间的映射关系。
可选地,
所述上行信息为上行业务数据,所述发送上行波束跟踪信号的时频域资源集合包括所述上行业务数据的全部或部分重传资源。
可选地,
所述上行波束跟踪模块向所述终端发送反馈信息之后,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在多个上行发射波束上发送的上行波束跟踪信号,将其中接收质量最优的上行波束跟踪信号所在的上行发射波束确定为新的上行优选发射波束,并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新的上行优选发射波束。
以上实施例中,基站根据对上行信息的接收质量变化确定是否触发上行波束跟踪,并通过反馈消息向终端指示上行波束跟踪的触发状态(即是否触发上行波束跟踪),可以有效发现上行优选发射波束变化的状态,并及时触发相关上行波束跟踪。与现有技术相比,节省了触发指示过程的时延,减小了波束跟踪过程对业务连续性的影响,提高了用户感受。
上述方案还通过反馈信息的收发方式,保证终端对反馈信息接收的鲁棒性,从而确保了上行波束跟踪过程的有效触发与指示,为收发波束的重新对准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上述方案还给出了终端利用上行数据的重传资源进行上行波束跟踪信号发送的方式。
下面再对本发明的几个应用中的示例进行说明。
示例一
如图8所示,本示例针对终端发生旋转的情况下,即原UE侧上行优选发射波束为Bt0,由于旋转,上行优选发射波束发生了变化,上行波束跟踪方法的信令流程如图9所示,详细描述如下:
步骤一:UE通过上行优选发射波束Bt0,在上行授权(UL grant)给定的时频资源上发送上行业务数据,相应的,HBS以上行优选接收波束Br0接收。
图10为本示例的流程时序示意图,标注有上行授权的子帧(subframe)表示在该子帧内包含所述上行授权信息。与之类似的,后续标有上行业务数据(UL data)、ACK/NACK、上行波束跟踪信号、优选波束反馈等的子帧,分别表示在相应的子帧内包含所述内容,而并不是所述内容占用了整个子帧的资源。
步骤二:HBS根据对上行业务数据的接收状态,确定是否触发上行波束跟踪,这里假定为触发上行波束跟踪;
文中的接收状态包括是否接收到上行信息如上行业务数据或上行参考信号,如接收到,还可以包括接收质量。
HBS在对应的子帧中并没有接收到所述上行业务数据,因此HBS判断上行优选发射波束发生了变化,确定触发上行波束跟踪过程。
步骤三:HBS通过与所述上行业务数据相对应的反馈信息,向UE指示触发上行波束跟踪。
本示例中的反馈信息采用上行业务数据的接收确认指示信息,该接收确认指示信息中除了指示所述上行业务数据是否收到外,还有1bit信息指示需要进行上行波束跟踪,具体的,HBS向UE发送反馈信息内容为01,高位0代表没有收到所述上行业务数据,即为否定确认(NACK),低位1代表需要触发上行波束跟踪。
HBS对反馈信息的发送方式:HBS仍然采用原有的下行优选发射波束发送所述反馈信息,在本示例对应的系统中,规定UE在接收对上行业务数据的反馈信息时均采用下行优选接收波束对应的宽波束,该宽波束部分或全部覆盖下行优选接收波束且接收角度更大,以提高接收反馈信息的鲁棒性。
UE接收反馈信息的方式如图11所示,与下行优选接收波束Br0相对应的宽波束为Br0’,由于UE上行优选发射波束方向发生变化时,下行优选接收波束也大概率发生了变化,且上行波束跟踪需要通过接收反馈信息获得,因此需要更可靠的接收所述反馈信息。如图所示,本示例中由于终端发生了一定角度的旋转,Br0不再朝向HBS,但Br0’仍然可以接收到Bt0发送的反馈信息。因此,系统预先规定:UE在接收反馈信息时都采用全部或部分覆盖下行优选接收波束且接收角度更大的接收波束,当UE发生一定角度的旋转时,也可以接收到所述反馈信息,以提高接收触发信息的鲁棒性。
UE接收到反馈信息,识别出当前触发了上行波束跟踪。
步骤四:UE在预定义的时频资源上发送上行波束跟踪信号。
本示例中,上行波束跟踪信号占用的资源可以是系统预定义的(在标准或协议中约定)或者由HBS事先配置给UE。HBS可通过专用消息向UE发送上行波束跟踪信号的发送配置信息,在所述发送配置信息中指示上行波束跟踪信号占用的资源。
该发送配置如图12所示,包括:
用于发送上行波束跟踪信号的时频域资源集合,其中,时域范围在反馈信息所在子帧后的第4个子帧的全部或部分符号(如部分符号,前一个时隙),频域所在RB的起始位置通过UE的标识码CRNTI进行特定的计算得到,占用RB数量预定义为1个;
需要发送上行波束跟踪信号的波束数量为7个(选用上行优选发射波束Bt0及与之两侧相邻的各3个波束),图12还示出了上行波束跟踪信号在各个波束上发射的图样:每个上行波束跟踪信号占用一个RE的资源,发送周期为0.5ms,每个波束方向发送上行波束跟踪信号的次数为2次。由于本示例中UE只有两个射频链路,因此,同一时间最多可以发射两个波束方向。
发送配置中的信息还可以包括上行波束跟踪信号与上行发射波束的索引之间的映射关系。
步骤五:HBS按照预先配置的上行波束跟踪信号发射配置,接收指定资源上的上行波束跟踪信号,并将接收质量(如接收功率、信噪比等)最优的波束作为新的上行优选发射波束,本示例中,Bt1为新的上行优选发射波束方向。HBS将新的上行优选发射波束指示给UE。
本示例中,基站以下行优选发射波束发送,或以宽波束发送,或全向发送新的上行优选发射波束的指示信息,文中也称为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宽波束指部分或全部覆盖所述下行优选发射波束且接收角度比所述下行优选发射波束更大的发射波束。本示例中,系统预定义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占用的时域资源与上行波束跟踪信号占用的时域资源间的相对位置关系,HBS和终端可以根据上行波束跟踪信号占用的时域资源及所述相对位置关系,确定所述指示信息占用的时域资源。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此。
上行优选发射波束的指示信息可以是Bt1的标识信息,例如,上行波束跟踪信号中隐含了波束标识信息,Bt1对应于001,HBS将001指示给UE;或者,HBS将识别出的优选波束Bt1所在时频资源或波束跟踪信号的索引反馈给UE,由UE自己判断是哪一个波束方向。例如:HBS向UE反馈符号1的RE2,UE判断出对应这个资源上发送的波束为Bt1,将其确定为上行优选发射波束。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反馈信息中指示上行业务数据并未成功接收,因此当重新确定优选收发波束后,UE将在新的上行优选发射波束上重传之前的上行业务数据。
示例二
如图8所示,本示例针对终端发生旋转的情况下,即原UE侧上行优选发射波束为Bt0,由于旋转,上行优选发射波束发生了变化,本示例是上行波束跟踪的另一方法,与示例一的区别在于反馈信息的传递方式不同,信令流程如图13所示,详细描述如下:
步骤一、二:为UE发送上行业务数据,HBS根据对上行业务数据的接收状态触发上行波束跟踪。具体方式与示例一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三:HBS通过与所述上行业务数据对应的反馈信息(专用指示信息)向UE指示波束跟踪触发。
本示例中,HBS通过专用的指示信息来向UE指示上行波束跟踪的触发,例如,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增加下行控制指示类型,包含1bit信息指示需要进行上行波束跟踪,具体的,HBS向UE发送反馈信息内容为1,代表需要进行上行波束跟踪。或者,也可以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消息来指示。
HBS对反馈信息的发送方式:如图14所示,在本示例对应的系统中,由于触发了上行波束跟踪,为了增强反馈信息传输的鲁棒性,HBS采用比原下行优选发射波束Bt0更宽且全部或部分覆盖Bt0的宽波束Bt0’发送所述反馈信息。
UE接收反馈信息的方式:规定UE在接收对上行业务数据的反馈信息时均采用下行优选接收波束对应的宽接收波束,以提高接收反馈信息的鲁棒性。图中,与下行优选接收波束Br0相对应的宽波束为Br0’,由于UE上行优选发射波束方向发生变化时,下行优选接收波束也大概率发生了变化,且上行波束跟踪需要通过接收反馈信息获得,因此需要更可靠的接收所述反馈信息。如图所示,本示例中由于终端发生了一定角度的旋转,Br0不再朝向HBS,但Br0’仍然可以接收到Bt0发送的反馈信息。因此,系统预先规定:UE在接收反馈信息时都采用与下行优选接收波束对应的宽波束,当UE发生了一定角度的旋转时,也可能接收到所述反馈信息,提高了接收触发信息的鲁棒性。这里的宽波束比下行优选接收波束接收角度更大,且全部或部分覆盖原下行优选接收波束。
终端可以测量自身的旋转方向,来确定宽波束的具体角度,例如,在宽波束的角度预先设定的情况下,终端可以将宽波束的中心方向取为下行优选接收波束的中心方向,也可以在下行优选接收波束的中心方向的基础上向终端旋转方向偏移一定角度,作为宽波束的中心方向。
UE接收到反馈信息,识别出当前已经触发了上行波束跟踪。
步骤四、五:为UE在预定义的时频资源上发送上行波束跟踪信号,HBS识别出上行优选发射波束并指示给UE。具体过程与示例一的步骤四、五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示例三
与前两个示例相同的,在如图8所示的场景下,本示例为通过反馈信息的不同位置来隐式指示上行波束跟踪触发的实例。详细描述如下:
与前两个示例的区别在于,本示例中并不在反馈信息中增加1bit指示位,而是通过消息所占用的时频资源来隐式的向UE指示上行波束跟踪的触发。下面重点描述反馈信息的发送方式:
本示例中,上行信息对应两个预定义反馈资源,这两个预定义反馈资源可以在时域上错开,例如包括一第一预定义反馈资源和时域位置在所述第一预定义反馈资源之后的第二预定义反馈资源,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在频域上错开。可以采用系统预定义的方式或者HBS向UE事先配置的方式,确定反馈信息的不同发送位置与上行波束跟踪触发状态间的映射关系。如图15所示,当HBS根据对上行业务数据的接收判断不触发上行波束跟踪过程时,在前面的子帧(第一预定义时频资源)中发送反馈信息;当触发上行波束跟踪过程时,在后面的子帧(第二预定义时频资源)中发送反馈信息。
对于反馈信息的发送方式:当不触发上行波束跟踪时,在第一预定义时频资源上,HBS以上行优选发射波束发送反馈信息,只用于向UE指示所述上行业务数据是否被成功接收,并且不会在第二预定义时频资源上再发送反馈信息(空闲的第二预定义时频资源可以用于其他传输);当触发上行波束跟踪时,HBS将不会在第一预定义时频资源上发送反馈信息,而是在第二预定义时频资源上发送,发送方式可以是示例一、二中所述方式的任一种,可以采用全向发射,或宽波束发射所述反馈信息。
较佳地,所述第二预定义时频资源在基站使用的时频资源集合中配置为宽波束发射或全向发射的时域资源单元内,所述宽波束发射或全向发射时域资源单元可以占用部分子帧或符号,在这些子帧和符号上,基站采用宽波束或全向发射下行信息。
在UE侧,默认在第一预定义时频资源上以下行优选接收波束接收反馈信息,如果接收到所述反馈信息,按照反馈信息中指示的上行业务数据接收状态,确定是否重传之前的上行业务数据;如果在第一预定义时频资源上没有接收到第一预定义时频资源,则等待第二预定义时频资源的到来,并利用采用全向接收,或宽波束接收所述反馈信息。
示例四
如图16所示,本示例针对终端移动的情况下,即原UE侧上行优选发射波束为Bt0,由于移动,上行优选发射波束发生了变化,此时基站侧的收发波束方向也发生了变化,上行波束跟踪方法信令流程如图17所示,详细描述如下:
步骤一、二:为UE发送上行业务数据,HBS根据对上行业务数据的接收状态触发上行波束跟踪。具体方式与示例一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三:HBS通过与所述上行业务数据相对应的反馈信息(接收确认指示信息)向UE指示波束跟踪触发,并配置上行波束跟踪信号的发射方式。
接收确认指示信息中除了指示所述上行业务数据没有收到外,还有1bit信息指示需要进行上行波束跟踪,本示例另有信息比特位用于指示上行波束跟踪信号的资源配置。具体的,本示例中,HBS向UE发送反馈信息内容为“0100”,其中,高位0代表没有收到所述上行业务数据,即NACK,第二位1代表需要进行上行波束跟踪,低两位00代表所配置的上行波束跟踪信号发射方式。本示例中,预先约定了(如在标准/协议中约定)4种上行波束跟踪信号的发射方式:00、01、10、11,含义见表1(具体内容仅为示例):
表1
Figure BDA0000931809700000221
HBS对反馈信息的发送方式:HBS采用与下行优选发射波束对应的扇区(Sector 1)(扇区是宽波束的一个特例)发送所述反馈信息,其中,与下行优选发射波束相对应的扇区,指波束所归属的扇区,即扇区覆盖所述波束的范围。扇区发射可以是采用类似现有蜂窝网120度扇区的天线配置发送所述反馈信息,以使得反馈信息的覆盖范围更广。
UE接收反馈信息的方式:在本示例对应的系统中,规定UE在接收对上行业务数据的反馈信息时均采用下行优选接收波束相对应的宽接收波束,以提高接收反馈信息的鲁棒性。
具体的,如图18所示,与下行优选接收波束Br0相对应的宽波束为Br0’,由于UE上行优选发射波束方向发生变化时,下行优选接收波束也大概率发生了变化,且上行波束跟踪需要通过接收反馈信息获得,因此需要更可靠的接收所述反馈信息。本示例中由于终端发生了一定角度的旋转,Br0不再朝向HBS,但Br0’仍然可以接收到Bt0发送的反馈信息。因此,系统预先规定:UE在接收反馈信息时都采用与下行优选接收波束相对应,且接收角度更宽接收波束,当UE发生了一定角度的旋转时,也可能接收到所述反馈信息,提高了接收触发信息的鲁棒性。这里的宽波束比原下行优选接收波束接收角度更大,且覆盖原下行优选接收波束。
UE接收到反馈信息,识别出当前已经触发了上行波束跟踪。
步骤四:UE在预定义的时频资源上发送上行波束跟踪信号。
本示例中,根据反馈信息中的配置,UE将在反馈信息所在子帧的后两个符号中,发送上行波束跟踪信号。如图19所示。发射上行波束跟踪信号的资源为下行反馈信息所在子帧n的后两个符号,即这种方式下,同一子帧既包含上行符号又包含下行符号,后两个符号被配置为上行符号,用于发送上行波束跟踪信号;UE在上行优选发射波束两侧各选两个相邻的波束(共4个)发射上行波束跟踪信号,由于本示例的UE有4个射频链路,因此可以同时在这4个波束上发送波束跟踪信号。
本示例中,由于上行发射发生了变化,因此,上行优选发射波束并没有配置发射上行波束跟踪信号。
步骤五:HBS按照预先配置的上行波束跟踪信号发射配置识别指定资源上的波束跟踪信号,并将接收质量最优(如接收功率或信噪比最大)的波束作为优选的上行发射波束,本示例中,Bt3为新的上行优选发射波束方向。HBS将上述识别结果指示给UE,上行优选发射波束的指示信息的发送方式可以与步骤三中的反馈信息相同。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反馈信息中指示上行业务数据并未成功接收,因此当重新确定优选收发波束后,UE将在新的上行优选发射波束上重传之前的上行业务数据。
示例五
如图16所示终端移动触发上行波束跟踪的场景下,即原UE侧上行优选发射波束为Bt0,由于移动,上行优选发射波束发生了变化,此时基站侧的收发波束方向也发生了变化,本示例描述了上行波束跟踪信号利用上行业务数据重传资源的情况,信令流程如图17所示,流程时序如图20所示,详细描述如下:
步骤一:UE通过上行优选发射波束Bt0按照上行授权给定的时频资源上发送上行业务数据,相应的,HBS以上行优选接收波束Br0接收。
步骤二:HBS根据对上行业务数据的接收状态触发上行波束跟踪。
HBS虽然成功接收所述上行业务数据,但接收质量下降预定义的等级(例如误码率,丢包率与上一次统计周期的值相比,升高高于一定百分比,如8%),HBS判断潜在发生了与UE间的相对位置变化,需要触发上行波束跟踪。
步骤三:HBS通过与所述上行业务数据相对应的反馈信息(接收确认指示信息)向UE指示波束跟踪触发,并配置上行波束跟踪信号的发射方式。
接收确认指示信息中除了指示所述上行业务数据没有收到外,还有1bit信息指示需要进行上行波束跟踪。具体的,本示例中,HBS向UE发送反馈信息内容为“11”,其中,高位1代表成功接收所述上行业务数据,即ACK,低位1代表需要进行上行波束跟踪。
另外,系统预先配置了上行波束跟踪信号的资源配置:采用上行业务数据所对应的重传资源(上行采用同步重传机制,因此对应于上行业务数据的重传资源是预先约定好的,例如反馈子帧后的第4个子帧、频域与此前传输上行业务数据的资源相同),需要发送波束跟踪信号的波束数量7,发送次数4。
HBS对反馈信息的发送方式,以及UE接收反馈信息的方式与示例四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UE接收到反馈信息,识别出当前已经触发了上行波束跟踪。
步骤四:UE在所述上行业务数据对应的重传资源上发送上行波束跟踪信号。
本示例中,根据系统配置,UE将在重传资源内发送上行波束跟踪信号。如图21所示,发射上行波束跟踪信号的资源为下行反馈信息所在子帧n的后4个符号;UE在上行优选发射波束以及两侧各选3个相邻的波束(共7个)发射上行波束跟踪信号,由于UE有两个射频链路,因此可以同时在两个波束上发送波束跟踪信号。发送次数为4。具体地,可按照如图21示意的图样进行波束跟踪信号的发射。
步骤五:HBS按照预先配置的上行波束跟踪信号发射配置,接收指定资源上的波束跟踪信号,并将接收质量最优(如接收功率或信噪比最大)的波束作为优选的上行发射波束,本示例中,Bt3为新的上行优选发射波束方向。HBS将上述识别结果指示给UE,上行优选发射波束的指示信息的发送方式可以与步骤三中的反馈信息相同。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反馈信息中指示上行业务数据已经成功接收,因此当重新确定优选收发波束后,UE将在新的上行优选发射波束上发送后面的上行业务数据。
示例六
本示例针对UE所发送的上行信息为上行参考信号的情况,如图8所示终端发生旋转的场景下,即原UE侧上行优选发射波束为Bt0,由于旋转,上行优选发射波束发生了变化,本示例上行波束跟踪方法的信令流程如图22所示,详细描述如下:
步骤一:UE通过上行优选发射波束Bt0发送上行参考信号,相应的,HBS以上行优选接收波束Br0接收。
图23为本示例的流程时序示意图,标注有上行参考信号的子帧表示:在该子帧内包含所述的上行参考信号,即上行参考信号占用该子帧内的部分资源单元。与之类似的,后续标有反馈信息、上行波束跟踪信号、优选波束反馈等的子帧,分别表示在相应的子帧内包含所述内容,而并不是所述内容占用了整个子帧的资源。
步骤二:HBS根据对上行参考信号的接收状态,确定触发上行波束跟踪;
HBS测量UE发送的上行参考信号,与前一次统计周期相比,接收质量下降了一定等级,例如根据上行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上行数据传输所使用的MCS由等级10下降到等级4,下降了6个等级,大于预设的阈值(或称为门限,如设定为5个等级),因此HBS判断上行优选发射波束潜在发生了变化,确定触发上行波束跟踪过程。
步骤三:HBS通过与所述上行参考信号相对应的反馈信息(专用指示信息)向UE指示上行波束跟踪触发。
具体的,HBS向UE发送反馈信息内容为1,代表需要进行上行波束跟踪。本示例中,当上行波束跟踪触发,上行波束跟踪信号的发送方式是系统预定义的。
如果系统没有预定义上行波束跟踪信号的发送方式,则反馈信息中还可以包括对上行波束跟踪信号发送方式的配置信息。或者,系统预定义多种上行波束跟踪信号的发送方式,反馈信息中指示当前应用哪种配置(即向终端指示配置索引)。
HBS对反馈信息的发送方式:HBS仍然采用原有的下行优选发射波束发送所述反馈信息,在本示例对应的系统中,规定UE在接收对上行业务数据的反馈信息时均采用下行优选接收波束相对应的宽接收波束,以提高接收反馈信息的鲁棒性。
UE接收反馈信息的方式:如图13所示,与下行优选接收波束Br0相对应的宽波束为Br0’,由于UE上行优选发射波束方向发生变化时,下行优选接收波束也大概率发生了变化,且上行波束跟踪需要通过接收反馈信息获得,因此需要更可靠的接收所述反馈信息。如图所示,本示例中由于终端发生了一定角度的旋转,Br0不再朝向HBS,但Br0’仍然可以接收到Bt0发送的反馈信息。因此,系统预先规定:UE在接收反馈信息时都采用与下行优选接收波束相对应,且接收角度更宽接收波束,当UE发生了一定角度的旋转时,也可能接收到所述反馈信息,提高了接收触发信息的鲁棒性。这里的宽波束比原下行优选接收波束接收角度更大,且覆盖原下行优选接收波束。
UE接收到反馈信息,识别出当前已经触发了上行波束跟踪。
步骤四、五:为UE在预定义的时频资源上发送上行波束跟踪信号,HBS识别出上行优选发射波束并指示给UE。具体过程与示例一的步骤四、五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2)

1.一种上行波束跟踪触发方法,包括:
终端以上行优选发射波束向基站发送上行信息,其中,所述优选发射波束是通过初始波束训练过程识别确定的;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基站的反馈信息,其中,所述反馈信息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上行波束跟踪的触发状态;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反馈信息确定触发上行波束跟踪时,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波束跟踪信号;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基站的反馈信息,包括:
所述终端在预定义反馈资源上全向接收所述基站的反馈信息;或者
所述终端在预定义反馈资源上以宽波束接收所述基站的反馈信息;或者
所述上行信息对应两个预定义反馈资源,所述终端首先在其中一个预定义反馈资源上以下行优选接收波束接收所述反馈信息,当没有接收到时,再在另一个预定义反馈资源上以宽波束接收或者全向接收所述反馈信息;
其中,所述宽波束指部分或全部覆盖所述下行优选接收波束且接收角度比所述下行优选接收波束更大的接收波束;所述预定义反馈资源与所述上行信息占用的资源之间存在预先定义的映射关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行信息包括上行业务数据,或者包括上行参考信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馈信息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上行波束跟踪的触发状态,其中:
所述反馈信息采用上行数据的接收确认指示信息,使用所述接收确认指示信息中新增的比特位指示是否触发上行波束跟踪;或者
所述反馈信息采用上行数据的接收确认指示信息,使用否定确认指示触发上行波束跟踪,使用肯定确认指示不触发上行波束跟踪;或者
所述反馈信息采用专用的指示信息,使用所述指示信息指示是否触发上行波束跟踪;或者
所述反馈信息采用上行数据的接收确认指示信息,使用所述接收确认指示信息占用的资源指示是否触发上行波束跟踪,所述接收确认指示信息占用的资源需从所述上行信息对应的两个预定义反馈资源中选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波束跟踪信号,包括:
所述终端按照系统预定义的上行波束跟踪信号的发送配置,在多个上行发射波束上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波束跟踪信号;或者
所述终端从所述基站发送的反馈信息或其他系统信息中获取上行波束跟踪信号的发送配置,按照所述发送配置,在多个上行发射波束上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波束跟踪信号;或者
系统预定义两种以上的上行波束跟踪信号的发送配置,所述终端从所述基站发送的反馈信息或其他系统信息中获取当前使用的发送配置的指示信息,按照所述指示信息指示的发送配置,在多个上行发射波束上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波束跟踪信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上行发射波束包括所述上行优选发射波束,及在所述上行优选发射波束一侧或两侧且与所述上行优选发射波束相邻的上行发射波束。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行波束跟踪信号的发送配置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
上行波束跟踪信号的发送周期;
上行波束跟踪信号的发送次数;
发送上行波束跟踪信号的时频域资源集合;
发送上行波束跟踪信号的上行发射波束的数量;
上行波束跟踪信号与上行发射波束的索引之间的映射关系。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行信息为上行业务数据,所述发送上行波束跟踪信号的时频域资源集合包括所述上行业务数据的全部或部分重传资源。
8.一种上行波束跟踪方法,包括:
终端按照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所述的方法进行上行波束跟踪触发,在确定触发上行波束跟踪时,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波束跟踪信号;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更新当前使用的上行优选发射波束,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基站确定的新的上行优选发射波束。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系统预定义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占用的时频资源与所述上行波束跟踪信号占用的时频资源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终端根据所述上行波束跟踪信号占用的时域资源及所述相对位置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占用的时域资源,在确定的所述时频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10.一种上行波束跟踪触发与指示方法,包括:
基站以上行优选接收波束接收终端发送的上行信息,其中,所述优选接收波束是通过初始波束训练过程识别确定的;
所述基站根据对所述上行信息的接收状态,确定是否触发上行波束跟踪;
所述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反馈信息,其中,所述反馈信息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上行波束跟踪的触发状态;
所述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反馈信息,包括:
所述基站在预定义反馈资源上以下行优选发射波束发送反馈信息;或者
所述基站在预定义反馈资源上以宽波束发送反馈信息;或者
所述基站在预定义反馈资源上全向发送反馈信息;或者
所述上行信息对应两个预定义反馈资源;当不触发上行波束跟踪时,所述基站在所述两个预定义反馈资源中时域位置在前的第一预定义反馈资源上以下行优选发射波束发送所述反馈信息,当触发上行波束跟踪时,所述基站在所述两个预定义反馈资源中时域位置在后的第二预定义反馈资源上以宽波束发送或者全向发送所述反馈信息;
其中,所述宽波束指全部或部分覆盖所述下行优选发射波束且发射角度比所述下行优选发射波束更大的发射波束;所述预定义反馈资源与所述上行信息占用的资源之间存在预先定义的映射关系。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行信息包括上行业务数据,或者包括上行参考信号。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根据对所述上行信息的接收状态,确定是否触发上行波束跟踪,包括:
所述基站在所述接收状态满足以下一种或多种条件中的任一条件时,触发上行波束跟踪:
在所述上行优选接收波束上对所述上行信息的接收质量下降,且下降的幅度超过设定的幅度阈值;
在所述上行优选接收波束上对所述上行信息的接收质量低于设定的接收质量阈值;
没有成功接收到所述上行信息;
所述上行信息的重传次数达到设定的重传次数阈值时,仍没有成功接收所述上行信息。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馈信息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上行波束跟踪的触发状态,其中:
所述反馈信息采用上行数据的接收确认指示信息,使用所述接收确认指示信息中新增的比特位指示是否触发上行波束跟踪;或者
所述反馈信息采用上行数据的接收确认指示信息,使用否定确认NACK指示触发上行波束跟踪,使用肯定确认ACK指示不触发上行波束跟踪;或者
所述反馈信息采用专用的指示信息,使用所述指示信息指示是否触发上行波束跟踪;或者
所述反馈信息采用上行数据的接收确认指示信息,使用所述接收确认指示信息占用的资源指示是否触发上行波束跟踪,所述接收确认指示信息占用的资源需从所述上行信息对应的两个预定义反馈资源中选择。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预定义反馈资源位于所述基站使用的时域资源集合中配置为以宽波束或全向发送信息的时域资源单元内。
15.如权利要求10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确定触发上行波束跟踪之后,还包括:所述基站通过所述反馈信息或其他系统信息向所述终端指示上行波束跟踪信号的发送配置。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行波束跟踪信号的发送配置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
上行波束跟踪信号的发送周期;
上行波束跟踪信号的发送次数;
发送上行波束跟踪信号的时频域资源集合;
发送上行波束跟踪信号的上行发射波束的数量;
上行波束跟踪信号与上行发射波束的索引之间的映射关系。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行信息为上行业务数据,所述发送上行波束跟踪信号的时频域资源集合包括所述上行业务数据的全部或部分重传资源。
18.一种上行波束跟踪方法,包括:
基站按照如权利要求10至16中任一所述的方法进行上行波束跟踪的触发与指示,使用反馈信息向终端指示上行波束跟踪的触发状态;
所述基站如确定触发上行波束跟踪,向所述终端发送反馈信息之后,还接收所述终端在多个上行发射波束上发送的上行波束跟踪信号,将其中接收质量最优的上行波束跟踪信号所在的上行发射波束确定为新的上行优选发射波束,并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新的上行优选发射波束。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系统预定义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占用的时频资源与所述上行波束跟踪信号占用的时频资源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所述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基站根据所述上行波束跟踪信号占用的时频资源及所述相对位置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占用的时频资源,在确定的所述时频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20.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行信息发送模块,用于以上行优选发射波束向基站发送上行信息,其中,所述优选发射波束是通过初始波束训练过程识别确定的;
反馈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基站的反馈信息,其中,所述反馈信息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上行波束跟踪的触发状态;
上行波束跟踪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反馈信息确定是否触发上行波束跟踪,在确定触发上行波束跟踪时,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波束跟踪信号;
所述反馈信息接收模块接收所述基站的反馈信息,包括:
所述反馈信息接收模块在预定义反馈资源上全向接收所述基站的反馈信息;或者
所述反馈信息接收模块在预定义反馈资源上以宽波束接收所述基站的反馈信息;或者
所述上行信息对应两个预定义反馈资源,所述反馈信息接收模块首先在其中一个预定义反馈资源上以下行优选接收波束接收所述反馈信息,当没有接收到时,再在另一个预定义反馈资源上以宽波束接收或者全向接收所述反馈信息;
其中,所述宽波束指部分或全部覆盖所述下行优选接收波束且接收角度比所述下行优选接收波束更大的接收波束;所述预定义反馈资源与所述上行信息占用的资源之间存在预先定义的映射关系。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行信息发送模块发送的所述上行信息包括上行业务数据,或者包括上行参考信号。
22.如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馈信息接收模块接收所述基站的反馈信息,其中:
所述反馈信息采用上行数据的接收确认指示信息,使用所述接收确认指示信息中新增的比特位指示是否触发上行波束跟踪;或者
所述反馈信息采用上行数据的接收确认指示信息,使用否定确认指示触发上行波束跟踪,使用肯定确认指示不触发上行波束跟踪;或者
所述反馈信息采用专用的指示信息,使用所述指示信息指示是否触发上行波束跟踪;或者
所述反馈信息采用上行数据的接收确认指示信息,使用所述接收确认指示信息占用的资源指示是否触发上行波束跟踪,所述接收确认指示信息占用的资源需从所述上行信息对应的两个预定义反馈资源中选择。
23.如权利要求20至21中任一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行波束跟踪模块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波束跟踪信号,包括:
所述上行波束跟踪模块按照系统预定义的上行波束跟踪信号的发送配置,在多个上行发射波束上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波束跟踪信号;或者
所述上行波束跟踪模块从所述基站发送的反馈信息或其他系统信息中获取上行波束跟踪信号的发送配置,按照所述发送配置,在多个上行发射波束上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波束跟踪信号;或者
系统预定义两种以上的上行波束跟踪信号的发送配置,所述上行波束跟踪模块从所述基站发送的反馈信息或其他系统信息中获取当前使用的发送配置的指示信息,按照所述指示信息指示的发送配置,在多个上行发射波束上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波束跟踪信号;
其中,所述上行波束跟踪信号的发送配置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上行波束跟踪信号的发送周期,上行波束跟踪信号的发送次数,发送上行波束跟踪信号的时频域资源集合,发送上行波束跟踪信号的上行发射波束的数量,及上行波束跟踪信号与上行发射波束的索引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多个上行发射波束包括所述上行优选发射波束,及在所述上行优选发射波束一侧或两侧且与所述上行优选发射波束相邻的上行发射波束。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行信息为上行业务数据,所述发送上行波束跟踪信号的时频域资源集合包括所述上行业务数据的全部或部分重传资源。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行波束跟踪模块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波束跟踪信号之后,还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更新当前使用的上行优选发射波束,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基站确定的新的上行优选发射波束。
26.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行信息接收模块,用于以上行优选接收波束接收终端发送的上行信息,其中,所述优选接收波束是通过初始波束训练过程识别确定的;
上行波束跟踪模块,用于根据对所述上行信息的接收状态,确定是否触发上行波束跟踪,并向所述终端发送反馈信息,其中,所述反馈信息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上行波束跟踪的触发状态;
所述上行波束跟踪模块向所述终端发送反馈信息,包括:
所述上行波束跟踪模块在预定义反馈资源上以下行优选发射波束发送反馈信息;或者
所述上行波束跟踪模块在预定义反馈资源上以宽波束发送反馈信息;或者
所述上行波束跟踪模块在预定义反馈资源上全向发送反馈信息;或者
所述上行信息对应两个预定义反馈资源;当不触发上行波束跟踪时,所述上行波束跟踪模块在所述两个预定义反馈资源中时域位置在前的第一预定义反馈资源上以下行优选发射波束发送所述反馈信息,当触发上行波束跟踪时,所述上行波束跟踪模块在所述两个预定义反馈资源中时域位置在后的第二预定义反馈资源上以宽波束发送或者全向发送所述反馈信息;
其中,所述宽波束指全部或部分覆盖所述下行优选发射波束且发射角度比所述下行优选发射波束更大的发射波束;所述预定义反馈资源与所述上行信息占用的资源之间存在预先定义的映射关系;所述第二预定义反馈资源位于所述基站使用的时域资源集合中配置为以宽波束或全向发送信息的时域资源单元内。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行信息接收模块接收的上行信息包括上行业务数据,或者包括上行参考信号。
28.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行波束跟踪模块根据对所述上行信息的接收状态,确定是否触发上行波束跟踪,包括:在所述接收状态满足以下一种或多种条件中的任一条件时,触发上行波束跟踪:
在所述上行优选接收波束上对所述上行信息的接收质量下降,且下降的幅度超过设定的幅度阈值;
在所述上行优选接收波束上对所述上行信息的接收质量低于设定的接收质量阈值;
没有成功接收到所述上行信息;
所述上行信息的重传次数达到设定的重传次数阈值时,仍没有成功接收所述上行信息。
29.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行波束跟踪模块向所述终端发送反馈信息,其中:
所述反馈信息采用上行数据的接收确认指示信息,使用所述接收确认指示信息中新增的比特位指示是否触发上行波束跟踪;或者
所述反馈信息采用上行数据的接收确认指示信息,使用否定确认NACK指示触发上行波束跟踪,使用肯定确认ACK指示不触发上行波束跟踪;或者
所述反馈信息采用专用的指示信息,使用所述指示信息指示是否触发上行波束跟踪;或者
所述反馈信息采用上行数据的接收确认指示信息,使用所述接收确认指示信息占用的资源指示是否触发上行波束跟踪,所述接收确认指示信息占用的资源需从所述上行信息对应的两个预定义反馈资源中选择。
30.如权利要求26至29中任一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行波束跟踪模块确定触发上行波束跟踪之后,还用于通过所述反馈信息或其他系统信息向所述终端指示上行波束跟踪信号的发送配置;其中,所述上行波束跟踪信号的发送配置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上行波束跟踪信号的发送周期,上行波束跟踪信号的发送次数,发送上行波束跟踪信号的时频域资源集合,发送上行波束跟踪信号的上行发射波束的数量,及上行波束跟踪信号与上行发射波束的索引之间的映射关系。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行信息为上行业务数据,所述发送上行波束跟踪信号的时频域资源集合包括所述上行业务数据的全部或部分重传资源。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行波束跟踪模块向所述终端发送反馈信息之后,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在多个上行发射波束上发送的上行波束跟踪信号,将其中接收质量最优的上行波束跟踪信号所在的上行发射波束确定为新的上行优选发射波束,并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新的上行优选发射波束。
CN201610111755.8A 2016-02-29 2016-02-29 一种上行波束跟踪方法及相应的终端和基站 Active CN1071350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11755.8A CN107135021B (zh) 2016-02-29 2016-02-29 一种上行波束跟踪方法及相应的终端和基站
PCT/CN2017/071117 WO2017148220A1 (zh) 2016-02-29 2017-01-13 一种上行波束跟踪方法、终端和基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11755.8A CN107135021B (zh) 2016-02-29 2016-02-29 一种上行波束跟踪方法及相应的终端和基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35021A CN107135021A (zh) 2017-09-05
CN107135021B true CN107135021B (zh) 2021-10-15

Family

ID=597212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11755.8A Active CN107135021B (zh) 2016-02-29 2016-02-29 一种上行波束跟踪方法及相应的终端和基站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135021B (zh)
WO (1) WO201714822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47152A1 (en) * 2017-09-08 2019-03-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AND APPARATUS TO IMPROVE NEW RADIO COVERAGE
CN110324894B (zh) * 2018-03-31 2020-1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寻呼消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10366092A (zh) * 2018-04-03 2019-10-2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波束跟踪的方法及装置
KR102553888B1 (ko) * 2018-09-13 2023-07-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빔을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US11582756B2 (en) 2018-09-24 2023-02-1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beam management
CN111263444B (zh) * 2018-11-30 2022-07-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WO2020155150A1 (zh) * 2019-02-02 2020-08-0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波束对应方法和装置、用户设备及基站
WO2020168556A1 (zh) * 2019-02-22 2020-08-2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906687B (zh) * 2019-05-09 2024-03-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自适应波束控制系统和方法
CN111818660B (zh) * 2019-08-05 2023-04-0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波束信息更新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2751596B (zh) * 2019-10-31 2022-08-0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毫米波波束对准的设备和方法
CN113194546B (zh) * 2021-04-04 2023-12-15 山西昊翔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电网节点设备的运行大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16472A (zh) * 2009-07-28 2009-12-30 深圳大学 一种发射波束跟踪方法、系统及发射端设备
CN102164374A (zh) * 2011-05-10 2011-08-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波束搜索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875191A (zh) * 2011-08-12 2014-06-1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自适应性波束成形的装置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94484B (zh) * 2008-01-24 2013-01-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下行波束形成方法
EP2815519B1 (en) * 2012-02-17 2018-07-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erating control channels for beamforming-bas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9750003B2 (en) * 2012-12-21 2017-08-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control channel by beamform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4734754A (zh) * 2013-12-20 2015-06-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波束赋形权值训练方法及基站、终端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16472A (zh) * 2009-07-28 2009-12-30 深圳大学 一种发射波束跟踪方法、系统及发射端设备
CN102164374A (zh) * 2011-05-10 2011-08-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波束搜索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875191A (zh) * 2011-08-12 2014-06-1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自适应性波束成形的装置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35021A (zh) 2017-09-05
WO2017148220A1 (zh) 2017-09-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35021B (zh) 一种上行波束跟踪方法及相应的终端和基站
KR20220064367A (ko) 신경망-기반 링크-레벨 성능 예측
KR20170037994A (ko) 강화된 커버리지 모드 ue들을 위한 업링크 전송 충돌을 핸들링하는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8365925B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13647038A (zh) 处理多个确认传输与上行链路数据传输之间的冲突
EP4173427A1 (en) Channel access with reservation for sidelink communication in unlicensed spectrum
CN115244883A (zh) 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相关的多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消息
EP4133894A1 (en) Managing fifth generation (5g) new radio (nr) antenna-switching concurrency
WO2021138580A1 (en) Transport block size determination for sidelink communications
WO2022016440A1 (en) Transmit power prioritization for multi-panel uplink transmission
WO2021126811A1 (en) Concurrent sidelink and uplink transmission
WO2020132289A1 (en) Beam switching robustness in unlicensed radio frequency spectrum band
WO2022164891A2 (en) Multiple sidelink feedback channel occasion procedures
CN116132008A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EP4158813A1 (en)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s for high 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11671980B2 (en) Techniques for enhanced coverage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WO2023010009A1 (en) Techniques for multiplex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on uplink channel repetitions
CN117941276A (zh) 用于多个面板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信息报告
WO2021196068A1 (en) Channel state reporting types
US20230147231A1 (en) Device cooperation for mitigation of deafness in sidelink communications
WO2023092367A1 (en) Active participation of reflective surface in beam selection
US20230379750A1 (en) Enhanced decoding feedback for traffic type differentiation
WO2021184184A1 (en)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 indication for multi-slot transmissions
WO2022047743A1 (en) Techniques for directional sidelink transmissions with multi-transmission-reception point (trp) user equipments (ues)
WO2022231688A1 (en) Orthogonal and non-orthogonal sequences for harq feedbac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