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55999A - 通过微生物裂解反应提高市政污泥脱水性能的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过微生物裂解反应提高市政污泥脱水性能的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55999A
CN107055999A CN201710391568.4A CN201710391568A CN107055999A CN 107055999 A CN107055999 A CN 107055999A CN 201710391568 A CN201710391568 A CN 201710391568A CN 107055999 A CN107055999 A CN 1070559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udge
retort
icu
control unit
industrial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9156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冉
高磊
杨安康
陈舟凯
陈功
段海昕
王文强
杨诗月
杨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Zhuo Sourc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Zhuo Sourc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Zhuo Sourc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Zhuo Sourc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39156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055999A/zh
Publication of CN1070559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559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1/00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 C02F11/02Biological trea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1/00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 C02F11/12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微生物裂解反应提高市政污泥脱水性能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反应罐、控制室、氧气罐以及机械脱水机,所述反应罐内设置有搅拌装置和加热机,所述搅拌设置在反应罐的上方,搅拌装置靠近反应罐底部,使污泥和噬菌型细菌菌液在反应罐内充分混合;所述加热机设置在反应罐底部,使反应罐内部能够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所述反应罐前端设置有污泥入口,与之前的污泥浓缩池污泥出口连接;所述反应罐的后端设置有污泥出口,与之后的机械脱水机污泥入口连接;所述反应罐前端还设置有菌液入口,与之前的菌液投加机连接;所述氧气罐的氧气出口与反应罐连接,用以调节溶解氧;所述机械脱水机,收到信号后开启进行对于处理后污泥的机械脱水。

Description

通过微生物裂解反应提高市政污泥脱水性能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通过微生物裂解反应提高市政污泥脱水性能的装置,属于市政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污水的产生量与处理量逐年增加,从而导致污水处理厂伴生的剩余污泥产量快速增长。污泥的处理处置目前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社会和环境问题。
污水处理厂产生的剩余污泥含水量一般达95%以上,污泥含水量高且不易脱水.污泥中大量的胞内水与结合水难以通过机械的方式被释放出来。目前,简单机械压滤污泥脱水技术只能将污泥含水率降到80%左右,造成污泥处理处置费用占到整个污水处理厂总费用的20%~45%。现有的物理化学污泥减量预处理技术主要包括超声波法和化学药剂调理法等,超声波法通过超声波的空穴作用压碎细胞壁,释放出细胞内所含的成分和细胞质从而实现污泥减量。传统的化学调理法常使用PAC、FeCl3和PAM 等药剂通过电中和架桥作用促使污泥颗粒絮凝来改善污泥脱水性。但是物理方式能耗较高,化学方式中投入的化学药剂会造成二次污染,影响后续污泥的安全处理处置。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科学、高效与环境友好的污泥脱水减量方法。
相对于前两类污泥减量方法,污泥的生物处理对阻碍细胞裂解的刚性细胞膜结构的破坏程度较大,有利于污泥易生物降解胞内物质的释放、污泥脱水性能的提高。同时通过生物捕食的生物链延长方式可强化污泥物质与能量的减量转移。因此,污泥的生物减量技术作为一种生态工程技术,具有减量效率高、能耗低、无二次污染等特点,已日益受到关注。
噬菌型细菌是一类以捕食宿主菌为生的小型寄生性细菌,可破坏细胞壁,穿入宿主细胞,裂解大多数科、属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和部分革兰氏阳性细菌.到目前为止,各国科学家已分别从土壤、下水道污水、河水、海洋、植物根系、以及人类与哺乳动物粪便中发现了这类微生物。噬菌型细菌在自然界存在的广泛性、对宿主细胞的裂解高效性与依赖性及对宿主菌的选择非特异性预示其可以有效破坏细胞壁,影响污泥絮体组成与结构,故在提高污泥脱水性能上具有巨大应用潜力。但是,利用噬菌型细菌处理市政污泥的过程对于生长条件要求较高,若不能达到最佳噬菌型细菌的生长环境,其高效生物裂解作用不能够完全体现。因此,需要提出一种利用噬菌型细菌提高市政污泥脱水性能的装置及方法,以满足污泥处理处置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针对现有工艺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通过微生物裂解反应提高市政污泥脱水性能的装置,该技术方案充分考虑到噬菌型细菌提高污泥脱水性能时各种因素的影响,该方案是一种适合利用微生物即噬菌型细菌进行污泥细胞裂解的装置及方法。本方法不使用化学絮凝剂或其他任何药剂,不带来二次污染,可以满足脱水污泥含水率降到60%以下的污泥裂解需求,能有效解决泥饼含水率高的问题,同时还能降低裂解预处理费用,降低综合处置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通过微生物裂解反应提高市政污泥脱水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反应罐、控制室、氧气罐以及机械脱水机,所述反应罐内设置有搅拌装置和加热机,
所述搅拌设置在反应罐的上方,搅拌装置靠近反应罐底部,使污泥和噬菌型细菌菌液在反应罐内充分混合;所述加热机设置在反应罐底部,使反应罐内部能够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所述反应罐前端设置有污泥入口,与之前的污泥浓缩池污泥出口连接;所述反应罐的后端设置有污泥出口,与之后的机械脱水机污泥入口连接;
所述反应罐前端还设置有菌液入口,与之前的菌液投加机连接;
所述氧气罐的氧气出口与反应罐连接,用以调节溶解氧;
所述机械脱水机,收到信号后开启进行对于处理后污泥的机械脱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装置还包括噬菌型细菌菌液池,污泥浓缩池,还包括
与所述污泥入口连接的污泥进泥输送管道,其上安装有污泥泵,收到信号开启,保证待处理污泥输送至反应罐;
与所述污泥出口连接的污泥出泥输送管道,其上安装有污泥泵,收到信号开启,保证处理后污泥输送至机械脱水机;
与所述菌液入口连接的菌液投加机,收到信号开启将菌液池中配置好的噬菌型细菌菌液输送至反应罐。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装置还包括污泥检测传感器和第一工业控制器;
所述污泥检测传感器设置于反应罐中,污泥检测传感器包含温度测定探头、溶解氧测定探头以及pH测定探头,用于测量反应罐内污泥的温度、溶解氧和pH值;
所述第一工业控制器设置在控制柜中,若水温低于15℃,第一工业控制器控制加热机工作,将水温升高至15—35℃;若溶解氧低于1mg/L,第一工业控制器调节氧气罐出气阀的开度,调节溶解氧至1-10mg/L,所述第一工业控制器通过工业以太网连接,由一台工业嵌入式主机集中控制。
氧气罐出气阀、加热机和污泥传感器分别与第一工业控制器电信息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装置还包括污泥毛细吸水时间检测传感器和第二工业控制器,
所述污泥毛细吸水时间检测传感器用于测量反应罐内污泥的毛细吸水时间,反应罐前进泥输送管道上污泥泵、反应罐后出泥输送管道上污泥泵、菌液投加机后菌液阀、机械脱水机和污泥毛细吸水时间检测传感器分别与所述第二工业控制器电信息连接;
所述第二工业控制器设置在控制柜中,污泥毛细吸水时间检测传感器对反应罐内污泥的毛细吸水时间进行实时测定,若反应罐内污泥的毛细吸水时间测定值在持续下降过程中,出现拐点,第二工业控制器控制反应罐后出泥输送管道上污泥泵打开,同时启动机械脱水机。待污泥全部经过机械脱水机处理后,第二工业控制器控制反应罐前进泥输送管道上污泥泵打开,进行下一批次的污泥处理。
通过生物裂解作用提高市政污泥脱水性能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噬菌型细菌菌液制备,将培养好的噬菌型细菌进行离心并重悬,使其浓度范围在103—106pfu/mL或使用制备好的噬菌型细菌固态菌剂活化后使其浓度范围在103—106pfu/mL;
2)向反应罐排入污泥进行搅拌预处理,第二工业控制器控制进泥输送管道上污泥泵的开启以及菌液投加机的启动,浓缩污泥在进入反应罐中和噬菌型细菌进行混合和搅拌,搅拌速度为30-150r/min,使噬菌型细菌在污泥中的最终浓度为102—105pfu/mL;
3)在反应罐中进行裂解处理,反应罐中的污泥检测传感器会将污泥温度、溶解氧和pH测试的结果传输至第一工业控制器,第一工业控制器会根据初设环境对污泥温度、溶解氧进行自动调整并时刻显示污泥pH值,出气阀若水温低于15℃,第一工业控制器控制加热机工作,将水温升高至15—35℃;若溶解氧低于1mg/L,第一工业控制器调节氧气罐出气阀的开度,调节溶解氧至1-10mg/L;
4)启动脱水机,污泥毛细吸水时间检测传感器对反应罐内污泥的毛细吸水时间进行实时测定。污泥毛细吸水时间用于确定污泥脱水性能,指污泥在吸水滤纸上渗透一定距离所需要的时间,在正常情况下其测定数值会不断减少直至出现拐点并开始持续上升,若反应罐内污泥的毛细吸水时间测定值在持续下降过程中,出现拐点,第二工业控制器以电信号控制反应罐后出泥输送管道上污泥泵打开,同时启动机械脱水机,污泥进入机械脱水阶段。
5)重复第(2)-(4)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该技术方案利用生物裂解作用提高市政污泥脱水性能的装置结构简单,具有较高的处理效果,反应器内设有温度控制系统,不受地区气候差异影响,同时不受季节变化影响,可在北方低温条件下正常运行;
2)反应罐中设有污泥检测传感器和工业控制器,时刻保持反应罐中为噬菌型细菌最适生长环境和最佳裂解效果所需环境,使噬菌型细菌存活率得到保持并且处理效果达到稳定。
3)污泥毛细吸水时间检测传感器和工业控制器的使用使本方法简单且自动化程度高。可应用于常规市政污水处理厂生物处理工艺的二沉池、污泥浓缩池或改良污泥浓缩池中,同时各流程的开始和结束由工业控制器自动控制,人为控制需求小,可进行连续反应。
4)处理污泥采用单管进泥方式,一般只需要配备少数泥泵,因而投资、维护、运行费用较低,便于管理和控制,有效节省运行费用。
5)该方案不产生二次污染,生态与卫生安全性高,与目前污水处理厂多使用的化学絮凝剂或化学调节剂相比,本发明所使用的噬菌型细菌在完成裂解宿主细胞的任务后,会因饥饿而自动消亡,因此对公共健康无毒副作用,也为污泥的绿色处理处置提供保障。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噬菌型细菌菌液池;2、污泥浓缩池;3、反应罐;4、氧气罐;5、机械脱水机;6、搅拌装置;7、加热机;8、污泥毛细吸水时间检测传感器;9、第二工业控制器;10、污泥检测传感器;11、第一工业控制器;12、控制室;13、菌液投加机;14、污泥泵I;15、污泥泵II;16、氧气罐出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参见图1,一种通过微生物裂解反应提高市政污泥脱水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反应罐3、控制室12、氧气罐4以及机械脱水机5,所述反应罐内设置有搅拌装置6和加热机7,所述搅拌设置在反应罐的上方,搅拌装置靠近反应罐底部,使污泥和噬菌型细菌菌液在反应罐内充分混合;所述加热机设置在反应罐底部,使反应罐内部能够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所述反应罐前端设置有污泥入口,与之前的污泥浓缩池污泥出口连接;所述反应罐的后端设置有污泥出口,与之后的机械脱水机污泥入口连接;所述反应罐前端还设置有菌液入口,与之前的菌液投加机连接;所述氧气罐的氧气出口与反应罐连接,用以调节溶解氧;所述机械脱水机,收到信号后开启进行对于处理后污泥的机械脱水;所述装置还包括噬菌型细菌菌液池1,污泥浓缩池2, 与所述污泥入口连接的污泥泵I 14,收到信号开启将待处理污泥输送至反应罐;与所述污泥出口连接的污泥泵II 15,收到信号开启将处理后污泥输送至机械脱水机;与所述菌液入口连接的菌液投加机13,收到信号开启将菌液池中配置好的噬菌型细菌菌液输送至反应罐3,所述装置还包括污泥检测传感器10和第一工业控制器11;
所述污泥检测传感器设置于反应罐中,污泥检测传感器包含温度测定探头、溶解氧测定探头以及pH测定探头,用于测量反应罐内污泥的温度、溶解氧和pH值;第一工业控制器,所述第一工业控制器设置在控制柜中,若水温低于15℃,第一工业控制器控制加热机工作,将水温升高至15—35℃;若溶解氧低于1mg/L,第一工业控制器调节氧气罐出气阀的开度,调节溶解氧至1-10mg/L,所述工业控制器通过工业以太网连接,由一台工业嵌入式主机集中控制。氧气罐出气阀16、加热机7和污泥传感器10分别与第一工业控制器11电信息连接。所述装置还包括污泥毛细吸水时间检测传感器和8第二工业控制器9,所述污泥毛细吸水时间检测传感器用于测量反应罐内污泥的毛细吸水时间,反应罐前进泥输送管道上污泥泵14、反应罐后出泥输送管道上污泥泵15、菌液投加机后菌液阀、机械脱水机和污泥毛细吸水时间检测传感器分别与所述第二工业控制器9电信息连接;所述第二工业控制器9设置在控制柜中,污泥毛细吸水时间检测传感器对反应罐内污泥的毛细吸水时间进行实时测定,若反应罐内污泥的毛细吸水时间在持续下降过程中,突然出现拐点,并持续增加至高于前一次测定数值,第二工业控制器9控制反应罐前污泥泵I 14、反应罐后出泥输送管道上污泥泵的打开以及菌液投加机后、机械脱水机的的启动,进行下一批次的污泥脱水处理,处理中需要向反应罐内通过输入管道进行供氧。该技术方案充分考虑到噬菌型细菌提高污泥脱水性能时各种因素的影响,该方案是一种适合利用微生物即噬菌型细菌来进行污泥细胞裂解的装置及方法。本方法不使用化学絮凝剂,不带来二次污染,可以满足脱水污泥含水率降到60%以下的污泥裂解需求,能有效解决泥饼含水率高的问题,同时还能降低裂解预处理费用,降低综合处置成本。
实施例2:参见图1,通过生物裂解作用提高市政污泥脱水性能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噬菌型细菌菌液制备,将培养好的噬菌型细菌进行离心并重悬,使其浓度范围在103—106pfu/mL或使用制备好的噬菌型细菌固态菌剂活化后使其浓度范围在103—106pfu/mL;
2)向反应罐排入污泥进行搅拌预处理,第二工业控制器控制进泥输送管道上污泥泵的开启以及菌液投加机的启动,浓缩污泥在进入反应罐中和噬菌型细菌进行混合和搅拌,搅拌速度为30-150r/min,使噬菌型细菌在污泥中的最终浓度为102—105pfu/mL;
3)在反应罐中进行裂解处理,反应罐中的污泥检测传感器会将污泥温度、溶解氧和pH测试的结果传输至第一工业控制器,第一工业控制器会根据初设环境对污泥温度、溶解氧进行自动调整并时刻显示污泥pH值,出气阀若水温低于15℃,第一工业控制器控制加热机工作,将水温升高至15—35℃;若溶解氧低于1mg/L,第一工业控制器调节氧气罐出气阀的开度,调节溶解氧至1-10mg/L;
4)启动脱水机,污泥毛细吸水时间检测传感器对反应罐内污泥的毛细吸水时间进行实时测定污泥毛细吸水时间用于确定污泥脱水性能,指污泥在吸水滤纸上渗透一定距离所需要的时间,在正常情况下其测定数值会不断减少直至出现拐点并开始持续上升,若反应罐内污泥的毛细吸水时间测定值在持续下降过程中,出现拐点,第二工业控制器以电信号控制出泥输送管道上污泥泵开启以及机械脱水机的启动,污泥进入机械脱水阶段。
5)重复第(2)-(4)步。
应用实施例1:
参见图1,采用本装置和方法在某污水处理厂对污泥进行小规模处理,该污水处理厂使用SBR工艺,处理污泥来自SBR池。
(1)噬菌型细菌液的制备
提前制备噬菌型细菌液,噬菌型细菌菌液中噬菌型细菌浓度达103pfu/mL数量级。
(2)污泥的预处理
污泥量取100L,污泥经过自然沉降,取下层污泥,其含水率基本达到90%,污泥pH测定结果为6.40,污泥温度测定为22℃,通过进泥泵进入反应罐中搅拌均匀。
(3)噬菌型细菌菌液的投加;
小规模处理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所有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污泥取同一批次预处理的污泥。经沉淀后的下层浓稠污泥通过两个相同的装置处理。
对照组:处理污泥体积为100L,加入10L纯水,混合均匀。
实验组:处理污泥体积为100L,添加噬菌型细菌菌液10L,并且其浓度达到103pfu/mL,混合均匀。
实验组和对照组都通过第一工业控制器使温度保持在10-40℃、通过第一工业控制器使溶解氧保持在1-10mg/L,通过第一工业控制器使pH值保持在5-8,处理24h,每隔6h,测定脱水机最终处理后泥饼的含水率,记录污泥毛细吸水时间检测传感器显示数据。。
(4)检测结果:
污泥毛细吸水时间用于确定污泥脱水性能,指污泥在吸水滤纸上渗透一定距离所需要的时间,污泥中添加噬菌型细菌浓度达到102pfu/mL,在12h和24h处能使污泥毛细吸水时间分别降低25%和30%;经24h生物裂解处理后的污泥滤饼含水率从70%降低至58%,污泥体积平均减少28%。由此可证明污泥通过本发明提出的处理方法及装置能够显著提高污泥的脱水性能,以达到污泥减量目的。
应用实施例2:
参见图1,采用本装置和方法在某污水处理厂对污泥进行小规模处理,该污水处理厂使用SBR工艺,处理污泥来自SBR池。
(1)噬菌型细菌液的制备
提前制备噬菌型细菌液,噬菌型细菌菌液中噬菌型细菌浓度达104pfu/mL数量级。
(2)污泥的预处理
污泥量取100L,污泥经过自然沉降,取下层污泥,其含水率基本达到97%,污泥pH测定结果为6.10,污泥温度测定为15℃,通过进泥泵进入反应罐中搅拌均匀。
(3)噬菌型细菌菌液的投加;
小规模处理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所有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污泥取同一批次预处理的污泥。经沉淀后的下层浓稠污泥通过两个相同的装置处理。
对照组:处理污泥体积为100L,加入10L纯水,混合均匀。
实验组:处理污泥体积为100L,添加噬菌型细菌菌液10L,并且其浓度达到103pfu/mL,混合均匀。
实验组和对照组都通过第一工业控制器使温度保持在10-40℃、通过第一工业控制器使溶解氧保持在1-10mg/L,通过第一工业控制器使pH值保持在5-8,处理24h,每隔6h,测定脱水机最终处理后泥饼的含水率,记录污泥毛细吸水时间检测传感器显示数据。。
(4)检测结果:
污泥毛细吸水时间用于确定污泥脱水性能,指污泥在吸水滤纸上渗透一定距离所需要的时间,污泥中添加噬菌型细菌浓度达到103pfu/mL,在12h和24h处能使污泥毛细吸水时间分别降低21%和36%;经24h生物裂解处理后的污泥滤饼含水率从68%降低至55%,污泥体积平均减少20%。由此可证明污泥通过本发明提出的处理方法及装置能够显著提高污泥的脱水性能,以达到污泥减量目的。
应用实施例3:
参见图1,采用本装置和方法在某污水处理厂对污泥进行小规模处理,该污水处理厂使用SBR工艺,处理污泥来自SBR池。
(1)噬菌型细菌液的制备
提前制备噬菌型细菌液,噬菌型细菌菌液中噬菌型细菌浓度达105pfu/mL数量级。
(2)污泥的预处理
污泥量取100L,污泥经过自然沉降,取下层污泥,其含水率基本达到95%,污泥pH测定结果为6.7,污泥温度测定为28℃,通过进泥泵进入反应罐中搅拌均匀。
(3)噬菌型细菌菌液的投加;
小规模处理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所有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污泥取同一批次预处理的污泥。经沉淀后的下层浓稠污泥通过两个相同的装置处理。
对照组:处理污泥体积为100L,加入10L纯水,混合均匀。
实验组:处理污泥体积为100L,添加噬菌型细菌菌液10L,并且其浓度达到104pfu/mL,混合均匀。
实验组和对照组都通过第一工业控制器使温度保持在10-40℃、通过第一工业控制器使溶解氧保持在1-10mg/L,通过第一工业控制器使pH值保持在5-8,处理24h,每隔6h,测定脱水机最终处理后泥饼的含水率,记录污泥毛细吸水时间检测传感器显示数据。。
(4)检测结果:
污泥毛细吸水时间用于确定污泥脱水性能,指污泥在吸水滤纸上渗透一定距离所需要的时间,污泥中添加噬菌型细菌浓度达到103pfu/mL,在12h和24h处能使污泥毛细吸水时间分别降低26%和32%;经24h生物裂解处理后的污泥滤饼含水率从72%降低至59%,污泥体积平均减少23%。由此可证明污泥通过本发明提出的处理方法及装置能够显著提高污泥的脱水性能,以达到污泥减量目的。
应用实施例4:
参见图1,采用本装置和方法在某污水处理厂对污泥进行小规模处理,该污水处理厂使用SBR工艺,处理污泥来自SBR池。
(1)噬菌型细菌液的制备
提前制备噬菌型细菌液,噬菌型细菌菌液中噬菌型细菌浓度达106pfu/mL数量级。
(2)污泥的预处理
污泥量取100L,污泥经过自然沉降,取下层污泥,其含水率基本达到92%,污泥pH测定结果为6.2,污泥温度测定为30℃,通过进泥泵进入反应罐中搅拌均匀。
(3)噬菌型细菌菌液的投加;
小规模处理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所有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污泥取同一批次预处理的污泥。经沉淀后的下层浓稠污泥通过两个相同的装置处理。
对照组:处理污泥体积为100L,加入10L纯水,混合均匀。
实验组:处理污泥体积为100L,添加噬菌型细菌菌液10L,并且其浓度达到105pfu/mL,混合均匀。
实验组和对照组都通过第一工业控制器使温度保持在10-40℃、通过第一工业控制器使溶解氧保持在1-10mg/L,通过第一工业控制器使pH值保持在5-8,处理24h,每隔6h,测定脱水机最终处理后泥饼的含水率,记录污泥毛细吸水时间检测传感器显示数据。。
(4)检测结果:
污泥毛细吸水时间用于确定污泥脱水性能,指污泥在吸水滤纸上渗透一定距离所需要的时间,污泥中添加噬菌型细菌浓度达到103pfu/mL,在12h和24h处能使污泥毛细吸水时间分别降低21%和36%;经24h生物裂解处理后的污泥滤饼含水率从70%降低至57%,污泥体积平均减少21%。由此可证明污泥通过本发明提出的处理方法及装置能够显著提高污泥的脱水性能,以达到污泥减量目的。
应用实施例5:
参见图1,采用本装置和方法在某污水处理厂对污泥进行小规模处理,该污水处理厂使用CAST工艺,处理污泥来自污泥浓缩池。
(1)噬菌型细菌液的制备
提前制备噬菌型细菌液,噬菌型细菌菌液中噬菌型细菌浓度达106pfu/mL数量级。
(2)污泥的预处理
污泥量取100L,污泥经过自然沉降,取下层污泥,其含水率基本达到92%,污泥pH测定结果为6.7,污泥温度测定为23℃,通过进泥泵进入反应罐中搅拌均匀。
(3)噬菌型细菌菌液的投加;
小规模处理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所有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污泥取同一批次预处理的污泥。经沉淀后的下层浓稠污泥通过两个相同的装置处理。
对照组:处理污泥体积为100L,加入10L纯水,混合均匀。
实验组:处理污泥体积为100L,添加噬菌型细菌菌液10L,并且其浓度达到105pfu/mL,混合均匀。
实验组和对照组都通过第一工业控制器使温度保持在10-40℃、通过第一工业控制器使溶解氧保持在1-10mg/L,通过第一工业控制器使pH值保持在5-8,处理24h,每隔6h,测定脱水机最终处理后泥饼的含水率,记录污泥毛细吸水时间检测传感器显示数据。。
(4)检测结果:
污泥毛细吸水时间用于确定污泥脱水性能,指污泥在吸水滤纸上渗透一定距离所需要的时间,污泥中添加噬菌型细菌浓度达到103pfu/mL,在12h和24h处能使污泥毛细吸水时间分别降低20%和32%;经24h生物裂解处理后的污泥滤饼含水率从75%降低至60%,污泥体积平均减少23%。由此可证明污泥通过本发明提出的处理方法及装置能够显著提高污泥的脱水性能,以达到污泥减量目的。
应用实施例6:
参见图1,采用本装置和方法在某污水处理厂对污泥进行小规模处理,该污水处理厂使用A2-O工艺,处理污泥来自二沉池。
(1)噬菌型细菌液的制备
提前制备噬菌型细菌液,噬菌型细菌菌液中噬菌型细菌浓度达106pfu/mL数量级。
(2)污泥的预处理
污泥量取100L,污泥经过自然沉降,取下层污泥,其含水率基本达到97%,污泥pH测定结果为6.9,污泥温度测定为28℃,通过进泥泵进入反应罐中搅拌均匀。
(3)噬菌型细菌菌液的投加;
小规模处理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所有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污泥取同一批次预处理的污泥。经沉淀后的下层浓稠污泥通过两个相同的装置处理。
对照组:处理污泥体积为100L,加入10L纯水,混合均匀。
实验组:处理污泥体积为100L,添加噬菌型细菌菌液10L,并且其浓度达到105pfu/mL,混合均匀。
实验组和对照组都通过第一工业控制器使温度保持在10-40℃、通过第一工业控制器使溶解氧保持在1-10mg/L,通过第一工业控制器使pH值保持在5-8,处理24h,每隔6h,测定脱水机最终处理后泥饼的含水率,记录污泥毛细吸水时间检测传感器显示数据。。
(4)检测结果:
污泥毛细吸水时间用于确定污泥脱水性能,指污泥在吸水滤纸上渗透一定距离所需要的时间,污泥中添加噬菌型细菌浓度达到103pfu/mL,在12h和24h处能使污泥毛细吸水时间分别降低25%和39%;经24h生物裂解处理后的污泥滤饼含水率从72%降低至64%,污泥体积平均减少29%。由此可证明污泥通过本发明提出的处理方法及装置能够显著提高污泥的脱水性能,以达到污泥减量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作出的等同变换或替代均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通过微生物裂解反应提高市政污泥脱水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反应罐、控制室、氧气罐以及机械脱水机,所述反应罐内设置有搅拌装置和加热机;
所述搅拌设置在反应罐的上方,搅拌装置靠近反应罐底部,使污泥和噬菌型细菌菌液在反应罐内充分混合;所述加热机设置在反应罐底部,使反应罐内部能够恒定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所述反应罐前端设置有污泥入口,与之前的污泥浓缩池污泥出口连接;所述反应罐的后端设置有污泥出口,与之后的机械脱水机污泥入口连接;
所述反应罐前端还设置有菌液入口,与之前的菌液投加机连接;
所述氧气罐的氧气出口与反应罐连接,用以调节溶解氧;
所述机械脱水机,收到信号后开启,进行处理后污泥的机械脱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微生物裂解反应提高市政污泥脱水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噬菌型细菌菌液池,污泥浓缩池,还包括
与所述污泥入口连接的污泥进泥输送管道,其上安装有污泥泵,收到信号开启,保证待处理污泥输送至反应罐;
与所述污泥出口连接的污泥出泥输送管道,其上安装有污泥泵,收到信号开启,保证处理后污泥输送至机械脱水机;
与所述菌液入口连接的菌液投加机,收到信号开启,将菌液池中配置好的噬菌型细菌菌液输送至反应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过微生物裂解反应提高市政污泥脱水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污泥检测传感器和第一工业控制器;
所述污泥检测传感器设置于反应罐中,污泥检测传感器包含温度测定探头、溶解氧测定探头以及pH测定探头,用于测量反应罐内污泥的温度、溶解氧和pH值;
第一工业控制器,所述工业控制器设置在控制柜中,若水温低于15℃,第一工业控制器控制加热机工作,将水温升高至15—35℃;若溶解氧低于1mg/L,第一工业控制器调节氧气罐出气阀的开度,调节溶解氧至1-10mg/L,所述第一工业控制器通过工业以太网连接,由一台工业嵌入式主机集中控制,氧气罐出气阀、加热机和污泥传感器分别与第一工业控制器电信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通过微生物裂解反应提高市政污泥脱水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污泥毛细吸水时间检测传感器和第二工业控制器,
所述污泥毛细吸水时间检测传感器用于测量反应罐内污泥的毛细吸水时间,反应罐前进泥输送管道上污泥泵、反应罐后出泥输送管道上污泥泵、菌液投加机后菌液阀、机械脱水机和污泥毛细吸水时间检测传感器分别与所述第二工业控制器电信息连接;
所述第二工业控制器设置在控制柜中,污泥毛细吸水时间检测传感器对反应罐内污泥的毛细吸水时间进行实时测定,若反应罐内污泥的毛细吸水时间在持续下降过程中,突然出现拐点,并持续增加至高于前一次测定数值,第二工业控制器控制反应罐前进泥输送管道上污泥泵、反应罐后出泥输送管道上污泥泵的打开以及菌液投加机后菌液阀、机械脱水机的的启动,进行下一批次的污泥脱水处理。
5.采用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装置提高市政污泥脱水性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噬菌型细菌菌液制备,将培养好的噬菌型细菌进行离心并重悬,使其浓度范围在103—106pfu/mL或使用制备好的噬菌型细菌固态菌剂活化后使其浓度范围在103—106pfu/mL;
2)向反应罐排入污泥进行搅拌预处理,第二工业控制器控制进泥输送管道上污泥泵的开启以及菌液投加机的启动,浓缩污泥在进入反应罐中和噬菌型细菌进行混合和搅拌,搅拌速度为30-150r/min,使噬菌型细菌在污泥中的最终浓度为102—105pfu/mL;
3)在反应罐中进行裂解处理,反应罐中的污泥检测传感器会将污泥温度、溶解氧和pH测试的结果传输至第一工业控制器,第一工业控制器会根据初设环境对污泥温度、溶解氧进行自动调整并时刻显示污泥pH值,出气阀若水温低于15℃,第一工业控制器控制加热机工作,将水温升高至15—35℃;若溶解氧低于1mg/L,第一工业控制器调节氧气罐出气阀的开度,调节溶解氧至1-10mg/L;
4)启动脱水机,污泥毛细吸水时间检测传感器对反应罐内污泥的毛细吸水时间进行实时测定;污泥毛细吸水时间用于确定污泥脱水性能,指污泥在吸水滤纸上渗透一定距离所需要的时间,在正常情况下其测定数值随污泥生物裂解处理过程不断降低直至出现拐点并开始持续上升;若反应罐内污泥的毛细吸水时间测定值在持续下降过程中,出现拐点,第二工业控制器以电信号控制反应罐后出泥输送管道上污泥泵打开,,同时启动机械脱水机,污泥进入机械脱水阶段;
5)重复第(2)-(4)步。
CN201710391568.4A 2017-05-27 2017-05-27 通过微生物裂解反应提高市政污泥脱水性能的装置及方法 Pending CN1070559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91568.4A CN107055999A (zh) 2017-05-27 2017-05-27 通过微生物裂解反应提高市政污泥脱水性能的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91568.4A CN107055999A (zh) 2017-05-27 2017-05-27 通过微生物裂解反应提高市政污泥脱水性能的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55999A true CN107055999A (zh) 2017-08-18

Family

ID=596176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91568.4A Pending CN107055999A (zh) 2017-05-27 2017-05-27 通过微生物裂解反应提高市政污泥脱水性能的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05599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98785A (zh) * 2018-04-04 2018-07-20 陈泽楠 一种市政污泥处理装置
CN108715507A (zh) * 2018-05-25 2018-10-30 苏州佑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污泥处理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29098A (ja) * 1984-11-27 1986-06-17 Nishihara Environ Sanit Res Corp 汚泥の減量化方法
US5382356A (en) * 1991-11-29 1995-01-17 Tokyo Metropolita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sludge dewatering
JP2003190993A (ja) * 2001-12-27 2003-07-08 Toyo Clean Kagaku Kk 汚泥の生物処理
KR20030097289A (ko) * 2002-06-20 2003-12-31 명지대학교 초음파 에너지를 이용하여 슬러지의 탈수성을 높이는 방법및 실제 활용을 위한 운전인자를 구하는 방법
CN103553292A (zh) * 2013-11-19 2014-02-05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一种污泥磁化脱水处理装置
CN105254155A (zh) * 2015-11-27 2016-01-20 余冉 一种提高污泥脱水性能的生物破壁方法
CN105969690A (zh) * 2016-06-06 2016-09-28 东南大学 一种噬菌型细菌及其在污泥减量中的应用
CN207276452U (zh) * 2017-05-27 2018-04-27 杭州源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通过微生物裂解反应提高市政污泥脱水性能的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29098A (ja) * 1984-11-27 1986-06-17 Nishihara Environ Sanit Res Corp 汚泥の減量化方法
US5382356A (en) * 1991-11-29 1995-01-17 Tokyo Metropolita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sludge dewatering
JP2003190993A (ja) * 2001-12-27 2003-07-08 Toyo Clean Kagaku Kk 汚泥の生物処理
KR20030097289A (ko) * 2002-06-20 2003-12-31 명지대학교 초음파 에너지를 이용하여 슬러지의 탈수성을 높이는 방법및 실제 활용을 위한 운전인자를 구하는 방법
CN103553292A (zh) * 2013-11-19 2014-02-05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一种污泥磁化脱水处理装置
CN105254155A (zh) * 2015-11-27 2016-01-20 余冉 一种提高污泥脱水性能的生物破壁方法
CN105969690A (zh) * 2016-06-06 2016-09-28 东南大学 一种噬菌型细菌及其在污泥减量中的应用
CN207276452U (zh) * 2017-05-27 2018-04-27 杭州源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通过微生物裂解反应提高市政污泥脱水性能的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磊等: "用生物酶调理造纸污泥的性能", 《纸和造纸》 *
杨波等: "剩余污泥的处理与处置技术",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汪群慧等: "提高污泥厌氧消化效率的溶胞预处理技术",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98785A (zh) * 2018-04-04 2018-07-20 陈泽楠 一种市政污泥处理装置
CN108715507A (zh) * 2018-05-25 2018-10-30 苏州佑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污泥处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06025B (zh) 污泥完全资源化方法
CN106746200A (zh) 一种城市污水深度处理系统
CN107055999A (zh) 通过微生物裂解反应提高市政污泥脱水性能的装置及方法
CN103922468A (zh) 一种低能耗无曝气生活污水再利用装置
Jin et al. Optimized scaling-up towards commercial ultrafiltration-pre-concentration-based integrated sewage resource recovery for cleaner production
CN104529053A (zh) 一种高浓度制药废水的处理工艺
CN114317253A (zh) 一种有机物甲烷发酵循环控制一体系统及发酵方法
CN207276452U (zh) 通过微生物裂解反应提高市政污泥脱水性能的装置
CN205258236U (zh) 一种猪养殖用污水处理池
CN104973737A (zh) 一种处理高悬浮固体浓度有机废水的方法
CN108083557A (zh) 一种高盐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工艺
CN208829505U (zh) 精细化工废水经mvr蒸馏后的后处理系统
CN110877953A (zh) 污泥资源化利用的反应系统
CN203284252U (zh) 一种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110342603A (zh) 一种含油废水的预处理系统及预处理方法
CN206089332U (zh) 多功能村镇综合污水达标资源化系统
JP2005219028A (ja) 有機性汚泥処理装置および汚泥処理方法
CN211946744U (zh) 污泥资源化利用的反应系统
CN210736490U (zh) 一种环保的生活污水净化装置
CN204385027U (zh) 一种sbr水处理装置
CN105439406B (zh) 一种精对苯二甲酸污泥的生物沥浸方法
CN209537034U (zh) 一种含油废水的预处理系统
CN106495414A (zh) 一种城市污水深度处理方法
CN207973601U (zh) 一种城镇污水高效低耗处理设备
Oboody et al. Evaluation of Biogas Productivity from the Mixtures of Vinasse, Wastewater and Filter Mu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81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