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78367A - 用于电池单元的可展开堆叠板式热交换器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电池单元的可展开堆叠板式热交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78367A
CN107078367A CN201580060016.4A CN201580060016A CN107078367A CN 107078367 A CN107078367 A CN 107078367A CN 201580060016 A CN201580060016 A CN 201580060016A CN 107078367 A CN107078367 A CN 1070783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nel
heat exchanger
inlet
outlet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6001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78367B (zh
Inventor
K·M·A·埃布尔斯
M·A·马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na Canad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ana Canad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na Canada Corp filed Critical Dana Canad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0783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783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783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783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5Solid structures for heat exchange or heat conduction
    • H01M10/6556Solid parts with flow channel passages or pipes for heat exchange
    • H01M10/6557Solid parts with flow channel passages or pipes for heat exchange arranged between the cel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1/00Soldering, e.g. brazing, or unsoldering
    • B23K1/0008Soldering, e.g. brazing, or unsolde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or work
    • B23K1/0012Brazing heat exchang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5/00Making specific metal objects by operatio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or a group in this subclass
    • B23P15/26Making specific metal objects by operatio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or a group in this subclass heat exchangers or the lik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3/00Plate-like or laminated elements; Assemblies of plate-like or laminated elements
    • F28F3/08Elements constructed for building-up into stacks, e.g. capable of being taken apart for clean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3/00Plate-like or laminated elements; Assemblies of plate-like or laminated elements
    • F28F3/12Elements constructed in the shape of a hollow panel, e.g. with channe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02Header boxes; End plates
    • F28F9/026Header boxes; End plates with static flow control means, e.g. with means for uniformly distributing heat exchange media into condui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3Cooling or keeping col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5Solid structures for heat exchange or heat conduction
    • H01M10/6554Rods or plates
    • H01M10/6555Rods or plates arranged between the cel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255/00Heat exchanger elements made of materials having special features or resulting from particular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 F28F2255/02Flexible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2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1M10/625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冷却电池单元中的电池电芯容器的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包括各个热交换器模块,其彼此流体地互连并间隔开,以便容纳布置在相邻热交换器模块之间的各个电池电芯容器而形成电池单元。每个热交换器模块由一对大致平坦的第一热交换器板和第二热交换器板形成,热交换器板具有主要部段和从其延伸的柔性入口面板和出口面板。热交换器由钎焊在一起以形成热交换器模块的交替的第一板和第二板的堆叠形成,以堆叠形成的热交换器模块通过其入口面板和出口面板互连,并在钎焊后通过弯折/挠曲入口面板和出口面板而展开,以在模块之间提供足够的间距或间隙来容纳电池电芯容器。

Description

用于电池单元的可展开堆叠板式热交换器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4年9月5日提交的标题为《用于电池单元的可展开堆叠板式热交换器》(EXPANDABLE STACKED PLATE HEAT EXCHANGER FOR A BATTERY UNIT)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第62/046,316号的优先权和权益。上述专利申请的内容通过引用方式明确地并入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中。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用于在电池单元中散热的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可再充电电池诸如由许多锂离子电芯组成的电池可以用于许多应用中,包括例如电推进车辆(“EV”)和混合电动车辆(“HEV”))的应用。这些应用通常要求具有高能量存储容量的先进电池系统,该电池系统产生需要消散的大量热量。不断地通过提供热交换器而努力改进和/或有助于这些类型的电池系统的热管理,该热交换器可以解决热管理要求且允许通过供应有利于制造热交换器的各个热交换器部件和组件的特征来改进制造,以便满足特定客户要求并可减少整体成本。
发明内容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电池单元的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包括多个热交换器模块,每个热交换器模块限定内部流动通道,该热交换器模块各自包括:大致平坦的主要部段;入口面板,其限定入口歧管接触区域,并限定与所述主要部段的所述内部流动通道流体地连通的内部入口流体通道;以及出口面板,其限定出口歧管接触区域,并限定与所述主要部段的所述内部流动通道流体地连通的内部出口流动通道;入口面板和出口面板各自通过相应接合部分接合到热交换器模块的主要部段;其中,多个热交换器模块中的相邻热交换器模块的入口面板和出口面板被布置成与在所述入口面板的相应入口歧管接触区域处互连的入口面板对准和与在所述出口面板的相应出口歧管接触区域处互连的出口面板对准,由此相邻热交换器模块的内部入口流体通道彼此流体地连通,相邻热交换器模块的内部出口流体通道彼此流体地连通;并且其中,入口面板和出口面板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中,入口面板和出口面板大体上是平坦的并且在与所述主要部段相同的平面中延伸,在第二位置中,所述入口面板和出口面板延伸超出所述主要部段的平面,从而将相邻热交换器模块的主要部段间隔开,在其间形成间隙。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单元,包括:多个电池电芯(译者注:亦可称之为“电池单体”)容器;以及具有多个热交换器模块的热交换器,每个热交换器模块限定内部流动通道,每个热交换器模块交错在相邻电池电芯容器之间并且包括:大致平坦的主要部段;入口面板,其限定入口歧管接触区域和与所述主要部段的所述内部流动通道流体地连通的内部入口流体通道;以及出口面板,其限定出口歧管接触区域和与所述主要部段的所述内部流动通道流体地连通的内部出口流动通道;入口面板和出口面板各自通过接合部分接合到热交换器模块的主要部段;其中,相邻热交换器模块的入口面板和出口面板被布置成与在入口面板的相应入口歧管接触区域处互连的入口面板对准,并与彼此流体地连通的相邻热交换器模块的内部入口流体通道对准,出口面板在它们相应出口歧管接触区域处与彼此流体地连通的内部出口流体通道互连;并且其中,每个热交换器模块的入口面板和出口面板各自在相应的入口歧管接触区域和出口歧管接触区域与入口面板和出口面板的对应接合部分之间延伸,入口面板和出口面板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中,入口面板和出口面板是大致平坦的并且在与热交换器模块的主要部段相同的平面中延伸,在第二位置中,入口面板和出口面板延伸超出热交换器模块的所述主要部段的平面,从而将相邻热交换器模块的主要部段间隔开,在其间形成间隙以接收所述多个电池电芯容器中的相应电池电芯容器。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实施例,提供了组装热交换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多个基本上平坦的热交换器模块,每个热交换器模块限定内部流动对应通道,每个热交换器模块包括:大致平坦的主要部段、入口面板和出口面板,入口面板和出口面板通过接合部分接合到热交换器模块的主要部段;内部入口流体通道,其形成在与所述内部流动通道流体地连通的所述入口面板中;内部出口流体通道,其形成在与所述内部流动通道流体地连通的所述出口面板中;其中所述入口面板在所述接合部分和所述入口面板的对应自由端之间延伸;并且其中所述出口面板在所述接合部分和所述出口面板的对应自由端之间延伸;其中每个入口面板和出口面板包括形成在其中的流体入口开口和流体出口开口,用于在相邻入口面板和相邻出口面板之间建立流体连通;将所述多个基本上平坦的热交换器模块布置成堆叠,使相邻热交换器模块的入口面板和出口面板对准,使得一个热交换器模块的流体出口开口与相邻热交换器的流体入口开口对准,从而在它们之间提供流体连通;在局部区域中将所述多个基本上平坦的热交换器模块中的入口面板和出口面板钎焊在一起,从而在所述热交换器模块之间建立流体连通,同时所述热交换器模块的主要部段保持不结合;在钎焊之后操纵所述入口面板和出口面板,以使相邻热交换器模块的大致平坦的主要部段间隔开,从而在它们之间形成间隙。
附图说明
现在将通过示例的方式参考示出本申请的示例实施例的附图,并且其中:
图1A为结合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热交换器的电池单元的前透视图;
图1B是结合图1A的热交换器的变型的电池单元的前透视图;
图1C是结合图1B所示的热交换器的电池单元的前透视图;
图2是移除电池单元的在图1B中所示的热交换器的前透视图;
图3是形成图1A-1C的电池单元的一部分的电池电芯容器的透视图;
图4A是处于平坦或未展开状态的图2的热交换器的第一或最上热交换器模块的俯视图;
图4B是图4A的热交换器模块的仰视图。
图5是图2的热交换器的正视图,其中电池电芯容器被移除;
图6是沿着图2所示的截面线6-6截取的图2的热交换器的透视截面图;
图7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示例实施例的热交换器的透视图;
图8是图7的热交换器的正视图;
图9是形成图7的热交换器的一部分的两个热交换器模块的透视图;
图10是处于平坦或未展开状态的图7的热交换器的第一或最上热交换器模块的俯视图;和
图11是图10的热交换器模块的底部平面图。
在不同的图中可以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相同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图1和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结合有电池单元热交换器14的电池单元10的例示性示例。电池单元10由各自可以容纳一个或多个电池电芯(未示出)的一系列各个电池电芯容器12和电池单元热交换器14构成。在示例实施例中,电池单元热交换器14包括被布置成交替或夹在相邻电池电芯容器12之间的多组基本相同的、间隔开的板对或热交换器模块16,使得每个电池电芯容器12位于间隔开的板对或热交换器模块16中的两个相邻组的相对表面之间并且与该相对表面热接触。
每组板对或热交换器模块16由一对配合、互补的第一板20和第二板22形成。第一板20和第二板22各自包括由周边凸缘34围绕的中心大致平坦部分32。如图4所示,入口面板26和出口面板28从第一板20和第二板22中的每一个的中心大致平坦部分32延伸,该入口面板26和出口面板28还包括由周边凸缘48围绕的中心部分50。因此,当第一板20和第二板22以它们面对面配合关系布置时,中心大致平坦部分32彼此间隔开,从而在其间限定了在入口面板26和出口面板28之间延伸的内部流动通道24。同样,当所述第一板20和所述第二板22以它们面对面配合关系布置时,内部流体入口通道52限定在入口面板26的间隔开的中心部分50之间,而内部流体出口通道54限定在出口面板28的间隔开的中心部分50之间,通过配合周边凸缘34、48而将第一板20和第二板22密封在一起。因此,每组板对或每个热交换器模块16包括主要的大致平坦部段30,其提供用于接触相邻电池容器12的对应表面的一对相对的大致平坦热接触表面,主要部段30限定由第一板20和第二板22的间隔开的中心大致平坦部分32形成的内部流动通道24,并且入口面板26和出口面板28从其主要部段30延伸。
虽然图1和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由彼此间隔开以接收各个电池电芯容器12的六个单独板对组或六个热交换器模块16形成的热交换器14,但是应当理解,根据热交换器14的特定应用和包括在整个电池单元10中的电池电芯容器12的总数,热交换器14可以包括少于六个或六个以上的单独热交换器模块或板对组16。
现在参考图3,其中示出电池电芯容器12的示意图,该电池电芯容器12布置在热交换器14的各个热交换器模块或板对组16之间以形成电池单元10。在所示实施例中,热交换器模块16和电池电芯容器12具有大致矩形的外形或轮廓,然而,应当理解,根据具体应用和/或要求,在其它示例实施例中,它们可以具有其他形状,例如正方形或圆形。因此,应当理解,所示示例实施例不旨在局限于具有大致矩形的外形或轮廓的热交换器模块16和电池电芯容器12。
现在参考图4,如将在下面进一步详细描述的,其中示出了处于未组装的、平坦或未展开状态的、形成热交换器14的热交换器模块或板对组16中的一个的俯视图。如图所示,入口面板26和出口面板28基本上平行于形成热交换器模块16的热交换器板20、22的中心大致平坦部分32的端部并且与其间隔开,入口面板26和出口面板28通过相应接合部分42、43接合到中心大致平坦部分32。间隙44、46将入口面板26和出口面板28与第一板20和第二板22的主要的、中心大致平坦部分分离,其中间隙44还延伸以将入口面板26与出口面板28分离。因此,在本示例实施例中,入口面板26和出口面板28各自在与入口面板26和出口面板28的相应接合部分42、43对应的相应自由端27、29和相应固定端之间延伸。因为入口面板26和出口面板28与板20、22的中心、大致平坦的主要部段32相比显著更小和/或更窄,所以相比于板20、22的中心大致平坦部分32,入口面板26和出口面板28在外部负载下更能够弯折和/或挠曲。因此,例如图1和图2中实例所示,通常认为入口面板26和出口面板28在它们自由端27、29和对应接合部分42、43之间延伸的区域中具有一定柔顺性,因为它们的结构允许它们相对于板20、22的主要中心大致平坦部分32彼此独立地挠曲。因此,由于布置将入口面板26和出口面板28与板20、22的中心大体上平坦的部分32分离的间隙44、46,并且由于与板20、22的中心大致平坦部分32的结构相比较的其整体结构,所以入口面板26和出口面板28可以独立于主要的中心大致平坦部分32而挠曲或弯折。每个热交换器模块16的入口面板26和出口面板28由此限定在其相应自由端27、29和相应接合部分42、43之间延伸的柔顺区域。以下进一步详细描述相应热交换器模块16的入口面板26和出口面板28的挠曲和/或弯折。此外,虽然入口面板26和出口面板28被示出为大致矩形的形状,但是应当理解,它们根据热交换器的特定要求和/或应用在不同的示例实施例中也可以具有不同的形状。
如上所述,当第一热交换器板20和第二热交换器板22以它们的面对面配合关系布置以形成板对或热交换器模块16时,围绕板20、22中心大致平坦部分32的周边凸缘34贴着彼此密封并且有效地将延伸超出对应周边凸缘34的平面的中心平坦部分32间隔开,以便在它们之间形成内部流动通道24。在图4中,内部流动通道24由在入口面板26和出口面板28之间延伸的虚流线24示意性地示出。入口面板26和出口面板28还形成有周边边缘48,该周边边缘48围绕凸起或凹陷的中心部分50(根据你是考虑第一(例如上)热交换器板20还是第二(例如下)热交换器板22),使得当第一板20和第二板22以它们的面对面配合关系布置时,入口面板26和出口面板28的中心部分50个也彼此间隔开,其中它们的边缘沿其周边凸缘48密封在一起,从而形成内部入口流体通道52和内部出口流体通道54。内部入口流体通道52和外部出口流体通道54在图4中由虚流线52和54示意性地示出。
入口面板26包括一对对准的流体开口60、61,其中流体开口形成在形成热交换器模块16的第一热交换器板20和第二热交换器板22中的每一个中,流体开口60、61形成在入口面板26的自由端27且与内部入口流体通道52流体地连通。类似地,出口面板28包括一对对准的流体开口62、63,流体开口形成在形成热交换器16的第一热交换器板20和第二热交换器板22中的每一个中,流体开口62、63形成在出口面板的自由端27中并与内部出口流体通道54流体地连通。在所示实施例中,入口面板中的流体开口60用作流体入口开口,以便通过内部流体入口通路52将输入的公共热交换流体输送到所述主要部段30中的所述内部流动通道24,而流体开口61用于将输入的公共热交换流体传输到相邻热交换器模块16的入口面板26。类似地,出口面板28中的流体开口62用作流体出口,其用于通过相邻热交换器模块16的内部出口流体通道54排放从相邻的热交换模块16之一离开内部流动通道24的公共热交换流体,而流体开口63提供在相邻热交换器模块16之间的流体连通,以便将从一个热交换模块16排放的公共热交换流体传输到随后的热交换器模块16。因此,在使用中,在流过出口面板28中的内部出口流体通道54并且通过流体出口开口62离开热交换器模块16之前,流过各个热交换模块16的公共热交换流体通过入口面板26中的流体入口60进入热交换模块16,流过内部入口流体通道52,到达形成在模块16的主要大致平坦部段30内的内部流动通道24,这是以多个用虚流线24示出的大致C形或略微倒置U形的内部流动路径来实现的。然而,虽然由虚流线24示出的多个大致C形或者稍微倒置的U形内部流动路径已经被示出,但是应当理解,通过内部流动通道24的许多不同流体流动路径构造都是可能的,并且本热交换器14不是旨在局限于在图4中示意性地示出的大致C形或稍微倒置的U形内部流动路径24。
在热交换器14中,多个单独的热交换器模块16通过其入口面板26和出口面板28流体地互连。更具体地,当各组板对或热交换器模块16以堆叠布置以形成热交换器14时,相邻热交换器模块16的入口面板26在其自由端27处对准和互连,使得形成在形成一个热交换器模块16的入口面板26的第二板22中的流体开口61与形成在相邻热交换器模块16的第一板20中的流体开口60对准并且流体地连通,以便将输入的公共热交换流体的一部分传输或输送到形成热交换器14的一部分的相邻热交换器模块16。类似地,相邻的热交换器模块16的出口面板28在它们的自由端29对准和互连,使得形成在形成一个热交换器模块16的出口面板28的第一板20中的流体开口62与形成在相邻热交换器模块16的第二板22中的流体开口63对准并且流体地连通。因此,对准的入口面板26的对准的流体开口60、61以及对准的出口面板28的对准的流体开口62、63形成热交换器14的相应入口歧管66和出口歧管68。根据通过热交换器14的特定流体流动布置,入口配件67和出口配件69布置在热交换器14的一端(如图1A所示)或两端(如图1B和1C所示)。入口配件67和出口配件69布置成与入口歧管66和出口歧管68流体地连通以便引入热交换流体(例如,用于冷却电池单元10的电池电芯容器12的任何合适的冷却剂)到热交换器14或将该热交换流体从热交换器14排放。在图1A中,入口配件和出口配件被示出为布置在热交换器14的顶端或上端,然而,应当理解,它们也可以布置在热交换器14的相反的底部或下端。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在图1B中的实例所示,入口配件67和出口配件69可以布置在热交换器14的上端和下端这两者。如图1C中的实例所示,通过布置在热交换器14的两端的入口配件67和出口配件69,多组热交换器14(例如热交换器14(1)、14(2)、14(3))可以串联在一起或流体地互连。如所示,布置在第一热交换器14(1)的底部或下端的第二组入口配件67和出口配件69用于将第一组热交换器模块16或第一热交换器14(1)互连到第二组热交换器模块16或第二热交换器14(2)。类似地,布置在第二热交换器14(2)的底部或下端的第二组入口配件67和出口配件69用于将第二热交换器14(2)与第三组热交换器模块16或第三热交换器14(3)互连。通过将各组的热交换器模块16或各种热交换器14(1)、14(2)、14(3)互连在一起,整个热交换器14可以经调节以容纳任何数量的电池电芯容器12。虽然图1B、图1C、图2、图5和图6示出了入口配件67和出口配件69布置在热交换器14的顶部(或上端)和底部(或下端)两者处,但是应当理解,根据热交换器14的具体应用,互连各组热交换器模块16的入口配件67和出口配件69也可以仅布置在如图1A所示的顶部(或上端)处,或者仅布置在热交换器14的底部(或下端)处(译者注:此句原文有误)。
为了形成热交换器14,多个交替的、处于其平坦状态的第一板20和第二板22以它们的面对面配合关系布置成堆叠。因此,多个面对面配合的第一板20和第二板22的堆叠形成各个热交换器模块16,因此各个热交换器模块16一个堆叠在另一个顶部上。第一板20和第二板22通常由仅在一侧上(例如旨在密封在一起的板20、22内表面)钎焊包覆的材料制成。因此,当交替的第一板20和第二板22的堆叠钎焊在一起时,只有内表面或配合面(例如,第一板20和第二板22的配合周边凸缘34、48)被钎焊或固定在一起,从而形成各个热交换器模块16,而各个热交换器模块16的外表面在堆叠中保持彼此不结合。为了将各个热交换器模块16连接在一起,围绕形成在入口面板26的外表面上的自由端27中的流体开口60、61的局部区域和围绕形成出口面板28的外表面的自由端29中的流体开口62、63的局部区域可以形成和/或涂覆有钎焊包覆材料,或者另选地,钎焊垫片(未示出)可以布置在相邻入口面板26和出口面板28之间,以确保当交替的第一板20和第二板22的堆叠钎焊在一起时,相邻热交换器模块16的入口面板26和出口面板28互连以形成入口歧管66和出口歧管68。因此,围绕流体入口面板26的外表面上的开口60、61的局部区域和围绕出口面板28的外表面上的流体开口62、63的局部区域限定了入口歧管接触区域65和出口歧管接触区域69。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入口歧管接触区域65和出口歧管接触区域69可为突起(boss)的形式,该突起略微延伸超出入口面板26和出口面板28的中心部分50的平面,或者可为与入口面板26和出口面板28的中心部分共面的区域。
一旦交替的第一板20和第二板22的堆叠钎焊在一起形成各个热交换器模块16,则现在一个堆叠在另一个之上的多个单独热交换器模块16仅在各个模块16的对准的入口面板26和出口面板28的相应自由端27、29处互连。因为入口面板26和出口面板28包括在入口面板26和出口面板28的互连的自由端27、29和面板26和面板28的相应接合部分42、43之间延伸的柔顺区域,所以各个热交换器模块16在钎焊后可以彼此间隔开,以便在它们之间形成间隙70,用于接收各个电池电芯容器12。更具体地,由于将入口面板26和出口面板28与板20、22的主要部段32分离的间隙44、46的布置,以及由于因入口面板26和出口面板28相较于交换器模块16的主要中心部分30的结构而造成的入口面板26和出口面板28在外部负载下的挠曲或弯折的趋势,入口面板26和出口面板28可以相对于入口面板27和出口面板29的固定互连的端部27、28弯折、弯曲或挠曲,从而使得各个热交换器模块16彼此隔开或分开,从而在相邻的热交换器模块16的主要大致平坦部段30之间形成间隙70。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各个热交换器模块16的堆叠在钎焊后相对于彼此成扇形散开或展开,因此入口面板26和出口面板28具有第一组装位置以及第二可操作位置,在第一组装位置中,入口面板26和出口面板28通常位于与热交换器模块16的主要大致平坦部段30相同的平面中,在第二可操作位置中,入口面板26和出口面板28延伸超出热交换器模块16的主要大致平坦部段30的平面。
因此,入口面板26和出口面板28可以相对于它们所互连自由端27、29(或入口歧管区域66和出口歧管区域68)向上或向下弯折,以便相对于热交换器14的中线72升高或降低热交换器模块16的主要部段30(如图5所示),而各个热交换器模块16的主要部段30和接合部分42、43保持大致平坦,其中每个模块16的主要部段30和接合部分42、43大致位于彼此相同的面中并且平行于热交换器的中线72,以便在热交换器模块16的主要部段30上方提供足够的、大致平坦的接触表面,用于接触各个电池电芯容器12的对应的大致平坦表面。
因为形成热交换器14的各个热交换器模块16仅在钎焊后彼此间隔开,所以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制造和/或组装热交换器14,因为相对容易制造、冲压或滚压的大致平坦的第一板20和第二板22可以以交替的堆叠方式使用和布置,而不要求在其间铺设间隔件和/或形成为板20、22的一部分的更复杂的突起或歧管结构以便互连并间隔开各组板对或热交换器模块16以形成热交换器14。另选地,大致平坦的第一板20和第二板22的堆叠可以钎焊在一起(使用钎焊垫片,局部钎焊包覆区域或任何其它合适手段)以形成热交换器模块16的互连堆叠,然后热交换器模块16的堆叠在钎焊后被展开,以便在热交换器模块16之间提供足够的间距,以在其间容纳电池电芯容器12。
因为互连的热交换器模块16的堆叠是由于入口面板26和出口面板28的柔顺区域的缘故而在钎焊后展开,所以基于第一板20和第二板22的结构,特别是板的尺寸和入口面板26及出口面板26的尺寸、长度以及基于堆叠中的第一板20和第二板22的总数,热交换器模块16可以根据需要在可允许范围内彼此间隔开或大或小,以容纳用于形成电池单元10的电池电芯容器12的特定尺寸。因此,可以使用相同的热交换器第一板20和第二板22以形成可以特别适合于容纳电池电芯容器12的不同尺寸的各种热交换器14。
现在参考图7-1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热交换器114的另一示例实施例。相同附图标记(增加因数100)用于标识相同部件和/或特征。
图7示意性地示出了由四组间隔开的板对或热交换器模块116构成的热交换器114。然而,虽然在图中仅示出了板对组或热交换器模块116,但是应当理解,根据整个电池单元10中的电池电芯容器112的总数,热交换器114可以包括多于(或少于)所示的四组板对或热交换器模块116的热交换器114。
如在先前描述的实施例中,每组板对或每个热交换器模块116由一对配合互补的第一板120和第二板122形成。第一板120和第二板122的结构大致相同,每个板120、122具有由周边凸缘134围绕的中心大致平坦部分132,该中心大致平坦部分132延伸超出周边凸缘134的平面,使得当板120、122以它们的面对面配合关系布置时。入口面板126和出口面板128从第一板120和第二板122中的每一个的中心大致平坦部分132延伸,该入口面板126和出口面板128也包括由周边凸缘148围绕的中心部分150。当第一板120和第二板122以它们的面对面配合关系布置时,中心大致平坦部分132彼此间隔开,以便在它们之间限定内部流动通道124。同样,当所述第一板120和第二板122以它们的面对面配合关系布置时,内部流体入口通道152限定在入口面板126的间隔开的中心部分50之间,并且内部流体出口通道54限定在出口面板128的间隔开的中心部分150之间,第一板120和第二板122通过其配合的周边凸缘134、148密封在一起。因此,每组板对或热交换器模块116包括主要大致平坦部段130,其限定了由第一板120和第二板122的间隔开的中心大致平坦部分132形成的内部流动通道124,以及从其主要部段130延伸的相应入口面板126和出口面板128。
在本示例实施例中,第一板120和第二板122中的每一个的中心大致平坦部分132可以形成有与形成在对应配合板120、122上的对应肋133配合或接触的多个槽或向内设置的肋133,以便将内部流动通道24分割成示意性地标识为各个流动通道124(i)的多个单独流动通道,多个单独流动通道124(i)由形成在板120、122的中心大致平坦部分132的相对边缘处的相应入口歧管区域135和出口歧管区域137互连。因此,如图7中的虚流线124示意性地示出的,在使用中,流过每个热交换模块116的流体从入口面板126到出口面板128流过多个大致平行的流体流动通道124(i)。然而,应当理解,许多不同的流体流动路径构造都是可以的,并且本热交换器114不旨在局限于如在图7、图9、图10和图11中示意性地示出的通过配合向内设置的肋133而形成的多个大致平行的流体流动通道124(i)。
现在参考图10,如下面将进一步详细描述的,其示出了如图7所示的处于其未组装或未展开状态的热交换器114的最上面热交换器模块116的俯视图。如图10所示,入口面板126和出口面板128基本上平行于第一板120和第二板122的中心大致平坦部分132的端部并与其间隔开,入口面板126和出口面板128通过相应接合部分142、143接合在主要板部段130。在本示例实施例中,接合部分142、143与相应入口面板126和出口面板128形成T形接头,该接头将入口面板126和出口面板128互连到板120、122的中心大致平坦部分132。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入口面板126和出口面板128各自具有相应第一和第二分支126(1)、126(2)、128(1)、128(2),它们在其相应接合部分142、143的两侧上以相反于彼此的方向延伸。间隙144(1)、144(2)将第一分支126(1)和第二分支126(2)与板120、122的中心大致平坦部分132分离,而间隙146(1)和146(2)将出口面板128的第一分支128(1)和第二分支128(2)与板120、122的中心大致平坦部分132分离。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入口面板126和出口面板128在相应一对自由端127、129之间延伸并且通过位于限定入口面板126和出口面板128的相应一对自由端127、129之间的接合部分142,143而互连到板120、122的中心大致平坦部分132。
如在先前描述的实施例中,在第一热交换器板120和第二热交换器板122形成为具有跨越中心大致平坦部分132和板120、122的接合部分142、143的大致刚性结构时,入口面板126和出口面板128形成为在其自由端127、129和对应接合部分142、143之间延伸的区域中大致柔顺,使得入口面板126和出口面板128的第一分支和第二分支126(1)、126(2)128(1)、128(2)中的每个可以相对于对应接合部分142、143和板120、122的中心大致平坦部分132彼此独立地挠曲(如图8所示)。由于将入口面板126和出口面板128与板120、122的中心大致平坦部分132分离的间隙144、146的布置以及入口面板126和出口面板128由于相对较小的尺寸/宽度而相对于板的主要部段30彼此独立地挠曲或弯折的趋势,各个模块116的主要中心大致平坦部分132可以在钎焊后彼此间隔开,以在其间容纳电池电芯容器12的安置。因此,每个热交换器模块116的入口面板126和出口面板128的第一分支和第二分支126(1)、126(2)、128(1)、128(2)限定了在它们各自的自由端127、129和对应接合部分142、143之间延伸的大致柔顺区域。相应热交换器模块116的入口面板126和出口面板128的第一分支和第二分支126(1)、126(2)、128(1)、128(2)的挠曲和/或弯折在下面进一步详细描述。
在示例实施例中,每个热交换器模块116的入口面板126包括一对流体开口160、161,其中流体开口形成在该入口面板126的任一侧上的入口面板126的相对自由端127中,流体开口160、161中的每个与入口面板126的内部入口流体通道152流体地连通。类似地,出口面板128包括一对流体开口162、163,其中流体开口162、163形成在出口面板128的任一侧上的出口面板128的相对的自由端129中的每个中,流体开口162、163中的每个与出口面板128的内部出口流体通道154流体地连通。在所示实施例中,流体开口160用作流体入口,并且形成在形成热交换器模块116的一部分的第一或上热交换板120的第一分支126(1)中,用于通过内部入口流体通道152将公共热交换流体输送到内部流动通道124(i)。流体开口161用作流体出口,并且形成在由第二或下热交换板122形成的入口面板126的第二分支126(2)中,用于将输入的热交换流体传输到相邻热交换器模块116的入口面板126中。在出口面板128中,流体开口162用作流体入口,并形成在形成热交换模块116的第二或下热交换板122的第一分支128(1)中,用于通过相邻热交换器模块116的内部出口流体通道154接收从相邻的热交换器模块116之一离开内部流动通道124(i)的公共热交换流体,同时,形成在第一或上热交换器板120的第二分支128(2)中的流体开口163用作流体出口,用于将公共热交换器流体从热交换器模块116排放到随后的热交换器模块116。因此,在使用中,流过各个热交换器模块116的公共热交换流体通过形成在第一热交换模块116的入口面板126中的流体入口开口160进入热交换器模块116,并且流过形成在入口面板126的第一分支126(1)中的内部入口流体通道152的部分,到达入口歧管区域135中,其中,该公共热交换流体分配到并流过多个内部流动通道124(i),进入形成在模块116的主要大致平坦部段130内的出口歧管区域137(如虚流线124所示),而后流过形成在出口面板128的第二分支128(2)中的内部出口流体通道154的部分,再通过流体出口163离开热交换器模块116。因此,应当理解,在本实施例中,入口面板126的第一分支126(1)将流体入口开口160和对应接合部分142互连,而入口面板126的第二分支126(2)互连接合部分142和流体出口开口161。类似地,出口面板128的第一分支128(1)将流体入口开口162和接合部分143互连,而第二分支128(2)将接合部分143和出口开口163互连。
为了使公共热交换流体从第一热交换模块116流动到形成热交换器114的热交换器模块116的堆叠中的相邻热交换模块116,多个单独的热交换器模块116通过其对准的入口面板126和出口面板128流体地互连。更具体地,入口面板126的第一分支126(1)和第二分支126(2)以及相邻热交换器模块116的出口面板128的第一分支128(1)和第二分支128(2)布置成反向于或相对于入口面板126的第一分支126(1)和第二分支126(2)和之前热交换器模块116的第一分支128(1)和第二分支128(2),以便将入口开口和出口开口160、161、162、163的位置交替布置在相邻热交换器模块116的入口面板126和出口面板128中。更具体地,如图10和图11所示,在最上面第一热交换器模块116的情况下,流体入口开口160形成在热交换器模块的第一板120的入口面板126的最内部自由端127中,而出口开口161形成在对应第二板122的入口面板126的最外端。类似地,入口开口162形成在热交换器模块116的第二板122的出口面板128的最外端,而流体出口开口163形成在对应第一板120的出口面板128的最内端。在相邻的热交换器模块116中,入口面板126中的入口开口160和出口开口161的位置是反向的,入口开口160形成在相邻热交换器模块的第一板120的入口面板126的最外端,而出口开口161形成在对应第二板122的入口面板126的最内端。类似地,出口面板128的入口开口162和出口开口163的位置在相邻热交换器模块116中是反向的,其中入口开口162形成在相邻热交换器模块116的第二板122的出口面板128的最内端,而出口开口163形成在相应第一板120的出口面板128的最外端。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热交换器模块116的内部流体入口通道152提供在流体入口开口160和由板120、122的中心大致平坦部分132形成的内部流动通道124之间的流体连通,并且还使入口面板126的流体入口开口160和流体出口开口161互连,以便经由流体出口开口161从一个热交换器模块116入口面板126到相邻热交换器模块116入口面板126传输所输入的公共热交换流体。类似地,形成在各个热交换器模块116的出口面板128中的内部流体出口通道154在由板120、122的中心大致平坦部分132形成的内部流动通道124和出口面板128的流体出口163之间提供流体连通,并且还将流体入口开口162和流体出口开口163互连,以便将从一个热交换器模块116排放的热交换器流体传输到相邻的热交换器模块116。
热交换器116的入口面板126的流体入口开口160和出口开口161与出口面板128的流体入口开口162和出口开口163的交替布置继续穿过形成热交换器114的热交换器模块116的堆叠,一直到堆叠中的最后或最下面的热交换器模块116,其中入口面板126仅包括流体入口160,而出口面板128仅包括流体出口163。因此,在堆叠中的最后或最下面热交换器模块116中,最后或最下面热交换器模块116的入口面板126的第二分支126(2)和出口面板128(1)的第一分支都终止于相应闭合端,其中没有形成开口。
为了形成热交换器114,多对处于其平坦状态的交替的第一板120和第二板122以它们的面对面配合关系布置,因此,交替的第一板120和第二板122的堆叠形成交替的、平坦的各个热交换器模块116的堆叠。形成各个热交换器模块116的板120、122的堆叠被布置成使得所有入口面板126和出口面板128堆叠成一个在另一个顶部上,使得一个热交换器模块116的入口面板126的出口开口161与热交换器模块116的堆叠中的相邻热交换器模块116的入口开口160对准,以此形成公共流体入口歧管166。类似地,所有出口面板128被布置成使得一个热交换器模块116的出口面板128的出口开口163与相邻热交换器模块116的出口面板128的入口开口162对准,以便形成公共流体出口歧管168。
如在先前所述的实施例中,每个热交换器模块116的第一板120和第二板122通常由仅在一侧(例如,板120、122的内部配合表面)上钎焊包覆的材料制成。因此,当把形成热交换器模块116的板120、122的堆叠钎焊在一起时,仅将板120、122的内表面或配合表面钎焊在一起而形成内部流体通道124,而各个热交换器模块116的外表面通常保持彼此不结合。为了将单独的热交换器模块116连接在一起,围绕形成在入口面板126的外表面上的入口面板126相对自由端127中的流体开口160、161的局部区域和围绕形成在出口面板128外表面上的出口面板128的相自由端129中的流体开口162、163的局部区域,可以形成和/或涂覆有钎焊包覆材料,或者,另选地可以在入口面板126和出口面板128的相邻外表面之间布置钎焊垫片(未示出),以确保在交替的第一板120和第二板122的堆叠钎焊在一起以形成互连的入口和出口歧管166、168时,使相邻热交换器模块116的入口面板126和出口面板128互连。因此,围绕入口面板126的外表面上的流体开口160、161的局部区域和围绕出口面板128的外表面上的流体开口162、163的局部区域有效地限定了入口歧管接触区域165和出口歧管接触区域169。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入口歧管接触区域165和出口歧管接触区域169可为稍微延伸超出入口面板126和出口面板128的中心部分150的平面的突起的形式。
因此,为了制造的目的,一系列平坦的第一板120和第二板122可以以交替的堆叠布置,从而形成一系列堆叠的热交换器模块116,其中在围绕入口面板126和出口面板128中的流体开口160、161,162、163的局部区域中,钎焊垫片位于一个热交换器模块116的第一板120和相邻热交换器模块116的第二板122之间。一旦板120、122的堆叠被钎焊一起形成封闭的流体通道124,多个单独热交换器模块116就堆叠成一个在另一个顶部,并且仅在对准的入口面板126和出口面板128的第一分支和第二分支126(1)、126(2)、128(1)、128(2)的对应自由端127、129处互连。然而,因为入口面板126和出口面板128的第一分支和第二分支126(1)、126(2)、128(1)、128(2)包括在其对应接合部分142、143的相应自由端127、129之间延伸的柔顺区域,所以各个热交换器模块116可以在钎焊后彼此间隔开,以便在它们之间形成用于接收各个电池电芯容器112的间隙170。更具体地说,由于将入口面板126和出口面板128与板120、122的主要部段132分离的间隙144、146的布置,以及由于入口面板126和出口面板128的固有柔韧性和/或柔顺性质,入口面板126和出口面板128的第一分支和第二分支126(1)、126(2)、128(1)、128(2)可以独立地相对于对应接合部分142、143和入口面板126及出口面板128的互连的自由端127、129弯折、弯曲或挠曲,以便使各个热交换器模块116的主要大致平坦部段130相对于彼此分开,以在各个热交换器模块116之间提供足够空间或间隙170来容纳各个电池电芯容器112。如图7-图9最清楚地示出的,入口面板126弯折或弯曲超出热交换器模块116的主要部段130的平面,使得第一分支126(1)在第一方向上在主部分130的平面上方或超出该平面延伸,而第二分支126(2)在第二方向上在主要部段130的平面的下方或超出该平面而延伸,该第二方向通常相反于与第一分支126(1)相关联的第一方向。类似地,各个模块116的出口面板128弯折或弯曲超出板120、122的主要部段130的平面,使得第一分支128(1)在第二方向上在主要部段130的平面的下方延伸或延伸超出该平面,而第二分支128(2)在与第一分支128(1)相关联的第二方向大致相反的第一方向上在主要部段130的平面的上方延伸或延伸超过该平面。因此,在其各自的端部固定在一起的相邻热交换器模块116的入口面板126和出口面板128允许热交换器114以手风琴式的方式展开,以便在热交换器114之间创建空间或间隙170,而各个热交换器模块116的主要部段130和接合部分142、143保持大致平坦并且在彼此相同的平面中,以便在各个热交换器模块116的主要部段30上方提供足够的接触表面,用于接触电池电芯容器12的对应大致平坦的表面。
与先前描述的实施例一样,这有利于制造和/或组装热交换器114,因为相对容易制造冲压或卷绕的平坦第一板120和第二板122可以被使用并布置在合适的堆叠中,而不要求间隔件和/或更复杂的突起或歧管结构来互连和间隔开各种板对。相反,平坦的第一板120和第二板122的堆叠可以由于单侧的钎焊包覆材料和例如钎焊垫片或任何其它合适的装置的使用而钎焊在一起,以形成互连的热交换器模块116堆叠。然后,可以在钎焊后将热交换器模块116的堆叠以类似手风琴的方式展开,以在热交换器模块116之间提供足够的间距,以容纳电池电芯容器12。通过提供具有第一分支和第二分支126(1)、126(2)、128(1)、128(2)的入口面板126和出口面板128,热交换器模块116可以在钎焊后根据需要彼此间隔开或大或小,以便容纳各种电池电芯容器12。因此,热交换器114不一定局限于电池电芯容器12的特定尺寸。此外,因为互连的热交换器模块116的堆叠通过入口面板126和出口面板128的第一分支126(1)、126(2)和第二的分支128(1)、128(2)互连,所以热交换器114可以形成特定应用所要求的许多热交换器模块116,与先前描述的实施例不同,其中热交换器模块16的总数受限于与每个模块16相关联的入口面板126和出口面板128的实际尺寸。在本实施例中,因为各相邻热交换器模块116的入口面板126和出口面板128在入口面板126和出口面板128的相反端处连接在一起,模块116之间的间距对应于这样的距离,即,入口面板126和/或出口面板128的第一分支或第二分支以该距离弯折或弯曲超出两个相邻模块116的主要部段130的平面。因此,在相邻热交换模块116之间创建的总间距或间隙170不依赖于或不受堆叠中的热交换器模块116的总数的影响。因此,热交换器114在某种意义上提供了一定程度的灵活性:其可以适应于容纳特定应用所要求的少量或许多热交换器模块116。
虽然已经描述了热交换器的各种示例实施例,但是应当理解,所描述的示例实施例的某些适应性和修改可以解释为在本公开的范围内。因此,上述实施例被认为是例示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Claims (20)

1.一种用于电池单元的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包括:
多个热交换器模块,每个所述热交换器模块限定内部流动通道,所述热交换器模块各自包括:
大致平坦的主要部段;
入口面板,其限定入口歧管接触区域,并限定与所述主要部段的所述内部流动通道流体地连通的内部入口流体通道;和
出口面板,其限定出口歧管接触区域,并限定与所述主要部段的所述内部流动通道流体地连通的内部出口流动通道;
所述入口面板和所述出口面板各自通过相应接合部分接合到所述热交换器模块的所述主要部段;
其中,所述多个热交换器模块中的相邻热交换器模块的所述入口面板和所述出口面板被布置成与在所述入口面板的相应入口歧管接触区域处互连的所述入口面板对准,因此相邻热交换器模块的所述内部入口流体通道彼此流体地连通,以及与在所述出口面板的相应出口歧管接触区域处互连的所述出口面板对准,因此相邻热交换器模块的所述内部出口流体通道彼此流体连通;以及
其中,所述入口面板和所述出口面板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中,所述入口面板和所述出口面板通常为平坦的并且在与所述主要部段相同的平面中延伸,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所述入口面板和所述出口面板延伸超出所述主要部段所述的平面,从而将相邻热交换器模块的所述主要部段间隔开,在它们之间形成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每个热交换器模块包括一对配合的第一板和第二板,其中每个板限定由周边凸缘包围的中心大致平坦的部分,当所述板以面对面配合关系布置时,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的所述中心大致平坦的部分彼此间隔开,所述内部流动通道限定在所述间隔开的中心大致平坦部分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所述入口面板和所述出口面板通过在其间延伸的相应间隙而与所述主要部段分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所述入口面板和所述出口面板各自在自由端和固定端之间延伸,所述入口面板的所述自由端限定所述入口歧管接触区域,而所述出口面板的所述自由端限定所述出口歧管接触区域,并且其中所述固定端形成将所述入口面板和所述出口面板互连到所述主要部段的所述接合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所述入口面板和所述出口面板各自包括形成在所述面板的所述自由端中的一对流体开口,所述入口歧管接触区域和所述出口歧管接触区域围绕所述流体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所述入口面板和所述出口面板各自在一对自由端之间延伸,所述入口面板和所述出口面板的所述自由端分别限定第一入口歧管接触区域和第二入口歧管接触区域以及第一出口歧管接触区域和第二出口歧管接触区域;并且
其中,所述入口面板和所述出口面板中的每个的所述接合部分布置在形成所述入口面板和所述出口面板的第一分支和第二分支的所述一对自由端的中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每个所述入口面板的所述第一分支和所述第二分支一起限定柔顺区域,其中,当所述入口面板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分支和所述第二分支中的一个在相对于所述主要部段的第一方向上延伸超出所述热交换器模块的所述主要部段的平面,所述第一分支和所述第二分支中的另一个在相对于所述主要部段的第二方向上延伸,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大体相反;和
每个所述出口面板的所述第一分支和所述第二分支一起限定柔顺区域,其中,当所述出口面板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分支和所述第二分支中的一个在相对于所述主要部段的第一方向上延伸超出所述热交换器模块的所述主要部段的平面,所述第一分支和所述第二分支中的另一个在在相对于所述主要部段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大体相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所述入口面板各自包括与所述内部入口流体通道流体地连通的流体入口开口,用于将输入的热交换流体输送到所述热交换器模块中的;以及与所述内部入口流体通道流体地连通的流体出口开口,用于将所述输入的热交换流体传输到相邻热交换器模块的,所述流体入口开口和所述流体出口开口布置在所述入口面板的相应相对的自由端处;并且
其中,所述出口面板各自包括与所述内部出口流体通道流体地连通的流体入口开口,用于接收来自相邻热交换器模块的流出热交换流体;以及与所述内部入口流体通道流体连通的流体出口开口,用于传输从所述热交换器模块到相邻热交换器模块的流出热交换流体,所述流体入口开口和所述流体出口开口布置在所述出口面板的相应相对的自由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所述入口面板和所述出口面板各自具有第一大致相对的间隔开的表面和第二大致相对的间隔开的表面,所述内部流体入口通道和所述内部流体出口通道形成在两者之间;
所述入口面板的所述流体入口开口在一个自由歧管端处形成在所述入口面板的第一表面中,并且其中所述流体出口开口在另一自由歧管端处形成在所述入口面板的第二表面中;并且
其中所述出口面板的所述流体入口开口在一个自由歧管端处形成在所述出口面板的第二表面中,并且其中所述流体出口开口在另一个自由歧管端处形成在所述出口面板的第一表面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在相邻热交换器模块中的所述入口面板和所述出口面板的所述流体入口开口和所述流体出口开口相对于先前的热交换器模块交替布置在相反的自由歧管端处。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的所述中心大致平坦部分形成有向内设置的肋,所述第一板上的所述向内设置的肋与所述第二板上的对应向内设置的肋配合,相互配合的所述向内设置的肋将所述内部流动通道分割成多个大致平行的各个内部流动通道,所述内部流动通道中的每个与对应热交换器模块的所述入口面板的所述内部入口流体通道和所述对应热交换器模块的所述出口面板的所述内部流体出口通道流体地连通。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由单面钎焊包覆材料形成。
13.一种电池单元,包括:
多个电池电芯容器;和
具有多个热交换器模块的热交换器,每个所述热交换器模块限定内部流动通道,每个所述热交换器模块交错在相邻电池电芯容器之间并且包括:
大体平坦的主要部段;
入口面板,其限定入口歧管接触区域和与所述主要部段的所述内部流动通道流体地连通的内部入口流体通道;和
出口面板,其限定出口歧管接触区域和与所述主要部段的所述内部流动通道流体连通的内部出口流动通道;
所述入口面板和所述出口面板各自通过接合部分接合到所述热交换器模块的所述主要部段;
其中,相邻热交换器模块的所述入口面板和所述出口面板被布置成与在所述入口面板的相应入口歧管接触区域处互连的所述入口面板对准,并与彼此流体连通的相邻热交换器模块的所述内部入口流体通道对准,所述出口面板在它们相应出口歧管接触区域处与彼此流体连通的所述内部出口流体通道互连;以及
其中,每个热交换器模块的所述入口面板和所述出口面板各自在所述相应入口歧管接触区域和所述出口歧管接触区域与所述入口面板和所述出口面板的对应接合部分之间延伸,所述入口面板和所述出口面板具有第一位置以及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中,所述入口面板和所述出口面板是大致平坦的并且在与所述热交换器模块的所述主要部段相同的平面中延伸,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所述入口面板和所述出口面板延伸超出所述热交换器模块的所述主要部段的所述平面,从而将相邻热交换器模块的所述主要部段间隔开,在其间形成间隙以接收所述多个电池电芯容器中的相应电池单元容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池单元,其中每个热交换器模块包括一对配合的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中的每个限定由周边凸缘围绕的中心大致平坦部分,当所述板以面对面配合关系布置时,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的中心大致平坦的部分彼此间隔开,所述内部流动通道限定在所述间隔开的中心大致平坦部分之间,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还包括入口面板和出口面板,它们通过在其间延伸的相应间隙而与所述中心大致平坦部分间隔开,并通过所述接合部分连接到所述中心大致平坦部分,所述入口面板和所述出口面板各自限定由周边凸缘包围的中心部分。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池单元,其中所述入口面板和所述出口面板各自在自由端和固定端之间延伸,所述入口面板的所述自由端限定所述入口歧管接触区域,而所述出口面板的所述自由端限定所述出口歧管接触区域,并且其中所述固定端形成将所述入口面板和所述出口面板互连到所述主要部段的所述接合部分,所述互连的入口歧管接触区域和出口歧管接触区域由此限定用于将公共热交换流体引入到所述热交换器或从所述热交换器排放所述公共热交换流体的相应入口歧管和出口歧管。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池单元,其中:
所述入口面板和所述出口面板各自在一对自由歧管端之间延伸,所述入口面板和所述出口面板的所述自由端分别限定第一入口歧管接触区域和第二入口歧管接触区域以及第一出口歧管接触区域和第二出口歧管接触区域;和
其中,所述入口面板和所述出口面板中的每个的接合部分布置在形成所述入口面板和所述出口面板的第一分支和第二分支的所述一对自由歧管端中间,每个所述入口面板的所述第一分支和所述第二分支一起限定柔顺区域;并且
其中,当所述入口面板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分支和所述第二分支中的一个相对于所述主要部段在第一方向上延伸超出所述热交换器模块的所述主要部段的平面,所述第一分支和所述第二分支中的另一个相对于所述主要部段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方向大致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
每个所述出口面板的所述第一分支和所述第二分支一起限定所述柔顺区域,所述第一分支和所述第二分支在所述接合部分的任一侧上彼此沿相反方向延伸,并且其中当所述出口面板处于所述可操作位置时,所述第一分支和所述第二分支中的一个相对于所述主要部段沿第一方向延伸超出所述热交换器模块的所述主要部段的平面,所述第一分支和所述第二分支中的另一个相对于所述主要部段在第二方向上延伸,所述第二方向大致相反于所述第一方向,
其中,所述互连的第一入口歧管接触区域和第二入口歧管接触区域以及互连的第一出口歧管接触区域和第二出口歧管接触区域限定了用于将公共热交换流体引入到所述热交换器和从所述热交换器排放所述公共热交换流体的相应入口歧管和出口歧管。
17.一种组装热交换器的方法,包括:
提供多个基本上平坦的热交换器模块,每个所述热交换器模块限定内部流动通道,每个所述热交换器模块包括:
大致平坦的主要部段;
入口面板;和
出口面板;
所述入口面板和出所述口面板通过接合部分接合到所述热交换器模块的所述主要部段;
内部入口流体通道,形成在与所述内部流动通道流体地连通的所述入口面板中;
内部出口流体通道,形成在与所述内部流动通道流体地连通的所述出口面板中;
其中所述入口面板在所述接合部分和所述入口面板的对应自由端之间延伸,并且其中所述出口面板在所述接合部分和所述出口面板的对应自由端之间延伸;
其中每个所述入口面板和所述出口面板包括形成在其中的流体入口开口和流体出口开口,用于在相邻入口面板和相邻出口面板之间建立流体连通;
将所述多个基本上平坦的热交换器模块布置成堆叠,使相邻热交换器模块的所述入口面板和所述出口面板对准,使得一个热交换器模块的所述流体出口开口与相邻热交换器的所述流体入口开口对准,从而提供模块之间的流体连通;
在局部区域中将所述多个基本上平坦的热交换器模块的所述入口面板和所述出口面板钎焊在一起,从而在所述热交换器模块之间建立流体连通,同时所述热交换器模块的所述主要部段保持不结合;
在钎焊后操纵所述入口面板和所述出口面板,以使相邻热交换器模块的大致平坦的主要部段间隔开,从而在它们之间形成间隙。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每个热交换器模块包括一对配合的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中的每个限定由周边凸缘围绕的中心大致平坦部分,当所述板以面对面配合关系布置时,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的中心大致平坦部分彼此间隔开,所述内部流动通道限定在所述间隔开的中心大致平坦部分之间,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板还包括入口面板和出口面板,它们通过在其间延伸的相应间隙而与所述中心大致平坦部分隔开,并通过所述接合部分连接到所述中心大致平坦部分,所述入口面板和所述出口面板各自限定由周边凸缘包围的中心部分。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钎焊垫片布置在所述堆叠中的相邻入口面板和相邻出口面板之间;并且其中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由单面钎焊包覆材料构成。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使所述入口面板和所述出口面板弯折和/或挠曲超出所述热交换器模块的所述主要部段的平面而操纵所述入口面板和所述出口面板,从而形成用于在其间接收电池电芯容器的间隙。
CN201580060016.4A 2014-09-05 2015-09-04 用于电池单元的可展开堆叠板式热交换器 Active CN10707836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462046316P 2014-09-05 2014-09-05
US62/046,316 2014-09-05
PCT/CA2015/050852 WO2016033694A1 (en) 2014-09-05 2015-09-04 Expandable stacked plate heat exchanger for a battery uni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78367A true CN107078367A (zh) 2017-08-18
CN107078367B CN107078367B (zh) 2019-08-30

Family

ID=554383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60016.4A Active CN107078367B (zh) 2014-09-05 2015-09-04 用于电池单元的可展开堆叠板式热交换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520626B2 (zh)
CN (1) CN107078367B (zh)
CA (1) CA2960157A1 (zh)
DE (1) DE112015004053T5 (zh)
WO (1) WO2016033694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90313A (zh) * 2020-06-28 2020-08-04 四川大学 用于动力电池组的逆流式冷却系统及动力电池组
WO2022008538A1 (de) * 2020-07-06 2022-01-13 Webasto SE Temperierungsvorrichtung zum temperieren einer batteriekomponente und batteriegehäuse mit temperierungsvorrichtung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3206581A1 (de) * 2013-04-12 2014-10-16 Behr Gmbh & Co. Kg Wärmeübertragerbauteil
FR3054306B1 (fr) 2016-07-25 2018-07-13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Dispositif de refroidissement d’une unite de stockage d’energie, ensemble associe.
CN110199430B (zh) * 2017-01-19 2023-03-14 达纳加拿大公司 带有成直线的配件的逆流式换热器
EP3399271B1 (en) 2017-05-02 2021-08-18 HS Marston Aerospace Limited Heat exchanger
DE102018130335A1 (de) * 2018-11-29 2020-06-04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Hochvoltbatterie mit einer Temperiereinrichtung sowie Fahrzeug
FR3094469A1 (fr) * 2019-03-29 2020-10-02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Dispositif de régulation thermique
FR3100608A1 (fr) * 2019-09-10 2021-03-12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Système de gestion thermique pour composant électrique
GB2588646A (en) * 2019-10-30 2021-05-05 Xerotech Ltd A component for a battery module
CN113571796B (zh) * 2020-04-29 2023-10-1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温控组件及电池包
CN113571795B (zh) * 2020-04-29 2023-10-1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温控组件及电池包
CN113970268A (zh) * 2020-07-25 2022-01-25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组件及一种车辆热管理系统
DE102021201340A1 (de) * 2021-02-12 2022-08-18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Kühlkörper für Akkumulatorzellen sowie Akkumulator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62820A1 (en) * 2010-01-04 2011-07-07 Weber Derek R Cooling plate for lithium-ion battery pack
US20120028156A1 (en) * 2010-07-30 2012-02-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tack having uniform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US20120082880A1 (en) * 2010-10-04 2012-04-05 Lg Chem Ltd. Battery cell assembly, heat exchange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heat exchanger
US20120237805A1 (en) * 2011-03-18 2012-09-20 Dana Canada Corporation Battery Cell Cooler
US20130143093A1 (en) * 2011-10-21 2013-06-06 Avl North America Inc. Battery cooling plate and cooling system
CN103210520A (zh) * 2010-10-04 2013-07-17 达纳加拿大公司 用于电池的保形的流体冷却热交换器
US20140186661A1 (en) * 2009-07-29 2014-07-03 Lg Chem, Ltd. Battery module and method for cooling the battery modu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35789A (en) 1965-10-21 1967-08-15 Raskin Walter Resilient heat exchange device
US4175617A (en) 1977-12-27 1979-11-27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Skewed turn coiled tube heat exchanger for refrigerator evaporators
CA1229377A (en) 1983-06-02 1987-11-17 Arthur Kaufman Cooling assembly for fuel cells
JP2000048867A (ja) 1998-07-31 2000-02-18 Toyota Motor Corp 組電池
JP2001196103A (ja) 2000-01-12 2001-07-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組電池の冷却構造
CN100355145C (zh) 2002-02-19 2007-12-12 3M创新有限公司 高能电化学电池用的温度控制装置和方法
JP4308515B2 (ja) 2002-12-27 2009-08-0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電池モジュール
KR100669414B1 (ko) 2004-11-30 2007-01-15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전지 모듈과 전지 모듈의 격벽
KR100949331B1 (ko) 2006-06-09 2010-03-26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차 전지 모듈
US7610949B2 (en) 2006-11-13 2009-11-03 Dana Canada Corporation Heat exchanger with bypass
US20080311468A1 (en) 2007-06-18 2008-12-18 Weston Arthur Hermann Optimized cooling tube geometry for intimate thermal contact with cells
US9780421B2 (en) 2010-02-02 2017-10-03 Dana Canada Corporation Conformal heat exchanger for battery cell stack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186661A1 (en) * 2009-07-29 2014-07-03 Lg Chem, Ltd. Battery module and method for cooling the battery module
US20110162820A1 (en) * 2010-01-04 2011-07-07 Weber Derek R Cooling plate for lithium-ion battery pack
US20120028156A1 (en) * 2010-07-30 2012-02-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tack having uniform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US20120082880A1 (en) * 2010-10-04 2012-04-05 Lg Chem Ltd. Battery cell assembly, heat exchange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heat exchanger
CN103210520A (zh) * 2010-10-04 2013-07-17 达纳加拿大公司 用于电池的保形的流体冷却热交换器
US20120237805A1 (en) * 2011-03-18 2012-09-20 Dana Canada Corporation Battery Cell Cooler
US20130143093A1 (en) * 2011-10-21 2013-06-06 Avl North America Inc. Battery cooling plate and cooling system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90313A (zh) * 2020-06-28 2020-08-04 四川大学 用于动力电池组的逆流式冷却系统及动力电池组
WO2022008538A1 (de) * 2020-07-06 2022-01-13 Webasto SE Temperierungsvorrichtung zum temperieren einer batteriekomponente und batteriegehäuse mit temperierungsvorrichtu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072165A1 (en) 2016-03-10
CA2960157A1 (en) 2016-03-10
US9520626B2 (en) 2016-12-13
CN107078367B (zh) 2019-08-30
DE112015004053T5 (de) 2017-05-18
WO2016033694A1 (en) 2016-03-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78367B (zh) 用于电池单元的可展开堆叠板式热交换器
US11239512B2 (en) Counterflow heat exchanger with side entry fittings
US10601093B2 (en) Counter-flow heat exchanger for battery thermal management applications
CN107112612B (zh) 用于电池热管理应用的逆流式热交换器
US5927396A (en) Multi-fluid heat transfer device having a plate stack construction
US10475724B2 (en) Heat exchangers for dual-sided cooling
CN109154481A (zh) 具有集成旁路的用于电池热管理应用的热交换器
CN102939509B (zh) 板式热交换器、油冷却系统以及用于冷却油的方法
CN103994675B (zh) 热交换器
CN106575804A (zh) 具有柔顺传热表面的多侧面换热器
CN103988043A (zh) 具有均匀流动离开歧管的低轮廓、分流增压空气冷却器
CN109154474A (zh) 热交换器和热交换系统
US11486662B2 (en) Internal degas feature for plate-fin heat exchangers
CN105980805A (zh) 用于制造板状热交换器的方法、板状热交换器和具有板状热交换器的复合件
KR20170079191A (ko) 전기소자 냉각용 열교환기
US20140338873A1 (en) Stacked-Plate Heat Exchanger Including A Collector
CN108933309A (zh) 用于电动车辆和混合动力车辆的单池模块
CN114303276A (zh) 热交换器
CN103717038A (zh) 用于引导流体的装置
US9068780B2 (en) Twist vane counter-parallel flow heat exchanger apparatus and method
KR20080076222A (ko) 적층형 열교환기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CN216720056U (zh) 电池包及车辆
CN206628462U (zh) 电力半导体用冷却装置
CN209104322U (zh) 换热板及电池模组
US20200141657A1 (en) Laminated heat exchange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