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47454A - 一种犀鸟的人工辅助繁育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犀鸟的人工辅助繁育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47454A
CN107047454A CN201710093168.5A CN201710093168A CN107047454A CN 107047454 A CN107047454 A CN 107047454A CN 201710093168 A CN201710093168 A CN 201710093168A CN 107047454 A CN107047454 A CN 1070474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rnbill
days
nestling
ovum
fe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9316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47454B (zh
Inventor
陈武
吴其锐
冼木森
黄海英
陈兴永
成世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ZOO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ZO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ZOO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ZOO
Priority to CN20171009316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047454B/zh
Publication of CN1070474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474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474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4745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0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or modified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2Breeding vertebrat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犀鸟的人工辅助繁育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制作繁育巢箱;(2)以监控摄像头监测犀鸟的产卵情况,在犀鸟产下第一枚卵后的第8天隔离雄鸟,以黑色的厚布覆盖整个巢箱,打开侧门取卵;(3)对取出来的卵进行孵化;(4)提供犀鸟幼鸟生长环境;(5)供应犀鸟雏鸟的饲料;(6)对犀鸟雏鸟进行饲喂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犀鸟产卵难、孵化难的问题,填补了幼鸟饲料配方的缺陷,保证幼鸟营养需要和易于消化吸收,大幅提高犀鸟的成活率。

Description

一种犀鸟的人工辅助繁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物养殖领域,特别是一种犀鸟的人工辅助繁育方法。
背景技术
犀鸟(hornbills),犀鸟目犀鸟科,为本科动物的统称。犀鸟以某些种类上嘴基部的骨质盔突而著名。嘴就占了身长的1/3到一半,宽扁的爪非常适合在树上的跳跃和攀爬,头部长有一个铜盔状的突起,叫做盔突,故而得名犀鸟。
双角犀鸟(Buceros bicornis)是大型鸟类,体长119~128cm,翼展146~160cm,重量2.15~4Kg,主要栖息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和山脚平原常绿阔叶林,尤其喜欢靠近湍急溪流的林中沟谷地带。分布于中国、印度、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花冠皱盔犀鸟属于犀鸟目(Bucerotiformes),犀鸟科(Bucerotidae),花冠皱盔犀鸟属(Rhyticeros)的攀禽。分布于印度次大陆及中国的西南地区,中南半岛和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太平洋诸岛屿。本种鸟类为国家二级保护鸟类,在中国的分布状况十分罕见,仅近年在云南西南部的盈江采到过标本。本种也可能分布于西藏东南部。
银颊噪犀鸟分布于非洲中南部地区,包括阿拉伯半岛的南部、撒哈拉沙漠(北回归线)以南的整个非洲大陆。
动物园中圈养的双角犀鸟、花冠皱盔犀鸟、银颊噪犀鸟数量十分有限,成对饲养的个体仅分布于广州动物园、南宁动物园、上海动物园等动物园,据资料显示,圈养状态下,能够成功繁殖双角犀鸟、花冠皱盔犀鸟、银颊噪犀鸟等犀鸟其的一种的动物园仅有南宁动物园、广州动物园及上海动物园,而在人工制作巢箱、人工孵化、人工配制育雏日粮和全人工育雏状态下,促进上述种类的犀鸟繁育尚未见相关报道。因而本领域迫切需要加强圈养条件下犀鸟的人工辅助繁育技术的研究,以提高圈养犀鸟种群的规模,实现犀鸟种群的科学发展。
圈养状态下犀鸟的繁育存在以下问题:
圏养状态下犀鸟没有合适的巢箱可以选择作为繁育场所:犀鸟大多选择森林中的菩提树等高大乔木的天然树洞对其加工和修整而成,这种树洞又大又宽,离地面也很高,此外犀鸟需要在洞底铺上腐朽木屑等材质,雄鸟从外衔来泥土,雌鸟就从胃里吐出大量的黏液,掺进泥土里,连同树枝、草叶等,混成非常粘稠的材料,或直接吃下泥土,将排泄出来的粪泥把树洞封起来,仅留小口供采食和排泄,雌鸟交配入巢后,将在此孵卵,哺育直至雏鸟羽毛长全能飞翔和自主觅食。圈养状态下,巢箱的大小、合适的垫材或营巢材料、巢箱的形状和高度都是影响犀鸟是否交配和营巢的因素。
犀鸟卵的人工孵化存在较大的困难,如何取卵,什么时机取卵是关键问题,自然状态下,雌性犀鸟进入巢箱下,会啄下自身的飞羽作为孵化巢材,犀鸟进入巢箱需要一定的时间才开始产卵,贸然的取卵会导致雌鸟受到惊吓而摔下死亡,同时犀鸟可能未产卵,取卵失败。不正确的取卵时机和行为导致雌鸟不产卵甚至受惊死亡。
犀鸟的孵化温度与湿度控制参数也不明确,导致犀鸟的孵化率不高,出现死胚、雏鸟卵黄吸收不良等情况。新生的犀鸟全身无毛,机体调控体温尚不完善,需要亲鸟以羽毛、垫材或胸腹部给其保温。在传统的培育方式中,多以其他鸟类作为代母进行孵育,但是难以找到合适的鸟类为代母,培育幼龄犀鸟尚未有成功的例子。
犀鸟雏鸟的饲料配方存在缺陷。犀鸟幼鸟的饲料多以番茄、香蕉等为原料,饲料中的微量元素、维生素和其他营养物质未能满足雏鸟生长发育的需要,雏鸟的消化状态尚未完善,固体的饲料及饲料中缺乏成鸟吐哺食物中的消化酶与益生微生物,易导致幼鸟消化和吸收不良,雏鸟的存活率较低,双角犀鸟、花冠皱犀鸟和银颊噪犀鸟雏鸟未见成功存活的例子。
因此,本领域迫切需要研究和改进犀鸟的繁育巢箱、取卵方法、受精卵孵化、雏鸟养育方法及其日粮,以解决圈养犀鸟繁育率低下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犀鸟的繁育方法,能使雏鸟的存活率大大提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犀鸟的人工辅助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繁育巢箱,所述繁育巢箱为木质材料制作的长方体箱,具有一用于探查鸟卵数量或取出鸟卵的侧门及一边缘加厚1-2cm且保持边缘粗糙以方便犀鸟以泥土封闭的正面洞口,洞口前方设有供雄性犀鸟站立喂食而设置的栖板或供犀鸟抓握的枝条,繁育巢箱内部架设有栖板或栖枝,繁育巢箱内还设置有监控摄像头;
(2)以监控摄像头监测犀鸟的产卵情况,在犀鸟产下第一枚卵后的第8天隔离雄鸟,以黑色的厚布覆盖整个巢箱,打开侧门取卵;
(3)对取出来的卵进行孵化:犀鸟卵的孵化温度37.2℃,湿度为42~60%,孵化1~15天内,翻转次数为12次/天,孵化16~22天内,翻转次数是8次/天,此后,翻转次数3~6次/天,翻卵角度为90度或180度;每天晾蛋1次,每次3~5分钟;
(4)提供犀鸟幼鸟生长环境:1~7日龄以内,温度控制为37.2℃,湿度控制为42~60%;8~20日龄间,每4天降低1℃,湿度维持在45~60%;1月龄时每5天降低1℃,直至环境温度维持在27~30℃,湿度维持在40~60%;2月龄后,环境温度保持于25~30℃,湿度不需额外调控;
(5)供应犀鸟雏鸟的饲料,饲料按以下质量份配料:2~60日龄的犀鸟雏鸟日粮配方为山羊奶粉90~100份、果寡糖1.8~2.8份、益生菌0.1~0.2份、乳清蛋白粉1~1.5份、卵磷脂0.08~0.12份、复合维生素0.05~0.08份、氨基酸0.07~0.17份、电解质0.35~0.55份、微量元素0.008~0.015份、胆碱0.015~0.025份、磷酸氢二钙0.15~0.25份、DHA0.06~0.1份、乳糖酶800~1200IU/100克奶粉、香蕉90~100份、去皮番茄40~50份、煮熟蛋黄15份、米饭20份、熟木瓜去皮切片40~50份、苹果30~40份;
(6)犀鸟雏鸟的哺喂方法:最初先用鸟类专用的不锈钢饲喂针和注射器投喂,。首次哺喂时时,先喂5%葡萄糖和0.9%氯化钠溶液,饲喂时从左边缘角插入饲喂针至嗉囊,哺喂时,左手抓住盔突,并打开喙,右手将饲喂针插入嗉囊并推注饲料;
进一步地来说,步骤(3)中,花冠皱盔犀鸟的孵化期是29~33天,双角犀鸟的孵化期是37~41天,冠斑犀鸟的孵化期是25~28天,银颊噪犀鸟的孵化期是28~30天,孵化室室内温度保持在25±2℃。
步骤(5)中饲料日粮的配制方法是:将香蕉、木瓜或苹果切粒,加入煮沸过的温水,与其他组份一起放入搅拌机,搅拌成浆状投喂,没有用完的饲料可放入冰箱冷存保鲜。
步骤(5)日粮配方中,益生菌选自乳酸菌、粪链球菌的一种以上;氨基酸包括色氨酸、甘氨酸、精氨酸、蛋氨酸、赖氨酸中的两种以上;电解质选自氯化钠、氯化钾、碳酸氢钠中的一种以上;微量元素包括铁、锌、锰、硒、钙中的一种以上;复合维生素包括维生素E、叶酸、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3、维生素B6、维生素B12、生物素、叶酸、维生素k中的一种以上。
步骤(5)所述的犀鸟雏鸟的饲料配方中,益生菌包括瑞氏乳杆菌、两歧双歧杆菌及粪链球菌;消化酶包括胃蛋白酶、胆酸粉、胰蛋白酶及胰脂肪酶。
繁育巢箱的侧门为可以上锁的门,不同种类的犀鸟繁育巢箱尺寸如表1,单位为厘米:
表1
其中,A为箱体的长;
B为栖板或栖枝距离箱体底板的高;
C为侧门的高;
D为箱体的高;
E为箱体的宽;
F为洞口的高;
G为洞口前方栖板或枝条的长;
H为洞口下边缘距离箱体底板的高;
I为洞口前方栖板的宽。
在犀鸟发情交配期,在其繁育巢箱内添加干燥的红土或干塘泥、不长于6cm的干草或棕榈丝、直径不粗于1cm的小树枝或干燥的木屑,供其取材,加工巢穴。
步骤(4)中,初生雏鸟放至可控制温湿度的医用育婴箱内保育,雏鸟放入塑料或木质的10×10cm高5cm的筐内保育;雏鸟下面用消毒干净的棉质白毛巾作垫,毛巾折叠成窝状,幼鸟头部稍垫高,每隔3小时,用消毒纸巾醮30℃的温水擦洗鸟身,清理褪退的皮屑,保育筐底及四周垫上可吸湿的人用纸尿布,每日至少更换两次筐底及筐边的纸尿布。
步骤(6)中1日龄不需投喂,仅需要保温;2~20日龄按体重15~60%的投喂总量进行投喂,10日龄内,每天6~8次,每2小时一次,11~20日龄每天4~8次,每3小时1次;20~45日龄,按体重70~150%的投喂总量进行投喂,每天4次,每4小时一次;46~60日龄,按体重30~40%的投喂总量进行投喂,每天4次,每4小时一次;60~90日龄,按体重5~10%的投喂总量进行投喂,每天1次,每12小时一次;90日龄后,自由采食,必要时补喂1次;雏鸟1~60日龄内采取少量多餐的投喂方式,60日龄至120日龄时,如体重减轻得过快,每日需要填喂1~2次,日粮中加消化酶和益生菌投喂,以保证营养物质的供应,益生菌选自瑞氏乳杆菌、两歧双歧杆菌及粪链球菌或益生元;消化酶选自胃蛋白酶、胆酸粉、胰蛋白酶及胰脂肪酶。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解决犀鸟产卵难的问题:繁殖期的犀鸟通过对繁殖巢的加工和修饰来获得交配的机会,如果没有合适的巢箱,犀鸟的邀配与交配的机会会减少70%以上,犀鸟甚至产卵于笼边导致卵的破裂或卵受到鼠等动物的盗食:
了解犀鸟的产卵时间,避免雌性犀鸟的受伤及卵的破裂:通过无光的红外监控镜头,可以实时了解犀鸟的产卵时间,从而准确确定开箱取卵的时机,在繁殖期内,被取卵的犀鸟有可能通过出巢,再次获得受配和产卵的机会,从而大大提高犀鸟的繁殖率。通过覆盖黑布,有利于减少雌性犀鸟的应激,同时避免卵因犀鸟的挣扎而受到破损。
解决犀鸟卵孵化难的问题,以前采用37.6℃的孵化温度,不限孵化湿度时,鹈鹕的孵化率时38~45%,死胚、卵黄吸收不良、畸形等疾病占出生雏鸟的比例达35%,采用本发明的孵化参数,受精卵的孵化率达93%,死胚、发育畸形的比例降至5%以下;
提供幼鸟保育时的温湿度调控参数:人工育雏时需要精确调控环境的温湿度,才能保证雏鸟健康成长。过高的环境温度会让雏鸟脱水死亡,过低的温度,会让雏鸟机体衰竭死亡。幼鸟进行人工育雏时,不进行温湿度调控或温湿度超过本发明的参数范围,幼鸟的死亡率90%以上,按照本发明提供的参数,幼鸟60日龄内的成活率90%以上;
填补幼鸟饲料配方的缺陷,通过添加益生菌、消化酶、维生素及微量元素,重点解决饲料配方不能满足幼鸟生长发育需求、幼鸟吸收和消化不良等问题,保证幼鸟营养需要和易于消化吸收,采用本发明饲料配方前,初生雏鸟0~20日龄内的死亡率达90%,使用本发明饲料配方后,初生雏鸟的0~20日龄的存活率达95%。
与此同时,自然哺育的犀鸟一般只可能哺育成活1只雏鸟,而采用人工辅助繁育技术,一窝卵至少能孵出2只雏鸟,2窝卵则可能孵出3只以上的雏鸟,且雏鸟的成活率达95%,这样就可以大幅提高犀鸟的成活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犀鸟的繁育巢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银颊噪犀鸟的体重增长情况如图2所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是一种犀鸟的人工辅助繁育方法,其中:
犀鸟的繁育巢箱,均可以以15厘的夹板或实木制作,侧门为可开合的门,正方形,日常状态下应上锁,防止老鼠等盗卵破坏,洞口可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应加厚并何持边缘粗糙,方便犀鸟以泥土封闭洞口;深蓝色的三角形为栖板或栖枝,方便犀鸟孵化或哺育时栖息和活动。前面的木板雄性犀鸟站立喂食,也可改为可供犀鸟抓握的木条或树枝。不同种类的犀鸟其繁殖巢箱尺寸如表1所示:
表1
箱顶内侧设置不发出光线的红外线监控摄像头,并在镜头外包裹防护铁网,防止犀鸟破坏;巢箱宜挂于不超高于地面10米的位置,且应在其下面设置木质梯子,防止取卵后犀鸟受惊啄破封泥跳出巢箱而没有飞羽不能飞翔而摔下死亡。此外,应在犀鸟发情交配期,在其笼舍内添加干燥的红土(干塘泥)、不长于6cm的干草(或棕榈丝)、直径不粗于1cm的小树枝或干燥的木屑,供其取材,加工巢穴
2.取卵时机和取卵方法:雌性犀鸟接受交配进入巢箱后,应打开红外监控犀鸟的活动状况,密切监视犀鸟的产卵时间,一般而言,犀鸟进入巢箱并封闭洞穴后约20天即开始产卵,每隔2~4天产下下一枚卵,每窝2~4枚卵。约4~8天产下所有卵,此时可以打开巢箱取卵。取卵时,隔离雄鸟,以黑色的厚布覆盖整个巢箱,小心打开侧门,尽量不惊动雌鸟的状态下,探查鸟卵的数量并取出鸟卵。
3.犀鸟卵的孵化温度37.2℃,湿度为42~60%,孵化1~15天,翻转次数为12次/天,孵化16~22天,翻次的次数是8次/天,此后至出壳前,翻转次数为3~6次/天,翻卵角度为90度或180度;每天晾蛋1次,每次3~5分钟。为了防止卵在翻转时打滑,可根据犀鸟卵的大小,调整滚轴的宽度,并在滚轴上套上塑料胶圈。在本发明设置的参数范围内,花冠皱盔犀鸟的孵化期是29~33天,双角犀鸟的孵化期是37~41天,冠斑犀鸟的孵化期是25~28天,银颊噪犀鸟的孵化期是28~30天。孵化室室内温度保持在25±2℃。当犀鸟雏鸟破壳时,停止翻转,将卵移至出雏盘,出雏盘的温度保持37.2℃,湿度50%。
4.犀鸟雏鸟生长环境:1~7日龄以内,温度控制为37.2℃,湿度控制为42~60%;8~20日龄间,每4天降低1℃,湿度维持在45~60%;1月龄时每5天降低1℃,直至环境温度维持在27~30℃,湿度维持在40~60%;所述的犀鸟幼鸟生长环境,初生雏鸟放至可控制温湿度的医用育婴箱内保育,雏鸟放入塑料或木质的10×10cm高5cm的筐内保育;雏鸟下面用消毒干净的棉质白毛巾作垫,毛巾折叠成窝状,幼鸟头部稍垫高,每隔3小时,用消毒纸巾醮30℃的温水擦洗鸟身,清理褪退的皮屑。保育筐底及四周应垫上可吸湿的人用纸尿布,因为雏鸟向筐边排粪的行为,粪便多为喷射状,每日至少更换两次筐底及筐边的纸尿布。
5.犀鸟雏鸟的投喂方法:所述的犀鸟幼鸟的饲喂,最初先用鸟类专用的不锈钢饲喂针和注射器投喂。首次哺喂时,先喂5%葡萄糖和0.9%氯化钠溶液,饲喂时从左边缘角插入饲喂针至嗉囊,哺喂时,左手抓住盔突,并打开喙,右手将饲喂针插入嗉囊并推注日粮。1日龄不需投喂,仅需要保温;2~20日龄按体重15~60%的投喂总量进行投喂,10日龄内,每天6~8次,每2小时一次,11~20日龄每天4~8次,每3小时1次;20~45日龄,按体重70~150%的投喂总量进行投喂,每天4次,每4小时一次;46~60日龄,按体重30~40%的投喂总量进行投喂,每天4次,每4小时一次;60~90日龄,按体重5~10%的投喂总量进行投喂,每天1次,每12小时一次;90日龄后,自由采食,必要时补喂1次。犀鸟幼鸟1~60日龄内食欲旺盛,生长发育较快,投喂量相对较大,但一次不宜投喂过多,应采取少量多餐的投喂方式。犀鸟60日龄至120日龄时,为学飞阶段,食欲不强,如体重减轻得过快,每日需要填喂1~2次,日粮中加消化酶和益生菌投喂,以保证营养物质的供应。优选的,饲料配方中,益生菌包括瑞氏乳杆菌、两歧双歧杆菌及粪链球菌,可采用市售的益生元;消化酶包括胃蛋白酶、胆酸粉、胰蛋白酶及胰脂肪酶,例如市售的复方消化酶胶囊、医用消化酶片。采用本发明的日粮配方,模拟犀鸟自然哺育食谱和食物哺喂方式,因而营养物质更丰富;自然育雏时,亲鸟将胃内半消化的食物是吐哺雏鸟的,我们模仿亲鸟习性,加入消化酶和益生菌更有利于雏鸟消化和吸收。
6.不同的生长发育期,犀鸟幼鸟在学飞期对于环境的要求也不同。如环境不随生长发育的需要进行变化,将导致雏鸟死亡、缺乏自主采食和飞翔能力、生长发育不良或出现其他疾病。所述的犀鸟雏鸟40~60日龄后,可将犀鸟移出繁育箱,放至有空调控制的面积不小于10平方的室内,环境温度保持于26~32℃,湿度不需额外调控,并提供每级高度不高于40cm的栖板及栖枝,供其跳跃、站立和栖息,供其跳跃和站立,提供去皮切粒的香蕉、苹果、木瓜、糅成团的蛋黄饭、去头的蟋蟀或草蜢供其学习啄食,如犀鸟不愿采食固体日粮,可诱食或每天填喂少量固体食物,70~120日龄时,将犀鸟雏鸟放置面积500平方米以上,具有栖枝的封闭笼舍供犀鸟学习飞翔。优选的,犀鸟雏鸟有结群采食和飞翔的习惯,可将将犀鸟放入犀鸟群体中学习飞翔。通过提供适当飞翔和栖息环境,让犀鸟学习采食、飞翔和交往的技能,充分表达其天性,保障犀鸟的生长发育福利。
实施例
以本发明对银颊噪犀鸟进行人工辅助繁育雏为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阐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特定例子。
1、采用中山市新力牌9F~1116C型自对孵化机,将温度、湿度、翻转参数调至上述指标,3批次12枚受精卵,孵化成活的幼鸟12只,孵化成活率达100%。
2、2~60日龄的银颊噪犀鸟雏鸟采用上述饲料配方及加工方法(复方消化酶采用:DAGES达吉牌,韩林制药株式会社,注册证号:H20090508,益生菌采用BIOSTIME牌,合生元(广州)健康产品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G20090356,以DAVID牌YP~60医用育婴箱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温湿度参数进行设置。幼鸟3月龄成活率达100%。银颊噪犀鸟雏鸟生长及喙发育数据见表2、表3及图2。
3、采用本发明的生长环境,银颊噪犀鸟雏鸟在45~72日龄学会自主采食,82~136日龄学会飞翔、结群活动和自由采食成鸟日粮。
如下表2为采用本发明技术的银颊噪犀鸟雏鸟不同日龄的喂食情况。
表2
银颊噪犀鸟的体重增长情况如图2所示。
以下表3是应用本发明技术哺育的银颊噪犀鸟雏鸟发育观察。
表3

Claims (9)

1.一种犀鸟的人工辅助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繁育巢箱,所述繁育巢箱为木质材料制作的长方体箱,具有一用于探查鸟卵数量或取出鸟卵的侧门及一边缘加厚1-2cm且保持边缘粗糙以方便犀鸟以泥土封闭的正面洞口,洞口前方设有供雄性犀鸟站立喂食而设置的栖板或供犀鸟抓握的枝条,繁育巢箱内部架设有栖板或栖枝,繁育巢箱内还设置有监控摄像头;
(2)以监控摄像头监测犀鸟的产卵情况,在犀鸟产下第一枚卵后的第8天隔离雄鸟,以黑色的厚布覆盖整个巢箱,打开侧门取卵;
(3)对取出来的卵进行孵化:犀鸟卵的孵化温度37.2℃,湿度为42~60%,孵化1~15天内,翻转次数为12次/天,孵化16~22天内,翻转次数是8次/天,此后,翻转次数3~6次/天,翻卵角度为90度或180度;每天晾蛋1次,每次3~5分钟;
(4)提供犀鸟幼鸟生长环境:1~7日龄以内,温度控制为37.2℃,湿度控制为42~60%;8~20日龄间,每4天降低1℃,湿度维持在45~60%;1月龄时每5天降低1℃,直至环境温度维持在27~30℃,湿度维持在40~60%;2月龄后,环境温度保持于25~30℃,湿度不需额外调控;
(5)供应犀鸟雏鸟的饲料,饲料按以下质量份配料:2~60日龄的犀鸟雏鸟日粮配方为山羊奶粉90~100份、果寡糖1.8~2.8份、益生菌0.1~0.2份、乳清蛋白粉1~1.5份、卵磷脂0.08~0.12份、复合维生素0.05~0.08份、氨基酸0.07~0.17份、电解质0.35~0.55份、微量元素0.008~0.015份、胆碱0.015~0.025份、磷酸氢二钙0.15~0.25份、DHA0.06~0.1份、乳糖酶800~1200IU/100克奶粉、香蕉90~100份、去皮番茄40~50份、煮熟蛋黄15份、米饭20份、熟木瓜去皮切片40~50份、苹果30~40份;
(6)犀鸟雏鸟的饲喂方法:最初先用鸟类专用的不锈钢饲喂针和注射器饲喂,。首次饲喂时,先喂5%葡萄糖和0.9%氯化钠溶液,饲喂时从左边缘角插入饲喂针至嗉囊,饲喂时,左手抓住盔突,并打开喙,右手将饲喂针插入嗉囊并推注饲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犀鸟的人工辅助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花冠皱盔犀鸟的孵化期是29~33天,双角犀鸟的孵化期是37~41天,冠斑犀鸟的孵化期是25~28天,银颊噪犀鸟的孵化期是28~30天,孵化室室内温度保持在25±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犀鸟的人工辅助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饲料的配制方法是:将香蕉、木瓜或苹果切粒,加入煮沸过的温水,与其他组份一起放入搅拌机,搅拌成浆状投喂,没有用完的饲料可放入冰箱冷存保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犀鸟的人工辅助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日粮配方中,益生菌选自乳酸菌、粪链球菌的一种以上;氨基酸包括色氨酸、甘氨酸、精氨酸、蛋氨酸、赖氨酸中的两种以上;电解质选自氯化钠、氯化钾、碳酸氢钠中的一种以上;微量元素包括铁、锌、锰、硒、钙中的一种以上;复合维生素包括维生素E、叶酸、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3、维生素B6、维生素B12、生物素、叶酸、维生素k中的一种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犀鸟的人工辅助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的犀鸟雏鸟的饲料配方中,益生菌包括瑞氏乳杆菌、两歧双歧杆菌及粪链球菌;消化酶包括胃蛋白酶、胆酸粉、胰蛋白酶及胰脂肪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犀鸟的人工辅助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门为可以上锁的门,不同种类的犀鸟繁育巢箱尺寸如下,单位为厘米:
其中,A为箱体的长;
B为栖板或栖枝距离箱体底板的高;
C为侧门的高;
D为箱体的高;
E为箱体的宽;
F为洞口的高;
G为洞口前方栖板或枝条的长;
H为洞口下边缘距离箱体底板的高;
I为洞口前方栖板的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犀鸟的人工辅助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犀鸟发情交配期,在其繁育巢箱内添加干燥的红土或干塘泥、不长于6cm的干草或棕榈丝、直径不粗于1cm的小树枝或干燥的木屑,供其取材,加工巢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犀鸟的人工辅助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刚出壳的雏鸟放至可控制温湿度的医用育婴箱内保育,雏鸟以塑料或木质的10×10cm高5cm的筐盛放;雏鸟下面用消毒干净的棉质白毛巾作垫,毛巾折叠成窝状,雏鸟头部稍垫高,每隔3小时,用消毒纸巾醮30℃的温水擦洗鸟身,清理褪退的皮屑,保育筐底及四周垫上可吸湿的人用纸尿布,每日至少更换两次筐底及筐边的纸尿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犀鸟的人工辅助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1日龄不需投喂,仅需要保温;2~20日龄按体重15~60%的投喂总量进行投喂,10日龄内,每天6~8次,每2小时一次,11~20日龄每天4~8次,每3小时1次;20~45日龄,按体重70~150%的投喂总量进行投喂,每天4次,每4小时一次;46~60日龄,按体重30~40%的投喂总量进行投喂,每天4次,每4小时一次;60~90日龄,按体重5~10%的投喂总量进行投喂,每天1次,每12小时一次;90日龄后,自由采食,必要时补喂1次;雏鸟1~60日龄内采取少量多餐的投喂方式,60日龄至120日龄时,如体重减轻得过快,每日需要填喂1~2次,日粮中加消化酶和益生菌投喂,以保证营养物质的供应,益生菌选自瑞氏乳杆菌、两歧双歧杆菌及粪链球菌或益生元;消化酶选自胃蛋白酶、胆酸粉、胰蛋白酶及胰脂肪酶。
CN201710093168.5A 2017-02-21 2017-02-21 一种犀鸟的人工辅助繁育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0474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93168.5A CN107047454B (zh) 2017-02-21 2017-02-21 一种犀鸟的人工辅助繁育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93168.5A CN107047454B (zh) 2017-02-21 2017-02-21 一种犀鸟的人工辅助繁育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47454A true CN107047454A (zh) 2017-08-18
CN107047454B CN107047454B (zh) 2020-05-08

Family

ID=596213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93168.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047454B (zh) 2017-02-21 2017-02-21 一种犀鸟的人工辅助繁育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04745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56238A (zh) * 2020-09-18 2020-12-11 浙江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 一种濒危雉类栖息地恢复重建方法
CN114223611A (zh) * 2021-12-15 2022-03-25 珠海长隆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红羽天堂鸟育幼期的饲喂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18898A (zh) * 2007-12-24 2008-07-16 东北林业大学 大鸨人工孵化和育雏方法及大鸨雏鸟饲料
CN103621469A (zh) * 2013-11-28 2014-03-12 广州动物园 一种鹈鹕人工孵化与人工育雏方法
CN203869722U (zh) * 2013-11-15 2014-10-08 上海动物园 用于监测禽鸟类动物巢穴内的信息的设备和系统
CN105767528A (zh) * 2016-05-05 2016-07-20 上海动物园 一种犀鸟饲料和制备方法、用途以及喂养方法
CN105961326A (zh) * 2016-05-17 2016-09-28 李莉 一种灰雁高品质孵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18898A (zh) * 2007-12-24 2008-07-16 东北林业大学 大鸨人工孵化和育雏方法及大鸨雏鸟饲料
CN203869722U (zh) * 2013-11-15 2014-10-08 上海动物园 用于监测禽鸟类动物巢穴内的信息的设备和系统
CN103621469A (zh) * 2013-11-28 2014-03-12 广州动物园 一种鹈鹕人工孵化与人工育雏方法
CN105767528A (zh) * 2016-05-05 2016-07-20 上海动物园 一种犀鸟饲料和制备方法、用途以及喂养方法
CN105961326A (zh) * 2016-05-17 2016-09-28 李莉 一种灰雁高品质孵化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56238A (zh) * 2020-09-18 2020-12-11 浙江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 一种濒危雉类栖息地恢复重建方法
CN112056238B (zh) * 2020-09-18 2023-09-05 浙江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 一种濒危雉类栖息地恢复重建方法
CN114223611A (zh) * 2021-12-15 2022-03-25 珠海长隆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红羽天堂鸟育幼期的饲喂方法
CN114223611B (zh) * 2021-12-15 2023-06-13 珠海长隆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红羽天堂鸟育幼期的饲喂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47454B (zh) 2020-05-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03824B (zh) 引进印度蓝孔雀的人工繁养方法
CN102669052B (zh) 人工放牧养殖生产不迁徒的鸿雁的方法
CN106577485A (zh) 一种生态土鸡养殖方法
CN103750017B (zh) 穿山甲共养的饲料配方
CN105028319A (zh) 高海拔环境下非洲鸵鸟人工繁育方法
CN103621469B (zh) 一种鹈鹕人工孵化和人工育雏方法
CN107258670A (zh) 一种乌骨鸡生态养殖方法
CN104206349A (zh) 孔雀育雏饲养方法
CN108142357A (zh) 一种肉鸡饲养方法
CN110506704A (zh) 一种生态放养鸡的养殖技术
CN106804531A (zh) 黄缘闭壳龟从亲龟孵化到成龟的综合养殖方法
CN106359303A (zh) 一种乌骨鸡饲养管理方法
CN107047454A (zh) 一种犀鸟的人工辅助繁育方法
CN105028318B (zh) 高海拔环境下藏雪鸡人工繁育方法
CN108157283A (zh) 一种山鸡的养殖方法
CN105075969B (zh) 高海拔环境下蓝马鸡人工培育方法
Eekeren et al. Small-scale chicken production
Damerow The chicken encyclopedia: an illustrated reference
CN108207786A (zh) 一种芦花鸡的生态规模养殖方法
Gietema The basics of chicken farming (in the tropics)
CN109418228A (zh) 一种法国虫子鸡的人工繁养方法
Tayo et al. Training Manual on Backyard Poultry Production, Under Tribal Sub Plan (TSP) for livelihood improvement of Tribal Society
Bellizzi et al. Cormorants
Taylor The laboratory bird
Bowers Small Insectivor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