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24245B - 基于联合收发波束成形的全双工单向中继自干扰抑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联合收发波束成形的全双工单向中继自干扰抑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24245B
CN107124245B CN201710125698.3A CN201710125698A CN107124245B CN 107124245 B CN107124245 B CN 107124245B CN 201710125698 A CN201710125698 A CN 201710125698A CN 107124245 B CN107124245 B CN 1071242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m forming
way junction
indicate
node
v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2569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124245A (zh
Inventor
张延华
杨旭月
杨睿哲
孙艳华
吴文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71012569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124245B/zh
Publication of CN1071242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242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1242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2424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23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23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 H04J11/0026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of multi-user interference

Abstract

基于联合收发波束成形的全双工单向中继自干扰抑制方法,首先建立不含直接通信链路的全双工多天线单向中继系统模型;然后,分析现存自干扰抑制算法的性能及缺陷,并根据现存算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联合收发波束成形的全双工单向中继自干扰抑制方法。首先根据收发波束成形原理和系统模型确定中继节点接收信号干扰噪声比的数学表达式,之后利用奇异值分解算法及联合收发最大比波束成形优化策略对各个节点的收发波束成形矢量进行估计,使得中继接收端的信号干扰噪声比近似最大化,最终获得的收发波束成形矢量即为最优收发矢量。本方法有效地抑制了全双工单向中继接收端自干扰信号的影响,改善了系统的误比特性能,同时获得较好的鲁棒性。

Description

基于联合收发波束成形的全双工单向中继自干扰抑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联合收发波束成形的全双工单向中继自干扰抑制方法,属于系统信号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半双工多天线单向中继(one-way relay)作为协作通信的关键技术被广泛使用。它不仅可以扩大通信的覆盖面积,而且能够提升通信链路的可靠性。然而,随着用户需求的不断提升,有限的频谱资源已经无法满足庞大的通信流量。因此,人们开始研究更多的方法来增大频谱资源的利用率,其中,同时同频的全双工(full-duplex)工作模式可以有效地降低频谱资源短缺所带来的压力,从而提高频谱的利用率。
全双工模式作为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被广泛关注与研究。它能够有效地提升系统容量、吞吐量和频谱利用率。然而,由于需要同时同频的收发信号,自身发送端泄露的自干扰信号(self-interference signal)成为影响全双工通信链路可靠性的关键因素,因此,如何有效地抑制自干扰信号的影响成为研究关注的热点。
对于全双工单入单出系统(single-input single-output,SISO),自干扰抑制算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时域自干扰删除部分。时域删除的主要原理是节点利用自身已知的发送信号和自反馈信道的估计结果从接收信号中除去存在的自干扰部分。随着多输入多输出技术(multiple-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的引入,自干扰抑制技术研究的重心向空域转移。由于时域自干扰删除算法无法充分利用空间资源带来的优势,因此TaneliRiihonen等人提出了空域自干扰抑制算法。该类算法主要根据自反馈信道设计节点的收发滤波器,从而抑制自干扰信号的影响。典型的空域抑制算法为迫零(zero forcing,ZF)和最小均方误差(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MMSE)自干扰抑制算法。ZF算法通过设计自反馈信道的正交滤波矩阵删除自干扰信号的影响且效果显著。然而,该算法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应用局限性大且所设计的接收滤波矩阵有可能会放大信道噪声。MMSE算法设计收发滤波矩阵的原理为使实际接收信号与发送信号之间的均方误差最小。该算法虽然考虑了信道噪声的影响,但它的自干扰抑制效果并不显著,尤其是在信号干扰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ratio,SIR)较小的情况下。除上述两种典型算法之外,前人还提出了一些其他类似的算法,例如,最大化接收信号干扰比(maximum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MSIR)算法、零空间与子空间投影法、奇异值(singular value)自干扰抑制法及时域删除与空域抑制结合算法等。虽然现有算法在一定程度上对自干扰信号进行抑制,但它们均存在各自的缺陷且部分算法没有考虑接收端的误码性能问题。因此,如何在全双工多天线单向中继系统中进一步提高中继节点的接收性能成为本发明关注的重点。
综上所述,本发明主要将联合收发最大比波束成形估计算法应用于全双工单向中继自干扰抑制方向,旨在有效地抑制自干扰信号的影响,降低中继节点的误码率,同时获得较好的鲁棒性。相比于ZF和MMSE等传统算法,本发明获得了较好的性能增益和更高的分集增益。
发明内容
为了进一步提高全双工单向中继的误码性能,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联合收发波束成形的全双工单向中继自干扰抑制方法。本发明利用最大比收发波束成形原理,联合设计用户和中继节点的收发波束成形矢量,使全双工单向中继接收端的SINR最大化,从而降低了自干扰信号对中继节点误码性能的影响,保证了端到端通信链路拥有较高的可靠性。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最大比收发波束成形原理,联合估计用户和中继节点的收发波束成形矢量,使单向中继接收端有用信号功率最大化,从而降低自干扰信号的影响,获得较好的鲁棒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首先,建立不含直接链路的全双工多天线单向中继系统模型;然后,确定需要优化目标,并建立该目标的数学模型,即中继接收端SINR的数学计算式;接着,通过奇异值分解法获得中继节点的最优发送波束成形矢量;最后,利用联合优化策略设计中继节点的最优接收波束成形矢量以及发送用户的最优发送波束成形矢量。
本发明方法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建立不含直接通信链路的全双工多天线单向中继系统模型。
步骤1.1,建立全双工多天线单向中继系统的上行链路模型。
全双工多天线单向中继系统是由源节点、信宿节点和全双工单向中继节点组成,其系统模型如图2所示。其中,源节点和信宿节点分别包含nS和nD根天线,全双工单向中继节点包含nT根发送天线与nR根接收天线,且nS≤nR,nT≤nD。源节点和信宿节点均处于半双工模式,中继节点处于全双工模式且发送和接收天线阵列之间存在物理隔离。因此,该系统上行链路中继节点接收信号的数学模型表示为:
y(t)=HUPx(t)+HLxL(t)+nR(t) (1)
其中,表示全双工单向中继t时刻接收信号的列矢量,上标T表示矩阵或矢量的转置;HUP和HL分别表示一个nR×nS维的上行信道矩阵和一个nR×nT维的单向中继自干扰信道矩阵,nS≥2表示源节点的天线数,nT≥2表示全双工单向中继的发送天线数,nR≥2表示全双工单向中继的接收天线数,矩阵每一个元素均建模为均值是0,方差是1的独立同分布复高斯随机变量;表示一个nS×1维的源节点发送信号列矢量,其中xj(t)∈ψj=1,…,nS,ψ表示源节点调制星座集合,本发明采用二进制相移键控(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BPSK)方式且假设所有节点所用的调制方式均相同。表示与中继节点接收信号y(t)同时同频的中继发送信号列矢量,其中 表示一个nR×1维的上行信道高斯白噪声列矢量,其中每个元素是服从均值为0,方差为的复高斯随机变量,即
步骤1.2,建立全双工多天线单向中继系统的下行链路模型。
在下行通信链路中,信宿节点接收信号的数学模型表示为:
r(t)=HDxL(t)+nD(t) (2)
其中,表示一个nD×1维的信宿节点t时刻接收信号列矢量,且nD≥2表示信宿节点的天线数;HD表示一个nT×nD维的下行信道矩阵,其包含的每个元素服从均值为0,方差为1的复高斯分布;nD(t)表示一个nD×1维的高斯白噪声列矢量。假设由于深度衰落的影响,源节点和信宿节点之间无法直接通信,且上行、下行链路和自干扰信道均处于准静态平坦衰落环境,即信道矩阵HUP、HL在一帧之内保持不变,不同帧之间独立变化。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在各个节点收发端均默认为已知。
步骤2,根据式(1)和收发波束成形原理进一步得到单向中继接收端获得的源节点发送符号的数学模型,该模型等效表示为:
其中表示单向中继的接收波束成形列矢量;表示单向中继的发送波束成形列矢量;表示源节点的发送波束成形列矢量。符号H表示复矩阵或矢量的共轭转置;表示单向中继t时刻源节点发送符号的估计值,且s(t)∈ψ表示源节点t时刻的发送符号;sL(t)∈ψ表示中继接收s(t)的同时向信宿节点发送的符号。
同理,根据式(2),信宿节点获得的中继发送符号的数学表达式为:
其中,表示信宿节点的接收波束成形列矢量;表示信宿节点获得的t时刻单向中继节点发送的估计符号。
步骤3,为了进一步抑制自干扰信号对单向中继接收端的影响,需在中继接收端最大化SINR,根据式(3)确定SINR的数学表达式,即
其中,由于发送功率的限制,令||gs||2=||gt||2=1,同时为了不失一般性,令||gr||2=1;s(t)sH(t)和分别表示源节点和自干扰信号功率。
步骤4,令Ωm表示包含个元素的列矢量集合,则SINR的优化过程表示为:
由上式可知,SINR的优化过程与矢量gt、gs与gr有关。其中,根据收发波束成形原理可知,矢量gt由下行信道HD决定。
步骤5,根据收发波束成形引理,最佳中继发送波束成形矢量gt和信宿接收波束成形矢量gD分别为下行信道矩阵HD最大奇异值对应的左右奇异值矢量且该矢量为单位矢量。因此,最优单向中继发送波束成形矢量gt由下行信道HD奇异值分解得到。之后将所得的矢量gt代入式(6)。
步骤6,SINR的优化过程必须同时考虑源节点发送波束成形矢量gs与单向中继节点接收波束成形矢量gr的影响,因此,本方法采用联合优化的方法。在这里,假设接收波束成形矢量gr为发送波束成形矢量gs的函数,因此,式(6)的联合优化问题转化为下式所示:
经计算,可以进一步得到中继节点最优的接收波束成形矢量gr,即
其中 表示源节点的发送功率,表示单向中继节点的发送功率,即为自干扰功率。
步骤7,将式(8)代入式(7)计算源节点发送波束成形矢量gs的优化结果,即
经分析得到最终的优化结果为η为厄米特矩阵最大特征值对应的单位特征矢量。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联合收发波束成形的全双工单向中继自干扰抑制方法。相比于空域的ZF和MMSE等次优方法,该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抑制单向中继接收端的自干扰信号影响,同时本身还具有较高的鲁棒性。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所提出的基于联合收发波束成形的全双工单向中继自干扰抑制方法流程图。
图2,不含直接通信链路的全双工多天线单向中继系统模型示意图。
图3,在nR=3,nS=nT=nD=2且所有节点采用BPSK调制的情况下,本发明算法与部分现存空域算法在单向中继接收端的误码性能对比图。图中表示本发明所阐述算法的误比特率曲线,表示空域迫零自干扰抑制算法的误比特率曲线,表示空域最小均方误差自干扰抑制算法的误比特率曲线,表示空域奇异值分解与串行干扰删除结合算法的误比特率曲线。
图4,在nR=3,nS=nT=nD=2且所有节点采用BPSK调制的情况下,本发明算法与部分现存空域算法端对端的误码性能对比图。图中表示本发明所阐述算法的误比特率曲线,表示空域迫零自干扰抑制算法的误比特率曲线,表示空域最小均方误差自干扰抑制算法的误比特率曲线,表示空域奇异值分解与串行干扰删除结合算法的误比特率曲线。
图5和图6分别为在nR=4,nS=nT=nD=2且所有节点采用BPSK调制的情况下,本发明方法与部分现存空域算法在单向中继接收端与端对端的误码性能对比图。其中,曲线的表示方式与图3和图4所示一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所阐述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建立不含直接链路的全双工多天线单向中继系统模型。
建立一个由nS根天线的半双工信源节点、nD根天线的半双工信宿节点和一个包含nR根接收天线与nT根发送天线的全双工单向中继节点组成的两跳协作通信系统,该模型如图2所示。其数学模型可以表示为:上行链路y(t)=HUPx(t)+HLxL(t)+nR(t),下行链路r(t)=HDxL(t)+nD(t)。上行信道矩阵HUP、下行信道矩阵HD和自干扰信道矩阵HL的元素是服从均值为0,方差为1的独立同分布复高斯随机变量,且三个矩阵之间互不相关。源节点发送列矢量x(t)和单向中继节点的发送列矢量xL(t)由随机生成的0、1比特流经过BPSK调制生成,其每个元素代表分配到每根天线上的发送符号。上行、下行高斯白噪声列矢量nR(t)和nD(t)的元素分别服从均值为0,方差为其中噪声方差可分别由单向中继接收符号信噪比和信宿节点接收符号信噪比得到。接收符号信噪比定义为Es/N0,其中Es表示单向中继节点每个接收符号的平均能量,N0为噪声功率谱密度。对于高斯白噪声,噪声功率谱密度N0等于噪声方差因此,接收符号信噪比Es/N0通式可写为
式中,nR是单向中继接收天线数,ω是源节点发送天数。Et为发送信号能量,已经归一化为1。噪声方差可由式(10)计算得到,同理,也能够通过类似的计算过程得到。本发明定义一个准静态平坦衰落环境,即各个信道矩阵在一帧内保持不变,在不同帧之间独立变化。并且,假设信道状态信息在三个节点均是已知的。
步骤2,根据收发波束成形的设计原理,将该数学模型等效变形为: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其中s(t)表示源节点t时刻需要发送的符号,sL(t)表示单向中继节点t时刻需要发送的符号,且s(t)和sL(t)均属于调制星座集合ψ。
步骤3,根据式(3)确定需要优化的SINR数学表达式,即得到式(5)和式(6)。
步骤4,对下行信道HD奇异值分解得到单向中继的最优发送波束成形矢量gt和信宿节点的最优接收波束成形矢量gD
步骤5,式(6)同时考虑源节点发送波束成形矢量gs与单向中继机节点接收波束成形矢量gr进行联合优化,即假设单向中继接收波束成形矢量gr为源节点发送波束成形矢量gs的函数,并将式(6)转化为式(7)。
步骤6,通过分析计算得到单向中继最优接收波束成形矢量gr的优化结果,即式(8)。
步骤7,,将式(8)代入式(7)进一步化简并根据收发波束成形引理,得到源节点最优发送波束成形矢量gs
步骤8,将信宿节点接收端获得的判决符号通过相对应的解调方式解调得到最终比特流信息。
本方法在PC机上仿真实现是使用MATLAB语言进行编程。MATLAB是一种高级的矩阵语言,包含控制语句、函数、数据结构、输入和输出和面向对象编程特点,是包含大量计算算法的集合。其拥有600多个工程中要用到的数学运算函数,可以方便的实现用户所需的各种计算功能。
图3为在nR=3,nS=nT=nD=2且所有节点采用BPSK调制的情况下,本算法与部分现存空域算法在单向中继接收端的误码性能对比图。图中,横坐标为中继节点接收符号信噪比,纵坐标为中继接收端误比特率。从图中可以看出,本发明所阐述算法的误码性能优于图中三种空域自干扰抑制算法的性能。在误比特率为10-2数量级时,本发明所阐述算法相比于空域最小均方误差自干扰抑制算法和空域奇异值分解与串行干扰删除结合算法获得了近似14dB的性能增益。同时,相比于空域迫零自干扰抑制方法,获得了近似16dB的性能增益。
图4为在nR=3,nS=nT=nD=2且所有节点采用BPSK调制的情况下,本发明算法与部分现存空域算法端对端误码性能对比图。图中,横坐标为信宿节点接收符号信噪比,纵坐标为端到端误比特率。从图中可以看出,本发明所阐述方法的端对端误码性能同样优于图中三种空域自干扰抑制算法的性能。
图5和图6分别为在nR=4,nS=nT=nD=2且所有节点采用BPSK调制的情况下,本发明算法与部分现存空域算法在单向中继接收端和端对端误码性能对比图。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中继接收天线的增加,所阐述算法的误码性能依旧优于图中三种空域自干扰抑制算法的性能。在误比特率为10-2数量级时,所阐述的算法相比于空域迫零自干扰抑制算法和最小均方误差自干扰抑制算法获得了近似8dB的性能增益,同时,相比于空域奇异值分解与串行干扰删除结合算法,获得了接近3dB的性能增益。由此可以看出,图5和图6所得的结论与图3和图4的结论近似保持一致。
结束。

Claims (1)

1.基于联合收发波束成形的全双工单向中继自干扰抑制方法,本方法首先建立不含直接通信链路的全双工多天线单向中继系统模型;之后,确定需要优化目标,即中继节点接收端SINR的数学模型;最后,通过奇异值分解及联合收发波束成形优化策略获得各个节点的最优收发波束成形矢量;
其特征在于:本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建立不含直接通信链路的全双工多天线单向中继系统模型;
步骤1.1,建立全双工多天线单向中继系统的上行链路模型;
全双工多天线单向中继系统是由源节点、信宿节点和全双工单向中继节点组成,其系统模型中,源节点和信宿节点分别包含nS和nD根天线,全双工单向中继节点包含nT根发送天线与nR根接收天线,且nS≤nR,nT≤nD;源节点和信宿节点均处于半双工模式,中继节点处于全双工模式且发送和接收天线阵列之间存在物理隔离;因此,该系统上行链路中继节点接收信号的数学模型可以表示为:
y(t)=HUPx(t)+HLxL(t)+nR(t) (1)
其中,表示全双工单向中继t时刻接收信号的列矢量,上标T表示矩阵或矢量的转置;HUP和HL分别表示一个nR×nS维的上行信道矩阵和一个nR×nT维的单向中继自干扰信道矩阵,nS≥2表示源节点的天线数,nT≥2表示全双工单向中继的发送天线数,nR≥2表示全双工单向中继的接收天线数,矩阵每一个元素均建模为均值是0,方差是1的独立同分布复高斯随机变量;表示一个nS×1维的源节点发送信号列矢量,其中xj(t)∈ψ,j=1,…,nS,ψ表示源节点调制星座集合,本方法采用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方式且假设所有节点所用的调制方式均相同;表示与中继节点接收信号y(t)同时同频的中继发送信号列矢量,其中表示一个nR×1维的上行信道高斯白噪声列矢量,其中每个元素是服从均值为0,方差为的复高斯随机变量,即
步骤1.2,建立全双工多天线单向中继系统的下行链路模型;
在下行通信链路中,信宿节点接收信号的数学模型表示为:
r(t)=HDxL(t)+nD(t) (2)
其中,表示一个nD×1维的信宿节点t时刻接收信号列矢量,且nD≥2表示信宿节点的天线数;HD表示一个nT×nD维的下行信道矩阵,其包含的每个元素服从均值为0,方差为1的复高斯分布;nD(t)表示一个nD×1维的高斯白噪声列矢量;信道状态信息CSI在各个节点收发端均默认为已知;
步骤2,根据式(1)和收发波束成形原理进一步得到单向中继接收端获得的源节点发送符号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可以等效表示为:
其中表示单向中继的接收波束成形列矢量;表示单向中继的发送波束成形列矢量;表示源节点的发送波束成形列矢量;符号H表示复矩阵或矢量的共轭转置;表示单向中继t时刻源节点发送符号的估计值,且s(t)∈ψ表示源节点t时刻的发送符号;sL(t)∈ψ表示中继接收s(t)的同时向信宿节点发送的符号;
同理,根据式(2),信宿节点获得的中继发送符号的数学表达式为:
其中,表示信宿节点的接收波束成形列矢量;表示信宿节点获得的t时刻单向中继节点发送的估计符号;
步骤3,根据式(3)确定SINR的数学表达式,即
其中,由于发送功率的限制,令||gs||2=||gt||2=1,同时为了不失一般性,令||gr||2=1;s(t)sH(t)和分别表示源节点和自干扰信号功率;
步骤4,令Ωm表示包含个元素的列矢量集合,则SINR的优化过程表示为:
由上式可知,SINR的优化过程与矢量gt、gs与gr有关;其中,根据收发波束成形原理可知,矢量gt由下行信道HD决定;
步骤5,最优单向中继发送波束成形矢量gt由下行信道HD奇异值分解得到;之后将所得的矢量gt代入式(6);
步骤6,假设接收波束成形矢量gr为发送波束成形矢量gs的函数,因此,式(6)的联合优化问题可以转化为下式所示:
经计算,进一步得到中继节点最优的接收波束成形矢量gr,即
其中表示源节点的发送功率,表示单向中继节点的发送功率,即为自干扰功率;
步骤7,将式(8)代入式(7)计算源节点发送波束成形矢量gs的优化结果,即
经分析得到最终的优化结果为η为厄米特矩阵最大特征值对应的单位特征矢量。
CN201710125698.3A 2017-03-05 2017-03-05 基于联合收发波束成形的全双工单向中继自干扰抑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1242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25698.3A CN107124245B (zh) 2017-03-05 2017-03-05 基于联合收发波束成形的全双工单向中继自干扰抑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25698.3A CN107124245B (zh) 2017-03-05 2017-03-05 基于联合收发波束成形的全双工单向中继自干扰抑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24245A CN107124245A (zh) 2017-09-01
CN107124245B true CN107124245B (zh) 2019-03-05

Family

ID=597179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25698.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124245B (zh) 2017-03-05 2017-03-05 基于联合收发波束成形的全双工单向中继自干扰抑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12424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142137B2 (en) 2017-03-02 2018-11-27 Micron Technology, Inc. Wireless devices and systems including examples of full duplex transmission
US11941516B2 (en) 2017-08-31 2024-03-26 Micron Technology, Inc. Cooperative learning neural networks and systems
US10554375B2 (en) 2017-09-11 2020-02-04 Micron Technology, Inc. Full duplex device-to-device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US11206050B2 (en) 2018-02-06 2021-12-21 Micron Technology, Inc. Self interference noise cancellation to support multiple frequency bands
CN109698741B (zh) * 2018-12-17 2019-11-01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新型的全双工通信发送机与接收机设计方法
US10979097B2 (en) 2019-09-05 2021-04-13 Micron Technology, Inc. Wireless devices and systems including examples of full duplex transmission using neural networks or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s
CN111181610B (zh) * 2019-12-09 2021-12-31 华侨大学 结合信宿迫零加扰的非可信中继全双工传输方法和系统
US11258473B2 (en) 2020-04-14 2022-02-22 Micron Technology, Inc. Self interference noise cancellation to support multiple frequency bands with neural networks or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s
CN116965123A (zh) * 2021-03-08 2023-10-27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资源分配模式1中的sl和ul全双工确定
CN113540791B (zh) * 2021-06-04 2022-12-06 中山大学 一种孔径级收发同时阵列优化方法
CN116054853A (zh) * 2023-01-13 2023-05-02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鲁棒性相控阵自干扰数字域抑制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3487A (zh) * 2011-11-24 2012-04-11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LTE-A系统中针对Relay技术的性能评估系统
KR101354137B1 (ko) * 2013-03-14 2014-01-27 한국해양과학기술원 자기간섭을 허용하는 네트워크 부호화를 통하여 다중 사용자 다중 입출력 셀룰러 통신시스템의 통신용량을 증대시키기 위한 양방향 중계 통신방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3487A (zh) * 2011-11-24 2012-04-11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LTE-A系统中针对Relay技术的性能评估系统
KR101354137B1 (ko) * 2013-03-14 2014-01-27 한국해양과학기술원 자기간섭을 허용하는 네트워크 부호화를 통하여 다중 사용자 다중 입출력 셀룰러 통신시스템의 통신용량을 증대시키기 위한 양방향 중계 통신방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单信道全双工中继系统中的自干扰消除方案研究;周成杰;《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60515(第5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24245A (zh) 2017-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24245B (zh) 基于联合收发波束成形的全双工单向中继自干扰抑制方法
US8937899B2 (en) Amplify-and-forward relaying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5897319B (zh) 一种mimo全双工中继系统信源中继联合预编码方法
CN102694628B (zh) 基于多用户mimo协同中继系统的干扰抑制方法
CN102970256B (zh) 基于零空间的多天线d2d通信系统干扰消除方法
CN104702390A (zh) 分布式压缩感知信道估计中的导频分配方法
CN106301457B (zh) 双向全双工mimo中继通信系统中的自干扰消除方法
CN103167587B (zh) 一种中继协同移动通信系统的中继节点选择方法
CN104981004A (zh) 基于多用户双向中继系统的收发器能效优化方法及装置
US8976888B2 (en) Method for uplink multi-user cooperation communication
CN108880633B (zh) 一种波束成形天线选择分组算法联合设计优化方法
CN108092928B (zh) 聚合干扰导向干扰管理方法、混合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
CN108111439B (zh) 双向mimo中继系统中一种非迭代的信道估计方法
CN103236878B (zh) 一种基于最大比合并接收矢量估计的协调波束赋形方法
CN116321236A (zh) Ris辅助的安全无蜂窝大规模mimo系统能效优化方法
CN110601736A (zh) 一种多天线全双工认知无线电能量捕获与信息传输方法
CN103236879B (zh) 一种基于mrc-zf接收矢量估计的协调波束赋形方法
CN105188123B (zh) 用于双向中继网络的中继处理和功率控制联合优化方法
CN115065392A (zh) 脏纸编码条件下实现miso下行总和速率最大化的波束形成设计方法
CN113660030A (zh) 一种用于高通量卫星系统前向链路的数据传输方法
TW202145005A (zh) 多輸入輸出系統之參數估測方法
CN101595762A (zh) Mimo网状网络
CN104967991A (zh) 一种在双向中继网络中多对用户间的安全通信方法
Chen et al. Energy efficiency optimization based self-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in massive MIMO full-duplex system
CN114531185B (zh) 一种基于符号级信息的收发机联合设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30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