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41666B - 一种水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41666B
CN107041666B CN201710477164.7A CN201710477164A CN107041666B CN 107041666 B CN107041666 B CN 107041666B CN 201710477164 A CN201710477164 A CN 201710477164A CN 107041666 B CN107041666 B CN 10704166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rn
bar
hollow cavity
taper wheel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7716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41666A (zh
Inventor
何昊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Xile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许美凤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许美凤 filed Critical 许美凤
Priority to CN20171047716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041666B/zh
Publication of CN1070416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416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416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416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GHOUSEHOLD OR TABLE EQUIPMENT
    • A47G19/00Table service
    • A47G19/22Drinking vessels or saucers used for table service
    • A47G19/2205Drinking glasses or vessels

Landscapes

  • Accessories For Mix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杯,包括基部,基部顶部左侧固定设有支杆,基部顶部右侧面内设有导接槽,导接槽内左右伸展设有导接杆,导接槽内的导接杆上滑接配合连接有向上伸展设置的滑接支杆,支杆与滑接支杆相对侧分别设有第一搅拌体和第二搅拌体,支杆内设有第一空心腔,第一空心腔内设有左右伸展设置有第一旋动杆,第一旋动杆上固定设有第一锥状轮,第一锥状轮右侧底部齿合连接有第二锥状轮,第二锥状轮上固定设置有向右侧伸展设置的旋动筒,旋动筒右侧伸展段穿通支杆的右侧面且旋动配合连接,旋动筒尾梢与第一搅拌体固定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提高了长度调节速度以及搅拌稳定性,调节步骤简单,提高了整体工作进程。

Description

一种水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杯领域,一种水杯。
背景技术
目前,具有搅拌功能的水杯越来越受到欢迎,使用者可以直接将水果放入水杯中,加入水或牛奶,通过搅拌头进行搅拌。但目前市面上的这类水杯均需要配备一个小型搅拌机使用,携带不便,部分刀片与水杯一体的机器刀片是固定大小的,不能根据搅拌对象使用对应大小的刀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杯,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的一种水杯,包括杯体和基部,所述基部顶部左侧固定设有支杆,所述基部顶部右侧面内设有导接槽,所述导接槽内左右伸展设有导接杆,所述导接槽内的所述导接杆上滑接配合连接有向上伸展设置的滑接支杆,所述支杆与所述滑接支杆相对侧分别设有第一搅拌体和第二搅拌体,所述支杆内设有第一空心腔,所述第一空心腔内设有左右伸展设置有第一旋动杆,所述第一旋动杆上固定设有第一锥状轮,所述第一锥状轮右侧底部齿合连接有第二锥状轮,所述第二锥状轮上固定设置有向右侧伸展设置的旋动筒,所述旋动筒右侧伸展段穿通所述支杆的右侧面且旋动配合连接,所述旋动筒尾梢与所述第一搅拌体固定连接,所述旋动筒内配合连接有左右伸展设置的第二旋动杆,所述第一搅拌体由第一靠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靠板右侧面且上下相称设置的第一搅拌装置组成,所述第二搅拌体包括第二靠板、右端与所述滑接支杆左侧面旋动配合连接的第三旋动杆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靠板左侧面且上下相称设置的第二搅拌装置,所述第一靠板内设有第二空心腔,所述第二空心腔前后内壁相称设有滑接槽,前后两侧的所述滑接槽内滑接配合连接有滑接块,所述滑接块左侧的所述第二空心腔左侧内壁旋动配合连接有第三锥状轮,所述滑接块右侧的所述第二空心腔右侧内壁旋动配合连接有第四锥状轮,所述第三锥状轮和所述第四锥状轮上方的所述滑接块左右两侧相称设有第五锥状轮,所述杯体上螺状纹紧密配合连接有杯盖,所述第一旋动杆左端与第一驱动装置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左侧端与第一驱动装置配合连接。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导接杆左端与所述导接槽左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导接杆右端与所述导接槽右侧内壁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外表面设置于所述第一空心腔左侧面内且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旋动杆右端与所述第一空心腔右侧内壁旋动配合连接。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旋动杆左端与第二驱动装置配合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外表面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下方的所述第一空心腔左侧面内且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旋动杆右侧伸展段穿通所述第一靠板左侧面且探入所述第二空心腔内,所述第二旋动杆与所述第一靠板左侧面旋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旋动杆探入所述第二空心腔内的右侧尾梢与所述第三锥状轮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每个所述第一搅拌装置均包括前后相称设置的搅拌杆组成,前后相称的所述搅拌杆相对侧相相称设有第一导接槽,上下两侧的所述第二搅拌装置分别位于上下两侧的所述第一搅拌装置内的前后两侧所述搅拌杆之间且滑接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搅拌装置左侧尾梢边际处前后相称设有分别探入前后两侧所述搅拌杆内的所述第一导接槽内且滑接配合的凸状块。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空心腔后侧内壁的所述滑接槽内设有上下伸展设置的第一螺状杆,所述第一螺状杆与所述第二空心腔后侧内壁的所述滑接槽内的所述滑接块螺状纹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螺状杆顶部尾梢与所述第二空心腔后侧内壁的所述滑接槽内顶壁旋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螺状杆底部尾梢与第一驱动装置配合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外表面设置于所述第二空心腔后侧内壁的所述滑接槽内底壁内且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下方的所述第一靠板内设有电源体,所述电源体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电联接。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四锥状轮右侧尾梢固定设有向右侧伸展设置的第五旋动杆,所述第五旋动杆右侧伸展段穿通所述第一靠板右侧面且旋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五旋动杆右侧面内设有螺状孔,所述螺状孔内螺状纹配合连接有第二螺状杆,所述第二螺状杆右侧尾梢与所述第二搅拌装置之间的所述第二靠板左侧面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滑接块左右两侧的所述第五锥状轮之间设有第四旋动杆,所述第四旋动杆穿通所述滑接块且旋动配合连接。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除热抗震装置包括除热金属片和抗震厚板,所述除热金属片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前后侧面,所述抗震厚板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上下侧面和左侧面,所述抗震厚板与所述支杆内侧壁相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第一空心腔内设左右伸展设置有第一旋动杆,第一旋动杆上固定设第一锥状轮,第一锥状轮右侧底部齿合连接第二锥状轮,第二锥状轮上固定设置向右侧伸展设置的旋动筒,旋动筒右侧伸展段穿通支杆的右侧面且旋动配合连接,旋动筒尾梢与第一搅拌体固定连接,从而实现自动控制搅拌驱动工作,旋动筒内配合连接左右伸展设置的第二旋动杆,第二旋动杆左端与第二驱动装置配合连接,第二驱动装置外表面设置于第一驱动装置下方的第一空心腔左侧面内且固定连接,第二旋动杆右侧伸展段穿通第一靠板左侧面且探入第二空心腔内,第二旋动杆与第一靠板左侧面旋动配合连接,第二旋动杆探入第二空心腔内的右侧尾梢与第三锥状轮固定连接,从而实现第一搅拌体和第二搅拌体的探入配合连接,实现长度驱动调节。
2.通过第一搅拌体由第一靠板以及设置在第一靠板右侧面且上下相称设置的第一搅拌装置组成,第二搅拌体由第二靠板、右端与滑接支杆左侧面旋动配合连接的第三旋动杆以及固定设置有第二靠板左侧面且上下相称设置的第二搅拌装置,第一靠板内设第二空心腔,第二空心腔前后内壁相称设滑接槽,前后两侧的滑接槽内滑接配合连接滑接块,滑接块左侧的第二空心腔左侧内壁旋动配合连接第三锥状轮,滑接块右侧的第二空心腔右侧内壁旋动配合连接第四锥状轮,第三锥状轮和第四锥状轮上方的滑接块左右两侧相称设第五锥状轮,从而实现第一搅拌体与第二搅拌体的长度调节配合。
3.通过第二空心腔后侧内壁的滑接槽内设上下伸展设置的第一螺状杆,第一螺状杆与第二空心腔后侧内壁的滑接槽内的滑接块螺状纹配合连接,第一螺状杆顶部尾梢与第二空心腔后侧内壁的滑接槽内顶壁旋动配合连接,第一螺状杆底部尾梢与第一驱动装置配合连接,第一驱动装置外表面设置于第二空心腔后侧内壁的滑接槽内底壁内且固定连接,第一驱动装置下方的第一靠板内设电源体,电源体与第一驱动装置电联接,从而实现自动控制传动连接以及自动控制脱离工作。
4.本发明结构简单,能快速实现对第一搅拌体和第二搅拌体的伸缩调节,提高了调节速度,能通过第一驱动装置带动第一旋动杆旋动以及第一锥状轮旋动,由第一锥状轮带动第二锥状轮旋动,进而由第二锥状轮带动旋动筒以及带动第一搅拌体和第二搅拌体旋动,从而实现搅拌驱动工作,提高搅拌效率以及稳定性,调节步骤简单,提高了整体工作进程。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水杯的基部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水杯的基部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搅拌体和第二搅拌体配合连接时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搅拌杆内的第一导接槽分布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二搅拌装置的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滑接块左右两侧的第五锥状轮分别与左右两侧的第三锥状轮和第四锥状轮配合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一种水杯长度调节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一种水杯整体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第一驱动装置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9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水杯,包括杯体10和基部5,所述基部5顶部左侧固定设有支杆6,所述基部5顶部右侧面内设有导接槽51,所述导接槽51内左右伸展设有导接杆52,所述导接槽51内的所述导接杆52上滑接配合连接有向上伸展设置的滑接支杆7,所述支杆6与所述滑接支杆7相对侧分别设有第一搅拌体8和第二搅拌体9,所述支杆6内设有第一空心腔61,所述第一空心腔61内设有左右伸展设置有第一旋动杆611,所述第一旋动杆611上固定设有第一锥状轮612,所述第一锥状轮612右侧底部齿合连接有第二锥状轮615,所述第二锥状轮615上固定设置有向右侧伸展设置的旋动筒617,所述旋动筒617右侧伸展段穿通所述支杆6的右侧面且旋动配合连接,所述旋动筒617尾梢与所述第一搅拌体8固定连接,所述旋动筒617内配合连接有左右伸展设置的第二旋动杆616,所述第一搅拌体8由第一靠板81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靠板81右侧面且上下相称设置的第一搅拌装置82组成,所述第二搅拌体9包括第二靠板91、右端与所述滑接支杆7左侧面旋动配合连接的第三旋动杆93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靠板91左侧面且上下相称设置的第二搅拌装置92,所述第一靠板81内设有第二空心腔83,所述第二空心腔83前后内壁相称设有滑接槽84,前后两侧的所述滑接槽84内滑接配合连接有滑接块841,所述滑接块841左侧的所述第二空心腔83左侧内壁旋动配合连接有第三锥状轮831,所述滑接块841右侧的所述第二空心腔83右侧内壁旋动配合连接有第四锥状轮832,所述第三锥状轮831和所述第四锥状轮832上方的所述滑接块841左右两侧相称设有第五锥状轮843,所述杯体10上螺状纹紧密配合连接有杯盖101,所述第一旋动杆612左端与第一驱动装置613配合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613上设置有除热抗震装置。
其中,所述导接杆52左端与所述导接槽51左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导接杆52右端与所述导接槽51右侧内壁固定连接,从而实现滑接支杆7沿导接槽51左右方向导接移动,提高滑接支杆7移动稳定性。
其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613外表面设置于所述第一空心腔61左侧面内且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旋动杆612右端与所述第一空心腔61右侧内壁旋动配合连接,从而实现自动控制搅拌工作,提高搅拌工作效率。
其中,所述第二旋动杆616左端与第二驱动装置614配合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614外表面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613下方的所述第一空心腔61左侧面内且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旋动杆616右侧伸展段穿通所述第一靠板81左侧面且探入所述第二空心腔83内,所述第二旋动杆616与所述第一靠板81左侧面旋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旋动杆616探入所述第二空心腔83内的右侧尾梢与所述第三锥状轮831固定连接,从而实现第一搅拌体8和第二搅拌体9的探入配合连接,实现长度调节。
其中,每个所述第一搅拌装置82均包括前后相称设置的搅拌杆821组成,前后相称的所述搅拌杆821相对侧相相称设有第一导接槽8211,上下两侧的所述第二搅拌装置92分别位于上下两侧的所述第一搅拌装置82内的前后两侧所述搅拌杆821之间且滑接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搅拌装置92左侧尾梢边际处前后相称设有分别探入前后两侧所述搅拌杆821内的所述第一导接槽8211内且滑接配合的凸状块921,从而实现第一搅拌体8和第二搅拌体9配合连接的稳定性。
其中,所述第二空心腔83后侧内壁的所述滑接槽84内设有上下伸展设置的第一螺状杆844,所述第一螺状杆844与所述第二空心腔83后侧内壁的所述滑接槽84内的所述滑接块841螺状纹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螺状杆844顶部尾梢与所述第二空心腔83后侧内壁的所述滑接槽84内顶壁旋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螺状杆844底部尾梢与第一驱动装置845配合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845外表面设置于所述第二空心腔83后侧内壁的所述滑接槽84内底壁内且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845下方的所述第一靠板81内设有电源体846,所述电源体846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845电联接,从而实现自动控制传动连接以及自动控制脱离工作。
其中,所述第四锥状轮832右侧尾梢固定设有向右侧伸展设置的第五旋动杆833,所述第五旋动杆833右侧伸展段穿通所述第一靠板81右侧面且旋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五旋动杆833右侧面内设有螺状孔834,所述螺状孔834内螺状纹配合连接有第二螺状杆835,所述第二螺状杆835右侧尾梢与所述第二搅拌装置92之间的所述第二靠板91左侧面固定连接,从而实现自动控制第一搅拌体8和第二搅拌体9的伸缩工作配合。
其中,所述滑接块841左右两侧的所述第五锥状轮843之间设有第四旋动杆842,所述第四旋动杆842穿通所述滑接块841且旋动配合连接。
其中,所述除热抗震装置包括除热金属片6132和抗震厚板6131,所述除热金属片6132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613前后侧面,所述抗震厚板6131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613上下侧面和左侧面,所述抗震厚板6131与所述支杆6内侧壁相连接,通过设置所述除热抗震装置能够加快所述第一驱动装置613除热并减少所述第一驱动装置613工作产生的热量。
初始状态时,滑接块841位于第二空心腔83前后内壁内的滑接槽84内的最顶部位置,此时,滑接块841左右两侧的第五锥状轮843分别最大程度远离左右两侧第三锥状轮831和第四锥状轮832,同时,第二螺状杆835最大程度探入螺状孔834内,此时,第二螺状杆835右侧面与第二靠板91左侧面相抵接,同时,滑接支杆7位于导接槽51内的最左侧位置。
当需要调节长度以及搅拌工作时,首先通过第一驱动装置845带动第一螺状杆844旋动,由第一螺状杆844带动滑接块841逐渐沿前后滑接槽84的底部方向滑接,直至如图6所示滑接块841移动到前后滑接槽84内最底部位置时,此时,滑接块841左右两侧的第五锥状轮843分别与左右两侧第三锥状轮831和第四锥状轮832齿合连接,然后控制第一驱动装置845停止旋动,接着控制第二驱动装置614带动第二旋动杆616旋动,由第二旋动杆616带动第三锥状轮831旋动,进而由第三锥状轮831带动滑接块841左侧的第五锥状轮843旋动,由滑接块841左侧的第五锥状轮843带动第四旋动杆842旋动,进而由第四旋动杆842带动滑接块841右侧的第五锥状轮843旋动,由滑接块841右侧的第五锥状轮843带动第四锥状轮832旋动,进而由第四锥状轮832带动第五旋动杆833旋动,此时由第五旋动杆833与第二螺状杆835螺状纹旋动配合,使第二螺状杆835带动第二搅拌体9以及第二搅拌体9上的滑接支杆7朝右侧移动,此时,滑接支杆7逐渐沿导接槽51内的导接杆52右侧方向滑接,直至调节至指定位置后,然后控制第二驱动装置614停止旋动,然后通过第一驱动装置845带动第一螺状杆844反向旋动,由第一螺状杆844带动滑接块841逐渐沿前后滑接槽84的顶部方向滑接,直至滑接块841移动到第二空心腔83前后内壁内的滑接槽84内的最顶部位置,此时,滑接块841左右两侧的第五锥状轮843分别最大程度远离左右两侧第三锥状轮831和第四锥状轮832,然后通过第一驱动装置613带动第一旋动杆612旋动,进而由第一旋动杆612带动第一旋动杆612上的第一锥状轮612旋动,由第一锥状轮612带动第二锥状轮615旋动,进而由第二锥状轮615带动旋动筒617旋动,由旋动筒617带动第一搅拌体8和第二搅拌体9旋动,从而实现搅拌驱动工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第一空心腔内设左右伸展设置有第一旋动杆,第一旋动杆上固定设第一锥状轮,第一锥状轮右侧底部齿合连接第二锥状轮,第二锥状轮上固定设置向右侧伸展设置的旋动筒,旋动筒右侧伸展段穿通支杆的右侧面且旋动配合连接,旋动筒尾梢与第一搅拌体固定连接,从而实现自动控制搅拌驱动工作,旋动筒内配合连接左右伸展设置的第二旋动杆,第二旋动杆左端与第二驱动装置配合连接,第二驱动装置外表面设置于第一驱动装置下方的第一空心腔左侧面内且固定连接,第二旋动杆右侧伸展段穿通第一靠板左侧面且探入第二空心腔内,第二旋动杆与第一靠板左侧面旋动配合连接,第二旋动杆探入第二空心腔内的右侧尾梢与第三锥状轮固定连接,从而实现第一搅拌体和第二搅拌体的探入配合连接,实现长度驱动调节。
2.通过第一搅拌体由第一靠板以及设置在第一靠板右侧面且上下相称设置的第一搅拌装置组成,第二搅拌体由第二靠板、右端与滑接支杆左侧面旋动配合连接的第三旋动杆以及固定设置有第二靠板左侧面且上下相称设置的第二搅拌装置,第一靠板内设第二空心腔,第二空心腔前后内壁相称设滑接槽,前后两侧的滑接槽内滑接配合连接滑接块,滑接块左侧的第二空心腔左侧内壁旋动配合连接第三锥状轮,滑接块右侧的第二空心腔右侧内壁旋动配合连接第四锥状轮,第三锥状轮和第四锥状轮上方的滑接块左右两侧相称设第五锥状轮,从而实现第一搅拌体与第二搅拌体的长度调节配合。
3.通过第二空心腔后侧内壁的滑接槽内设上下伸展设置的第一螺状杆,第一螺状杆与第二空心腔后侧内壁的滑接槽内的滑接块螺状纹配合连接,第一螺状杆顶部尾梢与第二空心腔后侧内壁的滑接槽内顶壁旋动配合连接,第一螺状杆底部尾梢与第一驱动装置配合连接,第一驱动装置外表面设置于第二空心腔后侧内壁的滑接槽内底壁内且固定连接,第一驱动装置下方的第一靠板内设电源体,电源体与第一驱动装置电联接,从而实现自动控制传动连接以及自动控制脱离工作。
4.本发明结构简单,能快速实现对第一搅拌体和第二搅拌体的伸缩调节,提高了调节速度,能通过第一驱动装置带动第一旋动杆旋动以及第一锥状轮旋动,由第一锥状轮带动第二锥状轮旋动,进而由第二锥状轮带动旋动筒以及带动第一搅拌体和第二搅拌体旋动,从而实现搅拌驱动工作,提高搅拌效率以及稳定性,调节步骤简单,提高了整体工作进程。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水杯,包括杯体和基部,其特征在于:基部顶部左侧固定设有支杆,基部顶部右侧面内设有导接槽,导接槽内左右伸展设有导接杆,导接槽内的导接杆上滑接配合连接有向上伸展设置的滑接支杆,支杆与滑接支杆相对侧分别设有第一搅拌体和第二搅拌体,支杆内设有第一空心腔,第一空心腔内设有左右伸展设置有第一旋动杆,第一旋动杆上固定设有第一锥状轮,第一锥状轮右侧底部齿合连接有第二锥状轮,第二锥状轮上固定设置有向右侧伸展设置的旋动筒,旋动筒右侧伸展段穿通支杆的右侧面且旋动配合连接,旋动筒尾梢与第一搅拌体固定连接,旋动筒内配合连接有左右伸展设置的第二旋动杆,第一搅拌体由第一靠板以及设置在第一靠板右侧面且上下相称设置的第一搅拌装置组成,第二搅拌体包括第二靠板、右端与滑接支杆左侧面旋动配合连接的第三旋动杆以及固定设置在第二靠板左侧面且上下相称设置的第二搅拌装置,第一靠板内设有第二空心腔,第二空心腔前后内壁相称设有滑接槽,前后两侧的滑接槽内滑接配合连接有滑接块,滑接块左侧的第二空心腔左侧内壁旋动配合连接有第三锥状轮,滑接块右侧的第二空心腔右侧内壁旋动配合连接有第四锥状轮,第三锥状轮和第四锥状轮上方的滑接块左右两侧相称设有第五锥状轮,杯体上螺状纹紧密配合连接有杯盖,所述第一旋动杆左端与第一驱动装置配合连接,第一驱动装置上设置有除热抗震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接杆左端与所述导接槽左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导接杆右端与所述导接槽右侧内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外表面设置于所述第一空心腔左侧面内且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旋动杆右端与所述第一空心腔右侧内壁旋动配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旋动杆左端与第二驱动装置配合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外表面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下方的所述第一空心腔左侧面内且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旋动杆右侧伸展段穿通所述第一靠板左侧面且探入所述第二空心腔内,所述第二旋动杆与所述第一靠板左侧面旋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旋动杆探入所述第二空心腔内的右侧尾梢与所述第三锥状轮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杯,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搅拌装置均包括前后相称设置的搅拌杆组成,前后相称的所述搅拌杆相对侧相相称设有第一导接槽,上下两侧的所述第二搅拌装置分别位于上下两侧的所述第一搅拌装置内的前后两侧所述搅拌杆之间且滑接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搅拌装置左侧尾梢边际处前后相称设有分别探入前后两侧所述搅拌杆内的所述第一导接槽内且滑接配合的凸状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空心腔后侧内壁的所述滑接槽内设有上下伸展设置的第一螺状杆,所述第一螺状杆与所述第二空心腔后侧内壁的所述滑接槽内的所述滑接块螺状纹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螺状杆顶部尾梢与所述第二空心腔后侧内壁的所述滑接槽内顶壁旋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螺状杆底部尾梢与第一驱动装置配合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外表面设置于所述第二空心腔后侧内壁的所述滑接槽内底壁内且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下方的所述第一靠板内设有电源体,所述电源体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电联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锥状轮右侧尾梢固定设有向右侧伸展设置的第五旋动杆,所述第五旋动杆右侧伸展段穿通所述第一靠板右侧面且旋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五旋动杆右侧面内设有螺状孔,所述螺状孔内螺状纹配合连接有第二螺状杆,所述第二螺状杆右侧尾梢与所述第二搅拌装置之间的所述第二靠板左侧面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接块左右两侧的所述第五锥状轮之间设有第四旋动杆,所述第四旋动杆穿通所述滑接块且旋动配合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除热抗震装置包括除热金属片和抗震厚板,所述除热金属片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前后侧面,所述抗震厚板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上下侧面和左侧面,所述抗震厚板与所述支杆内侧壁相连接。
CN201710477164.7A 2017-06-21 2017-06-21 一种水杯 Active CN1070416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77164.7A CN107041666B (zh) 2017-06-21 2017-06-21 一种水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77164.7A CN107041666B (zh) 2017-06-21 2017-06-21 一种水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41666A CN107041666A (zh) 2017-08-15
CN107041666B true CN107041666B (zh) 2018-07-13

Family

ID=595460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77164.7A Active CN107041666B (zh) 2017-06-21 2017-06-21 一种水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04166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92943B (zh) * 2017-10-16 2018-12-25 宁海通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杯的刷洗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0202065D0 (en) * 2002-01-30 2002-03-13 Watson Brown Hsm Ltd Mixing
KR101131761B1 (ko) * 2009-08-06 2012-04-05 주식회사3차버너 회전국솥의 교반장치
CN201727255U (zh) * 2010-05-26 2011-02-02 房健 手动磁力搅拌水杯
CN203328560U (zh) * 2013-04-26 2013-12-11 深圳市联创三金电器有限公司 防止食材飞溅上溢的食品搅拌装置
CN204351524U (zh) * 2015-01-09 2015-05-27 姜利 一种便捷搅拌杯
CN206166750U (zh) * 2016-08-04 2017-05-17 张营营 一种搅拌装置和带有搅拌装置的水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41666A (zh) 2017-08-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61410B (zh) 一种具有摆动式卡爪的智能工业撑袋机械臂
CN107041666B (zh) 一种水杯
CN106857284A (zh) 一种生猪养殖设备
CN107052923A (zh) 一种生物医用金属板打磨装置
CN108236411A (zh) 一种改进型水杯
CN107259926B (zh) 一种水杯
CN109084493A (zh) 一种太阳能自动向日跟踪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7116943A (zh) 一种水杯装置
CN107054767A (zh) 给袋式包装机
CN207237838U (zh) 一种液体搅拌釜
CN109877002A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片智能轨迹式自动滴胶装置及滴胶方法
CN206516173U (zh) 一种动态展示仪
CN107740562B (zh) 一种建筑装修用的砖片贴实装置
CN209274249U (zh) 陶瓷艺术用的雕刻装置
CN107157248B (zh) 一种组合水杯
CN107307703B (zh) 一种组合型水杯
CN206679376U (zh) 给袋式包装机
CN108204117A (zh) 一种新型的建筑装修用的砖片贴实装置
CN108867648A (zh) 一种信息化基础底板表面的渗水处理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8544663A (zh) 一种采矿设备
CN108211884A (zh) 一种低成本高性能的增强剂生产技术设备
CN204889573U (zh) 一种榨汁机及其顶部驱动机构
CN107374303A (zh) 一种水杯
CN108239938A (zh) 一种桥面维护设备
CN207254140U (zh) 一种腻子粉混合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607

Address after: 234300 Sixian No. 1 middle school dorm in Suzhou, Anhui

Applicant after: Xu Meifeng

Address before: 310012 Yu Jia fan No. 56, Ke Nan Road, Xihu District, Hangzhou, Zhejiang.

Applicant before: He Haocho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0000 No. 7 Huluo Road, Gulou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Xu Meifeng

Address before: 234300 Sixian No. 1 middle school dorm in Suzhou, Anhui

Patentee before: Xu Meifeng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34300 Sixian No. 1 middle school dorm in Suzhou, Anhui

Patentee after: Xu Meifeng

Address before: 210000 No. 7 Huluo Road, Gulou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Xu Meifeng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021

Address after: Workshop 1, no.1366, Huancheng West Road, Tongxia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Tongxiang City,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4500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Xile Industr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34300 Sixian No. 1 middle school dorm in Suzhou, Anhui

Patentee before: Xu Mei Fe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