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79443A - 用户装置以及上行发送切换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户装置以及上行发送切换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79443A
CN107079443A CN201680003307.4A CN201680003307A CN107079443A CN 107079443 A CN107079443 A CN 107079443A CN 201680003307 A CN201680003307 A CN 201680003307A CN 107079443 A CN107079443 A CN 1070794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ll
groups
community
small district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0330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内野彻
高桥秀明
武田树
武田一树
安部田贞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70794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794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34Reselection control
    • H04W36/36Reselection control by user or terminal equip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6Indication of changes in allocation
    • H04L5/0098Signalling of the activation or deactivation of component carriers, subcarriers or frequency ban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02Resource partitioning among network components, e.g. reuse partitioning
    • H04W16/12Fixed resource partitio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4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of control information between different access poi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9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dual connectivity, e.g. decoupled uplink/down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9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dual connectivity, e.g. decoupled uplink/downlink
    • H04W36/00692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dual connectivity, e.g. decoupled uplink/downlink using simultaneous multiple data streams, e.g. cooperative multipoint [CoMP], carrier aggregation [CA] or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68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uplink data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在支持载波聚合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与一个或者多个基站进行通信的用户装置中,具备:控制单元,从构成所述载波聚合的多个小区或者多个小区组中,选择设为上行发送的载波切换定时的基准的特定的小区或者特定的小区组;以及发送单元,基于被选择的所述特定的小区或者特定的小区组中的转变期间的定时,实施从使用了第一小区的载波的上行发送到使用了第二小区的载波的上行发送的切换。

Description

用户装置以及上行发送切换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支持载波聚合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装置在载波间切换上行发送的技术。
背景技术
在LTE系统中,采用了以预定的带宽作为基本单位,同时使用多个载波进行通信的载波聚合(CA:Carrier Aggregation)。在载波聚合中成为基本单位的载波被称为分量载波(CC:Component Carrier)。
在进行CA时,对用户装置UE设定了作为保证连接性的可靠性高的小区的PCell(主小区(Primary cell))以及作为附属的小区的SCell(副小区(Secondary cell))。用户装置UE首先连接到PCell,且能够根据需要而追加SCell。PCell是与支持RLM(无线链路监视(Radio Link Monitoring))以及SPS(半持续调度(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等的单独的小区同样的小区。
SCell的追加以及删除通过RRC(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信令进行。SCell是由于在刚刚对用户装置UE设定之后为去激活状态(deactivate状态),所以通过激活才能够进行通信(能够调度)的小区。
在LTE的Rel-11以前的CA中,使用同一基站eNB下属的多个CC进行CA。在Rel-12中,导入了使用不同的基站eNB下属的CC进行同时通信,实现高吞吐量的双重连接(Dualconnectivity)(非专利文献1)。在双重连接中,UE同时使用在物理上不同的多个基站eNB的无线资源进行通信。
双重连接(以下,DC)是CA的一种,也被称为eNB间CA(Inter eNB CA)(基站间载波聚合),导入了主eNB(Master-eNB)(MeNB)和副eNB(Secondary-eNB)(SeNB)。
在DC中,将由MeNB下属的小区(一个或者多个)构成的小区组称为MCG(MasterCell Group,主小区组),将由SeNB下属的小区(一个或者多个)构成的小区组称为SCG(Secondary Cell Group,副小区组)。MCG具有PCell,除此之外还能够具有SCell。SCG包括一个或者多个SCell,对SCG中的至少一个SCell设定了UL的CC,对其中的一个设定了PUCCH(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将该SCell称为PSCell(主(primary)SCell)。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3GPP TS 36.300V12.4.0(2014-12)
非专利文献2:3GPP TS 36.211V12.4.0(2014-12)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Rel-12中导入的DC,为了对多个eNB独立地反馈MAC-ACK/NACK,用户装置UE需要设定至少2个UL CC(上行分量载波)的能力。在实际的UE安装的观点上,可知从IM(Inter-moduration,互调)的观点难以实现多个CC中的UL同时发送。
作为用于克服如上述的UL同时发送的安装困难的手段,提出了如下控制:限定在作为调度单位期间的每个TTI(发送时间间隔(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能够同时发送的CC数目,用时间来切换要发送的CC。即,例如,如图1所示,用户装置UE切换MeNB下属的MCG中的UL CC(例:PCell的UL CC)和SeNB下属的SCG中的UL CC(例:PSCell的UL CC)。
在该控制中,基站eNB执行调度,使得在每个TTI用户装置UE只在特定的CC中进行UL发送。关于CC的切换方法,设想在RRC级中半静态(semi-static)地切换,或者在MAC/PHY级中动态地切换。
在DC中,不仅导入支持与CA同等的CC间接收定时差的同步DC(synchronous DC),还导入了能够支持CA以上的CC间接收定时差的非同步DC(asynchronous DC)。例如,在非专利文献1中,规定了进行同步DC操作的UE在CG间能够支持33μs的接收定时差,此外,进行非同步DC操作的UE在CG间能够支持500μs的接收定时差。
在非同步DC中,在CG间可产生一个子帧(1ms)的一半左右的子帧边界的偏差。参照图2、图3说明此时的课题。
图2是用于说明eNB内CA(或者同步DC)中的UL CC(以下,只要不特别说明,则CC意味着UL CC)的切换时的用户装置UE的操作的图。如图2所示,用户装置UE在CC#1和CC#2中进行涉及CA的UL发送。此外,例如,假设设定为在A所示的子帧的定时进行从CC#1到CC#2的切换。此外,CC间的切换花费某种程度的时间,在本例(以下的例也同样)中将这个期间设为一个子帧。其中,一个子帧只不过是一例。该期间被称为转变期间(Transient Period)。
此时,用户装置UE在A的子帧之前进行基于CC#1的UL发送,经过转变期间将UL发送切换为CC#2。由于CC#1和CC#2同步,所以在CC#1中由A所示的子帧和CC#2中的对应的子帧的时间边界一致,因此,能够流畅地进行切换。
图3表示非同步DC的例。在图3中,例如,CC#1是MCG内的小区的CC,CC#2是SCG内的小区(具有UL的小区)的CC。在图3中,设由A所示的转变期间的子帧为例如子帧#0。此时,用户装置UE在CC#1中实施切换,使得在由A所示的转变期间之前在CC#1中进行UL发送,在作为转变期间的子帧#0的下一个子帧起在CC#2中进行上行发送。
但是,在非同步DC的情况下,由于CC#1和CC#2间的子帧边界产生偏差,所以由B所示的CC#1的子帧与CC#2中的相当于转变期间的子帧#0重复。因此,在该子帧中,用户装置UE有可能不能正常地执行CC#1中的UL发送。此外,由于由C所示的CC#2的子帧与CC#1中的相当于转变期间的子帧#0重复,所以在该子帧中,用户装置UE有可能不能正常地执行CC#2中的UL发送。
即,在非同步DC中,由于在进行切换的CC间在转变期间产生偏差,所以存在有可能在转变期间的前后不能正常地执行用户装置UE的UL发送的课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支持载波聚合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即使在构成载波聚合的多个小区间不同步的情况下,用户装置也能够适当地执行基于载波间的时间切换的上行发送的技术。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户装置,在支持载波聚合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与一个或者多个基站进行通信,所述用户装置具备:
控制单元,从构成所述载波聚合的多个小区或者多个小区组中,选择设为上行发送的载波切换定时的基准的特定的小区或者特定的小区组;以及
发送单元,基于被选择的所述特定的小区或者特定的小区组中的转变期间的定时,实施从使用了第一小区的载波的上行发送到使用了第二小区的载波的上行发送的切换。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上行发送切换方法,由在支持载波聚合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与一个或者多个基站进行通信的用户装置执行,所述上行发送切换方法包括:
从构成所述载波聚合的多个小区或者多个小区组中,选择设为上行发送的载波切换定时的基准的特定的小区或者特定的小区组的步骤;以及
基于被选择的所述特定的小区或者特定的小区组中的转变期间的定时,实施从使用了第一小区的载波的上行发送到使用了第二小区的载波的上行发送的切换的步骤。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支持载波聚合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即使在构成载波聚合的多个小区间不同步的情况下,用户装置也能够适当地执行基于载波间的时间切换的上行发送。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在DC(双重连接(Dual Connectivity))中,进行上行发送的时间切换的图。
图2是用于说明课题的图。
图3是用于说明课题的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通信系统的结构例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中的DC设定所涉及的处理例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在将特定的小区设为转变期间(transient period)的定时的基准时的UE操作的图。
图7是UE操作的流程图。
图8A是用于说明设为转变期间的定时的基准的特定的小区/CG的例的图。
图8B是用于说明设为转变期间的定时的基准的特定的小区/CG的例的图。
图9是表示从基站指定设为转变期间的定时的基准的特定的小区/CG时的时序例的图。
图10是表示在3CG中设定了优先级时的例的图。
图11是用于说明在3CG中设定了优先级时的UE操作的图。
图12是表示变形例2中的通信系统的结构例的图。
图13是用于说明变形例2中的从LTE到5G的切换时的操作例的图。
图14是用于说明变形例2中的从5G到LTE的切换时的操作例的图。
图15是表示变形例3中的过程例的图。
图16是用户装置UE的结构图。
图17是用户装置UE的HW结构图。
图18是基站eNB的结构图。
图19是基站eNB的HW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只不过是一例,本发明所应用的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将LTE的移动通信系统设为对象,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LTE,还能够应用于采用了载波聚合的其他的移动通信系统。
以下,使用由构成CA的多个小区而成的小区组(CG)。DC中的MCG和SCG是CG的例子,但CG是不限于MCG和SCG的概念,将多个小区在某种观点上进行了编组的组称为CG。此外,CG包括是一个小区的情况。在本实施方式中,设想CG内的各小区同步,CG间不同步,但并不限定于此。此外,以下,只要不特别限定,则在包括DC的含义上使用CA(载波聚合)。
构成CA的“小区”是用户装置UE驻留的小区,且可以称为服务小区(servingcell)。此外,作为一例,构成CA的“小区”仅由下行的CC构成或者由下行的CC和上行的CC构成。此外,设本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的“LTE”的3GPP标准的版本为导入了CA的版本,但并不限定于此。
(系统整体结构)
图4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例。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具备分别连接到核心网络10的基站MeNB和基站SeNB,在与用户装置UE之间能够进行双重连接(Dual Connectivity(DC))。此外,在基站MeNB和基站SeNB之间,能够通过例如X2接口进行通信。在本实施方式中,只要不特别说明,则设想DC为非同步DC,但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控制可以应用于同步DC,也可以应用于不是DC的CA。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书中的说明中,基本上将用户装置记载为UE,将基站MeNB和基站SeNB分别记载为MeNB、SeNB。此外,在不特别区分单独的基站或MeNB/SeNB的情况下,将该基站记载为eNB。
(通信系统的基本的操作例)
首先,作为图4所示的通信系统的基本的操作例,参照图5说明对UE追加SeNB(SCG)而设定DC的操作时序例。
例如,在MeNB基于来自UE的测量报告等,决定对UE设定DC的情况下,MeNB对SeNB发送SeNB追加请求(SeNB Addition Request)(步骤101)。在SeNB追加请求中,包括MCG设定信息等。SeNB对MeNB返回SeNB追加请求确认(SeNB Addition Request Acknowledgement)(步骤102)。在SeNB追加请求确认中,包括SCG的无线资源设定信息等。
MeNB对UE发送SeNB追加指示(RRC连接重新设定(RRC 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步骤103)。在SeNB追加指示中,包括SCG的无线资源设定信息等。UE应用该设定信息,进行SCG的追加,且将设定完成(RRC连接重新设定完成(RRC 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 Complete))返回给MeNB(步骤104)。MeNB对SeNB返回表示UE中的设定(重新设定(Reconfiguration))成功的设定完成(SeNB重新设定完成(SeNB ReconfigurationComplete))(步骤105)。之后,UE对SCG(PSCell)执行随机接入过程,从而与SCG建立同步。
作为一例,通过如上述的过程,UE和MeNB/SeNB间的DC进行设定,能够进行DC通信。
(涉及CC切换的控制)
在本实施方式中,只要不特别说明,则UE使用多个CC(例:2个CC)进行DC中的UL通信。此外,该多个CC分别包含在非同步的CG(例:MCG和SCG、多个SCG)中。并且,UE通过经由转变期间(transient period)切换该多个CC,在时间方向上始终使用一个CC进行UL发送。
在这样的前提下,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解决子帧边界在CC间产生偏差导致的课题,UE将在特定的CG中包含的小区中的转变期间的定时作为基准进行CC间的切换。另外,在UE使用2个CC进行上行发送的情况下,上述“在特定的CG中包含的小区”被确定为一个小区(例:PCell),所以以下将设为转变期间的定时的基准的小区/CG记载为特定的小区/CG(意味着特定的小区或者特定的CG)。
参照图6,说明UE在2个CC(CC#1和CC#2)中进行UL发送时的UE的UL发送的操作例。另外,也可以认为图6表示UE在3个CC以上的CC中进行UL发送时的2个CC间的切换。
在图6所示的例中,设UE将CC#1中的转变期间的定时作为基准进行CC间切换。CC#1是例如MCG中的具有UL的小区(例:PCell)的CC。CC#2是例如SCG中的具有UL的小区(例:PSCell)的CC。
在图6所示的例中,UE、MeNB、SeNB分别被进行了将子帧#0作为转变期间进行CC间的切换的设定,此外,被进行了转变期间为一个子帧的设定。该设定内容由例如MeNB决定,且在图5所示的步骤101、103中被通知给SeNB和UE,进行设定。此外,CC#1的定时成为切换的基准,可以从MeNB(或者SeNB)对UE进行设定,也可以由各装置通过后述的预定的规则进行识别。
在图6中,直到由CC#1的A所示的子帧为止,UE在CC#1中进行UL发送。即,直到由CC#1的A所示的子帧为止,从eNB(例:MeNB)对UE进行UL发送的分配(调度)。
由于由CC#1的B所示的子帧#0是转变期间,所以不进行CC#1中的从eNB的调度。此外,UE进行将UL发送从CC#1切换到CC#2的控制。从CC#1切换到CC#2的控制是将例如发送机的频率从CC#1切换到CC#2。
在CC#2中,在eNB(例:SeNB)侧,将由C所示的子帧#0识别为转变期间,从由D所示的子帧起进行UE的UL发送的分配。另一方面,UE将转变期间设为由CC#1的B所示的子帧的期间。因此,UE检测在CC#2中由D所示的子帧的期间与转变期间重复,在D所示的子帧的期间不进行基于CC#2的UL发送,从由下一个E所示的子帧起开始UL发送。由此,例如,能够避免实施转变期间的异常的UL发送。
另外,在图6中,假设CC#2的优先级比CC#1更高,且将CC#2设为基准的情况下,由于由CC#1中的A所示的子帧与CC#2中的转变期间重复,所以该子帧中的UL发送被停止。
参照图7说明UE的CC间切换时的操作流程的例。在图7的例中,对小区/CG确定了优先级,将优先级更高的小区/CG的定时作为基准进行CC间切换。
首先,例如,通过从某小区的eNB对UE进行UL发送的分配,从而在UE中,在该小区的某子帧中UL发送被触发(步骤201)。UE判定该子帧是否为与优先级比该小区(触发了UL发送的CC的小区)更高的其他小区(另一个CC的小区)中的转变期间至少一部分重复的子帧(步骤202)。
步骤202中的“一部分重复”是例如某阈值的时间以上重复。此外,“优先级比该小区更高的其他小区”包括其他小区属于优先级比该小区所属的CG更高的CG的情况。
在步骤202的判定为“是”的情况下,UE不进行被触发的UL发送(步骤203)。这个情况相当于受到上述UL发送触发的子帧是图6所示的由CC#2的C或者D所示的子帧的情况。此外,在图7的步骤202中的判定为“否”的情况下,UE实施UL发送(步骤204)。
(特定的小区/CG的选择方法)
接着,说明UE选择设为CC间切换的定时的基准的特定的小区/CG的方法的例。特定的小区/CG可以由UE自主地选择,也可以基于来自eNB的指示而选择。
<UE自主地选择特定的小区/CG的例>
在UE自主地选择特定的小区/CG的情况下,例如,如图8A所示,在进行UL发送的2个CC所属的2个CG(MCG和SCG)中,UE选择包括PCell的CG即MCG作为特定的CG,将属于该MCG的小区(2个CC中的1个CC的小区)设为定时的基准。属于该MCG的小区可以是PCell,也可以是MCG中的PCell以外的小区(具有UL CC的小区)。
此外,例如,在进行UL发送的2个CC所属的小区为PCell和PSCell的情况下,UE可以选择PCell作为特定的小区。另外,此时与选择MCG作为特定的CG相同。
如上所示,通过选择包括PCell的CG(MCG)作为设为CC间切换定时的基准的特定的CG,能够维持PCell侧的发送接收,保证连接性。
此外,例如,如图8B所示,也可以在进行UL发送的2个CC所属的2个CG(MCG和SCG)中,UE选择包括PSCell的CG即SCG作为特定的CG,将属于该SCG的小区(2个CC中的1个CC的小区)设为定时的基准。属于该SCG的小区可以是PSCell,也可以是SCG中的PSCell以外的小区(具有UL CC的小区)。
此外,例如,在进行UL发送的2个CC所属的小区为PCell和PSCell的情况下,UE可以选择PSCell作为特定的小区。另外,此时与选择SCG作为特定的CG相同。
如上所述,通过选择包括PSCell的CG(SCG)作为设为CC间切换定时的基准的特定的CG,能够维持PSCell侧的发送接收,更有效率地实施UP(用户平面)的卸载。
此外,UE可以根据小区的索引/CG的索引的大小来决定特定的小区/CG。例如,在进行UL发送的2个CC所属的2个CG的索引为1和2的情况下,UE选择索引较小(或者,较大)的CG作为特定的CG。此外,例如,在进行UL发送的2个CC所属的2个小区的索引为1和5的情况下,UE选择索引较小(或者,较大)的小区作为特定的小区。作为小区/CG的索引的例子,有CellIndex、SCellIndex、CGIndex等。
将索引较小(或者,较大)的设为特定的小区/CG可以是在UE和eNB(MeNB、SeNB)中预先确定的事项,也可以在eNB侧决定设为索引较小(或者,较大)的,并将其决定内容通知给UE。
此外,UE可以选择设定了特定的承载或者特定的LCH(逻辑信道)的小区/CG作为特定的小区/CG。例如,在2个CC所属的2个小区(2个CG)中,UE选择设定了QoS(通信路径的优先级的例)更高的承载(或者LCH)的小区/CG作为特定的小区/CG。通过这样的控制,能够维持被请求较高质量的通信路径(承载、LCH等)中的发送接收。
此外,UE可以基于进行UL发送的多个小区/CG中的UL发送的信道类别(信号类别),选择特定的小区/CG。例如,可以选择在多个小区/CG中发送PUCCH的小区/CG作为特定的小区/CG。此外,例如,可以选择在多个小区/CG中发送PRACH的小区/CG作为特定的小区/CG。此外,例如,可以选择在多个小区/CG中发送特定的信号(例:SR、ACK/NACK)的小区/CG作为特定的小区/CG。此外,例如,也可以沿用现有的功率调整(Power scaling)或者丢弃(dropping)的规则。
另外,上述的特定的小区/CG的各种选择方法可以组合实施。例如,在通过某选择方法而选出多个候选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其他选择方法而从候选中选择特定的小区/CG。
<UE基于来自eNB的指示而选择特定的小区/CG的例>
如前所述,UE可以基于来自基站eNB的指示进行特定的小区/CG的选择。此时,在进行指示的一侧(eNB),例如可以通过与上述的在UE侧进行选择时相同的方法进行特定的小区/CG的选择,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政策进行小区/CG的选择。
这样,通过根据来自eNB侧的指示而选择特定的小区/CG,能够基于NW侧的政策灵活地设定特定的小区/CG。
图9表示此时的时序例。在步骤301中,从eNB(例:MeNB或者SeNB)被指定设为CC间转变期间的定时的基准的特定的小区/CG(小区或者CG)。该指定通过例如小区的索引/CG的索引等进行。
此外,步骤301的指定可以使用RRC信号与图5所示的步骤103的SeNB追加指示同时进行。此外,步骤301的指定可以使用MAC信号或者PHY信号(PDCCH等)动态地进行。此外,在步骤301的指定时,可以从eNB对UE指定在哪个子帧进行切换(将哪个子帧设为转变期间)、转变期间的长度(子帧数目)。
在步骤302中,UE在UL发送中将根据步骤301中的指定的小区/CG的定时作为基准而实施CC的切换。
此外,如作为步骤303所示,UE在进行UL发送的2个CC中的某CC中受到UL发送触发,但因另一个CC的转变期间而在该CC中不能实施UL发送的情况下,可以将不能进行UL发送的情况从物理层(例:无线单元)通知给高层(例:进行MAC或者RRC等的控制的控制单元),根据高层的判断,将不能进行UL发送的情况通知给eNB。在该通知中,例如包括不能进行UL发送的小区的索引、不能进行UL发送的子帧号等。通过进行这样的通知,在eNB侧能够掌握虽然进行了UL发送分配但在UE中不能进行UL发送的情况等,例如,能够将该现象活用于以后的调度。
另外,可以不管特定的小区/CG的选择是由UE自主地进行还是根据来自eNB的指示进行,都实施步骤303中的通知。
此外,步骤301的指示内容可以是特定的小区/CG的指定,也可以是特定的小区/CG的选择方法(已经说明的选择方法)的指示。
以上,主要说明了2个CC间的切换例,但这2个CC并不限定于UE具有2个UL CC的能力的情况,在UE具有3个UL CC以上的CA的能力且设定了3个UL CC以上的CA的情况下,也可以是这3个CC以上的CC中的任意的2个CC。
(变形例1)
在图4中,表示了SeNB(SCG)为1个的情况,但这是例子,SCG的数目可以是2以上。即,构成DC的CG可以是3以上。此时,可以在任意的2个CG间(对应于进行切换的2个CC间)设为至此说明的内容,从而选择特定的小区/CG。
此外,可以预先决定小区/CG的优先级,该优先级在UE、MeNB、SeNB间事前设定。此外,例如,可以由MeNB决定小区/CG的优先级,并将该优先级通知给UE以及各SeNB。
作为一例,例如,如图10所示,在UE使用于UL发送的3个CC(CC#1、CC#2、CC#3)中的CC#1所属的CG的优先级被决定为高(意味着3CG中的相对的优先级),CC#2所属的CG的优先级被决定为中,CC#3所属的CG的优先级被决定为低的情况下,CC间的优先级的顺序成为CC#1>CC#2>CC#3。
参照图11说明此时的CC间切换时的UE的操作例。UE首先在CC#1中进行UL发送,在由A所示的子帧的转变期间进行从CC#1到CC#2的切换。在CC#1和CC#2之间,由于CC#1的定时成为基准,所以在CC#2中的由B所示的子帧(与基准的转变期间重复)中不进行UL发送,从由C所示的子帧起执行UL发送。接着,UE在由D所示的子帧的转变期间进行从CC#2到CC#3的切换。在CC#2和CC#3之间,由于CC#2的定时成为基准,所以在CC#3中的由E所示的子帧(与基准的转变期间重复)中不进行UL发送,从由F所示的子帧起执行UL发送。
(变形例2)
在现有的LTE中,作为无线帧的结构,规定了1个无线帧为10ms,1个子帧为1ms,1个时隙为0.5ms(非专利文献2)。1个子帧相当于作为调度的最小单位的TTI(发送时间间隔(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即,按每个子帧,对通过eNB的调度而被选择的UE分配资源块(RB)。1个RB例如由在频率方向上12个子载波(OFDM的子载波)、在时间方向上7个码元(OFDM的码元)构成。
在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中,预计在Rel-14以后开始第5代的无线技术(以下,称为“5G”)的标准化。在5G中,为了降低无线通信的延迟,正在研究缩短1TTI(例:缩短为0.1ms)。
进一步,作为5G的运行方式,正在研究通过基于LTE的小区而覆盖5G的小区来进行CA的运行方式。图12表示该运行方式的例。如图12所示,由基站eNB形成作为宏小区的LTE小区(PCell),例如,由从eNB延伸的RRE(远程无线装置)形成作为小型小区的5G小区(SCell),UE通过LTE小区和5G小区的CA而执行高吞吐量的通信。此外,图12所示的结构可以是DC的结构。此时,例如,MeNB形成LTE的宏小区(MCG),SeNB形成5G的小型小区(SCG)。
变形例2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可以是图4所示的DC(可以是非同步、同步中的任一个)的结构,也可以是图12所示的CA的结构。
如上所述,在通过LTE和5G实施CA(包括DC)的情况下,在UE的UL发送中,捆绑TTI长度不同的多个CC。这里,例如,在LTE的CC间的转变期间为LTE中的1个子帧(是LTE的TTI长度,称为LTE子帧),且5G的CC间的转变期间为5G中的1个子帧(是5G的TTI长度,称为5G子帧)的情况下,若是相同的RAT间的CC切换,则应用该RAT中的转变期间而进行CC间切换即可。但是,不清楚在LTE的CC和5G的CC之间的切换中应用哪个转变期间较好。
因此,在变形例2中,根据转变的方向来决定UL CA不同的RAT间的CC间转变中的转变期间。在变形例2中,作为不同的RAT,举LTE和5G之间的转变为例进行说明,但RAT并不限定于这些,还能够使用构成CA(包括DC)的其他RAT。
参照图13、图14说明在UE进行包括LTE的CC和5G的CC在内的多个CC中的UL发送的情况下,在LTE的CC和5G的CC之间进行切换时的UE的操作例。UE进行包括LTE的CC和5G的CC在内的多个CC中的UL发送可以是UE使用LTE的CC和5G的CC进行不是DC的同一eNB下属的CA,也可以是使用LTE的CC所属的CG(例:MCG)和5G的CC所属的CG(例:SCG)进行DC。此外,DC可以是非同步,也可以是同步。此外,在本例中,设对UE、eNB(MeNB、SeNB)设定在LTE(TTI长度更长的RAT)的子帧#0中进行切换。
图13是在UE进行从LTE的CC#1到5G的CC#2的切换时的例。此时,UE将CC#1(LTE)中的由A所示的子帧#0作为转变期间,进行从CC#1到CC#2(5G)的切换。即,UE直到由B所示的LTE子帧为止,在CC#1中进行UL发送,且将1个LTE子帧(由A所示的期间)作为转变期间,在该期间在CC#1和CC#2中都不进行UL发送,从由C所示的5G子帧起开始在CC#2中的UL发送。另外,在此,将从LTE到5G的转变期间设为1个LTE子帧量,这在UE以及eNB侧进行预先设定。或者,也可以从eNB侧对UE通过RRC信号等进行设定。
此外,将从LTE到5G的转变期间设为1个LTE子帧只不过是例子,也可以根据UE的能力而延长或者缩短。
图14是在UE进行从5G的CC#2到LTE的CC#1的切换时的例。此时,UE将CC#2(5G)中的由A所示的4×5G子帧作为转变期间,进行从CC#2到CC#1(LTE)的切换。
即,UE直到由B所示的5G子帧为止在CC#2中进行UL发送,且将4×5G子帧(由A所示的期间)作为转变期间,在该期间在CC#1和CC#2中都不进行UL发送,从由C所示的LTE子帧起开始在CC#1中的UL发送。
在本例中,UE在LTE的子帧#0开始的时刻检测到是转变的定时,但由于从5G到LTE的转变能够在4×5G子帧的期间执行,所以直到由B所示的5G子帧为止进行5G中的UL发送。
另外,在此,将从5G到LTE的转变期间设为4×5G子帧的期间,但这只不过是例子,也可以根据UE的能力而延长或者缩短。此外,UE能够分别决定从LTE小区的CC到5G小区的CC的转变期间和从5G小区的CC到LTE小区的CC的转变期间,且在对应的切换时应用。这些转变期间可以在UE以及eNB侧预先设定(保持),也可以从eNB侧对UE通过RRC信号等进行设定。
此外,在图13、图14的例中,CC间的转变定时将LTE侧设为基准,但也可以将5G侧设为基准。将哪一个设为基准,可以根据至此说明的特定的小区/CG的选择方法来进行选择。作为一例,在LTE中设定PCell且在5G中设定PSCell的情况下,能够将LTE设为CC间的转变定时的基准。此外,可以将TTI长度较长(或者较短)的RAT的小区/CG作为特定的小区/CG而设为转变定时的基准。
(变形例3)
UE可以将UE是否支持DC中的UL发送中的CC间转变功能作为能力信息而通知给eNB(本例中为MeNB)。另外,将该CC间转变功能称为TS-DC(时间切换DC(Time switched DC))。接收到TS-DC的能力信息的MeNB例如能够基于该能力信息,决定是否对UE设定非同步的多个小区中的UL CA。
参照图15说明变形例3中的过程例。在此,设想基站为MeNB,但也可以是不构成DC的eNB或者SeNB。
在步骤401中,UE从MeNB接收UE能力查询(UE Capability Enquiry)。在步骤402中,UE对MeNB发送UE能力信息(UE Capability Information)。
例如,UE将表示该UE是否支持TS-DC的信息作为UE能力信息(包括作为在UE能力信息中包含的信息而发送的情况),通知给MeNB。即,以UE单位进行通知。在此,设想进行了具有TS-DC的能力的通知的UE对支持UL DC的任意的带域组合(Band combination),无论同步/非同步也都支持TS-DC。
此外,UE可以将表示是否能够按每个同步DC和非同步DC进行TS-DC的信息作为UE能力信息进行通知。即,例如,通知虽然在同步DC中能够进行TS-DC但在非同步DC中不能进行TS-DS(不具有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功能)的信息。
通知具有同步TS-DC的能力的信息的UE对支持同步DC的带域组合支持TS-DC。此外,通知具有非同步TS-DC的能力的信息的UE对支持非同步DC的带域组合支持TS-DC。
此外,UE可以按每个带域组合通知是否能够进行TS-DC。通知该能力信息的UE对对应的带域组合支持TS-DC。此外,可以以带域组合的子集级别,通知表示是否能够进行TS-DC的能力信息。
进一步,UE可以在TS-DC的能力信息通知中,一并通知需要什么程度的转变期间(transient period)。需要什么程度的转变期间,例如能够通过作为转变期间所需的时间(例:μs)、LTE或者5G中的TTI数目(子帧数目)等进行通知。
以上,说明了包括各变形例的实施方式,但用户装置UE也可以具备能够执行涉及上述的说明的处理内容的全部功能,也可以具备一部分功能。
(装置结构例)
接着,说明能够执行至此说明的全部处理的UE和eNB中的主要结构。
首先,图16表示本实施方式的UE的功能结构图。如图16所示,UE包括UL信号发送单元101、DL信号接收单元102、RRC管理单元103、UL发送切换控制单元104。图16只表示在UE中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尤其相关的功能单元,至少还具有用于进行遵照LTE的操作的未图示的功能。此外,图16所示的功能结构只是一例。只要能够执行本实施方式的操作,则功能划分或功能单元的名称可以是任意的。
UL信号发送单元101包括根据应从UE发送的高层的信号生成物理层的各种信号,并进行无线发送的功能。DL信号接收单元102包括从eNB无线接收各种信号,并从接收到的物理层的信号中取得更高层的信号的功能。UL信号发送单元101以及DL信号接收单元102分别包括执行捆绑多个CC而进行通信的CA(包括DC)的功能。其中,关于由UL信号发送单元101执行的UL发送,通过时间来切换CC间而进行CA通信。
设想UL信号发送单元101以及DL信号接收单元102分别具备分组缓冲器,进行层1(PHY)以及层2(MAC、RLC、PDCP)的处理。但是,并不限定于此。此外,UL信号发送单元101以及DL信号接收单元102还能够执行如LTE和5G这样不同的RAT间的CA(包括DC)。
RRC管理单元103包括在与eNB之间进行RRC消息的发送接收,且进行CA(DC)信息的设定/变更/管理、结构变更等处理的功能。此外,RRC管理单元103还包括保持用户装置UE的能力(Capability)的信息,且如变形例3中所说明那样将能力的信息通知给基站eNB的功能。
UL发送切换控制单元104实施本实施方式(包括各变形例)的UL发送的CC间切换控制。例如,UL发送切换控制单元104保持或者决定涉及CC间切换的设定信息(转变期间的长度、转变期间的到来定时、设为转变的基准的小区),根据该信息以及时间的经过,能够对UL信号发送单元101指示CC间的切换。此外,UL发送切换控制单元104进行根据图7所示的流程的控制,能够对UL信号发送单元101指示UL发送的停止/执行。
此外,UL发送切换控制单元104包括从构成CA的多个小区或者多个小区组中选择要设为上行发送的载波切换定时的基准的特定的小区或者特定的小区组的功能。此外,在执行LTE-5G CA的情况下,UL发送切换控制单元104也可以具有分别保持或者决定作为从LTE的小区的载波到5G的小区的载波的切换期间的第一转变期间和作为从5G的小区的载波到LTE的小区的载波的切换期间的第二转变期间的功能。此外,UL发送切换控制单元104可以包含在UL信号发送单元101中。
图16所示的用户装置UE的结构可以将整体通过硬件电路(例:一个或者多个IC芯片)实现,也可以将一部分通过硬件电路构成,将其他部分通过CPU和程序实现。
图17是表示用户装置UE的硬件(HW)结构的例的图。图17表示比图16更接近安装例的结构。如图17所示,UE具有进行与无线信号有关的处理的RE(无线设备(RadioEquipment))模块151、进行基带信号处理的BB(基带(Base Band))处理模块152、进行高层等的处理的装置控制模块153、作为访问USIM卡的接口的USIM槽154。
RE模块151通过对从BB处理模块152接收到的数字基带信号进行D/A(数字至模拟(Digital-to-Analog))变换、调制、频率变换以及功率放大等,从而生成应从天线发送的无线信号。此外,通过对接收到的无线信号进行频率变换、A/D(模拟至数字(Analog toDigital))变换、解调等,从而生成数字基带信号,并转交给BB处理模块152。RE模块151例如包括图16的UL信号发送单元101以及DL信号接收单元102中的物理层等的功能。
BB处理模块152进行将IP分组和数字基带信号相互进行变换的处理。DSP(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162是进行BB处理模块152中的信号处理的处理器。存储器172作为DSP162的工作区域而被使用。BB处理模块152例如包括图16的UL信号发送单元101以及DL信号接收单元102中的层2等的功能、RRC管理单元103以及UL发送切换控制单元104。另外,可以将RRC管理单元103、UL发送切换控制单元104的全部或者一部分包含在装置控制模块153中。
装置控制模块153进行IP层的协议处理、各种应用的处理等。处理器163是进行由装置控制模块153进行的处理的处理器。存储器173作为处理器163的工作区域而被使用。此外,处理器163经由USIM槽154在与USIM之间进行数据的读出以及写入。
图18表示本实施方式的eNB的功能结构图。如图18所示,eNB包括DL信号发送单元201、UL信号接收单元202、RRC管理单元203、调度单元204。图18只表示在eNB中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尤其相关的功能单元,至少还具有用于进行遵照LTE的操作的未图示的功能。此外,图18所示的功能结构只是一例。只要能够执行本实施方式的操作,则功能划分或功能单元的名称可以是任意的。该eNB可以是单独的eNB,也可以根据设定(Configuration)而在执行DC时成为MeNB和SeNB中的任一个。
DL信号发送单元201包括根据应从eNB发送的高层的信号生成物理层的各种信号,并进行无线发送的功能。UL信号接收单元202包括从各UE无线接收各种信号,并从接收到的物理层的信号中取得更高层的信号的功能。DL信号发送单元201以及UL信号接收单元202分别包括执行捆绑多个CC而进行通信的CA(包括DC)的功能。此外,如RRE所示,DL信号发送单元201以及UL信号接收单元202也可以包括离eNB的主体(控制单元)远程设置的无线通信单元。
设想DL信号发送单元201以及UL信号接收单元202分别具备分组缓冲器,且进行层1(PHY)以及层2(MAC、RLC、PDCP)的处理(但是,并不限定于此)。此外,DL信号发送单元201以及UL信号接收单元202还能够执行如LTE和5G那样不同的RAT间的CA(包括DC)。
RRC管理单元203包括在与UE之间进行RRC消息的发送接收,且进行CA(DC)的设定/变更/管理、结构变更等处理的功能。由于RRC管理单元203是进行CA(DC)的设定的功能单元,所以也可以称为设定单元。此外,RRC管理单元203还可以包括对UE决定特定的小区/CG,并将其经由DL信号发送单元201通知给UE的功能。
调度单元204包括对实施CA(包括DC)的用户装置UE按每个小区进行调度,制成PDCCH的分配信息,并指示DL信号发送单元201发送包括该分配信息的PDCCH的功能。
图18所示的基站eNB的结构可以将整体通过硬件电路(例:一个或者多个IC芯片)实现,也可以将一部分通过硬件电路构成,将其他部分通过CPU和程序实现。
图19是表示基站eNB的硬件(HW)结构的例的图。图19表示比图18更接近安装例的结构。如图19所示,基站eNB具有进行与无线信号有关的处理的RE模块251、进行基带信号处理的BB处理模块252、进行高层等的处理的装置控制模块253、作为用于与网络连接的接口的通信IF254。
RE模块251通过对从BB处理模块252接收到的数字基带信号进行D/A变换、调制、频率变换以及功率放大等,从而生成应从天线发送的无线信号。此外,通过对接收到的无线信号进行频率变换、A/D变换、解调等,从而生成数字基带信号,并转交给BB处理模块252。RE模块251例如包括图18的DL信号发送单元201以及UL信号接收单元202中的物理层等的功能。
BB处理模块252进行将IP分组和数字基带信号相互进行变换的处理。DSP262是进行BB处理模块252中的信号处理的处理器。存储器272作为DSP252的工作区域而被使用。BB处理模块252例如包括图18的DL信号发送单元201以及UL信号接收单元202中的层2等的功能、RRC管理单元203以及调度单元204。另外,可以将RRC管理单元203以及调度单元204的功能的全部或者一部分包含在装置控制模块253中。
装置控制模块253进行IP层的协议处理、OAM处理等。处理器263是进行由装置控制模块253进行的处理的处理器。存储器273作为处理器263的工作区域而被使用。辅助存储装置283例如是HDD等,存储有用于由基站eNB自身进行操作的各种设定信息等。
(实施方式的总结)
以上,如所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用户装置,在支持载波聚合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与一个或者多个基站进行通信,所述用户装置具备:控制单元,从构成所述载波聚合的多个小区或者多个小区组中,选择设为上行发送的载波切换定时的基准的特定的小区或者特定的小区组;以及发送单元,基于被选择的所述特定的小区或者特定的小区组中的转变期间的定时,实施从使用了第一小区的载波的上行发送到使用了第二小区的载波的上行发送的切换。前述的UL发送切换控制单元104对应于上述的控制单元。
通过上述的结构,提供在支持载波聚合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即使在构成载波聚合的多个小区间不同步的情况下,用户装置也能够适当地执行基于载波间的时间切换的上行发送的技术。
所述发送单元也可以构成为,在所述第一小区为在被选择的所述特定的小区或者所述特定的小区组中包含的小区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二小区中不进行与所述转变期间重复的子帧中的上行发送。通过该结构,能够避免执行不正常的上行发送,能够对削减功耗、避免干扰产生贡献。
所述控制单元可以将PCell或者包括PCell的小区组作为所述特定的小区或者所述特定的小区组来选择。通过该结构,能够保证连接性。
所述控制单元也可以基于所述多个小区或者所述多个小区组中的各小区或者各小区组的索引,选择所述特定的小区或者所述特定的小区组。通过该结构,能够通过简单的判断逻辑来选择特定的小区或者特定的小区组。
所述控制单元也可以基于对所述多个小区或者所述多个小区组中的各小区或者各小区组所设定的通信路径的优先级,选择所述特定的小区或者所述特定的小区组。通过该结构,例如,能够保护重要的通信。
所述控制单元也可以基于在所述多个小区或者所述多个小区组中的各小区或者各小区组中进行上行发送的信道的类别或者信号的类别,选择所述特定的小区或者所述特定的小区组。通过该结构,例如,能够保护涉及特定的信道或者信号的通信。
在所述载波聚合由包括所述第一小区和使用与该第一小区的TTI长度不同的TTI长度的所述第二小区的多个小区构成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也可以分别保持作为从所述第一小区的载波到所述第二小区的载波的切换期间的第一转变期间和作为从所述第二小区的载波到所述第一小区的载波的切换期间的第二转变期间,所述发送单元在从所述第一小区的载波到所述第二小区的载波的切换时使用所述第一转变期间,在从所述第二小区的载波到所述第一小区的载波的切换时使用所述第二转变期间。
通过上述的结构,例如,在LTE-5G CA等的不同RAT间的CA中,能够适当地实施上行发送的时间切换。
所述控制单元也可以基于来自所述基站的指示,选择所述特定的小区或者所述特定的小区组。通过该结构,能够进行与网络侧的政策相应的灵活的控制。
所述发送单元也可以将与载波间的上行发送的切换有关的能力信息通知给所述基站。通过该结构,在基站侧能够掌握与用户装置中的载波间的上行发送的切换有关的能力,在对于用户装置的CA(DC)的设定时等,能够进行适当的设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用户装置UE可以是具备CPU和存储器,通过CPU(处理器)执行程序而实现的结构,也可以是通过具备在第一、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处理的逻辑的硬件电路等硬件而实现的结构,也可以是程序和硬件混合存在的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基站eNB可以是具备CPU和存储器,通过CPU(处理器)执行程序而实现的结构,也可以是通过具备在第一、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处理的逻辑的硬件电路等硬件而实现的结构,也可以是程序和硬件混合存在的结构。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公开的发明并不限定于这样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各种变形例、修正例、替代例、置换例等。为了促进发明的理解而使用具体的数值例进行了说明,但只要不特别说明则这样的数值只不过是一例,也可以使用适当的任意的值。上述的说明中的项目的区分对本发明不是本质性的,也可以根据需要而组合使用2个以上的项目中记载的事项,在某项目中记载的事项也可以应用于在其他项目中记载的事项(只要不矛盾)。功能框图中的功能单元或者处理单元的边界不一定对应于物理元件的边界。多个功能单元的操作也可以在物理上由1个元件进行,或者1个功能单元的操作也可以在物理上由多个元件进行。为了便于说明,用户装置和基站使用功能性的框图进行了说明,但这样的装置也可以通过硬件、软件或者它们的组合而实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而由用户装置具有的处理器进行操作的软件以及由基站具有的处理器进行操作的软件也可以分别保存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闪存、只读存储器(ROM)、EPROM、EEPROM、寄存器、硬盘(HDD)、可移动磁盘、CD-ROM、数据库、服务器以及其他适当的任意的存储介质中。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的情况下,各种变形例、修正例、替代例、置换例等包含在本发明中。
本专利申请基于在2015年2月20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5-032343号主张其优先权,将日本专利申请第2015-032343号的全部内容引用到本申请中。
标号说明
UE 用户装置
eNB、MeNB、SeNB 基站
101 UL信号发送单元
102 DL信号接收单元
103 RRC管理单元
104 UL发送切换控制单元
151 RE模块
152 BB处理模块
153 装置控制模块
154 USIM槽
201 DL信号发送单元
202 UL信号接收单元
203 RRC管理单元
204 调度单元
251 RE模块
252 BB处理模块
253 装置控制模块
254 通信IF

Claims (10)

1.一种用户装置,在支持载波聚合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与一个或者多个基站进行通信,所述用户装置具备:
控制单元,从构成所述载波聚合的多个小区或者多个小区组中,选择设为上行发送的载波切换定时的基准的特定的小区或者特定的小区组;以及
发送单元,基于被选择的所述特定的小区或者特定的小区组中的转变期间的定时,实施从使用了第一小区的载波的上行发送到使用了第二小区的载波的上行发送的切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装置,
在所述第一小区为在被选择的所述特定的小区或者所述特定的小区组中包含的小区的情况下,所述发送单元在所述第二小区中不进行与所述转变期间重复的子帧中的上行发送。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户装置,
所述控制单元将PCell或者包括PCell的小区组作为所述特定的小区或者所述特定的小区组来选择。
4.如权利要求1至3的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装置,
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述多个小区或者所述多个小区组中的各小区或者各小区组的索引,选择所述特定的小区或者所述特定的小区组。
5.如权利要求1至4的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装置,
所述控制单元基于对所述多个小区或者所述多个小区组中的各小区或者各小区组所设定的通信路径的优先级,选择所述特定的小区或者所述特定的小区组。
6.如权利要求1至5的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装置,
所述控制单元基于在所述多个小区或者所述多个小区组中的各小区或者各小区组中进行上行发送的信道的类别或者信号的类别,选择所述特定的小区或者所述特定的小区组。
7.如权利要求1至6的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装置,
在所述载波聚合由包括所述第一小区和使用与该第一小区的TTI长度不同的TTI长度的所述第二小区的多个小区构成的情况下,
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保持作为从所述第一小区的载波到所述第二小区的载波的切换期间的第一转变期间和作为从所述第二小区的载波到所述第一小区的载波的切换期间的第二转变期间,
所述发送单元在从所述第一小区的载波到所述第二小区的载波的切换时使用所述第一转变期间,在从所述第二小区的载波到所述第一小区的载波的切换时使用所述第二转变期间。
8.如权利要求1至7的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装置,
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来自所述基站的指示,选择所述特定的小区或者所述特定的小区组。
9.如权利要求1至8的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装置,
所述发送单元将与载波间的上行发送的切换有关的能力信息通知给所述基站。
10.一种上行发送切换方法,由在支持载波聚合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与一个或者多个基站进行通信的用户装置执行,所述上行发送切换方法包括:
从构成所述载波聚合的多个小区或者多个小区组中,选择设为上行发送的载波切换定时的基准的特定的小区或者特定的小区组的步骤;以及
基于被选择的所述特定的小区或者特定的小区组中的转变期间的定时,实施从使用了第一小区的载波的上行发送到使用了第二小区的载波的上行发送的切换的步骤。
CN201680003307.4A 2015-02-20 2016-02-17 用户装置以及上行发送切换方法 Pending CN10707944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32343 2015-02-20
JP2015032343 2015-02-20
PCT/JP2016/054581 WO2016133123A1 (ja) 2015-02-20 2016-02-17 ユーザ装置、及び上り送信切り替え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79443A true CN107079443A (zh) 2017-08-18

Family

ID=566923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03307.4A Pending CN107079443A (zh) 2015-02-20 2016-02-17 用户装置以及上行发送切换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70303182A1 (zh)
JP (1) JPWO2016133123A1 (zh)
CN (1) CN107079443A (zh)
WO (1) WO2016133123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56311A1 (zh) * 2017-09-22 2019-03-28 富士通株式会社 自主上行传输方法、装置以及通信系统
CN109392135B (zh) * 2017-08-11 2021-0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
WO2021051253A1 (en) * 2019-09-17 2021-03-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transmission interruption for uplink carrier switching based at least in part on channel priority
CN113748711A (zh) * 2019-05-01 2021-12-03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966194B2 (en) * 2015-04-15 2021-03-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ordina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ing multiple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s
US11177866B2 (en) * 2016-04-28 2021-11-16 Sharp Kabushiki Kaisha Terminal apparatus, base st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US10602454B2 (en) * 2016-05-10 2020-03-2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controlling uplink transmission pow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JP6763229B2 (ja) * 2016-08-08 2020-09-30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18058398A1 (en) 2016-09-29 2018-04-05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Communic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531762B1 (en) * 2016-10-28 2022-02-2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ssage feedback method and device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EP3536032B1 (en) * 2016-11-04 2023-12-20 Nokia Technologies Oy Inter-rat configuration coordination
CN110169148A (zh) * 2016-11-09 2019-08-23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网络节点和其中的用于用户平面切换的方法
US11304164B2 (en) * 2016-11-18 2022-04-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Asynchronous CA handling
JP6733744B2 (ja) * 2017-01-05 2020-08-0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ソース基地局における方法及び無線端末の方法
US10159107B2 (en) 2017-02-01 2018-12-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managing dual connectivity in an uplink
WO2018143856A1 (en) * 2017-02-06 2018-08-0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dapting ue on/off transient time parameter for different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patterns
US11553513B2 (en) 2017-02-06 2023-01-1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determining a placement and duration of a transient period of an on/off time mask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US11115979B2 (en) 2017-03-24 2021-09-0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tockholm, Sweden Optimizing network demodulation performances by signaling supported UE transient time
WO2018199641A1 (ko) * 2017-04-27 2018-11-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lte/nr 인터워킹을 위하여 측정을 구성하고 보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10485048B2 (en) 2017-06-15 2019-11-19 Apple Inc. TDM transmission for inter-RAT dual connectivity UE
US11316619B2 (en) 2017-09-05 2022-04-26 Ofinno, Llc HARQ feedback transmission
EP3718336A1 (en) * 2017-11-28 2020-10-0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witching of transmission between cell groups
US10945277B2 (en) * 2018-01-11 2021-03-0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witching between bandwidth parts
JP7066751B2 (ja) * 2018-01-25 2022-05-13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端末及び基地局
WO2020107185A1 (zh) 2018-11-26 2020-06-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012913B2 (en) * 2019-04-08 2021-05-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User equipment capability-based transition
WO2022016372A1 (en) * 2020-07-21 2022-01-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witching period locations
WO2022046933A1 (en) * 2020-08-25 2022-03-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Peak data rate calculation for uplink transmit switching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115304A1 (zh) * 2009-04-09 2010-10-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演进基站及终端设备
CN102118801A (zh) * 2011-03-31 2011-07-0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多载波聚合系统中的上行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2187727A (zh) * 2009-03-12 2011-09-14 Lg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在用户设备处切换操作载波的方法
US20130272233A1 (en) * 2012-04-16 2013-10-17 Esmael Hejazi Dinan Power Control in a Wireless Device
CN103931260A (zh) * 2011-11-09 2014-07-16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无线通信系统、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87727A (zh) * 2009-03-12 2011-09-14 Lg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在用户设备处切换操作载波的方法
WO2010115304A1 (zh) * 2009-04-09 2010-10-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演进基站及终端设备
CN102118801A (zh) * 2011-03-31 2011-07-0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多载波聚合系统中的上行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3931260A (zh) * 2011-11-09 2014-07-16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无线通信系统、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US20130272233A1 (en) * 2012-04-16 2013-10-17 Esmael Hejazi Dinan Power Control in a Wireless Device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NTT DOCOMO INC: "Specification impacts of 1CC transmission in a TTI for UL CA", 《3GPP TSG-RAN WG2 #79 R2-123998》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92135B (zh) * 2017-08-11 2021-0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
WO2019056311A1 (zh) * 2017-09-22 2019-03-28 富士通株式会社 自主上行传输方法、装置以及通信系统
CN113748711A (zh) * 2019-05-01 2021-12-03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WO2021051253A1 (en) * 2019-09-17 2021-03-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transmission interruption for uplink carrier switching based at least in part on channel priorit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303182A1 (en) 2017-10-19
WO2016133123A1 (ja) 2016-08-25
JPWO2016133123A1 (ja) 2017-1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79443A (zh) 用户装置以及上行发送切换方法
JP7285887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端末が他の端末にデータを伝送する方法
US20230422139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5099597B (zh) 考虑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分量载波设定所执行的切换
CN105637920B (zh) 在支持载波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发送/接收信号的装置和方法
CN106105303B (zh) 终端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JP6680797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多数のd2d信号を送受信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CN106464641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配置同步参考的方法和设备
KR101611825B1 (ko) 상향링크 전송 전력을 제어하는 방법과 그 장치
CN109565394A (zh) 上行链路信道动态波形切换
CN110235511A (zh) 用于管理上行链路中的双连接的技术
CN104145431B (zh) 用于终端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下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7637121A (zh) 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发送或接收调度请求的方法和装置
CN103906134B (zh) 一种传输上行信息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JP2018507659A (ja) 無線インターフェース技術、装置、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を使用するための方法
CN107211470A (zh) 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改善资源分配
WO2011087041A1 (ja) 基地局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インフォメーションの通知方法
CN104956758A (zh) 双连通性模式的同时上行链路传输
CN104412525A (zh) 收发控制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US20180139020A1 (en) User terminal and radio base station
CN106664548A (zh) 移动台装置以及基站装置
EP3611857A1 (en) Method by which terminal blind-decodes physical sidelink control channel (pscch)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erminal using same
CN110249660A (zh) 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EP3468078B1 (en) Method for activating pscell and scell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dual connectivity
CN107926011A (zh)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818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