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78778B - 一种用于传输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传输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78778B
CN107078778B CN201480082797.2A CN201480082797A CN107078778B CN 107078778 B CN107078778 B CN 107078778B CN 201480082797 A CN201480082797 A CN 201480082797A CN 107078778 B CN107078778 B CN 1070787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antenna port
configuration
base station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8279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78778A (zh
Inventor
罗庆霖
杨涛
李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filed Critical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0787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787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787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787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基站中用于向用户设备传输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的方法,其中,所述基站采用多维天线,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获取所述基站的天线端口配置信息,其中,所述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基站的多维天线的配置;b.基于RRC消息,向用户设备发送所述天线端口配置信息。根据本发明的方案,基站可通过RRC消息及时的将该其天线端口配置信息发送给特定的用户设备,减少了用户设备进行PMI搜索时的复杂度和计算量,并且能够实现单独的且更有效的PMI搜索,且提高了系统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传输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传输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基站采用的天线均为单一维度。因而,现有的MIMO技术中,基站仅能向用户设备提供单一维度的天线端口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传输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在基站中用于向用户设备传输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的传输装置,其中,所述基站采用多维天线,该传输装置包括以下装置:
第一获取装置,用于获取所述基站的天线端口配置信息,其中,所述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基站的多维天线的配置;
第一发送装置,用于基于RRC消息,向用户设备发送所述天线端口配置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在用户设备中用于向基站提供预编码矩阵指示的提供装置,其中,该提供装置包括以下装置:
接收装置,用于接收来自基站的RRC消息;
第二获取装置,用于从所述RRC消息中获取天线端口配置信息,其中,所述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基站的多维天线的配置;
确定装置,用于根据所述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确定预编码矩阵指示;
第二发送装置,用于向基站发送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在基站中用于向用户设备传输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的方法,其中,所述基站采用多维天线,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获取所述基站的天线端口配置信息,其中,所述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基站的多维天线的配置;
b.基于RRC消息,向用户设备发送所述天线端口配置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在用户设备中用于向基站提供预编码矩阵指示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接收来自基站的RRC消息;
B.从所述RRC消息中获取天线端口配置信息,其中,所述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基站的多维天线的配置;
C.根据所述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确定预编码矩阵指示;
D.向基站发送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本发明所述的传输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包括本发明所述的提供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本发明所述的基站以及本发明所述的用户设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基站可通过RRC消息将其天线端口配置信息发送给用户设备,该天线端口配置信息能够支持更大数量(如16、32、64等)的天线端口,以满足基站的多维天线的配置信息的传输,从而使得用户设备能够根据该天线端口配置信息进行更有效的PMI搜索;2)由于RRC消息的及时性,基站可以随时向用户设备发送相应的RRC消息,以向用户设备通知该基站当前的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由此,当基站的天线端口配置迅速发生变化时,基站可通过RRC消息及时的将该变化所对应的天线端口配置信息发送给用户设备;3)由于RRC消息是可针对特定用户设备的,故基站可以有针对性的将其天线端口配置信息发送给特定的一个或多个用户设备;4)用户设备可基于RRC消息得知基站的天线端口配置信息,并根据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确定进行PMI搜索所使用的码本集合;5)当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用于指示该基站的多维天线在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和在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时,用户设备可通过确定进行PMI搜索所使用的码本集合,来缩小用于选择预编码矩阵指示的码本集合的范围,进而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用户设备进行PMI搜索时的复杂度和计算量,能够实现单独的且更有效的PMI搜索,且提高了系统性能,能够减少用户设备需要向基站反馈的信息量;6)当天线端口配置信息指示了多维天线在水平方向上和在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唯一配置时,用户设备可灵活的选择用于进行PMI搜索的码本集合,例如,用户设备可根据该唯一配置确定用于进行PMI搜索的、同时作用于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码本集合;又例如,用户设备可根据该唯一配置确定进行PMI搜索的水平码本集合以及垂直码本集合。这增强了用户设备进行PMI搜索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在基站中用于向用户设备传输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在用户设备中用于向基站提供预编码矩阵指示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在基站中用于向用户设备传输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的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在用户设备中用于向基站提供预编码矩阵指示的提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个示例的用户设备与基站之间交互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在基站中用于向用户设备传输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其中,本实施例的方法主要通过基站来实现;其中,所述基站采用多维天线;优选地,所述基站属于3D 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多输入输出)系统。优选地,所述基站所在的网络包括LTE-A或后续升级网络;更优选地,所述基站包括LTE-A或后续升级网络中的eNB(evolved Node B,演进型基站)。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基站仅为举例,其他现有的或今后可能出现的基站如可适用于本发明,也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以内,并以引用方式包含于此。
根据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步骤S1和步骤S2。
在步骤S1中,基站获取该基站的天线端口配置信息。
具体地,基站获取其当前所采用的天线端口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用于指示该基站的多维天线的配置。优选地,天线端口的配置包括但不限于天线端口的数量;进一步地,天线端口的配置还可包括其他可用的信息,如与端口有关的资源配置、与端口有关的子帧配置等。
更具体地,所述天线端口配置信息可用于指示:
1)基站的多维天线所使用的端口总数量。例如,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直接指示基站的多维天线所使用的端口总数量为32。优选地,天线端口配置信息还可指示与端口有关的资源配置、与端口有关的子帧配置。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在一定时间内,基站的天线端口配置发生变化,但基站的多维天线使用的端口总数不变的情况,若采用多维天线使用的端口总数量作为天线端口配置信息,可减少向用户设备发送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的次数。
例如,对于这样的情况:在一段时间内,基站在如下两个天线端口配置中进行切换:
H8×V4
H4×V8
其中,H表示水平方向,H之后的数字表示基站在水平方向上采用的端口数量;V表示垂直方向,V之后的数字表示基站在水平方向上采用的端口数量。也即,H8×V4表示在水平方向上采用8个端口且垂直方向上采用4个端口,H4×V8表示在水平方向上采用4个端口且垂直方向上采用8个端口。
则尽管基站采用的天线端口配置在上述两个配置中反复切换,但由于多维天线使用的端口总数量没有发生变化,故基站不需要在每次端口配置发生变化时均向用户设备发送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由此减少了向用户设备发送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的次数。
2)所述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用于指示该基站的多维天线在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和在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
优选地,所述天线端口配置信息可进一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项:
a)项1:天线配置方案标识,该天线配置方案标识用于指示至少一个天线端口配置方案,每个天线端口配置方案包括所述多维天线在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和在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优选地,所述天线配置方案标识表示为一个整数(integer)。
以下例举两个优选方案,来更清楚地进行说明:
-优选方案一
作为项1的一个优选方案,天线配置方案标识仅指示一个天线端口配置方案。该优选方案中,假设基站的多维天线所使用的端口总数量为M,则天线配置方案标识的取值范围可为(0,log2M)。
作为一个示例,表1用于指示基站的多维天线使用的端口总数量为8(即M=8)时,天线配置方案标识的不同取值所指示的天线端口配置方案。本示例中,天线配置方案标识的取值范围为(0,3)(即(0,log28));其中,H表示水平方向,V表示垂直方向,Hi(i=1,2,4,8)表示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数量为i,且i的可选取值为1、2、4、8;Vj(j=1,2,4,8)表示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数量为j,且i的可选取值为1、2、4、8;天线端口配置方案Hi×Vj(i×j=8)表示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数量为i且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数量为j。
天线配置方案标识 天线端口配置方案
0 H8×V1
1 H4×V2
2 H2×V4
3 H1×V8
表1
作为另一个示例,表2用于指示基站的多维天线的端口总数量配置为16(即M=16)时,天线配置方案标识的不同取值所指示的天线端口配置方案。本示例中,天线配置方案标识的取值范围为(0,4)(即(0,log216));Hm(m=1,2,4,8,16)表示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数量为m,且m的可选取值为1、2、4、8、16;Vn(n=1,2,4,8,16)表示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数量为n,且n的可选取值为1、2、4、8、16;天线端口配置方案Hm×Vn(m×n=16)表示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数量为m且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数量为n。
天线配置方案标识 天线端口配置方案
0 H16×V1
1 H8×V2
2 H4×V4
3 H2×V8
4 H1×V16
表2
-优选方案二
作为项1的另一个优选方案,天线配置方案标识用于指示两个天线端口配置方案;并且,对于同一个天线配置方案标识所指示的两个天线端口配置方案,一个天线端口配置方案中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配置为另一个天线端口配置方案中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配置,且一个天线端口配置方案中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配置为另一个天线端口配置方案中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配置。该优选方案中,假设基站配置的多维天线使用的端口总数量为M,则天线配置方案标识的取值范围为(0,log2M-2)。
作为一个示例,表3用于指示基站的多维天线使用的端口总数量为8(即M=8)时,天线配置方案标识的不同取值所指示的天线端口配置方案。本示例中,天线配置方案标识的取值范围为(0,1)(即(0,log28-2));Hi(i=1,2,4,8)表示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数量为i,且i的可选取值为1、2、4、8;Vj(j=1,2,4,8)表示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数量为j,且j的可选取值为1、2、4、8;天线端口配置方案Hi×Vj(i×j=8)表示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数量为i且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数量为j。例如,当天线配置方案标识取值为0时,用于指示天线端口配置方案为H8×V1或H1×V8。
天线配置方案标识 天线端口配置方案
0 H8×V1,H1×V8
1 H4×V2,H2×V4
表3
作为另一个示例,表4用于指示基站的多维天线使用的端口总数量为16(即M=16)时,天线配置方案标识的不同取值所指示的天线端口配置方案。本示例中,天线配置方案标识的取值范围为(0,2)(即(0,log216-2));Hm(m=1,2,4,8,16)表示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数量为m,且m的可选取值为1、2、4、8、16;Vn(n=1,2,4,8,16)表示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数量为n,且n的可选取值为1、2、4、8、16;天线端口配置方案Hm×Vn(m×n=16)表示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数量为m且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数量为n。例如,当天线配置方案标识取值为0时,用于指示天线端口配置方案为H16×V1或H1×V16。
天线配置方案标识 天线端口配置方案
0 H16×V1,H1×V16
1 H8×V2,H2×V8
2 H4×V4,H4×V4
表4
需要说明的是,在优选方案二中,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天线配置方案标识可能指示两个相同的天线端口配置方案,如上表4中所示的H4×V4和H4×V4。则在此情况下,相当于天线配置方案标识仅指示了一个天线端口配置方案。
b)项2:所述多维天线在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和在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
例如,天线端口配置信息包括多维天线在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和在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其中,该在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指示了在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数量为“4”,该在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指示了在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数量为“8”。
需要说明的是,优选地,天线端口配置信息在指示基站使用的多维天线的端口总数量的同时,还可指示了多维天线在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和在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天线端口配置信息仅为举例,而非对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任何用于指示基站的多为天线的配置的信息,都应能包含在所述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的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举例仅为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任何获取基站的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的实现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在步骤S2中,基站基于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协议)消息,向用户设备发送所述天线端口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RRC消息表示用于在RRC层上传输的消息。
优选地,以下结合天线端口配置信息所指示的、基站的多维天线的配置,对所述RRC消息进行详细说明:
1)对于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用于指示多维天线在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和在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的情况,可能采用的RRC消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种:
a)天线端口配置信息包括前述项1(即天线配置方案标识),所述RRC消息包括第一e-CSI-RS-Config消息,该第一e-CSI-RS-Config消息通过在CSI-RS-Config消息中添加包含天线配置方案标识的新增字段来获得。
作为一个示例,所述第一e-CSI-RS-Config消息通过在CSI-RS-Config消息中添加包含天线配置方案标识的新增字段“antennaPortsMappingScheme”来获得。该新增字段可表示如下:
antennaPortsMappingScheme INTEGER(0..6)
其中,“INTEGER(0..6)”用于表示该新增字段为整数,且该新增字段的取值范围为(0,6)。则天线配置方案标识可表示为该新增字段的取值。
优选地,在CSI-RS-Config消息中添加包含天线配置方案标识的新增字段的同时,还可扩大CSI-RS-Config消息中的天线端口数量的上限,以使获得的所述第一e-CSI-RS-Config消息能够支持更大数量的天线端口。例如,通过修改CSI-RS-Config消息中字段“antennaPortsCount”的定义,来扩大CSI-RS-Config消息中的天线端口数量的上限,以使所述第一e-CSI-RS-Config消息支持多达64个天线端口,修改后的“antennaPortsCount”如下:
antennaPortsCount ENUMERATED{an1,an2,an4,an8,ant16,ant32,ant64}
其中,ank(k=1,2,4,8,16)用于表示支持天线端口的数量为k。
优选地,扩大CSI-RS-Config消息中的天线端口数量的上限后,第一e-CSI-RS-Config消息中的天线端口数量可用于表示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所使用的天线端口总数量。
b)天线端口配置信息包括前述项2(即多维天线在水平方向上的配置和在垂直方向上的配置),所述RRC消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种:
i)第二e-CSI-RS-Config消息以及第三e-CSI-RS-Config消息。其中,所述第二e-CSI-RS-Config消息指示所述多维天线在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所述第三e-CSI-RS-Config消息指示所述多维天线在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
优选地,所述第二e-CSI-RS-Config消息、所述第三e-CSI-RS-Config消息与现有CSI-RS-Config消息的格式一致;更优选地,所述第二e-CSI-RS-Config消息和所述第三e-CSI-RS-Config消息通过扩大CSI-RS-Config消息中的天线端口数量的上限来获得,以支持更大数量的天线端口。
ii)第四e-CSI-RS-Config消息。其中,该第四e-CSI-RS-Config消息通过在CSI-RS-Config消息中添加另一个包含天线端口数量的新增字段来获得,其中,所述第四e-CSI-RS-Config消息指示所述多维天线在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和在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优选地,第四e-CSI-RS-Config消息中的新增字段可用于指示多维天线在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中的一个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数量,第四e-CSI-RS-Config消息中非新增的包含天线端口数量的字段可用于指示多维天线在另一个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数量。
例如,第四e-CSI-RS-Config消息通过在CSI-RS-Config消息中添加新增字段“antennaPortsCountV”来获得,该新增字段用于指示多维天线在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数量,其定义与CSI-RS-Config消息中字段“antennaPortsCount”的定义相似,如定义为“antennaPortsCountV ENUMERATED{an1,an2,an4,an8}”;并且,第四e-CSI-RS-Config消息中非新增的“antennaPortsCount”字段指示多维天线在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数量。需要说明的是,在CSI-RS-Config消息中添加新增字段时,还可同时添加与该新增字段相关的其他字段;如在本示例中,添加字段“resourceConfigV”来表示垂直方向上的资源配置信息;添加字段“subframeConfigV”来标识垂直方向上的子帧配置信息等。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第四e-CSI-RS-Config消息通过扩大CSI-RS-Config消息中的天线端口数量的上限,并在CSI-RS-Config消息中添加另一个包含天线端口数量的新增字段来获得,以支持更大数量的天线端口。
例如,将CSI-RS-Config消息中的字段“antennaPortsCount”的定义修改为“antennaPortsCount ENUMERATED{an1,an2,an4,an8,ant16,ant32,ant64}”,来用于指示多维天线在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数量;并且,新增字段“antennaPortsCountV”,以用于指示多维天线在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数量,该新增字段的定义为“antennaPortsCountV ENUMERATED{an1,an2,an4,an8,ant16,ant32,ant64}”,从而获得第四e-CSI-RS-Config消息。
iii)增强的码本选择消息。其中,该增强的码本选择消息通过在原有码本选择消息中添加另一个位图参数来获得,其中,所述增强的码本选择消息指示所述多维天线在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和在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优选地,该增强的码本选择消息中的两个位图参数分别指示所述多维天线在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和在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
例如,原有码本选择消息中位图参数“codebookSubsetRestriction”用于指示多维天线在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在原有码本选择消息中添加新的位图参数“codebookSubsetRestrictionVertical”,且定义该位图参数“codebookSubsetRestrictionVertical”用于指示多维天线在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从而获得增强的码本选择消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由于位图参数的长度由传输模式、层索引和天线端口的数量来确定,故可修改位图参数的定义,来使所获得的增强的码本选择消息支持更大数量的天线端口。
iv)两个CSI-RS过程配置消息。其中,所述两个CSI-RS过程配置消息中的一者指示所述多维天线在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另一者指示所述多维天线在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
其中,所述CSI-RS过程配置消息用于指示与CSI-RS过程的配置相关的信息。其中,所述CSI-RS过程由基站根据CSI-RS-Config消息来进行分配。例如,基站根据CSI-RS-Config消息分别分配在水平方向上的CSI-RS过程和在垂直方向上的CSI-RS过程。优选地,所述CSI-RS过程配置消息包括消息zeroTxPowerResourceConfigList和zeroTxPowerSubframeConfig;更优选地,所述CSI-RS过程配置消息包括用于对CSI-RS过程进行具体配置的信息元素,如信息元素CSI-RS-ConfigNZP、CSI-RS-ConfigNZPId、CSI-RS-ConfigZP和CSI-RS-ConfigZPId。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在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用于指示多维天线在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和在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的情况下采用的RRC消息仅为举例,而非对该情况下可采用的RRC消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任何在该情况下可能采用的RRC消息,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RRC消息的范围内。
2)在所述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用于指示基站的多维天线使用的端口总数量的情况下,可采用的RRC消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种:
a)CSI-RS-Config消息,该CSI-RS-Config消息中的天线端口数量用于表示多维天线使用的端口总数量。
b)第五e-CSI-RS-Config消息,该第五e-CSI-RS-Config消息通过扩大CSI-RS-Config消息中的天线端口数量的上限获得,该第五e-CSI-RS-Config消息中的天线端口数量用于表示多维天线使用的端口总数量。
c)码本选择消息。其中,用于确定码本选择消息中的位图参数的长度的天线端口的数量,可为多维天线使用的端口总数量。
d)新码本选择消息,该新码本选择消息通过修改码本选择消息中的位图参数来获得,其支持更大数量的天线端口。其中,该新码本选择消息中位图参数的长度可由传输模式、层索引、以及多维天线的端口总数量来确定。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在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用于指示基站的多维天线的端口总数量的情况下采用的RRC消息仅为举例,而非对该情况下可采用的RRC消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任何在该情况下可能采用的RRC消息,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RRC消息的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举例仅为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任何基于RRC消息,向用户设备发送所述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的实现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现有技术的2D MIMO技术中,基站仅采用一维天线,且仅通过物理广播信道(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PBCH)中的主信息块(Master Information Block,MIB)向用户设备通知该基站的天线端口总数量,该主信息块中存在用于传输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的10个备用比特。然而,主信息块所支持的最小传输时间为40ms,如果基站的天线端口配置迅速发生变化,不能通过主信息块及时的将该变化通知用户设备;并且,当天线维度增加时,仅有的10个备用比特很难传输所有的配置信息;此外,PBCH上的信息会被广播到小区中的所有用户设备,也即,无法有针对性的向特定用户设备发送主信息块以通知基站的天线端口配置。
根据本实施例的方法,基站可通过RRC消息将其天线端口配置信息发送给用户设备,该天线端口配置信息能够支持更大数量(如16、32、64等)的天线端口,以满足基站的多维天线的配置信息的传输,从而使得用户设备能够根据该天线端口配置信息进行更有效的PMI搜索;此外,由于RRC消息的及时性,基站可以随时向用户设备发送相应的RRC消息,以向用户设备通知该基站当前的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由此,当基站的天线端口配置迅速发生变化时,基站可通过RRC消息及时的将该变化所对应的天线端口配置信息发送给用户设备;并且,由于RRC消息是可针对特定用户设备的,故基站可以有针对性的将其天线端口配置信息发送给特定的一个或多个用户设备。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在用户设备中用于向基站提供预编码矩阵指示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根据本实施例的方法主要通过用户设备来实现,其中,所述用户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平板电脑、智能手机、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掌上电脑)等。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用户设备仅为举例,其他现有的或今后可能出现的用户设备如可适用于本发明,也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以内,并以引用方式包含于此。
根据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步骤S3、步骤S4、步骤S5和步骤S6。
在步骤S3中,用户设备接收来自基站的RRC消息。
其中,所述RRC消息已在参照图1中予以详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步骤S4中,用户设备从RRC消息中获取天线端口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天线端口配置信息已在参照图1中予以详述,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用户设备从RRC消息中获取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的实现方式包括但不限于:
1)用户设备根据RRC消息的格式定义,直接从该RRC消息的相应字段中读取天线端口配置信息。
具体地,当所述RRC消息的格式定义中直接定义了包含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的字段时,用户设备根据所述RRC消息的格式定义,直接从该RRC消息的相应字段中读取天线端口配置信息。
例如,RRC消息为第一e-CSI-RS-Config消息,则用户设备从该第一e-CSI-RS-Config消息的包含天线配置方案标识的新增字段中读取天线配置方案标识。
又例如,RRC消息为第二e-CSI-RS-Config消息和第三e-CSI-RS-Config消息。用户设备从第二e-CSI-RS-Config消息的字段“antennaPortsCount”中读取多维天线在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并从第三e-CSI-RS-Config消息的字段“antennaPortsCount”中读取多维天线在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
2)用户设备从根据RRC消息的格式定义,获取与天线端口配置相关的字段,并根据该与天线端口配置相关的字段确定天线端口配置信息。
例如,所述RRC消息为增强的码本选择消息。在步骤S4中,用户设备根据增强的码本选择消息的格式定义,读取字段“codebookSubsetRestriction”,并基于“codebookSubsetRestriction”的长度确定多维天线在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数量,并且,用户设备读取字段“codebookSubsetRestrictionVertical”,并基于“codebookSubsetRestrictionVertical”的长度确定多维天线在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数量。
又例如,所述RRC消息为码本选择消息。在步骤S4中,用户设备根据该码本选择消息的格式定义,读取字段“codebookSubsetRestriction”,并基于“codebookSubsetRestriction”的长度确定多维天线的端口总数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举例仅为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任何用户设备从RRC消息中获取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的实现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在步骤S5中,用户设备根据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确定预编码矩阵指示。
其中,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PMI)用于指示预编码矩阵,基站可基于该预编码矩阵对需要发送至用户设备的信息进行预编码。优选地,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用于指示最佳的预编码矩阵。
具体地,用户设备根据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确定用于搜索预编码矩阵指示的码本集合,并从该码本集合中选择预编码矩阵指示。
具体地,用户设备根据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确定预编码矩阵指示的实现方式包括但不限于:
1)所述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用于指示基站的多维天线使用的端口总数量。用户设备根据该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确定该端口总数量所对应的码本集合,并从该确定的码本集合中选择预编码矩阵指示。
例如,所述天线端口配置信息指示基站的多维天线的端口总数量为64,则用户设备根据该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确定端口总数量为64时所对应的所有码本集合,并从所确定的所有码本集合中选择预编码矩阵指示。
2)所述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用于指示该基站的多维天线在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和在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用户设备根据该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确定预编码矩阵指示的实现方式包括但不限于:
a)用户设备根据该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确定与该天线端口配置信息所指示的天线端口配置相对应的、用于搜索预编码矩阵指示的码本集合,并从该码本集合中选择预编码矩阵指示。
其中,本实现方式a)中的码本集合中的每个预编码矩阵指示,同时作用于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为了简单起见,码本集合Set(Hm×Vn)表示天线端口配置为Hm×Vn时对应的码本集合。
作为一个示例,天线端口配置信息包括天线配置方案标识,该天线配置方案标识用于指示天线端口配置方案为H4×V8,则用户设备根据该天线配置方案标识确定码本集合Set(H4×V8),并在该码本集合中选择预编码矩阵指示。
作为另一个示例,天线端口配置信息包括天线配置方案标识,该天线配置方案标识用于指示天线端口配置方案为H4×V8或者H8×V4,则用户设备根据该天线配置方案标识确定码本集合Set(H4×V8)以及Set(H8×V4),并在所确定的该两个码本集合中选择预编码矩阵指示。
作为再一个示例,天线端口配置信息包括多维天线在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和在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该在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指示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数量为4,且该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指示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数量为8。则用户设备根据该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确定联合码本集合Set(H4×V8),并在所确定的该联合码本集合中选择预编码矩阵指示。
在该实现方式a)下,用户设备仅需从其所确定的联合码本集合中选择预编码矩阵指示,从而缩小了用于选择预编码矩阵指示的码本集合的范围,进而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用户设备进行PMI搜索时的复杂度和计算量;例如,当用户设备根据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确定基站当前采用的天线端口配置方案为H4×V8时,用户设备不需要针对天线端口总数量为32时所对应的所有码本进行PMI搜索,而是仅需要针对H4×V8所对应的联合码本集合进行PMI搜索,从而大大减少了进行PMI搜索时的复杂度和计算量。
b)所述天线端口配置信息指示了多维天线在水平方向上和在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唯一配置。用户设备根据该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确定在水平方向上的预编码矩阵指示,并确定在垂直方向上的预编码矩阵指示。
其中,所述唯一配置表示可以唯一确定多维天线在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配置和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配置。例如,若天线配置方案标识指示了唯一一个天线端口配置方案,则该天线配置方案标识指示了多维天线在水平方向上和在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唯一配置。又例如,若所述天线端口配置信息包括前述项2(即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直接包括多维天线在水平方向上的配置和在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则该天线端口配置信息指示了多维天线在水平方向上和在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唯一配置。
具体地,该实现方式b)中,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确定多维天线在水平方向上的唯一配置所对应的水平码本集合,并在该水平码本集合中选择在水平方向上的预编码矩阵指示;并且,用户设备确定多维天线在垂直方向上的唯一配置所对应的垂直码本集合,并在该垂直码本集合中选择在垂直方向上的预编码矩阵指示。
作为一个示例,天线端口配置信息包括天线配置方案标识,该天线配置方案标识指示天线端口配置方案为H8×V4。则用户设备根据该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确定在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数量为8时所对应的水平码本集合,并从该水平码本集合中选择在水平方向上的预编码矩阵指示;且用户设备确定在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数量为4时所对应的垂直码本集合,并从该垂直码本集合中选择在垂直方向上的预编码矩阵指示。
作为又一个示例,天线端口配置信息包括多维天线在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和在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其中,该在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指示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数量为4,且该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指示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数量为8。则用户设备根据该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确定在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数量为4时所对应的水平码本集合,并从该水平码本集合中选择在水平方向上的预编码矩阵指示;且用户设备确定在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数量为8时所对应的垂直码本集合,并从该垂直码本集合中选择在垂直方向上的预编码矩阵指示。
需要说明的是,相同的天线端口数量所对应的水平码本集合和垂直码本集合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例如,天线端口数量为4时,该天线端口数量所对应的水平码本集合和垂直码本集合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
在该实现方式b)下,用户设备可根据天线端口配置信息所指示的唯一配置,来分别确定进行PMI搜索的水平码本集合和垂直码本集合,从而缩小了用于选择预编码矩阵指示的码本集合的范围,进而减少了用户设备进行PMI搜索时的复杂度和计算量;并且,用户设备可基于水平码本集合确定在水平方向上的预编码矩阵指示,并基于垂直码本集合确定在垂直方向上的预编码矩阵指示,并且,根据所确定的预编码矩阵指示重建具有最小量化失真的信道信息,提高了系统性能,且能够减少用户设备需要向基站反馈的信息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举例仅为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任何根据所述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确定预编码矩阵指示的实现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在步骤S6中,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
需要说明的是,基站可基于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对需要发送至用户设备的信息进行预编码。
在MIMO系统中,系统的性能与其所使用的码本的量化失真相关联;而当基站采用多维天线时,由于在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与在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信道属性存在很大的不同,使得用户设备对预编码矩阵指示的选择对系统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根据本实施例的方案,用户设备可基于RRC消息得知基站的天线端口配置信息,并根据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确定进行PMI搜索所使用的码本集合;并且,当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用于指示该基站的多维天线在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和在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时,用户设备可通过确定进行PMI搜索所使用的码本集合,来缩小用于选择预编码矩阵指示的码本集合的范围,进而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用户设备进行PMI搜索时的复杂度和计算量,能够实现单独的且更有效的PMI搜索,且提高了系统性能,能够减少用户设备需要向基站反馈的信息量。
此外,根据本实施例的方案,当天线端口配置信息指示了多维天线在水平方向上和在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唯一配置时,用户设备可灵活的选择用于进行PMI搜索的码本集合。例如,用户设备可根据该唯一配置确定用于进行PMI搜索的、同时作用于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码本集合;又例如,用户设备可根据该唯一配置确定进行PMI搜索的水平码本集合以及垂直码本集合。这增强了用户设备进行PMI搜索的灵活性。
需要说明的是,用户设备执行步骤S3接收来自基站的RRC消息之后,还可进行与基站之间的其他交互。例如,图5为一个示例的用户设备与基站之间交互的流程示意图,其中,在接收来自基站的RRC消息之后,用户设备向基站反馈秩指示(Rank Indicator,RI);基站根据该秩指示生成相应的码本;基站基于所述码本向用户设备发送数据信息以及CSI-RS(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用户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数据信息以及CSI-RS进行信道状态估计。之后,基于信道状态估计的结果,用户设备执行步骤S4、步骤S5和步骤S6来向基站提供预编码矩阵指示。
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在基站中用于向用户设备传输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的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根据本实施例的传输装置包括第一获取装置1和第一发送装置2。
第一获取装置1获取该基站的天线端口配置信息。
具体地,第一获取装置1获取其当前所采用的天线端口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用于指示该基站的多维天线的配置。优选地,天线端口的配置包括但不限于天线端口的数量;进一步地,天线端口的配置还可包括其他可用的信息,如与端口有关的资源配置、与端口有关的子帧配置等。
更具体地,所述天线端口配置信息可用于指示:
1)基站的多维天线所使用的端口总数量。例如,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直接指示基站的多维天线所使用的端口总数量为32。优选地,天线端口配置信息还可指示与端口有关的资源配置、与端口有关的子帧配置。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在一定时间内,基站的天线端口配置发生变化,但基站的多维天线使用的端口总数不变的情况,若采用多维天线使用的端口总数量作为天线端口配置信息,可减少向用户设备发送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的次数。
例如,对于这样的情况:在一段时间内,基站在如下两个天线端口配置中进行切换:
H8×V4
H4×V8
其中,H表示水平方向,H之后的数字表示基站在水平方向上采用的端口数量;V表示垂直方向,V之后的数字表示基站在水平方向上采用的端口数量。也即,H8×V4表示在水平方向上采用8个端口且垂直方向上采用4个端口,H4×V8表示在水平方向上采用4个端口且垂直方向上采用8个端口。
则尽管基站采用的天线端口配置在上述两个配置中反复切换,但由于多维天线使用的端口总数量没有发生变化,故基站不需要在每次端口配置发生变化时均向用户设备发送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由此减少了向用户设备发送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的次数。
2)所述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用于指示该基站的多维天线在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和在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
优选地,所述天线端口配置信息可进一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项:
a)项1:天线配置方案标识,该天线配置方案标识用于指示至少一个天线端口配置方案,每个天线端口配置方案包括所述多维天线在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和在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优选地,所述天线配置方案标识表示为一个整数(integer)。
以下例举两个优选方案,来更清楚地进行说明:
-优选方案一
作为项1的一个优选方案,天线配置方案标识仅指示一个天线端口配置方案。该优选方案中,假设基站的多维天线所使用的端口总数量为M,则天线配置方案标识的取值范围可为(0,log2M)。
作为一个示例,表1用于指示基站的多维天线使用的端口总数量为8(即M=8)时,天线配置方案标识的不同取值所指示的天线端口配置方案。本示例中,天线配置方案标识的取值范围为(0,3)(即(0,log28));其中,H表示水平方向,V表示垂直方向,Hi(i=1,2,4,8)表示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数量为i,且i的可选取值为1、2、4、8;Vj(j=1,2,4,8)表示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数量为j,且i的可选取值为1、2、4、8;天线端口配置方案Hi×Vj(i×j=8)表示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数量为i且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数量为j。
作为另一个示例,表2用于指示基站的多维天线的端口总数量配置为16(即M=16)时,天线配置方案标识的不同取值所指示的天线端口配置方案。本示例中,天线配置方案标识的取值范围为(0,4)(即(0,log216));Hm(m=1,2,4,8,16)表示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数量为m,且m的可选取值为1、2、4、8、16;Vn(n=1,2,4,8,16)表示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数量为n,且n的可选取值为1、2、4、8、16;天线端口配置方案Hm×Vn(m×n=16)表示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数量为m且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数量为n。
优选方案二
作为项1的另一个优选方案,天线配置方案标识用于指示两个天线端口配置方案;并且,对于同一个天线配置方案标识所指示的两个天线端口配置方案,一个天线端口配置方案中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配置为另一个天线端口配置方案中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配置,且一个天线端口配置方案中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配置为另一个天线端口配置方案中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配置。该优选方案中,假设基站配置的多维天线使用的端口总数量为M,则天线配置方案标识的取值范围为(0,log2M-2)。
作为一个示例,表3用于指示基站的多维天线使用的端口总数量为8(即M=8)时,天线配置方案标识的不同取值所指示的天线端口配置方案。本示例中,天线配置方案标识的取值范围为(0,1)(即(0,log28-2));Hi(i=1,2,4,8)表示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数量为i,且i的可选取值为1、2、4、8;Vj(j=1,2,4,8)表示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数量为j,且j的可选取值为1、2、4、8;天线端口配置方案Hi×Vj(i×j=8)表示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数量为i且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数量为j。例如,当天线配置方案标识取值为0时,用于指示天线端口配置方案为H8×V1或H1×V8。
作为另一个示例,表4用于指示基站的多维天线使用的端口总数量为16(即M=16)时,天线配置方案标识的不同取值所指示的天线端口配置方案。本示例中,天线配置方案标识的取值范围为(0,2)(即(0,log216-2));Hm(m=1,2,4,8,16)表示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数量为m,且m的可选取值为1、2、4、8、16;Vn(n=1,2,4,8,16)表示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数量为n,且n的可选取值为1、2、4、8、16;天线端口配置方案Hm×Vn(m×n=16)表示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数量为m且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数量为n。例如,当天线配置方案标识取值为0时,用于指示天线端口配置方案为H16×V1或H1×V16。
需要说明的是,在优选方案二中,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天线配置方案标识可能指示两个相同的天线端口配置方案,如上表4中所示的H4×V4和H4×V4。则在此情况下,相当于天线配置方案标识仅指示了一个天线端口配置方案。
b)项2:所述多维天线在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和在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
例如,天线端口配置信息包括多维天线在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和在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其中,该在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指示了在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数量为“4”,该在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指示了在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数量为“8”。
需要说明的是,优选地,天线端口配置信息在指示基站使用的多维天线的端口总数量的同时,还可指示了多维天线在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和在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天线端口配置信息仅为举例,而非对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任何用于指示基站的多为天线的配置的信息,都应能包含在所述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的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举例仅为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任何获取基站的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的实现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第一发送装置2基于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协议)消息,向用户设备发送所述天线端口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RRC消息表示用于在RRC层上传输的消息。
优选地,以下结合天线端口配置信息所指示的、基站的多维天线的配置,对所述RRC消息进行详细说明:
1)对于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用于指示多维天线在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和在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的情况,可能采用的RRC消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种:
a)天线端口配置信息包括前述项1(即天线配置方案标识),所述RRC消息包括第一e-CSI-RS-Config消息,该第一e-CSI-RS-Config消息通过在CSI-RS-Config消息中添加包含天线配置方案标识的新增字段来获得。
作为一个示例,所述第一e-CSI-RS-Config消息通过在CSI-RS-Config消息中添加包含天线配置方案标识的新增字段“antennaPortsMappingScheme”来获得。该新增字段可表示如下:
antennaPortsMappingScheme INTEGER(0..6)
其中,“INTEGER(0..6)”用于表示该新增字段为整数,且该新增字段的取值范围为(0,6)。则天线配置方案标识可表示为该新增字段的取值。
优选地,在CSI-RS-Config消息中添加包含天线配置方案标识的新增字段的同时,还可扩大CSI-RS-Config消息中的天线端口数量的上限,以使获得的所述第一e-CSI-RS-Config消息能够支持更大数量的天线端口。例如,通过修改CSI-RS-Config消息中字段“antennaPortsCount”的定义,来扩大CSI-RS-Config消息中的天线端口数量的上限,以使所述第一e-CSI-RS-Config消息支持多达64个天线端口,修改后的“antennaPortsCount”如下:
antennaPortsCount ENUMERATED{an1,an2,an4,an8,ant16,ant32,ant64}
其中,ank(k=1,2,4,8,16)用于表示支持天线端口的数量为k。
优选地,扩大CSI-RS-Config消息中的天线端口数量的上限后,第一e-CSI-RS-Config消息中的天线端口数量可用于表示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所使用的天线端口总数量。
b)天线端口配置信息包括前述项2(即多维天线在水平方向上的配置和在垂直方向上的配置),所述RRC消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种:
i)第二e-CSI-RS-Config消息以及第三e-CSI-RS-Config消息。其中,所述第二e-CSI-RS-Config消息指示所述多维天线在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所述第三e-CSI-RS-Config消息指示所述多维天线在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
优选地,所述第二e-CSI-RS-Config消息、所述第三e-CSI-RS-Config消息与现有CSI-RS-Config消息的格式一致;更优选地,所述第二e-CSI-RS-Config消息和所述第三e-CSI-RS-Config消息通过扩大CSI-RS-Config消息中的天线端口数量的上限来获得,以支持更大数量的天线端口。
ii)第四e-CSI-RS-Config消息。其中,该第四e-CSI-RS-Config消息通过在CSI-RS-Config消息中添加另一个包含天线端口数量的新增字段来获得,其中,所述第四e-CSI-RS-Config消息指示所述多维天线在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和在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优选地,第四e-CSI-RS-Config消息中的新增字段可用于指示多维天线在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中的一个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数量,第四e-CSI-RS-Config消息中非新增的包含天线端口数量的字段可用于指示多维天线在另一个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数量。
例如,第四e-CSI-RS-Config消息通过在CSI-RS-Config消息中添加新增字段“antennaPortsCountV”来获得,该新增字段用于指示多维天线在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数量,其定义与CSI-RS-Config消息中字段“antennaPortsCount”的定义相似,如定义为“antennaPortsCountV ENUMERATED{an1,an2,an4,an8}”;并且,第四e-CSI-RS-Config消息中非新增的“antennaPortsCount”字段指示多维天线在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数量。需要说明的是,在CSI-RS-Config消息中添加新增字段时,还可同时添加与该新增字段相关的其他字段;如在本示例中,添加字段“resourceConfigV”来表示垂直方向上的资源配置信息;添加字段“subframeConfigV”来标识垂直方向上的子帧配置信息等。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第四e-CSI-RS-Config消息通过扩大CSI-RS-Config消息中的天线端口数量的上限,并在CSI-RS-Config消息中添加另一个包含天线端口数量的新增字段来获得,以支持更大数量的天线端口。
例如,将CSI-RS-Config消息中的字段“antennaPortsCount”的定义修改为“antennaPortsCount ENUMERATED{an1,an2,an4,an8,ant16,ant32,ant64}”,来用于指示多维天线在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数量;并且,新增字段“antennaPortsCountV”,以用于指示多维天线在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数量,该新增字段的定义为“antennaPortsCountV ENUMERATED{an1,an2,an4,an8,ant16,ant32,ant64}”,从而获得第四e-CSI-RS-Config消息。
iii)增强的码本选择消息。其中,该增强的码本选择消息通过在原有码本选择消息中添加另一个位图参数来获得,其中,所述增强的码本选择消息指示所述多维天线在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和在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优选地,该增强的码本选择消息中的两个位图参数分别指示所述多维天线在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和在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
例如,原有码本选择消息中位图参数“codebookSubsetRestriction”用于指示多维天线在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在原有码本选择消息中添加新的位图参数“codebookSubsetRestrictionVertical”,且定义该位图参数“codebookSubsetRestrictionVertical”用于指示多维天线在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从而获得增强的码本选择消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由于位图参数的长度由传输模式、层索引和天线端口的数量来确定,故可修改位图参数的定义,来使所获得的增强的码本选择消息支持更大数量的天线端口。
iv)两个CSI-RS过程配置消息。其中,所述两个CSI-RS过程配置消息中的一者指示所述多维天线在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另一者指示所述多维天线在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
其中,所述CSI-RS过程配置消息包括消息zeroTxPowerResourceConfigList和zeroTxPowerSubframeConfig,以及信息元素CSI-RS-ConfigNZP、CSI-RS-ConfigNZPId、CSI-RS-ConfigZP和CSI-RS-ConfigZPId。
其中,所述两个CSI-RS过程配置消息由基站根据CSI-RS-Config消息来进行分配。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在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用于指示多维天线在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和在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的情况下采用的RRC消息仅为举例,而非对该情况下可采用的RRC消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任何在该情况下可能采用的RRC消息,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RRC消息的范围内。
2)在所述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用于指示基站的多维天线使用的端口总数量的情况下,可采用的RRC消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种:
a)CSI-RS-Config消息,该CSI-RS-Config消息中的天线端口数量用于表示多维天线使用的端口总数量。
b)第五e-CSI-RS-Config消息,该第五e-CSI-RS-Config消息通过扩大CSI-RS-Config消息中的天线端口数量的上限获得,该第五e-CSI-RS-Config消息中的天线端口数量用于表示多维天线使用的端口总数量。
c)码本选择消息。其中,用于确定码本选择消息中的位图参数的长度的天线端口的数量,可为多维天线使用的端口总数量。
d)新码本选择消息,该新码本选择消息通过修改码本选择消息中的位图参数来获得,其支持更大数量的天线端口。其中,该新码本选择消息中位图参数的长度可由传输模式、层索引、以及多维天线的端口总数量来确定。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在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用于指示基站的多维天线的端口总数量的情况下采用的RRC消息仅为举例,而非对该情况下可采用的RRC消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任何在该情况下可能采用的RRC消息,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RRC消息的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举例仅为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任何基于RRC消息,向用户设备发送所述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的实现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现有技术的2D MIMO技术中,基站仅采用一维天线,且仅通过物理广播信道(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PBCH)中的主信息块(Master Information Block,MIB)向用户设备通知该基站的天线端口总数量,该主信息块中存在用于传输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的10个备用比特。然而,主信息块所支持的最小传输时间为40ms,如果基站的天线端口配置迅速发生变化,不能通过主信息块及时的将该变化通知用户设备;并且,当天线维度增加时,仅有的10个备用比特很难传输所有的配置信息;此外,PBCH上的信息会被广播到小区中的所有用户设备,也即,无法有针对性的向特定用户设备发送主信息块以通知基站的天线端口配置。
根据本实施例的方案,基站可通过RRC消息将其天线端口配置信息发送给用户设备,该天线端口配置信息能够支持更大数量(如16、32、64等)的天线端口,以满足基站的多维天线的配置信息的传输,从而使得用户设备能够根据该天线端口配置信息进行更有效的PMI搜索;此外,由于RRC消息的及时性,基站可以随时向用户设备发送相应的RRC消息,以向用户设备通知该基站当前的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由此,当基站的天线端口配置迅速发生变化时,基站可通过RRC消息及时的将该变化所对应的天线端口配置信息发送给用户设备;并且,由于RRC消息是可针对特定用户设备的,故基站可以有针对性的将其天线端口配置信息发送给特定的一个或多个用户设备。
图4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在用户设备中用于向基站提供预编码矩阵指示的提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根据本实施例的提供装置包括接收装置3、第二获取装置4、确定装置5和第二发送装置6。
接收装置3接收来自基站的RRC消息。
其中,所述RRC消息已在参照图1中予以详述,在此不再赘述。
第二获取装置4从RRC消息中获取天线端口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天线端口配置信息已在参照图1中予以详述,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第二获取装置4从RRC消息中获取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的实现方式包括但不限于:
1)第二获取装置4根据RRC消息的格式定义,直接从该RRC消息的相应字段中读取天线端口配置信息。
具体地,当所述RRC消息的格式定义中直接定义了包含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的字段时,第二获取装置4根据所述RRC消息的格式定义,直接从该RRC消息的相应字段中读取天线端口配置信息。
例如,RRC消息为第一e-CSI-RS-Config消息,则第二获取装置4从该第一e-CSI-RS-Config消息的包含天线配置方案标识的新增字段中读取天线配置方案标识。
又例如,RRC消息为第二e-CSI-RS-Config消息和第三e-CSI-RS-Config消息。第二获取装置4从第二e-CSI-RS-Config消息的字段“antennaPortsCount”中读取多维天线在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并从第三e-CSI-RS-Config消息的字段“antennaPortsCount”中读取多维天线在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
2)第二获取装置4从根据RRC消息的格式定义,获取与天线端口配置相关的字段,并根据该与天线端口配置相关的字段确定天线端口配置信息。
例如,所述RRC消息为增强的码本选择消息。第二获取装置4根据增强的码本选择消息的格式定义,读取字段“codebookSubsetRestriction”,并基于“codebookSubsetRestriction”的长度确定多维天线在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数量,并且,第二获取装置4读取字段“codebookSubsetRestrictionVertical”,并基于“codebookSubsetRestrictionVertical”的长度确定多维天线在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数量。
又例如,所述RRC消息为码本选择消息。第二获取装置4根据该码本选择消息的格式定义,读取字段“codebookSubsetRestriction”,并基于“codebookSubsetRestriction”的长度确定多维天线的端口总数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举例仅为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任何用户设备从RRC消息中获取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的实现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确定装置5根据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确定预编码矩阵指示。
其中,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PMI)用于指示预编码矩阵,基站可基于该预编码矩阵对需要发送至用户设备的信息进行预编码。优选地,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用于指示最佳的预编码矩阵。
具体地,确定装置5根据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确定用于搜索预编码矩阵指示的码本集合,并从该码本集合中选择预编码矩阵指示。
具体地,确定装置5根据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确定预编码矩阵指示的实现方式包括但不限于:
1)所述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用于指示基站的多维天线使用的端口总数量。确定装置5根据该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确定该端口总数量所对应的码本集合,并从该确定的码本集合中选择预编码矩阵指示。
例如,所述天线端口配置信息指示基站的多维天线的端口总数量为64,则确定装置5根据该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确定端口总数量为64时所对应的所有码本集合,并从所确定的所有码本集合中选择预编码矩阵指示。
2)所述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用于指示该基站的多维天线在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和在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确定装置5根据该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确定预编码矩阵指示的实现方式包括但不限于:
a)确定装置5根据该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确定与该天线端口配置信息所指示的天线端口配置相对应的、用于搜索预编码矩阵指示的码本集合,并从该码本集合中选择预编码矩阵指示。
其中,本实现方式a)中的码本集合中的每个预编码矩阵指示,同时作用于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为了简单起见,码本集合Set(Hm×Vn)表示天线端口配置为Hm×Vn时对应的码本集合。
作为一个示例,天线端口配置信息包括天线配置方案标识,该天线配置方案标识用于指示天线端口配置方案为H4×V8,则确定装置5根据该天线配置方案标识确定码本集合Set(H4×V8),并在该码本集合中选择预编码矩阵指示。
作为另一个示例,天线端口配置信息包括天线配置方案标识,该天线配置方案标识用于指示天线端口配置方案为H4×V8或者H8×V4,则确定装置5根据该天线配置方案标识确定码本集合Set(H4×V8)以及Set(H8×V4),并在所确定的该两个码本集合中选择预编码矩阵指示。
作为再一个示例,天线端口配置信息包括多维天线在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和在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该在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指示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数量为4,且该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指示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数量为8。则确定装置5根据该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确定联合码本集合Set(H4×V8),并在所确定的该联合码本集合中选择预编码矩阵指示。
在该实现方式a)下,用户设备仅需从其所确定的联合码本集合中选择预编码矩阵指示,从而缩小了用于选择预编码矩阵指示的码本集合的范围,进而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用户设备进行PMI搜索时的复杂度和计算量;例如,当用户设备根据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确定基站当前采用的天线端口配置方案为H4×V8时,用户设备不需要针对天线端口总数量为32时所对应的所有码本进行PMI搜索,而是仅需要针对H4×V8所对应的联合码本集合进行PMI搜索,从而大大减少了进行PMI搜索时的复杂度和计算量。
b)所述天线端口配置信息指示了多维天线在水平方向上和在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唯一配置。确定装置5包括子确定装置(图未示)。子确定装置根据该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确定在水平方向上的预编码矩阵指示,并确定在垂直方向上的预编码矩阵指示。
其中,所述唯一配置表示可以唯一确定多维天线在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配置和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配置。例如,若天线配置方案标识指示了唯一一个天线端口配置方案,则该天线配置方案标识指示了多维天线在水平方向上和在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唯一配置。又例如,若所述天线端口配置信息包括前述项2(即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直接包括多维天线在水平方向上的配置和在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则该天线端口配置信息指示了多维天线在水平方向上和在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唯一配置。
具体地,该实现方式b)中,子确定装置根据所述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确定多维天线在水平方向上的唯一配置所对应的水平码本集合,并在该水平码本集合中选择在水平方向上的预编码矩阵指示;并且,子确定装置确定多维天线在垂直方向上的唯一配置所对应的垂直码本集合,并在该垂直码本集合中选择在垂直方向上的预编码矩阵指示。
作为一个示例,天线端口配置信息包括天线配置方案标识,该天线配置方案标识指示天线端口配置方案为H8×V4。则子确定装置根据该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确定在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数量为8时所对应的水平码本集合,并从该水平码本集合中选择在水平方向上的预编码矩阵指示;且子确定装置确定在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数量为4时所对应的垂直码本集合,并从该垂直码本集合中选择在垂直方向上的预编码矩阵指示。
作为又一个示例,天线端口配置信息包括多维天线在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和在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其中,该在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指示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数量为4,且该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指示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数量为8。则子确定装置根据该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确定在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数量为4时所对应的水平码本集合,并从该水平码本集合中选择在水平方向上的预编码矩阵指示;且子确定装置确定在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数量为8时所对应的垂直码本集合,并从该垂直码本集合中选择在垂直方向上的预编码矩阵指示。
需要说明的是,相同的天线端口数量所对应的水平码本集合和垂直码本集合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例如,天线端口数量为4时,该天线端口数量所对应的水平码本集合和垂直码本集合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
在该实现方式b)下,用户设备可根据天线端口配置信息所指示的唯一配置,来分别确定进行PMI搜索的水平码本集合和垂直码本集合,从而缩小了用于选择预编码矩阵指示的码本集合的范围,进而减少了用户设备进行PMI搜索时的复杂度和计算量;并且,用户设备可基于水平码本集合确定在水平方向上的预编码矩阵指示,并基于垂直码本集合确定在垂直方向上的预编码矩阵指示,并且,根据所确定的预编码矩阵指示重建具有最小量化失真的信道信息,提高了系统性能,且能够减少用户设备需要向基站反馈的信息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举例仅为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任何根据所述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确定预编码矩阵指示的实现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第二发送装置6向基站发送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
需要说明的是,基站可基于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对需要发送至用户设备的信息进行预编码。
在MIMO系统中,系统的性能与其所使用的码本的量化失真相关联;而当基站采用多维天线时,由于在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与在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信道属性存在很大的不同,使得用户设备对预编码矩阵指示的选择对系统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根据本实施例的方案,用户设备可基于RRC消息得知基站的天线端口配置信息,并根据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确定进行PMI搜索所使用的码本集合;并且,当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用于指示该基站的多维天线在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和在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时,用户设备可通过确定进行PMI搜索所使用的码本集合,来缩小用于选择预编码矩阵指示的码本集合的范围,进而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用户设备进行PMI搜索时的复杂度和计算量,能够实现单独的且更有效的PMI搜索,且提高了系统性能,能够减少用户设备需要向基站反馈的信息量。
此外,根据本实施例的方案,当天线端口配置信息指示了多维天线在水平方向上和在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唯一配置时,用户设备可灵活的选择用于进行PMI搜索的码本集合。例如,用户设备可根据该唯一配置确定用于进行PMI搜索的、同时作用于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码本集合;又例如,用户设备可根据该唯一配置确定进行PMI搜索的水平码本集合以及垂直码本集合。这增强了用户设备进行PMI搜索的灵活性。
需要注意的是,本发明可在软件和/或软件与硬件的组合体中被实施,例如,本发明的各个装置可采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任何其他类似硬件设备来实现。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软件程序可以通过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文所述步骤或功能。同样地,本发明的软件程序(包括相关的数据结构)可以被存储到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中,例如,RAM存储器,磁或光驱动器或软磁盘及类似设备。另外,本发明的一些步骤或功能可采用硬件来实现,例如,作为与处理器配合从而执行各个步骤或功能的电路。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显然“包括”一词不排除其他单元或步骤,单数不排除复数。系统权利要求中陈述的多个单元或装置也可以由一个单元或装置通过软件或者硬件来实现。第一,第二等词语用来表示名称,而并不表示任何特定的顺序。

Claims (13)

1.一种在基站中用于向用户设备传输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的传输装置,其中,所述基站采用多维天线,该传输装置包括以下装置:
第一获取装置,用于获取所述基站的天线端口配置信息,其中,所述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基站的多维天线的配置;
第一发送装置,用于基于RRC消息,向用户设备发送所述天线端口配置信息,以使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确定用于搜索预编码矩阵指示的码本集合,并从该码本集合中选择预编码矩阵指示;
其中,所述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多维天线在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和在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所述天线端口配置信息包括:
第一项:天线配置方案标识,该天线配置方案标识用于指示至少一个天线端口配置方案,每个天线端口配置方案包括所述多维天线在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和在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其中,天线配置方案标识仅指示一个天线端口配置方案,天线配置方案标识的取值范围为(0,log2M),或者,天线配置方案标识用于指示两个天线端口配置方案,天线配置方案标识的取值范围为(0,log2M-2),M为基站配置的多维天线使用的端口总数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装置,其中,所述天线端口配置信息还包括:
第二项:所述多维天线在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和在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装置,其中,所述天线端口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项,所述RRC消息包括第一e-CSI-RS-Config消息,该第一e-CSI-RS-Config消息通过在CSI-RS-Config消息中添加包含天线配置方案标识的新增字段来获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输装置,其中,所述天线端口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二项,所述RRC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第二e-CSI-RS-Config消息以及第三e-CSI-RS-Config消息,其中,所述第二e-CSI-RS-Config消息指示所述多维天线在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所述第三e-CSI-RS-Config消息指示所述多维天线在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
-第四e-CSI-RS-Config消息,其中,该第四e-CSI-RS-Config消息通过在CSI-RS-Config消息中添加另一个包含天线端口数量的新增字段来获得,其中,所述第四e-CSI-RS-Config消息指示所述多维天线在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和在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
-增强的码本选择消息,其中,该增强的码本选择消息通过在原有码本选择消息中添加另一个位图参数来获得,其中,所述增强的码本选择消息指示所述多维天线在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和在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
-两个CSI-RS过程配置消息,其中,所述两个CSI-RS过程配置消息中的一者指示所述多维天线在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另一者指示所述多维天线在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传输装置,其中,所述基站属于3D MIMO系统。
6.一种在用户设备中用于向基站提供预编码矩阵指示的提供装置,其中,该提供装置包括以下装置:
接收装置,用于接收来自基站的RRC消息;
第二获取装置,用于从所述RRC消息中获取天线端口配置信息,其中,所述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基站的多维天线的配置;
确定装置,用于根据所述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确定用于搜索预编码矩阵指示的码本集合,并从该码本集合中选择预编码矩阵指示;
第二发送装置,用于向基站发送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
其中,所述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多维天线在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和在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所述天线端口配置信息包括:
第一项:天线配置方案标识,该天线配置方案标识用于指示至少一个天线端口配置方案,每个天线端口配置方案包括所述多维天线在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和在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其中,天线配置方案标识仅指示一个天线端口配置方案,天线配置方案标识的取值范围为(0,log2M),或者,天线配置方案标识用于指示两个天线端口配置方案,天线配置方案标识的取值范围为(0,log2M-2),M为基站配置的多维天线使用的端口总数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提供装置,其中,所述天线端口配置信息指示了多维天线在水平方向上和在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唯一配置,所述确定装置包括以下装置:
子确定装置,用于根据所述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确定在水平方向上的预编码矩阵指示,并确定在垂直方向上的预编码矩阵指示。
8.一种在基站中用于向用户设备传输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的方法,其中,所述基站采用多维天线,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获取所述基站的天线端口配置信息,其中,所述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基站的多维天线的配置;
b.基于RRC消息,向用户设备发送所述天线端口配置信息,以使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确定用于搜索预编码矩阵指示的码本集合,并从该码本集合中选择预编码矩阵指示;
其中,所述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多维天线在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和在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所述天线端口配置信息包括:
第一项:天线配置方案标识,该天线配置方案标识用于指示至少一个天线端口配置方案,每个天线端口配置方案包括所述多维天线在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和在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其中,天线配置方案标识仅指示一个天线端口配置方案,天线配置方案标识的取值范围为(0,log2M),或者,天线配置方案标识用于指示两个天线端口配置方案,天线配置方案标识的取值范围为(0,log2M-2),M为基站配置的多维天线使用的端口总数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站属于3D MIMO系统。
10.一种在用户设备中用于向基站提供预编码矩阵指示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接收来自基站的RRC消息;
B.从所述RRC消息中获取天线端口配置信息,其中,所述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基站的多维天线的配置;
C.根据所述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确定用于搜索预编码矩阵指示的码本集合,并从该码本集合中选择预编码矩阵指示;
D.向基站发送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
其中,所述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多维天线在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和在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所述天线端口配置信息包括:
第一项:天线配置方案标识,该天线配置方案标识用于指示至少一个天线端口配置方案,每个天线端口配置方案包括所述多维天线在水平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和在垂直方向上的天线端口的配置;其中,天线配置方案标识仅指示一个天线端口配置方案,天线配置方案标识的取值范围为(0,log2M),或者,天线配置方案标识用于指示两个天线端口配置方案,天线配置方案标识的取值范围为(0,log2M-2),M为基站配置的多维天线使用的端口总数量。
11.一种基站,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传输装置。
12.一种用户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提供装置。
13.一种通信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站以及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户设备。
CN201480082797.2A 2014-11-06 2014-11-06 一种用于传输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Active CN1070787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4/090521 WO2016070391A1 (zh) 2014-11-06 2014-11-06 一种用于传输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78778A CN107078778A (zh) 2017-08-18
CN107078778B true CN107078778B (zh) 2021-01-15

Family

ID=559084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82797.2A Active CN107078778B (zh) 2014-11-06 2014-11-06 一种用于传输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078778B (zh)
WO (1) WO201607039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72136B2 (ja) 2017-01-09 2021-11-24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ハイブリッドsrs組合せシグナリング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70690A1 (zh) * 2012-05-18 2013-11-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多点信号质量测量方法和装置
WO2013172692A1 (en) * 2012-05-18 2013-11-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odeword construction for a cellula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873197A (zh) * 2014-03-11 2014-06-18 重庆邮电大学 空间相关性与分簇相结合的3d mimo有限反馈开销降低方法
CN103957041A (zh) * 2014-03-18 2014-07-30 东南大学 面向大规模mimo tdd系统的3d波束成形方法
CN103973399A (zh) * 2013-01-31 2014-08-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生成载波配置信息的方法及网络侧设备及用户设备
CN104009785A (zh) * 2013-02-25 2014-08-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码本反馈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52930B2 (en) * 2011-01-07 2016-02-02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method and equipment
CN102938688B (zh) * 2011-08-15 2015-05-27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多维天线阵列的信道测量和反馈的方法和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70690A1 (zh) * 2012-05-18 2013-11-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多点信号质量测量方法和装置
WO2013172692A1 (en) * 2012-05-18 2013-11-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odeword construction for a cellula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973399A (zh) * 2013-01-31 2014-08-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生成载波配置信息的方法及网络侧设备及用户设备
CN104009785A (zh) * 2013-02-25 2014-08-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码本反馈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3873197A (zh) * 2014-03-11 2014-06-18 重庆邮电大学 空间相关性与分簇相结合的3d mimo有限反馈开销降低方法
CN103957041A (zh) * 2014-03-18 2014-07-30 东南大学 面向大规模mimo tdd系统的3d波束成形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78778A (zh) 2017-08-18
WO2016070391A1 (zh) 2016-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350965A1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CN113346935B (zh) 用于码本设计和信令的方法和装置
CN108023624B (zh) 一种预编码矩阵指示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180115355A1 (en) Beam selection method, mobile station and base station
US11196501B2 (en) Codebook feedback method and apparatus
KR101489879B1 (ko) 코드북의 배치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KR101790191B1 (ko) 기준 신호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사용자 기기, 및 기지국
CN102438312A (zh)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及其信道状态指示参考信号的配置方法
CN106301509B (zh)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和终端
US1110925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porting
JP6102606B2 (ja) 無線基地局
JP6733938B2 (ja) プリコーディング情報を送信し、且つプリコーディング情報をフィードバック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WO2019029684A1 (zh) 数据传输方法、基站和终端
JP2015529056A (ja) Ri報告を制御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13529425A (ja) チャネル情報の取得方法及び装置
US10660075B2 (en)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sending metho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receiving method,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CN103973394A (zh) 公共参考信号的图样通知方法和装置、及确定方法和装置
EP3455960B1 (en) Method and first radio node for communicating data using hierarchical codebooks and multi-stage precoder selection.
CN108023630B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US11082108B2 (en)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ccess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CN107078778B (zh) 一种用于传输天线端口配置信息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8667490B (zh)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及装置
CN108282311B (zh) 一种下行测量参考信号的资源配置方法及装置
WO2017186064A1 (zh)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和接收方法、装置
CN106464459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01206 ningqiao Road, Pudong New Area China (Shanghai) free trade test area,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Applicant after: Shanghai NOKIA Baer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201206 Pudong New Area Jinqiao Ning Road, Shanghai, No. 388

Applicant before: Shanghai Alcatel-Lucent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