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27153A - 业务的切换方法、上下文迁移方法及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业务的切换方法、上下文迁移方法及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27153A
CN107027153A CN201710156975.7A CN201710156975A CN107027153A CN 107027153 A CN107027153 A CN 107027153A CN 201710156975 A CN201710156975 A CN 201710156975A CN 107027153 A CN107027153 A CN 1070271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switching
message
urllc
rece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5697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27153B (zh
Inventor
帅扬来
刘菁
王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15697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027153B/zh
Publication of CN1070271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27153A/zh
Priority to PCT/CN2018/076448 priority patent/WO2018166317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271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271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18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allowing seamless reselection, e.g. soft re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16Hand-off prepar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end-to-end data sess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业务的切换方法、上下文迁移方法及相关设备,用于保障业务的连续性。本申请实施例方法包括:目标分布式控制单元DU接收集中控制单元CU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如下至少一种信息:用于指示目标DU进行近端部署的URLLC业务的切换、用于指示源DU近端部署的URLLC业务服务器支持的上下文迁移协议、用于指示URLLC业务对应的时延要求、用于指示URLLC业务对应的丢包率要求;目标DU发送切换请求回应消息给CU,切换请求回应消息用于CU指示UE发起到目标DU的接入;切换请求回应消息中携带如下至少一种信息: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目标本地网关的IP地址、支持切换的指示、协商后的URLLC服务器上下文迁移协议。

Description

业务的切换方法、上下文迁移方法及相关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业务的切换方法、上下文迁移方法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电信网络,特别是无线通信网络,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Mobile communications,GSM)、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UMTS)等,具备业务种类丰富、网络控制能力强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用户对数据业务的速率有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无线通信系统频率资源有限、传输环境恶劣等因素影响,无法为用户提供更高的接入速率,因此,宽带无线接入技术成为解决用户高接入速率的主要技术。例如,以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和全球微波互操作联盟(World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为代表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可以为用户提供高速率的宽带无线接入业务,并且支持游牧和移动应用,大大提高了无线通信网络的接入能力。移动通信网络与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融合成为电信网络演进的一种趋势。
基于标准定义,高可靠低时延业务(Ultra-Reliability and Low-LatencyService,URLLC)的业务时延要求很高,上下行的端到端的传输时延最低要求达到0.5ms,具体包括的业务可能有:自动驾驶、辅助驾驶、工业自动控制和高优先级关键通信等。由于低时延的要求,必然导致URLLC业务需要近端部署,即部署在基站附近,这样节省传输时延。
在无线网络中,大部分用户终端都是在不同的基站或小区间移动的,在基站或小区的变化过程,如何保证业务的连续性,提升用户体验是非常重要的研究关键点。对于URLLC业务,由于URLLC业务服务器(URLLC Server)在一个基站或某几个基站附近近端部署,所以,如果用户终端移动到其他的基站,即移动出URLLC业务所属的基站的覆盖范围;URLLC Server会发生变化,会导致用户的业务中断,极大的影响了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业务的切换方法、上下文迁移方法及相关设备,用于保障业务的连续性。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业务的切换方法,下面从分布式控制单元DU侧的角度来描述,目标分布式控制单元DU执行了以下的步骤:
首先,目标分布式控制单元DU接收集中控制单元CU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其中,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第一切换指示信息;该第一切换指示信息携带如下至少一种信息:用于指示目标DU进行近端部署的URLLC业务的切换、用于指示源DU近端部署的URLLC业务服务器支持的上下文迁移协议、用于指示URLLC业务对应的时延要求、用于指示URLLC业务对应的丢包率要求;通过该第一切换指示信息中携带的信息为后续业务的切换需求作准备。
然后,目标DU发送切换请求回应消息给CU,其中,切换请求回应消息用于该CU指示UE发起到该目标DU的接入;也就是说,CU在接收到该切换请求回应消息后,会向UE发送一个指示消息,由CU来指示该UE发起到该目标DU的接入。该切换请求回应消息中携带第二切换指示信息,其中,该第二切换指示信息携带如下至少一种信息: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目标本地网关的IP地址、支持切换的指示、协商后的URLLC服务器上下文迁移协议。
通过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第一切换指示信息以及该切换请求回应消息中携带的第二切换指示信息,使得源URLLC本地服务器和目标URLLC本地服务器顺利完成UE的上下文迁移;确保UE在移动过程中,保障URLLC业务的业务连续性,且满足URLLC业务的时延和可靠性要求。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在目标DU接收CU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后,该目标DU还执行如下步骤:
该目标DU发送切换准备消息给目标本地服务器,其中,该切换准备消息中携带该第一切换指示信息;也就是说,该切换准备消息中也携带如下至少一种信息:用于指示目标DU进行近端部署的URLLC业务的切换、用于指示源DU近端部署的URLLC业务服务器支持的上下文迁移协议、用于指示URLLC业务对应的时延要求、用于指示URLLC业务对应的丢包率要求;
然后,该目标DU接收该目标本地服务器发送的切换准备完成消息,该切换准备完成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二切换指示信息;也就是说该切换准备完成消息中也携带如下至少一种信息: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目标本地网关的IP地址、支持切换的指示、协商后的URLLC服务器上下文迁移协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该目标DU发送切换准备消息给目标本地服务器,具体如下:
该目标DU发送该切换准备消息给该目标本地服务器中的目标本地网关,其中,该切换准备消息还携带该目标DU为建立从该目标本地网关到该目标DU之间的隧道所分配的地址信息,如:传输层地址(Transport Layer Address)和GTP-TEID。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在该CU指示UE切换到该目标DU后,该目标DU还执行如下步骤:
该目标DU接收该目标本地服务器发送的切换完成消息,该切换完成消息用于指示成功完成上下文迁移;
该目标DU返回切换完成回应消息给该目标本地服务器。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业务的切换方法,下面从集中控制单元CU侧的角度来描述,集中控制单元CU执行了以下的步骤:
首先,集中控制单元CU获取测量报告;通过该测量报告,该CU确定发起URLLC业务切换所选择的目标分布式控制单元DU;
在确定目标DU后,该CU发送切换请求消息给该目标DU,其中,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第一切换指示信息;该第一切换指示信息携带如下至少一种信息:用于指示目标DU进行近端部署的URLLC业务的切换、用于指示源DU近端部署的URLLC业务服务器支持的上下文迁移协议、用于指示URLLC业务对应的时延要求、用于指示URLLC业务对应的丢包率要求;通过该第一切换指示信息中携带的信息为后续业务的切换需求作准备。
然后,该CU接收该目标DU发送的切换请求回应消息,其中,该切换请求回应消息中携带第二切换指示信息;该第二切换指示信息携带如下至少一种信息: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目标本地网关的IP地址、支持切换的指示、协商后的URLLC服务器上下文迁移协议;
最后,该CU发送切换指令给该UE,该切换指令用于指示该UE发起到该目标DU的接入,也就是说,由CU来指示该UE发起到该目标DU的接入。
通过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第一切换指示信息以及该切换请求回应消息中携带的第二切换指示信息,使得源URLLC本地服务器和目标URLLC本地服务器顺利完成UE的上下文迁移;确保UE在移动过程中,保障URLLC业务的业务连续性,且满足URLLC业务的时延和可靠性要求。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该集中控制单元CU获取测量报告,具体如下:
该CU接收UE发送的测量报告;
或者,该CU接收UE所属的DU对该UE发送的上行信号进行测量后生成的测量报告。也就是说,CU获取测量报告的方式可以是接收UE发送的测量报告;或者,通过UE所属的DU对UE发送的上行UL信号进行测量,生成测量报告后发送给CU,CU接收所述DU发送的该测量报告。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该CU接收该目标DU发送的切换请求回应消息后,该集中控制单元CU还执行如下步骤:
该CU发送切换启动消息给源DU,该切换启动消息中携带该第二切换指示信息;也就是说该切换准备完成消息中也携带如下至少一种信息: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目标本地网关的IP地址、支持切换的指示、协商后的URLLC服务器上下文迁移协议;
该CU接收该源DU发送的切换启动回应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该CU发送切换启动消息给源DU后,该集中控制单元CU还执行如下步骤:
该CU发送切换开始消息给核心网CN,该切换开始消息中携带该目标本地网关的IP地址;
该CU接收该CN返回的切换开始回应消息。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业务的切换方法,下面从本地服务器侧的角度来描述,目标本地服务器执行了以下的步骤:
首先,目标本地服务器接收目标分布式控制单元DU发送的切换准备消息,其中,该切换准备消息中携带第一切换指示信息;该第一切换指示信息携带如下至少一种信息:用于指示目标DU进行近端部署的URLLC业务的切换、用于指示源DU近端部署的URLLC业务服务器支持的上下文迁移协议、用于指示URLLC业务对应的时延要求、用于指示URLLC业务对应的丢包率要求;
然后,该目标本地服务器发送切换准备完成消息给该目标DU,以使该目标DU发送切换请求回应消息给该CU,该切换请求回应消息用于该CU指示UE发起到该目标DU的接入;也就是说,CU在接收到该切换请求回应消息后,会向UE发送一个指示消息,由CU来指示该UE发起到该目标DU的接入。其中,该切换准备完成消息中携带第二切换指示信息;该第二切换指示信息携带如下至少一种信息: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目标本地网关的IP地址、支持切换的指示、协商后的URLLC服务器上下文迁移协议。
通过切换准备消息中携带的第一切换指示信息以及该切换准备完成消息中携带的第二切换指示信息,使得源URLLC本地服务器和目标URLLC本地服务器顺利完成UE的上下文迁移;确保UE在移动过程中,保障URLLC业务的业务连续性,且满足URLLC业务的时延和可靠性要求。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目标本地服务器包括目标本地网关和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该目标本地服务器接收目标DU发送的切换准备消息,具体如下:
该目标本地网关接收该目标DU发送的切换准备消息,该切换准备消息还携带该目标DU为建立从该目标本地网关到该目标DU之间的隧道所分配的地址信息,例如TransportLayer Address和GTP-TEID;
该目标本地网关向该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发送第一通知消息,该第一通知消息携带该第一切换指示信息以及该目标本地网关为建立从该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到该目标本地网关之间的隧道所分配的地址信息,如Transport Layer Address和GTP-TEID;该第一切换指示信息携带如下至少一种信息:用于指示目标DU进行近端部署的URLLC业务的切换、用于指示源DU近端部署的URLLC业务服务器支持的上下文迁移协议、用于指示URLLC业务对应的时延要求、用于指示URLLC业务对应的丢包率要求。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该目标本地服务器包括目标本地网关和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该目标本地服务器发送切换准备完成消息给该目标DU,具体如下:
该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根据该第一切换指示信息确定源URLLC业务服务器支持的上下文迁移协议;
该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根据该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所支持的上下文迁移协议确定该UE移动过程中使用的上下文迁移协议;
该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向该目标本地网关发送第二通知消息,并通过该目标本地网关向该目标DU发送该切换准备完成消息,该第二通知消息中携带该第二切换指示信息;也就是说,该第二通知消息中携带如下至少一种信息: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目标本地网关的IP地址、支持切换的指示、协商后的URLLC服务器上下文迁移协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该目标本地服务器发送切换准备完成消息给该目标DU后,该目标本地服务器还执行如下:
该目标本地服务器发送切换完成消息给该目标DU,该切换完成消息用于指示成功完成上下文迁移;
该目标本地服务器接收该目标DU返回的切换完成回应消息。
本申请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业务切换的上下文迁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源本地网关接收核心网CN发送的切换开始消息;该切换开始消息用于指示该源本地网关进行UE相关的上下文迁移;
该源本地网关发送切换开始回应消息给该CN,该切换开始回应消息用于指示该CN向目标本地网关发送切换需求消息;也就是说,CN在接收到该切换开始回应消息后,向目标本地网关发送切换需求消息;该切换需求消息中携带有要迁移的该UE相关的上下文信息,该UE相关的上下文信息用于指示该目标本地网关建立该UE的相关信息。
通过该切换需求消息中携带的要迁移的该UE相关的上下文信息,使得目标本地网关建立该UE的相关信息,完成UE由源本地网关到目标本地网关的上下文迁移。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源本地网关发送切换开始回应消息给该CN前,该源本地网关还执行如下:
该源本地网关接收源分布式控制单元DU发送的切换启动消息,且在接收到该切换启动消息后,该源本地网关确定进行该UE相关的上下文迁移;该切换启动消息中携带有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和/或目标本地网关的IP地址。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该UE相关的上下文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一种:用户标识,用户IP地址,用户状态,终端类型,终端能力。
本申请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业务切换的上下文迁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源本地网关发送上下文迁移请求消息给目标本地网关;该上下文迁移请求消息中携带有要迁移的UE相关的上下文信息,该UE相关的上下文信息用于指示该目标本地网关建立该UE的相关信息;
该源本地网关接收该目标本地网关返回的上下文迁移请求回应消息。
通过该上下文迁移请求消息中携带的要迁移的UE相关的上下文信息,使得目标本地网关建立该UE的相关信息,完成UE由源本地网关到目标本地网关的上下文迁移。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源本地网关发送上下文迁移请求消息给目标本地网关前,该源本地网关还执行如下:
该源本地网关接收源分布式控制单元DU发送的切换启动消息,且在接收到该切换启动消息后,该源本地网关确定进行该UE相关的上下文迁移;该切换启动消息中携带有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和目标本地网关的IP地址。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该UE相关的上下文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一种:用户标识,用户IP地址,用户状态,终端类型,终端能力。
本申请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业务切换的上下文迁移方法,应用于本地服务器,其中,该本地服务器包括本地网关和URLLC业务服务器,源URLLC业务服务器执行如下步骤:
源URLLC业务服务器接收源本地网关发送的上下文传输启动消息,该上下文传输启动消息中携带有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
该源URLLC业务服务器发送上下文传输数据消息给该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该上下文传输数据消息中携带有要迁移的UE相关的上下文信息,该UE相关的上下文信息用于指示该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完成该UE相关的上下文迁移;
在完成该UE相关的上下文迁移后,该源URLLC业务服务器发送上下文传输启动回应消息给该源本地网关,该上下文传输启动回应消息用于指示应用层上下文传输完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源URLLC业务服务器接收源本地网关发送的上下文传输启动消息前,该源本地网关还执行如下:
该源本地网关接收源分布式控制单元DU发送的切换启动消息,且在接收到该切换启动消息后,该源本地网关确定进行该UE相关的上下文迁移;该切换启动消息中携带有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和目标本地网关的IP地址;
在完成该UE相关的上下文迁移后,该源本地网关还执行如下:
该源本地网关发送切换启动回应消息给该源DU,该切换启动回应消息用于指示成功完成上下文迁移。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第六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在该应用层上下文传输完成后,该目标本地网关还执行如下:
目标本地网关接收该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发送的上下文传输完成消息,该上下文传输完成消息用于指示应用层上下文传输完成;
该目标本地网关发送上下文传输完成回应消息给该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第六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在该应用层上下文传输完成后,该目标本地网关还执行如下:
该目标本地网关发送切换完成消息给目标DU,该切换完成消息用于指示成功完成上下文迁移;
该目标本地网关接收该目标DU返回的切换完成回应消息。
本申请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业务的切换方法,下面从目标站点侧的角度来描述,目标站点执行了以下的步骤:
首先,目标站点接收源站点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其中,该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第一切换指示信息;该第一切换指示信息携带如下至少一种信息:用于指示目标站点进行近端部署的URLLC业务的切换、用于指示源站点近端部署的URLLC业务服务器支持的上下文迁移协议、用于指示URLLC业务对应的时延要求、用于指示URLLC业务对应的丢包率要求;通过该第一切换指示信息中携带的信息为后续业务的切换需求作准备。
然后,该目标站点发送切换请求回应消息给该源站点,其中,该切换请求回应消息用于该源站点指示UE发起到该目标站点的接入;也就是说,源站点在接收到该切换请求回应消息后,会向UE发送一个指示消息,由源站点来指示该UE发起到该目标站点的接入。该切换请求回应消息中携带第二切换指示信息,该第二切换指示信息该第二切换指示信息携带如下至少一种信息: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目标本地网关的IP地址、支持切换的指示、协商后的URLLC服务器上下文迁移协议。
通过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第一切换指示信息以及该切换请求回应消息中携带的第二切换指示信息,使得源URLLC本地服务器和目标URLLC本地服务器顺利完成UE的上下文迁移;确保UE在移动过程中,保障URLLC业务的业务连续性,且满足URLLC业务的时延和可靠性要求。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第七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目标站点接收源站点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后,该目标站点还执行如下步骤:
该目标站点发送切换准备消息给目标本地服务器,该切换准备消息中携带该第一切换指示信息;也就是说,该切换准备消息中也携带如下至少一种信息:用于指示目标站点进行近端部署的URLLC业务的切换、用于指示源站点近端部署的URLLC业务服务器支持的上下文迁移协议、用于指示URLLC业务对应的时延要求、用于指示URLLC业务对应的丢包率要求;
然后,该目标站点接收该目标本地服务器发送的切换准备完成消息,该切换准备完成消息中携带该第二切换指示信息;也就是说该切换准备完成消息中也携带如下至少一种信息: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目标本地网关的IP地址、支持切换的指示、协商后的URLLC服务器上下文迁移协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第七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该目标站点发送切换准备消息给目标本地服务器,具体如下:
该目标站点发送该切换准备消息给该目标本地服务器中的目标本地网关,其中,该切换准备消息还携带该目标站点为建立从该目标本地网关到该目标站点之间的隧道所分配的地址信息,如:传输层地址(Transport Layer Address)和GTP-TEID。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第七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在该源站点指示UE切换到该目标站点后,该目标站点还执行如下步骤:
该目标站点接收该目标本地服务器发送的切换完成消息,该切换完成消息用于指示成功完成上下文迁移;
该目标站点返回切换完成回应消息给该目标本地服务器。
本申请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业务的切换方法,下面从源站点侧的角度来描述,源站点执行了以下的步骤:
首先,源站点接收UE发送的测量报告;通过该测量报告,该源站点确定发起URLLC业务切换所选择的目标站点;
在确定目标站点后,该源站点发送切换请求消息给该目标站点,其中,该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第一切换指示信息;该第一切换指示信息携带如下至少一种信息:用于指示目标站点进行近端部署的URLLC业务的切换、用于指示源站点近端部署的URLLC业务服务器支持的上下文迁移协议、用于指示URLLC业务对应的时延要求、用于指示URLLC业务对应的丢包率要求;通过该第一切换指示信息中携带的信息为后续业务的切换需求作准备。
然后,该源站点接收该目标站点发送的切换请求回应消息,该切换请求回应消息中携带第二切换指示信息;该第二切换指示信息携带如下至少一种信息: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目标本地网关的IP地址、支持切换的指示、协商后的URLLC服务器上下文迁移协议;
最后,该源站点发送切换指令给该UE,该切换指令用于指示该UE发起到该目标站点的接入,也就是说,由源站点来指示该UE发起到该目标站点的接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第八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源站点接收该目标站点发送的切换请求回应消息后,该源站点还执行如下步骤:
该源站点发送切换启动消息给源本地服务器,该切换启动消息中携带该第二切换指示信息;也就是说该切换准备完成消息中也携带如下至少一种信息: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目标本地网关的IP地址、支持切换的指示、协商后的URLLC服务器上下文迁移协议;
该源站点接收该源本地服务器发送的切换启动回应消息,该切换启动回应消息用于指示成功完成上下文迁移。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第八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该源站点发送切换启动消息给源本地服务器后,该源站点还执行如下步骤:
该源站点发送切换开始消息给核心网CN,该切换开始消息中携带该目标本地网关的IP地址;
该源站点接收该CN返回的切换开始回应消息。
本申请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业务的切换方法,下面从本地服务器侧的角度来描述,目标本地服务器执行了以下的步骤:
首先,目标本地服务器接收目标站点发送的切换准备消息,其中,该切换准备消息中携带第一切换指示信息;该第一切换指示信息携带如下至少一种信息:用于指示目标站点进行近端部署的URLLC业务的切换、用于指示源站点近端部署的URLLC业务服务器支持的上下文迁移协议、用于指示URLLC业务对应的时延要求、用于指示URLLC业务对应的丢包率要求;
然后,该目标本地服务器发送切换准备完成消息给该目标站点,该切换准备完成消息用于指示该目标站点发送切换请求回应消息给该源站点,该切换请求回应消息用于该源站点指示UE发起到该目标站点的接入;也就是说,源站点在接收到该切换请求回应消息后,会向UE发送一个指示消息,由源站点来指示该UE发起到该目标站点的接入。该切换准备完成消息中携带第二切换指示信息;该第二切换指示信息携带如下至少一种信息: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目标本地网关的IP地址、支持切换的指示、协商后的URLLC服务器上下文迁移协议。
通过切换准备消息中携带的第一切换指示信息以及该切换准备完成消息中携带的第二切换指示信息,使得源URLLC本地服务器和目标URLLC本地服务器顺利完成UE的上下文迁移;确保UE在移动过程中,保障URLLC业务的业务连续性,且满足URLLC业务的时延和可靠性要求。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第九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目标本地服务器包括目标本地网关和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该目标本地服务器接收目标站点发送的切换准备消息,具体如下:
该目标本地网关接收该目标站点发送的切换准备消息,该切换准备消息还携带该目标站点为建立从该目标本地网关到该目标站点之间的隧道所分配的地址信息,例如Transport Layer Address和GTP-TEID;
该目标本地网关向该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发送第一通知消息,该第一通知消息携带该第一切换指示信息以及该目标本地网关为建立从该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到该目标本地网关之间的隧道所分配的地址信息,如Transport Layer Address和GTP-TEID;该第一切换指示信息携带如下至少一种信息:用于指示目标站点进行近端部署的URLLC业务的切换、用于指示源站点近端部署的URLLC业务服务器支持的上下文迁移协议、用于指示URLLC业务对应的时延要求、用于指示URLLC业务对应的丢包率要求。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第九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该目标本地服务器包括目标本地网关和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该目标本地服务器发送切换准备完成消息给该目标站点,具体如下:
该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根据该第一切换指示信息确定源URLLC业务服务器支持的上下文迁移协议;
该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根据该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所支持的上下文迁移协议确定该UE移动过程中使用的上下文迁移协议;
该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向该目标本地网关发送第二通知消息,并通过该目标本地网关向该目标站点发送该切换准备完成消息,该第二通知消息中携带该第二切换指示信息;也就是说,该第二通知消息中携带如下至少一种信息: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目标本地网关的IP地址、支持切换的指示、协商后的URLLC服务器上下文迁移协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第九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该目标本地服务器发送切换准备完成消息给该目标站点后,该目标本地服务器还执行如下:
该目标本地服务器发送切换完成消息给该目标站点,该切换完成消息用于指示成功完成上下文迁移;
该目标本地服务器接收该目标站点返回的切换完成回应消息。
本申请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接入网设备,该接入网设备包括收发单元和处理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接收集中控制单元CU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第一切换指示信息;所述第一切换指示信息携带如下至少一种信息:用于指示目标DU进行近端部署的URLLC业务的切换、用于指示源DU近端部署的URLLC业务服务器支持的上下文迁移协议、用于指示URLLC业务对应的时延要求、用于指示URLLC业务对应的丢包率要求;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发送切换请求回应消息给所述CU,所述切换请求回应消息用于所述CU指示UE发起到所述目标DU的接入;所述切换请求回应消息中携带第二切换指示信息,所述第二切换指示信息携带如下至少一种信息: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目标本地网关的IP地址、支持切换的指示、协商后的URLLC服务器上下文迁移协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第十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接收CU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控制所述收发单元发送切换准备消息给目标本地服务器,所述切换准备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一切换指示信息;
控制所述收发单元接收所述目标本地服务器发送的切换准备完成消息,所述切换准备完成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二切换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第十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发送切换准备消息给目标本地服务器,包括: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发送所述切换准备消息给所述目标本地服务器中的目标本地网关,所述切换准备消息还携带所述目标DU为建立从所述目标本地网关到所述目标DU之间的隧道所分配的地址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第十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在所述CU指示UE切换到所述目标DU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控制所述收发单元接收所述目标本地服务器发送的切换完成消息,所述切换完成消息用于指示成功完成上下文迁移;
控制所述收发单元返回切换完成回应消息给所述目标本地服务器。
本申请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接入网设备,该接入网设备包括收发单元和处理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获取测量报告;根据所述测量报告确定发起URLLC业务切换所选择的目标分布式控制单元DU;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发送切换请求消息给所述目标DU,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第一切换指示信息;所述第一切换指示信息携带如下至少一种信息:用于指示目标DU进行近端部署的URLLC业务的切换、用于指示源DU近端部署的URLLC业务服务器支持的上下文迁移协议、用于指示URLLC业务对应的时延要求、用于指示URLLC业务对应的丢包率要求;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接收所述目标DU发送的切换请求回应消息,所述切换请求回应消息中携带第二切换指示信息;所述第二切换指示信息携带如下至少一种信息: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目标本地网关的IP地址、支持切换的指示、协商后的URLLC服务器上下文迁移协议;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发送切换指令给所述UE,所述切换指令用于指示所述UE发起到所述目标DU的接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第十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用于获取测量报告包括: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接收UE发送的测量报告;
或者,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接收UE所属的DU对所述UE发送的上行信号进行测量后生成的测量报告。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第十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接收所述目标DU发送的切换请求回应消息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控制所述收发单元发送切换启动消息给源DU,所述切换启动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二切换指示信息;
控制所述收发单元接收所述源DU发送的切换启动回应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第十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发送切换启动消息给源DU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发送切换开始消息给核心网CN,所述切换开始消息中携带所述目标本地网关的IP地址;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接收所述CN返回的切换开始回应消息。
本申请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服务器,该服务器包括收发单元和处理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接收目标分布式控制单元DU发送的切换准备消息,所述切换准备消息中携带第一切换指示信息;所述第一切换指示信息携带如下至少一种信息:用于指示目标DU进行近端部署的URLLC业务的切换、用于指示源DU近端部署的URLLC业务服务器支持的上下文迁移协议、用于指示URLLC业务对应的时延要求、用于指示URLLC业务对应的丢包率要求;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发送切换准备完成消息给所述目标DU,以使所述目标DU发送切换请求回应消息给所述CU,所述切换请求回应消息用于所述CU指示UE发起到所述目标DU的接入;所述切换准备完成消息中携带第二切换指示信息;所述第二切换指示信息携带如下至少一种信息: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目标本地网关的IP地址、支持切换的指示、协商后的URLLC服务器上下文迁移协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第十二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服务器包括目标本地网关和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接收目标DU发送的切换准备消息包括: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接收所述目标DU发送的切换准备消息,所述切换准备消息还携带所述目标DU为建立从所述目标本地网关到所述目标DU之间的隧道所分配的地址信息;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向所述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发送第一通知消息,所述第一通知消息携带所述第一切换指示信息以及所述目标本地网关为建立从所述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到所述目标本地网关之间的隧道所分配的地址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第十二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服务器包括目标本地网关和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发送切换准备完成消息给所述目标DU包括: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切换指示信息确定源URLLC业务服务器支持的上下文迁移协议;根据所述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所支持的上下文迁移协议确定所述UE移动过程中使用的上下文迁移协议;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向所述目标本地网关发送第二通知消息,并通过所述目标本地网关向所述目标DU发送所述切换准备完成消息,所述第二通知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二切换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第十二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发送切换准备完成消息给所述目标DU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控制所述收发单元发送切换完成消息给所述目标DU,所述切换完成消息用于指示成功完成上下文迁移;
控制所述收发单元接收所述目标DU返回的切换完成回应消息。
本申请第十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网关设备,该网关设备包括收发单元和处理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接收核心网CN发送的切换开始消息;所述切换开始消息用于指示所述源本地网关进行UE相关的上下文迁移;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发送切换开始回应消息给所述CN,所述切换开始回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CN向目标本地网关发送切换需求消息;所述切换需求消息中携带有要迁移的所述UE相关的上下文信息,所述UE相关的上下文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本地网关建立所述UE的相关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第十三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发送切换开始回应消息给所述CN前,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控制所述收发单元接收源分布式控制单元DU发送的切换启动消息,且在接收到所述切换启动消息后,所述源本地网关确定进行所述UE相关的上下文迁移;所述切换启动消息中携带有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和/或目标本地网关的IP地址。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第十三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UE相关的上下文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一种:用户标识,用户IP地址,用户状态,终端类型,终端能力。
本申请第十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网关设备,该网关设备包括收发单元和处理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发送上下文迁移请求消息给目标本地网关;所述上下文迁移请求消息中携带有要迁移的UE相关的上下文信息,所述UE相关的上下文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本地网关建立所述UE的相关信息;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接收所述目标本地网关返回的上下文迁移请求回应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第十四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发送上下文迁移请求消息给目标本地网关前,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控制所述收发单元接收源分布式控制单元DU发送的切换启动消息,且在接收到所述切换启动消息后,所述源本地网关确定进行所述UE相关的上下文迁移;所述切换启动消息中携带有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和目标本地网关的IP地址。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第十四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UE相关的上下文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一种:用户标识,用户IP地址,用户状态,终端类型,终端能力。
本申请第十五方面提供了一种服务器,该服务器包括收发单元和处理单元,所述服务器包括本地网关和URLLC业务服务器;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接收源本地网关发送的上下文传输启动消息,所述上下文传输启动消息中携带有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发送上下文传输数据消息给所述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所述上下文传输数据消息中携带有要迁移的UE相关的上下文信息,所述UE相关的上下文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完成所述UE相关的上下文迁移;
在完成所述UE相关的上下文迁移后,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发送上下文传输启动回应消息给所述源本地网关,所述上下文传输启动回应消息用于指示应用层上下文传输完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第十五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接收源本地网关发送的上下文传输启动消息前,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控制所述收发单元接收源分布式控制单元DU发送的切换启动消息,且在接收到所述切换启动消息后,确定进行所述UE相关的上下文迁移;所述切换启动消息中携带有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和目标本地网关的IP地址;
在完成所述UE相关的上下文迁移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控制所述收发单元发送切换启动回应消息给所述源DU,所述切换启动回应消息用于指示成功完成上下文迁移。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第十五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应用层上下文传输完成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控制所述收发单元接收所述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发送的上下文传输完成消息,所述上下文传输完成消息用于指示应用层上下文传输完成;
控制所述收发单元发送上下文传输完成回应消息给所述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第十五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应用层上下文传输完成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控制所述收发单元发送切换完成消息给目标DU,所述切换完成消息用于指示成功完成上下文迁移;
控制所述收发单元接收所述目标DU返回的切换完成回应消息。
本申请第十六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站,该基站包括收发单元和处理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接收源站点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第一切换指示信息;所述第一切换指示信息携带如下至少一种信息:用于指示目标站点进行近端部署的URLLC业务的切换、用于指示源站点近端部署的URLLC业务服务器支持的上下文迁移协议、用于指示URLLC业务对应的时延要求、用于指示URLLC业务对应的丢包率要求;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发送切换请求回应消息给所述源站点,所述切换请求回应消息用于所述源站点指示UE发起到所述目标站点的接入;所述切换请求回应消息中携带第二切换指示信息,所述第二切换指示信息所述第二切换指示信息携带如下至少一种信息: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目标本地网关的IP地址、支持切换的指示、协商后的URLLC服务器上下文迁移协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第十六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接收源站点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控制所述收发单元发送切换准备消息给目标本地服务器,所述切换准备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一切换指示信息;
控制所述收发单元接收所述目标本地服务器发送的切换准备完成消息,所述切换准备完成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二切换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第十六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发送切换准备消息给目标本地服务器包括: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发送所述切换准备消息给所述目标本地服务器中的目标本地网关,所述切换准备消息还携带所述目标站点为建立从所述目标本地网关到所述目标站点之间的隧道所分配的地址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第十六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源站点指示UE切换到所述目标站点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控制所述收发单元接收所述目标本地服务器发送的切换完成消息,所述切换完成消息用于指示成功完成上下文迁移;
控制所述收发单元返回切换完成回应消息给所述目标本地服务器。
本申请第十七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站,该基站包括收发单元和处理单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第十七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接收UE发送的测量报告;根据所述测量报告确定发起URLLC业务切换所选择的目标站点;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发送切换请求消息给所述目标站点,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第一切换指示信息;所述第一切换指示信息携带如下至少一种信息:用于指示目标站点进行近端部署的URLLC业务的切换、用于指示源站点近端部署的URLLC业务服务器支持的上下文迁移协议、用于指示URLLC业务对应的时延要求、用于指示URLLC业务对应的丢包率要求;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接收所述目标站点发送的切换请求回应消息,所述切换请求回应消息中携带第二切换指示信息;所述第二切换指示信息携带如下至少一种信息: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目标本地网关的IP地址、支持切换的指示、协商后的URLLC服务器上下文迁移协议;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发送切换指令给所述UE,所述切换指令用于指示所述UE发起到所述目标站点的接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第十七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接收所述目标站点发送的切换请求回应消息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控制所述收发单元发送切换启动消息给源本地服务器,所述切换启动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二切换指示信息;
控制所述收发单元接收所述源本地服务器发送的切换启动回应消息,所述切换启动回应消息用于指示成功完成上下文迁移。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第十七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发送切换启动消息给源本地服务器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控制所述收发单元发送切换开始消息给核心网CN,所述切换开始消息中携带所述目标本地网关的IP地址;
控制所述收发单元接收所述CN返回的切换开始回应消息。
本申请第十八方面提供了一种服务器,该服务器包括收发单元和处理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接收目标站点发送的切换准备消息,所述切换准备消息中携带第一切换指示信息;所述第一切换指示信息携带如下至少一种信息:用于指示目标站点进行近端部署的URLLC业务的切换、用于指示源站点近端部署的URLLC业务服务器支持的上下文迁移协议、用于指示URLLC业务对应的时延要求、用于指示URLLC业务对应的丢包率要求;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发送切换准备完成消息给所述目标站点,所述切换准备完成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站点发送切换请求回应消息给所述源站点,所述切换请求回应消息用于所述源站点指示UE发起到所述目标站点的接入;所述切换准备完成消息中携带第二切换指示信息;所述第二切换指示信息携带如下至少一种信息: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目标本地网关的IP地址、支持切换的指示、协商后的URLLC服务器上下文迁移协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第十八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服务器包括目标本地网关和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接收目标站点发送的切换准备消息包括: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接收所述目标站点发送的切换准备消息,所述切换准备消息还携带所述目标站点为建立从所述目标本地网关到所述目标站点之间的隧道所分配的地址信息;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向所述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发送第一通知消息,所述第一通知消息携带所述第一切换指示信息以及所述目标本地网关为建立从所述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到所述目标本地网关之间的隧道所分配的地址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第十八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服务器包括目标本地网关和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发送切换准备完成消息给所述目标站点包括: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切换指示信息确定源URLLC业务服务器支持的上下文迁移协议;根据所述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所支持的上下文迁移协议确定所述UE移动过程中使用的上下文迁移协议;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向所述目标本地网关发送第二通知消息,并通过所述目标本地网关向所述目标站点发送所述切换准备完成消息,所述第二通知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二切换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第十八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发送切换准备完成消息给所述目标站点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发送切换完成消息给所述目标站点,所述切换完成消息用于指示成功完成上下文迁移;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接收所述目标站点返回的切换完成回应消息。
本申请第十九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第二十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演进后的电信网络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无线接入网的一个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无线接入网的另一架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业务的切换方法的一个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业务的切换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基于业务切换的上下文迁移方法的一个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基于业务切换的上下文迁移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基于业务切换的上下文迁移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网络设备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提供的业务切换装置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描述。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或“具有”及其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图1为演进后的一种电信网络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包括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接入网、移动性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本地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SGW)、数据网关、核心控制实体及分组数据网络(Packet DataNetwork,PDN),其中
UE通过接入网接入网络,在移动性管理实体的控制下在接入网和本地服务网关间建立隧道,本地服务网关和数据网关之间也建立隧道,从而建立了UE和分组数据网之间的连通性。实际应用中,也可以是UE到数据网关之间直接建立隧道。其中移动性管理实体可能负责管理UE位置信息、接入鉴权、非接入层信令及信令安全等;本地服务网关是UE的小范围移动的数据锚点,是核心网和接入网的接口实体,负责用户数据的路由转发。核心控制实体是记录和管理用户位置信息、认证授权信息的实体;
隧道技术的原理是,通过对隧道的两个端点实体间传输的协议包用另一种协议进行封装,实现两个端点实体间数据的安全传输和路由。
为了有效的管理和利用网络资源,电信网络建立了完整的网络管理和控制机制。当终端退出网络时,需要将分配给该用户的资源及时释放掉,包括无线信道、承载、各种隧道及存储的信息等。
有些网络支持用户设备接入一个或多个分组数据业务,分组数据业务通过接入点名(Access Point Name,APN)来标识,网络侧依据APN建立用户到相应数据网关的连通性,数据网关再依据APN建立到相应PDN的连通性。这种情况下,用户需要接入的分组数据业务的APN有可能在网络侧预配置,也可能由用户设备向网络侧提供。
在现有的下一代无线接入网架构的讨论中,提出了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Network,RAN)演进为集中控制单元(Central Unit,CU)和分布式控制单元(DistributedUnit,DU)。
在不同的网络架构下,URLLC Server有如下近端部署方式:
1)部署方式1:如图2所示,RAN进行CU和DU切分,URLLC Server部署到DU近端的位置,当然,一个URLLC Server可以和一个或多个DU相连;DU需要通过本地网关(Local GW)和URLLC Server相连;Local GW可以是RAN的功能,也可以是核心网功能的下移;如果LocalGW具有控制面功能,则DU和Local GW之间可以直接进行信令的交互以便建立数据传输的通道;否则,DU和Local GW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的建立需要CN和CU的参与。URLLC Server也可以部署到CU近端的位置,部署方式和DU近端相似。
2)部署方式2:如图3所示,RAN不进行功能切分,即为站点,例如LTE eNodeB或eLTEeNodeB或NR gNodeB;一个URLLC Server可以和一个或多个站点相连;站点需要通过LocalGW和URLLC Server相连;Local GW可以是RAN的功能,也可以是核心网功能的下移;如果Local GW具有控制面功能,则LTE eNodeB/eLTE eNodeB/NR gNodeB和Local GW之间可以直接进行信令的交互以便建立数据传输的通道;否则,LTE eNodeB/eLTE eNodeB/NR gNodeB和Local GW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的建立需要CN的参与。
为了描述方便,在以上两种部署方式下,将Local GW和URLLC Server一起称为本地服务器(Local Server);其中Local GW和URLLC Server之间要建立隧道,可以是通用路由封装协议(Generic Routing Encapsulatio,GRE)或GPRS隧道协议(GPRS TurningProtocol,GTP)等协议定义的隧道;
在以上两种部署方式下,为了保证URLLC业务的连续性,需要跨层同步进行切换控制,在切换流程中,实现此用户相关的源站点上下文,Local GW上下文和URLLC Server业务上下文的迁移,迁移到目标站点,目标Local GW和目标URLLC Server,以保证URLLC业务在切换过程中不受影响;
当然,此过程中,也可以支持用户相关的源站点上下文和URLLC Server业务上下文的迁移,即用户相关的Local GW上下文可以不迁移,保证URLLC业务的连续性。
针对部署方式1,该部署方式1下的业务连续性保障流程如图4所示。
401、集中控制单元CU获取测量报告。
需要说明的是,CU获取测量报告的方式可以是接收UE发送的测量报告;或者,通过UE所属的DU对UE发送的上行UL信号进行测量,生成测量报告后发送给CU,CU接收所述DU发送的该测量报告。在获取该测量报告后,所述CU确定要发起针对近端部署的URLLC业务的切换。
402、所述CU根据所述测量报告确定发起URLLC业务切换所选择的目标分布式控制单元DU。
该CU根据该测量报告确定发起URLLC业务切换所选择的目标DU。
403、所述CU发送切换请求(Handover Request)消息给所述目标DU,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第一切换指示信息。
该第一切换指示信息可以是以下任一切换指示信息或者组合:切换指示(HOIndication)、支持协议的指示(Support Protocol Indication)、时延(latency bound)、丢包率(ratio of lost packets),其中HO Indication用于指示目标DU进行近端部署的URLLC业务的切换,Support Protocol Indication用于指示源DU近端部署的URLLC Server支持的上下文迁移协议,如:SockMi/CXTP/MTCP等等,latency bound和ratio of lostpackets是URLLC业务对应的QoS需求,前者是时延要求,后者是丢包率的要求。
404、所述目标DU发送切换准备(Handover Preparation)消息给目标本地服务器(Target Local Server),所述切换准备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一切换指示信息。
目标DU发送切换准备(Handover Preparation)消息给目标本地服务器(TargetLocal Server)中的目标本地网关(Target Local GW);Target Local GW再通知到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Target URLLC Server);该切换准备消息携带的信息和步骤403中切换请求消息携带的信息相同。通过该切换准备消息,还可以完成从Target URLLC Server到Target Local GW之间的隧道,以及从Target Local GW到Target DU之间的隧道建立过程,该隧道用于传输UE切换过程中准备迁移的URLLC业务,因此,Target DU向Target LocalServer发送的切换准备消息中除了携带以上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的信息之外,还可以携带Target DU为建立隧道所分配的地址信息,如:传输层地址(Transport Layer Address)和GTP-TEID。Target Local Server中Target Local GW向Target URLLC Server发送的通知消息中除了携带以上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的信息之外,还可以携带Target Local GW为建立隧道所分配的地址信息,如:Transport Layer Address和GRE信息等。
Target Local GW和Target URLLC Server根据收到的latency bound和ratio oflost packets参数,判断是否允许UE进行URLLC业务的迁入。
405、所述目标本地服务器发送切换准备完成消息给所述目标DU,所述切换准备完成消息中携带第二切换指示信息。
Target Local Server中,Target URLLC Server根据收到的Support ProtocolIndication参数,确定Source URLLC server支持的上下文迁移协议,并根据自己所支持的上下文迁移协议,确定UE移动过程中使用的上下文迁移的协议,Target URLLC Server再通知到Target Local GW,Target Local GW发送切换准备完成(Handover PreparationComplete)消息给Targe DU,该切换准备完成消息中携带的第二切换指示信息可以是以下任一信息或者组合:Target URLLC Server的IP地址、Target Local GW的IP地址、支持切换的指示HO Support Indication、协商后的URLLC server上下文迁移协议。
通过该切换准备完成消息,还可以完成从Target Local GW到Target URLLCServer之间的隧道,以及从Target DU到Target Local GW之间的隧道建立过程,该隧道用于传输UE切换过程中准备迁移的URLLC业务,因此,Target Local GW向Target DU发送的切换准备完成消息中携带的第二切换指示信息除了携带以上信息之外,还可以携带TargetLocal GW为建立隧道所分配的地址信息,包括Transport Layer Address和GTP-TEID。Target URLLC Server向Target Local GW发送的通知消息中除了切换准备完成消息中携带的以上信息之外,还可以携带Target URLLC Server为建立隧道所分配的地址信息,包括Transport Layer Address和GRE信息。
406、所述目标DU发送切换请求回应(Handover Request Ack)消息给所述CU,所述切换请求回应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二切换指示信息。
407(a)、所述CU发送切换启动(Handover Start)消息给源DU,所述切换启动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二切换指示信息。
在所述切换启动消息中携带Target URLLC Server的IP地址和Target Local GW的IP地址以及协商后使用的URLLC server上下文迁移协议。
可选的,407(b)、此时CU也发送切换开始(Handover Begin)消息给核心网,在所述切换开始消息中携带Target Local GW的IP地址,知会核心网需要进行Local GW上下文的迁移。
407(c)、核心网返回切换开始回应(Handover Begin Ack)消息给所述CU;如果存在此步骤,则此步骤和步骤408中的切换启动消息都不携带Target Local GW的IP地址。
408(a)、所述源DU发送所述切换启动(Handover Start)消息给源本地服务器(Source Local Server),所述切换启动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二切换指示信息。
在所述切换启动消息中携带Target URLLC Server的IP地址和Target Local GW的IP地址;Source Local Server中是Source Local GW知会Source URLLC Server。
同时,408(b)、Source DU发送切换启动回应(Handover Start Ack)消息给所述CU。
409、CU收到切换启动回应(Handover Start Ack)消息后,发送切换指令(Handover Command)给所述UE,所述切换指令用于指示所述UE切换到所述目标DU。
410(a)、所述源本地服务器(Source Local Server)发起到目标本地服务器(Target Local Server)的所述UE相关的上下文迁移流程。
具体的,所述源本地服务器(Source Local Server)中的源URLLC业务服务器(Source URLLC Server)发起到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Target URLLC Server)的所述UE相关的上下文迁移流程。
可选的,源本地网关(Source Local GW)发起到目标本地网关(Target Local GW)的所述UE相关的上下文迁移流程。
此时,410(b)、所述UE在收到Handover Command命令后,发起到目标DU的接入。
411(a)、在所述源本地服务器(Source Local Server)完成上下文迁移后,所述源本地服务器发送切换启动回应(Handover Start Ack)消息给所述源DU。
该切换启动回应消息用于指示成功完成了上下文迁移;这个指示可以是消息,或消息中携带的一个参数。
411(b)、在所述目标本地服务器(Target Local Server)完成上下文迁移后,所述目标本地服务器发送切换完成(Handover Complete)消息给目标DU。
该切换完成消息用于指示上下文迁移成功完成。
412、所述目标DU返回切换完成回应(Handover Complete Ack)消息给所述目标本地服务器(Target Local Server)。
该过程中,Local GW可以具备控制面功能,因此,DU可以直接与Local Server进行信息的交互,以便建立两者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
除此之外,Local GW还可以不具备控制面功能,则DU和Local Server之间的信息交互需要通过CU和CN的控制来实现。这里就不再累赘。
在上述流程中,Local Server也可以在CU附近部署,此时,主要流程基本相似,主要有如下不同:1)切换变成源CU到目标CU之间的切换;2)DU和Local Server之间的交互,转变成CU和Local Server之间的交互。
针对部署方式2,该部署方式2下的业务连续性保障流程如图5所示。
501、源站点接收UE发送的测量报告。
需要说明的是,该源站点包括但不限于:NR gNodeB,eLTE eNodeB和LTE eNodeB。
502、所述源站点根据所述测量报告确定要发起URLLC业务切换所选择的目标站点。
503、所述源站点发送切换请求(Handover Request)消息给所述目标站点,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第一切换指示信息。
该第一切换指示信息可以是以下任一切换指示信息或者组合:HO Indication、Support Protocol Indication、latency bound、ratio of lost packets,其中HOIndication指示目标DU进行近端部署的URLLC业务的切换,Support Protocol Indication用于指示源DU近端部署的URLLC Server支持的上下文迁移协议,如:SockMi/CXTP/MTCP等等,latency bound和ratio of lost packets是URLLC业务对应的QoS需求,前者是时延要求,后者是丢包率的要求。
504、所述目标站点发送切换准备(Handover Preparation)消息给目标本地服务器(Target Local Server),所述切换准备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一切换指示信息。
目标站点发送切换准备(Handover Preparation)消息给目标本地服务器(TargetLocal Server)中的目标本地网关(Target Local GW);Target Local GW再通知到TargetURLLC Server;该切换准备消息携带的参数和步骤503中切换请求消息携带的信息相同。通过该切换准备消息,还可以完成从Target URLLC Server到Target Local GW之间的隧道,以及从Target Local GW到目标站点之间的隧道建立过程,该隧道用于传输UE切换过程中准备迁移的URLLC业务,因此,目标站点向Target Local Server发送的HandoverPreparation消息中除了携带以上信息之外,还可以携带目标站点为建立隧道所分配的地址信息,包括Transport Layer Address和GTP-TEID。Target Local GW向Target URLLCServer发送的通知消息中除了携带以上信息之外,还可以携带Target Local GW为建立隧道所分配的地址信息,包括Transport Layer Address和GTP-TEID。
Target Local GW和Target URLLC Server根据收到的latency bound和ratio oflost packets参数,判断是否允许UE进行URLLC业务的迁入。
505、所述目标本地服务器发送切换准备完成消息给所述目标站点,所述切换准备完成消息中携带第二切换指示信息。
Target Local Server中,Target URLLC Server根据收到的Support ProtocolIndication参数,确定Source URLLC server支持的上下文迁移协议,并根据自己所支持的上下文迁移协议,确定UE移动过程中使用的上下文迁移的协议,Target URLLC Server再通知到Target Local GW,Target Local GW发送切换准备完成(Handover PreparationComplete)消息给目标站点,该切换准备完成消息中携带的第二切换指示信息可以是以下任一信息或者组合:Target URLLC Server的IP地址、Target Local GW的IP地址、支持切换的指示HO Support Indication、协商后的URLLC server上下文迁移协议。
通过该切换准备完成消息,还可以完成从Target Local GW到Target URLLCServer之间的隧道,以及从目标站点到Target Local GW之间的隧道建立过程,该隧道用于传输UE切换过程中准备迁移的URLLC业务,因此,Target Local Server向目标站点发送的Handover Preparation消息中除了携带以上信息之外,还可以携带Target Local GW为建立隧道所分配的地址信息,包括Transport Layer Address和GTP-TEID。Target URLLCServer向Target Local GW发送的消息中除了携带以上信息之外,还可以携带TargetURLLC Server为建立隧道所分配的地址信息,包括Transport Layer Address和GRE信息。
506、所述目标站点发送切换请求回应(Handover Request Ack)消息给所述源站点,所述切换请求回应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二切换指示信息。
507(a)、所述源站点发送切换启动(Handover Start)消息给源本地服务器(Source Local Server),所述切换启动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二切换指示信息。
在所述切换启动消息中携带Target URLLC Server的IP地址和Target Local GW的IP地址以及协商后使用的URLLC server上下文迁移协议;Source Local Server中是Source Local GW知会Source URLLC Server。
可选的,507(b)、此时源站点也发送切换开始(Handover Begin)消息给核心网,在所述切换开始消息中携带Target Local GW的IP地址,知会核心网需要进行Local GW上下文的迁移。
507(c)、核心网返回切换开始回应(Handover Begin Ack)消息给所述源站点;如果存在此步骤,则此步骤中的Handover Start消息都不携带Target Local GW的IP地址。
508、所述源站点发送切换指令(Handover Command)给所述UE,所述切换指令用于指示所述UE切换到所述目标站点。
509(a)、所述源本地服务器(Source Local Server)发起到目标本地服务器(Target Local Server)的所述UE相关的上下文迁移流程。
具体的,所述源本地服务器(Source Local Server)中的源URLLC业务服务器(Source URLLC Server)发起到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Target URLLC Server)的所述UE相关的上下文迁移流程。
可选的,源本地网关(Source Local GW)发起到目标本地网关(Target Local GW)的所述UE相关的上下文迁移流程。
此时,509(b)、所述UE在收到Handover Command命令后,发起到目标站点的接入。此处的目标站点包括但不限于:Target NR gNB、Target eLTE eNodeB、Target LTEeNodeB。
510(a)、在所述源本地服务器(Source Local Server)完成上下文迁移后,所述源本地服务器发送切换启动回应(Handover Start Ack)消息给所述源站点。
该切换启动回应消息指示成功完成了上下文迁移;这个指示可以是消息,或消息中携带的一个参数。
510(b)、在目标本地服务器(Target Local Server)完成上下文迁移后,所述目标本地服务器发送切换完成(Handover Complete)消息给目标站点。
该切换完成消息指示上下文迁移成功完成。
511、所述目标站点返回切换完成回应(Handover Complete Ack)消息给所述目标本地服务器(Target Local Server)。
该过程中,Local GW可以具备控制面功能,因此,站点可以直接与Local Server进行信息的交互,以便建立两者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
除此之外,Local GW还可以不具备控制面功能,则站点和Local Server之间的信息交互需要通过CU和CN的转发来实现。这里就不再累赘。
对于步骤410或步骤509中,源本地网关(Source Local GW)发起到目标本地网关(Target Local GW)的所述UE相关的上下文迁移流程具体可参考如下。
以部署方式1为例,与所述UE相关的Local GW上下文迁移流程如图6所示。部署方式2可参考部署方式1的Local GW上下文迁移流程,此处不再赘述。
601、源本地网关(Source Local GW)发起到目标本地网关(Target Local GW)的上下文迁移流程。
602、核心网CN的控制面实体发送切换开始(Handover Begin)消息给源本地网关(Source Local GW)。该切换开始消息用于指示Source Local GW进行所述UE相关上下文的迁移。
603、源DU发送切换启动(Handover Start)消息给所述源本地网关(Source LocalGW)。具体流程参考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408(a);在收到该切换启动消息后,源本地网关(Source Local GW)确定进行上下文的迁移。
604、所述源本地网关(Source Local GW)发送切换开始回应(Handover BeginAck)消息给所述CN。在该切换开始回应消息中携带要迁移的此UE相关的上下文信息;该上下文信息包括且不限于:用户标识,用户IP地址,用户状态,终端类型,终端能力等信息。
605、所述CN发送切换需求(Handover Need)消息给目标本地网关(Target LocalGW)。在该切换需求消息中携带要迁移的上下文信息。
606、目标本地网关(Target Local GW)基于收到的上下文信息,建立与所述UE相关的上下文信息。该上下文信息包括IP地址等。
607、目标本地网关(Target Local GW)回复切换需求回应(Handover Need Ack)消息给所述CN。
608、完成剩余的切换流程,具体参考图4实施例的步骤410(a)~412或图5实施例的步骤509(a)~511。
以部署方式1为例,与所述UE相关的Local GW上下文迁移流程如图7所示。
701、源本地网关发起到目标本地网关的上下文迁移流程。
702、源DU发送切换启动(Handover Start)消息给源本地网关(Source LocalGW)。具体流程参考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408;在收到该切换启动消息后,源本地网关(Source Local GW)确定进行上下文的迁移。
703、所述源本地网关(Source Local GW)发送上下文迁移请求(ContextTransfer Request)消息给目标本地网关(Target Local GW)。在该上下文迁移请求消息中携带要迁移的此UE相关的上下文;上下文包括且不限于:用户标识,用户IP地址,用户状态,终端类型,终端能力等信息。
704、目标本地网关(Target Local GW)基于收到的上下文信息,建立与所述UE相关的上下文信息。该上下文信息包括IP地址等。
705、目标本地网关(Target Local GW)回复上下文迁移请求回应(ContextTransfer Response)消息给所述源本地网关(Source Local GW)。
706、完成剩余的切换流程,具体参考图4实施例的步骤410(a)~412或图5实施例的步骤509(a)~511。
以部署方式1为例,应用层上下文迁移流程(跨层交互流程)如图8所示。
801、发起应用层上下文迁移流程。
802、源DU发送切换启动(Handover Start)消息给源Local GW,具体流程参考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408;在收到该切换启动消息后,所述源Local GW确定进行上下文的迁移。
803、所述源Local GW发送上下文传输启动(Context Transfer Start)消息(跨层消息)给源URLLC Server。在该上下文传输启动消息中携带目标URLLC Server的IP地址。
804(a)、所述源URLLC Server发送上下文传输数据(Context Transfer Data)消息给所述目标URLLC Server。通过该上下文传输数据消息将上下文携带给所述目标URLLCServer。
804(b)、完成上下文建立后,所述目标URLLC Server回复上下文传输数据回应(Context Transfer Data Reply)消息给所述源URLLC Server。这个交互可以基于多种应用层协议,如:CXTP,SockMi,MTCP等。
805、完成上下文迁移后,所述源URLLC Server发送上下文传输启动回应(ContextTransfer Start Ack)消息给所述源Local GW,通知应用层上下文传输完成;此通知可以是消息,也可以是消息中的参数指示。
806、所述源Local GW回复切换启动回应(Handover Start Ack)消息给所述源DU,具体流程参考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411(a)。
807、在完成应用层上下文传输后,所述目标URLLC Server也发送上下文传输完成(Context Transfer Complete)消息给所述目标Local GW,通知应用层上下文传输完成。
808(a)、所述目标Local GW发送切换完成(Handover Complete)消息给所述目标DU。
808(b)、所述目标DU回复切换完成回应(Handover Complete Ack)消息给所述目标Local GW,具体流程参考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411(b)和步骤412。
809、所述目标Local GW回复上下文传输完成回应(Context Transfer CompleteAck)消息给所述目标URLLC Server。
810、完成剩余的切换流程,具体参考图4实施例的步骤410(a)~412或图5实施例的步骤509(a)~511。
图9所示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接入网设备,可包括输入设备901、输出设备902、处理器903和存储器904。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输出设备可以是显示设备。
存储器904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903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904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Non-Volatile RandomAccess Memory,NVRAM)。
存储器904存储了如下的元素,可执行模块或者数据结构,或者它们的子集,或者它们的扩展集:
操作指令:包括各种操作指令,用于实现各种操作。
操作系统:包括各种系统程序,用于实现各种基础业务以及处理基于硬件的任务。
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903用于:
控制输入设备901接收集中控制单元CU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第一切换指示信息;所述第一切换指示信息携带如下至少一种信息:用于指示目标DU进行近端部署的URLLC业务的切换、用于指示源DU近端部署的URLLC业务服务器支持的上下文迁移协议、用于指示URLLC业务对应的时延要求、用于指示URLLC业务对应的丢包率要求;
控制输出设备902发送切换请求回应消息给所述CU,所述切换请求回应消息用于所述CU指示UE发起到所述目标DU的接入;所述切换请求回应消息中携带第二切换指示信息,所述第二切换指示信息携带如下至少一种信息: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目标本地网关的IP地址、支持切换的指示、协商后的URLLC服务器上下文迁移协议。
处理器903还可以称为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存储器904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903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904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NVRAM。具体的应用中,接入网设备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905耦合在一起,其中总线系统905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可以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等。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905。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903中,或者由处理器903实现。处理器903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903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903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904,处理器903读取存储器904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处理器903控制输入设备901接收CU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后,该处理器903还用于:
控制输出设备902发送切换准备消息给目标本地服务器,所述切换准备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一切换指示信息;
控制输入设备901接收所述目标本地服务器发送的切换准备完成消息,所述切换准备完成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二切换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处理器903控制输出设备902发送切换准备消息给目标本地服务器,包括:
该处理器903控制输出设备902发送所述切换准备消息给所述目标本地服务器中的目标本地网关,所述切换准备消息还携带所述目标DU为建立从所述目标本地网关到所述目标DU之间的隧道所分配的地址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CU指示UE切换到所述目标DU后,所述处理器901还用于:
控制输入设备901接收所述目标本地服务器发送的切换完成消息,所述切换完成消息用于指示成功完成上下文迁移;
控制输出设备902返回切换完成回应消息给所述目标本地服务器。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接入网设备,该接入网设备的结构参考图9,与图9不同之处在于,该实施例中的处理器用于:
获取测量报告;
根据所述测量报告确定发起URLLC业务切换所选择的目标分布式控制单元DU;
控制输出设备发送切换请求消息给所述目标DU,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第一切换指示信息;所述第一切换指示信息携带如下至少一种信息:用于指示目标DU进行近端部署的URLLC业务的切换、用于指示源DU近端部署的URLLC业务服务器支持的上下文迁移协议、用于指示URLLC业务对应的时延要求、用于指示URLLC业务对应的丢包率要求;
控制输入设备接收所述目标DU发送的切换请求回应消息,所述切换请求回应消息中携带第二切换指示信息;所述第二切换指示信息携带如下至少一种信息: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目标本地网关的IP地址、支持切换的指示、协商后的URLLC服务器上下文迁移协议;
控制输出设备发送切换指令给所述UE,所述切换指令用于指示所述UE发起到所述目标DU的接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处理器获取测量报告包括:
控制输入设备接收UE发送的测量报告;
或者,控制输入设备接收UE所属的DU对所述UE发送的上行信号进行测量后生成的测量报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处理器控制输入设备接收所述目标DU发送的切换请求回应消息后,该处理器还用于:
控制输出设备发送切换启动消息给源DU,所述切换启动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二切换指示信息;
控制输入设备接收所述源DU发送的切换启动回应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处理器控制输出设备发送切换启动消息给源DU后,该处理器还用于:
控制输出设备发送切换开始消息给核心网CN,所述切换开始消息中携带所述目标本地网关的IP地址;
控制输入设备接收所述CN返回的切换开始回应消息。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服务器,该服务器的结构参考图9,与图9不同之处在于,该实施例中的处理器用于:
控制输入设备接收目标分布式控制单元DU发送的切换准备消息,所述切换准备消息中携带第一切换指示信息;所述第一切换指示信息携带如下至少一种信息:用于指示目标DU进行近端部署的URLLC业务的切换、用于指示源DU近端部署的URLLC业务服务器支持的上下文迁移协议、用于指示URLLC业务对应的时延要求、用于指示URLLC业务对应的丢包率要求;
控制输出设备发送切换准备完成消息给所述目标DU,以使所述目标DU发送切换请求回应消息给所述CU,所述切换请求回应消息用于所述CU指示UE发起到所述目标DU的接入;所述切换准备完成消息中携带第二切换指示信息;所述第二切换指示信息携带如下至少一种信息: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目标本地网关的IP地址、支持切换的指示、协商后的URLLC服务器上下文迁移协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服务器包括目标本地网关和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该处理器控制输入设备接收目标DU发送的切换准备消息包括:
控制输入设备接收所述目标DU发送的切换准备消息,所述切换准备消息还携带所述目标DU为建立从所述目标本地网关到所述目标DU之间的隧道所分配的地址信息;
控制输出设备向所述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发送第一通知消息,所述第一通知消息携带所述第一切换指示信息以及所述目标本地网关为建立从所述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到所述目标本地网关之间的隧道所分配的地址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服务器包括目标本地网关和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所述处理器控制输出设备发送切换准备完成消息给所述目标DU包括:
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一切换指示信息确定源URLLC业务服务器支持的上下文迁移协议;
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所支持的上下文迁移协议确定所述UE移动过程中使用的上下文迁移协议;
所述处理器向所述目标本地网关发送第二通知消息,并通过所述目标本地网关向所述目标DU发送所述切换准备完成消息,所述第二通知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二切换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控制输出设备发送切换准备完成消息给所述目标DU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控制输出设备发送切换完成消息给所述目标DU,所述切换完成消息用于指示成功完成上下文迁移;
控制输入设备接收所述目标DU返回的切换完成回应消息。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网关设备,该网关设备的结构参考图9,与图9不同之处在于,该实施例中的处理器用于:
控制输入设备接收核心网CN发送的切换开始消息;所述切换开始消息用于指示所述源本地网关进行UE相关的上下文迁移;
控制输出设备发送切换开始回应消息给所述CN,所述切换开始回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CN向目标本地网关发送切换需求消息;所述切换需求消息中携带有要迁移的所述UE相关的上下文信息,所述UE相关的上下文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本地网关建立所述UE的相关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控制输出设备发送切换开始回应消息给所述CN前,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控制输入设备接收源分布式控制单元DU发送的切换启动消息,且在接收到所述切换启动消息后,所述处理器确定进行所述UE相关的上下文迁移;所述切换启动消息中携带有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和/或目标本地网关的IP地址。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UE相关的上下文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一种:用户标识,用户IP地址,用户状态,终端类型,终端能力。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网关设备,该网关设备的结构参考图9,与图9不同之处在于,该实施例中的处理器用于:
控制输出设备发送上下文迁移请求消息给目标本地网关;所述上下文迁移请求消息中携带有要迁移的UE相关的上下文信息,所述UE相关的上下文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本地网关建立所述UE的相关信息;
控制输入设备接收所述目标本地网关返回的上下文迁移请求回应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控制输出设备发送上下文迁移请求消息给目标本地网关前,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控制输入设备接收源分布式控制单元DU发送的切换启动消息,且在接收到所述切换启动消息后,所述处理器确定进行所述UE相关的上下文迁移;所述切换启动消息中携带有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和目标本地网关的IP地址。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UE相关的上下文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一种:用户标识,用户IP地址,用户状态,终端类型,终端能力。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服务器,该服务器的结构参考图9,所述服务器包括本地网关和URLLC业务服务器,与图9不同之处在于,该实施例中的处理器用于:
控制输入设备接收源本地网关发送的上下文传输启动消息,所述上下文传输启动消息中携带有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
控制输出设备发送上下文传输数据消息给所述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所述上下文传输数据消息中携带有要迁移的UE相关的上下文信息,所述UE相关的上下文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完成所述UE相关的上下文迁移;
在完成所述UE相关的上下文迁移后,控制输出设备发送上下文传输启动回应消息给所述源本地网关,所述上下文传输启动回应消息用于指示应用层上下文传输完成。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控制输入设备接收源本地网关发送的上下文传输启动消息前,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控制输入设备接收源分布式控制单元DU发送的切换启动消息,且在接收到所述切换启动消息后,所述处理器确定进行所述UE相关的上下文迁移;所述切换启动消息中携带有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和目标本地网关的IP地址;
在完成所述UE相关的上下文迁移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控制输出设备发送切换启动回应消息给所述源DU,所述切换启动回应消息用于指示成功完成上下文迁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应用层上下文传输完成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控制输入设备接收所述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发送的上下文传输完成消息,所述上下文传输完成消息用于指示应用层上下文传输完成;
控制输出设备发送上下文传输完成回应消息给所述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应用层上下文传输完成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控制输出设备发送切换完成消息给目标DU,所述切换完成消息用于指示成功完成上下文迁移;
控制输入设备接收所述目标DU返回的切换完成回应消息。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基站,该基站的结构参考图9,与图9不同之处在于,该实施例中的处理器用于:
控制输入设备接收源站点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第一切换指示信息;所述第一切换指示信息携带如下至少一种信息:用于指示目标站点进行近端部署的URLLC业务的切换、用于指示源站点近端部署的URLLC业务服务器支持的上下文迁移协议、用于指示URLLC业务对应的时延要求、用于指示URLLC业务对应的丢包率要求;
控制输出设备发送切换请求回应消息给所述源站点,所述切换请求回应消息用于所述源站点指示UE发起到所述目标站点的接入;所述切换请求回应消息中携带第二切换指示信息,所述第二切换指示信息所述第二切换指示信息携带如下至少一种信息: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目标本地网关的IP地址、支持切换的指示、协商后的URLLC服务器上下文迁移协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控制输入设备接收源站点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控制输出设备发送切换准备消息给目标本地服务器,所述切换准备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一切换指示信息;
控制输入设备接收所述目标本地服务器发送的切换准备完成消息,所述切换准备完成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二切换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控制输出设备发送切换准备消息给目标本地服务器包括:
所述处理器控制输出设备发送所述切换准备消息给所述目标本地服务器中的目标本地网关,所述切换准备消息还携带所述目标站点为建立从所述目标本地网关到所述目标站点之间的隧道所分配的地址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源站点指示UE切换到所述目标站点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控制输入设备接收所述目标本地服务器发送的切换完成消息,所述切换完成消息用于指示成功完成上下文迁移;
控制输出设备返回切换完成回应消息给所述目标本地服务器。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基站,该基站的结构参考图9,与图9不同之处在于,该实施例中的处理器用于:
控制输入设备接收UE发送的测量报告;
根据所述测量报告确定发起URLLC业务切换所选择的目标站点;
控制输出设备发送切换请求消息给所述目标站点,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第一切换指示信息;所述第一切换指示信息携带如下至少一种信息:用于指示目标站点进行近端部署的URLLC业务的切换、用于指示源站点近端部署的URLLC业务服务器支持的上下文迁移协议、用于指示URLLC业务对应的时延要求、用于指示URLLC业务对应的丢包率要求;
控制输入设备接收所述目标站点发送的切换请求回应消息,所述切换请求回应消息中携带第二切换指示信息;所述第二切换指示信息携带如下至少一种信息: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目标本地网关的IP地址、支持切换的指示、协商后的URLLC服务器上下文迁移协议;
控制输出设备发送切换指令给所述UE,所述切换指令用于指示所述UE发起到所述目标站点的接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控制输入设备接收所述目标站点发送的切换请求回应消息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控制输出设备发送切换启动消息给源本地服务器,所述切换启动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二切换指示信息;
控制输入设备接收所述源本地服务器发送的切换启动回应消息,所述切换启动回应消息用于指示成功完成上下文迁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控制输出设备发送切换启动消息给源本地服务器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控制输出设备发送切换开始消息给核心网CN,所述切换开始消息中携带所述目标本地网关的IP地址;
控制输入设备接收所述CN返回的切换开始回应消息。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服务器,该服务器的结构参考图9,与图9不同之处在于,该实施例中的处理器用于:
控制输入设备接收目标站点发送的切换准备消息,所述切换准备消息中携带第一切换指示信息;所述第一切换指示信息携带如下至少一种信息:用于指示目标站点进行近端部署的URLLC业务的切换、用于指示源站点近端部署的URLLC业务服务器支持的上下文迁移协议、用于指示URLLC业务对应的时延要求、用于指示URLLC业务对应的丢包率要求;
控制输出设备发送切换准备完成消息给所述目标站点,所述切换准备完成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站点发送切换请求回应消息给所述源站点,所述切换请求回应消息用于所述源站点指示UE发起到所述目标站点的接入;所述切换准备完成消息中携带第二切换指示信息;所述第二切换指示信息携带如下至少一种信息: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目标本地网关的IP地址、支持切换的指示、协商后的URLLC服务器上下文迁移协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目标本地服务器包括目标本地网关和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所述处理器控制输入设备接收目标站点发送的切换准备消息包括:
所述处理器控制输入设备接收所述目标站点发送的切换准备消息,所述切换准备消息还携带所述目标站点为建立从所述目标本地网关到所述目标站点之间的隧道所分配的地址信息;
所述处理器控制输出设备向所述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发送第一通知消息,所述第一通知消息携带所述第一切换指示信息以及所述目标本地网关为建立从所述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到所述目标本地网关之间的隧道所分配的地址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目标本地服务器包括目标本地网关和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所述处理器控制输出设备发送切换准备完成消息给所述目标站点包括:
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一切换指示信息确定源URLLC业务服务器支持的上下文迁移协议;
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所支持的上下文迁移协议确定所述UE移动过程中使用的上下文迁移协议;
所述处理器控制输出设备向所述目标本地网关发送第二通知消息,并通过所述目标本地网关向所述目标站点发送所述切换准备完成消息,所述第二通知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二切换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控制输出设备发送切换准备完成消息给所述目标站点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控制输出设备发送切换完成消息给所述目标站点,所述切换完成消息用于指示成功完成上下文迁移;
控制输入设备接收所述目标站点返回的切换完成回应消息。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业务切换装置,该业务切换装置的结构参考图10,图10中的业务切换装置包括收发单元1001和处理单元1002。其中,收发单元1001的功能可由图9提供的所有实施例中的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结合实现,处理单元1002的功能可由图9提供的所有实施例中的处理器实现,此处不再赘述。
上述装置的相关描述可以对应参阅方法实施例部分的相关描述和效果进行理解,本处不做过多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
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储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30)

1.一种业务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目标分布式控制单元DU接收集中控制单元CU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第一切换指示信息;所述第一切换指示信息携带如下至少一种信息:用于指示目标DU进行近端部署的URLLC业务的切换、用于指示源DU近端部署的URLLC业务服务器支持的上下文迁移协议、用于指示URLLC业务对应的时延要求、用于指示URLLC业务对应的丢包率要求;
所述目标DU发送切换请求回应消息给所述CU,所述切换请求回应消息用于所述CU指示UE发起到所述目标DU的接入;所述切换请求回应消息中携带第二切换指示信息,所述第二切换指示信息携带如下至少一种信息: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目标本地网关的IP地址、支持切换的指示、协商后的URLLC服务器上下文迁移协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DU接收CU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目标DU发送切换准备消息给目标本地服务器,所述切换准备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一切换指示信息;
所述目标DU接收所述目标本地服务器发送的切换准备完成消息,所述切换准备完成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二切换指示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DU发送切换准备消息给目标本地服务器,包括:
所述目标DU发送所述切换准备消息给所述目标本地服务器中的目标本地网关,所述切换准备消息还携带所述目标DU为建立从所述目标本地网关到所述目标DU之间的隧道所分配的地址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CU指示UE切换到所述目标DU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目标DU接收所述目标本地服务器发送的切换完成消息,所述切换完成消息用于指示成功完成上下文迁移;
所述目标DU返回切换完成回应消息给所述目标本地服务器。
5.一种业务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集中控制单元CU获取测量报告;
所述CU根据所述测量报告确定发起URLLC业务切换所选择的目标分布式控制单元DU;
所述CU发送切换请求消息给所述目标DU,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第一切换指示信息;所述第一切换指示信息携带如下至少一种信息:用于指示目标DU进行近端部署的URLLC业务的切换、用于指示源DU近端部署的URLLC业务服务器支持的上下文迁移协议、用于指示URLLC业务对应的时延要求、用于指示URLLC业务对应的丢包率要求;
所述CU接收所述目标DU发送的切换请求回应消息,所述切换请求回应消息中携带第二切换指示信息;所述第二切换指示信息携带如下至少一种信息: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目标本地网关的IP地址、支持切换的指示、协商后的URLLC服务器上下文迁移协议;
所述CU发送切换指令给所述UE,所述切换指令用于指示所述UE发起到所述目标DU的接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U接收所述目标DU发送的切换请求回应消息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CU发送切换启动消息给源DU,所述切换启动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二切换指示信息;
所述CU接收所述源DU发送的切换启动回应消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U发送切换启动消息给源DU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CU发送切换开始消息给核心网CN,所述切换开始消息中携带所述目标本地网关的IP地址;
所述CU接收所述CN返回的切换开始回应消息。
8.一种基于业务切换的上下文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源本地网关接收核心网CN发送的切换开始消息;所述切换开始消息用于指示所述源本地网关进行UE相关的上下文迁移;
所述源本地网关发送切换开始回应消息给所述CN,所述切换开始回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CN向目标本地网关发送切换需求消息;所述切换需求消息中携带有要迁移的所述UE相关的上下文信息,所述UE相关的上下文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本地网关建立所述UE的相关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本地网关发送切换开始回应消息给所述CN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源本地网关接收源分布式控制单元DU发送的切换启动消息,且在接收到所述切换启动消息后,所述源本地网关确定进行所述UE相关的上下文迁移;所述切换启动消息中携带有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和/或目标本地网关的IP地址。
10.一种基于业务切换的上下文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源本地网关发送上下文迁移请求消息给目标本地网关;所述上下文迁移请求消息中携带有要迁移的UE相关的上下文信息,所述UE相关的上下文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本地网关建立所述UE的相关信息;
所述源本地网关接收所述目标本地网关返回的上下文迁移请求回应消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本地网关发送上下文迁移请求消息给目标本地网关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源本地网关接收源分布式控制单元DU发送的切换启动消息,且在接收到所述切换启动消息后,所述源本地网关确定进行所述UE相关的上下文迁移;所述切换启动消息中携带有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和目标本地网关的IP地址。
12.一种基于业务切换的上下文迁移方法,应用于本地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地服务器包括本地网关和URLLC业务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源URLLC业务服务器接收源本地网关发送的上下文传输启动消息,所述上下文传输启动消息中携带有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
所述源URLLC业务服务器发送上下文传输数据消息给所述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所述上下文传输数据消息中携带有要迁移的UE相关的上下文信息,所述UE相关的上下文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完成所述UE相关的上下文迁移;
在完成所述UE相关的上下文迁移后,所述源URLLC业务服务器发送上下文传输启动回应消息给所述源本地网关,所述上下文传输启动回应消息用于指示应用层上下文传输完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URLLC业务服务器接收源本地网关发送的上下文传输启动消息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源本地网关接收源分布式控制单元DU发送的切换启动消息,且在接收到所述切换启动消息后,所述源本地网关确定进行所述UE相关的上下文迁移;所述切换启动消息中携带有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和目标本地网关的IP地址;
在完成所述UE相关的上下文迁移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源本地网关发送切换启动回应消息给所述源DU,所述切换启动回应消息用于指示成功完成上下文迁移。
14.一种业务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目标站点接收源站点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第一切换指示信息;所述第一切换指示信息携带如下至少一种信息:用于指示目标站点进行近端部署的URLLC业务的切换、用于指示源站点近端部署的URLLC业务服务器支持的上下文迁移协议、用于指示URLLC业务对应的时延要求、用于指示URLLC业务对应的丢包率要求;
所述目标站点发送切换请求回应消息给所述源站点,所述切换请求回应消息用于所述源站点指示UE发起到所述目标站点的接入;所述切换请求回应消息中携带第二切换指示信息,所述第二切换指示信息所述第二切换指示信息携带如下至少一种信息: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目标本地网关的IP地址、支持切换的指示、协商后的URLLC服务器上下文迁移协议。
15.一种业务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源站点接收UE发送的测量报告;
所述源站点根据所述测量报告确定发起URLLC业务切换所选择的目标站点;
所述源站点发送切换请求消息给所述目标站点,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第一切换指示信息;所述第一切换指示信息携带如下至少一种信息:用于指示目标站点进行近端部署的URLLC业务的切换、用于指示源站点近端部署的URLLC业务服务器支持的上下文迁移协议、用于指示URLLC业务对应的时延要求、用于指示URLLC业务对应的丢包率要求;
所述源站点接收所述目标站点发送的切换请求回应消息,所述切换请求回应消息中携带第二切换指示信息;所述第二切换指示信息携带如下至少一种信息: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目标本地网关的IP地址、支持切换的指示、协商后的URLLC服务器上下文迁移协议;
所述源站点发送切换指令给所述UE,所述切换指令用于指示所述UE发起到所述目标站点的接入。
16.一种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发单元和处理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接收集中控制单元CU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第一切换指示信息;所述第一切换指示信息携带如下至少一种信息:用于指示目标DU进行近端部署的URLLC业务的切换、用于指示源DU近端部署的URLLC业务服务器支持的上下文迁移协议、用于指示URLLC业务对应的时延要求、用于指示URLLC业务对应的丢包率要求;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发送切换请求回应消息给所述CU,所述切换请求回应消息用于所述CU指示UE发起到所述目标DU的接入;所述切换请求回应消息中携带第二切换指示信息,所述第二切换指示信息携带如下至少一种信息: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目标本地网关的IP地址、支持切换的指示、协商后的URLLC服务器上下文迁移协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接收CU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控制所述收发单元发送切换准备消息给目标本地服务器,所述切换准备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一切换指示信息;
控制所述收发单元接收所述目标本地服务器发送的切换准备完成消息,所述切换准备完成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二切换指示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发送切换准备消息给目标本地服务器,包括: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发送所述切换准备消息给所述目标本地服务器中的目标本地网关,所述切换准备消息还携带所述目标DU为建立从所述目标本地网关到所述目标DU之间的隧道所分配的地址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6至18任一项所述的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CU指示UE切换到所述目标DU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控制所述收发单元接收所述目标本地服务器发送的切换完成消息,所述切换完成消息用于指示成功完成上下文迁移;
控制所述收发单元返回切换完成回应消息给所述目标本地服务器。
20.一种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发单元和处理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获取测量报告;根据所述测量报告确定发起URLLC业务切换所选择的目标分布式控制单元DU;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发送切换请求消息给所述目标DU,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第一切换指示信息;所述第一切换指示信息携带如下至少一种信息:用于指示目标DU进行近端部署的URLLC业务的切换、用于指示源DU近端部署的URLLC业务服务器支持的上下文迁移协议、用于指示URLLC业务对应的时延要求、用于指示URLLC业务对应的丢包率要求;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接收所述目标DU发送的切换请求回应消息,所述切换请求回应消息中携带第二切换指示信息;所述第二切换指示信息携带如下至少一种信息: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目标本地网关的IP地址、支持切换的指示、协商后的URLLC服务器上下文迁移协议;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发送切换指令给所述UE,所述切换指令用于指示所述UE发起到所述目标DU的接入。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接收所述目标DU发送的切换请求回应消息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控制所述收发单元发送切换启动消息给源DU,所述切换启动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二切换指示信息;
控制所述收发单元接收所述源DU发送的切换启动回应消息。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发送切换启动消息给源DU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发送切换开始消息给核心网CN,所述切换开始消息中携带所述目标本地网关的IP地址;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接收所述CN返回的切换开始回应消息。
23.一种网关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发单元和处理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接收核心网CN发送的切换开始消息;所述切换开始消息用于指示所述源本地网关进行UE相关的上下文迁移;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发送切换开始回应消息给所述CN,所述切换开始回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CN向目标本地网关发送切换需求消息;所述切换需求消息中携带有要迁移的所述UE相关的上下文信息,所述UE相关的上下文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本地网关建立所述UE的相关信息。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网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发送切换开始回应消息给所述CN前,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控制所述收发单元接收源分布式控制单元DU发送的切换启动消息,且在接收到所述切换启动消息后,所述源本地网关确定进行所述UE相关的上下文迁移;所述切换启动消息中携带有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和/或目标本地网关的IP地址。
25.一种网关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发单元和处理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发送上下文迁移请求消息给目标本地网关;所述上下文迁移请求消息中携带有要迁移的UE相关的上下文信息,所述UE相关的上下文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本地网关建立所述UE的相关信息;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接收所述目标本地网关返回的上下文迁移请求回应消息。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网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发送上下文迁移请求消息给目标本地网关前,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控制所述收发单元接收源分布式控制单元DU发送的切换启动消息,且在接收到所述切换启动消息后,所述源本地网关确定进行所述UE相关的上下文迁移;所述切换启动消息中携带有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和目标本地网关的IP地址。
27.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发单元和处理单元,所述服务器包括本地网关和URLLC业务服务器;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接收源本地网关发送的上下文传输启动消息,所述上下文传输启动消息中携带有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发送上下文传输数据消息给所述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所述上下文传输数据消息中携带有要迁移的UE相关的上下文信息,所述UE相关的上下文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完成所述UE相关的上下文迁移;
在完成所述UE相关的上下文迁移后,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发送上下文传输启动回应消息给所述源本地网关,所述上下文传输启动回应消息用于指示应用层上下文传输完成。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接收源本地网关发送的上下文传输启动消息前,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控制所述收发单元接收源分布式控制单元DU发送的切换启动消息,且在接收到所述切换启动消息后,确定进行所述UE相关的上下文迁移;所述切换启动消息中携带有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和目标本地网关的IP地址;
在完成所述UE相关的上下文迁移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控制所述收发单元发送切换启动回应消息给所述源DU,所述切换启动回应消息用于指示成功完成上下文迁移。
29.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发单元和处理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接收源站点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第一切换指示信息;所述第一切换指示信息携带如下至少一种信息:用于指示目标站点进行近端部署的URLLC业务的切换、用于指示源站点近端部署的URLLC业务服务器支持的上下文迁移协议、用于指示URLLC业务对应的时延要求、用于指示URLLC业务对应的丢包率要求;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发送切换请求回应消息给所述源站点,所述切换请求回应消息用于所述源站点指示UE发起到所述目标站点的接入;所述切换请求回应消息中携带第二切换指示信息,所述第二切换指示信息所述第二切换指示信息携带如下至少一种信息: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目标本地网关的IP地址、支持切换的指示、协商后的URLLC服务器上下文迁移协议。
30.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发单元和处理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接收UE发送的测量报告;根据所述测量报告确定发起URLLC业务切换所选择的目标站点;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发送切换请求消息给所述目标站点,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第一切换指示信息;所述第一切换指示信息携带如下至少一种信息:用于指示目标站点进行近端部署的URLLC业务的切换、用于指示源站点近端部署的URLLC业务服务器支持的上下文迁移协议、用于指示URLLC业务对应的时延要求、用于指示URLLC业务对应的丢包率要求;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接收所述目标站点发送的切换请求回应消息,所述切换请求回应消息中携带第二切换指示信息;所述第二切换指示信息携带如下至少一种信息:目标URLLC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目标本地网关的IP地址、支持切换的指示、协商后的URLLC服务器上下文迁移协议;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发送切换指令给所述UE,所述切换指令用于指示所述UE发起到所述目标站点的接入。
CN201710156975.7A 2017-03-16 2017-03-16 业务的切换方法、上下文迁移方法及相关设备 Active CN1070271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56975.7A CN107027153B (zh) 2017-03-16 2017-03-16 业务的切换方法、上下文迁移方法及相关设备
PCT/CN2018/076448 WO2018166317A1 (zh) 2017-03-16 2018-02-12 一种业务的切换方法、上下文迁移方法及相关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56975.7A CN107027153B (zh) 2017-03-16 2017-03-16 业务的切换方法、上下文迁移方法及相关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27153A true CN107027153A (zh) 2017-08-08
CN107027153B CN107027153B (zh) 2020-12-08

Family

ID=595253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56975.7A Active CN107027153B (zh) 2017-03-16 2017-03-16 业务的切换方法、上下文迁移方法及相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027153B (zh)
WO (1) WO2018166317A1 (zh)

Cited B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66317A1 (zh) * 2017-03-16 2018-09-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的切换方法、上下文迁移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19029661A1 (zh) * 2017-08-11 2019-0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方法和网络设备
WO2019061179A1 (en) * 2017-09-28 2019-04-04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S FOR EXCHANGING MESSAGES IN A WIRELESS NETWORK
CN109756937A (zh) * 2017-11-01 2019-05-14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业务连续性保障方法、功能网元及存储介质
WO2019095930A1 (zh) * 2017-11-17 2019-05-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19109777A1 (zh) * 2017-12-07 2019-06-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中心单元切换的方法以及业务处理装置
CN109962822A (zh) * 2017-12-26 2019-07-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侧传输时延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10139387A (zh) * 2018-02-08 2019-08-1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小数据的传输方法、网络侧du和网络侧cu
CN110167092A (zh) * 2018-02-11 2019-08-2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迁移的方法及装置
CN110225530A (zh) * 2018-03-02 2019-09-10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无线数据分析方法、装置及cuda实体
WO2019214448A1 (en) * 2018-05-05 2019-11-14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rvice processing in handover procedure, terminal and network device
CN110650502A (zh) * 2018-06-26 2020-01-0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方法及装置
WO2020011272A1 (zh) * 2018-07-13 2020-01-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和接入网设备
CN110913456A (zh) * 2018-09-17 2020-03-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核心网类型的指示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1031564A (zh) * 2018-10-09 2020-04-17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f1接口性能监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48826A (zh) * 2017-12-08 2020-07-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在低延迟移动通信网络中减少切换(Ho)过程中数据包重传的方法及装置
WO2020191768A1 (en) * 2019-03-28 2020-10-01 Zte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ab handovers
CN112153098A (zh) * 2019-06-28 2020-12-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迁移方法及装置
CN113170319A (zh) * 2018-11-26 2021-07-2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通信系统及通信终端装置
CN113170360A (zh) * 2018-10-09 2021-07-2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上下文设置请求中的设备信息
CN109600766B (zh) * 2017-09-30 2021-08-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13891407A (zh) * 2020-07-03 2022-01-0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方法和设备
CN114503528A (zh) * 2019-08-16 2022-05-13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WO2022206617A1 (zh) * 2021-04-02 2022-10-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190955B1 (en) 2020-01-16 2021-11-30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Configuration of a wireless network centralized unit (CU) and multiple wireless network distributed units (DU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22652A (zh) * 2006-02-15 2007-08-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对业务进行切换的方法、采用该方法的设备和系统
CN101568158A (zh) * 2008-04-24 2009-10-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设备小区切换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2413525A (zh) * 2010-09-20 2012-04-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线性覆盖网络中下行快速切换方法、bsc及基站子系统
WO2014063571A1 (zh) * 2012-10-24 2014-05-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链路聚合组业务切换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27153B (zh) * 2017-03-16 2020-12-08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的切换方法、上下文迁移方法及相关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22652A (zh) * 2006-02-15 2007-08-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对业务进行切换的方法、采用该方法的设备和系统
CN101568158A (zh) * 2008-04-24 2009-10-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设备小区切换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2413525A (zh) * 2010-09-20 2012-04-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线性覆盖网络中下行快速切换方法、bsc及基站子系统
WO2014063571A1 (zh) * 2012-10-24 2014-05-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链路聚合组业务切换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4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66317A1 (zh) * 2017-03-16 2018-09-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的切换方法、上下文迁移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19029661A1 (zh) * 2017-08-11 2019-0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方法和网络设备
US11178538B2 (en) 2017-08-11 2021-11-1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network device
US11477842B2 (en) 2017-09-28 2022-10-18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s for exchanging messages in a wireless network
WO2019061179A1 (en) * 2017-09-28 2019-04-04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S FOR EXCHANGING MESSAGES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10966275B2 (en) 2017-09-28 2021-03-30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s for exchanging messages in a wireless network
CN109600766B (zh) * 2017-09-30 2021-08-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09756937A (zh) * 2017-11-01 2019-05-14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业务连续性保障方法、功能网元及存储介质
WO2019095930A1 (zh) * 2017-11-17 2019-05-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US11477715B2 (en) 2017-11-17 2022-10-18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ata transmission
CN109905900A (zh) * 2017-12-07 2019-06-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中心单元切换的方法以及业务处理装置
WO2019109777A1 (zh) * 2017-12-07 2019-06-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中心单元切换的方法以及业务处理装置
US11153796B2 (en) 2017-12-07 2021-10-1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entral unit handover method and service processing apparatus
CN109905900B (zh) * 2017-12-07 2020-09-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中心单元切换的方法以及业务处理装置
CN111448826A (zh) * 2017-12-08 2020-07-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在低延迟移动通信网络中减少切换(Ho)过程中数据包重传的方法及装置
CN111448826B (zh) * 2017-12-08 2021-09-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在低延迟移动通信网络中减少切换过程中数据包重传的方法及装置
CN109962822A (zh) * 2017-12-26 2019-07-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侧传输时延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10139387A (zh) * 2018-02-08 2019-08-1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小数据的传输方法、网络侧du和网络侧cu
CN110139387B (zh) * 2018-02-08 2022-02-2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小数据的传输方法、网络侧du和网络侧cu
CN110167092B (zh) * 2018-02-11 2020-09-1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迁移的方法及装置
US10939358B2 (en) 2018-02-11 2021-03-02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usiness migration
CN110167092A (zh) * 2018-02-11 2019-08-2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迁移的方法及装置
CN110225530A (zh) * 2018-03-02 2019-09-10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无线数据分析方法、装置及cuda实体
CN110225530B (zh) * 2018-03-02 2022-04-01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无线数据分析方法、装置及cuda实体
CN112075093A (zh) * 2018-05-05 2020-12-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切换过程中的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终端和网络设备
WO2019214448A1 (en) * 2018-05-05 2019-11-14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rvice processing in handover procedure, terminal and network device
CN112075093B (zh) * 2018-05-05 2022-04-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切换过程中的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终端和网络设备
US11277773B2 (en) 2018-06-26 2022-03-15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Handover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0650502A (zh) * 2018-06-26 2020-01-0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方法及装置
US11889486B2 (en) 2018-07-13 2024-01-3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ata transmission control method, apparatus, and access network device
WO2020011272A1 (zh) * 2018-07-13 2020-01-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和接入网设备
CN110913456A (zh) * 2018-09-17 2020-03-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核心网类型的指示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1031564A (zh) * 2018-10-09 2020-04-17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f1接口性能监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170360A (zh) * 2018-10-09 2021-07-2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上下文设置请求中的设备信息
CN113170319A (zh) * 2018-11-26 2021-07-2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通信系统及通信终端装置
WO2020191768A1 (en) * 2019-03-28 2020-10-01 Zte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ab handovers
CN112153098A (zh) * 2019-06-28 2020-12-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迁移方法及装置
CN112153098B (zh) * 2019-06-28 2023-09-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迁移方法及装置
CN114503528A (zh) * 2019-08-16 2022-05-13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CN113891407A (zh) * 2020-07-03 2022-01-0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方法和设备
CN113891407B (zh) * 2020-07-03 2022-09-0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方法和设备
WO2022206617A1 (zh) * 2021-04-02 2022-10-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166317A1 (zh) 2018-09-20
CN107027153B (zh) 2020-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27153A (zh) 业务的切换方法、上下文迁移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4378793B (zh) 一种切换方法、主控基站及受控基站
CN104823481B (zh) 用于管理双重连接建立的方法和设备
CN108076488A (zh) 用于小区切换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8713327A (zh) 用于实现通信网络中的通信的网络节点和在网络节点中执行的方法
JP6727341B2 (ja) 通信制御方法および関連するネットワーク要素
JP6945080B2 (ja) データ転送方法、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CN107734573A (zh) 切换方法、基站及通信系统
CN108029062A (zh) 用于网络切片重选的系统和方法
CN108605252A (zh) 无线网络中移动终端的无缝重定位
CN106465188A (zh) 增强的移动性管理
CN106717059A (zh) 特定于服务的空中接口选择
CN104202743A (zh) 家用基站连接的网络的泛在接入
CN104838693A (zh) 用于管理切换的方法和设备
CN104105221A (zh) 一种双连接的实现方法及基站
US11490353B2 (en) Path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terminal
CN109246745B (zh) 一种移动性管理的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终端
CN107257553A (zh) 用户面链路建立方法、基站及移动性管理设备
CN105794264A (zh) 利用gprs隧道协议的分布式移动性管理的系统和方法
CN109151935A (zh)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amf装置以及sgsn装置
CN109818769A (zh) 发送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3747502A (zh) 一种gtp隧道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9792599A (zh) 会话管理方法及网元
CN107005965A (zh) 一种更新用户面网关的方法及装置
CN105309006A (zh) 数据分流的方法和基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